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从出土文物看——云想衣裳(系列)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从出土文物看——云想衣裳(系列)[第1页]

作者:安昊儒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楼
    通过就切入正题。

    出土文物看,历史发展到能够生产出专供做服装的材料——纺织品时,以兽皮为基本材料的“原始服饰”可能早已自成规模,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与服饰有密切关系的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此外还有两件磨光和刻有弯曲或平行浅纹的骨角器。

    骨针长约82毫米,最粗处直径约3.3毫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头尖锐。骨针的发现证实了山顶洞人在距今大约两万年前后,就已经能够用兽皮一类的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了,揭开了服饰文化史上最早的篇章。

    
    山顶洞人以兽皮为材料制披围式“服装”,推测已掌握了初级的鞣皮技术,将兽皮软化,以石片裁割,再将柔韧的纤维等搓捻作“线”,用骨针缝缀起来。

    山顶洞发现了7件钻孔的小石珠,白色,样式不甚规则,形体大小一致。它们的表面染成红色,散布在一个头骨的周围,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头饰。此外还有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小砾石制作的磨孔石坠。这些装饰物上面出现的钻孔、磨制、染色等加工技术在旧石器时代的遗物中是首次发现。

    

    在山顶洞下室埋葬的尸骨上散布着赤铁矿粉粒,随葬物有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兽牙等饰品。此时男性不仅盛行装饰,部分男性装饰品的数量远高于女性。山顶洞人的141件装饰品中,兽牙、犬齿占了绝大部分,达125件之多。有学者推测,最初拔取野兽的犬齿可能是猎手的纪念品,随后演化为装饰。

    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证实我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先民们已经创造出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表明人们的衣着大不同于以往,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是初步改造了自然物,使其变成较合于人类生活需要的新构造形式。
    新石器时代关于服饰的图像、文物较旧石器为多,但由于衣装实物难以保存,研究起来仍有一定局限。
    关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人形彩绘,以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彩陶盆、彩陶钵所饰花纹最为重要。纹样共同特征作图案画圆形人面,双目闭作一线者居多,圆睁者少,皆张口,口边、耳边对称饰两鱼或鱼尾纹,头顶绘作鱼尾形尖帽。

    

    
    彩陶人面纹(1、2为半坡出土,3为姜寨出土)

    甘肃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人形中,有三件陶塑彩绘人头器盖,实物于上世纪20年代流出国外。头部的口、眼用镂空手法表现,耳作半圆形有穿孔。人面有不同方向的规则花纹,应是纹面的具体写照(这在马厂型人头彩陶罐人面上也表现得很清楚)。半山型塑像发式,脑后平齐不及颈,前额上部有两个角状凸起,上面有孔,可加装饰。奇特的是在头上还卧有一条蛇,尾部蜿蜒向下垂过头至肩,恰如一支细长的发辫。一般认为这可能是距今四千年前古羌人女巫或某种宗教偶像。

    甘肃秦安大地湾曾出土一件艺术珍品——人头形器口的彩陶瓶,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距今约五千多年。头像做圆雕式,塑造得逼真形象,尤以发式表现的最为具体,前额头发齐眉,向后披发齐颈,梳理得非常整齐。这种发式在相当长时间内和相当广的古羌人地区有普遍性。

    同例还见于秦安寺嘴出土的人头器口红陶瓶(素面,无彩绘),东乡东垣林家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残片,以及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筒形罐上的人面绘纹。
    
    披短发人头器口彩陶瓶(甘肃大地湾出土)
    
    1、披短发人头器口彩陶瓶(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2:披短发人面纹彩陶盆残片(甘肃东乡东塬林家出土);3:披短发、纹面彩陶人面纹(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

    
    人头像彩陶壶(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另外,红山文化近年来发现了数个陶人塑像。201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在敖汉旗兴隆沟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期测绘、调查时,抢救性发掘出土一尊整身、盘坐、戴冠、口呼状磨光红陶人像,头戴有完整的冠,有发髻。人像通高55厘米。据介绍,这尊写实人像距今约5300年,似属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

    
    红山文化人头像

    2014-2015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发掘中,出土了两件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此前发现的红山文化陶、石人像存世量少,保存差。此次发现的陶人头像(半拉山K18:1)、石人头像的头顶均有盘绕发髻。
    
    陶人头像
    凌家滩文化的玉器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玉器工艺逐渐发展起来,制作了大量玉石、玛瑙的珠、管、坠、玦、璜、环、璧、琮、镯等高级装饰品,相应地反映了当时服饰文化的高度进展,现择部分进行介绍。

    凌家滩文化冠形玉饰
    高3.6、长6.6、厚0.3厘米。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灰白色。上端透雕成“人”字形,“人”字两侧向上卷成透空圆,底部长方形座,上刻三条槽线,两端各对钻一圆孔。
    

    凌家滩文化虎首玉璜
    长11.9、宽1.9、厚0.5厘米。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灰白色,有黄色沁斑。扁圆弧形,两端各浮雕虎首,用阴线、钻孔、浮雕刻出眼、鼻、嘴、耳、脑门上的皱纹及向前奔的前爪,璜上阴线花纹表现虎的花斑。两面纹饰相同。造型独特,表面温润光泽。
    
    凌家滩文化玉镯
    直径8、孔径5.7、厚1厘米。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色,半透明。断面略呈三角圆形,镯内壁有两面对钻的痕迹。表面晶莹润亮。
    
    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反映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头面装饰的资料,见于陶器人形的例子,有甘肃礼县高寺头仰韶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也可能是所谓人头器盖残存的部分。表面橙黄色,顶部有一小孔,前额向后有半圈附加堆塑泥带,带上做出断痕,表示系一种带在发上的串饰。陶人的口、眼镂空,两耳垂处穿孔,发际的串饰可能是珠、管一类,也能使象征贝串。这种装饰形式,在内蒙一些早商墓葬的头骨上也有发现。有学者认为它和此后从商代开始的帽箍式冠饰以至明、清的遮眉勒子可能是一脉相承的。
    
    陶塑人头(甘肃礼县高头寺)


    在颈部的项链式装饰,曾见于青海乐都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人形彩陶罐。人头面部表情妩媚中见矜持,眉心处有两点装饰,耳有穿孔,颈部环绕一串齐整的椭圆形贝饰或者珠饰。
    
    马家窑文化项饰(青海乐都出土的人头器口彩陶罐)

    在以上所举人形塑像中,两耳穿孔的占绝大多数,这也显示出五千多年前早已有珥珰的装饰。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遗物,考古发现以石、玉、陶、骨、角、牙等材料做成的环、珠、管、坠、笄常见。出土地区分布非常广,数量、种类也相当多。

    目前所见较早的笄有在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骨笄,距今七八千年。有两种样式:一是尖头圆箸状,长十八厘米;二是柳叶簪式,长约十厘米。

    稍后到仰韶文化时期,以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实物的数量、形式最具代表性。在一千九百余件各类发饰、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和嵌饰中,石陶笄和骨笄占很大比例,总数达715件之多。

    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有一件骨笄,非常出色。笄首用胶黏物(或树脂混合体)做成圆锥状,表面嵌埋着三十六枚白色管珠,首端贴盖一椭圆形骨片,上作同心圆刻文五圈,是一件别具匠心的工艺品。

    东部如大汶口文化的发笄,以石质居多,首端出台肩,似应有笄帽附饰。有的笄呈箭镞形,古代是否用镞箭簪发不得而知。

    笄的应用,在当时与中原居民的结发形式有密切关系。束发盘髻或辫发盘髻之类方式和以后的束发于顶,着某种冠子,则皆须用笄方能约束。如披发、散发等形式,便应用不甚广,甚或毫无所用。考古发掘中边缘地区出土的笄似数量较少,自西向东至黄河中游逐渐增多,隐约反映了历史上民族融合风习相尚的情况。

    比较成系统的头面装饰品,以山东大汶口遗址墓葬中的发现为例来介绍。该墓地中多数男女皆头部放置笄,有的头上还插着镂空花纹的象牙梳。惟女性额前有一弯月形(或角形)装饰,系两片野猪獠牙加工做成的(这种奇特饰物,在台湾雅美族中尚有流行,但却保持在男子饰品系列中,不着于首,多三两成串悬于胸前)。女性还要带头饰两串(有的四串或一串不等),头饰一串。前者分别用白色大理石片和管状珠组成,后者由不规则的绿松石骨突子串作项链。再戴上象牙片耳坠,右腕戴玉臂环,手上戴玉指环。还随葬有玉斧、象牙雕筒等饰物,其装饰已接近于豪华。
    
    大汶口文化的玉器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大汶口文化玉镯:高3.7、两端径7.8、中间束腰直径7.4、厚0.9厘米。山东省广饶县傅家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玉,沁有灰白斑。两端外侈,中间束腰,中部对应有两处裂痕,每处裂痕之内壁均有两两对应的四个圆孔,应为修补之用。
    
    大汶口文化玉镯


    大汶口文化玉坠:左:高7、宽1.7、厚1.5厘米;右:高3.7、宽0.8、厚0.8厘米。山东省广饶县傅家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左件为青玉,沁有大面积白色,少量淡青色及黑斑。整体呈舌形,末端内束,末腰处一小圆孔。舌尖处残缺;右件为淡绿色。近圆柱形,一端稍扁,中部有一圆孔,另一端圆弧,器身有黑色弧形条斑。
    
    大汶口文化玉坠

    参考文献: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考古百科
    龙山文化的玉器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龙山文化玉簪:通长23、簪长19.6、直径0.8厘米。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202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墨绿色。形似玉笄,截面略呈扁圆形,通体由竹节状旋纹。


    
    龙山文化玉簪


    龙山文化玉簪:长10.3、宽0.5、厚0.35厘米。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202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乳白色,半透明状。截面呈圆角长方形,两侧共有三个浮雕人面像。
    
    龙山文化玉簪


    参考文献: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https://bbs.tianya.cn/m/post_share_weilun.jsp?id=2847058&item=no04&f=a(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红山文化的玉器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红山文化玉珠:最大直径1.89、最小直径1.27厘米。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4件。黄绿色。器体呈圆球形或半球形,底侧有一组横穿洞孔。通体抛光。
    
    红山文化玉珠
    良渚文化的玉器装饰品——云想衣裳系列

    良渚文化玉镯:直径7.1、孔径5.7、高2厘米。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庄桥坟遗址155号墓出土,现藏于平湖博物馆。玉色墨绿,表面沁出白色筋纹。整器为矮圆筒形,制作规整,内壁略弧,通体抛光精细。
    
    良渚文化玉镯

    良渚文化玉坠、玉玦:玉坠长1.75厘米,玉玦直径4.2、孔径1.6、厚0.5、缺口宽0.3厘米。浙江省桐乡市新地里遗址63号和93号墓出土,现藏于桐乡市博物馆。黄白色,局部红褐色。器形小巧别致,截面方形,首端磨薄,琢出两处小凹缺,尾端减地琢出两层台阶状,有小榫,榫上有小穿孔。玉玦为淡青灰色叶腊石。扁平圆环形,一端开缺口,截面扁方形,一端面上有圆弧形切割凹痕。
    
    良渚文化玉坠、玉玦

    良渚文化玉珠串饰:直径0.5-0.7、长0.2-0.4厘米。浙江省余杭市后头山遗址9号墓出土,现藏于余杭博物馆。浅黄绿色叶腊石,表面无光泽。共74颗,为直壁管珠形珠,应是先做成细柱形再锯开,长短粗细不一。
    
    良渚文化玉珠串饰

    良渚文化玉背象牙梳:通高10.5、玉背顶宽6.4、象牙梳上宽4.7、厚0.6厘米。浙江省海盐县周家浜遗址30号墓出土,现藏于海盐县博物馆。冠状玉梳背已沁为鸡骨白色,为良渚文化神徽羽冠形态,镶嵌于象牙梳上。象牙梳为倒梯形,上端两面刻席纹,下分六齿。
    
    良渚文化玉背象牙梳

    参考文献: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新石器时代的衣物——云想衣裳系列

    新石器时代的服装实物很难保存下来,关于帽子方面的资料,除了半坡人面纹上的所谓尖状帽外,1978年陕西临潼邓家庄出土的陶塑人像,提供了五千多年以前戴帽人物的具体形象,属于仰韶文化,其形制近于毡帽或毛皮圆帽。
    
    邓家庄出土的陶塑人像


    关于靴鞋的资料,在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件裸形少女红陶塑像,左足上有短靿靴。另外在甘肃五门火烧沟出土的四坝文化(公元前2000年)彩陶人形壶,亦为一裸胸女子,着尖头大鞋,鞋头尖深而锐,平底制作,和《急救篇》所说的“靸”鞋恰相仿佛。1989年青海乐都出土的辛店文化(公元前1400年)彩陶靴,造型几乎和现代橡胶雨靴一样,与牛河梁陶塑靴型也完全一致。靴底前圆后方,靴上绘有条带和三角纹,显然是仿照皮革实物而来已有。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裸形少女红陶塑像
    
    辛店文化彩陶靴

    新石器时代身衣方面的资料,至今在考古资料中还少见。仅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有一陶塑残片,似有可能为所塑衣饰的某一局部,从其两侧内收及结束情形推测,它所塑造的也许是由皮革制成系于腰际的装束,究竟实物如何难肯定。
    
    东山嘴遗址中发现的陶塑残片
    新石器时代的纺织——云想衣裳系列

    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纺织品,为早期的服饰缝纫工艺提供了新材料,并对服饰形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纺织工具如纺纱捻线的纺轮,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大量出土。年代较早的实物,是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四件陶纺轮,呈圆饼状,中间穿孔,距今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此外,在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还出土了一批木质的织机部件,据研究为水平式踞织机(腰机),有学者认为从河姆渡遗址同出的某些实物来看,这种织机的构造可能比目前的估计要进步,它的使用方法和规格,可能与现今云南文山苗族的梯架织机近同。


    

    纺轮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织机部件
    
    上:河姆渡织机和开口运动复原图;下:云南文山苗族的梯架织机


    纺织品实物,多为天然有机材料制成,本身易腐朽不易保存。见于正式报告的,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华县泉护村以及河南陕县庙底沟等仰韶文化遗址有关麻布的资料,均为陶器上的印痕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纬线各十根。在南方良渚文化遗址中,曾有苎麻平纹织物出土,经纬密度约每平方厘米30×20根。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年前的织物残片。实物已经炭化呈暗黑色,结构因而保存得比较清晰,据鉴定可能是用葛(一种豆科藤本植物)的韧皮纤维所制成,内中一件或许是以手工编织而成的某种罗纹织物。


    丝绸生产也发轫于新石器时代,但探讨商周以前的桑蚕丝绸的创始年代,专家学者看法不一。见于仰韶时期的考古资料是1926年李济先生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仰韶遗址时,出土了一个“半割”的蚕茧。另外,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丝线、丝带和绢绸残片。绢片呈黄褐色,轻微炭化,仍保持有很好的韧性。经鉴定确认为家蚕长丝纤维所织造,平纹粗织,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48根。距今约4700年左右,其保存程度之好是难以置信的,即使战国、汉、唐时期,在密闭条件下埋藏保存最好的丝织物,其断口皆如剪刻,而前者的断裂处却呈丝缕状,使人蓄疑,但也难于做出解释。


    丝绸的发明,不仅推动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的飞速进步,也可能促进了丝绸服饰的发展,同时还对后世高级多彩提花织物的成长准备了条件,对于高级服饰提供了优等材料。沈从文先生认为它还影响到室内装饰、采光、灯具制造、镂刻花版、绘画、书写等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这一贡献是伟大的、多方面的。
    殷墟墓葬中出土的各类人像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殷墟墓葬中,出土的玉、石、陶、青铜等不同材料制成的人俑身上大多都着衣,这就为我们考察商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且这些人俑的具体衣着有所区别,这应该与当时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有关,我们可以从人俑的衣着上明显看出其等级地位的差别。

    在殷墟出土的殉葬俑中,表现商代贵族形象的人俑较多。在侯家庄西北岗的一座墓葬中,曾出土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跪坐人像。从它上面保留的衣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穿着的服装式样。石人身穿一件窄衣袖、大宽领的短上衣。衣服的下襟大约垂及下腹部。衣襟向右面交掩。宽领上装饰绣花文饰,腰间束有一条绣花的宽腰带,这些绣花有云雷纹,也有人字形的文饰。脚穿前端上翘的鞋子。在身体前面,腰带下还残留有一条有人字形花纹的带子,可能是一块长方形绣花布料的残存部分,它应该是表现古代系在腰间的重要装饰品——黼黻(fu fu)。黼黻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作为贵族的身份标识,成为他们礼服的主要成分。
    
    安阳侯家庄出土的大理石人像

    将这一套服装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互相对照,可以确定它就是一套商代贵族礼服。这个石人,应该是在表现当时一个盛大典礼中的贵族人物形象。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有一个跪坐的玉人,身上穿绣有云纹和虺蛇纹的长上衣,衣服为对襟,窄袖。下襟可垂到足踝。领口左右交掩,腰间束有宽带,下面悬垂着长方形的黼黻,腰间左侧还插了一件柄部做卷云形的器物,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武器或仪仗用品,表现出这个玉人的尊贵身份。
    
    安阳妇好墓出土的跪坐玉人像(编号:371)

    河南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商代玉雕、石雕和陶塑中也可看到商代贵族服饰的大致情况。其中一踞坐石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裳,腰间束有宽带,衣服上绣有精美的文饰,脚穿翘尖鞋。
    
    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白石雕像

    同时,殷墟中出土了一批反映商代奴隶衣着条件的陶俑。他们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头顶光秃,手臂缚在后面;一类头顶上有盘起来的发髻,手臂缚在前面。身上皆只穿了一件圆领连衫裙,腰间系细带,衣着十分简陋。他们可能是表现男女两种奴隶的形象。
    
    殷墟出土的带手枷人物陶像

    由此可见,商代贵族阶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衣服,有衣、裳、鞋、帽等,而广大贫民与奴隶则与此相反,他们衣着简陋甚至赤身裸体,这些都可以从出土文物中看到真实的证据。
    商代的头饰与发式——云想衣裳系列

    从已经出土的商代玉、石、铜等人像雕塑可以发现,殷商时期的冠式已经相当丰富多样了,这些冠式主要有高冠、低冠等。

    据目前殷墟出土的资料表明,高冠的具体形制略有不同。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浮雕人形玉饰(编号470),就头戴高冠,高冠前侧和上侧均有扉棱,后侧平滑向下翻卷。而安阳小屯墓M331出土的玉雕人侧面像,则戴有网格状的圆箍形帽状高冠,上插一周有扉棱、向后翻卷的羽翎。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

    
    安阳小屯 出土玉雕人侧面像

    低冠中的“頍”形冠在目前的考古出土材料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圆雕石制人像(编号376),跪坐,双手抚膝,头上则戴一较宽的圆箍形“頍”形冠。而编号371的圆雕跪坐玉人,头上戴一“頍”形冠,“頍”前有横筒状卷饰,冠顶露发,横筒前部有一小孔,左右各有一对穿小孔,可能为插笄固冠之用,可能这里的横筒状卷饰即文献中的“武”冠。
    
    殷墟妇好墓出土石跪人
    
    殷墟妇好墓出土跪坐玉人像

    商代所见的发式主要有辫发、单髻、双髻、剪发等。

    辫发中主要为单一辫发,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雕的玉人(编号372),跪坐,双手抚膝。将所有头发集中束至头顶,在顶部中心梳一条小辫,下垂至颈,顶部俯身像所见两块蝴蝶结空白之处,推测可能是类似发绳或方巾之类的饰物。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

    单髻的实例在妇好墓中也有发现,墓中出土的圆雕孔雀石玉人(编号377),跪坐,双手抚膝,头微抬。脑后左侧有一下垂的发髻,发髻中间有上下相通的小孔,发髻之上雕有半圆形“发饰”。无衣纹,赤脚。
    
    殷墟妇好墓出 圆雕孔雀石玉人

    妇好墓中圆雕男女合体玉人,淡灰色,裸体,作站立状。一面为男性,另一面为女性。头上梳左右两侧两个角状发髻,与先秦文献中的总角之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尾端向上翻卷。脚下有伸出的短榫,似作插嵌之用。妇好墓中的浮雕玉人面饰,正面为一图案化人面,头上有两尾端也向上翻翘的发髻,背面内凹呈弧形,顶中部有一斜孔,可供插嵌或佩带。这两例皆为双髻。
    
    殷墟妇好墓出土男女合体玉人

    商代剪发形式的实例见有两件,均出于殷墟妇好墓,一是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猴脸玉人。跪坐,两臂略内弯,双手抚膝,头上留有短发一周,发丝较粗,呈黄褐色,着衣,似着鞋,后脑上有上下相通的小孔,身下两腿之间有圆孔。可佩带,亦可插嵌。二是同出土于妇好墓中的圆雕玉人。头上也有短发一周,发丝也比较粗。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人
    殷墟出土的各种饰物——云想衣裳系列

    虽然殷墟中出土的着装人物形象不是很多,但在考古发掘中,商周时期的各种饰物却多次大量出土,尤其是头饰、佩饰等都是目前我们可以经常见到。

    头饰中的笄是梳理头发时的饰物,通常用陶、竹、金属以及玉石制作。粗钝的一端刻出很多精细美丽的花纹,使之更加美观。笄的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将它贯穿在发髻中,使发髻不至于散开;二是将冠与发髻固定在一起。

    由于笄是最常用的饰物,很多贵族都把它放在墓葬中陪葬,所以在殷墟墓葬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各种式样的发笄。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木盒,里面装有400多件雕刻精美纹饰的骨笄。这些笄、簪的一端被制作成夔龙形、鸟形、圆盖形等类型,各类都有精细的花纹,有些还在文饰中镶嵌了绿松石,显得十分珍贵。除此之外,妇好墓中还出土了部分玉笄。可见在贵族中,发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品了。
    
    殷墟妇好墓出土骨笄

    
    殷墟妇好墓出土骨笄

    
    殷墟妇好墓出土骨笄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笄

    佩饰中最重要的是用玉制作成的各种饰物,古人不仅用这些玉饰来美化服装外表,还用以表现个人的身份、等级与文化修养。在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饰品,这些玉饰品中既有牛、虎、鹅、蝉、鹰等小动物形象,也有龙、凤等神话动物形象,它们的上面都钻了小孔,推测当时是用来栓绳悬挂,以组成佩饰。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鹅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马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龙
    三星堆遗址中的古代蜀人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三星堆遗址的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不少青铜人物造像,从这些青铜人物造像及其雕刻图案上,我们可以一窥当时蜀人的服饰特征。

    就衣裳样式来说,三星堆青铜人像中,既有斜襟衣,也有对襟衣;既有华丽的长衣,也有简单的短衣等。这些不同形制、花纹的衣物不仅展示了蜀人丰富多样的服装样式,而且体现了不同阶层在服饰上的差异。

    二号祭祀坑所出的青铜立人像,穿着全套庄严的华丽礼服。上衣可分为三层。最里面是一件袖口又细又窄的长袖上衣,外面套有两层短袖上衣。最外面的一件斜领向左交掩,长度达到腹部以下。特别罕见的是在外衣的左右两侧各垂下一条刀形的突出衣裾。这一样式与中原的商族服装有所不同。在上衣里面束有长及小腿部的裙裳,用以掩盖下体。赤脚,头上戴有圆箍形的冠帽,冠帽上装饰有突起的冠物。衣物上都刻有云雷纹和直线纹,象征着纺织物的织绣纹样。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青铜立人像

    对襟衣是三星堆青铜造像中穿着较多的一种衣服样式。二号坑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所着即为对襟长袖服,窄袖长至腕部,无衣领,两襟相交露出颈部在前面成V字形,腰间系带两周,正跪姿势的一尊可清楚看出衣襟长至大腿中部。另一青铜兽冠人像,双手呈握物状,所穿也为对襟衣服,窄袖长过双肘,腰间系带两周,衣服上有明显凸出的纹饰,上身前后为云雷纹,两肘部为变形的夔龙纹。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青铜跪坐人像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青铜兽冠人像

    短衣,一号坑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上身穿交领右衽窄长袖短衣,腰间系带两周以束衣,衣服素面无纹饰。据学者研究,其所着裤式与后世所称犊鼻裤应为一类,而后者在汉代为仆役之类作粗活时的穿着,由此可知这尊青铜造型的身份比较低微。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 青铜跪坐人像

    除以上服装样式之外,从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鸟爪人像上可以看到裙的踪迹,该残存的人像下身所穿为紧身包裙,长度刚到膝盖,裙的前后中间有合缝,裙上有几何形云雷纹,给人以绘绣之感,裙的下面为竖条形纹裙边,比较宽厚,整体看来,这是一条异常华丽极富特色的紧身短裙。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青铜鸟爪人像
    从出土文物看西周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有关西周时期的服饰在《礼记》、《周礼》、《左传》等古籍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但只通过文献来具体考察、复原西周服饰仍有较大的困难,各地考古发现所出土的西周时期的人物形象雕塑为我们研究当时的服装样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各类西周时期的人物形象雕塑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高级贵族形象。这类人物形象的服饰多衣纹华丽,神态庄重。如山西晋侯墓地出土的一件圆雕玉人像。玉人作正面站立形,头顶戴一高冠,冠前端有一小孔,可能为插笄固定冠之用。头发垂颈外卷。身着窄袖深衣,中长下摆,窄袖至腕部,腹前有斧型“蔽膝”,后有披肩,腰间束带,长服下摆及披肩饰网格纹花边。长服上绣有精美纹式,足穿履。应该为一贵族妇女形象。同样晋侯墓地出土的平雕玉人像也做站立状,头顶发式上卷,佩云纹形冠,冠前端有小孔。头发披肩外卷,身着高领衣,领下右侧开短衽,宽袖窄衣,束腰,裳成梯形,腹前有斧型“蔽膝”。领、腰和裳的周围饰有交叉斜格纹花边,应为西周贵族形象。
    
    北赵晋候墓地出土的玉人
    
    北赵晋候墓地出土的玉人

    第二类是中层贵族形象。如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圆雕玉人。玉人站立状,头戴一顶歧角形高冠,可能为史书中所记载的“弁”,为当时周代典型的冠式之一。

    
    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玉人

    第三类为西周贵族亲信近侍形象。一例为洛阳东郊西周墓出土圆雕玉人,玉人头部左右两侧为龙形双笄,身着窄长袖深衣,束宽腰带,腹前系一斧型“蔽膝”,衣襟右开作曲领右衽式。另一例则为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的人形车辖,人作跪坐状,头戴一罐筒形小高帻,有缨结于颌下以固帻,衣服款式为曲领右衽窄长袖深衣,宽腰带,系斧型“蔽膝”。

    
    洛阳东郊西周墓出土的玉人
    
    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的人形铜车辖

    第四类为平民形象。如扶风强家一号墓出土的圆雕玉人。双手抱膝,头梳椎形髻,髻中有穿孔以便插笄之用,身着高领短上衣,下着裳,腹前有条形“蔽膝”。

    第五类为奴隶形象。典型的例子就是刖人守门方鼎,鬲下方的右侧门边有一刖形奴隶,裸体束发,侧身跪坐在门边。这一人像为当时奴隶的典型形象。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西周时期,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已经成熟。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成为这一时期基本的服饰形制。
    西周时期的纺织与刺绣——云想衣裳系列

    西周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部分纺织品痕迹与遗物数量虽然不多,但仍然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纺织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在陕西省泾阳高家堡的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曾发现过麻布的痕迹。最难得的是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中期墓内发现了一批关于蚕丝的实物,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丝织与刺绣的情况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在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玉石制作的蚕形实物,这些造型生动的玉蚕,向我们展示了出了西周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的桑蚕生产情况。在宝鸡茹家庄的西周墓中还发现了丝织品痕迹。其中有些是粘附在青铜器上,有些是压附在淤土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平纹的纺织品。且有一块淤土上的纺织品印痕具有简单的菱花图案,应该是斜纹的提花织物。这只有用专门的提花织机才可以织出。此外,还发现了一处刺绣的印痕,它采用了至今还在使用的辫子股绣针法,运用双线条刺绣出卷曲的草叶纹、山形纹,针脚非常匀称。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玉蚕
    
    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丝绣痕迹

    2004年在山西绛县衡水西周墓地的西壁和北壁,发现了保存总面积达10平方米左右的荒帷。这件荒帷整体是红色的丝织品,由两幅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宽80厘米,总高约180-220厘米。在织物上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图案主题是凤鸟。至少可以观察到3组大小不同的鸟纹图案痕迹,是成组的图案组合,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形象,大勾喙、圆眼、翅和冠的线条以夸张的手法作大回旋,线条流畅,气势磅礴。在大凤鸟的前后,各有4只小凤鸟,上下排列,造型与大凤鸟基本相像,只是更加含蓄。这一重要发现说明当时的刺绣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山西绛县横水墓地荒帷痕迹 局部
    西周时期的组玉佩——云想衣裳系列

    西周的组玉佩是由不同的玉件串联起来组成的一个整套的装饰物。通常可佩带于人的颈项、胸前、肩部或腰间。

    近年来,陕西周原一带,山西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候墓地,河南虢国墓地和应国墓地等考古发现让我们对西周时期的组玉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原及中原地区西周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这些玉器制作精良,且较商代玉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联璜玉佩的出现改变了商代用玉以动物纹饰为主体的风格,形成了以多璜联缀、玉牌串珠等组合玉佩的形制,这种形制一直从西周中期延续到春秋。下面将对西周组玉佩的精美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璜串饰:1983年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58号墓出土,串饰由三件玉璜,四件玉管及玛瑙珠等组成,高约70厘米。玉璜和玉管均为透闪石玉,青灰色,或乳白色。都有双勾线雕出的龙纹,两面纹饰相同。四件管的形状各异,只有三件有纹饰,且各不相同。玉璜和玉管上皆有穿孔。
    
    三璜串饰 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58号墓出土

    玉饰:1981年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强家村出土,长约40厘米。玉料有淡黄、浅绿、白三种颜色。由玉兽面、玉龙、玉鱼、玉蚕和玛瑙管、珠等组成,玉质晶莹。
    
    玉饰 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

    玉佩饰:1990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周墓出土,长35.5厘米,最宽处9厘米。整体由泛黄的青玉板饰和缀在玉板下面的五个各自成串的碧玉、青玉玉红玛瑙管、珠小件饰串几部分。玉板上微刻有对称的勾连形云纹,玉板下缘有小孔十处,用以系连串饰。下连的串饰除最外两边的两孔对连成串外,饰件也是较他串显长的碧玉管组成主件,中部连以珠饰,横断其他串饰腰部。四组串饰在长短。
    
    玉配饰 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周墓出土

    六璜联珠组玉佩:山西曲沃晋候墓M31出土,由绿色料珠和红色玛瑙珠串联6件玉璜,组玉佩玉件共有408件。
    ?
    
    六璜联珠组玉佩 山西曲沃晋候墓地M31出土

    七璜联珠组玉佩: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出土,共有各种玉件374件,最上部是一件人龙纹玉佩。由红玛瑙和绿松石珠串联7件玉璜,并与由红玛瑙珠及玉管组成的项饰相连接,整体显得富丽堂皇。

    
    七璜联珠玉组佩 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出土

    这些大型的组玉佩不仅华丽夺目,它还规范着君臣尊卑及其礼节,是西周诸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地位等级不同的象征。

    深衣的兴起——云想衣裳系列

    深衣之得名,在于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在商周时期,贵族服饰主要是分成上、下两截的衣、裳,这是当时男子常穿的服装,而女子穿的大多是上下一体的袍服。大约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男子也开始改穿上下一体的袍服,这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这种新的服装样式,古人称为“深衣”。它穿着方便,缝制容易,既利于活动,又能严密地包裹身体,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布料,所以很快就流行开来。且从湖北省江陵马山楚墓一直到西汉时期的湖南省长沙马王堆等都有发现,使我们可以准确的了解深衣的形制。

    
    着衣女俑 湖北荆门马山1号楚墓出土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遗址中出土一件人形铜灯,该男子穿着一件宽袖的交领长袍即为深衣,右面的衣襟压在左衣襟的下面。衣襟的左下部横向接出一条三角形的曲裾。它是一条长长的三角形布,向右缠绕在人的身体上,尖端掩到背后或者掖入腰带一下。

    
    彩绘女立俑 湖南长沙仰天湖25号楚墓出土

    而湖南省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中出土的龙凤帛画中的深衣形制则十分特殊,画面下方正在举手祝祷的女子,所着深衣的衣袖肥大而且下垂,在衣袖口处突然收紧。衣裾的下部宽大而且拖长,显得华丽富贵。有学者根据这种衣袖的外形像牛脖子下面下垂的皮肉,称呼它为“垂胡形衣袖”。这一形制同样见于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身上。
    
    彩绘女立俑 湖南长沙仰天湖25号楚墓出土

    而湖南省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中出土的龙凤帛画中的深衣形制则十分特殊,画面下方正在举手祝祷的女子,所着深衣的衣袖肥大而且下垂,在衣袖口处突然收紧。衣裾的下部宽大而且拖长,显得华丽富贵。有学者根据这种衣袖的外形像牛脖子下面下垂的皮肉,称呼它为“垂胡形衣袖”。这一形制同样见于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身上。
    
    人物龙凤帛画 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
    
    彩绘木俑 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衣被(上)——云想衣裳系列

    马山一号楚墓的年代约为战国中晚期。虽然其墓葬规模不大,但却保存了不少精美的丝织品,而且质地、色彩保存比较完好,尤其是其中的锦、绣衣被等实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马山一号楚墓共出土单衣四件(包括冥衣一件)、裌衣一件、绵衣八件、单裙两件、绵袴一双、锦帽一顶、漆履一双、麻履三双、衾呗三领,此外还有绣枕套、绣镜衣种种日用杂物等,共计不下五十余件,是国内出土时代最早的一批古代锦绣被服实物。

    沈从文先生将除冥衣外的所有长衣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小袖式(窄袖式):以编号N-1的素纱绵衣为例,身长约148厘米,袖展开长216厘米,袖口宽21厘米。交领,背部领口下凹。衣袖从肩部至袖口逐渐收缩变小。整体为上衣与下裳两大部件组合缝成,上、下以腰缝为界。腰缝以上用八幅织物对称斜拼而成,腰缝以下则用八幅织物竖拼而成。这种衣服,凹领窄袖,短小适体,衣服材料用本色素料,不饰文采,应为贴身穿着的冬服小衣或内衣,一般不会显露于外。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素纱绵衣(N-1)

    宽袖式:袖子相对宽大。以编号N-10的串花凤纹绣娟绵衣最为精巧华美。这件绵衣身长约156厘米,袖展开长158厘米,袖口宽45厘米。同样样式的还有编号N-14对龙凤纹大串花绣娟绵衣。这类长衣的特点,皆是短袖宽口、肩袖平直,衣面用高级刺绣匹料。腰缝以上四片拼合,腰缝以下用九片或六片不等。衣领、衣袖和衣缘部分均用锦,与“衣作绣、锦为缘”的制度正相合。并在锦领的内面及外面,还各加饰一道纬花条带,带宽不足7厘米,上装饰各种车马人物等画面,更显衣服庄重华丽。这类宽袖口、刺绣凤鸟为主题纹样的长衣,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层妇女的一种吉服或礼服。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串花凤纹绣娟绵衣(N-10)

    大袖式:此种长衣马山一号楚墓共出土五六件,有单有绵。形制基本相同,特点是衣袖格外长大,两袖展开,长度约在250至350厘米之间。如编号N-15的绵衣,袍面材料用小菱纹绛地锦。身长约200厘米,两袖展开达345厘米,超过死者身高(骨架164厘米)一倍多,是墓中所出衣袖最长的衣服。该件衣服,以腰缝为界,分作上衣与下裳两大部分组合缝合为一体,但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此件衣服可能是一种家常冬装外衣,用料讲究而不华丽,以典雅雍容为特点。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小菱纹绛地锦绵衣(N-15)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小菱纹绛地锦绵衣(N-15)剪裁图

    直领式:马山一号楚墓中仅见一例,即为编号8-3A的单衣,出土时盛于小竹笥内,并附有墨书签牌,名为“糹秋 衣”。衣长约45.5厘米,双袖展开长52厘米,直领对襟,北部领口凹下,形制犹如长褂,衣面娟地呈绛紫色,上面绣有凤鸟啄蛇纹样。衣领和衣袖皆以锦为缘,而衣襟与下摆以绣娟缘边。衣服裁剪既用料充分,又不失细节。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秋衣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衣被(下)——云想衣裳系列

    除发现上述长衣以外,马山楚墓还出土了其他衣物。主要有:

    单裙:共有两件,均以素绢制成,以编号N17-3保存较为完好,高95厘米,上腰横长181厘米,作梯形,上腰以窄带为系,底沿用几何纹锦为缘边。锦缘宽13厘米,裙面用八幅竖拼,娟色棕黄。古代,裙为男女通服,又称为“裳”或“下裳”,也是一种内衣,一般不露于外。但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两件单裙裙身较高,下摆又以厚锦宽饰重缘,不便深藏,倒很有可能与短衣搭配而穿。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深黄娟单裙(N17-3)分幅示意图

    绵袴:一件,编号为N25,出土时残损较重。长116厘米,宽95厘米。由袴腰、袴腿和口缘三部分组成。以中缝为界,左右形式、结构、分片完全对称。袴腰以四片等宽的本色娟横连,但后腰开口不闭合。袴腿以朱娟制成,上绣凤鸟串枝花样。口缘高9厘米,宽16厘米。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绣娟绵袴(N-25)及结构图

    帽:一件,形状如一凸字形,高约19厘米,顶部开口,后两角各垂组穗为装饰。结构比较简单,帽顶以赭色娟为表,素绢作里。两边的组穗,只用一两针钉于后缘角内,牢度要求不高,说明它不是用作系帽,而只不过是一组垂饰。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锦缘娟帽(8-5B)正背面及结构图

    履:三双,其中以编号8-1漆履保存较为完好。圆头方口,编织而成,底长约24厘米,前宽9厘米,履底略微出边,其下遍布用于防滑的乳钉状线结。底和面上海涂了较厚的黑漆,用以防水,鞋帮上还饰有菱纹织锦,缝线针脚比较稀疏,可便于日后随时拆换更新。另两双则为麻履,圆头平底,样式与漆履基本相同。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锦面漆履(8-1)

    衣服之外,重要的发现还有三领丝绵大被。古时称之为“衾”,最大长约268厘米,宽227厘米。中等的长235厘米,宽215厘米。多以整幅锦绣为被面,很是华丽。较小的一领,编号为N-2,被面为娟地,呈浅淡之棕黄色,绣龙凤大花纹,橙色与紫色相杂糅,显得十分宏丽,是以二十五片大小不等的刺绣零头拼合制作而成。整体长约162厘米,宽190厘米。特别之处是在被子头部中部设有一个凹口,用红、黑、黄三色条纹绮镶边为被识,表里两侧均有绣缘,素绢为里。其他两领大被也在被子头部中间设有凹口。这一形制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沈从文先生考证其应为后世文献中所说的“鸳鸯衾”。
    
    马山一号楚墓的绣龙凤大花纹娟被
    带钩的兴起及使用(上)——云想衣裳系列

    腰带是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初,男子用腰带来系紧下裳与蔽膝,女子则用腰带来束紧衣衫。最早的腰带可能是用动物的筋络与藤萝等植物条蔓制成。至商周时期,人们使用的腰带已经有了用丝编织和用皮革制作的等多种式样,最初,人们用打结的方式来束腰带。后来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带钩应用而生,并很快发展成了一种广泛使用的精美工艺品。

    带钩大约出现于西周末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代,在这一时期发掘的古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带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人衣着的一个侧面。

    大多数带钩的造型都十分简单,带钩主要包括钩首、钩体和钩钮三个部分,它的一端通常是一段扁平的钩体,上面有一个钩钮。另一端是一段又细又弯曲的钩身,钩身的顶端是一个弯曲的钩首。这是最常见的形制,但也有个别的异形带钩或无钮的带钩。
    
    带钩各部位的名称(采自王仁湘《带钩概论》)

    制作带钩的原料以铜、铁为主,也有金、银、玉、石等材质的。造型上看,既有琴形、棒形,也有鸟形、琵琶形,还有虎形、小钩等。

    带钩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比较普遍的是将钩钮嵌入皮革制成的腰带的一端,让钩体正面向外,钩首钩挂在腰带的另一端穿孔中,这种使用方法在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中的出土的举灯铜人像、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发现的战国铜人像以及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武士俑等人物形象上都可以见到。第二,是在宽的皮带上将两个以上的同样大小的带钩并排使用,以便增加牢固性。第三,是有些贵族使用腰带时,为显示身份,不在腰带上穿孔,而是将皮革腰带的一段装置上一个玉环或者是铜环,然后将带钩的钩首挂在环上。这种用法既美观又华贵,还可以保护腰带。在河南省汲县山彪镇等地的战国墓便发现有铜带钩和玉环同出的情况。
    
    跽坐人漆绘灯 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出土
    
    铜人 河北易县燕下都高陌村出土
    带钩的兴起及使用(下)——云想衣裳系列

    带钩虽然小巧,但却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工巧匠们制作出了大量纹饰精美、造型奇特的带钩,有水禽形、兽面形等。很多带钩做成龙、虎等动物形状,十分生动逼真。

    下面就其个别精美者进行简单的介绍:

    水禽形金带钩:春秋后期,陕西宝鸡益门村二号墓出土,带钩呈水禽引颈回首凝望状。左侧高1.8厘米,右侧高1.5厘米。左边金带钩造型较为写实,喙扁长如鸭喙,头饰绿松石,胸部有龙纹,背部饰羽纹,两侧还有翅膀、爪,尾巴呈扇面张开形,腹内有柱状钩;右侧带钩水禽的头部呈球状,喙上饰一对“S”形纹。背部饰龙纹,有十四个孔,当为镶嵌饰品所留。腹中为柱状钩钮,底部有孔。
    
    水禽形金带钩 陕西宝鸡益门村二号墓出土

    贴金银质猿猴形带钩:战国,山东曲阜鲁城出土,猿形,呈跳跃攀援回首状,银质。猿侧身前视,单臂前伸,双目嵌蓝色料珠,炯炯有神。通体多处贴金,钩背有一钉状钮。钩体是猿猴的身体,钩颈与钩首是一只伸出的手臂,此器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贴金银质猿形带钩 山东曲阜鲁城出土

    鎏金兽纹带钩:战国中期,钩首为蛇头形,钩背略显内凹,中部略偏向钩尾一侧有圆形钩钮。通体鎏金,钩面半浮雕兽纹。前端为一口衔钩颈的龙头。钩体中部雕饰两条螭龙,与大龙相互缠绕在一起。三条龙的鼻、眉、角、翅、尾等部位均饰极细密的针刺羽纹,其余皆饰针刺点纹。为表现龙体的强健有力,还在龙身的各个关节处雕饰涡状纹,整体做工精致,雕工细腻。
    
    鎏金兽纹带钩 河北平山出土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战国,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白银制成,通体鎏金,整体为一个琵琶的形状,钩身铸浮雕式的兽首和长尾鸟,兽首分列钩前后两端,长尾鸟居钩左右两侧,盘曲逶迤。钩身正面镶嵌三枚白玉玦,玦面琢谷粒纹饰,玉玦中心各嵌一颗半球形琉璃珠。带钩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采用鎏金、镶嵌、凿刻等多种方法,将不同质地、不同色泽的材料,巧妙地配合使用,使不同色彩的对比非常和谐,产生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这件带钩图案繁复,制作精美,是目前所发现的战国时期金属工艺的上乘之作。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除以上之外,曾侯乙墓出土的四枚金带钩、四川省昭化出土的金银错犀牛带钩等,都是带钩中的精品之作。

    在当时,带钩不仅用来固定腰带,还可以用来佩挂各种饰物与武器等。一般用于佩挂的带钩比束带用的带钩要小,常固定在腰带中,钩颈下垂,可以在上面佩挂玉饰、印玺、刀剑等,尤其是妇女使用的带钩,多只用于佩带饰物。
    ?
    春秋战国时期楚墓出土木俑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木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墓中的随葬明器之一,历年来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和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考古发掘中普遍出土。尤其是其中大量出土的彩绘木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春秋战国以来楚人服饰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材料。沈从文先生将这些木俑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男女侍从俑、武士俑、伎乐俑和贵族俑,并认为前三者多属于死者生前的奴隶,后一种或为死者血缘亲属,或为文武官吏。这些木俑中以男女侍从俑所占比例最大,且有不少保存得相当完整,整体身材修长,衣着华美,细腰,颇具楚人风采,这为我们一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衣冠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面就其部分完整者进行简单的描述:

    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女侍俑:俑体态浑圆,脸庞丰腴,眉眼清秀。俑的着装图案丰富。衣领右衽;宽袖,袖口略束,饰有菱形花边,衣襟间露出鲜红的内衣,腰间束有红、黄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胸腹部配有用红彩结串联珠、璜、环等成组的饰物,绳纽为橙黄色麻花纽,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佩饰的串联方式。

    
    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女侍俑

    湖南长沙小吴门外楚墓出土的女侍俑:戴頍,有带子系于颌下,头饰发髻作垂披,中约以双鬟,下垂至腰部。面部凤眼,小口朱唇,左右两颊各有四排红色点纹,可能是纹身的一种。身着镶有宽边的直裾长袍,袍上有勾连三角云纹,束宽腰带,左手下垂,右手屈于胸前,足着圆头鞋。
    
    湖南长沙小吴门外楚墓出土的女侍俑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男俑:头带頍,有缨结于颌下,八字形髭,下巴额有短须。着交领直裾广袖长袍,袍上绘有S形云纹,镶有宽边,腰部束有宽带。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男俑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立俑:平头,宽额,高鼻,下腭圆小,身材修长。身着交领广袖直裾长袍,袍上绘小簇红花和云纹,衣领、袖口、襟、下摆均镶有宽边。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立俑

    湖南长沙扬家湾六号楚墓出土的立俑:平头,高鼻,着长袍,小长袖,袖长未至肘部,右手上屈于胸前,左手下垂于腹部,外罩以对襟短襦,着方头鞋。
    
    湖南长沙扬家湾六号楚墓出土的立俑

    由以上木俑的着装,可以大致看出,楚人的着装与东周以来齐鲁所习惯的宽袍大袖区别明显。特征是男女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衣物多异常华美,衣裳有作满地云纹、散点云纹或小簇花的,边缘多较宽,作规矩图案。这一服饰特征对后来的西汉有广泛的影响。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上)——云想衣裳系列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众多织物品种,按照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划分,有绢、纱、锦、罗、绮、绦等,门类齐全,几乎包括了先秦时期丝织品的主要品种。经鉴定,丝纤维的各种主要特性与现代桑蚕纹相似或相同,有别于柞蚕丝,因此可以确认它们属于桑蚕丝纤维,但又比现代桑蚕丝的纤度要细的多。

    锦是提花织物,属于经线起花的平纹重组织。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众多锦的多数纹样是以几何形状组合而成,构图繁杂,数量最多的大菱形纹是以宽行波折纹为骨架,其间填充磬形、杯形及勾连等小几何形,层层相套,布满全幅。唯一的非几何形形状的纹样是舞人动物纹锦,锦作横向展开,由七个不同的单元图案组成,横贯全幅。纹样的中心是一对双手高举过头的歌舞人物。四周环绕龙、凤和各种瑞兽,似为巫师作法的场面。该图案之前仅见于东汉织锦上,马山的发现把它的出现时间往前提了三百多年,这同时也证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复杂纹样的织造技术。
    
    塔形纹锦
    
    舞人动物纹锦 局部
    绦是一种窄带,一般用作衣物的装饰与嵌缝。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绦有纬线起花绦和针织绦两种。使用纬线起花的绦带的纹样以充满神话色彩的龙凤纹为多,最精彩的是反映贵族田猎活动的写实纹样。它是由四个排成上下行的菱形组成,上行两个菱形中是衣着华丽的贵族乘田车追射前方的野兽,御者驾马,作跽坐。田车的细部如车轮、车箱等都很清楚,车尾旌旗随风飞扬。贵族立乘,右手持弓,左手作放箭状。下行两个菱形是武士搏兽图。两名武士头戴兜鍪,一手执盾,一手执剑,分别与虎豹搏斗。上下行画面相呼应,构成气氛热烈、紧张的广阔场面。针织绦的发现则把针织品的出现时间提前到了公元前3世纪,这是中国织造劳动者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由于上述两种绦带的织造耗时耗工,所以被视为奢侈品,只有地位显赫的官宦人家才能享用。
    
    六边形纹绦
    
    田猎纹绦
    
    针织绦的铰圈结构(放大约20倍)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下)——云想衣裳系列

    除了上述丝织品外,马山一号楚墓还出土了一批纹样华丽、构思奇异、绣工精美的绣品。相对于织锦来说,刺绣品不受制于织机的结构和提花技术的发展,可运用多种色彩的绣线,表现更为丰富华丽的图案。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绣品多以各色平纹绢作绣地。刺绣前将画稿临摹在绣地上,多数用淡墨,少数用朱色绘出。刺绣的针法以锁绣,是由绣线圈套而成,组成链式。墓中共出土绣品21件。刺绣品花纹有10多种,纹样的构图多采用对称的方式,一般按照长方形和菱形布置。纹样主题是龙、凤和各种花卉,主要有蟠龙飞凤纹绣,舞凤舞龙纹绣,花卉蟠龙纹绣,一凤二龙相蟠纹绣,一凤三龙蟠纹绣,凤鸟践蛇纹绣,三首凤鸟纹绣,花冠舞凤纹绣等。在龙、凤主题之外,有的纹样还有虎。动物纹样伴以花草、枝蔓,或为纹样的组成部分,或作为纹样的连接和间隔。大多数的凤鸟图案或简化或夸张,但头部和双翅的特征依然可以辨识,且凤鸟的形象有正面也有侧面;动作或飞翔奔跑,或追逐嬉戏,或凤昂首鸣叫,或顾盼生情,表现了凤鸟的百样风姿。它们纹样华丽,构思巧妙,绣工精细,色彩艳丽如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单独的凤鸟则与花卉、草叶相配,多作对角布置。龙与凤的组合在纹样中十分多见。
    
    蟠龙飞凤纹面衾 局部

    绣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对龙对凤纹绢,纹样长达181厘米,由七个单独纹样组成,左右对称。以简练、均匀、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龙和凤鸟,或盘旋、或跳跃,姿态优雅,龙飞凤舞,生趣盎然。绣线以金黄、深褐色为主,还配有棕色、红棕色、黄绿色和灰色,与浅黄绢地相互衬托,是战国时代刺绣的上乘之作。
    
    对凤对龙纹绢面 局部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一件袍面上的“三头鸟”图案。绣线有深蓝、翠蓝、绛红、朱红、米色等色,高约60厘米,宽25厘米,下部作正面鸟形,张开双翅为舞步,头上为华丽的冠,两旁垂有流苏,翅膀上曲部分作鸟头形状,并生出花枝向上曼卷,顶部反转倒挂三花穗。整个画面五彩缤纷,于温润之中散发出奇异诡谲的气氛,有学者称之为“三头凤”。这一画面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楚文化的魅力。
    
    三头凤 纹样

    另外出土的一件龙凤虎纹绣同样十分瑰丽,花纹长29.5厘米,宽2l厘米。绣线有红棕、棕、黄绿、土黄、桔红、黑、灰。花纹一侧是一只头顶花冠、双翅张开、足踏小龙的凤鸟;另一侧是一只斑斓猛虎,扑逐大龙,大龙作抵御状。特别是图案中布置的两两相对昂首长啸的虎纹,周身用朱、墨二色作旋转条纹,色彩斑斓,威猛又不失秀美,是花纹中最突出的部分。整体空间布局疏朗,构思奇特,充满了勃勃生机。
    
    龙凤虎纹绣 纹样
    
    龙凤虎纹绣 局部

    由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以上丝织品可以看出,战国时代的纺织和刺绣技术已经臻于高度成熟,尤其是纹样的构思创作,充满了想象和生命力,是我国古代纺织和刺绣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秦代的军戎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和考古发掘为我们研究秦代的军戎服饰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细的的古代戎装实物资料。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铠甲按形制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仅能护胸腹,应是比较原始的铠甲。这类铠甲在整个俑群中数量很少。

    第二类可分为两种。一种前身下缘呈三角形,长度至小腹下。有的以整片皮革做成的披膊,有的则没有。铠甲的甲片显得小而薄,可能是模拟铁甲片。甲片的表面、铠甲的胸前、两肩和后背,都有彩带做装饰。穿这种铠甲的都是将军俑;另一种前身下缘平直,长及胯下,披膊也是用甲片编缀而成。这种铠甲的甲片比前一种略大,也可能是模拟铁甲片,但铠甲上没有彩带装饰。穿这种铠甲的人官职比将军低,但比步兵、骑兵俑要高。
    
    秦始皇陵兵马坑出土的将军俑
    
    秦始皇陵兵马坑出土的军吏俑

    第三类铠甲数量最多。骑兵俑和步兵俑都穿此类铠甲,骑兵的比步兵要短一些,有的有披膊,有的没有,这一型铠甲的甲片都比较大,而且厚,有学者认为是模拟皮甲。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跪射俑

    第四类是驭手专用甲,甲身形制与第三型差不多,但甲片较小,甲身要长得多。有竖起的盆领和长及手背的甲袖。仔细观察这些铠甲,发现都是在右侧腋下开襟。甲片固定不用绳带,而是用甲钉。模拟铁甲的四周都有包边,而模拟皮甲的则没有。

    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戎服外腰间多束腰带,腰带用皮革制成。铠甲里面所穿的应可能是絮夹袍,这从厚厚的翻卷起的衣领、袖口和袍服衣纹处可以看出来。在全部的兵马俑中,只穿袍而无铠甲的约占有三分之二。所以有学者将这种袍服理解为絮衣并解释为一种软甲。

    兵马俑的发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为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头上所戴,可能是用皮革制成,罩于发髻之上,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俑头上所戴,发掘简报称之为鹖冠。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在兵马俑中出土数量很少,其形制与后来汉代的武冠很相似。第三类则是帽。还有部分兵马俑则露着发髻,发髻则有多种梳法。靴履主要高筒靴、方口齐头履、方口翘尖履等。另外,从穿袍服的俑上可以看到,戎服外一般都束腰带,腰带用皮革制成。陶俑最初出土时有的是着色的,其中袍服主要有紫色、浅紫、朱红、粉红、绿、粉绿、蓝、浅蓝、黑等色;铠甲主要是赭色,上面的甲钉以及编缀的绳带和包边有白、中黄、橘黄、朱红等色。
    
    秦始皇兵马俑的部分冠式和发式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穿靴子样式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穿靴子样式之二
    
    秦始皇陵兵马俑所穿履样式之一
    马王堆一号墓主人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从目前汉墓中出土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服装样式基本上沿袭了战国楚人的服饰特点,常见的款式仍是镶有宽边的裙在下身进行缠绕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的式样,制衣用料则比较轻薄,且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饰云纹等纹饰,这便是“衣作绣,锦为沿”,充分体现了当时人在服饰设计上的灵活巧妙。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众多衣服实例,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据考古报告可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共保存有完整衣服十二件,其中绵袍十一件,夹袍一件。出土时,保存较完整的六件,稍残破的一件,残破较甚的五件。十二件袍均为交领右衽式。外襟的形式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共有九件,直裾三件。绵袍絮以丝绵。袍的用料,表面以罗绮为最多,计有七件,其中四件为罗绮地的“信期绣”。另外,有印花敷彩纱的三件,绢地“长寿绣”的一件,残破绢面一件。

    其中比较精美的有以下几件:

    印花敷彩绛红纱锦袍,长130厘米,通袖长236厘米,交领直裾,以印花敷彩绛红纱作面,以素纱为缘和里。衣面上的图案由枝叶、蓓蕾、花蕊及花穗组成,枝蔓用阳文版印制,谓之“印花”,其余图案则为手工描绘,即所谓“敷彩”。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绛红纱锦袍

    “信期绣”褐罗绮绵袍,长150厘米,通袖长250厘米,交领曲裾,以“信期绣”褐色菱纹罗绮为面,以白绢为里,絮以丝绵,袍子边缘为绒棉,饰以白绢。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信期绣”褐罗绮绵袍


    朱红罗绮锦袍,长140厘米,通袖长245厘米,交领曲裾,袍面为朱红色罗绮,以白纱为缘和里,絮以丝绵。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朱红罗绮锦袍

    除大量精美丝绣袍服以外,马王堆一号墓还出土了两件绢裙、四双青丝履和三副手套及两双夹?。

    其中一件绢裙长87厘米,腰宽145厘米,下摆宽193厘米,用四幅酱色绢缝制而成,裙腰较窄,下摆较宽,两边缝有裙带,作系腰用。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绢裙

    青丝履为双尖翘头方履,长26厘米,履面用叶绿色丝线编织而成。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青丝履

    “信期绣”手套为直筒露指式,掌面用“信期绣”,上下有饰边。指部和腕部用绢。其形制与现代流行的露指手套基本相同。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信期绣”手套

    夹?底长23.4厘米,?面用细绢制成,里为粗绢,开口处缝有?带,可以系缚足胫。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夹?

    从以上出土资料可见,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服饰十分完整,从身上穿的袍服到带的手套和履都有实物,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服装样式和搭配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梳妆用具——云想衣裳系列

    汉代梳妆用具发现的地点较广,云南晋宁石寨山、河北满城、安徽天长三角圩、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点都有出土,其中马王堆一号和三号墓中出土的梳妆用具,不仅数量多、品种齐全且保存十分完好,展现了汉代梳妆用具的独特艺术风貌,也给我们了解汉代的审美风尚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中出土的梳妆用具主要有铜镜、梳、篦、笄、镊、假发、胭脂及盛放这些物品的奁盒等。现将代表性用具简单描述如下:

    妆奁:
    一号墓中随葬妆奁两件,用于盛放女性梳妆用具,三号墓中同样随葬有妆奁四件,用于盛放男性各种梳妆用具。其中最为精美的是一号墓中出土的双层九子奁,高20.8厘米,直径35.2厘米。器身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凿有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
    
    双层九子奁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双层九子奁 纹饰局部

    妆奁内的物品:

    梳篦和镜
    一号墓和三号墓中出土梳篦数量较多,质地有角质和木质两种,形状多为马蹄形,均成套搭配,制作十分精致。其中一号墓出土梳篦三套,角质梳篦一套,均盛放于九子漆奁内的马蹄形小奁内。三号墓则出土梳篦四套,大小形制与一号墓出土的梳篦无明显区别。据《礼记》记载,角质梳与木质梳用途不同,木梳主要用于梳理湿发,角梳主要用于梳理干发。两座墓中出土镜子三面,其中两面是铜镜,一面为角质镜。一号墓出土的龙纹铜镜,直径为19.5厘米,放置于单层五子奁中,由一件绣花镜衣包裹,背面有龙纹和云纹等图案,纽上系由两条绛色丝带。
    
    梳篦 马王堆一号、三号墓出土
    
    龙纹铜镜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镊、茀与环首刀
    两墓随葬品妆奁中均放置有镊和茀两种工具。一号墓中出土角质镊一件,三号墓长方形小漆奁内同样放置有一件角质镊,全长19.9厘米,一头为尖锥形,一头为可以随意取下或安上的镊片。锥与柄相接处雕成鸟头状,柄上刻有几何形纹饰。可兼作锥与镊两种器物使用。
    
    角质镊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三号墓中出土的两件茀长16厘米,均由一束棕丝捆扎而成,棕丝剪齐,柄部则用丝织品包住,再髹黑漆,在黑地上漆绘红色环纹数圈旋纹。目前认为茀可能是古人修饰鬓发所用的“刷”,也有学者认为是蘸头油刷发的头油刷子。
    
    棕茀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一号墓还出土有三件角质环首刀,三号墓则出土有铁环首刀一件,一号墓中的环首刀可能是和镊子配合用于女性修剪眉毛,而三号墓中的则可能是男性佩带之物。

    笄簪和假发
    一号墓和三号墓中均出土有笄和簪。一号墓中出土木笄一件,长9.5厘米,形制简单,中间粗,两头尖。三号墓的长方形小漆奁中则存放有11根竹笄,在锥画纹六子漆奁内,还存放有由两片竹片黏合而成的长条形簪,整器两端厚,中间薄,具体使用方法不详。
    
    角簪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一号墓中假发放置于双层九子奁内,作盘髻状,为真人头发编结而成。三号墓的假发放在锥画狩猎纹漆奁内,也呈盘髻状。
    
    假发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除上述器物之外,一号墓随葬妆奁内还出土有粉扑、针衣、花椒及胭脂等化妆品和小物件,而三号墓妆奁中则放置有两顶冠及冠缨。

    马王堆两座汉墓随葬的梳妆用具,反映了汉代贵族男女梳妆美容的基本情状,女性注重梳理发髻,粉饰面容,男性则注重梳发理鬓,对于冠饰也十分讲究,显示出两性对仪容美的共同追求。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上)——云想衣裳系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包括了目前所了解的汉代丝织品的绝大部分品种,按组织结构的不同,这些丝绸织物有平纹类织物、平纹地暗花织物、起绒织物、纹锦类织物以及编纂类织物等,其中有很多品种均为第一次发现。

    平纹类织物的织物最为丰富,有绢、纱、缣,其中尤以绢为大多数,特别是著名的素纱禅衣,总重量仅49克,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其纬丝强拈,拈向一致;经丝弱拈,拈向交错,因而幅面自然形成皱纹。这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柔如雾,是汉代著名的“雾毂”。“禅衣”就是今天所说的单衣。除此之外,一号墓还出土了三件以印花敷彩纱作为面料的绵袍,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也是中国古代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其纹样为藤本科织物的变形,由枝蔓、蓓蕾。花蕊和叶组成。藤蔓为镂空版印,花、叶及蓓蕾则是用手工分6次用6种颜色描绘。
    
    素纱禅衣 一号墓出土



    
    印花敷彩纱工艺程序图
    
    印花敷彩纱局部 一号墓出土

    暗花织物,平纹地上起暗花的丝织品在汉代成为绮,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绮类织物主要有菱纹绮和对鸟菱纹绮两种,菱纹绮是以粗细线条结合而组成几何图案,其织纹为在一个大菱形的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的较小的菱形。对鸟菱纹绮纹样是以不规则的菱形组成四方连续的图案,在菱形中对称的分布鸟与植物花草图案,风格独特,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生动活泼。
    
    菱纹绮局部 一号墓出土
    
    黄色对鸟菱纹绮局部 一号墓出土

    绞经织物主要是罗,一号墓出土单幅的罗10幅,颜色主要有朱红色、香色、烟色等,图案全为菱纹。出土的衣物中,有6件绵袍、1件夹袍以罗为面料,由此可见,罗应该为当时十分时尚的服装面料。一号墓出土一件朱色菱纹罗,长75厘米,宽48厘米,朱红色为朱砂染成,图案为瘦长菱形,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的小菱形,罗孔清晰、花地分明,显得雅致匀和。
    
    朱红菱纹罗局部 一号墓出土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中)——云想衣裳系列

    起绒织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绒圈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起绒织物。墓中大量绒圈锦的出土说明汉初的起绒织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绒圈锦是以多色经线和单色纬丝交织,以环状绒圈呈现出图案纹样,具有立体效果。绒圈锦纹样以矩形、几何形等直线图案为主。由于其厚实耐磨的性质,起绒织通长作为袍服的领缘、袖缘、衣带以及香囊和镜衣等部位用料。
    
    起绒锦局部 一号墓出土

    除绒圈锦外,马王堆汉墓亦出土了种类繁多的织锦,这些织锦中的有些纹样和织造技法均属首次发现,主要有几何纹锦、香色地红茱萸纹锦、凸花纹锦、夔龙纹锦、对鸟纹锦、隐纹花卉纹锦、鹿纹锦等。香色地红茱萸纹锦仅见于一号墓出土的绣枕的面和底。其图案以写意花卉和菱形点子结合组成,呈直条形,花朵用块面平涂方法,点子以空心线圈构成连续枝条,并点缀以少量菱形图案,虚实结合,选材新颖。而一号墓出土的凸花锦,其纹样则由各种变化的几何纹组成,花纹上下交错排列,分布于整个幅面。
    
    长寿绣枕 枕顶为香色地红茱萸纹锦 一号墓出土
    
    凸花锦 一号墓出土

    编纂类织物主要是绦,绦是装饰衣物用的一种丝织窄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绦以“千金绦”最为出色。“千金绦”因其绦上织有篆书“千金”二字得名,纹样由文字“千金”、雷纹和波折纹组成,呈绛红色,色调显得十分古朴。
    
    千金绦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下)——云想衣裳系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刺绣品,大多以单色的绢、纱、绮、罗等丝绸为地,使用多色丝线,采用锁绣的针法绣制而成。这些精美的绣品,表明汉代初期的刺绣工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按纹样划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品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茱萸纹绣、云纹绣、贴羽绣、桃花纹绣等。其中信期绣、长寿绣和乘云绣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绣品中最有名的品种。信期绣的主题花纹为写意的燕子,同时配以卷枝花草和穗状流云纹。由于燕子是定期南迁北归的候鸟,每年总是信期归来,故这种绣品得名“信期绣”。信期绣图案纹样单元较小,线条灵动细密,极富美感。乘云绣是以朱红、金黄、紫、藏青、绛红等多色绣线,绣出飞卷的如意头流云,以及在云中仅露出头部的凤鸟。乘云绣象征“凤鸟乘云”,寓意吉祥。茱萸纹绣等绣品的名称都是根据其纹样命名的,茱萸纹绣的图案由茱萸花、卷草纹和云纹等组成。汉代以茱萸为吉祥花,寓意消灾避难,长生不老。
    
    信期绣香囊局部 一号墓出土
    
    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一号墓出土
    
    黄色绮地乘云绣局部 一号墓出土
    
    绢地茱萸纹绣局部 一号墓出土

    绣制手法上,除绝大多数使用锁绣外,还有其他针法。如一号墓内棺外面的树纹铺绒绣是以直针的针法满绣而成,其针法属于平绣的系统,这也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平绣作品。
    
    树纹铺绒绣局部 一号墓出土

    总体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品制作精美、色彩丰富,纹饰既严谨又活泼,其制作代表了汉初刺绣的最高水平。
    ?
    马王堆汉墓出土各类木俑的着装(上)——云想衣裳系列
    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共出土有各类木俑266件,其中一号墓出土162件,三号墓出土104件。这是目前我国西汉时期出土木俑最为丰富的墓葬,同时也是汉代木俑艺术水平的最高代表者。据三号墓出土的遣册记载可知,这些木俑的身份有家丞之类的家吏、墓主人的贴身侍婢,同时还有歌舞俑和乐俑等。

    其中侍俑是木俑的主体部分。侍俑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侍俑是主人的贴身奴婢和随从。如墓中出土的T形帛画中,墓主人身后衣着华美的随从奴婢。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高级侍俑10件,他们身材高大,身着娟地“信期绣”长袍或描银彩绘云纹纱长袍,均以菱纹锦镶边。发型有两种,一种木雕垂髻,以竹钉钉于脑后。垂髻下再挽30厘米长的青丝假发,直垂至下,这种发式可能即是汉代的“分髾髻”,还有一种发型是雕刻盘髻,即头髻至脑后挽回,总成一束,平展盘旋于头顶,雕刻细致,髾髻盘曲纠结,走向清楚。木俑面部用墨绘制眉目,朱绘双唇,神情一派娴静。男性高级侍俑则以一号墓所出的“冠人”男俑为典型,俑高76厘米,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最高大的木俑之一,身着深蓝色菱纹罗琦袍,长可掩足,领、袖及衣襟皆锦缘。足穿男士圆头鞋,鞋底部刻有“冠人”二字,头戴长冠,按照汉代服饰制度,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戴长冠。由此推测,该俑可能是轪后家丞的替身。
    
    一号墓T型帛画(局部)
    
    一号墓出土的着衣女俑(梳分髾髻)
    
    一号墓出土的冠人男俑

    除以上高级侍俑之外,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数以百计的普通侍俑。他们所着衣服为交领右衽,广袖曲裾长袍,袍缘饰以黑地红花织锦,袍面则为菱纹和云纹。两手垂拱于袖中。男俑则为平头,女俑则于头顶作发髻,髻顶均插一根长5厘米至7厘米的竹签,竹签顶端有不同式样。

    
    三号墓出土的彩绘男俑
    马王堆汉墓出土各类木俑的着装(下)——云想衣裳系列

    马王堆汉墓除出土一些侍俑之外,还出土有乐俑、歌舞俑。一号墓出土的奏乐俑共有5个,其中2个吹竽,3个鼓瑟,是一支家庭乐队。奏乐俑采用浮雕的手法,注重头部和面部的雕刻,并施加墨绘和朱绘,皆低额,跪坐,发式近似盘髻,即在头上盘绕两周,而把发尾露出髻外,身着色彩艳丽的右衽袍服。是墓主人生前歌舞升平生活的写照。
    
    奏乐俑 一号墓出土

    歌舞俑有的头上盘髻,席地而坐,似在吟唱;有的则头梳垂云髻,身体弯曲有致,带有舞蹈动作。如一号墓出土的一件歌俑,席地而坐,面部呈椭圆形,敷白粉,墨眉朱唇,着交领右衽广袖衣,双手交叉于屈膝前,发式为盘髻;另一件着衣女歌俑同样跪坐,五官清秀端正,双唇微张,面露笑容,身着右衽袍服。同墓所出出土的一件舞俑则呈站立状,梳垂髻,头和上半身稍微向前倾斜。三号墓遣策中记载:“河间舞者四人,楚歌者四人”,则表明这些歌舞者来自于各地。
    
    歌俑 一号墓出土
    
    舞俑 一号墓出土

    除上述身份的俑类之外,一号墓还出土了一件麻衣小木俑,俑平头,着粗麻衣,出土时,放置在锦饰内棺与朱地彩绘棺的缝隙中,可能作为辟邪之用。另外三号墓还出土了一件雕衣侍俑,其衣着打扮不同于一般的侍俑,俑头梳垂云髻,身着交领长袍,彩绘信期绣衣纹,衣缘似绒圈锦饰,外罩对襟短襦,彩绘绣花纹样,可能是遣策中所说的“美人”,即侍妾之类的模型。
    
    麻衣小木俑 一号墓出土
    
    雕衣侍俑 三号墓出土
    西汉空心砖墓壁画二桃杀三士——云想衣裳系列

    二桃杀三士壁画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西汉空心砖墓中,图中表现的是《晏子春秋》记载的二桃杀三士故事,作三勇士因为争吃二桃,相继自杀情形,用笔接近写意,人物衣着面貌均表现的比较明确,可以一窥当时的衣冠服饰。画中三人均齐膝短衣,下身着大口袴,腰间配长剑,头部无冠,仅用小巾子约发,头发上耸,鬚髯张开。《庄子》中曰:“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这种形容一直影响到两汉时期画家对于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故本图和沂南汉墓时刻“列士传”部分、武氏祠石刻“刺客传”部分,以及金雀山汉墓出土帛画中的武士形象,对古代义烈之士的反映,多有共通性。
    
    二桃杀三士线描图 河南洛阳汉墓出土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荆轲刺秦王故事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帛画武士

    关于图中三人所着的短衣,《史记叔孙通传》中记载:“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衣短衣,楚制,汉王喜”。这种“短衣”可能是楚国旧有式样,西汉人一直沿用。

    图中还有一个身份较高的官吏,应为赐桃使者或晏婴形象。手执旌节,作三段垂穗,是所见画像时刻中较早的旌节形象,可以和《洛神赋图》中所见的旌节比较。其头部所着冠极小,附着头顶,和西汉初年墓葬中所出的彩绘木俑头上冠式相近。

    本图使者身后尚有二位手执器仗的侍卫,头上如在平巾帻另加一个薄纱笼巾。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漆奁中,曾出土一完整的实物,应不是一般等级卑下的武卫所能用,或可能是史料中记载的所谓“武冠”,这一式样,既在汉代砖刻“亭长”及门卫头上见过,也在文人头上出现过。后来北朝官员所戴的定型漆纱笼冠,可能就是由它发展而来。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薄纱笼巾
    汉代常见的冠帽形制——云想衣裳系列

    历史文献中将中国古代帝王与官吏礼服制度的产生提到很早的时代,但从目前的考古发现资料来看,还没有确实的证据来证明在先秦时期已经定型。尽管上下阶层之间的冠冕服饰有区别,但直至汉代初年,似乎仍没有形成等级分明的官吏礼服。从山东、河南和陕西北部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各级官吏从服装式样上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当时是如何区分这些等级森严的官员官职的高下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通过头上所戴的冠帽和腰间所佩戴的绶带这些特征来区分等级品秩的。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汉代的冠冕十分丰富,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长冠,也有称之为斋冠、鹊尾冠等,大多用朱皮编成内框,外面罩有黑色的漆纱,使用时套在发髻上。总体形制沿袭了战国时期楚国流行的冠帽形制,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的男子,就头戴高高的长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男俑头上也戴有一个向后上方倾斜的梯形长木板,有些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当时的长冠。
    
    冠人男俑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进贤冠,是汉代最普通的一种冠饰,一般为文官和儒生日常所戴,它是由先秦时期的缁布冠演变而来。下面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冠圈,冠圈上装有用铁或竹、木所作的冠梁。公侯的冠上装三道梁,二千石至博士级别的官员,冠为两道梁。博士以下的吏员与儒生们的冠则只有一道梁。
    
    吊唁祭祀画像石(局部 )山东沂南县北寨村出土

    这种冠的形象在汉代文物中出现得最多。山东嘉祥武氏石室画像、山东长清孝堂山石室画像、及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大量汉代画像石上都可以找到例子。

    武冠,又称武弁大冠,是武冠们所戴,是武冠的朝服,它一般与巾帻结合而戴,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裹起来,便于保护头部。在甘肃省磨咀子62号墓出土有一件武冠,冠两端有垂下的护耳,耳下有缨,可以系在颌下。前额部分突出,另包有巾帻。

    在汉代画像石和汉代陶俑中经常可以看到带着武冠的官员、武士、近卫等形象。汉代的宫廷侍卫官员,如常侍、侍中等高级武官还要在所戴的武冠上加戴黄金铛、玉蝉等装饰品。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就出土了一件当时装饰在冠上的金附蝉。此外,宫廷武官们还要在冠旁佩带一条貂尾作为装饰。一般侍中的貂尾垂在左边,常侍的貂尾垂在右边,以示区别。
    
    武冠 甘肃省磨咀子62号墓出土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出土的金蝉饰

    除以上三种常见的冠之外,还有皇帝平常所戴的通天冠、司法人员所戴的法冠及官吏和近侍所戴的高山冠等,都是汉代官员日常所戴冠帽的种类。
    汉代的巾帻——云想衣裳系列

    与汉代贵族官员头戴各种形制的冠冕相比,平民男子戴巾帻是最常见的,普通百姓就是使用布帛把头包一下。

    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出土的一件说唱俑,他的头上用布帛包了一个帩头,在额头前束出两个尖角。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包头巾的样式,称为“帩头”或“络头”。汉代出土文物中的包巾子的样式还有蝴蝶形,有两侧尖角形等,样式十分丰富。
    
    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说唱俑

    帻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头衣,流行很广。汉代时帻被改进成一种帽子,可以在头顶上部直接盖住发髻,四周有整齐的边缘。最初,帻在汉代普通平民中广泛使用,在出土的陶俑和画像石中有很多带帻的普通士兵和百姓的形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帻不再仅限于下层人民之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帻开始与冠结合使用,如文官在进贤冠下戴介帻,武官帻在武冠下衬有平上帻,有的则把巾与帻结合使用。帻也有了各种具体的名字,如平巾帻、介帻、平顶帻等。如四川资阳天台山崖墓出土的一件执刀盾陶俑,身穿交领广袖曳地长袍,头上所戴就是平巾帻。
    
    戴平巾帻的执刀盾陶俑 四川资阳天台山崖墓出土
    汉代下层人民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所以对于当时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只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在服装的样式上,从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执锸人物石雕

    从出土的考古资料来看,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裤子或在腿上缠绕斜幅的服装组合曾广泛流行于当时下层人民当中。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汉墓中出土的陶俑,他们造型生动,服装简单,只穿一件短襦,赤着脚,显然是在劳作中的衣着打扮,这些人应该墓主雇佣或奴役的农民。

    河北望都县汉代壁画墓中出土的壁画中士兵和侍卫等底层军人的形象,则是身穿短襦,腿缠斜幅,头扎头巾或戴小冠。类似的形象在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出土的陶俑、画像石、画像砖等上也多可见到。
    
    画像石中的门吏 山东苍山县城前村出土

    除此之外,下层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常见的事情。如山东省沂南画像石中的舞剑的杂技艺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称之为“裈”,是当时下层人民常常穿用的。贫贱劳动者穿的另一种短裤,比“裈”更短小的是“犊鼻裈”,它只是用一块三尺长的布帛围在腰胯间。在山东省沂南汉画像石中可以见到穿“犊鼻裈”的形象。大体来说,短衫短裤一直是劳动人民的日常衣着,便宜实用,所以延续的时间长的多。

    
    丰收庖厨画像石(局部)山东沂南县北寨村出土

    
    百戏画像石(局部)山东沂南县北寨村出土
    汉代女装样式——云想衣裳系列

    比起同时期的男装,汉代女装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式样上都更为丰富,展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从西汉初年开始,汉代贵族妇女的礼服采用的都是深衣制度。这一点从西汉初年长沙马王堆一号辛追墓出土的实物可以得到验证。一号墓中出土的帛画上面,中间墓主形象的老夫人身穿垂胡形衣袖的长裾深衣,衣服上绘有华丽的衣纹。其身后的两名侍女虽与老夫人的服装样式相同,但衣服的色彩和花纹远不如老夫人的衣服。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她的服装样式与马王堆一号墓帛画中侍女的一样,这说明当时妇女的衣着以深衣为主,只是通过服装不同的面料质地和颜色花纹来区分身份尊卑。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帛画 局部
    
    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另外,汉代流行一种名为“帼”的妇女头饰。四川彭山崖墓发掘出土一件摄裳行走状的女俑,头上戴着如冠的饰物,罩在前额,勒于后脑,形象完整,这就是巾帼。另有汉墓出土的一件哺乳妇女,头戴巾帼,也很美观。类似的帼还在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可以看到。另外,在四川出土的陶俑、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和山东嘉祥武氏室画像石等文物上还可以见到一种花瓣形的帼,外形像花冠,帼上装饰有很多花朵与饰物。
    
    带帼的哺乳女俑 重庆市丰都江南东汉墓出土
    
    四川成都出土的戴花帼女俑
    
    山东汉墓画像石中的戴帼妇女

    在汉代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等描写宴乐的画面中,可以常常见到不少舞女的形象,她们大多身穿长袖的紧身短上衣与曳地长裙。四川成都出土的一件汉画像石上的舞女就是这样的着装,宽松的衣袖随风起舞,颇具动感。
    
    画像砖中的宽袖舞女 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出土

    汉代女装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上衣逐渐变窄、变短,与下裳分开,形成了“上襦下裳”的服装组合,襦的长度有的垂至膝盖以下,有的则短至腰间。襦裙逐渐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常服。
    汉代妇女发式——云想衣裳系列

    汉代贵族妇女的发式十分考究,假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发髻:由缀加假发梳成的盘髻。梳理时将假发续接在真发之下,然后反转上来盘到头顶上,形成高髻,再用发笄插入固定。

    汉代流行的女子发式主要有三角髻、双环髻、堕马髻、三鬟髻等。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的画像石上可以看到一种做成三角形的发式,可能就是三角髻了。云南石寨山出土的滇人妇女铜像,头发梳到脑后,再反挽上来盘成一个发结,这可能就是反绾髻了。四川汉画像砖宴饮图中的舞女头上梳的则是双鬟髻。
    
    河南新密市打虎亭1号墓出土的画像石上的女子发式

    
    云南晋宁石寨山铜贮备器上的女子发式
    
    头梳双鬟髻的舞女 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出土

    下层妇女的头式则相对简单的多。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女侍俑的发式就比较简单。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前额中间将头发平分成左右两部分,然后向后梳成一缕,在脑后部折平,向上挽回,然后在头顶平展成一个发结。一类是在前额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向后梳到后背,在垂尾处挽成一个垂髻,下面接上假发,垂到臀部。徐州北洞山等处出土的女俑就是这样的发式。
    
    徐州北洞山西汉墓中的出土女陶俑的发式

    这些发式简单省事,几乎不加任何饰物,是当时侍女、侍从常见的发式。
    汉代的佩玉(以南越王墓为例)——云想衣裳系列
    汉代初期的玉器基本上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是逐渐开始有了变化,至后来,长期积累的变化,已经使汉代玉器几乎全面改观了。两汉时期的用玉特征和发展趋势大致是葬玉制度兴盛,仪式用玉开始衰退,佩玉制度逐渐发展。

    南越王墓出土玉器共计有二百多件,无论是玉器总体数量还是质量和品种都是目前单一汉墓出土玉器之冠。其中的部分佩玉,可以让我们一窥汉代佩玉的面貌。

    玉组佩,汉代组成“组玉”的各种玉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南越王墓出土组玉佩11套。除墓主佩带的一套外,其余10套皆出于殉人。殉人玉佩饰的组件多寡不一,少的只有3件,多的由20件组成。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组佩,共由玉、金、玻璃、煤精球等不同材料的32个饰件组成,以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浦纹璜4件玉饰自上而下为主件。中间配以4个玉人、5粒玉珠、4粒玻璃珠、2粒煤精珠、10粒金珠,玉套环居于最末端,形成一套大小有别、轻重有序、色彩斑斓的华贵配饰。

    
    墓主出土的玉组配

    南越王随葬有四位夫人,右夫人的地位最高,右夫人的两套组玉佩最突出、最精美。其中B组组玉佩由七件玉雕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两件透雕玉环、玉舞人、两件玉璜、玉管。小玉环双面透雕龙纹,大玉环双面透雕两龙两兽,互相缠绕。玉舞人高4.9厘米,宽1.8厘米,工匠将舞女长袖飘飘、扭腰摆臀的瞬间定格,极为传神。两件玉管一头大一头小,中间中空。最下面的玉璜雕成二龙合体状。两个透雕玉环虽题材相似,但均富有动感,雕刻手法各显其趣。长袖玉舞人的舞姿曼妙生动,是汉代流行的翘袖折腰舞的舞蹈形象,整组玉佩浑然一体,构图精致,均属汉代玉雕的上乘之作。
    
    右夫人组玉佩

    玉带钩,其中尤以一件八节铁芯玉带钩最为精美,带钩19.5厘米,重197.5克。由一根铁柱穿连8块玉而成。钩首为龙头。钩尾为虎头,钩身刻有鳞和鳍和缭绕的云纹。

    
    八节铁芯玉带钩

    另外南越王墓还出土有玉韘佩,玉韘佩最早是由实用器“韘”演变过来,韘又被称为决,是古代射箭时套在拇指上用于钩弦的工具。商代妇好墓就曾出土过玉韘,至东周时期,玉韘的形制发生变化,由圆柱形变为心形,其功能也逐渐由实用器变成装饰器。西汉时期,玉韘佩逐渐与战国时期的玉韘不同,玉韘两边开始出现附属纹饰。南越王墓出土的玉韘佩形制就是如此。如墓主玉衣左腿外侧出土的一件玉韘佩,长4.3厘米、宽3.6厘米,孔径1.6厘米,青玉制成,两侧皆有纹饰。
    
    玉韘佩 墓主玉衣左腿外侧出土
    汉代的鞋、袜——云想衣裳系列

    汉代鞋履以原料质地取名,有皮靴、丝履、麻鞋、草鞋等许多种。“履”大多是指丝履,即用丝绵缝制的鞋子。因其舒适轻便,故而成为汉代社会上层的日用品。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就出土有一双完整的青丝履。鞋帮浅直,尖尖的鞋头向上翘着,方口。其鞋面用丝线编织而成,鞋底是用麻线织就。类似这样的丝履在其他地区的汉代墓葬中也有发现。当时把贵妇人穿的丝履称为“文履”,是说它上面布满了花纹,使用绣花的锦缎做成的,精美异常。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青丝履

    与上层相比,下层人民,只能传用草或麻皮编织的鞋子。在甘肃省居延汉代遗址中发现过当时的草鞋,是用草绳编织成一个鞋底,再用穿绳子的环,将鞋系在脚上。

    古代人把袜子称为“足衣”,用皮革、丝帛、麻布等面料做成,样式十分简单。有些会裁剪成类似脚的外形,袜口一般会有一条带子,使用时,束缚在脚上。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双绢袜,可以一窥当时袜子的形制。另外,在新疆民丰东汉墓中也出土过高筒袜子,则是使用彩色的织锦缝制,绛红色地,织锦的主题纹饰由挺胸昂首的虎、伸颈引身的辟邪、急速回身的豹、阔步行进的龙等六种兽纹横列组成,周围遍布旋转的山脉云气纹,纹样完整,色彩鲜艳,是十分珍贵的汉代袜子实物资料。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绢袜

    
    新疆民丰出土的东汉锦袜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一):民丰一号墓——云想衣裳系列
    因其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干燥的气候使得民丰地区发现的遗址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纺织品,这一地区遗址中出土的丝织品大多花纹流畅自如,艳丽华贵,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的最高技术水平。下面对这一地区出土的汉代丝织品进行简要的介绍。为我们了解两汉时期新疆地区的纺织业及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民丰北大沙漠一号墓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衣物:

    “万事如意”锦袍,衣长为133厘米,两袖端通长174厘米,袖口宽17厘米,此件锦袍为男式锦袍,对襟、窄袖、束腰、斜摆式,用饰有“万事如意”铭文和变体卷云纹的经锦制裁。在衣襟的右下园镶一块“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万事如意”锦用红色、绛色、绿色、浅蓝色和白色等颜色经线显花,为经二重组织成的织锦,色彩绮丽。铭文和纹样内容具有吉祥的含义,这件保存较好的锦袍,是东汉时期珍贵的文物。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手套长24厘米,宽12厘米。用料为经二重组织的织锦。与同一墓葬所出土的绛红色地的“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为同一质地。而墓葬中出土的另一锦袜,则长为39厘米,宽14厘米。同样为绛红色地,以蓝、黄两色织成的小型菱格花纹,锦边为方向相对的“阳”字和四瓣纹,为三色经二重组织的经锦。
    
    鸡鸣枕是这一墓葬中出土的最有特色的遗物。枕头长45厘米,高12厘米,枕头的两端翘起,一端为鸡头形状,一端为鸡尾形状,造型十分生动有趣,面料同样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制作,男女墓主人均用这种枕头。
    
    刺绣花草纹镜袋,为专门为装铜镜而用的,出土时与粉袋、木梳等合装于藤编的奁盒内,放置于女墓主的头部左侧。面直径为12厘米,带子长20厘米,袋面为圆形,在浅绿色娟地上绣有黄、紫和湖蓝色变形花叶纹,用红绢镶边,边上装两个三角形带纽,与两根带子相接。与镜袋同出的粉袋则用白绢作袋身,上用红、黄、棕等丝线绣出单线云纹。袋口则用红色菱纹绮镶边,作四叶状。可能为放置化妆品所用。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二):尼雅遗址——云想衣裳系列

    著名的尼雅遗址位于新疆民丰县,遗址中出土了不少汉晋时期的丝织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护臂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织锦的图案总体采用山状云作骨架,沿织锦纬向连续铺展。自右边起依次有两鸟、独角兽和虎,并伴以铭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铭文旁还有两个圆点纹代表五星中的两星。同墓所出另一残片可以确定属于同一织物,上有云气纹、羽人纹、星纹和“诛南羌”三字铭文。经复原,可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连读。此锦采用1:4平纹经重组织,整个图案不分色区,均以蓝、绿、红、黄、白五色织出,五星的图案也恰好由这五种色彩表示。经密220根/厘米,纬密24根/厘米,图案经向循环有84根夹纬,7.4厘米,远远大于普通的汉魏织锦,因此,它是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
    

    
    “讨南羌”残片

    浅蓝色长袖女绢衣,衣长85厘米,通袖长169厘米。以蓝色素绢制成。衣的形制为开口直立圆领,领口处系一白色丝质小带,衣领与袖口均饰白绢;腰间略有褶皱,系有红、白色小带各一。衣服款式新颖,色调素雅清新。
    
    绣花棉布裤,男裤,用粗棉布作面,宽腰大裆,裤腿肥大。裤褪口缘用草绿色显花细绢镶边。细绢以绿地动物花草叶纹为主绣,配以绛紫、黄、宝蓝、白色等各色丝线,运用锁绣法绣出卷草叶、豆英、金钟花等纹样,纹饰的枝蔓循环繁复,自由翻卷,变化中赋予一种动感,使锦绣边饰纹样既活泼多样又错落有致,生气盎然,表现出汉代织锦绣品织造的高超工艺,同时显示出汉代织锦、锦绣并用的特征。
    
    除锦绣制品外外,尼雅遗址还出土了不少毛织物,如其中的一件毛织花带,长28厘米,宽8厘米。花带由绛红、白、黄和深褐四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成有节奏感的彩条织制而成,颜色十分绚丽。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三):和阗地区——云想衣裳系列

    古代和阗,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因此,这一地区出土有不少汉代丝织品实物。其 中尤以毛织物最为精美。

    和阗洛浦县汉代墓葬一号墓出土过一件精美的坐垫,这件坐垫长76厘米,宽73厘米。为缂毛制品。缂毛中央部分为黑地,绛红菱格内填橘红与黄色组合的叶子和果叶形。周围以黄色宽线与外缘的树叶纹花边分隔。四角有绛红色毛线扎成的穗子。色彩十分鲜艳明快,图案具有鲜明的新疆地方特色。
    
    同一墓葬中还出土了另外两件毛织品,也十分精美。其中一件长33.5厘米,宽7.5厘米。大红色平纹毛织品以油绿色丝线绣菱格形花纹,再以黄色丝线绣线四朵花。图案色彩明快,十分精致。而另外一件毛织品则是在大红色平纹毛织品上,以蓝色丝线绣成菱形格子,内用黄色丝线绣制变体云纹,色彩庄重富丽。
    

    
    新疆出土的汉代丝织品(四):楼兰古城——云想衣裳系列

    楼兰古城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上,自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新疆的考察活动之后,陆陆续续出土了大量罕见的东汉时期的丝绸制品残片,其中各种形制、花纹的织锦,对研究当时的纺织工艺水平、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等问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下面仅就楼兰古城东二号墓中发现的一些织锦做一简单的介绍。

    “延年益寿”锦:残长25.3厘米,宽22厘米。锦面的左边为一弯曲身体的怪兽,中间为长嘴、两耳竖起、作奔走状的怪兽;其右为一带翼的辟邪。在变体云纹和怪兽纹中间夹有隶书“延年益寿”吉祥语。
    
    “长寿明光”锦:残长23厘米,宽22.4厘米。靓蓝色地,在变体云纹中织有各种瑞兽,左边为双角有银的瑞兽,作昂首阔步前行状。中间和右边为回首行走状态的虎,兽纹和云气纹之间以云气纹为饰。
    
    “永昌”锦:残长53.4厘米,宽15厘米。蓝色作地。上织有虎、羊、带角翼兽和飞禽等瑞兽纹饰,中间以变体云纹穿插为饰。
    
    除大量织锦外,二号墓还出土一些毛织物。如晕间拉绒缂毛,残长59厘米,宽57厘米。使用通经断纬织花方式,在织物中部缂织出一条石榴花及卷草纹图案。花纹左右为对称铺开的纬绒彩条。整体显得色彩艳丽、明丽欢快。
    
    汉代的铠甲——云想衣裳系列

    从出土材料看,西汉时期的铠甲都是铁甲,且都是锻铁制成的,比较完整的有:

    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一领铁铠甲,铠甲是用片鱼鳞甲片编缀而成,领口方形,衣襟对开,甲片用麻绳组编而成,钎的腋下封口如短袖。总计用甲片2859片。

    
    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铁铠复原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的两领铁铠和一顶铁胄,两领铁铠的形制相同,均有披膊和垂缘,钎和甲身部分为鱼鳞形甲片,垂缘和肩片为方形甲片。方口领,开襟在右肩和侧腋下,用三组丝带系接。编缀材料为麻绳。其中一领为金银饰甲,另外一领为素面甲。金银饰甲的前胸和后背及钎的下段有菱形金银片贴附在甲片上组成图案,不贴金银片的甲片上则用红丝带编成两个重叠的菱形装饰。齐王铠甲的披膊形式可以认为其较多地继承了秦代武士俑披膊上表现出的特点。同素面甲铁胄同样是用鱼鳞甲片编缀而成,外形像一个圆锥形,顶部不封口,其形制是前所未见的。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金银饰铠甲结构复原示意图

    
    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五号随葬坑出土铁胄复原结构示意图

    南越王墓出土的甲为右襟,右侧开口以丝带系结,无袖无垂缘,用单一种长方形抹角甲片组成。总数709片。甲身下段之甲片上均用丝带编缀成不等的套接菱形图案为装饰,全部甲片组编则用麻绳。
    
    南越王墓铁铠复原模型

    除此之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城遗址的清理工作中,从第七发掘区的一座窖穴中出土了一领完整的铁铠,身甲用长条形甲片编缀而成。但目前未经复原。

    刘胜甲、齐王甲和南越王甲,都有衬里,内层是皮革,外层是绢类织物,甲的各部边缘用织锦包边。衬里除了用皮革、丝绢外,还使用麻布。

    目前,经复原起来的西汉铁甲以及铁胄,均出自王室墓葬,代表着最高一层的规格,且对于研究古代铠甲制度和制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褒衣博带——云想衣裳系列

    魏晋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名士们率直任诞、清俊洒脱,他们追求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士人们多特立独行,不拘礼节,这些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流行的魏晋风度,是服饰史上褒衣博带之风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竹林七贤”正是在这一时代下名士之风的代表。在南京地区陆续出土了具有大型拼镶砖质笔画的六朝墓葬。这些壁画中大多有以著名的魏晋文人“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大幅作品。其中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六朝墓葬中,南北两侧墓壁上镶嵌着对称的精美画面,每侧砖雕四人。他们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以及荣启期。与以后江苏南京、丹阳等地发现的其他“竹林七贤”图一样,画中的七位魏晋名士所穿外衣皆十分宽大,衣袖十分宽大,几乎可以拖到地面上。这种宽大舒展的服装样式,与两汉时期有着显著的差别。这恰好是时代背景的差异造成的。
    
    竹林七贤砖画 南京西善桥六朝墓出土
    
    南山四皓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学庄出土

    相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作品的《洛神赋图》之中,无论男女,服装样式皆十分宽松。画卷中的洛神着宽裳、梳高髻,衣带飘飘,表现出了衣料的细腻柔软和魏晋时期特有的飘逸之风。曹植则身穿宽松的直领长袍,衣袖宽大,外衣里面穿一条素色单衣,下身系一条宽大的长裙。这种上身十分宽大的服装样式,不仅在当时的士人阶层十分流行,就连普通百姓也多有穿着。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除此之外,南朝时,还产生了很流行的服装样式,有学者称之为“半袖”,它是由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直领对襟罩衣,袖子很短,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多穿在衫襦之外,男女皆可穿。南朝瓷文吏俑所穿着的可能就是这种服装。
    
    西晋青瓷对俑 湖南长沙金盆岭九号墓出土

    南朝时期,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一般前低后高,或叫“小冠”。若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其影响波及北朝。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除笼冠外,还可在南朝出土文物上,见到梳髻不戴冠帻的人物形象。
    
    戴小冠的男侍俑 东晋 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出土
    修长飘逸的魏晋女装——云想衣裳系列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服饰一方面继承了汉代服装样式,另一方面吸收了当时北方各民族的服饰,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体来说,当时女装已经从汉代深衣制度之中解放出来了,其具体样式、质料等都有了很大改变。

    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上衣的衣身变得紧身合体,由掩襟变成对襟直领,衣袖也变得又细又窄,自肘部以下开始变宽,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裙腰较高,下摆宽松,整体俊俏潇洒。河南邓县出土南朝画像砖、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列女古贤图》屏风、传世《女史箴图》中女子服装就正好体现了当时的女装风尚。
    
    贵妇出游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学庄出土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

    从目前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来看,当时还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女装,有学者称之为“杂裾”,即在女子的深衣下部加襳[xiān]髾,古人形容之谓“蜚襳垂髾”。所谓“襳”是指在腰部下垂为饰的纤纤长带;所谓“髾”是指衣服下摆相连接的三角形饰物,并层层叠叠。襳髾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女子着此装走路,会显得十分灵动飘逸。《女史箴图》、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列女古贤图》等图中都有此类服装样式。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屏风上的女装

    魏晋时期普通妇女的发式,既有将头发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贵族妇女则一般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显得华贵非常。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屏风上的着杂裾 头戴步摇的贵族女性
    北朝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北朝是中国服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的影响,北朝各民族的服饰以轻便为主,这与汉族上衣下裳的服制大相迥异,受到当时北朝服饰的影响,汉式服饰开始朝上衣下裤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北朝的服饰中的幞头、圆领衫、缺胯袍、革带和靴子等配套组合的服饰,影响到后代的隋唐等各代的服饰,为传统汉式服饰注重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更加鲜明的中国古代服装特色。而另一方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朝服饰也吸收了汉式服饰的形制,从而形成了后代常服胡化、礼服遵循古制的两套服制系统。

    裤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褶即为左衽袍,短身、袖子又细又窄。南北朝的裤有大口裤和小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便,故用锦带将裤管缚住,又称缚裤。汉族在接受这种服装样式之后,进行了改造,将细窄的衣袖改成下部宽大的长袖子,因为这种衣服穿着轻便又实用,当时的农夫、士兵、仆役们大多穿这种衣服。如敦煌出土的北魏时期的供养人图中就有着裤褶的人物。在河南邓县出土的南朝画像砖上也可见到着裤褶装的人物,与当时士大夫之褒衣博带、高冠大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此可以看出,裤褶装在当时的南北方皆十分流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南北方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莫高窟供养人图 北魏
    
    武士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学庄出土
    
    在头饰方面,北方各民族无戴簪、冠的习惯,而是常戴各种帽子,在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男女陶俑,就分别戴有不同形制的帽子。
    
    戴风帽陶俑 北魏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
    北魏孝文帝的服饰改革——云想衣裳系列

    北朝时期的服饰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一改骑马民族服装样式,而逐渐被各种典雅宽松的汉族衣冠代替。这一改变在北朝时期的石窟、壁画、陶俑等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

    北魏各种图像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变革就是龙门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该窟前壁南北两侧,由北魏宣武帝授意兴建,内容为孝文帝及文昭皇后礼佛图。图中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和簇拥下,缓缓行进,而文昭皇后则头戴莲花宝冠,着对襟大袖袿衣,褶裥裙,雍容华贵,礼佛图上的其他人物,也全都穿着宽松飘逸的汉族服饰,长袖垂地,鞋履笏头高耸,这一表现鲜卑皇室贵族的盛大场面,实际上与汉族帝王的排场毫无差别。现今这两幅分别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孝文帝礼佛图 局部
    
    文昭皇后礼佛图 局部

    河南洛阳北魏永宁寺出土的人头部残像里,有戴笼冠的男子,也有梳髻的女子,与南朝无甚差别。著名的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墓出土的一件舞蹈陶俑,头戴笼冠,上身着交领右衽广袖褶服,曳地长裙。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墓中出土的一件女官陶俑,身着右衽宽袖长衫,杏黄色长裙,腰间束有白色腰带,脚穿黑色鞋子。还有山西太原张肃墓出土的一件陶女立俑,头梳双鬟髻。上身穿交领长袖短衣,下着拖地长褶裙,足穿翘尖履,与南朝女装同样几乎差别。

    
    舞蹈陶俑 河北磁县湾漳壁画墓出土

    
    女官陶俑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出土
    
    陶女立俑 北齐 山西太原张肃墓出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首饰——云想衣裳系列

    簪钗: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发髻形式高大,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如贵州平坝南朝墓出土的顶端分叉式银簪银钗,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湖南资兴南朝墓出土铜双股发钗,双股均作锥形,质朴无华,是作固发实用的。

    金步摇: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一件,长19.4厘米,重87.37克。由一个主根生出两个支根,再向上分为四五个小支叉,每小支叉梢均有一金环,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总计为十四片,每片金叶均可摇动。是当时鲜卑族妇女所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当走路头部摇动时,步摇上的金叶也随之颤动。佩戴方式可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所画形象参照。
    
    金步摇 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

    指环:指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已较普遍,江苏宜兴晋墓和辽宁北票房晋墓出土的金指环,有环面一头狭一头宽,在宽的环面上凿出点纹的,既可装饰,又可在缝衣时作顶针之用。

    玉双螭鸡心佩:江苏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1件,长7.1厘米 ,宽4.6厘米 ,的玉雕双螭鸡心佩,可能是一种颈饰的玉佩。玲珑透剔,设计新巧。

    
    玉双螭鸡心佩 南京中央门外郭家山东晋早期墓出土

    金奔马饰件: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1件金奔马饰件,高4厘米 ,长8厘米 ,链已断,残长13.5厘米 ,也可能是一种颈饰。

    
    金奔马饰件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鲜卑墓出土

    带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鞢带,头端装有金属带扣,带扣一般镂有动物纹和穿带尾用的穿孔,穿孔上装有可以活动的短扣针。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一件嵌玉野猪纹金带饰,带钩长10.8厘米,带釦长7.6厘米。铁心包金,钩、釦均以嵌宝石的浅浮雕猪纹为主题图案。猪纹形象逼真,装饰精美,捶打技艺精湛,反映了鲜卑族金饰工艺的高度水平。
    
    嵌玉野猪纹金带饰 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墓出土

    金花饰片和金冠饰: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墓出土一件用金片、金丝、金珠等焊成的金花饰片,镶嵌有珍珠、玛瑙、蓝宝石、绿松石、贝壳及玻璃等,繁缛富丽,残长15厘米,可能是一种头饰。
    
    金饰 太原北齐娄叡墓出土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一件金冠饰,通高26厘米,冠饰上有六枝形顶花,每枝上绕三个环,环上各穿一金叶。
    
    金冠饰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两当甲与两当衫——云想衣裳系列

    南北朝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士兵的防护服装,比秦汉时期更完备、更精良,尤其是出现了钢铁铠甲。

    最初,军人所穿用得铠甲中尤以“两当甲”为使用最广的。两当甲长至膝盖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由前胸和后背两组甲片组成,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则用整块大甲片。大甲片一般多为皮甲,前胸和后背两组甲片并不相连,一般在背甲上缘有两根皮带,经胸甲上的带扣系束后披挂在肩上。

    除“两当甲”外,南北朝时期墓中出土的武士俑还穿着一种胸前背后有两面圆护的铠甲,这种甲一般称之为“明光铠”,它是在“两当甲”的基础上,前后各附加两块圆形的钢护心,加强了对胸部的保护。北齐娄叡墓就出土有身穿明光铠的武士俑。
    
    着明光铠武士俑 北齐 山西太原市晋祠乡王郭村娄叡墓出土

    保护头部的兜鍪,顶部是一个半球形的胄顶,兜体是用小甲片或一块大甲片拼制而成,但兜鍪两侧及脑后下垂部分明显加长,额头还有伸出的三角形护甲。这一类型的兜鍪在河北邺城曾出土有实物。

    为了防止钢铁的甲片与身体的摩擦,一种与两当甲外形相似的衣衫衬里就应运而生,这就是“裲裆衫”或“两当衫”,这种衣衫长至膝上,直领宽袖,左、右衽都有,两臂露在外面,由于这种衣服穿着方便,所以其使用范围很快从军中扩散至民间。在南北朝陶俑中,有不少身穿两当衫,腰系革带,下穿大口裤的文吏。除此之外,也可见到妇女身穿两当衫的出土实物。
    
    骑马文吏俑 北齐 山西太原市晋祠乡王郭村娄叡墓出土

    北朝墓中出土的武士俑,还有不少是披帔风戴风帽的形象,这与北方的气候寒冷有关,帔风形制与后代斗篷很像,领部用带子束紧,有的还有袖子,但穿时一般袖都空悬。

    
    着帔风侍吏俑 北齐 河南安阳洪河屯范粹墓出土
    
    着帔风持剑武官俑 北魏 洛阳老城东北邙山盘龙塚村元郡墓出土
    隋代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隋初男子仍以北朝时期流行的服装为主,如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文吏俑,就身着裤褶服,头戴小冠子,是北朝所常见的公服样式。同在西安附近发掘的隋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壁画,其上所绘各人物的服装、发式都与北朝壁画上的人物相差无几。除此之外,也有着袍服,戴平巾帻的人物形象,这些仍是受魏晋时期宽衣大袖、长裙高履的着装影响的。
    
    文吏俑 李静训墓出土

    女子多着小袖高腰长裙,裙系到胸部以上。发式上平而较阔,或做三叠平云状,洛阳出土隋俑和敦煌壁画中所见的形象大体如此。如敦煌莫高窟390窟隋妇女进香图中,上层贵妇著大袖衣,外披帔风或小袖衣,小袖外衣多翻领式,尤留有南朝遗风。侍从婢女及乐伎则穿小袖衫、高腰长裙,腰带下垂,肩披帔帛,头梳双髻。李静训墓出土石棺的门板两侧相对阴刻的两名身材清瘦的侍女,也是作如此打扮。
    
    进香图 敦煌390窟
    
    李静训墓出土石棺上的侍女形象
    隋代首饰(以李静训墓为例)——云想衣裳系列
    李静训墓位于西安市,于1957年发掘,墓主人李静训是隋朝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外孙女。随葬了大量金银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其中尤以金玉首饰为最精美。

    玉钗  束发用具,双股,为白玉制成,玉料洁白莹润。
    
    嵌珍珠宝石金花蝶头饰  高11.47厘米,宽8.3厘米。金冠饰下部用金片制成三叉形插,插上面里层为金片卷成的圆台座,台座外壁一周插有粗金丝编成的花枝。花枝上缀有许多用金箔、银箔剪成的五瓣花朵,花蕊中镶嵌珍珠,花朵之间有金筐宝钿和如意云头长条形金薄片。金冠饰的顶部,为一只张开翅膀作飞翔状的蝴蝶,蝴蝶头仍用细金丝编织而成,眼睛用珍珠做成。整个金冠饰采用了捶揲、拉丝、编织、錾刻、镶嵌等各种工艺,可谓巧夺天工。
    
    金项链  周长23.4厘米,由28颗镶嵌有珠宝的金珠构成,上端有扣钮,镶刻有鹿纹的蓝色宝石,下端有宝石、金、玉组成的坠饰,这是隋代考古中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工艺最精湛,装饰最华美珍贵的项链,整件项链雍容华贵,玉石、珍珠流光溢彩。
    
    金手镯  为一副,手镯呈椭圆形,可分四节,各节两端较阔,上嵌珠,节与节之间似嵌于方座中的青绿玻璃珠饰相连。开口处有一副纽饰,一端为花瓣形扣环,上嵌小珠6颗,另一端为活轴。
    

    另外,还出土了金戒指2件、玉戒指、玛瑙珠串、骨梳、木梳等,由李静训墓出土的金、玉首饰,大致可以看出当时贵族阶层女子的衣服的配饰及梳妆用具。
    隋朝军戎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由于隋朝建国时间短,因此很多方面仍基本沿袭南北朝时期的旧制,军戎服饰更是如此。

    在隋一代,铠甲使用最普遍的仍然是两当甲和明光铠。两当甲的结构有所进步,一般身甲用小甲片编制而成,长度延伸至腹部,这一改进加大了对腰部以下的防护。

    明光铠的形制与南北朝时期基本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如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出土的持盾站立俑的铠甲腿裙长至脚背,而且垂于正面。

    
    持盾站立俑 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出土

    军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服饰,仍然是南北朝时期的襦袍和短袖襦。帔风的形制与南北朝时期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仪仗俑、武士俑和持盾俑 太原斛律徹墓出土
    隋朝军戎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由于隋朝建国时间短,因此很多方面仍基本沿袭南北朝时期的旧制,军戎服饰更是如此。

    在隋一代,铠甲使用最普遍的仍然是两当甲和明光铠。两当甲的结构有所进步,一般身甲用小甲片编制而成,长度延伸至腹部,这一改进加大了对腰部以下的防护。

    明光铠的形制与南北朝时期基本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如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出土的持盾站立俑的铠甲腿裙长至脚背,而且垂于正面。
    
    持盾站立俑 安徽合肥杏花村五里岗出土

    军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服饰,仍然是南北朝时期的襦袍和短袖襦。帔风的形制与南北朝时期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仪仗俑、武士俑和持盾俑 太原斛律徹墓出土
    唐代女着男装的社会风尚——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女子穿男装的现象在史籍和考古出土壁画等资料上都可以常常见到。唐代男子的日常打扮通常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脚穿靴子,这套本应该只属于男性的服饰,在唐代也是女性的日常穿扮。唐代墓室壁画或者随葬女俑中,均有反映女子穿男装的直接证据。说明女性着男装的现象在唐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这一现象在高宗朝就已经比较常见了,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有学者对不同时期将唐代女着男装的穿扮特征做了简单的讨论。

    唐高宗时期,当时的男装女性袍长过膝,不及脚面,穿窄口袴,多为条纹袴,腰系革带,有时会在腰间佩带蹀躞带等,脚穿靴子或线鞋。部分女性的装扮完全与男子相同,即裹幞头、身着圆领袍,腰系革带、脚穿靴子。同时,也有男装女性首服已于男性,直接将女性发髻露出或直接用头巾裹起来。
    
    捧盆景仕女图 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前甬道东壁出土


    
    吹箫乐伎图 西安李爽墓墓室东壁

    武则天统治时期至唐玄宗开元初年时期,女着男装样式基本承袭高宗时期,但开始出现仿效男性在圆领袍内着半臂的做法。同时,圆领袍的衣领、衣襟及袖口饰有花边,开叉处也有了新的修饰。

    开元中期以后,由于唐人崇尚肥硕之美,女性所穿男装也开始出现加肥加大的趋势,内衬半臂更加明显,肩部更加宽阔。开元后期至天宝末年,圆领袍逐渐加长至脚面,建中年间至天祐年间的中晚唐时期,女性所穿男装的腰间革带开始变为布带,开始出现男装女侍不再裹幞头,不穿靴的现象。

    
    男装侍女图 山西万荣县薛儆墓出土
    
    近事女图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第一七窟北壁

    因圆领袍的便携性,使之在唐之后,渐演变成女性服饰,如《宋仁宗皇后像》中就有着圆领袍的宫人形象。至明代,圆领袍已经成为贵族女子的盛装,在明代荣像中常常可以见到。
    瑰丽的唐代女子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女子除女着男装外,其主要服装样式是襦裙服。一般为上身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有的还搭配帔帛,或者在外面套上半臂,足穿凤头丝履或线鞋。

    唐代女子所穿的襦有各种各样的领口,有圆领、方领、鸡心领、斜领,颜色以红色居多,也有白色、青色和黄色等,唐代初期女子所着的襦一般为窄袖。中唐之后,襦或衫的袖不断加宽。盛唐时,还出现了袒领短襦,这样大胆的着装可谓是这时的一大特色。
    
    山西太原南郊金胜村太原化工焦化厂唐墓墓室西壁出土壁画中身着橘红色半臂,下着长裙的女子

    下装以裙服为主。裙服面料多为丝织品,裙子长度比较长,且流行将裙腰提高到腋下,用丝带系扎,长裙曳地,更加凸显女子修长的体态。女子长裙有很多褶子,大多由六幅巾帛制成,并且多种颜色相间,称为间色长裙,如新疆阿斯塔纳墓就出土了一件印花六幅裙。裙子的颜色以红色最为流行,即人们常说的石榴裙,在很多唐代诗歌中都可以看到对它的描述,如元稹的“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同样出土一件精美的石榴裙。
    
    瑞花印花绢褶裙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
    
    陕西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的披披帛,身着长裙女立俑

    半臂和帔帛是襦裙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半臂是一种短袖上衣,一般多为对襟,长及腰间,两袖宽阔,长不掩肘,前面用丝带系扎。多加罩一件半臂,是初唐时期非常流行的装束,后期随着女装的肥大,半臂不再经常使用。除此之外,唐代女子通常还在肩背上披搭一条帛巾,称为帔帛,通常为轻薄的纱罗,上面印画各种花纹,帔帛两端垂在手臂旁边,或捧在胸前,下面垂至膝下,或一头系在裙子系带上,另一头绕过肩背自然下垂,在行走过程中,飘舞飞扬,平添一份洒脱之美。在唐代陶俑和墓葬壁画中经常可以见到披着帔帛的女子。

    线鞋和蒲履由于其轻便的特点,很受一般妇女的欢迎,而贵妇一般则着笨重的凤头履等“规制亦重”的履。
    
    变体宝相花纹锦履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北区381墓出土

    总体看来,唐代初期女装衣裙窄小,这在初唐时期的墓葬壁画上可见,中唐之后,女装愈来愈肥,至晚唐,衣袖几可触地。
    唐代女子首饰——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女性的首饰从佩戴部位上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和手饰等几大类。从材质上分,有玉石、金银等类。首饰不仅用于装饰,还体现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等。唐代首饰中,以簪、钗、玉梳背、步摇、钏为最常见。

    簪,古代男女皆戴簪,男子用簪固定冠,女子用簪固定发髻。簪子为一股。唐代金银铜簪十分流行,簪首的装饰纹样丰富多样。有的簪首雕刻精美,工艺精湛。1989年西安东郊唐韦美美的墓出土一件白玉簪,首端雕琢成花蕾状,简洁中透出精致。
    
    玉簪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韦美美墓出土
    
    鸳鸯海棠纹玉簪饰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内唐兴庆宫遗址出土

    钗,为双股,不能去其一而独立存在,故而常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钗的造型丰富多样,名称也十分形象,如花钗、燕钗等。唐代妇女流行云鬟高髻,讲究发髻的造型,头部装饰复杂华丽,出现用金银制作的各种花钗。唐代的花钗,一般为一式两件,构图相同,图案相反,使用时,左右对称地插戴在发髻两旁。花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命妇之服,一品花钗九树,二品花钗八树,三品花钗七树,四品花钗六树,五品花钗五叔。妇人头上花钗的多少,成为其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
    
    玉钗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电缆厂唐墓出土

    
    鎏金菊花纹银钗 2件,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步摇则是钗中的一种,为唐代贵族妇女所佩戴,步摇上饰玉兽金花,并有五彩珠玉垂下,随人行走时而摇动,为女子平添了妖娆婀娜之美。

    玉梳背大多数造型相似,上部呈半月形,下部宽平无梳齿,为扁平且薄的榫,以供镶嵌金属或其他质地的梳齿所用。唐代女性喜欢在发髻上插几把小小的梳子,露出漂亮的梳背以作装饰。用小梳作装饰,盛兴于盛唐,宋代不再流行。敦煌130窟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女十三娘供养像就是头插小梳,鬓边佩戴珠玉步摇的形象。

    
    海棠花纹玉梳背 陕西省长安县茅坡村唐墓出土
    
    敦煌130窟女十三娘供养像

    钏在唐代有金、银、玉、琉璃等多种质地,形制有环状闭合式和开豁口两大类。如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镶金白玉环,便是闭合式的。
    
    玉臂环 何家村窖藏出土

    除以上几种首饰外,唐代还有戒指、耳珰、项链等,不再一一赘述。

    大体而言,唐代初期女子首饰风格简约利落,除发髻多变外,很少见使用首饰,开元之后,女子首饰逐渐趋于华丽繁缛,有些甚至近乎病态,这些审美观念的转变与社会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
    唐代女子的化妆和发式——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女子化妆过程大致包括施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等。施粉在唐代是十分常见的。唐代壁画上就可以看出当时很多女子的面部都涂成了雪白。抹胭脂就是在施粉的基础上,将胭脂敷于两腮。唐代女子画眉前,一般会把眉毛剔去,然后用青黑色的染料黛画出姿态各异的眉毛。眉型主要有柳叶眉、月眉、阔眉、八字眉、远山眉、烟熏眉等。花钿是一种额饰,唐代花钿的形状丰富多样,有桃形、梅花形、宝相花形、三叶形灯。花钿多用金箔片、纸等材质剪贴成花钿,并粘贴于额头上。另外,唐代女性仍有将黄色颜料涂于额部的做法,称为“额黄”。而用胭脂点在面颊上的圆点,叫做状靥,是与花钿相互配合的化妆手段。斜红则是面颊上的一种装饰,其形如月牙,色泽鲜艳,一般位于太阳穴处,左右对称分布。唐代女性唇式变化丰富,基本唇形以娇小浓艳为时尚,且唇色基本都是红色,但中晚唐也出现过乌膏涂唇的现象。
    
    女俑头像 辽宁旅顺博物馆藏
    
    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头梳高髻,饰花钿、斜红和面靥的女俑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唐代女子发髻样式十分丰富。文献中记载的发髻样式包括半翻髻、螺髻、双丫髻、反绾髻、乐游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抛家髻等。
    

    
    不同发髻样式

    总而言之,唐代女子衣裙在初唐时期仍沿袭隋代样式的狭窄,且钗梳首饰用的较少,发髻干净利落,装饰较少,面部化妆也较少,盛唐之后衣裙逐渐宽大,发式和首饰也逐渐多起来,妆容精致,及至于晚唐,服饰更加肥大,衣袖几可曳地,首饰亦愈加繁缛,面部妆容也趋于审美怪异。
    唐代男子常服——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男子服饰在吸收胡服式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一改汉魏时期宽衣博带的风格,常服服饰主要为幞头、圆领袍衫、革带和长靿(yao)靴。

    幞头是男子头饰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可谓是这一时期男子服饰的独特标志。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主要的变化在两脚上。双脚轻薄、柔软下垂的称为“软脚幞头”;两脚或圆或阔,犹如硬翅微微上翘的称为“硬脚幞头”。到了唐朝末年完全变成了帽子。
    
    西安懿德太子墓第三过洞西壁出土的内侍图 七名内侍均身着圆领袍,头戴幞头

    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常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样式简单,剪裁方便,有利行动,故上自帝皇、下至厮役皆普遍穿着,用颜色、花纹做等级区别。一般是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
    
    甘肃庆城县庆城镇穆泰墓出土的彩绘陶牵马俑 头戴黑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腰束带,下摆撩起,足穿黑靴

    革带束在腰部,有的革带上有穿孔,下垂小带,上佩戴囊、刀砺等物件,称之蹀躞带,《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武官五品以上佩革蹀躞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盛唐以后,革带下的环逐渐废去,蹀躞小带直接穿过銙上的“古眼”垂挂下来。山西金胜村唐墓壁画上的马夫及唐郑仁泰墓出土的骑猎俑都腰束蹀躞带。
    
    山西太原南郊金胜村太原化工焦化厂唐墓出土的男侍图 头戴软角幞头,身着窄袖圆领袍,腰系黑色革带,挎长剑,足穿黑色长靴

    靴子原为胡服,到唐时不再限于戎装,一般文武官员和庶民百姓都可穿着,只是样式略有差别。考古发现的唐代陶俑或壁画上处处可见穿靴的例子。

    在考古出土材料中,可经常见到男子身着颇具胡风的翻领窄袖长、短袍服的形象,有的还在翻领袍内穿圆领袍衫。另外还有着上衣、下裤的袴褶服,如李寿墓第一过洞东壁仪卫图中就有两人上穿宽袖齐膝红袍,下着宽腿裤,裤管于膝部束扎。
    
    李寿墓第一过洞东壁出土的壁画中身着袴褶服的侍从

    尽管圆领袍衫的花纹、色彩、材质千差万别,幞头样式随时代也有变化,但以幞头、圆领衣为常服的唐代男子服饰不仅开创了服饰史上的新风,且影响深远。
    唐代男子官服——云想衣裳系列

    唐武德四年,唐高祖颁布了衣服诏,规定皇帝的服装共十二种,其中冕服确定为六种,而衮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礼服,在各种祭祀和宫廷重大仪式中皇帝均会穿着。据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和敦煌莫高窟220窟的壁画,我们大致可知衮冕的形制:头戴冠冕,上着宽袖直领上衣,下着多重裙裳,腰间束宽玉带,前系蔽膝,足上着赤舄。
    

    
    帝王出行图 敦煌220窟

    唐代官员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有的还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客使图》,上面三位唐朝官员穿着宽身大袖的红色上衣,领口和袖口绣有宽黑边,外衣领口内露出白色单衣的领边。下身着白色裙装,裙裳的下摆加缀细密折裥的黑色裙裾。腰间系带,腹前垂下蔽膝。腰后拖有彩色菱纹绶带,足穿黑色笏头履。头戴黑色介帻,外罩透明黑纱制的武弁大冠。这与文献中对朝服的记载相符。
    
    客使图(局部) 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中部东壁

    除此之外,墓葬中出土的众多文武官俑的形象,则是头戴冠,身着广袖长袍,腰束带,双手于胸前执笏板。如陕西礼泉县李贞墓出土的彩绘武官俑和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三彩文官俑都是这样的服装样式。
    
    三彩文官俑 河南洛阳出土
    
    彩绘武官俑 陕西礼泉县李贞墓出土
    唐代军戎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唐代初年的军戎服饰与南北朝和隋代的样式相差不大。唐代中期,贞观之后,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逐渐形成,至晚唐时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制。

    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以制造材料命名。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在铁甲中,明光甲的使用最为普遍。细节上稍有创新,如铠甲肩部出现有虎头、龙首造型的护肩,披膊有的垫在护肩下,有的为护肩取代;小腿部开始使用胫甲;盛唐后期至唐末,胸腹部的圆护上也出现了各种兽头、虎吞等雕塑形象。
    除明光甲之外,步兵甲也是唐代比较重要的一种。步兵甲的腿裙比较长,且一般不开衩。唐代的皮甲,在形制上都仿照明光甲。
    
    三彩武士俑 陕西西安东郊出土 头戴虎头战帽,身穿甲衣长袍,肩披虎头铠,足蹬高靴
    
    彩绘描金陶武士俑 宁夏固原史道洛夫妇墓出土 头戴翻缘盔,身着明光铠,下着裙,足蹬靴

    除此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盛唐时期的彩塑、墓中出土的陶俑以及石刻天王、武士造像上,经常出现一些装饰华美的铠甲,应该就是这类绢布甲。

    
    彩绘武士俑 山西襄垣县唐墓出土 头戴虎皮纹兜鍪,身着长袍,外披护肩胸的甲装,足着黑色长靴

    唐代武官的专门戎服为缺胯衫,两侧开衩,士兵的戎服主要有缺胯袍和盘领窄袍。头上多戴幞头,有时还在幞头外包一块红色或白色的罗帕,称作“抹额”。

    
    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出土的仪卫图(局部) 中头戴红色抹额的侍卫

    唐后期出现了一种“抱肚”的戎服附件,抱肚成半圆型围于腰间,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腰间佩挂的武器与铁甲因碰击、摩擦而相互损坏。唐代武将好穿乌皮靴,靴头尖而起翘。但武官着朝服、常服时也穿鞋头有云头装饰的舄履或麻鞋。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云想衣裳系列

    据地宫出土的《随真身衣物账》记载,中有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等供养的丝绸服饰多达七百余件,种类包括有绫、罗、纱、绢、绣、印花和编织等,一般以专门的箱箧盛放。从丝绸的组织结构来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绸几乎包括出土丝绸的所有品种,可谓是一座丝绸的宝库。

    地宫出土了几件精美的刺绣包袱,其中一件檀香木函内残綉袱,刺绣纹样只残存有二簇花草纹、二只蝴蝶、一只鹦鹉及一只大鸟的翅膀。这件残品的刺绣针法包括有抢针、瞬线、齐针、接针、盘金、钉金线、羼针及刻鳞针,刺绣用绒线,綉技精湛,无论是从色彩处理上,还是刺绣技艺上,均可谓是刺绣中的上乘之作。

    
    檀香木函内残綉袱

    法门寺地宫出土丝织品的用金加工的形式包括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蹙金等,尤以织金锦和蹙金绣更为珍贵,地宫出土了五件完整的蹙金绣供奉品,其中一件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十分精美。半臂领口上左右两边绣有如意云头状纹饰。其余部分满绣折枝花,每朵花的花蕊上还钉有一粒小红宝珠闪闪发亮,活泼艳丽。而另一件紫红罗地蹙金绣裙,则是在紫红罗底上盘绣蹙金的山岳、流云纹样,一字形腰带上蹙绣对称的流云纹,整件裙子富丽堂皇。

    
    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
    
    紫红罗地蹙金绣裙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可以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众多丝织品,代表了当时唐代宫廷丝织业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为我们研究唐代的丝织、印染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承前启后的五代十国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五代十国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北宋建立为止(公元960年)历经50余载,服饰大体沿袭唐制,并在相似性中逐渐孕育出新的服装样式。

    这一时期男子的服饰与唐代一样,仍以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衫、腰束革带、脚穿黑靴为主流,不同的是,幞头的形制与唐代明显不同,如甘肃安西榆林窟中绘于五代时期的曹议金行香图中,曹议金身穿圆领宽袖袍衫,腰系革带,足着黑靴,唯独头上所戴的幞头已将软翅改作了硬翅。陕西咸阳出土的五代后周冯晖墓壁画中也有这样的硬脚幞头,这与唐代幞头大不相同,其形制正处于唐宋之间,恰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
    
    曹议金供养像(局部) 榆林一六窟甬道南壁

    
    陕西彬县五代冯晖墓出土 头戴硬角幞头,身着圆领袍服的男子

    河北曲阳县灵山镇五代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浮雕中的侍女,头插小梳,上身内穿抹胸,外罩窄袖短襦,肩披帔帛,腰系绦带,下着长裙,脚穿高头履。体态丰腴,表情矜持慵懒,与晚唐的服装发式无明显区别,仍然留有浓厚的唐代遗风。甘肃榆林窟中的五代供养人图上,贵妇人的服装样式与晚唐时期的贵妇人一样,只是服饰更加艳丽,面部妆容更加精致考究,首饰也更加繁缛,头上满布金银玉石梳篦、钗等装饰,整个打扮珠光宝气。另外,在莫高窟的五代壁画上,还可以见到身穿回纥服装、梳回纥发髻的女子。
    
    彩绘奉侍浮雕 河北王处直墓出土

    
    新妇小娘子供养像中的女子服饰 敦煌九八窟北壁

    这些实物资料都说明了唐代服饰文化影响的深远,同时透露出了些许改变,并在接下来的北宋年间迎来全新的服饰面貌,当然,其中以女装最为显著。
    简洁质朴的宋代女装——云想衣裳系列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统一的政治局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重文轻武的政治意识,程朱理学的逐渐发展和深入,使得当时人们的美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从宋代出土的众多文物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变化,这一观念反映到服饰上,就是与前代相比,无论是宋代男装,还是女装,风格逐步悄然变化,尤其是女装样式简单质朴,色彩清新淡雅,仿佛一切明艳张扬的因素都收敛起来了。

    女装大体沿袭唐五代以来的样式,以上着襦袄、下着长裙为基本组合。
    
    彩绘泥塑侍女立像着红襦黄裙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壁西起第二人

    褙子是宋代新出现的服装式样,男女皆可穿着。褙子的形制是长袖、长衣身、对襟,前后衣裾不缝合,两侧衣衩开缝直至腋下,腰间需束带。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不系结,垂挂作装饰,可能是模仿古代中单交带的形式,有“好古”之意。褙子有直领对襟、斜领交襟和盘领交襟三种,以直领对襟为最普遍。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的褙子。宋代女子上至贵族妇女,下至女仆皆可穿着,使用很普遍,考古出土中的宋代壁画和雕塑作品中处处可见上着短襦,下着长裙,外穿褙子的女子形象。有的还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挂“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以便在行走过程中保持优雅的仪态。

    
    石女立像 北宋 河南方城县金汤寨出土

    
    紫灰縐纱滚边窄袖褙子 南宋 福州淳祐三年黄昇墓出土

    女子所穿的裙子大多以罗纱制作,上面加以刺绣和彩画,轻便又漂亮。
    
    褐色罗印花褶裥裙 南宋 福州淳祐三年黄昇墓出土

    宋代女子的发式与晚唐五代大致一脉相承,流行各种样式的高髻,山西太原晋祠中的不少彩塑宫女都是头梳高髻。若不梳高髻,还可梳成其他式样,如大盘髻、小盘髻,除此之外,还流行头戴种类繁多的花冠。各地出土的宋代墓葬壁画中都有头戴花冠的女子形象。《历代帝后图》中,宋仁宋皇后侍女的头上所戴的花冠是精致非常,可谓是花冠的精品之作。
    颇具文人气息的宋代男装——云想衣裳系列

    宋代男子常服沿袭了唐代的基本搭配,即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腰系革带、脚着黑靴或履。但与唐代不同的是,幞头为硬脚幞头,硬脚作成直脚、曲脚、交脚等多种样式,最常见的是直脚,且尺寸越伸越长。袖子加宽加大,有的几乎达到地面,这一改变颇具古意。只是,与唐代不同的是,袍服内有衬领。
    
    合领单衫 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
    
    圆领单衫 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

    除圆领袍服外,交领长袍、直领长袍、直裰也是宋时文人的日常服饰之一。其中直裰是僧人普遍穿着的衣服,背面由左右两个衣片缝合而成,中间的衣缝从上至下是一条直线,所以又称为直缝。

    宋代朝服据敦煌壁画可知,与唐代差别不大,头戴进贤冠等,内穿白色中单,外着宽身大袖上衣,下着裙裳,腰系革带,腹前垂蔽膝,领口和袖口均镶有边饰,足穿乌皮靴等。与唐代最大的不同是新出现了方心曲领。四川成都北宋宋京夫妇墓出土的一个文官俑头戴进贤冠,身着交领右衽广袖长袍,这是宋代文官的典型着装。
    
    文官俑 四川成都北宋宋京夫妇墓出土
    
    头戴长脚幞头,身穿圆领长袍,双手于胸前持笏板的文官像 贵州遵义杨粲墓出土

    下层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衣着则以轻便,利于劳作为前提。上身多着缺胯衫,下穿长、短裤或三角形的犊鼻裤,脚穿草鞋或麻鞋,有的甚至赤脚。
    
    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各色人物服装(摹本)局部
    辽代契丹人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契丹人,无论男女传统服饰皆以长袍为主,其式样一般是圆领、窄袖。男子长袍里着裤,腰间束带,脚蹬长靴,一身装扮干净利落,再加上契丹男子髡发,更加显示出草原牧民的粗犷彪悍。
    
    髡发,着圆领窄袖红色长袍,内露白色中单,腰系革带,脚蹬黄色靴子的契丹侍卫 内蒙古赤峰小五家乡塔子山2号墓出土

    据《辽史》记载,只有皇帝和一定级别的官员可以戴冠、巾,其他人一律不允许私自带帽。所以我们在辽代墓葬出土的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光着头的契丹人。
    
    备酒图中头戴幞头和髡发的两位男侍 河北宣化下八里5号张世古墓出土

    目前辽国范围内常见的女子着装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上着袄或衫,下着裙,这应该是受中原汉族女子着装的影响。另一种则是穿直领或交领窄袖长袍,腰间系带,这应该是契丹族传统服饰。

    
    头戴黑色帽子,着窄袖长袍的契丹女子 吉林库伦旗前勿力布格村1号墓出土
    
    身着短袄和百褶长裙的侍女 河北宣化下八里10号张匡正墓出土

    随着契丹人与汉人的相互交往,汉族的传统服饰逐渐影响到契丹人的穿着。如袍服的长度逐渐加长,至脚踝处。左右衽这一区别契丹人和汉人服饰的鲜明特点也渐渐模糊。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活在辽国范围内的汉人衣着在保留中原民族的特征之外,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契丹人的影响。如河北宣化辽墓出土的壁画中,不少男子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服,只是下身却着长裤,足蹬皮靴,表现出契丹民族服饰的特征。
    元代蒙古族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与契丹族一样,蒙古族也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民族。所以其民族服装非常简洁。

    冠帽可以说是蒙古族男女服饰中非常鲜明的特征。蒙古族贵妇所戴的顾姑冠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据学者研究,制作顾姑冠主要以桦木做骨架,外面包有红绢,用金帛作顶。冠顶上用柳枝或细铁丝做一个高起的细架,上面包有青毡,整体上大下小。贵族妇女所戴顾姑冠的上面装饰十分华贵,宝石、珍珠、彩珠、翠花、琥珀、织锦、孔雀毛等物品为顾姑冠增添了炫目光彩。现在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元世祖皇后画像和陕西蒲城洞耳村墓中壁画中妇女头上所戴顾姑冠都是其身份和地位的显示。男子冬天戴帽子、夏天戴笠子。笠子顶有尖有圆。除此之外,元代蒙古族男子还流行一种名为瓦楞式的帽子,陕西西安元代段继荣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就戴有瓦楞帽。贵族男子冬天所戴的帽子多用贵重皮毛制成。
    
    棕色罗刺绣花鸟纹夹衫 内蒙古元代集宁路故城出土
    
    印金花卉绫长袍 内蒙古集宁路故城遗址出土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男子发式均为“婆焦式”,这种发式大致就是先把头发分成四部分,脑后的一部分剃光,前部的一部分修剪成桃形、尖角形等形状,左右两边各编成辫子,结成环形,分别垂在两耳旁。元代皇帝的画像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式。

    蒙古族传统服饰无论男女服饰皆主要以袍服为主,着长靴,男子袍服较短,通常在膝盖上下,腰间束带,女子袍服长度通常至脚踝。袍服领子多样,既有方领,也有圆领和交领,左右衽兼有。
    
    头戴荷叶帽,身着长袍,胸扎护围,腰束带的男舞者 河南焦作西冯村出土
    
    对坐图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出土

    在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服饰逐渐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出土的一幅墓主人夫妇对坐图中,男主人头戴折沿带披帽, 身着束袖长袍,腰扎包肚,足蹬红靴。女主人头戴元代流行的蒙族妇女冠式—“顾姑冠”,身着宽大袍服”,西侧男侍留蒙人“婆焦”发式,身着左衽长衣,束带悬囊,足蹬筒靴,腕搭拭巾,怀抱长杖。东侧女侍,辫发,上衫下裙,外罩半臂。这一幅壁画,既有蒙古族男女典型的装扮,又有汉族服饰的影子,可谓是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最好写照。
    明代女子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明代妇女的着装基本沿袭唐宋的女装式样,主要有冠、衫、袄、褙子、比甲、裙子、膝裤、霞帔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冠和霞帔,两者都是明代命妇礼服中的一部分,是区分身份和等级的主要标志。礼服一般为命妇朝见皇后,礼见舅姑及祭祀时所穿的服装,一般由冠、霞帔、大袖衫和褙子组成。
    
    《明会典》记载不同等级的霞帔(采自赵丰:《大衫与霞帔》,《文物》2005 年第2期)

    霞帔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初现于北宋,但直到明代才形成严格的使用制度。它以狭长的布帛为之,上绣云凤花卉。穿着时从大袖衫背后下摆底部开始向上延伸,由领后绕至胸前,下垂至膝,底部以坠子相连。霞帔的使用在颜色、质地、纹样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霞帔坠子同样如此,不同等级的命妇有不同的要求,在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明万历定陵和江西宁靖王夫人吴氏墓都出土过霞帔的实物。
    
    明刊《中东宫冠服》中霞帔与帔坠的佩戴方式(采自孙机:《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8月)
    
    压金彩绣云霞翟纹霞帔 长245、宽26厘米 明南昌宁靖王吴夫人墓出土
    
    霞帔坠子 明南昌宁靖王吴夫人墓出土

    命妇的常服还有补服,补子的图案依据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不同。在江苏常州王洛家族墓的一号王洛之妻盛氏的墓中就随葬有三件补服,其中两件样式相同,都为交领右衽,宽袖,右腋下有扎带,两侧开叉,衣长84-86.5厘米。衣服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补子,补子图案都为狮子,是明代命妇补服的实物证据。
    
    盛氏的补服 江苏常州王洛家族墓一号墓出土

    除以上服装外,明代妇女的普通着装以上身为袄、衫,下身为裙,外罩褙子或比甲最为常见。比甲是明代妇女使用非常广泛的服装,无袖无领,对襟中缝,两襟间用带子系合,长度比后来的比甲要长,一般罩在衫或袄之外。
    明代男子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明代无论文官还是武官,其官服大致可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祭服,最为尊贵,只用于祭祀的特定场合。洪武二十六年制定品官祭服。一品至九品都是青罗衣,白纱中单,黑领黑边。赤罗裳,赤罗蔽膝。冠带、佩绶等都依朝服品级。朝服用于大祀、庆成、正旦、颁诏等国家大典。戴梁冠,穿赤罗衣、裳,佩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
    
    手持笏,头戴七梁冠,身着交领长袖袍,方心曲领,腰间系玉带、佩绶带、蔽膝,足蹬云头鞋的文官石像 北京昌平县十三陵神道

    公服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等,以后改为常朝时穿便服,只在初一、十五朝参时穿公服。这种服制由展脚幞头和盘领右衽袍组成。常服用于常年理事,最初与公服相同,洪武二十六年后,在常服增加了补子,主要由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三部分组成。山东发现的明初的鲁荒王朱檀墓中出土了明代亲王服饰。其中首服包括九旒冕、九缝皮弁、乌纱折上巾、笠帽等,让我们对明代皇族不同场合所戴的冠帽制度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九旒冕 山东鲁荒王朱檀墓出土

    明代官员常服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等级标志——补子,它通常为方形,前胸和后背各一,其上图案以金线或彩丝织成飞禽走兽纹样。使用时将其缝在衣服上,所以这种衣服又称为“补服”。明代规定文官绣禽类,武官则绣兽类,具体样式公、侯、伯及各品官各不相同。明朝这一创制,延续到清朝,成为区别官员品级的又一显著标志。
    
    明代不同品级文武官员补子图案

    儒士、生员、监生等读书人大多穿襕衫或直裰。明制规定,生员襕衫用玉色布绢制作,宽袖,沿有黑边,黑色软巾垂带。直裰是一种斜领大袖的长衫,因背之中缝直通下面,故名。此外,还有穿“曳撒”、程子衣、褡护、罩甲的。曳撒,可能是受元代质孙服中的腰线袄影响,交领,上下衣相连,大襟、长袖,腰间作无数的襞积,腰部以下在两边折有细裥,是士庶男子的一种便服。明朝后期,士大夫宴会交际时也多穿用。后来的程子衣与它类似。

    
    曳撒 身长141厘米 北京丰台区南苑苇子坑出土

    明朝平民百姓服装,一般是上身着衫袄,下身着裤。赤脚或穿草鞋,完全是为了劳动便利。

    明朝男子的冠帽形制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流行的有网巾、四方平定巾、六合统一帽等,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形似渔网,多用黑色细绳、马尾、综丝编织而成。巾口用布制作,旁有金属小圈,用以贯穿绳带,紧带即可网发。戴网巾又是男子成年的一个标志。网巾一般衬在冠帽内,也可单独使用,露在外面。另有士人常戴的四方平定巾,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缝制而成,可以折叠的四方形便帽。除此之外,明代还出现了六合一统帽,就是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的“瓜皮帽”,它是用六块三角形的罗帛缝合而成,下面加上帽圈,制作简单,戴着也方便,因而市民百姓多有使用。
    明代妇女 (髟狄) 髻——云想衣裳系列
    ?髻的出现一方面是受了北宋以来妇女戴冠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金元时期“包髻”的流行有关。在元代时,?髻就是发髻本身,但在戴冠和包髻的影响下,?髻上裹以织物,逐渐?髻就由指发髻本身,变成指罩在发髻之外的包裹物了。可以说,?髻是明代出现的一种新式假发髻,一般用金银丝或马鬃、头发、篾丝等材料编成,外覆皂色纱,佩戴时罩于头顶发髻之上。

    明代的?髻是已婚妇女的正装,家居、外出或会见亲友时都可以佩戴。在已发掘的明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都是用金、银丝作成的?髻。江西南城县明益庄王万氏墓出土一件小金冠。金冠用细如头发的金丝制成,其上镶40余块宝石,其下两侧孔内各插金簪一枚,制作精致瑰丽。一般情况下,金?髻是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妇女才可以佩戴。
    
    嵌珠玉金冠 明代益庄王妃万氏墓出土

    明代妇女一般不单独戴?髻,围绕它要搭配各种簪钗,这些簪钗因佩戴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而各有名称。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各部位的名称命名不一致,但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花钿,也有称发箍的,戴在?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或左右两端连缀系带。造型多为花卉、云朵、龙凤、仙人等,有些还镶嵌珠玉宝石或以点翠作为装饰。江西南城益宣王孙妃墓和江苏江阴青阳明墓都出土有这类花钿。
    
    镶宝嵌玉八仙金钿 明代益宣王孙妃墓出土

    围髻,形制为梁下垂珠子璎珞,环戴于?髻下部,璎珞一直垂至额头。
    
    围髻 明定陵出土

    挑心,戴在?髻的正面中部,长簪,背面有斜挑向上的簪脚,由下向上插入。簪首多做佛像、梵文、宝塔和仙人等造型。
    
    金镶宝蜂蝶赶菊挑心 湖北荆恭王墓出土

    分心,戴在?髻前后。位于挑心之下,样式主要有佛像、观音、梵字、龙凤、花卉及神仙人物等。

    满冠,造型若群峰并峙之山峦,当中一峰最高,两侧对称,正视之犹如笔架,一般戴在?髻背面底部。
    
    银丝?髻(背面)和金满冠 上海卢湾区李惠利中学明墓出土

    掩鬓,顾名思义,插戴位置靠近左右两鬓,因此成双成对。造型多做成带尾的祥云状,簪脚朝上。
    
    楼阁人物掩鬂 明代益庄王妃万氏墓出土

    除以上各类簪类外,还有各类短簪子和?髻搭配。明代所谓“一副头面”便是指插戴在?髻周围而装饰题材一致的各式簪钗。
    明定陵出土的皇帝冠帽——云想衣裳系列

    明定陵葬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与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定陵出土了丰富的冠服用品,为我们研究明代帝后服饰制度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其中,帝后棺内及随葬器物箱内共发现了10顶冠帽。包括皇帝冕冠2顶,翼善冠3顶,皮弁1顶。

    冕冠是帝王的礼冠。与衮服配套穿着,是皇帝最高等级的服饰。冕冠自周代就已经形制完备,并一直延续到明代。定陵的冕冠一顶出自万历帝棺内,保存状况较好,另一件则出自器物箱内,残破较多。棺内出土的冕冠前圆后方,上覆冕板,前后各缀十二旒。冕板以桐木为质,长38.7、宽19厘米,上面贴一层黑素缎,下面贴一层红素缎。每旒穿玉珠九颗,包括白色三颗,红、蓝、绿各二颗。另穿有珍珠若干。旒长17厘米,旒间距1.6厘米。冕胎用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状,髹黑漆。后面订罗带三条。冕顶有一条长方形玉衡。玉衡上部以玉簪贯钮。簪分两段,分别固定在冠的两侧。另有红色圆绦带一根,末端连有红丝缨。红丝带一对,订在冕的两侧,结在颌下。两耳部各系二玉瑱,一白一绿。冠冕的形制与《明会典》永乐三年定《皇帝冕服》的制式基本相同。
    
    冕冠复制件,冕旒为原物

    翼善冠为皇帝常服时所戴,定陵共出土3顶,形制相同,只是质料不同,一顶为金翼善冠,两顶为乌纱翼善冠,其中一顶戴在万历帝头上。金翼善冠全部用金丝编结而成,通高24、冠口径20.5厘米。由前屋、后山(分前后两片)、角三部分组成。后山饰双龙戏珠。金冠的制作采用掐丝、累丝、码丝、焊接等多种工艺,是明代金银制作工艺最高水平的杰作,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唯一的帝王金冠。万历帝头戴的乌纱翼善冠,后山前面嵌二龙戏珠,龙身用金垒丝编结而成,并镶嵌有各色宝石。金色龙身搭配黑色纱面,极富动感。
    
    金翼善冠 前视
    
    金翼善冠 背视
    
    乌纱翼善冠

    万历帝棺内还出土了一件皮弁,胎为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状作胎,上髹黑漆,内衬红素绢一层,面敷三层黑纱,口里侧衬一层红素罗。口沿外用金箔贴金箍一道。皮弁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内钉包金竹丝一缕。缝中各缀玉珠九颗、珍珠三颗。玉簪一件,为二段,每段各有穿孔两个,备穿线系结。系于簪两端的红色圆绦带通长115、缨长7.8厘米。
    
    皮弁(复制件)

    除以上冠帽之外,万历帝棺还出土了12件网巾。网巾为男子束发所用,在明代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可服之。

    
    素网巾(复制件)
    明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云想衣裳系
    明定陵共出土凤冠四件,分别为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4顶凤冠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冠均为漆竹胎,冠上皆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和博鬓,只是具体数量、重量不同。

    三龙二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属于孝靖皇后。其中三龙二凤冠总重2165克。冠上饰金龙三、翠凤二。正中一龙及二凤皆口衔珠宝结。左右各三扇博鬓,冠上共嵌红、蓝宝石九十五块,珍珠三千四百二十六颗。
    
    三龙二凤冠

    十二龙九凤冠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之间插饰翠云、翠叶。冠后面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衔博鬓,左右各三扇,全冠共有宝石一百二十一块,珍珠三千五百八十八颗,小红宝石十八块。冠总重2595克。
    
    十二龙九凤冠

    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属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正面上层有九龙,中层为八凤,下层绕以三排珠串饰,背面上部立一凤,龙凤皆口衔珠宝结,冠顶以宝石和串珠组成一组花卉,下缘一周嵌红蓝宝石,每块宝石周围饰以串珠。博鬓左右各三扇。冠上共嵌宝石一百一十五块,珍珠四千四百一十四颗。总重2320克。  
    
    九龙九凤冠

    六龙三凤冠正面顶部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两侧在如意云形云头上各饰一飞龙,口衔珠宝串饰;中层三凤,下层为大珠花三树。背面三条飞龙并列,口衔珠宝滴,中下层为大珠花四树。冠口外沿一周嵌红蓝宝石,间饰珠花,里为金口圈。博鬓左右各三扇,插在金龙首内。共嵌红宝石七十一块,蓝宝石五十七块,珍珠五千四百四十九颗。总重2905克。
    
    十二龙九凤冠

    凤冠是皇后的礼冠,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据《明会典·皇后冠服》所载:洪武三年及永乐三年定制均为“九龙四凤“冠。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和冠上所饰珠花、翠云之数均与《明会典》所载不合。由此可知明初所定冠服制度至万历时期已有变化。

    除凤冠外,孝端皇后棺内还出土了1件围髻、1件抹额、1顶棕帽。抹额出土时佩戴在孝端皇后额头一周。孝靖皇后棺内出土3顶棕帽。这4顶棕帽形制相同,皆似尖圆锥体,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制成后套合缝制在一起。其中1顶戴在孝端皇后头上,上面插戴各式簪钗。
    
    抹额
    

    
    棕帽及复原图
    
    孝端皇后棕帽上所插戴簪钗
    明定陵出土的皇帝衣物——云想衣裳系列

    定陵共出土可辨认形状的服饰385件。其中,万历帝的服饰包括衮服、龙袍、衬褶袍、大袖衬道袍、中单、裳、蔽膝、裤、大带、绶、鞋、靴、袜等。

    万历帝内共出土了五件袍式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其中一件穿在万历帝尸体上。仅有一件保存较好。这五件衮服有两件为缂丝,一红一黄。三件为刺绣,均为红色底料。衮服形制基本相同,以编号为W336的衮服为例,身长135、通袖长250厘米。形制为盘领,大袖,右衽,窄袖口,领子右侧钉钮袢扣一对,大襟和小襟的外侧各钉罗带两根,左右腋下各钉罗带一根,便于系结,为袍式衮服。衮服的地纹主要为卐字、寿字、蝙蝠、如意云纹,寓意“万寿洪福”。衮服的前襟和后背中部上、中、下各有三个团龙。两肩部各有一团龙,左右两侧横摆上各有两个团龙,共十二个团龙。衮服左肩饰日,右肩饰月,背部为星辰、群山,两袖各两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对称分布于前后中部三团龙两侧。日、月、星辰、群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和龙,这就是十二章,每一种都有深意,象征皇帝文武兼备,英明果断,光明普照大地,恩泽施于四方。衮服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册封等大典时所穿的礼服。
    
    缂丝十二章衮服W232 复制件

    定陵共出土62件龙袍,除一件出自孝端皇后棺内外,其余全部出自万历帝棺内。有交领和圆领之分,形制均为大襟右衽,宽袖,窄袖口,大襟和右腋下处钉绸带两对,便于系结。袍子长度在121厘米到155厘米之间,上面有圆形龙补或方形龙补,数量不一,有二龙、四龙、八龙、十龙之分。地纹主要四合如意云纹、缠枝莲花纹、八宝纹等。龙袍有夹有单,质地有绸、缎、纱、妆花等,这些龙袍应是皇帝在不同季节不同场合所穿用的。
    
    缂丝十二章衮服W232 复制件

    定陵共出土62件龙袍,除一件出自孝端皇后棺内外,其余全部出自万历帝棺内。有交领和圆领之分,形制均为大襟右衽,宽袖,窄袖口,大襟和右腋下处钉绸带两对,便于系结。袍子长度在121厘米到155厘米之间,上面有圆形龙补或方形龙补,数量不一,有二龙、四龙、八龙、十龙之分。地纹主要四合如意云纹、缠枝莲花纹、八宝纹等。龙袍有夹有单,质地有绸、缎、纱、妆花等,这些龙袍应是皇帝在不同季节不同场合所穿用的。
    
    四团龙补交领夹龙袍W378

    万历帝棺内出土一件衬褶袍,面为织金妆花缎,里为罗。交领,上衣与下裳相连,右腋下有绢带一对。
    
    黄素绫大袖衬道袍W351 式样

    裳一件,系冕服中下身所着的服饰,似裙。黄素罗制成。在裳的前面下部钉有绒绣的六章,左右各二行,火、宗彝、藻一行,米、黼、黻为一行。颜色、纹样、形制与文献相符。

    万历帝棺内出土了40件中单,面料有缎、绸、绫等。既有交领,也有圆领。既有无袖、半袖,也有长袖的。有夹有绵。交领中单在左右腋下钉绢带一对,圆领中单则在左右襟相对钉绢带三对,以便系结。出土时有16件套在衮服或龙袍内。尺寸一般小于衮服或龙袍一寸,一般圆领袍服会内衬交领中单,中单领部露在外面,视觉美感十足。
    
    暗花交领中单 W312
    
    绿绫圆领中单W311:1 式样

    万历帝棺内共出土了裤子15条,有单裤4条和丝绵裤11条。裤子裆、腿肥大,裤腰上有裤袢,内穿有裤带。

    
    黄素绫丝绵裤W340:9

    靴子共出土了5双,其中单靴1双,毡靴4双,均为高靿,翘头,靴筒上部呈弧形,前高后低。万历帝棺内出土了10双袜、20双膝袜,袜均为高靿,齐头,靿后开衩口,衩口两侧有带,便于固定。膝袜则形似长方袋形,上口略小,下部略大,有里,无底,背面上部有衩口,两侧各有带。另外,还出土了2双云履毡袜,鞋与毡袜套在一起。

    除以上衣物外,万历内棺内还出土了12件束带,包括玉革带、大碌带和宝带三种。与衮冕相搭配穿着的蔽膝、绶带和大带各两件等帝王着装。为我们研究明代帝王服饰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明定陵出土的皇后衣物——云想衣裳系列

    明定陵孝端、孝靖两后的棺内共出土了各式女衣134件。有上衣、霞帔、裤、裙、鞋、袜。

    包括单衣29件,夹衣81件,丝绵袄23件,丝绵袍1件。面料包括缎、?、妆花、罗、织金、绫、纱、双面绒等。衣服普遍使用扣子,有丝质钮袢扣和金扣、鎏金铜扣之分。式样均为对襟,立领、方领或圆领,大袖,绝大部分在前胸和后背缝有方补,前胸左右襟各一块,后背一块。方补多为绣制,少数为缂丝。
    
    褐缎立领女夹衣D39前后式样
    
    织金妆花?方领女夹衣J55:5 纹样
    
    前胸方补女衣

    女衣上的纹饰十分丰富,以植物花卉纹为主,兼有云龙纹、龙凤纹、凤纹、草虫蜂蝶纹及万寿、洪福齐天等吉祥祝福文字。其中一件绣百子暗花罗方领女夹衣是女衣中的精品之作。这件百子衣前襟上部绣二龙戏珠,后襟为正面龙戏珠。两袖各绣直袖龙两条。前后襟和两袖满绣有童子一百个,各组画面的童子从1人到6人不等,组成40多个画面,有斗蟋蟀、捉迷藏、踢毽子、摔跤、放风筝等众多画面。童子天真活泼的神情表现的惟妙惟肖。百子图案中间,装饰有四季花朵和如意、金锭等杂宝图案。整体图案丰富多彩,配色协调,刺绣技艺高超,是一件难得的刺绣佳品。
    
    绣百子暗花罗方领女夹衣J55:1 复制件
    
    暗花罗方领女夹衣J55:1 绣放爆竹、哄童图

    2条夹裤分别穿在孝靖皇后和孝端皇后身上,均为缎面,腰身肥大,裤腰右侧有开口,两侧各有缎带一根,以便系结。
    
    黄缎女夹裤J159式样

    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棺内共出土裙47条。裙子面料有绢、?、纱、缎、罗、妆花缎等。颜色以红、黄、绿三种为多。形制基本相同,一般分作两大片,各三幅半,在腰后部相连一起。两端钉有绢带,裙下摆贴边为暗花罗。另外有一条为四幅、一条八幅。这些裙子中,有十六条为有花纹者,其余皆为素面。

    鞋共有19双,除二双穿在孝端后和孝靖后尸体上外,其余均出自孝靖后棺内。鞋子样式大致有尖足凤头平跟鞋、尖足凤头高跟鞋、尖足云头鞋、凤头船形。其中,尖足凤头高跟鞋有11双。从鞋底的尺寸皆为十多公分可知,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皆缠足。
    

    女鞋的不同样式

    除此之外,孝端后和孝靖后还各出土了1双夹袜、珍珠霞帔1件。
    ?奢华之色——明代金银首饰的特点

    明代是中国金银工艺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从考古上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十分可观。其总体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工艺繁复。与宋元相比,明代金银首饰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金银首饰工艺有锤鍱、錾刻、拉丝、累丝、掐丝、炸珠、镂空、焊接等。其中镶玉嵌宝的装饰方法更是在明代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制作出许多佳作。考古发现出土了很多镶嵌珠宝的首饰,尤以明代藩王墓为多。

    
    明定陵出土的各式簪钗
    
    南京板仓大队水泥预制厂明墓出土云形金掩鬂

    二、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明代金银首饰题材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除传统的动物、植物素材外,明代流行将佛教和道教题材以及戏曲题材用于金银首饰纹样。其中包括一些藏密风格的题材。这体现了人们追求消灾、祈福、辟邪的追求。

    三、首饰类型增多。除簪、钗等,明代金银首饰的分类更加细化,大大小小的簪钗依据插戴位置的不同而各有名称。同时,耳环再次兴盛起来,许多考古出土的耳环都十分精致细巧。

    
    南京中央门外回家山明墓出土松石金耳坠
    
    南京沐瓒夫人刘氏墓出土金戒指

    明代考古出土的金银首饰的主要群体包括藩王墓、各级官员墓等。尤其是明代藩王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虽有天潢贵胄之尊,却终身不得“高官”,得享“厚禄”,目前考古发现的藩王墓大都出土了质量上乘的珠宝首饰,整体风格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
    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金银首饰

    荆端王次妃刘氏墓位于蕲州镇黄土岭地区刘娘井村,过去常称“刘娘井明墓”。1955 年,当地兴修水利时发现墓葬,1956 年墓葬进行清理。根据出土墓志,可知墓主人为荆端王朱厚烇次妃刘氏。刘氏,弘治九年(1496)生,嘉靖三十八年(1559)奉敕封为荆端王次妃,嘉靖三十九年(1560)薨。

    墓中出土了凤冠一件、各式簪十一件,戒指四件,另外还出土了一件金七事。
    
    金镶宝钿花鸾凤冠

    金镶宝钿花鸾凤冠,高6.9厘米、底径9.9厘米。凤冠用粗金丝做成一个上小下大的攒尖式圆框,中心处为一只金累丝镶宝石的大凤,下面贴口处一溜五只金镶宝小凤在前,后面则为一溜金镶宝花钿,又以金钿花自第二行起依次向上节节收束,最上端则以一簇宝钿花结成一朵关顶。据墓主人的身份可知,这件凤冠的等级应属于亲王妃级别。
    

    
    金凤簪及细部

    与凤冠同出了一对金凤簪,长27.5厘米,凤口衔环,用以悬挂挑牌,足下祥云上镶嵌三颗宝石,与凤冠一样,同属于礼仪用物。
    
    金镶宝摩尼挑心

    金镶宝摩尼挑心长8厘米,簪首为一朵祥云上托光芒四射的摩尼宝珠,宝珠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祥云上同样镶嵌宝石,基本脱落。
    
    金镶宝玎珰七事

    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金镶宝玎珰七事,长37厘米。顶端金荷叶云题,下连三挂金链,中间一嵌宝菊花云板将三挂金链相连,金链上缀各项金事件:桃花、梅花、菊花、方胜、葫芦、石榴、瓜、桃、荔枝等,末端饰双鱼缀。七事为明代佩戴在裙裾上的装饰品,《客座赘语》曰:“以金珠玉杂治为百物形,上有山云题,若花题,下长索贯诸器物,系而垂之,或在胸前曰‘坠领’,或系于裾之要曰‘七事’”。
    湖北都昌王朱载塎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都昌王朱载塎墓,位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雨湖村。2009年进行了抢救了发掘,墓主人为都昌王朱载塎及妃合葬之墓。女性棺墓的出土物中多为金银首饰,除藩王墓中常见的金凤簪等题材之外,其中宗教题材的首饰最为引人注目。

    金镶宝石摩利支天挑心,高11.7厘米,宽8.8厘米。簪首图案为密教中摩利支天像,三面八臂。头戴佛像冠,耳珰垂肩,颈饰璎珞。八手分别持象征日、月的红蓝宝石、弓、金刚铃、金刚橛、宝剑、箭、矛等物,背负金刚圈,双腿盘坐于双层宝莲座上。乘坐九猪驾驭的方形车舆,车下有五瓣莲座相托,红蓝宝石间隔镶嵌于莲瓣上。两车轮外侧各有一护法,一手持金刚轮,一手持宝剑,足踏祥云。簪身扁平,安于车舆背面,以方槽固定。摩利支,梵文MARICI,意为“光明”“阳炎”,是古代婆罗门教所崇拜的光明女神瓦拉希(VARAHI),印度那烂陀寺犹存摩利支天像。
    

    
    金镶宝石摩利支天挑心


    金镶宝三教祖师分心,高10.5厘米,宽13厘米。正中一金佛端坐莲花座上,一手施印,两边分别坐两位长须长者,头顶华盖。据考证,佛陀左边身着方心曲领者为孔子,佛陀右边展卷坐在扶手椅子上的为老子。三者合在一起便是三教祖师。

    
    金镶宝三教祖师分心

    除了宗教题材的金银首饰之外,还出土了一些其他形制独特的簪子,如金镶宝龙首簪,长21厘米,簪首宽1.5厘米。簪首为龙戏珠的造型。龙张口,舌头上嵌红宝石。双眼原也应有嵌宝石,惜现已脱落。龙额顶、龙角间和龙角两侧都镶有宝石。龙身随形而成簪脚,簪脚扁平。另一件金镶宝双凤穿花掩鬂长20.5厘米。簪首用累丝工艺做出云朵形金花托,中间为一朵重瓣菊花,菊花两边各一只凤鸟,凤身上嵌有红宝石。凤鸟周围花团锦簇,簪首背面有金焊槽,内插扁平簪脚。
    

    
    金镶宝龙首簪
    

    
    金镶宝双凤穿花掩鬂

    墓中随葬了不少花头簪和挖耳勺簪,其中一对金菊花簪,簪首为重瓣菊花,菊瓣下覆如小伞,簪首与簪脚间做出累珠式细颈连接。簪子仅长12.5厘米,簪首样式简单却精致。

    
    金菊花簪

    除以上金银首饰之外,墓中还出土了一对金摺丝葫芦耳环。长6.2厘米、高4.7厘米,整体为葫芦造型,顶部披四叶,底部托金叶。葫芦造型的耳环是明代耳饰中比较流行的样式。
    
    金摺丝葫芦耳环

    湖北蕲春永新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永新王墓位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王要村刘家咀。1974 年被盗,墓葬是三合土双穴墓,村民目睹棺盖上有五个金字“册封永新王”,并发现墓碑一块,村民回忆,碑上有“永新”字样,现碑已不存,无法证实。但从墓中出土的玉带銙可基本推断墓主人的皇室身份。

    金镶宝顶簪,高3.5厘米,直径5.7厘米。簪首中间为一朵莲花,金片打造出的莲瓣重叠包围,正中一只花口形小金碗。莲花周围簇拥着大大小小的花朵,花蕊均素托镶嵌宝石,已脱落。花团中伸出两枝金丝绕成的弹簧,一枝上为蜻蜓,一枝上为白鹭,颇具动感。簪底中间焊接方形卡槽,以固定簪脚。
    

    
    金镶宝顶簪

    金镶宝花钿,长17.5厘米,宽2.8厘米。用金丝完成花枝形状,纸条上焊接金片打造的九朵花,花蕊和叶片上做出金碗用以镶嵌宝石,现已脱落。金丝背面焊接四个扁平卡槽,原应穿簪脚。
    
    金镶宝花钿

    金蜜蜂赶花簪,长16.5厘米,宽1.4厘米。簪首为一溜儿四朵盛开的花朵,图案收束处为一只精巧的小蜜蜂,簪脚扁平。
    
    金蜜蜂赶花簪

    金莲花簪的形制十分简单,簪首为一朵金片打造的重瓣莲花,簪首与簪脚用累珠式细颈相连,与都昌王朱载塎墓中出土的金菊花簪造型大同小异。
    
    金莲花簪

    另有一对丁香耳环,十分精致小巧,素雅大方,是明代耳环中样式最简单的一种。
    
    金丁香耳环
    湖北都昌王朱祁鑑妃袁氏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都昌王朱祁鑑妃袁氏墓,位于蕲春县彭思镇张滩村猪头咀。2011年该墓葬被盗,后文物部门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都昌王朱祁鑑,荆宪王朱瞻堈嫡二子,正统八年(1443)封都昌王,成化十三年(1477)薨。袁氏是其次妃,生卒年不详。

    袁妃墓中出土了许多精致的金银首饰,其中双龙戏珠纹金冠、金花树和金花头簪最具特色。

    双龙戏珠纹金冠,高4厘米,直径6.4厘米。冠前高后低,正面冠沿上锤揲双龙戏珠纹。球形冠体上锤揲海水纹。花叶纹。冠顶上下两片冠綖,用金丝捆绑相连而成,其上錾刻各式花草。冠沿后部和左右两侧皆有穿孔。出土时后部穿孔插入一枝方头短簪。左右两侧穿孔中也各插一花簪。
    

    
    双龙戏珠纹金冠

    金镶宝蝶鸟登枝花树长11.5厘米,花树上花蕊镶嵌红宝石。花树间用金丝做出弹簧,上立喜鹊、蝴蝶、蜜蜂。花树用写实手法将金片制成叶片及花瓣的形状,再以细小的金丝串联,立体生动。整体枝繁叶茂,摇曳生姿。
    
    金镶宝蝶鸟登枝花树

    金镶宝牡丹花头银脚簪(一对),长仅10.3厘米,簪首用金片打造出大小不等的一圈花瓣,层层叠加,花朵极富立体感。中间的花蕊镶嵌红宝石。
    
    金镶宝牡丹花头银脚簪

    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一对),耳坠上部为一金五爪提系,五爪之端为五个云钩。下焊接一顶金累丝花叶伞盖,其下缘用金丝条做出披垂的沥水。伞盖下缀一金累丝镶玉的装饰物,将白玉制成蝶赶花的薄玉片,嵌在两枚金累丝的花蝶之间。这对耳坠长仅7厘米,却制作精巧,玲珑可爱,殊为难得。
    
    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

    金二龙戏珠镯(一对),直径7厘米。镯身素面,仅在镯头部錾刻龙首,样式简单而不失奢华之色。
    

    
    金二龙戏珠镯

    这一墓中出土了不少各种形制的金戒指,其中一对金蟾蜍戒指,直径2厘米,可开合,戒面为花卉,最具特色的是花心处为一只小蟾蜍,且可灵活晃动,十分小巧可爱。
    
    金蟾蜍戒指
    湖北蕲春县姚湾和黄土岭荆藩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姚湾荆藩墓和黄土岭荆藩墓均发现于20 世纪70 年代,均为三合土墓葬。两座墓葬出土的金银首饰包括顶簪、花钿、各式花簪、戒指、耳环等,均为明代头面的组成部分,遗物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两座墓葬均出土了独具特色的戏曲故事图金分心和金掩鬓,题材选自明代宫廷杂剧中的常见剧目,制作工艺基本一致。

    蕲春县蕲州镇姚湾荆藩墓出土了一件金镶宝“三英战吕布图”分心,长14 厘米、高6 厘米。山字形,簪脚缺失,簪首图案从背面打造成浅浮雕效果。题材为三国故事中的“三英战吕布”。正面上方一排城楼,城下四武将身披战袍,骑马酣战。一脸髯须者应为张飞,握蛇矛枪直刺吕布,吕布反身横戟。张飞马后,长须飘逸者为关羽,关羽手举偃月刀直追吕布。关羽身后,戴冠正襟的刘备提雌雄双剑,飞马杀出,三人激战吕布。
    

    
    金镶宝“三英战吕布图”分心 姚湾荆藩墓

    蕲州镇黄土岭荆藩墓则出土了一件“四马投唐图”金分心,高7厘米、宽14.5厘米。山字形,簪脚缺失,簪首图案从背面打造成浅浮雕效果。上方一排城门楼阙,门前一人双手捧笏。城下左右两路人马迎面走向城门。一侧两人身披盔甲,骑马缓行。身旁一步卒执幡旗,旗面用锥点纹錾出“四马投唐”。另一侧两人握缰骑马,旁有步卒执旌。扬之水先生考证,因《隋唐演义》作于清初,故而此处的“四马投唐”题材应取自元明杂剧《长安城四马投唐》,演隋末李密事。“四马”者当为李密、王伯当、柳周臣、贾闰甫。
    

    
    “四马投唐图”金分心 黄土岭荆藩墓

    姚湾荆藩墓还出土了三件戏曲故事图金掩鬂(其中两件为一对)。簪脚均缺失,簪首呈云朵形。黄土岭荆藩墓同样出土有一对戏曲故事图金掩鬂,与姚湾荆藩墓大小类似,工艺基本一致。
    

    
    戏曲故事图金掩鬂 黄土岭荆藩墓

    另外,两座墓葬均出土帽顶一件,姚湾荆藩墓的为铜鎏金帽顶,黄土岭的为银鎏金帽顶,虽然材质和做工不同,但帽顶的基本结构一致。帽顶和戏曲故事纹金簪在蕲春地区其他明墓中尚未发现。
    

    
    银鎏金帽顶 黄土岭荆藩墓
    ?湖北郢靖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郢靖王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朱栋。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郢靖王去世,王妃郭氏自尽殉葬。

    郢靖王墓位于今天湖北省钟祥市十里回族乡三岔河村四组的皇城湾。从20世纪90年代,郢靖王墓先后数次遭盗,2005年11月,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郢靖王墓主体墓室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06年1月结束。经发掘,郢靖王墓墓室为凿岩坑后用砖石以灰浆砌筑而成,主体是砖石结构。玄宫内部为三主室二配室。三个主室即前、中、后三室,在中室的左右各有一个配室。后室中部偏北位置放置郢靖王及王妃棺椁的宝床。

    墓葬内随葬金器、银器、铜器、瓷器、漆木器和玉石器等。以后室的出土器物最多,包括郢靖王冕冠、皮弁、玉组佩、玉腰带、玉圭和王妃郭氏的铜凤冠、玉组配、玉腰带和玉圭等礼仪性器物。其他金银首饰有簪、手镯、霞帔坠等。另外,东配室出土了3件圆锥形金簪、1件金耳勺和7件银簪。西配室则出土了金饰6件,包括簪、珠和耳饰。

    出土的金银首饰中以后室宝床西部王妃侧出土的金凤簪、祥云飞龙戏珠掩鬂和金簪花等为代表,均造型别致,华贵富丽。

    金凤簪共2件。簪首为一只昂首翘尾的凤鸟,造型优美,凤鸟下为祥云,祥云上为卷云纹,下焊接扁条簪脚。通长20.9厘米。
    

    
    金凤簪

    金簪花1件,通长15.5厘米,宽5厘米。簪首焊接金花,花朵为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造型。花瓣共分为六层。簪体为花枝,顶端托六角形花蒂,下面的六片花叶呈翔云状。花朵中部的花蕊镶嵌蓝宝石。金黄色和宝蓝色相映成辉,华贵大气。
    
    金簪花

    金掩鬂一对,通长16.7厘米。簪首用细金丝做出祥云状,上为一条蜿蜒飞舞的五爪金龙,龙首翘起,头向朝着一个镶嵌宝石的托窝,宝石出土时已脱落。
    

    
    金掩鬂

    出土的一对金耳环造型为“S”型,顶端连接有细金丝,用金丝串连有绿松石饰件和两颗珍珠。通长5厘米。一对手镯则为扁体圆形,镯身素面,仅镯首两端雕刻成两龙首相向状。
    
    金耳环
    
    金手镯

    金霞帔坠为水滴形,上有金钩,钩内搭配细长形钩针,霞帔坠中间以祥云为底,正反面均镂雕凤凰飞舞图案。霞帔坠高8.4厘米、宽6.1厘米。
    
    金霞帔坠
    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上)

    梁庄王名朱瞻垍,明仁宗第九子。14岁( 1424年)被册封为梁王, 19岁( 1429年)就藩湖广安陆州,正统六年( 1441年)正月十二日“以疾薨”,享年30岁。王妃魏氏景泰二年( 1451)去世,与梁庄王合葬于湖北省钟祥市市长滩镇大洪村的龙山坡上。2001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梁庄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是一座王、妃合葬墓,只存地宫,墓内出土随葬品共计5100余件(组配类未经组合复原),种类包括金、银、玉、瓷、陶、铜、贴、漆木等。

    其中各类金首饰和佩饰78件,数量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前所未见。种类包括簪、钗、缠臂、镯、戒指、串饰等。大多出自后室梁庄王王妃的棺和箱匣内,属于梁庄王妃的饰物。少量出自梁庄王的棺床或前室,属于梁庄王的饰物。

    簪类共有25件。包括金凤簪、金花簪、金累丝镶宝嵌玉簪、金镶宝簪和金簪等。簪首形态多样,簪身长短不一,多数成对。
    

    
    金凤簪

    金凤簪共2件,簪首为一只镂空的金凤,昂首展翅,站立在如意云纹之上,下接簪身,通长23.5厘米、24厘米。
    

    
    金花簪 正、背面

    金花簪的簪首为一朵牡丹花,由四层花叶组成,每层八瓣花叶,叶面有叶脉纹,花心处有果实状花蕊,层与层之间夹有花须。簪身较短,通长13.4厘米。

    

    
    金累丝镶宝嵌玉簪 正、背面 后:29和后:30
    
    金累丝镶宝嵌玉簪 后:32

    金累丝镶宝嵌玉簪共一大两小三件簪子。其中编号后:29和后:30为一对。簪首均呈如意云头形,边缘一周为金质花丝托,上面镶嵌10颗红绿蓝三色宝石,中间镶嵌一块透雕的白玉,为立鸟花卉图案。通长均为16厘米。后:32器形和纹饰均与上述两簪相同,器形稍大,通长19.3厘米。
    

    
    瓜形金累丝镶宝嵌玉簪(一对)正、背面

    瓜形金累丝镶宝嵌玉簪一对,一长一短,通长16厘米、13厘米。簪首平面近似带蒂的果形,簪首中部镶嵌一块透雕白玉,为带花、叶的瓜形图案,边缘一周为金质花丝托,上镶嵌9颗宝石。簪首的蒂上同样镶嵌红蓝宝石。
    

    
    三角形金累丝镶宝嵌玉簪正、背面

    三角形金累丝镶宝嵌玉簪,簪首为等腰三角形形状,底边朝下,为平插式簪。簪首中部镶嵌一块三角形镂空的“双鸾鸟牡丹花”纹玉饰。缠枝牡丹纹占据全托,左右两侧各有一鸾鸟。左侧的鸾鸟为头下尾上展翅飞翔状,右侧的鸾鸟站立状,敛翅回首。边缘一周镶嵌有红、蓝、绿18颗宝石,现存17颗。通长10.6厘米,头宽12.6厘米。
    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中)

    梁庄王王妃棺和箱匣内出土了5件金镶宝掩鬂,分为2对和1个单件。形制和装饰大同小异,簪首均用金丝掐丝制作成如意云形,上镶嵌红、蓝、绿宝石。编号后:49的簪子为单件,通长为19.2厘米。其余四件长度在15.2-15.7厘米之间。
    
    金镶宝掩鬂
    
    金镶宝掩鬂

    金镶宝簪子一对,簪首顶端镶嵌一颗红宝石,下衬以掐丝花形金饰。簪首下部镶嵌三颗红、蓝宝石。簪身扁体,通长15.3厘米、15.8厘米。
    
    金镶宝簪子

    桃形金镶宝簪子一对,簪首平面呈桃形,双层镂空,上镶嵌五颗红、蓝宝石。分别长14.7厘米、13.9厘米。
    

    
    桃形金镶宝簪

    梅花形金镶宝簪一对,簪首用镂空的五瓣梅花作底,花瓣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金色和红色相称,虽样式简单,也同样奢华富丽。长度均为12.7厘米。
    
    梅花形金镶宝簪

    一对梅花形金簪,簪首为錾刻而成的五瓣梅花形,花面凸起花蕊。通长均为16.8厘米。牡丹形金簪一件,簪首錾刻成六瓣牡丹花形。通长12.5厘米。这些金簪样式简单,精巧秀丽。
    
    梅花形金簪

    梁庄王妃的饰物中的耳饰和项饰均小巧可爱,如金蒂玉珠坠,带环三叶式金蒂下挂一玉珠,玉珠为圆雕而成,碧玉质,素面。通高2.5厘米、玉珠的直径仅为1.3厘米。
    
    金蒂玉珠坠

    臂饰包括金花钏、金镶宝镯和金戒指。金花钏一对,用一条宽0.7、厚0.1厘米的金条缠绕成12个相连的圆圈组成一器,上下两端均缠金丝,并与次圈纠结固定,内壁素面,外壁饰缠枝灵芝纹。分别长12.5、13.8厘米。
    
    金花钏

    金镶宝镯一对,由两个半圆形金片合成,其中一端为活页式连接,另一端用插销连接。可自由开合。镯身内壁素面,外壁口沿錾刻扭丝纹。壁面上镶嵌八颗红蓝宝石。
    
    金镶宝镯

    金镶宝戒指共出土3件,椭圆环形,戒面上镶嵌红、绿、蓝宝石。

    属于梁庄王妃的还有1件凤纹霞帔坠和金扣、金钿花、金钩、玉佩等佩饰………
    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银首饰(下)

    梁庄王墓出土了冕冠、皮弁、帽顶、革带、束带等各种冠服佩饰,除其中一件束带属于梁庄王王妃外,其余皆属于梁庄王。这些佩饰中尤以出自梁庄王棺床上的6件帽顶最为精致。

    6件帽顶中有4件上都镶有宝石。如棺:28,冠顶镶嵌一颗橄榄形水晶,帽顶分为上下两部分,均饰莲瓣纹,莲瓣内镶嵌红、蓝宝石。高7.5厘米、直径4.8厘米。
    
    金镶宝帽顶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从上到下共镶嵌18颗宝石,底座为六瓣覆莲形。第二层为座柄,上下端各金焊1道凸起的联珠纹箍。第三层为一朵绽开的十二瓣仰莲花。第四层镶嵌6颗宝石,第五层为座顶,为一朵小的绽开的八瓣仰莲花,其花心原镶嵌有宝石,现已失。高3.4厘米、直径5厘米。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

    金镶宝白玉镂空云龙帽顶,冠顶镶嵌一件透雕云龙纹白玉饰,器身作覆莲瓣形,瓣内镶嵌宝石,现存6颗。高6.3厘米、底长径6.6、短径5.9厘米。

    
    金镶宝白玉镂空云龙帽顶

    梁庄王墓还出土了11条革带,这些革带可分为玉革带和金镶革带两种,共由245件金、玉带銙和镀金铜带扣组成,样式多样,材质多样,在明代藩王墓中难得一见。

    
    金镶青白玉革带
    
    金镶青白玉革带 辅弼正面
    
    金镶青白玉 铊尾背面
    江西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明代分封在江西的藩王有三:宁藩、淮藩和益藩。

    第一代宁王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两年后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多伦)。“靖难”之后,永乐元年(1403年)徙封江西南昌,至朱宸濠因“谋反”而国除,宁王一系共传五世四代。

    第一代淮王为明仁宗第七子朱瞻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后封,宣德四年就藩广东韶州,正统元年(1436年),徙藩江西饶州府城鄱阳。在江西共传八世九代。

    第一代益王为明宪宗第六子朱祐槟,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江西建昌府南城。在江西共传六世六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发现了近50座明代藩王系墓,包括分封到江西的第一代宁献王朱权墓、淮靖王朱瞻墺、益端王朱祐槟及其王妃墓,也有世系墓、郡王墓、镇国将军墓、辅国将军墓、奉国将军墓,还有郡主、县主及仪宾墓,几乎包括了明朝分封藩王世系的大部分封号主人墓。但这些墓葬大多数被盗挖,不少墓葬情况不明。有的虽然经过抢救性发掘,但因严重被盗,资料也不完整。出土器物更是零散不成系统。故江西的藩王墓仅选择出土器物比较多的三座墓葬进行介绍。

    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合葬墓位于江西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1972年1月,江西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发掘。出土了200余件文物。其中金银首饰、佩饰共计75件,除一对圆头金簪和一副玉带属于朱祐槟之外,都属于王妃彭氏。
    出土的金银首饰种类包括簪子、扣、坠子、耳环、耳挖、花饰等。
    

    

    
    金凤簪

    金凤簪一对,通长13.5厘米。簪身内边錾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贰两外焊贰分”24字楷书款,这对金凤簪于朱祐槟长子朱厚烨墓中万氏棺内出土的金凤簪一样,均有银作局的字样,可能是皇宫内作为亲王纳妃彩礼之用。
    
    鎏金掩鬂

    鎏金掩鬂一对,长7厘米。簪首呈祥云状,簪首中部镶嵌红、蓝宝石一粒。
    
    双蝶对梅镶宝石鎏金银扣

    双蝶对梅镶宝石鎏金银扣,2副,长8厘米、宽3.5厘米。一粒大宝石扣为花蕊,梅花瓣成扣襻,扣襻脚两边分别饰蝴蝶纹,两两相扣后,成双蝶对梅状。花蕊、花瓣和蝶身、蝶翅分别镶嵌大小红、蓝宝石,蝴蝶翅膀两边各有四个针眼。虽是用作系襻的扣子,但仍极尽奢华。其他如金钩、鎏金银花、霞帔金坠子、镶宝石鎏金钏等首饰都精美富丽。不再一一赘述。
    江西明益庄王朱厚烨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朱厚烨乃朱祐槟长子。嘉靖二十年( 1541年)册封为益王,死于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朱厚烨墓坐落于南城县东南的长塘村,系朱厚烨及其元妃王氏、继妃万氏的三人合葬墓。考古工作者于1958年9-10月间发掘清理了朱厚烨墓。

    朱厚烨棺内共出金器9件, 玉器20件。王妃棺内共出金银器79件。金器包括金凤簪、金鬓花、金钱、金扣等,玉器包括带片、玉圭、玉佩饰等。万妃棺内所出器物最多且最精美,有金器122件,玉器121件,包括玉圭、浮雕龙纹玉带,还有水晶珠等饰物140余颗。其中以镶宝石金冠、各类楼阁金簪、手镯、金帽檐、金凤簪等出类拔萃,精巧美观。
    

    
    镶宝石金冠

    镶宝石金冠,长轴7.5厘米,短轴6.5厘米。由帽圈、帽盖、帽簷和帽舌四部分组成。冠底以金圈围成椭圆形,饰镂空金丝花纹,帽圈上覆盖有圆形冠盖,中线处为两条拱形横筋,夹嵌九颗宝石,又有九条纵筋平均分布,与横筋组成冠盖的支架。冠圈前后左右各有一片簷,后簷接两舌,簷面、簷角和舌面、舌角都嵌有宝石。冠盖横筋左右底部各有一小孔,孔内各插金簪一枚,用于固定金冠,簪头为伞形,簪柄有“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月造金五钱”字样。金冠上共镶嵌有五十五颗各色宝石,与金色交相辉映,精美绝伦。
    

    
    楼阁人物金掩鬂

    楼阁人物金掩鬂一对,通长17.9厘米。簪首如祥云状,上为重檐楼阁,周围缀流云,阁楼内有五人,女主人居中而坐,双手抱团,两侧分别有两侍女手持物站立。簪首四周和底部都缀以五瓣花叶。
    

    
    楼阁人物金顶簪

    楼阁人物金顶簪一件,通长20厘米、簪首宽8厘米。簪首为两栋楼阁,四周绕以花树,略高者,为重檐歇山顶,阁内三人,一人居中而立,旁有两侍女持扇侍候。阁外正门口有一侍女和一只仙鹤相对而立。阁侧面也有一只仙鹤,阁后又一只梅花鹿在向前张望。略低者为六角重檐顶,楼阁六面具有隔扇,内中侧卧一人,阁外有四侍女持物环绕。两栋楼阁并排立于底座上,周围绕以栏杆。簪首底部为一只脚踏如意祥云的凤,凤嘴张开,衔住簪底,凤身与簪脚相连。
    
    双重楼阁金簪 K2268

    这些楼阁金簪的制作工艺多样,在方寸之间,对亭台楼阁、人物等精雕细琢,手法炉火纯青,表现立体生动,体现了明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藩王奢华闲适的生活状态。
    江西明益宣王朱翊鈏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益宣王朱翊鈏墓位于江西省南城县,为益宣王朱翊鈏与元妃李氏、继妃孙氏的三人合葬墓。出土了金、银、铜、瓷器和冠服等饰品共计450余件。

    元妃李氏棺椁中出土150件,首饰中最重要的一件是凤冠,又称为九翚冠。上装饰翚鸟9只,为银丝缠绕,口衔珠滴。冠体用铜丝编绕呈圆锥框,表面敷一层黑罗纱,前后各竖一扇博鬓。框下接金口圈,里用锦拧装裱。冠之两侧安有金凤钗一对, 凤鸟头俱朝外,嘴衔长串珍珠,串中再缀珠花。凤系金叶锤压而成, 在颈、胸和翅部錾鳞形花纹以代短羽绒毛。其形制和重量与益庄王妃王氏棺内所出的金凤钗完全相同, 但时间要比王氏的早十年,凤钗上阴刻铭文“ 银作局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内造金七钱五分”。冠形制作精细美观,金光闪烁,珠羽生辉。冠圈口径16.5、通高23.5厘米。

    
    凤冠

    继妃孙氏棺内随葬品共有248件。首饰主要包括各类金簪、钗、花钿和玉佩等。
    
    衔珠金凤簪

    衔珠金凤簪一对,通长27.7厘米,与凤冠同出,应为固定凤冠之用。双凤脚踏祥云,口衔一串珍珠,呈展翅飞翔状,簪脚上部弯曲,下端尖直,切面呈凸弧形,弧内阴刻“大明万历庚辰( 1 5 8 0 年) 五月吉旦益国内典宝所成造珠冠上金凤每只计重贰两贰钱八分正”。
    
    观音乘风金簪

    观音乘凤金簪一件。重80 克,长10厘米。簪脚长10厘米。金凤呈昂首展翅高飞状,尾部镶嵌观音金佛像一尊,佛高4 厘米,跏跌于莲花座上,头戴冠,身披云肩,手捧仙草,脑后有背光一轮,在佛像背面利用凤尾的周边做成火焰七束,各镶嵌宝石一颗。
    
    云头凤纹镶宝石金掩鬂

    云头凤纹镶宝石金掩鬂一对。宽7.5厘米,长6厘米。簪首为祥云状,边缘一周镶嵌11颗宝石,中部为一只捶压成型的飞凤,两只凤的形态形同,细颈,五根尾羽长而飘逸。
    

    
    嵌玉镶宝石金钿

    嵌玉镶宝石金钿,花钿整体呈弧形,上用金片捶压出9个圭状的神龛,每个龛内镶嵌一尊白玉神像,从左至右分别是: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汉钟离,居中略大的是南极寿星、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神龛四周装饰海涛、寿山、云花纹,花钿上镶嵌有宝石,现残存红宝石18颗。
    
    菊花头簪

    菊花金簪一对,簪首为菊花形状,花蕊细密。长14厘米。
    
    金钩玉佩

    金钩玉佩一套2件,由玉珩、玉瑀、玉琚、玉冲牙、玉璜和玉滴等构件及长条形、菱形、柳叶形、三角形玉片和694颗玉珠编成,珩上有金钩,珩下系组,以丝线串以玉珠,连于瑀和琚上。金钩长7.5 厘米,钩内刻有“银作局嘉靖元年六月内造金五钱”,表明玉佩由宫廷银作局制作,当为御赐之物。另一副相同。两钩共重37 克。
    北京李文贵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李文贵墓位于北京西站南广场,2007年9月施工过程中发现。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墓主人李文贵为明代万历皇帝舅父,官居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墓葬大部分已被破坏,出土了墓志1合和玉带板、玉花、玉饰件、金玉耳坠、金玉镶宝花簪、金耳坠和金耳钉等。据出土的饰品,可知这座墓应为李文贵与妻子俞氏的合葬墓。

    
    金玉镶宝石簪

    金玉镶宝石簪一件,簪首顶部为二只相向而立的凤凰,口衔瑞草。周围镶嵌红蓝宝石,簪首中部镶嵌一朵玉雕牡丹花,花蕊中间的宝石已经缺失。尾部以瑞草围绕一錾刻“寿”字,簪首周围有8各金花,仅残存2颗。通长19.2厘米,簪首长8.4厘米。
    
    金耳坠

    金耳坠一对,五瓣花朵形,花瓣是在轮廓内填丝而成,两侧中央各镶嵌一颗红宝石作花蕊。花朵顶部焊接圆形金片,金片一面錾刻“万”字,一面錾刻“寿”字。耳坠以金丝连于金钩上,其中一个金钩残缺。通长6.1厘米。
    
    金耳钉

    金耳钉一对,样式简单,由一五瓣花朵和金钩组成,仅长2.6厘米。
    
    金玉耳坠

    金玉耳坠一对,耳坠雕刻成蝴蝶与菊花形状,花蕊为黄金镶嵌宝石。通长6.8厘米。
    
    玉花

    墓中还随葬了一些玉花、玉饰件和金花饰,虽然样式简单,但精巧别致,美感十足。
    江苏南京佟卜年妻陈氏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佟卜年妻陈氏墓位于南京邓府山,1987年秋至1988年春在邓府山建设第四停车场时发现一批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9号墓未遭盗掘,出土了墓志1合和金、银、琥珀和瓷、铜等随葬品139件(套)。其中以金银首饰最为精致。

    
    镶金双龙戏珠纹琥珀饰件

    镶金双龙戏珠纹琥珀饰件1件,高5.2厘米、宽5.2厘米。出土于墓室前侧胸部位置。整器造型为双龙戏珠内裹鸡心形琥珀。龙为三爪,龙首昂曲,前爪推以红宝石制作的火珠,龙尾相缠,两尾间夹一粒红宝石,龙身周围附以云朵环绕。琥珀上端有一小孔。器物整体造型生动,雕刻工艺精湛。金龙形态逼真,动感十足,鸡心形琥珀色泽鲜艳夺目,二者相映成辉。

    
    嵌宝石蜘蛛形金簪

    嵌宝石蜘蛛形金簪,通长10.2厘米,簪首为蜘蛛形,用长短不一的八根金线弯曲成蜘蛛的八足和双眼,蜘蛛的头、身则以红、绿宝石各一颗嵌成,簪身细长,造型别致,生动有趣。

    

    
    金包髻

    金包髻一件,高2.5厘米,长9.8厘米,直径9.2厘米。圆形,包髻两侧各錾一小孔,内插金簪一副。包髻上锤揲出法螺、灵芝、宝瓶、银锭、法轮、琵琶、瑞鸟、画轴等图案,整件器物鲜艳夺目,构图紧凑有序。

    金戒指2件,形制相同,体较宽,中部饰凸弦纹。长3厘米,直径2厘米。
    江苏江阴长泾出土的金银首饰

    1972年,江苏江阴长泾泾东大队在基建时发现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出土50余件金银首饰,部分被破坏。

    楼阁人物金簪共4件,1件残损,具体形制不清。
    
    楼阁人物金分心

    楼阁人物金簪,簪首呈山峰形,峰尖居中,采用模压、钻刻、焊接、累丝缠绕等工艺制成。正背面均有纹饰。正面以建筑为主,顶上有花,下一栏板维护,间以花草点缀。方寸之间有人物十人,中间一人神态庄严肃穆,梳髻,披云肩,前立一鹤,两边分立各4名侍女,分别持扇、捧物、怀抱琵琶等,情态各异,踏步上立一人。从形制上看,应该是头面中插戴于?髻底部的分心。
    

    
    楼阁人物金簪

    楼阁人物金簪,簪头长5厘米。桃形,楼阁为重檐歇山顶,中间为一贵妇居中坐,高髻,披帔帛,两旁侍女持扇,两侍女捧物。
    
    楼阁人物金簪

    楼阁人物金簪,通长18.4厘米。簪首为橄榄形,最上为用金丝累成立体牡丹。正面为双重楼阁,每重均有栏杆。上层阁内立两人,呈向下远眺态。下层六人,拱手捧笏,分三进,两侧均饰联珠纹。
    
    金掩鬂

    金掩鬂一对,形制一样,方向相对。通长9.4厘米。簪首上部为梅花形朵云,花心凸出,可能为镶嵌其他物体而用。
    
    菊花簪

    菊花簪一件,通长11厘米。簪首中心为一双瓣菊花,四周盘绕蝴蝶和花鸟,呈立体分布,极富层次感。
    
    各种样式的金花头簪
    
    金耳坠

    另外,还有5件金花头簪和12件金耳坠。5件金花簪的形制大同小异,簪首为梅花形、菊花形和葵花形等,样式简单却不失精致。耳坠的形制则为明代十分流行的葫芦形。
    江苏青阳出土的金银首饰
    1977年,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主人为女性,出土金银首饰25件。
    

    银丝发罩

    银丝发罩1件,通高12.7厘米,底径13.6厘米。先以银丝为框,再以银丝编结网络纹,有六角形和长方形两种,一侧编有一牛角形镂空装饰,一侧编有一半圆孔。
    
    镶宝石金凤簪

    镶宝石金凤簪一件,凤高3.8厘米,簪身长11.1厘米。金凤昂首,展翅,细颈,上有火焰形冠。金凤尾部锤揲成11朵花形,颈部向后回伸,颈、胸、腹和翅膀等部分外表为鳞状毛片饰,翅膀羽毛如刀形,翅膀和尾羽上均镶嵌有红蓝宝石。
    

    
    镶宝石花钿

    花钿共出土两件,一件为鸳鸯戏莲纹花钿,通长11.8厘米。两端为蝴蝶,中间为鸳鸯、莲花并配以草叶,边缘饰以联珠纹。另外一件为镶宝石花钿,簪身长8.9厘米。呈弧形环带状。焊接菊花、牡丹花,嵌红蓝相间宝石9颗花蕊,配以小金叶。
    
    艾虎五毒金掩鬂

    艾虎五毒金掩鬂一对,簪身长11.2厘米。形制相同,方向相对。桃形,用整块金片锤揲出仙人、老虎、三足蟾蜍、蜈蚣、蝎子,以山石、青松为背景。
    
    蝴蝶牡丹发簪

    蝴蝶牡丹发簪,,通长15.8厘米。簪首用金片制成蝴蝶和牡丹。蝴蝶身上嵌有蓝宝石。周围有一大两小三朵牡丹花,每朵花的花蕊处都镶嵌红宝石一颗,并衬以金叶。叶子和花瓣的纹理都非常清晰,簪首顶端为一朵小花,内嵌白色珍珠一枚。蝴蝶须根用金丝绕成弹簧形。簪首整体造型生动,花朵与蝴蝶交相辉映,华贵富丽。
    
    镶宝石金顶簪

    镶宝石金顶簪一件,通长15.6厘米。簪首为用金片打制的花朵,花蕊处镶嵌一颗红宝石。
    
    镶宝石金耳坠

    镶宝石金耳坠一副,通长7.45厘米。上部为“S”形金钩,下部连缀一蝴蝶两朵花,蝴蝶腹部和花蕊中部均镶嵌有宝石。
    
    金手镯

    金手镯一副两件,镯身联珠式,连接处为两龙首相对。

    另外还有9件小花头簪、螳螂捕蝉金簪1件和金扣1件,不再一一介绍。
    江苏南京沐斌侧室夫人梅氏墓出土的金首饰

    沐斌,黔宁王沐英之孙,沐晟之子,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 年)袭封黔国公,正统十四年(1449 年)以疾卒,谥荣康。梅氏(1430~1474 年),名妙灯。梅氏卒于成化十年,葬于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去世之时,其子沐琮还不满周岁,梅氏将沐琮抚养成人。沐琮袭爵镇守云南后,母以子贵,梅氏被赐封诰命太夫人,得以“遣官谕祭为营葬事”,因沐斌已与夫人张氏、刘氏合葬,无梅氏的地方,故只能在紧挨沐斌墓旁另开墓穴,以另一种方式彰显名分、地位。其墓于2008 年发掘,墓中出土了多件精美绝伦的金首饰,包括一整套头面和镶宝石金链香盒等。
    

    
    镶宝石火焰纹金顶簪

    镶宝石火焰纹金顶簪,簪首整体呈桃形火焰状,分3层,中间一层为双层菊瓣纹,花蕊处镶嵌一颗大红宝石,外两层均为火焰纹,一周均有爪托,内镶嵌有红蓝宝石,只是第二层的宝石均已不存。簪脚长12.3厘米。

    

    
    镶宝石金挑心

    镶宝石金挑心1件,簪首为椭圆形菊花状,分4层,中间为圆形双层菊瓣纹,花蕊处镶嵌一颗红宝石,其外三层每个花瓣上均镶嵌宝石。簪脚长16.5厘米。

    

    
    镶宝石凤纹金分心

    镶宝石凤纹金分心1 件,簪首整体呈中间高,两侧稍低的弧状。上下缘为双层波浪状,中间呈尖拱突起,边缘饰连珠纹。分心正面以折枝花卉纹为地纹,中间有两首尾相连的凤纹,两凤中间为一朵花蕊镶嵌大红宝石的花朵。两侧为金片锤揲而成的花瓣,花蕊内同样镶嵌有宝石。簪脚长10厘米。
    
    镶宝石云形金掩鬓

    镶宝石云形金掩鬓1 对,其中一件簪脚缺失。形制相同,图案相对。簪首整体均为卷云形。簪首正面用金丝编成卷草纹为地纹,上为金丝编成的花朵,花朵中部的花蕊处镶嵌宝石。其中标本M14:5簪脚长14厘米。
    
    镶宝石莲花金簪

    镶宝石莲花金簪1 件,簪首为七瓣莲花状,边饰连珠纹。花蕊和每个花瓣上均镶嵌宝石。现仅花蕊处的红宝石保存,其余皆遗失。

    
    镶宝石金镯

    镶宝石金镯一对,形制相同,由两个半圆形金片扣合而成,其中一端为活页式连接,另一端用一根插销连接,活页和插销头均做成花瓣形,镯子内部光洁,外壁上下饰连珠纹,中间以折纸花卉纹为地纹,上用金片锤揲出花朵,花蕊中部均镶嵌各色宝石。直径7厘米。
    
    镶绿松石金耳坠

    镶绿松石金耳坠1对,上为“S”形金钩,耳坠部分比环钩部分细, 相接部分以金丝盘绕成环,其下串有一颗绿松石,再下间隔2 圈金珠环,至耳坠首端金丝盘绕成螺旋状。高3.7~4厘米。
    

    
    镶宝石金链香盒

    除以上首饰之外,梅氏墓还出土了一件镶宝石金链香盒和一对金扣。香盒为方形,抽式盖。盖面上为莲花和如意云纹,莲花花瓣、花蕊和如意云上均镶嵌宝石和绿松石。盒底四角饰如意云纹,中间为“福”子及梵文六字箴言。盒高1.7厘米,边长8.5厘米。
    江苏南京沐叡墓出土的金玉首饰

    沐叡(?~1609年),黔宁王沐英第十世孙,沐昌祚之子。万历十三年(1585 年)袭黔国公(从一品),万历三十七年死于狱中,葬于南京江宁将军山。墓葬于1974 年发掘,出土众多金银玉饰品,其中以各种玉质饰品和镶宝石首饰最为精美。包括梅竹纹碧玉簪、白玉簪及镶宝石龙首形金镯、金链琥珀挂坠、镶琥珀佛手形金簪等。
    
    梅竹纹碧玉簪

    梅竹纹碧玉簪,共2件,形制相同,碧绿色,局部有沁痕。两件形制相同,簪顶作钱纹,通体雕琢成竹节状,上部饰数朵梅花。末端作竹子截面形状。通长12.8-13.8厘米。
    
    白玉簪

    白玉簪1件,通长10.5厘米。白色,上有沁色,簪顶呈蘑菇状,簪上浮雕云纹和仙鹤,并有“乾纲独立”四字。
    
    金链琥珀挂件

    金链琥珀挂件1件,通长36.4厘米,琥珀长3.9厘米。琥珀呈血红色,内有二气泡。琥珀外壁依气泡之形阴线刻两个蟠桃,衬以枝叶,反面阴刻行书“瑶池春熟”四个字。
    
    镶宝石镶玉金带板

    镶宝石镶玉金带板1副。共二十块。分为銙和铊尾,均采用模压工艺制成金质外框,中间镶素面白玉,四周环以金托,内嵌红、蓝宝石等。

    

    花叶形金饰

    花叶形金饰,长12厘米,宽9.2厘米。用金片以模压和锤揲工艺制成花形,花蕊和花瓣线条流畅,上嵌红、蓝宝石。
    
    镶宝石龙首金镯

    镶宝石龙首金镯一对,2件,直径9厘米。镯身接口处为二龙首,镯身上镶嵌红蓝宝石。

    
    镶琥珀佛手形金簪

    镶琥珀佛手形金簪,以玛瑙雕成佛手形镶嵌于簪顶,佛手上用金丝编结成花叶。簪子长11厘米。

    沐叡墓还出土了金事件、云龙纹金冠饰、镶宝石金药盒、琥珀簪、镶水晶金簪、白玉腰带等金银佩饰。
    江苏南京徐俌墓出土的金银首饰

    徐俌墓明正德十二年(1517 年)。徐俌( 1450 ~ 1517 年) ,中山王徐达第五世孙。成化元年(1465 年)袭魏国公。正德十二年七月卒,谥庄靖,葬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墓葬考古编号为徐达家族墓M4、M5),为夫妻合葬墓,其夫人朱氏、王氏也葬于此。

    徐俌墓出土了琥珀发冠、白玉革带等佩饰。
    
    琥珀发冠

    琥珀发冠1件,长6.8厘米,高3.7厘米。血红色,中空,上饰五道直梁,两侧各有一相对小孔,对插圆头金簪一对,簪子长11.2厘米。
    
    白玉革带

    白玉革带一副,包括二十块,分为銙和铊尾,每块上均镂雕秋葵叶,花叶舒展,雕琢精致。

    王氏墓中出土有金钏、镶宝石金簪等首饰。

    
    镶宝石金头饰一件

    镶宝石金头饰一件,高7.7厘米,宽6.8厘米。整体呈三角形,在镂空的缠枝叶上镶嵌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和茶晶,均有金托。宝石间有四个孔雀的金托,为镶嵌珍珠之用,珍珠已朽。

    
    镶宝石金簪

    镶宝石金簪1对,通长17、17.2厘米。簪首有五个金托,托边有金丝编织的联珠纹一周,托内镶嵌有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一托内镶嵌物,可能为珍珠,已朽。
    
    金钏

    金钏一副,高4.4-5.8厘米,直径7.1-7.8厘米。用扁金盘成七圈,每圈用四道金丝相连,上下两头左右可活动以便松紧,一头以金丝相缠,一头扁金面上阴刻缠枝莲、牡丹纹。

    
    镶绿松石金簪
    
    镶猫眼石金簪

    镶绿松石金簪、镶猫眼石金簪各一件,簪首形制相同,均为花瓣形,中心镶嵌绿松石或猫眼石。

    朱氏墓则出土有凤冠、金凤簪、金簪、银簪、镶宝石金耳坠等,不再一一赘述。
    上海陆深家族墓出土的金玉首饰

    陆深家族墓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轮渡东南。墓占地40亩,1969年因防空洞建设发现,考古人员对已遭破坏的墓葬进行了清理。两座墓葬均为一墓双穴,据墓志记载,墓主陆深为“明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赠礼部右侍郎。”陆深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其子陆楫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两座墓分别为陆深夫妇及子陆辑夫妇墓,两座随葬品混在一起,有铜镜、折扇、木梳、霞帔坠等100多件。其中金镶玉首饰为最大的亮点。
    
    银丝发罩

    银丝发罩,高10厘米。形如头盔,银丝编成。
    
    白玉狮首六棱簪

    白玉狮首六棱簪一对,长5.5厘米。簪首上为一只蹲着的狮子,簪身为六棱状。
    
    金镶玉观音簪

    金镶玉观音簪一对,玉观音作立状,头顶伏一神鸟,身穿对襟衫,着彩带,下为金质莲花宝座,周身用金丝环绕,前腰镶嵌一块宝石,背衬金片“寿”字托,长10厘米。
    
    金镶玉梅花簪

    金镶玉梅花簪2对,簪首整体用玉做成梅花瓣状,中间用金丝做出花蕊形状,中心镶嵌宝石。一对长10.2厘米,一对长11厘米。
    
    金镶玉头箍一组
    
    金镶玉“寿”字饰
    
    金镶玉莲饰
    
    金镶玉鱼饰
    

    
    金镶玉蝶形花饰

    金镶玉头箍一组共9件,应为抹额一类上的装饰。包括金镶玉“寿”字饰一件,寿字前镶金质天神一尊,胸前镶一颗红宝石。高4.9厘米,宽3.4厘米。金镶玉莲饰1对,莲叶用白玉雕琢而成,边镶金丝,莲叶上趴伏一只金质螃蟹,螃蟹腹部上镶嵌宝石。长4.6厘米,宽4.2厘米。金镶玉鱼饰1对,鱼为白玉制成,用金丝固定在金质托上,金托下部有四朵金质梅花,间隔五颗宝石,长4.4厘米,宽3.5厘米。金镶玉蝶形花饰2对,1对花蕊饰金片梅花。长2.2厘米,宽1.5厘米。另1对花蕊饰金片牡丹花瓣,高2.5厘米,宽1.8厘米。
    
    玉童

    除以上金镶玉饰件以外,还出土了玉童、玉鱼、金嵌白玉葫芦形耳坠等饰品,每件器物虽都不大,但却样样精致,金玉结合,相映成辉。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8-19 20:28:27  更:2022-09-30 02:08:3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