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满清误国300年,量中华之物力为列强滋补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满清误国300年,量中华之物力为列强滋补

作者:能胡就行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满清入关是在1644年,但是溯其本源始自后金,而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至1912年溥仪发《退位诏书》,历时约300年,此即为满清误国300年一说的由来。

    满清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1616-1644年,就像中华历代多数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一样,在地方上发展壮大。
    1644-1661年,作为逐鹿中原的一支,消灭了其他竞争者,大致完成了内地的统一。
    1661 -1681年,使用激烈的方法肃清内部,稳定统治局面。
    1681-1769年,完成宝岛、西藏、包括新疆的西域地区、东北、东南的稳定。
    1769-1840年,平定统治区内的叛乱和起义。
    1840-1912年,沦为列强滋补品。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满清也是经历了创建、兴盛、转衰、没落这一流程,与中原历代王朝大体一致,且其疆域广于大多数朝代,何以被人如此痛恨?因为满清恰好处在了世界巨变的进程中,又没有跟上巨变的脚步,为进入近现代的中华挖下了一个深坑。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满清的“部落政治”,以“防汉”作为核心思想,可以说是满清为了一己之私而误我中华。

    满清为了他的部族统治,为了防汉,做了很多对于中华文化的伤害非常大,影响极其恶劣的事情,首推就是剃发易服。

    想要奴役一个人,就要先让他失去尊严和自由,满清的手段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异族,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中华文化的表达。剃发易服则是为了明顺逆,有民族自尊心的起而反抗,最终被屠,剩下的就是顺民,文化自卑感就会在一些人心中泛起,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以满清的标准进行,所以顾炎武才会说“亡天下”,因为剃发易服曾经打断了中原文化的脊梁骨。

    满清对于思想的摧残和禁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程朱理学被作为唯一的儒学,对中原文化进行阉割。文字狱钳人口舌广泛使用,康雍乾三朝尤劣。乾隆更是借着修撰四库全书之名,篡改、销毁书籍,使得中原文化的进步性荡然无存。

    《天工开物》之事应已是尽人皆知,茅海建曾记左宗棠西北平叛于明炮台挖出百余枚开花弹,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也是一例。

    乾隆所毁书籍数量记载颇多,就算是记载少的,也是“将近三千馀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以致章太炎曾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满清之前,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头部,这与我们重视文化,识字率高密不可分,而满清近300年里一系列对于中华文化的摧残,以及愚民政策的实施,导致晚晴识字率居然不到1%,这又如何不会落后挨打呢?

    八国联军中八国分别是: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6个是帝国,4个是君主专制,满清根本就不是输在了制度上,而是输在了部族政权。

    中国历代皇帝都不是孤身一人治理国家,他们需要有人帮助。自汉以来,这些帮助皇帝的人就是读书人,也就是士人,这就是钱穆所说的“士人政权”。满清则是“他们的一切政策,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中国人,又再拉拢怀柔蒙藏来挟制汉人”,也就是“部族政权”。

    所以满清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占统治地位的少数族群的满人,从而不敢开放的去融入世界,导致“改革者,汉人之利,而满人之害也!我有产业,吾宁赠之于朋友,而必不使奴隶分其润也!”

    于是,沙俄、日本、德意志完虐满清,而满清则与同可归于部落政权的恺加、奥斯曼、莫卧儿一道,为一己之私,给近代挖下了深坑。故而说满清误国300年,还真没冤枉了野猪皮。

    @一泓春梦 2022-10-25 16:59:54
    狭隘无知的皇汉,你丫懂清史吗?瞎逼逼!
    慈禧晚年推动君主立宪制,就这胸襟甩你皇汉三百年!!
    汉族的朝代统治才是固步自封,清朝接受的都是原来汉族王朝那一套。
    -----------------------------

    有理说理,平等交流,如你嘴里长不出象牙,也大可不必露齿。

    中国历代女主临朝执政,可谓毁誉参半,真计算起来还是总体向好,只不过多是延续,如秦之芈八子,西汉吕、窦两太后,唐之武则天,宋之刘娥,清之孝庄。若论挽狂澜于即倒,则非北魏冯太后,北辽萧太后莫属。至于西汉王政君,满清之慈禧 ,政治娴熟,眼界堪忧,虽比东汉何太后、后周符太后略胜一筹,实与北宋高滔滔为一丘。

    满清被打得疼了,咸丰直接躲起来渔色自毁,所以怎么能不挨打开始被提上日程。如果说推动洋务运动,那么慈禧虽然在其中搅屎,不过也算当之无愧,但是若说立宪,呵呵,名实需要相副,不妨拨开看一看慈禧要立的是什么宪。

    1900年,慈禧出逃西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变法诏书》,该书言语空洞,实为慈禧借光绪罪己以稳固其继续垂帘的法理。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日月为明,文狱流毒),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题头一封,还变个什么?

    诏书中阿谀慈禧兼顾罪己之处甚多,其中对于戊戌变法全面否定,“……殊不知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其实, 康、梁最大的罪就是文悌在《言官党庇诬罔折》中所说,“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戊戌变法后慈禧再度垂帘,没有计较文悌前期与康有为过从甚密之事,而是立刻升这个奴才为河南知府。

    1901年,慈禧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洋人事大),签订《辛丑条约》,赔偿八国共4亿5000万两白银,该数额仅是本金,算上利息是9.8亿两白银,当时满清一年财政收入大致是8000万两。

    辛丑条约众所周知,名气不亚于这份条约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就是慈禧该年2月14日敦促李鸿章上谕中的一句。

    该年底废除满汉不可通婚。清朝规定满汉不通婚,这个知道的人多,可是为了联蒙抑汉,清朝还规定蒙汉不通婚,这个估计这个知道的就少了。这项禁令还要等九年,蒙古的有识之士看满汉已可通婚这么多年,自己还不行,于是上书,宣统二年(1910)才解除。

    “内地民人(汉人)不准娶内、外扎萨克等处蒙古妇女,如有私行婚嫁者,被人首出,将娶之妇离异归宗, 将主婚之蒙古并违禁之民人各枷号三个月,满日鞭 一百,民人递解回籍。该管台吉罚三九牲畜,该扎萨克照失察例罚俸六个月。如系该台吉自行查出 ,免其议处 ”

    1902年,慈禧返回北京。入京立刻撤去垂帘(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呵呵,她自己都不信这套鬼话),接见各国使节。

    1903年,中俄新七条密约遭曝光,满清在国内的政治信誉濒临破产。

    1904年,张謇将《日本宪法》一书送入大内,慈禧对日本的君上大权没有被削弱非常感兴趣。

    “六月,刻日本宪法成。以十二册,由赵竹君风昌寄赵小山庆宽径达内廷。此书入览后,孝钦太后于召见权臣时谕曰:‘日本有宪法,于国家甚好。’”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满清大为震动。慈禧立刻安排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留洋,原定是贝子载振、军机大臣荣庆、户部尚书张百熙和湖南巡抚端方,因有人托词不去,才改成前述五人。看名字也知道满汉比例了,不过这一次比再早之前全满班的考察团还是有进步的。

    后来真正出洋的五大臣又变了,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山东布政使尚其亨和顺天府丞李盛铎(荣禄心腹)。这一次人员变化却是因为一件事,革命党人吴樾刺杀五大臣,绍英重伤,徐世昌托故不去了。

    吴樾刺杀之前,与赵声、陈独秀共聚,谈及刺杀一事,均争往。最后吴樾说“舍一生拼与缔造共和,何者为难?何者为易?”“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

    还有一位名人也与吴樾交好,就是秋瑾。吴樾给妻儿留下《与妻书》后,北上之时对秋瑾说出了那句经典,现在影视剧国军的嘴边话,“不成功便成仁,不达目的,誓不生还。”

    该年七月,“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泯灭,候调查结果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实行。” 慈禧说的不是大清“永久确固”,是满洲,就是八旗。

    1906年,五大臣归来,找海外逃犯梁启超当枪手炮制奏章,慈禧颁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好一个大权统于朝廷,好一个民智未开,不过比之其后的《宪法大纲》,还算含蓄。

    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清廷大震。各路地方大员再次纷纷上折要求开展宪政。慈禧不得不听从袁世凯建议,安排汪大燮访英,达寿访日,于式枚访德,专门研究宪法。

    其中达寿回国后向慈禧提出,“一曰政体之急宜立宪也,一曰宪法之亟当钦定也。政体取于立宪,则国本固而皇室安。宪法由于钦定,则国体存而主权固。”“政体云者,盖别乎国体而言。所谓国体者,指国家统治之权,或在君主之手,或在人民之手。统治权在君主之手者,谓之君主国体,统治权在人民之手者,谓之民主国体。而所谓政体者,不过立宪与专制之分耳。国体根于历史以为断,不因政体之变革而相妨。政体随乎时势以转移??国体既为君主,则无论其政体为专制,为立宪,而大权在上,皆无旁落之忧。”

    “国本固而皇室安”,“大权在上,皆无旁落之忧”,使得慈禧放下了顾虑。

    1908年,革命党多次起义,6月又发生全国性的立宪请愿,慈禧不得不在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对于满清严禁的言论、结社给予了自由,可以说又对防汉松了一个口子,不过一共23条的大纲,14条在宣誓君上大权,这宪立的也是奇葩了。

    君上大权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八、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九、爵赏及恩赦之权。恩出自君上,非臣下所得擅专。
    十、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涉分歧。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十二、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以诏令筹措必需之财用。惟至次年会期,须交议院协议。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十四、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通观君上大权,其实就是一句话,一切权利属于君上,这就是慈禧的立宪,拿大家当傻子吗?

    该年慈禧终于不再活着挨骂了,她临死之时年年不忘的不是签订了这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是“‘不当允彼等立宪’,少顷,又曰‘误矣,终不当立宪。’”

    删的我都服了,拆开了发,看看哪段还被删再修改。

    楼上有一些对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质疑,而且认知颇为偏激,我这里给出一些意见。

    “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史》

    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贡献,包括数理化方面贡献的指责可以休矣。

    至于“中国学生课本里,中国人贡献的公式定律为0”,并不是你我之祖先啥也不懂,而是现在的课本源自西方,所以公式都是ABC。
    Pythagorean theorem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叫勾股定理,“勾股各自乘,并之为玄实。开方除之,即玄。”

    毕达哥拉斯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00多年,证出勾股定理的商高,生活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妄自菲薄没有必要,妄自尊大就更不应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并不落后,但是近现代的落后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承认了古代中国科学的领先的同时也提出过疑问,“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个他没有给出答案的“李约瑟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也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一些颇为离谱。


    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阻碍
    那些打入北京的列强都不是封建社会制度?慈禧的小安子被杀那一年,沙俄的门捷列夫可是推出了元素周期表。

    饱受列强欺凌,没有发展条件
    宁远之战,13万军队被2万明军用火炮打得大败,皇太极后来出城迎接孔有德,为的什么?康雍乾没见识过西方的战争武器吗?不知道自己落后吗?工业革命开始到八国联军进北京,这200多年还不够时间开始学?

    中国传统哲学不如古希腊自然哲学
    这种自卑妥妥的要不得,哲学指导一切,那么更好的古希腊怎么消失了呢?中国的传统哲学里面没有自然哲学吗?如果说孔孟讲的是人道,那么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墨子又怎么算?古希腊就只有自然哲学吗?


    人不该有三六九等,但是个体的大脑开发度却有三六九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大致是可以判别其聪明程度的。每个时期,大多数聪明人热衷的事情,则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如果用中国和欧洲作为对比,那么在古代,中国的聪明人大多热衷于研究当官,所以中国的官僚体系发达,王朝的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不好打破。欧洲的聪明人大多热衷于研究当神父,所以欧洲的宗教势力极大,神权在很长时间可以压制王权,领御万民。这个和哲学思想无关,无非是锦衣玉食的诱惑。

    中国只有一个皇权作为核心,又研发出了科举,所以将大部分知识分子网罗旗下,科学只是这些知识分子的兴趣爱好,主业是共同致富。欧洲却是两极,王权与神权,而宗教面对自然科学处于先天劣势,所以自然科学就有了名利双收的用武之地,得以充分发展。

    随着王权最后的胜出,在没有科举的欧洲,知识分子给自己找到了更多的舞台。关心政治的开始为了参政议政而创建制度,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同样得以爆发,而我们的聪明人则还在创建书院向科举冲刺,以及按照规则在内部倾轧。这些无关人种和哲学,就是那些聪明人在找出路宣泄他们的脑容量。

    如鲠在喉,就再多说一句,如何让更多的聪明人不去参加国考,而是去现在最需要他们去的方向,可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说明朝万历开始,中国在科技方面已经落后西方,我觉得虽不中亦不远矣。因为那个时候西方已经具备现代科学的雏形,而我们还只重视应用科学,但是差距不大,尤其体现在应用上,甚至不太好定义谁优谁劣。

    月满则亏,盛极必衰,这是颠扑不破的。欧洲在黑暗中世纪的压制下复活过来,必然是厚积薄发,有一个高度反弹,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日本开始建设大学,满清安常守故,依然奉行“凡汉人三十人以上集会者,皆以谋反罪处斩。”

    《有关大气运动和飓风的理论》,不要被题目蒙骗,这不是当代论文,这是自1887年至1895年北尾次郎公开发表的科研文章。1895年,熟悉不熟悉,甲午海战就是这一年。

    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康熙自己看编译的西方书籍却严禁为汉、蒙翻译任何科学文献,“勿为汉、蒙所学”,这是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坑了中国?这又如何追赶现代科技?乾隆明明已经看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却掩耳盗铃,依然坚持闭关锁国。

    满清不是不知道世界巨变,不是不知道西方的科技领先,而是因为他的部落政权需要而不能跟上这个巨变,不去追赶科技,故而易中天骂乾隆确实有道理的,野猪皮给近代中华挖坑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勒个去,分着发居然可以发出来,一整段不行,刷新了我的认知。
    又被删了,继续拆着发,哪里不行再改哪里。


    疆域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历史没有假设,所以我们无法推测如果满清没有最终入主,群雄割据最后谁会胜出,那时的疆域会是什么样子,会否为了民族和国家早于日本进入追赶的行列,甚或结合我们自身的文化,发展出一条有别于他国的路子来。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满清挖坑之后,我们经历了什么。如果说十四年抗战是最危急的时刻,那么满清挖下的最大的坑是近代的文化不自信,是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康有为的“大同计划”居然要把黄种人都变成白种人,这就是变法的精英,这需要对自身民族不自信到什么程度才能想得出来?

    章太炎也曾经迷茫过,“方夏之族,自科派利考见石刻,订其出于加尔特亚;东逾葱岭,与九黎三苗战,始自大皞;至禹然后得其志。征之六艺传记,盖近密合矣。其后人文盛,自为一族,与加尔特亚渐别。”
    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西人之称汉族也,称为巴枯民族,而中国古籍亦以盘古为创世之君。盘古为巴枯一音之转。盖盘古为中国首出之君,即以种名为君名耳。……据西人拉克伯里所著《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谓:巴克即百姓,黄帝即巴克民族之酋长,神农即巴庇伦之莎公,仓颉即但克,巴克本该地首府之名。”

    这两位当时的大家甚至对对我们的传承都开始疑惑,西来一说当时甚嚣尘上。而对于文化的不自信,下面的几位当时名流也是颇多不堪。


    “现在绝对的欢迎西洋文化侵略。” “印度并没有派一兵一卒到中国,可是中国被印度宰制了两千年。中国圣贤花了两千年的时间,才慢慢地从印度的宰制与征服之下解脱出来。这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就是如何不费一兵一卒来征服另一个国家。”“民国大师”胡适的论调在当时很是代表了一批人。


    随着日本的脱亚入欧,越南的文字拉丁化,包括鲁迅在内的很多当时名人也都支持取消“难学”的汉字而拉丁化,瞿秋白更是给出了《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

    观此种种,可见满清所挖之坑已使近代中国到了文化自信崩塌的危急时刻,好在还有一批民族文化的坚定支持者走出了一条民族自强之路,得以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有序,阐扬光大。


    魏源早在《海国图志》中,就明确提出后来洋务运动的宗旨,“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人微言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为英法进入北京,咸丰跑路,鬼子六负责应对各国,从而筹建总理衙门建立班底。后期和两宫组织辛酉政变,实现了两宫垂帘、亲王辅政,所以洋务派崛起,洋务运动如火如荼。

    基本与洋务运动同期,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最后甲午战争日本胜出,中国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结束。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文章汗牛充栋,在此也没必要一一列举,只是从满清部落政治和防汉思维看一看在洋务运动中的体现。

    1861年,1月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此即为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这篇奏折论析当时形式,“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也算中规中矩,至少给十几年后的收复新疆定了调子,实在是当时八旗中少有的明白人。

    这六条实际上就是总理衙门的筹备意见,不过这位八旗中的明白人要求总理衙门的司员必须是“满汉各挑取八员”,而第五条就更加赤裸裸了。

    “……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咪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於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伸资学习。其派来之人……两年後分别勤惰……俟八旗学习之人於文字言语悉能通晓,即行停止……”

    11月辛酉政变,和历代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大同小异,只不过给那八个“赞襄政务大臣”扣的第一顶帽子是“不尽心和议”,这个颇显媚外之姿。

    辛酉政变之后呈现了内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外有议政王奕䜣主政的局面,故而你说同治是表达两位皇太后共同治理也好,说是叔嫂共治也罢,总之此时权利不在一个人身上,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当然,防汉也是必须的,眼见军机大臣汉人比例渐高,于是领班军机大臣由亲贵担任,军机大臣有满族两人、汉族两人,也就成为了一项制度。

    1862年,号称洋务学堂的京师同文馆开立,早期就是外语专科学校,后来加入了理科类分支,最后并入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京师大学堂中。

    京师同文馆普遍被后世认为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普通学校,也是鬼子六的心血所在,所以只招收旗人。后来见地方大员在上海和广东所办广方言馆人才济济。1866年鬼子六增设天文算术馆时,开禁为有功名的满汉生员,结果还与倭仁闹了一场轩然大波。

    虽然洋务运动一开始满清贵族就存了很多小心思,但是太平天国、捻军和回乱摆在了哪里,八旗指不上,必然是地方上的汉族大员威势逾重。尤其是两名八旗大帅退出历史舞台后,提出“我朝自列圣以来,从不以重柄尽付汉臣,具有深意,不可不深思而远虑也”的胜保因他故被赐死(1863年),“奏称不宜专用南勇,启轻视朝廷之渐”的僧格林沁又战死(1865年),“强满抑汉”就更是摆不到台面了。

    洋务运动大体上摆脱了满清之前汉官大部流于摆设,满八旗一言九鼎的故态,出现了满汉联合争取“自强”的趋势。到同治死前,洋务运动在各个方面均有不同建树,“同治中兴”也是指的这一阶段。

    哲宗不死,北宋还会不会这么早灭亡?天启还在,满清还能不能入关?同治不死,甲午还会不会输得这么惨?历史没有假设,同治的死使得鬼子六的靠山少了一个,或者说慈禧的牵制少了一个。

    1875年,同治死了,光绪即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并非坏事,因为客观上又恢复了三人(慈安、慈禧、奕訢)共治的局面,而且洋务运动也依然在继续进行,左宗棠收复新疆更是给洋务运动打了一针强心剂。

    只不过洋务运动从“自强”变为了“求富”,这些汉人督抚的地方洋务派有没有从督抚认捐复修圆明园一事中嗅到什么,从而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就不得而知了。

    先说到同治,后面有时间再续。

    1881年,慈安死了,两宫变为一宫,慈禧通往权力之路的最大绊脚石没有了,鬼子六最大的依仗失去了。
    1884年,甲申易枢,鬼子六领衔的军机处被全部拿下,实控权变成了光绪他爹醇亲王,慈禧一统江湖。

    相对之前的辛酉政变和之后的戊戌政变,这一次甲申易枢难度相对较小,时机也选择的非常好,正是中法战争让鬼子六焦头烂额之时,所以不费吹灰之力。

    本来这种收权方式古自有之,但是为了权力之斗可以“以三数人两立之恩怨,眩千万人一时之是非”也是少见。再看换上来的这帮子人,
    “自恭王(奕訢)去,醇王(奕譞)执政,孙毓汶擅权,贿赂公行,风气日坏,朝政益不可问。”那么后来“由是而有甲午朝局之变,由甲午而有戊戌政局之变,由戊戌而有庚子拳匪之变,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变。”自然就是“因果相乘,昭然明白。”

    本来洋务运动是以鬼子六为首的中央和以汉族地方大员联手推动的满汉合流,结果中央的洋务派先倒台了,这对洋务运动自然会有影响。虽说洋务运动是以十年后甲午之战宣告破产,但是在甲申易枢之后,味道就已经变了。

    张之洞有他哥哥张之万入阁军机,所以在地方还能一展拳脚,其他地区就随着奕譞“枝弱干强邦本固”收缩到了北洋一地。方向也从兴建近代化厂矿,发展军事工业转向急功近利的购置船炮加强海防。

    1885年,设置海军衙门,奕譞总理节制沿海水师,以庆郡王奕劻、大学士总督李鸿章、都统善庆、侍郎曾纪泽为佐。

    当年李鸿章提议海军衙门是“设衙门于都城,海部体制与他部相埒,一切兵权、饷权与用人悉以畀之,不使他部掣其肘,其海大臣无不赞襄枢密者,令由中出,事不旁扰。”

    结果这个“海大臣”没捞上,奕譞还把海军衙门里的办事章京全安排了旗人,气的李鸿章给朋友写信说“神机营兼设海军衙门,奏派文案旗员三四十人,铺排门面,毫无实济。”

    奕譞本就是靠全部招收旗人的神机营起家,如何信得过李鸿章,况且还有一个慈禧要对付。“以昆明易勃海,万寿山换滦阳”,昆明湖里练水军,招的都是旗人,练好了接北洋。颐和园要修万寿山,因为慈禧不会去避暑山庄的。当然了,面上说的是“昆明习战,不过借一旧制,大题实则开都中风气。”

    于是海军衙门的银子就能得批,但是有1000万两转去修颐和园还有三海了。到了1991年奕譞一蹬腿,海军衙门一两银子也是得不着了。

    1894年,说出“汉人强,满洲亡!汉人疲,满洲肥”的刚毅成了军机大臣。这一年很熟悉吧,甲午战争开始了,满汉互不信任,这仗还怎么打?

    “近接神机营驻扎山海关防营人来云,神机营兵队方到关时,即接直隶总督文札,特委派候补道一人、提督一人专办总理防营营务处事务。奴才闻之,不胜骇异……否则,必该二员为倭奸细,专用以探防营虚实者……倚势夺权,莫此为甚。”神机营的札拉丰阿直接给光绪帝上奏折说李鸿章要吞了神机营在山海关的防营。

    所以甲午之战不败才怪,洋务运动能成才怪。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10-28 21:48:19  更:2022-11-05 02:18:0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