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东京奥运会2021 -> 闲来无事话乒乓 -> 正文阅读 |
[东京奥运会2021]闲来无事话乒乓[第4页] |
作者:故乡在北方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廖侃侃 谢谢你的指正,陈俊吉那个是我搞错了,唐娜的我也不知道怎么把右手打成左手了 白杨,她一直都是正手反胶反手生胶,45届被带去模仿陈静就是因为她打法类似陈静 2001年被徐寅生建议改正手为正胶,一般我们都可以把正胶和生胶叫正贴胶皮,所以我当时是图省事就这样打了,白杨是2004年正手又换了反胶的 小姑娘正手当时用的是802-10正贴,反手是蝴蝶生胶 桑娅婵正手不是反胶吧?我看2002年意大利公开赛她和帖亚娜双打比赛给她球拍的镜头,很明显两面都是颗粒的. |
没有睡哦,刚才天涯抽风抽死了,继续8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是报定了卫冕的心,据说邓父是要求邓必须拿回家两枚金牌,少一枚也不许进家,不知道是否属实,如果是真的的话这也太苛刻了点,毕竟女双上她和乔对刘/乔是不占上风的。 陈静也在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做着准备,而且她是暗地用劲,陈静是个人精,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这智慧体现在各方面,场上打球,场下说话,以及赛程选择和安排。 由于久未上阵,陈静的世界排名并不高,43届结束之后排名也就是在5—8之间晃荡,这对于奥运会的分组和抽签是不利的,因为5-8号种子肯定会在1/4决赛遇到大种子,万一抽到邓亚萍等人弄不好就两手空空。 所以陈静做了两件事,首先就是多参赛提高排名,1995年年末,陈静参加了欧洲一系列巡回赛,奥地利站轻取杨影获得女单冠军,瑞典公开赛20分钟横扫何智丽再次夺冠,亚洲明星巡回赛香港站战胜刘伟获得冠军,这一系列的成绩让她的世界排名迅速升到第三位,确保成了奥运会大种子,不同担心半决赛前遇见中国选手了。 陈静很明白,想在奥运会上打出名堂,还是得靠能力,尤其是必须得跨过乔红这一关。 在这么多的对手中,陈静最不愿意碰到的就是乔红。陈静和乔红从7岁开始就在一起打球,可谓从小打到大,彼此之间知根知底。而使陈静感到最难应付的就是乔红的反手,43届世锦赛8进4,陈静就是被乔红的反手控制住,0比3惨败。那次惨败使陈静意识到,自己要想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打出名堂,必须像她在国家队时那样正常训练,也必须有个好陪练。 为了备战奥运会,陈静也采取了封闭式的训练,中国台北队还从内地和匈牙利请来了不同打法的男选手做陪练。重下本钱。争强好胜的陈静在技术上做的改进,首先是加强了发球的旋转性和变化,为抢攻创造条件,陈静以往基本全是正手高抛,这个时候她练就了反手发球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抢攻套路。其次是加强了正手位拉的训练内容,提高了正手位弧圈球的质量,当对方拉球过来时更多的是反拉过去,改变了已往盖打和碰的打法。技术的改进使陈静的技术更加厚实,88年汉城奥运会的时候陈静正手位的主要得分手段是盖打,拉球严格说不是拉弧圈,只是小提拉,算一种从下旋到上旋的过渡,并不能为她真正带来得分。由于正手盖打对落点,步伐和旋转的把握要求非常高,因此陈静原来失误率很高,改进技术之后陈静正手位的弧圈球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改进,除了拿手的高吊外,一板前冲弧圈也具有了非常高的质量,亚特兰大的半决赛这个球为陈静拿了不少分,这后面再说。 技术实力的提高和世界排名的升高使陈静已经成为了亚特兰大中国队最危险的对手,但是这个时候中国队瞄准的靶子是何智丽。 何也是争强好胜,但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公众场合的讲话等方面比陈静嫩多了,虽然年龄上何大了3岁,何在亚特兰大之前是雄心勃勃,有了广岛风波之后邓,乔是憋足了劲要复仇,何再这么一高调,靶子不瞄准她瞄谁? 陈静则是暗地下劲明里低调,声称:“年龄大了,求胜欲望也弱多了”等话,一时间何智丽成了中国队在心理和技术上的头号对手。 1996年英国公开赛是奥运会前的一次模拟机会,海外兵团的成员里除了何智丽之外的其他人都去了英国,中国队当时在封闭集训,为了不影响四大金刚的训练计划而又摸一下海外兵团的底,杨影,邬娜等人被派去当“间谍”打探情报。结果陈静在决赛中输给了此前从未输过的杨影,可能杨影也比较得意的回来说陈静也就是那么回事,我记得当时的中国体育报上报道这次比赛就大篇幅说年轻选手杨影表现的好,赢了陈静云云,却不知这是陈静的烟雾弹而已。 PS:这里8一下,当时指点陈静训练的是肖战,一直以来都有人说陈静和肖战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但是也有人说那是谣言。为了证明这非谣言,我这里有图为证— ![]() |
怎么回事?天涯抽风抽那么厉害,快半个小时了网页都打不开 |
作者:johnvian 回复日期:2008-5-29 22:46:18 感觉Lz比较喜欢的是 焦姑娘 陈姑娘 刘姑娘,都用姑娘在称呼,感觉很舒服,呵呵。加油啊! ^^^^^^^^^^^ 呵呵。我个人很喜欢的是陈静,刘伟和玄静和 至于"姑娘",跟一个记者朋友学的,不知不觉就这么叫习惯了,另一个就是我用拼音打字呀,有些人的名字不如直接一个"姑娘"来的防百年,呵呵. |
肖战当年和陈静感觉上郎才女貌的,不知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而肖战作为陈静96年的陪练吓了国人一跳,国家队居然后来容纳了他,也挺有意思的。 ^^^^^^^^^^^^^^^^^ 这也说明了国家队的一种进步吧,毕竟时代在前进,陈静不是也在2006年重回国家队担任心理辅导员了么. |
作者:子琢 回复日期:2008-5-29 23:19:39 是啊,王楠当初应该是最不受重视的,记得刘乔下来后,那一年团体决赛是邓,杨影,李菊三人上场,后来王楠能上位也可见她的实力和智慧,这点来说是应该肯定的。 ^^^^^^^^^^^^^^ 是的,97年年初那阵重点培养的二号是杨影和李菊,两个人都是江苏队出来的,有蔡振华的面子,杨影又是直板正胶的传统打法,感情分也挺重的,王楠的确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
作者:分谁谁 回复日期:2008-5-29 22:44:31 PS:这里8一下,当时指点陈静训练的是肖战,一直以来都有人说陈静和肖战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但是也有人说那是谣言。为了证明这非谣言,我这里有图为证— ---------------------------- 肖战?现在陈杞的指导教练? OMG,现在的肖对比照片上差别太大了.. ^^^^^^^^^^^^^^^^^^^^^ 就是现在陈杞的指导教练. 十年光阴嘛,你看看郭跃华年轻时候和现在,那就是帅哥和猪头的对比^_^ |
作者:林曦 回复日期:2008-5-29 22:31:59 杨影脑子不好使的 笨着呢 ^^^^^^^^^ 呵呵,杨影的解说确实有些二 后面咱们再聊她 |
亚特兰大奥运会前邓忽然找不到了感觉,在一系列比赛中连输5场,乔红状态也不好。 西安的96中国公开赛邓输王晨,两个人的双打双打也输王晨邬娜,眼睁睁的看王晨拿走两个冠军。乒协杯半决赛邓被刘伟淘汰,乔在16进8的比赛就被张辉打掉,刘伟决赛赢了乔云萍拿到冠军。王楠,邬娜,李菊也都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上赢了邓亚萍,尤其是那场奥运会前的擂台赛,相信很多朋友是从那场球开始认识邬娜的吧。 据邓自己回忆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她连输唐薇依两场就已经觉得是很大的打击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前竟然一口气输了5场,而且不但怀疑自己,都开始强迫症似的把赢她的这几个人和主要对手联系了-邬娜不就是陈静吗?王晨不就是何智丽吗?…. 到了六月份邓乔的状态缓过来了些,乔红打了日本公开赛拿回了冠军,但是和柳智惠,朴境爱都打的很激烈,对方搏杀的很凶,而获得女双冠军的柳智惠/朴海晶被中国女队视为亚特兰大女双项目上的最大对手。 中国队出征亚特兰大的名单是 男单:刘国梁 孔令辉 王涛 男双:刘国梁/孔令辉 王涛/吕林 女单:邓亚萍 乔红 刘伟 女双:邓亚萍/乔红 刘伟/乔云萍 按照世界排名,邓乔分别作为女单一二号种子镇守上下半区,三号种子陈静分在了下半区,四号种子刘伟分到了上半区。女双邓亚萍/乔红和刘伟/乔云萍分别为一二号种子,金茂校/朴境爱和柳智惠/朴海晶分别到了上下半区。 |
女单小组赛顺水顺风,除了德国的施捷和罗马尼亚的乔苏被淘汰外并没有什么冷门发生, 乔红小组赛遇到的对手也都和中国沾边-日本的松岗利香是中国的儿媳妇,法国的王晓明是前四川队队员,尼日利亚的小姑娘奥拉鲁是中国教练。尤其是那个尼日利亚小姑娘,赛前拍乔红马屁说最喜欢乔了,能不能每局让她几个,结果乔大姐没给小姑娘面子,第二局给了小姑娘大大的一个甜圈圈。 中国的邓亚萍,乔红,刘伟,韩国的朴海晶,匈牙利的巴托菲,托特,加拿大的耿丽娟,日本的何智丽,中国台北陈静,香港齐宝华,陈丹蕾,新加坡的井浚泓,德国的施特鲁择,罗马尼亚巴蒂斯库以及两员朝鲜小将金英姬和杜贞实等都进入了淘汰赛。 16进8邓亚萍3:0打掉了朴海晶,但是后两局很紧张,朴拼命搏杀的战术一度给邓带来不小麻烦,邓21:19和24:22险胜,乔红状态不错21:12,21:11和21:9完胜井浚泓,刘伟3:0胜托特,陈静3:1拿下巴托菲,前四号种子都打的还顺利。其他几场球让人意外,何智丽受到了杜贞实的猛烈冲击,大比分打成2:2平之后何智丽决胜局一度4:9落后,朝鲜小将此后陷入了何智丽放慢比赛节奏的战术中,急于进攻结果失误增多被何翻盘。怪胶打法的齐宝华遇了同样长胶打法的金英姬自然就失去了一把得力武器,16岁的朝鲜小将前3局2:1领先,落后的齐宝华还因手拍球台而吃到了一张黄牌警告,到了第四局,双方比分咬的很紧,19平之后齐宝华攻球失误19:20被拿到赛点,懊恼不已的齐不由自主又拍了一下球台,结果裁判毫不留情的又给了一张黄牌,按规定两张黄牌加罚一分,于是比分变成了19:21一代名将就这样告别了奥运赛场,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最终女单8进4的对阵是 邓亚萍对施特鲁择 刘伟对金英姬 陈静对陈丹蕾 乔红对何智丽 施特鲁择对邓没有任何办法,0:3脆败,虽然冲击力凶猛但是还欠火候的金英姬也跨不过刘伟这道关,1:3告负,下半区被陈静评价为“只是个业余选手”的陈丹蕾也对陈静无计可施,0:3输,所有人的焦点都集中在和何乔对决上。 乔红等待这一天实在太久了,广岛亚运会之后何智丽就和中国选手玩起了猫捉耗子的游戏,说去参加的比赛最后爽约,中国不打的比赛她出来打,中国参加的比赛她放弃,对于一心想复仇的中国队尤其是邓,乔来说还有比这更难受的吗? 乔红后来描述说看见16进8何智丽陷入苦战的时候也希望杜贞实把何赢了,那样自己就没那么大压力了,但是还特别希望自己能上去报仇,所以最后还是给何加油。 尽管如愿遇见了何,但是乔还是心里发虚,和陈静对乔红有些怵一样,乔对何也是犯怵的,何是防守密不透风,乔则正好是对何胃口的那种打法—老实球,以相持实力取胜。何的防守功底甚是了得,除了人精陈静外,别人很难凭实力球撕破她的防线。 乔红说:“井浚泓,陈静和何智丽三个人中我最难打的是何智丽,她防守好,我又力量不足,感觉自己没什么东西可以赢她。”就在这种忐忑不安中何乔大战开始了。 邓给乔红宽心,说乔的发球比何好,发抢也比何好,这说的倒是实话。 乔还是紧张,曾老爷子后来回忆,赛前要进场了乔红又跑回来了,问怎么办才好,可见这场球乔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所有人都关注这场球,已经取胜陈丹蕾的陈静也是如此,她内心当然希望何智丽打上来。 何智丽的准备也很充分,不但是技术上的,连精神上的都有—广岛亚运会上给她发功的巫婆也被她带到了亚特兰大,可见她对亚特兰大的重视,也难怪,8年前含冤无缘奥运会,8年之后年过30才得到机会怎么能不重视呢。 前面两局乔红都打的很被动,从球路上看确实乔一点便宜都不占,这类似于后来的牛剑锋打贴亚娜—主动上手的人反倒被两面封堵防守的来回调动,看上去主动其实被动,但是乔红最大的优点就是兢兢业业,一分一分的打老实球,何第一局11:4领先却慢慢的失去了优势,18:21先负,第二局更是一度19:14领先,但急于扳平的心态让她放弃了自己的拿手武器-防守中突施冷箭,反主动进攻,心态的失衡使何连丢7分再负一局,到了第三局,两局在手的乔红已经占据了心理制高点,处处压着何智丽,21:16拿了下来。 ![]() ![]() ![]() ![]() |
` 为乔红做场外指导的是曾传强老爷子,乔红之前曾经援外朝鲜,带出了一代名将李粉姬,乔红之后又带出了王楠 ![]() 何智丽的场外指导是她当时的老公小山英之,那次比赛小山家族的人都去了亚特兰大 ![]() |
乔红战胜了何智丽自然是满心欢喜,信心爆棚,对胜多负少的陈静自然是信心十足。女单半决赛同时开打,邓对刘,乔对陈。 开赛前邓对乔说你进决赛应该没问题,乔自己也这么觉得,却不曾想,对面的陈静已经不是了以往的陈静。 输掉比赛之后中国队教练包括乔红都说是大意失荆州,其实我觉得不能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准备不足,陈静技术实力的大增才是乔惨败的根本,试想,奥运会半决赛不是儿戏,怎么可能准备不足?要说对黑人小姑娘奥拉鲁这样的不重视也就罢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换左手打都不一定输,陈静毕竟是响当当的三号种子,前奥运会冠军,怎么可能不重视? 后来陈静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她技术实力的顶峰,我是赞同的,汉城奥运会她技术上还有漏洞,凶狠快速有余稳定不足,到了亚特兰大则是能攻善守有快有转了. 第一局刚开局乔红打的还不错,4:1,6:2领先,但是几个球之后陈静就找到了感觉,屡屡从乔红正手突破,陈静苦心练就的正手高抛后的一板侧身斜线前冲弧圈在这一局甚至全场比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乔红始终破不了陈静的这个球,陈静的发球轮基本都能拿到4分,而相持起来乔红明显跟不上陈静的节拍,陈静就站在那儿反手来回拨打两大角,乔红只能疲于奔命,很快陈静就21:9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乔红状态有了起色,前半局直到终局都领先几分,双方你来我往打的很精彩,乔一度以20:19和21:20两次拿到局点,但是这两个局点都被陈静轻松化解—第一个是陈静高抛后的一板侧身斜线前冲弧圈到乔正手,乔连球都没够着,第二个高抛后的一板侧身直线前冲弧圈到乔反手,做好了保护正手位准备的乔显然没想到到了反手,再次失误。23:21,陈静拿下第二局。 到了第三局乔红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武器-稳,在陈静有条有理的进攻和灵活多变的落点变化面前,乔红越打越急噪,17:18落后时打丢了一个志在必得的半高球之后乔红已大势已去,21:17,陈静3:0完胜,8年之后再次杀进奥运会女单决赛。 PS:俺觉得这个时候的陈静是最漂亮的 ![]() |
乔红的惨败对女乒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一心瞄准了何智丽的女乒高兴劲还没过去就被陈静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陈静横扫乔红后上半区邓亚萍在和刘伟进行苦战,1995年天津世锦赛之后刘伟慢慢成了单打上对邓威胁最大的,和乔红的球风不同,同样两面反胶打法的刘伟在进攻上更加出色,反手的爆弹对很多人都是致命威胁,只是场上没有乔红的那种沉稳,这也限制了刘伟取得更大的成就。 陈静3局拿下乔红的时候邓和刘刚打到第三局,前面两局平分秋色,而且比分很是接近,24:22刘赢第一局,邓21:18扳回一局,第三局也打到了12平。 形式变的微妙起来。 邓亚萍在回国之后的描述是:“我和刘伟就在旁边场地上打,没想到陈静3:0获胜,我们都看到了那边的情况,后来,刘伟就输给我了。” 一向自信的邓亚萍都没有过多的描述自己是什么赢下半决赛的,所以刘伟“放水”说我是相信的。回国之后伍邵祖也提到了这件事,他描述的就是刘伟主动让球给邓亚萍的。 输掉半决赛的刘伟和乔红在铜牌争夺战中相遇,乔21:17,15:21,21:19和21:11胜出,获得铜牌,这也是两个人身穿印有“中国”二字的比赛服打的最后一场比赛,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之后两人就结伴去了日本参加联赛,刘伟代表樱花银行,乔红代表松下电器。 |
女单决赛就在前两届奥运会冠军陈静和邓亚萍之间展开。 在我印象里面两个人曾经在80年代末有过3次交手,都是邓亚萍取得了胜利,但是赢的也不那么轻松,邓对陈其实不是很占便宜的,我个人认为陈对邓的威胁要大于乔。 邓是右手正手使用率高的打法,正手使用率高意味着站位就偏左,这样正手大空档就出来了,陈静正好是反手生胶的拨打两大角为特长,尤其是反手弹拨斜线正好是邓的正手大空档,而和李粉姬没什么旋转的正手位盖打为主的进攻相比,陈静正手能拉能打,有速度也有旋转,能正好逼住邓的反手,限制对方的侧身。 当然邓同样可以以这种方式去克制陈,左右手的对决其实就是反手对正手,打空档与保护正手位的一个过程,只是相对来说左手选手容易上手一些,物以稀为贵么。 这场奥运会冠军之间的较量吸引了无数目光,但是没想到前两局邓打的一路顺风,很快21:14和21:17拿下,和半决赛相比陈显得思路没有那么清晰,处处被邓牵制,球这东西就是这样,被人牵制了的话是很难摆脱的,无论你是否先上手,思路上如果你跟不上别人,那打到后面丢了的肯定是你。 第三局陈慢慢进入了状态,比分一直咬住,15平的时候看台上就出现了那几个taidu,打出了那青天白日旗,比赛被迫中断了好几分钟,赛场局面一度混乱,几个taidu最后被警察用担架抬了出去。 比赛就是这样,状态正佳要乘胜追击的时候可能一停就找不到感觉了,而落后的说不定趁机缓一下能理清楚思路,挽回局面。重新开打之后邓状态没受太大影响,陈找到了感觉,坚决从邓的正手突破,先压正手接着回反手,邓对陈的正手拉球明显信心不足,直接侧身打失误,反手长胶去拨也打滑下网,陈静挽回一个赛点之后22:20扳回一局。 印象里面邓很少被对方挽回赛点的,可能这么输掉第三局之后有些慌,第四局上来打的很乱,陈则坚决执行了第三局后面的战术,就是反手压邓正手,接着正手拉回邓的反手,被逼住反手的邓找不到什么方法去施展自己的正手快攻,相持起来身高臂长的陈静比个矮腿短的邓有更大的优势,慌乱之下的邓甚至连陈无奈之下反手的一板被动削球都打丢了,尽管最后邓扳回了几分,但是陈静还是21:17将比赛带进了决胜局,邓这局光发球自杀就送了陈静4分。 决胜局前5个还算正常,陈静的发球轮后邓3:2领先,之后形势急转直下,陈怎么打怎么没有,进攻成功率接近0,防守也顶不住两板球,很快邓就过了10,之后陈基本处于挣扎中,5:21输掉第五局。 这场球尤其是第五局的议论很多,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陈静到了决胜局像换了一个人, 这还得说说陈静复出的原因,陈静复出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个因素不能不提到就是在广岛亚运会之后对于当年让球的事情讨论比较多,当时公认的受害者是焦志敏,即使当时声明狼籍的何智丽,也有不少人说她也是受害者(当然是受害者,无论让的还是被让的都是),但是大家都觉得受益者就是陈静,本来没资格打奥运会的打了,本来实力不是最好的把奥运会冠军拿了,这让陈静很是不爽,而且当时大陆某教练评价说陈静的球是很一般的,汉城奥运会冠军说明不了太多,陈静复出不完全是因为这样的评价但是给自己争口气证明汉城奥运会的金牌不是水货的念头肯定是存在的,虽然42届拿了女单亚军但是毕竟没遇大陆一流高手,陈静是憋足气要为自己正名的。 决赛先输两局然后扳回来两局,陈静证明自己不比邓差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第五局,有了广岛亚运会风波,陈静敢赢吗?尤其是她代表的是中国台北,当时两岸关系还没解冻,第三局又出了那中风波。所有这些,虽然不能说陈静是让了邓,但是这些问题陈静脑子里面肯定全都考虑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困扰让向来用脑子打球的陈静决胜局大失水准也就不难想象了。也许10分之前陈还是想搏一下的,结果脑子分神被邓一下子拉开,高手之间的对决,拉开之后是很难很难追回来的,后面知道追也追不回来了干脆就顺水推舟了。 究竟第五局陈静的思想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有她自己知道了,而她对此也一直三缄其口我们只是旁观者的位置上去猜测而已。对于看客来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半决赛和决赛前4局是精彩绝伦的表演。 对邓亚萍来说,这场胜利达到了她乒乓球生涯的至高顶峰,而对陈静来说,一枚奥运会银牌的价值也不亚于汉城的那枚金牌,陈静也就是从这场球之后摆脱了压在她心里多年的苦闷和委屈,真正开始了享受乒乓球以及享受乒乓球带给她的多彩的人生道路了. 颁奖仪式上三个人都笑的很开心 ![]() ![]() |
不要吵,我们都是旁观者,我们其实严格说都不是谁的粉丝,毕竟我们已经过了那年龄 严格说我们喜欢一个球员是能从其身上找到我们性格里面有些类似的东西的,我个人来说比较欣赏内秀的有性格的那种球员,比较爱宣扬的球员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别人未必就这样想,人生有千面,人眼也映射千影,欣赏自己喜欢的就是了 |
作者:leoelapse 回复日期:2008-5-30 9:34:05 我一直觉得,乔红本来可以有更大的成就,只是她的性格制约了她自己的发展。 ^^^^^^ 是的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如此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性格决定命运的另外一个注释就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对生活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追求和感悟,对于好胜如邓亚萍来说,人生的乐趣和幸福是奋斗与挑战自我的过程;而对于乔红来说,也许人生的幸福是普普通通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我们觉得可惜也好,遗憾也罢,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去看的,而对于他们的感觉来说是站在自己人生的角度上的,人生很长,乒乓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
亚特兰大的女双比赛中国队把对手锁定为韩国年轻组合柳智惠朴海晶和金茂校/朴境爱,不料邓亚萍和乔红差点就没得到和对手较量的机会。 女双8进4,下半区刘伟和乔云萍轻松战胜了海外兵团组合-何智丽和前辽宁选手赵多多的组合,上半区邓亚萍和乔红遭遇赛前没怎么重视的陈静/陈秋丹。 陈静虽然强,但是搭档陈秋丹是个准业余的台湾本土球员,连43届都没捞着参加,右手直板快攻,这样的一对组合实在没有让邓乔放在眼里,也许她们认为这仅仅是陈静为单打比赛热热身吧。 心不在焉上场的邓乔打起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老辣的陈静带领年轻的陈秋丹打的有声有色,19:21告负首局后邓乔21:18和22:20艰难的连扳两局,但是二陈在第四局又以23:21把比赛拖入了决胜局,决胜局邓乔后悔不重视对手已经晚了,二陈打的很有章法,比分几度领先,好在陈秋丹实力有限,邓乔才没有被拉开比分,就这么一直僵持着,到了20平之后让人心惊肉跳的场面出现了,邓乔20:21被拿到第一个赛点,之后邓反手忽然出高球,陈秋丹正手侧身一板猛攻,这一板几乎让张燮林从座位上摔下来,好在是陈秋丹的进攻,球下网,如果是陈静,这个球估计死翘翘了,逃过一难的邓乔又21:22再次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乔红发球,陈静接发球摆短,摆短的很短很低,这个时候邓泼辣和自信的一面体现出来了,上去就是一板挑斜线,在这种时刻还敢挑的人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这个球确实挑的出乎对方意料,陈秋丹连球都没够着,邓乔大难不死24:22拿下决胜局,3:2摇摇晃晃的进入了半决赛。 再也不敢大意任何对手的邓乔尽管在半决赛受到了韩国金茂校/朴境爱的猛烈冲击,金茂校的高抛发球让邓乔大吃苦头,但是还是3:1过关,和以同样比分淘汰了柳智惠/朴海晶的刘伟/乔云萍会师决赛。 这是双方在国际比赛上的第五次交手,1993年42届世锦赛,1994年亚洲锦标赛,1994年亚运会是刘伟/乔云萍获胜,1995年43届世锦赛是邓亚萍/乔红获胜。和陈子荷/高军当年对邓/乔绝对下风,41届的胜利也是过年吃顿饺子不一样的是,刘/乔从配合,打法上看都对邓乔占上风,乔云萍发球出色,隐蔽性很好,两面反胶弧圈打法的她拉球旋转很强,1994年全国锦标赛女团决赛乔云萍两面强烈弧圈球拉的邓一点脾气没有,正好能限制邓的侧身。乔云萍的旋转和刘伟的速度正好互补,两个人虽然关系恶劣但是配合了这么多年默契还是不错,一左一右又在跑位上占了优势。因此很多人包括我都认为山东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就要实现了。 第一局刘乔比分一路领先,邓乔没什么办法,21:18刘乔拿下,第二局更是遥遥领先,14:5,18:9,20:13,在5局3胜的比赛中拿下两局之后基本上球就有了,尤其是手风还很顺,状态打法都不落下风的情况。可惜20:13领先的刘乔没有把握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急于求成失误了3分之后乔红连续两个接发球擦边,这让刘伟和乔云萍变的更加不冷静起来,后来乔云萍回忆说当时两个人有一个冷静下来商量一下对策也就不会是后来的结果了,可是没有如果,方寸大乱的刘/乔被追平之后22:24输掉了这局,第三局重新振作精神的刘乔和邓乔展开对攻,无奈邓乔在死里逃生扳回一局后士气和状态都大大提高,双方比分没有拉开,20平之后刘伟和乔云萍连丢两分局分落后。第四局刘乔明显泄气,失误频频,本来关系就不好的两个人甚至怄气般的拣球都是一个人去,没有任何交流和沟通,越打越乱越打越急,14:21输掉第四局,奥运会金牌梦想破灭。 10年之后乔云萍回忆起来这场球还觉得万分遗憾,山东金牌零的突破到了2000年才由邢傲伟打破。 ![]() ![]() |
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刘伟,乔红和乔云萍退役,王楠,李菊,杨影,王晨被推到了最前线,削球手王辉也到了年末因为全国锦标赛上女单冠军的成绩成了44届女团资格的竞争者。 1996年女乒有两个新比赛,一个是世界杯单打赛,一个是职业巡回总决赛。邓亚萍,杨影,王晨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杯单打赛,邓,杨获得冠亚军。 其他的比赛除了为获得总决赛资格邓到了欧洲参加了法国和瑞典公开赛之外,都是一帮子年轻选手征战。 1996年年底的亚洲锦标赛上,由王楠,李菊,王辉,邬娜和王晨组成的中国队夺得了女团冠军,但是女单比赛上,王辉,李菊和王晨都输给了何智丽,何拿到了自己的第四个亚洲锦标赛女单冠军,当时几个小将的竞争激烈,杨影凭借世界杯亚军以及直板传统打法感情分和邓亚萍搭档的身份已经提前锁定了主力地位,剩下的5个人都想在世界高手身上增添自己的光彩,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的陈静很少出战比赛,遇不见陈静的小将就把靶子瞄准何智丽,可惜没一个人能从何身上占到便宜。亚洲锦标赛女团半决赛王楠李菊先后不敌何智丽,何拿了中国两分,到了单打,王辉大比分2:0领先第三局10:2领先都被何扳了回来,决赛王晨更是结结实实的输了个0:3。年末的欧洲巡回赛上,王楠再次遇见何,决胜局19:16领先还是自己发球轮都19:21输,可见何的确有相当的水准的。 但是虽然输了不少次何智丽,总体上看小将们的成长还是迅速的,1996年巡回赛总决赛上,邓亚萍/杨影的新组合战胜柳智惠/朴海晶获得女双冠军,单打上邓亚萍3:0战胜李菊获得女单冠军,杨影,王晨都进了四强。 削球手王辉在全国锦标赛上成为童玲之后又一位拿到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的削球手,正手反胶反手正胶的王辉打法类似丁松,尽管没有丁的反拉,但是正反手都有一板威胁很大的反攻。她在决赛中苦战5局战胜杨影获得冠军,杨影也为自己的大嘴巴子遭到了“报应”,在那次全国锦标赛前一个月的擂台赛上,由于刘伟等人退役而晋升擂主的杨影和攻擂手王辉交手,结果王辉20:15没拿下来,赛后杨影当着王辉的面很自负的说:“这么大的优势她拿不下来,以后她更没机会了。”结果过了一个月王辉就给了杨影一闷棍,而且方式如出一辙—决胜局杨19:16领先被王辉连赢5球。 这年的全国俱乐部联赛,李菊,王楠在团体赛上都战胜了邓亚萍,王楠又在之后的单打决赛中再胜邓亚萍获得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年底的亚洲杯团体赛,15岁的李佳薇出道了,而且出道就在和中国队的比赛中以21:15和21:12轻取王楠。 |
作者:旅雁孤云清风暖 回复日期:2008-5-30 10:54:43 作者:戈贝 回复日期:2008-5-30 10:05:35 张燮林教练说:邓是他的一流弟子。被问到陈静是几流时张说是三流。大意是这样 ===== 我曾看过对张燮林教练的一个采访,记者让他评价他的弟子的心理素质,他说邓亚萍是最好的,然后依次是曹燕华、焦志敏、陈静等,他对陈静的评价并不低。所以我觉得张燮林教练不大可能用“三流"这个词来评价陈静。 ^^^^^^^^^^^^^ 对的,张老头不可能把陈静评价为三流 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还是官员对陈静都没有什么负面评价,都是赞美之词,张老头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意味深长是:"陈静是个好孩子",这什么意思就是个哈姆雷特的问题了 没有任何负面评价,在台北乒协,大陆乒协,海外兵团,大陆球员等微妙关系中处的游刃有余,可见陈静是有两把刷子的,张老头评价过她的弟子里面最聪明的三个人就是邓亚萍,陈静和曹燕华,不无道理. |
1997年44届团体赛由以往的4个人改成了5个人,最终年轻些履历也薄了点的王辉在团体资格的竞争中落选,团体赛由邓亚萍,王楠,李菊,杨影和王晨出战。 从44届开始团体赛把第三盘的双打改成了单打,这样也为中国队锻炼新人提供了机会,团体赛上4个新人都获得了出场机会,王晨只打了一场球,状态并不出色,之后就一直坐板凳,这也证明了她当时已经渐渐处于主力边缘位置了,其他几个人都轮流上阵,杨影在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被“小邓亚萍”岗崎惠子怪异的发球喂饱了,0:2完败,打香港队对阵当时才14岁的桑娅婵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艰难取胜,但是中国队仍然用杨不疑,足见杨影当时确实是有意扶植的二号,从这个层面上讲,王楠和李菊能成为后来的头两号,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硬成绩上来的,和乔红当年有些类似。 44届团体四强是中国,德国,韩国和朝鲜,朝鲜女队在缺席43届之后重新出山,引起关注,其实在44届之前她们就出来了,主力队员金英姬,杜贞实打了亚特兰大奥运会,44届前的全球青年锦标赛上,团体决赛中国就和朝鲜对决,王楠上来就输给了金英姬,所以说对于朝鲜的杀出以及进入决赛中国队是有思想准备的。 德国队进来没多少人想到,施捷发挥的非常出色,对小组赛对朝鲜,后面对韩国等亚洲强队都拿了两分,使德国取得了历史上的最佳成绩。 半决赛中德对阵,邓亚萍2:0拿下施捷,杨影小遇挑战还是拿下施特鲁择,第三个出场的王楠则苦斗三局才战胜了沙尔(就是身高1.8米多,巴黎世锦赛上淘汰李楠的那个家伙),这直接导致决赛王楠被弃用。 另外一场半决赛,朝鲜3:0横扫韩国队让人没想到,金英姬21:9,14:21和22:20胜柳智惠,韦福顺用她怪异的长胶21:19和21:11搞定金茂校,杜贞实2:1拿下朴海晶。此后多次大赛韩国女队都被朝鲜女队挡在了决赛大门之外。 决赛杨影打头炮,对手是左手横板长胶怪球手韦福顺,这个当年被误认为是“俞顺福”而闹出笑话的神秘女将长的也很奇怪,脸没法形容的奇怪,球更是怪,杨影颇费了一番工夫才22:20和21:16打响第一炮,倒排阵的朝鲜队第二场由金英姬挑战邓亚萍,金英姬当时还嫩了些,和邓亚萍相比全面处于下风,14:21和15:21输,第三个出场的李菊轻装上阵21:14和21:8拿下杜贞实,年轻选手们的表现得到了肯定。 |
当时世锦赛单打比赛可以出13个人,双打可以出5对,混双可以出9对,所以有些能力的人都被派了上去。何智丽在单项比赛开始前忽然宣布退出比赛让人大加猜测,有些人猜她是故意不给邓赢她的机会(因为团体对阵中国她就弃权了但是别的场次都打了,1/4决赛对阵韩国更是连胜金茂校和柳智惠差点把日本带进四强),也有人猜她是因为和施捷,王晶,王辉分在了一条线上,连续打削球对不善于对付削球的她来说很困难,为了避免丢面子干脆就跑了,不管怎么样猜,何智丽总之是退出了比赛。邓也失去了最后一次和她交手的机会。 单打第一轮中国就挂掉了俩,朱芳输给了比利时的二号,龚跃春输给了德国的四号,两个人世锦赛之后立刻被清理出国家队。女单第二轮中国又挂掉了俩,三号种子杨影让人大跌眼睛,输给了法国的安妮-布尔洛,与男单三号种子刘国梁同时阵亡。张辉遭遇陈静,尽管陈静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想进演艺圈而久疏战阵,但是还是凭借扎实的老底和经验轻松拿下前两局,第三局又20:15领先,张辉这个时候小宇宙忽然爆发,竟然不可思议的24:22拿回此局又顺势拿下第四局,到了决胜局还一度15:7领先,却被陈静21:17翻盘,错过了通过爆冷为自己争得位置的机会。 第三轮王辉削死了施捷,比分是惨不忍睹的21:15,21:2和21:8,李菊遭遇朝鲜头号金英姬,上来就13:21和19:21先输两局,之后才找到感觉连扳三局拿了下来,没有报上团体的邬娜21:14,21:15和21:9把金茂校送回了家,开始了自己的连续爆冷。 女单16进8,邓亚萍,王楠,成红霞,李菊和乔云萍的获胜不意外,王辉放水给王晶在香港回归的背景下也不奇怪,意外的首先是施特鲁择3:0完胜王晨,如果说在此前王晨已经在和王楠等人的竞争中落了下风,处于主力边缘的话那么这场球可以说是宣布了王晨主力位置的结束。最意外的就是邬娜25:23,21:14和21:12横扫二号种子陈静,和陈静同样打法的邬娜在反手相持上占尽主动,久疏战阵的陈静没有得到任何机会,邬娜爆出大冷,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陈静倒下之后中国女队实际上就提前拿到了女单冠军,王晶和施特鲁择没有任何能力与中国队抗衡,邓,王楠,李菊和邬娜包揽了女单前四名,王楠在和邓的女单决赛中第一局还能以21:12拿下,后面邓改变战术之后把王楠的防线撕的千疮百孔,21:8,21:12和21:10的比分连下三局第三次拿到女单冠军。 |
女双中国组合是邓亚萍/杨影,王楠/李菊,王晨/邬娜,王辉/成红霞和为了迎接香港回归而打造的乔云萍/齐宝华以及陈丹蕾/朱芳。 罗马尼亚的巴蒂斯库/乔苏帮了中国队大忙,她俩在16进8的时候把二号种子柳智惠/朴海晶扫地出门,但是绝对过不了中国的削球手王辉/成红霞的防守。在香港回归这种大形势下,极具实力的王晨/邬娜让给乔云萍/齐宝华也就不奇怪了,比赛中王,邬二人的乱打简直到了夸张的地步,接齐宝华的球都高的能上天,乔云萍/齐宝华也用一枚女双铜牌所谓的为香港回归送上了贺礼(真的不明白这算什么贺礼),邓亚萍/杨影战胜王楠/李菊夺冠,颁奖仪式很搞笑,由于奖杯底座上是要刻上冠军姓名的,所以奖杯底座是一直增加的,结果颁奖的时候邓接过奖杯之后底座忽然掉了下来,和萨芬某一年被奖杯底座砸头的搞笑如出一辙。 混双项目上进入四强的是孔令辉/邓亚萍,王励勤/王楠,刘国梁/邬娜和陈静/蒋澎龙,其中陈静/蒋澎龙战胜了削球组合丁松/王辉。 半决赛孔令辉/邓亚萍3:1胜陈静/蒋澎龙,和刘国梁/邬娜相遇,那天正是5.4青年节,在曼彻斯特的蒙蒙细雨中刘国梁/邬娜发挥出色,21:12,22:20,19:21和21:11战胜孔令辉/邓亚萍,让孔令辉/邓亚萍再次获得亚军,和邓亚萍同时进入国家青年队的邬娜也在苦熬了那么多年之后在最不报希望的时候拿到了世界冠军,颁奖仪式上的邬娜的笑容是很淡很淡的,和她的性格很像,我记得看当时的报道采访邬娜问她最喜欢的话时,她说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能是在那么多个日日夜夜漫长的等待中磨砺出了这中性格吧,邬娜很让人有亲切感,比赛的时候沉默寡言,是人群里不太起眼的那个,但是时不时用拍子,用胜利让人感觉到她沉甸甸的分量。如今的邬娜幸福的做了母亲,她这样性格的人应该能在生活里找到很多幸福吧 杯子底座掉了^_^ ![]() 混双冠军刘国梁/邬娜 ![]() ![]() ![]() |
44届之后邓亚萍基本处于淡出的状态,中间除了打了次马来西亚公开赛和澳大利亚公开赛之外没有什么出战记录,在这种情况下,王楠,李菊和杨影作为主力频频出战,1997年上海的女子世界杯单打赛,王楠3:2战胜李菊夺冠,成为这一拨里面第一个拿到女单世界冠军的,决胜局李菊8:0领先都没有拿下来,大起大落的不足是李菊致命的弱点,这在后面也是她和王楠之间慢慢拉开距离的原因。 44届之后,香港仔宝基本慢满淡出国际赛场了,至此,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68批的运动员创造的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结束了,而以邓亚萍,陈子荷,高军,陈静,玄静和,李粉姬,俞顺福,齐宝华,陈丹蕾等创造的颗粒胶皮的辉煌时代也结束了,女乒进入了弧圈球时代。 1997年的国内乒坛最大的比赛就是八运会。每届八运会都会杀出来黑马,1983年是焦志敏一路黑马狂奔摘走女单冠军;1987年是乔红差点复制了上届焦志敏的奇迹;1993年是王楠15岁小丫打掉两个大姐把自己送进国家队。 1997年轮到了张怡宁。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东京奥运会2021 最新文章 |
女篮已经成功,男篮尚须努力 |
来揭揭科比的本来面目,顺便也分析一下科密 |
女排世锦赛将会在北京时间9月23日开打【关注 |
[网坛风云]男子网坛的黄金一代 |
ATP漫谈之悲情小德 |
我的《武林风》之旅 |
LDSports“点赞”:武磊为西班牙人注入新鲜 |
纳达尔,当脚步已追不上天堂 |
来揭揭科比的本来面目,顺便也分析一下科密 |
跟网球比,乒乓球的精彩程度怎么差这么多?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