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蛮夷”称谓何来
今人普遍以为“戎狄蛮夷”是相对于华夏民族的边远少数民族、是饱含轻蔑的贬义词。其实这仅不过是一个十分荒谬的误解。他的真正来源是我国古代的姓氏、国号,开始时是与居住方位、文化感情毫不相干的。 先说“戎”字,本是来自于高辛国时代、喾帝的一个老丈人—西岳“有戎氏”的。先商始祖子偰的母亲、夏代始祖大禹均为其后裔。后来分解出长(常)戎、山戎、北戎、西戎、诸戎和有夏--夏后及统一匈奴的千曼单于等多支人脉。春秋时,作为“天下之中”的洛阳一带还曾有过一支“陆浑戎”,被晋国的中行穆子—荀吴所灭。国虽灭,人不可能杀绝,当是融入了晋国的。您能说他们都是边外少数民族吗? 再说“狄”字:亦称其“翟”,本自于“氐”字。是传承的我国“第一氏”—即“老根儿”。后发展成融合多支家族的国号。《史记?匈奴列传》曾说:“唐虞以上有山戎、玁狁,号赤翟、白翟。”“玁狁”又被不同的典籍记做“猃狁、熏育、荤粥”等,实则都是“鲜虞”的不同写法,是对喾帝“有辛氏”、舜帝“有虞氏”的合称。显然,司马迁说的是早在尧舜之前,就有山戎人、有辛人、有虞人联合创立的国家,国号就叫“赤翟、白翟”。甚至有人以为就连黄帝“轩辕氏”也不过是“荤粥族群”中的一个分支。此说也是绝非不无道理的。当然其分解的人脉就更多了,除了始创“中国”的尧舜还应包括后来的“鲜卑、五胡”及当今的一部分朝鲜人等。 三说“蛮”字:也是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国号。《庄子?则阳》篇载:“有国于涡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涡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返。”当时的“蛮氏国”就在今天的湖北一带,以致楚国人还曾以蛮夷自诩而“不以中国之号谥”。所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非周王室封国,均被称之“蛮夷”,号称“百蛮”。您能把他们都全部排除在华夏民族之外吗? 最后说“夷”字。是源自于舜帝所封中国首任礼部天官—秩宗“伯夷”的名号。其后人氏以祖名而称“有夷氏”。实际出自高辛代喾帝的另一个老丈人—炎帝后裔“有邰氏”。周王朝的先民始祖后稷姬弃的母亲以及主导周武王创立周朝的姜子牙均出自这支人脉。这支人脉在夏商之朝为“土姑、蒲姑、薄姑、黑姑”人,商朝末年为“奄国”人,周代为“齐”人以及诸代分离出去的沿海小国。号称“九夷”。当然还应包括“番满、土蒙”等人脉。连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也被说成“东夷部落首领”。如果我们把夷族排斥在中华民族之外,不是在自我否定吗?我等不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祖之裔—真的“泥捏”之人吗? 所谓“华夏”,虽源自舜帝“有虞重华”的名号合大禹家的“有夏王国”国号而来,却是肇启于大禹之子--夏启的第一场民族分裂。因自尧帝放勋“亲睦九族、和合万国”,舜帝重华“禋于六宗、举用八氏”打造出的“第一代中国”—即陶唐中央帝国始,才开启了氏族社会向民族社会的过渡,出现了有戎、有台、娵訾、陈锋、陶唐、有虞、高阳、高辛八大氏族共和的“中(重)华民族”。舜死后,其选定的接班人大禹自知难当重任,撂挑子跑路去了河南。虽在那里构建了一个“有夏”过渡政权,但基本尚未破坏原有体制—只是空缺帝位自贬为王而放松管理。大禹死后其子启通过政变赶走中国首任林牧渔业部长—朕虞--大禹的股纮重臣—伯益,建立起自己的家天下,把民族社会倒退回氏族形态。夏启推行奴隶制,引发了连绵不断的奴隶造反。启死后,其子太康昆弟五人曾被围困于洛水之畔;到启的孙子“相”当政时,又被彻底覆灭了有夏王室,仅仅漏掉了一个有孕在身的妃子—后缗逃亡到娘家生下少康。后来,舜帝传人有虞氏和大禹族人有戎氏组成“虞戎联军”,南下助少康匡复了“夏后王朝”,并在彼建起“昆吾(音‘余’)国”和“有戎之墟”。才在那里形成了“华夏民族”。其实,她与冀西的鲜虞戎狄人本是同根所生。同时亦可说明所谓“民族”本就不是一个血统概念,而是一个与宗族、氏族相对应的社会文化概念。一个民族可以由多个种族融合而成,亦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化作多个族群。所以,那种仅把汉民族与“华夏”划等号的观点是极端民粹的、也是毫无任何依据而站不住脚的。所谓“汉民族”仅不过是融合了一大部分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