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从尧到毛,俗话实说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从尧到毛,俗话实说[第1页]

作者:ty_悠然见南山901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前言 为什么从尧说起?

    秦始皇当皇帝的第十年,在丞相李斯的提议之下,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焚书运动。
    在这场文化大浩劫中,有一位在秦朝廷中担任博士(顾问)的儒家学者冒着杀头之罪将一部上古流传下来的奇书偷偷地藏进了墙壁。
    这位儒家学者叫伏胜,史称“伏生”。
    两年后,天下大乱,不可一世的秦皇朝在农民起义的大火中化为了传说。此后,楚汉相争,连年兵连祸结,伏生流亡异乡。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回到故乡,但由于刘邦并未宣布取消秦时的禁书令,伏生不敢让那部奇书重见天日。直到十几年后,汉惠帝取消了禁书令,伏生急忙拆墙寻找那部奇书。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奇书呢?
    它的书名就叫《书》,它是上古历代史官共同创作的,主要记录了上古君王和著名大臣的重要言论和政令,以及少量的政事,是一部上古政治文献的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据说,晚年的孔子对这部书进行了整理和汇编,他把这部书中的内容跟上古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从中选编出一百篇,合为此书,并把此书作为教育他的学生的教材之一。
    这部藏在墙壁里的书,并没有完全躲过劫难,原先一百篇的篇幅,伏生只找到二十五篇。
    此后,伏生在齐、鲁间开办学塾,专门讲解传授这部残书。他的学生们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把这部残书书写下来,流传世间。因为是上古传下来的书,汉代人称之为“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后来,在儒家学说独霸天下之后,《尚书》成为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又被称为《书经》。
    汉武帝末年,在孔子故居的复壁中发现了一批藏书,其中包括《左传》和《尚书》,后来孔子后裔孔安国把这批藏书献给了朝廷。孔府的这部《尚书》,也是残书,共四十五篇,都是用汉以前的古文字写成的。因此,这部《尚书》被汉人称为“古文《尚书》”,而伏生门人所传的那部,则被称为“今文《尚书》”。
    这两部《尚书》各吸引了一批学者研究,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研究的是“伪书”。其实这两部残书的内容除了文字的不同之外,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古文版的篇幅多。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在章句和训诂方面,这多半只能怪老祖宗,发明文字的时候没有连带着发明标点符号, 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从头至尾叠在一起的一堆文字,读者必须自己去判断读到哪里要停顿一下,读到哪里是一句话说完了,俗称断句,又称“句读”、“句逗”。而古文的意思很多时候像那天上的云朵,看上去像是一只马,也可以看成是一头驴,甚至一只虎,产生歧意是必定的,不产生歧意是意外的。双方的争论就是这么来的,甲说这一句到这里结束,乙说是到那里结束,甲说这个字作这么解,乙说作那么解。很多问题,这么一争,一辈子就过去了,后人接着争!直到“五四”运动洋人的标点符号引进来了,此后再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再为这争论了,但前面写的东西还没争出个结果来,还得争。
    不过,从晋朝开始,围绕章名训诂的争论渐渐少了,争了一千多年,再争也没劲了,学者们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发掘《尚书》这部书的内涵上,所谓“义疏之学”。
    儒家为什么把《尚书》看得跟性命似的?因为他们认为,这部书里所讲的东西能让人明白仁君治民之道和贤臣事君之道。学通了这两个道,国君就能做明君,而儒生也能做辅佐明君的贤臣。
    这部书是否真有这么神这里不作判断,但至少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它确实是很有意思的,想想吧,尧、舜、禹、启、商汤、伊尹、盘庚、周武王、周公……秦穆公,历史上多少传说中的大人物都在里面留下了话,而且极有可能是他们原汤原汁的话!虽然其中的虞、夏之书(有关舜和禹、启等的内容)被后世学者认为是汉儒夹带的私货,是根据儒家的政治理想伪造出来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中保留有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尧、舜、禹、启等人的片言只语。而后面的商书、周书虽然也有些私货夹带,但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
    我们中国人都自认是炎黄子孙,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商之前的夏朝,虽然发现了一些遗址遗物,但很可惜,没有发现文字。因此,夏以及夏以前的历史因缺乏要命的文字证据而无法被确认,只能当作传说。
    《尚书》是从尧开始的,第一篇就是《尧典》,主要歌颂尧的品德和功绩,讲了一些尧、舜的事迹,记录了一些他们的语录,不过,一般认为,那都是后人根据传说创作的。
    既然《尚书》从尧开始,本书也就从尧开始吧。不过,尧之前也发生过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也不妨附带说一说。
    @云顶咖啡2013 2022-10-11 14:44:14
    Mark一下
    -----------------------------
    谢谢!
    @ty_王永东1 2022-10-11 17:16:44
    要对《尚书》作译注,不简单,期待中。
    -----------------------------
    谢谢!
    @爱上你的Music 2022-10-12 07:54:13
    尚书中国的古书,奇珍异宝,涨知识
    -----------------------------
    谢啦!
    第一卷 传说中的时代



    一、尧之前


    [女人说了算的时代]

    至少在大约170万年前,我们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原始人了,不仅南方的云南元谋有,北方的山西芮城也有。
    原始人的生存环境非常险恶,大地上到处是杂木丛生,毒虫猛兽出没,而他们的手上只有一些粗糙简陋的打制石器,单打独斗很难活命,只能抱团生存。
    人数太少,力量不够;太多,又不易弄到足够的食物。所以,这时的原始人基本上都是几十个人结为一群。
    一个原始人群经过几代人的繁衍,人口增加到领地内的食物来源无法支撑时,就必须分出去一部分人,形成一个新的原始人群。
    到2、3万年前,原始人群已经遍及整个中国大陆及周边的一些地区。北自黑龙江、内蒙古;南至云南、广西;西起青海、西藏;东到沿海诸省,到处都有原始人群的生活遗址。
    这些原始人群中的大部分,后来融合成长为华夏民族。另一部分,则成长为给华夏民族不断添乱的戎、狄、胡、匈奴、突厥……
    每个原始人群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也可以说是领地,它们很少跟其他群体交往(从本群体内派生出去的除外)。由于不跟其他群体交往,繁衍后代只能在群体内部解决,今人称之为“内婚制”。
    这时候,人性跟动物性还非常接近,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杂乱而随意,什么人伦、辈份这些概念还没有进入人类的大脑。兄妹姐弟之间,母子父女之间,都可以自由配合,没有忌非。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性关系,今天跟这个配合,明天跟那个配合,完全随意,彻底自由。所以这时候的人,只知道自己的生母,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压根就没有父亲这个概念!
    内婚制实行的时间极长极长,从人类产生时就开始了。它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后代易患弱智、体质不良等先天性疾病。终于,这个问题逐渐被人类认识到了。于是,内婚制渐渐被族外婚所取代。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一开始,只是排除了母子以及同母兄弟姊妹之间的婚配。但是,由于父亲们始终不负责任地处于潜水状态,导致许多同父异母的兄妹姐弟也处于潜水状态,所以,排除了母子和同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之后,有遗传病的孩子仍然在群体内不断地产生。
    于是,人类终于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于是立下规矩,只要是同姓的男女,不论是否同辈,皆禁止婚配。不过,同姓不婚是周王朝才确立的规矩,周王朝之前的商王朝,还允许同姓婚。至于原始人群,也就是本群内不婚配,渐渐扩大到由本群派生出去的原始人群也排除在婚配范围之外。
    于是,原始人群(包括从这个原始人群派生出去的原始人群)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内部不能婚配的血缘亲属集团,这就是氏族!
    大约在母系氏族时代的末期,各氏族逐渐有了自己的姓。一个氏族只有一个姓,同一氏族的成员,属于同一个姓。
    最初的古姓,如婚、嬴、妫、妘、姺、妞、娸、媀、妄、娥、娃、姒、婤、始、嫪、姜、姬等等,都是女字傍,或者字里带个女,可见都是母系氏族的姓。
    我们以秦国公室的嬴姓为例,说明姓是怎么来的——
    嬴姓,来源于嬴氏族。
    据《史记》说,嬴姓的始祖是大禹的助手伯益,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这种说法已被近现代的许多学者推翻,他们认为,那时还没有赐姓这种事情,赐姓是后来才有的事。
    姓来源于一个氏族的图腾,由氏族的领袖(女性)母亲传女儿,女儿再传女儿……所以,嬴姓其实是来源于女修(一个名叫修的女人,她是这个氏族的首领)。
    神话传说,女修捡到一颗鸟蛋,吃了之后就怀孕。据《史记》说,她怀孕生下的儿子叫大业,大业生大费,大费生伯益。那么大业的父亲呢,自然就是那只下蛋的鸟!
    有没有搞错?能下蛋的应该是母鸟吧?还能当父亲?
    我们不信,古人却是信的。远古之人知识贫乏,显然还没能完全搞明白动物怀孕的原理。再加上母系时代不是一夫一妻,是群居群婚,女人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根本搞不清自己怀上的是谁的种。女修吃下那颗鸟蛋后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因此就认定,鸟蛋是她怀孕的直接原因。
    不过,女修应该是这个氏族的最后一任女性酋长,从她的儿子大业开始,这个氏族就进入了父系时代——男性取代女性执掌了氏族的领导权,所以女修就被认作这个氏族的女初祖。
    这个氏族世代相传地把那只“让女初祖怀孕”的鸟作为了氏族的图腾——“嬴”字在象形文字里,就像是一只有冠、有嘴、有两翼的鸟!
    一开始是在图腾柱或旗帜上画一只鸟的图形,后来那图形渐渐演变成象形文字,有了读音,就成为“嬴”字了,而这个氏族,也就以嬴为姓了。
    中国最初的古姓,基本上都是这种来路!
    禁止同姓婚配,就是禁止氏族内部婚配。氏族内部不能婚配了,只能跟其他氏族的人进行婚配,这就是族外婚。
    族外婚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一个氏族的男子到另一个氏族去生活,跟那个氏族的女子(不止一个)繁衍后代,死后尸体运回,埋入本氏族公共墓地;有的是两个氏族的男女在一起举行性聚会,男女双方在集会场所只要对了眼,立刻就携手共赴巫台,以野合的方式解决基本需求问题,完事后各走各路,互不相干,相当于今之炮友。后一种风俗似乎更普遍,它的残留痕迹一直到春秋时代都还保留着。
    族外婚仍然没有建立夫妻制,仍然是群婚制,所以子女仍然是只知生母,生父依然在潜水。子女跟随母亲,由母亲抚养,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由于没有夫妻制,这时也没有家庭,只有氏族,或者说氏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因此,一切财产和劳动成果都实行公有制,由首领分配给大家。
    氏族的祖先是女性,氏族的首领当然也是女性,并且首领之位也是由女性世代相传——由母祖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再由女儿传给孙女……如果某一代女首领没有女儿只有儿子,就从氏族中选一女子作为其继女,将来继承首领之位。
    同一女性祖先(始母祖)生下的若干支后裔,组成一个氏族。两个或若干个互相通婚的氏族,就结成了一个部落。
    [征服女人]

    在很多现代家庭里,谁收入高,谁就在家里说话算数。远古人类也是这样,谁能弄到饭吃就听谁的!
    一开始,因为制作和使用工具的水平低,男子渔猎收入太低,没有保障。女人采集、种植、纺织、制陶,收入比男子高而且稳定,男子要靠女人吃饭,只能听女人的。
    由内婚制变成族外婚之后,生出来的后代变得健康、强壮、聪明了。人一聪明,制造工具的手段就精细起来了,石器不再是简单的砸打,会磨制、雕刻、钻孔了。材料也不仅限于石头木棍,而把动物骨头、牙齿、蚌壳也包括了进来。到后来,学会了使用火,甚至取火。
    于是,工具由原先的粗大笨重变得小巧精致,石镞和骨镞被发明出来了、弓箭被发明出来了、鱼网被发明出来了、骨柄石刀被发明出来了!
    男人们渔猎的收入大大增多,猎获的动物多了,一时吃不了,就豢养起来,于是,人类学会了驯养狗,又学会了驯养马、牛,学会了养猪、鸡、鸭等其他牲畜。
    终于,女人们采集、种植的收入比不上男人们渔猎、畜牧的收入了,男人的腰杆越挺越直,说话越来越气壮,也越来越不把女人放在眼里了。
    正好这时,老天也来帮男人的忙,末次冰川消退了,气候日益变得温暖起来,江河水位也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变得更有利于渔猎。于是,在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八九千年的时候,渔猎经济取代了采集经济,男人们成了氏族或部落的顶梁柱。
    这时候的男人们,已经有能力远距离追逐兽群。在追逐兽群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一些非常适合种植的河坡谷地,于是留居下来,开始种植并驯养家畜,这些人就成了中国大地上最早专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农耕民族的先民。最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后跨进了早期农业时代。黄河流域以粟为主要农作物,长江流域则以稻为主要作物。
    另一些人没有发现适合农业的环境,或者发现了也不愿意从事繁重琐碎消磨人意志的农业劳动,继续在山林间过着天广地阔自由自在飘忽不定的游猎生活。随着游猎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渐渐学会了驯养和利用马、狗等动物,他们始终没有接触农业,也始终没有固定的住所,最后成为游牧民族。
    此时的农业,已不再是原先女人们从事的那种简陋种植业了,更适身体强健的男子来操作,于是种田这份工作理所当然地被男子接管。到后来,畜牧、制陶等工作也被男子不客气地接管了,女人就剩下纺织。
    这不是我随口乱说的,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男性的陪葬品多半是农业生产工具和木作工具,女性的陪葬品多半是纺轮。
    直接关系到饭碗来源的几个行业都被男性接管了,女人只得靠男人吃饭了,于是,话语权也就转移到了男人手里,社会进入了父系氏族时代!
    母系氏族时代,氏族的首领是由母亲传女儿一代代世袭的。进入父系氏族时代后,社会变复杂了,有些氏族的首领仍是世袭,有的却是改由选举产生,而且如果才德不胜任,氏族的成员可以罢免他,另选他人。如果是世袭的,首领当然要想办法确保继承人是自己的儿子。
    以前生产力水平低,整个氏族或部落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劳动产品全部分光了也不一定能维持全体成员的温饱。现在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分给大家后,还有了剩余,这就是私有财产。有了私有财产,男人们都想把它传给自己的儿子。
    于是,一个议题摆到了男人们面前:怎么确定并且确保儿子是自己的而不是隔壁老王的?
    这时候的人,对女人生育的原理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策很快就想出来了:变革婚姻制度,给女人们上规矩,限止她们的自由,不许她们再七搭八搭,必须让她们从一而终!
    虾米?想把老娘们沦为你们臭男人的生育工具和免费保姆?门都没有!女人们不答应,拚命反抗。
    其实,婚姻形态在男人们夺取话语权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以前,内婚制时,男人和女人想干那啥事了,随时拉过一个同族人就开干。后来,氏族内部不能那啥了,必须找其他氏族、部落的人干,这就不像内婚时那么随意和方便了,婚配对象渐渐有了固定化的迹象,也就是向对偶婚转化了!
    一开始的对偶婚,都是男子到女方家去生活,叫做“从妻居”。虽然已经对偶了,配偶关系仍未固定,男子有权另觅女伴,当然,女的也一样,有权另觅男伴。
    现在,男人们掌握了话语权,他们就设计了新的婚姻制度:第一,一夫一妻,夫妻关系必须固定;第二,女人必须从夫居住,不能再生活在自己的氏族里,那样她靠着娘家的势力,男人就管不住她!第三,家里的事必须是丈夫说了算!
    这等于是编了一个牢笼把女人关进去,女人当然不买账。于是,男、女之间的两性战争就打响了。
    令女人们无奈的是,男人的手段太多了,她们一点对策都没有。
    男人的第一种办法是买卖婚姻。产品有剩余了嘛,男人有了私有财产了嘛,财大气就粗,就有了条件向女子的父母兄弟提出购买女子的要求。
    第二种办法是交换婚,也就是换亲。其实,交换婚在母系氏族时代就已经有了,甲氏族派出多少名男子到乙氏族去居住生活、找婚配对象,乙氏族也派出多少名男子到甲氏族来居住生活、搞婚配对象。现在男人掌握了话语权,换婚就不再是男子去女方氏族生活,而改为女子到男方来从夫。女子不愿来也得来,这事没得商量,因为她的兄弟也要老婆。
    第三种,男人家里既无姐妹也无财产,一穷二白,但是仍然想要老婆,怎么办?武力抢婚!发达的肌肉是上帝赐给男人的礼物,不用白不用,用了不白用,所以男人们习惯于用肌肉解决问题。一个氏族或部落的男人纠集起来,去抢别的氏族或部落的女人,抢回来就分配给自己氏族的男人们做老婆。抢婚这种风俗,一直到清朝还遗留在民间。
    通过买卖婚、抢婚和换亲得到了老婆的男人,马上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家庭的产生,有利于婚姻关系的固定化,说白了就是有利于男人控制女人和孩子,女人和孩子都是男人的财产。等到孩子长大,孩子的婚姻就由一家之主的父亲说了算,这样,成熟的婚姻制度就算走上了轨道!
    不过,迫使女人就范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今天,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已沦为了战俘的女人还在时不时地祭起女权主义的大旗。
    至今,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中,还保留着妇女对几千年前这场婚姻变革的顽强抗争痕迹。比如,广西一些瑶族、壮族女子在出嫁后的最初一年甚至几年内“不落夫家”——新娘住在娘家,而不在夫家久住;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的女子出嫁前10天或3天左右,就开始“哭婚”。
    不过,再怎么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用了,总的来说,妇女同志们在这场战争中是一败涂地。遍布中国大陆的各氏族、部落,大致在距今 5000 年左右,就先后进入了男人说了算的父系氏族社会。
    [从黄帝到尧]

    抢婚,必然会引发两个氏族或部落之间的战争。而引发战争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抢婚,争夺生存资源,抢夺财物,猎取对方人头作祭品从而引发对方报复……战争的原因很多,因此,战争早在抢婚之前就有了。
    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部落跟部落就开始组成联盟,共同对敌。
    部落和联盟不仅仅是抵抗来犯之敌,也搞侵略和征服。被征服的氏族和部落有的灭亡,有的败逃穷荒,有的被迫投降,加入征服者的联盟。随着加入联盟的氏族和部落不断增多,某些部落联盟的规模就越来越大。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存在着三大族群集团:以黄帝部落为首的华夏集团(华夏族的最初班底)、东夷集团、苗蛮集团。每个集团都有一个核心的部落联盟,周围围绕着许多部落和氏族。
    华夏集团的势力范围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在这个联盟中,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最为强大。
    黄帝,据《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也就是说,少典氏氏族和有蟜氏氏族这两个氏族互相通婚,经过一段时期繁衍生息之后,派生出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两个近亲部落。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关于黄帝和炎帝的渊源,说法很多,远古传说,扑朔迷离,大多无稽,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史记》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这个似乎不确,那时还不可能有公孙这个姓。因此,《国语》的说法比较合理:黄帝号轩辕氏。
    “轩猿”,据现代学者考证,就是天鼋。鼋是一种形似乌龟的大型水生动物,天鼋应该是黄帝部落崇拜的图腾,最后变成了这个部落的姓。
    由于黄帝生长于姬水附近(姬水在哪里?现在还无法确定),故黄帝氏族又姓姬。
    据近代一些史学家推断,黄帝族发祥于陕西北部,后沿北洛水向东南下到与黄河交汇处,东渡黄河进入晋西南地区,继而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迁入今河北地区。
    据《国语·晋语》说,黄帝的子孙派生繁衍成了25个氏族,它们就是黄帝部落的主要班底,其中的14个氏族得到了姓,这14个氏族共产生了12种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其中的青阳氏氏族和苍林氏氏族是黄山帝部落的中坚力量,所以他们跟黄帝氏族同姓,都是姓姬。
    炎帝生长于姜水附近,姜水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省岐山东,故炎帝的部落姓姜。其实,说炎帝是黄帝的近亲很可疑,因为姜姓是古羌族的一支。
    而且,黄帝和炎帝似乎也没有多少兄弟情份,这两个部落可是着着实实地干过架的!
    因此,另有一种说法是,炎帝为神农氏(一说烈山氏),是一个很古老的氏族,它发祥于渭水上游,后沿渭水、黄河东迁至河南、河北、山东交界一带,距今五千多年前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相传共工氏及后来的“四岳”均为其后裔。
    据《史记·五帝本纪》说,华夏集团的老大本来是炎帝的神农氏部落,神农氏部落的强项是农耕,武力却是短板,但在黄帝和炎帝的时代,武力掠夺已成为了时代潮流,神农氏部落那一套跟不上形势了。强悍的黄帝部落就决心替代炎帝的领导地位。炎帝不肯失去领导地位,拚命发展自身的力量,并对拥护黄帝的氏族和部落进行武力压制。黄帝坚决地予以回击,于是,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展开了决战,前后打了三场大仗,终于打败了炎帝部落。炎帝族的一部分被迫北迁,其余则被黄帝族融合,构成了后来华夏族的基本班底。
    东夷集团的势力范围在黄河下游流域,由太皞部落、少皞部落和九黎部落等夷人部落所组成。
    太皞一作太昊,号伏羲氏,这个夷人部落生活在淮河支流颖河、涡河流域。又相传太皞居陈(在今河南淮阳县),为风姓,可能跟九夷中的风夷有关,这个部落以龙为图腾。
    少皞又作少昊,一般认为,太皞部落和少皞部落关系紧密,但少皞成为部落的时间比太皞稍晚。少皞部落故墟在山东曲阜,活动范围当在泰山以南。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的郯国为其后裔,据郯国国君郯子说,少皞部落一度很强盛,曾有凤鸟氏、玄鸟氏等24个氏族,全部以鸟为名。
    九黎主要活动于泰山以西及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交界处。九黎本来是受少皞领导的,后来少皞衰弱,就管不住九黎部落了。九黎部落的首领是蚩尤,传说他有兄弟81人。今人推测可能是他这个部落有81个氏族,这个数目可能有夸大,但九黎部落应该是十分庞大的。
    当时华夏集团由西向东发展,而东夷集团则由东向西发展,双方都在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当华夏集团东进到太行山以东定居下来时,跟西进的东夷集团终于发生了冲突。
    冲突首先暴发于华夏集团中的炎帝部落和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落(九黎族)之间。蚩尤善作兵器,且又人多势众,武力不强的炎帝部落不是其对手,地盘全部丢失,被赶到了桑干河流域。
    走投无路之下,炎帝就向黄帝求援。
    黄帝立即率领族众联合了炎帝的族众来攻打蚩尤,双方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展开大战,打得极其激烈。最终,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并在冀州之野擒杀了蚩尤。
    战后,东夷集团开始服从黄帝的领导,黄帝任命少皞部落中的一位酋长统领九黎部落。从此,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开始扩大交流融合,华夏集团的势力扩展到了黄河下游流域,黄帝成为了华夏和东夷共同尊崇的领袖,而华夏集团从此也开始迅速壮大,最后滚雪球滚成了中华民族。
    苗蛮集团盘踞在江、汉之间,在黄帝时代跟华夏集团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后来开始向北发展,与中原的部落和氏族长期交战,并不断交流融合。
    黄帝所领导的部落联盟是中华大地上最大的部落联盟,黄帝死后,继黄帝而成为该部落联盟首领者是颛顼。
    据说他是高阳氏部落的首领,相传他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
    颛顼死后,由高辛氏部落的首领帝喾继任为华夏联盟的首领。传说他是黄帝的曾孙。
    帝喾死后,他的接班人就是尧!
    二、尧之时


    [中古圣帝——尧、舜、禹]

    战国末年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将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的时代称为“上古之世”,将鲧禹治水时代称为“中古之世”,将“汤武征伐”时代称为“近古之世”,这里就借用一下他的这个说法吧。
    按照《史记》中的五帝世系,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则是帝喾的儿子。这个世系当然是不可靠的,没有任何根据的,是太史公根据神话传说推算出来的。
    事实上,正如太史公所指出的,《尚书》是从尧开始的,尧之前的黄帝等人,只有战国诸子百家留下的“不雅驯”的神话传说。所谓不雅驯,就是太夸张,太雷人,不靠谱。以上关于黄帝等人的历史也是现代的学者根据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综合推测出来的。
    跟黄帝等人相比,至少尧的一些事迹和话语《尚书-尧典》里还有记载。
    尧据说是陶唐氏部落的首领,故史称唐尧,他名叫放勋,尧是后人给他上的谥号——“翼善传圣曰尧。”(《谥法》)
    但是,谥号这个东西,是周王朝搞出来的,具体是谁发明的已说不清,有人说是周公,有人说是周懿王,还有人说是周恭王。于是现在有一种说法:尧之时还没有谥法,所以尧不是谥号,也是他的名。这个说法是缺乏说服力的。后人给前代的圣贤上谥号、称号、封号这种做法,历史上不要太多!汉元帝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其中的“宣”就属于谥号。汉之后给孔子上谥号的帝王还有一大把。汉、唐、宋人能给孔子上谥号,周人或汉人当然也可以给尧上谥号!
    据《史记》说,尧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挚。帝喾死后,一开始是让挚继位的,他干得不好,于是被尧代替。
    尧非但把国家治理得尽善尽美,还命人观测天象,完善历法,教导百姓种植和收割的时令,并且健全了法制,起用了许多优秀人才。总之,在他的统治下,九族敦睦,百姓安居,各种事业全都欣欣向荣,一切堪称完美!
    尧干了七十年(连他的年寿都是完美),决定要退休了。但他的儿子丹朱品德和才能都不咋的,尧不想把位子传给他,想传给四岳。
    照儒家的说法,四岳就是四方诸侯的首领。其实尧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了官僚机构和军队,国家政权的雏形已经具备了,但还远不是真正的王朝,仍然是部落联盟的性质,只是尧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权力比他的前任大,但也大不太多。因此,此时还谈不上诸侯,诸侯是周王朝实行分封之后才有的,所以,所谓四岳,实为尧这个大部落联盟中的实力较大的小部落联盟或大部落的首领,当然,借用一下“诸侯”这个较方便的说法也不是不可以。
    四岳不敢接受,尧就叫他们给他推荐个接班人。他们就说:“民间有个单身汉,叫虞舜。”
    《史记》这一记载有点不确,四岳不可能称他虞舜。舜名叫重华,因为他生有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孔),所以得了这么个名。舜是后人给他上的谥号,又因为他是有虞氏部落的人,故称虞舜。
    虽然《史记》说他是颛顼的五世孙,但从《史记》所述的他的经历看,他似乎不是部落首领。他是冀州人,是个多面手,种田、捕鱼、制陶、制作其他生活用品样样皆能。他曾在历山(雷首山)耕种田地,也曾在雷泽(雷水,在今山西永济南)捉鱼,同时在雷水河边制作陶器,还在寿丘(今山东曲阜东北)制作各种生活用品。
    据说,不论他到哪里工作,都能吸引一群粉丝来追随他,他每住到一个地方,那地方一年就能变成村落,二年就能变成比村落大的邑,三年就能变成一个城。
    他还是个大孝子,二十岁时就已经因孝行出了名,四岳推荐他时,他已经三十岁了。
    尧问四岳:“虞舜这人到底好在哪里?”
    四岳说:“他的父亲是个瞎子,而且为人不讲德义,他的母亲也不讲忠信,他的弟弟为人傲慢,总之,一门坏蛋,唯独舜是个大善之人,始终能以孝悌之道跟他们和睦相处,使他们不至于作恶。”
    尧说:“我倒要试他一试。”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
    注意:尧此时已当了七十年部落联盟的首领,就算他二十岁即位,也有九十岁了,居然还能一下子拿出两个未出阁的女儿,可见他老婆着实不少,而且其中一些老婆至少比他年轻五十岁以上!——儒家为了神化、美化他,也真是拚了,连这些细节都顾不得了。
    舜把一对姐妹花老婆按照娶新妇的礼节安排在他的居住地妫水河湾,尧对此感到满意。然后分配他各种困难的工作,舜都做得很好。尧很赞赏,赐给舜细葛布做的衣服、琴、牛羊,并且为他建造了粮仓。
    舜的父亲,没有留下名字,史称“瞽叟”(瞎老头)。舜的亲生母亲死得早,现在这个不讲忠信的母亲是后妈,弟弟名象,是这个后妈生的,长期以来,一家人总是结成统一战线挤兑舜。现在舜已经攀上了最高层,前程远大,舜的父母兄弟应该改变态度,讨好舜了吧?如果这样,那他们就是正常人,可这一家人都不正常,脑回路着实清奇!
    看到舜两个老婆那么漂亮,又得到了那么多财物,瞎老头三人对舜的杀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必须把舜除掉,然后三人接管他的美女财物。
    瞎老头叫舜到粮仓的屋顶上去涂泥——这个时候的建筑都是土墙,屋顶上缮茅草或稻草,然后再涂一层稀泥。等舜上了屋顶,瞎老头几个马上抽掉梯子,然后在下面堆起柴草放火。
    哪知,舜早有准备,上屋顶的时候故意带了两个斗笠,危急之中,他张开两臂,一手持一个斗笠,像鸟张开两翼般地从仓顶跳了下来。
    一计不成又来一计,瞎老头又叫舜去挖井。舜知道这又是一个阴谋,但作为一个恪守孝道的大孝子,他二话没说就去干。等舜把井挖到很深时,老头三人立即往井里填土,把井填平。
    瞎老头三人觉得这下舜铁定被活埋了,于是就开始瓜分舜的财产。
    象说:“这好主意是我想出来的,财产得由我来分,舜那两个妻归我,琴也归我,牛羊和粮仓归你们。”——看不出这家伙还是音乐爱好者,怎么音乐没陶冶出他的高尚情操来呢?
    瞎老头夫妇没有异议。
    于是,象住进了舜的宫室(此时一般人的住所也可以称为宫室,秦始皇之后才专指帝王居所),美滋滋地弹起了尧赐给舜的那张琴,先秀一把素质,同时也是对两位嫂嫂挑逗一下,等到了晚上,就要尽情地享用她们。
    正在一边做美梦一边弹着琴呢,舜从门外走了进来。
    原来,舜在挖井的时候,偷偷地在井壁上挖了一个支洞,当瞎老头三个填井时,他就躲进了支洞,并且由支洞斜着向上挖,最终回到了地面。——这心机深沉得简直可以跟大阴谋家比一比了!
    象看到舜回来了,先是大为惊愕,然后很不自在,对舜说:“我正在想念你,心里很难过啊。”
    舜说:“这好啊,你这样就差不多像个做弟弟的样子了。”
    此后,舜更加孝顺地事奉瞎老头夫妇,对弟弟也越发友爱。
    尧得到消息后,就试着把一些政事交给舜处理,舜干得非常好。尧对舜的考察长达二十年,考察完毕后,就让舜代理他执政,尧则退居二线。
    《史记》称尧“命舜摄行天子之政”,古人对古史的研究远没有今人深入,所以,在司马迁看来,从黄帝到尧舜禹,全是天子。其实,这个时候还没有天子的概念。
    首先,这时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国家政权,还没有称国,当然也就没有国君。
    其次,就算这时已称国,有了国君,也不称天子。天子这个称呼,是家天下之后才有的。家天下之前,当首领的都是凭本事,凭声望,凭势力,大家都服贴。家天下之后,天下的部落、方国难免就不服了,凭什么你要骑到大家头上来?这时就需要给出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君权神授——是天让我这样干的,我是天的儿子,所以,不论我怎么干,你们都必须服从。
    尧舜之时还不需要这么搞,所以还没有天子这个称呼。
    尧退居二线八年后才去世,舜为尧守丧三年,三年丧毕,他却没有继位,而是把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
    但是天下诸侯都不买丹朱的账,不去朝见他,也不接受他的领导,他们都自发地来朝见舜,接受舜的领导。丹朱见这个位子坐不住,只好让给了舜。
    舜任用皋陶、伯益、禹等贤才,把天下治理得太平而又兴盛。
    但是,尧的末年,洪水滔天,尧让群臣和四岳推荐善于治水的人才,群臣、四岳推荐了鲧。
    这个鲧,据《史记》说是颛顼的儿子,但他不是氏族或部落的首领。但他自己的领地,在崇(崇山附后近,今河南登封)。《史记》称他为“崇伯鲧”。
    鲧受命之后,就用筑坝拦堵的方法来治理洪水。结果,这里堵住了,那里却决堤了,顾此失彼,治了九年,治到尧去世了,也没能把洪水搞定。
    舜即位之后,到各地视察,看到耗费了大量民力和财力,洪水依旧在泛滥成灾,于是就撤了鲧,并把他流放到羽山,他最后就死在了那里。这是《史记》的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尧因鲧治水失败而杀了他。
    不过,现代有些学者又提出一种意见,认为鲧是因为争夺权位,触怒了尧或舜而被杀的,他治水不一定会失败,才治了九年,说失败还早着呢!后来禹也是花了十三年才成功的。因为尧、舜之时,正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末期,部落首领的特权日趋扩大,各部落内部以及华夏部落联盟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日益激烈,鲧被杀后,治水工程半途而废,当然就不可能全功了,这责任应该在尧,但后世儒家为了把尧、舜捧成神和圣,就让鲧背锅,说他辜负了尧的信任,治水失败,因而被杀。
    舜号召群臣四岳推荐能治水的贤才,群臣四岳马上推举了禹。
    禹是鲧的儿子,他名叫文命,是黄帝后裔中姒姓氏族的人,所以姓姒,姒文命。“禹”应该也属于后人给他上的谥号。
    禹受命之后,就在秦人先祖嬴姓氏族(也许已成部落)首领伯益以及周人先祖后稷的辅佐下,以工作狂的执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他先循山勘测规划河道走向和线路,立木为表记,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治水方案,并给各部落划分施工地段,顺便还测绘河山,给一些无名的山川命名。
    他吸取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决定采取疏导的策略,制定了全新的治水方略:把黄河下游堵塞的河川打通,使黄河归于大海;疏通黄河的各条支流,使之顺利地归于主流;把低洼之处围堰起来,使之成为湖泽,以调节水流量;在水浅处开挖河沟,泄其多余的地表水,使之漫散渐干成为良田。这个方略堪称完美!
    @zp5041 2022-10-17 14:08:05
    有意思,楼主抓紧更新。
    -----------------------------
    好的,多谢关注!
    做完了这些前期准备和策划工作之后,他就动员了各部落和氏族的大批人力,开始治水。
    他不仅每天都奋战在第一线,亲自带领大家苦干。还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省下来的费用就用于孝敬鬼神,让鬼神保佑他治水成功;他住在低矮间陋的房子里,把建宫室的费用省下来用于治水工程。
    他在陆地上乘车,在水里乘船,在泥沼地里乘橇,上山时穿着鞋底有锥齿的登山鞋(檋)爬山。
    禹花了十三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治水工程,其中的艰辛,后世文献多有记载,《尚书》中用禹自己的口气说到:“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
    据说禹三十多岁才娶妻,是在治水过程中娶的妻,妻子是涂山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名叫女娇(《吴越春秋》)。结婚后只休了四天婚假,他就急急地奔赴治水工地去了。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其间三次经过家门,他都没有进门去看看妻子。其中一次,是在他儿子启出生后不久,他在门外听到启在屋里呱呱地哭,很想进去看看,抱一抱他,但最终还是硬硬心肠离开了。
    由于禹抗洪救灾的突出贡献,舜就选定他为自己的接班人。舜在位三十三年后,正式传位于禹。十七年后,舜在南巡中去世。

    [禅让迷雾]

    尧、舜、禹是儒家竭尽全力推崇的圣帝,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文人拚命地往他们身上贴金,最终把他们塑造成了人君之楷模,理想人君之典范。到后来,在儒家嘴里,他们的道德、才能已经完美到了成神的层次。
    儒家最津津乐道的是尧、舜、禹的禅让,不把帝位传给儿子,而传给大贤,这足以证明他们的大公无私!
    然而,《竹书纪年》却无情地给禅让之说扇了一巴掌!
    《竹书纪年》是西晋时发现的春秋时期晋国史官以及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据《竹书纪年》说,尧晚年并不想把位子传给舜,而是想搞家天下,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可是那时舜的羽翼已经丰满,他以尧“德衰”为理由,发动政变,囚禁了尧并流放了丹朱,尧最终在囚禁中死去。
    而舜到了晚年,也一心想搞家天下传位给自己的骨肉,但是禹因为治水的大功早已成了功高震主的权臣,他毫不留情地把衰老的舜放逐到了穷荒边远之地,导致舜痛苦地死亡。
    无独有偶,《韩非子》也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可见,至少在战国末年,禅让的事还是众说纷纭。
    有意思的是,虽然儒家对尧、舜最为推崇备至,但禅让之说却并非出于儒家。有人说禅让说是孔子首创,这没有根据,《论语》中丝毫没有提到过禅让。现存最早提到禅让的文献,反而是儒家的对头《墨子》。可见,就连学问渊博的孔圣人,也没有认定有禅让这回事!
    其实,就算真有禅让之事,也不能说明尧、舜真的就有多高的道德情操。
    前面说过了,进入父系氏族时代之后,氏族首领就不全是世袭的了,有些氏族的首领是由全氏族成年男性选举产生的。选举产生,其实等于是禅让!
    而部落,是由互相通婚的两个或若干个氏族所组成的。那么部落的首领一般由该部落几个氏族中年龄最大、德望最高的氏族首领兼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么,部落中哪个氏族最强大,其首领就兼任部落的首领!
    以华夏联盟为例,黄帝部落是该联盟中最强大的,所以,该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只会是黄帝部落的人。但是黄帝部落这个大部落中包含着很多的中、小部落和氏族,它们的首领中必然有一些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如果这个选举产生的部落首领最终成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就也可以说他是接受禅让上位的了。
    由于部落是由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的,因而,就算是以世袭方式上台的部落首领,在部落内也很难做到事事作主。基本上各部落都有一个议事会议这样的机构,它们是由组成该部落的各氏族的首领组成的,本部落的重大事宜一般都要由议事会议商议决定。而碰到特别重大的事情,就连部落议事会议都不能作数,必须由部落的“人民大会”来决定。部落中所有成年男子均有权参加“人民大会”,关系到部落命运和大多数成员利益的重大决定,都必须经“人民大会”表决通过,方可生效。
    可见,部落首长和氏族首长一样,他们的权力都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在这种情况下,部落联盟的首领经由选举(禅让)产生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能说明首领的个人权力还没有大到足以控制一切,不得不禅让,跟道德的关系不是很大。
    [盛世迷雾]

    在汉代以来的儒家看来,尧、舜、禹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全国到处都太平和睦,到处都风调雨顺,人人都丰衣足食。总之,生活在那个时代,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里。
    因为按照周王朝的王道主义意识形态,君王道德高尚,上天必定赞赏嘉许,人间必定风调雨顺;君王失德,上天不高兴,不满意,就降灾人间。尧、舜既然道德如此完美,不风调雨顺王道主义就立不住脚!
    然而,中国人真的曾经有福消受过如此天堂日子吗?
    司马迁父子写《史记》时,儒家学说已开始独霸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领域,所以,《史记》对尧、舜、禹是热情歌颂,无限拔高的。但即使这样,《史记》也不得不透露,在尧的时代,有过大洪水,而且其规模空前绝后,事实上后世最失德的昏王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大灾。
    而《淮南子》则在赞颂尧的时候也不小心透露,尧之时,灾难还远远不止洪灾一个,“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
    照这么说,一会儿洪水滔天,一会儿十日并出,千里赤地,那简直是水深火热的地狱啊!
    至于《史记》之前的《吕氏春秋》、《孟子》暴露起尧时的灾难来,就更无顾忌了。
    可见,至少到西汉时,尧、舜时代的日子是好是坏还没有定论。
    而且《吕氏春秋》和《墨子》等书还零星地透露,尧时不仅有滔天洪灾,还有战争。而且不仅尧时有战争,舜和禹之时也同样有战争。
    黄帝之时,华夏集团还没有力量把其势力扩大到长江流域来,而尧之时,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而这时的苗蛮集团也正在大力地向北扩张,于是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
    尧首先对上的是驩兜部落,这是三苗族中一个以修蛇为图腾的部落,驩兜是该部落的首领,他率领部族从丹水(即丹江)下游向上游发展。丹水流域是通往陕西的交通要道,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理想的生存地,尧也带领着他的部落往下游来。于是,这块风水宝地就成了华夏集团跟苗蛮集团长期交汇、争夺的热点地区。
    尧在丹水之浦打败了驩兜。舜继尧为联盟领袖后,继续多次征伐三苗。到禹即位之后,趁着三苗内部发生变乱,“趁他病,要他命”,大举进攻三苗。在出兵之前,他发了一个动员令,指责三苗不敬神灵,且以重刑杀戮无辜之民,然后宣布,上天因为怜念民众,而要禹以威武之举来惩罚苗民,将其斩尽杀绝。也就是说,征苗是受命于天,“非唯小子,敢行称乱”(不是小子我敢自作主张来伐它的)。
    在激战中,三苗首领被箭射中,三苗大败,从此逐渐衰亡,只能接受被华夏族融合的命运,成为光荣的炎黄子孙中的一员!
    据《国语》说,禹征三苗胜利后,不仅仅是将三苗打败或赶走,而是“亡其氏姓”,也就是俘虏其人民作为奴隶。
    可见,尧、舜、禹三圣君对三苗的战争,已不再是黄帝之前那种单纯的部落之间的复仇械斗和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已转向了对财富和战俘的掠夺。
    三位圣君征服苗蛮集团,使华夏集团成功地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了长江流域,伟大的中华民族,雏形始现!所以征伐苗蛮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功劳,但却不符合儒家所尊崇的王道主义。因此,在儒家嘴里,都是苗蛮反叛,残害生灵,违反道义,三圣君才吊民伐罪的。
    反叛不反叛,只有天知道了。再说了,你德义高得跟天一般,人家孺慕归附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反叛?这逻辑就选择性忽略吧!
    可见,是否真存在过这么一个太平盛世,疑点极大。其实从黄帝到尧、舜、禹,都是神话之中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当不得真,不过里面多多少少还是包含着一点点历史的影子的。
    第二卷 扑朔迷离夏王朝



    一、夏朝建立


    [有没有夏朝?]

    曾经,夏朝的存在受到广泛的质疑。非但夏朝受质疑,夏朝之后的商朝也受质疑,因为它们不像商朝之后的周朝那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后来,甲骨文被发现了,笼罩在商朝身上的疑云被一扫而空。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发现夏朝人留下的类似于甲骨文那样系统的文字资料。
    不过尽管如此,夏朝的存在仍然是可信的。
    因为,曾经饱受质疑的《史记·殷本纪》关于历代商王世系的记载,已经被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证实为信史。因此,《史记·夏本纪》关于夏代历史的记载,一定也有它的依据,不可能是太史公父子向壁虚构的。
    其次,商代的文字、冶炼和制造青铜器的技术都已相当成熟,国家组织也已完全成型,从新石器时代,一下子就进入到这样的文明层次,实在是过于跳脱了。它的前面应该有一个过渡期,一个文明层次比商低一些的阶段。
    商代已有相当成熟的马车,而传说禹时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他被禹任命为车正,他的封地在薛(今山东滕县东南),春秋时的薛国就是其后裔。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相当成熟,而传说禹的时候已能用铜来铸造兵器,并且还铸九鼎,能玩青铜了!
    商的国家组织已相当完备,而传说中的夏已有官僚机构、刑法、礼仪制度等。
    总之,从很多方面来看,夏正是商前面那个初始阶段。万事俱备,就缺文字了!
    1959年,在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村,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个远古遗址。后来在豫东、晋南、陕东一些传说中曾经作过夏王朝都邑的地方也相继发现了相同类型的遗址。因为二里头村的这个遗址范围最广,遗迹最丰富,在同类遗址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此类遗址被统称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作三期),经碳十四测定,它的第一期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1600年之间。而现代史学界通常认为,夏朝的起讫时间是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所以,二里头的第一期正好是传说中夏朝的时代!
    目前,在二里头文化的范围内已发掘出了石器、骨器、玉器,和青铜铸造的刀、锥、铲、凿、镞(箭头)、戈、爵等以及铸铜遗址。它的技术水平,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到2000年)要成熟。
    可惜的是,依然没有发现文字资料。
    其实,也不是绝对没有文字资料。在一些早商文化(相当于夏代晚期)的传世礼器上,已发现了笔画规整、字形美观的铭文;在一些夏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经常有各种形式的刻划符号,其中一些已被认定为汉字的原型。不过,其数量还是太少,一鳞半爪,形成不了有力的证据。如果有殷商甲骨文那么多的文字资料,现代的学者们就可以破译这种文字,夏朝的神秘面纱也就可以揭开了!
    历史是铁面无情的,讲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没有文字,终究是夏代的一个硬伤,所以,夏代暂时只能被归入“传说中的时代”。
    [家天下]

    据《史记》说,禹因为治水有功,被舜立为接班人。他当了十七年储君之后,帝舜崩。禹为他守丧三年,三年丧毕,禹仿效以前舜的做法,避居阳城,让舜的儿子商均继舜之位。但是天下“诸侯”不买商均的账,都去朝见禹而不朝见商均。禹于是就不再客气,“即天子位,南面而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尧和舜,都没有国号,而禹已有了国号,也就是说,到禹这儿,华夏部落联盟已成为国家了,国号“夏”,夏国。夏国的国君,不称王,称后,确切地说是国君在世时称为后,死后则称为帝。所以,夏王朝实际上应该叫夏后朝,夏王国应该叫夏后国。
    禹为什么把国号定为“夏”?这“夏”的本意是什么?这是古往今来学者们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结论的一段公案!
    首先,它肯定跟季节夏无关。因为在周王朝之前,人们只把一年划分为春、秋两个季节,没有夏季和冬季,夏季包含在春季里,冬季包含在秋季里。商朝甲骨文里,有“春”字和“秋”字,却没有“夏”字和“冬”字。周王朝是农耕文明,农业生产对季节的掌握必须精确,所以一年划分成了四个季节。
    其次,夏与“华夏”也不搭边,把华夏指代中国或中华民族是后来的事,我前面提到的华夏集团并非当时人对自己的部落联盟的称呼,而是今人给起的称呼。所以,应该是华夏这个称呼来源于夏王朝,而不是相反。
    有一种说法,尧曾封禹为夏伯,禹因而以夏号国。这个说法倒是合情合理,以封号或封地为国号,在后来的历史上很常见。可是尧的时候还没有周王朝的那种分封制度,也没有五等爵位。但是,天下无主的空地应该是很多的,指定一块无主之地,给自己手下的大臣作领地,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能,这也可以套用周朝的说法称为“封”。
    王国维等学者还提出一个观点,生活在今阿富汗北部的大夏人跟夏禹是同一民族,大夏人是从东方迁到阿富汗去的。但即使这个说法可靠,也很可能是大夏人借了夏后国的名称,毕竟没有证据显示禹所在的那个部落叫夏。
    现代学者杨宽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夏”就是“下”,在古代这两个字是通用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既然是下,那么肯定是相对于上而言的。上是什么?当然就是天。那下呢,就是地。天帝是天上的王者,天上的事天帝说了算。我姒文命则是整个大地上的王者,大地上的事得我说了算!——这么看来,这个国号,满载着禹的雄心或者说野心啊!
    禹把华夏联盟变成了国家,而阳城,原来是禹的领地,现在就成了夏后国的国都。
    阳城在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现代考古发现,这里有一古城遗址,这个古城由东西两城组成,两城各有约百米见方,很可能就是夏后国最初的国都阳城。
    夏的国都,最初在阳城,后来迁都,一说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县),一说迁至安邑(今山西方夏县东北),一说迁至平阳(今山西方临汾南)。这是后话。
    既然能够成为国家了,说明禹对天下各方势力的掌控力已非同小可。男人好战,进入父系氏族时代以来,战争越来越频繁。而战争越多,首领的作用就越重要,相应地,他的权力也就越大,享受的特权也越来越多,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了。
    部落首领的权力自从进入父系时代以来一直在增强,但是在尧的时候,还没有大到能立国称君,据《史记》说,当四岳推荐鲧治水时,尧没有同意,但在四岳的坚持之下,他只得同意。到了禹这里,据《韩非子》说,禹召集“诸侯之君”在会稽山上开会,防风氏部落的首领迟到了,禹毫不客气地把他斩了。
    《国语·鲁语》也说:“昔禹致群神(各部落首领)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可见禹借着领导治水之机,已成功地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攫取了极大的权力,权力已大到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地步了,所以,立国称君也是水到渠成。
    进入父系时代以来,男人花了那么多心思、那么大力气制服女人,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不让自己的财产被别人的儿子继承去!现在,天下成了禹的私有财产了,你说他会让谁来继承他的家当?当然是自己的儿子!
    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搞家天下,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尧和舜都曾想搞家天下,都是非但没能搞成还丢了自己的君位,所以禹心里也是没底。因此,他没有直接指定儿子启为接班人,而是立威望很高的老臣皋陶为接班人。不料,皋陶被立为接班人不久就死了。于是禹又立自己治水时的重要助手,嬴部落首领伯益为接班人。
    但是,禹同时又放手让自己的儿子启培植势力,组建班底。而伯益虽然被立为了接班人,禹却没有马上放手让位,而是又干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伯益只能在禹的巨大阴影下默默地做一些禹安排给他的副职干部工作,组建班底?至多只能在梦里想想!
    于是,禹死后,伯益也仿效当初舜和禹的做法,先为禹守丧三年,然后避居箕山之阳(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让启去继禹之位。
    结果,天下诸侯不来朝见他,都去朝见启。于是,启就当仁不让地当上了夏后。而据《竹书纪年》,启并没有因此放过伯益,最后还是把他杀了。
    对于启得位这件事,《史记·燕召公世家》是这么评论的:“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禹表面上立益为接班人,却拚命安插启的支持者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等他老了,说启和他的人不能治理天下,传位于益。不久,启和他的支持者就攻打益,夺取了王位。因此天下人都说,禹名义上是传位于益,实际上是为启创造了条件,让他自己去夺取王位。)
    华夏联盟变成国家时,华夏周边的一些部落也先后立国称君,这些由部落或氏族所转化成的国家,被称为方国。大多数方国都是一些小型国家,有的甚至还没有称国,但也有一些方国,势力不比夏小。
    这些方国有的不属于华夏联盟,不受夏王朝的管辖。有的虽然属于华夏联盟,但在夏后政权所直接掌控的范围之外,只是表面上接受夏后的领导,内里自搞一套。位于今陕西户县的有扈国(有扈氏部落)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方国,它虽然是夏之同姓——跟夏一样出自姒姓部落,却不承认夏政权。事实上禹在世时它就不肯服从禹的领导,禹曾对它进行过多次征伐。现在它又跳出来反对启,理由是“尧舜举贤,禹独与之”(尧和舜都是让贤才接班,禹却私下传给了自己儿子)。
    启大会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县南),号召诸侯们出兵,跟他一起讨伐有扈国。他给出的开战理由是:有扈氏背离天道,政治腐败。
    什么叫背离天道?启是天的儿子,上天选定的人间君王,他的君权是上天给他的,具有天然合理性,神圣不可侵犯。有扈氏反对启,就是反对天,就是背离天道!
    启既然能够踢开伯益自行继位,当然不乏支持者,因此,他很快就纠集了一大帮人马,征伐有扈氏。有扈氏也发兵抵御,双方大战于有扈国都南郊的甘。
    在决战之前,启开了个誓师大会,发布了一篇誓师令。这篇誓师令后来被收入了《尚书》,名为《甘誓》。一般认为,现存《尚书》中的《甘誓》也是后人根据传闻所创作,没有多少原汤原汁的话,所以这里就不引用了。
    最终结果,有扈氏被灭,其部众成为俘虏,被罚作牧奴(从事畜牧的奴隶)。禹留下的老大难历史遗留问题,启一接班就彻底解决了,说明启能力还是有的。
    经过这一战之后,再也没人敢反对夏后启,“天下咸朝”。启稳固了政权,天下从此进入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时代。
    不过,虽然古今史家一致认定,从夏启开始就进入了家天下时代,但实际上,天下还远远不是他夏家的私物,方国林立,就算原华夏联盟内的方国和部落,很多也只是表面上或名义上服从其领导,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自治的性质。不要说夏朝,就是夏之后的商朝,都还没有做到完全的家天下,因为还没能像周王朝那样确立王室与方国之间的宗法关系。正如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所说的,商代的王其实只是“诸侯之长”,其权威只比春秋的霸主大一点点而已,周代的王才是“诸侯之君”,货真价实的君王。


    二、失国和复国


    [太康失国]

    儒家为了夸大德的作用,说启能得国,是因为他的德行比伯益高超。但喜欢跟儒家唱对台戏的墨家却不客气地打儒家的脸,《墨子-非乐篇上》说,启当上国王之后,讲究享受和游乐,喜欢打猎,还喜欢在野外吃野餐。
    估计墨家的说法更接近事实,毕竟,一个私心重到会搞家天下的人,还能有多少公益心?品德能高到哪里去?他夺了政权不享受难不成是要“为人民服务”吗?
    夏启在位十年就死了,他死后,他的儿子太康不再假惺惺地搞避位让贤这一套,老实不客气地直接坐上了王位(后位)。
    经过了禹和启两代人的过渡,到太康这儿,他显然觉得父死子继已是天经地义。既然他当夏后是天经地义的,那么他想怎么当就怎么当,再肆意妄为也是合情合理。
    于是,太康遗传了他父亲的爱好,成天沉迷于打猎,把政事丢在一边不管。有一次,他又到洛水北边去打猎,玩得太嗨了,整整一百天不回国都,浑然不知旁边有一双阴狠的眼睛早已盯上了他!
    这个人叫后羿。
    羿应该是他的名或号,后,可能跟夏后一样,也是国王的称号。这个后羿,是有穷氏部落的首领,既然称后了,那么此时的有穷氏部落应该也变成了国家,属于夏后国的方国,羿就是有穷国的国君!
    有穷氏部落原属东夷集团,跟少皞、蚩尤是一伙的,后来蚩尤被黄帝收拾掉,东夷集团投降,并入了华夏集团。表面上接受华夏联盟首领的领导,其实跟华夏集团并不一条心。夷人对夏王朝也是叛服不定,夏王朝国势强,它就顺服,国势弱,它就反叛。
    现在后羿见太康不靠谱,就有了叛心,趁太康不在家,后羿率领他的人马鸠占鹊巢,把斟鄩给占领了!斟鄩在今河南登封西北,是夏后国此时的国都。
    太康玩到尽兴了,终于想要回家了,可是他却悲哀地发现,家已经回不了了,他被后羿的人马阻挡在黄河的对岸。
    夷人,相传是弓箭的发明者,因此我们的老祖宗造的“夷”字就是一个人背着一张弓。不用说,夷人善射,后羿本人就是以射术著称的。所以,有穷氏军队的战斗力显然不弱,太康的军队拿后羿没办法,只得在黄河对岸安顿下来。
    大概有穷国不是强大的方国,所以,后羿还没有底气当夏后国之主,只是把太康这个国王赶到一旁,自己则在斟鄩代替太康治理夏后国。名义上,夏后国的国君还是太康。
    太康一共当了二十九年国家元首,他死后,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夏后。仲康只是个摆设,实权仍然在后羿手里。
    [寒浞代夏政]

    仲康在位十三年而死,儿子相继位。
    这时候后羿仍然把持着朝政,但他毕竟是神射手,一段时间不射猎就要手痒,因而越来越醉心于田猎。
    夏后相趁后羿外出打猎,逃脱了后羿的掌控,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以寻求斟灌氏部落的保护。斟灌氏部落是姒姓部落派生出来的,是夏后相的同姓。
    这样一来,夏后国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斟鄩,以后羿为主;一个是帝丘,以夏后相为主。夏后相在斟灌氏部落的支持下,对夷族发动了几次征战,元年征淮夷,二年征风夷、黄夷,七年征于夷。
    这时后羿已完全走上了太康的老路,对田猎越来越痴迷,不修民事,弃其良臣,把政事全部丢给自己的助手寒浞去处理。
    寒浞是原东夷集团中伯明氏部落首领之子,因为他善于用谗言害人,被伯明氏部落首领(那时已成方国,称为伯明后了)赶出了部落。被后羿收留,由于他舔功好,后羿很喜欢他,用作助手,让他居住在寒(今山东潍坊东北)。
    后羿把政事丢给寒浞之后,寒浞手里顿时有了大把政治资源,乘机收买后羿的部属,培植自己的势力。渐渐地,他的势力已远远超过了后羿,于是他乘后羿不备,把他杀掉,然后自立为夏后。
    寒浞杀掉后羿后,把后羿的肉煮熟,逼迫后羿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坚决不吃,寒浞就把他杀掉,然后夺取了后羿的妻室,非但夺了后羿的妻室,连后羿的有穷氏国君之位也一并夺了。
    后羿的妻室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豷。这两个儿子长大后,寒浞把浇封于过(今山东掖县西北),把豷封于戈,让他们都成独镇一方的部落首领,以巩固其统治。
    随后,寒浞命浇出兵灭掉了斟灌氏部落。
    夏后相逃到了斟鄩氏部落,浇追杀过来,把斟鄩氏部落也灭掉。这次夏后相没能逃脱,被浇杀掉,他总共当了二十八年半壁江山的国君。
    至此,夏后国重归统一,全部处于寒浞的统治之下。寒浞这个伯明氏之“谗子”,很蒙上天眷宠,居然当了四十年大一统的夏后,加上灭相之前,他的统治要长达五十年以上。

    [少康复国]

    当寒浞的儿子浇灭斟鄩氏部落,杀夏后相时,夏后相的妻子后缗正怀着身孕。她很机灵,从墙洞逃出,逃回了她的娘家有仍氏部落(在今山东济宁东南)。与此同时,忠于夏后相的大臣伯靡逃奔到了有鬲氏部落(今山东德州东南)。
    后缗在有仍氏部落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有仍氏部落任用他为牧正(主管畜牧的官员)。寒浞得到消息,派人来追捕他。
    少康又逃到了舜帝的后裔有虞氏部落(在今河南虞城东北),当了个庖正(管伙食的厨官)。
    后来,有虞氏部落的首领虞思知道了少康的真实身份,他不忍心大禹绝后,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并在纶这个地方(今虞城东北)封给少康一块方10里(长宽各10里)的田,还赐给他500个奴隶。
    少康一跤跌进了白米囤里,有那么多土地,还有那么多不用开工资的免费劳力(奴隶)为他种田以及干其他的活,他的日子要多滋润有多滋润。但是,少康没有因此而消磨意志,没有满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奴隶主腐朽生活,而是志在兴复夏室。
    他广布恩德,招徕收留夏之遗民、遗官,积蓄力量,一面跟有鬲氏部落的伯靡取得联系,一面派大臣女艾到寒浞的大儿子浇那里做间谍,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到寒浞的小儿子豷那里去做间谍。
    终于,条件成熟了。
    伯靡凭借有鬲氏部落的军队,再收罗了斟鄩氏部落和斟灌氏部落的残余势力,向寒浞发动了攻击。与此同时,少康派人在两位间谍的里应外合下,灭浇于过,杀豷于戈。
    寒浞的势力被一锅端,少康重回故都阳翟(此前何时成为夏都已不详),重建夏朝!
    据文献记载,少康除了兴复姒姓的夏朝,还发明了箕帚,以及用粘高粱制酒的方法,因此有一种说法:少康就是杜康,是制酒业的老祖。
    不过,考古发现,比少康早好几百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酿酒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了,杜康这个祖师有点名不符实。
    三、夏亡



    少康在位二十一年,去世后由儿子杼继位,这个杼,有的史书作伯杼、季杼,可能就是去豷那儿搞地下工作的那位。
    相传夏后杼发明了矛和甲,派他的儿子征伐东夷,一直打到了东海边,摆平了蠢蠢欲动的东夷人。
    杼在位十七年,他在位期间曾两次迁都,一次是北渡黄河,迁到了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又南渡,迁到了老丘(今河南开封东)。
    杼之后的槐、芒、泄、不降、扃、胤甲,没有流传下什么事迹来,只知道到胤甲时,夏王朝开始没落了,因而又迁都,退居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胤甲在位二十一年,也许没有子嗣,所以接他位的是不降的儿子孔甲。不过,也有不同说法,《路史》就说胤甲和孔甲是同一人,但《路史》是南宋人所写的一部杂史,可信度肯定不如《竹书纪年》等。
    孔甲在他父亲不降死后就企图夺取王位,没能成功,于是他就将希望寄托于鬼神,狂热地祭祀各种神鬼,现在终于如愿当上夏后,于是他对神鬼的祭祀更加热衷,而且“喜方术鬼神事”,喜欢拿迷信的事情蛊惑人民群众,毒害社会风气。
    这还不算,他还热衷于淫乱——这个事情帝王几乎都热衷,后宫一大堆女人,哪个帝王不淫乱?不淫乱你后宫关着那么多性奴干什么?干吗不稍微讲一点仁慈,把她们放了?所以这个不能算孔甲特有的毛病,是帝王通病。
    喜欢迷信灵异,就有灵异之事降临。这不,天下降下了两条龙,一雄一雌。这可是稀罕物,孔甲把它们视作珍宝,马上派人去找善于饲养龙的氏族豢龙氏,结果却没有找到这个传说中的氏族——这种有特殊技能、特殊受好的氏族,肯定不会长期生活在人类圈里,一定是追着龙的踪迹不停地迁徙的。
    于是只能向全社会招聘龙的饲养员。
    有人推荐了尧的后裔刘累部落里的某个人,刘累部落在今河南偃师县南,那人不知是否该部落的首领?据说他曾在豢龙氏那里学过驯龙的技能。
    孔甲把两条龙交给他饲养,并赐姓他为御龙氏。哪知,那伙计学的是驯技术,饲养方面却是外行,因而那条雌龙被他养死了。
    那伙计就把死龙的肉做成肉羹,献给孔甲吃。想以此敷衍塞职,蒙混过关。哪知,孔甲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责成那伙计找一条雌龙回来。那伙计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就闪,从此杳如黄鹤!
    到底有没有龙?应该是有的,要不古往今来那么多记载都是胡编的吗?但是,那些记载中有没有神化的成份?肯定有。所以我还是换个问题吧,古人所谓龙到位底是什么动物?
    我只知道,扬子鳄是被古人称为猪婆龙(龙的一种)的。依次类推,古人所说的龙,也许是某些实有动物,在传言过程中被神化了,只要看看黄帝他们被神化到了什么程度,动物被神化也不是不可能。再说几千年来,肯定有许多动物灭绝了,其中说不定就有被古人误认为龙的动物。——这是题外话。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一说九年),他之后是他的儿子皋。皋在位十一年,崩,子发立。
    发在位十三年崩,子履癸立。
    这个履癸,周朝人给他的谥号是桀(谥法:“贼人多杀曰桀”),他便是夏王朝的掘墓人!
    夏桀这个人,卖相非常好,真正的高富帅,《荀子》说他和商王朝的末代君主纣王两人都是“长巨蛟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放在现在,做个影星、主播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割大把粉丝。
    桀是个大力士,他能够用手把钩子掰直,能够制服带角的野兽,能推动大牛,能在水中杀死巨鳖,能在陆地上搏杀熊罴。
    颜值这么高,皮囊这么完美,身体又这么强壮,精力又这么旺盛,照理能干出一番非凡事业来呀。事业确实干得大,可惜他是朝反方向干的,生生的把一个传承了四百七十年的王朝给干寂寞了!
    古代典籍轮番上阵,争先恐后地往他头上堆恶行:
    《竹书纪年》云:“桀(筑)倾宫,饰瑶台,立玉门。”
    《管子》云:“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譟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桀无天下忧,饰妇女钟鼓之乐。”
    《列女传》云:“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妹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
    《列女传》是汉代人的作品,注意:到汉代这里,已出现酒池的说法了。
    同样是汉代人的《韩诗外传》对这条罪行作了细节补充:“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为了搞酒池,产生的酒糟堆成了高丘,站在上面足以看到十里之外,或者在十里外就能看见那巨大的酒糟山丘。
    《帝王世纪》云:“末喜(即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桀的宠妻妹喜喜欢听丝绸撕裂的声音,他竟然命人大量地撕毁贵重的丝织品让妹喜一饱耳福。
    ……
    桀即位的时候,夏王朝已经危机四伏,他没有致力于去弊除害,改弦易辙,反而肆意妄为,倒行逆施。
    他生活奢侈腐化,据《管子》说,桀后宫有女乐三千人,个个都穿着昂贵的绣了花的衣服。为了维持奢侈生活,他不惜大肆搜刮百姓,加重群众负担。对于人民的不满,他实行铁腕政治,高压手段,暴虐无道。还穷兵黩武,频频发动对外战争。
    王朝高层领导中不乏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但夏桀不许任何人妄议,总理关龙逢仗着自己是两朝元老,直言进谏,结果夏桀非常果决,敢于亮剑,毫不犹豫地将他杀了。从此,再也没有了批评的声音。
    古往今来多少昏君,他们的脑回路是那么的雷同,都认为只要消除了批评的声音,他的王朝就是太平盛世了。
    夏桀觉得自己能造出一个太平盛世来,非常地伟大,天地之间,只有太阳能跟自己相比,因此,他自我感觉超好地把自己比作太阳,让人民也以太阳来歌颂他。
    老百姓早已对夏桀恨之入骨,纷纷咬牙切齿地诅咒:“是日何时丧?予与汝皆亡!”(这太阳何时消失?我们跟你一同灭亡!)
    民心已丧失殆尽,一个政权到了这地步,气数已尽。于是,一直在旁边枕戈待旦的东邻方国商行动了!
    商联合了一大批对夏政权不满的方国、部落,起兵伐夏,一举将夏朝政权覆灭。
    商王朝取代了夏后朝!
    第三卷、神秘的商王朝



    一、建立商朝


    [商的来历]

    前面说了,《史记》所记载的历代商王(包括称王之前的部落首领)的世系已经得到了甲骨卜辞的证实。
    据《史记》说,商的始祖名契,他的来历,跟秦人的始祖相似。相传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氏族首领(女)的女儿。传说她是帝喾次妃,这个没什么可信度,如果不是后人胡乱附会,就是商王朝为了抬高自己身价而瞎编的。
    据说有一次,简狄和另外两人一起去洗浴,显然是在野外的河里或池塘里洗的。三人正在洗浴的时候,天上飞过一只燕子(玄鸟),那只燕子大概流产了,一颗燕子蛋从天而落,摔到下面居然没有稀烂。简狄取而吞之,于是怀孕,生下了契。
    真实情况不用多说了,当然是简狄在性自由的状况下没搞明白自己怀上的是谁的种。如果她真是帝喾次妃,还用得着疑神疑鬼自己怀的是什么种吗?没得选择,只可能是帝喾的种啊!就算她在外面有私情,也必须一口咬定是帝喾的种啊!所以,这个传说让帝喾次妃之说不攻自破。
    估计在远古时代,吞鸟蛋导致怀孕的说法是很受人相信的,所以寥寥几个古帝王始祖中,居然有两个是来源于鸟蛋。
    显然,契出生时,商部落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关键阶段,契长大后,就成了该部落的第一任男性首领,同时他也成了商人记忆中的第一个男性始祖。
    有现代学者考证,后来在商部落中盛传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实际上显示了商族来源于玄鸟氏族。玄鸟氏族是东夷少皞氏部落中的一支,所以商族很可能属于东夷族。
    据《史记》说,契长大后,辅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因此给他一块封地——商,在今河南商丘(一说为陕西商县)。同时任命契为司徒,责职是教化人民,相当于宣传部长兼教育部长兼精神文明办主任,同时还赐姓子。
    ——这个说法肯定不对,子姓应该也是来源于最初的氏族图腾。而所谓“封于商”,当然也是司马迁那时候的人的错误理解,其实是他们自己迁居到了商这个地方,仅此而已。因为,据《史记》记载,自契至汤经历了十四代首领,商部落在这期间共迁徙了八次,其活动范围大致在今河南至山东的黄河两岸及河北南部一带。如果是封地,怎会随便放弃?在分封制下,根本不允许你随便放弃封地随便迁徙到别处,都这样自由散漫,王国不是乱套啦!所以,在周王朝之前,各方国、部落还是原始社会的习气,随意迁徙,在一个地方生活得不如意了就搬家,反正天下无人之地多得很!
    契带着他的氏族或部落,迁移到商地之后,他的氏族就以商为部落名了。后来这个氏族跟别的氏族通婚联合,成为商部落,又继续跟其他氏族或部落通婚融合,繁衍生息,不断壮大。
    经过十三代首领的不懈努力,到第十四代首领子天乙(据罗振玉根据甲骨文考证,天乙是太史公笔误,应为“大乙”)时,商已经成了一个势力较大的方国。
    子大乙,谥号为汤,他就是著名的商汤,又称成汤!
    前面说了,从契到汤,商部落共经历了八次迁徙,同时,古籍上也提到,商部落的第三任首领相土“作乘马”——用马驮人或物,也就是把马驯练成了劳动工具。这两个信息反映出这个时候商部落似乎还没有过上定居的农耕生活,还在逐水草而居地游牧。
    相土的三世孙冥善于治水,他是在治水过程中去世的,说明这时商族已经定居从事农耕了。
    而且据《礼记》说:“殷人禘喾而郊冥”。祭祀最初的祖先叫“禘”,在郊外祭祀叫“郊”,商族人自认始祖契是帝喾之子,将冥与帝喾同等祭祀,表明冥在商族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他显然是为部落作出过突出贡献,应该就是商族农耕生活的开创者。
    冥的儿子王亥在文献中经常露脸,在甲骨卜辞中曝光率也相当高。古籍中说他曾“作服牛”——将牛训练成劳作工具。这时牛耕还没有发明,用牛劳作,当然就是让牛拉车或驮运货物。估计王亥从事的是商业和畜牧业,所以他经常在外面跑,曾经到达过有易国(夏之方国,居今河北保定、容城一带或易水左右)。
    王亥很有钱,跳舞又跳得好,吸引了不少有易国的女人们来找他跳舞,王亥和他弟弟就跟其中一些女人跳出了事情。有一次,当他搂着一个丰满的有易国女人偷偷干那啥事时,被有易的牧羊人撞见,当场把他打死,有易国君緜臣就趁机把王亥的牛群和奴仆抢了过去。
    王亥的儿子上甲微继任为首领之后,借河伯之兵,消灭了有易氏,杀了緜臣。商族在上甲微时期有过一次迁徙,可能就是灭了有易之后,迁居其地,从此,商族势力大振。
    上甲微之后的商部落首领,开始以天干命名,如报乙、报丙、报丁、示(主)壬、示(主)癸等。说明这时商族已用上了天干地支。天干地支一般多用于纪年,这也说明这时的商族已有了较完备的历法。而历法这玩意儿,是种田人才十分注重的,游牧人一般不大关心,所以这也反映出商族在上甲微的前后,其农耕文明方面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另外,在甲骨卜辞中,商族首领在示壬(第十二任首领)以前,其配偶大多只是笼统地称为“妾”、“母”、“妻”等等,示壬以后开始用“妣某”来称直系先妣的名号。可见,在示壬之前,商族男子尚无固定的主妻,到示壬时,才有了稳固的一夫一妻制。这里所谓一夫一妻,跟今天的一夫一妻不是一个概念,只是指男人只有一个主妻,但小妻数量不限。主妻也就是周王朝所谓嫡妻,主妻的确立,说明商族离建立周王朝那种宗法制度已不远了——只有主妻的儿子才有权继承权父亲的财产和地位。
    [商汤发力]

    商族第十三任首领示癸去世,儿子子大乙继位,就是商汤。
    这时正是夏桀十五年,经过了从孔甲到夏桀四代君主的努力腐败,此时的夏政权已是天怒人怨,诸侯离心,社会矛盾相当尖锐,眼看着气数将尽。而此时的商族,经过十几代人闷声大发财的蓄力,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方国。
    商汤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也很有雄心,他一继位就把目标锁定为夏政权,决心取而代之。但是,商族的力量,相对于底蕴深厚的夏族来说,还是显得比较弱小,需要继续蓄力。
    要想快速壮大自己,必须要有人才来助力。也许真是上天注定商族兴起,人才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臣伊尹!
    文献关于伊尹的记载和传说非常多,基本上都说他是奴隶。近现代有史家提出质疑,奴隶根本没有机会受教育,怎么可能有治国的才能?这倒不一定,春秋时秦穆公的得力助手百里奚不也曾经是奴隶吗?知识分子因为亡国等原因成为奴隶,在这个战争频仍的时代应该不鲜见吧!
    而据《史记》说,伊尹是故意当奴隶的。
    伊尹名叫阿衡,他听说汤贤能,想来辅佐他共创大业,但是却没有门路。于是他想办法成为了有莘氏部落(在今山东曹县北)首领女儿的陪嫁奴隶。有莘氏首领的女儿嫁给了商汤,伊尹作为她的嫁妆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他到了汤这里,做了厨子,做菜的时候,故意调味失当。当商汤找他来责备他时,他乘机跟商汤谈起了治国之道。
    同样是《史记》,又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汤听说伊尹很有才能,派人去聘迎。一开始伊尹搭架子,不理睬。连续请了五次,才把这尊大神请动。
    从后来伊尹两次去夏政权做间谍的非凡经历来看,此人活动能力超强,所以,前一种说法更符合伊尹的作风。
    后来,商汤又得到另一位贤才——夏贵族,车子发明者奚仲的后裔仲虺,商汤把伊尹和仲虺当作自己的老师,并任命他们为左右相。
    商汤即位的第一年,商族再次迁居,这次迁到了亳(今河南商丘虞城谷熟镇西南)。这次迁居有生活方面的考虑,也有政治方面的象征意义,因为亳相传是帝喾的居住地。据王国维考证,商族在迁亳之前,已经又迁回了商。而夏王朝的国都,在夏桀之时已迁回了斟鄩,如果商真的是今河南商丘的话,那么,亳比商距斟鄩稍远些,更有利于避开夏的耳目,但是又离斟鄩不太远,出兵攻夏也很方便。
    为什么要避开夏的耳目?
    因为夏桀此时也嗅到了危机的气息,开始不安了,对内加强了高压手段,大肆镇压异己力量,史籍上说他斩杀黎民就跟砍草木似的。他越高压,人民越恨他,人民越恨他,他越要更加高压,陷入了死循环!
    夏桀残暴,商汤则与之相反,大施仁政,收买民心。
    商汤也是作秀的高手,为了显示他的仁慈,有一次他到野外捕鸟,看到有人也在捕鸟,那人四面张起了捕鸟网之后,向上天祷祝说:“希望天下四方的鸟都到我的网里来!”
    商汤叹息说:“你要把所有的鸟都一网打尽啊!”
    他只张了一面网,另三面都没张网,然后对天祝祷说:“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想活了的,就到我网里来吧!”
    远古的人纯朴,这样痕迹明显的作秀也会让他们感动,消息传开后,许多部落都说:“汤的道德确实高尚至极,他的仁爱都施及禽兽了!”
    与此同时,商汤又展开宣传攻势,宣扬抨击夏政权的暴政。许多部落和方国归附了商。
    但商的活跃引起了夏桀的注意,马上召汤进见。商是夏的属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跟夏对抗,汤不得不到斟鄩去见夏桀,结果一去就被抓起来,囚禁在夏台的监狱里。
    在伊尹等人的活动下,商国向夏桀进贡了大量财宝之后,商汤就被释放了。
    商汤回国后,继续加强推行仁政收买人心,争取更多的拥护者。同时,派伊尹去夏桀那里做官,以探察夏政权的内幕。
    伊尹在夏桀那里当了三年官,就找了个借口回到商国,告诉汤,夏政权内部已“上下相疾,民心积怨”,老百姓中间已流传着“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种充满怨毒的民谣。
    而夏桀依然在一味地采取高压政策,非但不减轻人民负担,反而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和不满而接连对外发动战争,掠夺财富、奴隶和美女。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献给他美女妹喜,以换取和平;接着又征伐岷山氏,岷山氏被迫献给夏桀两个美女。
    夏桀的这些行径引起了各部落和方国的强烈不满,它们纷纷叛离夏国,这使得夏王朝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伐夏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戮女,无有攸赦。”
    (那个,你们大家都到我跟前来啊,来,再靠近些!你们都来听我说。不是小子我敢于兴兵作乱,实在是夏氏罪恶多端,我一直听到你们大家都在说夏氏有罪,夏氏有罪。我畏惧天上的天帝(上帝),不敢不征伐他。现在夏氏罪行太多了,上天命我诛杀他。现在你们大家兴许会说,“我们的君王不体恤我们,让我们放弃农事而去征伐夏氏,干吗要这样?”你们还会说:“夏氏有罪,究竟是怎样的罪?”夏王君臣相率竭尽了民力,又刻薄夏邑的人民。夏民因此相率厌烦了事奉夏氏,他们说:“你这太阳何时消亡?我情愿跟你同归于尽!”夏氏丧德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非去讨伐他不可!你们一心辅助予一人(我,后来商王朝及周王朝之国王都以“予一人”作为自称,类似于秦之后皇帝自称“朕”,此时“朕”还不是君王专用的自称,人人可用),奉行上天对夏氏的惩罚,我将大大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食言!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就罚你们为奴隶,甚至杀掉你们,概不赦免!)
    决战开始了,结果毫无悬念,夏军大败。
    夏桀西逃之路已被阻断,只得往东逃窜,显然是想去投奔东夷。可要去东夷必须穿过商的势力范围,你能逃得了吗?结果,当他逃到位于今山东定陶的三?时,被商军追上,成了俘虏,他所携带的财宝也被商汤接收。
    据说商汤把夏桀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县),他后来就死在那里。另有一说,夏桀是死于鸣条的。反正他最终是败亡了,夏政权也灭亡了!
    据说夏桀共当了五十二年国王(《通鉴外纪》),何德何能,福泽竟如此绵长?或者他的班班劣迹都是商族抹黑?
    发的内容只显示一小部分,重发。
    夏桀的反应很激烈,立即调动东夷的军队,要来伐商,而东夷竟服从调动!
    商汤于是知道夏实力尚存,马上采用伊尹的计策,向夏谢罪并进贡财物。把夏桀安抚住之后,派伊尹二度赴夏,去做间谍。
    这时,由于夏桀已转而爱上了岷山氏的两个美女,原先被他爱得要死的妹喜已经失宠,伊尹乘机把妹喜拉进了反夏联盟。然后在妹喜的帮助下,又拉拢到一批夏臣,把夏桀的墙脚挖空。而夏桀这时更加荒淫暴虐,更加众叛亲离,不得民心。
    夏桀显然也对局势感到焦虑,他做了一个梦: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两个太阳互相打,最后西边的太阳打败了东边的太阳(“西方日胜”)。
    这两个太阳中如果一个是夏,那另一个是什么?商?可商明明是在夏的东边呀,难道是商最后会被夏打败?现在的商,已相当强大,曾有十一征连胜的辉煌战绩,夏真能打败它吗?或者西方又要冒一个强大方国出来?这个梦折磨得夏桀神思恍惚,疑神疑鬼,脾气更加暴虐,行为更加荒淫。
    于是,伊尹又回到商国,把夏的内情告知商汤,并叫商汤再次绝贡,以试探夏桀。
    夏桀反应依然激烈,马上征调九夷之师,并召集诸侯会盟,商讨伐商事宜。
    然而这次,非但东夷各方国不再响应,反而有缗氏还公开起兵反夏了。
    夏桀马上发兵征讨有缗氏,把有缗氏灭掉。但夏军战损也不小,元气大伤。这对商汤来说,是天赐良机!他立即召集已归附于商的方国和部落,共同出兵伐夏。
    伐夏联军出动之前,召开了一个誓师大会,商汤在大会上历数夏桀的斑斑罪恶,阐明了兴师伐夏的正义性,并明确公布了赏罚原则,以激励大家同心作战。
    作完了动员,商汤随即称王,以增强自己的号召力,他说:“吾甚武。”因此就自号为“武王”——商武王。
    联军出动了。按照商汤和伊尹事先制定的进军计划,大军从亳出发之后没有直捣已失去了屏障的夏都斟鄩,而是向西进发,渡过黄河,绕道到斟鄩的西面,再回身向东进攻斟鄩。
    这个计划的高明之处是,一、令夏出其不意,摸不清商的意图,不知它要进攻谁;二、断夏之退路,夏国东边的支持者已被商翦除,西边还有一些支持者,商联军西进,就阻断了西边支持夏的方国、部落救夏之路;三,从西往东打,就应了夏桀那个“西方日胜”的梦,从心理上摧垮他!
    当夏桀明白商联军的真实意图后,匆忙发兵拒敌,两军在有娀之墟(有娀氏部落居住过的山丘)打了一仗,夏军败逃。
    于是,商联军直逼夏都。
    夏桀动员了他所能动员的全部兵力前来迎战。两军在鸣条之野(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一说在河南封丘东)决战。
    商汤对政治思想工作特别重视,鸣条决作之前,又作了一次战前总动员,发表了一篇动员令,被收入《尚书》,名为《汤誓》,下面是引自《史记》的,跟《尚书》中稍有出入:
    “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有众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戮女,无有攸赦。”
    (那个,你们大家都到我跟前来啊,来,再靠近些!你们都来听我说。不是小子我敢于兴兵作乱,实在是夏氏罪恶多端,我一直听到你们大家都在说夏氏有罪,夏氏有罪。我畏惧天上的天帝(上帝),不敢不征伐他。现在夏氏罪行太多了,上天命我诛杀他。现在你们大家兴许会说,“我们的君王不体恤我们,让我们放弃农事而去征伐夏氏,干吗要这样?”你们还会说:“夏氏有罪,究竟是怎样的罪?”夏王君臣相率竭尽了民力,又刻薄夏邑的人民。夏民因此相率厌烦了事奉夏氏,他们说:“你这太阳何时消亡?我情愿跟你同归于尽!”夏氏丧德到了这种地步,现在我非去讨伐他不可!你们一心辅助予一人(我,后来商王朝及周王朝之国王都以“予一人”作为自称,类似于秦之后皇帝自称“朕”,此时“朕”还不是君王专用的自称,人人可用),奉行上天对夏氏的惩罚,我将大大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决不食言!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命令,我就罚你们为奴隶,甚至杀掉你们,概不赦免!)
    决战开始了,结果毫无悬念,夏军大败。
    夏桀西逃之路已被阻断,只得往东逃窜,显然是想去投奔东夷。可要去东夷必须穿过商的势力范围,你能逃得了吗?结果,当他逃到位于今山东定陶的三?时,被商军追上,成了俘虏,他所携带的财宝也被商汤接收。
    据说商汤把夏桀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县),他后来就死在那里。另有一说,夏桀是死于鸣条的。反正他最终是败亡了,夏政权也灭亡了!
    据说夏桀共当了五十二年国王(《通鉴外纪》),何德何能,福泽竟如此绵长?或者他的班班劣迹都是商族抹黑?
    上午明明发成功了,怎么又没了?
    [巩固商王朝]

    夏政权被铲除了,但是夏民还在祭祀他们原先的社神(土地神),商汤觉得这不行,朝代换了,人间的君王换了,土地神也得换,得换成我们商族所崇拜的那个土地神,信仰必须一致!
    相传在尧的时代,共工、驩兜、三苗、鲧被尧贴上了“四凶”的标签,流放于幽州(一说都被尧诛杀),但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却是好人,他善于治水,为夏部落的人民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他死后被夏人尊为社神。
    现在商汤出于稳固统治基础考虑,要夏人换社神,毕竟,信仰的神不同,意识形态方面就不容易统一,就有离心离德的隐患。
    但是,夏民对句龙的感情很深,商族的社神他们很陌生,没给他们创造过幸福,因此他们拒绝接受。
    统一社神,是商汤新官上任放的第一把火,如果第一把火就瞎火,岂非大失面子,威望大降?
    商汤向夏民施压。
    但夏民决不妥协,崇拜什么神,是各部落的自由,自古以来就没有过强迫别人改祀神明的事!
    商汤正想继续施压,可是,其他部落明显感到不安了:我们的社神也跟你们商族的不同,你是否也要强迫我们改换?夏桀总是用高压手段来对付百姓,你商汤是否也要学他的样了?你以前不是出了名的仁义吗?现在成功了就暴虐了?
    再坚持下去,自己的联盟都会四分五裂,自己将众叛亲离,而还有一些忠于夏氏的部落、方国更是蠢蠢欲动。
    没想到一件小事会发酵成这样,失策了!商汤迅速冷静下来,马上作出新决定:保持现状,不折腾!至于面子么,他写了一篇《夏社》,说明了不迁夏社的理由,此文已佚,想来总是说不愿劳动夏民,不愿违背夏民意愿,充分体谅夏民的特殊情感之类,总之是把刚摘下的大仁大慈面具又重新戴上!
    夏民的不满暂时平息了,但疑虑还没有完全消除。商汤决定,好人扮到底,干脆仁慈个爽,立夏禹的某个后代为夏族首领,以示决不对夏族斩尽杀绝。
    这一下,“夏民大悦”,夏王朝遗民都对商汤表示拥护,一场有可能愈演愈烈的社会危机被成功化解了!
    于是,商汤派伊尹去通报诸侯:夏已亡,商族已代替夏族成为了大家的新领导。
    在灭夏之前,商族曾征伐过不少方国部落,号称十一征。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商汤宣布,那些被灭了的方国部落,只要他们服从商王朝的统治,尊商王为主子,就可以重新恢复其部落或方国,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迁到商族的附近来,以便于商族监管。
    诸侯都表示服从商王朝,于是商汤即天子位。
    商汤是商王朝第一任国王,他这个武王不是死后后人给上的谥号,而是他自己给自己上的称号,他活着的时候就让人这么叫他了。
    商汤完成登基仪式之后,就回归了他的老巢,也是商王朝的都城——亳。
    他回到亳之后,没有躺平享福,而是继续巩固商政权。他认为,夏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集团过于奢侈腐化,压榨民力太甚,却不为老百姓做实事。于是,他身体力行地提倡节俭,提倡热心为民办实事,同时着手整顿干部作风。
    极度偏爱政治思想工作的商汤,发表了一个讲话,告诫各部落和方国的首领,要勤于政事,有功于民。这个讲话后来收入了尚书,名为《汤诰》:
    “这个——三月里,啊,本王亲自来到亳都的东郊,告诉你们各位部落首领、方国之后(君):‘不要不为民众做事情,要勤奋地干好你们的工作。不然的话,我会重重地惩罚甚至诛杀你们,到时候不要怨我。’我告诉你们:‘古时禹、皋陶长期地在外劳苦奔波,为民众作出了很大贡献,民众这才过上了安宁日子。东边的淮水,北边的黄河,西边的济水,南边的长江,这四条大河都是他们治理好的,万民因此而能安居乐业。后稷教给民众播种和种植百谷的方法。禹、皋陶、后稷这三位前贤都有功于民,所以他们的后代都得以成为方国。以前蚩尤和他手下那帮人作乱,祸害百姓,天帝就不赞助他们,这是有事实证据的(他们的子孙都没能立国)。对先代圣王的教导不可不努力遵行。’我警告你们:‘如果你们行事无道,我就不让你们的国家存在,到时候你们可不要怨我!’”
    (“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淮,北为河,西为济,南为江,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国,女毋我怨。’”)
    跟这篇《汤诰》同时传遍全国的,还有三道命令:
    一条是改正朔。正朔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夏朝是以寅月(三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三月初一日为一年的第一天。商朝改成以丑月(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二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
    一条是朝会以昼。朝会就是大臣们每天定时地朝见君王,商议国事。夏朝大概是天不亮就举行朝会的,现在商朝改在白天举行。
    最后一条是易服色。主要是指国王和贵族、大臣的服装颜色,以及旗帜的颜色。每个朝代所崇尚的服色是不同的,夏朝尚黑、商朝尚白、周朝尚红……这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种来历。
    一种是根据战国末期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来定的,从秦朝开始,每个朝代所尚之色都是根据这个理论。
    而在秦之前,是根据另一种理论来定的,传说中的上古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又作少皞)、颛顼(后来儒家为了抬高尧舜,改成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五帝分别执掌五个方位,我国古人认为,各个方位所主颜色不同:东方主青色,南方主赤色,西方主白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而五帝中太昊为青帝,主东方;炎帝为赤帝,主南方;轩辕为黄帝,主中央;少昊为白帝,主西方;颛顼为黑帝,主北方。夏族被认为是颛顼之后,所以尚黑;商族虽然自认是帝喾之后,但毕竟又有“天命神鸟,降而生商”之说,此说实际上否定了商人的帝喾血统,现代学者认为他们来源于东夷集团少皞氏部落中的玄鸟氏氏族,他们的真正祖先应为白帝少皞(即少昊),故尚白。
    商族的服装尚白色,这在商推翻夏之前就是了,不仅服装、旗帜,他们连祭祀用的牺牲都是用的白色的!现在商已取代了夏,当然就要让官员、贵族们在正规场合穿白色服装,旌旗之类也都用白色。
    不过,正如王国维所说,此时的商王朝名为王朝,实同诸侯之长,易服色也只是在它直接统治的那一亩三分地内进行,稍远些的部落和方国,肯定是以前穿什么现在还是穿什么。
    至此,商王朝的开场锣鼓敲得可谓完美!
    接着,商汤在伊尹等人的辅佐下,以夏政权为底稿,对商政权作了一番修改补充,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商这个朝代,至今还没有向世人显示出其全部面目,但已显露了相当一部分。就已显露出来的部分来看,它跟周,以及周以后的各个王朝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很特别的王朝,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目前已知的资料,对商王朝来一个全方位地扫描——
    二、全景扫描商王朝


    [社会阶层]

    首先,商王朝的阶级层次是一个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最底层,毫无疑问是奴隶,奴隶上面是平民,然后是贵族,最后是国王。
    国王居于金字塔的顶端,他是整个王国的主人。夏朝的王,在世时称为后,死后称帝。而商朝的王则是在世称王,死后称帝。不过,夏王死后称帝,还没有发现文字证据,多半是后世文献上的称呼,夏人自己可能并未称他们为帝。而商王死后称帝,也是商朝后期的事,前期的商王甲骨卜辞中似乎还没有称他们为帝。
    夏朝以前,被称为帝的一般都是神,如传说中的青、赤、黄、白、黑五帝,他们之间不分高下,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当时天下还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因此人的观念中也还没有形成至高无上的独一神。夏朝实行了家天下,有了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于是在商人的意识中,也渐渐形成了最高神的概念,这个最高神,在甲骨卜辞中被称为“帝”、“上帝”。商朝后期的商王死后也称帝,说明商王朝后期商王的权力已大大地加强了。
    商王的自称比较多,有:“朕”、“余一人”、“予”、“台”、“小子”等等。其中,“余一人”,在商、周两朝都只有王才可以用。
    王之下,是王的儿子、兄弟和姻亲等王室成员,以及各级官吏。他们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
    王室成员包括甲骨卜辞中称为“王族”、“子族”、“妇族”,以及春秋以来文献中所谓“众戚”、“旧人”。
    其中的王族,应该是历任国王的子孙。
    子族又称“诸子”,有人说是指王子。若是王子,那子族不就等于王族吗?所以应该不是。现在已知,商王的女儿都称子,比如武丁王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子妥、子媚,而且子妥、子媚都是在商朝廷中当官的。看来商王的女儿并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是像男子一样结婚以后自立门户,自为一家之主,她死后则其子继其位,子孙繁衍逐渐形成一个家族。那么,子族应该是历任商王的女儿及其子孙们。
    诸妇,卜辞中有妇好、妇竹、妇井等,这些人都是国王的正妻,她们可不像周代以后那样整天宅在后宫不出来,而是出将入相,在朝堂上大放异彩的!
    商王朝的官吏包括在商朝廷内工作的内服官吏和外服诸侯邦伯,内服官吏,见于卜辞的有尹、巫、师、贞人、卜人之类,外服诸侯邦伯见于卜辞的有侯、白(伯)等。
    平民属于金字塔的中间层,在卜辞或文献中,他们被称为:“众”、“众人”、“民”、“小人”等。他们基本上都是商族的本族成员,或者没落的贵族。
    平民一般有少量财产,有人身自由,还有一定的政治权力,有时国家有重大事件,国王会召集平民开会。平民平时从事农业、手工业,战时则编入军队成为战士,所以商代平民墓中,陪葬品有农具或手工业工具以及兵器。
    商朝的平民是以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这个族实际上也就是氏族,组成商部落的各个氏族,以及由这些氏族派生出来的小氏族。每个族都有自己的氏,例如,商王朝被周王朝灭掉后,周王朝分给鲁国国君條氏、徐氏、肖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商民六个族,分给卫国第一任国君卫康叔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釠氏、终蔡氏等商民七个族,这就是把原先商王朝的平民整族整族地分给鲁国和卫国国君作奴隶。
    各氏族的首领在甲骨卜辞中称为“族尹”,他们既是各族的族长,也是商王朝的官吏,跟平民不在一个层次,属于统治阶层。甲骨卜辞中经常有族尹率族众出征、开垦田地以及建筑宫殿等记录。
    平民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上升进入统治阶层,也可以降为奴隶。
    金字塔底层是奴隶,他们没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奴隶的种类很多,在甲骨卜辞中常见的就有:仆、臣、羌、工、妾等等。
    仆,虽然甲骨文中这个字有好几种写法,但是它们的基本写法都好像是一个人在屋下持杖劳作的样子,可见,他们多半是在主人家里从事劳动的家内奴隶。
    臣,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奴隶,可以称之为农业奴隶。
    从甲骨卜辞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仆和臣不仅仅从事无偿劳动,有时也要被迫充当军人,上战场为商王室卖命。
    仆和臣多半是华夏联盟的人,因为战争被俘、因为自己的氏族或方国被灭、因为犯罪等种种原因而沦为了奴隶。此外还有来自华夏联盟以外的异族奴隶,甲骨卜辞中常见的有羌、奚、屯等,他们一般都是战俘沦为的奴隶,然后他们的子孙也是奴隶,虽然是出生在商王国的,仍然称为羌、奚、屯等。
    其中羌是商王国西部边疆的一个强大方国,商王国通过战争掳掠了大量羌人作为奴隶,因而也常常以“羌”来代称所有的异族奴隶。羌奴一般从事田猎、放牧等工作,偶尔也会被命令去垦田。
    工,在甲骨卜辞中有时指管理手工业者的官吏,有时指手工业劳动者。手工业劳动者中,有平民,也有奴隶,后人称之为工奴。
    妾,女性奴隶一般都被称为妾。
    所有奴隶,他们除了每天从事着没有工资的劳动,还随时有可能被主人作为牺牲杀掉,去祭祀神鬼,主人死了,他们也有可能被选中陪葬。
    [国家机器]

    诸侯和方国:
    夏、商、周三代,虽然被后世称为王朝,其国家和政权跟秦汉以后那种上下一盘棋、如臂使指的国家和政权是大不一样的。此时的国家,实际上仍带有部落联盟的性质,只是此时国王的权力比尧、舜那种部落联盟首领大了许多,本来属于整个部落联盟公器的王位已被国王家族垄断了。
    商本来是夏王国辖属的一个方国,后来强大起来,取代了夏王国。不过,商王国的核心(商族聚落)要比夏的核心(夏族聚落)强大,所以商对其他方国的控制力也比夏王国强,后来的周族更强大,周王朝对诸侯、方国的控制力超过了商王朝,有了天子的架势。
    夏、商两代,国王跟盟主并无太大区别,夏族、商族跟各方国、部落(诸侯)之间的上下级之分没有后来的周王国那么明显。甚至国王在自己的部族内部也不能一手遮天,他的权力常常要受到其族内贵族甚至族众的牵制。
    商代甲骨文中经常出现“某侯”、“某白”的名称,这个“侯”、“白”都是商王朝下属方国的首领,“白”就是“伯”,可见商代虽然还没有完整的五等爵,但侯、伯等爵位已有了。
    现在已发现的侯白有:杞、鄫、葛、黎、鬼侯、崇、鬲、巢、韦、顾、昆、吾、三稷、薄姑、奄、周、彭、庸、蜀、羌、髳、微、卢、濮、孤竹等等几十个。
    这些侯、白方国基本上都服从商王的领导,是商王国的组成部分,春秋以来的文献按周朝的习惯,称它们为“国”或“诸侯”。商王在一定程度上能指挥他们,而且向他们收取贡物。不过,商王收了他们的贡品之后,必须给予相应的回赠(赏赐)。
    商王国不仅是内部方国、部族林立,其周边同样是部族林立。周边的方国或部落,甲骨卜辞中称之为“方”,例如:土方、邛方、鬼方、亘方、龙方、羌方、御方、尸方(夷方)、印方、马方、井方、黎方、祭方、基方、大方、冉方、兴方、旁方、羊方、盂方、苦方、蛮方、林方、徐方等等,这些在甲骨卜辞中点到名的方国,大都跟商朝发生过纠纷、战争,只有少数跟商王朝比较友睦。
    周边方国中较强大的有东北方的肃慎、东南方的东夷、西南部的荆楚(不是楚国)和巴、蜀,西方和北方的土方、鬼方、羌等。
    肃慎,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这个民族以狩猎为主,也能饲养家畜,主要是马和猪,尤以猪为多。据说尧舜之时肃慎族便来朝贡了,夏商周,甚至到南北朝时,仍来中原朝贡。值得注意的是,隋唐时的靺鞨,后来的女真,都是从肃慎族中派生出来的民族。
    土方,这个部族不见于古代文献,只见于甲骨卜辞,它是殷代北方的一个部族,活动范围大致在山西、陕西到内蒙以北,它距离商王畿比较近,经常侵扰商族的地盘,因而招致商王朝的一再征伐。
    鬼方,这是屡见文献记载的一个著名的大方国,非常强悍。它位于商王朝之西,与周族为邻,是商族和周族的强敌,据王国维说它就是匈奴,或者说,匈奴族就是它内部的一些部落融合发展而成的。
    羌,是商朝西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跟鬼方一样,羌族也经常跟商王朝发生战争。
    在商王朝的东方和东南方,是东夷集团,其中包含着众多的部族,最主要的是“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夷虽然早就接受了中原政权的领导,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内里实际上是面和心不和,其中一些方国或部落时不时地会出来作乱。据甲骨卜辞记载,东夷中的一支人方,曾经成为商王朝的劲敌,卜辞中“王征人方”的记录很多。
    此外,在长江流域还有越、荆楚、巴、蜀等方国,其中的荆楚包括楚国,后来被楚国所兼并,在西周时成为了强国,越则在春秋后期称霸。
    政权机构:
    商王朝有一整套商王所直辖的政权机构,以其功能来说,分为两类:帮助国王处理政务的机构、负责占卜等事务的机构。
    帮助国王处理政务的机构,是以师保、尹等政务官员为代表的一整套官僚机构。
    最高级别的政务官员是国王之辅弼,在商政权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商族人总是将前代德高望重的大臣如伊尹、黄尹、盛戉、伊陟等与前代商王或商族先公并列祭祀,称其为“旧臣”,可见其地位之尊崇。
    首席执政大臣,相当于后世之丞相,其权力非常大,有时甚至可以放逐国王,《史记》称之为“相”,《尚书》中称为“卿士”,当时未必真有此类称呼,当时应该是称为“师”“保”,例如甘盘被称为“师盘”,伊尹被称为“阿衡”,阿有扶持的意思,与保傅之义相通,故伊尹又称“保衡”。
    师保之下的“尹”,在甲骨卜辞中很常见。尹一般多指族尹,为一族之长。但是族尹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商王本族的族尹,都是商王的亲信,他们往往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是显赫的高级贵族。其他族的族尹,虽然也在官食禄,但一般位置都不会太高,只是中小贵族而已。
    甲骨卜辞中常见的“小臣”是级别较低的政务官员,种类繁多,有“小众人臣”、“小耤臣”、“小多马羌臣”、“小丘臣”、“马小臣”等等。其中,小众人臣是主管众人的小臣;小耤臣是主管耕耤的小臣;小多马羌臣是主管多马羌(羌族的一种)的小臣;小丘臣即丘小臣,是主管丘居的小臣;马小臣是管理养马人的小臣。此外还有管理工匠的小臣,他们有时跟工匠一样被称为“工”或“贡”。
    还有一些官员是不处理政务的,他们就是史官和占卜官。
    商代已有史官。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史官有“大史”、“小史”、“西史”、“东史”等。他们的职责,除了记录历史,记录国王和大臣的言行,还有管理书籍等,其中一些还负责“作册”——制作典册,国王封赏、任命了谁,都要记录在典册上。这类制作典册的官员在周代称为“作册内史”。
    史官因为知识比较丰富,有时也充当外交官员出使他国。
    负责占卜的机构,由卜、祝等官员组成。每当国家有大事都要诉诸鬼神,向鬼神咨询吉凶,然后才决定如何采取行动,这就是占问。从事占问工作的官员地位十分重要,权力很大。有时商王、各方国的侯白也亲自上阵占卜。
    占问之法,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至商代已相当成熟。占问包括占卜和占筮,使用龟甲或兽骨的叫占卜,使用筮草的叫占筮。这两种方法一般是交替使用的,先占卜,若占卜的结果不吉利,再占筮。
    占卜是用龟甲或兽骨(一般多为牛、羊的肩胛骨)烧灼,根据其所产生的裂纹(圻痕)来判断吉凶。从原始社会直到夏朝,一直是直接在甲、骨上烧灼。到了商代,技法有了进步,先要在甲、骨上钻孔或凿孔,再用火在孔穴处烧灼,这样裂纹就产生得相对较快。
    据近代学者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说,商代占卜用龟甲,也用兽骨。龟甲取其腹甲而不用背甲,因为背甲厚,不易烧灼出圻痕来(出兆),而且背甲表面不光洁平整,影响应验率。兽骨用牛羊的肩胛骨和胫骨(胫骨要剖开后再用)。
    一般说来,如果是要占卜祭祀之事(某个神或鬼,我想祭它,吉利不?或者在某月某日祭某神鬼,吉利不?),多半用龟甲。占卜别的事情,多半用兽骨。其中,占卜田猎之事用胫骨为多;占卜征伐疆理之事,则用肩胛骨为多。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甲或骨刮削磨得非常平整光滑,然后在甲骨向里的一面上或凿或钻,弄个孔穴出来,周代人称之为“契”。然后用火在孔穴处烧灼,要有耐心,往往要灼相当长的时间,甲骨的表面才会爆出坼裂痕,即所谓吉凶之“兆”。先出现的称为直坼,然后在直坼上再出现横坼。
    横坼靠近直坼的一端称为“首”,远离直坼的一端称为“足”,首与足之间称为“身”。占卜的结果就是根据横坼的形状来判断,具体有一套口诀,比如,占卜天下雨与否,则“首仰有外,外高内下,不雨;首仰足开,若横,吉安”;卜这一年会不会发生疫情,则“首仰足肣,身节有疆外,疫;身正,首仰,足开,不疫”。
    得到了占卜的结果,称为“兆已观得”,这时就要把所占问的事情以及占卜的结果都刻写在横直两坼的附近,叫做“书契”,所写内容就称为“卜辞”。如果占卜结果是应验的,则事后还要在卜辞后面补注上“验辞”两字。
    在殷墟至今已发现了10万多片刻有卜辞的甲骨。卜辞的内容包罗万象,可见商人对任何事都要先咨询神鬼,然后再作决定。
    用筮草进行的占筮,要根据多次分筮草时所产生的卦象,对照《周易》对该卦象的解释来判断吉凶。儒家认为,八卦是伏羲所创,后经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期间创制出了重卦(将八卦中的两个卦象重合在一起组成重卦),据说他共推演成六十四卦,并著了《周易》一书。这种说法已被事实无情地攻破了。
    殷墟已发现了筮卦资料,它们是用六个数目字从上而下或奇或偶地组合成一个卦画,再按数目的奇偶转换成易卦的阳阴爻,那些卦画都构成了《周易》的重卦形态,这说明六十四卦在商代就有了,而且商代已有了类似于《周易》这样解释封象的卜筮书。
    商王朝的重大国事,不仅要向鬼神咨询,还得举行贵族会议、族众会议共同协商,这两个会议有点类似于今之议会,只是其代表不是民选产生的。
    军队:
    商代前期就已拥有一支成熟的军队,到中后期,其军队已达到了一定规模,据甲骨卜辞的记录,商代军队的最高建制是师,把军队称为“师”(如王师、百万雄师之类),就是这么来的。
    一个师约有一万人,师的最高长官称为“师长”。
    商王朝共有多少个师?目前还不知道,在王朝的不同时期,师的数量肯定也是不同的。目前已知,在最强盛的武丁时期,商军至少已有左师、中师、右师三个师。
    夏朝及夏朝以前的军队,多半是临时征召性质,商中后期的军队则可能已实行了常备性的固定军籍制。
    商朝军队的具体建制,目前还不清楚,甲骨卜辞中除了“师”,还有“旅”、“戍”等建制,但旅也是泛指军队,并不是隶属于师的建制。
    另据甲骨文记载,商代军队也常常以分队或小队为单位出战,每一个分队300人,每一小队100人,这应该是商军中最基本的基层战斗单位了。
    商朝除了国家军队,还有宗族军队,甲骨卜辞中经常出现商王命令“王族”、“子族”、“多子族”征伐敌对方国的记录,这里的“王族”显然是历任国王的子孙家族的家族兵,“多子族”就是历任国王女儿的子孙宗族的家族兵。
    商代军队的兵种有步卒、战车兵和骑兵。其中步兵是军队的主力,人数最多。商代虽然已有战车,但数量还比较少,打仗主要还是靠步兵。考古发现,商代每辆战车上一般配备三人,中间一人驾车,左右两边各一人,或持弓箭射敌,或持戈、矛等长兵器刺杀。
    至于说有骑兵,是现代一些学者得出的结论,目前还有争议,就算真有骑兵,其数量也是非常少的,而且商代骑兵的作战方式是否跟战国骑兵一样,我们也还不得而知。
    商代的军事将领,最高的是师长,其次是“亚”和“服”,即亚官和服官,他们都是地位较高的高级将领。
    亚、服之下,专职军官还有牧、马、射、卫、犬等。牧,是屯守在边境地区的军官;马,即马小臣、多马之类,是负责喂养、调理、驾驭和提供军用战马的军官;射,甲骨文中的“射”,有的指弓箭手,有的则指指挥弓箭手的军官;卫,可能是负责守卫城池的卫戍部队或负责护卫王公贵族人身安全的侍卫部队的军官。犬,负责指挥安排田猎事宜的武官。
    法律和监狱:
    虽然还没有发现实物证据,但夏朝肯定已有法律制度,商代的法律制度是在夏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商代的法律偏重于刑和刑罚,也就是以惩罚为主,惩罚对象是奴隶、平民、贵族中不服从商王的人、敌对方国。为了显示惩罚的正义性,商王朝提出了“天罚”有罪的概念,即,一切惩罚都是在执行天(鬼神和上帝)的意志,不服从商王朝就是不服从天。有了这个概念,商王朝惩罚任何人或方国都是正义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商汤夺取政权之前,商族就已经有了刑罚。商代的刑罚大致分为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
    死刑中最重的是族诛,一人犯罪,整个家族受诛。
    死刑的种类很多,有斩和戮。生杀曰斩,就是把被执行人活活杀死;死斩曰戮,把已死的被执行人处以斩刑。
    炮烙之刑,据《史记》说这是商纣王发明的,在一根铜柱上抹上油脂,下面燃烧炭火,令“有罪者”赤脚行走在铜柱上,直至掉到炭火中被烧死为止。
    醢,据《史记》说此项专利也属于商纣王,就是将人捣成肉末后制成肉酱。但甲骨卜辞中有一字(电脑上打不出来),字形似将人置于坑内舂,可能就是指此种刑罚。
    脯,将人做成肉干。据《史记》说纣王使用过此刑。
    剖心,史载纣王用过此刑。凡是史书中称是商纣王所发明的酷刑,其真实性都应该打一个折扣,原因后面会讲到。
    肉刑,比死刑轻一等,只是残毁犯人的身体器官,而不杀犯人。商代有多少种肉刑?缺乏记载,可以肯定的是,要周代非常流行的墨(脸上刺字并涂墨)、刖(砍脚)、劓(割鼻子)等肉刑在商代均已出现。
    流刑,将人犯流放于外。伊尹放太甲就属于流放。
    徒刑,就是劳改,让犯人服劳役。
    监狱,据儒家说,在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圣王治下,监狱的形式就是划地为牢,圣王们因为道德水准超高,不需要强制,地上画个圈,让犯人待在里面反省,犯人就会乖乖地照做。
    画地为牢,在原始社会估计是行得通的,由于那时的人离开氏族或部落形单影只很难生存,不敢不听首领的话。等到成了部落联盟,林子大了,鸟多了,画个圈子只能是然并卵,这个部落待不下去,老子就逃到那个部落去混,你们奈老子何?
    监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目前还不知道,据《周礼》说,夏朝就有了,夏桀曾把商汤囚禁在夏台的监狱里。商代在“羑里”设有监狱,商纣王曾把周文王囚禁在那里。周代监狱称为“囹圄”。
    现代学者认为,商代不仅仅有羑里一处监狱,而是在很多地方都设立过监狱,全国有大批监狱,在其中囚禁着许多奴隶和罪犯。
    商代的牢房,可能是一个夯土墙的圆形房子,也可能是圆形的坑穴。此外还有土牢,在殷墟遗址曾发掘出一个方形土穴,长1.6米,宽1.1米,深2.7米,里面有一具人骨架和一件陶鬲。这个阴暗的土穴,很可能就是关押犯人的土牢。
    当时的罪犯可能都配戴刑具的,甲骨文中的“執”字,像一人手戴刑具之形。在殷墟遗址的一个灰坑中曾发掘出一些戴枷陶俑人,其中的男俑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俑的双手被枷在胸前。
    [物质生活]

    衣: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虽然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夏朝之前就已有丝绸。现代学者推测,夏朝时贵族已经穿上了刺绣着图案的华丽高贵的丝绸服装,而对平民来说,麻布、葛布的服装(麻衣、絺衣)已经算是时尚了。至于棉布,那是影都没有!棉花要到唐朝才开始引进到中原来,唐人照胡人的称呼称之为“白叠”,唐以后汉族才普及种植。
    商代的纺织技术比夏朝又进了一步,据考古发现,商朝的服装原料已有平纹纨、皱纹縠、绞经罗、菱纹绮、纱纨(绢)、色帛、缣等丝织品,以及麻布、毛织物等。
    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人们始终认为,夏、商至西周的服装都是三段式的上衣下裳制:上身一件长袖短衣,下为裤,腰间束一条其长至足的围裙(称为裳,又称下衣),腰间束腰带,前腹处覆一幅其长过膝的敝膝(称为韍),韍的上端和下衣的下摆一起束在腰带里。上衣的衣领作交叉状,左襟压在右襟上。春秋战国之际,确切地说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才出现将上衣下裳合并、连为一体的连衣裙式衣服,这种衣服被称为“深衣”。
    但是,殷墟出土的一个玉人像却颠覆了这种说法,它身穿素面无纹衣服,脚上有鞋,头戴比较高耸的帽子,腰间也束带,前腹也覆有一幅其长过膝的韍,上衣也是交叉衣领,但却未见下裳,上衣似非短衣,而是全衣连成一体的深衣,下摆一直垂至足跟上部。
    殷墟四盘磨出土的一个石人,头戴圆箍形的頍,衣襟敞开露胸,它身上衣服上的饕餮云纹从上到下连成一体,似乎也是深衣。
    还有,妇好墓出土的一个跪坐玉人,也是头戴圆箍形頍,衣领很大,交口至腹部腰带上,腰带宽阔,带下腹前悬一长条形韍,衣上云状纹饰一气呵成,也似深衣式样。
    不过,商朝社会是多阶层的,各个阶层的服饰不尽相同,所以,以上出土物仍不能否定上衣下裳制的存在。
    食:
    商人的粮食作物有粟(小米)、黍(粘黄米)、稷(黄米)、大麦、小麦、菽(豆)、麻、稻等。可以肯定,黄河流域是以粟、黍、稷等为主粮,长江流域则以稻米为主粮。
    至于麦,由于它特别怕涝,在长江流域此时还没有摸索出种植它的方法来,至多只是少量地在一些旱地上种植。而黄河流域,种植的面积也不是很大,因为要把麦子加工成面粉实在太费力,成熟的石磨要到东晋才发明出来,此时加工麦子,是把麦粒放在一块石磨盘上,拿一根大石棒用力的碾压,费力得让人抓狂。因此,只有那种家里有很多奴隶的贵族才吃得起面粉食品,平民就算舍得花这力气,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去加工,只能把麦粒放锅里煮成麦饭吃,难吃到令人生无可恋!真的会生无可恋,宋代时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吃惯了香糯糯米饭的南方籍官员到北方为官,因为实在无法忍受麦饭的折磨而绝望自杀。
    下饭菜,蔬菜方面,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已经能栽培一些蔬菜了,如葫芦、芥菜、白菜、芸菜(油菜)、菱角等。夏、商、周时期已有了大规模的菜园,人工培植的蔬菜品种已相当丰富,不全面地统计,就有:葫芦、瓜、韭菜、苦瓜、蔓青、萝卜、荠菜、莴苣、豌豆苗、苋菜、蒜苔、枸杞叶、竹笋、莲藕、蒲菜、水芹、莼菜、凉菜、塘蒿、荸荠、菱角、慈菇、茭白、葱荞头、蒜头、紫苏、香芹、磨菇、海藻、木耳、石耳、生姜,以及花椒、桂皮等调味品。
    肉菜方面,野生动物可吃的实在太多,但以鹿为最。人工饲养的动物有猪、牛、羊、狗、鸡,这些早在夏代以前就开始饲养了。鸭,可能到商代才开始驯养野凫,商代中晚期才开始普及养鸭。鹅,商代可能已开始饲养家鹅,但可能要到西周时才普及。所以,鸭肉、鹅肉和鸭蛋、鹅蛋在商代还是比较稀少的。
    此外还有鱼鳖等水产品,从商代遗址中发现的鱼骨来看,商人常吃的鱼至少有鲫鱼、黄颡鱼、鲤鱼、草鱼、青鱼和赤眼鳟鱼等。
    《吕氏春秋-本味篇》借伊尹之口介绍了一大堆夏、商、周时期的名贵食材和美食——
    其中野味有:猩唇(猩猩的嘴唇)、獾炙(炙烤的獾鸟肉)、燕翠(即燕鸟的尾尖部)、述荡腕(述荡腕部的肉,述荡是一种早已灭绝了的野兽,生有两个头)、旄象约(旄牛肉和象肉);
    河鲜有:洞庭湖鱄鱼、东海鲕鱼、醴水朱鳖、雚水鳐鱼等;
    蔬菜类有:昆仑萍、寿木果、赤木和玄木叶、南极嘉树菜、华阳山芸(油菜)菜、云梦湖芹菜、县区(今太湖地区)菁菜、土英草等;
    调料有:阳朴姜、招摇桂(桂皮)、越骆菌(箘桂)、鳣鲔醢(用鳣、鲔鱼制的酱)、大夏盐、长泽卵(鸟蛋);
    粮食有:玄山禾、不周粟、阳山穄(黄黍)、南海秬(黑黍);
    果品有:沙棠实、青鸟甘栌(卢橘)、江浦橘、云梦柚、汉上石耳等等。
    有人因《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年,推断以上食物很可能是西、东周时期的贵族食物。但其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商代贵族已开始食用。因为有证据显示,商代已有饲养大象、猴子等动物,那么猩唇、象肉之类商人确实是拿得出来的。
    食物的制作方面,资料较少,只知道在夏之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比较常见的肉食制作方法是炮和燔。
    炮(也写作炰),就是洪七公叫化鸡的制作方法,用泥巴将肉包裹起来再放入火中烧烤,熟后剥掉泥皮就吃;燔就是烤肉。
    夏、商以来,炮、燔之法仍然被广泛运用,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演变出一种炙肉法,用签把切成片或小块的肉串起来烤,也就是烤肉串。据文献记载,周代的炙品有炙羊肉、炙牛肉、炙猪肉、炙野鸡、炙野兔、炙鹌鹑、炙鷃等很多种,商代应该也差不多。
    由于青铜容器和炊煮陶器的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烹煮技艺也随之水涨船高。用蒸和煮两种方法来制作饭、粥和肉类,逐渐成为商、周最流行、最重要的食俗,而且还发明了把肉和蔬菜放在一起熬煮而成的羹(火锅),而且迅速风行,一直流传至今。
    另外,《周礼-膳夫》记载了周代的八种宫廷膳食,即著名的“周八珍”。
    关于周八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
    另一种是: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糁、肝膋。
    淳熬,淳是指在煮好的米饭中掺和进动物油脂,熬就是煎,确切地说,是指煎肉酱。将动物油脂和煎好的肉酱掺拌至煮熟的旱稻大米干饭中,便制成了淳熬。
    淳母,即淳模,意思是模仿淳熬。顾名思义,其加工办法是山寨淳熬,只是煮米饭用的不是旱稻米而是黍米(黄米)。
    炮豚,炮即炰,前面说过了,就是洪七公叫化鸡的做法。炮豚所用的豚,一般都是还在吃奶的小猪,即乳猪。炮豚的制作方法,据说是先炮后炖。首先把乳猪宰杀洗净,掏空内脏,在肚子里塞满红枣,然后用芦苇将乳猪缠裹起来,上面涂抹一层草拌泥,然后放进火堆中烧烤。烧烤至泥皮干硬,乳猪半熟,即除去泥皮和芦苇,用稻米粉调成糊糊涂抹于乳猪表皮上,放进油锅中用文火炸至金黄色,再放进大锅中加汤汁、调料、香料,文火慢炖。炖多久?三天三夜!取出后用肉酱、醋等调和而食。
    炮牂,制法跟炮豚一样,只是炮的不是乳猪,而是母羊羔。
    捣珍,所谓捣,就是捣成肉泥。珍,这里专指牛柳(牛里脊肉)或羊、麋鹿、梅花鹿、獐子等动物的里脊肉。具体制法就是将珍捣成肉泥,除去筋腱,然后下锅煎至嫩熟,调以香料、酱、醋等即成。
    渍,是浸泡的意思。用什么浸泡?香酒。浸泡什么?一般都是新鲜牛肉。将新鲜牛肉切成薄片后放进香酒中浸泡,要泡一整夜,第二天取出,调上肉酱、梅酱和醋等食用。
    熬,就是烤肉脯。将牛肉、鹿肉、獐肉等去皮、切片、捶打,撒上姜粉、桂末和盐,再用文火慢慢烘烤成肉脯。
    肝膋,这里的肝专指狗肝,膋是指狗肠上的网油。用狗肠上的网油将狗肝包裹起来,调汁入味后放在火上烤炙,烤至外表焦黄,里面熟透即可,吃的时候一般配以拌了狼油的大米稀饭。
    糁,据说是取等量的新鲜牛、羊或猪的精肉,切碎后调味,再加入三分之二的稻米,拌匀后放进锅中烙烧至熟。
    以上虽然是周王朝的宫廷膳食,但很可能是在商朝宫廷膳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说不定其中相当一部分菜品干脆就是照搬商朝的。
    吃美食离不开调味品,夏商周时期常用的调味品有:
    盐,新石器时代的人就已知道煮制海盐,而夏商周时期,除了食用海盐,还开始食用青海岩盐等池盐、井盐。
    糖,夏商周时期已能够用粮食加工出类似于麦芽糖之类的糖,称为“饴”,并且已懂得将饴糖作为烹调菜肴的调味品。
    醋,夏商周时期称醋为“醯”,用醋作调料的习俗已十分风行。
    酱,一种说法,夏商周时期已有豆酱和豆豉的酱油;另一种说法,夏商周时期的酱,称为“醢”,都是用肉类制成的肉酱,用粮食制成的甜面酱、豆瓣酱之类还没有。《说文解字》说:“酱,醢也。从肉酉。从肉者,醢无不用肉也。”可见,早期的酱都是用肉做的。
    讲吃喝,自然不能忽略了酒。
    商人对酒的热爱比之夏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考古发现,商代的铜酒器、陶酒器品类繁多,分布地区极广,说明商王朝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杯中物情有独钟。
    在商代之前,酒基本上都是粮食或水果自然霉烂发酵而成,属于原始的无麺天然酒。到了商人这里,已经会人工培制酵母了,因此商代的酿酒技术发生了革命,原始的无麺天然酒开始被淘汰,以酵母为麺酿造的麺酒开始风行。
    据文献记载,商人已经能把多种粮食蒸制成饭后加入人工酵母制酒,并且把用黍蒸成饭所酿制成的黄色酒取名为“酒”;把用稻米蒸成饭酿成的甜酒取名为“醴”;把用秬(黑黍)蒸成饭酿成的白色酒称为“鬯”。
    商人不仅能酿制多种粮食酒,还能以酵母为麺用桃、李、枣等水果酿制多种果酒。
    说起果酒,不能不提一下这时的果品。
    考古发现,至少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能吃到甜瓜、桃、枣、杏、梅等水果和橡子、栗子、榛子、松子、朴树子、花生等坚果。其中的花生,长期以来学术界曾认为它原产于南美,是从南美引进到中国的。其实中国也是花生的原产地之一,广西桂林发现的花生化石距今已有15000年,比南美的花生最早遗物足足早了1000多年!
    夏商周时期,果树栽培更加普遍,人工栽培的水果和坚果已有桃、杏、李、梅、枣、山楂、梨子、橘子、柚子、木瓜、柿子、樱桃、板栗、榛子等等。
    住:
    传说,有巢氏发明了在树上筑巢而居,大概是从鸟类那里获得的灵感。早期的原始人,为了躲避野兽侵害,几乎都经历过一个“巢居”时代。
    原始人群渐渐壮大,抵御野兽的能力增加了,不用再爬上爬下地躲到树上去,就进入了洞穴居时代。这时还不会营造居所,只能利用天然的山洞作为栖身地。
    吕思勉《中国通史》说,在所谓的巢居时代也不是所有古人都巢居,而是南方的古人巢居,北方寒冷少树,不适合巢居,则是洞穴居。
    人进一步变聪明,终于觉得山洞的居住条件不理想,就开始营造理想的居住环境,于是进入了地穴居时代。
    所谓地穴居,就是在地上挖个洞作为居所。这种居所完全处于地平线之下,先是挖个露天的坑,弄一个斜坡或台阶通往地面,然后在台阶对面或侧面的土壁上往里挖,挖出一个足以住一家人的大洞穴,洞口外沿树起木柱子,以便安装门或栅栏。
    地穴挖得太深,地下阴暗潮湿,空气不易流通,住着很不舒服。如果把地穴挖浅一点吧,层高又不够,在地穴里都站不直身子,空气也少,因此,干脆把地穴的顶去掉。去掉了顶的地穴就是个露天的坑,怎么能住人?于是在上面筑起矮墙,再加个屋顶,这就成了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的半穴居。
    人再次变聪明后,觉得地下不挖坑,把地面上的矮墙加高,住着会更舒服,于是就进入了地面居时代。
    屋内地面和墙壁的处理,在地穴居时代,刚开始都是把地面用木棍砸实,形成硬面,墙壁(坑壁)上,考究的涂抹一层拌和了草的泥,马虎的就不作处理了。
    不过,总有那么一些人,对自己的居处非常热爱,一直在挖空心思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于是,有人发明了用草拌泥抹于地面并用火烘烤,形成坚硬并带龟裂纹的地面。有人更进一步,发明出一种石灰状的东西,跟土混合后搞成三合土地面。
    西安半坡人更讲究,在木板上涂一层草泥,再经烘烤后铺在地面上。但跟郑州仰韶文化的人比起来还是逊了一筹,仰韶人用细沙、粘土和料礓石弄成的粉末层层铺垫在地面上,多者达十一层,再砸实、抹光并用火烘烤。
    甘肃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人更是发明了最早的水泥,其制法是将料礓石煅烧、粉碎,掺和少量红粘土,用水调合后铺施于地面上,这种材料虽然还比不上现代水泥,但却是现代水泥的祖宗。
    墙壁,半地穴房子的矮墙一般都是木骨草泥皮的,墙体用木棍围成,内外两面再抹上一层草拌泥。
    进入地面居时代后,墙体也越搞越考究了,先是发明了用草拌泥经火烘烤而成的烧壁。接着发明了土坯,于是有了土坯墙。最后,搞起了石板墙。
    但是夏、商、周时期,不管城墙还是房屋墙壁,还是以夯土墙为主,西周时期发明了砖,因而出现了少数嵌砖土墙壁。
    屋顶的处理,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直至商代,不管是平民住房还是宫殿,其房顶都是用茅草、稻草等草类物铺盖而成,天子也是住茅草房。
    直到西周时期,平民的房子基本也都是茅草顶,当时还有专门贩卖茅草的商人,从楚国等地贩运了茅草到中原去卖。但是西周已经发明了瓦,王室和贵族的房屋已开始广泛地使用板瓦、筒瓦以及半瓦当之类。
    夏、商时期,民间的建筑,地穴居(包括其翻版窑洞居)、半地穴居、地面居并存。但是,国王、贵族的建筑物,虽然也是茅草顶,却要比民居高大上得多,城堡、城池、宫殿代表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成就。
    城堡,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那时的城堡,大多占地面积较小,基本上都是军事堡垒的性质,但也有少数已初现城市聚落的规模了。
    相传鲧或禹时,夏族的人就已能筑城,今河南境内已发现多处古城遗址,年代与夏纪年相符,但究竟是夏人所筑还是商人祖先所筑,一时还无法定论。不过,这至少证明夏王朝时期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已经有人具备了建造城池的能力,而且所有古城遗址的夯筑技术都已相当成熟。都是先在地面挖出基槽,并从基槽开始起夯,构筑城基。地面以上部分,则是沿城墙的方向设立模板,模板的外侧用土支撑,内侧即为城墙的主体部分。施工时模板内外同时夯筑,模板内的夯土为水平夯层,模板外两边的夯层呈斜坡状。每筑一板,即提高模板再填土增筑。有时模板不取出,直接废弃在夯土之中,再立新的模板。所用的填土,都是选择极少杂质的纯净黄土。夯具是一种小的夯杵。筑城时逐层填土,随即夯筑,每层厚度多在5到10厘米之间。城墙筑成后,再把模板外面两侧的斜坡削减成为陡壁。这种城墙夯筑法至少沿用到战国之后。
    不过,在商代时,一些边远地区还没有普及这种夯筑技术。如湖北黄陂的盘龙城,是商王朝南方一个小方国的都城,城市遗址规模很小,单边的城墙长度不到300米,城外城壕也窄,只有1.4米宽,深4米。它的城墙是以事先夯制而成的每层厚8至10厘米的夯土砌筑而成的,墙体内侧另用斜行夯土支撑,显然还未掌握中原那种成熟的夯筑技术。
    宫殿是王朝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就算没有城堡、没有都城,但是只要有了宫殿,就说明已经有了王权,进入了王朝时代。
    二里头发现的两座夏王朝宫殿基址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基址,这两座宫殿基址都是夯土台基,——此后中国历代的宫殿都是先在平地上夯筑起一个土台基,然后再在上面建造房屋。
    其中的1号宫殿基址是个1万多平米的大型夯土台基,高出地面80厘米,四周边缘形成斜坡。台基上是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主体是一座殿堂,位于基址中部偏北。殿堂前有一片平整宽阔的空地,面积约四、五千平方米,足可容纳上万人,这应该就是国王召集大臣、诸侯和平民代表开大会的场所——庭院,也就是《尚书-盘庚》中“王命众,悉至于庭”的“庭”,也就是周代及以后所谓的“明堂”。殿堂和庭都围在一道围墙内,围墙前有一圈廊庑,南面开一大门。
    殿堂坐北朝南,长方形,从东到西共有8开间,南北进深4间。殿堂基址上的一些木柱痕迹和草拌泥块,显示该殿堂的墙壁是木架为骨,草泥为皮。殿堂顶呈四面坡形,周围有小挑檐柱,支撑屋顶的出檐,中国古宫殿的标准造型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定型了。
    商代的宫殿遗址,形制跟夏代差不多,但规模比夏代的大多了,郑州商城已发掘的三处宫殿遗址中最大的一处,东西长65 米、南北宽13.6米,有9室重檐屋顶并带回廊的大型寝殿。
    行:
    对普通人来说,陆路出行当然是靠一双脚,短途的运输物品,则手提肩挑,长距离的运输,多半用牛,让牛驮运货物。
    但商朝的王室、中等以上贵族,陆路出行多半是乘马车。车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昂贵的奢侈品,不是平民能消费得起的,只有贵族和军队能使用。
    目前已发现的车的实物,是商代的兵车,这种车的结构已很合理,由辕、衡、舆、轮、轴等几部分组成。
    后有双轮,在两轮之间,车轴之上设有载人的车箱。车箱平面为长方形,长1.3—1.5 米,宽0.7—1米,车箱四周有栏杆,在车箱后部中央有缺口,那是供乘车者上、下车之用的。
    车辕是一根独辕,连接着车轴正中,向前延伸,辕前端有衡(衡木),与辕十字形相交。衡的两侧有轭,用以架马,马匹置于车辕的两侧。一般一车二马,也有一车四马的。
    车轮是用粗细均匀、排列有序的18根辐条支撑住圆形外轮廓的。而最原始的车子,其车轮是一块圆木,没有辐条的,古人称之为“辁”,从辁到有辐条的车轮,中间要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可见,商代的车已相当成熟。这也说明,早在商朝之前很久,车就已经发明了。
    有人根据考古遗址的车辙痕推测,商代很可能已经有独轮车,不过尚未发现实物。
    商代另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舟船和木排、竹排,它们都是水上交通工具。
    不过,商代的舟船尚未发现实物,但船的发明比车早得多,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已经有独木舟了,木排、竹排的发明,那就更早了。所以,商代肯定有船,而且甲骨文和商代金文中已有“舟”字,也有舟字傍的字,有的字写成人肩荷货贝(商代货币)立于舟中的形状。从舟字的形状可以看出,它比独木舟要进步。
    出行,除了交通工具,还必须讲一下道路,道路分水路和陆路两类。
    水路,南方河道密布,所以舟船的用途比马车大得多,北方河道少些,马车用途更广。总的说来,夏、商和西周时期不论南方北方,人工运河还未开凿,水道还不能做到南北畅通,完整、大范围的水上交通运输网络还不存在,除了黄河、长江这些大河附近,其他地区很少能利用水道作长途运输。而且夏商周时期的造船业还处于始创时期,此时的舟船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性交通工具。
    陆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就成了路”,鲁迅所说的这种路叫做原始路,中国整个原始社会时期的路都是原始路。
    从夏王朝开始,因为有了国家,有了都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重要的原始路才逐渐发展成了具有真正交通意义的道路,说白了就是可以行驶车子的大道。
    这种大道必须有大致相等的宽度,路面经过了人工铺垫和夯砸。夏王朝的王都与各诸侯国之间,王都和诸侯国都城的内外,都有这种能行走马车、牛车的较宽阔的道路。
    商王朝的势力范围比夏王朝扩大了许多,商代的道路网络肯定也比夏朝的大了许多。有证据表明,从商都城到征伐之国和商王的田猎地区,均已有可以使车马人员畅通无阻的道路。
    商业和货币:
    商代的交通这么发达,为经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商人在农耕方面不行,比周人差远了,因此,商人非常喜欢做生意,也很善于做生意,他们的先公王亥就是个著名的职业大商人。
    我们今天称做生意的人为“商人”,渊源就在这里。在当时,商族人满世界地跑,到各地做生意,而当时做生意的人也绝大多数是商族人,因此,各地方国的人看到做生意的,就认为他们是商族人,把他们都称为“商人”,而把做生意,称为商人从事的事业——“商业”。
    夏代的城市,除王都外,其他都比较小,商代的城市规模就大多了。夏代都邑中的市场是不固定的,交易方式是原始社会沿续下来的以物易物,一般“日中为市”,中午时分,要换东西人拿了自己的东西来到都邑,自发性地聚到某一处,形成一个临时性的集市,到傍晚解散,各归各家。商代的都邑中已经有了常设的交易场所——市、肆。市肆的种类,不但有饭铺,还有肉肆、酒肆等,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子牙发迹前曾在肉肆、酒肆里做过买卖。
    可以说,商业是从商代才正式形成的,最初从事商业活动的都是贵族及其驱使的奴隶,很少有以经商为职业的平民。平民中当然也有一些做小买卖的,不过都是自产自销的性质,如有人煮盐、捕鱼,然后自己弄到市上出售;也有人编制竹筐竹席等竹制品、打草鞋、制作弓箭到市上叫卖;还有些人在市上屠宰、卖酒等等。
    商代之所以能设立市肆,是因为使用了货币。有了货币,就可以开设店铺进行交易了。
    商代的货币,是海贝。从原始社会晚期以来,海贝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珍贵物品,它那绚丽光洁的色泽,令人无法抵抗其诱惑。原始人用它作装饰品,戴在项上或身上,很是拉风。由于它产自大海,对原始人来说是很难得到的,所以,能佩戴海贝,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渐渐地,海贝就跟珠玉一起成为了交换的媒介,至商代,海贝因其体积小、便于携带收藏、坚固耐保存、不易得到(也就不会泛滥贬值)等优特点,终于在各部落的物资交换中逐渐被作为货币。
    商族人把海贝看得非常重,商王盘庚把贝和玉都称为“货宝”。在交易中,海贝通常以“朋”作为计算单位。五个贝串成一索,就是一朋(一说五个贝串成一索,取两索分挂左右称为一“朋”,也就是十贝为一朋)。
    到商代晚期,还出现了金属货币——铜贝,虽然数量很少,但说明金属货币已经开始作为交换媒介了。
    上面“商族人满世界地跑”,这世界仅仅指在华夏大地上。

    三、商汤之后



    [伊尹放太甲]

    伊尹在助商灭夏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重要的方略几乎都是在他的设计或参与下制定出来的,他还两次深入敌营作卧底,探取了重要情报,又挖空了夏氏的墙脚,而且要去就去,要来就来,就象走亲戚一样自由。这操作能力,放在今天也是妥妥的间谍之王。
    商王朝建立后,伊尹在巩固商政权的过程中同样是中流砥柱,是商汤最得力的助手。
    商汤当上商族首领17年后,商灭夏,建立商王朝。商汤当了商王朝的第一任国王,12年后商汤去世。
    由于商汤所选定的接班人太子太丁在此之前就去世了,因而,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
    外丙只干了2年(一说3年)就挂了,由弟弟中壬继位。
    中壬只干了4年也挂了,于是伊尹就立故太子太丁之子太甲为王。从此,商王朝形成了一个惯例:国王死后,由其最大的弟弟继位,最大的弟弟死了,由第二个弟弟继位,依次相传,直至最后一位弟弟也死了,才传回每一个国王的儿子,这就是所谓兄终弟及。但这个应该只限于在国王的嫡子——正妻所生之子的圈内,庶子不大可能继位,除非没有嫡子。
    虽然已经历了三任国王,其实商王朝建立至此也不过20来年,政权还未完全稳固,新任国王应该兢兢业业。可能太甲继位前表现不怎么好,伊尹对他似乎很不放心,他一上台就写了一篇《伊训》训诫他,要他好好向先公学习。
    随后又写了《肆命》,教他怎样搞政教;又写了《徂后》,讲述商汤所定下的规矩(成汤法度)。最后还写了《咸有一德》,告诉太甲,天命无常,只有时时修德才能保住君位。
    不料,太甲把伊尹的所有教导全部当作耳边风,不遵守商汤以来的方针政策,完全自行其事,狂妄地想要开创自己的新时代,而且为人暴虐,这是把夏桀当作了榜样。
    太甲的肆意妄为给新生的商政权带来了巨大危机,为了挽救商政权,伊尹当机立断,把太甲从王位上拉下,放逐于桐(今河南虞城西北),让他居住在商汤墓附近的一个离宫(桐宫)里,对着祖父的坟墓好好缅怀先君创业之艰难,反省自己行为之荒唐。伊尹自己摄政当国,接受诸侯的朝见。
    太甲在桐宫居住了三年,对自己的行为作了深刻反省,表示要改恶从善。伊尹又把太甲迎回亳都王宫,把政权还给太甲。
    太甲一改前辙,认真治国,谨慎修德,于是“诸侯咸归,百姓以宁”。伊尹作《太甲训》三篇以褒扬太甲。
    但是,《竹书纪年》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法:仲壬崩,太甲即位,伊尹发动政变,放逐太甲于桐,自立为王。太甲被软禁了七年,终于找到机会潜出桐宫,杀了伊尹,夺回王位。为了削弱伊尹一族的势力,太甲把伊尹的两个儿子都立为其家族的继承人,把伊尹的家产一分为二,分别让他们继承。
    不过,从甲骨卜辞记载来看,商王朝历代国王对伊尹都非常尊敬,祭祀先王时,总要同时祭伊尹。如果伊尹真的因篡位被杀,在后代商王中根本不可能享有这么高的威望,所以,《竹书纪年》这则记载不符合事实。
    [前期诸王]

    太甲前后共在位十二年而卒,他死后他儿子沃丁继位为王,伊尹继续为相,辅佐他。
    沃丁比较循规蹈矩,是个守成之君。他在任期间,伊尹去世了。沃丁按照安葬国王的规格(以天子礼)把伊尹安葬于亳,并且亲自守丧三年,以报伊尹之德。
    卿士之一的咎单(据说他任职司空)创作了《沃丁》一文,讲述伊尹的事迹,以告诫国王。
    沃丁在位十九年卒,其弟太庚继位。
    太庚在位五年卒,子小甲立。
    小甲在位十七年卒,弟雍己立。雍己在位期间,商政权威望降低,力量减弱,有的方国不来朝见、进贡了。
    雍己在位十二年卒,弟太戊(甲骨卜辞作“大戊”、“天戊”)立。太戊修德补阙,以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以巫咸管理王室家族,商王国的实力得到了提振,威望提升,诸侯又重新归附,史称“商室复兴”。

    [盘庚迁殷]

    雍己之后,其子仲丁继位。仲丁之后,又传九王而至盘庚。在这一时期,商人频繁地迁都,共迁了五次。
    商王朝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接连搬家?自古以来说法不一,有说是因为自然灾害,有说是因为征伐之需要,有说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而《史记》则说:“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也就是说,屡迁其都是因为商王室内部争夺王位。
    现代有学者又提出一种说法,商王朝前期,耕作技术比较落后原始,还处于耜耕农业的第一阶段,比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好不了多少,也不懂得施肥。一块地连续耕种几年之后,地力就被耗得差不多了,只得抛荒休耕,换一块地耕种。当一个地区大多数土地的地力都被耗竭,剩下的土地不足以养活所有人口时,只能让小部分人留下,大部分人迁徙到一个新地方去,这就是盘庚之前频繁迁都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自从商汤定都亳之后,到仲丁迁都于嚣,其间有一百五六十年未迁过都,而从仲丁到盘庚,中间只有一百多年,却连续迁都达5次?
    可能商汤那时候,占据的地盘足够大,再加上商朝前期商族人口也没有后来那么多,所以,前期花了一百五六十年才把亳都周围土地的地力耗尽,后期匆促迁都,开辟的地盘肯定没有以前大,而人口却增加得很快,因此,每迁到一地,二十来年就把那里的地力耗尽了,只得再迁。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频繁迁都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地力因素,是一个方面;自然灾害也是一个方面,据文献记载,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把当时整个王都淹掉了;王位争夺、争权夺利,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文献记载,从仲丁到阳甲,共有五代九王,围绕继承人问题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息过,有的要搞父死子继,有的要搞兄终弟及,夺权夺利者拚命培植自己的势力,尽可能多地占取资源,国王眼看着要控制不住他们了,就赶紧搬家,对手一方因为要守着已争到手的资源,很多人只能留守原地,无法跟着搬迁,于是势力就随着迁都而被削弱了。迁一次都,等于搞了一个次权力洗牌。
    迁都之后,盘庚的权力显然得到了加强,他可以按他的意愿来治理国家了。他首先严厉地警告那些贪婪的贵族大臣:“你们要把你们的贪心收敛些,不要再倨傲放肆而贪图安逸!”(猷黜乃心,无傲从康);“你们应该降低你们的欲念。”(汝克黜乃心);“不要聚敛钱财,要好好地谋生来供给自己所用,要施恩于民众,永远同心同德,不要争斗”(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他宣布说:“我不会任用那些贪敛钱财的人,只会提拔重用为民众谋求幸福的人。凡是能够养护人民、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我就提升他们的爵秩以示奖励。”(朕不肩好货,敢共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盘庚迁殷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迁都使盘庚成功地摆脱了腐败势力的羁绊,而新都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发展的潜力很大。最主要的是,盘庚迁殷之后,商族人渐渐地摸索出了轮流休耕之法,就是一块地耕种一年之后就休耕一至二年再耕种,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持地力,不用老是迁徙了。所以,迁殷之后,一直到商王朝覆灭,此后的273年间未再迁都。由于殷成为商王朝都城的时间很长,后人因此也称商朝为殷朝,称商人为殷人。
    盘庚在位28年,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加上民众的努力劳作,终于使商王朝扭转了仲丁以来的衰败趋势,“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商王朝出现了欣欣向荣的中兴局面。
    盘庚去世后,他弟弟小辛继位,据《史记》说,小辛干得不好,殷德复衰,老百姓不满意,殷人怀念盘庚,于是回忆盘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写成了《盘庚》三篇,希望小辛以及后来的商王能借鉴学习。
    小辛只干了三年就死了,他弟弟小乙继位。小乙在位十年(一说近二十年),他没有弟弟,按照惯例,他死后应由长兄盘庚的儿子继位,但是,小乙却违反了这一惯例,硬是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可能小乙在位期间干得还不错,所以他这么做并没有招致强烈的反对。再说他这个儿子也很争气,他就是商王朝盛世的开创者,大名鼎鼎的武丁!
    [武丁盛世]

    小乙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一套,所以史载武丁小时候“久劳于外”,常年在外面劳动,生活于劳动人民之中,因而他深知稼穑之艰辛。他继位时,大约二十来岁,继位之后,决心兴盛殷室。
    但是,由于他得位不正,他没有贸然采取行动,而是在整整三年中不发表意见,把政务全部交由冢宰(相当于相)处理,他则在一旁冷眼观察,看贵族大臣中哪些是反对自己继位的,哪些是贪腐的,哪些是支持自己的,哪些是有才能的。
    三年观察之后,他开始培植自己的班底。此时,他最得力的助手是甘盘。
    甘盘是小乙朝的大臣,也是武丁的老师。据《竹书纪年》,小乙六年,命世子武丁出居于河,学于甘盘。武丁即位后,甘盘就成了他的辅政大臣,他在稳固武丁的王位方面立下了大功。甲骨卜辞还显示,“师盘”还经常参与祭祀、征伐等重大国事活动。
    唐代经学大家孔颖达根据《尚书-说命》推测,甘盘死于武丁早期,很可能武丁为他父亲小乙守丧三年期满时,甘盘就已经死了。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中有“贞,今般(即盘)死”(卜问一下,今天甘盘会死吗?)的记载。可能当时甘盘已是弥留之际,武丁让占卜官占卜一下,甘盘是否今天就要死亡?如果是,那就要为办丧作好准备。
    失去了甘盘,武丁急需一位良相来辅佐自己。他雄心勃勃,一心想让商王朝大兴盛,所以他决心要找一个伊尹那样的大才。可是却迟迟找不到。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据《史记》说,有一天夜里,武丁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见到一位圣人,名叫说。第二天,他就一个个仔细观察群臣,觉得都不是他梦里见到的那位圣人。于是就下令群臣分头去各处寻找,最后居然找到了,不过,却是个胥靡(服劳役的奴隶),发现他时,他正在傅险(即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筑城。
    把人带过来给武丁一看,长相跟梦中所见的那位圣人一模一样!武丁就跟他作了一番交谈,发现这人确实是个治世之才,当即就任命为相。这个说的身份是奴隶,这时候只有贵族和诸侯有姓或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由于说是在傅险得到的,武丁就赐他姓傅,傅说。——这是《史记》的说法。不过,赐姓之事这时很可能还没有,傅说的傅,可能不是其姓,仅是时人对他的一种称呼,意思是“来自傅险的说”,而傅说的后代才以此为姓。
    从武丁时期的卜辞记录得知,武丁除了傅说这位良相之外,手下还有光、吴、并、望乘、妇好等一批得力的干将,在这些良相干才的协助下,武丁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宏大志愿,开创了商王朝的繁荣盛世。
    据卜辞记载,武丁时期在农耕方面又进了一步,已懂得用粪肥田,并且已进行集体耕作。
    武丁最突出的功迹是武功。由于国力大幅提振,使得武丁有能力对那些叛服无常,时时劫掠扰乱边庭的方国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次出兵三、五千是家常便饭。
    武丁时期的主要征伐对象有:鬼方、土方、■(这个字打不出来,在甲骨文中它上面似一“工”字,下面是一“口”字)方、羌、荆楚等。
    其中鬼方,是打了三年才把它打服的。武丁二十九年,一个名叫下旨的方国叛商,武丁派大将望乘前去讨伐。这时,鬼方和土方乘机侵袭另一方国沚,沚向商王朝求援。武丁立即亲率5000军队,击退土方军,然后攻打下旨,从当年三月出兵,到十二月才平定了下旨,随即又攻打鬼方。
    卜辞显示,武丁在攻打鬼方时,担心渭河流域的周族和陇西的羌人从背后抄商的老巢,命蒙侯加以防范。
    鬼方和土方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商军,导致战事胶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武丁三十年的七至九月间,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武丁曾7次下令增调援军,每次3000到5000,共增调了23000人。同时为了向神鬼寻求福佑,举行了多场祭祀,各代先王及许多神祗都祭遍了。最后,终于在武丁三十二年的年底打败了鬼方,胜利班师。
    必须一提的是,出征队伍中有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将,他就是武丁的妻子妇好。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10-22 22:07:04  更:2022-11-05 02:17:5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