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读书笔记—《张居正大传》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读书笔记—《张居正大传》

作者:黑色长劲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张居正大传》 作者:朱东润


    1521年(正德十六年)
    朱厚熜从安陆州进京即位。
    1525年(嘉靖四年)
    5月。
    26日。张居正出生于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为白圭。
    关于张居正的出生,有一些比较离奇的传说。据说张居正的母亲在夜里看到房间突然发出一阵火光,一直连到天上,然后一个五六岁左右的青衣童子从天上下来,绕床转了几圈。第二天张居正的母亲醒来,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一段传说估计是在张居正成名之后,有人编出来的。
    在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编撰的《文忠公行实》中,记载张居正的母亲怀了十二个月才生出张居正。这一记载估计不是故意编的,一方面,强壮的少妇在初次怀孕的时候,孕期可能会延长,另一方面,有的人对于孕期的开始比较大意,会计算错误。
    还有一件离奇的事也是张敬修记载的。就在张居正出生的前夕,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梦到遍地大水,问下人水是从哪来的,下人回答说:水是从张少保家的地里流出来的呀。当晚,张居正的曾祖张诚也梦到月亮落到了水缸里,随后一个白龟浮了上来。因此张诚在给张居正起幼名的时候,取了白龟的谐音,白圭。
    张居正的先代,可以推到元末的张关保。张关保为凤阳定远人。定远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明朝时定远属于凤阳府,所以称凤阳定远。张关保在明太祖朱元璋刚起兵的时候是一名士兵,后来跟随大将军徐达平定江南立功,授与归州长宁所世袭千户,入湖广军籍。归州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张关保的儿子张唐,张唐的儿子张旺,张旺的次子张诚。
    张诚,字怀葛。因为是次子,无法世袭千户,便将家从归州迁到江陵,入了江陵籍。江陵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张诚有三个儿子:张钺、张镇和张釴。张钺擅长经营,在他的努力下,家道逐渐殷实。张釴,爱读书,后来成为县学生。所谓县学生,就是秀才的一种。而张镇,既不喜欢读书,又不喜欢治家产,就是爱玩,最后在江陵的辽王府当了一名护卫。虽然张镇爱玩,成天不干正事,但是张诚偏就最喜欢他这个二儿子。张居正也曾说过:曾祖张诚偏爱祖父张镇,超过张钺和张釴很多。张居正在当政后表现出来的专权、自恣很可能是受到张镇的豪爽放浪的性格影响。
    张镇的儿子,张文明,字治卿,别号观澜。在张文明出生的时候,张诚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说过:我这一生呀,帮了很多人的忙,所以应该有一个好孙子,也许就是这个孩子吧。张文明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成为了府学生,所谓府学,就是古时候的官办教学机构,府学生就是秀才的一种。后来,张文明参加过七次的乡试,但一直都没有考上。所谓乡试,是古时候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过之后可以称为举人。
    1526年(嘉靖五年)
    张居正两岁。一天张居正的堂叔张龙湫(湫,读音“丘”)正在读《孟子》,看到张居正在一旁,跟他开玩笑说:“都说你聪明,那你认不认识’王曰’这俩字呀?”又过了几天,张龙湫读书的时候,张居正又来了。张龙湫又问他认不认识’王曰’二字,张居正居然认识了,从此得到了神童的名声。
    1529年(嘉靖八年)
    张居正五岁,入学读书。
    1531年(嘉靖十年)
    皇帝将他即位前居住的安陆州改名为承天府,又命令一些文臣,编写《承天大志》。
    1536年(嘉靖十五年)
    张居正十二岁。张居正在荆州府考生员,考上生员就是秀才了。当时的荆州知府李士翱在考试的前一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玉帝给了他一个玉印,并吩咐他转交给一个孩子。第二天,在李士翱主持考试前的点名过程中,第一个名字就是张白圭。李士翱仔细一看,就是梦中所见的孩子。因此,替他改名为张居正。这是一段关于张居正名字由来的传说,估计真实性不大,应该是张居正成名之后,人们编造的。
    在张居正考上生员以后,湖广学政田顼面试张居正,出题“南郡奇童赋”,张居正很快交了卷子。学政和荆州府官员阅卷后,都惊奇不已。田顼决定补张居正为府学生。
    1537年(嘉靖十六年)
    辽庄王致格去世,辽嗣王宪火节(火节为一个字,打不出来)在家服丧。此时由于宪火节年龄小,所以还有她的妈妈毛妃管着。有一天,毛妃把张居正叫到辽王府里跟宪火节一同吃饭。毛妃看着张居正那么优秀,再看看宪火节天天不干正事,不读书,就知道玩,心里不顺,就对宪火节说:“你一天天就知道玩,也不好好学习读书,看看人家居正,比你强太多了。”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本来关系不错的两个小朋友,开始出现了隔阂。其实,为人父母,最不应该的就是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一种伤害。
    张居正从荆州出发,到武昌参加乡试。原本,以张居正的才华和名声,考上举人应该是轻松加愉快的。可是没想到,遇到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顾璘认为,十三岁就考中举人,以后会自满,会打消上进的意志,这对于张居正反而不好。张居正这次就没有考上举人。对于此事,张居正后来也曾提到,他说:“在我十三岁那一年,大司冦顾璘当时任湖广巡抚。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以国士相待,以小友相称。还经常跟其他人说我是将才。当时我还是小孩子,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就。时至今日,心中感激顾公的赏识,从没有忘过。”

    1539年(嘉靖十八年)
    皇帝的长子载壑被立为太子。并且从这一年开始皇帝就不再上朝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权力,反而用另一种方式,紧紧的把握住整个国家的政治。此时的皇帝就像洞内的老虎,发怒的时候,会从洞内跳出来,打死些獐猫鹿兔,打得厌倦了,便仍回洞内,度那优裕懒散的生活。二十六年以后,世宗杀夏言,杀曾铣,杀丁汝夔、杨选、杨守谦、王忬,乃至杀杨继盛,杀严世蕃,都是同一的心理作用。
    1540年(嘉靖十九年)
    张居正十六岁,再次参加乡试而且考中了。这时顾璘在安陆督工。安陆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安陆市。
    张居正到安陆去觐见顾璘,顾璘见到张居正后很高兴,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那只是对于普通的人才来说的,而你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人才。三年前我没有让你考中,耽误了你三年时间,这是我考虑不周。我希望你以后能够继续努力,拥有远大的抱负,把伊尹、颜渊等人当成你的目标去奋斗,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名少年成名的秀才。”
    辽嗣王宪火节服丧三年已满,照例袭封,成为第七代辽王。此时由于张居正已经少年成名,宪火节的母亲更会经常拿张居正跟宪火节比较。这让宪火节的心里越来越不爽。
    有一天,宪火节把张镇,也就是张居正的爷爷叫进辽王府,赐他酒喝。张镇因为孙子张居正考中举人,心里高兴在辽王府喝了一杯又一杯。后来喝不下了,可是宪火节还让他喝,最后张镇居然醉死了。这件事使得张居正和宪火节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产生了仇恨。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
    十月。皇帝住在曹端妃的宫里。夜里,宫女杨金英突然袭击皇帝,差点把他勒死。幸亏皇后及时赶到,把皇帝救活。后来,皇后将曹端妃和宫女杨金英都赐死了,皇帝也搬到西苑,从此再也不愿意在紫禁城中居住了。
    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
    张居正第一次到北京参加会试,就是俗称的进京赶考。这次考试,张居正没有考上。对于这次考试的失败,张居正曾经自我总结过:“只有绝世之才才能够做到既有古人的风采,又能符合现在的标准。自从我大明朝开国以来,这样的人也不多见。我自小考上秀才以后,便有了盛名于世,实际上名不副实,为了学会达到古人的风采,一心扑在了古典书籍上面,三年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却把原本已经掌握的现在的知识都荒废了。这也正是此次考试失利的原因。”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
    九月,皇帝起用夏言入阁,成为内阁首辅。原来的内阁首辅严嵩,退为次辅。
    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
    夏言用曾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到任不久之后,就赶上十多万套冦冲入边墙,掠夺延安、庆阳一带。套冦,就是指河套地区的鞑靼部落,而河套地区就是指黄河“几”字形弯曲的周边地区。为了对付此次套冦的入侵,曾铣一方面用几千兵马在正面抵抗套冦入侵,另一方面派大军直捣套冦的根据地。经过此次对付套冦的作战之后,曾铣总结出了彻底解决套冦的大思路,就是一边修筑边墙,一边把套冦赶出河套地区。而且,他认为修筑边墙仅仅是临时策略,而收复河套地区则是万年长久之计。
    为此曾铣上疏皇帝说:“鞑靼占据河套地区将近百年。百年来,孝宗弘治皇帝曾经想要收复河套地区,但是没有成功,武宗正德皇帝想要征服河套地区的鞑靼,也没有成功。现在鞑靼首领吉囊占据河套地区,并以此为根据地,向东南可以进攻宣化至大同一线上的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甚至威胁到京畿地区。向西北可以进攻甘肃、宁夏一带,甚至威胁关中地区。此地区深山大河,作战优势在于敌人,而不在我军。以往守边的大臣从来没有跟陛下提过要收复河套地区,原因在于用兵作战是重务,一旦出现小的失败,朝中就会有很多人上疏弹劾作战将领。我也不是不知道打仗危险,但是我身为守边将领,时刻准备着与敌人一战。
    如何能够战胜敌人呢,我认为,如果在秋天作战,正是敌人兵强马壮之时,此时敌人可以合兵进攻,而我军只能够分兵于各个要塞防守,这种情况我军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如果选择冬天或者春天作战,此时雨水少,也没有足够的草可供马匹食用,敌人的作战能力就会下降,可战胜敌人。因此,如果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给我精兵六万,再加上山东的火枪兵两千,携带五十日的粮草,水陆并进,直捣敌人巢穴,一定能够大败敌人。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策略。”
    皇帝将曾铣的奏疏交给兵部讨论,兵部经过讨论之后,兵部尚书陈经给皇帝回复,认为修筑边墙和收复河套地区比起来,相对容易,应先以修筑边墙为主。表面上看,陈经的答复是审慎,是顾全大局,但是在这之中,更主要的是因循。
    皇帝在看到陈经的答复后并不满意,斥责了兵部,又让夏言手拟了一道诏书,激励曾铣。诏书中肯定并赞扬了曾铣与套冦一战的决心,又拨了钱给曾铣,由他随意支用,用于修筑边墙,打造兵器。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
    张居正第二次去京城参加会试,考过以后,又参加殿试。
    三月,殿试成绩出来了,张居正考中了二甲进士,也就是第四到第六名。考中以后被选做庶吉士,庶吉士只是一种学习的官员,在翰林院中称为馆选,三年以后,可以升为编修。从此,张居正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时,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和严嵩两人。
    五月,曾铣在陕西与套冦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接触。这次小战役,是曾铣为日后的大战做的准备。
    十一月,曾铣联同陕西巡抚、延绥巡抚、宁夏巡抚,以及三边总兵上疏皇帝,决定收复河套地区。皇帝同意曾铣的奏疏之后,夏言和曾铣都全力以赴,准备一场大战。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皇帝犹豫了。就在夏言和曾铣在西北备战的时候,在北京城皇宫内,皇帝突然问大臣:“关于这次对套寇的作战,是否师出有名呢?粮草准备的够不够呢?是不是有必胜的把握呢?是否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呢?”这一连串的疑问正好让严嵩抓住了机会。他马上对皇帝说:“绝对不能轻易对河套地区用兵。”后来,严嵩又专门就此事上疏皇帝,他在奏疏中说曾铣擅开边衅,表面上是为国作战,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误国。又说夏言与曾铣内外勾结,淆乱国事。明世宗嘉靖皇帝见到严嵩的奏疏后,异常愤怒,随即开始了对夏言和曾铣的调查。而夏言和曾铣对套冦的作战计划,也因此搁置。
    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
    正月,夏言罢职,曾铣被捕入京,其余支持收复河套地区的官员一律罚俸。后来,曾铣因为结交宫内太监的罪名被杀头。
    八月,鞑靼的一个部落首领俺答进犯大同。
    九月,俺答进犯宣府,深入永宁、怀来。这时候,虽然夏言和曾铣已经罢职被捕,但是严嵩仍然借着这个机会,又对皇帝说俺答的进攻,完全是出于嘉靖二十六年,夏言和曾铣准备收复河套地区这一行为的报复。
    十月,夏言被砍头,罪名是因为他的岳父苏纲和曾铣是同乡,由苏纲居中联系,夏言收受曾铣的贿赂。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
    二月,俺答再次大举进犯,侵略大同,直抵怀来。总兵周尚文率一万兵马,与俺答作战。同时,宣大总督翁万达也带兵向敌人进攻。翁万达在此次作战中,居然杀了五十五个鞑靼骑士,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没有过的大捷。
    三月,庄敬太子因病去世。道士陶仲文对皇帝说皇帝是龙,太子是小龙,又提出二龙不能见面之说,皇帝干脆不立太子。也是这个原因,皇帝的次子裕王和三子景王却再也见不到皇帝了。真正在皇帝身边的是当时的首辅严嵩,而严嵩对于裕王是相当的忌惮,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严嵩的儿子严世蕃有一天对裕王的讲官高拱和陈以勤两人说:“听说裕王殿下对于我父亲有些意见,这是怎样一回事呀?”此时,正是严嵩在皇帝面前得宠的时候,如果对严世蕃的这个问题回答的稍有差池,通过严嵩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裕王别说在将来继承皇位,就连现在的位置,都可能不保。高拱的应对方法是,顾左右而言他,转移严世蕃的注意力。这时候,陈以勤冷静的说:“国本是早就定好了的,裕王殿下的讳字,从后从土,明明是土地之主,这是皇上命名的意思。而且亲王的讲官,应该是由检讨这类小官担任,但是裕王讲官,用的是编修,和其余诸府不同。这是给裕王准备的宰相。殿下常说唯有首辅才算社稷之臣,请问不愿意的话从何而来呀?”陈以勤的这一段话里即告诉了严世蕃,将来裕王肯定是要当皇帝的,你现在小心一点,同时也说出了裕王对于严嵩没有任何的不满意,还夸他是社稷之臣。正是这段既有威吓又有安抚的话,保住了裕王的地位。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
    张居正请假回江陵。
    六月,俺答进攻大同。
    八月,俺答入侵蓟州,进攻古北口。为了与俺答对抗,巡按顺天御史王忬带兵驻守通州,与俺答作战。同时,兵部尚书丁汝夔清查营伍,发现京城周围实际驻兵只有五六万人。丁汝夔马上下令,让这五六万人出城与俺答作战,但是,这五六万人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战斗力。被逼无奈,皇帝只能下诏勤王了。各地勤王军在大将军仇鸾的带领下,共五六万人,到达京城勤王。但是这五六万人的给养成了问题,天天都有人饿死。在这种情况下,士兵的作战能力也强不到哪去。仇鸾虽然带兵来了,他也知道军队的实际情况和作战能,当然也不敢开战。俺答看到勤王兵到来,就派人与仇鸾接洽。最后仇鸾同意,只要不攻城,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然而可笑的是,俺答的要求,在明王朝这边却被称为了“求入贡”。
    俺答写有索要财物的“求贡书”提交到了皇帝手里,这时候徐阶站出来说:“这`求贡书`是用汉文写的,而不是鞑靼的文字,很可能将来鞑靼不承认,而且也没有临城求贡的道理。应该先让俺答部落退出长城以外,再用鞑靼文写一个`求贡书`,由大同的守将转达到朝廷,这才是正常的程序。”其实,徐阶这里表面上是要求入贡的程序,实际上,是一招缓兵之计。俺答固然不会同意退出长城之外,但是,在反复商讨入贡程序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勤王兵将到来。如此,朝廷便有了决战的实力。
    还没等到各地勤王兵的全部到达,俺答已经不愿意再打仗了,他在京城周围劫掠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于是,俺答决定撤退了。这时候,皇帝开始命令兵部要出击作战。兵部尚书丁汝夔问严嵩,如何应对皇帝,严嵩说:“在京城周围打仗跟在边疆可不一样。在边疆,即使打了败仗,我们也可以报功,皇帝也不会知道。但是在京城周围,打输了,皇帝不会不知道的。还是等俺答抢够了东西,让他们自己走吧。”
    1551年(嘉靖三十年)
    三月,由于去年俺答的进攻,直接威胁到了京城。大将军仇鸾为避免战争,与俺答求和。最后定于此时在边境线上开马市。
    所谓马市,是由俺答向明王朝提供马匹,而明王朝给俺答钱财、食物、布匹等物资。表面上看,这是一种通商行为,可是实际上,俺答提供的马匹都是劣质的马匹,而明王朝给的物资,都是昂贵的好东西。
    对于开马市,朝廷内部也是有不同的声音。反对马市的第一人就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所谓兵部员外郎就是兵部下属部门的一个领导。因为有人反对,皇帝特意召集大臣开会,讨论是否开马市。会上,大将军仇鸾说:“杨继盛他没有亲历前线,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更不知道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嘉靖二十九年勤王兵的带头人,仇鸾的话力度绝对够用。马市还是来了,反对开马市的第一人杨继盛被贬为甘肃狄道典史。
    三月。皇帝派大将军仇鸾去大同巡视边防,同时命礼部尚书徐阶兼任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从这两个人员的安排上,徐阶看出皇帝对仇鸾的态度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于是,抓紧机会上疏皇帝,奏疏中说仇鸾在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对俺答入侵时的策略是错误的。
    五月。仇鸾被皇帝召回京城。
    八月。皇帝收回仇鸾大将军印,相当于罢免他的大将军一职。
    九月。在皇帝的授意下,开通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的马市关闭了。从此,明王朝和鞑靼各部落之间又恢复到嘉靖三十年以前的对战状态。
    由于仇鸾的倒台,因反对马市被贬的杨继盛由狄道典史升为山东诸城知县。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
    杨继盛在仇鸾倒台后,官运亨通,从嘉靖三十一年到三十二年的一年多时间里,连续升迁四次,原本被贬为狄道典史,第一次升迁至山东诸城知县,第二次升迁至南京户部主事,第三次升迁至刑部员外郎,第四次升迁至兵部武选司。然而,杨继盛注定不可能是一位老老实实当官的人,在最后一次升官到任一个月后,他便上疏皇帝弹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在上疏之前,杨继盛斋戒三日,以为凭借一腔热诚,能够扳倒严嵩,为国除害。
    可是杨继盛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篇奏疏,惹怒了皇帝。由于皇帝当时宠信严嵩,在皇帝看来,指责严嵩是奸臣,就是指责皇帝。而严嵩当然也不会放过杨继盛,凭借着皇帝的宠信,大权在握,与刑部尚书何鳌一起给杨继盛罗织罪名。最后杨继盛被判廷杖一百,入刑部大狱三年。
    张居正任同考官,此次考出的进士庞尚鹏、杨梦龙、陈瑞、曾省吾都是他的门生。张四维也在此次考中进士。
    聂豹开始在北京讲学。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
    张居正向皇帝告病假,回江陵。他一共在江陵休假了三年。这三年期间,他寄情山水,又借物咏志。写下了多篇表达心中志向的诗词和文章。
    俺答仍时不时的袭扰大同。
    倭寇由海上袭击东南,波及海盐、嘉兴、嘉善、松江以及嘉定等地。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上奏皇帝,请祷祀东海,镇压倭寇。这奏疏正和皇帝胃口,于是命赵文华去东南沿海各地进行祷祀。赵文华一路南行,途径各地都会索取贿赂。由于总督浙福南畿军务张经没有给赵文华行贿,他便上疏皇帝,诬告张经胆怯不敢与倭寇作战。而此时的张经却正在和巡抚浙江副都御史李天宠一起帅兵与倭寇作战。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
    五月。总督浙福南畿军务张经和巡抚浙江副都御史李天宠帅兵在王江泾镇大破倭寇,斩杀倭寇一千九百余人。
    王江泾镇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位于江浙两省的交界处。作战胜利后,由于嘉靖三十三年严嵩义子赵文华的诬告,张经和李天宠先后被捕入京。
    九月。
    俺答攻击大同、宣府,兵临怀来。此时,北京城全城戒严。在如此严重的时刻,严嵩仍然附和着皇帝,祭祀上天,祈求长生。徐阶在旁也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也只能专心编写青词,以赢得皇帝的欢心,等待着机会一举打败严嵩,执掌内阁大权。
    十月。
    张经和李天宠被判杀头。
    聂豹离开北京,结束了他在北京的讲学。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
    张居正从江陵回京,继续他的政治生涯。此时,明王朝仍然是严嵩大权在握。但是,严嵩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了。很多事情就交给了他的儿子严世蕃。于是朝中就出现了阁老严嵩和“小阁老”严世蕃这样的称呼。
    另一方面,俺答部落,仍然不断的向北京周围的古北口、通州、蓟州、大同、宣化等地进攻,掠夺物资。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
    三月。
    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翀和董传策上疏皇帝,弹劾严嵩。
    所谓刑科给事中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一个,主要工作为监察六部官员、文件以及工作是否完全执行了皇帝的旨意等,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而刑部主事就相当于刑部的一个小处长
    三人弹劾严嵩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欺君罔上等罪名。吴时来和张翀是徐阶的门生,董传策是徐阶的老乡,因此,严嵩自然认为三人是受徐阶的指使。于是,严嵩在皇帝面前告徐阶的状,但是皇帝没有完全相信严嵩,也没有给徐阶治罪,仅仅是将吴时来贬至横州,将张翀贬至都匀,将董传策贬至南宁。横州就是现在的广西南宁横州镇,都匀是现在的贵州省都匀市。三人的结果相比于杨继盛都好多了,也说明了徐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有所上涨。这一切,严嵩当然是看在眼里,也同样加剧了他与徐阶之间的矛盾
    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
    五月。
    徐阶晋升吏部尚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长。
    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
    徐阶晋升太子太师。
    张居正晋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而此时的国子监祭酒是高拱。
    1561年(嘉靖四十年)
    七月。
    俺答进犯宣府。
    九月。
    俺答进犯居庸关。
    十一月。
    吉能进犯宁夏、固原。吉能也是鞑靼的一个部落首领,而且是俺答的侄子。
    另一边,大明王朝皇帝长住的西苑着火,永寿宫被毁。皇帝不得不暂住在玉熙殿。但是,玉熙殿太小了,皇帝不满意,总是跟严嵩和徐阶说,要快点修复永寿宫。
    当时正在重修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拿不出来钱修复永寿宫。因此,严嵩和徐阶都劝皇帝回到紫禁城去住。但皇帝不愿意回去,一想到紫禁城,他就想起嘉靖二十一年差点死在宫女手里的那件事。皇帝对紫禁城存在深深的恐惧。最后,还是徐阶想出了办法,把修复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多余的材料拿出来,再重建一座万寿宫。
    十二月。把都儿进犯辽东盖州。把都儿也是鞑靼的一个部落首领,是吉能的弟弟。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
    万寿宫盖好了以后,皇帝就搬了进去。同时晋升徐阶为少师,徐阶的儿子徐璠晋升为太常少卿。
    所谓少师,就是太子的三个师傅里的一个,另两个称为少傅和少保。太常寺主要负责祭祀祖先,少卿就是相当于二把手的意思,太常少卿就是太常寺的二把手。徐阶和他的儿子在升官以后,明王朝朝廷内部的势力天平明显的向徐阶这边倾斜了。
    真正给严嵩致命一击的是御史邹应龙。
    有一个道士,叫蓝道行,特别擅长扶鸾。所谓扶鸾,就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现在简化后,就是人们玩的请笔仙。皇帝非常信任蓝道行,认为他扶鸾出来的结果,就是上天想要告诉皇帝的话。
    有一天,皇帝突然问蓝道行:“天下为什么不治呢?”蓝道行听到皇帝的问话后,也不回答,直接开始了扶鸾。扶鸾的结果是,沙盘上写着:贤明的人,你不用。擅权乱政的人还占据着朝中重要的位置。皇帝看到这里,不由得大吃一惊。于是皇帝又问:“那朝中这几个手握大权的人,谁是贤明的人,谁又是乱政的人呢?”蓝道行又开始扶鸾,沙盘上的字逐渐清晰:徐阶、杨傅都是贤明的人,擅权乱政的人就是严嵩。皇帝赶紧又问:“那大仙你为什么不用法力除掉严嵩,为民除害呢?”沙盘上又出现了字:当然是留给皇帝你来自行决定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根本没有神仙这么一回事。所以,基本可以判断,这个蓝道行就是在以神仙的名字,告诉皇帝该除掉严嵩了。可以猜测一下,这个蓝道行应该是受到了徐阶的指使,或者至少与徐阶存在着某种关系。
    皇帝知道了扶鸾的结果后,还在犹豫不决。但是这件事却已经通过内监的嘴传到了御史邹应龙这里。
    御史邹应龙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是犹豫不决,他既想要弹劾严嵩,为国为皇帝除去奸臣,他又想到杨继盛、吴时来等人弹劾严嵩的下场。后来,据说让邹应龙下定决心要弹劾严嵩的是他的一场梦。
    这场梦是在他考虑到底要不要弹劾严嵩的时候,他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在梦中,他顶着东风,带着随从出去打猎。走着走着,经过一座大山后,他来到一座小山的前面。山的东边是一座楼,楼下面全是田地。田地里有一堆米,米上面盖着草。他向着米堆射了一箭,突然一声巨响,米堆到了,楼到了,楼旁边的大山和小山都倒了。
    邹应龙醒来之后,回想着这个梦,他发现梦中的大山,也就是高山,也就是“嵩”字。东边的楼就是“东楼”,田上加米再加一个草就是蕃,而严世蕃,字东楼。然后,在梦中,他射了一箭之后,高山倒了,东楼倒了,米堆也倒了。这不就是说只要他邹应龙向皇帝上疏弹劾严嵩和严世蕃父子,他们就都会倒台。于是邹应龙便写了一篇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的奏疏。也确实就是写一篇奏疏,开启了严嵩倒台的序幕。
    邹应龙自己把自己的梦说的神乎其神,不过真实性不大。大概应该是他从内监的口里听说了了蓝道行扶鸾的事后,觉得皇帝已经不那么信任严嵩了。可是,当时严嵩还是权势滔天,他需要给自己弹劾严嵩找一个理由,于是编出了这么一个梦。

    五月

    严嵩彻底倒台了。不过皇帝念在多年君臣的感情上,并没有严厉处置严嵩,只是让他回籍调养。另一边,又将严世蕃等人,交给法司判刑。最后,判决严世蕃、严鹄、罗文龙充军。
    严嵩倒台了,内阁中就剩徐阶和袁炜两人了。袁炜是徐阶的门生,从现在开始,徐阶掌握了内阁的大权。
    徐阶不是严嵩,他不会擅权,更不会乱政。相反,他这么多年受到严嵩的压制,如何做一个内阁首辅,他当然都看在眼里。他不要做严嵩第二,他要做一名贤相,所以凡事他都和袁炜商量着办,而不是独断专行。徐阶还把他工作的核心思想写在了大学士直庐里,他写到:要把最高权利交还给皇上,要把各方政务分派给各个部门,要在赏罚上面做到公平、公正。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
    徐阶推荐张居正为《承天大志》的副总裁,虽然《承天大志》一书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东西,但是这次推荐,却给了张居正一次政治路途上前进的机会。

    ? 十月
    鞑靼首领把都儿和辛爱突破墙子岭,在顺义、三河一带大肆抢夺,北京戒严。把都儿是俺答的侄儿,辛爱是俺答的儿子。
    ? 十一月
    北京解严,这是嘉靖年间,北京最后一次戒严。
    裕王第三子朱翊钧出生。
    ?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
    《承天大志》编写完成。张居正也因此升官至右春坊右谕德,同时为裕王府的日讲官,也就是每天为裕王讲课的人,在裕王的府邸工作。由于皇帝没有立太子,而裕王又是活着的皇子中年龄最大的,所以,相当于太子。那么,裕王府邸的日讲师这样一个职位,也就是未来升官至大学士的一个准备。
    张居正能够在仕途上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必然缺少不了徐阶的推荐和扶持,甚至可以说是徐阶给张居正一步一步设计出来的。张居正对于徐阶给予的帮助,也是感恩于心,后来,张居正在给他的两个儿子的书信中曾写到:“我多次受过徐阶老师的厚恩,却从来没有办法回报。”
    御史林润再次上疏皇帝,弹劾严世蕃。这一次的弹劾,导致严世蕃被捕入狱。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
    三月
    袁炜因重病,被皇帝罢去内阁职务。
    四月
    严讷和李春芳进入内阁。
    十一月
    严嵩因病,被罢去内阁职务。
    御史林润又一次上疏皇帝,细数严嵩和严世蕃父子的多条罪状。皇帝于是决定将严氏父子交给三法司审讯。所谓三法司就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
    严世蕃此时还不认为自己会被定罪,他觉得在林润历数的多条罪状中,只需要承认受贿,其他的一概不认。严世蕃还指使严党的人在外放出风,说只要三法司在呈给皇帝的上疏中,提到严嵩坑害沈炼和杨继盛,他们严家就再无翻案之日了。
    然而,这是严氏父子的计谋,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皇帝了,他们知道,只要三法司的上疏中提及沈炼和杨继盛的事,皇帝一定会大怒,但大怒的对象不会是严氏父子,只会是三法司,自己上疏弹劾他们的林润。严氏父子了解皇帝,但是三法司不了解,他们果然中计了。
    除了严氏父子以外,还有一个人和他们一样了解皇帝,这个人就是徐阶。幸运的是三法司在将奏章呈给皇帝之前,拿去给徐阶看了一遍。徐阶在看了奏章之后,去掉了里面关于沈炼和杨继盛的内容,只说严氏父子“交通倭寇、潜谋叛逆”。皇帝在看了由徐阶改过的奏章后,降旨把严世蕃杀了,又抄了严嵩的家,从严嵩家里抄出白银二百多万两,几乎相当于当时明王朝一年的总收入。

    z?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

    ?? 二月

    户部主事海瑞,因看不过皇帝每天只顾修道最求长生,不顾国家政事,决定上疏直谏。海瑞自以为了解皇帝,认为皇帝在看过他的奏疏后不会放过他,于是,在呈上奏疏前就买好了棺材,准备后事。然而,他还是不了解皇帝,也可能是这时的皇帝已经老了。多次看过海瑞的奏疏后,他长叹一声:“朕虽不是纣王,此人可方比干了。”

    除了严氏父子以外,还有一个人和他们一样了解皇帝,这个人就是徐阶。幸运的是三法司在将奏章呈给皇帝之前,拿去给徐阶看了一遍。徐阶在看了奏章之后,去掉了里面关于沈炼和杨继盛的内容,只说严氏父子“交通倭寇、潜谋叛逆”。皇帝在看了由徐阶改过的奏章后,降旨把严世蕃杀了,又抄了严嵩的家,从严嵩家里抄出白银二百多万两,几乎相当于当时明王朝一年的总收入。

    z?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

    ?? 二月

    户部主事海瑞,因看不过皇帝每天只顾修道最求长生,不顾国家政事,决定上疏直谏。海瑞自以为了解皇帝,认为皇帝在看过他的奏疏后不会放过他,于是,在呈上奏疏前就买好了棺材,准备后事。然而,他还是不了解皇帝,也可能是这时的皇帝已经老了。多次看过海瑞的奏疏后,他长叹一声:“朕虽不是纣王,此人可方比干了。”

    三月

    徐阶向皇帝推荐当时的吏部尚书郭朴和曾经的裕王府讲官高拱进入内阁,皇帝同意了徐阶的推荐。

    徐阶推荐这两人是因为以这两人的资历早晚都会入阁拜相,其中做了多年吏部尚书的郭朴早就应该入阁,而作为裕王府讲官的高拱,在将来裕王登上皇位的时候,也必然会入阁。所以,徐阶自认为推荐的这两个人不会出现差错。尤其是高拱,现在推荐他,相当于让他提前入阁了。然而,实事永远没有设想的美好,徐阶看透了皇帝,却看错了高拱。

    十二月

    皇帝在徐阶的多次劝谏之下,终于同意搬回紫禁城了。而徐阶之所以劝皇帝搬回来,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死于豹房的前车之鉴。皇帝死于紫禁城之外,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就在皇帝搬回紫禁城不久,就去世了。

    三月

    徐阶向皇帝推荐当时的吏部尚书郭朴和曾经的裕王府讲官高拱进入内阁,皇帝同意了徐阶的推荐。

    徐阶推荐这两人是因为以这两人的资历早晚都会入阁拜相,其中做了多年吏部尚书的郭朴早就应该入阁,而作为裕王府讲官的高拱,在将来裕王登上皇位的时候,也必然会入阁。所以,徐阶自认为推荐的这两个人不会出现差错。尤其是高拱,现在推荐他,相当于让他提前入阁了。然而,实事永远没有设想的美好,徐阶看透了皇帝,却看错了高拱。

    十二月

    皇帝在徐阶的多次劝谏之下,终于同意搬回紫禁城了。而徐阶之所以劝皇帝搬回来,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死于豹房的前车之鉴。皇帝死于紫禁城之外,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就在皇帝搬回紫禁城不久,就去世了。

    皇帝去世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发表遗诏。但是在明王朝,遗诏除了皇帝确定的继承人以外,基本与皇帝没有什么关系。因为遗诏是由大臣在皇帝去世之后编写的,而编写遗诏的大臣也是以遗诏的名义,对这一朝皇帝的政事进行一个总清算。

    嘉靖皇帝的遗诏自然是由徐阶来编写了,徐阶编写遗诏最重要的一位,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位帮手,就是张居正。他们决心要通过遗诏来清扫嘉靖一朝的弊政。

    徐阶编写皇帝遗诏固然意气风发,大权在握。张居正得到徐阶的重视和提拔,也是心情愉悦舒畅。然而,徐阶却忽视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同为内阁大臣的高拱和郭朴。

    裕王载垕即位,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这一年,穆宗三十岁,此时的内阁大学士有徐阶、李春芳、郭朴和高拱四人。

    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提出一条编法,并在浙江省内实行。

    所谓一条编法,就是改变以往的赋税、丁粮和徭役的征收方法,首先将所有家庭按人员的数量和家中余粮的数量,并分为三类。人多粮少的分为下户,有人又有粮的分为中户,粮多人少或者人粮都多的分为上户。另一边,徭役不是由百姓无偿参与,而是由州县政府以银粮作为报酬找人来干。将干力差人的工钱和餐费与银差的钱合计在一起,再由前面分的上、中、下户一同承担,上户承担的最多,依次为中户和下户。

    裕王载垕即位,就是明穆宗隆庆皇帝。这一年,穆宗三十岁,此时的内阁大学士有徐阶、李春芳、郭朴和高拱四人。

    浙江巡按御史庞尚鹏提出一条编法,并在浙江省内实行。

    所谓一条编法,就是改变以往的赋税、丁粮和徭役的征收方法,首先将所有家庭按人员的数量和家中余粮的数量,并分为三类。人多粮少的分为下户,有人又有粮的分为中户,粮多人少或者人粮都多的分为上户。另一边,徭役不是由百姓无偿参与,而是由州县政府以银粮作为报酬找人来干。将干力差人的工钱和餐费与银差的钱合计在一起,再由前面分的上、中、下户一同承担,上户承担的最多,依次为中户和下户。

    庞尚鹏在浙江推行一条编法的同时,江西巡抚周如斗也在江西省内推行,但是没有推行多久,周如斗就去世了。

    1567年(隆庆元年)

    一月

    张居正升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二月

    张居正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从此,张居正正式入阁了。与此同时,陈以勤也入阁了。

    在明王朝中叶以后,大臣的任命基本采用会推的制度。就是内阁大臣、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主持推荐官员的会议,参与会议的有大九卿及五品以上官员。共推荐两到四人,最后由皇帝从这两到四人中选定一名大臣。表面上看,这一推举官员的形式有些类似西方的议会选举模式。然而实际上,这与议会选举相比,还差的远呢,只是形式上有些类似。无论从出发点还是操作过程,都与议会选举大相径庭。同时,在会推这一制度之外,还有另一种官员选拔的制度,称为特简。也就是皇帝直接任命。

    张居正此次的入阁就完全是有徐阶操纵会推而达到的目的。

    四月

    张居正改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根据《文忠公行实》中的记载,此次对于张居正的调整是因为重修《永乐大典》的缘故。

    此时,内阁中的阁臣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而徐阶和高拱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第一次爆发的导火索,是吏科给事中胡应嘉弹劾高拱。弹劾的理由是在明世宗嘉靖皇帝重病期间,高拱擅离职守,回家搬家去了。虽然,高拱搬家是搬到离紫禁城更近的地方,方便工作。

    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高拱便认定此次胡应嘉的弹劾是受到徐阶的指使。高拱必然要报复,他在等待机会。不久,机会来了。吏部尚书杨博主持京察,在京察结束之后,胡应嘉又上疏皇帝,弹劾杨博。弹劾的理由是在杨博主持的京察中,公报私仇,包庇同乡。

    很多御史和给事中都降职甚至罢免了,但是,杨博的山西同乡没有一个受到处分的。弹劾的理由没错,也都是实事。但胡应嘉有一个漏洞让高拱抓住了。因为胡应嘉是吏科给事中,在京察的过程中,他是全程参与。可是他当时没有提出异议,却在事后弹劾杨博。于是高拱便说胡应嘉出尔反尔,不是人臣事君之道,应当革职。胡应嘉就这样被革职了。

    事情还没结束,有人就觉得胡应嘉是冤枉的,第一个替胡应嘉喊冤的是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他弹劾高拱奸险横恶,无异蔡京。紧接着,给事中辛自修和御史陈联芳再次上疏皇帝弹劾高拱,御史郝杰更是直接攻击高拱“无宰辅器”。如此,虽然徐阶没有露面,但是,高拱自然把这一切都算作徐阶的指使,两人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另一边,言官们还不准备罢休,仍然在继续上疏弹劾高拱。徐阶不得已出面平息事态,他先给胡应嘉恢复官职,并调为建宁推官。可是言官们还是不满意,他们继续弹劾高拱,要求高拱罢职。高拱必然不会同意,他甚至准备同言官们来一次答辩。好在徐阶又及时出现,活了稀泥。

    可以猜测一下,胡应嘉攻击高拱可能是受到了徐阶的指使,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超出了徐阶的预料。从事件中也可以看出,高拱平时太过于高傲,引得很多言官的不满。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这会揪着不放的是高拱。高拱希望徐阶能够治理一下这群无所事事,就知道上疏弹劾的言官们。于是,他建议徐阶给言官们一次廷杖。但是,徐阶不同意。徐阶当然不会想去得罪这群言官。谁知道他们会抓住那个小事就上疏弹劾呢。

    高拱见徐阶没有同意他廷杖言官的想法,于是便决定也指使人去弹劾徐阶。这个人是御史齐康。但是,齐康没想到的是,他的弹劾引起了言官们的众怒,一场大乱斗开始了。你弹劾一篇徐阶,我就弹劾一篇高拱。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五月

    由于南京的给事中和御史们提出“京察拾遗”,高拱致士了。

    九月

    郭朴致士。至此,隆庆年间内阁里的第一次大乱斗以徐阶的胜利告终。

    可以看得出,此次大乱斗中,言官们出力最多,甚至有的言官主动去做掌权者的狗腿子。自古以来,言官的设立都是皇帝对他们寄予了美好的期待。在一些自制力比较强的君主当政的时候,会出很多敢于直言的言官。但是更多的时候,言官们就像这次大乱斗一样,心甘情愿的做掌权者的枪杆子,狗腿子。他们忘记了读圣贤书的初心,心里面只剩下那腐朽的权力。

    江西龙虎山张国祥真人的道号被革去。
    江西巡抚刘光济上《差役疏》,指出均徭政策中的六点问题。一、各甲中人数不同,每年产粮多少也不同,对于人数多的甲或者产粮多的甲,当然的丁粮就多,那么当年需要承担徭役的一甲所要承担的银差和力差都少,反之则多。这对于不同的甲是不公平的,也就不能称为均徭。二是对于当地的豪绅,可能只需要按标准出银差或者力差,但对于普通平民百姓,则需要多出几倍的银差或者力差,严重的甚至达到数十倍。三是对于北方来说,无论是门丁还是酒馆饭店等产业中雇佣的人,都包含在内。但对于南方,只计算田粮。而且纳的粮多,出的力差也多。四是对于有钱人家平时可以想方设法的找一些轻巧差事。到了审编的时候,可以给官员行贿,避免被分到重的差事。五是,每年都进行的审编现在已经成了官员受贿的专门时间。六是每年朝廷免去的丁粮都被当地官府自行留下了,平民百姓没有受到任何实惠。

    江西巡抚刘光济奏请继续在省内实行前任周如斗的一条编法,但朝廷没有给回复。

    户部尚书葛守礼认为一条编法也存在问题,他指出一条编法的基本支撑在于最开始的上、中、下户的分类,没有明确的指标,这就给了一些人作弊的空间。

    1568年(隆庆二年)

    正月

    张居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三月

    在内阁大学士合议上奏之后,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

    六月

    皇帝要去南海子游玩。徐阶劝谏皇帝应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总想着游山玩水。这已经不是徐阶第一次劝谏皇帝了。皇帝看徐阶也有些不耐烦了。

    七月

    给事中张齐上疏皇帝弹劾徐阶。于是徐阶致士了。

    徐阶在政治斗争中,赢过严嵩,赢过高拱,赢过郭朴。终于在此时,失败了。可是败给了谁呢?朱东润所著的《张居正大传》中关于徐阶失败的原因分析道:“一个宽厚的皇帝,自己不能亲政,和士大夫间失去了应有的联系。一切的耳目,寄在内监身上。政治的波澜,都从宫廷发出,这是穆宗的失策。”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徐阶的失败,是当时的政治模式造成的。徐阶尽管尽心辅佐皇帝,没有贪污,没有擅权。但是,他没有阻止皇帝亲信内监,便注定了他的失败。

    徐阶致士之后,接替首辅职位的是李春芳。

    八月

    张居正上疏皇帝,向皇帝提出六项建议,分别是:省议论、振纲纪、重召令、核名实、固邦本和饬武备。没有了徐阶的帮助和铺路,张居正开始独自一人闯荡。他首先向皇帝提出了这六条建议,也是他对于施政的六条方针。这里面没有什么远大的政见,没有虚无缥缈的政治理论。就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国家形式,提出的六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议。

    关于“省议论”,张居正在开篇就提出,皇帝治理天下大事。重在四个方面,一是考虑详细,二是全力以赴,三是多听建议,四是有独自的决断。而后,张居正便提出,当前朝廷的政治环境是议论的人太多,你一句,我一句。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甚至同一个对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所发表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以至于还有自相矛盾的。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只要官员有新的任职以后,必然会给皇帝上疏,谈谈对信任官职的看法,还有的是向皇帝建议更改收下的官员等等,不管内容是否属实,文词却十分华丽,给人一种有才华的印象。对于此种问题,张居正从实际出发,提出,哪个官员能够在刚刚上任之时就能把岗位情况和问题了解的一清二楚呢?不过就是听手下人说些什么,拿来就用而已。张居正在指出问题之后,又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他在给皇帝的上疏中道:要想办成一件事,重在决断,不能犹豫。在用人方面,应先了解这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是适合所用之事。而在决定之后,应给予绝对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关于“核名实”,张居正提出,作为掌管天下的皇帝,首先应该做到赏罚分明而如何做到赏罚分明,就在于了解每个人究竟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做得好是什么原因,做得不好,又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核名实”。而目前朝廷的问题在于,每当有事需要人处理的时候,总会发现,缺少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而张居正认为,自古以来,所谓人才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那为何会出现缺乏人才的感觉,就是皇帝不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才能和擅长方向。仅仅听说某个人是个人才,不管这个人擅长的方向,就把当前的问题交给这个人解决。解决不了,就说这个人没有能力,不是人才。而这不是正确使用人才的方法。而后,张居正又提出当前官场的弊病,官员们善于讲而不去做,又举了一些例子,比如管钱的不知道出纳的数据,管判案的不熟悉律法等。最后,张居正又提出对官员的考核分级制度以及将养人才的方法,尽量从系统内部提拔,而不要空降官员。

    其余四项,也同样针砭时弊。虽然没有过于新颖的建议,但都实实在在的可以提高国家实力。另外,也可以在张居正的上疏中看出,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独裁主义者,他一切的观点,都围绕着加强独裁者的权力。如果遇上一个有才华,有实力的独裁者。这固然是非常不错的建议。但是,如何保证每一个掌权的独裁者都是有才华,有实力,有远大的抱负呢?

    就比如说明穆宗隆庆皇帝,虽然是皇帝,是明王朝的独裁者,但是他就没有远大的抱负和梦想。他是一个宽厚的皇帝,甚至他都不想当一个独裁者。张居正满怀期待的上疏建议,并不适用于此时的皇帝,只得到了皇帝“览卿奏,俱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院看议行。”的答复。

    殷士儋任吏部尚书。

    辽王宪火节(火节是一个字,输入法打不出来)被废为平民,张居正在江陵的老家将辽王府据为己有。

    1569年(隆庆三年)

    十二月

    吏部尚书杨博致仕,高拱被皇帝召回到朝廷,任职内阁大学生,兼吏部尚书。从此,内阁和吏部的权力都集中到了高拱的手里。

    关于高拱的复起,朱东润所著的《张居正大传》中认为,若根据王世贞所著《首辅传》和《明史?张居正传》中所记载,完全是由于张居正和司礼监李芳的勾结,并由李芳向皇帝提出重新起用高拱入阁,同时兼掌吏部。而张居正之所以要将高拱重新引入内阁,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抵制赵贞吉,二是为了分首辅李春芳的大权。但是,书中分析认为此种说法并不正确。理由有二,一是引进高拱来抵抗赵贞吉,可以说是引狼入室,张居正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二是隆庆二年,李芳因忤旨已经被刑部监禁。所以高拱的此次入阁应该与张居正和李芳没有关系,但是,仍然是与内监有关系。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6-04 00:29:52  更:2022-09-21 01:21:5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