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原创】在职公务员红宝书--《在机关夹好你的小尾巴》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原创】在职公务员红宝书--《在机关夹好你的小尾巴》[第1页]

作者:黄河的岸上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一章 你越强,别人越慌

    刚刚入职的公务员一定要谨记,那就是当你进入这个单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注意着你,所有的人都在盯着你,一般分四种情况,如果你一没关系二没能力,他们就不会在意你;如果你有关系没有能力,他们也不会招惹你;如果你既有关系又有能力,他们就会吹捧你;如果你没有关系很有能力,那么他们在初期阶段就会紧紧盯住你。如果你这一点搞不清楚,那么好了,吃亏的必然也是你。那么好了,我们自己来分析一下,进入机关的我们,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呢?

    康力强死的很惨,也不是真的死,只是刚刚进入单位不到半年在年底民主测评的时候积分垫底,不仅打勾优秀的不多,更有好多人给他划勾不合格,在自己的科室也很郁闷,别人都孤立他,叫他牛人,这让他很苦恼,为什么呢?这里面当然有原因。
    公务员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
    在机关,什么样的人最可恨?什么样的人最让同事不爽?答案就是那些感觉自己很牛的人,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人。如果这些人真的很牛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周围的人觉得他不是真牛,而是觉得他吹牛。尤其是刚刚入职的公务员,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刚工作千万别当“牛人”。在机关里面,作为一个新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康力强是名牌大学毕业,与其他几个同事一样随着公务员考试而录用到我们单位,说实话,康力强这个人真的不错,性格挺好,人性也不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变得很苦恼呢?原来他在一些细节上没有处理好,于是就犯了机关里的种种忌讳。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搞清楚他到底哪一类人。
    刚刚入职的公务员一定要谨记,那就是当你进入这个单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注意着你,所有的人都在盯着你,一般分四种情况,如果你一没关系二没能力,他们就不会在意你;如果你有关系没有能力,他们也不会招惹你;如果你既有关系又有能力,他们就会吹捧你;如果你没有关系很有能力,那么他们在初期阶段就会紧紧盯住你。如果你这一点搞不清楚,那么好了,吃亏的必然也是你。
    那么好了,我们自己来分析一下,进入机关的我们,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呢?之所以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四类人的发展结局绝对是不一样的。
    我们先看第一类人,即一没关系二没能力的人。当一个新入职的公务员,既没有关系又没有能力的时候,你也就不会给别人造成任何的威胁,作为那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就会继续做他们自己的,不会去管你,任由你自己发展,但是这种人一般会有两种结局,要么在单位做一辈子平平庸庸,风平浪静,无果而终,这种人平常的可以让人忽略;要么就是成为人人都可以欺负的对象,谁都可以踩你一脚,甚至后来新进入的公务员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可以直呼你的大名,为什么,因为你太平常到了极致,也就演化成另外一种形态,那就是活的很窝囊,没关系没能力,所以只能是很窝囊。比如张强是80年代毕业进入机关的,没有啥能力,他深知自己也无法提拔,于是就想赚点钱养家糊口,别的什么也不想了,在单位就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谁的事情也不掺合,谁的是非也不参与,于是得了一个老好人的称呼,年年测评倒在前面,最后倒是弄一个正科级等退休,这是这一类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周围的人忽略他的存在,然而有好处的时候,还会落在他头上,为什么,你想呢,既然一块肥肉都想得到的时候抢破头反而不如给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谁都不要争了反而拉到了事。而他的同事刘丹红则是属于后者,负责单位的档案管理,由于是原来食堂的工人,接父辈的班参加的工作,所以单位的人没有一个人看的起她,拿她当可有可无的对象。
    我们再看第二类人,也就是有关系没有能力的人。机关里面,你当你进入之后,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你是谁的人,你来自哪儿,有没有关系有没有背景。如果你没有背景,他们会长长的舒一口气,最起码在这方面他比你有了资历上的优势,接下来他就关注你是否有能力。你只有背景,没有啥能力的话,他们首先不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威胁,因为你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所以他们不会在意,但是由于你有一定背景关系,所以他们也不会轻易给你小鞋穿,因为中国有句话叫打狗还要看主人,那么他们会对你敬而远之,因为你的发展和他们没关系,你的发展既不在自己手里,也不在他们手里,所以你的同事也就犯不着和你搞不好关系,只要你不仗势欺人频频做傻事的话,那么你的仕途会依靠你背后的那层关系而逐步前进,如果你老是仗着自己有关系有背景而处处得罪人,那么本来一片坦途的你也会加很多坎坷。
    我们再看第三种人,那就是你既有关系又有能力的人。如果你属于这一类人,那我就要恭喜你,你将会是仕途上最大的赢家。关系又硬,能力又强,只要你不表现的飞扬跋扈,你不赢谁赢?试想哪个人又不会来拍你马屁做长远投资呢?
    我们再看第四种人,那就是没关系有能力的人。这种人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甚至往往大部分考入的公务员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有的人经过磨砺胜出而最终涅槃,有的人则被那些前辈踩得遍体鳞伤从此一蹶不振,不得翻身,就此废掉。他们用了不同的方式使得自己变成了上面刚刚说到的两类人,有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既有关系又有能力的人,而有的人是关系也没靠上,能力也消磨殆尽,就此废掉,成为窝囊人。为什么会有两种结局呢?因为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一进来就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威胁,而且你又没有保护伞,也就没人会忌惮,所以这个时候,你周围的人就会紧盯你,巴不得你出点错,趁机把你踩扁打死,一旦你没了信心认输了,那他们也就胜利了,但是你足够坚强挺过来,或者你足够聪明,那么你就会成为胜者,他们则会俯首称臣。
    好了,上面的四类人我们都分析完了,这个时候你也要给自己分析下到底属于哪类人,该如何去做心中也就大体有数了。然而康力强作为新入职的公务员而言,他却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分类,这也就使得自己在基础上没有一个方向,以至于接下来好多决策都出现错误。
    你越强,别人就越慌



    无论做什么事,要做好分析,做好判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沉下心来做分析,更不想花心思去判断形势,他们的心态是要么是老子天下第一,要么是走一步看一步。殊不知,分析判断的能力是一种在机关生存的基本能力。
    而康力强的错误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判断。他毕业于名牌大学,而且有着外企实习的经历,又是公务员考试第一名,所以一进入机关的时候自己带着一定的优越感。但是他也正是因为这个优越感而把他自己害了。
    康力强是一个外地人,在当地无亲无故,也就没有什么背景关系可言,他能考上公务员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这无话可说。当然,他们单位的人也知道他是靠自己非凡的能力而考入机关的,又是多年来第一个考入的名牌大学生,所以当他参加工作后所有的人都在盯着他。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心态是很复杂的,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领导对他充满的是期待,期待他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应有的成绩。一些年纪比较大点的普通同事对他是一种观望,他们的想法是看看这小子到底行不行啊,到底有没有两下子。比他稍微大一点点的同事则在心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虽然有可能对他没什么威胁但是这种恐慌也会出现,那就是他们在想会不会有一天康力强会超过他,抢了他们的风头。而作为那些没有提拔的同龄人,此时的心理则是对他大加提防,因为他们又来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这是单位的态势,我们再看康力强内心的心态,他对单位的不同的人对他不同的心态根本没有一个判断,对自己也没有做“四类人”分析,如果他分析好了他是属于第四类人的话,他肯定会想办法来应对,但是他没有,他只是单纯的一腔热情,踌躇满志,想在新单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结果事与愿违。
    他进入机关后的第一步就走错了。
    康力强失败的第一步就是自我介绍。当他进入单位工作后,逢人便讲他是某某名牌大学毕业,今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单位。不仅如此,而且还经常把他在外企的一些工作经历讲给周围的同事听,和某某老板一起,和某某名人一起等等。他本来想给大家一个好的印象,让大家知道他是名牌大学毕业能力很强,以后他工作会不遗余力。我揣测他应该是这么一个心态,其实他或许真的是想给大家一个表态,那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来干好工作。可是换来的却是同事背后的议论,大家都会说那个“牛人”怎么怎么,那个“人才”怎么怎么,话里全是贬义。
    所以说,当一个公务员刚刚入职进入一个新单位的时候,要学会巧妙的推荐自己。说白了一句话,能力是让领导知道的,不是让同事知道的。
    康力强之所以在自我介绍上没有获得周围同事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不知道一个道理,当你外表越强的时候,你周围的人就越慌。你表现的越强,他们就意识到你越危险,你超越他们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随之而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就开始增加,而且要死死把你盯住,要找到你的错误来攻击你。
    然而如何来介绍自己呢,那就是在同事面前不要说自己任何一点点优势,不要让他们发现你任何的优势,要让他们“误会”你,“误会”你什么?“误会”你是第一类人,既没有关系,也没有能力。这样他们也就不会把你作为一个威胁看待,你才能获取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我们反过来再看康力强的另外一名同事张枫月是怎么在同事面前表现的,张枫月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大学,是与康力强一起考入机关的,名列康力强之后,也是外地人,在当地无亲无故。
    其实张枫月的个人能力也很强,在学校的时候是学生会 ,而且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搞小创业支付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可谓尝遍酸甜苦辣,对于能够考上公务员而言他加倍珍惜,他也梦想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到那个时候。于是他在同事面前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是说的很谦虚,很含蓄,对周围的同事最初都是用一种类似崇拜的口气说话,这样一来,他的同事根本也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认为这个人的能力水平一般般,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于是把更多的精力从张枫月的身上转移到如何对付康力强身上去了,有的时候同事们还公开的拿康力强和张枫月做比较来显示康力强做人太牛,这时候也就给张枫月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而张枫月也没有丝毫张扬,只要是领导交待的事情,每一件都完成的很漂亮,于是在领导心目中也就留下了好的印象。
    千万不要太早就想当核心



    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仅事事想出风头,而且在一些事情上还想当核心,想当领袖。他们认为这样才是牛人。领袖有很多种,每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都遇到过所谓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以及跟随者,会形成小团体,领导舆论,在人际网络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以带领整个群体一起排挤某人。当了这样的领袖,这样的核心就可以获得这么多好处,所以好多人对核心对领袖是乐此不疲。
    康力强是湖北人,而就在他工作的地方也有不少湖北人分布在不同的单位。在康力强进入本单位两个月后得知了这一情况,他就想搞一个小范围的湖北老乡聚会。
    他的组织流程是这样的,他先通过工作关系找到几个单位的湖北人,让他们分别去通知各自单位的湖北老乡定于哪一天在哪个饭店搞一次聚会,费用是AA制。于是康力强很自然的成为了这次聚会的组织者,聚会那天,来了大约二十名湖北老乡,康力强还邀请了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参加。这次聚会在康力强眼里看来组织的相当成功,不仅这么多老乡都过来参加,更重要的是还邀请到了组织部的人也过来。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次聚会却让他的老乡们对他也没有了好的看法,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老乡们认为康力强有做湖北老乡核心的嫌疑。康力强仅仅来了只有两个月,就开始以主角的身份组织老乡聚会,费用还是AA制,而且还请了组织部的人,在其他老乡眼里看来,康力强是在用大家的钱做自己的事,自己出风头。好多人说老乡聚会自己掏钱,用的着他请组织部的人么,大家都是考来的,都认识干部科的人,凭什么花我们的钱来当好人?
    很快,这件事在单位被别的同事知道了,于是大家都开始给他传播,大意是康力强这个人心机很重的,而且还有野心,刚刚来俩月就想当核心当领袖呢。
    过了很长时间,康力强也知道了这件事,他感觉很冤枉。那么这件事上康力强到底错在哪儿呢?那就是康力强太着急了。
    当一个人面临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最需要的,此时,老乡、同学、校友便成为最好的接触对象。康力强的心理其实可以理解,他认为通过组织一个老乡会,可以结交很多老乡能够打开自己的社会渠道,这一点确实没错。但是为什么结果事与愿违呢?很简单,他的组织方式错了。
    朋友和朋友的相处,老乡和老乡的是需要一个对等的平台,应该是一种双赢模式。在别人眼里看来,康力强的组织方式其实在朝着他个人内心最有利的方式发展,其他老乡没有得到双赢,钱是大家付的,这客却是康力强请的,所以大家很不心甘情愿。那么如何组织这次聚会才会实现一种好的效果呢?
    组织者首先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利益才是人心最好的撬杠。所以必须要在这次活动中给多方获取利益实现共赢,这是基调。这才是牛人的思路。
    康力强刚刚参加工作两个月,他此时的想法应该是认识老乡的目的达到就可以了,绝对不可能来做老乡中的核心。他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通过聚会当然是最好的方式,可以一下子结识很多老乡。我曾经问过好多人,如果你是康力强应该怎么办,他们也答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对方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我会当个跑腿的,当服务员。怎么当呢?我会去找当地资格最老或者职务最高的湖北老乡商量能不能组织这么一个活动,让他出出主意,把他奉为“精神领袖”,由他来拿主意,或者组织个小型班子,或者怎么样来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组织,而不是个人,至于各方面的联系跑腿之类的工作,我自告奋勇就是了,这样一来我的目的不就实现了么,我不就是为了认识湖北老乡么,至于谁去当老乡领袖,和我本人关系不大,我的目的只要认识湖北老乡就行了,其他的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需要。所有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子,不要给别人落下嫌疑洗不清。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要急于或者盲目的去追求领袖或者核心那些虚头八脑的事情,要么你就真的在工作上当领导,在生活中没有核心。作为新入职的公务员尤其注意这一点,要明白其他人和你是平等的,甚至还有人瞧不起你,不要觉得自己很厉害,你需要做的工作是要积极寻找群体中的认同者,这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比如老乡、同学、兴趣、属相等客观关系,观点、志向、事业等主观关系,最好是能够找到一些有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利益关系,这样也就在一个新的单位或者一个陌生的地方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找到真正的好朋友适应新的生活。
    锋芒太露必撞墙



    我经常说一句话:有锋芒,必撞墙。我始终认为这句话是真理,我当然也经历过,也有血的教训,不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再回到康力强身上,他确实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入职两个多月后虽然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他还没有及时总结,我想或许他是没有注意到吧,而这些别人又不可能去提醒他,当然也或者是他可能认为他那样是对的,认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显示出他的能力,显示出他的水平。
    比如有一次他们开科室会议,讨论一项工作的安排情况,领导布置完之后,问大家谁还有意见可以补充一下。按照以往的惯例,一般是没有人会去提什么意见的,或者是附和一下。然而就当大家认为会议要结束的时候,康力强突然咳嗽了一下,说这项工作我还有一点个人的看法。这时候大家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了他的身上,接下来便是康力强对该项工作的滔滔不绝,不仅谈了自己的看法还提出了一些意见,他认为要改变原来的一些工作方法如何如何,说到起劲的时候,又谈到他在外企的时候怎样怎样。结果大家脸上露出的不是钦佩而是一种莫名的愤怒,而他自己却还没有一丝的觉察。
    类似这样的事情一多,周围的人对康力强也就再也没有了好感。由于康力强在不同的场合还表示过如果回老家以他们当地的发展水平,他这种高学历的人才三四年之内肯定要提拔为副局长的,结果大家在背后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康局”。
    其实包括前面的自我介绍和组织老乡聚会,都普遍反映了康力强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锋芒太露。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小子太冲了,就他能,哪儿也有他,这样一来,你说你不是敌人谁是敌人?所以说,对于刚刚进入机关的公务员而言,一定,千万,始终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锋芒太露。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初来乍到就锋芒毕露会是什么感觉,就好比一把锥子,放进了一个袋子,本来人家这个袋子好好的,你来了之后好了,一下把这个袋子给扎破了,这时候你不是焦点谁是焦点。千万不要认为有锋芒的人一定会出人头地,因为这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找一切机会把你的刺给你拔掉,以解他们心头之恨,哪儿也有你怎么可能呢?你是一个普通人员,你不是领导,你和大部分一样都是普通人而已。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以往的工作生活,如果你锋芒太露,也就是等于给他们平静的生活搅动起来,而且还会让很多人很烦躁。于是周围的人便开始拼命的找你的缺点,然后放大,然后再到处传播。你说这时候,你不死谁死呢?你还指望着年底大家投票都给你投优秀么,除非你周围的人脑子坏掉了。
    大体说来,锋芒太露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动不动提意见,发议论,出点子,想方设法要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想更新原有的工作方法;二是对自己看不惯、别人却早已习惯的事情进行批评和指责,经常以否定的姿态出现。这两种,在别人看来,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你高明,就意味着别人的无能,这就难免陷入别人的非议之中。因此,即使你确实比别人高明,确实有好的新的点子,也不要急于表现,可以慢慢地、待人际关系基本协调后,再提出不迟。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顺乎自然,人家怎么做,咱怎么做。比如赵高拿一头鹿非说是马,那些跟着说马的人都是瞎子啊?为啥还有那么多人跟着说马啊?为什么别人都说马啊?就因为他们知道这时候谁不说马谁就会死掉,就会掉脑袋。这时候谁要是傻乎乎的自作聪明说鹿的话那纯粹是一个大傻蛋,还以为那帮说鹿的人是傻蛋,结果自己丢掉性命。很简单的例子,在我们脑子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去枝头摘苹果,哪个最好最饱满肯定先挑哪一个。还有一句话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有才能,就会遭打击,猪长的肥了必先毙命。
    也许有人问了,这个太难了,人嘛,本性就是爱表现,就连那个孔雀都喜欢开屏,别说更复杂的人了。是的,作为一个懵懂的、热血沸腾的刚刚毕业走进机关的年轻人,一般是没有这么多心机的,然而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尤其是在机关的工作中必须要学会这些。这个没有关系,只要认真学习,就会把我们这个小尾巴夹住,从变成真正的牛人。
    说到这里我的观点也就出来了,新人刚刚进机关需要做的是什么呢?两个阶段八个字,第一阶段四个字:深藏不露;第二阶段四个字:一鸣惊人。


    下一章 预告 《 别人选择选择的东西要说好》
    第二章 别人选择选择的东西要说好


    记着这样一句话: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身在机关,不要给自己太多的优越感,不要在别人面前过分炫耀自己,不要不识抬举和时务,要学会深藏不露,要在危机到来之时,让自己主动出击,用自己的嘴来封堵别人的嘴,用自己的行动来抢先别人的行动。

    自古以来,官场如战场,作为公务员的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想在这个机关慢慢的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你必须学会从零开始,而且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这样你就能够为自己的事业铺平道路,走向成功,而这个积累阶段就叫做深藏不露。
    第一节 记住,别人选择的东西一定要说好


    要想深藏不露,最起码的要求是你不能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康力强,事事与时时都在同事面前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貌似比别人强很多,其实别人在内心里早就对他产生了抵触。而如何不让你的同事对你有反感呢?很简单,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别人选择的东西,你一定要说好。下面我就来详细阐述一下为什么别人看中的东西你一定要说好。
    之所以这样说,我是有着切身的感受的。2008年的时候,我买了一套房子,由于我的财力实在有限,于是我就铺了强化地板,而没有选择价格比较贵的实木地板,然而要知道在当地几乎没有多少人在家里是铺强化地板的,大部分人都会铺实木地板,显得档次会高很多。我心里当然也知道,铺实木地板比强化地板要上档次,但是资金实在是捉襟见肘,迫不得已而为之。当同事们看到我的装修时都说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铺实木地板,当然,人都有阿Q精神的,更不愿意在同事面前露出自己经济很落魄的样子,于是就说孩子还小,要在地上玩,要是实木地板的话肯定都要砸坏掉。然而同事们还是说实木地板好,废话,我也当然知道实木的好。
    于是,没铺实木地板在我心里也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然而有一天我这种感觉突然没有了。我一个同事到我家做客,一进门先是参观了我新装修的房子,最后又落脚到地板上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呀,你铺的是圣象的强化地板啊!”我还是像应付以前的同事那样自嘲说自己也拿不出多少钱,只好铺强化地板了。没想到那个同事却没有接这个话茬,他说道:“什么啊,这东西又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我还是觉得你这个地板铺的好,这种地板耐磨的,而且好打理,有小孩子也不怕砸不怕摔,圣象是强化地板里最好的牌子了,我下次一定要带我老婆到你家来看看,让她转变一下思路,不要死盯着实木地板,你这个好!”我这个同事对我选择的地板一连的夸赞,不仅如此,而且对我买的家具家电之类的也全是夸赞之辞,当时我的心里就感觉特别舒服。
    从那以后,我每次见到这个同事都感觉这人还是非常好的,现在想来,其实就是因为他夸赞我选择地板的事情而引起的。
    为什么要对别人的选择持肯定意见呢?我们不妨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愿意听好话还是愿意听坏话,我想大部分人都愿意听好话,比如你兴冲冲的买了一件新衣服穿着来上班,刚进办公室就有人说你这衣服买的好,有眼光,你是什么感觉?肯定心里很爽,很开心吧。但是反过来,如果你一进办公室,你的对桌同事就告诉你,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买这种衣服,早就过时了,或者说这衣服在你身上穿着根本不合适,你想想那时候你又是一种什么心态,我想不仅那一天你的心情不好,甚至那件衣服都有压箱底的命运。我想这个小例子一说大家也就明白了吧,别人怎么选择那是别人的事情,他之所以这么选择,肯定是有他的考虑,有他的想法和原因,而作为外人的你,与之毫不相关,那么这时候你为什么要给别人提出相反的意见呢,又不是说你提了相反的意见,对方会给你多少奖金或者是你会得到提拔晋升,反而你要是赞扬了对方的选择呢,那就是成为了一种对于同事选择的认可,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进而也就对你本人产生了好感。
    如果别人选择一个你就持否定态度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一个朋友在一个机关工作,有一次他和我吃饭的时候讲到了他们单位新来的一个同事,他那个同事正在准备买车,所以只要走到大街上就喜欢与别人讨论汽车,这时候有的同事说喜欢雅阁,他这个同事就立即把雅阁否定掉,说雅阁哪儿哪儿不好;刚刚否定完之后,又一个同事又提出喜欢别克君威,于是我朋友的同事就又立即接上话茬把别克君威否定掉,说了这个车这样那样的缺点,接下来只要有同事说喜欢什么车,他总能找出反驳的理由。就这样,很少有同事再去和他讨论汽车了,最终我朋友的同事买了一辆现代索纳塔,在单位换来的评论是什么呢?大家说他眼光那么好怎么不去买奔驰宝马啊,怎么去买韩国车呢,原来这就是他的高水平啊。话中肯定是大有讥讽之意。在工作中,我朋友的这个同事也没有多少朋友,因为只要是别人喜欢的,他总喜欢给别人挑出个一二三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愿意和他交往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这个人就是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尊重别人的选择,或者直白点说,没有赞美别人的选择。赞美别人的选择并不是说让你违心的去赞美,其实这也没有什么违心不违心,人家别人选择了对他自己而言肯定就是对的,这和你没有任何一点点的关系,既然别人都定下来的选择,你又有什么资格去干涉呢?所以这时候不妨试着去赞美一下别人的选择,这样不仅让你的同事满足心理上的虚荣,更能够增加同事之间的感情。
    一句话的事,何乐而不为?
    不好意思,回家过年了,刚刚看到大家的回复,很感动,下了火车立即更新哈
    
    @低分贝音符 25楼 2013-02-10 09:44:03
    新年快乐,楼主!
    -----------------------------
    新年快乐!!谢谢音符兄关注,握手,问好!
    @小小de斗牛士 27楼 2013-02-10 23:09:47
    楼主,忙完年抽空来给大家多摆摆啊,我相信关注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实际需求的。
    -----------------------------
    谢谢关注,马上更新,期待与大家共同创作对发展有益的东西...


    第二章 别人选择选择的东西要说好


    之


    第二节 如果你真的不能足够聪明,那就装傻吧




    前面我们提到了康力强的同事张枫月,一起考进来的公务员,他年底测评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那么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我感觉,他做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刚入职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做到了深藏不露。这样一来,加上与康力强对比明显,他显然给大家留下了更好的第一印象,迈出了自己成功的第一步。
    为什么说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要做到深藏不露呢?因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即时自己并不自满,他也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受到损伤。因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容易得罪人。也许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可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完全可以这样想:“都是领一样的工资,你凭什么?”所以,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会做人的人,总是能做到这一点: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但他却不会对别人造成威慑。
    要做到这一点,有时就需要装“傻”,因为你实在是真的不够足够聪明了,这时候你就应该知趣,聪明装不会,装傻还不会么。
    所谓的装傻就是要把表演的机会留给别人,张枫月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有一次,张枫月的科长赵毅然安排给他一个简报材料,其实张枫月早就对这项工作掌握的熟的不能再熟了,按照他在大学时候的思路,这个材料肯定要弄得非常漂亮让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但是他还是先把兴奋压制在心里,因为这个材料如果他不在的话,科长肯定要交给他们的副科长王平,而王平又是他们科长的“小兄弟”,他感觉自己刚刚来单位,现在表现的时间太早,他决定改变一种方式,拉近和王平的关系。
    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等科长走了一段时间就当着办公室其他人的面长吁短叹,说这么难的工作他这点水平怎么能写好呢,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这时候其他同事有的就开始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这项工作他还是了解不是很透彻,自己的掌握的太不全面了,一边说一边观察另外一张桌子上他们副科长的表情。他看到他们的副科长也没大有变化之后,就话锋一转说道:“这个事情王科长肯定掌握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我看要想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还是得向咱们王科长请教才行。”说着就把材料拿到王平的跟前,虚心的向王平问这问那,此时的王平作为副科长听张枫月说这番话的时候在同事们面前已经很是受用,所以张枫月过来请教更是不遗余力,最终在张枫月自己的琢磨下,在王平的指导下,这篇简报材料圆满完成,而且一再的强调若不是王平的指导,这个材料靠他自己是怎么也完不成的。一个星期后,这篇简报被录用,张枫月又拿着这篇简报在他们科长那里大大的夸赞了王平一番,说幸亏王平的指导,让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这对他信心的提升很有帮助等等。这时候他们科长不仅看到了张枫月的好学更看到了他身上的谦虚,至于那些夸赞王平的说辞,科长自然是几乎原封不动的传达给了他的“小兄弟”王平,王平听了之后内心大喜,自此之后,王平对张枫月更是关照有加。
    自此以后,张枫月在所有的同事面前更是谦虚,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学生会 ,虽然自己也赚过钱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虽然自己本来是伶牙俐齿,但是他却从来不去与同事争论什么,更没有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学生时代如何如何,更是常常一脸微笑,甚至还装傻充愣,但是他自己分内的工作却丝毫不会马虎,每次都是在王平的指导下一丝不苟。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开始,张枫月得到了四个好处:第一,满足了王平的虚荣心,让王平在科室内感觉到自己仍然很有实力;同时在科长赵毅然那里有一个更好印象;第二,消除了一直以来王平对张枫月的戒心,感觉张枫月距离自己还差的很远;第三,张枫月借这个机会拉近了与王平的感情,他深知拉近了与王平的感情也就等于拉近了与科长赵毅然的感情,进而快速融入;第四,在王平的不遗余力下,张枫月的业务工作迅速掌握。
    你看,一件小事都不是一举两得,而是一举四得。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别人都需要我们表态,比如领导或者同事会问你,这个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谁还有更好的意见?这些看起来都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但是真正把这些琐碎的小事都做好,那就不是小事了,那就不是简单的表态的问题了。其实,如果我们还没有想好这件事情该如何做,或者说这件事情如果现在做,时机还不够成熟。那么,我们最好先不要轻举妄动,误打误撞,倒不如先像动物冬眠那样隐居起来,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出来把事情“摆平”。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刚刚进入机关的公务员,毕竟是从千军万马当中冲杀出来的,肯定是有着相当的才华。然而进入机关之后,要做的的一件事就是要不露锋芒,深藏不露,这样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才是王道。
    不是我们本身太复杂,而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太复杂,机关更是复杂中的复杂。千百年来的官场就是这样,我们处世要谨慎、小心,处事时要该隐的时候隐,该藏的时候藏。但是,隐并不是绝对的,隐并不等于完全、彻底地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隐,是为了更好地显,隐是相对的,在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里,我们选择隐身;当时机成熟,条件有利于我们时,我们则要毫不迟疑地,当仁不让地显露出自己来,这就是所谓的一鸣惊人。
    第二章 别人选择选择的东西要说好


    之


    第三节 心里可以得意,外表不要忘形




    人什么时候最危险?我的答案是得意的时候最危险。因为得意容易忘形,一忘形,那么尾巴自然也就夹不住了。
    作为新进的公务员,在熟悉了工作之后依靠个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但是这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你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高兴,也可以找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高兴,哪怕去找最要好的朋友去饭店喝几瓶酒祝贺一下都无所谓,但是关键的关键在于在你取得成绩之后千万不要在同事们面前得意,特别是在言辞上,那种大有“上嘴唇顶天,下嘴唇顶地”的高谈阔论,还是少一些为妙,因为在你的身边,还有一些失意的人,你的张扬会引起他们的心态失衡,有时会激起他们做出一些超出自己能力控制范围的事情,以至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是在失意的朋友面前,则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只有在言辞上低调,才能融入到朋友之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要想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一定要照顾别人的感受。试想一下,你在你的同龄人中有了得意之事,那么其他人就没有这种好处,肯定心情有些失落,如果这时候你再在他们面前高谈阔论,炫耀自己,很明显不是再伤他们的心么?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叫张飞凡,大学毕业后分到县委办工作,给县委副书记写材料的人一直是一个老顾的人在弄,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老顾给书记写的材料改了几次都没有通过,这时候副书记想到了张飞凡,于是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里把自己的思路详细的说了出来让他来弄这篇材料,就这样,张飞凡还真的没让领导失望,在连续加了两天班之后弄出来了一份让领导非常满意的讲话稿,副书记为此还专门到他们办公室作了表扬。副书记走之后,其他同事开始夸赞了张飞凡,此时的张飞凡是不懂那些夸奖是违心的,他误会成了是同事们真诚的赞美,于是就更加喜上眉梢,开始大谈这个稿子是按照什么思路来的,副书记交待了什么地方等等,甚至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如何给院党委书记写讲话稿的事情也开始大说特说。而此时的老顾则是一声不吭,一直等到他讲完了之后,老顾摘下眼镜,头往椅子后备上一靠,说了一句: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厉害,我已经老了。于是他们俩的关系在办公室里也逐渐的变的很微妙。
    从上面的这个事情当中我们应该明白:与人相处时,切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本来老顾来写这个材料,但是因为领导不满意而换的张飞凡,尽管张飞凡最后任务完成的很好,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同事的认可,反而是招致了同事的嫉恨,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藏起来,得意的时候忘了形。
    那么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作为我们新入职的公务员又应该怎么做呢?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是我,我肯定还是去找这个老顾,因为领导突然不用他而改用我肯定他会有不满或者是失落的情绪,这时候必须要意识到这个情绪的存在。找他就是为了打消这种他身上可能存在的这种情绪。我会和老顾解释说:“这项工作让我弄这不是更为难我吗,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担当了这么大的任务呢,我看这个事情还得离不开您的指导,刚才领导叫我去又说了几点想法,领导也吩咐了,说让我再好好和您请教请教,您在这方面是前辈,帮我出出主意吧。”这样一来用一种相求的口吻去接触,而且关键是领导也说了让我去请教他,这样还依然显示出他的作用,不至于他在办公室其他同事面前丢面子。这样一来,我想他肯定会提一些意见,接下来我就根据我的想法和他的意见以及领导的要求来起草这份讲话,当领导来夸奖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忘记也要表上老顾一功,然后领导走了也就走了,对这个事闭口不谈。做出的成绩领导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去显摆。我想这样一来,和老顾的关系肯定不会变的微妙。
    相反,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尾巴就翘起来了,翘起来就夹不住,夹不住还藏什么呢?
    第二章 别人选择选择的东西要说好


    之


    第四节 要学会融入到同事中去




    要想夹好尾巴,隐藏好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许你会说,你说是一句话,可是这个做起来太难了,有本事你做给我们看看。是的,这真的很难,但是只要你是聪明人,就会感觉到不是很难,因为你要学会观察,要从小事开始,要学会融入到同事中去,这样才能够使你更好的隐藏。试想如果喜羊羊孤独的游离在羊群之外必然会被灰太狼盯上,然而当它奔入到羊群之中,你又如何来把它轻松的找出来呢?所以融入到同事之中去很重要。
    于是这个问题也就提出来了,就是如何才能很好的融入到同事中去,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点。
    首先,不要忽视你同事的爱好。中国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的意思是说人和人的接触都要有一个共同点的。当然,你不要忘记还有一句话叫做“趣味相投”,只有共同的爱好、兴趣才能让人走到一起。所以说兴趣应该是你融入到同事当中去的一个兴奋点。比如我的朋友王红是学水利工程的,考到水利局之后分到工程科,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科室的同事大部分是男的,中午吃饭时的短暂休息时间,同事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但是王红的苦恼来了,自己来了一个多月还是和那些同事们插不进话,总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于是她就和我说了这个问题,问我怎么办,我说你把他们每天中午谈论的内容告诉我,她就告诉我他们喜欢谈足球、篮球等等。我说那好了,你今天晚上回家把最近中超联赛的情况了解一下,既然你在长春,那么你好好关注一下长春亚泰队,在他们面前一定要力挺长春亚泰。王红于是便开始搜集关于长春亚泰的资料,由于自己是长春人,都有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怀,所以王红很快也就喜欢上了这支球队,自此以后她也就找到了与同事们的话题,同事们还很吃惊她居然对球队如此了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又给我打电话说不仅现在和那些男同事处成了哥们儿,而且他们有时候还带她去看球赛。
    其次,要和同事有一定的距离。虽然王红给我打电话说了她的喜悦,但是我还是提醒她,和你周围的同事相处一定要注意保持距离。她问我为什么?其实这个很简单,当人在放松的状态下闲聊,都想在同事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爱出风头,反正就是你们知道的我也懂,你们不懂的咱也知道。然而这些自诩自己是万事通的人其实什么也不懂,仅仅是会一些皮毛而已,但是所有的人不会说破。然而一旦你认为他真的很懂,再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对方也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比如,我一个同事张军为了炫耀他去的地方多,说曾经十六岁的时候就独自一个人去过上海和杭州,在那里经历了这个那个,如何如何,结果有一次单位组织旅游到杭州去,他却无意当中说漏了嘴说他这第一次来杭州的感觉太好了,结果旁边一个同事却毫不知趣的问道:你上次不是说你十六岁的时候独自来过一次么,这怎么是第一次呢?这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张军实在是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搞得在大家面前很是难堪。也就是从此之后,张军和这位同事也就结下了梁子。因此,各位亲爱的公务员们,在任何一个场合下闲聊的时候,不求事事都明白,问话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你的同事才会乐意接受你,和你成为朋友,你才能把你的小尾巴夹好。
    再次,要结交一个“老大哥”。只要你刚刚进入机关,就意味着你是这个单位最新的新人,你就等于是一张白纸。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不明白,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不知道,这时候你需要有人来帮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迅速的融入这个集体,才能夹好你的小尾巴。还是说刘方舟,他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曾经在大学里面做过文学社的社长,有着非常好的沟通能力。2011年,他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了他们县的公安局,进入刑警大队工作。虽然自身条件很好,但是他却一直在仔细的观察,他发现他们队里一个叫做李峰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副中队长但是却有着极好的人缘。于是,刘方舟便天天峰哥长峰哥短的围在他身边向他请教工作上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刘方舟连自己生活上的问题也向他讲述咨询,慢慢地年长的李峰也就喜欢上了这个做事很靠谱的刘方舟。
    一个月后,单位要对新人进行分配,每名老刑警要带一个徒弟,李峰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刘方舟,成为了刘方舟的师傅,不仅工作上关照,生活上同样也是无微不至。等到以后刘方舟才知道,虽然李峰只是一个副中队长但是他的能力却是最强的,一些命案都要有他来办,只是因为上面实在没有人而得不到提拔,但是同事们却都很尊重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其中有一次命案的侦查,李峰对刘方舟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由于一把手局长要听汇报,所以刘方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最终刘方舟的案件侦查汇报得到了局里的认可,在有着几百名干警的公安局,一把手局长也记住了这个叫做刘方舟的年轻人。

    第三章 拍了马屁也不证明你是坏人




    他夸人从来不直接面对对方夸人,因为他觉得那种拍马屁的行为过于低级,他夸人都是在对方的好朋友面前不吝言辞的夸奖,夸奖对方的优点、眼光、人性等等,因为他深知,只要在对方好朋友面前夸奖了,这位好朋友必如实转告,对方从别人嘴里听到你对他的赞美会更加感到高兴,这比你在他面前直接赞美的效果好十倍,而且还让对方的好朋友感觉到了他的真诚。
    在中国一说到拍马屁,仿佛就是可耻的,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经过千军万马的厮杀考录为公务员,是正儿八经的君子,怎么可能去拍马屁呢?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没有一个人说要让我去拍马屁啊,所以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坚决不拍。然而实践证明,无数人的血泪教训证明一个真理,拍马屁的不一定是坏人,不拍马屁的也不一定是实干家。在机关,除非你是鬼才或是天才,自己是自己的一把手,否则,马屁还是多少要拍一下的。这就像对待金钱的看法,拍马屁不是万能的,但不拍马屁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要在机关夹好自己的小尾巴,学点好科学的拍马屁是必不可少的。而科学的拍马屁其实一种高级有效的沟通。有一点要注意,科学的拍马屁绝对不是贬义,如果你觉得是贬义,那么这一章可以忽略不看。



    第三章 拍了马屁也不证明你是坏人

    之

    第一节 嘴甜绝对不吃亏




    人长嘴是要说话的,说一句好话不会降低你的身份,说一句夸奖也没人要你多少钱,可就是这种夸赞之词我们往往就最不在乎。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既然是老话,就有老话的道理,如果你不听,那是你的损失。
    张枫月自然对这句老话不会放过,作为一个智者,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不违背道德的,都可以拿来做的。他所做的第一点就是大方,不小气。不小气什么呢?不小气称呼。在中国的社会其实非常复杂的,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像什么血缘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好似什么也离不了关系。然而在一个单位中,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凑在了一起就形成了同事关系,于是怎么称呼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张枫月刚刚上班的时候亲眼听到了一个小姑娘对着后勤部门的一个没有职务的中年妇女直呼其名,两者至少要差距十岁,这让他心里很别扭。他就暗暗的打听,在当地对于一些年纪稍微大一点但是没有职务的人是一般都是怎么称呼,结果答案出来很多,有的人是直呼其名,有的人认为他没有什么职务但是还是叫他一个职务,比如他在办公室,还是叫他一个某主任,在某个科里面就叫一个某科长。于是张枫月便暗暗记在心里,他当然选择的是后者,最开始与这些年龄大的人接触的时候都加一个职务,这样一来那些人听了自然开心,认为你尊重他们。等时间长了,张枫月又改变了称呼,因为他们慢慢接触下来之后彼此都比较熟悉了,打听到有的人年龄比自己父母都大,或者有的人比父母年龄小一点点,于是他便主动降低身份,叫他们伯伯或者叔叔,距离瞬间拉近。
    最成功的就是张枫月和单位一个副局长关系拉近的例子。由于张枫月工作比较出色被调到了办公室工作,到了办公室工作的他不仅要面对全机关所有部门,还要经常接触领导。
    有一次,他陪同分管办公室的李副局长去开会,在路上偶然说起了各自的家庭,这位副局长说出了自己儿子的年龄,张枫月发现副局长的儿子只比自己大一个月,而这位副局长要比自己的父亲大两岁。张枫月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感情的联通点,于是就说道:“呀,李局长,您的儿子只比我大一个月,您还比我父亲大两岁,简直是太亲切了,以后有什么工作您尽管吩咐我便是了,您看我就像看待一个孩子一样就行,我在这里举目无亲,一直感觉很孤单,现在您这么一说,感觉您就是我老家一个伯伯呢。”就简单的几句话,张枫月与这位李副局长的关系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添加了一个长辈与晚辈的成分,长辈对晚辈就必然会包含一种爱怜,一种宽容,加之张枫月家在外地,说出这番话也是合情合理,更是真情实感,于是与领导的关系自然走近。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张枫月与这位副局长的接触感觉两个人都没有一种距离感,而且越来越亲近。
    嘴甜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一定不要小看你的夸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想一下,谁不想被人夸奖呢?难道我们都愿意听一些贬低之词吗,脑子坏掉的人也愿意听好话呀,别说正常人了。需要明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精彩的,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这时候,你不要老看到别人的缺点,一定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一旦了解到了别人的优点之后,就要在适当的场合要表扬别人的优点。张枫月在这一点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夸人从来不直接面对对方夸人,因为他觉得那种拍马屁的行为过于低级,他夸人都是在对方的好朋友面前不吝言辞的夸奖,夸奖对方的优点、眼光、人性等等,因为他深知,只要在对方好朋友面前夸奖了,这位好朋友必如实转告,对方从别人嘴里听到你对他的赞美会更加感到高兴,这比你在他面前直接赞美的效果好十倍,而且还让对方的好朋友感觉到了他的真诚。所以说,一定要要善于为他人的成就喝彩,在第三方面前为他人的卓越鼓掌。你这样做的同时也树立了你的威信,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机关是个大舞台,为了登台亮相,每个人都在彩排自己的节目。想想看,你要是领导,是喜欢说话带刺的下属,还是“句句话语暖人心”的蜜嘴人呢?只不过,要恰到好处,不要太得意忘形,不要说话太不着边际,否则,既得罪了旁人,又使受拍人尴尬。
    第三章 拍了马屁也不证明你是坏人

    之

    第二节 科学的拍马屁要达到心灵的沟通




    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一个心细的人。如果你想和上级保持好的沟通,科学的拍他马屁以拉近与领导的感情,心细更是重要之重要。
    有的人认为,做事先做人,人都做不好,做工作当然全无头绪。凡是扯到与领导的沟通技巧上的内容一概归类为拍马屁,这恰恰是我要批评的。与领导的沟通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但是作为两个互相不是很了解而且又地位不同的人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呢?这就需要一个技巧问题,什么事情能够使得你们更好的沟通,那就是增进感情,但是一旦谈到如何增进与领导的感情之时,大部分人又回答不出个所以然,于是随便一句不就是不会拍马屁吗,我才不会做呢。
    说这话的人无非有两种,一是自己沟通能力太差,对自己很无奈;另外一种人就是看到别人与领导感情好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和领导增进感情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高级沟通,当然,你也可以叫这种行为是科学的拍马屁。
    在领导身边一切细节都要掌握在眼里,什么事情都要想在前面,拎包倒水这些是最低级的拍马屁手段,这种做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讨好领导,但是这总归只是低级的沟通而不是高级的沟通。高级的沟通的是什么,是用心沟通,从你内心的真情出发,来感动领导。
    比如张枫月有一次到局长的办公室,发现局长感冒很严重,于是便问候了一句,局长说没事就是感冒拖的有点时间长了,而此时张枫月发现局长的桌子上面放的全是应付普通感冒的一些冲剂,再没有其他有效的药物,而这次感冒是大流感并非普通感冒。从局长办公室出来之后,他便悄悄的溜到单位隔壁一家药房配了一些专门对付流感的感冒药送到了领导的办公室,试想如果你是这位局长,你当时的心情会如何呢?
    领导也是人,也需要关心,这种关心对于你而言,应该是真心的,而不是虚伪的,因为只有你是真心的时候,你们的心灵才会沟通,如果你是虚伪的,那只是急功近利,没有任何心灵沟通而言。所以说,真心与拍马屁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高级沟通,是心灵的沟通。
    其实无论做什么,切记不要仅仅停留在想上,一定要付诸于行动,科学的拍马屁更是如此。又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也是一个科学拍马屁的高手,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希望能够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我这个朋友叫王涛,就职于某乡镇机关,在党政办工作,分管他们的副镇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时间长了他发现这个副镇长有个小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糖,特别是大白兔奶糖,原因是年轻的时候写材料累坏了身体经常低血糖,于是就养成了个爱吃糖的习惯。但是,由于副镇长比较忙,又常常忘记自己买,于是经常到他们办公室来“搜刮”糖果。有的人还暗地里讥笑他必须生活在糖罐里。而王涛呢,则心细的抓住这一点,一声不吭的在自己桌上的笔筒里特意放五六块大白兔奶糖。这个副镇长每次到他们办公室来都会顺手在王涛的笔筒里拿糖吃,久而久之,到他的桌前拿糖吃竟也成了习惯。其实,王涛本人倒不是很喜欢吃糖,但是他都会保证他的桌上的奶糖从不断档。    而经过了大约有半年的时间之后,王涛的老家来了一个亲戚来探望他,由于这个亲戚在当地是一个局的副局长,所以作为王涛的分管领导,王涛邀请了副镇长陪同吃饭招待这位亲戚。在席间这位副镇长无意当中得知王涛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落下了胃病,而恰恰这位副镇长的老婆也有胃病,而且医生是嘱咐胃病是不能过多吃糖的,这时候他一下联想到了王涛笔筒当中奶糖,一股说不清的感情立即涌上了心头。
    于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里,这位副镇长当上了镇委副书记,而王涛也当上了党政办副主任,成为他们镇上少有的年轻干部。
    从王涛的这件事我们能想到什么呢?那就是一定要行动,光有想法不行。现在赤裸裸的拍马屁谁都知道不是一件好事,难道知道领导喜欢吃糖就天天给领导买糖吃么?于是这种隐蔽性的溜须行动便能让受拍者感动。尤其是当你这种溜须的行动是发自内心的时候,你们的感情将会更加深厚,所以说科学的拍马屁至关重要。虽说做好事让人肃然起敬,可是往往因为对象不同而招致他人的非议。
    当然,大部分根本没有在意王涛的这一举动,在笔筒里或者桌子上扔几颗糖果是看似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任何人都不以为然,但是却只有王涛做到了,难道其他人就不知道这位副镇长喜欢吃奶糖么?所以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非得大事才能感动人,反而越是细小的越容易叫人感动。
    第三章 拍了马屁也不证明你是坏人

    之

    第三节 光说不练还等于是个笨蛋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时候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某某人太会说了,或者有的人直接评价这人就长了一张嘴,为什么呢?因为巧舌如簧的人可以对付陌生人,但是时间一长,实践行动跟不上的话,就会让人感觉到此人华而不实,只有表面文章,只会做嘴皮子功夫,没有一点点实在的。同时我们还会听到对人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这人过于老实,甚至有人会说他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这就是说没有嘴上的功夫也不行。然而这两者如何能够结合好呢?当然是言行并举的溜须者,才算真正修炼成“精”,那种恰到好处的火候,投其所好的言行,怎能不让领导喜笑颜开呢?
    丁芬敏在我们单位是资格比较老科长,四十刚刚出头的一名女性,由于个人经历及性格原因,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极其严肃,于是年轻的下属们都觉得她古板、刻薄。同样的道理,丁芬敏则认为现在刚刚考上的公务员不懂得脚踏实地,更不懂的吃苦耐劳,但是他对秦月却情有独钟。
    说实在的,你要是说秦月是个“马屁精”的话一点都不过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的身上有太多需要年轻的公务员学习的地方了。比如说,她跟着一位副科长工作,而这位副科长是科长一手提拔的,只要科室讨论一项工作的时候,科长一般会让大家发表意见,秦月从来都是高度赞成他们副科长的意见,即使她内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她也这样赞成,因为她知道很大程度上副科长的意见就是与科长事先商量好的意见,这个时候谁要是提相反的意见绝对是傻瓜。
    2009年初,金融危机还在继续的时候,秦月的科长买了一套房,她的小嘴就立马能够跟进:“丁科长就是有魄力,而且还有眼光,现在楼市这么低迷,大家都认为房价还要继续跌,但是我感觉您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在出手绝对要赚。您要是装修的时候可跟我说一声,我老公是学设计的,到时候也许他能帮上忙呢,算了,还是别让他设计了,他那点能力肯定不行,我让他给您找找大师设计设计,肯定拿一个便宜价。”你看看,就这么几句话,实现了三种效果,第一极大赞扬了领导的魄力;第二极大佩服了领导的判断力;第三是贬低了自己的老公表述了自己的忠心。这时候贬低同事是肯定不行的,老公是最亲近的人,拉过来贬低一下无所谓。
    我们再看秦月的行动,都是实实在在的,让人觉得掏心掏肝的真诚。仅仅过了不出三天,她就拿着两本印刷精美的家装杂志给领导拿了进去。“我今天早晨坐公交车的时候,发现路边报刊亭新进了家装杂志,我就拿过来了,您先参考参考。”其实这两本杂志是秦月和她老公转了好几家书店才挑好的,有这样有眼力的下属,你说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到了20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果然房价一路上扬,此时的秦月更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只要是和科长在一起,只要是在别的人面前,只要时机合适,她都会大大赞扬科长的判断力,她的科长在自己暗暗佩服自己判断力的同时也对这位手下喜上眉梢。
    2009年的冬天很快来了,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饭桌上胡乱的扯着,说着说着几个女人就说到了丝巾,此时她科长就顺口说了句:那个电视上谁谁围着的丝巾挺好看的,也不知道从哪儿买来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一上班,秦月就把一条同样款式的丝巾送到了丁敏芬的办公室,丁敏芬感到非常吃惊,当然先是拒绝,因为一条丝巾毕竟也要几百块钱。秦月赶紧解释道:“哎呀,这真的不是我们自己花钱买的,我老公这周参加了一个供销商的会议,人家送了一张商场的提货券,我们就去了商场,看见正好有你说的那一款丝巾,于是我就帮您选了一条。”这时候丁敏芬站起来说道:“你还是留着给你自己吧,也挺贵的。”秦月早就料到了科长会这么说,于是她又从包里拿出一条款式差不多的丝巾,“我也给我自己选了一个,咱们俩人正好一人一条呢,正好把那张券花掉。”这时候丁敏芬也不再推辞,便收下了这条丝巾,同时说道:“哎呀,其实你给你自己再添置点别的东西就行了,还想着我。”这时候秦月赶紧上前帮科长把丝巾围上看看效果,嘴里也不停下:“嗨,难得您说喜欢这丝巾,再说了,要不是您这么照顾我,我哪儿可能给我老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发展这么快啊,他做梦也不会有资格去参加这种会议啊!”说着两个女人就咯咯的笑了起来。看着镜子里围上丝巾的自己华贵的气质,丁敏芬自然乐得合不拢嘴。
    过了几天,丁敏芬把秦月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张通知说道:“这个月的20号,在海南有个全国性的会议,本来邀请我参加的,但是海南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我看就让你去吧。”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唏嘘不已吧,就是几句话而已,你也会说,我也会说,就是一条丝巾几百块钱而已,你也会送,我也会送,但是为什么我们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呢?而这正是我们这些人恰恰需要思考的,关键的一点还是需要学会用心思考,用心观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场合来说话,来做事,这样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我们应该每个人心里也都会清楚,几句话和一条丝巾并不见得让秦月赢得的仅仅是一次海南之行吧。果然在第二年的岗位调整中,秦月被提拔为科长助理。
    第三章 拍了马屁也不证明你是坏人

    之

    第四节乱拍马屁会死人



    世界上有聪明的人就会有笨蛋,在机关里工作并不是简单说我只要时时刻刻给别人拍马屁就可以了,有的时候怕马屁拍的不是时候不是场合就拍到马蹄子上,马屁没拍成,倒是被马踢得不轻。
    这些人为什么会被马踢到呢,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懂的如何去拍马屁,大部分人仅仅是停靠在一些恭维、献媚之小技,事实上这些都还粗浅的很。但是他们还想继续往深了学,但是脑子又不够用,不懂的手法和场合,结果要么是拍的太露让对方尴尬,要么是拍的太狠,让对方太疼。他们就是做不到在无声无息、不露痕迹,让人晕晕糊糊、得意忘形的高境界。 一旦拍不好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有丢掉性命的嫌疑。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说到一个人,那就是沈万三。话说1373年初夏的一天,皇帝朱元璋退朝回宫,怒气冲冲,他对马皇后说:沈万三这家伙非杀不可!马皇后劝道:陛下,我听说依法该杀的是不法之徒,而不是不祥之民。沈万三富过了头,这是他的不祥,上天自会降祸于他,何劳陛下加诛?
    从这段明史马皇后传中,帝后的对话可知,沈万三当时富甲天下,名气之大。然而,沈万三万万没有料到,他的万贯家财,却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而这个杀身之祸的原因就是因为沈万三拍了一个不该拍的马屁。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是一个很残暴的人,原因就是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人几乎都被他杀光了,然而这些人并不是他最害怕的,他害怕的人是谁呢,是沈万三。为什么?因为他的财富是富可敌国,他的钱比朱元璋国库里的钱还要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修南京的明城墙,当时修明城墙的时候,他没有钱,国库空虚,怎么办?他就把沈万三叫来,朱元璋对他讲:东西的城墙由你来修,南北的城墙由我来修。史书上记载,沈万三一生最轰轰烈烈的事,要算是修筑南京城墙了。这座绵亘70里气势雄伟的古城,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城之一,沈万三承包了南京城,中华门到水西门一段的修筑任务,几乎是城墙的二分之一。按现在的算法,修一米高速公路要多少钱?修城墙肯定要比高速路贵。一米高速公路要几十万吧,你算算修那城墙要多少钱?沈万三爽快出资修城墙,他不仅延请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尽管一些“检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捞取油水,沈万三却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他认为这样可以获取朱元璋的好感,但是他却很糊涂,其实他这样的做法恰恰大驳了皇帝的面子。
    这时候,沈万三非常得意,更悲剧的事情发生了,朱元璋本来要犒赏三军的,但是朱元璋又拿不出钱,此时的沈万三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为了献媚,竟然说道:犒赏三军的钱由我来出,每个士兵我发一两银子。
    这话就触犯了朱元璋,你这不是把我的军队全部给买通了?朱元璋当时大怒,说:我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好吧,我犒赏三军,钱由你来出!一气之下,朱元璋就要把沈万三的人头砍下来。最终虽然没有杀死他,但还是将他发配云南,最终客死他乡。
    你想想,帮朱元璋修完南京城的沈万三,本该有功高盖主之忧,但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想拍马屁,结果拍在马蹄子上,一脚把他给踢翻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要明白,一定要把马屁拍好,千万不能拍到马蹄子上。而要想把马屁拍好首先你得定位要准确,要清楚拍马屁只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技巧而非谋取利益的特殊手段;再就是拍马屁应基于事实,而不宜过分夸张地瞎吹、乱拍;同时在拍马屁的时候要讲究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合与合适的环境下,适度去拍。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往往很多人都认为拍马屁都是针对上级的,需要我来用的时候我再拍吧,其实这一点是错误的,我认为拍马屁不应有等级、性别之分,只要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机会下,你适度的拍就是了,也不要非得说是此人对我有用我才去拍。至于在时间上就更不该有所刻意了,只要适时就可以,只有这样灵活,你才能慢慢的习惯于这种拍马屁的做法,才能把拍马屁当成一种习惯,也就逐渐变得自然,而不至于你突然一个马屁拍出来显得不合时宜,不仅让对方下不来台,而且自己也尴尬。
    当然,最重要的一句话还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那就是做好自已的本份事是一切的基础。

    第四章预告--- 花钱就能融入别人的小团体么

    导读:

    当你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公务员进入一个新单位的时候,你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单位的水有多深你根本不知道,尤其是单位的人脉形势摸不清,致使许多公务员就是在工作最初的阶段留下惨痛的教训。

    这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仔细观察你所处的环境,看清大形势,把周围的小团体情况和权力分配结构做到了然于胸。如果你在一个小团体之外,那么我告诉你千万不要充牛装大,因为这时候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有了锋芒,他们会用一个整体的力量来挫败你,最后痛苦的还是你。
    @低分贝音符 44楼 2013-02-15 18:23:48
    楼主加油,会一直关注,支持楼主!
    -----------------------------
    谢谢音符
    第一节 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意思是说都是身在异乡,两个老乡相遇,自是分外亲近。尤其是我们考入公务员之后,到了新单位什么都很陌生,突然知道自己老家还有人在这里上班,于是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依靠,感情突飞猛进。然而我现在极其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叫做“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为什么会来一枪,答案就是你根本没有摸清单位的人脉,没摸清人脉之前就去盲目投靠老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投靠错了或者是自己一厢情愿了,那么泪汪汪的只会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我先给大家说一个因为一厢情愿而被放枪的事情。这个事情的主角还是康力强,看过第一章内容的人可能还有印象,那就是康力强在单位有一个绰号叫“康局”,这个绰号在单位简直把康力强给害死了。然而这个“康局”的绰号是怎么来的呢?康力强一到单位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孤单,太孤单了,距离家乡如此之遥远。当他知道另外一个科室还有他们湖北老乡的时候他有点兴奋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约这个湖北老乡去小饭馆喝酒,三杯酒下肚之后,康力强也就敞开了话匣子,觉得对面这个老乡就是自己的一个知己,酒逢知己千杯少,于是把他的种种过去,种种想法就都告诉了这个老乡,还说自己本来是老家有单位接收的,只不过是事业编,可以不出三年就能提拔为副局长,也就转变身份成公务员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就是一顿饭的事情,结果没几天单位里却传出了“康局”的说法,而且有的人演绎了,说他自己在外面说来到这里不出三年是要做副局长的,所以就有了这么一个绰号。这个绰号给他带来了三个效果:一是讥讽他有野心;二是嘲笑他不靠谱;三是让他刚刚来就有种身败名裂的感觉。这个绰号传出来之后,康力强也就成为了单位里面讥笑的对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盯着他,巴不得他再搞出点什么新花样。
    康力强过了好长时间才知道他有这么一个绰号,非常苦恼。说实话,我曾经分析过这件事,我倒不认为他是什么有野心,而只是他在老乡面前有点一厢情愿了。他觉得自己很孤独,好不容易碰见老乡,可以一诉心头之事,再加上几杯酒下肚,嘴上就更没有把门的了,恨不得在老乡面前把心肝脾胃肾全部掏出来,于是把自己的很多隐私就都告诉了这位老乡。然而咱们反过来看,康力强对他这位老乡如此真诚,他的老乡对他也是同等的真诚吗?他做过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他根本不知道,其实也就是他这位老乡早就看不上康力强了,他对康力强根本就没有好感。康力强自己并不知道因为平常里的一些表现得罪了老乡,还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是老乡就是和自己一条心的。你说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傻的可爱呢?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人心这么叵测,你一到湖北全是湖北人,人家人人都和你一条心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康力强的一些话在单位传出来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他错就错在了没有分析好老乡到底对自己如何,没把形势搞清,于是也就犯了一厢情愿的错误。
    还有就是投靠老乡投错了,这种事情在新入职的公务员身上经常发生,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小马来找我诉苦,说工作这几年实在是混的太惨了,而原因就是投靠错了老乡。
    原来小马是山西人,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在2003年,那时候刚刚实行公务员考试没多久,他从北京考到了浙江某地工商局,到了单位后可谓举目无亲,一天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一个单位的同事老赵主动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这位老赵在四十多岁,军转干部,在这个单位里工作了有十五六年了,通过聊天他得知这老赵也是山西人,于是亲近之情倍增。老赵也很仗义,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向他开口,向他提,都是老乡嘛,小马也很感动,觉得在单位终于找到了一个依靠。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老张经常请小马去吃饭打牌喝茶,时间一长,两个人好的像一个人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马觉得不对劲,因为在一些酒场上,很明显是一些老板来请客疏通关系的,而这些工作根本不是老赵的能力范围之内,相反的是这些业务和小马的工作倒是沾边,所以有的时候小马总感觉有种被利用的嫌疑。果然随着日子越来越长,老赵真的授意小马去做一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不做吧,小马怕得罪老赵,毕竟两人的感情那么好,做吧,小马又怕犯错误,所以每次都弄得很尴尬。就这样,小马越来越不爽,随着工作的开展,小马也发现周围的同事并不喜欢和他在一起,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在一次年终的聚会上,一位老科长借着酒劲把小马拉到一边悄悄地叮嘱他不要再和那个老乡走的太近,原来老赵在当地是一个名声很臭的人,就知道用手中的职权吃拿卡要,以后被挨了处分调离了业务部门,但是本性难改,又看中了新来的老乡在业务工作上的优势,于是想拉拢他,进而利用他。时间一长,周围的同事看到小马和老赵感情如此之亲密,心想这小马原来也是老赵一样的人,人以群分嘛,所以也就对他敬而远之了。听了这一番话之后,小马瞬间恍然大悟。而他对于老赵的这些历史和为人根本不知道。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到了一个单位之后,不要轻易的去相信所谓的老乡或者是那些主动过来亲近你的人,这些人往往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单纯的你也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棋子。
    第二节 你知道你们单位有多少“小团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这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无法改变的,在机关更是如此,于是一个个的小团体也就出现了。为什么机关里的人热衷于搞小团体呢?小团体符合心理学上的“同理心”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既不能一味的贬低否定,也不能毫无原则的支持。因为有的小团体是受欢迎的,而有的小团体则是人们反对的。作为新入职的公务员,进入到单位后在人际关系方面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搞清楚你所在的单位有多少小团体,这样才能保证你以后不说错话,不办错事情。
    如果你不知道单位的那些小团体,往往你怎么得罪人都不知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人背后都说人,这是中国人的通病,意思是说没有一个人不在背后说人的,也就是对某个人进行评论了。这种评论就包括好话与坏话,而中国人特点并不是喜欢聚集在一起说别人好话,而是喜欢说别人的缺点。就像在农村,一帮妇女一旦聚在一起必然是在讲张家长李家短,肯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是这些小事儿里面带出来的是对别人的贬低。在机关也是如此,有的时候一聚在一起就会讨论某某人如何如何,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场,本性就会促使你也会参与进去。那么好了,如果你对单位的小团体不知情,你在这种场合发表了对某人的意见,结果你并不知道不超过一分钟某人就知道了,为什么?你说的这个人有一个小团体,虽然这个某人不在场,而这个小团体的其他人却在场,加之现在通讯发达,信息传递速度如此之快,所以你发表的评论意见也就传到了人家耳朵中。
    可不要小瞧这种事,我一个同学就因为这个被伤的遍体鳞伤,成为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教训。他亲口告诉我:刚上班那会儿,咱不是刚毕业吗,太傻了啊,随便说了一句话,就被人家整的很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这个同学姓高,我们上大学那时候就叫他高富帅了,大学毕业后就在当地另外一家高校的艺术学院做辅导员,因为他觉得高校相对比较单纯一些,然而高校再单纯那也是个机关单位呀,所以有人的地方必有团体,这所高校也难以幸免。慢慢地我这个高同学感觉和他对桌处的很好,于是说话也便很随意,而且有时候也谈的比较深入,时间一长,他也就觉得和对桌成为了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在一次聚会完之后,不知就怎么聊到了他们的共同的领导艺术学院的书记,高同学就同他的对桌说了一番关于他们艺术学院团委书记的话,大意是上学的时候就听说学院的书记生活作风不好,与一些女学生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像这种领导怎么能在艺术学院任职呢,应该调离到其他部门去,然后又大大的贬损了一下这个书记。他说出这番话本来只是想描述一个客观的事实给自己的同事听,毕竟觉得和这位同事是好朋友,说说也无所谓,但是我这位可怜的高同学说什么也没有想到,他这位对桌同事竟然是学院书记老同学的儿子,是通过他的关系才托人安置到这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家才是一条线上的人,而对这一情况我的高同学却无从而知,因为他上班后根本就没有摸清这些形势。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我的这位同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平常里这位书记总是有意无意的找茬儿,他也只好忍着,然而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这位同学所带的学生里有一名男生因为感情纠葛杀死了同班的一位女生,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虽然是学生个人问题,但是也反映出了管理方面还有薄弱环节,学院自然要抓个替罪羊,而我这位可怜的同学当然成为了书记手里的目标,最终落了个记大过处分,调离艺术学院到化学学院去管实验室去了。
    所以说,进了单位之后一定不要着急将你看到的和听到的分享给别人,尤其是一些八卦花边之类的消息,更不要轻易去分享,因为你不知道这里面谁和谁有联系,谁和谁密切,你所能够做的就是继续深入的观察与等待,慢慢地把你们单位这些小团体找出来,这就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千万不要得罪其中一个,得罪了一个就等于得罪了一串。
    第三节 做好事也有可能得罪了一些小团体


    在机关干工作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你无意当中你感觉做了一件好事,但是恰恰你就是做的这件好事就得罪了一些小团体,这是最最可怕的,这就是所谓的机关里水太深,我们真的不知道到底有多深。
    我一个朋友小丁在一个单位的办公室工作,负责宣传工作,所在的单位以业务为主,然而每年考核的时候那些业务科室都要对宣传稿的发表很是发愁,这时候他们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拉拢负责宣传的小丁。小丁呢,大学新闻系刚刚毕业不到一年,自然对机关里的事情了解的不是很透彻,于是每次有人找他的时候,他也不是很拿当回事,还是根据新闻的需要、宣传的需要来选择稿件的撰写及向外推荐,久而久之,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几个科室的人对他说话都是带讽带刺的,于是陷入了苦恼之中。
    然而他产生这种苦恼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方面他没有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他满足了另一部分人的需要。原来在他撰稿过程当中,有的科室的发稿量确实比往年他没有来的时候有大幅增长。之所以大幅增长,就是因为这个科长经常去找他谈谈心,向他说明一下最近的工作情况和亮点,于是小丁就认为他的工作确实做得比较好,所以才这样做。然而他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原来也是这个人做工作,宣传量怎么就上不去呢?小丁在对我诉苦之后,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表示要回去调查一下。
    一周之后小丁给我打电话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个宣传量大幅增加的科长工作能力确实很强,但是为人非常高傲,尤其是前任局长在的时候依仗领导的喜欢非常跋扈,所以单位里的人都不喜欢他。而他发稿量比较少的那几个科室恰恰是单位特别会搞关系的那几个人,他们的小圈子建立的红红火火。说到这里,我想诸位也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吧。要么是别人误会小丁和这个科长一伙儿,要么是那几个科室的人认为小丁和他们对着干。
    如果我是小丁,我一到新的单位,有人这样拉拢我让我帮他写宣传稿,我肯定要画一个问号,先摸清情况再做决定,要学会掌握平衡。所以说,如果你在单位做这种类似的综合工作,能够给其他部门产生效益的话,那么这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了,必须要对单位的小团体进行细致的排查摸底,要明白,所有的工作都是工作,都是一样的重要,只要你细细挖掘,总会发现亮点之处的,而不能只注重一些人的表面文章,一定要在这里面掌握一个度,避免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第四节 花了钱就能融入他们的小团体吗?


    有的新入职的公务员一进去就很着急,他也很聪明,也能看出单位大体有哪些小圈子、小团体,于是他也想加入一个小团体,以期望他们能够“带他玩”。一般来讲,新入职的的公务员急于寻找小团体并加入,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正是处在最缺乏安全感的关头。人们加入某个团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有依附和归属心理,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后,试图寻求安全感,这是在自我安全心理系数不高的时候才会采取的行动,用来实现心理上的安全作用。
    我认识的一个叫马坤的人就是这样,他很希望能够迅速的融入这个新单位,他觉得加入一个小团体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于是他找了一个相对一个年轻人的团体,他们的共同爱好的是打篮球,一般是一个周打一次篮球,打完之后大家就再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他们每次一起出动,费用并不是AA制,而是你请一次我请一次。但是时间一长,这个人的苦恼来了,他觉得花了不少钱,人家却拿他当傻瓜。比如之前一次五个人吃了火锅花费400多块是他抢着付掉的,又有一次他们几个去做足疗,五个人要花掉600多块,因为做足疗的开始时间不一样,他结束的比较早,他又想抢着结账能够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就拿着钱包立即走到门外去了,刚刚走出门发现手机没拿,于是便想回来拿手机,结果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里面一个同事说:“马坤是不是又去付钱了,老让他付是不是不好呀?”另外又有一个同事接上说道:“让他去吧,反正那么愿意抢着买,有抢着买单还不是好事吗?”这话听完马坤感觉血都往上涌,原来人家根本就没有拿他当朋友,根本就没有把他当成自己圈子里的人。
    所以说,新入职的年轻人,不要这么看重这些小团体、小圈子,他们是经过了多长时间形成的啊?而作为刚刚工作的你,又来单位才几天呢?这么短的时间就想融入进别人的小圈子,有那么容易吗?那作为新入职的公务员来如何面对你发现的这些小团体呢?那就是两个词:冷静、谨慎。
    冷静是指心态,谨慎指的是你的行动。如果你还没有加入小团体,或者不准备加入的话,这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仔细观察你所处的环境,看清大形势,把周围的小团体情况和权力分配结构做到了然于胸。如果你在一个小团体之外,那么我告诉你千万不要充牛装大,因为这时候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有了锋芒,他们会用一个整体的力量来挫败你,最后痛苦的还是你。
    当然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也许会说你已经加入了一个小团体,是不是就麻烦了呢?也并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说起小团体都会咬牙切齿,认为小团体只会带来消极影响,实际并非如此,有这样想法的人我敢断定他要么自己没有能力加入一个好的小团体,要么自己因为太牛而被小团体伤害的过深。我有一个观点,和看人一样的,人有好人也有坏人,那么小团体也就同样有好坏之分,因为组成小团体的目的不同,所以小团体的性质也不一样。
    小团体也有“恶性”和“正向”之别:如果有人蓄意拉帮结派,破坏了集体的利益,这种小团体就是“恶性小团体”。比如有些小团体之间会出现派系斗争,排挤那些不是自己团体的人,甚至想办法算计领导,让领导按照自己团体的利益和想法来做。
    而那些善良的小团体呢?则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便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凝聚力的形成,他们这种小团体不仅满足个人感情的需要,而且还为工作事业做出了贡献,一旦工作事业做出了贡献,那么这个小团体的个人利益也就有了保障,这就实现了一种双赢模式,而对于个人而言,这就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相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现在加入了一个小团体,那么我一定要送你一句话,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不要与团体之外的人为难,结下太多矛盾,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其他人。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所以一定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自己的正当利益要维护,别人的利益咱不坑。
    第五节 怎么建立起属于你自己的人脉圈子和团体


    我原来有一个朋友总是感叹自己圈子太小,嫌自己的人脉太少。其实有这样心理的人也不在少数,新入职的公务员肯定更有这样的想法。说实话,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就需要赶紧调整了,因为时间一长这种想法就会在你头脑中形成一个固定模式,进而形成一个思维习惯,于是也就成了你工作干不好的理由,动不动就来一句:“怎么可能干好呢,咱又没人!”
    要想改变这种发展趋势我感觉作为年轻的公务员一定要把握好四个字:固、扩、巧、勤。
    先说第一个字:固。如果你在思想上认为你人脉太少的时候,那么赶紧要建立起一个心理优势,其实仔细想想的话你的人脉还有很多啊,你原来的朋友、亲戚、老师、同学等等,那些不也是你从空白到建立起来的吗?只是你刚刚工作还没有适应而已,要知道这些人脉也是你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唾手可得的人脉千万不要放弃,平时发个短信或者打个电话来问候交流一下,巩固住已有的人脉,进而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你是可以组建起自己的圈子的。
    再说第二个字:扩。这里说到扩就是说你在一个新单位如何来积极扩展你的人脉圈子,比如我作为新人的时候我先是把我们单位的通讯录仔仔细细的看了好多遍,看到能几乎把所有的名字记全,这就先给认识他们打下一个基础,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和他们熟悉。千万不要忽视细节,我那时候甚至连等电梯的机会都不放过,如果我在电梯里碰到同事,虽然很陌生,但是我会给他一个微笑,对方肯定也会给我一个微笑,然后我就说我是某某部门的某某,刚刚到咱们单位,您是哪个部门的,怎么称呼呀。等到对方回答之后,我就如恍然大悟一般说道:哦,原来是您呀,我知道您名字的,只是还对不上,以后多多照顾啊。就这样一个简短的对话,互相建立了印象不说,以后还逐渐的更加熟悉密切。在单位开会的时候或者有什么集体活动的时候,不要老往你熟悉的那几个人那里钻,因为你现在是新人,你需要熟悉更多的人,所以要大胆的和你还是很陌生的人靠在一起,这样就免不了互相交谈,这样的交流非常自然,非常顺畅,这就给以后的进一步熟悉奠定了基础。等你的基础打好之后,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爱好与品位去选择你所认为能够交往更深一步的朋友,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应该是一种纯洁的才行,要永远怀着真诚的心去认识朋友,不要只想着别人能为你带来什么好处,这样一个有利于你事业发展的小圈子才能够形成。
    再说第三个字,巧。也就是说与同事交往一定学会一些技巧。比如你一定要让你同事知道你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帮他做什么,你的专长是什么。我的一个同事就很会把握这一点,他的钢笔字写的很漂亮,每年到了元旦的时候,他总会乐于帮助别人写贺卡,别看就这么一点小事,就让他在别人的心里留下好的印象。人们不会与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呆在一起,不善言谈不可怕,你是能让人发笑还是能给人卖苦力,总得有个专业特长,塑造出自己在某方面是专家,别人就可能会认同你的价值,愿意与你交往,因为他们知道,某天他们可能会用到你!再就是你还要巧妙的学会被人利用,比如你工作范围之内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可以与他们分享,以显示你与他们的密切,信息也是生产力,这话一点不假,现在人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就是本来明天就要全部都知道的事情,他今天晚上知道了就感觉自己很有能力一样。我一个朋友在政工部门工作,每每遇到一些类似于定好的人事变动之类的信息总要和他认为可以分享的人分享,而其实这些信息是已经定好的只是还没有正式公开而已,这样得到信息的人就感觉我这个朋友和他的感情不一般,能够把这么重要的信息透露给他,这样感情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很简单的道理,当你对别人有用时,当别人利用了你以后,你也就有了利用别人的机会,这就是人脉。
    再说第四个字,勤。勤这个字其实用在哪儿都是合适的,俗话说勤能补拙,维护人脉更是如此。对于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人脉圈子一定要勤勤恳恳的维护和滋养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曾经上过一个全县某专项的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上发了一本通讯录,大多数人习惯把收到的名片都封藏起来作为备用。在需要帮助时才拿出来翻看,而我这位朋友则不是,他是经常与上面一些与民生相连的一些部门干部保持联系,他也不需要说他们对他立即有帮助,适合的时候或是约出来吃饭,或是约出来喝茶,结果感情无形中就建立起来了。结果有一次他母亲因为生病而没有床位需要排队住不上院,就在其他家人着急的时候,他立即就想到了他在培训班上认识的卫生局的某某人,经过这位朋友的帮助,很快他母亲拿到了空床位。建立自己的人脉还要勤于梳理,把相识的朋友按“功能”分类很必要,谁在什么领域有可能会帮到你,要心中有数。需要帮助时,不要感到抱歉或不好意思。那只会让你看起来不够专业,甚至根本没有真材实料,我们必须要清楚,与人交往是一条双行道,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并不一定非得从这方面来还回去,但是你要知道你可以从其他方面回馈。比如请他吃饭,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建议,哪怕在日常琐事上稍加关心,他也会心存感激。只要掌握“分享”和“回馈”,你也能拥有令人羡慕的人脉,更有别人所无法建立的小圈子。



    第五章预告------ 《你得到领导赏识了吗》


    导读 对于工作上取得的某些成绩,要把功劳让给上司。通常上司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对你来说,到头来是绝不会吃亏的。注意,千万不要对外公开宣扬你向上级让出去的功劳,否则你的善意将会化为乌有。
    说实在话,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愿意得到领导的赏识,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和自己的领导对着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个体发展的差异化越来越大呢?
    @cs6210780 59楼 2013-02-17 10:49:42
    顶一下,楼主快点更新啊,顺便求一些能增强自己口才的书,我算是你说的3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人,所以很苦恼

    -----------------------------
    谢谢关注,敬请关注我的新书《官战1949---在机关更要学党史》
    第五章

    第一节 最大的傻冒儿就是在上司面前显示自己聪明

    谈到这一点,让我联想起一个词,那就是才子。对于才子这个词语,我思考很多,大部分新入职的公务员都会被冠以才子的称号,比如某某人一考进机关后,就有人介绍:呀,这是我们的才子。确实,有的人确实是才子,的确能力很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另外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固然有能力,可社会经验过于缺乏,往往太固执,自己认准的事情一条路走到黑,而且听不进别人意见,就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对别人的做法嗤之以鼻。这些人的普遍特征是因为他们的毛病而带来工作上的不顺,就会感慨万千,怨天尤人,什么人间忌才啊,什么众口烁金啊,什么木秀于林之类。其实问题大多出在他们自己身上,就是爱卖弄,爱自我吹嘘,爱自我表扬。这一点在一些新入职的公务员身上暴露无遗,现在的公务员刚刚从学校出来,心气都比较高,感觉自己能力比谁都强,尤其是在自己上司面前,把上司的光芒给掩盖住之后,自己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也许有人会问,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有能力不应该是一件好事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藏藏掖掖呢?起初的时候我也在不断的琢磨这个问题,也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忽然有一天我想明白了,答案就是我们吃的是“大锅饭”,我们的上司仅仅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而不是整个单位的领导,而且我们能力再强不会给他赚更多的钱,因为公务员的收入就那么多,你能力强也罢弱也罢,每个人拿的钱都是固定的,这并不是与私企所能比的,在机关就要有机关的规矩,就必须要把自己的上司当成太阳。康力强刚刚考到单位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也是吃了这样的亏。我一直认为康力强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却不懂得如何表现或者说不会表现,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下面我们就说一件小事来看看康力强是如何做的。康力强最开始分配工作是到的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宣传调研工作,由于自己刚刚毕业对单位不是很熟悉,所以领导安排一个副主任周贝带着他干工作,由于主任是由一位分管局长兼任,所以康力强的上司也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周贝了。周贝的风格是安排工作的时候很有针对性,他感觉到最近惠农资金是一个热点,于是就安排康力强去准备材料写一个关于惠农资金管理的调研文章,然而事情布置了一周多以后仍然没有一点点消息。周贝其实早就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就是想看看康力强什么时候交稿。又过了两天,周贝提醒了康力强一句,康力强很兴高采烈的拿出了一份稿子,周贝一看是关于信访题材的,于是便问他为什么没有写惠农资金的,康力强说道:“现在随着我们这里非法集资现象的增多,信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想在这方面做做文章肯定能够引得起上级的注意,报这种材料肯定能行。”周贝听完之后也没有表示什么,就说还是希望他尽快拿出那一份关于惠农资金的材料。殊不知,就是因为康力强的这个私自改变主题的做法引起了周贝的极大反感,表面看起来康力强抓住了社会的热点,很有敏锐性,很聪明,当然,康力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他认为周贝没有抓到这个热点。而实际情况是,在布置给康力强这个题目之前,关于信访的材料周贝已经在起草之中了,而康力强并不知道周贝已经拿这个题目作为重点来研究,不仅布置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且还在周贝面前显示自己的敏锐性更好,这让周贝很不舒服,感觉康力强这个人很不可控,不听话。

    第二节 越什么也别越级

    过了一段时间,周贝的上司也就是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直接找到了他问道:“你怎么不安排康力强工作啊?”周贝听到领导这样质问他的时候心里一惊。“我哪儿不安排他工作了?”周贝在领导面前辩解了一句。“刚才我在电梯口正好碰到小康,小康告诉我说希望我有什么事直接安排给他做,以后你得多安排他才行啊,毕竟他刚刚来。”说完,领导就转身离开了。
    听完领导这样说之后,周贝一股莫名的怒气涌上心头。在周贝看来,康力强这是在讨好领导的同时又暗地里告了自己一状,他越来越感觉这个新毕业的小年轻真不是一个什么等闲之辈。周贝决定要和康力强好好谈一谈,于是他就把康力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很不客气的与康力强把话谈开了。
    “力强,我有没有安排你工作做?”周贝直接问道。听到副主任这样问自己,康力强有些惊讶,赶紧回答说当然安排他工作做了。接着周贝就又说道:“既然我安排你工作了,那为什么你在副局长面前要求他直接再分配你工作做呢?是不是我分配的工作不合理呢?如果这样下去那我的工作也没法做了,你的工作我早就安排过了,但是你好像并没有按照我说的做啊,我让你写惠农资金的调研报告,始终没见你结稿,既然我安排不动你,那我只好自己写。如果你觉得我分配的工作不合理,你可以不做,如果你觉得我能力水平低,你也可以向局里提出来换部门。”说罢周贝拿出来一份关于惠农资金管理的报告放在康力强面前。康力强听了这番话立即就明白了什么意思,身上不仅出了一身冷汗,剩下的就全是道歉和解释了。
    从这一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不该你说的话不说,不该你做的事情不做,千万不要越级做。由于康力强新入职对这方面并不了解,他认为自己在更高的领导面前可以表现一下是非常不错的机会,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件事带来的还有其他后果,而这也就是越级带来的坏处。
    越级有很多种,自下而上的一般是越级汇报工作。但是康力强却始终没有记住这个教训,他还有另外一种越级的方式,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快过年的时候,单位传出了康力强的一个爆炸性消息,那就是康力强去局长办公室要请局长吃饭。事情的详细经过是这样的,因为马上要到春节了,康力强觉得这是与大领导接触比较好的机会,于是便敲开了一把手局长的门,首先是表示了感谢,而后是想请局长吃饭。说实话,局长听到这个邀请也有点惊讶,但是也不好说什么,最终还是婉言拒绝了。而这事就不知道怎么的在单位开始流传,这一传不要紧,在大家耻笑康力强的同时,康力强的上面的两位领导也就是副主任周贝和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都对他有了很不好的看法,认为这个人太不知道天高地厚,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第三节 小事不小——如何获取领导的信任

    在官场,做领导的最希望的是自己的手下要忠诚。然而从底层做起的公务员要想争取上司的信任,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人认为“比其他人做更多的工作,超时工作”是最重要的,这只能是老观念而已。
    要想使领导对另眼相看,最实际的是在工作尽责外,还要学懂每一个程度的进行。注意你上司如何做他人的工作,怎样与高层行政人员沟通,其他部门又担任什么角色。当你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时,老板自然会对你青眼有加。
    如果你能帮助上司发挥其专业水准,对你必然有好处。例如,我有一个小师妹,她工作之后发现她的副科长办公桌上经常乱糟糟一片,有时候经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于是她每周都会替他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她这个副科长最讨厌的就是校对材料,这个小师妹知道后每次都是主动帮助副科长去校对文稿,时间一长,这位副科长感觉她真的是工作上的好帮手,在领导面前自然是少不了给她说好话。
    要想自己名利双收,不可只满足于做好自己份内事,还应在其他方面争取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即使是困难重重的任务,也要勇于尝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随时随地的表现自己对领导的,抓紧机会表示对他忠心耿耿,以你的态度说明一个事实:我是你忠心的下属,我会为你尽己所能为你服务。“言必行,行必果”,说出的话要算数。不要以为上司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这样做,他会看在眼里,一定会明白你的意思,对你日渐产生好感。
    如果听到对你来的有什么不利谣言或传闻,一定要悄悄在第一时间告知他,以提醒他注意。
    要使领导信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准时完成工作。做任何事一定都要检查两次,确认没有错漏才交到领导面前。谨记工作时限,若不能准时做好,应预先通知领导,当然最好不必这样做。必须圆满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
    领导愿意选择你为他的下属,他对你的印象自然好,你必须丢开对上司的偏见,事事替他着想,把他的事,当成自己事。很多下属对自己的领导,都会有以下评论:他的命运比我好,但办事能力却远不及我,却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只懂得一味批评下属的工作做的不好,一旦问题真正出现,他却推卸责任。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小细节处理好了,领导对你的信任也就慢慢积累起来了。
    第四节 吃小亏赚大便宜——如何让领导对你赏识

    在机关里,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职务晋升上能否做到一路畅通,甚至是能不能平步青云或者是个人的荣辱兴衰,和领导对你的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就如何让新入职的公务员获得领导的赏识谈一些自己的感受,总的说来就是要学会吃小亏赚大便宜。
    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在领导面前他永远是太阳,千万不要在乎的发多少光。工作就是工作,是每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干出来的,对于刚刚入职的公务员甚至是工作多年的公务员也许都有这样一个感受,这个事情明明是我做的,凭什么功劳都是他的啊?而这个他也就是指的最直接的领导。说句中肯的话,凡是能够问出这句话的人,我断言他不会有很大的出息了,如果还想有出息的话,那么就要改变这种思想。在机关一定要记住,对于工作上取得的某些成绩,一定要把功劳让给领导。没有人是傻瓜的,你把功劳让给领导,领导会忘记你吗?通常领导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对你来说,到头来是绝不会吃亏的。然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如果你把功劳让给领导之后,千万不要对外公开宣扬是你向上级让出去的功劳,否则你的善意不仅将会化为乌有,你和领导的关系也会急转直下,甚至还会有更深的危险。
    说到这里我不仅不说一个人,那就是三国时的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虽说是一名武将,却足智多谋。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不听,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他来,没顾得上穿鞋,光着脚便出门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可见此时曹操对他很看重。后来,在击败袁绍、占据冀州的战斗中,许攸又立了大功,他自恃有功,在曹操面前便开始不检点起来。有时,他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道:“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在人前不好发作,只好强笑着说:“是,是,你说得没错。”但心中已十分嫉恨,许攸并没有察觉,还是那么信口开河。有一次,许攸随曹操进了邺城东门,他对身边的人自夸道:“曹家要不是因为我,是不能从这个城门进进出出的!”曹操终于忍耐不住,杀掉了他。
    这说明什么?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你如果只是一个下属,千万不能在众人,尤其是上司的面前,夺了领导的“光芒”;否则,你也会像许攸一样遭人抛弃。
    要做的第二点就是千万不要因为领导批评了你而闹情绪。我记得当初刚刚进一家机关单位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市里的上级领导要到我们单位讲话,讲话稿要由我们来准备,稿子最终由我来起草,校对好几次之后没有发现问题便把稿子交给了上级领导,可是开会那天,上级领导再做讲话的时候突然间发现第一段话一上来就是一个错别字,当时顿感五雷轰顶,校对这么多居然没有发现,在市领导面前丢了大人,感觉自己付出的所有心血全部都白费了。会后在领导当面进行了严厉地批评。其实我也可以选择解释,也可以选择辩解,毕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份稿件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我最终也没有辩解,为什么?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再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完成工作。在为领导印报告时,出现错别字的情况,而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这确实是我犯的错误,是我犯的错误就要勇于承担起责任,保证以后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等领导批评完之后,我特意又向领导承认错误,恳请领导原谅,这时候领导反而变得和颜悦色了,但是反过来如果在他批评的时候你去一味的辩解呢?恐怕不会有任何的和颜悦色可言吧。当然,针对那次失误我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从思想认识、工作态度等方面查找自己出现这个失误的原因,并在今后工作中引以为戒。要记住一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工作中犯错不要紧,关键的是犯错之后不能白凡,要吸取工作失误的教训,以更加认真、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避免类似失误再次产生。
    要做的第三点是要经常向领导去请教。有很多人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该不该向领导请教呢?如果去请教,领导会不会觉得我很笨啊? 千万不要因为这种事觉得是吃亏,觉得是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向领导请教,领导不但不会感觉你很笨,反而会觉得你对工作比较负责,也比较好学。 更重要的是就你请教的这项工作,找点问题向领导请教指导后,领导还可以知道你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态度。
    要做的第四点就是必要时敢于为领导承担重要责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对工作和上级领导负责的目的,要敢于负责任,敢于面对问题。我认识一个人叫刘文静,她毕业后考公务员进入了老家的县委宣传部在文明办工作。工作一个月后一个周二,他们的一个副部长让刘文静拿了一份材料给文明办副主任王宁,说是宣传部长周一的发言材料需要抓紧写,当刘文静把材料送给王宁时,王宁正在打电话,看了看刘文静手里的文件,摆了摆手示意她放在桌上。可忙碌的刘文静接完电话后,一时忘了这件事,文件被埋在案头。到了周四的时候,副部长向王宁要这个第二天就要用的讲话,王宁却完全想不起来这么一回事,由于第二天就要用了,王宁又把刘文静叫到了副部长办公室,一通呵斥,批评她办事不利。没想到刘文静却当着副部长的面,一个劲地解释她实际上把文件给了王宁,并把当时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这让王宁非常尴尬。最终副部长对王宁提出了批评,而且让王宁晚上加班无论如何也要把稿子赶出来。结果可想而知,到年底人事调整的时候,刘文静也被调整出了文明办。新入职的公务员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经验,最怕的事情就是被人误解。面对顶头上司的推卸责任,生怕会在更高级的领导面前失去了信任。但你千万要知道,所有的职员都怕上司对自己不满,文明办的副主任王宁也不例外。他把刘文静叫过来批评一下只不过是想把矛盾点转移一下,拿一个小一点的角色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刘文静却不知道王宁心中想法。若刘文静不是极力地为自己分辩,王宁自然会把冲突的焦点解决掉。其实王宁也知道错在何处,事情解决后他自然会记下这个能忍辱负重的小姑娘。解释清一件事是很容易的,可为领导承担一些并不太大的责任,从而成为其心腹的机会却并不是很多。
    第五节 如何做到领会领导意图

    最近一段日子,我一个大学同学经常给我打电话诉苦,他是在乡镇机关工作,说最近简直没法干了,白天黑夜忙的象陀螺一样乱转,可无论是办文、办会还是办事,都处处不顺,接连挨批。而且,几个头头的批评如出一辙:没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他最后急咧咧地说:老弟啊,你无论如何要教我学会怎么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不然这样下去,我看我非辞职不可!
    也许很多机关里的工作人员都在领导那里听到一句话那就是要领会领导意图。然而为何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呢?
    做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说是领导的“耳目”、“外脑”也好,说是领导的“手臂”、“脚掌”也罢,总之,就是要围绕领导这个“大脑”、“核心”来动作。做为部属,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要诚心诚意辅助领导作出决策、尽心尽力完成领导交办任务。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准确领会理解领导的决心意图,贯彻执行领导的决策部署。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一名部属是否成熟、称职的重要标准。
    所谓领导意图,是指领导在部署工作时的精神实质,希望达到的目标效果。领导意图,既反映了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思想和要求,又体现了其独特的领导艺术、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往往具有切中要害、揭示规律、触及本质的特点。只有把领导意图理解准、领会透,作为部属在出谋划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才会感到靠谱、上道、顺劲。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属提建议、办事情,要么把领导意图搁在一边,要么理解不深、把握不全,要么鹦鹉学舌,要么不琢磨事只琢磨人,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一般来说,领导讲话都是直截了当的,意图表达得非常明确,这时正确理解贯彻比较容易。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到某种限制,只好采取点到为止、旁敲侧击的办法,领导意图表达得十分隐晦模糊,有时可能只是某种暗示。比如,领导对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表态,这时可能选择一种模糊?表达方式,或签上一个名,或者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机关人员慢慢去体味。还比如,领导交代任务,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对领导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凭想当然办事,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南辕北辙,给领导留下个不会办事的印象,费力不讨好。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领导表态要办,其实内心不想办,需要机关在领悟之后给挡挡驾。所以,悟透领导的真实意图非常重要。陈布雷一生跟随蒋介石,深受蒋介石的器重,他总结出的办事经验——先斩后奏,斩了不奏,奏了不斩,?斩不奏。现代人改为——做了不说,说了不做,不说不做,又做又说。这实际上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采取的不同行事方式。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可以批判和争鸣。我们主要是借事说事,启发一种思路,这就是理解领导意图时,一定要把寓意悟出来。能听得出弦外之音,看得出难言之隐,品得出个中奥妙,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贴谱、上道、顺劲。
    有经验的机关干部,在接受领导交代的任务后,不是匆忙动手,而是首先把领导关于此项任务的真实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性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般来说,领导交代的事项,大都由三?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在机关里你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代的任务比较凌乱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完善,简要地口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得到领导认可后再行动;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调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通过把握三要素,为理解和落实领导意图奠定基础。

    @低分贝音符 67楼 2013-02-17 13:29:05
    上首页了楼主,加油哦!

    -----------------------------
    上首页了?啥意思啊兄弟?
    @寒蝉很寒 42楼 2013-02-15 16:12:34
    太棒了,谢谢楼主

    -----------------------------
    谢谢关注~~~
    @低分贝音符 71楼 2013-02-17 15:16:16
    回复第68楼(作者: @黄河的岸上 于 2013-02-17 13:30)
    @低分贝音符 67楼 2013-02-17 13:29:05
    上首页了楼主,加油哦!
    -……
    ==========就是刚才我用手机上天涯,主页的职场板块推荐的就是楼主的贴子呢。楼主加油!

    -----------------------------
    这样啊,哈哈,我是网络菜鸟,谢谢兄弟支持!!
    @误攀花枝 80楼 2013-02-17 16:51:12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金玉良言啊。
    -----------------------------
    谢谢关注
    @李刃非 78楼 2013-02-17 16:09:57
    就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才无法上进!

    -----------------------------
    其实这事情很简单,这就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自古如此,过去这样,现在这样,未来还这样,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三十六计,也就不会有这说那策,和上进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西门小哥 72楼 2013-02-17 15:24:42
    牛!写的好!
    -----------------------------
    @新诗哥 76楼 2013-02-17 16:04:27
    同感啊,楼主你快更新啊,我看看我还犯过什么错误。指南针啊!
    -----------------------------
    谢谢支持~~
    回复第7楼, @黄河的岸上
    第一节 记住,别人选择的东西一定要说好
    要想深藏不露,最起码的要求是你不能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康力强,事事与时时都在同事面前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貌似比别人强很多,其实别人在内心里早就对他产生了抵触。而如何不让你的同事对你有反感呢?很简单,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别人选择的东西,你一定要说好。下面我就来详细阐述一下为什么别人看中的东西你一定要说好。
    之所以这样说,我是有着切身的感受的。2008年的时候,我买了一套房子,由于我的财力实在有限,于是我就铺了强化地板,而没有选择价格比较贵的实木地板,然而要知道在当地几乎没有多少人在家里是铺强化地板的,大部分人都会铺实木地板,显得档次会高很多。我心里当然也知道,铺实木地板比强化地板要上档次,但是资金实在是捉襟见肘,迫不得已而为之。当同事们看到我的装修时都说比较遗憾的是没有铺实木地板,当然,人都有阿...
    --------------------------
    @forthy65 56楼 2013-02-17 00:34:00
    说得对!精辟!

    -----------------------------
    感谢您对我的支持,握手,问好!
    @太平梳打芝麻味 10楼 2013-02-03 16:15:05
    好东西 受益匪浅 马克!
    -----------------------------
    谢谢,希望您继续关注....


    第六七八章目录



    第六章 人家有人说你怎样怎样


    导读 :有的人会直接告诉你那个谁谁在背后说你咋咋了,但是还有一种人更牛逼,他是绝对不会告诉你这背后的人是谁,他只会说:人家有人说你怎样怎样。至于这个“人家”到底是哪家“人家”,你却根本无从得知,此时你的心里会是相当的不爽。不过有一点我是能够肯定的,在你们单位来向你报告这一情报的人,必定不是什么好鸟,而这个所谓的“人家”其实往往就是他自己。

    第一节 机关里为什么老是有人喜欢说是非
    第二节 爱嫉妒的人是非多
    第三节 那个谁谁怎么怎么说你了
    第四节 我对你说,人家有人说你怎样怎样



    第七章 防火防盗防小人

    导读 :人有层次,要表现在对人对事的应对之道上,打牌的时候是最放松的时候,最容易表现。你和他打牌,看他打赢了是什么表现,打输了又是什么表现。跟他一起出去“堕落”,看他对社会底层的洗脚妹的态度,其实你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货色了。


    第一节 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小人?
    第二节 典型小人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鬼怕恶人——如何对付小人



    第八章 在机关你懂得什么叫圆滑吗?



    导读:在机关工作,很多的时候,人与之间更讲究的是利益之争,而有利益的地方必然有冲突,这个时候如果你用一个褒义词,那叫做竞争,然而你换成另外一个词,那就叫斗争。不论是竞争也好,还是竞争也罢,如果你是一个一根筋的人,那么你肯定不会在这里面胜出,这就是人们常常讲的,在机关要学会圆滑,而圆滑是一个贬义词,换成褒义词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一定要学会变通。


    第一节 从违章的车辆说起
    第二节 我们,都喜欢给别人做决定
    第三节 与人相处,圆滑点还是比较好
    第四节 大多喜欢八卦,却不喜欢说真话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目录



    第九章 你把你自己搞成这样的



    导读: 在机关工作,一进来的年轻人都会血气方刚,但是时间长了容易碰壁,就在他们怨天尤人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把你自已搞成这样的!看看,人是自已搞出来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在机关干的不开心,那不是别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的问题,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自作自受。于是如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空间,成为我们这些血性之人的必修课。


    第一节 适应改造环境——学会先生存才是必要的
    第二节 端正改造态度——学会有一个好的前提
    第三节 明确改造方向——学会给自己画一张饼
    第四节 规范改造行为——学会如何慢慢的把画的饼变成现实





    第十章 你有没有看明白别人的真实意图


    导读: 一定要看清楚别人在你面前的真实意图,如果表面上看来是为你好,但是他却另有目的,你受到了蒙蔽,那么他的真实意图也就实现了,而你正好给别人当了枪手。别人说起来是为你好,让你防着谁谁谁,但是那时候你真的提前就做动作吗,这东西就像小马过河,只有自己体会了才知道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况且机关里面还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



    第一节 都是你的错,为啥迷惑我
    第二节 暴露意图真的惨
    第三节 你知道他为什么交你做朋友吗?
    第四节 我们如何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第十一章 为什么长辈会告诉你言多必失


    导读:有些人在机关工作中,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我对谁都是好的,和谁关系都很好,可是到了自己关键的时候,发现不仅没有多少人帮他,而且还有人背后悄悄害他,直到那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得罪人了。什么时候呢?不知道。这时候他才想起长辈告诉的一句话,这句话只有四个字:言多必失。

    第一节 一些新人话很多
    第二节 插话截舌很烦人
    第三节 千万不要抢着说话
    第四节 “说了还不如不说”最好不要在我们身上发生




    第十二章 你有没有遇到狼外婆



    导读:你要是得罪了他们,那我可以保证一般是没有你好果子吃,如果你是新人,那好了,必定会有你的风言风语,你如何如何差劲,如何如何不上路;如果你是他的负责人,轻者到处宣扬你是个残君、暴君,重了直接和你翻脸,当场和你拍桌子,甚至还要直接闹到领导那里去,让你下不来台。为什么?我再过两年退休了,我怕啥?然而你却害怕,因为你不是他,你的路还很长。于是乎,你就会大呼:完了,狼外婆来了!

    第一节 说说这些“老同志”
    第二节 官方让你如何对待老同志
    第三节 事实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老同志











    第十三章 一定要让鸟人在你面前掉翅膀



    导读 :逆境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于是刚刚进入机关的一些人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欺生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欺生同时又是绝对有理由的。欺生首先来自欺生者的卑鄙心理,其次可能来自陌生者的潜在威胁。而这种欺生的人,注定不是好人,而是鸟人
    第一节 我曾被人喊傻逼
    第二节 要想保护自己就得有个厚脸皮
    第三节 鸟人是欺生是很能吓唬人的
    第四节 就是要让鸟人在你面前掉下翅膀


    第十四章 在机关你会和异性领导相处么



    导读: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机关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异性相处,有的是男女领导,也有的是女性经常会在男性上级的领导下工作,当然也有可能在女性上级领导下工作,由于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在心理上也会出现差别,于是如何和异性相处就成为了一门机关干部的必修课。



    第一节 别给自己挖个陷阱
    第二节 你是智慧女人吗?
    第三节 一定不要让领导产生误会
    第四节 如果你是男的,而你领导是个女的





    第十五章 要学会雪中送炭


    导读: 人人都想投资,人人都很势利,往往越是很没落的人,你越看不起他,殊不知,当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所有人都不想帮他的时候,你却伸出来一只手,对你而言可能仅仅是小事一桩,而对他却就是雪中送炭,也许你早已把这事忘记,然而有朝一日,你却发现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你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说,没有比雪中送炭更好的投资了。

    第一节 锦上添花确实比雪中送炭容易
    第二节 永远铭记在心的“一壶水弟兄”
    第三节 危难之际见真情
    第四节 冷庙菩萨也要拜
    第五节 如果你真的是公务员,你更应该学会雪中送炭





    感谢关注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1-14 22:59:19  更:2021-11-14 23:02:3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