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第1页]

作者:介鸢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说在最前

    笔者是一个狂热的历史爱好者,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无一不好,尤爱中国史,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便是将中国历代历史统统捋顺一遍,以自己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让历史鲜活起来,如果有幸能让诸君爱上我们的历史,也不失为功德一件。
    理想远大而宏伟,可真要动笔之时又顿感压力山大,毕竟历史过于浩繁,抽出任意一段都够写个一两年,不觉任重道远,遥遥无期。
    本想一本正经的讲历史,可是试发了一下,效果并不好。原因多方面,一是写作手法问题,人一旦态度正经了,那写出来的东西不自觉便呆板了,虽然严谨,但却不接地气,严肃而缺乏幽默,也就无法做到引人入胜;二是社会风气问题,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了,相反的,愿意钻研的人却变少了,大家沉迷于互联网带来愉悦不能自拔,游戏、小说、自媒体、直播,无一不让人更加舒服、简单,不再需要动脑子,又有多少人愿意拿出时间来了解一下过去,反思一下当下,展望一下未来?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让笔者感悟颇多,这让我知道原来还是有人喜欢历史的,只不过大家喜欢的,是看起来不费劲的、语言轻松的历史。由此笔者明白了,在写作时只需要改变下叙事手法和视角,对历史真实性严谨的同时,又不乏活泼诙谐的描述方式,如此一来,吸引读者看下去的同时,又准确地了解了历史,目的也便达到了。
    (续上)
    写作手法问题解决了,那么回到第一个问题,从哪段历史开始写呢?
    中国,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从她产生后世所认同的文明开始,已经从未中断地延续了五千多年。而这,也恰恰是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国家没有因外族入侵而倒下,文明没有因强权渗透而同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的历史不算最久(排在第一的是伊拉克,第二的是埃及),但是中华文明绝对是世界上的NO.1。
    按照如今的断代方法,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二十四个朝代,比如耳熟能详的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等。
    有人会说,这么多朝代,你挑一个最擅长的,你认为最波澜壮阔、不可或缺、对当今中国贡献最大的朝代写不就完了?
    没错,那是最可行的策略,从秦以后都有断代史,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就可以了,不用大费周章地查阅典籍,省事且易于发挥。
    可笔者天生是一个对待历史有点强迫症的人,任何历史都不是割裂的,是一以贯之的,若不从头讲起,无法准确描述历史的恢弘。
    所以第一次动笔,我选择了被公认为最难写的“先秦”。
    (续上)
    先秦,顾名思义,就是秦朝之前的历史,包括上古史和夏商周史。众所周知,历史离我们越远,也就越难写。因为越久远,留存下来的史料越少,想要恢复历史本真就越难。
    但越难越有挑战,笔者喜欢上难度,也算是借这个机会,给原来脑子中的问号找到答案。
    对于如何写好先秦史,笔者准备分为三个阶段来写:一是先东周史,这包括上古史、夏商西周史;二是春秋史;三是战国史。
    之所以如此划分,完全是依据史料完整性和可靠性来分割的。
    上古时期根本就没有可靠史料,夏、商、西周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史记》以及后世零散典籍、甲骨文、金文等拼凑而成,且《史记》等典籍成书年代离这一时期实在过于遥远,其真实性也打了折扣,所以笔者把这整段时期,归为第一阶段。
    春秋时期,是开始有信史的阶段,记载这一时期的,有专门的正史,《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国语》等等都是当时史官,最不济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史官写成,因为史实与记载相差不久,可信度很高,与之前历史有明显区别,所以笔者把这个时期归为第二阶段。
    战国时期,因为史官所记载的各国国史毁于战火的原因,所以没有像《春秋》这样的应时正史,而记录这段历史的《战国策》也偏重于记述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事件连贯性和阶段性不如《春秋》直观,而且其中所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待商榷,需进一步考证。
    所以战国时期的历史,除了依据《战国策》外,大多依然是借鉴了《史记》的内容,但因为司马迁所生活的西汉,距离战国时期已过去二三百年,他所采纳的史料也是从典籍以及民间野史而来,因此其史学价值虽然较高,但与春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笔者把这一时期归为第三阶段。
    从信史开端角度来说,春秋、战国才是本书叙述的重点,而春秋,则要用重中之重的笔墨好好写。
    (续上)
    春秋和战国,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东周”。
    周朝刚建立时都城在镐(hào)京(丰镐),从周武王开始往下传了十二任,到周幽王在位时丰镐被犬戎攻破,实际上大周到了亡国的边缘。只是后来他的儿子周平王即位,政权还姓“姬”,所以大周又向下延续了五百多年。
    周平王即位后便迁都到了洛邑,相比较来说丰镐在西,洛邑在东,因此后世以周平王元年为分水岭,以都城位置为命名根据,将周朝强行一分为二,之前的称之为“西周”,之后的称之为“东周”。
    平王东迁,虽然躲过了犬戎等游牧民族不断袭扰,但是却带来了更大问题,那就是天子权威的衰退。东迁之时周王室刚刚经历战乱,因此一穷二白,迁都后又处于诸侯国包围之中,所以虽贵为天下之主,却要看几个“地头蛇”的脸色,久而久之,威严尽失,再无天下共主的霸气。
    《左传》中记载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可见东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显露出了它的软弱。
    政治的博弈场中,没有人会可怜一个弱者。面对周王室的日渐衰弱,诸侯有的不是怜悯,而是僭越天子权威的快感,于是整个社会的政治格局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侯之间开始相互征伐吞并,大大小小的战争层出不穷,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根本没有正义的战争,全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目的而发动的侵略,霸权在这个时期逐渐显现。
    周王室王权弱化,诸侯国霸权强盛,社会的性质这时候也由奴隶制渐渐转变成封建制,从此开始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
    (续上)
    王室的衰弱,社会的混乱,诸侯国的动荡,看似一无是处的时代,却恰恰成就了思想上的闪光点,面对如此混沌不堪的现状,一大批思想家和改革家去深刻地反思救国救世的方法,从而致力于大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使得变法之声不绝于耳,改革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因此,百家争鸣,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个时期爆炸性发展,空前绝后。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等流派的出现,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管仲、韩非子、李斯、商鞅、邓析、惠施、邹衍、苏秦、张仪、吕不韦等等思想家及改革家的思想对抗,让这个时期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国学,其实最重要也是最广泛的部分就是来源于这一时期的文化。
    跟这一时期有关的成语,基本占了全部成语数量上的三分之一,且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典故。
    我国成百上千的姓氏,绝大多数也都来自于这个时期,可以说翻看这段历史,你能深刻感知到,自己的祖先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开创了本姓家族。
    各种流派的思想精髓,很多现在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不夸张的说,没有春秋战国,就构不成先秦的主体,就没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国的历史重在传承,以周礼为统治核心手段的大周更是如此,其中引经据典之处数不胜数,如果没有前史作为积淀,单讲春秋战国就不会理解那么深,我讲着吃力,您看着也吃力,所以周之前的上古史还是要好好说一说。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也未做到博览群书,更达不到点评历史的水平,所写内容,只是自己一家之言,担不起千夫所指之责。所书之处难免存在纰漏和谬误,语句不畅、错字别字不可避免,还望诸君不吝赐教,本人必当虚心采纳,完善提高!
    此致
    敬礼!
    本套书共十部,目录如下。
    第一部《古史迷思》;
    第二部《独霸天下》;
    第三部《群雄争霸》;
    第四部《晋楚替霸》;
    第五部《霸业不再》;
    第六部《吴越兴霸》;
    第七部《变革图强》;
    第八部《江山七分》;
    第九部《一统天下》;
    第十部《百家争鸣》。
    今天开篇,第一部《古史迷思》。
    第一章 创世之神 (1 历史的样子)
    笔者爱酒,最爱绍兴黄酒,每每写作之前,必热一壶,花生米当酒肴,甚是快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后来养成习惯,凡码字前必喝酒,似醉非醉间,才似有灵感,就像李太白一样,以酒为引。
    历史,有时候就像这美酒,越久远越醇香,研究历史,就是在品鉴美酒,需要细细地咀嚼味道,才能明白其中韵味。
    品历史,看人生百态,明兴衰得失,那让笔者热上一壶烧酒,与您慢慢讲述这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吧……
    (续上)
    什么是历史?
    广义来说,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都可称为“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而不一定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指的是狭义历史,即人类社会史,它的规范解释是这样的: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您可能会问了,历史不就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嘛,你怎么说还有诠释和研究呢?
    不急,慢慢来,咱们一个一个的说。
    首先,解释下历史的被诠释性。
    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所熟知,自然是通过文字记载的形式传播出去,传承下来的。
    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由人类个体书写的,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夹杂了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理解好恶,无不在其中,所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是对真实历史的诠释。
    其次,解释下历史的需研究性。
    历史靠文字记载,没有文字之前自然也就无法记录历史,这无疑是历史的巨大损失。
    商之前的历史,因为没有可辨识文字的记载,我们无法从现有史料中准确得知它的历史沿革和人物事迹,获取这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基本来自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于是只能以“传说”的形式被后人所知。
    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知道的中国最早的可识别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商朝人用这种文字记载了同时期祭祀、占卜等重大事件,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开始,被认为是信史的开端。
    随着文字和记载的逐渐成熟,到周朝时设立了专门记录历史的史官,从此便开始有了“应时历史”,也就是当时的人记录当时的历史。
    应时历史记载的可信度自然是最高的,最初的史官有着极高的职业操守,“不美化、不遮掩、只陈述、不附会”成为记述历史的潮流,其中以孔子为标杆楷模,他在写《春秋》时惜字如金,将以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极力不掺杂个人情感。
    然而即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完全不遮掩和美化,《春秋》中就有多处替天子遮羞,因为权势威胁而对有些事避而不谈等情况,这虽然给人一种“史无完史”的感觉,但历史事件件件真实,这其实已经很不容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官职业操守开始弱化,这个职业越来越变为统治阶级的美化者,所记历史成为权力核心标榜功绩的工具,开始为权力服务。
    然而也并非所有史官都是如此,司马迁就是个例外,他不为汉武帝歌功颂德,不为权势所左右,坚持了史官的底线。
    但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史官,因为他所写之史,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整部《史记》随处可见他以“太史公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因对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难以释怀,所以他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不能公平看待,而是带着有色眼镜批判;同时在记述《李将军列传》时,更是借李广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来映射自己,使个人情感肆无忌惮地倾泻而出,将历史个人化推向了顶峰。
    将个人意愿、政治需要表露于史这种行为,在后世史官笔下实际上成为常态,他们或者受制于权势,或者受制于自身,让历史成为了个人史、当代史。
    我们不能以此批评写史之人,毕竟如孔子、司马迁这样的大家都不能避免的事,又怎么能够去要求常人?一百个人写同一段历史,可能写出来就是一百个样子,要我写,同样会写成我的风格。
    但是,再怎么掺杂个人情感,历史主线不能变,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不能被篡改,因为这些东西一旦被改动了,对文化来说相当于灭顶之灾,没有人敢动这个底线,“千古罪人”的骂名没人背负得起。
    所以我们见到史料中,常会有给帝王安插上“高大上”甚至是神话传奇的出身,有为帝王所作不齿之事遮羞甚至避而不谈,有对拿不准的事件会有多种展现,但却没人去动历史发展的这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是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
    所以我们看历史,还要带着任务看,把握住历史主线的基础上,对存疑之处进行分析研究,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发掘其背后的真相,还历史本真;同时,更需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而这,就是笔者的初心。
    所以带着这样的初心,让笔者喝着烫好的烧酒,带您开始这段漫长,但又饱含人生哲理的历史旅程吧!
    第一章 创世之神 (2 神话唯物论)
    闲言少叙,正式开篇。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首中国朝代歌,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朝代的更迭,其中蕴含着一个个朝代的由盛转衰,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的伟大历程,可以说,每一段都是那样的有血有肉,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熠熠光辉。
    本书要讲的,便是朝代歌里的前两句,也就是先秦。
    (续上)
    都说要了解先秦史,重点是了解春秋战国,但笔者认为更关键的,是了解先东周史,也就是上古、夏、商、西周。
    先东周史是中华文明生长发展的根源,不清楚这段历史,就很难对中国历史有个溯源性的了解,就会对古人的想法不明所以,对他们的行为感觉古怪,讲之后的任何历史都会举步维艰,因此讲清楚这一段非常有必要。
    但毕竟这一时期距现今太过久远,没有可参考的应时记载,即便是后世史料中鲜有涉及,也多为口口相传所得,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因为古人对世界及人类起源并没有科学了解,所以多将起源问题归为神话,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传说,而对我们的人文始祖,则更多赋予了他们神的属性,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先人改造自然的崇拜。
    这种将先祖神化的情况,世界各地的任何一种文明都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平心而论,我们中国的神话更贴近于人性,夸张程度也算是最小的,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更加相信“人定胜天”,而不是夸大“神包揽一切”。
    基于这一点,虽说上古历史里充斥着形色各异的神话传说,但笔者觉得还是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待和研究,毕竟本人没见过神,自然也不相信类似于“女娲补天”这样的神奇本领的存在,看待神话的时候,理解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就可以了,不可能将其当成历史而宣扬。
    神话唯物化,便是笔者写上古历史遵循的根本。
    (续上)
    笔者虽然饮酒,但不误事,且特别喜欢较真,搞不明白的一定会刨根问底,寻根溯源,所以经常喝醉之后还在查阅资料,以求所写都有文献所出,不误导读者。
    特别是梳理这段没有应时记载的史料时,更是慎之又慎,因史料少且故事性不强,所以写作风格以科普和探究真相为主,诙谐调侃着实不适用,总不能本知已经够不严肃了,还以一种更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吧,望诸君海涵。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对盘古、女娲、伏羲、黄帝、炎帝、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等这些似人似神的人物早已耳熟能详,而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有巢发明住所、燧人非自然取火、神农种植作物、炎黄大战蚩尤等等这些故事,也是从小便熟知,张口就来,没有人去怀疑,或者根本就不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因为这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
    然而这些人文始祖到底是否在历史中存在过,那些历史事迹是否是他们所为,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因为没人见过,只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才在后世人心中固化了的形象。
    清朝以前的二千多年来,没有人愿意去涉足这个领域的探究,原因很直白,那就是无史料可考,研究到最后无非就是一个结果——一无所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续上)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没有这种迎难而上的探索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认识到了腐朽的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他们立志从思想文化上开始觉醒,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于是1915年时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知识青年发起了一次批判旧风的文化运动,被后世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当时的一批著名学者开始对中国古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其中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主要代表。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他曾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一文中提出了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从现今发掘出来的各种典籍来看,西周时期人们心目中最古老的人主是大禹,到了春秋末期才开始有了尧舜这样的圣王,而到战国时才出现了黄帝、炎帝这些更远古的华夏民族的始祖,到秦朝时才出现了“三皇”这些神化了的远祖,直到东汉时期才开始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也就是说随着时间越往后,出现的这些先祖却越古老。对此,顾颉刚先生提出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二是“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以虞舜为例,舜被孔子时期(春秋末年)的人看做是无为而治的圣王,到《尚书·尧典》(成书于战国初期)里就成了全方位积极有为的圣人,而到孟子时期(战国中期)又增加了“模范孝子”的内容,可以说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充实完善了舜这个人主的高大形象。
    最后,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也就是说,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不管这个事件在后世经过多少次的艺术添加和改动,也不管这个历史事件在它那个时期是否真的存在过。
    在此学说基础上,顾颉刚先生写了著名的《古史辩》一书,此后多位历史学家纷纷响应支持,从此民国学术中“古史辩”学派正式形成。
    



    
    图片不知怎的传不上。
    (续上)
    “古史辩”学派反对迷信上古史的传统解释,致力于建立可信谨慎的、新的古史研究解释体系,这种治学态度是端正的,这种治学方法是科学的,至今仍然具有史学方法论的重要启发意义。
    虽然“古史辩”学派是新文化运动思想观念在史学领域的产物,但是笔者认为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受当时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激进的史学流派,因为它对待历史的态度为我们研究上古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唯物史观的思路。
    但是“古史辩”学派否定一切无法证明的历史,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不是实事求是、客观看待历史的态度。
    所以,笔者并不倾向于任何学派,只是希望客观而唯物的看待历史,特别是上古历史,神话唯物化,便是笔者追寻的终极目标。
    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出了我们的上古史,都是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杜撰和添加丰满起来的,虽然可能真的存在这些民族的,或者说部落联盟的优秀人主,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是后人不断添加杜撰而成,因为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上古,于是也就成为了传说。
    (续上)
    中国人说起自己上古历史,言必称“三皇五帝”“尧舜禹汤”,他们已经司空见惯地被认为成了中国的共同始祖,而且按照同根同源的思维,按照历史传承的定式,后世很自然地赋予了这些人主血缘关系,比如认为有巢氏是燧人氏的父亲,而燧人氏是伏羲的父亲等等,目的就是一个,为中国华夏民族找到共同的始祖。
    然而事实上,这些人主可能是当时不同时期、不同部落里的优秀代表,其实并没有历史上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有巢、燧人、伏羲不一定谁先谁后。
    然而后世可不这么认为,特别是儒家,他们为了找到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的需要,为了以此固化天下一统的思想,而给这些人主安插了血缘关系,并排了顺序,使之一脉相承,并将他们的事迹越充实越丰满。
    而这本身,其实没有任何问题,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你历史够长,都会有这样的民族认同的需要,更何况是我们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了。
    那么,就让我们沿着自古流传下来的顺序,开始这段认识上古先王之旅吧。
    第一章 创世之神 (3 开天辟地)
    任何一个人类群体,在脱离了为填饱肚子而拼搏的阶段,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去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在那样一个原始的状况下,自然没有人会懂得这些,于是人们就将世界的产生最终归功于神或者是有神力的人。
    在古希腊神话中,依照诗人赫西俄德的历史史诗《神谱》所描写,世界上最早诞生了四位大神,他们依次为“混沌宇宙”卡俄斯、“大地女神”盖亚、“深渊神”塔耳塔洛斯、“爱欲神”厄洛斯。
    “大地女神”盖亚后来又生下了“天穹之神”乌拉诺斯、“原始海神”蓬托斯、“山脉神”乌瑞亚,自此这个世界上的主要构架都有了神来负责。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希腊人对于他们生存环境是如何产生的,并没有找到答案,无奈之下,他们给每件事物都安排了个神来负责,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非常多。
    而在古印度吠陀神话中,创世的主要功臣是无比巨大的神——原人普鲁沙。
    相传他长着数千个头、眼睛和脚,他的十根手指可以一直延伸而扩展空间,并且包裹着整个地面,这样的造型,自然就是古印度人心目中的万物之祖的样子。
    相传众神都要定期向普鲁沙贡献祭品(人),而普鲁沙也不客气,来者不拒,统统消化掉。
    说也奇怪,每次享受完祭品,他的身上就会生成清澈的黄油,而这些黄油之后又变化成了鸟类、动物、植物等等,自此世界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鲁沙的身体转变为世界万物的基础,由其心中生出月亮,由眼中生出太阳,由气息中产生风,由脐上生出空界,由头上生出天界,由脚上生出地界。
    再后来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永恒实体梵天出现了,他被神化成一切众生之父,也就是吠陀神话里的创世神。
    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印度神话中是先有的普鲁沙作为万物之基打好了基础,而后才有的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可见此说中的创世神是二神并立。
    而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里,则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认为他在六天的时间里,创造了天空、陆地、行星、太阳、月亮,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
    此说比之之前两种神话,可谓再次进化,它把创造万物的使命都交给了一个神来干了。
    (续上)
    而在我们中国神话中,这个创世神也独创性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盘古,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子将混沌劈开所致。
    有关盘古神话的渊源,学术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盘古的事迹记载,最早见之于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中。
    《三五历记》中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五运历年记》中记载:“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zī)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
    从这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后人对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形象描述,这体现了后人对于天地生成的好奇和不解,于是创造了盘古这样一个形象,赋予他开辟天地之能。
    然而早在这一时期,并没有介绍盘古是用什么手段来开天辟地的,所谓“用斧说”,是直到明代末年的时候,有个叫周游的人写了一部《开辟演义》的小说,才加入了用斧子的情节,从而才有了后世流传的版本。
    (续上)
    由于直到三国时期才第一次提到了“盘古”这个名字,所以后世有学者认为,“盘古”在先秦著作中从未出现过,晚于伏羲、女娲、黄帝等人主出现时间,所以盘古是后世所造,不应把“盘古神话”当做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
    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却在近现代具有较为普遍的认同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三国之前,不但有“盘古神话”的存在,而且在民间已经广泛流传,并有较为详尽的文字或绘画记载。
    香港学者饶宗颐在他的《盘古图考》一文中确认,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益州学堂周公礼殿壁画中,就已经出现盘古神像,从而又把出现盘古的时间提前至东汉时代。
    对于盘古出现的地域,也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盘古山,后世多认为在春秋时期的吴国和楚国之间。
    据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任昉(fǎng)的《述异记》中描绘:“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
    这里所说的“南海中盘古国”,其遗迹就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境内狮岭炉山,这里是古代瑶族的居住地。但是古瑶族是否跟盘古有什么关系,却没有明确的说法,实际上《述异记》也只不过是文学作品,其中内容没有历史可考价值。
    (续上)
    然而后世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盘古是外来的神,而不是中国本土的神,这就是所谓的“外来说”。
    众多“外来说”中除极少数主张“盘古”来自古巴比伦文明外,更多的主张盘古传说来自各地域文化的上古神话,而以盘古为古印度吠陀神话中原始巨神普鲁沙之说最为流行。
    二者都是用身躯化为万物,为万物之祖,而“盘古”这个名字,极大可能就是原人的梵语“Purusa”的音译。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等人也支持“外来说”,他在其《盘古考》中提出,盘古开天地的创世神话产生于佛教东传之后,在此之前盘古不见于中国的古籍和古画,所以也主张盘古来自古印度。
    然而这些都是猜测,但不管盘古最早出自何时,也不管他出自什么地域,总之他都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公认的创世神,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所带给后世中国的一种精神,我们姑且称之为“盘古精神”。
    首先,盘古精神表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盘古开天辟地,以人为本位,人开辟了天地,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人们经过劳动不息,就可以创造一切,这正是盘古神话所显示出的人本思想光辉。
    其次,盘古精神表现的是一种开创精神。盘古神话说“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说的是人定胜天,勇于去开创自己的生活,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所以,将盘古列为创世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盘古精神”已经定下了中华民族不怕艰险、勤劳奋进这些优良传统的基调。
    (续上)
    然而不管盘古从开始出现时,还是在后世不断杜撰丰满中,他被赋予的形象就是人的模样,即便是有人模样的神,也撇不开与“人”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人又是从何而来?
    这其实是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能讲清的,有人说,这还算问题,达尔文不是已经明确地提出进化论了嘛,人类都是由人猿进化而来。
    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设,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却没有非常完备的证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怀疑进化论的可行性,或者,它只是部分可行。
    如果人是由人猿进化而来,那么现在应该还有人猿存在才对,不可能所有的人猿都进化成了人啊,这就像由狼到犬的演变进化一样,不能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犬类,狼就不存在了啊,就从这点来说,也根本说不通。
    就在前几年,全球一千多个科学家,签名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进化论漏洞太多,且缺少足够分量的证据。
    2018年,美国教授马克·斯托克尔和瑞士科学家大卫·泰勒牵头联合100多位世界各国顶尖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个大型基因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地球上10万种生物以及美国国家基因银行里的500万个DNA断片进行研究后发现,地球上90%的生物其实都是在10到20万年前的某一个时间内突然出现的。
    这是“生物爆发”的有力证据,也是否定缓慢“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由此可以看到,进化论还是存在太多漏洞需要被证明。
    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笔者自有拙见,只是在此书中不是重点,所以略过。
    但,人类起源,绝非单纯进化而来,我们的祖先,也绝非是猴子那么简单。
    言归正传,有了之前对于天地万物产生根源的回答,人们才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类始祖的问题上,于是就出现了“三皇五帝”。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先来说“三皇”。
    所谓“三皇”,其实就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个杰出的、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部落首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他们的功绩,将他们一一神化,归类为神祇人物来供奉祭祀,并尊称为“皇”。
    相比较时间更为靠后的“五帝”,“三皇”更接近于神,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我们赋予的神属性要高于人属性,是被神化了的人类始祖。
    在不同的文献中,被界定为“三皇”的人物也各不相同。
    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三皇”被认为是“天皇、地皇、人皇(另一记载是泰皇)”,后世北宋时期的《太平御览》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而在西汉的《尚书大传》和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则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和神农氏。
    同样是东汉的学者应劭在其《风俗通义》中认为“三皇”是女娲、伏羲、神农氏,这里也是第一次将女性形象引入“三皇”之列。
    而如西晋史学家皇甫谧(mì)的《帝王世纪》、明清时期孙瑴(jué)的《古微书》等还认为“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而民间更是传有“三皇”为盘古、女娲、伏羲的说法,可见历来对此就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所谓“三皇”中的“三”,并非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有“多”的含义,泛指那些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民族领袖代表,所以对于以上提到了诸多人物,笔者认为有必要一一介绍清楚。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1 屈指可数的文献)
    因为三皇五帝距离后世太过久远,所以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文献少之又少,汇总了一下,也就那么几本,不妨在讲之前先把这些文献介绍清楚,以便诸君先入为主地有个直观印象。
    讲上古历史,必然离不开《史记》这本史学巨著。
    《史记》,是由西汉受到宫刑的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而写成,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后改为《史记》。
    在此之前,史书的记述方式以编年体和国别体为主,但是这些记述方式要么连贯性不够,要么直观性不强,于是司马迁首创了纪传体编史方法,从而开启了后世历代正史都为纪传体的先河。
    《史记》笔风独特,在写史的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共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臣等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在当时可谓规模宏大。
    但是《史记》也有一大缺陷,那就是对于上古史记述不多,对于夏之前的历史,也是以黄帝作为开端,这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确实是一种缺憾。
    鉴于这种情况,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皇甫谧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并写出了《帝王世纪》一书。
    (续上)
    《帝王世纪》对上启三皇五帝,下至三国曹魏数千年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考证和整理,尤其对三皇五帝的世系及社会活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补充,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所以我们在讲夏之前的上古史时,也多采纳《帝王世纪》中的记载。
    但是这里所说的“三皇”,皇甫谧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这跟《史记》是有冲突的,为了丰富《史记》中“三皇”的形象,就有人自报奋勇地站出来补充了。
    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司马贞。
    司马贞,字子正,唐代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为当时著名史学家,因是司马迁后人,因此世号“小司马”。
    因为家族血脉的原因,司马贞将毕生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完善祖宗的巨著《史记》上,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了《史记索隐》,其中对《史记》疏误缺略补正很多,可以说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也正因为此,《史记索隐》与南朝时期刘宋时期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同一时期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司马贞在研究《史记》的时候发现,其中对于常说的“三皇五帝”,只介绍了“五帝”而未介绍“三皇”,于是他广泛地搜集史料,最终写出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
    书里不仅补全了司马迁提出的天皇、地皇、人皇这“三皇”,同时还在《帝王世纪》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可以说是《史记》的有力补充,也为后世了解上古传说提供了素材。
    (续上)
    了解完了《史记》系列,咱们再来看记述上古史实的两部“通义”。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古文和今文经学家齐聚白虎观,针对“五经”的异同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辩论。
    究其辩论的原因,主要就是自西汉武帝以来一直是今文经学派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产生了分歧,所以今文经学派急需要利用皇帝的权威来开展这场辩论,并形成定论来压倒对方。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时,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开始大肆盛行。
    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汉章帝乐于见到这种辩论的出现,以使得谶纬迷信和儒家经典进一步融合。
    因此在白虎观,各门各派纷纷陈述见解,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汉章帝亲自裁决最终商定的今文经学经义,取名《白虎通德论》,并由班固撰成此书,最终定名《白虎通义》或《白虎通》。
    《白虎通义》继承了今文经学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普遍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钥匙,不许怀疑和批判,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
    这是统治阶级所希望看到的,将其视为控制臣民的手段,但是历史的教训是,任何学说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白虎通义》同样免不了这样的结局。
    (续上)
    而《风俗通义》出现的时间更晚一点,已到东汉末年,它的作者是东汉学者应劭。
    应劭,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曾任泰山郡太守,后依附于袁绍。
    《风俗通义》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应劭像《白虎通义》一样考证典籍,也像《论衡》一样纠辨谬俗,同时他加入了自己的案语进行评议,从而使《风俗通义》成为研究汉以前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最后要说一下《路史》这本书。
    《路史》的作者罗泌,是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此人年少时就聪颖过人,同时爱好读书,精于诗文,但是就是有一点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对科举入仕嗤之以鼻,所以他一生不曾参加应试,因此也就没有当官。
    由于历代史书中极少记录上古史事,罗泌为了补上洪荒之史,于是博采各种典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写成《路史》,记述了从上古到两汉的史事。
    《路史》之名取自《尔雅》中的“训路为大”,所以《路史》就是“大史”之意,形容包罗万象。
    历代研究评价《路史》的人很多,但对其褒贬不一。它文采瑰丽,考证精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佚闻,如《竹书纪年》《蜀本纪》之类,为后世研究上古史、特别上古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该书所用材料又良莠不齐,穿凿附会内容较多,同时神话色彩强烈,所以向来不为历史学家所采用。尽管如此,《路史》仍不失为一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史书。
    研究上古史,因为没有其他史料,所以离不开上述几部著作,但其内容不可全信,毕竟过于久远,也没有应时记载,凑合着用吧。
    至于《山海经》,则更加荒诞奇幻,向来不被史家接受,本书就算个别地方引用,也权当消遣,诸君不可引为正史。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2 天干地支)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史记》认为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汉,《史记》中开始出现他们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事迹记载,直到唐代司马贞为《史记》补全了《三皇本纪》之后,“三皇”的形象才丰满了起来。
    先来说“天皇”。
    这可不是日本的那个“天皇”,甚至于日本用“天皇”这个称谓时,都不知道中国最早人主中就有这样的人物,他们启用这个称号,极有可能是跟风追随唐高宗(高宗曾使用“天皇”称号,与武则天并称“二圣”),刻意拔高自己的出身罢了。
    我们所说的“天皇”,其实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天皇氏部族,这个部族的首领共十三个兄弟(一说十二个)。
    为了给“天皇”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将其归为盘古的后裔,这也好理解,盘古是开天辟地之神,他的肉身也化为了大地上的一切,所以由他孕育了“天皇”,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南宋时的《路史》中记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
    后有注解说天皇氏又称天灵,姓望,名获,字子润,号中天皇君。
    很显然,这全都是后世之言,试想,远古人有“名”有“姓”还说得过去,可是像后人一样又有“字”又有“号”,这不是后世杜撰又是什么?
    所以还是秉承“看神话当神话”的原则,不要刻意向正史上靠拢。
    (续上)
    对于天皇氏的长相,后世大体认知是一样的,那就是这十三个兄弟身材相貌都一样,以至于无法分辨,且均为人的头颅、龙蛇的身体、有龙一样的角。
    传说天皇氏的治所在今浙江省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良渚古城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大约存在于公元前3300年左右,天皇氏作为中华仅次于盘古的最古老的始祖,怎么也要比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要老吧,所以存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因而,治所一说要么是谬误,要么,良渚文化是在天皇氏遗址上再建的后期文明。
    不必纠结,饮酒再聊。
    相传天皇氏是古越族的祖先,后世活动于长江中下游的百越,其祖便是天皇氏。
    天皇氏不仅长相特殊,他们的事迹更是含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神属性明显高于人属性。
    相传天皇氏开始统治初期就遭遇了高温大火的劫难,原因就是当时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射到地面上,造成地面上的可燃物耐受不了高温而发生火灾。
    当然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空气什么东西也活不了,更别说人类了。
    为解天下大旱之苦,天皇氏领导了一次造天降雨的运动,至于怎么操作的,没有人知道,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可以遮挡过滤烈日的、可以创造雨水的大气层。
    有了适宜生存的环境,可是气候多变,有时风和日子,有时雷电交加,让人琢磨不透,无奈之下,天皇氏又开始研究“自创”气候的变化。
    研究的结果很伟大,他们发明了“五运”,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因其变化运行,故称为“五运”。
    天皇氏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所以也就从此刻开始,人们用“五运”来概括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知晓阴阳。
    在“五运”的基础上,才有了后世的“五行”哲学学说。
    “五行”包涵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
    五行学说经过不断发展,后被道教全盘接收,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而这种理论被后世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多个方面。
    不仅如此,后世凡是朝代更替,必将“五行相克”学说运用自身,比如前朝崇尚“火德”,那自己就选“水德”,从而体现自身取代上家是天命所归,从而容易被世人接受。
    (续上)
    在研究自然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天皇氏又惊奇地发现了“四季更替”这一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往复,周而复始,于是他们将一个四季周期定为一年。
    然而就算是这样,人们只知道四季变化,而不清楚时间过去了多久,于是几人商量过后,最终制定了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确定岁时节候。
    他们先制定了“十天干”:关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阳(癸)。
    之后又制定了“十二地支”: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阙(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zāng,午)、协洽(未)、涒滩(tūn,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即六十甲子,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用于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等。
    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就算到了现在,依旧将“干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个方面。
    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平时生活,天皇氏又发明了“数字”。
    当然这也只是传说,史学界普遍认为数字真正意义上被发明是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印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天皇氏发明了五行学说、天干地支、数字,实际上只是后人因为找不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于是强行加到天皇氏身上的,试想连这几位老兄的样貌都不能描述清楚,又怎会有人知道他发明了些什么呢?
    因此,笔者只重复史料内容,而诸君只当饭后谈资,不必过于较真。
    《三皇本纪》中说,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各传国一万八千年。同时史籍也指出,当时的“万”是今时的“千”,而当时的“千”是今时的“百”,所以换算成今时也就是传了一千八百年。
    即便成倍的往下缩减,这个时间也已经相当长了,比之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长得多,当然,这也就是个数字。
    (续上)
    天皇氏作为盘古之后的第一位人类始祖,加之后世不断对其形象及事迹的神化,使得后人将他们看作了上古之神,受到后世的崇拜。
    “神”这个字,最早见于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金文,古字形由表示祭台的“示”和表示雷电的“申”构成,寓意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天神。
    要说将这神的作用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中国本土宗教,莫过于道教了。
    道教的根本信仰是对“道”的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由此,神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所以道教的神仙特别多,凡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被道教神化,成为本教之神。
    对于天皇氏这样的上古神化色彩这么浓郁的人物,道教又怎会放过,当即封为“中三皇”中的天宝君。
    其实道家到处抢人的作法实在让人有些大跌眼镜,不仅不放过这些上古的人类始祖,到后期更是发展到只要是名人,不管什么教派,他们都打算收归囊中,比如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被归化后改称“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被称作“普贤真人”,观音菩萨被称作“慈航道人”等等,为了拉人入伙可谓不择手段。
    所以,作为创世神的盘古,早早就被归为了道教最高神之一,被奉为“元始天王”。
    不仅如此,道家还创造性地为盘古安排了家室,相传他与石涧积血中孕育的“太元圣母”通气结精,后来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东王公”,女的叫“西王母”。
    东王公又称木公、扶桑大帝、东华帝君,是所有男仙及天地间一切阳气的首领,掌管蓬莱仙岛;西王母则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掌管昆仑仙岛。
    两者常常并称,凡是升仙的人,必须“先见西王母,再谒东王公”,之后才能升九天,入三清殿,拜太上老君,见元始天尊。
    据南北朝时期的《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东王公和西王母后来生了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如此一来,也算是道教圆了天皇氏是盘古后裔的这个说法。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附会而成的神话故事,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天皇氏,是不是天皇氏发明的“五运”和“天干地支”,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3 年、月)

    相传天皇氏作为各部落首领在统治一千八百年后,另一部族在华夏大地上开始兴盛起来,那就是“地皇氏”。
    地皇氏共有兄弟十一人,相传姓岳,名鉴(一说名“铿”),字子元,号文悦。
    同样,这也是后人附会而成。
    相传地皇氏的治所在今黄河中游的龙门山、熊耳山一带,地属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很明显,地皇氏的部族聚集区比之天皇氏北移很多。
    为了给“地皇氏”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将其安插为天皇氏之子。
    这其实很荒谬,一是因为这是两个部落氏族,发迹之地又不同,怎能以父子相称?二是天皇氏是十三个首领,你地皇氏这十一个兄弟到底是谁的儿子?三是都过去了一千八百年,谁也知道人活不了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只传了一代?
    所以,神话传说自然漏洞百出,不能细想。
    但是如果要从传承的角度来考虑这事,那可以这样理解:天皇氏这个部落确实在中国最原始的土地上比较强盛,这种强盛持续了很多代,一千八百年也只是说明天皇氏部落强盛的时间比较长,后来逐渐衰落下去,而地皇氏部落此时开始兴盛起来,最终取代了天皇氏成为了最强盛的部落。
    (续上)
    宋代《洛书灵准听》中有关于地皇氏长相的描述:“地皇,十一君,皆女面、龙颡(sǎng)、马踶、蛇身。”
    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兄弟都长着女人的面容、高大的额头、马的脚掌、蛇的身体。
    相传地皇氏部落继天皇氏之后领导各部落一万八千年,同样是今时的一千八百年,时间不可谓不长久。
    《路史》中记载:“地皇以三十日为月,十一月为冬至。”
    相传地皇氏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们在沿袭了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基础上,规定了30天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从而使人们知道了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
    这个成就就更伟大了,从此人们知道了一年为多少天,可以数着天数过日子了。
    但这一看就是强加在地皇氏身上的功劳,因为“月”的出现,是人们根据月亮运转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3天,最终规定30天为一个月;而“年”一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人们研究发现这个时间在365天到366天之间,所以才有了一年大约有12个月的概念。
    但是古人并不知道年、月的划分从何时何处而来,所以才有了强加到地皇氏身上的状况。
    也正因为功劳巨大,且是最初的始祖,所以道家也不能放过他,尊为“中三皇”的灵宝君。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4 人首蛇身)

    相传地皇氏部落强盛了一千八百年后,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这个地方有人皇氏部落开始崛起,从而最终取代地皇氏部落开始统治天下。
    从天皇、地皇、人皇部落所兴起的地域来看,可以说是从南一路向北向东,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事实,中国当时各部族的发迹已经贯穿南北,中国从那时已经奠定了庞大版图的框架。
    相传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别号居方氏。
    不用问,跟天皇氏、地皇氏一样,这同样为后世附会。
    人皇氏共有兄弟九人,也是分别带领各自部族分治天下,共在位一万五千六百年,今时的一千五百六十年。
    这点很奇怪,为什么不是之前通用的一千八百年,而改成了这个有零有整的时间长度?
    笔者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查遍史料也没有更多发现,估计也只有司马贞能够解释清楚了。
    为了给“人皇氏”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也为其安插了个身份——地皇氏之子、天皇氏之孙。
    此说荒谬程度同地皇氏,这里不再赘述。
    《洛书灵准听》同样描述了人皇的长相:“人皇龙躯、人面、骧(xiāng)首。”也就是说人皇长着龙的身体、人的面容、马的头颅。
    由以上对于“三皇”长相的描述可知,虽然面相各不相同,但都为龙蛇之身,而“龙蛇之身”在古时往往被认为是圣王的异相,所以将“三皇”附会成这等形象,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续上)
    实际上,蛇作为一种奇异的生物,往往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所信奉的神中,同样有跟蛇关系密切的形象记载,而“人首蛇身”也并非中国专利,这种形象在世界范围内屡见不鲜。
    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外东北的斯古通部族的神话传说中,有被称为“穆杜尔”的巨蛇曾统治着大地,“穆杜尔”开凿了河床和湖底,因此被称为天和水的主宰。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之中,有相当多的部落都选用蛇来作为本民族的图腾,而其部族成员将人面蛇身之物来作为其部族的保护神。
    在伊朗神话中,“恶龙与暴风雨”的传说家喻户晓,恶龙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印度吠陀神话中,有纳迦和纳吉夫妻二神,他们的形象都是半人半蛇。
    在苏美尔神话中,有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他们是“人首蛇身”的兄妹,并认为是人类创造者。
    在希腊神话中,妖与神都有蛇的身影在里面。女妖拉米亚就是人蛇合体,而女妖美杜莎却拥有一头蛇发;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伊希斯,以及她掌管来生的丈夫塞拉匹斯,也皆是人首蛇身形象。
    由此可见,“人首蛇身”是一个普遍性的图腾形象,这种对蛇及其蛇文化的崇拜由来已久,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地信仰。

    
    (续上)
    那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说起来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蛇这种动物冷血且神秘,行动无声无息,特别是他那双眼睛和嘴中的獠牙,使得人们在面对它们时,都会感到毛骨悚然,产生畏惧心理。对于远古人类来说,往往会将敬畏的生灵与神联系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形象。
    再有,蛇是冬眠动物,它们会在春天觉醒并蜕皮,这种“死而复生”的超能力,使它们更加充满神秘感。
    同时,蛇还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而远古人类对于繁殖的需求是很强烈的,这自然也是古人对于蛇如此崇拜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对于中国来说,自古“龙”“蛇”不分,蛇形始祖自然契合了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说法,所以这种形象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续上)
    言归正传,再说“人皇”。
    人皇氏同样被道教所吸纳,为道教“中三皇”的神宝君。
    然而大多时候,后世并没有将“人皇”固化成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更多的看成是一个“座位”,只要是有德才的人主都可坐上去,比如《尚书大传》把伏羲氏放到“人皇”座位上,而《三坟》把神农氏放到“人皇”座位上,道教则把燧人氏放到“人皇”座位上等等。
    通过天皇、地皇、人皇的权力交替,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最原始的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雏形。
    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诸多原始部落,特别是以两河流域为代表的部落文明,逐渐成为了华夏大地上璀璨的明珠。
    然而因为种族文化的不同,临近的部落之间自然就会产生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向来只有两种:一种是靠武力,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领导其他部落;而另一种就是推举,谁的部落强大或者部落首领突出,谁就可以被推举为部落之首。
    这两种方式在之后原始社会权力更替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后者则更加像是禅让制的雏形。
    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统治地位的交接传递,想来也并非通过和平的手段,在一个部落衰落之后,必然会被更强的部落取代统治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的动力。
    第三章 风姓四祖(1 时代代号)

    说完了《史记》中的“三皇”,让我们将目光再投向被后世所公认的“三皇”之一——伏羲。
    要讲伏羲,那就必须先讲清楚有巢氏和燧人氏,因为传说有巢氏是伏羲氏的祖父,燧人氏是伏羲氏的父亲。
    那么这次还是后世因血脉传承而杜撰的结果吗?
    不急,再热一壶酒,慢慢听我说。
    有巢,顾名思义,就是有了房子居住,而“有巢氏”就是那个教民众建造房屋居住,以避野兽伤害的人(或人群)。
    最初的时候人类是住在树上的,后来逐渐到了地上生活,然而地面上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种环境下,人类不得已住进了洞穴。
    然而这一住就住了几百万年。
    穴居生活确实让人类摆脱了雨雪严寒的折磨,但是另一个问题却继之而生,洞穴内阴冷潮湿,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里,必然导致疾病的滋生,尤其是关节性疾病。
    从现在能找到的穴居人的骨骼化石可以发现,那时的人类饱受关节病的折磨,多数因此而丧生。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便是生活在大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而直到三万年前(最初认为是一万八千年,后修订)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所生活的时期,人类都还在洞穴中生活。
    穴居生活越来越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走出洞穴成为了大势所趋。
    大约在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出现了长期定居的村落。在七千年前的河北邯郸磁山遗址中,就开始出现了“半地穴”建筑;而到五六千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时期,开始进一步出现了整片的民居。
    这,都是“有巢氏”的功劳。
    (续上)
    《韩非子·五蠧(d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对于到底是谁教会了人类建造房屋,没有人知道,但是为了凸显这个人的地位,于是后世以他的功绩作为他的名字,称之为“有巢氏”。
    我们中华民族中素有崇拜“鼻祖”的传统,因此对于教会人类建造房屋的先祖有巢氏,后世尊称其为“巢皇”。
    再来看燧人氏。
    相传燧人氏部落所生活的地方经常刮大风,因此该部落便以“风”为姓,也就是说这个部落中人为了跟其他部落的人加以区别,便自称“风某”,所以“姓”就是部落种群的特定象征。
    相传燧人氏部落周围有一种树名为“燧木”,其特点是不仅长得高,而且含水量低,因其干枯的特性经常容易遭受雷劈而起火。
    经研究,燧人氏生活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的末期(距今1万年前左右),这也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那时候的人类不是吃植物的根茎,就是生吃动物的肉,还不曾吃熟食。
    虽然雷劈着火这种自然现象早就有了,但是人类对于“火”这种东西,有的更多是恐惧,把它视为怪物,向来都是躲得远远的。
    后来有人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尝了尝,这一吃不要紧,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味的食物,于是之后才出现了人类利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的行为。
    知道了火的用处,人类便希望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然而再大的天然火灾也会有熄灭的时候,这让那时的人非常苦恼。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塑造英雄,因为出于对人工取火的需要,于是燧人氏便出现了。
    (续上)
    燧人氏部落可能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有一天他很偶然地发现有一只鸟在不断地啄燧木,结果被啄之处先是冒出了烟,后就演变成了着火。
    这件事启发了燧人氏的这个年轻人,于是他折下燧木枝,模仿鸟的样子用树枝钻之,结果真的点燃了树枝。
    这就是“钻木取火”的由来,也就从此刻开始,开启了人类控制火的历史。
    《说文解字》中对“燧”的解释为:通“遂”,意为贯通黑暗,后指中国古代取火的工具。
    由此,将发明非自然火的先祖奉名为“燧人氏”,其实再合适不过,自此之后,果真随时可贯通黑暗。
    后世为了凸显燧人氏将非自然火带给了人类世界这个伟大功绩,尊称其为“燧皇”“火神”或“火祖”。
    当然,国外差不多同时期也已经出现了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究竟谁为世界首创,因为时代久远而很难评判,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燧人氏便是钻木取火当之无愧的发明者。
    虽说燧人氏在历史上是以获得取火之法而被后世所熟知的,但是他的历史功绩,还远远不止这些。
    (续上)
    燧人氏生活的年代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往往会被遗忘。
    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这就是“结绳记事”,虽然这比不上发明文字后记录事情那么方便,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随着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野兽飞禽的味道也不再是生肉时一样的腥味,而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味。为了区分不同的飞禽走兽,燧人氏又开始为禽兽命名。
    在燧人氏之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zhì)”。
    有了这样的分类,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加容易区分飞禽走兽的习性,知道了哪种动物危险,哪种动物可以捕食,从而更好地延续了种族的发展。
    也正因为燧人氏对中国建立远古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将其列为“三皇”之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巢氏、燧人氏,他们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代称,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祖先的崇拜,而不是特指的某个人或者部落领袖,所以后世有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为祖孙三代,其实也是体现了后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的期望,而并非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结绳记事
    第三章 风姓四祖(2 伏羲身世)

    伏羲,应该说在历史上的名字很多,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伏牺,只是音译不同,但都指的是同一个人(或者族群)。
    相传伏羲是燧人氏的儿子,这么说来他自然也姓“风”,子随父姓嘛。
    “风”姓,后世称之为“中华第一姓”,原因就在于从伏羲开始,才有了“姓”这个概念,而后世的姜、姬、韦、依、任、程、包、熊、栗、东、鲍、伏等姓,无一例外都起于“风”姓,真可谓百姓之祖。
    关于“姓”,以及“氏”“名”“字”等的发展演变,我们在日后自会详说,此处不再展开。
    说到伏羲的出身,《三皇本纪》里有如此描述。
    相传上古有一个名为华胥氏的部落,居住地在成纪,也就是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
    此部落中有一个名为“华胥”的女子,她生性贪玩,经常一人去往各地游历。
    成纪就那么大,转了几次之后就玩腻了,于是华胥产生了个念头,何不到那些更远的,没有去过的地方转转?
    在那个时代,人类生活的圈子很小,大部分人都只生活在自己的部落里,最远的活动范围也超出不了周围的几个部落,因为离开部落,便相当于进入了野兽及天灾带来的危险之中,所以像华胥这样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华胥不怕,她要做第一个走出家园的人,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驴友”。
    就这样,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果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里有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文地理,有她从未品尝过的果实,当然还有随时可要她命的野兽。
    但是华胥内心是满足的,因为她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
    实在不好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发帖都需要审核,审核时间不一,所以更新的就慢,再次道个歉
    (续上)
    就这样,这一天她来到了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放眼望去,平坦之地并无高树,灌木倒是居多,可奇怪地是,有一处区域竟然明显凹陷下去,于是好奇心驱使着她一探究竟。
    让华胥惊奇的是,此处并非天然形成,而是被人踩出来的脚印,只是这个脚印太过巨大,足足有一人那么长。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脚印,好奇心促使她用脚踩了一下这个巨人脚印,意思是想比较一下大小。
    哪成想,这一踩不要紧,她顿时感觉全身像触了电一样,疲惫不堪。
    困乏让她游历之心全无,无奈之下华胥只能返回自己的部落。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不知怎的,自己的肚子竟然一天比一天大,很显然,她怀孕了。
    自己从没有过什么不良操守,怎么会平白无故怀孕呢?
    华胥回忆许久,最终认定,此事一定跟踩巨人脚印有关。
    笔者看到这里都觉得这事太过玄幻,踩一下脚印就能怀孕,这样的故事情节,古人不去写玄幻小说都浪费。
    说来也怪,正常人怀孕十个月便要生产了,即便是最能靠时间的哪吒,也只在娘胎里呆了三年六个月,但是华胥肚子里的这个“神物”着实不一般,这一待就是十二年。
    (续上)
    未婚有孕,这在当时一点也不稀奇,人们在原始状态下,大多数人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没有人会在乎这事。
    但是华胥怀了十二年身孕而不生产,这就是怪事了,华胥氏族人不仅对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充满好奇,同时还有些许恐惧,有说他不是凡胎的,有说他不吉利的,总之议论纷纷。
    华胥也很着急,你想啊,她天天挺着个超级大的肚子,而且这个孩儿还一天天在长大,一个十二岁大小的孩子还在母亲肚子中,可以想象她的肚子鼓得有多么可怕。
    可能母子连心,腹中胎儿感知到了母亲的忧虑,于是就在十二年刚满之时,他终于破茧而出,呱呱坠地。
    笔者揣测,按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体型,华胥绝不可能是顺产,但是如果剖腹产的话伤口又会过大,性命自然不保,但是从文献中来看华胥完好无恙,这自然无法再圆下去了。
    可见传说就是传说,笔者如实按原文描述,诸君就当饭后谈资,不用过于较真。
    华胥女终于生产,华胥氏族人争相前来观看,结果一看到华胥所生之子,所有人几乎同一表情,先是惊恐,之后拜服于地。
    什么原因会这样?
    原来此子形象怪异——人首蛇身,这与之前介绍的天皇、地皇、人皇形同。
    “人首蛇身”为古人对神灵圣王的外形认同,所以华胥氏族人认为族群降下了圣明英主,于是对其尊崇有加,为其取名“伏羲”。
    (续上)
    这是《三皇本纪》中的记载,按照这种说法,华胥是伏羲的母亲无疑,但却从没有提到伏羲的父亲就是燧人氏,相反的,最有可能是成为伏羲父亲的,应该是那个留下大脚印的人。
    《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这个形象跟伏羲的长相不谋而合,而能在雷泽里留下如此大脚印的,当然就是雷神了。
    而且,雷神的龙身,自然不能像蛇一样无腿无脚,相反的却要有一双硕大的脚,这个形象确实符合后世对龙的样子的记载,如此来说,后世附会成分一目了然。
    对于将伏羲与燧人氏一脉相承,之前已经解释过多次,其实他们并无血缘关系,只是后世需要而强加上去的,所以这是乱点鸳鸯谱,如果真有华胥其人,估计都能被气哭。
    既然成为了父子关系,那么伏羲也一定姓“风”,于是伏羲便成为了风姓始祖。
    不管怎么说,伏羲总算出生了,而且一出生就是个十二岁的英俊少年。
    第三章 风姓四祖(3 封禅)

    相传伏羲“有圣德”,这一点自然也深得族人的认可,同时加上他出身及长相的不平凡,没有多久便被拥戴成为了部落领袖。
    伏羲确实是治理部落的优秀人才,华胥氏部落自此开始强盛,周围的部落纷纷归附,形成了一个以华胥氏为核心的、地域广阔的部落联盟。
    有人说,我们的名族之所以被称为华夏民族,是因为“华”代表的就是华胥氏,而“夏”代表的就是大禹的族群,“华夏”的意思也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族群形成的区域民族。
    有意思的是,因为当时华胥氏部落在今甘肃天水附近,远离中原腹地,在古代都被称为西域,并非中原华夏文明的中心,所以后世有人说华夏民族与中亚民族为同宗同源,似乎这么看也有一定道理。
    随着控制范围的增加,单靠伏羲一人进行管理已经不太现实,为了更好地实施控制,他将各部落分而治之,并任命官员进行管理,这是有史记载最早的集权分权管理模式,为日后国家形成出现后的治理探寻了道路。
    然而对于这一点,笔者确实不敢苟同。此时的社会状态,最多就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势存在,每个部落都有首领,你伏羲安排官员过去管理,人家部落能够同意?
    因为后世写史之人不了解远古社会状况,所以强行将自己所在社会管理制度加在了伏羲所处年代,可以说非常不专业。
    然而没有办法,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少,能有的看已经很不错了,挑刺的事就免了,因为有太多问题不合逻辑。
    伏羲所辖区域之广前所未有,从此结束了各部落各自为政的时代,逐渐转变为由最强部落统领的模式,这大大增强了区域人群的生存竞争力,所以古代典籍中将伏羲尊为最早的“王”。
    这其实也是后世误传,因为用“王”这个称号代表天下权力最高者始于周,此时根本没有这种称谓,如果非要用个名称代替,笔者认为将其称为最早的“天下共主”更为合适。
    (续上)
    相传伏羲在成为天下之主没多久,便到泰山进行了封禅大典。
    “封禅”的意思,“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后来演变成为帝王到泰山上祭祀天帝,以示权力受命于天之意。
    之所以选择到泰山“封禅”,是因为战国时齐鲁有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在此处封禅必然离上天最近,所以才有了后世帝王趋之若鹜到泰山封禅一事。
    “封禅”一词,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后被司马迁写《史记》所用。
    《史记》中有专门的《封禅书》一篇,记载说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后,认为自己地位已经达到顶峰,于是就想到泰山进行封禅。
    然而齐国当时国相管仲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自上古开始共有七十二代帝王人主进行过封禅,其中最著名的有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圣君,这些人都是受命于天,成为天下之主后才举行的封禅,况且封禅之时不是有嘉禾生出,就是有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一国之君都无法承受天下之主才能有的封禅大典。
    听管仲这么说,齐桓公自知达不到这样的地位,也没有那么大的功德和福报,于是只好放弃了封禅的妄想。
    此文中,管仲提到了伏羲曾进行过封禅大典,但却没有说他是否在泰山封禅,而去泰山之说最早起于战国,所以“伏羲去泰山封禅”一事必是后世附会之作。
    但不管伏羲是不是去泰山进行的封禅,但是按史料记载,他开了封禅之先河,后世有为之帝王,无不向往封禅大典,以期与圣君们并称于世。
    第三章 风姓四祖(4 发明家)

    能被后世称为“圣王”,自然不是白叫的,伏羲必有其过人之处,而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发明”,按史书所说,他做出的贡献,可谓数不胜数,且样样影响深远。
    古人最开始捕捉野兽,是使用简单磨尖的木枝或者木枝上绑磨尖的石器,捕获的效率极低。为了能捕捉到更多的野兽,伏羲积极研究捕兽工具,最后他受自然界中蜘蛛结网的启发而制成了网,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狩猎能力。
    如此一来,捕捉野兽增多而有了富余,一时吃不了的,伏羲便把它们分别圈养了起来,后来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驯兽之法,使得野兽成为了家畜。
    所以,我们现在所驯养的鸡、鸭、狗、猪等家畜,其实都是从伏羲时代开始被驯化而来的。
    因为伏羲驯养野兽的目的是为圈养而宰食,或作为祭祀用的牺牲,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庖牺氏”,原因就来自于此。
    伏羲不仅在物质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精神方面同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相传他发明了陶埙(xūn)、琴瑟等乐器,从此民间开始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类的生活。
    (续上)
    关于中国音乐出自何时,是不是出自伏羲制作了乐器之后,这在考古界一直没有定论,致使西方史学界一度认为中国乐器来自西方传入。
    然而一件乐器的出土却将中国音乐史提前到了公元前6600年。
    在河南,远古遗址非常多,最出名、最重要的应该是距今五千年到七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放在世界上也算是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然而就在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仰韶文化被发现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更为远古的遗迹,后被命名为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距今足足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这里震惊世界的发现数不胜数,而其中有一件非常古老而逆天的文物吸引了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那就是“贾湖骨笛”。
    此前考古发现认为,世界最古老的笛子出自埃及,但中国这件文物的出土将笛子的出现足足提前了几千年,这不仅改写了世界的音乐史,同时也证明,迄今为止笛子这种乐器最早出现在我国。
    “贾湖骨笛”的出土,证明音乐至少在八千多年前就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这无疑说明了中国不仅有自己的音乐,而且历史悠久。
    因此,不管将音乐带入人类生活是不是伏羲的功劳,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古人的伟大了。
    伏羲的成就,还在于他规定了“姓”这个区别不同族群的符号,他规定各部族以所驯养的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从而使得各族群有了区别其他族群的特定符号,自此,中华姓氏开始了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在规定姓氏的基础上,伏羲又变革了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外姓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相传伏羲还善于观察天象和地理,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出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八卦”的发明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后世的《易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老子更是在“八卦”的启发下才创立了道家的理论。
    相传伏羲还发明了“书契”(一说是黄帝发明),以此用做记事,从而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所谓“书契”,其实就是在有些物件上所刻的特定符号,它表达的是一种思想意识,这类似于文字的前身,但是没有文字完善。
    书契的出现,摆脱了结绳记事的繁杂和不好记忆的弊病,使所记事件更加明晰。
    而对于真正文字的出现,后世多认为是由仓颉最早发明。
    仓颉,相传原姓侯冈,名颉,又称史皇氏,《路史》称其有四目,也就是四只眼(注意不是“双瞳”)。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他善于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和鸟兽的足迹,并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造字圣人”。
    据明代《万姓统谱》和《明一统志》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而在《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史记》《说文解字》等文献里都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录,可见中国文字由仓颉所造更为后世所认可。
    然而,这也只是传说,仓颉所造之字为何样,至今没有人见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现最早的可辨认文字,也是到了殷商时期才出现的甲骨文,而甲骨文跟早它千百年的仓颉到底有没有关系,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书契

    

    书契
    第三章 风姓四祖(5 龙图腾)

    伏羲还有一项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龙图腾”。
    相传伏羲对野兽动物非常有研究,后来他便以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这九个部件,创立了一种图腾,这种图腾被命名为“龙”,也从此刻开始,开启了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图腾的历史。
    然而这种“龙”的形象,只是后世的一种说法,对于龙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自古就没有定论,各持一词,而通过有龙形象的器皿、纹饰来看,有的有翼,有的无翼,有的有角,有的无角,更有良渚文化中的兽身龙、查海遗址中的蛇形龙,可以说形象各不相同。
    而“龙”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直到宋元时期才成为了现今龙的样子。
    西汉时期的龙形象,身体细长如蛇,而且身尾不分,末尾有鳍;头部似鳄鱼,角似牛角,且前端略带弧形;分为有翼、无翼两种,有翼的翼似鸟翅;兽腿,足分兽足、鹰足两种,都为三趾。
    到东汉时期又发生了变化,主要以老虎的形象为主,身尾分明,个别有鳍;角依然似牛角,顶端前卷,也有似鹿角的;都有翼且兽腿较长。由此可见,东西汉“龙”的形象差别非常大,竟然出现了老虎的形象。
    之后一直到隋朝之前,龙的形象都是以虎形为主出现的,只是在其个别体征上有些差别。
    到唐朝时期,“龙”的形象才恢复到蛇体,而且体态丰满,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部都开始有鳞;头部似鳄鱼,上唇长下唇短,顶端成尖形;头部的角演变成为分叉的鹿角,同时又吸收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而龙翼已经演变成为飘带形,但是龙爪依然为三趾。
    (续上)
    到宋朝之后,龙的形象走向了相对程式与统一并臻于完善,龙的形象被定性为“九似”。
    所谓“九似”,则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这种形象的龙越来越接近今人对于龙形象的认知。
    此时的龙形象开始出现了四趾龙,这是与之前龙的形象有较大改变的地方。而到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了五趾龙,但是从此往后,三趾、四趾龙被称为“蟒”,五趾龙才能被称为“龙”,而“龙”从此也仅限皇家帝王才可使用。
    除此之外,元、明、清三代,龙的造型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但是此时却越来越重视龙所代表的地位,也就是皇权。
    从宋开始,龙纹就开始为帝王所独占,平民百姓不能滥用龙纹,不准穿有龙纹的服饰,龙袍更是只有帝王一人能穿。
    到了元代,对龙纹的垄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织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的缎匹,违者除没收其缎匹外,仍要将犯人治罪。
    到明代龙纹的使用和控制更为严格。明太祖朱元璋曾明文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
    清代皇帝服饰的龙纹也有明文规定,据《清史稿·舆服志二》记载:“皇帝朝服色用明黄,惟祀天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白。披领及袖皆石青,缘用片金,冬加海龙。”
    至此,便有了后世见到“龙”便认为代表的是皇家的观念。
    (续上)
    关于中国龙的产生,在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神异动物说”和“图腾合并说”最受后世认可。
    《辞源》中解释龙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来有不少学者认为龙就是鳄鱼,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龙是湾鳄、扬子鳄,这是“神异动物说”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
    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提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就是“图腾合并说”。
    “图腾合并说”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早在原始的社会状态下,因为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而“龙”图腾的创造者,因为后人找不到源头,于是就安插在了伏羲这第一个圣王的身上。
    1971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碧玉龙,又称“猪嘴玉龙”,后经考古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七千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龙”的形象。
    @介鸢 2022-10-15 14:30:59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err.gif
    -----------------------------

    

    

    “C”形碧玉龙
    (续上)
    然而有意思的是,其实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龙形象,竟然是猪的形象。
    比如兴隆洼文化中期,也就是距今7500年到8000年,就出土过猪首龙,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龙形象。
    因为从远古中国人就开始对“龙”进行崇拜,所以后世中国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放下对龙图腾的研究,咱们再说伏羲。
    讲到了伏羲,那就必须要提一下太昊,因为后世经常将太昊和伏羲合为一人,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举个例子,出生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他在《荀子·正论》中提到了“太昊”,而在《荀子·成相》中又提到了“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伏羲跟太昊并非一人,至少在战国之前不是。
    到西汉时期,古文经学大家、大儒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并推之为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引之于《汉书》,致使后世史籍相继沿用这种说法。
    所以我们不用过分纠结太昊是何许人,因为史料中也没有明确记载,总之他肯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人主,其地位跟伏羲不相上下,因此才会被合二为一。
    相传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一年,因其对后世贡献巨大,且为公认的第一个“王”,所以后人对其极为推崇,认为其列为“三皇”毫无争议,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因为伏羲的历史地位太过突出,后世儒家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承袭道家做派开始抢神,将其尊为五方上帝之一,称“东方上帝青帝”。
    道教之后不甘示弱,尊伏羲为“伏羲大帝”,地位自然在众神之上。

    

    猪首龙
    第三章 风姓四祖(6 女性始祖第一人)

    既然讲到了伏羲,那就必须要说说女娲。
    “女娲”这个名字,始见于西周末年的蒙学课本《史籀(zhòu)》,而“娲”这个字是女娲的专用字,也就是其它地方都不可以用,这就像武则天为自己设计的名字“瞾”一样,只有她自己可以用。
    根据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也是“风”姓,而且也是人首蛇身。
    注意,《三皇本纪》里可没有说女娲氏是不是女性,只是说他(她)继伏羲氏之后而统治天下,同时也没有明确他(她)跟伏羲的关系,只是说伏羲之后经历了数代,女娲氏才被推举为天下之主。
    不仅如此,《三皇本纪》还说:“无革造,惟作笙簧(shēng huáng)。故《易》不载。”也就是说他(她)在位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发明了名为笙簧的乐器,所以《易经》中并没有把他(她)记进去。
    在这里,司马贞开始认为像伏羲、女娲这样的先祖,人的属性已经开始大于神的属性了。当然这只是以他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的认识,因为这些先祖在历史上太过古远,后世难免会对他们进一步神化。
    果然,经过后世的不断丰满,先是逐渐给女娲赋予了女性性别,之后又赋予了女娲一个身份:那就是与伏羲同为一母,为伏羲的妹妹(也有说法是姐姐)。
    自此开始,女娲神的属性越来越被强化,最终成为了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最后跟伏羲一样,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续上)
    1942年出土于长沙的《楚帛书》里有这样的记载,它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后生有四子,分别为青干、朱四单、白大柟(nán)、墨干。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神,由他们轮流代表四时。
    《楚帛书》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它认为伏羲、女娲跟盘古一样为创世神,是开天辟地时就存在的圣灵。
    但是此时还没有二祖造人之说。
    到唐朝时,明州刺史李冗的《独异志》中才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於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从这里可以得知,唐朝时才有人认为,在天地初开之时除了伏羲和女娲外没有其他人,是伏羲与女娲二人结合之后才有的后世人类,所以他们不仅是创世神,也是人类的始祖。
    那么二神造人说是否最早起于唐朝呢?
    事实并非如此,现今发现的很多汉代石壁上,已然出现了“伏羲女娲交尾图”,此图中伏羲女娲二人因为下半身为蛇身,所以缠绕到一起,因此而得名。
    直至后世各代,特别是到唐朝时,“伏羲女娲交尾图”时常出现在全国各地。
    然而“交尾图”并非中国独有,在印度神话、苏美尔神话和希腊神话中都有提到蛇身交尾之事,而后世也都留有雕塑形象。
    印度吠陀神话中有纳迦和纳吉两个神,纳迦是“天龙八部”中佛祖的守护神之一,负责守护泉水、井水和河流,而纳吉是他的妻子,相传他们的形象就是半人半蛇。
    苏美尔神话中有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他们也是“人首蛇身”的兄妹,后来宁玛取来深渊上的泥土造出各种不同形态的人,恩基给他们设定了命运,并赐给面包让他们吃。
    希腊神话中有女神伊希斯,她主要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她的丈夫是塞拉匹斯,是掌管来生与肥沃生产力之神。这对夫妇也是人首蛇身。
    由此看来,人首蛇身的交尾图,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实际表示的意思是:阴阳相合,方可孕育万物。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10-22 22:07:04  更:2022-10-28 21:58:4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