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石头记幻笔(八)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石头记幻笔(八) |
作者:微尘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庚辰)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闹绛云轩(甲戌) (未注出处的批语均为甲戌本) 【戚序: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妒人。莫把心思劳展转,百年事业总非真】 *【甲戌题曰: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莫道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开头两句照应太虚幻境群芳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对应薛宝钗家中的冷香丸和薛家的茶酒。 此回接上回的大纲目,是贾宝玉梦游太虚的续篇。金玉初会是金玉姻缘故事开始。 《终身误》曲中唱的金玉姻缘,即红楼故事的金玉,二宝的婚姻纠葛。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未必】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 ——作者的先人曹寅曾经当过康熙的伴读,曹家当年的发迹与此亦有关。石头记中却是秦钟当了宝玉的伴读。剧情完全相反。 |
*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妙!盖沾光之意】单聘仁【更妙!盖善于骗人之意】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没理没伦,口气毕肖】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眉批:一路用淡三色烘染、行云流水之法,写出贵公子家常不即不离气致。经历过者则喜其写真,未经者恐不免嫌繁】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为玉兄一人,却人人俱有心事,细致】二人点头【使人起遐思】道:老爷在梦坡斋【妙!梦遇坡仙之处也】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玉兄知己。一笑】一面说,一面走了。说的宝玉也笑了。 ——贾雨村的诗“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玉在匮中即将玉含,求善价,价可拆“贾人”,求善价即求那擅长作假之人,就是善骗人者。 对照一下后文: 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 (薛宝钗)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妈安,别的姊妹们都好。 这个叫善骗人的,其实没有这么个人,是用来形容薛家母女的符号。 梦坡斋即孟婆斋,暗示薛家招待二玉的小宴是迷魂汤。 为什么说薛家善骗人,为何要骗人? 在省亲回中,薛宝钗对穿黄袍的娘娘十分仰慕,当娘娘是第一志愿。第四回进京参加宫中选美,但无下文,估计是落选了。可是贾元春论容貌和才学都不及薛宝钗,为什么能选入宫呢?应该是荣国府关系比薛家要硬。 第一志愿落空,不得已求第二志愿,就是嫁入荣府沾光附势。宝钗上取悦贾母,下笼络众人。第五回写“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善于作假就是善骗人。 |
|
*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妙!盖云无星戥也】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妙!盖云大量也】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银库房的总领无星戥,管仓头目大量,买办钱开花等,都是形容薛家财大气粗,做事出格之意。 此回母女二人连同丫头黄金莺,向贾宝玉示好。作者用孟婆斋,无星戥大量来比喻,形容其有点过份。第一回娇杏看了贾雨村几眼,还属“一着错”,薛家为了结亲,赖在荣府不走,是违背礼教规矩的。 |
|
*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前面清客们是:“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 |
*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前面清客们是:“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 |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从门外看起,有层次】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方是宝卿正传。与前写黛玉之传一齐参看,各极其妙,各不相犯,使其人难其左右于毫末。眉批: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而何】 ——照应宝钗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 |
|
*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与宝玉迈步针对】只见宝玉进来,【此则神情尽在烟飞水逝之间,一展眼便失于千里矣】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妈安,别的姊妹们都好。【这是口中如此】 ——照应清客们请安问好。 |
*一面【一面二,口中眼中,神情俱到】看宝玉头上戴着缧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腰系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著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自首回至此,回回说有通灵玉一物,余亦未曾细细赏鉴,今亦欲一见】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眉批:余代答曰:遂心如意】只见大如雀卵,【体】灿若明霞,【色】莹润如酥,【质】五色花纹缠护。【文】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注明】 ——这是作者的物化。其实作者的“原型”是粗蠢之物。真实的作者形象是跟第一回的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一样,头上满是疮疤,姿势也很难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讲故事有头无尾。是僧道二仙用幻术包装成一块美玉。但幻入红尘后,就是第五回判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世难容》曲中的“无瑕白玉遭泥陷”。第七回的会秦钟,此回的探宝钗,就是写白玉遭泥陷的情景。 |
|
*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女娲补天是个神话,用来做譬喻的。虽然用蠢笨的石头来补天有些荒唐,但芥荳之微的小小人家把天给弄塌更为荒唐。作者写的石头记故事,则是纯粹虚构根本不会发生的事,因此是荒唐中的大荒唐。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 ——这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人生是个苦海,人的肉体是个臭皮囊,脱离轮回之苦不生不灭才是真境界。化为荒山之石是回归自然,才能活出自我来。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得工。二语虽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诗只宜如此,为天下儿女一哭】 ——金指薛家,气数将尽,已经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没多少日子了。但玉经玷污,就失去了光彩。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 ——此句批薛宝钗是白骨化来的。 |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 正面图式: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反面图式: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
|
——一除邪祟即辟邪。第二十五回马道婆用五鬼魇魔法,僧道用通灵宝玉来破。不要认为这是通灵宝玉的主要功用。其实一除邪祟就是要把冷乡来的王熙凤等除掉,只是时辰未到,所以和尚来救她。二疗冤疾是指第十十八回的“暖香丸”,能治黛玉的病;第五十二回的金星玻璃洋烟,能治晴雯的病。三知祸福是指第五回贾宝玉是看着剧本排练剧情的,所以能预知未来。 |
*宝钗看毕,【余亦想见其物矣。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可谓真奇之至】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心中沉吟,神理。眉批: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 ——通灵宝玉的形体是二仙用幻术造就的,所以不能忘了二仙的话。二仙对蠢物有无秘密叮嘱,看官不知。但僧道二仙对甄士隐说“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莺儿口中说出方妙。眉批:恨颦儿不早来听此数语,若使彼闻之,不知又有何等妙论趣语以悦我等心臆】 ——此即庚辰本回目“金莺微露意”。石头记中丫环是比拟主人的,丫环为莺儿,主人就是燕子。 |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细】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音注云: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合前读之,岂非一对】 |
|
——芳龄不是指年龄,是指书中芳官龄官两位小戏子,芳官演示薛宝钗,龄官演示林黛玉。小戏子是解开红楼密码的钥匙。不离不弃则是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态度。 清代有不少评论家认为,这个金玉姻缘是薛姨妈的阴谋诡计。她想把女儿嫁给贾家,得知贾宝玉的玉上镌有字迹,于是给薛宝钗做了个金锁,錾了八个字跟通灵宝玉配成一对来欺骗贾家。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在第五回里警幻仙姑把可卿许配给宝玉,是故事的关键情节。红楼故事是带着反思与报复的感情重演。 |
|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注八字可与卿亦对否?眉批: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文字是也】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蒙古王府本侧批: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 |
——警幻仙姑是总导演,癞头和尚是执行导演。 |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蒙古王府本侧批: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不知比群芳髓又何如】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真真骂死一干浓妆艳饰鬼怪】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点冷香丸】 ——群芳髓对冷香丸。 |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紧处愈紧,密不容针之文】 |
——第一回和尚带蠢物下凡,道士不放心。和尚说:你放心,不是让他一个去,是很多冤家一起去。林黛玉就是监视贾宝玉的。 |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二字画出身份】的走了进来, ——不是形容脚小,而是身体单薄。本是绛珠草。 |
*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岔开文字,避繁章法,妙极妙极】【蒙古王府侧批:又一转换。若无此则必有宝玉之穷究,宝钗之重复,加长无味。此等文章是西游记的请观世音菩萨,菩萨一到,无不扫地完结者】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 ——薛家是千里之外雪地人家之缩写。 |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酷肖】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着眼。若不是宝卿说出,竟不知玉卿日就何业。眉批:在宝卿口中说出玉兄学业,是作微露卸春挂之萌耳,是书勿看正面为幸】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可笑别小说中一首歪诗,几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许,岂不丑杀】 ——冷酒,此处指冷乡人的酒,吃了伤五脏六腑,必须以热克之。 |
*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饭碧粳粥。【美粥名】 ——碧粳粥,照应第十四回北静王,即毕竟亡,总算死了的意思。“碧粳”谐“毕竟”,死了还不饶过,要熬成粥吃。 |
*一时黛玉来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出题妙。原来是这三字】 ——绛芸轩,第一回“蠢物”被带往温柔富贵乡时,甲戌批语写为“伏紫芸轩”。第二十八回“暖香丸”药方中“投胎紫河车”,暗指紫芸轩。紫河车即胎盘,孕育众生的地方。警幻仙姑讲到意淫时,脂批“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秦氏鬼魂与绛珠冤魂都投胎到绛芸轩里演绎故事。 绛者红也,芸多指香草,照应第一回赤瑕宫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绛珠草。贾宝玉写这三个字,说明他就是作者。 |
|
*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偏是醉人搜寻得出细事,亦是真情】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与千红一窟遥映】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所谓闲茶是也,与前浪酒一般起落】 ——枫露茶,焚鹿茶。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烧吃鹿肉,还要把焚鹿之余做成茶喝。第七十八回祭奠晴雯所用的茶也是枫露茶。 |
|
|
|
*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他要尝尝,就给他吃了。【又是李嬷,事有凑巧,如此类是】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是醉后,故用二字,非有心动气也】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真醉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真真大醉了】说着便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乳母。 ——这里是指桑骂槐。把大清主子比做曹家的奶妈,比喻十分恰当。曹雪芹写的很坦诚,以前清廷给我们家奶吃,我家只好忍气吞声当奴才,吃余食。现在我吃不着奶了,没有理由再养这个祖宗。只有将他们撵走,才能大家干净。 批语反复说宝玉是“真醉”,“大醉”,跟焦大一样酒后吐真言也。“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有第二次就露馅了。 据说三国时的人十分奸诈,说假话的人太多,连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也难识真假,以至于错用了马谡这样表里不一的人误了大事。后来诸葛亮总结出一条考察干部的重要经验,就是“醉之以酒”。酒醉吐真言,喝醉了才会露出原形真面目。 贾宝玉的真情是什么呢?曹雪芹也让他喝醉说真话。 注意贾宝玉的骂话跟林黛玉嘲笑刘姥姥的句子完全一样。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第四十二回) (贾宝玉)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第八回) 李嬷嬷只是个符号,真正要撵的是千里之外雪地来的小小人家。“撵了出去大家干净”照应第五回红楼梦曲《总收》“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注意这个茜雪跟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讲的故事有关。刘姥姥讲的故事里,有一个上身穿红下身穿白雪地抽柴的小姑娘。茜者红也,头上顶着柴草,暗喻千里之外雪地人家。薛家就是头上有草的千里外雪地人家的缩写。二玉到薛家探病,天一直下雪。薛宝钗就是雪地抱柴的姑娘。花袭人在第二十六回的穿扮跟雪地抱柴的姑娘一样,银红袄儿白绫裙子。 |
|
|
|
*【眉批:按警幻情讲,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 ——甲戌眉批:“按警幻情讲,宝玉系情不情。” “按警幻情讲”,即第五回警幻仙姑对宝玉讲的意淫,即把“可卿”——仇人后身给宝玉做丫头,因此贾宝玉就得跟仇人生活在一起,这就叫情不情。 “情不情”的意思很明白:“不”在汉语中是否定词,任何概念前面加上“不”,就变成原来的反义词。不死就是还活着,不好就是坏,不情就是仇,即冤家对头。除此以外别无他解。 所谓“宝玉情不情”,就是说贾宝玉这个人对待仇人冤家,像对待亲人对待情人一样亲热。 这就让人很费解。佛家普渡众生,基督徒主张宽恕,但对待万恶的魔鬼仇敌,并不是一味用柔情感化,也得来点硬手段。上帝就把撒旦罚入地狱,孙猴子曾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后来孙悟空打死六耳弥猴,如来佛也说“善哉善哉”,唐僧也没有因此再开除孙悟空。那么贾宝玉为什么会对仇人有感情呢? 没有人会对仇人有感情,有的只能是舞台演戏。比如男演员A很讨厌女演员B,在戏里两人扮演一对恋人,在舞台上两人表演得很亲密,那是假的,即使是进入角色的演员,也只是暂时忘掉现实中的不和。下了台反感依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打入敌方内部的间谍,孙悟空变成妖精,李向阳改扮成日本兵,那就要说假话做假表情,也属演戏。 其实警幻说的“情不情”,就是对仇人假装有情。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这样,他是幻形入世的石头,所谓幻形,就是乔装改扮混到那个温柔富贵乡里,在这个想像的梦里,他是要报复这个温柔世界。因此他必须对仇家表现有情,不然就露了馅,跟贵公子的身份不相称了。 注意眦条批语写在第八回,暗示贾宝玉跟薛家的关系就是“情不情。” |
|
*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二字奇,使人一惊】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伏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 ——袭人一席话,宝玉语塞,这就是塞玉。即堵住贾宝玉的嘴。 |
*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试问石兄:此一渥,比青埂峰下松风明月如何】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彼时李嬷嬷等已进来了,听见醉了,不敢前来再加触犯,只悄悄的打听睡了,方放心散去。【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晴雯茜雪二婢又为后文先作一引。眉批:偷度金针法,最巧】 ——甲戌批语:“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好像后文有人要偷玉一样,第五十二回平儿说“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 其实袭人把通灵玉塞在褥下是个象征,第十五回有一段相似情节: 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 也就是说,宝玉是被袭人和凤姐控制着的,即受人管着。幻形入世的宝玉没有自由失去自我,所以第五回的判词和画以及红楼梦曲写了美玉陷在淖泥中,是很悲哀的事。 脂批说的“塞玉一段”,不是通灵宝玉,而是贾宝玉。脖子上那块玉只是个道具,象征而已。真正“塞玉一段”是指贾宝玉喝醉大骂,袭人说“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无了言语”换成文言,就是“语塞”。甲戌本批语写:“袭人数语,无言而止。” 宝玉为什么“语塞”“无言而止”不作声了呢?因为宝玉与袭人有了第六回开头那层关系,“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这才是“塞玉一段”,即袭人用呛话堵住贾宝玉的嘴,宝玉“语塞。”达到制服贾宝玉的目的。 “误窃”是谐音口诀,即“五七三十五”,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打个络子把玉络上”是薛宝钗的主意。络通灵玉只是个象征,真正目的是络住贾宝玉。 甲戌批“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全明白了。“塞玉一段”,是说宝玉醉骂,袭人数语,宝玉语塞,这一大段文字。“误窃一回”,五七三十五回,的“络玉”一段文字。说明宝钗与袭人是一样的人格。“塞玉”和“络玉”目的都是征服贾宝玉。 |
|
|
|
|
|
*次日醒来,【以上已完正题,以下是后文引子,前文之馀波。此文收法与前数回不同矣】就有人回:那边小蓉大爷带了秦相公来拜。宝玉忙接了出去,领了拜见贾母。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娇养如此,溺爱如此】 ——作者的先人曹寅当过康熙的伴读,石头记故事中是秦钟当贾宝玉的伴读。 |
*心中十分欢喜,便留茶留饭,又命人带去见王夫人等。众人因素爱秦氏,今见了秦钟是这般人品,也都欢喜,临去时都有表礼。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眉批: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取文星和合之意。 ——贾母送给秦钟是三个字:“金亏心”。曹家没做亏心事,对得起后金皇家,金人没有良心!想起金人的无情无义,批书的“抚今思昔,肠断心摧”。贾母还给了秦钟一个荷包,荷包有“何报?”之意。 |
|
*他父亲秦业【妙名。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 ——《史记》写秦始皇的祖先叫大业,秦氏的先人叫秦业。所以后文脂批说本书“用史笔也。”(13)批语说:业就是孽,祖宗造下孽,罪恶深重,所以秦钟秦氏都活不长。秦钟有顷终之意,秦氏有顷逝之意。照应第五回“欲知命短问前生。” |
*现任营缮郎,【官职更妙,设云因情孽而缮此一书之意】 ——甲戌本批语解释“营缮郎”是“设云因情孽而缮此一书之意”,情者秦也。就是说作者写书的目的,就是因为要写“秦”这个冤孽仇家。 *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一顿】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出明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眉批:写可儿出身自养生堂,是褒中贬。后死封龙禁尉,是贬中褒。灵巧一至于此】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四字便有隐意。春秋字法】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可儿,称心如意的意思,照应第五回末秦氏小名。《史记》把秦始皇写成不是他爸爸的种是野种,《石头记》把秦氏也写成野种。此所谓“用史笔也。” 什么说“写可儿出身自养生堂是褒中贬”呢?因为看文字表面,秦氏出身官宦人家,嫁入国公府,好像是褒之。出自养生堂,仿照司马迁把秦始皇写为不是爸爸生的野种,实为贬之。第十三回先写了秦氏死的暧昧,似有猫腻,用了许多丑化的文字,后来又写死封龙禁,暗示其不同凡人,就是贬中褒。 秦氏的生身父母究竟为何氏,不得而知。“究竟不知系出何氏”,跟红楼梦引子“谁为情(秦)种”意思相同。作者用了委婉晦涩的笔墨,暗藏着褒善贬恶之意。用这样的文字表达,可谓绞尽脑汁费了苦心,目的是激起天下人对秦氏的痛恨之情。批语“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是说作者写秦可卿的出身不能直说,费了好多心思周折才用“春秋笔法”勉强写了出来。 描写秦家文字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秦业因“当年无儿女”,才到养生堂抱养儿女。可是到五十多岁忽然又有了生育能力,“得了秦钟”,没写秦钟是秦业跟谁生的。如果秦钟也是从养生堂抱来的,应写为“那秦业到五旬之上又从养生堂抱回一个儿子,起名秦钟”,这样才能表达清楚。 按民间习惯,抱养是不能写为“得了”的。那么根据文意猜测,或许是这样:秦业因夫人早亡,立志不再娶(或家贫不能再娶),便向养生堂抱养了一儿一女。谁知儿子又死了,直到五十多岁才又娶妻(或妾)生了秦钟。如果隐去的真事是这样,为什么不写得清楚明白,而要藏头掖尾吞吞吐吐让看官一头雾水呢? 秦家“素与贾家有些瓜葛”,第六回写刘姥姥王狗儿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瓜葛”即与葫芦的关系。刘姥姥扮演的是关外的远祖,秦业则指入关后造孽的多尔衮和多铎等人。 *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只得暂时在家温习旧课。正思要和亲家【指贾珍】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暂且不致荒废,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随笔命名,省事】 ——贾代儒,假大儒,不是真儒。 *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悦。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为天下读书人一哭、寒素人一哭】容易拿不出来,又恐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原来读书是终生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四字可思,近之鄙薄师傅者来看】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可知宦囊羞涩与东拼西凑等样,是特为近日守钱虏而不使子弟读书之辈一大哭】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 ——秦钟的姐姐是国公爷的儿媳妇,卧室布置得跟神仙住处一样,娘家却穷到连孩子学费也凑不起,有点不合情理吧?脂批把这种写法称为“一击两鸣”:一方面贬秦氏的六亲不认,另一方面写秦钟不傍宝玉就无法拜师识字,是比托“秦”的祖先——像刘姥姥一样贫穷粗俗,来到中原才懂得学文识字。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这是隐语微词,岂独此指一事哉?余则谓读书正为争气。但此争气与彼争气不同。写来一笑】 ——作者认为,千里之外来人学习以孔孟为主的中原文化,是一个错误。中原人跟外来人一起读书,也是“日后争闲气”,日后争闲气不是指学堂里打架,而是文字狱。不读书就不会有文字狱的风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