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用人性观点辨析水浒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施耐庵着笔的真实用意,乱弹水浒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用人性观点辨析水浒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施耐庵着笔的真实用意,乱弹水浒 |
作者:杂思广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乱弹水浒1:王进这个人不简单 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小说通过王进的遭遇突显了北宋朝政的腐败,并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巧妙的引出了梁山诸将。在读者的第一印象里,王进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普通的就像路人甲,只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但透过小说里描写王进的短短篇幅,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王进这个人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王进的本领不俗,武艺高强。王进能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且是父子相承,武艺不弱是肯定的,而且准备逃难时,王进对母亲说:“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边庭的军官要真刀实枪的战场上搏杀,能让他们喜爱,且喜爱的人极多,说明王进的武艺绝不是花拳绣腿。史进遇到王进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人,错过了练武的好时段,而且根基已经被前面的“民师”带歪,而王进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史进调教为一流高手,打少华山的几个头领如同儿戏,可见其功底,笔者认为,王进起码不弱于同为教头的林冲。 其次王进的性格果断,洞察人心。王进初遇高太尉,因为父亲留下的矛盾,被当众羞辱,如果不是众人求情差点被揍,回来后竟然得出绝不能再在禁军里干,再干有生命危险的结论,毅然绝然的放下光鲜、稳定的军官职务,当夜就在母亲的同意下,明确了逃跑的目的地,规划出了今后的生活道路,制订出了完善的逃脱计划。试想一想,一个有着正式编制、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只是简单的被有宿怨的领导收拾了一顿,就立马得出不能干,辞职逃脱,甚至是跑到战场前线去躲避,这是多么大的决心。而王进能够不抱一丝幻想,当机立断,立马行动,说明通过很少的接触,就对高太尉的性格有着绝对清醒的认识,做事坚决果断。 再者王进做事心思缜密,计划周详。王进决定出逃时,其母担忧服侍他的两个牌军阻拦,王进道:“不妨。母亲放心,儿子自有道理措置他。”然后以去庙里还愿为由,先安排一个牌军去打点祭祀之我物,第二天一早又安排另一个牌军去帮忙,做的有条不紊。出逃时,丢弃粗重,锁了前后门,可谓胆大心细,拿得起放得下。两个牌军“直到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只是有些着急,丝毫没有怀疑其他,后来“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了他老娘”,“次日,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才发觉有异,去“殿帅府首告”,此时王进已经走了两天一夜,逃出生天了。 又者王进交人谨慎,周全得体。王进初到史家庄投宿时,只说自己是亏了本的生意人,“借宿一宵”。后来因母亲生病耽搁在此,住了五七日,已认识到史太公是个忠厚之人。又发现史进酷爱学武,史太公又爱子如命,为了稳妥起见,先以武艺收服史公子,并答应收其为徒,让史太公感激不尽,此时,王进才将出逃的真相和盘托出,可谓恰到好处。半年后,当史进“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史家父子感激之情正盛时,却突然提出要走,“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这说明王进明白,凡事不可过头,今日之好不可托明日之望,寄人檐下,绝非安身立命之计,此时离开,是最好时机,既报答了史家父子的收留之情,又给了他们一个念头,于双方都有好处。 如此英雄人物,书中却没有交代后来的结果,不免让人疑惑,其实再想一想,王进有如此本领,却一直不显山不显水,说明其本身性格十分低调,不事张扬,可能是看透了官场的险恶,只愿自保。而且王进“却无妻子,止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之上”,作为一个绝对可以取得起老婆的人,在那样一个年代,却不婚不育,很可能有出世的想法。今天也有这种人物,他们处事圆滑、为人聪明,却无意功名事业,不争不抢、不谋不害,只求自己的一份宁静。 就像周润发在《监狱风云》说的,“这个地方有很多大象、老虎、狮子……而我是猴子,你是绵羊”,王进应该就是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 |
乱弹水浒2:史家父子都是厚道人 史太公无疑是厚道人,遇到前来投宿的陌生人-王进母子,稍微寒暄了几句,就让人送上荤素齐全的酒菜款待,还亲自作陪,“一面劝了五七杯酒”,真的是平易近人,待人以诚。次日,王进母亲因连日赶路病倒了,史太公毫不嫌弃,一边劝慰王进,一边请人医治,直到住了五七日,王进不好意思,“觉得母亲病患痊了”,要告辞时,史太公一次没有提到花费的事情,可谓善良到了骨子里。 史太公还有一桩好,就是尊重儿子的爱好。史进醉心武学,不事经营,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相当败家的行为,可史太公说归说,还是为他先后“经了许多师家”,最后在王进的教导下,史进终于成了一流高手,位列梁山八虎将之一,虽然在整部书中还排不上前列,但那是全国的高手在一起排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在武林上的排位,应该达到了如今高考中清北生的档次,在教育上终于说是很成功了。当然,史太公一介乡民,见识上差了一些,导致史进在识人处事上有缺陷,但他最后战死沙场,也有时代和机运的因素。 史进初看时,粗鲁无礼,在王进说其棒法有破绽时,气得操棒就要与王进比试,结果被王进一棍打翻,爬起来后却立马扶王进坐下,要拜其为师,态度转换之快,令人瞠舌,但却不让人生厌,让人感觉到的只是少年人的率真心性,爱的是武艺,敬的是高手,毫无心机。史太公去世后,少华山的二当家跳涧虎陈达来庄上挑衅,被史进生擒,朱武、杨春来救时,史进初道:“这厮合休,我教他两个一发解官”,乃是他这个身份地位人的正常想法。可是当他面对朱武、杨春“两个双双跪下,噙着两眼泪”这一情形时,被朱武一番花言巧语就说动了,认为他们是有情有义的汉子,不仅放弃了原先的想法,还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其实以史进的本事,要擒住他们并非难事,而且从后文可以看到,史进在破家后面对少华山三人的挽留,也不愿在少华山当匪首,“污了父母清白”,没有为匪的野心。与少华山三人的结交,正是他为人厚道,心思单纯,易受忽悠,纯粹是遵从江湖义气的结果。 史进后来逃难时,与新结识的鲁达同行,遇到原先的师父、正在街头卖艺的打虎将李忠,“就人丛中叫道:‘师父,多时不见’”。此时的他已经知道以前和李忠学的武艺,“原来不值半分”,此刻却毫无怨恨,而且也不怕在鲁达面前丢分,脱口而出就是一声“师父”,真是秉性忠厚,了无心机。鲁达在短时间内就和史进成了好朋友,与两人都是率真之人恐怕也有莫大关系。 史进入梁山后,每遇深入虎穴的刺探任务,总是争先而行,多次遭受牢狱之灾,特别是在东平府,因为心思单纯,竟然深信一个以往故交的娼妓李瑞兰,差点命丧。 笔者常想,史进进了梁山,当了原本不屑一顾的土匪,在夜深人静、一人独睡床头时,是否会觉得愧对父母,后悔当初听了朱武的鬼话,后悔没有把他们擒住送往官府。 |
乱弹水浒3:美女金翠莲的饭票人生路 水浒中鲁达的故事由金家父女与郑屠的纠缠而起,又因与赵员外的相交而出家,这才有了后来威名远传的鲁智深这一名号。他们的故事情节简短、篇幅不大,但细品之下,也有不一样的体会。 先说他们的出场亮相。美女总是让男人充满保护感,雨带梨花的美女更甚。由于出场时金翠莲“若非雨病云愁,定是怀忧积恨” 的凄惨形象,又有主角鲁达的视角代入,让人一望而人怜惜之情,在听说了他们自述的遭到郑屠无端、无耻的欺压后,更是让人觉得义愤填膺。觉得万恶的郑屠,不仅妄自称大(镇关西),还如此厚颜无耻的欺负一个弱流女子,为金家父女感到可怜和惋惜。 可这都是金家父女的一面之词,事实到底是怎样,郑屠没有得到辩解的机会,鲁达也没有经过走访调查,就匆忙走上逃难路,已然无法说清。金家父女在酒楼卖唱还可自圆其说,可是他们在鲁达的帮助下,成功逃出渭州,脱离了郑屠的掌控后,还有鲁达赠予的15两银子,足可以回到东京老家,却没有回家,而是北上来到雁门县,这一行为虽有悖于常理,还可以勉强用“本欲要回东京去,又怕这厮赶来”相解释。但是后面在别人的帮助下“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养做外宅”,还觉得“衣食丰足”,“亏杀了他”, 欢喜异常。须知,这“外宅”连小妾的地位都不如,没有任何名分,对方随时可以抛弃,女儿的终身幸福毫无保障。而以金翠莲的自身条件,找个普通人嫁了,恐怕不是什么难事。金父的行为若非铁石心肠、自私至极,难以解释。 接下来,金父将逃难的鲁达引到家中,此时的金翠莲已是“浓妆艳裹”、“另是一般丰韵”,说明心情不错,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好意思,在拜谢了鲁达援救的恩情后,就要请他上楼去座,鲁达道:“不须生受,洒家便要去”,金父死活不让,并且让女儿独自在二楼相陪,自己去张罗酒菜。虽说是老头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也显得非常不合情理,纵使在北宋年间,封建礼教还不像南宋那样严苛,可男女之防还是有的。就是现代社会,也没有让年轻的女儿独自在家中陪着单身男子的道理,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老头陪客,安排小厮去准备酒菜,女儿要么同陪,要么谢过恩后,回到闺房去。 从整个故事来看,金家父女,特别是金父对鲁达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人品上并没有明显瑕疵,种种反常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对男女之事看得很淡,加上前文说的“父亲自小教得奴家些小曲儿”,很可能他们原来就是卖唱的人家,虽说不上是娼,但倡还是有可能的,而且金翠莲很可能不是金父的亲生女儿,是他收养、教育出来的,专门用于傍个富人家,用来养老的,从后面做赵员外的“外宅”来看,卖身于郑屠也很可能是自愿的,只可惜遇到了不讲职业道德的郑屠。 金家父女,在那个到处是陷阱和压迫的社会,靠女儿的肉体来取悦男人,获得生存权,不应受到非议。加上对鲁达知恩图报,也算是正面形象了。至于某些改编的电视剧中,说金翠莲对鲁达发展出了感情,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
乱弹水浒4:一样人生两样结局的镇关西与赵员外 郑屠和赵员外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很有钱,有一定的势力,郑屠是“镇关西郑大官人”,想必在地方上有些势力,赵员外是“此间大财主”,财力恐怕更胜一筹;二人都是好色之徒,贪图金翠莲的肉体,但二人的结局却截然相反。其实性格决定命运,除去一定的偶然因素,他们的结局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郑屠的出场是很唬人的,金翠莲称他“镇关西郑大官人”,读到这里以为此人至少是个西门庆式的人物,没想到接下来鲁达却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想必平时这个郑屠的“威名”靠的是拳头蛮力,收服了一帮地痞混混,欺负欺负老百姓还可以,在鲁达这个低级官员的眼里,却不值一文。不要小瞧了这一点,正是因为鲁达的轻视,所以才会在第二天找碴激他先出手,然后肆无忌惮的三拳反击(打死他倒不是鲁达的初衷)。 而郑屠面对鲁达的找碴,从一开始小心翼翼的听从鲁达的“消遣”,到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才小心陪着笑说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那里还有半分“镇关西”的威风在。即使被鲁达彻底激怒,做出要玩命的姿态时,虽然动作很吓人,“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出手时却“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如果是真要捅人,应该是左手防御,右手出刀,哪里要来揪人,还是心里有点发毛,不敢真桶,骨子里是真的怕官。 郑屠做事也欠考虑,他家里“大娘子好生利害”,又希望长久占有金翠莲,却还娶她回家作妾,自然是不得长久。人品上也低劣,他娶金翠莲,虽说不一定是“强媒硬保”、“虚钱实契”,但就是真的给了钱,你也玩了人家将近三个月,而且从下文来看,金翠莲作小妾还是很本分的,被赶出来,纯粹是因为自家大娘子的原因,就这样还要追回原来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三千贯典身钱,实在是无耻之极。还是他眼界太浅,觉得他们是外地的老父弱女,欺负一下也无所谓,最后被打死也是活该。 再看赵员外,为人处事完全是两种风格。他为了能够安心享用金翠莲的美色,将他“养在外宅”,避免了家庭冲突。初出场,也是带“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要将鲁达“拿将下来”,但当金老头说明情况后,见到鲁达“扑翻身便拜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义士提辖受礼’”,一番话说的鲁达十分受用。然后安排酒宴,以礼相待,高兴的鲁达“ 但有用洒家处,便与你去”,这才是挽人心的手段。第二天又借口“此处恐不稳便”,将鲁达带回自己庄里,与金翠莲隔离开。消除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头顶上的帽子被染色的可能性。 在与鲁达的相处中,他花钱如流水,好像受恩的不是金家父女,而是他赵员外似的。“住了五七日”后,赵员外又借金老之口说出“三四个做公的来邻舍街坊打听得紧”,引导鲁达自情自愿的出家五台山,而且承担了一切费用开支、人情赠送,彻底摆脱了鲁达这个包袱。老练的手法让整个操作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发,既赢得了鲁达这位英雄的好感,又给足了金翠莲面子,让她更死心的跟着自己,真可谓刀切豆腐两面光。 从他与智真长老的言谈来看,平素也是交情不浅。 不过狐狸总会漏出尾巴,在鲁达成功剃度、变成鲁智深后,赵员外将他单独叫到松树下,嘱咐道“你从今日难比往常,凡事自宜省戒,切不可托大。倘有不然,难以相见”。往昔的敬重、感恩,统统不见了,只有居高临下的要求,难能可贵的是鲁达竟然毫不生气,“不索哥哥说,洒家都依了”。赵员外真的是世故圆滑、手段高明,这等人物,泡个把妹子算什么事! 郑屠如果有赵员外一半的手腕,平素结交些地方名人、官场人物,鲁达在准备找碴教训他时,恐怕也会换一种手段,就是教训起来恐怕也不会出手这么无所顾忌,三拳了账。不过这种人物,死了也是活该。 |
乱弹水浒6:鲁达才是第一条英雄好汉(上) 鲁达是书中着力描写、成功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108将中非常出彩的一个人物,透出纸面,不难看出作者对他的喜爱。他个性鲜明、嫉恶如仇,性格突出、暴烈如火,形象丰富、有血有肉。他的浑名“花和尚鲁智深”,更是妇孺皆知(这个花指是纹身如花,另外有他酒肉穿肠过,佛祖坐心头之意,一些人把他附庸成与金翠莲有关,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鲁达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个性格暴烈的武夫,虽然喜欢抱打不平、义薄云天,可是他不耐清静、不循常规,似乎处处与佛门戒律相悖,为什么最后能成为梁山少有的善终之人,还成了正果?初读时,每每读到这里,总觉得这是作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刻意安排,十分的唐突。可是细细梳理鲁达的人生轨迹、所作所为,才发现,答案其实就藏在鲁达的性格特点中。 鲁达的性格可以用“勇、急、豪、细、正”五个字来概括。 鲁达的“勇”毫无悬念, “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一出场就是个武艺高强、直爽豁达的猛将形象。郑屠虽不说上是什么武林人物,但身体应该还是健硕的,被鲁达无心之下三拳就打死。 酒后大闹五台山文殊院,一二百僧人手拿棍棒竟然敌不过他;桃花村轻轻出手,就打服了桃花山的头领小霸王周通;相国寺倒拨垂直杨柳,真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当世项羽;二龙山踢伤寨主金眼虎邓龙,吓得一寨喽啰紧闭山门不敢应声;三山聚义时,五十合战平后来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双鞭大将呼延灼;乌龙岭追杀夏侯成,帮源洞生擒方腊。 除了第一次瓦罐寺之战,不论遇到谁,生平从无败绩,仅有的败还是是因为“一来肚里无食,二来走了许多路途,三者当不的他两个生力”,在吃饱之后,再次单战生铁佛崔道成,“只一禅杖,把生铁佛打下桥去”。梁山大排位时,位列步军将领第一把交椅,尚压打虎英雄武松一头,可谓整本书中数得着的勇猛。 鲁达的“急”也是肉眼可见的,初见金翠莲,听了她的哭诉,当时就对同座的史进、李忠说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第二天脾气一上来,掌掴店小二,三拳打死镇关西。 醉酒之后,两次大闹五台山,打得文殊院寺毁人伤;觉得李忠、周通“两个人好生悭吝”,不欲再交,就打翻了服待的小喽啰,卷了他们的金银酒器;瓦罐寺初听老和尚的诉说,就去质问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被崔道成一言哄过,又转身去与老和尚质对,差点着了崔道成的道。 与林冲初次相识时,林娘子被高衙内羞辱,林冲尚且忍了,他却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野猪林里,若不是林冲劝阻,当场就杀了押送的董超、薛霸;宋江流露出招安之意时,鲁达当场反对,“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达的这些粗,除了酒后生事外,无不是因为性格上急躁造成的,而他之所心急,正是因为他性格梗直,率真质朴,眼里容不得沙子,一见不平之事,就欲出手打平。 |
乱弹水浒7:鲁达才是第一条英雄好汉(中) 鲁达的“豪”更突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初见史进“长大魁伟,像条好汉”,又听说是王进的徒弟后, “多闻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遇见卖艺的打虎将李忠后,请他同去吃酒,李忠欲收摊后再去,立马威胁要打围观众人,搞得李忠只得立刻收摊同往。 帮助金家父女时,掏出身上仅的五两银子,还向史进、李忠二人借钱相助,感觉到李忠的不痛快后,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桃花山上与李忠、周通相遇,感觉二人悭吝后,觉得不值得相交,立刻不辞而别;收服相国寺的泼皮后,吃了他们几次酒席,便寻思:“每日吃他们酒食多矣,洒家今日也安排些还席”。 与林冲初次相识,彼此佩服,就“结为弟兄”,闻听林娘子被人调戏后,便要“我来帮你厮打”;得知林冲被陷害后,舍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安身之所,一路护送,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性命,害得自己存身不住,再次逃亡。 鲁达虽粗,却不是傻,种种“细”处,说明了隐藏在他急性之下的智慧。客店放走金家父女时,“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失手三拳打死郑屠后,趁旁人尚未知晓,指着郑屠的尸体,假意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跑路,逃过了牢狱之灾。 桃花村救护刘太公之女时,设计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在与李忠相认后,特意让刘太公“将出原定的金子段匹”退给李忠,了结了强定的亲事,上山后还让周通“折箭为誓”;离开桃花山时,不欲与二人相见,从后山滚了下去。 听说林冲被陷害后,就留意观察,察觉到了陆虞候的阴谋,便一路护送,在客店发现董超、薛霸迫害林冲时,担心“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直到野猪林无人之时,方才出手。 这些细处,体现的还是鲁达的满腔正义,救人救彻底,不搞虎头蛇尾,讲求实效,不留隐患。 鲁达的“正”,是他“勇、急、豪、细”的直接原因,也是他行为的最高准则。鲁达一生,爱抱打不平,杀人不少,但从不恃强凌弱,没有枉杀一人。打死镇关西,并非本意,何况镇关西以书中的道德观来判断确有该死之处;瓦罐寺饿急了,抢老和尚的粟米粥吃,“吃了五七口”,听到老和尚“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村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便撇了不吃,导致后来因体力不支,差点死于崔道成和丘小乙联手之下;相国寺面对前来挑事的众泼皮,只是踢进粪坑,予以惩戒,并未下杀手。鲁达一生所反对的,只是强权和压迫,对于弱者,他给予的只是同情和帮助,这是“心正”,乃是他成正果的最大原因。 |
乱弹水浒8:鲁达才是第一条英雄好汉(下) 鲁达是有大智慧的,大智慧也是历练来的。除非像李逵那种精神病患者,谁都不想像个丧家之犬一样,天天东躲西藏。起初,他对这个社会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看他在雁门县的表现,低调的多,完全不似在渭州那般硬性使气,看来也多半是为自己逞一时之气,失手打死郑屠而导致逃亡的孟浪行为赶到后悔。 他在五台山因喝酒闹事,被送往相国寺的途中,肯定想到了很多,在目睹了瓦罐寺老和尚的惨境,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晚年沦落到如此地步。 当他“看见东京热闹,市井喧哗”,大相国寺“端的好一座大刹”,很可能有安顿下来的想法,所以当他到达相国寺的时候,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先是十分配合知客僧的安排,智清长老安排他管菜园时,他竟然不愿意去,要做“都寺、监寺”;当首座忽悠他说可以一年一年好好干,慢慢升级时,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分明是有了想长久在此、好好度日的想法。 只可惜,林冲的遭遇,让他明白了天子脚下也无乐土,甚至比渭州更黑更狠,而且因为救护林冲,被高俅所迫,只能再次逃亡。渭州、桃花村、瓦罐寺、大相国寺的种种遭遇,让他明白了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已经没有希望了,让他明白“只今满朝文武 ,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只有彻底的反抗、打倒当权者,才能还社会一个公道、给弱者一个活路。 但他又把希望寄托在梁山,认为聚义厅才有真性情,只有梁山兄弟才能替天行道,可是当宋江掌管梁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一意谋取招安后,鲁达又失落了。尤其是招安后,宋江为谋取一已私利,置兄弟情于不顾,希望用梁山诸将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鲁达彻底失望了。 所以当他为了全兄弟终始之情,帮助宋江剿灭方腊势力,并生擒方腊后,拒绝了宋江让他还俗,享受荣华富贵的建议。然而,天地之大,竟然也再没有他的用武之处了,所以在六合寺听到潮水声时,相起智真长老“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时,他终于彻底的看开了,悟了,“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从容不迫的沐浴更衣、安然坐化。 鲁达一身正气、气贯长虹,他义薄云天、一诺千金,他锄强扶弱、侠肝义胆,“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真好汉,是水浒108将中真正以替天行道为行事宗旨的第一人。所以金圣叹评价鲁智深是水浒中“上上人物”。 然而,英雄鲁达也是孤独的,他的精神世界没有真正的共鸣者,所以施耐庵给了他一个“天孤星”的称号,幸好他还有精神上的指引者智真大师,还有林冲和武松两位好兄弟一路相陪,情深义重。坐化,想必这也是施耐庵能够安排的、符合他性格特点的最好结局了。斯人虽去,英名永存! |
乱弹水浒8:鲁达才是第一条英雄好汉(下) 鲁达是有大智慧的,大智慧也是历练来的。除非像李逵那种精神病患者,谁都不想像个丧家之犬一样,天天东躲西藏。起初,他对这个社会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看他在雁门县的表现,低调的多,完全不似在渭州那般硬性使气,看来也多半是为自己逞一时之气,失手打死郑屠而导致逃亡的孟浪行为赶到后悔。 他在五台山因喝酒闹事,被送往相国寺的途中,肯定想到了很多,在目睹了瓦罐寺老和尚的惨境,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晚年沦落到如此地步。 当他“看见东京热闹,市井喧哗”,大相国寺“端的好一座大刹”,很可能有安顿下来的想法,所以当他到达相国寺的时候,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先是十分配合知客僧的安排,智清长老安排他管菜园时,他竟然不愿意去,要做“都寺、监寺”;当首座忽悠他说可以一年一年好好干,慢慢升级时,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分明是有了想长久在此、好好度日的想法。 只可惜,林冲的遭遇,让他明白了天子脚下也无乐土,甚至比渭州更黑更狠,而且因为救护林冲,被高俅所迫,只能再次逃亡。渭州、桃花村、瓦罐寺、大相国寺的种种遭遇,让他明白了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已经没有希望了,让他明白“只今满朝文武 ,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只有彻底的反抗、打倒当权者,才能还社会一个公道、给弱者一个活路。 但他又把希望寄托在梁山,认为聚义厅才有真性情,只有梁山兄弟才能替天行道,可是当宋江掌管梁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一意谋取招安后,鲁达又失落了。尤其是招安后,宋江为谋取一已私利,置兄弟情于不顾,希望用梁山诸将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鲁达彻底失望了。 所以当他为了全兄弟终始之情,帮助宋江剿灭方腊势力,并生擒方腊后,拒绝了宋江让他还俗,享受荣华富贵的建议。然而,天地之大,竟然也再没有他的用武之处了,所以在六合寺听到潮水声时,相起智真长老“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时,他终于彻底的看开了,悟了,“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从容不迫的沐浴更衣、安然坐化。 鲁达一身正气、气贯长虹,他义薄云天、一诺千金,他锄强扶弱、侠肝义胆,“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真好汉,是水浒108将中真正以替天行道为行事宗旨的第一人。所以金圣叹评价鲁智深是水浒中“上上人物”。 然而,英雄鲁达也是孤独的,他的精神世界没有真正的共鸣者,所以施耐庵给了他一个“天孤星”的称号,幸好他还有精神上的指引者智真大师,还有林冲和武松两位好兄弟一路相陪,情深义重。坐化,想必这也是施耐庵能够安排的、符合他性格特点的最好结局了。斯人虽去,英名永存! |
乱弹水浒8:鲁达才是第一条英雄好汉(下) 鲁达是有大智慧的,大智慧也是历练来的。除非像李逵那种精神病患者,谁都不想像个丧家之犬一样,天天东躲西藏。起初,他对这个社会还是抱有一丝幻想的。看他在雁门县的表现,低调的多,完全不似在渭州那般硬性使气,看来也多半是为自己逞一时之气,失手打死郑屠而导致逃亡的孟浪行为赶到后悔。 他在五台山因喝酒闹事,被送往相国寺的途中,肯定想到了很多,在目睹了瓦罐寺老和尚的惨境,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晚年沦落到如此地步。 当他“看见东京热闹,市井喧哗”,大相国寺“端的好一座大刹”,很可能有安顿下来的想法,所以当他到达相国寺的时候,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先是十分配合知客僧的安排,智清长老安排他管菜园时,他竟然不愿意去,要做“都寺、监寺”;当首座忽悠他说可以一年一年好好干,慢慢升级时,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分明是有了想长久在此、好好度日的想法。 只可惜,林冲的遭遇,让他明白了天子脚下也无乐土,甚至比渭州更黑更狠,而且因为救护林冲,被高俅所迫,只能再次逃亡。渭州、桃花村、瓦罐寺、大相国寺的种种遭遇,让他明白了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已经没有希望了,让他明白“只今满朝文武 ,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只有彻底的反抗、打倒当权者,才能还社会一个公道、给弱者一个活路。 但他又把希望寄托在梁山,认为聚义厅才有真性情,只有梁山兄弟才能替天行道,可是当宋江掌管梁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一意谋取招安后,鲁达又失落了。尤其是招安后,宋江为谋取一已私利,置兄弟情于不顾,希望用梁山诸将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鲁达彻底失望了。 所以当他为了全兄弟终始之情,帮助宋江剿灭方腊势力,并生擒方腊后,拒绝了宋江让他还俗,享受荣华富贵的建议。然而,天地之大,竟然也再没有他的用武之处了,所以在六合寺听到潮水声时,相起智真长老“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时,他终于彻底的看开了,悟了,“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从容不迫的沐浴更衣、安然坐化。 鲁达一身正气、气贯长虹,他义薄云天、一诺千金,他锄强扶弱、侠肝义胆,“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真好汉,是水浒108将中真正以替天行道为行事宗旨的第一人。所以金圣叹评价鲁智深是水浒中“上上人物”。 然而,英雄鲁达也是孤独的,他的精神世界没有真正的共鸣者,所以施耐庵给了他一个“天孤星”的称号,幸好他还有精神上的指引者智真大师,还有林冲和武松两位好兄弟一路相陪,情深义重。坐化,想必这也是施耐庵能够安排的、符合他性格特点的最好结局了。斯人虽去,英名永存! |
乱弹水浒9:不会做官的官迷杨志(上) 杨志是名将之后,武艺也不弱,按理说应该会有个好的前程,可惜家道中落,流落到关西。杨志一心想恢复祖上荣耀,用尽心机图谋官职,最后却落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先是落草为寇,最后病死他乡。杨志自己认为是“时乖运蹇”,其实性格决定命运,他的结局更多的是自己造成的。 杨志初出场就是在跑官的路上。他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家传的杨家刀法(杨业使的是刀,不是枪,号称金刀),好不容易中个武举,累积升到殿司制使官,却因为给道君皇帝宋徽宗押运私人物品-花石纲,被风浪打翻沉在黄河底,成了逃犯。恰好遇到大赦,于是倾尽家私,凑了一担钱物,去东京跑官。 途中遇到因投奔梁山而被迫纳投名状的林冲,“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虽然从后文看,杨志还是稍逊一筹,但本领也是相当了得了。被观战的王伦看中,意欲收下作为制衡林冲的棋子,被一心想当官来光宗耀祖的杨志当场拒绝。 到了东京,靠着以前留下的人脉,“央人来枢密院打点理会本等的勾当。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钱虽用了不少,却漏了最关键的主角-殿帅高太尉,虽然被举荐到厅前,却被高俅拿他失陷花石纲的事骂他“难以委用”、“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 高俅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为人精明,知道他一个被赦免的逃犯能够被引到厅前,肯定是上下人等得了好处,而他不给大家面子,一笔驳回,恐怕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收到银子。这件事充分反映出杨志急功近利的性格特点,没有谋定而后动,具有决策拍板的关键领导还没有搞定,就散尽了财物,不留后路,希图侥幸一试,结果前功尽弃,还闹得个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杨志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为了凑路费卖刀而激情杀死泼皮牛二后,杨志被发配到北京大名府,受到了旧日相识,如今大名府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梁中书的欣赏。官迷杨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委下身段,“在梁中书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在领导面前极力的表忠心、献殷勤,讨得了梁中书的欢心,要通过校场比武,抬举他做个军中副牌。面对大好机会,杨志头脑发热,急功近利的毛病又犯了。 校场上,梁中书让杨志与副牌军周谨比武,胜者留任,败者革除,这分明是拿杨志当刀用,一来除掉不喜欢的手下,二来让杨志得罪众人,只能依附自己。而周谨是大名府的老人了,还是正牌军索超的徒弟,可以说上下连通、盘根错节,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人是轻易得罪不起的,何况是抢他的官位自己干。 以杨志的精明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可他等不急了,校杨上没有给周谨留一点面子(当然,最后没有下杀手,留了周谨一条命,算是他的一点善念),射伤了周谨,虽然把官位抢到手,却惹怒了大名府军中众将,急先锋索超更是亲自下场叫板,要与他再比一次。杨志再心急,这时也不敢托大了,只敢耍个花架势,打了个看似精彩纷呈的战斗,实则暗留后手,与索超战了个平局,梁中书一高兴,“就叫军政司将两个都升做管军提辖使”。(待续) |
更多 搜索 发作品 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乱弹水浒10:不会做官的官迷杨志(中) 原创2022-08-24 12:49·历史宣武堂 在官场混,最忌讳的是得罪大多数同僚,此时的杨志,恰恰犯了这个毛病。升官后,“索超自有一班弟兄,请去作庆饮酒。杨志新来,未有相识,自去梁府宿歇”。看看,一个最高领导跟前的大红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结交,落得个灰溜溜的回集体宿舍。 不过杨志恐怕也不在乎这个,从奴隶到将军,当夜估计是美得都睡不着觉,却不知,他虽然平步青云、连升数级,却缺乏根基,好似空中楼阁,随时有摔落的风险。他在大名府想混出前程,群众基础和工作环境都是彻底砸了,只剩下一条领导欣赏了。所以升了官的杨志,没有一点做官的样子,仍然在梁府像个家奴一样“早晚殷勤,听候使唤”。 功夫没有白费,机会很快又来了。像杨志这样有能力、又忠心的部下,是替领导分忧干私活的最佳人选,梁中书让他负责押送给老丈人蔡京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去东京太师府。刚刚提拔,一心想往上爬的杨志自然没有回绝的道理,并且提出了不用大队人马,只要十来个人乔装成客商,偷偷而行的建议。正因上年的生辰纲被劫而烦恼的梁中书立马答应了,只是另外派出了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随行,明显是带有监视的意思。 杨志接的实际上是一个烫手山芋。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基层的小官是最难当的,上面布置的任务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下面的人还要哄着,稍不如意,使你使个绊子、磨个洋工,你也没办法。特别是空降的干部,万事不仅自己要带头而行,还要摸着部下秉性脾气,哄的他们开心,赢得他们的帮衬,才能顺利开展工作。特别是你的部下中如果有个把资历特别老的老同志,还和上级领导沾亲带故,你不把他搞掂,是绝对玩不转的,他可能帮不上你,但给你难堪、使坏招还是很简单的。后台不是特别硬朗的人,这些都是必经之道。当然,你如果是绝对的二代,上面有亲伯娘舅罩着,那就另当别论。 杨志的这个押运队伍中,谢老都管恰是这样一个老同志,是绝对的精神领袖,众望所归,他不仅资格老,还是梁太太从娘家带来的,虽是下人,梁中书恐怕有时也得给几分面子,两个虞候自然是唯谢都管马首是瞻的。虽然梁中书要求他们对杨志“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鳖拗”的吩咐,但个人的权威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 但杨志偏偏反其道而行,一路上不仅没有和押运人员打成一片,一点怀柔、收买手心的手段也没用,反而是逼迫甚紧,为了早日顺利完成任务,不顾一切的压榨一行人员。开始时还“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随着逐渐进入人烟稀少的地区,便是“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从上午8点走到下午4点左右,要知道这是农历六月盛夏的天气,人坐在家里还热得不行,何况是野外挑着重物行路。那挑担的禁军“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虽然杨志认为,行走的这些地方是“尴尬去处”,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所做的安排都是为了货物的安全,可是你把人家当牲畜使唤,还没有一句好话,对待部下非打即骂,张口就是“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搞得人心离散,都去谢都管面前告状。(未完待续) |
关注更多内容,可移步今日头条号:历史宣武堂,或者大鱼号:杂思广记 |
乱弹水浒(11):不会做官的官迷杨志(下) 谢都管起初还能以大局为重,帮着稳定人心。后来在黄泥岗上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劝杨志:“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不采纳老都管的意见、不争取他的支持也罢了,竟然怼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还要拿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终于彻底惹怒了老都管,把杨志一顿臭骂,杨志再也指挥不动这帮人了。 这充分体现了杨志在业务上虽然很有能力,但在政治上很低能,以为当官只要抱住上级领导的大腿就行了,底下人都是供使唤的,是用来压榨换取成绩的,他们的意见根本无所谓。却不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何况你个人的权力并不是制度赋予的,只是领导的个人安排,一旦失去领导的个人支持,你将摔得粉身碎骨。 后来吴用设计的计谋虽巧,却谈不上多高明,如果不是杨志把整个押运队伍都搞到了对立面,造成了整个组织的近乎瘫痪,晁盖等人未必能轻易得手。中了迷药之后,杨志由于中毒最轻,第一个苏醒,却明白自己已经无法面对梁中书了。虽然自己料到了危险,也安排好了规避之策,是谢都管等人不听使唤才造成了这一切,但自己在整个押运队伍、甚至整个大名府都是孤身一人,整个押运队伍、大名诸将都是自己的对立面,自己哪还有分辩的机会。其实从这里也可心看出,当初他押运花石纲,“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就他一个把花石纲失陷了,恐怕也不完全是偶然。 于是,只能再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难去了。他也明白,自己先后直接或间接得罪了高太尉、梁中书、蔡太师,又是被追捕的逃犯,实在是不可能再走宦途了,只能把当官的心思绝了,上山当山大王了。也因此,他对朝廷的抵抗也是最坚决、最彻底的头领之一。 三山聚义时,他主动提出归顺梁山泊,须知梁山泊是就是由劫他生辰纳、害他丢官沦落为匪的那帮人创立的,而且主动出战通世之好的双鞭呼延灼(杨业和呼延赞可是好基友),杨家刀对阵呼家鞭,上演了精彩的四十合大战。也可以看出,当初对战索超,杨志是放了水的。 杨志这个人,其实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武艺很高,人品也不差,只是执念太甚,为了恢复祖上的光荣,不惜一切身段,只是自己志大才疏,政治智商不高,却偏想在政治里混,最后只能落得失去了一切。慕容复疯了,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成就帝王大业,杨志带着无尽的遗憾上山为匪,人生的激情和理想也灭了,之后再有没有什么出彩的举动。最后久郁成病,征战途中,病死他乡。 虽然都是被逼上梁山,但林冲是受到腐败的体制、阴险的奸人迫害,自己完全被动的被逼;而杨志是自己谋官不成,不容于官场,自己主动跳的坑。杨志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标准的英雄,只是结局让人可惜可叹。 |
乱弹水浒12:悲惨的瓦罐寺小妇人 很多人梦想穿越到古代,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经验、科技知识,去呼风唤雨,改变历史,孰不知,在那个没有法制的年代,不要说你是否有成为成功人士的必要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单就从概率上来讲,一将功成万古枯,一个毫无根基的个体,在有机会成长为一将之前,恐怕早就灰飞烟灭,成为万古枯中的一份子了。 鲁达在瓦罐寺首次质问生铁佛崔道成时,发现“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这里年幼的意思当然不是指幼儿,大概是指14-18岁,至多不超过20岁。对于这个女子,作者没有更多的描述,但由于鲁达是突然闯进来的,连崔道成都吃了一惊,所以这个女子应该是没有机会掩饰自己的言行和穿着的。 崔道成在哄骗鲁达时说“这个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儿。在先他的父亲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狈,家间人口都没了,丈夫又患病,因来敝寺借米”。而鲁达没有丝毫怀疑。 所以这个女子容貌应该不是特别出众,长相比较大众,结合上下文,漂亮的女子作者一般都会特别描述一番;穿着比较普通,很可能就是普通村姑打扮,举止并不浮浪,不然肯定会引起鲁达的怀疑。 据此可以推测,这个女子可能就是附近村庄小户人家的妻女,可能是初为人妻,正新婚燕尔,夫妻恩爱;也可能育有儿女,正幸福的看着孩儿长大;也可能尚待字闺中,每天承欢膝下,享受父疼母爱;也可能家境贫寒,每天缝补织造,贴补家用。但天降横祸,遭遇了崔道成、丘小已两匹恶狼,被掳来寺庙,而家人很可能已经遇害。 在那个年代,女人讲的是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很少有自己的主见,也就缺乏选择、决断的能力。这个女子突然失去自己的依靠,暴露在两个虎狼的爪牙之下,肯定是举止失措,不知所以,可能有过抵抗、有过自杀,也许她还在怀抱希望,希望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双亲、襁褓幼儿,也许她已被折磨的没有了思想,只剩下行尸走肉,但她最终选择了苟且偷生,选择了服从两个强盗的安排,成了性奴。 当鲁智深、史进联手杀死崔道成、丘小已后,“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这个女子可能认为鲁智深、史进也是强盗,自己将一而再,再而三的受辱于不同的男人;也可能认为鲁智深、史进是官差,自己作为“匪党”,将会受到无尽的屈辱和折磨,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失去了所有在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在可能获得自由的前夕自杀了。她的悲惨程度,全书中恐怕也只有一丈青扈三娘可以相提并论了。 在水浒中,好汉们的传奇固然精彩,但陪衬他们的村民、猎户、店小二,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他们有爱有恨,有喜有愁,但在那样的社会,一切都没有保障,随时都有可能随风而逝,这就是那些底层小人物的悲催。 其实,如果这个女子没有自杀,以鲁达的为人,应该会为她安排一个不错的结局,可惜了。施耐庵给这个女子安排的结局,虽合常理,却不近人情,让人掩卷之余,唏嘘不已。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
乱弹水浒13:境界不够的瓦罐寺老和尚 鲁智深初进瓦罐寺时,曾遇到几个老和尚,“一个个面黄肌瘦”,老和尚们自称生铁佛姓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霸占了寺庙,赶走了众僧人,他们几个因年老体衰,走不动路,只能留在这里等死,后来鲁智深一战瓦罐寺,败于崔道成、丘小艺联手之下,几个老和尚害怕遭受报复,集体上吊自杀。令人读来不胜唏嘘,不禁为老和尚们的悲惨遭遇感到叹惜。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从老和尚们的年龄以及无处投奔来看,应该都是在此出家多年的“宿僧”,只是老和尚们虽然都是那个无法无天的社会的严重受害者,但透过细节,也可以看出,老和尚们只是终日参禅礼佛,却未能将佛记心头,所作所为,显示他们的佛学修为和思想境界尚有欠缺。 一是说了谎话。佛门讲“不妄语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家人不打诳语”。可老和尚们在遇到饿急了的鲁智深,再三请求“讨碗饭吃”时,为了保住仅有的一点口粮,回答说“并无一粒斋粮”,但随后被鲁智深发现了正在煮着的“一锅粟米粥”,当场打脸。幸亏遇到的是有侠义心肠的鲁智深,要是遇到李逵,恐怕就是“一板斧砍将过来”。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二是尚有私心。为了防止鲁智深抢食,“把碗、碟、铃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智深肚饥,没奈何,见了粥要吃,没做道理处”,把粥倒到春台里吃,老和尚们哭诉“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村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深吃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 。佛门讲舍已度人,佛祖释迦牟尼更有割肉饲鹰的典故,老和尚连一碗粥都舍不得,显然没有领会到佛祖的精髓真传。直接导致后来鲁智深因体力不致,败于两盗联手之下,间接导致了老和尚们自己因恐惧而自杀。 三是缺少爱心。老和尚虽然自称“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但毕竟没有丧失行动能力,煮的粟米就是他们去村里化来的,说明他们也有行动自由。老和尚们后来向鲁智深辩解时称崔道成、丘小艺“见今养着一个妇女在那里”,说明他们也是知道被掳女子的存在。可是在他们离开寺庙、去村里化斋的时候,并未寻求任何帮助来解救这个苦命的女子,而且从语气来看,对这个女子也没有出家人应有的同情、悲悯。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虽然老和尚们认为“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的他”,但佛家讲悲天悯人,地藏王菩萨更是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言,一群礼佛多年的修行者,对一个女子如此悲惨的遭遇,竟然能无动于衷,确实谈不上有多少佛家修为。 这里倒不是说老和尚们的人品有多差,他们的言行,是一个普通人在遇到风险困难时,正常的自保反应,但却不是悟透惮机的得道高僧所为。这也说明当时的寺庙,更像是商业经营场所,而不是追寻信仰的世外桃园;庙里的和尚们也只是借以糊口,而非信仰坚定的出世者。 只是可惜了这群老和尚与那个年幼妇人,他们都遭受了生活的悲惨对待,但他们在有幸遇到救难英雄的时候,都在自由的黎明前自杀了。而老和尚们的自杀,恐怕也是作者对他们佛学修为不到的一种刻意安排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乱弹水浒(17):小人物之善良的李小二夫妻才是我们传承久远的基石 李小二夫妻是水浒中非常普通的小人物,甚至在书中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他们朴实的就像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可能会在他们身上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他们虽然普通,没有什么过人的本领,没说过什么动人的话语,没做过什么轰动的壮举,但他们有着朴素的价值认知,有着知恩图报的道德本能。 李小二犯过错。人都会犯错,特别是年轻人,一时冲动就容易出错。他先前在东京做店小二, “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要送官司问罪”,是林冲出面帮他摆平,又帮他陪钱,又送他盘缠,让他到别处谋生。 但他知错能改。在沧州,他重操旧业,继续当店小二,毕竟是在东京的酒店见过世面的,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他 “当初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估计为人也比较机灵,加上痛定思痛之后对新工作的珍惜,做事勤谨,得到了东家的信任,还被东家招为女婿,最后继承了小酒店,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李小二知恩图报。生活稳定下来的李小二,肯定经常感念林冲的恩德,因此在街上从背后就认出了林冲,并且主动与林冲相认,得知林冲“因恶了高太尉”、“刺配到这里”,丝毫没有嫌弃之意,反而欢喜的将林冲领回家中,“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当林冲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时,夫妻二人却说林冲是恩人,是从“天降下的”亲戚,并且真的当作亲戚般照顾起林冲的生活。 李小二夫妻恩爱。虽然书中没有对夫妻二人感情的正面描述,但从一些侧面也可以看出。小二之妻,虽然是店主之女,但对异乡投奔而来、招赘上门的丈夫没有半点轻视,反而十分尊重。面对丈夫领回来的、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囚犯林冲,不仅没有丝毫反感,反而因为丈夫的缘故,“十分欢喜”,并且承担了林冲衣物“浆洗缝补”的工作。在陆谦等人商议谋害林冲时,听从丈夫的安排,冒险在旁偷听。没有对丈夫的真心关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李小二称呼自己妻子时的一声“大姐”,虽然是当时的一种惯例,但也透出二人相敬如宾的端倪。 李小二有点私心。当李小二怀疑来店里,请管营、差拨吃饭的东京人就是陆虞候时,妻子建议请林冲来认一认,李小二却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担心“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当林冲买了刀,去寻找陆谦报仇时,“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反应,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有了稳定生活的李小二,当然担心因为意外事件,失去现有的生活。但他的这种私心是有限度的,随后还是把听到的消息及时告诉了林冲,让林冲提前有了防范。林冲与陆虞候,一个囚犯,一个官员,谁轻谁重,李小二夫妻是清楚的,但他们仍然选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林冲,站在正义一边。 李小二夫妻是非常平凡的,犯过错,但知错能改,有点小私心,但是有限度。正因为平凡,所以才有在普罗大众中有着广泛的普遍性。他们没有王候将相的丰功伟绩、壮怀激烈,却有着自己朴素的道德价值观:感恩图报,与人为善,待人真诚不势利,还有一种本能的正义感。 正是这些特征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绝大多数人群中,才在我们的民族中形容了一种普遍的正面向上、团结友爱的民族氛围,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受过考验,传承久远。 李小二夫妻这样的普通人,才是我们民族传承的基石! |
乱弹水浒:小人物之老谋失算的老干部谢都管 原创:历史宣武堂 杨志押运生辰纲的时候,梁中书以“怕你不知头路”为名,安排了“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这趟任务对谢都管来说,明显是个美差,业务都由别人承担,自己只是挂个名,工作完成了,回报可一点不会比干活的少。 谢都管在梁中书心目中的份量不低。杨志反对这个人事安排的时候,说道“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谢都管是梁夫人从娘家带出来,且跟随领导时间很长的亲近人,得到领导的信任是必然的。押送生辰纲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需要由杨志这种懂业务的干部来挑头,但也要有个完全信得过的人押阵,领导才能放心,而梁中书把这种给更高级领导送礼的私活托付给谢都管,足见对他的肯定。 而谢都管此行除了当监军外,还有自己的重要使命。“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梁夫人为老公跑官,走内宅夫人路线是必不可少的,而从蔡府出来当过奶公、熟悉内宅情况的谢都管是最佳人选。此外,到了东京太师府,蔡太师、蔡太太肯定要问起女儿女婿的情况,到那时,谢都管汇报的份量那可不是一般的轻,直接关系到梁中书在蔡太师心中的印象分。工作如果顺利完成,蔡府的赏赐、梁中书的赏赐绝对不会少,而且梁中书给的绝对是真心实意。 所以在摆运路上,当杨志对一行人员无情压榨,大家都跑来向谢都管告状的时候,谢都管虽然也忍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走安排,但还能以大局为重,劝大家服从杨志的安排,对两个虞候说”权且奈他”,对挑担的军士说“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起到了整个队伍润滑剂、粘合剂的作用。因为经验丰富的谢都管明白,杨志的行为虽然粗暴、残酷,但却都是为了生纲辰的安全,而保证押运工作的顺利完成,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但谢都管毕竟是大衙门里行走惯的,一方面对江湖上的事可能有所耳闻,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缺乏直观上的认识和判断;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身份,虽然在主子面前是奴才,在下级官员面前却又成了人们巴结的对象。所以一路上,他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对杨志也非常不满,认为他过于谨慎,而且对自己不够恭敬。 在黄泥冈上,当杨志要求立即起行、不准休息,进而与押运人员发生激烈对立的时候,谢都管不仅没有安抚一行人员,反而公开反对杨志的安排。杨志一句“你也没分晓了”,彻底激怒了谢都管,谢都管内心的不满终于暴发了,说自己“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骂杨志“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让杨志的指挥完全失灵,整个押运队伍实质分裂,为生辰纲的失陷埋下了伏笔。 谢都管是个久在领导身边的老干部,揣摩心思、办事经验都是有一些的,但毕竟缺乏业务工作经验,又长期受人吹捧,思想上有些膨胀,这导致他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法干预了杨志的业务工作,最后导致整个押运工作功败垂成。 人贵有自知之明,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 |
乱弹水浒19:被爱情冲昏头,为了追求“性福”丢掉性命的阎婆惜 历史宣武堂 阎婆惜是一个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白白长着一幅漂亮的皮囊,却没有相对应的头脑与手腕,而且人品不好,见色忘恩,性格急躁、毫无城府,又夹在黑道老大宋江和小白脸张文远两个男人中间,最后落了个年纪轻轻横死床头,也让人叹息不已。 阎婆惜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金翠莲,连遭遇都一模一样,同样是东京人氏,投亲不成,无依无靠;同样是自小学的曲子,容貌娇美;同样希望傍个大款,解决后半生的饭碗。只可惜阎婆惜没有金翠莲的本份,阎婆没有金老的厚道,宋江没有鲁达的侠义,最后结局也就截然相反了。 阎婆惜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在阎父病死,阎家母女连口棺材都买不起的时候,宋江出手帮了她,而且是阎婆主动赶鸭子上架要把女儿送给宋江做“外宅”来解决生活问题的。阎婆惜对此没有表示过反对,结合下文她对母亲的态度,如果不是自己愿意,阎婆是绝对做不了主的。而且宋江对她们母女也是相当可以的,专门“讨了一所楼房”,安顿她们母女,而且“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打扮”,“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可谓山鸡飞上枝头变凤凰,如果是金翠莲估计也就相安无事,这样过下去了。 |
可惜阎婆惜是个不安分的,欲望强烈的女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忘了挨饿的日子。起初阎婆惜傍个大财主,想必也是心满意足的,“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一幅新婚燕尔、夫妻恩爱的场面,只可惜没几天宋江就“向后渐渐来得慢了”,“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宋江彼时已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想必床上功夫可能有所欠缺,不能满足阎婆惜的需要,隔阂就此产生,阎婆惜的心里有了不满和怨恨。 可巧,宋江带同事张文远来家里做客,估计是想在同事面前显摆一下漂亮的小妾,不想到给自己找了个“隔壁老王”。张文远年轻,“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平时又爱在女人堆里混,“品竹弹丝”等哄女人的手段,无有不会,加上心术不正,与饥渴难耐、心有怨恨的阎婆惜,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两人很快就建立了亲密关系。“张三又是惯会弄此事”,“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赚钱的本领不行,“双人艺术体操”的本领却比宋江不知道高多少,收拾得个阎婆惜服服贴贴、死心塌地的。 |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几乎为零,才十八九岁的阎婆惜更是。她对张文远是真爱,是真心希望与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当阎婆把宋江拉来家,她以为是张文远时,“慌忙起来”、 “等得我苦也”、 “飞也似跑下楼来”,渴望之情,溢于言表。当她发现宋江丢下的紫罗銮带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把来与张三系”,发现招文袋里的金子时,笑道:“天教我和张三买物事吃。这几日我见张三瘦了,我也正要买些东西和他将息”,一个十足恋爱中的傻女孩。而且在宋江面前也毫不掩饰,“宋江但若来时,只把言语伤他”,搞得宋江不愿意再去,有抛弃了这段关系的想法。 好在阎婆毕竟多吃了几碗饭,知道宋江这个长期饭票丢不得,过了个把月,终于在路上堵住他,好死赖活的把他拖到阎婆惜的房里。可是此时一心在张文远身上的阎婆惜,在母亲的一再软磨硬泡之下,不仅没有丝毫对母亲的尊重,而且依然没有给宋江一点好脸色,害的宋江好大一个不痛快,借着唐牛儿的口,当时就要走,被阎婆死活拦住。 |
好说歹说,终于到了睡觉时间,宋江还有一丝幻想,“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时,先来偎倚陪话,胡乱又将就几时”,没想到“我思量张三,吃他搅了,却似眼中钉一般”,阎婆惜却只想着张文远,对宋江理也不理,“不脱衣裳,便上床去,自倚了绣枕,扭过身,朝里壁自睡了”,让宋江终于明白这个女人已经无法挽回了。如果不出意外,天亮后的宋江将果断结束这段关系,阎家母女也将失去这张宝贵的长期饭票。 意外的是,阎婆惜发现了招文袋里晁盖的信,天真的以为可以据此要挟宋江成全自己和张文远的同时,勒索一大笔钱财,让自己以后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撞破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黑道魔王的秘密,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还想奢望其他。果不其然,被宋江当场杀死。不过即使当晚阎婆惜交回书信,恐怕也会很快死于某种意外之中。 |
乱弹水浒19:被爱情冲昏头,为了追求“性福”丢掉性命的阎婆惜 原创2022-09-05 12:09·历史宣武堂 阎婆惜是一个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白白长着一幅漂亮的皮囊,却没有相对应的头脑与手腕,而且人品不好,见色忘恩,性格急躁、毫无城府,又夹在黑道老大宋江和小白脸张文远两个男人中间,最后落了个年纪轻轻横死床头,也让人叹息不已。 阎婆惜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金翠莲,连遭遇都一模一样,同样是东京人氏,投亲不成,无依无靠;同样是自小学的曲子,容貌娇美;同样希望傍个大款,解决后半生的饭碗。只可惜阎婆惜没有金翠莲的本份,阎婆没有金老的厚道,宋江没有鲁达的侠义,最后结局也就截然相反了。 阎婆惜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在阎父病死,阎家母女连口棺材都买不起的时候,宋江出手帮了她,而且是阎婆主动赶鸭子上架要把女儿送给宋江做“外宅”来解决生活问题的。阎婆惜对此没有表示过反对,结合下文她对母亲的态度,如果不是自己愿意,阎婆是绝对做不了主的。而且宋江对她们母女也是相当可以的,专门“讨了一所楼房”,安顿她们母女,而且“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打扮”,“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可谓山鸡飞上枝头变凤凰,如果是金翠莲估计也就相安无事,这样过下去了。 可惜阎婆惜是个不安分的,欲望强烈的女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忘了挨饿的日子。起初阎婆惜傍个大财主,想必也是心满意足的,“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一幅新婚燕尔、夫妻恩爱的场面,只可惜没几天宋江就“向后渐渐来得慢了”,“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宋江彼时已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想必床上功夫可能有所欠缺,不能满足阎婆惜的需要,隔阂就此产生,阎婆惜的心里有了不满和怨恨。 可巧,宋江带同事张文远来家里做客,估计是想在同事面前显摆一下漂亮的小妾,不想到给自己找了个“隔壁老王”。张文远年轻,“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平时又爱在女人堆里混,“品竹弹丝”等哄女人的手段,无有不会,加上心术不正,与饥渴难耐、心有怨恨的阎婆惜,一见钟情、一拍即合,两人很快就建立了亲密关系。“张三又是惯会弄此事”,“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赚钱的本领不行,“双人艺术体操”的本领却比宋江不知道高多少,收拾得个阎婆惜服服贴贴、死心塌地的。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几乎为零,才十八九岁的阎婆惜更是。她对张文远是真爱,是真心希望与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当阎婆把宋江拉来家,她以为是张文远时,“慌忙起来”、 “等得我苦也”、 “飞也似跑下楼来”,渴望之情,溢于言表。当她发现宋江丢下的紫罗銮带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把来与张三系”,发现招文袋里的金子时,笑道:“天教我和张三买物事吃。这几日我见张三瘦了,我也正要买些东西和他将息”,一个十足恋爱中的傻女孩。而且在宋江面前也毫不掩饰,“宋江但若来时,只把言语伤他”,搞得宋江不愿意再去,有抛弃了这段关系的想法。 好在阎婆毕竟多吃了几碗饭,知道宋江这个长期饭票丢不得,过了个把月,终于在路上堵住他,好死赖活的把他拖到阎婆惜的房里。可是此时一心在张文远身上的阎婆惜,在母亲的一再软磨硬泡之下,不仅没有丝毫对母亲的尊重,而且依然没有给宋江一点好脸色,害的宋江好大一个不痛快,借着唐牛儿的口,当时就要走,被阎婆死活拦住。 好说歹说,终于到了睡觉时间,宋江还有一丝幻想,“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时,先来偎倚陪话,胡乱又将就几时”,没想到“我思量张三,吃他搅了,却似眼中钉一般”,阎婆惜却只想着张文远,对宋江理也不理,“不脱衣裳,便上床去,自倚了绣枕,扭过身,朝里壁自睡了”,让宋江终于明白这个女人已经无法挽回了。如果不出意外,天亮后的宋江将果断结束这段关系,阎家母女也将失去这张宝贵的长期饭票。 意外的是,阎婆惜发现了招文袋里晁盖的信,天真的以为可以据此要挟宋江成全自己和张文远的同时,勒索一大笔钱财,让自己以后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撞破了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黑道魔王的秘密,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还想奢望其他。果不其然,被宋江当场杀死。不过即使当晚阎婆惜交回书信,恐怕也会很快死于某种意外之中。 阎婆惜为自己的爱情梦想丢掉了性命,可张文远是怎么想的呢?当阎婆在县堂为自己女儿讨公道时,张文远心道“正是我的表(通婊)子”,人家把你当个婊子而已!其后帮着阎婆不依不饶,死逼着县令找宋江的麻烦,恐怕更多的出于好事被毁的泄愤,而不是爱情。性格决定命运,阎婆惜的结局比金翠莲差远了,上千年来的口碑更是天上地下。 女人,特别是小女孩,面对人生选择,一定要擦亮眼睛。 |
乱弹水浒20:从精致利已中幡然悔悟的林冲(上) 历史宣武堂 受固有的小心谨慎的人物性格印象和影视剧形象的影响,很多人以为林冲是个儒雅秀气的书生形象,其实恰恰相反,书中的林冲是个标准的猛男形象。 来看林冲初出场的形象。鲁智深使铲时,听到墙外一声喝彩,抬眼一看,一员武官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是不是感觉这词有点熟悉?只差“声若奔雷,势若奔马”八个字,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猛张飞了。接下来,智深与林冲三两二语间,就从相互仰慕到“结为弟兄”,林冲的本性应该也是十分洒脱和豪爽的。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彻底颠覆了读者的相像,让人大跌眼镜。 使女锦儿来报,说林娘子被人调戏,林冲连忙告辞,“急跳过墙缺”,及时赶到案发现场,“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这一套操作流程,符合一个武士正常的应急反应。可是当林冲发现调戏者竟然是领导的公子高衙内时,“先自手软了”,突然没了血性,在众闲汉借口“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时,林冲也就借坡下驴,一双眼睁瞅着“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读者这才明白原来林冲不是张飞。 |
当新认识的鲁智深担心林冲寡不敌众,率领众泼皮前来相助时,林冲反而倒过来劝智深“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一个为了不得罪上司,连老婆被欺侮都不敢报复的委屈形象跃然纸上,原来林冲非常“不张飞”。 当好友陆虞候为了给林冲下套,请林冲在酒楼吃饭时,恭维他:“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林冲并未反驳,只是诉说了之前发生的冲突,说明林冲此时还存在继续在官场混下去的幻想。 当使女再次来报,林娘子被高衙内设计哄骗到陆虞候家时,林冲“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吓跑了高衙内,救下了妻子,张口的第一句话却是“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得到老婆肯定的答复后,才想起报复陆谦,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然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找陆虞候寻仇。无非是陆虞候本事不济,官职也没他高,不敢动主谋高衙内,只能教训帮凶陆虞候了。 奇怪的是,当鲁智深来林冲家探望时,林冲主动提出要和智深出去喝酒,而且一连数日,“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说到底,做出报仇的举动,一来是怒上心头,是可忍孰不可忍,二来恐怕也是给自己、给家人、给街坊邻居一个交待,我林冲不是手无缚鸡之边的文弱书生,是堂堂禁军八十禁军教头,堵堵别的嘴,安安自己的心,自己的这份公务员工作还是舍不得的。 |
林冲是世传的禁军教头,老丈人也是禁军教头,从后文看,从他毫不犹豫的出价1500贯买一把刀(梁中书给正国级的岳父蔡太师送礼是10万贯,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巨款了,按今天的价值估计起码可以兑换1个亿,那么1500贯也就是150万),说明他的物质条件是相当富足的。他之所以一直强压内心的愤怒,以一副委曲求全的窝囊形象行事,无非是舍不得这份稳定的工作,甚至可能还有再往上升迁的渴望。 高俅父子是什么样的人,得罪了他还想在他手下混饭吃,哪有的道理?虽然是高衙内主动找的碴,但狼吃羊总不会自责的,何况高衙内想占有的是你老婆,不把你这一身武艺的“豹子头”搞死,怎能得手?从这一点上来说,林冲的见识或者说决断,比老同事王进差远了。 |
乱弹水浒21:从精致利已中幡然悔悟的林冲(中) 历史宣武堂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高俅父子就再次给林冲下套,一番操作后,诬陷他持刀擅穿白虎堂,相当于现在的持抢闯入国防部,那还能有好?押送开封府问罪。好在人间尚有公道,在孔目孙定的一力主张下,滕府尹顶住了太尉府的压力,判了个“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给林冲留下了一条性命。 可是在押送起程时,丈人张教头来送林冲,林冲却借口自己“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妻子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执意要休妻,看似一个好丈夫的形象感人至深,可是当张教头一再拒绝,并且愿意一力承担,将女儿、使女接回家养赡,让他“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林冲仍然决意休妻,不然“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让张教头只得答应,“权且由你写下,我只不把女儿嫁人便了”,害的号天哭地赶来相送的林娘子,哭昏倒地,这就让人十分不解了。 须知,林娘子本来是合法的人妻,高家父子虽然一手遮天,好歹还有些挡碍,林冲休妻,说是为妻子的青春着想,但高衙内的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无人不知,还有谁敢来娶林娘子。林娘子一旦锁定单身离异的身份,高衙内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来求婚了,这简直就是要害林娘子。后面的结局果是如此,当晁盖坐稳梁山泊的位子时,林冲征得老大的同意,想把妻子接上山,可去打听的小喽啰回报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 以林冲的见识不会意料不到这一点,为什么还是执意休妻呢?结合前文,在陆虞候家救下妻子时,张口第一句就是“不曾被这厮点污了?”,说明林冲十分在意妻子的贞洁,也十分在意自己的面子形象,为了妻子着想,可能是他自己骗自己休妻的一个粗陋的借口,内心里,可能有一个他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小心思,写了休书,林娘子就不是他林冲的妻子,就不是林家的人了,就是万一被高衙内得手了,也不会玷污了林冲的名声,毁了林家清誉。 押送路上的林冲,一路上即使受到董超、薛霸的非人折磨虐待,仍然小心翼翼的一意巴结二人,即使在野猪林,鲁智深狠狠教训了董超、薛霸之后,面对意图谋害自己的二人,礼数仍然十分周全。后来又主动去柴进庄里,寻求照顾,为了赢得柴进的好感,林冲在与洪教师比武时,也是左推右挡,不愿动手,直到感觉到“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方才一棒将洪教师打翻。这说明此时的林冲,仍然抱着能够在体制内解决问题的期望,希望过回自己过去那种优裕的生活。 在沧州牢城营内,有柴大官人的荐书和银两,老于世故的林冲十分准确的拿捏着整个事情的进程,轻松拿下两个跳梁小丑差拨和管营,赢得了他们的照顾,既免了一百杀威棒,又得到了看守天王堂的美差,形似度假。说明林冲其实是非常清楚官场运行的潜规则,也非常精通此道,而在一再遭受高衙内的陷害后,仍然执迷不悟,不愿像王进那样毅然离开,还是因为不愿意舍弃自己已有的安逸、富足的生活。 林冲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毕竟还是良善之人,在沧州他遇到了自己以前援救过的李小二,李小二夫妻感爱戴德,在生活上竭力照顾单身的林冲,林冲也投桃报李,十分照顾他们的生意。也正是在李小二的留意下,林冲察觉到了陆虞候、富安、差拨和管营的阴谋。只是从判刑到现在,林冲从未表示过对林娘子的思念,只是一心谋划自己的小日子,朝思暮想等待大赦。 在管营和差拨的阴谋运作下,林冲来到城外十五里处,看守大军草料场,“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阴差阳错之下,大雪之夜,草料场的房屋被压塌,买酒回来的林冲无家可归,只好夜宿山神庙,躲过了陆虞候等人放的大火,又偷听到了他们欲将自己置于死地的谈话。林冲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退无可退、让无可让的“豹子头”终于露出了獠牙,将陆谦、差拨、富安全数杀死,还剜了陆谦的心肝,把三人的头都割下来,“结做一处”。 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的真正转折点,在这之前,林冲为了保住自己以往的体面生活,一味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哪怕放弃自己心爱的妻子,可草料场的一把火,把他烧醒了,高俅父子不可能放过自己,自己再也无法在体制内立足,既往的生活再眷念也不可能回来了。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只剩下了复仇。(待续) |
乱弹水浒22:从精致利已中幡然悔悟的林冲(下) 历史宣武堂 人生虽然已经注定,但思想彻底转变还要一个过程。杀了人之后的林冲陷入了颠狂的状态,一直小心谨慎为人的他,打了柴进的庄客、抢了他们的酒食,还把自己灌得大醉,要不是柴进刚好在此处,被捆绑冻了一夜的林冲,可能直接就要了账了。在柴进的帮助下,林冲前往梁山泊投奔白衣秀士王伦,一路上,冷静下来的林冲肯定对自己的前半生作了梳理,回想起自己在东京的生活,仍然眷念无限,“以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原来如此!这么好的工作、生活谁不想拥有,谁又愿意舍弃呢?可是当权者可以给你这种富侈的生活,也可以随时剥夺。 在梁山时,面对一身本领的林冲,心胸狭窄的王伦不愿收留,逼着他去杀人立投名状,走投无路、立志复仇的林冲也只得硬着头皮去劫道杀人,虽然遇上了杨志,没有杀成,但从他拿刀砍向杨志的那一刻起,他就与过往的林冲作了切割,他再也不是那个委曲求全、刻意迎逢,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求保住自己现有生活的林冲,豹子头、猛张飞的基因在他的血液里复活。 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实现自己的复仇之望,他主动投靠晁盖团伙,杀了虽然不情愿、但最后依然收留了自己的老大王伦,帮助晁盖团队火并了王伦一伙,霸占了梁山泊,因为他明白王伦没有实现他复仇期望的可能性,而晁盖可以。有人说在立晁盖时林冲说的“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说明林冲还在幻想回到体制内,其实不然。要知道《水浒传》成书的年代,如果敢在书里直接倡导反皇帝,那肯定要被列为禁书的,所以作者在这里只能隐晦的点出林冲的反抗之意。 然而,造化弄人,有老大天赋,却无政治才能的晁盖很快战死,宋江掌管了梁山泊,图谋招安成了山寨的主流,从东京官场混过来的林冲,一旦丢掉包袱清醒过来,比小县城押司出身的宋江更明白大宋官场的本质,明白他们这帮人根本不可能再融入到宋朝的体制内,再也不可能过回“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的优裕生活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彻底反抗,打倒这个旧社会,所以他对宋江的招安政策根本无法认同。 然而他也明白以他的能量既无法说服宋江改变思想,所以他没有像鲁达、武松、李逵那样当面激烈反对招安,但他也不可能再干掉宋江扶持一个新老大,看透前路的林冲选择把痛楚深深的埋在自己心底。即使高俅被俘获到梁山,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和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因为他明白,宋江不会让他胡来。 林冲只能把满腔愤恨发泄到战场上,在随后的争战岁月里,“豹子头”林冲充分体现了自己毫无不逊于张翼德的猛将特色,大战恶战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无论对手是谁,从无畏惧,从无退缩,从无败绩。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他都是绝对的主力战将,征讨四方之战,更是擒敌斩将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战争的结束,林冲明白自己不可避免的要再与高俅等人打交道,长年的压抑,对未来的焦虑,对所志未酬的遗憾,形成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加上义兄鲁达的突然圆寂,让林冲痛苦不已,导致正当半年、身体强壮的林冲在屯兵杭州时中风了,最后在另一位好兄弟武松的照顾之下,死于一年之后。 一直觉得,施耐庵笔下的鲁达、林冲、武松是关张赵的另一个版本。林冲虽然与张飞有相似之处,可林冲不同于张飞的出身草根,无所留念,故尔无所畏惧,林冲生于官宦之家,条件优裕,一心想保住自己的生活,结果为人做事畏高畏低,缩手缩脚,所以没有“声若奔雷,势若奔马”的声势,直到自己的一切都被高俅剥夺后才显露出深藏于心的勇猛、坚韧,可惜未得其主,最后闹得个抑郁而终,让人不胜感慨。 男子汉立世,当断则断,不可拖泥带水! |
潘金莲对武松是动了真感情还是只有欲望 历史宣武堂 提起潘金莲,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蛇蝎心肠、不知廉耻、水性杨花的淫娃荡妇,在男女关系方面十分随便,是个男人就可以和她上床,她对武松也是见色起意,谈不上有什么真感情。可仔细读过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事实并不如此。 潘金莲并不是个随便的女人,对于男人不仅不随便,而且相当挑剔。潘金莲出身穷苦人家,给大户人家做丫环,大户想得到她,她竟然不愿意,“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傍个大款,还有可能改变自己作为奴仆的命运,就是放在今天,恐怕还是很多女孩子求之不得的事情,她却断然拒绝,而且是不留后路的拒绝,你能说她是个随便的女人吗? 后来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请王婆帮她搞到手,王婆提出了“潘、驴、邓、小、闲”五个条件,即潘安之貌、驴大行货、邓通般富、谨小忍耐、有闲工夫,而且还定下了“十分”之计,要西门庆忍耐些时日,慢慢实行。试想,以王婆的老辣眼光,而且与潘金莲隔壁邻墙,如果潘金莲是个随便的人,王婆和西门庆要如此大费周折吗?这分明就是一个针对良家妇女的阴毒狠计。试问在这种套路下,有几个女人能避免跳坑,放在今天,西门庆这种条件恐怕还是有些女孩子赶着自己往上贴的。 潘金莲在遇到武松之前,是与武大正经过日子的家庭主妇。武大短小羸弱、相貌丑陋,无钱无势,竟然平白得了这样一个大美女为妻,自然引来了男人们的愤慨。“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骚扰他们的正常生活,而潘金莲自然是极度是失落的,本来连大户她都不愿意,何况“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肯定是失望至极,与那些轻猾的子弟有个言语上的搭讪恐怕也是在所难免,不过作者说她“爱偷汉子”,恐怕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说明她只是一种期望,希望遇到一个满意的交往对象,并没有实际的出轨行为。 自从武大带潘金莲搬到阳谷县居住,处处看她也是居家过日子的人。武大天天出去卖炊饼,她在家里料理家务,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武大的生活照顾的井井有条,作者也承认她持家的能力,“倒诸般好”。在武松出差后,武大按照兄弟的吩咐,每日晚出早归,到家就关门闭窗,潘金莲一开始也吵闹,见吵闹无果,“约莫到武大归时,先自去收了帘子,关上大门”,并没有什么出格之举。 当卖梨的郓哥告诉武大是“鸭”(戴绿帽)时,武大骂了他一通,说“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说明此前的潘金莲还是比较本分的。对于这一点,央视版《水浒传》刻画的更为细腻、人性化,剧中潘一边做炊饼,一边对武大说:“自嫁了你,我也认了”,说明她经过岁月的洗涮,在那个女子必须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的时代,在心理上暂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当丑穷人的正妻也比当富人的玩物好。 当然,说潘金莲不是随便的女人,并不是说她就是贞节烈妇。她本是“使女出身,惯会小意儿”,并不通晓什么诗书礼仪,所作所为只是本性驱使,她对武大和命运的不满,遇到合适的外因还是会萌发出来。而武松恰恰是这样一个催化剂。潘金莲对男人不是随便动情的,然而动了情恐怕就不是虚情假意,而且武松给她的第一印象简直太完美了。 武松本身就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高富帅”占了两条,更兼一身好武艺,竟然连老虎都打死了,是轰动阳谷县的英雄。自古美女爱英雄,潘金莲也不能免俗,而且她前面遇到的两个男人,那个大户估计是个油腻大叔,武大更是“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似鬼”,武松与她们一对比,这反差太大了,一下子就击中了潘金莲的心坎,占据了她的心房,“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分明是动了真感情,不是只图一时欢娱。 虽然说武松引起潘金莲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他雄壮的身体和英雄气慨,但爱情不就是喜欢对方这个人本身吗,难道不是喜欢他这个人的身体、内涵,而是喜欢他附带的钱财、地位才是爱情吗?在潘金莲与武松的相处过程中,她虽然怀有不正常的心理期望,显得非常主动与热情,对武松的喜爱却是毫不含糊的,“不论归迟归早,那妇人顿羹顿饭,欢天喜地伏侍武松”,搞得武松“倒安身不得”。最后的雪中晚宴,在酒精的刺激下,横下心的潘金莲把话挑明了,深深刺激了正直的打虎英雄,叔嫂关系陷入了冰点。 虽然潘金莲对不领情的武松表面上骂骂咧咧,而且不让武大去找武松回来,其实她对武松的感情并未消失,仍然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当武松出差前,回到家中交待事情时,她以为武松回心转意了,满心欢喜,“便上楼去,重匀粉面,再整云鬟,换些艳色衣服穿了”,并且一见面就主动向武松道歉,分明是恋爱中的小女生,面对自己心仪的男孩。 而潘金莲最后落入王婆的圈套,和西门庆勾搭成奸,除了本性不安份之外,武松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一方面重新燃起了她心中对真男人的渴望,一方面恐怕也有酒后对武松赌气的成份,你不要我是你眼瞎不识货,难道就没有别的优秀男人来要我了?然而出轨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不论是清醒状态,还是酒老爷当家时的出轨,我不随便,随便起来就不是人,潘金莲一旦尝到真男人的乐趣,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相处过程中,是把他当作武松的替代品来看待的。在二人通奸的过程当中,西门庆并没有送过什么贵重的礼物,也没有帮她办过什么事,而潘金莲认为他好歹也算是个人物,图的是他这个人,不是他的钱财权势。所以当武大来捉奸时,西门庆一开始慌张的要躲在床下,潘金莲极其生气,骂他没用,“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跤!”认为自己遇到的是个假汉子、真脓包。西门庆被激后把武大踢伤,才有了后面的惨剧。 到了此时,潘金莲已经迷了心窍,丧失了所有的道德意识和伦常底线,自己一门心思的要与西门庆作长久夫妻(她并不知道西门庆家里有妻室),在王婆的教唆下,竟然犯下了毒杀丈夫武大的滔天罪行,直到武松出差归来,才从迷梦中清醒。然后为时已晚,她也自己的恶劣行径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她临死时面对死神般的武松,除了恐惧之外,恐怕也有一丝怨恨在心头,这一点,央视版《水浒传》中的演员表演的极为到位,一个眼神把幽恨怨仇的复杂心理表明得淋漓尽致。 潘金莲的个人命运极为坎坷,一心想找个如意的郎君,可惜天不遂人愿,对小叔子武松不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一意孤行,最后在坏人的教唆下,落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是环境使然、命运使然,也是性格使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