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为什么USB3.0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淘汰2.0? -> 正文阅读 |
|
[数码]为什么USB3.0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淘汰2.0?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从2008年制定到现在,usb3.0已经到第7年了,凭借着它本身优异的性能(如10倍的传输速度,2倍的供电等)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但市场上,例如个人电… |
因为USB3.0是SuperSpeed+USB2.0,SuperSpeed和USB2.0是彼此平行的两个接口 SuperSpeed部分和USB2.0完全不一样,依靠的是2组分别屏蔽的差分线对来传输,上行和下行分开,每组的屏蔽层里面有一束金属丝,这2个金属丝到了接口那边再接到一起,连接到5pin那一层接口的中间 |
![]() |
USB3.0 公头,来自wiki 其实这个东西更像是Powered eSATA,后者是SATA与USB2.0的复合体,可以提供一个SATA2端口和一个USB2.0端口以及5V供电,在一些设备上甚至可以提供12V的供电。它的SATA部分和USB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所以可以拆成一个eSATA+一个USB2.0 |
![]() |
Powered eSATA母座,来自wiki 常见的USB3.0端口也可以拆成一个SuperSpeed端口和一个USB2.0端口,在数据传输的层面,它们彼此之间是几乎完全独立的。一般的USB3.0设备会带有两个phy,分别是SuperSpeed的和USB2.0的,在上电后会去尝试用SuperSpeed建立连接,如果建立失败再使用USB2.0的phy。如果你把一个USB3.0设备的D+和D-给去掉,大多数时候它依旧可以在USB3.0接口上正常运转 USB3.0的hub也是类似的情况,它其实是2个USB Hub。当没有和host那边的superspeed部分握手成功的话,它会把ss部分关闭,就成为了一个普通的USB2.0 Hub |
![]() |
市面上有1个USB3.0+3个USB2.0的USB Hub,它就是一个USB2.0 Hub的基础上,把上游的SS和hub的一个端口皆在了一起,又凑回来了一个USB3.0。需要注意的是USB3.0并不总是需要USB2.0+SS,你用USB1.1+SS也是可以的,所以一些低端USB Hub真的会用更便宜的USB1.1 Hub芯片来做,那剩下的3个端口只能接键盘鼠标之类的东西 键盘鼠标之类比较低速的设备其实不是用的USB2.0 High Speed这种真正的USB2.0,而是USB1.1甚至1.0,后者许多单片机已经自带了不说,你甚至可以自己拿GPIO做一个纯软件的,甚至可以拿51单片机实现一个,因为频率很低、干扰小,走线要求很低,低到了你可以在面包板上接一套能用的电路。而SuperSpeed起步就是5Gbps,传输的频率达到了2.5G,哪怕成熟的商业产品,也经常会出现和WiFi、蓝牙等干扰的问题,更别说SS端口大部分单片机都没有,甚至大部分AP也只有USB3.0 Host而不是device端口 主机控制器这边,USB3.0需要xHCI控制器,xHCI控制器同时支持SS和USB2.0的各个速率,不需要别的控制器就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USB3.0接口。从这边来看,USB3.0在PC上已经把USB2.0给淘汰了 如果不使用xHCI的话,USB2.0 HS需要EHCI,但是像键盘鼠标这种Full Speed和Low Speed的设备,需要路由到别的控制器或者是使用TT来翻译成USB2.0 HS 老一些的电脑上还能看到EHCI控制器,它通常会搭配UHCI(Intel平台)或者OHCI(AMD和ARM平台)控制器,在接入的设备是HS规格的时候接入EHCI,是FS或者LS的时候接入UHCI或者OHCI,每个HCI下的资源是共享的,并且这些较老的控制器资源很有限,无论是速度还是接口数量都远远不如xHCI,芯片组会提供若干个控制器,这些控制器与实际的USB接口之间有一套路由的电路,来让设备和控制器可以正确连接 xHCI之前,USB控制器那么复杂的一个原因是,有一些控制器是可以兼容别的接口的,比如UHCI就可以作为IEEE 1394的控制器。现在的雷电/USB4控制器也有点像。USB2.0和1.1时代和它共用控制器的接口都死了,当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设计了,大一统的xHCI控制器就几乎取代了别的接口 当然嵌入式的处理器还是经常有EHCI或者OHCI,一些场景下更轻一些,比如用OHCI连蓝牙、EHCI连WiFi,类似于UART和SDIO的用途。xHCI比起单纯的OHCI等控制器还是复杂不少 |
USB协议有USB 1.0(Low Speed)、1.1(Full Speed) 、USB 2.0(High Speed)、USB 3.2(Super Speed)、USB4这5种速率 USB 1.0/1.1在主机端早就淘汰了, 但是很多设备端依旧使用, 比如键鼠(USB HID设备)、声卡(USB Audio设备). USB 2.0兼容USB 1.0/1.1需要Transaction Translator芯片转换数据包. 而USB 3.2和USB4则并不兼容USB 2.0的设备, USB 2.0的信号通过USB线材的D+、D-针脚传输, 而USB 3.2/USB4的高速数据使用SSTX/SSRX针脚传输, 二者是完全独立的. USB4兼容USB 3.2则是通过USB隧道完成的. USB4本身支持USB隧道、PCIe隧道和DP隧道. 所以除非推倒重来, USB主机控制器总是需要同时支持USB 2.0和USB 3.2这两种速率, 单独支持USB 3.2会导致很多设备无法使用. |
PC这边自2015年底英特尔推出100系芯片组,PCH 芯片就已经不再集成EHCI(USB 2.0)控制器了(AMD这边大概晚了两年左右)。此后所有的USB 2.0接口都是XHCI(USB 3.0)控制器提供的。 而且实际上大多数外设都用不到大带宽: 常见的办公用的USB鼠标也就125Hz的回报率,键盘、触摸板、触摸屏、游戏手柄等设备的情况也类似,这个速度大概能用到USB 1.1(12Mbps)的不到百分之一的带宽。 常见的黑白激光打印机,据估算,A4纸张、1200dpi的高分辨率未压缩的单色位图图像大概144Mbits(18MB),USB 2.0的速度(480Mbps)大概可以每秒钟传输2幅这样的图像,即使这已经是最差情况,却仍然远超所有高速复印机的打印速度。而常见的打印内容往往都是中等分辨率600dpi、矢量图形,或者压缩过。打印任务里会显示大小,一般都是200KB到4MB。 常见的智能手机,需要和PC传输数据的场景已经很少了,充电宝就更不需要。他们的USB接口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充电用。说到充电,USB 2.0/3.0协议规定供电电压为5V,最大电流为500毫安,只USB 3.0允许的电流略高于USB 2.0,但是依然不超过1安。市面上所有的快充协议都和这些老USB协议没啥关系,可以说只是用了USB接口的外形而已,大多数智能手机接入USB 3.0插孔也只能使用 500毫安的电流充电。而即使是给手机传输数据,USB 2.0也还在可接受的速度范围内。 常见的USB以太网卡,千兆速率会有瓶颈,但USB 2.0的带宽也基本可以等同当前平价家用互联网宽带速率。 常见的摄像头,如果采用H264或者性能相近的编码,1080P 30hz的高清图像只要20到40Mbps就几乎没有画质损失了,只用到USB 2.0带宽十分之一。 对于USB 声卡,无损CD音质码率也才1.4Mbps,USB 2.0可以同时传输200多个立体声CD音质的音频流。 常见的低价U盘,传输速率瓶颈未必在接口这里。 性能较好的U盘,以及对带宽要求高的移动硬盘、2.5Gbps网卡、WIFI 6无线网卡等等设备换接口还是比较积极的。 PS:USB 2.0协议速度480Mbps,半双工运行,实测单向传输最高速率约320Mbps,双向同时传输每向200Mbps,共400Mbps。 |
用途不一样。飞机没有淘汰火车,火车也没有淘汰汽车。USB2.0即使FS的12Mbps也足以满足鼠标键盘之类设备的需求。 USB让人最诟病的是它的命名,实在是太乱了,服了USB-IF那帮人。直接叫USB 1.5M/12M/480M/5G/10G/20G/40G清晰又明白。 最骚的命名是"全速",你有一辆USB牌的超跑,高速480km/h,全速12km/h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 |
这个问题是 2015 年的了,至今 USB 2.0 仍未淘汰。除了很多人提到的兼容性、无性能需求,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USB 3.0 需要 9 根线 ( 全功能 Type C 更多 ) ,增加了工程上的难度。 |
![]() |
别小看只是多出 5 根线,因为笔记本轻薄化,主板体积也在减小,有时候一侧的接口是在子板上的,子板通过排线连接含有 CPU 的主板。当一个 USB 3.0 就要 9 根线,同时音频插孔、读卡器等也需要独立布线,此时要保留全部功能,排线就得做得很宽,其实这是不方便的。 在我 2021 年买的一台低端轻薄本中[1],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非常粗的排线 ( 见下图中红框 ) ,连接主板与子板。此排线基本相当于显示屏的 eDP 信号线缆的宽度。 |
![]() |
|
![]() |
即便如此,此排线也只能支撑 USB 3.0 *1 + USB 2.0 *1 ,其中 USB 2.0 并未做成物理接口,而是实际连接到子板上的 USB 2.0 HUB ,再通过 HUB 引出两个 USB 2.0 ,分别连接 USB 2.0 的音频控制器 ( 声卡 ) 和 TF 卡控制器 ( 读卡器 ) 。也就是说,这台轻薄本,连声卡都是 USB 的。 |
![]() |
我当时对此设计非常震惊,现在看,这完全是受限于排线的妥协方案。 而在另一侧主板的板载接口,因为布线都在 PCB 进行,接口就完全不存在上述限制。 |
![]() |
综上,USB 2.0 便于工程设计,总是有不可替代的场合,这是其难以淘汰的原因。参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836511 |
刚遇到一个极其恶心的情况:USB3.0和2.4GHz WiFi的冲突 其实无线网络基本没啥问题,天线距离USB口都很远,实在不行还能连网线,麻烦的是无线键鼠 我一直在用微软的Sculpt Ergonomic无线键鼠套装,使用一个2.4GHz WiFi的接收器连接鼠标、键盘、数字键盘三个部分 这个接收器如果插在任何一个USB3.0的Hub上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扰,表现是以秒为频率严重卡顿,鼠标指针一蹦一蹦,文字输入也是一秒蹦一次,完全不能使用 只有接在笔记本本体的USB3.0接口上,或者其外接的USB2.0Hub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一旦接上USB3.0的Hub就不可使用。老笔记本有四个USB口,这个问题还好办,但新笔记本只剩下3个USB口了,而且还有一个在背后 经过实验,新笔记本侧面的USB口是没问题的,但背后的USB口依然会有严重干扰。然后我买了个USB2.0的Hub插在我USB3.0的Hub上,看起来问题解决了。但使用后发现,每隔几个小时还是会出现不严重但还是很明显的干扰现象,只有把2.0Hub尽可能远离3.0Hub才能解决 然后我又去买了个USB2.0的C口的OTG,接上我的USB2.0的Hub,再把接收器插上去,再插在笔记本背后的C口上,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极偶尔还是会有轻微的干扰。目前感觉是2.0Hub的线太短了,目前刚下单了一个有0.5米线长的2.0Hub,希望能解决问题吧 所以要是没有USB2.0的Hub,我该咋办? 至于为啥非得用这个无线鼠标,不用蓝牙的,因为微软这个大馒头鼠标就没有出过蓝牙版啊 前几天又刻意去看了好几家的蓝牙鼠标,综合来说都没有微软的大馒头好用,要不手感差,要不没有侧键,要不没有四向滚轮 是的,四向滚轮居然是个冷门功能,罗技好几个鼠标都没有……甚至存在玩家国度这种虽然有四向滚轮,但居然没有左右滚动的情况…… 而我的手掌宽手指短,需要短而且宽的鼠标,这就造成很多较长的主流鼠标我用的很难受,大馒头是体验最好的 |
你就说你打字的时候,键盘要敲多快才能超越USB2.0的速度? |
难道你的键盘换上usb3.0 写代码速度能提高近10倍? |
至今为止,USB2.0还是 USB3.2和USB标准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USB3.2或者USB 4的主机设备,必须要支持USB 2.0。 |
非常明显的事:让USB普及的不是它的高速,而是它的接口够统一、几乎不需要驱动插上就能用。 对于大部分USB设备而言,速度都不是刚需。 现在USB 2.0的速度是60MB/s,这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设备需要的速度。 且不说键盘、鼠标、声卡、光驱这些低速度需求的,哪怕是移动硬盘,USB 2.0也能满足相当一部分设备的需求。 只有极少比例的情况下,需要USB 3.0来连接设备: 比如大量读写移动SSD的文件比如恰好需要更高供电的外设比如向显示器传输图像 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花更多的钱放一个USB 3.0接口都是多余的,这笔钱该省就是得省的。 所以很多提供大量外部接口的设备(比如台式PC)都是部分USB 2.0、部分USB 3.0。 |
一堆全速USB3.0接口多贵,你造么。 很简单,买一张PCIE转USB3.0口的扩展卡。 如果是100块钱7口的,基本上都是7口共速的。 要想7口全部能同时满速,500起步。 |
usb3.0=usb3.0新增部分+usb2.0。 usb3.0在一天,usb2.0就会一直与之共存。 纯usb2.0在很多场景下,已经够用了,四根线,信号要求也不高,低成本大批量的硬件,用2.0有何不可? |
看看usb鼠标键盘,除了少数高端电竞产品用了FS(12Mbps), 其他绝大部分都是LS(1.5Mbps),淘汰了usb2,你让鼠标用SS(5Gbps)? 另外,可能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所谓usb3,其实是usb2+SS,淘汰了usb2,也就没有usb3了,只剩下了SS |
因为USB是通用总线技术,而既然通用,就会有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 抛开USB1.0 从USB1.1 到最新USB4 速率从12M到40GB 但很多设备,12M带宽都足够用,举例子鼠标键盘,举例子大部分声卡,举例子部分家用打印机。没错,这些设备即便是升级到USB2.0也是一样,对现在是12M的USB1.1都没淘汰,何以淘汰USB2.0设备? 所谓的5G-40G速率,低速设备用不到,永远用不到,自然低速设备没有动力去升级到最新的USB标准。 |
稳定性问题:很多USB3.0口高速传输都不稳定,要么信号不稳,要么供电不稳,别杠,杠就是你对,估计你是没买过廉价主板。很多笔记本,包括大牌子的、各种图吧卡吧笔吧推荐的本子,都有USB口供电不足的问题,插个手机充电再插个移动硬盘,直接掉到4v去了,这种供电糊弄糊弄2.0低速设备没问题,3.0高速设备直接掉盘。 干扰问题:USB声卡和USB鼠标信号接收器在3.0端口上工作不正常的海了去了(尤其是旁边再插个移动硬盘高速拷贝数据的情况下),弄条2.0延长线,情况立马好转。你看看哪家声卡和接收器做了3.0?可是为啥人家都愿意从1.1换到2.0?他们的带宽1.1都能应付。 你当然可以责怪我使用了廉价的设备导致,但是这些问题反应的就是3.0成本过高,市场跟进意愿不足。 |
路径依赖以及成本问题。市面上大量USB2.0设备,很多低速设备100%使用USB2.0,因此继续使用USB2.0没有任何风险。抛开这点,真正影响消费产品的是成本,USB2.0方案简单,成本一定比USB3.0低(USB3.0本身的复杂度导致了当前不可能原料成本占多数,更何况资本市场不允许),用USB2.0就是实打实的省钱。 |
泻药。 USB 是一种通用的串行总线标准,是PC和其他计算机系统喜欢的,被大众接受了了的一种串行总线标准。目前,符合其标准的接口作为 I/O ,电源等重要目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USB 接口的分类往往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其一,是接口符合的标准;其二,是端口的种类。 典型来说,USB 接口的标准可以分类 1.0,1.1,2.0,3.0,3.1,3.2 几种,而接口类型现在比较流行的是 Type-A,Type-B,Type-C 三种。 利用 Type-A 来举例,无论你的设备是 USB 接口标准的哪一种,你都可以在 USB 3.2 协议下的 USB 端口下使用。这是 USB 标准的特点,向下兼容,所以就不会出现 1.1 的设备不能用在 3.0 接口上的问题。 但是计算机为什么会同时提供 USB 2.0 和 3.0 两种接口,甚至北桥也区分提供多少个 3.0 和多少个 2.0。这就是一个成本的问题和设备兼容的问题了。 从成本角度来讲,实现 USB 3.0 的 10 倍于 2.0 标准的传输速度,是需要有特殊的芯片支持的;同时,3.0 版本协议供电的增强,也让主板生产商背负了一定量的成本压力。 从兼容性角度讲,有些设备对限流工作做的不好,USB 3.0 的大电流影响设备工作。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还是觉得 3.0 比 2.0 好。 不过充电宝其实没有什么 USB 标准不标准的,就是在利用 USB 的电源两根线而已。具体输出的电压电流,也不归 USB 接口版本管。 |
某品牌中低端USB4一线通显示器,附带HUB功能。 2K 165HZ+10bit色深会和USB3.0的HUB功能抢带宽,而使得色彩降到8bit。想维持2K 165HZ下的8抖10,HUB就得用USB2.0的设备。 |
你猜为什么新主板装不了Windows7的理由是Windows7没有USB3.0驱动,而且哪怕用USB2.0的U盘键鼠也不行。 |
传输文件不到50M/S,连USB3.0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是实用性和兼容性的问题,虽然带宽想多较低,但对于常规的USB鼠标键盘,麦克风、音箱等设备而言,USB2.0的带宽完全足够使用,也能完成设备的基础供电,且市面上USB3.0的U盘虽然很多,但速度基本都没超过2.0的上限。只有移动固态硬盘才需要用到3.0. 2.0具备尤为不错的兼容能力,这也是导致USB2.0经久不衰的原因。如果主板上全上USB3.0成本会明显提升,对硬件要求会更高。 |
![]() |
广告 山泽(SAMZHE)USB打印机线 usb2.0方口数据线 AM/BM 支 京东 ¥7.90 去购买? |
VGA接口这种东西现在用的都还不少,USB2.0算啥,起码USB2.0的带宽还是能满足大多数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兼容性优势。 |
就插个鼠标和键盘,要啥3.0? |
设备速度要求就这么高,用3.0不是徒增成本? |
USB3.0的供电线是和USB2.0共用的,大部分USB供电又是统一的,其实不存在供电这个优势…… |
因为现在还有苹果、小米之流还在用USB2.0。 |
USB3.0对线路、电磁屏蔽要求严格,屏蔽不当有可能与WiFi信号互相干扰。低性能USB2.0设备如果改为USB3.0需要的成本较高。 |
因为USB2.0在90%的场景下,性能是满足甚至溢出的 多花一分钱都是浪费 |
公司给我配的四通道矢网 安捷伦40G的 上面还有软驱 可能很多00后都不知道软驱是什么了 |
因为极大多数设备用不到你说的“优势”。鼠标键盘摄像头这些常见外设需要USB3.0? |
我感觉在很多领域千万别轻易说淘汰,因为很简单,早期还有库存该怎么办?产品方有产品方的库存,而USB元件厂商有元件的库存!那既然有就肯定要造出来卖出去,不然让我白白的扔掉。除非有明确的升级计划,可以让他们升级,但是很明显选择的耗材以及电路板都有所不同,他是无法升级的! |
![]() |
USB3.0和USB2.0,传输速率提升的数字背后;是硬件产业的改革,从耗材选择,电路制作以及写入指令等方面都进行了把控! 那么USB2.0该怎么办?就是降价出售,或者搭配一些产品价格不高,大家想要买便宜的产品用户,直接购买了!说个题外话,我前两天想买蓝牙耳机,在京东上逛了一圈,正好还有京东E卡,于是看了一款的耳机价格还便宜,也一直没有用过手机配件厂商的产品,于是打算试试! |
![]() |
买回来发现充电接口竟然不是Type-C的接口,竟然是之前的Micro USB接口,还不能通用,有时候出门和手机一起,还要额外拿一根线,不方便! 其实仔细想想,买的时候就没有注意接口这件事,都认为是默认的配置。就觉得价格便宜,就买了。没想到竟然不是主流接口!这就说明了,有些耗材在哪里得用完,价格低一点的产品消耗掉就是!那有人说了你买的产品是不是前几年的库存货呢? |
![]() |
其实有些能对比出来,因为前几年的蓝牙耳机,还没有做续航五六个小时以上的耳机,都是顶多三四个小时撑死了,但是这个续航达到了有些参数明显是这两年的作品!所以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USB 3.0 和 USB 2.0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速度、功率传输和兼容性。尽管 USB 3.0 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原因,使得 USB 2.0 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
![]() |
1、兼容性 许多较旧的设备和硬件可能不支持 USB 3.0。为了确保这些设备能够继续正常工作,用户需要购买适配器或使用其他解决方案,如 USB 集线器。这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 之前用的手机或者相机、耳机等设备,数据线出现了问题,不得不买一根匹配的线材,有些接口,例如Micro USB因为早期的工艺水平,他可能就只做了USB2.0的材料,自然就买到的是USB2.0的数据线了! |
![]() |
2、成本 USB 3.0 设备(如闪存驱动器、外部硬盘等)通常比 USB 2.0 设备更昂贵。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升级到 USB 3.0 设备可能是一个负担。这个开始也提到了,可以往前再看看! 3、电源需求 USB 3.0 设备需要更多的电力来运行,这意味着它们可能需要额外的电源适配器或充电器。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便之处。意思就是给你一个高速路,你一个提不起速度的拖拉机也不能上呀! |
![]() |
4、软件支持 虽然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 USB 3.0,但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安装特定的驱动程序或更新才能充分利用 USB 3.0 的潜力。 5、存储容量限制 尽管 USB 3.0 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但它不能解决存储容量问题。对于大量数据传输的用户来说,USB 3.0 的优势可能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额外成本和复杂性。 |
![]() |
总结:尽管 USB 3.0 具有许多优点,但目前市场上仍有许多设备和硬件依赖于 USB 2.0。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预计未来 USB 3.0 将逐渐取代 USB 2.0,成为主流连接标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数码 最新文章 |
什么样的朋友圈很有吸引力? |
自刻的光盘最多可以保存多少年? |
hdmi 接口标准是不是要被抛弃了? |
一台当下最顶尖的电脑能用几年? |
如果手机不慎丢失,微信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 |
哪些特征一看是老小米用户? |
小米被嘲笑没有核心技术,你怎么看? |
深圳推出全国首个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 |
如何看待华为研发投入超越三星大众,跃居全 |
海信新品 E5N Pro,有哪些配置上的亮点?是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