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人的故事》 第一部 太祖、太宗、真宗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宋朝人的故事》 第一部 太祖、太宗、真宗

作者:挣扎着奋斗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引子
    我从小就对历史非常热爱,把它当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今我上了大学(非历史学专业),但我仍然没有改变历史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只不过我对历史的态度从单纯的阅读转变为思考和研究。
    历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历史中无数的“成功人士”激励我追随他们的脚步;另一方面,历史中无数的事件促使我逐渐理解这个黑暗而又光明的社会。
    出于对历史的热爱,我收集了史料,用我自己的语言,写下这本书,奉献给所有喜欢历史的读者。
    对于这部书,我的原则主要有二个。一是尽量真实,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基本都有史料来源(不过在正文里就不一一标出);二是坚持作为历史讲述者的基本道德,不为博人眼球而故意篡改历史真相(比如为了丰满某个名人的形象就篡改名人的话语)。
    总而言之,每一部书都应当有自己的价值,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
    就此开始吧。
    第一章 成长
    赵匡胤
    927年三月二十一,洛阳夹马营
    赵弘殷的妻子杜氏正在房中临产,赵弘殷在门外焦急地等待,他是一个军官,因而家庭条件优越些,雇得起产婆及其他帮手。
    孩子很快就降生了,是个男婴。据史料记载,这个男婴出生时便与众不同:红光充满整个房间,身上有香气,一夜没有消散,身体上有金黄颜色且三天没有变。(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坦率地说,我并不相信这是真的,原因大家都懂。它或许来自民间传说,或许是由于史官为将赵匡胤神格化而故意编攥。总而言之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个男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有大出息的。
    说实话,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人生来平等,没有人在出生时就注定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即使是天才、神童,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当然,更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
    我理解古人的封建思想,但这些是对平民百姓而言的,对于编纂史料的史官,我除了鄙视,就是厌恶。
    那些史官饱读诗书,心里都明白这世上从来都没有神仙之类的稀有物种,却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违背自己的良心,愚弄民众。
    这种情况在史书上有很多,希望大家不要太当回事。
    男婴出生后,父母为他取名为:赵匡胤。
    他就是我们的第一个主角。
    赵匡胤的家庭是个官宦世家,他的祖先在唐朝就是官员,地位虽有高有低,但官员的身份保持了下来,直到现在。
    赵匡胤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赵匡胤也不同于其他官二代,他有理想,有抱负,每天认真学习,不过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除了读书识字以外,他应该还学习了骑马,砍人,射箭等武将专属技能(毕竟父亲就是武将)。
    赵匡胤在青春期时,和同龄人相比,他就表现出了自己的优秀:长相特别帅(容貌雄伟),有气度(器度豁如),骑马射箭更是在常人之上(学骑射,輙出人上)。
    长得帅,性格好,能力强。放到今天校园里也绝对是老师赏识,男生敬佩,女生爱慕。
    其实当时也是这样,他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是一般人。
    此外,由于赵弘殷有一个叫贺景思的朋友(景思常为军校,与宣祖同居护圣营),赵匡胤和贺景思的女儿也一起长大。两人当时关系如何我也不清楚,但凭着赵匡胤的为人,两人一定情谊非凡,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944年,十七岁的赵匡胤新婚(古代结婚比较早,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了李世民),岳父大人自然是父亲的好兄弟贺景思。贺氏贤良淑德(性温柔恭顺,动以礼法),二人夫妻感情非常深。
    后汉初年,赵匡胤大约二十岁了。
    是时候实现自己的理想,建功立业了。
    赵匡胤于是向父亲告辞,出门四处游历,迈开了他伟大征程的第一步。
    他没有必要这么做,他父亲虽不是什么高官,但在军中给他安排一官半职的权力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凭着赵匡胤的实力,就是在他父亲所在部门公平竞争,也能当上一名军官。
    但他仍然走了,他相信,不靠他父亲,自己也能活得很好。是金子永远会发光的!
    事实的确是这样,他后来当了皇帝,成为了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开创者。
    他收拾了行李,外出游历(实际上,与其说是游历,不如说是求官)。很长时间过去仍然一无所获,没有人赏识他,但他仍不放弃。
    不过,他的游历极大的增长了他的见识,当时战乱频仍,到处都是战争遗留下来的残缺不全的尸体,以及冻饿而死的百姓。
    这些惨烈的景象触动着赵匡胤的良心,赵匡胤当上皇帝后非常爱护百姓和他的这段经历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赵匡胤依旧在游历,直到有一天,他在途中路过了襄阳寺庙,正好踋也累了,便进去暂住。连年兵荒马乱,庙里只有一位老和尚(其他的要么死了,要么出去化斋)。
    “年轻人,过来。”
    赵匡胤跟着声音走过去,走到了老和尚面前。
    老和尚擅长看相算命,看到赵匡胤一表人才,便有心帮他一把。
    “我给你旅费,向北走,你会遇到贵人的”(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
    赵匡胤并不相信这句话,却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有钱拿)。于是,他扛起行李,离开了寺庙,走上了向北的路。
    赵匡胤一直向北走,遇到了一支军队,打着郭威的旗号。
    郭威,就是未来的周太祖。
    此时郭威正去征讨李守真,赵匡胤向军队方向走去,参加了郭威的军队。
    说实话,每读到这里我总是特别惊异。老和尚又不是神,怎么会预料地那么准确,要只是随便说说,又怎么会那么肯定,还给路费?
    算啦,反正我也不知道,就这么着吧。
    赵匡胤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他非常高兴。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件事他也应该高兴:他跟对了人。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中,正确地站队,对今后的前途是非常重要的。
    951年,郭威灭亡了后汉,建立了后周,成为了周太祖。
    新皇即位,大赦天下,众官加官晋爵,赵匡胤升为禁军东西班行首,滑州副指挥。这是赵匡胤的第一个官职。
    这一年,他二十四岁。
    上天似乎要眷顾赵匡胤,很快,他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他夫人贺氏又生了一个儿子。
    先前贺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但很快夭折了,另一个儿子的降生,无疑是给他的痛苦最大的安慰,他为这个儿子取名为:赵德昭。
    不久,赵匡胤又升为开封府马直军使,开封是后周的都城。换句话说,赵匡胤成为了京官,还握有一定的军权,算是比较重要的岗位了。赵匡胤于是开始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上任之后,赵匡胤对工作尽心尽力,很快赢得了他上司的赏识。赵匡胤这个名字,给他上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上司就是柴荣,时任开封尹(北京市市委书记),也是未来的周世宗。
    在当时,柴荣还是皇帝郭威的养子,由于郭威的亲属在郭威起兵前已被后汉隐帝诛杀殆尽,包括郭威还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此时身为养子的柴荣已经基本上是皇位继承人了。郭威任命柴荣为开封府尹,一方面是为了锻炼他,另一方面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皇位继承人必须有担任开封府尹的经历(都城不在开封的另说)。
    赵匡胤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也不忘锻炼自己,忙碌之余,他经常观看兵书、研习兵法。他也没有忘记基本功,经常在空地里习武,据说后来还发明了“太祖长拳”、“太祖盘龙棍”,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
    赵匡胤对军事的热爱使他的军事能力突飞猛进,为他后来成为后周第一大将、北宋第一统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锦绣前程在向赵匡胤招手。
    前进吧,赵匡胤!
    欢迎大家指正文章的不足,我在后来的文章中会尽力改正!
    第二章 柴荣(上)
    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
    虽然柴荣并不是主角(赵匡胤才是),但我要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详细地介绍他的事迹,一方面是岀于对他的敬仰,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赵匡胤及后来建立的宋朝都有较大的影响。
    柴荣即位后,本就深受柴荣赏识的赵匡胤自然受到大力提拔,又一次执掌禁军(第一次是24岁时担任禁军东西班行首,希望大家还记得),有很大的权力,算是中级官员了。
    但对于柴荣来说,即位并不一定是开门见喜,开门泼脏水的也屡见不鲜,就像这一次。
    柴荣刚即位,北汉皇帝刘崇趁后周国丧,政权不稳定,便勾结契丹趁火打劫,大举入侵。
    此次北汉侵犯,声势浩大。北汉兵力有三万,基本上是北汉的全部主力,由北汉皇帝刘崇亲自带领,辽国也派出了一万多骑兵来助战。这么大的本钱,看样子是打算灭掉后周,吞并整个中原地区了。
    北汉军队屯驻梁侯驿,昭义节度使李筠派遣将军穆令均带领步兵、骑兵二千人迎战,李筠自己率领大部队在太平驿安下营垒。张元徽与穆令均交战,假装打不过而逃跑,穆令均追逐,北汉伏兵突然出击,杀死穆令均,俘虏斩杀后周士兵一千多人。李筠逃归上党,据城自守。
    败报很快送到京城,柴荣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权衡利弊后,柴荣决定御驾亲征,但当他在朝堂上宣布的时候,朝堂顿时炸了锅。
    群臣基本上全都反对,理由无非是“陛下新即位,不宜轻动”等等,这种现象并不反常,因为大臣普遍稳重(或者说保守)。当然了,大臣也并一定都是错的。不过当皇帝的,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点魄力。
    柴荣就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皇帝,当即与大臣中反对最激烈的冯道展开论战。
    柴荣:刘崇庆幸我国有大丧,轻视朕年轻新近即位,颇有吞并天下之心,这次必定亲自前来,朕不可不前往。(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
    冯道一再争辩。(冯道固争之)
    柴荣:“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未尝不亲自出征,朕怎么敢苟且偷安!”(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冯道:“不知陛下能不能成为唐太宗?“(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
    柴荣:“以我的兵力的强大,打败刘崇犹如大山压碎鸡蛋罢了。”(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
    冯道:“不知陛下能不能成为大山?”(未审陛下能为山否)
    柴荣非常生气,但生气归生气,亲征这事,他多少也失去了一些信心。
    幸好,还有一个支持的人。
    王溥对柴荣的想法很支持,便上前劝说。
    这一时刻有人支持,信心大挫的柴荣顿时精神焕发,亲征的事,就定下来了。
    反对者冯道,被柴荣赶出京城,护送郭威灵柩去山陵。这位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的不倒翁最终失宠,之后再未复出。
    大军从开封出发到战区需要时间,但战事紧迫,柴荣在准备亲征的同时,下达了命令: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领兵从磁州固镇出现在北汉军队后面,断其归路,镇宁节度使郭崇为副职。
    河中节度使王彦超领兵从晋州东北拦截北汉军队,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职。
    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及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领兵先赶赴泽州。
    宣徽使向训监督各部。
    此次柴荣亲征,赵匡胤随行,他或许想不到这场五代十国时期最重要的战役会因为自己而使结局发生改变,从而使历史改写。
    北汉军到了潞州,看到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便打算南攻泽州,然后直取大梁。
    北汉军南下时,后周军也在北上。两军在高平相遇。
    高平,今山西高平市,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即高平市的长平村。事隔1200多年之后,后周与北汉之间的高平之战,又在这里打响。
    后周军前锋与北汉军首战,便将北汉军击退,赢得了首胜。
    柴荣担心北汉军逃走,便传令军队加速前进,并进行战略部署:
    白重赞与侍卫马步都虞候李重进将左军居西。
    樊爱能、何徽将右军居东。
    向训、史彦超将精骑居中央。
    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带领禁兵保卫皇帝。
    此战由柴荣亲自督战,力求必克。
    双方在巴公原展开会战。
    战斗一开始,双方列好军队,排成阵势。
    因柴荣一路急行军前进,由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尚未到达,使得北汉军人数多于后周军,占了优势。
    北汉皇帝正站在高处观看,看到后周军少,产生了轻敌情绪,甚至后悔联合契丹,对众将说:“我独自用北汉军队就可破敌,何必再用辽军!我军今天不但可以战胜后周军,而且还可以让辽国心悦诚服。”辽国主将杨衮驱马向前观望后周军队,退下来对北汉皇帝说:“我们面对的可是强敌,千万不可轻率进击!”
    北汉皇帝心里很不高兴,扬起两颊长须说:“时机不可丧失,请您不必多言,试看我军出战!”
    杨衮沉默不快,但既然你说了,我就不用再说什么了,反正死的不是我的兵。
    会战开始了,北汉皇帝指挥东路军首先推进,北汉猛将张元徽率领一千骑兵猛冲后周右军,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逃走,右军随即崩溃,大量士兵随即士气低落,有千余人投降了北汉。
    柴荣见形势危急,亲自带领亲兵前来督战。
    就在后周军即将彻底崩溃的时刻,时为宿卫将的赵匡胤对将士们大喊:“皇上如此危急,我们不能不拼死效力!”(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又对上司张永德说:“贼兵气势骄横,拼力战斗就能获胜!”“公麾下多能左射者,请引兵乘高西出为左翼,我引兵为右翼以击之。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赵匡胤亲自操刀砍人(和朱棣一样),带头向其前锋冲去。
    在赵匡胤的表率作用下,所部的后周士兵开始全线出击,争先恐后,拼死一战,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顿时扭转了后周军因右军溃败而导致的劣势,北汉军终于开始溃败。
    后周的其他将领也受到了鼓舞,军人的血性顿时涌上心头,都说起了狠话,狠话说完,直接上前拼命。
    北汉皇帝得知柴荣亲临战阵,便嘉奖重赏张元徽,催促他乘胜进兵,最好活捉柴荣。
    就在这时,战场形势又起变化。张元徽本来正杀得兴起,谁知坐骑马失前蹄,一个筋斗从马上摔了下来,被一拥而上的后周士兵当场斩杀。
    张元徽是北汉的一员猛将,他战死后,北汉士气大挫,士兵开始逃亡。
    刘崇见大势不好,忙举旗收兵,但已无法阻止如潮水般的溃逃士兵。最终,北汉皇帝也坐不住了,逃跑了。(北汉主自举赤帜以收兵,不能止)。
    而观望的辽军也很有意思,看到后周军队的强大,不敢救援,而且痛恨北汉皇帝的大话,便直接开溜了。
    樊爱能、何徽率众向南逃窜,碰到正加紧北上的刘词。二人诈称,后周大军已败,劝刘词不要前进,但刘词坚决拒绝,继续进发。
    北汉皇帝也没有完全死心,他聚集败兵万余人,凭险据守,被后周将领刘词击败,北汉皇帝刘崇丢弃大量辎重,仓皇北逃。
    至此,高平战役结束,后周大胜。
    高平之战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此战后,后周成为强国,为后来的北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在高平之战逃跑的将领和士兵基本没有好下场:
    战后,右军主将樊爱能和何徽被斩首,投降北汉的士兵除死在乱军之中的,剩下的也大部分被抓住,全部被斩首。
    当然,有功人员还是要奖赏的,尤其是赵匡胤立下了头功,张永德在柴荣面前对赵匡胤更是不吝赞叹(张永德盛称太祖皇帝之智勇)。于是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北汉的主力在高平之战已被基本歼灭,北汉疆土已经空虚,此时不进攻,更待何时!
    柴荣下令乘胜追击,途经州县纷纷归降,很快包围了北汉首都太原,柴荣也到城下亲自督战。
    但太原城异常坚固,后周军进攻了四十多天,一无所获。
    更麻烦的是,辽国派出了援军。
    柴荣得知消息后,派遣符彦卿(符彦卿的三个女儿都成为了皇后,后世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只有“宋氏三姐妹”了)带兵抵挡。符彦卿是一代名将,善于用兵,暂时打退了辽军。
    可惜,只是暂时。
    随着辽兵越来越多,虽然后周也为符彦卿增兵(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赴之),但后周仍然抵挡不住,悍将史彦超战死,士兵死伤非常严重,不得不退守忻州。
    柴荣下令,在东起怀州、孟州,西至蒲州、陕州地区大量征发民夫,用以进攻太原,但终究没有攻克。天公也不作美,长时间下雨,很多士兵疲劳生病。
    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班师了,无奈的柴荣只好下达了班师的命令。
    北汉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失地在后周军撒走后全部收回,但北汉皇帝却由于过度的忧虑而卧床不起,国家大事都交给儿子了。
    第二章 柴荣(上)(2)
    柴荣经常为自唐僖宗广明以来国家疆域日益缩小而愤慨,在高平之战大胜后,便慨然萌生削平各国统一天下的志向。

    随着后周政权随着柴荣即位的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地稳固,对于柴荣来说,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刻到了。

    在讲柴荣励精图治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柴荣在某一天里找到了擅长相术的王朴,两人对话如下:

    柴荣:“朕当得几年?”

    王朴:“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柴荣听后十分欣喜:“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成为了柴荣一生的奋斗目标,可他没有想到,他连第一个“十年”目标都没有实现,因为他即位后不到六年就去世了。

    为了实现拓天下,强兵是首要的,这一点柴荣深以为然,他在高平之战看透了后周军队的真面目(将不用命、士不能战),为此,他动情地对侍从大臣说:“大凡军队只求精而不求多,如今用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供养得起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怎么能榨取百姓的血汗,去养活那些无用的士兵呢!况且勇健懦弱不加区分,用什么去激励士兵!”(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柰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柴荣决心整顿军队,他下令各军将老弱全部逐出了军队。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向来是军队中的难题,柴荣此举大大提升了全国军队的战斗力。

    这些还不够,由于藩镇拥有强大的军队,对国家有很大的危胁(藩镇问题直到赵匡胤即位后才彻底解决),柴荣自然知道藩镇的危害,但此时国家并不安全,周围国家随时入侵,如果强行裁撤藩镇,稍有不慎,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既然不到裁撤藩镇的时候,就只能选择另一个方法:加强中央军(尤其是京城)的力量,以震慑藩镇。

    柴荣下诏广泛征募天下壮士送到京城,由赵匡胤负责挑选,“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

    政策出台后,效果是很明显的:士兵精干强壮,近代以来没有比得过的,征伐四方,所到之处频传捷报。(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殿前司地位虽低于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但它所统辖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军。由于殿前司禁军是由赵匡胤负责挑选,因此赵匡胤成为了柴荣的亲信将领。赵匡胤的仕途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有了强大的军队,就有了征伐别国的实力。拓天下,是时候了!

    不过,即使是有强大的军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也是不行的。关于这一点,柴荣心中有数。

    柴荣命令左右大臣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各一篇,并逐个阅览。

    一篇文章引起了柴荣的兴趣,是时任比部郎中王朴的《平边策》,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特摘录如下: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

    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柴荣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另外,由于当时群臣大多墨守常规,苟且偷安,所提出的策略很少有可取的,只有王朴神情峻逸、气势刚劲,有智谋能决断,凡是有所规划建议,都符合柴荣的心意,柴荣因此看重王朴的气质胆识,不久,迁升他为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

    征伐后蜀

    955年二月,后蜀秦州有百姓跑到汴梁,要求柴荣西征收回土地(恢复旧日大唐疆域)。因此柴荣在召集群臣进过多番讨论,决定先拿后蜀开刀,收回当时由后蜀控制的陕西地区土地,即秦、成、凤、阶四州。

    后蜀皇帝闻知情况,派遣客省使赵季札巡视边防。

    赵季札自恃才高,素来以有文武双全的才略自许,出使回来,上奏道:“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凤州刺史王万迪不是将帅之才,不能够抵御大敌入侵。”

    后蜀皇帝问:“谁可前往呢?”

    赵季札表示自己可以(真的好自信)。

    后蜀皇帝任命赵季札为雄武监军使,并将宫禁警卫精兵一千人作为他的私属部队。

    后周也在为出兵而紧张地准备着。

    不久,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是统帅着实让柴荣伤脑筋。

    要说最能打仗的将领,自然是赵匡胤。但赵匡胤还没有当主将的经历,柴荣便没有想到他。

    那派谁呢?自己拿不定主意,就问别人。王溥(上次唯一支持柴荣亲征的)推荐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

    955年,柴荣派向训(向拱)、王景率军西征后蜀。

    向拱和王景都是一代名将,我认为有必要好好地介绍他们。

    先说向拱吧。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

    向拱的原名叫向训,在周恭帝即位后,为避周恭帝柴宗训名讳而改为向拱。

    向训生来相貌不俗,风流倜傥,不肯屈居人下,而且为人很有权谋,勇敢刚断,称得上是英雄义士。他年轻的时候,力大无穷,善于射箭,能达到十中八九的水平。

    向训二十岁的时候,变得更加有胆气,轻名利,重义气,一诺千金,喜欢任侠放纵,也喜欢和江湖上的亡命之徒结交,经常会干出一些坏事,尤其是和别人的老婆私通,还持续了大半年。

    一天, 向训对那个妇人说:“为什么很多天都没见你的丈夫?”

    妇人不知廉耻地笑着说:“因为我和你私通,他常磨匕首想要杀我,因为怕你而迟迟不敢下手。在你长时间不到我的家的时候,我与邻居的儿子商量,答应赠送几万钱,请人杀了他。邻居家的儿子说如果我杀了他之后你愿意嫁给我吗,我想起我丈夫常常想杀我,而我又没有逃避的办法,于是同意了。正好我丈夫喝醉酒睡在城外,邻居家的儿子便过去偷偷杀掉埋了,由于他害怕被人发现,便偷偷逃走了。”

    我心里有些佩服这个妇女的胆量,同时和两个男人私通,和其中一个男人说起时竟脸不红心不跳,其脸皮之厚度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个妇女没想到,自己的话引起了对方的仇恨。

    向训多少还明白些是非,他仅仅是想通奸,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却从未想过害命。

    向训问道:“那个邻居家的儿子现在在哪里?”

    妇女显然没有注意到对方的仇恨,便将那个人的位置告诉了向训。

    向训便偷偷地把那个邻居家的儿子杀了。

    向训回去后,责骂那个妇女:“你与人通奸,却害死你的丈夫,这是不讲信义的。你丈夫死,都是因为我,我不能忍受(便替他报仇)。”

    向训骂完后,便把那个妇人也杀了,之后把人头扔到街上,在那里又自言自语了一段时间,才慢慢地离开了。

    巡警发现后,很敬佩向训,最关键的是害怕向训(惮其勇力),便没有将向训抓捕,向训趁机逃走了。

    向训的运气确实好。恰逢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登基,大赦天下,向拱才敢回了家,衙门也不再追究他了。

    向训父亲品质很好,看到向训回来后,先是高兴,之后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向训父亲有一个姓滕的朋友,原先当过执宪(执掌法令的小吏),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向训父亲就去问滕公:

    “用什么方法能避免我这儿子将来败坏我家的名声?”

    向拱的劣迹,滕公早就听说过,他认为向拱是一个无药可救的不良青年,于是说:“现在管教他,那不等于是拽老虎须子,惹祸上身吗?”

    但要说真正了解向训的人,还得是他父亲,向训父亲说:“我的儿子即使是这样,但看他的性格,也是很容易教育的。四年前,有个书生,五十多,长的很魁梧却非常落魄,傲慢地坐在我的门旁边。我的儿子从外而归,仔细看看儒生,儒生根本不搭理他。我的儿子不久又要出门,再次看到儒生,想起这件事,便斥责辱骂儒生,儒生只是坐着不动,缓缓地说:你是什么东西,敢这样谩骂我?要不是我穿着儒服,履行儒者的行为,要在我二十年前还不识字时,你早就粉身碎骨了!那儒生说完后,就起身整理自己的衣服,把自己的双手给向训看,说:看见了吗?向训看他的身体粗壮,像狼虎一样。那儒生又说:我饶了你。向训听后,也感到羞愧,连连向儒生道歉:‘真是大丈夫!我本以为你是平庸的儒者,还敢盘踞着傲慢这样,便想上去辱骂,甚至想用拳揍你。等到听说你的话,看到你的大度,这真是我的错误。于是向训请儒生进来,摆好酒食。儒生逐渐发现我的儿子比较有器量,不像是一般的游侠,便特别礼待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变得对儒生非常尊重并在他临走时送了他。由此看来,我儿子还是可以教育的。”

    向训父亲回家,对向训说:“一位姓滕的秀才,是真正的名士,整个郡的人都敬重他。我看到你整天惹是生非,怕你有朝一日会被官府抓捕,从而自毁前程,为什么不去拜访滕秀才?”

    向训也有心想改变自己,便在夜晚乘着月光前往滕秀才的家。

    滕秀才听见叩门声,便请向训进来,向训先同滕秀才寒暄,之后进入主题:“昨晚我父亲教育我,叫我来拜见秀才。”

    滕秀才一番对问之后,发现向训深明事理,很有见识,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滕秀才心里也非常奇怪,这样的人怎么在以前干出那些“光荣”的事情的。

    滕秀才对向训说:“我没有见你之前就听说过你,周围百姓都说你是个恶人,我也把你当作盗贼。现在我亲自见到你,同你交谈后,相信你将来会是一个贵人,希望你能自尊自爱,不要与那些不良青年混迹一处。”

    之后,滕秀才给向训讲晋代的不良少年周处浪子回头并名垂青史的故事。

    我读过《周处传》,对他除三害后忠义的言行非常敬佩,对他最后因奸人陷害而为国牺牲感到痛惜。

    《周处传》有三句话我至今犹记,实在是忍不住地把它写了下来:

    一、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馀,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二、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齐)万年闻之,曰:“周府君昔临新平,我知其为人,才兼文武,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

    三、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卢)播、(解)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向训听滕公的教诲入了神,不知不觉地凑到了滕公的身边,只觉得茅塞顿开,心里也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等滕公说完后,向训激动地对滕公说:“从此以后我愿意侍奉您如同我的叔叔,听您的教导,以前的所作所为我一定会改正。”

    回家后,向训第一件事就是跪拜父亲,说:“儿子虽然是父母所生,但今天听了滕秀才的教诲,才感到自己重获新生。”

    向训把认滕公为叔的事情告诉了父亲,他父亲非常高兴,心中最大的烦恼终于烟消云散。

    从此,过去的那些豪侠同伴来找向训时,向训都好言谢绝的,并认真向滕公学习。

    不到几年,潞州的有见识的人对向训的评价是:“此向家千里驹尔!”

    向训的确无愧于这些评价,他出入都打扮着儒雅的衣服,举止优雅,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每当听说附近有很有德行学问的人,就去拜访他。

    向训父亲去世后,向训辞别了亲戚,外出游历,立志要建功立业。他四处拜访各路诸侯,却没人赏识他。后来遇到了侯益,侯益很赏识他,他便留下了,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半年后,他又离开了。后来他听说刘知远在晋阳(太原)招贤纳士,认为这是个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好机会,便打算去归附刘知远。

    向训在前往太原的路上,正遇上饥荒,路上有很多盗贼,向训打算经石会关进入河东。

    石会关的领导名叫郭勋,郭勋知书达礼,有见识,在当地比较有名气。向训听说后,便去拜访他。郭勋也很欣赏向训,留他住了一个多月,但向训无时不刻想要继续赶路。

    郭勋看出向训的心思,出于好意,便对他说:“现在盗贼到处都是,你只有一个小僮,骑着两头驴,看你穿着华丽且仪表不俗,不像贫困的,现在出发的话恐怕不安全。而且我最近听说有一火贼,离镇五到七里,善于使用弓弩,遇到他的过客都死在他手里。要不再等十天左右,凑齐三二十人,我也召集镇里的丁壮,送你出关去。”

    向训不愿意留下,便向郭勋道别:“不劳人送。”

    郭勋见留不住向训,也只能放行,临走时对向训说:“保重!”

    他骑驴继续前往太原,走了不到三十里,就遇到强盗。盗贼见向拱身材魁梧,误认他是富家子弟,于是紧随其后,准备伺机劫财。

    向拱很快就发现自己被人跟踪了,知道对方来者不善,不过向拱也有自己的办法。

    向拱到了石会关,杀驴买酒,请当地豪杰过来聚饮,并借机向他们求助。

    众豪杰都非常热心,自愿派出丁壮护送向拱到太原。

    向训抵达太原后,向刘知远毛遂自荐,并献计献策表现自己,但刘知远并不待见他,向拱只能退出去。

    不过,向训发现刘知远麾下有一个人也喜欢结交人才,经打听后,向训得知那是刘知远的心腹,名叫郭威,时任随使孔目官。

    在一个晚上,郭威正在回家,突然从路边冲出一个人,手里拿着文状,简单地介绍自己后就匆忙对郭威下拜。

    那个人大家肯定能猜出来,就是向训。

    郭威看着下拜着的向训,看了很久,简单地说几句话后,就走了。

    向训很沮丧,但接下来,令他高兴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过来找向训,告诉他郭威召见。

    郭威见到向训后,详细地询问他的志向。

    向训回答后,便向郭威请求收留自己。

    郭威有些为难:“我现在处于大王(刘知远)门下,怎么敢擅自收留你?”

    向训不愿意放弃,他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诚意,意志非常坚定。

    郭威久经官场,像向训这样的人他见得太多,他理解这些人的怀才不遇的痛苦,心里也同情向训,但他终究没有将向训收留。

    但向训就像着了魔似的(太执着),每天在郭威回家的时候,就埋伏在路边,见到他就过去下拜。

    时间一长,郭威也被向训的执着所打动,便再一次召见了他。

    郭威见到向训,告诉他自己同意留他在身边。(嫌奉劳日日路左相拜,恐大王探知,将谓某招人,彼此不稳便。既仆射在客,不如来某下处,且相伴)

    向训听见后,“再三致谢”。

    从此,向训留在郭威身边,恭恭敬敬地伺候他,并和他交流天下大事和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郭威越来越器重向训,向训成了郭威的心腹。

    刘知远建立后汉后,郭威担任了节度使,向训也任为知客押牙。

    不久,郭威成为了枢密使,向训也跟着升迁,成为了内典客。

    刘知远去世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

    后汉皇帝命郭威前往讨伐,在讨伐过程中,向训为郭威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为叛乱平定立下了功劳。

    向训一直跟着郭威,当郭威建立后周之后,他的官职一路升迁,做了皇城使,出监昭义屯军。

    后周建立不久,北汉世祖刘崇派大将李瑰领马、步军十五都(“都”是一个军事单位,一“都”大概有一百人)入侵,自团柏出发,驻军于鹞子店。

    951年十月,向训与巡检陈思让率龙捷、吐浑军在虒亭西击败李瑰,斩杀三百余人,擒获一百人,俘获其偏将王璠、曹海金及马五十匹,又在壶关击破北汉军。

    953年二月,朝廷命向训任知延州事。

    向训在延州任职期间,大力加强防御,抵御异族侵袭。

    一月后,经向训奏请,为防止边患,朝廷禁止州民卖军装、兵器给西北边人。

    延州所属的部落中有劫掠汉民户口的,向训召集各首领,设宴犒劳,令他们发誓不再侵犯汉人。

    因为向训在延州政绩突出,后来被征召入朝,任左神武大将军、宣徽南院使。

    954年二月,北汉皇帝刘崇联合契丹大将杨衮进逼泽、潞二州。柴荣得报后,决定亲率后周军北上,迎击北汉、辽国联军。

    柴荣先派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清淮节度使何徽率领前锋先抵泽州前线,与北汉接战,以缓解潞州城防的压力,并让向训监督樊、何两军。

    过了一个月,后周军从都城大梁出发,向训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史彦超领精骑居中军。

    后周军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战后,向训因功兼任义成军节度使,旋加河东行营前军都监。

    954年五月,柴荣乘胜追击,包围北汉都城太原。向训与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等率步、骑兵一万余人奔赴忻州。由于粮饷不继,最后只得撤军。

    后周军回师后,向训出任镇安节度使。

    之后,在王溥的举荐下,向训成为了征西军的统帅,开始实现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成就。

    第二章 柴荣(上)(3)
    现在说王景。
    王景,莱州掖县人。
    王景出生在唐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可谓是真正的乱世。乱世出英雄,王景正是为“乱世”而生的名将。
    王景家族世代务农,少年时的王景在别人眼里完全是一个“问题孩子”,豪爽洒脱,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善于骑射却“不事产业”,整天都忙着偷鸡摸狗,甚至还和同乡一起拦路打劫,成为臭名昭著的强盗。
    后来由于各地的割据势力需要招兵买马,王景认为自己有些优势(比如善于骑射),便决定参军入伍,加入了后梁大将王檀的麾下,随其镇守渭台。
    当时由于后梁一直与后唐在争夺霸权,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王景一直跟随王檀征战,参加了不少战役,并立下很多战功。
    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消灭后梁,入主开封城,王景也顺应时势投降后唐。
    尽管王景是一名降将,但人才难得,李存勖也不在乎,并将王景重用,任命他为奉圣都虞侯。
    石敬瑭起兵造反后,王景跟随大将张敬达围攻石敬瑭的大本营太原,石敬瑭无力抵抗,于是向北方的契丹求救,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及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的条件,换取契丹的帮助。
    正愁没机会南下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立即领兵从雁门关南下来救石敬瑭,并在后晋与后唐血战时趁机偷袭大败后唐军队。
    后唐军大败后,张敬达的军队遭到围困,最终走投无路,张敬达被手下人所杀,王景则带领自己的部队投降了石敬瑭,石敬瑭任王景为相州刺史。
    后晋建立初期,国内的形势并不稳定,地方节度使仍然拥有很大的权力,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直接宣布反晋,随后他的大多数部下也都跟着反叛。王景所辖的相州隶属范延光,但他没有跟着造反,而是站在石敬瑭的这一边。
    石敬瑭得知后,立刻给王景加官进爵,一方面是为表彰王景的忠心,另一方面是为防止王景坚持不了立场也跟着叛变。
    945年,契丹南侵,后晋出帝石重贵前往澶渊督战,王景与高行周等在戚城大破契丹。
    虽然许多后晋将士作战英勇,但局部的胜利扭转不了全局的败势。
    947年,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攻克开封城,俘虏了后晋皇帝石重贵,后晋宣告灭亡。
    耶律德光命人取代王景任横海军节度使。王景受命离任,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耶律德光病死于乐城,便带领常山士兵抄小道回到横海军,攻入城关,赶跑了契丹军。
    自948年七月以来,因契丹境内饥荒,幽州的百姓大多过雁门关来寻求食物,其中到沧州境内的有五千多人,王景对他们善加安抚,并按照朝廷诏令,给难民田地来安置他们。
    王景出身军人,也没什么智谋,但处理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申诉,他一定当面审问,没有什么大过错的即下令释放。并且王景能坚持己见,不受奸吏的糊弄,因而颇受百姓爱戴。
    951年,郭威消灭后汉建国,由于王景和郭威的关系比较好,于是王景又在后周担任侍中。
    王景获召入朝时,百姓周环等数百人挡在道上阻拦,甚至有人拉住他的马镫不让他走。
    柴荣即位后,王景受命兼任中书令。
    在征伐后蜀的战争中,王景由于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也参与了这场战争。
    不好意思啊,因为特殊原因,两个章节的位置颠倒了。还有,柴荣(上)(3)这一节也是因为特殊原因只发了一半,另一半我会想办法尽快补上。
    

    

    

    
    第二章 柴荣(上)(4)

    第一次亲征南唐

    此时的南唐皇帝是李璟,简单来说,这个人有两个爱好:写文章、被人奉承。

    第一个爱好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造就了许多写词名家如韩熙载、冯延巳以及在诗词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李璟的儿子李煜;坏处是李璟由于过于喜欢写作,国家是不怎么管了,朝政也不怎么问了。

    第二个爱好纯粹是只有坏处。李璟当政时,善于说花言巧语、献媚取宠的臣子被晋升任用,朝纲因而日益混乱。

    李璟在攻克建州、击破湖南后,就更加骄傲,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要统一天下,成为一代雄主。

    李璟在后周李守贞、慕容彦超叛乱时,下令出兵远远地进行声援,后来又派遣使者从海路联络辽国和北汉,约定共同谋取中原。

    柴荣发现南唐的行径后,很是恼火,但由于中原多事,没有时间来与他计较,但仇恨的种子埋了下来。

    955年十一月,柴荣任命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州、寿州等行府事务,任命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都部署,督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名将领来攻伐南唐。

    其中,韩令坤后来成为了当世名将,为后周征伐南唐的战争立下了赫赫功勋。

    此时的南唐对战争没有丝毫准备。从前,每年冬天淮河水浅干涸,南唐人就发兵守卫淮河,称做“把浅”。但在今年,寿州监军吴廷绍认为边境平安无事,白费财物粮草,就把本应该守卫淮河的士兵全部撤回。清淮节度使刘仁赡上表一再争辨,但他的一片苦心李璟却并不理解,因而没有成功。

    在南唐的“助力”下,后周军队渡过淮河时不费吹灰之力,并连战连胜,先是王彦超在寿州城下击败南唐军队二千余人,继而白延遇在山口镇击败南唐军队一千多人。

    正好,吴越王钱弘派遣元帅府判官陈彦禧入朝进贡,柴荣派人指示钱弘,让他出兵进攻南唐。

    956年,为鼓舞士气,柴荣决定亲征。

    此时,势如破竹的后周军也终于碰到了钉子—寿州。

    李谷进攻寿州,久攻不下。南唐也没有坐以待毙,派出了援军,由刘彦贞率领。

    刘彦贞这个人,简单地说,是个无能之辈,李璟能看上他,原因我相信大家也能猜出一二。没错,正是接受贿赂的重臣在李璟面前大力推荐,才让李老板作出这个“英明”的决定。

    说明一下,除后周、辽国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有这种情况,朝政非常腐败。若不是柴荣死得早,不敢说十年,三十年以内,一定会把这些国家全灭了。事实也是这样,柴荣去世后,他们在北宋建立后,终究还是逃不过灭国的命运。

    南唐刘彦贞领兵二万救援,到达来远镇,距离寿州二百里,又派战船几百艘赶赴正阳,造成攻击浮桥的态势。

    后周禁军虽然天下无敌,但水军确实拿不出手,几百条战船过来,就连主将李谷也发怵了。

    李谷召集将领僚佐商量说:“我军不善于水战,倘若贼寇截断浮桥,就会腹背受敌,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不如退守浮桥来等待皇上。”

    柴荣得知后,立刻派人制止,但当使者到达后,李谷军已经撤退了。

    李谷见到了柴荣,立刻上前禀报:“贼寇战舰在淮水中央前进,弓弩石炮的射程不够,倘若浮桥失守,我军就会人心动摇,就不得不退兵。如今贼寇战舰每天都在前进,淮水日益上涨,倘若皇上大驾亲临,万一粮道断绝,那危险就难以预测。希望陛下暂且驻在陈州、颍州,等待李重进到达,臣下与他共同商量如何阻止贼寇战舰,保全浮桥,我们有结果后就立即陈奏报告。倘若我军厉兵秣马作好准备,春去冬来等待时机,足以使贼寇疲惫不堪,到那时再攻取寿州也不算晚。”

    说实话,李谷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柴荣并不高兴,不过除了暂时停止进兵,他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就在这时,后周的战机却从天而降,而战机的提供者,正是无能之辈刘彦贞。

    李谷撤退时,刘彦贞便下令追击,最好把李谷驻军的城池也打下来。

    南唐军也有明白人,比如刘仁赡,就力劝刘彦贞不要追击,固守城池。刘仁赡知道,这可能是后周的诱敌之计,即使不是,跟擅长陆战的后周军正面打仗,也基本没有胜算。

    当然,对于愚蠢的人,劝告一般是没有用的。

    而这个力劝刘彦贞的刘仁赡,是南唐为数不多的名将,也是后周进攻南唐的劲敌。

    刘彦贞带军队出发了,刘仁赡看着队伍渐渐远去,他立刻让所属士兵登上城楼加强战备,因为刘彦贞战败后,后周必定会反攻,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力量保护城池。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李重进渡过淮河,在正阳东面迎战,大败南唐军队,斩杀刘彦贞,斩得首级一万多。刘彦贞一共就二万人,光阵亡就过半,可谓是惨败了。另外,南唐物质损失也特别大:后周收缴军用物资器材三十多万件。

    后周军立刻反攻,进攻寿州,柴荣亲自督战。为了助力攻城部队,柴荣征集了周边几十万壮丁(别看人数多,基本都是农民)辅助攻城。

    此时,南唐一万多人将船只停靠在淮河上,为了防止他们干扰攻城,柴荣命令赵匡胤出击,赵匡胤用计,派遣一百多骑兵进逼南唐军营而又假装逃跑,埋伏的部队乘机拦击南唐追兵,在涡口大败南唐军队万余人,斩杀南唐都监河延锡等人,夺取战舰五十多艘。

    因雨季来临,柴荣留李重进军继续围攻寿州,自己则班师回京。

    回京后,为了对付南唐水军,柴荣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

    在柴荣的悉心关照下,后周水军的训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
    第三章 柴荣(下)
    第二次亲征南唐
    957年二月,柴荣第二次亲征南唐,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实际兵力仍有五万左右)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柴荣命令赵匡胤急行军袭击清流关。
    赵匡胤使用计策,趁皇甫晖等在山下列阵正与后周前锋部队(也是赵匡胤派的)交战时,赵匡胤却领兵从山后出来,皇甫晖等大吃一惊,逃入滁州城中,打算毁断护城河桥坚守,赵匡胤指挥军队涉水而过,直抵城下。
    皇甫晖派使者传话说:“人都各为自己的主子效力,希望容我排好队列再交战。”赵匡胤笑着答应了他。皇甫晖整顿部众出城,赵匡胤抱住马脖子向敌阵冲去,大喊道:“我只取皇甫晖,其他人都不是我的敌人!”赵匡胤手持长剑攻击皇甫晖,刺中皇甫晖脑袋(没杀死),将其生擒活捉,并擒获姚凤,然后攻克滁州。
    赵匡胤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有在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能力(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样)。
    几天后的深夜,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带兵来到滁州城下,要求开门。
    赵弘殷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与儿子赵匡胤一起执掌禁军,颇为众人羡慕。不过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赵匡胤的官职(殿前都虞候)已经快赶上他的父亲(都虞候只比副都指挥低一级)。
    赵弘殷知道朝廷律令,深夜不开城门,但既然驻守潞州的是他的儿子,呆在城外确实不好受(那时不比现在,古代城外卫生极差,除必需外,是个人都不愿多呆),就打算凭父子之情,让军队进入城内休整。
    但赵匡胤说:“父子虽然最亲,但城门开启是王朝大事,不敢随便从命。”(父子固亲,启闭,王事也)。
    就这样,身为父亲的赵弘殷被亲儿子挡在外面喝了一夜风,直到天明,才被允许入城。
    坚持原则的人虽然能力强弱不同,但哪怕这个人是一个匹夫,坚持原则,也一样令人敬佩。
    赵弘殷来到滁州是因为他生病了,要来这里养病(可能是因为他儿子在这里,照顾他方便),赵匡胤公务繁忙,可以用来照顾父亲的时间很少。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朝夕侍奉药饵,很受赵弘殷的喜欢,赵弘殷待他如宗族。很快,赵匡胤也认识了这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叫赵普,是赵匡胤将来最主要的助手(没有之一)。
    赵普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因战乱迁居到河南洛阳。赵普为人忠厚,寡言少语,但镇阳豪门大族魏氏却很赏识他,认为他前途不可限量,并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周显德初年,永兴军节度刘词征召他为从事,刘词死后,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后来在赵匡胤攻下滁州之后,在范质的举荐下,赵普被任命为滁州的军事判官。这才有了开头这一幕。
    赵匡胤对赵普很感兴趣,便和他交流,感觉赵普有很大的见识,对他非常欣赏,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赵普的才能很快就表现了出来。
    由于滁州刚被占领,城中盗贼蜂起,赵匡胤为了治安,大力抓捕,捕获盗贼一百多人,即将按律斩杀他们,赵普怀疑其中有无辜的人,请赵匡胤讯问他们,后来,一百多“盗贼”中得以存活的人很多。此事过后,赵匡胤更加器重赵普。
    南唐连连战败,南唐皇帝对后周又恨又怕,只好派人求和。
    南唐王知朗携带书信抵达徐州,称:“唐皇帝奉上书信致达大周皇帝,请求休战讲和,情愿把后周皇帝当作兄长来事奉,每年贡献货物财宝来襄助军费。”柴荣知道后,压根不理他。
    国家之间,只有实力才能说话,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除了不理南唐外,柴荣还做了一件更过分的事情。
    四天后,柴荣命令侯章等人进攻寿州水寨,在护城河的西北角打开决口,将护城河水引入淝水,算是解决了这个寿州的屏障。
    赵匡胤派人把在滁州之战中俘获的皇甫晖等战俘送到柴荣那里。
    皇甫晖伤势很重,见到柴荣,躺着说道:“臣下不是不忠于所事奉的主人,只是士兵有勇敢胆怯的不同罢了。臣下往日屡次与契丹交战,未曾见到过像后周军这样精锐的军队。”
    与此同时,皇甫晖大力夸奖赵匡胤勇敢。是的,我也想大力夸奖。
    柴荣释放了皇甫晖,但皇甫晖伤势很重,几天后去世了。
    南唐皇帝得知求和被拒绝后,无奈,他又加了码,具体如下:
    奉持表书称臣,进献皇帝专用的服装、汤药以及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缯帛锦缎二千匹,犒劳军队的牛五百头,酒二千斛。
    当然了,条件还是有的,有且只有一个:给予和平。
    柴荣这次见南唐使臣了,不过态度很恶劣。
    柴荣干脆利落地拒绝,还把人家威胁了一顿:“让你的皇帝赶紧来见我,向我下拜,感谢我原谅他的过失,就太平无事。否则,我就要去观看金陵城,把城里府库的钱财拿去劳军,你们就等着后悔吧!”(亟来见朕,再拜谢过,则无事矣。不然,朕欲观金陵城,借府库以劳军,汝君臣得无悔乎!)。
    柴荣命令名将韩令坤进攻扬州,韩令坤先派几百骑兵进城,先头部队到达后,城中空荡荡的,一个敌人都没有,一问才知道,留守扬州将领听到后周军来,早带人逃了。
    此后,后周军势如破竹,攻城掠地,南唐已兵败如山倒!
    南唐皇帝派人拿着封有书信的蜡丸去向辽国求救。
    这是个好办法,可惜,失败了。那个蜡丸被静安军使何继筠截获后献给后周世宗。
    我感觉如果南唐皇帝派信使走海路北上辽国,或许就不会被后周截住了。
    此时,后周同盟吴越也出兵了。
    吴越王钱弘派遣上直都指挥使路彦铢进攻宣州,罗晟率领战舰屯驻江阴。
    后唐又派人来求和了,使臣为两个人,一个人为礼部尚书,另一个人为司空(临时封的)。派礼部尚书(掌管外交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外交部部长)来,已经说明后唐对这次外交行动极为重视。
    使臣向柴荣表示愿“敬奉中原号令,谨守土地疆域,作域外臣子”。此外,送的东西比上次更多:贡献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只求“收敛征伐的威势,赦免后来臣服的罪过”。
    值得一提的是,后唐本打算派左相冯延巳,但不知什么原因,改为派司空。这个司空名叫孙晟,原为右仆射,司空是临时封的官职。其实我想提的也并不是后唐临时换人这件小事,而是这个叫孙晟的人。
    孙晟这个人并不重要,他也没有什么超能力可以改变国家屈辱的窘境,但他忠义的言行使我决定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
    当他得知自己被封个临时官职,将要承担为国家乞和的重任,傻子都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差事,但他无怨无悔,告诉本应该担任使臣的冯延巳:“此行当在左相,晟若辞之,则负先帝。”
    在前往后周的路上,自知不免一死,半夜叹息,对王崇质说:“君家百口,宜自为谋。吾思之熟矣,终不负永陵一培土,余无所知!”
    可忠臣不一定是外交家,柴荣一如既往地拒绝,不但不承认,还胁迫孙晟招安南唐守将,不过柴荣没想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柴荣派遣朝廷使者带孙晟到寿春城下,并且让他招安南唐守将。寿春城守将是刘仁赡,刘仁赡见到孙晟,在城上身着戎装行拜礼。孙晟向刘仁赡喊出了“招安”的话:“君受国厚恩,不可开门纳寇。”
    孙晟知道,他会死,但如果怕死,他就不会来了(皇帝派他来不是死命令,他大可以自己“体弱多病”“才不堪任”推脱,大不了“告老还乡”,这官老子不做了)。
    孙晟被带到了柴荣面前,不出他所料,柴荣非常愤怒,为了让柴荣更愤怒,孙晟大喊:“臣为宰相,岂可教节度使外叛邪!”(语气特别强硬,生怕对方不杀自己)。
    柴荣听了这话,怒气反倒消了,下令武士放开孙晟,还让他回了国。
    我认为,对于优秀的人,即使是敌人也应该尊重,甚至是学习对方的优点。只有这样,无论面对的敌人多么强大,都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南唐一如既往地派使臣来求和,孙晟还是再来了。这一次,不用说都知道,南唐的“优惠”力度又加大了:
    废除帝号,割让寿州、濠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等六州之地,并且每年进贡黄金绢帛百万。
    连割地都答应了,可见南唐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可是,还没达到柴荣的底限。
    因为,柴荣想要的并不是六州之地,而是南唐在长江以北所有的土地。
    柴荣给南唐皇帝 ,信中明确表示:“俟诸郡之悉来(此处应该是指长江以北土地,可见后唐使臣后来答话),即大军之立罢。言尽于此,更不烦云;苟曰未然,请从兹绝。”
    后唐使臣李德明答话:“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宽臣五日之诛,得归白唐主,尽献江北之地(注意这里)。”
    割让长江以北土地,这固然令南唐皇帝难以接受,但事已至此,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李德明回去后,大力称赞声威德行和军队强盛,规劝南唐皇帝割让长江以北之地。南唐皇帝阴着脸,很不高兴。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徵古素来憎恶李德明,趁势对南唐皇帝说李德明的坏话:“李德明出卖国家求取私利。”
    南唐皇帝大为震怒,将李德明在街市斩首。和谈的事,就这么凉了。
    那就打吧。
    南唐也不是一个名将没有,南唐名将柴克宏大破吴越军队,斩首一万级。
    南唐皇帝命令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李景达领兵抵抗后周军队,南唐对后周的反击正式打响。
    南唐陆孟俊从常州领兵一万多人赶赴泰州,后周军队逃遁离去,陆孟俊收复泰州。
    与扬州城池争夺战的激烈程度相比,泰州之战实在算不上什么。
    陆孟俊收复泰州后,屯驻在蜀冈,为进攻扬州作准备。
    由于南唐军携泰州得胜之威,来势汹汹,韩令坤反应很快,直接跑路。
    柴荣向来讨厌逃跑,但他认为韩令坤逃跑是兵力不足的缘故,便派遣张永德领兵救援。
    救兵一到,韩令坤直接容光焕发,带兵又把扬州抢回来了。
    南唐不肯示弱,再派兵来抢,韩令坤看到南唐军到来,又想逃了。
    柴荣实在是忍不了了,直接命令赵匡胤带兵二千前往六合,把韩令坤看住。
    赵匡胤到达六合后,直接下令:“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扬州兵有过六合者,折其足!)
    韩令坤得知后,彻底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在后周的拼死抵抗下,韩令坤大败南唐兵于城东,擒获陆孟俊。
    南唐皇帝再次集中兵力,夺取扬州。
    结果很快出来了:韩令坤奏报在湾头堰击败扬州军队一万多人,抓获涟州刺史秦进崇。张永德奏报在曲溪堰击败泗州军队一万多人。
    韩令坤的战绩值得夸奖,但他的立场不坚定(想逃跑),却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赵匡胤也终究没有寂寞,南唐齐王李景达发现了六合,便带兵二万从瓜步渡过长江,直奔六合。
    赵匡胤接到哨探回报时,李景达已经距离六合二十余里了。
    不过奇怪的是,此时李景达却不再进兵,设置栅栏暂做防御态势。一方面是摸不清六合的虚实,一方面是军队连日行军,需要休整。
    六合兵不满二千,对方兵力是己方的十倍,形势万分危急。
    六合的众将领想主动出击。这是一个好办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但军事天才赵匡胤却给出了与众不同的意见:
    “他们设置栅栏固守,是怕我们啊。如今我们部众不满二千,倘若前往攻击,他们就看出我们人数的多少了,不如等待他们来而出击,必定可打败他们了。”
    众将领听了十分佩服,同意了赵匡胤的意见。
    过了几天,李景达出兵进攻六合,赵匡胤奋勇出击,大败敌军,杀死抓获近五千人(有说万余人),余下部众还有一万多,逃奔渡江,争船淹死的很多。
    此战过后,南唐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赵匡胤以不足二千人的兵力给予敌人数倍杀伤,同时代的其他将军无人能及!
    赵匡胤屡立战功,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自己升官,自然忘不了好兄弟,赵匡胤上表推荐渭州军事判官赵普为节度推官(应该还是和赵匡胤一起工作)。
    在这场战斗中,由于战前敌我实力差距的悬殊,后周有的士兵难免有恐惧,作战不卖力,这些自然逃不过赵匡胤的眼睛。于是,赵匡胤假装督战,用剑砍那些战不卖力的士兵的皮斗笠。第二天,赵匡胤检查全军的皮斗笠,上面有剑砍痕迹的有数十人,赵匡胤将他们全部推出斩首,从此所部士兵没有敢不拼死作战的。
    南唐皇帝畏惧赵匡胤的威名,打算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 ,馈赠三千两白银。
    这点伎俩自然瞒不过赵匡胤,赵匡胤把这些白银全部送到内府,让南唐皇帝白白丢失了三千两白银。
    957年五月,柴荣留下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等围攻寿州,从涡口北上返归,回到了大梁。
    上次南唐乞和失败,南唐使者孙晟、钟谟等人并没有回去。柴荣返京后,他们也跟随柴荣到达大梁,柴荣对待他们很优厚,每次朝会,让他们排在中书省官员的后面(省部级待遇),时常召见他们,他们来到后给他们喝美酒,然后向他们询问南唐情况。孙晟只说:“唐主畏服陛下神武,事奉陛下别无二心。”正好静安军使何继筠把南唐蜡丸中向辽国求救的书信送到柴荣那里,柴荣勃然大怒,召见孙晟,斥责他回答的不是实情。孙晟神色严正言辞激昂,只求一死。柴荣再问孙晟南唐国中虚实,孙晟缄口不答。
    957年五月十七(古人使用阴历),柴荣命令都承旨曹翰送孙晟到右军巡院,让曹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询问,给孙晟最后一次机会。
    曹翰遵照柴荣命令,带孙晟到右军巡院,与他饮酒。酒过几巡以后,曹翰和言悦色地问孙晟,孙晟始终不说。曹翰于是对孙晟说:“我有敕书,赐相公自杀。”
    这一天终于来了。
    孙晟神色安祥,寻找朝袍朝笏,整理衣帽,向南叩拜说:“臣下我谨以死报国。”于是赴刑。
    孙晟死后,随从一百多人也一同被杀,钟谟被贬为耀州司马。
    后来柴荣怜惜孙晟的忠诚节操,后悔杀他,下令召回钟谟,授予卫尉少卿。
    南唐皇帝李璟闻听孙晟遇害,悲痛流涕,追赠为太傅、鲁国公,赐谥号文忠(“文忠”基本是谥号中的最高荣誉)。
    柴荣走后,寿州战事更为不利。李继勋在寿州城南安营,南唐刘仁赡趁李继勋没有防备,出兵袭击,杀死士兵数百人,焚毁后周军队的攻城器具。
    为了鼓舞士气,柴荣亲自向前督战。柴荣命令各军昼夜攻城,但很长时间都不能攻克,适逢大雨,军营中水深数尺,攻城器材以及士兵损失逃亡很多,粮草运输接应不上,本应前来会和的李德明却迟迟没有到达。
    寿春(应该就是寿州)久攻不下,柴荣于是与百官商议回师,但半途而废对于执着的柴荣来说毕竟难以接受。这时,有人声称此时寿州已经攻破,劝说柴荣往东巡视濠州,以鼓舞士气(当时后周军正准备进攻濠州),柴荣同意了。于是柴荣从寿春沿着淮河东进,六天后,到达濠州。
    此时的南唐也终于发挥致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热情。南唐将领朱元攻取舒州,后周刺史郭令图弃城逃跑。李平攻取蕲州。南唐皇帝任命朱元为舒州团练使,李平为蕲州刺史。之后,朱元又攻取和州。
    虽然这只是南唐暂时的回光返照,但仍然值得歌颂!
    并且我从这里,仿佛看到了北宋灭亡后,那些为了不当亡国奴的宋人前赴后继地抵抗金人,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知道,这是我见过的最壮丽的画面。
    后周连连战败,先前的势如破竹顿时化为乌有。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高平之战后,柴荣整顿了军队,提高兵员素质,战斗力大为增加。但柴荣重视军队的战斗力的同时,忽略了培养军队纪律性。
    柴荣心系百姓,下令赦免淮南各州关押的囚犯,废除南唐李氏不合理的赋税徭役,事情有不便利百姓的,委托州县官吏奏报。可惜下级将领没有这个觉悟。
    当初,南唐将茶、盐强行配给农民而征收粮食布帛,称为“博征”,又在淮南兴造营田,当地农民受了很大的罪。后来后周军队到达,农民争相奉送牛酒来迎接慰劳。但后周将帅不体贴安抚,反而专门从事掳掠,把农民视为粪土草芥。
    农民被逼急了,就是没有军事武器,用锄头、菜刀甚至是拳头也会坚决保卫自己。
    于是被抢掠的南唐农民相互聚集在山林湖泽,建立城堡壁垒自己固守,操持农具作为武器,拼缀纸片作为铠甲,当时人称之为“白甲军”。后周军队讨伐他们,却屡次被打败。这还不算,先前所得到南唐各州,大多再为南唐所有。
    后周军队围攻寿春,连年没有攻下,城中粮食吃光。齐王李景达从濠州派遣应援使、永安节度使许文稹和都军使边镐、北面招讨使朱元领兵数万,沿淮水而上救援寿春,军队驻扎在紫金山,排列十几个营寨如同串连的珠子,与城中的烽火早晚相呼应,又修筑两旁有墙的通道直达寿春,准备运输粮食来供应城中,绵延横亘长达几十里,一直修到寿春城下。
    后周见此情况,自然要阻止。李重进拦截出击,大败南唐军,杀死五千人,并夺取两个营寨。另外,敌人增兵,己方也要增兵,淮南节度使向训(当年讨伐后蜀的主帅)上奏请求派广陵的军队合力进攻寿春,等待攻克寿春城,再计划进取,柴荣下诏同意。
    南唐将领林仁肇率水军、陆军救援寿春,途中经历下蔡。很不巧的是,张永德在此地驻守。
    南唐主动发动进攻,林仁肇在船舱装满柴草,借着风势放火,打算烧毁下蔡浮桥,只是天公不作美,风向突变,南唐军队溃败退兵。
    为了不让南唐船队经淮水通过,张永德用铁索一千多尺,在距离浮桥十几步的地方,拦腰阻截淮水河道,并系上巨大的木头,因此南唐军队无法接近。
    南唐再次用水军进攻张永德,张永德夜晚命令善于游泳的士兵潜没到敌船底下,系上铁锁,发兵攻击,船只不能前进后退,很多南唐兵落水淹死。
    寿春被围,里面的南唐守将也没坐以待毙,他们请求占据险要来迎击后周军队,但主将宋齐丘说:“如此的话,怨仇就更深了。”于是命令众将各自退保坚守,不得擅自出击后周军队。
    后周和南唐的战争已经死了好几万人,仇恨基本上不共戴天了,还怕加深仇恨,我真的是无语了。
    不过相对于金朝大举入侵时北宋主和派官员的“神仙操作”,这也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英明”的宋齐丘下达的“英明”的命令,不但没有实现所谓的“不再加深怨仇”,反而使寿春的围困益发紧急。
    寿州的南唐增援部队也在前进。李景达军队到达濠州,却迟迟按兵不动,只远远地为寿州声援,并且李景达很不负责任,什么都不干,军政命令都出于陈觉之手,李景达只是在文书末尾署名而已。李景达拥有五万军队,却无决战之意。将领们知道这位王爷(李景达是齐王)不管事,却又不敢找陈觉,只能摇头叹息了。
    为了接下来更好地抵抗后周,南唐皇帝采取了二项措施:
    一、取消损害百姓特别严重的部分淮南营田。
    二、派遣后部郎中陈处尧携带厚礼渡海到契丹乞求出兵。
    第一项很快付诸实施,接下来说第二项。
    辽国不答应为南唐出兵(原因不知道),陈处尧也没能够回去,因为辽国把他扣留了。陈处尧刚强直率,有口才善辩,时间久了,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怨恨,多次当面指责辽国皇帝,辽国皇帝也不怪罪他。
    刘仁赡请求让边镐守城,自己率领部众决一死战。但齐王李景达不准许,刘仁赡因气抑郁成疾。
    在刘仁赡生病期间,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夜晚乘船准备渡到淮北投奔后周,被军中小校抓获,刘仁赡命令腰斩,左右部将没有人敢去救,监军使周廷构在中门大哭来相救,刘仁赡不允许。周廷构又派人向夫人求救,夫人说:“贱妾对崇谏不是不怜爱,然而军法不可徇私,名节不可亏损,倘若宽容他,刘氏就成为不忠之家,贱妾与刘公将有什么面目去见将吏士卒呢!”刘仁赡催促命令腰斩刘崇谏,然后将尸体收敛安葬,在场的将吏士兵都感动流泪。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后周将士都有厌倦之意,况且现在南唐也不像先前的软杮子,援兵越来越多。这场仗看样子打下去也打不赢,于是很多人向柴荣请求撤兵,柴荣怀疑那些请求撤兵的人为了回家乡而刻意隐瞒真实情况。柴荣想起来正在卧病在家的李谷,派范质、王溥前去与他商议,李谷上书,认为:“寿春危难困苦,朝夕之间可以攻破,倘若皇上亲自出征,将士就会奋勇争先,南唐援军震惊恐慌,城中守军知道危亡,就必定可以攻下了!”柴荣看到表章后很高兴。
    柴荣在后周和南唐的战争中已经明白了,要想彻底打败南唐,必须要有强大的水军。
    于是,柴荣下令在大梁城西汴水岸边制造战舰数百艘,命令南唐投降士卒教北方兵水战,几个月以后,后周水军纵横江湖,出没水中,差不多胜过南唐水军。那时柴荣命令右骁卫大将军王环率领水军数千人从闵河沿颍水进淮水,南唐军队看见后周庞大的舰队时都大为震惊。
    之后,柴荣到达下蔡,几天后的夜晚,柴荣渡过淮水,抵达寿春城下。
    第二天早晨,柴荣亲自穿上盔甲,驻军在紫金山南面,命令赵匡胤攻击南唐先锋寨以及山北营寨,赵匡胤不负众望,将他们全都击破,斩获三千多首级,掐断敌军通道,由此南唐军队首尾无法互相救援。到傍晚,柴荣诏令分兵把守各个营寨,返回下蔡。
    柴荣考虑到当紫金山被攻破后南唐其余部众会沿着水流向东溃逃,赶紧命令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带领数千水军沿着淮水而下。
    柴荣驻扎在赵步,命众将攻击南唐紫金山营寨,大败唐军,杀死俘获一万多人,活捉许文稹、边镐、杨守忠。其余部队果然沿着淮水向东逃跑,柴荣令赵步率领数百骑兵沿北岸追赶,众将率步兵、骑兵沿南岸追赶,水军从淮水中流而下。在追击过程中,南唐军队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此战,南唐军队战死淹死和投降的将近四万人,缴获船舰粮食兵器数以十万计。
    这一惨状全部被寿春的侦查兵看到,迅速报告给刘仁赡。刘仁赡听说援兵溃败,气噎喉咙,也只能不断叹息。
    战报同样传到了南唐首都,南唐皇帝也心慌了,为了挽救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打算效仿柴荣,御驾亲征,亲自督率众将,以鼓舞士气。
    中书舍人乔匡舜上书恳切劝谏,南唐皇帝认为动摇军心,将其流放抚州。
    南唐皇帝问神卫统军朱匡业、刘存忠防御策略。朱匡业背诵罗隐的诗道:“时机到来天地都同力助,气运离去英雄也身不由己。”(实际还是反对南唐皇帝亲征)。刘存忠同意朱匡业的话。南唐皇帝发怒,贬谪朱匡业为抚州副使,将刘存忠流放到饶州。
    不过可笑的是,当预定的亲征时间到来的时候,他自己居然也不敢出行。
    喊口号和实际执行终究还是两码事。
    柴荣派使者进城赐给刘仁赡诏书,让他自己选择吉凶祸福(实际是劝降)。为了震慑刘仁赡,柴荣特地下令,命大军列队在寿春城北。但刘仁赡看不到了,因为此时刘仁赡病得很重,不省人事。
    当然,刘仁赡看不到,并不代表别人看不到。
    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看到后周军队伍严整,杀气腾腾,而城中连粮食都不够了。此时的他们明白,除了投降,已经别无选择。
    他们以刘仁赡的名义起草表书,派遣使者拿着前来投降。几天后,柴荣赐给刘仁赡诏书,派遣门使张保续入城宣示安抚,刘仁赡儿子刘崇让又出城告罪。第二天,柴荣将大军列队在寿春城北面接受投降,周廷构等抬着刘仁赡出城,刘仁赡躺着不能起来,柴荣慰劳赏赐,又让他进城养病。
    寿州平定后,柴荣就回开封了。
    柴荣非常喜欢刘仁赡,四天后,任命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书内容大致说:“对事奉的君主竭尽忠诚,高风亮节,前代名臣良将,能有几人可以比拟!朕讨伐叛逆,得到你才真正值得称道。”
    但刘仁赡享不了这个福了。当天,刘仁赡就去世了。
    柴荣实在是喜欢刘仁赡,刘仁赡去世后,追赐爵位为彭城郡王,还将清淮军改为忠正军来表彰刘仁赡的节操。
    南唐也没有亏待刘仁赡,毕竟刘仁赡坚守寿春长达多年。南唐皇帝听说刘仁赡去世后,特追赠刘仁赡为太师。
    第三章 柴荣(下)(2)

    第三次亲征南唐

    柴荣第三次从开封出发踏向通向南唐的道路,此次出征,他将会实现自己“尽收淮南之地”的梦想。

    不久,柴荣到达濠州城,准备亲自督战,攻取濠州。

    濠州东北十八里有个滩,南唐人在滩上设置栅栏,并在那里固守。

    由于河滩四周环水,南唐人认为后周军队必定不会进攻这里。

    河滩周围水面的深度南唐人应该了解一些,步兵绝对过不去。不过,南唐人不知道,如果步兵骑上载具(比如骆驼),还是能过去的。

    一天后,柴荣下令攻打河滩,命令内殿直康保裔率领几百全副武装士兵,乘着骆驼涉水,赵匡胤率领骑兵随后。由于水面较浅,南唐人认为后周不可能攻克的滩头迅速被攻克。

    与此同时,李重进攻破了濠州南关城。

    五天后,柴荣下令进攻濠州。南唐军队在城北面聚集数百条战船,又在淮水中竖起大木头来阻拦后周军队。柴荣命令水军进攻,拔掉大木头,烧毁南唐战船七十多艘,还杀死二千多南唐士兵,顺便攻破了濠州的羊马城(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羊马城的失陷震惊了濠州城,南唐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上表给柴荣说:“臣下家在江南,倘若马上投降,恐怕会被唐人诛灭全族,请允许我先派遣使者到金陵请命,然后出城投降。”柴荣答应了他。

    柴荣听说南唐有数百艘战船在涣水东面,准备救援濠州,便派出水军、陆军兵分两路在夜晚发动进攻。二天后,后周军在洞口大败南唐军队,斩首五千余级,接受了南唐投降士兵二千多人。

    后周军队乘势向东行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到达泗州城下。

    赵匡胤先攻城南,焚烧了城门,并攻破水寨和月城。柴荣住在月城楼上,监督将士攻打泗州城。

    南唐泗州守将范再遇率城投降,后周任命范再遇为宿州团练使。柴荣亲自到达泗州城下,下令军中割草打柴的人不得侵犯农民田地,使得农民既高兴又感激,争相向后周献送粮草。

    柴荣听说南唐几百艘战船停泊在洞口,就派遣骑兵侦察,南唐军队发现后周侦察兵后,为避其锋茫,便退守清口。

    三天后,柴荣亲自率领警卫部队从淮水北岸挺进,命令赵匡胤率领步兵、骑兵从淮水南岸挺进,众将率领水军从淮水中流挺进,共同追击南唐军队。当时淮水边上已经很久没有行人,芦苇茂密如织,到处都是沼泽沟坑,后周士兵携得胜之威跋涉泥泞争相前进,都忘却了劳累。

    追上南唐军队后,后周军边打边进,金鼓的声音传到周围数十里。后周军追到楚州西北后,又大败南唐军。

    南唐军队有沿淮水向东而下的,柴荣亲自追赶,赵匡胤担任前锋,前进六十里,擒获南唐保义节度使和濠、泗、楚、海都应援使陈承昭,所缴获的战船除去烧毁沉没之外共得三百多艘,俘虏南唐士兵七千多人。

    此战之后,南唐人在淮水上的战舰,几近全灭!

    郭廷谓的使者从金陵回来,得知南唐朝廷不愿救援(也集结不了足够的援军了),便命令录事参军李延邹起草投降表书。

    李延邹用忠义来斥责郭廷谓,郭廷谓用刀剑相逼,李延邹没有被吓倒,将笔掷地说:“大丈夫决不辜负国家去为叛臣写投降表书!”

    郭廷谓杀死李延邹后,率濠州投降,后周得到兵员上万人,粮食几万斛。

    南唐皇帝为表彰李延邹的忠诚,用官位赏赐李延邹的儿子。

    柴荣打算率领战舰从淮水进入长江,但受到北神堰阻挡,没法渡过,就打算开凿楚州西北的鹳水来打通淮水、长江的河道。

    柴荣先派使者巡视,使者回来说地形条件不便利,预计费工很多。

    柴荣亲自前往视察,并口授工程规划,征发楚州民夫疏通河道,十天便完成了。

    河道疏通后,后周的几百艘巨大战舰直接到达长江,南唐人看见后大为惊讶,认为这件事十分神奇。

    后周军队进攻楚州,持续时间超过四十天,因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顽强坚守而无法攻下。

    几天后,柴荣亲自监督众将攻城,自己住在城下,只用一天便攻克楚州。张彦卿与都监郑昭业仍率领部众抵抗战斗,弓箭用光了,佩剑也断了,张彦卿就举起绳床来搏斗,最后英勇战死,所部一千多人,至死没有一人投降。

    荆南高保融看到南唐势穷,就趁火打劫,顺便交好后周,便派遣指挥使率领战船上百艘顺长江东下会同后周征伐南唐,到达鄂州。

    柴荣听说南唐几百艘战舰停泊在东州,将要赶赴入海口扼守通往苏州、杭州的路,便派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带领步兵、骑兵,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带领水军,沿江而下。

    慕容延钊不愧是名将,在东州大败南唐军队。

    南唐皇帝听说柴荣在长江岸畔,将要南下渡江,形势万分危急。

    南唐皇帝一边准备退位,打算把君位传给儿子(看来南唐皇帝真的是受不了了);一边派兵部侍郎陈觉到后周求和。

    陈觉到达柴荣所在的迎銮镇,向柴荣禀报,请求派人渡过长江拿取表章,表示南唐愿意进献四州土地(当时淮南只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没有攻下),划长江为界,请求休战。

    很快,陈觉得到了柴荣的回复,和往常不同,这次是个好消息:

    “朕兴师出兵本只为取得江北之地,你的君主能够率国归附,朕还要求什么呢!”

    最终,南唐与后周议和。议和条件为:

    一、南唐向后周献出长江北面庐、舒、蕲、黄四州。

    二、南唐每年向后周献送贡品十万。

    柴荣又赐给南唐皇帝书信,告诉他不必把君位传给儿子。

    为感谢钱弘和高保融,柴荣赐给钱弘犒劳军队的绢帛三万匹,赐高保融一万匹。

    不久,南唐皇帝又派遣冯延巳贡献银、绢、钱、茶、谷总共百万以犒劳军队。

    至此,后周得到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全部士地。

    柴荣多次亲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士卒用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使柴荣无愧于一代英主的美誉。

    关于柴荣执意亲征的原因,史书上说是在后周占领成、阶二州时,柴荣与将军、丞相在万岁殿就餐,对他们说道:“两天大寒,朕在宫中吃美味佳肴,因对百姓没功劳而坐享上天赐予的禄位深感渐愧,既然自己不能靠耕耘吃饭,那就只有亲身去冒矢石来为民除害,如此还略可自我安慰。”(两日大寒,朕于宫中食珍膳,深愧无功于民而坐享天禄,既不能躬耕而食,惟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

    我查过北宋初期名将的履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柴荣在位时被大力提拔起来的,甚至赵匡胤本人也是在这时期被大为重用的,在柴荣临终时更是被提拔为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柴荣的识人、用人能力真可谓是自中唐以来绝无仅有的。

    柴荣制订了明确的“拓天下”的战略目标,为后周扩展了大片土地,可惜天不假年,柴荣在他有生之年没有统一全国,但他为之后的北宋的统一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个人认为,从军事角度来说,柴荣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彻底性。俗话说,“战则必死战”,既然和一个国家爆发了全面战争就应该打到直到一方丧失全部领土或完全投降为止,就像二战时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柴荣出征南唐的战略目标仅仅是占领淮南之地而不是灭掉南唐,就足以说明柴荣的战略眼光并不是很突出,不如他的属下也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第三章 柴荣(下)(3)
    北伐辽国
    不止北宋皇帝看重燕云十六州,事实上自从石敬瑭将这片土地割出去那一刻起,中原的皇帝就对此念念不忘,包括柴荣。
    柴荣经过几年征伐,虽然没有统一全国,但也将后蜀、南唐打得奄奄一息,十年之内是回复不了元气的。
    另外,钱塘和后周交好,湖南周氏、高氏政权不稳,柴荣也不必担心他们。
    柴荣在接受南唐求和后,心里就打算进攻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
    辽国自从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可谓是掌握了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同中原王朝梦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一样,辽国皇帝也整天梦想有朝一日能占领中原,完成耶律德光未竟之志。
    柴荣南下征伐之时,辽国军队乘虚入侵。柴荣返回大梁后,命令张永德领兵到北部边界防备御敌。
    柴荣早就想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现在国家周边安定,就形势来看,是时候出兵了。
    959年三月,柴荣下诏收复北方领土,并宣布自己将要亲临沧州。
    柴荣命令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等人率领水路、陆路军队先行出发,并派孙行友屯兵于定州,预防后周军北进时,北汉出兵袭扰后路。几天后,柴荣正式御驾亲征。
    半月后,柴荣到达沧州,当日率领步兵、骑兵几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辽国国境。
    柴荣到达乾宁军时,辽国宁州刺使王洪率城投降。
    之后,柴荣大力整治水军,并让韩通去沧州疏通河道,为接下来的进攻作准备。
    几天后,柴荣分别命令众将水、陆两路同时而下,并任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
    此次出征,声势浩大,后周水军船只头尾相接长达几十里。
    几天后,后周军到达益津关,辽国守将终廷辉率城投降。
    不久,赵匡胤到达瓦桥关,辽国守将姚内斌率城投降。
    辽国莫州刺史刘楚信和瀛州刺史高彦晖得知后周军攻无不克后,也率城投降了。
    至此,后周收复了瓦桥关以南全部领土。
    柴荣的下一步就是攻取幽州。
    柴荣在行宫宴请众将,和他们商议夺取幽州的事情。
    对于夺取幽州,众人都不同意,表示“如今辽国骑兵都集结到幽州北面,我们不宜继续深入。”
    和往常一样,即使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执着的柴荣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但执着的柴荣终究放弃了,他能斗过所有的大臣,但斗不过自己的病情。
    在赶往幽州的途中,柴荣突患疾病,而且病得很重,不得已,柴荣下令班师。
    柴荣在返回时还在抱病处理内政,在批阅各地的文书中,得到了一个皮口袋,袋中有块木板,写着“点检作天子”。
    赵匡胤后来担任殿前都点检,再后来即位当了皇帝,当时出现写着“点检作天子”的木板,似乎是说明赵匡胤成为天子是天意注定。但我并不那么认为,首先,虽然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军权,权力特别大,但并不能说明如果有一天有人篡位,篡位的这个人就一定是殿前都点检;其次,当时殿前都点检并不是赵匡胤,而是张永德,即使是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身份也不是殿前都点检,而是检校太尉。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或是有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陷害张永德。
    柴荣虽然英明,但看到了这块木板,发现有人危胁他的皇权时(只是可能),仍不可避免地疑心大作。因此,他将张永德改换为赵匡胤,因为赵匡胤之前(注意!)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忠诚。
    柴荣回京后,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在959年七月二十七日,他再也支撑不住了。
    柴荣在959年七月二十七日去世,年三十九。
    在历史记录中,有很多对柴荣的评价,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二条:
    一、五代第一名君。
    二、使天假其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
    我认为,二个评价,柴荣均当之无愧!
    第四章 登基
    959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即位。
    此时柴宗训才七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
    柴荣也没忘记处理身后事,临死前,为柴宗训寻找了三个托孤大臣,他们分别是:范质、王溥、魏仁浦。
    这三个人非常有才能,可以说是当时的名臣。
    范质
    范质字文素,是大名宗城人。
    范质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九岁能写文章,十三岁就能研究《尚书》,甚至可以作为老师教导其他学生。
    933年,年仅二十二岁的范质考中了进士,被任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升迁为封丘令。
    之后在几年的时间里,范质升迁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质越来越感到自己怀才不遇,便有心要毛遂自荐。
    于是,范质针对当时社会的弊病写了一篇文章上呈宰相桑维翰。
    范质的文章非常好,引起了桑维翰的大加赞赏,桑维翰当即表奏范质为监察御史。
    桑维翰对范质非常器重,在他离开京城开封去镇守相州,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时,都请求朝廷让范质给他当从事。
    后来,桑维翰第二次任宰相时,范质升任主客员外郎、直史馆。一年后,桑维翰向皇帝建议召范质入朝任翰林学士,并加任范质为比部郎中、知制诰。
    后来,后晋出帝石重贵在一次与契丹的外交中,不愿向契丹称臣,从而导致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契丹侵扰边境,石重贵命刘知远等十五位将领出征。当天夜晚,范质在朝中值班,石重贵召诸位学士起草诏令,范质考虑事情周全,提出现在宫城已经关闭,如再召人恐怕事机会泄露。
    但诏令必须有人起草,范质便表示自己愿意起草所有诏令。
    范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采,将诏令写得文辞优美,赢得了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后汉建立后,范质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与后来建立后周的郭威一同在朝为官。
    当时,作为大将的郭威时常在外平定叛乱,而朝廷每次派使者前来传达的有关军务调整的诏书都非常合情合理。
    郭威对此感了兴趣,问使者是谁起草的诏令,使者称是范质。
    郭威听见后不断地赞叹范质:“真是宰相之材啊!”
    从此,郭威牢牢记住了范质这个名字。
    950年,郭威因遭到后汉隐帝猜忌而发动兵变,并很快攻入了京城开封。
    开封城顿时陷入了大乱,为了避祸,范质逃往民间,对其念念不忘的郭威主动派人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
    当时正下大雪,但无比高兴的郭威不惧寒冷,亲手解下自己的袍衣给范质穿。但郭威要求范质做一件事情,就是起草太后诰命。
    范质很识时务,赶紧起草,内容很符合郭威的心意。
    给老板好好干活,往往能得到回报的。
    郭威任命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加拜他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来又兼任参知枢密院事。
    956年,范质进入朝廷做官,还能常常手不释卷,有人劝慰范质时,范质表示:“有擅长相术的人,说我今后位登宰相。如果真是这样,不学习哪来权术处理政事。”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即使自己已经身居高位,范质也并没有不思进取,他的梦想是成为百官之首—宰相。
    柴荣征伐淮南时,范质跟随柴荣,柴荣的诏令多由范质起草。
    即使江南多才俊,但吴中文士们看了范质起草后的诏令后没有不惊服的。
    范质每次下制敕,从未不合律令,并命令刺史县令,要以户口版籍为头等政事。
    朝廷每次派遣使者视察民田,巡视狱讼,使者走之前,范质都会亲自接见他们,向他们陈述柴荣的良苦用心,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后,再派遣他们。
    柴荣驻扎在寿州、濠州二地,想要攻取二座城池,还准备攻占扬州。范质认为军队征战太久,于是与王溥面见柴荣,向柴荣“哭谏”,迫使柴荣放弃这个念头,但柴荣没有同意。
    柴荣第二次到扬州时,窦仪不小心惹恼了柴荣,不知将定何罪。范质入宫求见,柴荣知道他是来救窦仪的,就站起来避开他。范质赶上柴荣,提出:“窦仪是近臣,过错很小,不应当被诛杀。”同时,范质采用和上次一样的方法,摘下官帽叩头哭泣,说:“臣位在宰相,难道能让人主因一时的暴怒致使近臣就死吗?请求陛下宽赦窦仪的罪过。”
    柴荣见范质表现得非常真诚,也冷静了下来,回到座位,派遣使者赦免窦仪。
    957年,范质跟随柴荣征伐寿州回来,提出因为法律条例繁冗,轻重没有依据,官吏得以狼狈为奸。柴荣特命范质详细审定法律,范质因而编写了《刑统》,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
    范质在柴荣病危时,成为了第一个托孤重臣。
    第四章 登基(2)
    王溥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县人。
    先介绍王溥履历之前,我想仔细地介绍王溥的父亲王祚,主要是因为我认为王祚这个人很值得一提。
    王祚是一个州郡小吏,比较有心计,因而升迁很快,等他后来跟从石敬瑭到洛阳时,已经是个比较有实权的官了(掌管盐铁事务,是个肥差)。
    王祚后来因母亲(王溥的奶奶)年老辞职归家,直到刘知远镇守并门统领行营兵马抵抗辽国时,王祚才被重新任用,负责管理军中粮草。
    从那以后,王祚凭着本事,作出了很多政绩。
    刘知远即皇帝位后,擢升王祚为三司副使。
    王祚在任时,后汉法律规定禁止民间私自拥有牛皮,要求持有牛皮的百姓在规定时间内将牛皮转送到京城,但牛皮转送到京城,万一在路上遇到暑天或是大暴雨,牛皮很多就会腐坏变质。为此,王祚想了个办法,请求把铠甲的样式颁布给各州,命令将牛皮裁制成铠甲来输送。
    此法颁布后,朝廷得到了一件件崭新的铠甲(省了工匠的费用),而百姓在运输时也感到很方便(可以穿着去)。
    后来,王祚被调任为商州刺史。商州有大秦山,山路陡峭,王祚到商州后,为便利百姓,不惜用俸钱(自己的工资)招募人开凿大秦山,修建山路。路修好后,行人旅客深感便利。
    后周建立后,王祚任颍州刺史。王祚到任后,不是均租税就是召集流散百姓,忙的不亦乐乎。此外,州境有条通商渠,距离淮河三百里,时间长了就淤塞了。王祚把它疏通后,舟楫得以通航,郡里的水灾也消失了。
    北宋建立后,升宿州为防御区,王祚被任为防御使。在宿州,王祚督促百姓凿井以备防火,在城北筑堤以防水灾。
    王祚最后是以左领军卫上将军退休的。
    有政绩突出的父亲做榜样,王溥年轻时就考中了进士甲科,被授为秘书郎。
    当时李守贞占据河中,赵思绾在京兆反叛,王景崇在凤翔反叛,郭威带领部队讨伐他们,任命王溥为从事。叛乱平定后,郭威得到很多文书,里面都是朝中大臣及藩镇互相勾结的话。郭威记下那些朝中大臣的名字,准备按察审问他们,王溥向郭威谏阻,说鬼魅这些东西,在夜黑的时候出现,一旦日月光明,鬼魅就自动消灭,不如把这些文书都烧掉,以安君主旁边的反贼之心。
    郭威采纳了王溥的建议,王溥也从此赢得了郭威的赏识。郭威称帝后,王溥在仕途上一帆风顺,连连升迁。
    郭威病危时,召学士拟旨,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内侍宣诏后,郭威欣慰地说:“我没有忧虑了。”郭威之后在当天就去世了。
    柴荣即位后,后汉勾结辽国大举入侵,柴荣得知后决定亲征,朝堂百官尤其是冯道极力谏阻,只有王溥赞成。
    后周军凯旋还师后,柴荣加任王溥为礼部尚书、监修国史。
    后来,柴荣打算讨伐后蜀,在元帅人选问题上向王溥征求意见,王溥推荐了向拱。
    战事平息后,柴荣在宴席上酌酒赐给王溥说:“替我选择元帅成就边疆功业者的人是你啊!”
    王溥又跟从柴荣平定寿春,柴荣诏令给王溥加阶进爵。
    虽然王溥有很多政绩,但王溥最大的贡献并不是在政治上,而是历史。
    王溥编撰了《世宗实录》、《唐会要》、《五代会要》三部史籍共170卷,开创出了会要的新体例,王溥也由此成为了杰出的史学家。
    王溥在柴荣病危时,成为了第二个托孤重臣。
    第四章 登基(3)
    魏仁浦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县人。
    魏仁浦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不得不靠用黄娟(借的)制作暑服(夏天穿的衣服)度日。
    贫穷没有使魏仁浦自暴自弃,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魏仁浦十三岁的时候,看见母亲辛勤劳作的样子,不紧感叹:“作为一个儿子不能供养自己的母亲,反而让母亲借黄娟来养活我,我又如何能心安!”
    魏仁浦是真诚的,在感慨的同时,也流下了流泪。
    大孝子魏仁浦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再为自己劳作,在成年之前就告别母亲前往洛阳,渡过济河时,魏仁浦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它扔到了江中,对济水发誓:“我如果今生不高贵显达,就不再过此江!”
    魏仁浦没有钱,买不起书,更交不起学费,更何况对魏仁浦来说,一天的时间能挣够填饱肚子的钱就很不错了,因此,魏仁浦被迫进入后晋枢密院当一个小差役。
    魏仁浦并没有嫌弃自己的工作,他举止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到了被服侍的人的多次夸奖。
    后来,契丹入侵中原,攻占了开封,押着皇帝和大量皇室人员及大臣小吏都向北走,魏仁浦也随众向北迁。
    正好,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死在了真定,魏仁浦趁机逃脱归来,到了杜重威的地盘。
    魏州节度使杜重威向来知道魏仁浦谨慎厚道,善于书写计算,想把他留下补牙职。
    但魏仁浦不愿意,因为杜重威投降了辽国。对于汉奸,魏仁浦心里一直很厌恶。
    于是魏仁浦逃走了。
    杜重威发现后,立刻派遣骑兵追赶他,但魏仁浦已经跑远了。
    此时刘知远从太原起兵,正巩县驻扎,魏仁浦在路旁求见刘知远。
    刘知远知道魏仁浦的才能与为人,立刻让他补了旧职。
    在当今社会,有时候真的没必要眼高手低,只有脚踏实地,积极追求进步,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况且,无数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是从基层做起。
    魏仁浦有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有惊人的记忆力。比如郭威掌管枢密院时,召来魏仁浦问京城军队人数,魏仁浦都能记下来。
    郭威与魏仁浦多次交往后,高兴地说:“有魏仁浦在,天下事都不值得忧虑。“
    在郭威的刻意提拔下,魏仁浦升为兵房主事,并跟从郭威镇守邺郡。
    后汉隐帝即位后,听了武德使李邺等人谗言,诛杀大臣杨合、史弘肇等人,秘密诏令澶州节度使李洪义等人想办法迫害郭威。
    李洪义了解郭威的本事,知道后汉隐帝这个命令具有很大的风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为了自保,李洪义派副使陈光穗把诏书交给了郭威。
    郭威看后非常恐惧,召来魏仁浦,并把诏书递给他,对他说:“朝廷要杀我我不害怕,但我死后,我部下的将士们怎么办?”
    魏仁浦很快发挥了自己的足智多谋,为郭威出了个主意,让郭威更改诏书,把内容改为诛杀全部将士,由此激发将士们的愤怒,高举义旗。
    郭威采纳魏仁浦的意见,盗用留守印,把伪造后的诏书拿给众将观看。众将果然既害怕又愤怒,都愿意跟着郭威。
    郭威于是带领他们渡过黄河,并长驱直入,攻下了后汉首都开封。
    魏仁浦为此得到了回报,郭威即位后,任命魏仁浦为枢密副承旨,不久又将其升为右羽林将军,枢密院承旨。
    不久,太原刘崇侵犯晋州,连连战报使得郭威忧心忡忡,郭威正抓耳挠腮,突然想起魏仁浦的宅院邻近宫城,魏仁浦正在那里为他母亲服丧。
    郭威登上宽仁门(宫城的大门),秘密派小黄门召魏仁浦议事。
    魏仁浦的回答让郭威非常满意,郭威在第二天就起复了魏仁浦。
    郭威病危时,对柴荣说:“你要重用魏仁浦和李洪义,不要让魏仁浦离开枢密院,军权可交一部分给李洪义。”
    柴荣即位后,遵照郭威“不能让魏仁浦离开枢密院的”遗训,授任魏仁浦为右监门卫大将军、枢密副使。
    柴荣亲征高平时,魏仁浦跟随柴荣前往。
    战斗开始后,后周军作战不利,落入了下风,东部战线已经崩溃,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魏仁浦劝说柴荣到西部战线,激励将士殊死战斗,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后周大军凯旋回京后,魏仁浦被拜为检校太保、枢密使。
    不久,柴荣赐给魏仁浦原来只有宰相生日才能享用的赐器鞍马,这说明柴荣在此时已经有了让魏仁浦做宰相的打算。
    959年,柴荣打算任命魏仁浦为宰相,参与商议的人都反对,理由是“魏仁浦不是科举出身,不可以担任宰相。”
    但开明的柴荣说:“古人当宰相的,都是科举出身的吗?”
    959年四月十五,柴荣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兼任枢密使。
    魏仁浦在柴荣病危时,成为了第三个托孤重臣。
    第四章 登基(4)

    黄袍加身

    柴荣安排完后事,到底还是走了。他明白仅凭自己年幼的儿子是保不住柴氏江山的,为此他撤换了殿前都点检兼皇亲张永德(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也是柴荣的妹夫),破格提拔了战功卓著却资历尚浅的赵匡胤,另外将柴宗训托付给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些德高望重的老臣。

    赵匡胤从担任殿前都虞侯开始,执掌军政已经有六年,再加上赵匡胤战功屡屡,因而深得军心。

    柴荣身为皇帝,高高在上,或许并不了解(或是不很了解)赵匡胤的威望(尤其是赵匡胤的人际关系,赵匡胤和绝大多数将领打成一片,据说还拜了把兄弟),只知道他资历浅。但那些忠于后周的官吏是清楚的,他们对赵匡胤非常忌惮。为了防范于未然,他们提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赶紧将赵匡胤干掉。但由于赵匡胤功勋卓著,再加上后周周边国家林立,正是用人之际。符太后、后周恭帝和三位老臣商量后,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960年,北汉和辽国联兵进犯,边疆急报传到了京城。

    符太后和小皇帝很快慌了,赶紧找到范质和王溥。范质和王溥在朝多年,哪个将领最能打,他们心里有数。于是,他们给出了一个名字:

    赵匡胤

    于是皇帝下诏命令赵匡胤领兵迎敌。

    殿前副点检慕容延钊先带前军出发,

    随后赵匡胤率大军跟上。

    当大军到达陈桥驿的时候,将士们开始聚集起来谋划:“皇上年幼弱小,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我们现在拼死出力为国家破贼又有谁会知道,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曾任殿前都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晚啊。”(这理由不合理,他们拼死出力,即使皇帝不知道,相关部门也会论功行赏,他们实际上就是为了讨个拥立之功,将来好升官发财)

    计划已定,军中将士集中起来,宣布拥立赵匡胤作天子。

    外面的士兵已经闹翻了天。此时的赵匡胤却什么都不知道,他喝醉了酒,正在帐中休息。

    李处耘看到军中图谋推戴赵匡胤,没敢直接去禀报,于是告诉了赵光义。

    赵光义找来赵匡胤的铁杆赵普,两人自然赞同让赵匡胤当皇帝,但不能这么草率,于是就商量了起来。

    赵光义和赵普还没有商量好,众将就闯进来了,吵吵嚷嚷,赵光义先训斥了众将一顿,表示太尉赤胆忠心,不会放过你们!(太尉忠赤,必不赦汝!)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一些人离开了,但很快回来。

    他们直接亮出武器,对赵光义和赵普大喊:“我们知道在军队里说出谋逆的话是要被灭族,反正我们现在已经决定了,如果太尉不同意,我们决不会退而受祸。”(军中偶语则族。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

    赵普见赵光义要顶不住了,便和赵光义一起呵斥:

    “策立皇帝,这是大事,应当仔细考虑,你们怎么能这样放肆狂妄!”(策立,大事也,固宜审图,尔等何得便肆狂悖!)

    这个回答就有意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等于变相答应赵匡胤做皇帝。

    众将虽然大多是老粗,但也不傻。于是,他们各自坐了下来。

    赵普再次发言,表示现在外面强敌压境,不如先击退强敌,再来讨论这件事情。(外寇压境,將莫谁何,盍先攘却,归始议此。)

    这句话是正确的,现在外敌压境,不如先击退强敌,然后再商量也不晚。

    但众将都等不及了,同时也害怕出变故,便纷纷表示不同意,在针对外敌入侵上,他们也说出了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现在政出多门,如果打退敌军后返回,那么事情的变化还不可知。只要尽快进入京城,策立太尉为皇帝,再带领我们向北,打败敌人不难。太尉如果接受,六军决定也很难使以前了。(方今政出多门,若埙寇退师还,则事变未可知也。但当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贼不难。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使向前矣。)”

    赵普是赵匡胤的铁杆,自然想让赵匡胤当皇帝,他发现将士们意志很坚定,心里也放心了,就回头看了看赵光义说:“事情既然无可奈何,应当早作决定。“(事既无可奈何,政须早为约束。)

    赵普又对众将说:“改朝换代,虽然说是天命,其实是人心。前军昨天已经过了河,节度使各自占据一方,京城如果混乱,不只外敌可以趁机侵犯,各地节度使也必定会生变。如果你们能严格命令军士,禁止抢劫,使京城的人心不动摇,那四方自然安宁,诸将也可长保富贵了。”(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静,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

    众将合计后,同意了。

    大家伙商量好后,立刻派人驰告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侯王审琦。

    与此同时,李处耘从赵光义那里出来后,便与王彦昇谋划,召来马仁蠫、李汉超等人议定后,便进去告诉赵匡胤。

    赵匡胤断然拒绝,并把他们赶了出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赵匡胤并没有将“劝进”的人“斩首示众”或是“绑缚面君”, 这时候,我相信赵匡胤虽然拒绝,但他应该还是动心了。

    有时候,光说不罚,和模棱两可没什么区别。

    将士们就算看不到这一点,但由于没受到处罚,自然不会放弃,于是,他们想出了新的办法。

    天快亮的时候,将士们来到赵匡胤寝室外,乱哄哄的。赵光义进入房间向赵匡胤报告了外面发生的事情。

    这个时候,由不得赵匡胤不起身了。

    于是,赵匡胤起来了,走到了帐外。他看到了拿着明晃晃武器的全副武装的将士。

    将士们说:“现在军队没有主人,我们愿意拥立点检当皇帝。”

    这话有问题,军队的老大现在就在京城当着皇帝。当然,对将士们来说,这不是件重要的事。

    赵匡胤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感觉到有一件袍子披到了自己身上,好像是皇帝穿的。还看见眼前跪倒一片。

    然后,他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万岁!“

    喊完后,士兵们拥到赵匡胤身边,把他推上了马。

    赵匡胤在马上问将士们:

    “我的号令,你们能够听从吗?”(我有号令,尔能从乎?)

    将士们连忙下马答应。

    “太后、皇帝我都要侍奉,你们不得惊扰冒犯,各位大臣都是我的平辈同事,你们不得侵犯凌侮,朝廷的府库、官宦百姓的家庭,不得侵犯掠夺。听从命令有重赏,违抗命令就杀你们的头。”(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戮汝)

    将士们听后,都赶紧下拜。

    赵匡胤最终背叛了当年大力提拔他的柴荣,但他却保持了自己的良心,下令善待柴家人。

    我并不以赵匡胤的这一不忠的行为为耻,虽然古人以忠君为荣,但我认为,只有才能品行配得上皇帝这个位置的人,才值得被效忠,而不是暴君、昏君、庸君。

    不过,我虽然对绝对的忠君思想(愚忠思想)不感冒,但我仍然敬佩那些愚忠的人,因为他们除忠君外,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之后,军队调转方向,朝开封城前进。

    在路上,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军队到开封城时,赵匡胤的战友石守信打开了城门。

    此时,后周早朝还没有结束。

    这场惊天巨变的消息很快传过来了,朝臣全部人心惶惶,但他们也明白,除承认既成事实外,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派赵匡胤带兵御敌的范质非常后悔,他抓住王溥的手说:“这都是我们的罪过。”

    由于范质的手抓得太狠,王溥的手几乎岀血。

    韩通不愧为后周的忠臣,从内廷出来后,连忙下令准备御敌,不幸的是,他在路上遇到了王彦昇,王彦昇杀了韩通,韩通的妻儿也不幸遇难。

    将士们把范质和其他几个高官推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见了他们,低声哭泣,表示自己违背了天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范质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

    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说什么。

    于是,范质等人走下台阶,向赵匡胤下拜。

    960年正月初五,赵匡胤称帝,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宋(据说是因为赵匡胤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改元建隆,960年即为建隆元年,赵匡胤即为宋太祖。几天后,为避赵匡胤名讳,他的三弟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后来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这一年,赵匡胤34岁。

    赵匡胤即位后,开国功臣们都得到了封赏:

    赵普被封为右谏议大夫,充任枢密直学士。

    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

    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

    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

    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

    其余统兵将领也一律提升爵位。

    另外,为了表彰韩通忠心报国,赵匡胤追赠韩通为中书令,并按照礼仪收硷安葬。

    范质、王溥、魏仁浦在赵匡胤登基后仍然担任宰相,范质后来还加官兼任侍中。(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第四章 登基(5)

    但是,赵匡胤的皇位并不稳固。

    很快,第一件麻烦事就来了。

    李筠叛乱

    昭义节度使兼中书令李筠镇守潞州八年,为人飞扬跋扈,但因为李筠能打,柴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筠并不是给脸不要脸的人,柴荣对李筠的庇护使得李筠对柴荣充满了感激。

    赵匡胤派使者告诉李筠自己已经即位时,李筠当即表示反对(当着使者的面),在身边的人一再劝说下,李筠才不情愿地向使者下拜。

    酒席上,李筠取出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将其挂在大厅墙壁上,然后对着画像不停地哭泣。

    其他宾客都吓坏了,连忙告诉使节说李筠喝醉了,希望使者不要介意。

    北汉皇帝刘钧听说这件事后,秘密派人带着藏有书信的蜡丸约李筠一起出兵讨伐赵匡胤。

    李筠没有相信北汉皇帝的许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赵匡胤,但李筠的心里已经有了反意。

    李筠的大儿子李守节见李筠正在准备谋反,哭着劝说李筠不要这样做,但李筠不听。

    赵匡胤也很心胸宽广,从密探那里得到消息后,亲自写信安慰李筠,并提拔李守节为皇城使。

    李筠借这个机会,派李守节到开封探听朝廷的动向。李守节到达开封后,赵匡胤接见了李守节,并用一个独特的名词称呼李守节。

    “太子,你怎么会来这里?”

    赵匡胤这话很明显是说李筠想当皇帝(想谋反)。

    李守节听后吓了一跳,为了给自己辩白,他不断叩头,说道:“陛下怎么会说我是“太子”?这肯定是有坏人陷害我和我父亲!。”

    赵匡胤对李守节说:“我听说你几次劝你的父亲服从朝廷,可你父亲不听。你父亲之所以派你来朝廷,是想我杀掉你。你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我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指柴荣统治时期),你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我已经做了皇帝,你怎么就不能稍微让着我一点呢?”

    李守节骑快马回到潞州,把赵匡胤的话告诉了李筠,但李筠不仅不收敛,反而加紧了谋反的步伐。

    960年四月十四,李筠逮捕监军周光逊,派遣牙将刘继冲等人把周光逊送到北汉,并向北汉请求救援。

    同时,李筠派军袭击泽州,杀掉了刺史张福。

    从事闾丘仲卿建议李筠:“你以孤军起兵反抗大宋王朝,形势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北汉答应支援,但北汉国力不强,也不要指望能得到太多的帮助。开封军队强大,我们和他们正面对抗恐怕会失败。不如西下太行山,直接抵达怀州、孟州,堵塞虎牢关,占领洛邑,然后再向东夺取天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李筠却很自信,表示自己是后周的老将,曾经和世宗皇帝柴荣亲如兄弟,皇宫禁卫军的将领都是自己的旧日好友,他们一旦听说我军到了,肯定会响应自己的行动。况且自己有爱将儋珪,宝马拨汗马(这个理由…我真无语了),还值得担忧吗!

    李筠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开封。枢密使吴廷祚提出潞州城虽然坚固,但李筠骄横无谋,如果我军能把李筠诱出城池,擒获他就容易了。

    赵匡胤接受了吴廷祚的建议,派遣侍卫副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带领前军进讨,并将吴廷祚的建议转告了他们。

    赵匡胤在一周后派出了援兵。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率领军队从东路出兵,和石守信、高怀德会合讨伐李筠。

    与此同时,李筠也催促北汉皇帝发兵救援。

    北汉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出动了全国的兵力,并御驾亲征,与李筠会合,此时联军已经有了三万人。

    李筠留儿子李守节守上党,自己带领三万大军南下。

    北宋军在长平与李筠相遇,石守信等人很有能力,于长平之战(不是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击败了李筠,并斩杀三千多人。

    得知北汉出兵干涉后,赵匡胤也不得不重视,于是就决定亲征。

    赵匡胤还没到前线,石守信等人已经在泽州再次大败李筠及北汉的联军,生擒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杀死李筠部将卢赞。李筠不得不退入泽州,据城固守。

    赵匡胤到泽州城下,下令众军攻城。为鼓舞士气,赵匡胤亲率卫兵参与了攻城。

    北宋军攻破泽州后,走投无路的李筠选择了自焚。

    李筠死后,他儿子李守节也投降了。

    赵匡胤赦免了李守节,并任命他为团练使。

    至此,赵匡胤平定了李筠之乱。
    第四章 登基(6)

    李重进叛乱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赵匡胤即位后,李重进请求入朝,但赵匡胤不喜欢他,就好言好语地拒绝了。

    赵匡胤的拒绝使李重进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他担心赵匡胤有朝一日会收拾自己,就暗中准备谋反。

    李筠叛乱时,李重进派亲信翟守珣到李筠那里通个气。

    翟守珣不愿谋反,就背叛了李重进,到汴京向赵匡胤报告。

    翟守珣没有直接找赵匡胤,而是先求见枢密承旨李处耘,李处耘把翟守珣带到赵匡胤那里。

    赵匡胤得知李重进有反心后,出于宽容,赵匡胤并不想对李重进下手。为了挽回李重进,赵匡胤打算赐给李重进铁券,但翟守珣提出李重进反意已决,是不可能归顺的。

    赵匡胤重赏了翟守珣,让他到李重进那里劝李重进暂缓起兵,以便自己能专心对付李筠。

    李重进不知道翟守珣已经背叛自己,反而将翟守珣的话信为良言,就下令部下按兵不动。

    赵匡胤平定李筠叛乱后,立刻将李重进调离扬州,担任平卢节度使。

    李重进收到调令后,知道赵匡胤打算收拾自己,心里极为恐惧,心急如焚下,李重进发动了叛乱。

    李重进派使者到南唐求援,但南唐国主(李璟与柴荣签订合约,南唐去除帝号,改称“国主”)因惧怕北宋不敢发兵。

    赵匡胤命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主帅),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副(副帅),宣徽北院使李处耘为都监(监军),保信节度使朱延渥为都排阵使(参谋长),率领禁军讨伐李重进。

    但赵普在这时向赵匡胤建议,一定要速战速决。赵匡胤考虑后,决定亲征。

    李重进的结局还不如之前的李筠,二个月后,北宋军攻克扬州,李重进全家自焚而死。

    寻找解决方法

    李筠、李重进叛乱平定后,赵匡胤开始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这些节度使从唐朝中期开始就拥有极大的权力,基本上等同于割据势力,难保这些节度使将来不会再出现一次叛乱,况且国家并非是统一状态,周边国家虽然不甚强大,但实力尚存。同时,赵匡胤爱民如子,也不忍心百姓再遭受不必要的战乱之苦。

    为此,赵匡胤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为找到问题的答案,他派人传召赵普。

    赵普很快就到了,赵匡胤把他的忧虑告诉了赵普:“从唐末以来,为什么短短数十年而帝王却换了八姓十二君,导致争战不断?我希望战乱能够结束,并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对中国历史(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正是这个答案,使赵普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身份而名垂青史。

    “陛下能够说到这些,是天、地、人、神的福气。这不是别的原因,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也没有其他捷径,惟有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的回答让赵匡胤很满意。(卿无复言,吾已喻矣)

    从这时起,赵匡胤从兵、权、钱上入手,开始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第五章 赵匡胤改制(一) 收精兵

    第一次杯酒释兵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公认的真理。赵匡胤虽然没提出这个论断,但也明白军权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中央集权,需先从军权入手。

    如果从军权入手,首当其冲地便是掌握禁军实权的高级将领,他们大部分都为赵匡胤即位立下了功劳,是赵匡胤成为宋太祖的大功臣,而现在,昔日的功臣成为了自己身边的野兽(只是有这个可能性),随时可能伤害自己,甚至要自己的命。

    尽管如此,赵匡胤仍不忍心下手,但赵普却不断劝说赵匡胤,并向赵匡胤提出:“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在某一天突然拥戴他们,他们能够控制住自己吗?”

    陈桥兵变的事情赵匡胤自然不会忘记,于是,赵匡胤下定了决心。

    但赵匡胤并不想用权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不仅是自己的好兄弟,更是自己的恩人(拥戴他做皇帝)。为此,赵匡胤打算向他们坦露心迹,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961年七月初九。

    晚朝结束后,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宴会在场面喜气洋洋的气氛下开始。

    但赵匡胤不是找他们玩乐的,在酒兴正浓时,赵匡胤进入了主题。

    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悲伤地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当不了皇帝的,为此我从内心里感激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心睡觉啊!”(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

    本该快快乐乐的,干嘛说这种话,石守信等人惊骇地问:“为什么?”

    赵匡胤回答道:“原因很好理解,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赵匡胤话中有话。为了打消赵匡胤的疑虑,石守信等人连忙叩头,并劝慰赵匡胤:“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赵匡胤摆了摆手,向他们摊了牌:“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不然。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傻子也明白了,石守信等人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了猜忌,搞不好还会有杀身之祸,他们一起下跪并一边叩头一边痛哭着说:“臣等愚笨到了这个地步,请陛下同情怜悯,给我们一条出路。”

    赵匡胤见他们这个样子,心里明白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放缓了语气:“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想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打算多聚金钱,尽情享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留份产业;同时可以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难道这样不好吗?”(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虽然权力没保住,但也可以守富贵,未尝不是一个不好的结局。

    于是,石守信等人都下拜感谢赵匡胤。

    第二天,石守信等相继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赵匡胤欣然同意,罢去他们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

    此后,赵匡胤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且从此再不授人。

    赵匡胤也没有食言,不仅赐给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大量财物,同时也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石守信的儿子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四弟赵光美。

    我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愧疚,另一方面,我估计是一旦战事发生,资历浅的将领自然不如本就是当世名将的原禁军高级将领,联姻后,他们仍然会像以前一样为国出力(只是暂时掌握军权)。

    我认为“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完美解决权力斗争的方式。后来,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在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还都在领兵出征,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五章 赵匡胤改制(一) 收精兵(2)

    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969年十二月,赵匡胤在御花园与进京述职的地方藩臣宴饮,和第一次一样,在酒酣之际,赵匡胤进入了主题:

    “你们都是国家的元勋宿将,长久在藩镇做官,公务繁忙,这不是朕优礼贤士的本意。”(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凤翔军节度使王彦超是个聪明人,也很识时务,便立刻上前奏道:“臣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功劳,却久受恩宠,为此十分惭愧。如今臣已衰老,乞求陛下赐臣退休,归老园田。”(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邱园,臣之愿也。)

    当然,既然有识时务的,也会有不识时务的。

    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将领却一个劲地陈述自己的功劳、苦劳。

    赵匡胤一听就烦了,也不再留情面,直接表示这些是过去的事了,还提这些干什么。(此异代事,何足论也。)

    不久,赵匡胤下诏,免去武行德等人节度使职务,以武行德为太子太傅,郭从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王彦超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白重赞为左千牛卫上将军,杨廷璋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武行德等人表面上是当将军,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兵权。

    军事改革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收精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赵匡胤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965年八月,赵匡胤命所有地方官(包括藩镇)挑选所辖地区的骁勇精兵,用来充实中央军(禁军)。另外,赵匡胤下令挑选优秀士兵作为样板,分送各地,依样募兵,将合格者编入中央军。此后,全国的精兵尽入中央军,地方军队只剩下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从此在军事上无法再与中央抗衡。

    地方军的威胁消除后,赵匡胤开始消除中央军的隐患。

    为了防止中央军长官权力太大,赵匡胤下令彻底废除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将中央军一分为三,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即便如此,赵匡胤对中央军还不放心,便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统兵权依旧交给三衙,统兵权却交给枢密院。

    枢密院开始于唐代宗时代,赵匡胤即位后,枢密院专掌军政,负责调动禁军。

    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地位很高,与宰相文武并立,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不相知,枢密院也与中书省并立,号称“两府”(政府、枢府)。

    此时的地方部队只剩下战斗力差的厢兵,但赵匡胤明白,地方也需要精兵强将来保卫,因此必须有部分禁军驻扎在外,而兵力在全国的分布对国家的统治极为重要。为此,赵匡胤实行内外相维政策。

    赵匡胤把中央军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这样做的好处是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而外地驻军合起来也足以制止发生内变的京城驻军。

    赵匡胤也考虑到,尽管枢密院掌握了发兵、调兵之权,但如果个别将领威望高、号召力强,士兵很有可能会只服从将领而不搭理枢密院,这些将领还是有造反的可能(起码有造反的实力)。于是,赵匡胤下令,驻守各地的中央军都必须定期调动,即使是京城驻军也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这个规定有个专有名词,即“更戍法”。这种方法使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连为一体,使军队成为自己的私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皇帝对抗了。

    都到了这个地步,赵匡胤还是睡不着觉。为了彻底消除武将对国家的危胁,赵匡胤开始奉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他曾对赵普说:“五代时藩镇残暴不仁,人民深受其害。我选干练的文官分治大藩,他们即便都贪浊,所造成的危害也抵不上一个武人。”

    何谓“崇文抑武”?即在地位上、工资待遇上以及文化宣传上,尊崇文官,抑制武将。

    这几招下来,基本把武将的造反途径给堵死了。

    赵匡胤的军事改革,对北宋的影响是巨大的,好处当然有,但坏处也不小,具体的以后再说。
    第六章 赵匡胤改制(二) 削实权

    中央政治改革

    若说中央朝廷权力分配矛盾最大的地方,必然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因而赵匡胤在改革中央官僚制度时,侧重削弱宰相权力。

    964年正月,赵匡胤将军政大权交给枢密院,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便号称“两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即宰相,正式名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或平章事)。

    将宰相的军政大权剥夺后,赵匡胤又将财政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去,设立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三司使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赵匡胤把财政权从宰相那分割出去后,也不让一个部门掌控,而是分成三个部门即盐铁、度支、户部。三个部门的分工是: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

    此时的宰相只剩下了行政权。

    为了牵制宰相,964年四月,赵匡胤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为副相,薛居正和吕余庆为首任参政,协助当时的宰相赵普处理政务。开始时参知政事不能到政事堂与宰相议事,也不能掌管中书门下印,甚至不能与宰相一起奏事。但到了973年,赵匡胤允许参知政事进入政事堂与宰相同议政事,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番掌中书门下的相印,参知政事的地位与宰相可以说是非常接近了。

    即便如此,在北宋时期,宰相(不包括参知政事)也往往由多人同时担任,一人“独相”的局面屈指可数。

    总而言之,像霍光、司马懿这样的权臣(仅指能威胁皇权的),在北宋时期基本是没有的,这主要归功于赵匡胤的中央政治改革。

    另外,赵匡胤也设置了枢密副使和三司副使,分别作为枢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当然,目的也是为了制约枢密使和三司使。

    赵匡胤采取的中央政治改革措施除削弱官员权力外,也实行了一些其他的政策。

    设立学士院。学士院设翰林学士若干人,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同时,翰林学士也具备顾问的作用,可以直接向皇帝献计献策。

    设立御史台。赵匡胤仿照唐朝,设立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官员。

    此外,赵匡胤还在科举制度等方面实行了有利于国家的改革。

    皇帝与宰相地位的变化

    原先,宰相朝见天子商议重大政事,皇帝必定命令宰相坐下来面议,还要为宰相赐茶,一直延续到北宋。

    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大力分割相权,使宰相的地位急剧下降。

    当时的宰相是范质,范质很懂事,在每次议事时都具写公文进呈,并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向赵匡胤陈述:“这样做才表明臣子们禀承圣意,避免妄庸的过失。”

    赵匡胤高兴地采纳了这个意见。从此奏御越来越多,后来正式废除了坐论的旧礼。

    地方政治改革

    要想彻底切除藩镇这颗毒瘤,“削实权”的重点还是要放到地方,赵匡胤是个明白人,于是,他对地方实行了政治改革。

    一、取消藩镇的辖区。中唐以来,节度使一般统辖多个州县。北宋平定荆湖后,赵匡胤命令荆湖地区的州县直属中央,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即位后,将这个政策推广到全国,先后取消了全国三十多名节度使的辖区。赵匡胤同时下令,地方州县不得由武将掌握,防止拥兵作乱(可见赵匡胤对厢兵也不放心)。

    二、设通判。赵匡胤平定荆湖后,设置“通判”为知州的副官,地方的民政、财政、司法等事务需由知州及通判共同签署才能够施行,通判可以监察知州的不法及渎职,并可以直接上报朝廷,起到牵制知州的作用。

    三、收司法权。很多节度使人品很差,经常插手地方上司法案件,他们往往贪图贿赂,草菅人命。地方官上报中央往往作用不大(一方面,节度使有兵,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节度使在朝中都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若让地方官自己解决,恐怕只有衙役的地方官也对付不了有兵的节度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962年4月,赵匡胤下诏各地死刑案件须上报中央,由刑部复审,以此杜绝节度使枉法杀人的恶习。后来在973年8月,赵匡胤下诏改各州“马步院”为“司寇院”,设司寇参军,剥夺节度使对地方一般案件的审判权,彻底解决了节度使插手司法案件时鱼肉百姓的现象。

    赵匡胤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效果也是有好有坏,具体情况也是以后再说。
    第七章 赵匡胤改制(三) 制钱谷

    众所周知,财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人如果想办事,绝大部分是需要财富的,当然,包括造反。

    唐朝时,为了更好的开疆拓土和保卫国家,设立了节度使,给予他们兵权,让他们驻扎在全国各地,但士兵需要粮食、武器,以及军饷用来养家糊口,有时过节还要发些奖金,这些都需要钱。至于打仗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懂,我不必赘述。

    但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物资的调运很多时候都跟不上,比如唐朝西北边疆如果向朝廷申请调运粮食,即使骑快马送奏折也需要几十天。

    为此,朝廷不得不让步,给予节度使驻地周边州县的财政权。

    有了财政权,就有了钱,当时的生产力虽不如现在,但也能剩余,有多余的钱就可以招更多的兵。由此,节度使势力越来越大,安史之乱后很多节度使已经不服从朝廷的命令(有的死了直接让儿子接替,朝廷只能追认),成了国中之国。

    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到了柴荣时期,由于柴荣大力加强中央军的力量,暂时压制住了藩镇,但仍旧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赵匡胤即位后,大力整治藩镇,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制钱谷”。把诸如节度使的地方官的钱拿走,让他们没有钱招兵来造反,就是造反也不会有人跟。

    为此,赵匡胤实行了四条措施:

    一、严禁私自占留。964年,赵匡胤下诏令州、郡所收税赋,除地方日常行政经费外,其余上缴中央或运至指定地点,不得私留。

    二、设转运使。965年,赵匡胤开始设置转运使,负责掌管地方财政权、检查赋税情形、核对帐簿、考察民情,并将官吏违法情事上报朝廷。说白了,转运使拥有审计权、监察权。

    三、监临场务。场务是指征收各种商税、专卖税的机构。五代场务多由藩镇差遣牙校管理,不立章法,大肆剥削,成为藩镇重要财源。赵匡胤即位后,派京官监临各处场务,制定法律,检查文簿,并将场务的税收直接收归朝廷,此后节度使不再有干预场务的权力。

    四、禁止专卖。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并防止地方官员私下敛财。赵匡胤下诏,全国的茶、酒、盐由国家专卖,官吏与百姓不得私自贩售。

    赵匡胤改制的影响

    赵匡胤采用赵普提出的“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的方略对宋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有好有坏,具体如下:

    先说好的。

    赵匡胤改制,使地方再也无力同中央抗衡,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宋朝得以存在三百一十九年。

    对于提出建议的赵普,哲学家朱熹对其大力赞赏:“赵韩王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土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

    现在,要说坏的。

    虽然坏的影响内容我叙述的较多,但并不否认赵匡胤改制的功大于过(国家存在三百一十九年,在历代王朝中已经是不小的成就了)。

    当然,坏的影响多,也是因为赵匡胤改制的“矫枉过正”。

    坏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冗兵”、“冗官”、“冗费”,合称“三冗”。不过这些不好的影响在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起码不明显,但后来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后来北宋衰落的根本原因。

    “冗兵”

    北宋时期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优点是有助于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但由于调兵权归枢密院,打仗时将领基本上是临时派出去的,这就产生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平常训练士兵的不负责指挥打仗,负责指挥打仗的不负责训练士兵,将领对自己的士兵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什么感情基础。说白了,就是“兵无常帅、帅无常兵”。这就引起士兵战斗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经常作战失利。

    士兵战斗力差,皇帝只能通过增加士兵的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于是,士兵数量越来越多。在赵匡胤时期,士兵只有三十七万,在宋真宗时期,士兵已经涨到了九十一万人,到了宋仁宗时期,士兵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人,其中光禁军就有八十二万人。

    不过,从北宋自宋真宗开始的历次战役的参战士兵数目上看,国家士兵总数应该有不少是空额。

    空额也好,真人也罢,反正军事开支越来越多,据统计,北宋宋仁宗时期的税赋收入和军事开支,税赋分为钱、绢帛、粮、草四项,除了钱以外,其余三项税赋里军事开支所占的比重均达到了八成以上。

    赵匡胤设立枢密院,用来发兵、调兵,这固然可以防止军队叛乱,但问题是枢密院官职基本上都由文官担任,他们不懂军事,只会纸上谈兵。后来你会发现,多少次本应该胜的战役或是不应该败得这么惨的战役在枢密院的“英明“指挥下而白白送掉了许多将士的生命。

    “冗官“

    恩荫制度是造成“冗官”的最突出的原因。何谓恩荫?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在宋朝,凡遇到朝廷吉庆大事,所有高官子弟都可以加官进爵。一个学士就可以恩荫几十人,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另外,宋朝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僚人数也是历代王朝之最。唐代每届取进士大约三四十人,而宋朝动辄都是四五百人,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共115427人,平均每年就有361人。

    在这个前提下,宋朝的官僚机构的增长如同野马脱缰。据统计,宋真宗时期官员9785人,宋仁宗时期为17300人,宋徽宗时期竟达48377人。短短一百多年中,官员就增加了五倍之多,这还不包括数倍于官的吏。

    而且,北宋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差遣是负责具体事物的),导致北宋官僚机构庞大,白吃干饭的官员(这里指只有“官”或“职”而没有“差遣”的官员)比比皆是。

    官员数量暴涨除了使行政开支增加外,还有另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宋朝政府政出多门,一个官员想办件事,必须有好几个人的配合(比如有的人负责审批,有的人负责盖章),因而行政效率低下。有些人品差的,仗着自己的权力故意让别人办不了事。

    说起来也可笑,后来范仲淹、王安石为了改变北宋的“三冗”困境而发动的改革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足够的权力。

    “冗费”

    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数目之多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1065年,北宋朝廷的财政收入达到一亿一千六百十三万八千四百五十贯,而这一年的财政支出却达到了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三千一百七十四贯,财政赤字竟达四百万贯。

    到了宋徽宗时期,由于宋徽宗太能花钱,“六贼”当国,横征暴敛,北宋已经烂到根子里了,被金朝灭亡似乎也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情。

    无论如何,我认为,对于如何评价实行这场不完美的改制的赵匡胤(或是如何看待赵匡胤的缺点),用这句话形容比较合适:

    “对于他们的缺点,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八章 北宋周边国家

    北宋刚建立时周边可谓是国家林立:北有北汉相连辽国,互为掎角之势;南方则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以及周氏的武平政权和高氏的南平政权。

    出于原则,我打算将这些国家(除辽国)的起源逐个介绍,但我也认为似乎没有这个必要(想必大多数读者也这么认为)。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决定介绍这些国家的起源,但将介绍内容放在本书最后。

    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观看附录第一章~附录第七章。

    第九章 平定南方(上)

    赵匡胤的主要目标除了对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外,还有一个就是统一全国,结束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局面。

    不过,由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要发动战争,就必须先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赵匡胤即位后,多次下诏免收税赋。另外为了发展农业,赵匡胤多次兴修水利,对运河、汴河、蔡河等主要河流也做了不少修整,尤其是黄河,在赵匡胤的大力治理下,一直没出现较大的危害。

    政治风气对国家的兴亡至关重要。政治清明则国家发展,政治腐败则国家衰落。赵匡胤深知吏治的重要性,为澄清吏治,他设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打击官场腐败具有较大作用。

    在赵匡胤的大力治理下,二年后,国家经济增长,人民生活富足,史称“建隆之治”。

    统一全国,是时候了。

    但统一全国需要一个总体的战略目标,和上次一样,赵匡胤决定去询问赵普。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然有人敲门,赵普急忙出门迎接时只见赵匡胤立于风雪中。

    赵普先是吃了一惊,然后连忙下拜,赵匡胤似乎并不着急,只说了一句:“我已经约了我弟弟。”(已约吾弟矣)

    不一会儿,时任开封尹的赵光义来到了。

    赵普立刻在正堂中铺下垫子,烧炭取暧,赵普的妻子也十分贤惠,为他们三人倒酒。赵匡胤很有礼貌,称呼赵普的妻子为嫂。

    此时赵普已摆脱了最初的慌乱,从容地问:“晚上很冷,陛下为什么出来?”(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

    赵匡胤说:“我睡不着,现在国家周边割据政权林立,我心里不安,所以来见你。”(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见卿)

    赵普说:“陛下不想得到整个天下吗?统一华夏,现在是时候了,我想知道陛下的打算。”(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

    赵匡胤故意没有说出自己的真正计划,他想听听赵普的意见:

    “我想攻取太原。”(吾欲收太原)

    赵普沉默了很久,说:“我并不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非臣所知也)

    赵匡胤问他原因。

    同上次一样,赵普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也同上次一样,赵普的答案被赵匡胤采纳。

    “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宋朝)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赵匡胤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故意说取太原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吾意正尔,姑试卿耳)

    此时,赵匡胤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另外,对于辽国及其统治下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并不支持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但并不是一定不发动战争。

    赵匡胤在平定湖南后,设立了封桩库。

    关于封桩库的用处,赵匡胤曾经对他的近臣说:“石敬瑭为了自己的利益,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使我族人民受到外族人的威胁,我为此非常痛心。我想等这个封桩库存满三五十万贯后,便派使者与辽国谈判,如果辽国能归还燕云十六州及其住在那里的居民,就把封桩库里的金帛送给辽国。如果辽国不同意,我就散布这些钱财,招募勇士,徐图攻取。”(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約,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則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將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赵匡胤的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因为他在全国统一之前就去世了。

    但即使赵匡胤不去世,如果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也只有战争这条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燕云十六州对辽国来说太重要了。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9-24 21:37:58  更:2022-10-31 12:57:1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