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东京奥运会2021 -> 【连载中】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 -> 正文阅读

[东京奥运会2021]【连载中】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第3页]

作者:全言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乒坛二十四年(69):时代不可违
    导致科贝尔成绩平平的原因,首先我觉得是时代的限制:小球时期球速太快,球质太轻,所以一方面拧拉的选手很难制造出“杀板球”来击败对方,一方面又抵挡不住对手的快速进攻。相反,由于拧拉动作蓄力时间长,所以其出手的意图实在太过明显而容易让对方防备,所以玩来玩去,科贝尔也难以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奠定自己的地位。
    其次的话,像科贝尔等率先使用拧拉的选手本来就是原有乒坛体系中的……怎么说了呢,他们本是一群可以在竞技场上被称为loser的运动员,若不是因为实在干不过高手了,谁会选择创新?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说白了科贝尔等人就是正的不行,所以就一股脑儿的全靠这个奇来取胜了。你看看拧拉的开山鼻祖塞弗,人家正手跑全台无压力,用得着拧拉吗?
    一切竞争都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乒乓球选手之间的比拼不会因为你突然使用了这么一门技术就发生力量对比上的大逆转。科贝尔因为前三板还算细腻,所以偶尔能爆一冷,而大部分和他一样使用新技术的选手可能根本就过不了前三板的关,对拉也未必有优势(科贝尔的对拉也一般,只是连续性比较好)——你根本没来不及拧拉就吃了发球,刚拉起来别人就直接反冲你了,形成相持又拉不过别人,那这球还怎么打?
    一项新技术的成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关于拧拉技术,我们后面还有专门分析,这里就暂时点到为止吧!
    课后作业:请大家自行观看马龙20岁以前的技术动作,尤其是反手,再对比一下科贝尔的球,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乒坛二十四年(70):佩尔森的辉煌一年
    91年是佩尔森辉煌的一年、也是他在世界大赛里唯一辉煌的一年。不过我们现在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觉得不是大满贯、常青树就不值得一提了一样,这就很搞笑了。除了金牌老怪物瓦尔德内尔和21世纪中国两个怪物王励勤和马琳外,很少有运动员能够辉煌很多年。大家看王皓在世界大赛里辉煌了多久?07年世界杯~10年世界杯,三年整。张继科?11年世乒赛~14年世界杯,三年多一点。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拿到一个世界冠军,那他们岂不连垃圾都不如了?
    不得不说,这两年聊乒乓球的群体里充满了太多戾气,希望此风不会长久。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乒乓球运动员“辉煌”的定义,一家之言罢了。在我看来,能拿世界三大赛事的冠军,就算是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的“辉煌阶段”。虽然所有为这项运动而辛勤付出的人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但竞技体育毕竟是“竞技”在前,“体育”在后的。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体育这个领域里确实可以只划分为两种人:冠军,和不是冠军。多年后,大家可能已经不知道瓦尔德内尔、刘国梁、王皓是谁,但至少圣勃莱德杯和世界杯上会刻有他们的名字,而这些奖杯上的名字都是只有冠军才有资格刻上去的。
    很残酷,但确实很现实。
    所以“辉煌”二字永远属于冠军,至于你是不是什么所谓的“几朝元老”,那只叫“活跃”而已。所以佩尔森兢兢业业地活跃了几十年,而真正的辉煌却只在91年一年。本年内老佩一举拿下了世乒赛冠军和世界杯冠军,同时成为了国际乒联第一个“世界排名第一”——91国际乒联正式开始世界选手积分排名,老佩正好赶上了这股热潮。
    乒坛二十四年(71):瓦佩决赛
    千叶世乒赛男单的结局我们前面也说了,又是瓦、佩、马、金四人雄踞前四,半决赛马文革和金泽洙都输得非常难看,可见当年世界乒坛的优势仍然在欧洲人这边。
    决赛,佩尔森如愿复仇老瓦,而且赢的非常干净利落,3:0横扫了对方,夺得了圣勃莱德杯。这场球很多人问我老瓦是不是让球了,对此我认为:绝无可能。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让球啊?首先瑞典人没有这个传统,其次91年佩尔森的技术、心理确实达到了一个绝佳的状态,和老瓦又是队友,接惯了他的发球,在不吃发球的情况下以相持球取得胜利本就是正常的情况,何须让球?
    而且通过观察我们便发现,千叶世乒赛上老瓦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好。老瓦有一个特点,一旦他打球很浪的时候,基本就要萎了。91年单打比赛老瓦的神球非常多,但是这却并不是属于他的网吧之相——咳咳,我是说王霸之相。我们看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冠军,89、90、92、96(欧锦赛)、97,哪场球不是一路表情严肃到底的?老瓦的风格就是这样,赢球的时候一定是非常阴沉而面无表情的,进攻也绝不拖泥带水,这时候一板一眼的进攻才是他取胜的王道,而那些看起来很神的球却并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点缀罢了。
    最典型的,91年世乒赛对老佩、99年半决赛对马琳、04年半决赛对柳承敏,都是神球迭出,然并卵。
    可以说千叶世乒赛的老瓦确实并不在最佳状态,输给佩尔森也没什么好说的。
    颁奖仪式上,佩尔森举起了圣勃莱德杯,而老瓦则将佩尔森给高高举起,这种超越胜负的友谊无不让人感动。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乒坛二十四年(72):千叶世乒赛团体
    不过相比于单打,千叶世乒赛的团体赛情况显得更有意思。
    千叶世乒赛男团比较淡腾。瑞典队那边倒是没什么,正常杀入了决赛,关键是中国队这支线,战况惨不忍睹。尽管老一代直板快攻选手的凋零让中国国家队有些青黄不接,但咱们大国乒怎么着也是前世界第一、现世界第二的队伍,可是千叶世乒赛的结果却让世界乒乓球爱好者们都大跌了眼镜。
    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竟然输给了——捷克队(也就是科贝尔所在的那队,不过也可能是捷克斯洛伐克队,不知道当时这国家解体没有)!
    此次国乒惨败的直接原因,据说和国际乒联更改赛制有关。楼主以前看了一下那年团体赛的规则,五花八门,小组各种循环,比赛也是一会儿单打一会儿双打。此赛制改革也是国际乒联诸多极其失败的改革中的代表作,就用了这一次,然后直接被各国喷死,再未使用。反正这场比赛中年仅20的科贝尔拿了中国队两分以上(忘了),然后帮助捷克队进入了前四。
    怎么说也只能怪自己:科贝尔发挥再好,也不可能一次性射死全中国队吧?赛制改得再大,好歹也不外乎是单打双打吧?你中国队这么多人练球打球,完了凑一支队伍上去连捷克队都打不过,怨谁?还是怨自己吧!
    乒坛二十四年(73):乒坛巨人卡利尼茨

    战胜中国队的捷克队也只多走了一步,因为他们半决赛遇到了南斯拉夫队,科贝尔这回牛不起来了,因为南斯拉夫队里面有至少两个高手。
    首先是普利莫拉茨,不过老普此时还没拿到过一个世界冠军,但他的另一个队友就生猛多了。他就是被楼主认为乒乓球史上最奇葩的一个顶级运动员,“世界最难看”打法的代表人物,欧洲迄今为止直拍打法的最高水平。他就是伟大的“乒坛巨人”——卡利尼兹。
    打住,不要以为“乒坛巨人”是一个荣誉称号,事实上这是一个绝对的现实称号,因为卡利尼兹身高接近两米,比萨姆索诺夫还高,这不是“巨人”是什么?楼主阅人无数,至今为止见过的顶级选手里面打球最难看的就俩,一个是操直板的卡利尼兹,一个是网上所说的一个“横拍直打”的选手,懒得去看是谁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搜。问题是,后者就是个酱油级水平的选手,而卡利尼兹可是世界锦标赛冠军啊!虽然是双打,可双打世界冠军也是世界冠军嘛!看看人家郝帅……
    郝帅:我怎么感觉有人在说我坏话?
    1983年第37届东京世乒赛,卡利尼兹与南斯拉夫名将舒尔贝克夺下了那届比赛唯一的一块属于外国人的金牌,男子双打。那一年,中国队获得了男团、女团、男单、女单、女双、混双6块金牌,唯独丢掉了这枚男双,由此可见这块金牌的分量。
    不过平心而论,这次胜利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功劳应归于舒尔贝克,此人是当年中国队头号劲敌之一,和克兰帕尔等齐名,35届就是男双金牌,和另一个队友搭的,这次换个队友又夺冠。不过双打终究是两个人的比赛,所以卡利尼兹仍然功不可没。除此外,我一向认为世界上所有高手遇见卡利尼兹如此高大的身影和淡腾的动作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尼玛我到底在打什么级别的比赛?
    这个动作有多难看,请看视频,反正我是直接晕死了——直板打法的巧灵冲在卡利尼兹身上得到了完美掩盖,谁看谁淡腾:
    来源: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4MTE4NTA4.html
    ps:楼主大学就有个篮球教练,身高一米九几,也是这么左推右攻,打法和卡利尼兹几乎一模一样……
    乒坛二十四年(74):南北欧之战
    南斯拉夫进决赛,然后碰瑞典,在今天看来结局似乎是必然的,因为瑞典人在实力上到底是技高一筹。不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不久前的小组赛上,南斯拉夫竟然以3:0轻取了瑞典,这这这……
    当然,南斯拉夫队的实力有目共睹,不过要是全单打的话肯定打不过瑞典。好在国际乒联天降正义,莫名其妙地给千叶世乒赛团体安排了一场双打,这就便宜了南斯拉夫人了。论双打,他们可是有汉城奥运会男双亚军普里莫拉茨、卢布莱斯库镇楼,等于说男双南斯拉夫可以稳拿,普利莫拉茨对阵老瓦有优势,对佩尔森也不怕,对苹果、卡尔松更是悬念不大。但是瓦尔德内尔竟然输给了卡利尼茨!这个太难以想象了,不适应大概是主要问题,毕竟顶级选手里谁跟卡利尼茨这样打法的?
    老瓦表示东方哪个直板我没见过?谁知冒出了这么一个奇葩的西方直板,终究还是太乃义务了点啊……
    第一场,两米高的卡利尼茨大战两面高调弧圈球老将阿佩依伦,这两个人的动作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一定会认为是直板、横板两边的奇葩,最终世界杯、欧锦赛冠军阿佩依伦到底还是技高一筹,拿下了这分。
    第二场,年轻的普利莫拉茨挑战已经是世乒赛、世界杯男单冠军的老瓦,结果老瓦被打残了——这一时期普利莫拉茨成功取代盖亭而成为了老瓦的头牌克星。
    第三场双打,佩尔森、阿佩依伦VS普里莫拉茨、卢布莱斯库,后两者是汉城奥运会男双亚军,实力不可小觑。果然,两人很快就将瑞典人斩于了马下。
    第四场单打,老瓦再次对阵乒坛巨人,这回他终于成功复仇了。其实卡利尼茨的招数大家也看到了,打双打还行,因为双打比赛对步伐和速度的要求不高(也高不起来,毕竟两个人有个跑位的问题),所以这时候卡利尼茨笨重的劣势就得到了削弱,而手长脚长护台面积大的优势就能凸显出来。但是单打的话问题就太多了,你说他一个打篮球的身板怎么就被拉过来打乒乓球了?好在南斯拉夫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时候卡利尼茨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如果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话,就算是去死也在所不惜,有好处坏处又如何呢?”
    咳咳,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最后一场,佩尔森单挑卢布莱斯库,毫无悬念。卢布莱斯库本来就是一个王涛吕林里的吕林、王励勤阎森里的阎森的存在,单打非常一般,输给世界超一流级别的佩尔森,不丢人。
    总的来说,当年南斯拉夫队的阵容确实是强于中国队的,获得亚军甚至是冠军都实至名归的!
    可惜后来南联盟就解体了,几大高手天各一方,昔日的南欧一霸,也从此再不复存在。
    乒坛二十四年(75):瑞典战船的命运
    千叶世乒赛是瑞典王朝的鼎盛时期,他们拿下了男团、男单(佩尔森)和男双(P.卡尔松/冯舍)三块金牌,男单则和89年一样包揽了冠亚军。之后北欧人们将这个状态持续了两年,尤其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老瓦成功男单加冕,成为了世界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选手——世界上第二个大满贯选手则出现在4年后,由中国队女子选手邓亚萍摘得;至于第二个男子大满贯,则要到7年后才由中国的刘国梁荣获。
    不得不说:老瓦,确实厉害!
    但是摆在维京人面前的,不止有辉煌,更有另一层难言之隐,那就是他们的乒乓球人才,已然开始断层了。
    1993年的瑞典男乒已经不可逆转的走向颓势,哥德堡主场作战的42届世乒赛,瑞典人只收获了一枚男团冠军,单打老瓦止步半决赛,佩尔森更是前四都没进。此时的老瓦已经28岁、佩尔森27岁,卡尔松虽然年轻一点,但是他的水平明显差了瓦佩二人一大截。至于更老的阿佩依伦,虽然也报了团体和单打的名,不过成绩证明了他不再可能回归世界巅峰状态。所以当普利莫拉茨、盖亭、塞弗等人崛起时,瑞典军团的十字旗早已摇摇欲坠,这支当年欧洲乃至世界的乒乓球第一强队,也在逐渐淡去其冠军的光环了。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瑞典男子乒乓球队这艘战舰在这之后居然还足足开了9年,到2002年的时候依旧拿下了欧锦赛的男团冠军,而04、08年两届奥运会老瓦老佩均杀进前四。虽说瑞典人确实是“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不过这凋零也未免凋零得太久了。
    这一命,续得very good!不愧是一颗赛艇啊!
    评论 @xqjst :
    我并不这么觉得,实际上小球时代乒乓球技术更加复杂,更加精细,而现在的技术对体力的要求更高,技术也相对简单化了很多,但乒乓球的受众却越来越小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集中式的管理很适合多变的环境,这是我所认为的中外乒乓球技术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这个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刚看了一下没有发在天涯,到时候发一下,和老兄一起探讨。
    乒坛二十四年(76):千叶之后
    千叶世乒赛后,世界乒坛的格局开始急速剧变。
    佩尔森是最郁闷的,91年如日中天后,他先是再接再厉拿到了世界杯的男单冠军,但随后又遭遇了一场车祸,紧接着又是丧考之痛,这让老佩的竞技状态急速下滑,从此再未染指世界大赛单打奖牌。
    但我们这位老而弥坚的选手却始终没有选择放弃,相反却打出了世界乒乓球史上最长的国际运动生涯,可亲!可敬!
    之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男队只收获了一枚男双金牌,这次是王涛吕林战胜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前面讲过,王涛是双打专业户,估计目前还没有人双打能好过这哥们,男双奥运冠军、世乒赛冠军,混双三连冠。可能上帝总是公平的,所以他在赐予王涛如此多双打冠军的同时让他一个单打世界冠军都没有,最好成绩仅是1994年亚运会男单冠军。
    无独有偶,千年老二(三届世界杯亚军)或者老三(奥运会、世乒赛季军)金泽洙最好的单打成绩也是亚运会(98年)。造化弄人的是,王涛无论从打法还是心理上都是金泽洙的克星,却偏偏在两次重大比赛中输给了对方,巴塞罗那四分之一,王涛就2:3输给了金泽洙,还是优势局面下输的,也是莫名其妙。
    不过四年后,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赛场上,王涛会更让我们匪夷所思的:这是后话。
    接下来让我们还是一起来聊聊巴塞罗那奥运会吧。
    乒坛二十四年(77):佩尔森、王涛下线
    巴塞罗那奥运会是90年代初瓦佩马金四大金刚们最后一次的联袂演出;不过老瓦和金泽洙刚杀入前四便收到了信息:你们的好友佩尔森已经下线。
    马文革和佩尔森在八分之一决赛就提前碰头了。按理说佩尔森当年的排名应是世界第一,那么他俩之所以这么早碰面,就必然是因为马文革的世界排名跌出了前四(一般前四会分守四个半区的)。可是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没有世界排名是不行的,可是光有世界排名更不是万能的(许昕、小枣: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这场比赛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佩尔森0:3完败老马,奥运梦第二次破灭,马文革则挺进了前四的位置。
    另一边,金泽洙在八分之一决赛遇到了号称“韩国克星”的王涛,结果王涛以2:3惜败。这个王涛啊,嗨!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平时不是被吹成“韩国克星”,就是被吹做“刘国梁克星”,结果两次奥运会单打,一次输金泽洙,一次输刘国梁。外加世乒赛也是各输了这两个人一次,这“克星”真是名不副实啊!
    作为横板快攻打法选手,王涛以比较落后的技术成就奥运会和世乒赛男双、世乒赛混双与团体的冠军(世乒赛混双还是史无前例至今后无来者的三连冠),偏偏单打成绩如此尴尬,也凸显了一个本质问题:乒乓球,是一门单项运动。团队的胜利常常能由队友加成,但单打的冠军却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为什么我经常无意识地将单打以外的冠军排除在“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之外?原因即是如此,请大家不要介意。
    @u_109399991
    欢迎朋友啊!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东京奥运会2021 最新文章
女篮已经成功,男篮尚须努力
来揭揭科比的本来面目,顺便也分析一下科密
女排世锦赛将会在北京时间9月23日开打【关注
[网坛风云]男子网坛的黄金一代
ATP漫谈之悲情小德
我的《武林风》之旅
LDSports“点赞”:武磊为西班牙人注入新鲜
纳达尔,当脚步已追不上天堂
来揭揭科比的本来面目,顺便也分析一下科密
跟网球比,乒乓球的精彩程度怎么差这么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31 22:26:33  更:2021-07-31 22:27:5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