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是如何被史书埋没的?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家,是如何被史书埋没的? |
作者:真的李永航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前言:欢迎挑错,但不要空谈,请具体说明,此文哪一句话错误。 全文共42回,约17万字。每1回分为三~六节,每一节发一楼。如果天涯系统吞楼,读者可以去“知乎”查看全文,《唐太宗和大哥的真实故事》。 |
***************** 第1回 谁阻止了第二次五胡乱华? ******************** 第一节 匈奴想恢复祖先的光荣 在唐朝初期,中国面临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危机。 在讨论这场危机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一个历史知识:匈奴,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有的人会说,匈奴是在东汉灭亡,代表事件就是,公元89年窦宪北伐。不是的。窦宪北伐,只是打垮了匈奴大帝国,此后匈奴仍然存在,保持着完整的部落、强大的实力,只是没有正式的国家,稍微安分一点而已,生活在汉、魏、晋的北部边境。后来,匈奴在首领刘渊的带领下,趁着八王之乱,掀起了五胡乱华。 有的人会说,匈奴在五胡乱华期间灭亡了,他最后一个代表就是,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或者北凉。但也不是的。此后匈奴仍然存在,仍然保持着完整的部落、强大的实力,位于陕西和山西的北部,长期侵扰中原,其首领曾经自称天子。强大的北魏、北周、隋朝都对他无可奈何。这个时期的匈奴,在史书上叫做“稽胡”。参见《周书?异域传上?稽胡》。“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刘元海,就是刘渊。 从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起,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因其无能,导致战事旷日持久,唐军疲惫(参见第17回),这引起了稽胡的蠢蠢欲动。参见《旧唐书?列传第十四》,“(武德)四年,稽胡酋帅刘仚成拥部落数万人为边害,又诏某某人率师讨之。军次鄜州,与仚成军遇。” 武德四年,数万稽胡的军队,在首领刘屳成的带领下(屳的读音:仙),乘虚侵华,意图效法祖先刘渊,再次掀起五胡乱华。唐朝下诏,派某某人领兵讨伐稽胡,唐军到达鄜州(鄜的读音:夫),与刘仚成的军队相遇。请一直记住这个某某人。 唐朝的鄜州,就是现在的富县,位于陕西延安市的南部,贴近关中了。《资治通鉴?唐纪四和五》记录了具体的时间,稽胡是在正月入寇,在三月两军决战。 但这不是最大的威胁。对华夏有野心的胡人,不只有稽胡,还有一个更大的,就是东突厥。(作者李永航) 《资治通鉴》接着说:“(三月)会突厥将入寇,上召世让还。”唐朝的行军总管刘世让,本来是攻打窦建德,到这一年的三月,突厥将要入侵,唐高祖就召回刘世让。紧接着,突厥来了。 三月二十四日,突厥入侵石州,石州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四月十二日,突厥颉利可汗(颉的读音:节)入侵雁门,雁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的读音:心)代县。四月二十一日,突厥入侵并州,并州位于山西太原市。 可见,突厥这次入侵不是小股兵力,颉利可汗亲自出征,必然是带着主力。 |
***************** 第1回 谁阻止了第二次五胡乱华? ******************** 第二节 颉利可汗不只有最强大的胸肌 隋末唐初的突厥实力,可远超稽胡。《旧唐书?突厥传》:“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突厥在隋文帝时期,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又称北突厥,变得极为强盛,严重威胁中国,西突厥较弱。所以如非特别说明,史书说的“突厥”就是指东突厥。看地图。 始毕可汗,名字叫做阿史那?咄吉,是启民可汗的大儿子,在隋炀帝大业时期的中期即位。到天下大乱时,中国人逃奔去突厥的很多。突厥民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到吐谷浑(读音:图欲浑)、高昌诸国,以及华夏北部的许多诸侯,都臣服于他,很可能就包括稽胡。他有一百多万善于骑射的兵力,北方胡人从来没有这么强盛的。他们登上阴山,眺望南方,想要侵略中华。 第10回有叙述:在前年,始毕可汗亲自攻打唐朝,在路上神秘地死去。第14回有叙述:二弟处罗可汗即位,在去年,兵分四路,又来攻打唐朝,在即将出发时又神秘地死后。三弟颉利可汗即位,今年又来。他们的实力和野心都是相同的。《资治通鉴?唐纪五》:“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凭陵中国之志。” 有人怀疑,突厥的兵力没有这么多。错,第16回有具体分析,突厥就是有这么多兵力。也有人说:突厥没有吞并华夏的野心,只想劫掠,劫掠后就撤退,所以威胁不大。错,第14回有具体分析,他们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劫掠,是吞并华夏。此处略。(作者李永航) 另外,稽胡和突厥的配合情形,不禁让人想起官渡之战。许攸向袁绍献计:主力在官渡与曹操相持,同时分兵袭取许昌,曹兵必败。惜绍不纳,所以败亡。 看来,颉利可汗绝非有勇无谋之辈。他立志,既不想,像两个哥哥那样神秘地死去,也不做袁绍。他要上演一场,突厥版的官渡之战。 而且,他把握战机十分沉稳、准确,绝不轻举妄动。他让稽胡先动,吸引唐军,自己按兵窥视,从武德四年的正月一直等到三月,还是不动。可是,当唐朝的某某人,被调去陕西和稽胡决战、山西空虚时,他,发动了。 而且,一旦发动,他就是狂飙猛进。在攻打石州、雁门、太原之前,他先攻打汾阴。“甲戌(三月十六日),突厥寇汾阴。”看地图,唐朝的汾阴县,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的万荣县荣河镇。在三月他还是将要入侵,可到三月十六日,就到达了汾阴。也就是说,他把险关重镇都抛到身后,一直冲向唐朝的心脏。 窦建德的妻子曹氏,对此有叙述:“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关中,就是长安的周围。突厥在西边包抄关中,唐朝必定调回军队救自己,洛阳自然解围了。可见当时局势:颉利是多么迅猛、狠辣!只要拿下长安,唐朝所有的险关、重镇就不攻自破。 黑虎掏心!突厥数十万铁骑,已经深入中原啦,大~哥~! 看到这,人们不禁为唐朝、为华夏捏了一把汗。 |
***************** 第1回 谁阻止了第二次五胡乱华? ******************** 第三节 河北猛虎伺机出洞 假如——我是说假如,一千三百年后,希特勒攻打苏联时,如果有颉利可汗的战略思维,那么,他将成为欧洲秦始皇。假如——我是说假如,错开一个时代,以颉利可汗的雄才大略,他绝对可以建立一个,和蒙古一样辽阔的帝国,然后被我们称为:“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加以崇拜和歌颂。 看到这,你是不是感到惊讶:中国曾经面临这么严重的危机,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呢? 这,正是本系列故事要讲述的重点。(作者李永航) 这还没完。与此同时,大家熟知的,河北猛虎窦建德,也出洞了。他此前就通过隋炀帝的萧皇后,与突厥结成联盟,并夺取了唐朝的不少领土,面对如此盛宴,自然是不甘寂寞,要来凑凑热闹。他亲帅大军,南下救援王世充。 但窦建德的进军路线有点诡异。他没有直扑洛阳,是绕道山东,转了一圈。一路上,他轻松降伏其他的诸侯:徐圆朗、孟海公,收割大片领土,势如破竹,声威大振,然后才去洛阳。哦——明白了,他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救援王世充,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趁着局势十分有利,囊括中原。无论是李世民、王世充、还是其他什么人,我一网打尽。 你说什么?你说大声一点。我去救你?呵呵,你是我什么人,我要去救你? 这是阳谋。我正大光明地实施战略计划,谁都无可奈何! 假如——我是说假如,错开一个时代,以窦建德的雄才大略,他也许可以和秦皇、汉高并列。 李世民领一半兵力,去虎牢关抵抗窦建德,让弟弟元吉留下对付王世充。 洛阳的王世充,以奸诈闻名,肯定是识破了窦建德的阳谋,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积极配合。他尽管被世民攻打了大半年,可依然能够派军出城,挫败唐军,杀唐军猛将卢君谔。“壬寅(四月十五日),王世充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引兵出战,齐王元吉击之,不利,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四年前,在唐军入关中的霍邑之战:隋朝主将宋老生,拉着绳索往城上爬。就是卢君谔,一跃而起,斩杀宋老生,才挽救了唐军。你闭目想象一下,这是何等骁勇。可是四年后,他在洛阳城下,殁。 千古洛阳,不知埋葬了多少英雄的尸骨! |
***************** 第1回 谁阻止了第二次五胡乱华? ******************** 第四节 来自江南的背后一刀 但是,这还没完。上面所述都是北方势力,与此同时,南方的大诸侯也来了。就是萧铣。铣的读音是:显,不是读作洗,意思是金属的光泽。铣这个字,如果是作为现代金属加工技术,才是读作洗。 在后来的历史宣传中,萧铣的名气不响,而且庸碌无能。但事实绝非如此。他在隋末仅仅是一个县令,掌握的人只有几十号衙役,实力远比其他诸侯弱小。但他与李渊同时起兵,迅速壮大,仅仅过了三年,就变为仅次于唐朝的、华夏第二大诸侯,占据湖北的南部、江西的北部、湖南和广西的大部、越南的北部,地跨长江和岭南,有兵力四十万,超过窦建德、王世充。(作者李永航) 但史书对萧铣此战役的记录,十分简略,只有《资治通鉴?唐纪四》的一句:“丙戌,黔州刺史田世康攻萧铣五州、四镇,皆克之。”武德四年正月,唐朝的黔州刺史田世康,攻打萧铣的五个州、四个镇,都攻克了。 看起来似乎是,唐朝主动攻打萧铣。但当时,唐朝正与几大强敌作战,不可能再去主动攻打萧铣。当年十月萧铣投降后,唐高祖责备萧铣。按照人之常情,应该是被侵略者责备侵略者。所以可推断,是萧铣和窦建德一样,看准时机,给唐朝来个背后一刀,分一块肥肉,但进攻不利,被唐军反攻占领五个州、四个镇。所以后来唐高祖指责他,不顾民族大义、落井下石、给唐朝造成很大威胁。但是,史书对此隐瞒和篡改了,轻描淡写的几笔,给人感觉好像,萧铣的威胁不大。 江南吹来的风,温度虽不那么低,但夹杂着浓浓水汽,比北风更容易让人长冻疮。 唐朝危险。华夏危险。眼看着,结束仅仅四十年的五胡乱华,就要在武德四年再次发生!二战中,轴心国战败的原因,人们常说的就是两面作战。而唐朝则是五面作战,而且其中一面还是世界第一强,前所未有的北方游牧强国。这种情况下,没有谁可以创造奇迹。 当然,我们后人知道,唐朝后来继续存在。第二次的五胡乱华,没有发生。 奇迹就是发生了! 但奇怪的是,唐军击退最危险的突厥,史书避而不谈。足以彪炳史册的、拯救华夏的伟大战役,连同他的指挥官,就这样被隐瞒了,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史书为什么要隐瞒? 是谁,或者说,当时唐朝谁有这个资格,指挥这场决定存亡的战役? 另外,迎战稽胡的某某人,又是谁?他是胜,还是败? 史书执笔的是唐朝的史官。但他们本人,肯定没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胆量,去隐瞒这场战役,只可能是当时唐朝的统治者,逼迫史官隐瞒。这场战役,对唐朝是莫大的光荣,正常人宣扬都来不及。可这个唐朝的统治者,却偏偏要隐瞒。他是谁?为什么隐瞒?且听下回分解。 |
***************** 第2回 唐太宗篡改历史 ******************** 第一节 天才弟弟和庸碌大哥的对比 上一回我们谈到,在武德四年,唐朝有一个某某人,抵御匈奴(稽胡)。还有一个被史书隐瞒的将领,指挥唐军击败东突厥、拯救华夏。可能你的脑子里,会冒出一个人的名字:李世民。 众所周知啊,唐太宗李世民,是极其杰出的军事天才,打下了大唐江山,自古就被人高度颂扬。例如,成吉思汗说:“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朱元璋说:“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 毛泽东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他是自古第一名将啊! 以至于人们大都认同这种说法:唐朝真正的创立者,不是李渊,而是世民。世民继承皇位,是理所应当。至于他的大哥李建成,是个庸碌之辈,没有功劳,品性又差,占着太子位不让,还妒忌、谋害弟弟,所以被杀不值得同情。史书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如,《资治通鉴?唐纪六》,太子府的两个官员,一个是太子中允王珪,一个是太子洗马魏征,对太子建成说:“秦王世民是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您只是因为年纪大,才当上太子,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资治通鉴?唐纪七》,另外两位官员萧瑀(读音:雨)、陈叔达对李渊说:“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这就更威猛了,秦王的功劳不只是盖天下,是盖宇宙,哇哈! 所以你可能猜想,这场伟大战役的指挥官,肯定是世民。 但是你再想想:如果是他的伟大战功,唐朝的史官怎么可能隐瞒呢?而且,他当时正在虎牢关,与窦建德作战。所以肯定不是他。同期的灭王世充、窦建德之战,虽然名声很响,但意义其实不是很大,无关存亡,只是唐朝争霸天下的战役之一。而抵御匈奴和突厥,则是决定华夏和唐朝的存亡,意义比前者重大。连他的次要战役,史书都大肆渲染,又怎么会隐瞒他的重要战役呢? 嗯?难道唐朝还隐藏着其他什么人,具有比世民更高的军事资格,拥有比世民更辉煌的军事成就,神龙见首不见尾? 要找到这场伟大战役的指挥官,首先我们要搞懂,唐朝为什么要隐瞒、篡改历史。此前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但都是只言片语,浅谈则止,隔靴搔痒。我在此详细谈谈。《资治通鉴?唐纪十三》对这个问题,有清楚的、极具讽刺的记录。这是此文的重点,所以引用一整段史料,便于读者辨析。不耐烦看古文的人,可以越过这一段,看后面的分析。 (贞观十七年)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硃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 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
***************** 第2回 唐太宗篡改历史 ******************** 第二节 哦,一代圣君原来是自吹的 当初,世民派宰相房玄龄,去负责写历史。房玄龄是他的绝对亲信,但他仍然对房玄龄不放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他问房玄龄:“前世史官记录历史,都不让君主看,为什么?” 房玄龄回答:“因为史官不会对君主【虚美】,虚构美事,也不【隐恶】,隐瞒罪恶。君主【见之必怒】,看了必然发怒。所以不给君主看。” 世民说:“我的用心,和以前帝王不同。我是想知道,自己以前有什么恶,作为以后的警戒。你拿来给我看看。” 谏议大夫硃子奢说:“陛下做的都是圣德的事情,行动无过错。史官对您的记录都很美好。陛下独自一人看了,没什么问题。但这种做法流传给子孙,曾孙、玄孙之后恐怕有一些是不明智的人,要掩饰自己的错误、保护自己的缺点。那么,史官【必不免刑诛】,就免不了被杀头。这样的话,他们都会顺从君主的心思,保全自己的性命,对君主【虚美】、【隐恶】。那么,悠悠千载的史书,又有什么可信度呢?前世的君主都不看史官对自己的记录,就是为了这个原因。” 世民不听,坚持要看史书。 房玄龄无奈,只好把《唐高祖实录》、《唐太宗实录》给他看。但房玄龄不是把原有记录,直接拿给他看,是先和许敬宗等人【删为】,就是对两本记录做了删改了,然后才给他看。显然,原有记录必然是对世民不【虚美】,不【隐恶】,世民肯定会【见之必怒】,然后【史官必不免刑诛】,甚至迁怒到房玄龄自己。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史官和自己,就删改记录,对世民【虚美】、【隐恶】,让世民见之不怒。在七月十六日,成书之后,给世民看。 房玄龄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谋反者之一,公德有亏,但其私德还是不错的,起初他想把真相传于后人,不说假话。 但是,世民看了【虚美】、【隐恶】的记录后,仍然不满意,命令房玄龄,关于自己和大哥建成、四弟元吉的关系,必须重写。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作为重写的标准:周公诛管蔡。 周公诛管蔡,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周朝初期的一件大事。周公和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的亲弟。周公不仅辅助周武王打天下,周武王死后,他还辅助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制定了完善的政治、文化制度,对国家和华夏民族的成熟,做了巨大的贡献。他又不贪权,成功后就还政于周成王,功德两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楷模。管叔和蔡叔,却妒忌和抵制周公,勾结商朝遗民,发动叛乱,是恶的代表。周公东征平叛,大义灭亲,杀了管叔和蔡叔。 世民就是要求唐朝史官:把我描写成周公,“功盖宇宙”、品德高尚;把大哥四弟描写成管叔、蔡叔,“无大功”、品德败坏。世民丑化兄弟、美化自己的意图十分明显。在丑化兄弟中,核心就是太子大哥,是他谋夺皇位的目标。四弟只是配角,而且年幼,在唐初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没有发挥重大作用。 看到这,你是不是会目瞪口呆?一代圣君,原来是这样来的! |
***************** 第2回 唐太宗篡改历史 ******************** 第三节 世民对大哥的怀念 看到这,你是不是心中一动:难道,挽救唐朝和华夏,然后被史书隐瞒的那个指挥官,就是大哥建成?肯定不是四弟元吉,元吉当时正在洛阳,和王世充苦战。 我们不要急着下结论,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来。本系列故事,就是讲述,关于唐太宗和大哥,有哪些你没想到的故事。 人都是有良知的,特别是史官,他的本性要真实记录历史。唐朝史官被世民逼迫,去篡改历史,但又良知未泯,所以在史书的各个角落、或明或暗地透露出真相:大哥才是美,二弟才是恶。 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唐朝史官,还发生在其他官民身上,本系列故事将不断出现。其实,他们能够透露真相,主要还是拜世民所赐。二弟虽然杀了大哥、可能杀了大哥的全部五个儿子、又丑化大哥,但他的良心时时受到煎熬,因为:大哥真的对他很不错,不仅多次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而且多次宽容他的谋逆,否则他早就被处死了。甚至很可能,他在童年学习弓箭,就是大哥培训他的,因为大哥比他大10岁,而爸爸在外地做官。而他现在却用弓箭,亲手射死了大哥。禽兽尚且有亲亲之情,他不可能是完全冷血无情。 《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说了:二弟即位后,不久封大哥为息王,谥号隐(所以墓碑上写“息隐王”),以礼改葬大哥,当天他命东宫的旧臣,都来给大哥送行,并不避讳。他在宜秋门哭得很哀伤,把自己的儿子李福过继给大哥。到贞观十六年,为大哥恢复皇太子的封号,所以史书称建成为“隐太子”。 人们可能会误解:李建成是唐朝的危险话题,官民都不敢触及。但真的不是的。世民的三个优点之一:就是不搞文字狱,容忍别人的言论。我们熟知,魏征经常言辞激烈地批评他,不给他面子,按照普通百姓恐怕都会发火,但他居然都忍住了。不只是魏征,很多官员,例如侍御史马周,用夸大的语言批评他,参见第41回,他也没把马周怎么样! 所以,唐朝官民,只要不是直接威胁世民的皇位,只是婉转地缅怀一下建成、赞扬一下建成的功德,他还是允许的。从来没有因为谁缅怀大哥,他就搞文字狱,打击别人。例如,在灭突厥后,魏征在世民召开的会议上,接近于直说,“灭东突厥的功劳属于你大哥,不属于你”,他也默认了,没有把魏征怎么样。甚至,他允许史书直接记录,大哥的一些相对次要的功劳,例如,灭司竹山贼、灭稽胡、灭刘黑闼。 另有一个重大的事例:唐朝军民怀念建成,把他化身为佛教的天王毗沙门,加以祭祀。唐太宗肯定知道这个含义,但不仅不禁止,反而下诏给各官府,都要祭祀毗沙门。第19回有详细分析。 所以,唐朝官民才敢于说真话。我们才得以揭示真相。只是后世的历史宣传者,为了给世民造神,所以对这些暗示、直说都装着看不到,造成了大众认知中,对兄弟俩人的美恶颠倒。 看到这,读者可能会问:史书透露了大哥的美、弟弟的恶。但同样是史书,也有大量记录,说了大哥的恶、弟弟的美。互相矛盾,哪个是真呢?且听下回分解。 |
***************** 第3回 打下大唐江山的人不是李世民 ******************** 第一节 辨别史书真假的两个定律 我们上一回说到:李世民篡改史书,造成读者迷惑,史书中既有写他和大哥的美,也有写他们的恶,互相矛盾,那我怎么知道,哪个是真的呢?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是我们准确把握这段历史的关键所在。 看了世民篡改史书的具体情形,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虚构自己的恶?绝对不可能。他对自己的恶,隐瞒都来不及,怎么会虚构呢?所以,史书如果有写世民的恶,则肯定不是虚构的,是真的。那么,与此相矛盾的记录,写世民的美,就是假的。 同理,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虚构大哥建成的美?绝对不可能。他对大哥的美,隐瞒都来不及,怎么会虚构呢?所以,史书如果有写建成的美,则肯定不是虚构的,是真的。那么,与此相矛盾的记录,写建成的恶,就是假的。 这是本系列故事的《第一定律》。 世民篡改史书,除了虚构之外,还有一个更多使用的手法,就是:隐瞒。我们看这段历史时,会经常发现,有重大的事件被隐瞒了。那么,我们怎么探寻这个被隐瞒的事件呢?其实这也不难。 从上述史料可见,世民是篡改历史的第一人,留下千古骂名。而他又是很注重名声的人,他必然为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可以推断,他只会为了切身利益才去篡改,也就是把篡改限定在自己和大哥的身上。他绝对不会为了别人,而去篡改史书、背负千古骂名。 看了世民篡改史书的具体情形,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美?绝对不可能。他对自己的美,虚构、宣扬都来不及,怎么会隐瞒呢?所以,史书如果隐瞒了某个重大的、美的事情,则这件事肯定不是世民干的,也不是其他人干的,只可能是大哥干的。 同理,你认为,他有没有可能,隐瞒大哥的恶?绝对不可能。他对大哥的恶,虚构、宣扬都来不及,怎么会隐瞒呢?所以,史书如果隐瞒了某个重大的、恶的事情,则这件事肯定不是大哥干的,也不是其他人干的,只可能是世民干的。 这是本系列故事的《第二定律》。 |
***************** 第3回 打下大唐江山的人不是李世民 ******************** 第二节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战绩对比 还有人说:“既然你认为,世民伪造史书,那你还看史书干嘛?干脆不要看了。”呵呵,说这个话的人是无赖。我们不要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要盲目否定史书,应该依照常识和逻辑,去具体分析史书,发现有毛病的,就去追查真相,没发现毛病的就接受。 世民篡改史书的重点,就是两兄弟的战功。以下是两兄弟的战绩列表,读者可结合地图查看。建成的24场战役中,史书有直接记录的,就有10场。所以我感到非常奇怪,那么多的历史学家,包括《百家讲坛》的衮衮诸公,怎么会研究出这个结论:大哥只是坐享其成,把出外征战都交给世民? 世民跟随父兄参加的战役,如果没有突出表现,就不计了。李渊担任隋朝的太原留守时,有一场攻打历山飞的战役,不确定世民到底有没有参加,所以不列入。否则,他的败仗还要增加一个。 建成另外灭了一些小诸侯,但不是专门的战役,所以此文不单独列出。例如:在抵御突厥的同时,严重削弱了梁师都;在灭辅公祏的同时,灭了张善安;在灭王世充的同时,灭了吃人魔王朱粲(读音:灿);在灭萧铣的同时,派李靖招抚了广东的冯盎。 |
***************** 第3回 打下大唐江山的人不是李世民 ******************** 第三节 弟弟到底有没有篡位之心? 世民在史书中说:自己对兄弟情深义重,本无篡位之心。《资治通鉴?唐纪七》,他对爸爸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但是大哥品行恶劣,又“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自己打下大唐江山、“功盖天下”。所以,大哥嫉妒自己、并且误以为自己要篡位,就联合四弟,不断地谋害自己。所以,自己在属下的反复劝说之下,迫不得已“自卫”,杀了大哥、四弟,坐了皇位。 《旧唐书?隐太子传》:“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 你看完本书,就发现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我们先来看看,世民说自己“本无篡位之心”是不是真的?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一》薛颐,滑州人也。大业中,为道士。解天文律历,尤晓杂占。炀帝引入内道场,亟令章醮。武德初,追直秦府。颐尝密谓秦王曰:“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愿王自爱。”秦王乃奏授太史丞,累迁太史令。 薛颐是一个道士,在武德初期进入秦王府当差,秘密对秦王世民说:“德星出现在秦地。秦王你必当占有天下,希望秦王自爱。”世民就上奏,让他当太史丞。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以谒之。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因以实告。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至贞观九年......降玺书曰:“......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 王远知也是一个道士,善于算命,名气很大。在武德四年(武德中期),世民平定王世充后,进入洛阳,和房玄龄私访王远知,当时他已经112岁。王远知说秦王将作“太平天子”。李世民把他的话牢记在心,睡觉都忘不了。 一个将领,带着兵马出去打仗,打完了,必须马上回来,交回兵权,这是基本的制度。可是,世民就赖在洛阳不走,“甲子,秦王世民至长安。”直到七月九日,世民才回到长安。在洛阳期间,他“封府库,收其金帛,班赐将士。”就是收罗洛阳的财物,发给将士们收买人心。洛阳,千古帝都,嫌疑之地,他却做这些行为。他的篡位,已经不仅仅是野心,而是实际行动了。 当时,李元吉是和他在一起的,所以最了解情况,于是向爸爸告状,要求赶快杀世民。《资治通鉴?唐纪七》,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元吉曰:“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应速杀,何患无辞!”上不应。 看到这,你还相信他没有篡位野心、“于兄弟无丝毫负”吗? 大哥才是打下大唐江山、“功盖天下”,对兄弟情深义重,而且仁厚爱民。世民才是品行恶劣,多次陷害忠良、屠杀百姓(后文有详细论述),又“无大功以镇服海内”,败仗太多。不是大哥嫉妒他,是他嫉妒大哥。 |
***************** 第3回 打下大唐江山的人不是李世民 ******************** 第四节 建成是这样“谋害”弟弟的 世民所说的,大哥谋害他的事件,你稍一思考,就会发现非常可笑。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建成夜里召世民来自己的东宫喝酒,下毒。世民的心脏暴痛,吐了几升的血,淮安王李神通扶着他回秦王府。 中毒,是破坏内脏功能,不是外伤流血,即使吐血,也只是少量。我们看电影电视,一个人中毒而死,最多就是口角、胸前沾了一点血,不过几十毫升。一个强壮成年男子,体内血量大约是5升。可他吐了几升的血,像杀猪一样,居然还能不死!他是奥特曼吗? 既然大哥下了杀手,又岂能让你活着走出去? 然后又发生怪事。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李渊听说毒杀事件了,去探望世民,告诫建成:“弟弟平素就不能喝酒,以后你们不要再夜晚喝酒了。”他说的话,和毒酒事件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明显是唐朝史官,故意留下的破绽,留待后人发觉。 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事件,大哥赠送一匹胡马给弟弟,想用胡马把弟弟摔死。呵呵,既然要杀下手,就肯定是想出一个、有较大成功性的措施。用马摔死人,有多大的成功性呢?全世界,有哪一次谋杀是使用这样的措施?你找出来我看看。 还有,建成用重金收买尉迟敬德,被尉迟敬德正义凛然地拒绝了,搞得他恼羞成怒。这更搞笑,第36回分析了,建成实际掌握了军政大权,是事实上的皇帝,如果他要瓦解世民的亲信,一道指令,就可以轻松办到,完全不必采用不光彩的手段、然后被羞辱。搞不光彩手段的,恰恰是世民自己。众所周知,他早在玄武门之变的两年前,武德七年,就用重金收买将领常何,并运作把他送进皇宫做守卫,才得以成功实行玄武门之变。谋划之长远、谋划之卑鄙,令人望而生畏。这个谋划,无论怎么美化,都有损他的伟大形象,他实在无脸把这个写进史书中。是因为常何的墓碑被发掘,后人才知道真相。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账之深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常何墓志》) 除此之外,史书还多处明确写了,他阴谋对付大哥和四弟。他不可能伪造史书抹黑自己,所以这肯定是真实的。 “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资治通鉴》) 他指使温大雅镇守洛阳,张亮去山东收买民间豪强,作为外应。 “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旧唐书·刘师立传》) 他们通宵达旦地策划阴谋。 “及九年之际,机临事迫,身被斥逐,阙于谟谋,犹服道士之衣,与文德皇后同心影助。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密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旧唐书·房玄龄传》) 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被免职、责令回家居住。李世民派尉迟恭去找他们,潜回秦王府,为政变做策划,并严守政变核心秘密,长孙氏参与协助。 “公早参帷幕,思固宗祧,骤起圣怀,累明大义。”(《尉迟恭碑》) 尉迟恭也是参与阴谋的主要人物。 看到这,你还相信李世民没有谋害大哥吗?但我估计,你最感到难以置信的,还是上述的战役列表。好,那我们就从下一回起,依据正史、考古和常识,一个一个地,分析他们的战役。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发现,此文哪一句话错误,请具体说明,我都接受并感谢。 |
***************** 第4回 李渊横行天下的信心 ******************** 第一节 李世民真的救了隋炀帝吗? 我们上一回谈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战绩对比,完全出乎大众的想象,难以置信。那好,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一个一个来分析。 战役1)雁门计退突厥 隋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世民献计退突厥,失败。这也算是战绩吧! 当时隋炀帝巡视雁门郡。突厥的始毕可汗,发动突然袭击,包围了雁门郡。局势很危险,隋炀帝吓得抱着儿子哭,八月二十四日,他下诏,令各地的隋军来救驾。当时的世民,在隋朝将领云定兴的手下当差。他向云定兴献计:“我们去救援陛下,但我们的兵力太少,不能直接动武。要虚张旗帜,夜里击鼓,让突厥误以为我们的大队援军到来,吓跑他。”云定兴采纳了。 然后,《旧唐书?太宗本纪》和《新唐书?太宗本纪》说,云定兴的军队到达崞县(读音:锅),突厥的侦查骑兵报告始毕可汗:“有大量的隋朝军队来了。”于是,突厥解围撤军。“师次崞县,突厥候骑驰告始毕曰:王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隋朝的崞县,位于今山西省忻州(忻的读音:心)的原平市。 这记录显示,世民的计策成功了。所以,后人都赞扬,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他当时年仅十六周岁。但《资治通鉴?隋纪六》的说法不同。它虽然也记录了世民的计策,但没说此计成功了,直接结束了一整段,换了一段来说明,突厥退兵的原因: 是因为隋炀帝暗中派使者,向堂妹义成公主求救。以前隋文帝和亲,把义成公主嫁给突厥的启民可汗,启民可汗死后,她又先后嫁给他的3个儿子: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公主当然是想救堂哥了,派人告诉始毕说:“北部危急。”同时,东都洛阳和各郡的援兵,也到达了忻口。九月十五日,所以,始毕可汗解围退走。忻口即今山西省忻州市。 如果世民的计策真的成功了,《资治通鉴》的作者,为什么要删除这句话呢?难道是他敌视世民,想抹杀他的功绩吗? 《大唐创业起居注》说的突厥退兵原因,和《资治通鉴》相同的,是依赖太原等各郡的兵马前往救援,才解围的。世民的退敌之计,连写都没写。 请注意:《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是隋朝的官员、史学家。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以厚礼聘他为,大将军府的记室参军,就是秘书。他是隋朝末年、以及唐朝创业的亲历者。所以他很了解当时的历史。建唐后不久,他成为世民的亲信,积极帮助世民篡位。世民论功行赏,擢升温大雅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这可是高官、高爵啊! |
***************** 第4回 李渊横行天下的信心 ******************** 第二节 只杀一人的战役 是不是因为,古书简略,所以省略了世民的退敌之计? 正相反,此书的记录,是十分详细的,例如:李渊在担任太原留守时,还有两个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李渊去消灭历山飞的战役,王威是一起去的。此书在这个战役的记录中,王威的名字出现了7次。 所以,世民的计策如果成功了,这么光荣的事件,温大雅是绝不可能不记录的。只可能是,此计失败,20天都没有吓退突厥,所以避而不谈。某些史料写计策成功,是世民化丑为美。 其实,你想想就知道。始毕可汗,可不是什么昏君啊。东突厥就是在他的手上复兴,达到鼎盛。他怎么可能,轻易就被你的小花招骗过!那不过是一个少年不切实际的空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回想起来,经常莞尔一笑。 战役2)攻取西河郡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攻取西河郡。 建成:这是唐军在太原起兵后的第一战,树立了爸爸平定天下的信心,非常重要。当时,大哥是28周岁,二弟18岁,当然是以大哥为主。二弟只是跟随、听从大哥,没有突出表现。 李渊五月在太原起兵,就传檄四周来归顺自己。太原南边的西河郡不归顺,李渊就派建成、世民带兵去攻打西河郡。西河郡,位于今山西汾阳市。一路上建成爱护百姓,树立了义师的形象,百姓箪食壶浆来迎接义师,顺利攻克西河郡,只杀了抗拒的郡丞高德儒,此外不杀一人,秋毫不犯。往返只用了九天。李渊高兴地说:“像这样用兵,我们可以横行天下。”当天,就确定了入关中的策略。 《大唐创业起居注》,六月甲申,乃命大郎、二郎率众取之……往还九日,西河遂定。师归,帝闻喜曰:“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是日,即定入关之策。 这一场战役,总共只杀了一个人,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场战役,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这场战役,李唐集团对于是否入关还持观望态度。群雄争霸,都盯着关中这块肥肉,甘肃的诸侯薛举,就在同时向关中进军。再耽误下去,关中就不属于李唐集团了。 |
***************** 第4回 李渊横行天下的信心 ******************** 第三节 大战役的总指挥是谁? 战役3)进军关中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十一月,唐军进军关中,分为三个部分,李渊是大将军,建成是左领军大都督,世民是右领军大都督,各领一部兵力,父子三人一起出发。当时世民才18周岁。年纪很大、老谋深算的裴寂、刘文静等人,都不能独自领兵,只能做下属跟随。 那根据地太原怎么办?《大唐创业起居注》,“秋七月,壬子,以四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守晋阳宫,文武后事并委焉。”保护根据地的重担,居然交给了年仅14岁的小儿子,李元吉,文武都由他管理。“上阵父子兵”,是人类社会创业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开公司还是开国家。而在李家,这个原则尤其重要,牢牢掌控兵权。 很多读者看了我的文章后,提出质疑:既然李世民这么低能,为何李渊还不断把重任交给他,不交给别的将领?原因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家的家产,家庭成员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但责任心都是很高。家产只能给自己家人掌管,不能给外人。李世民经常亲自冲锋厮杀,受伤了也不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外人不会有这种责任心,叛变是很大的概率。 李唐集团的标准军事制度:如果是小战,就派一个行军总管领兵;如果是大战,派出兵力多,就委任一个元帅,指挥几个行军总管作战。而元帅全部是由李渊的嫡子担任。 《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四下》:“高祖起兵,置左右领军大都督,各总三军。及定京师,置左右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皆亲王领之。” 《四库全书?卷一百七?设官部四十七》:“唐凡亲王总戎曰元帅。文武官总统则曰总管。高祖定京师,置左右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讨元帅;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元帅,皆以亲王领之。” 亲王就是皇帝的嫡亲儿子。镇守后方的元吉,一年后,由太原郡的太守,改为太原道行军元帅。 唐朝名将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儿,只是郡王,不是亲王。李渊起兵时,他是26周岁,早已成年,但李渊从来不会派他,做重大战役的总指挥,只能指挥较小的战役,或者是在大战役中跟从亲王出征。 裴寂,贵为宰相,征讨刘武周,也只能担任晋州道行军总管,不能担任元帅。 反正我们记住,唐军大战役的总指挥、元帅,肯定是李渊的三个嫡子,不是别人。 这是本系列故事的《第三定律》。 |
***************** 第4回 李渊横行天下的信心 ******************** 第四节 霍邑城下的惊险一幕 世民:在霍邑之战,败。邑的读音:亿。 入关中的途中。隋朝将领宋老生,驻守霍邑,挡住唐军。霍邑在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县。唐军缺乏攻城的器具,所以李渊不强攻,和长子在东门示弱,引诱宋老生出城作战。然后,埋伏的次子冲出。 冲出后的任务是什么呢?《资治通鉴?隋纪八》说:“渊乃与建成阵于城东,世民阵于城南。渊、建成战小却,世民与军头临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冲老生阵,出其背。” 李渊和建成在城东列阵,正面对抗宋老生。世民的任务是,埋伏在南门外的高地,冲出来,出现在宋老生的背后,冲击他的军阵,与父兄前后夹击他,不让宋老生逃回去。 《旧唐书?太宗本纪》、《新唐书?太宗本纪》的说法相似。但后来,宋老生逃回到霍邑城下,拉着绳索往上爬。照此推断,宋老生肯定是,返身打败了世民,才能逃回到霍邑城下。 这个后果很严重! 《大唐创业起居注》写后来攻城的情况:“日欲将落,帝见战士心锐,仍命登城。时无攻具,肉薄而上……帝视战地,怆然谓左右曰……” 太阳要落山了,李渊见战士们士气高昂,所以命令继续攻城。当时唐军没有攻城的器具,是硬爬上去的。所以即使是杀了宋老生,攻打霍邑也很艰难,伤亡惨重。李渊看了战场,很悲伤。 你可以设想,如果宋老生拉着绳索逃回城内,有效组织隋军守城,肯定是把唐军,牢牢钉死在霍邑城外。进不了关中,唐军以后就局限于一个地方诸侯,前途未卜!幸好,唐军的一位军官,卢君谔,职务是军头,带着部下赶到,跳起来斩了宋老生。才挽救了唐军。好惊险!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败,除了自己的能力外,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既然宋老生是打败世民,逃到城下,那么可以推断,世民的部下已经没有能力,去追杀宋老生。卢君谔肯定不是世民的部下。如果是,史书肯定会突出说明,体现这是世民的功劳。 但对世民在冲出后的任务,《大唐创业起居注》是另外一个说法:“大郎领左军,拟屯其东门,二郎将右军,拟断其南门之路。”在一开始,唐军没有设置文武官员的职务,军中就按照排行,把建成叫做大郎,把世民叫做二郎,把元吉叫做四郎。入关中的路上,也都是这么称呼的。“时文武官人并未署置,军中以次第呼太子、秦王为大郎、二郎焉。” 按照这里的说法,世民的任务,不是冲到宋老生的背后夹击他,是去堵住南门。照此推断,他的任务是成功的,让宋老生不能进城门,所以被唐军斩杀。 世民的任务,到底是夹击宋老生的背后,还是堵城门?史书的说法有矛盾,哪个是真的呢?参考第3回的第一定律,世民不可能,在史书中虚构自己的坏事。《资治通鉴》和《旧唐书》写他的坏事,就肯定不是虚构,是真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与此相矛盾的记录,才是虚构美化世民。 而且李渊不会,命令世民去堵城门。如果只是堵城门,宋老生完全可以用绳索爬上去。后来唐军攻城,就是爬上去的。所以,仅仅是堵城门,无法达到,在城外消灭宋老生的战役目标。而且你看地图,宋老生是在东门外打战,如果逃回,首先是逃进东门。李渊如果是安排李世民去堵城门,也应该是安排他去堵东门,怎么会安排他去堵南门呢?不对头啊。 唐军虽然在霍邑遇险,但毕竟入关中是成功了。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
***************** 第5回 庸碌大哥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 第一节 宏图的制定 我们上一回说到:因为李世民失败,唐军在霍邑遇险,那么,他们是怎么入关中的呢? 李建成:有五个突出贡献。 1.入关中的大方针,就是他提议的。 《大唐创业起居注》写:公元617年五月,李唐集团在太原起兵后,对将来的发展方针产生了分歧。李渊是想匡扶隋朝,迎接江都(江苏扬州市)的隋炀帝回京。他怕自己离开太原,会被突厥乘虚而入,就写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突厥,想获得突厥的支持。不然,突厥是太原的隐患,他根本不敢离开太原。但是,突厥反对,是劝说他自立为帝,灭隋朝。李渊的部下赞同突厥的提议,但李渊不赞同。李渊和部下的意见互相矛盾,长期僵持,没法调节。部下威胁李渊:我们可能离你而去。 这体现了,李渊在刚起兵时,是比较虚弱的,不是后来传言的:因为他是大贵族,所以理所应当可以夺取天下。李密也是大贵族,为什么就没有夺取天下?因为“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语,隋炀帝猜忌和防范李渊,只给他一个“卫尉卿”的职务,就是掌管仪仗和兵器,没有带兵的权力,比祖先的贵族地位大大降低了。两年前,因为天下大乱,无人可用,隋炀帝才派他去做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李渊才掌握了一点兵权。但隋炀帝仍然严加防范,派两个副留守监督他。他起初没有造反之意,是隋炀帝制造冤案,马邑郡被匈奴打败,怪罪到李渊头上,派使者抓捕李渊,让他感觉一家人的性命受到威胁,才不得不起兵,是比较迟的。天下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老诸侯瓜分完。而且他的兵力只有五六千,要临时去征兵,实力远弱于李密,也不如窦建德、薛举、李轨、杜伏威等人。 建成起先不在太原,是在河东郡(今山西运城市),照顾家属。《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大业末,高祖捕贼汾、晋,建成携家属寄于河东。”李渊准备起兵,就命他暗中结交英雄豪杰,《大唐创业起居注》:“仍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起兵后,就通知他和元吉来太原会合。 他到达太原后,提出第三条方针,既不迎回隋炀帝,也不自立,是入关中,废隋炀帝,尊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这是一个中间路线,被大家都接受,才团结了队伍,并消除了东突厥的威胁,得以放手打天下。突厥不仅赞同,还送来马,答应支持李渊(实际合作中,派兵较少,主要作用是送马)。太重要了,如果没有消除突厥的威胁,李唐集团怎么可能放心去打天下? “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启,请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故事,废皇帝而立代王。” 2.贾胡堡献计(可以和上一回李世民的献计对照)。 隋朝将领宋老生驻守霍邑,挡住唐军,天又下了很长的雨,唐军滞留在贾胡堡,后方又传言突厥、刘武周攻打太原。李渊考虑退回太原。 《大唐创业起居注》写,帝顾谓大郎、二郎等曰:“尔辈如何?”对曰:“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帝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 李渊问两个儿子的意见,先是说“尔辈”,就是你们两人。最后说“尔”,不是“尔辈”,看来只有一个儿子回答,让他坚定了前进的信心:刘武周、突厥的威胁不大,不用顾虑。宋老生是骄傲自大的人。我们雨停后就进军,如果不能杀宋老生而取霍邑,我们两个儿子“儿等”就以死谢罪。 史书没有写,是哪一个儿子回答。但是,按照传统的礼法,必然是大哥先回答。而且,从回答的内容看,也只能是大哥。因为只有大哥才有资格说,“儿等敢以死谢”。那个时代的家族礼法是很重要的。长兄如父。弟弟是没有资格,把大哥的性命,当作自己作战计划的赌注。温大雅用含混的文字,不写明确谁献计,就是给自己的主子拉功劳。 |
***************** 第5回 庸碌大哥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 第二节 宏图的有力执行 3.上一回提到了,霍邑之战,首先是建成假装从马上坠落,部下退却,示弱诱敌,才获胜。不然的话,宋老生离城很近,随时可以退回城。 《旧唐书?太宗本纪》:“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 《李卫公问对》,李世民和李靖借着霍邑之战,讨论作战的正和奇。李靖说:“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霍邑之战,我唐军高举正义的大旗,这就是正。建成坠马,东门唐军稍微退却,这就是奇(计谋)。 宋老生中计,发动进攻。唐军引诱他追远,伏兵出击,包括李世民攻击宋老生的背后。一场激战,打败隋军。但宋老生往回逃,击败李世民,逃到城下。城中的隋军不敢开门,只敢放下绳索。宋老生拉着绳索往城上爬。赶来的唐军跃起,斩杀了宋老生。唐军缺乏攻城的器械,但士气高昂,继续攻城,是徒手爬上去的。城中的隋军因为主将被杀,所以丧失了斗志,被攻破。 4.唐军攻克霍邑,接着面对隋朝的老将屈突通。 屈突通,姓屈突,名通,是隋末的一根支柱,经验丰富的老将,坚守蒲坂,就是今天山西运城的永济市,背靠黄河,不出战。这是险关,很难攻克。怎么办?唐军绕道过黄河,进入关中,扑向隋朝的西都大兴(后来的长安)。 这有一定的风险,大兴是个大城,守军不少,万一久攻不下,屈突通又从背后夹击唐军,怎么办?当年杨玄感就是这样,败在洛阳城下的。 |
***************** 第5回 庸碌大哥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 第三节 消除背后的危险 唐军是这样应对的。李渊带着次子继续前进;长子带领刘文静、窦轨等将领,率领数万兵力,屯驻在永丰仓,防守潼关,挡住屈突通。杨玄感的失败,没有在李渊身上发生,因为,在他攻城之前,长子就迅速地打败了屈突通。(作者李永航) 《大唐创业起居注》:“丙寅,遣世子陇西公将司马刘文静、统军王长谐、姜宝谊、宝琮诸军数万人,屯永丰仓,守潼关,备他盗,尉抚使人窦轨等受节度焉……。屈突通自潼关都尉府欲奔东都。” 果然,屈突通出来救援关中。陇西公就是建成,迅速打败屈突通,并赶去参加攻打大兴,才让大兴的隋军绝望。可见这一战很关键。但此书为了淡化建成的功劳,省略了具体战斗情节。 《旧唐书?刘文静传》和《资治通鉴?隋纪八》有战斗情节,但只写了刘文静,抹去了建成。 这场战斗发生在九月。屈突通看到李渊向西、攻向大兴,就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郡的太守,坚守蒲坂,自己带领数万隋军,来攻击唐军背后。建成击退他。附近是天险潼关,分为南城和北城。隋朝的潼关守将叫做刘纲,驻扎在南城。屈突通准备去依靠刘纲。建成先派王长谐,带兵袭击斩杀了刘纲,占据南城,抗拒屈突通。屈突通只好退保北城。 屈突通的形势越来越不利,看到大兴失守后,就放弃北城,投奔洛阳,但被刘文静追击,降唐,后来也为唐立下功劳。 你没想到吧,一个庸碌之辈,居然这么善战。 5.建成看到,屈突通已经被削弱,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就把潼关托付给刘文静,自己从永丰仓,挑选精兵去长乐宫,参与攻打大兴。《资治通鉴?隋纪八》,渊曰:“屈突东行不能复西,不足虞矣!”乃命建成选仓上精兵自新丰趣长乐宫。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了唐军攻打大兴的部署:“京城东面、南面,陇西公主之。西面、北面,敦煌公主之。” 陇西公是建成,他负责攻打大兴城的东面、南面。敦煌公是李世民,负责攻打大兴城的西面、北面。 |
***************** 第5回 庸碌大哥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 第四节 对隋朝的致命一击 然后,“十一日丙辰,昧爽,咸自逼城。帝闻而驰往,欲止之而弗及。才至景风门东面,军头雷永吉等已先登而入,守城之人分崩。” 攻打大兴的战斗,记录很详细,也有点搞笑的气氛。 李渊到大兴城外,几次通知城里,自己是来匡扶隋朝的,你们不要担心,放我进去。但是城里不理睬,最终把李渊逼到了决裂的地步。李渊鉴于攻打霍邑的艰难,所以没有马上攻城,是叫部下制造攻城的器械。京城周围的竹木,被唐军扫荡一空。部下制造了攻城器械后,等不及李渊下命令,就在十一月十一日,双11那一天,自行开始攻城了。其实就是两个儿子带头鼓动的。李渊听说了,赶去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他才跑到景风门的东面,唐军就先登城了,守城的隋军崩溃。景风门,就是图中的红圈处。唐军先登的人叫做雷永吉,职务是军头。 雷永吉是谁的部下呢?此处没有明说。但景风门在皇宫的东面,是建成负责的地区。攻破大兴城,是建成的功劳。还有一个证据。 《洛州都督窦轨碑铭并序》:“又召募英勇五万馀人,从入京师,翊成大业。扬州精甲,未足拟仪,蓟市耶榆,曾何等及。兵临九地,气竭百楼。以公为东面大将。于时四夷云合,万里风行,彭濮比肩,樊灌接踵,皆公麾下,止预偏裨。任寄之重,罕有其二。平城之日,功实先登,进授光禄大夫,即上柱国也。” 上文写了,窦轨受建成的节度,抗击屈突通。他现在被建成带来,是“东面大将”,有先登之功。东面的唐军,是建成指挥的。 史书写,李世民在关中受降了一些义军、并参与了攻城,但那是大势使然,不是什么突出表现,只是跑跑龙套。 入关中,政治意义重大。此前,虽然天下大乱,但隋朝的两个都城都没丢,隋朝勉强还能控制局势,现在西都丢了,顿时土崩瓦解。李唐集团信心大增,对天下诸侯,占据了心理上的优势,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第一节说了,李渊起兵时是比较弱小的。但他迅速壮大,仅仅过了一年,到公元618年五月,就建立唐朝,原因就在这里,他抢先夺取了关中。 估计,唐朝也有一个双11节。 此后,唐军就大规模地四处出击,归附者很多。只要再夺取隋朝的另一个首都,东都洛阳,那就底定天下。唐军起先也确实进展顺利,里应外合,洛阳唾手可得。但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唐军自动放弃了洛阳,撤回了大兴。这是为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
***************** 第6回 洛阳唾手可得却放弃 ******************** 第一节 洛阳的里应外合 我们上一回讲到:唐军入了关中,只要再得洛阳,那么天下可定。可是唐军却自动放弃了洛阳。为什么? 战役4)东讨洛阳 隋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正月到三月,东讨洛阳,就是隋朝的另一个首都,东都。 617年十一月,李渊攻下了大兴,尊立代王为隋恭帝,改年号为义宁,自己称唐王,名义上还是做隋朝的臣子。当时坐镇洛阳的,是隋炀帝的孙子杨侗,主将是王世充,被李密攻打。李渊就派李建成去救东都,实际上是夺取。 《资治通鉴?唐纪一》说:“戊辰(618年正月二十二日),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馀万人救东都。”《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说法相似。 王世充当然不会那么傻、迎接唐军入城,是全力抵抗。 建成指挥本次东征,还有考古实物做证据。就是西安出土的窦师干的墓碑。 墓志铭记录了,主人窦师干,是建成的亲信,“(义宁)二年正月蒙授朝请大夫,其年二月王师东讨,又为左元帅府录事参军。” 左元帅就是《资治通鉴》说的,建成。李渊在正月做出任命,唐军在二月出发。 东征顺利,洛阳唾手可得。 《资治通鉴?隋纪八和唐纪一》写了:洛阳缺粮,一斗米卖三千钱,饿死了十分之二三,只好号召,谁参加守城,又不吃公粮的,就给你封二品的散官。结果,有许多商人都进入了朝廷。洛阳的号令已经出不了城了,调不动隋朝在外地的人力物力。城内的人,没有坚守的意志,朝议郎段世弘等人,谋划接应唐军。 唐军将领刘弘基,在洛阳的璎珞门外打仗,也击败隋军。《旧唐书?刘弘基传》:“又从太宗经略东都,战于璎珞门外,破之。” |
***************** 第6回 洛阳唾手可得却放弃 ******************** 第二节 两个滑稽的解释 但奇怪的是,三月东征军放弃洛阳,撤回关中。十分可惜!为什么?《资治通鉴》是这样解释的。 城中多欲为内应者,赵公世民曰:“吾新定关中,根本未固,悬军远来,虽得东都,不能守也。”遂不受。戊寅,引军还。 城中有很多人要做内应,李世民说:“我新定关中,根本还不巩固,军队跑这么远来,即使得到了东都,也不能守。”所以不接受。四月初四日,他带着军队回到关中。 这个理由太假了。既然如此,你当初又何必来呢?十几万大军出征,非同小可,不是一家四口的旅行。 《大唐创业起居注》则是另一种解释,在出发前,李渊指令两兄弟:“初年孟月,春作方兴,不夺农时,宜知其速。” 孟月就是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李渊说,现在是春天耕作的季节,你们不要耽误农时,去了要赶紧回来。 “三月,左右二元帅军招谕东都,城门不收,李密又不敢西寇。时逼农月,遂奉令旋师宜阳、新安二郡而还。”两兄弟还真的,在三月,到了农耕的月份,就赶紧回来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老农送儿子出外打短工的情形,哪里是征战天下的诸侯?太搞笑了。 占领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李渊就是因为抢先入关中,所以很多人望风归降。关中附近的就不说了,甚至离关中很远的,也归降唐。例如此书写的,一月蜀归降,二月涿郡(北京)等地归降。不到一年,李渊的地盘,就变为诸侯中最大的。如果再抢占洛阳,可以提前统一天下。但为了“不夺农时”,眼看洛阳就要到手了,却放弃。 太假了!全世界的历史上,有哪个战例,是这样的? 同样是此书记录了,唐军同期采取的,其它4个方向的扩张:巴蜀、南阳以东、安陆及荆襄间、山东诸郡,有哪一个是,为了“不夺农时”就撤回的? 公元620年七月——621年五月,唐军再次攻打洛阳,直到拿下为止,为什么就可以夺农时呢? 李渊当然不是,送儿子出外打短工的老农。和世民说的原因一样,“不夺农时”的撤军原因,显然是作者温大雅虚构的,是为了掩盖真实的撤军原因。 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
***************** 第6回 洛阳唾手可得却放弃 ******************** 第三节 秦国公的分身术 真实的原因是,世民根本就没有参加东讨洛阳,从去年的十二月起,他就西征薛举,在今年三月被第二次打败,薛举威胁了关中,所以李渊赶紧召回东讨军,对付薛举。史书写世民参加东讨,是蒙混大哥的功劳,同时掩饰自己在西线的失败。 《旧唐书?高祖本纪》:“(公元617年十二月癸未)金城贼帅薛举寇扶风,命太宗为元帅击之。”史书有大量相关记录。 《旧唐书?太宗本纪》说世民在“(公元617年)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 两者对照,可以看出,世民十二月确实担任右元帅。但右元帅的任务是西征薛举,不是东讨洛阳。东讨洛阳是造假。你以为世民有分身术啊?在同一个月,负责两个相距一千多里的战场。 古人以北为尊,辨别方向是坐北朝南,东在左,西在右。李唐集团坐镇大兴,你看看大兴的位置,就知道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这样:十二月世民迅速完成了,西征薛举的任务,然后,李渊改派他,随同大哥去东讨洛阳呢? 不可能,因为这个月,是他被薛举第一次打败,远远没有完成任务,薛举长期成为唐朝的威胁,他必须一直顶在西线。直到第二年七月,他才逃回长安。 东边有长子在,很安全,西边才是很危险。如果你是李渊,你会不会,不管西边的危险,把西边的元帅派到东边去,西边却没有一个元帅抗敌?除非李渊是突发老年痴呆,否则绝不可能。 而且东讨洛阳的任命,是在618年的正月,不是617年十二月。 还有一个证据。《旧唐书?高祖本纪》:“(义宁二年三月)徙封太宗为赵国公。”《资治通鉴?唐纪一》也写:“乙卯(三月初九日),徙秦公世民为赵公。” 世民此前是秦国公,现在改为赵国公,都是国公,但也有高低差别。赵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肯定低于秦国。徙,带有贬官的含义。李渊把世民贬官了。三月初九日,正是唐军东讨洛阳的期间,战局很顺利,如果世民有参加,李渊怎么会把他贬官呢? 这证明:世民没有参加东讨洛阳,当时他是西征薛举,并被打败,关中被薛举威胁,所以他被爸爸贬官,所以爸爸要赶紧,召回大哥来救援。 顺便戳破一个,《旧唐书?刘弘基传》的谎言。此次战役,刘弘基是随从建成,参加东讨洛阳,不是随从世民。世民把大功臣拉到自己身上。 那么,世民到底是怎么样,被薛举打败的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居然被薛举打得四连败。啊?这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古今第一名将。好,且听下回分解。 |
***************** 第7回 李世民被薛举打得四连败 ******************** 第一节 秦军没理由败退啊 历史爱好者一般都知道,李世民曾经被薛举打败,就是高墌之战(墌的读音:址)。高墌在今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的北部。但是,上一回说到的败仗,还不是知名的高墌之战。世民被薛举打败不只一次,是四连败。你没想到吧! 战役5)灭薛举 隋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到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唐军灭西秦薛举。 李世民:分两次担任元帅。第一次是,公元617年十二月到618年七月,他四连败,把唐朝置于灭亡边缘。第二次是,公元618年八月到十一月,他收拾残局。 世民的第一次败仗,是公元617年十二月,败仗被扭曲为胜仗。 第二次,是公元618年三月,直接被隐瞒。 第三次,是618年六月在泾州(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直接被隐瞒。 第四次,七月的高墌之战,是因为败得太惨,天下闻名,实在是瞒不住了,所以才记录了下来,而且还把责任推诿给部下,刘文静和殷开山。 《新唐书?列传第十一》介绍了薛举的情况: 公元617年四月,薛举在金城(今兰州)起义反隋,然后建立秦国,先自称西秦霸王,然后称帝,史称西秦。薛举和李渊几乎是同时,向关中进军。李渊抢先夺取了关中。但薛举没有放弃。他先是派长子薛仁杲(音:搞),攻克秦州(甘肃天水市),然后迁都到秦州。薛仁杲继续东进到扶风郡(今陕西宝鸡市),又袭破另一支起义军唐弼,“尽收其众(十万人)”。秦军战力不弱。 然后,薛仁杲与李唐集团接触,双方毫不停顿就开战,都不是吃素的。“(公元617年十二月,西秦太子薛仁杲)军益张,号二十万。将窥京师。会高祖入关,遂留攻扶风,秦王击破之,斩首数千级,逐北至陇还。” 《旧唐书?高祖本纪》:(十二月癸未)金城贼帅薛举寇扶风,命太宗为元帅击之......癸巳,太宗大破薛举之众于扶风。 这些显示,世民初战西秦获胜,并追逐到了陇地(甘肃东部),然后回来了。 你不感到奇怪吗?如果是损失大于收获,薛仁杲逃跑还有道理。但他新收十万人,只损失几千人(有的说是万余),损失小于收获,怎么就逃了? 何况,西凉铁骑,自古剽悍,不能和一触即溃的弱旅相提并论。而且,薛举夺取关中很坚决,把他的都城迁到了秦州(天水),紧靠着关中,就近指挥作战,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后来,他连结另一个诸侯梁师都、突厥,一起来攻打唐。威胁相当大!“西秦霸王”,这个称呼会让你想起谁?你慢慢品味一下。你看后来他在高墌城,把世民打得逃回长安。薛仁杲也非庸碌之辈,一路破关斩将,杀进关中。他们没有理由这么轻易就逃跑! 另外奇怪:天水离关中非常近,没有长途行军的困难,也不是雄关、天险。既然世民初战获胜、追击,为什么不彻底消灭西秦,就这么回来了,给唐朝留下致命的后患呢? |
***************** 第7回 李世民被薛举打得四连败 ******************** 第二节 秦军的诱敌之计 当然,仅仅凭这两个疑问,还不能确定,世民获胜是造假。也可以这样解释:薛仁杲新收的十万人,是老弱居多,派不上用场,所以薛仁杲是派本部精锐,和世民作战。精锐被杀了几千(或者万余),这个损失不小,所以暂退。世民初战获胜,就掉以轻心,误以为薛举不足为虑,所以撤退。 但你多看史书,还有问题: 第4回的第三定律有讲,世民担任元帅,必然指挥几个总管作战。准确有多少个总管呢?史书没直接写,但我能查询到的有三个。而这三个总管全部失败。 《资治通鉴?隋纪八》:“(都是在十二月之内)渊使世民将兵击之(薛举),又使姜謩、窦轨俱出散关,安抚陇右……癸巳(十七日),世民击薛仁果于扶风,大破之,追奔至垅坻而还。姜謩、窦轨进至长道,为薛举所败,引还。渊使通议大夫醴泉刘世让,安集唐弼馀党,与举相遇,战败,为举所虏。” 《新唐书?卷一百十七》:“时唐弼余党寇扶风,世让自请安辑,许之,得其众数千,因授安定道行军总管,率兵二万拒薛举,战不胜,与弟宝皆没于贼。” 李渊在派世民的同时,还派总管姜謩(謩的读音:膜)、窦轨、刘世让,一起去攻打薛举。显然,他们肯定是受世民的统一指挥,李渊不会蠢到这个程度,让元帅和总管各自为战。结果,姜謩、窦轨前进到长道(甘肃陇南市礼县),被薛举打败。刘世让和弟弟刘世宝,在安定(甘肃平凉市)战败,两人都被薛举俘虏,那么可以猜想,他们的二万兵力是全军覆没。姜謩和窦轨的兵力应该也差不多。算一下,世民的损失远大于西秦的损失,还能说他获胜吗? 窦轨,在前文已经出现两次了,是大将,在李建成的领导下,都获胜;现在变为世民领导,就失败。 还有一个证据。《大唐创业起居注》对世民初战薛举获胜,居然完全没写。为什么?如果他获胜,此书肯定是大肆渲染。只可能是他战败,所以此书避而不谈。 依据双方的特点,你再综合考虑上述史料,不难推测出秦唐初战的情形:秦军与唐军对比,是人少马多,新收的十万降兵,肯定是老弱居多,既无战斗力,还消耗粮食。所以薛举制定战术,命薛仁杲挑战世民,牺牲数千老弱,甩掉包袱,还可以诱世民来追,越引越远,战场越来越广阔。世民中计,十分兴奋,亲率骑兵精锐冲在前面;唐军大量的各部步兵互相脱节。薛举自己率领秦军骑兵主力,消灭唐军各部,然后对世民形成南北包围之势。世民闻讯,仓惶撤退。 |
***************** 第7回 李世民被薛举打得四连败 ******************** 第三节 世民第二败被降级 第二年三月,东讨洛阳的唐军很顺利,却放弃洛阳,急忙撤回关中。参考上一回。李渊是不是想玩一次“烽火戏诸侯”?把十余万大军,随意调来调去闹着玩,逗褒姒一笑(姒的读音:四)。 李渊当然不是玩“烽火戏诸侯”,他不是周幽王。只有一个可能,关中很危险,李渊已经顾不上洛阳了,赶紧调东讨军回来救关中。但这被史书隐瞒了。参见第3回的第二定律,对唐朝重大的、恶的事情,又被隐瞒,就肯定是世民干的。如果是其他人干的,李世民不会隐瞒。 李渊肯定是驻扎重兵、防守关中,最高将帅就是世民。那为什么还会危险呢?只能这样解释:当时对关中有严重威胁的,只有西秦薛举,世民又被薛举打败。 我们可以推想:十二月薛举虽然打败世民,但新收了大量的杂牌军,要整合一段时间,就暂停进攻。所以,第二年正月,李渊放心派建成东讨洛阳,世民就地防备薛举。过了三个月,薛举整合好了,继续进攻,又打得世民很狼狈。这就是第二次败仗。所以,李渊大怒,把世民从秦国公降为赵国公,同时召回东讨军(四月四日到达关中),支援世民。 第6回谈到窦师干的墓志铭,是直接证据:“其年六月大唐受禅……其年四月倍从北巡原州。其年七月又从幸泾阳、云阳诸县。” 碑文的“其年四月倍从北巡原州”,就是公元618年四月,窦师干随从李建成,巡视原州,从侧面威胁薛举。原州靠近泾州,位于宁夏固原市和甘肃平凉市之间。 |
***************** 第7回 李世民被薛举打得四连败 ******************** 第四节 唐朝人心动摇 现在我们来谈,世民的第三次败仗。 《新唐书?薛举传》:“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观兵于高墌,恃众不设备,举兵掩其后,遂大败,死者十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 此条史料是谈,第四次败仗,618年七月初九日的高墌之战。世民在高墌,仗着自己兵力多,轻敌,不防备,结果薛举从后面攻打唐军。唐军大败,死了十分之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都被俘虏了。 但在这之前,六月,世民还败了一次。刘文静就是证据。刘文静是建唐的大功臣,被封为宰相,他也去支援世民,但不是在四月去的。 《资治通鉴?唐纪一》:(公元618年六月,唐朝刚建立)上每视事,自称名,引贵臣同榻而坐。刘文静谏曰:“昔王导有言:‘若太阳俯同万物,使群生何以仰照!’今贵贱失位,非常久之道。” 意思是说:李渊和大臣相处很随和,坐在同一张榻上,不自称“朕”,是自称名字。刘文静就劝说李渊,要贵贱有区别。照此判断,刘文静在六月时还在长安,是六月后才调去支援世民的。 李渊既然四月就派了援军,为什么六月后还要派刘文静呢? 只能这样理解:世民在四月以后、七月初九日的高墌之战前,还有一次被薛举打败,这就是他的第三次败仗。所以,李渊再派刘文静去支援。 这样推测,还有一个证据。高墌之战,世民的原本目的,是救援泾州。《资治通鉴?唐纪一》:“癸未(六月十日),薛举寇泾州,以秦王世民为元帅,将八总管兵以拒之。” 可是,他却在七月九日的高墌城和薛举决战。你看地图,世民从扶风郡(宝鸡市)去泾州,不会经过高墌城。泾州和高墌之间的道路,估算是200里。步兵正常行军要三到四天(唐军的骑兵少),离得很远。世民救援泾州,却跑去高墌决战,为什么? 合理的解释是:六月他到达泾州城下,又被薛举击败,撤退到高墌城。请看地图。 七月,刘文静领援军到达高墌城后,世民的兵力占很大优势,但没想到,还是败,而且败得特别惨。这是第四次败。把唐朝置于灭亡边缘。 《新唐书》接着说,(秦)王还京师,举拔高墌,仁杲进逼宁州。郝瑗谋曰:“今唐新破,将卒禽俘,人心摇矣,可乘胜直趋长安。”举然之。 世民逃回京师,薛举占领高墌城。薛举的大臣郝瑗(读音:好原),谋划说:“唐朝刚刚被我军击破,人心动摇,我们可以乘胜,直捣长安。”薛举赞同。 第四次败,大家都知道,所以不多谈了。 当然,我们知道,唐朝没有被薛举灭亡。那么后来是谁,把唐朝从灭亡边缘拯救了过来呢?且听下回分解。 |
***************** 第8回 真正以弱胜强的战役 ******************** 第一节 薛举为何不乘胜灭了唐朝? 我们上一回说到:李世民被薛举打得四连败,新生两个月的唐朝处于灭亡边缘。那么,薛举为什么没有灭了唐朝? 史书对此的记录,充满了奇怪。西秦霸王薛举面对如此好的形势,却呆在高墌城整整一个月,直到八月才接受大臣郝瑗(读音:好元)的建议,准备攻向长安。对比他此前如同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表现,我不禁产生疑问:难道薛举也突发老年痴呆了吗? 同样奇怪的事情,还发生在李渊身上。假如你是李渊,面对如此危险的局势,你是不是会赶紧,委任新的元帅、调动兵力去抵挡薛举,甚至亲自出马?肯定是。但李渊就不是,长达一个多月中,他都坐在长安,没有部署军事行动,难道他的老年痴呆又发作了? 世民虽然低能,但他对唐朝的责任心,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家族式企业的特点,所以李渊坚持“上阵父子兵”。既然薛举停在高墌城中,没有追杀他,他应该是收拢败兵,就地重构防线。为什么一直逃回长安呢? 接着,怪事又发生了。薛举准备攻向长安,却突发恶疾,很快于八月九日死去。他“容貌魁岸,武敢善射”,体质很好的,前一个月还征战沙场,就算染病,也不大可能马上死去。后周世宗柴荣,也是武将出身,征契丹时生病,但他是从容班师回京、安排好政务后才死。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偶然,是薛举运气不好,碰上很小的几率了。行!我不争论。就算是偶然吧。但奇怪的是,到十一月初八,足足过了三个月,他的儿子薛仁杲被唐军消灭时,他都还没有下葬。 《新唐书?薛举传》:“(薛举)方行而病,召巫占视,言唐兵为崇,举恶之,未几死。仁杲代立,伪谥举武皇帝,未葬而仁杲灭。” 华夏族讲究入土为安。一个草莽诸侯,又正在恶战时期,有什么理由需要停棺三个月呢?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我知道,明末张献忠抗鞑牺牲,他的义子们是立刻把他就地安葬。 难道这又是偶然,薛举的命不好,生了一个不孝子,不让他入土为安? |
***************** 第8回 真正以弱胜强的战役 ******************** 第二节 西秦的四个郡为何投降唐朝? 郝瑗是西秦的最重要大臣。大战之际,皇帝病逝,他就应该扶助新帝,挑起重担。可是,他竟然为薛举啼哭、悲伤思念过度,也一病不起。《旧唐书?薛举传》:“郝瑗哭举悲思,因病不起。” 你没想到吧!我从来没听说,全世界有类似的历史事件。这难道又是偶然? 但怪事还没完。李渊静坐了一个多月,八月十七日,终于任命新的元帅,领兵去高墌城攻打薛仁杲。如果你没有看史书,你认为是任命谁?明摆着,是建成,李渊早就预备好的。但《资治通鉴?唐纪二》写,李渊是任命世民。 “已丑,以秦王世民为元帅,击薛仁杲。” 在国家危难、人心浮动之际,早就预备好的、战绩全胜的、29岁的老大,不任命;却任命四连败、完全丧失战斗意志、逃回首都、年仅19岁的老二。嘶——你是不是会倒吸一口凉气? 太惊险了!太刺激了!老李是不是老顽童啊,拿国家和自己的命运来玩心跳? 而且,长安的剩余兵力,是建成带领的东讨军,互相默契,配合熟练。你肯定知道一个常识: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降低战斗力。这样看,李渊不是老顽童,确实是老年痴呆发作了! 接着更奇怪的,却能揭示主题的事情发生了,“丁酉,临洮等四郡来降。” 八月二十五日,属于西秦的临洮(读音:桃)等四郡,前来降唐。 临洮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下辖十个县,在兰州和天水之间。 西秦的地盘很小的,只是甘肃的东部,大概就六七个郡。 临洮等四个郡投降,西秦的地盘就丧失大半。 这就奇怪啦。西秦获得大胜,他的下属肯定是人心振奋、更加积极地为西秦奋斗。唐朝大败,人心动摇,只可能是唐朝的领土投降西秦,怎么反而是西秦的领土投降唐朝呢? |
***************** 第8回 真正以弱胜强的战役 ******************** 第三节 泾阳、云阳之战 毫无疑问,在世民逃回长安后,唐朝肯定又打了一仗,重创秦军。形势逆转,西秦主力丧失,所以,西秦的四个郡才会投降唐朝。 投降时,世民已经第二次上任元帅八天了,从八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是不是他,在这八天中获得这场大胜呢? 肯定不是。如果是他获得这场大胜,他肯定会在史书中大肆渲染,不会隐瞒。 而且,世民的战术,是不出战,蹲在军营中等着敌军断粮。《资治通鉴》的后文说了,乃令军中曰:“敢言战者斩!”一直等到十一月,薛仁杲断粮了,他才出战。 但怪事还没完。后来,世民回到高墌城,打败薛仁杲。薛仁杲向秦国本土逃跑。他是骑兵多,要逃跑不难。但奇怪的是,他逃了不远,就进入圻墌城(音:其纸),不逃了。所以当晚他被唐军赶上、包围,第二天投降。难道,年轻人薛仁杲也突发老年痴呆? 根据第3回的第二定律,唐朝重大的、美的事情,却被史书隐瞒,就肯定是大哥做的。 这个推论还有很多个证据。窦师干的墓志铭:“其年六月大唐受禅……其年七月又从幸泾阳、云阳诸县。”618年七月,窦师干跟从太子去了泾阳、云阳等县。 查看地理位置:泾阳县和云阳县在渭河北岸,就在高墌城通往长安的路上。 完全明白了! 薛举七月九日获胜后,没有坐在高墌城贻误战机,是跟在世民身后紧紧追杀,突入关中,所以世民站不住脚,一直逃回长安。唐高祖也没有静坐等死,是立刻任命建成,为新的元帅,领着剩余的兵力,北渡渭河,在泾阳县和云阳县接应弟弟,迎战薛举。唐军此前已经大部分调给了世民,所以建成此战拥有的兵力很少,可能只有三四万,却要对抗十几万骁勇剽悍、乘胜追杀的秦军。 胜败似乎没有悬念,新建不久的唐朝完了。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哥发挥超级军事才能,打败秦军。薛举和大臣郝瑗,都身受重伤,退回高墌城,军务交给太子薛仁杲。但史书不能说,他们是被打成重伤,如果说了,读者就会产生疑问:他们是被谁打伤的呢?所以只好编一个谎言,他们都是得病。 在此,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形容神勇的语言,“摧敌锋于正锐,挽狂澜于既倒”。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以弱胜强”的战役有很多,但是,这个强弱之分通常都是表面的,而不是真实的。例如莫斯科战役,长途跋涉、严寒和后勤缺乏,已经把德军的锐气消磨殆尽,是强弩之末。赤壁之战的曹军,淝水之战的秦军,有什么弱点,大家都很清楚。韩信破赵的背水一战,赵军的将领李左车做出分析:汉军虽少,但实战经验丰富,乘灭魏国之胜而来,“其锋不可当”,赵军虽多,但不可以与汉军正面对抗,只能凭险坚守。所以韩信当时的形势不弱。 而泾阳、云阳之战的秦军,则没有弱点,是真正的强,挟大胜之锐气而来。而建成是真正的弱,不仅兵力少,而且人心动摇。这一战,才是真正的以弱胜强。 而且可以看出他的大胆。因为兵力士气都处于劣势,通常来讲,唐军应该是不渡渭河,与秦军隔河相持,自己更安全一点。但是这样的战术,就让秦军可以在渭河以北,任意攻占劫掠,而且时间一长,还是可以从别的地方渡河,从侧后包抄唐军。所以,大哥不是被动防守,是渡河北上,背靠渭河,与秦军对攻。 而这种战役,在大哥的生涯中,还有很多、很多。 |
***************** 第8回 真正以弱胜强的战役 ******************** 第四节 西讨元帅是谁? 大哥获胜后,不想看到弟弟就此沉沦,所以把元帅让给弟弟,给弟弟一个振作的机会。李渊批准,因为这时唐朝已经没有危险,李渊不是老顽童,也没有痴呆。 到十一月,薛仁杲逃跑,路上颠簸造成薛举的旧伤崩裂,只好进入圻墌城休息,所以被唐军赶上、包围。薛仁杲也同样不是痴呆。但薛举还是死了。所以,第二天薛仁杲投降时,他还没有下葬。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上述所有疑点。 唐太宗的一些执迷者,不愿意相信大哥有这么高的功劳,所以辩解,窦师干的墓志铭是“笔误”,把时间写错了。理由是,人物生平事迹的记录都是“流水账”,是按顺序来的。看下文,后三个事件的时间,应该是在“大唐受禅”的第二年,就是武德二年。 二年正月蒙授朝请大夫。 其年二月王师东讨(这个事件叙述较多,略) 其年五月陇西公为世子,又随府转为世子谘议参军。 其年六月大唐受禅,世子正位春宫,即迁为率更令,以贤升也。 其年正月授上开府, 其年四月倍从北巡原州。 其年七月又从幸泾阳、云阳诸县。 并且,他们从史书中找到一个记录,符合墓志铭的“四月倍从北巡原州”,就是河西走廊的诸侯李轨,在武德二年被部下安兴贵捉住,安兴贵投降唐朝,唐朝派大哥去原州接应,窦师干跟从大哥去原州。 他们的解释是篡改、附会。 《资治通鉴.唐纪三》:“(武德二年五月)庚辰,兴贵执之以闻,河西悉平。” 写得非常清楚。武德二年五月庚辰日,安兴贵抓到李轨,报告给唐朝,向唐朝投降。在这之后,唐朝才派李建成,去原州接应他投降。可见,李建成原州接应的时间是五月以后,不是在四月。而且,他去原州接应,是一个具体的任务,做完就回长安。而墓志铭写“巡”,含义是“往来查看”(参见《百度汉语》)。两者含义不同。很明显,墓志铭的“四月倍从北巡原州”,和史书的大哥原州接应,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而且,墓志铭“其年七月又从幸泾阳、云阳诸县。”又符合史书中,武德二年七月的哪一个记录呢?他们找不到。 而且,从做事的逻辑上看,这个解释也不对呀。你都能看到是“笔误”,难道死者的家人、以及官场同僚看不到?甚至可能太子也会去吊唁亲信部下,看到墓志铭。他们对死者的了解,还不如你?发现了,只要涂改一个字即可,“其年正月授上开府,”的其改为次,很简单。那他们为什么不改呢?说明他们不认为这是“笔误”,是正确的,含义清楚准确,是否顺序不重要。 没错,在通常情况下,人物的生平事迹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但是,这不是写作文的最高原则啊。写作文的最高原则是,含义表达清楚。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无关紧要。只要含义表达清楚了,怎么样的顺序都可以。我们从小学起就学过,写作文可以倒序,就是这个意思。墓志铭写的这七个事件,都是“其年”,含义表达很清楚,是同一年发生的。如果硬性按照时间顺序来解释,反而破坏了“含义表达清楚”。 至于为什么,墓志铭发生倒序?这其实不难理解。墓主人窦师干,不是年老去世,是发生意外事故身亡,骑马跌落。他的家人完全没有准备,突然悲痛之下,神情恍惚,仓促写了墓志铭。工匠按照家人提供的文章,在石碑上雕刻墓志铭,刻到“其年六月大唐受禅”,家人或者同僚突然发现,在这之前还有两件事,“正月授上开府,四月倍从北巡原州。”遗漏了,怎么办? 如果要坚持按时间顺序来写,那么就要把前面“其年二月王师东讨”以后的一百多个字都要涂改,太不成样子了,整块石碑就报废了,需另外做一个。在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做一块高档的石碑、并刻字,是非常贵的。更重要的是,来不及了,会错过下葬日。 家人犹豫了一下,不要涂改啦,是遵守写作文的最高原则,在“其年六月大唐受禅”后面补上遗漏的事件,只要把每一个事件都写明“其年”,含义表达清楚就可以了,是顺序还是倒序,都无关紧要。 而且,还有其他的证据。 《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四下》:“高祖起兵,置左右领军大都督,各总三军。及定京师,置左右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皆亲王领之。” 我们来分析,西讨元帅。 当时李渊西方的敌人是谁呢?就是薛举。《旧唐书?高祖本纪》说:“(六月)薛举寇泾州,命秦王为西讨元帅征之。”明确了,西讨元帅的任务就是讨伐薛举。 但是,这个西讨元帅是任命谁呢?这个史料说是世民,显然是做假。第6回的第三节分析了,李渊在去年十二月,就任命世民为右元帅,去对付薛举。同一个人、执行同一个任务,何必挂两个元帅的职务呢? 明显,这个西讨元帅不是世民。是谁呢? 元吉当时是太原道行军元帅,距离两千里,直到一年以后才被刘武周打败,逃回长安,此时不可能分身去讨伐薛举。 只可能是建成。建成先被封为左元帅,东讨洛阳。然后被召回,他的左元帅自然就取消了,换一个任务,讨伐薛举,所以被封为西讨元帅。 |
***************** 第8回 真正以弱胜强的战役 ******************** 第五节 收拾残局的可笑 还有其他证据。 马三宝是建唐的功臣,《新唐书?列传第十三》写他“拜太子监门率。别击叛胡刘拔真于北山,破之。从平薛仁杲。” 马三宝跟从谁,平定了薛仁杲呢?史书省略了。但你看前文,“拜太子监门率”,这是太子府的一个官员,太子建成的直属部下。和窦师干的墓志铭一样,表达他是跟从太子。这难道又是《新唐书》的史官笔误? 世民第二次担任元帅、攻打西秦,只是接大哥的胜利、收拾残局而已,但他把大哥的胜利抹去,给人感觉,灭西秦是自己的功劳。 补充说明一下,世民即使是收拾残局,也实在是可笑。 当时泾州一直在唐军手里,钉在秦军的后方,威胁秦军。西秦被大哥打得几乎垮掉了,薛仁杲率残部逃进圻墌城和高墌城,世民完全可以包围两城,逼降薛仁杲。可他居然不敢包围,反而是自己龟缩在军营中。薛仁杲可以从容出城,去攻打泾州。泾州的唐将刘感很英勇,战死,长平王李叔良奋力死守,“出金以赐士卒,严为守备,泾州仅全。” 可世民始终,都不敢去救援泾州,只是死守自己的军营。拖了两个多月,秦军是因为后方根据地丢失,没人供应粮食,才失败。《资治通鉴?唐纪二》:“相持六十余日,仁杲粮尽,其将梁胡郎等帅所部来降。” 世民在灭薛举之战的整体表现,只能评定为败。(作者李永航) 灭薛举的战役,让唐朝起死回生。但紧接着,唐朝又打了一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对逐鹿中原起决定作用的战役,灭李密之战。可能你会诧异:唐朝灭李密之战,没听说啊,怎么回事?且听下回分解。 |
因工作变动,最近无法来更新。敬请谅解。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