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手机采用了国产新技术,国产手机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崛起了吗? -> 正文阅读 |
|
[数码]如何看待越来越多手机采用了国产新技术,国产手机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崛起了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发现一个趋势,以往的旗舰手机发布会上厂商介绍的技术很多都来自国际供应链,而今年各家国产厂商的旗舰机已经越来越多把国产技术作为TOP级核心卖点,比如纳米… |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正好近期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苹果在2024年的销量可能不理想”,感觉并非空穴来风,来看两组数据: ①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就在今年前六周,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4%,在我国智能手机供应商中排名第四。 ②根据Sandalwood中国电商市场全平台监测,早在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安卓手机4000+价位段销量同比增长22%,6000-8000元价位段增速还要高,达到62%。 |
|
相比较苹果“挤牙膏式”的升级,大家逐渐把更多目光投放到国产手机和国产手机供应链上,尤其是和中高端机型相关的。 到了2024年,无论是华为Mate 60系列、OPPO Find系列,还是如今携Magic6系列登场的荣耀,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苹果不再成为我们对于“高端手机”的唯一选项了。 从“山寨机”“组装机”到“高端化”,国产手机努力“超车”的那些年 回想起当年山寨机大行其道,2010年出货量多达2.2亿台,深圳华强北一夜爆红,再来看现如今华为、荣耀、OV在国产手机领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以至于在中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劲,不得不让人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原本我们国产手机品牌还没有做起来的时候,市面上更多是例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进口手机的天下,直接占据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不过它们有一定价格门槛,这也让许多电子厂看到了机会纷纷组装流通山寨手机,因为绝大部分零件国内也都能生产,虽说质量没那么好,好在主打一个价格美丽呀,切中当时人们对于“能用就行”的需求。 |
|
但山寨机这玩意儿多少有点见不得光的属性在身上,注定不能走得远,再后来国产手机品牌开始发展,陆续推出了宣称带“黑科技”的旗舰机产品,例如有的主打拍摄能力强,有的主打电竞游戏,有的电池做得大· · · · · · 归根究底,大都是以怎么把从手机卖出去为核心,也就是在上游零部件的基础上,加一点点技术“微创新”就行了,并且多拿国外的技术当做卖点,不大愿意采用国产元器件或者把用到的国产技术摆在明面上讲。 这样的路子也有问题,毕竟随着各个技术卖点层出不穷,用户们过了短平快的新鲜劲儿,这种“拿来主义”站不住脚还容易陷入争端。 |
|
那回过头来看前面我说的实现了高端化崛起,更确切的,指的不是单纯靠先进零部件堆砌出来的某一项指标的规格,而是指拥有引领和创新性的核心技术、创新的体验,是一贯以来的品牌坚持的战略和创新引领。 在这方面值得谈谈的还蛮多,借着今天写回答的机会,掰开了揉碎了和大家聊聊。 “高端化”其实对研发、渠道、品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当然技术创新是基石,而且和以往不同,它是从我们用户使用需求为出发点考虑的,实打实的切中痛点。拿手机电池举例子,现在大多数人作为手机重度使用者,通勤闲暇时候总忍不住刷小红书看个剧吧,上班也得看客户同事消息吧。 |
|
加上APP越下越多,都促使手机要具备更大容量、更快充电速度、更久续航,并且还得在维持手机轻薄机身的基础上。 对此,国内电池企业已经在寻求突破,比如选择硅碳负极材料制成的电池(这种被认为有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来代替用石墨材料加工的电池。 更具体的,像是荣耀推出的青海湖电池,就是在硅碳负极电池的基础上,结合低压聚能等技术,能够比以往石墨负极电池多放出3倍以上电量,在低电压环境中可多放出240%电量。 |
|
最新的Magic6系列搭载的,已经升级到青海湖电池2.0版本,荣耀Magic6 Pro电池容量5600mAh,又刷新了一波高度,还提供智慧充放和低温增强等功能,体验感超赞的。 不仅如此,创新还涉及到手机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手机转轴这一块,有华为首创的水滴铰链,通过在转轴内部形成水滴式容屏空间,保证折叠时铰链部分无缝隙,异物进不去,弯折痕迹最小化,以及折叠屏展开后平整顺滑。 以及荣耀Magic V2采用的钛合金铰链,结合鲁班0齿轮结构,可以稳定悬停,通过瑞士SGS高可靠折叠品质金标认证,折叠寿命超过40万次。 还别说,诸如此类的技术创新引领个个拿得出手,都是能形成排他性的技术创新,再也不是偷摸着用别人的了。 |
|
另外,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国产手机品牌交出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更离不开与国产供应商的深度合作。 |
|
产业链的优化完善是重要推力,为了不再发生如同欧菲光被踢出“果链”后一度低谷、歌尔声学由于国外合作商停产通知而大裁员的被动情况,国产电子供应厂商同样在暗自发力,从大走向强,最终和国产手机品牌强强联合,迎来一场“双向奔赴”那是必然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吧,在手机屏幕领域,早在2016年,京东方的营收首次超过了日本显示面板厂家JDI,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产屏幕厂商已经开始崛起,到现在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像是华为Mate 50搭载京东方和维信诺的柔性OLED屏,一加手机上也能看到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还有荣耀100系列首发联合国产屏幕厂商推出的绿洲护眼屏,以及即将在荣耀Magic6保时捷设计上落地的京东方叠光屏,后者可谓是相当重量级的新技术,可以说是手机屏幕领域新的里程碑。 不难预见,今后国产手机产品不断研发制造新机,会越来越向国产屏幕厂商倾斜。 |
|
至于手机传统硬件例如芯片有麒麟9000S、紫光展锐T820,镜头模组有欧菲光等等这些咱就不一一说了,主要还是想单拎出来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来唠唠,这在近几年堪称热门。 毕竟和地面基站比起来,卫星通信能覆盖的范围更广,而且不会受到地面环境的影响,如果手机具备卫星通信功能,我们身处沙漠戈壁、高山深林或者海洋上就用不着担心没信号失联问题了,非常实用。 |
|
我了解到最新的进展有荣耀和中科晶上的卫星通信技术合作,荣耀Magic6系列顺利搭载更优越的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它让卫星芯片的整体面积减少了约40%,实现目前行业内最快的卫星连接速度,信号稳定,支持实时语音和双向短信。 并且性能上去的同时又有效控制住了功耗,在5%超低电量下支持8分钟的实时语音通话或是发送16条双向短信不成问题,属于很厉害的水准了。 |
|
我尤其欣赏荣耀和中科晶上说要把这个卫星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方案在产业链上公开分享,其他的合作伙伴和手机品牌也能使用,拉低了成本和门槛,带领卫星通信手机落地普及,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
|
包括眼下AIGC如火如荼,产业链上的欣旺达、联创电子、顺络电子、东旭光电等公司也闻风而动,积极进入荣耀、OPPO等各家手机厂商的AI生态链,和以前比起来,国产手机品牌和本土供应链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可靠性更高,打开共赢的局面双方底气都很足。 国产高端化已经蔚然成风 总之事实摆在眼前,我们能明显看到近些年国产主流手机品牌推出新品时,大力宣传的卖点已经变成了国产技术,蔚然成风。当然啦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用国产手机再也不像以前用山寨机那样难以启齿了,出门在外和那些拿苹果手机的比一比,丝毫不觉得低人一头好嘛? 其中荣耀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独立后各项技术都是和国产产业链协同研发推进的,到今天不断开花结果。 最近的,可以看看3月18日即将发布的荣耀Magic6至臻版和RSR保时捷设计版。 |
|
搭载第二代青海湖电池技术、自研能效增强芯片E1等等,包括上面讲过的荣耀鸿燕通信它也拥有,更重磅的是首发搭载京东方最新的叠光屏、豪威的旗舰级主摄OV50K,还有业界顶尖的金刚巨犀玻璃。 我愿称之为现阶段国产高端化国产供应商十分顶级的科技力代表,感兴趣的朋友们确实可以关注留意起来。 真的,现在选高端手机,看我们国产手机品牌的,差不到哪里去的。 |
培训英语的都能成立个公司做手机,凭的什么?不就是完整的手机产业链吗,中国的手机产业链早就崛起了,但是高端之前一直不太行。过去几年中国厂商没少吃苦,想当年雷军亲自去三星道歉,华为被某国际大厂断供屏幕等,都是泪,这两年国产旗舰手机上采用的国产新技术确实越来越多了,国产手机产业链高端化确实已经做的有模有样了。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这有多不容易呢?咱们就从手机上的屏幕说起。 吃尽高端供应链受制于人的苦 “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飞到深圳去给你赔罪。” 在下一个周一的早上10点,雷军见到了这位 合作多年的伙伴。在中午的饭局上喝光了5瓶红酒之后,三星的这位高管情 绪激动地重述了当时在会场受辱的场景,还原了当时的所有对话,雷军听 完后感觉非常难过。他拍着对方的肩膀连连表示:“我们做得不对,我们做 得不对,这样的态度不能代表小米。”就在那一天,雷军联系了四位手机行业里的朋友,让他们分别通过电话帮自己和这位三星高管道歉。 在这次见面之后,雷军为了表达诚意,又几次飞到韩国三星总部道 歉。经过漫长的几个月,最终,三星公司同意在两年之后给小米供货,因 为“两年内的产能确实已经被排满了。 这是雷军在《一往无前》这本书中所描述的,这是国产手机与供应链的另一面,在此之前华为、HTC都有过屏幕被断供的惨痛经历。 |
|
一部手机是由很多的零组件组成的,屏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看作是手机的门面,一款好的旗舰手机一定要有好的屏幕。只有所有的零组件都齐全之后,才能正常的生产手机,供应链管理在手机行业中非常重要,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顶级屏幕这样的供应链并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中国的厂商因此吃了很多苦。 成长之路,迎着冷眼与嘲笑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起步晚的国产OLED屏想突破甚至一度连生产线上高端OLED屏幕必需的tokki蒸镀机都买不到,因为产能被某国际大厂包圆了。产线的问题解决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国产OLED屏厂商前面。 我们都知道,在手机屏幕中一个像素是由红(R)、绿(G)、蓝(B)三种颜色共同组成的,在LCD屏幕中三种颜色是按1:1:1的方式排列。与LCD不同,由于OLED是自发光,而蓝色的发光效率不高需要更大的电流,因此如果按照1:1:1的方式排列会使得屏幕容易烧屏。为了增强屏幕的寿命因此R、G、B三个子像素的排列就成了各厂商竞争的关键技术,三星作为最早发力OLED屏幕的厂商,先后推出了Pentile排列和钻石排列并申请了专利。 |
|
国产屏幕厂商为了绕过三星的专利,就发明了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比如京东方早期的Delta排列被网友戏称为周冬雨屏,这种屏幕的画面呈现效果并不太好。 |
|
三星的AMOLED屏幕最开始也有各种问题,表现并不如LCD屏幕,可是在三星手机的不断支持下快速成长并变的领先。京东方的“周冬雨”屏如果没有厂商用,如果没有旗舰机用,还能持续迭代下去变好吗?这很难说。华为的旗舰机型就采用了这款屏幕,荣耀刚独立时的Magic3也都采用了这款屏幕,这些都让京东方的屏幕能够正常的迭代,也因此被很多人嘲讽。 成长就是这样,总要迎着冷眼与嘲笑,当然,国产屏幕供应链厂商没有让人失望,现在各国产厂商推出的类钻屏比如京东方蓝钻排列、华星珍珠排列、天马风车排列等表现都已经很好,并不比钻石屏差,所以钻石排列现在已经不是判断屏幕好坏的主要因素。 高频与护眼立足高端 现在国产屏的显示效果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虽然不错但是并不突出,也没有差异化,这对于立志冲击高端的国产手机厂商是不够的。此时,以荣耀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敏锐的觉察到了护眼这个用户的痛点,并且在PWM调光上找到了突破口,几年时间投入10亿元来做护眼。 |
|
在OLED屏幕上,普遍采用的是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光,原理是按一定频率对屏幕进行“亮→灭→亮→灭”操作,屏幕交替闪烁,通过调整“亮”和“灭”的时间占比来实现从0%到100%的屏幕亮度调节。因为PWM调光与屏幕频闪呈正相关,所以低频的PWM调光会对眼睛造成较大损害,当PWM频率超过1250Hz时,则不会对视力造成显著影响。现在人现在人离不开手机,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暗光环境下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调光方式对人眼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对大部分人来说手机屏幕采用什么调光方式比其它因素更重要。 在这方面得称赞荣耀,一直坚持高频PWM的调光,2020年还在华为时期的荣耀30 Pro+上搭载了1440Hz高频PWM调光的OLED屏,护眼一炮打响,随后众多厂商跟进。独立后荣耀继续在这条技术路线上持续升级迭代,到了荣耀90更是全行业首发了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的护眼屏,并且将类自然光护眼、360自适应调光等技术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业界领先的护眼屏,在Magic6上 8T LTPO+4320Hz超高频PWM调光更是护眼技术的集成者。 |
|
一时间,荣耀仿佛成了超高频PWM调光护眼屏的代名词,这也是国产OLED屏幕做出的一个重要的差异化。对于高端旗舰手机而言,差异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会成为主要的宣传卖点。我的手机采用的是XXX的屏幕,这是发布会上最常见的介绍,不同的是以往都是以国际大厂的屏幕为卖点,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以国产屏幕为卖点,比如荣耀就会特别介绍荣耀数字系列和Magic系列屏幕的领先护眼技术,这是荣耀旗舰机冲击高端的利器,也是国产屏幕高端化的例证。根据各大评测以及用户的实际反馈来看荣耀机型的护眼确实超越了国际大厂,且在其他屏幕指标上也逐渐追平或超越国际水平,这足以说明国产供应链已经在屏幕这个领域实现了崛起。 |
|
这是高端手机与产业链结合突破非常好的例子,作为手机厂商荣耀知道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将这个需求告诉京东方等产业链厂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突破各种技术瓶颈,最终做到了屏幕产品的突破并使之成为荣耀手机的卖点,解决用户使用手机的痛点。 百花齐放才是春 手机屏幕是中国手机产业链崛起的最典型的案例,当然崛起的并不仅仅是屏幕,影像、通信等很多方面都在快速的崛起。 现在的旗舰手机都在卷影像,提到影像就不得不提索尼的CMOS,这是过去旗舰手机的标配,现在这个领域开始出现了豪威的身影。豪威本来是一家美国公司,是iPhone手机的早期供应商,后来iPhone采用索尼后一落千丈,最后私有化被中资收购。这几年各大手机旗舰基本都是采用索尼的CMOS传感器,豪威偶尔也会出现但是极少被主流厂商大规模用在旗舰机上。相比于其他厂商主要采用豪威的副摄,这次Magic6至臻版上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荣耀与豪威合作将源自车规级的lofic技术引入手机,推出了一款真正旗舰级别的超大主摄。它的HDR成像效果基本上可以接近人眼的水平,让手机图像传感器在有限规格的条件下拥有最大动态范围。这在国产影像产业上是极大的一次突破。 |
|
卫星通信与屏幕以及图像传感器不同,因为这项技术从开始我们就是领先的,2023年华为Mate60系列率先支持卫星通话,随后荣耀鸿燕卫星通信技术又进了一步。在此前举行的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论坛上,荣耀终端的产品经理曾经透露,荣耀自研的鸿燕卫星通信技术重新打造了芯片和系统的解决方案,攻克了天线体积、通话续航、通信体验三大技术难题。具体来说: 自研天线设计和软硬件协同调谐,大幅提升了天线性能;自研的低功耗方案设计,实现对星功耗和蜂窝功耗相同数量级;自研霜擎液冷散热系统,解决了卫星通信的发热问题;自研低电量场景方案,保证了低电卫星下的可应急通信;改善芯片和外围电路小型化,荣耀将卫星通信所用主板占用面积缩小了30%。 更难能可贵的是荣耀跟行业一起联合开发的这个卫星解决方案开放给给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及其它品牌手机使用,加速卫星通信的普及,我只能说善莫大焉。 |
|
现在小米14Ultra等也开始支持这样的功能,相信未来OPPO、vivo的手机也会支持卫星通话,这里面可能都有荣耀的影子。 最后说说最近大热的微晶玻璃,相关的科普我想大家都看过很多次了,而荣耀刚刚独立时推出的第一款旗舰Magic3至臻版则是当时国内最先应用纳米微晶技术的手机,后来国内有很多厂商都在做,开始广泛的崛起。而荣耀Magic6上使用的全新升级的巨犀玻璃就是荣耀与成都光明光电联合开发的又一成果,而且是对行业公开开放的,同样在加速技术的普及。 值得期待,中国手机品牌与产业链的高端化 回到题目,国产手机产业链高端化崛起了吗?正与几年前相比,国产旗舰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链企业,还是以前面重点说的OLED屏幕为例,因为众多国产厂商的支持,国产屏幕这几年快速崛起,根据CINNO Research的报告,2023年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43.2%,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超越四成,而且这个增长趋势还在延续,高端屏幕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崛起了,但是还远不是高兴的时候,这还需要供应链与手机厂商共同努力。 |
|
一部手机涉及到的产业链之长,公司之多,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有机构做了一份手机产业链重点公司汇总,如下图所示: |
|
供应链就像火车的车厢一样,不仅长还需要一个车头来牵头,而这个车头就是终端厂商,中国手机产业链的高端化与中国手机高端化也是密不可分的。换句话说,中国高端手机的成功直接关联着中国高端产业链的发展,而高端产业链的成果也会第一时间落地到国产旗舰手机上,想了解最新的落地动态,就可以直接看旗舰手机的发布会了。 而最近的一场,就是3月18日将要发布的荣耀Magic6至臻版及保时捷设计版本,上文提到的来自京东方的最新技术叠光屏、以及豪威的旗舰级传感器OV50K,都已经官宣将搭载其上,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手机采用了国产新技术,国产手机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崛起了吗? 其实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甚至我脑海里稍微过了一下,就可以给你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在手机新技术这方面,国产供应链正在不断地崛起,尤其是高端化方面,正在崛起中,接下来我会分几个点详细讲讲。 国产手机产业链高端化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国产手机高端化现在到什么程度了呢?我列了一个表格你们大概地看一下就行了,因为供应链这方面信息不是很透明,所以查得不是很清楚。 我大概以三年前的国产手机旗舰机的供应链相关,与现在的旗舰手机供应链做个对比,模糊一下机型,你就知道有什么差异性了。 旗舰手机/卖点三年前现在某数字芯片:骁龙888屏幕:三星影像模组:三星GN2音响:哈曼卡顿面板:深天马京东方屏幕:蓝思科技影像模组:欧菲光、舜宇光学某旗舰屏幕:三星影像模组:索尼芯片:骁龙888屏幕:京东方影像:索尼/豪威科技芯片:天玑9300某旗舰影像模组:索尼/三星芯片:第一代骁龙8/天玑联发科屏幕:三星E5芯片:天玑9300电池:宁德新能源屏幕:维信诺/京东方OIS:艾为 从这三款旗舰机型迭代三年的变化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国产手机厂商们,在逐渐摆脱以国外供应链的产品当核心卖点,转变成了现在以国产供应链为核心卖点。 这里我觉得可以展开细说一下。 最早期的代表其实就是华为,比如说早在2018年,华为在自家的当家旗舰Mate20系列上,大胆地使用了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与京东方联合调教了一块在当时性能非常不错的屏幕,产品成功之后,让京东方一下子从低端屏幕迈入到了业界高端屏幕。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为什么说华为用了屏幕之后才能够成为高端呢?因为在这之前,京东方的屏幕都是给低端机用,用户都不太认可。而在和华为合作后,才进一步得到了C端用户市场的认可,也让京东方声名鹊起开始进入了更多的企业供应链选择。 同时,小米也做了蛮多事,比如说在屏幕的面板、屏幕、音响甚至影像上其实都是在不断地扶持国内的供应链做出旗舰规格的产品。 举个例子,之前小米10ultra上,搭载的就是华星光电的屏幕,影像模组这方面,则是选择了豪威科技的CMOS成功以130分的成绩,登顶了DXO影像排行榜。 vivo在这方面则是选择将合作更进一步,比如说芯片方面选择重点选择的是联发科。vivo投入了300多个工程师,与联发科一同调教旗舰芯片。可以这么说吧,联发科旗舰芯片的表现力,几乎一大半是靠vivo,一小半是靠OPPO。 除此之外,在去年的时候,vivo和宁德新能源合作打造了全新的蓝海电池,让vivo手机的续航从此更进一步。因为vivo对于整体的续航功耗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电池容量也达到了夸张的5400毫安时。 在屏幕方面,vivo的旗舰机也使用了国产的新东方,维信诺两家供应商,屏幕显示质量高,并且支持8T LTPO技术。 OPPO也差不多,在同等状态下,尽量优先选择国产的供应链,比如说屏幕是京东方的,芯片方面同样是天玑9300和骁龙8GEN3双重使用,并且和联发科联合建设了深度合作,和vivo一样,用旗舰机证明了联发科天玑确实有旗舰芯片的表现。 不少人应该对于Find X系列的扬声器有一定的印象,音频方面的顶级表现由OPPO与瑞声科技一同达成,电池虽然采用的是欣旺达,但是电芯的供应商则是宁德新能源。 总的来说,可以这么说吧,放眼现在的手机厂商,尤其是在旗舰机方面,以华为手机为首的国产手机,愿意在旗舰机上愿意采纳国产供应链并且在带动国产供应链的不断进步,从低端供应迈向了高端研发,这是比较关键的元素之一。 从这方面来说,国产手机产业链的高端化确实崛起了。 2、为什么讲国产供应链崛起绕不过荣耀? 这两年荣耀创新科技迎来大喷发,屏幕、电池、通信等不少方面都体现着国产供应链的迭代和进化,从中也能看到整体的脉络。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时间节点,讲国产供应链的相关故事就绕不过荣耀,原因很简单,因为荣耀真的是与国产产业链协作里最典型甚至最深度的手机品牌之一。 荣耀从华为独立后,不仅继承了部分技术,更重要的是也继承了部分国内产业链深度协作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荣耀正式独立的时间是2020年11月17日。 那么荣耀什么时候开始梳理供应链关系呢?其实也就是这段时间。我举一个例子,早在2021年,维信诺其实就收到了荣耀22亿元的柔性OLED屏的订单。 |
|
其实在荣耀独立后没多久,就开始与国产供应链一同研发技术布局未来。比如说在上一代的Magic 5系列上,荣耀与京东方联合实验室,就共同打造出了那年顶级的显示屏。 其中在护眼方面,为了将护眼做到极致,减少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后的视觉疲劳和损害问题,荣耀和京东方从屏幕刷新频率和防蓝光技术入手,早在华为时期就打造了荣耀30Pro+系列备受好评的助眠护眼屏,并且联合研发了高频PWM调光技术。 独立后更是在这一技术路线上持续深耕,从荣耀50一直到现在的Magic6,每一代产品的护眼技术都引领了行业。而且在这之后,手机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开始将屏幕以高频调光为核心,只不过荣耀始终在领先地位。 旗舰级产品怎么才能够做好呢?答案是更深一步进入产业链去研发。 当年,为了让荣耀独立后的第一台真正的旗舰荣耀Magic3至臻版做得更好,荣耀和成都光明光电联合研发,耗时8个月,打造出了3D纳米微晶玻璃,实现了国产高端玻璃面板技术与国外并驾齐驱的技术突破。在这方面,光明光电和荣耀共同努力,突破了材料设计的高质量纳米晶、高温高透精密热弯、高效化学强化三大技术难点,让整机的耐摔性提升至十倍。 |
|
这种合作,甚至开创了光明光电历史上首次以来和下游客户共同创新的新模式。要知道,在以往一般都是下游客户进行采购即可,而荣耀则是逆流而上选择与上游供应链一同研发,选择与供应链一同开发新技术。 去年是荣耀折叠屏的大年,在折叠屏上荣耀是怎么解决核心技术铰链,又是怎么做到一次次创下最轻薄折叠屏的记录的呢?答案也是更进一步去和供应商们解决技术难题。 铰链方面一直是折叠屏的核心技术难点,既要把铰链做得好,尤其是避开其他家的铰链技术专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在Magic Vs上,荣耀选择和比亚迪一起去探索之前从未采用过的新材料:航天/航海领域创新材料。 |
|
从而带来了高强度、耐高温、轻量化的特性,让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强,要知道,这也是比亚迪第一次将这种材料运用到电子消费领域。如果不是荣耀提出这个想法,去探索全新领域,还真的不一定能够实现。 也正是这种和国产供应链的联合突破,让荣耀在折叠屏上实现了可靠性和静谧性的进一步提高。配合全面升级的多种航天级材料,将零件从92个减少到4个,减轻了铰链的重量,为折叠屏的轻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以前荣耀数字系列的手机,比如说荣耀80,影像模组这方面,与不少国产企业如:欧菲、舜宇、豪威、新思考等国产供应链合作研发而成。 从供应链给出来的反馈可以看到,荣耀是真正以上做到了从下游的采购逆流而上,与供应链一同进行研发。与一般的手机厂商采购支持不一样,荣耀是自己也投入进去进行联合开发。 这种合作开发模式,不仅能够让双方合作减少各种损耗,能够更好地让荣耀获得自己想要的配件,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帮助供应链提升自己的开发能力以及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产品能用,还要做到在世界领域里做到竞争力。 这也是荣耀从华为独立后继续学习华为所做到的事,从这些角度来看,荣耀确实是华为的好学生,毕竟华为和产业链这座这块,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3、国产高端化目前都有什么了不起的突破? |
|
先以屏幕为例,绿洲护眼屏是目前行业中的名片,荣耀为了做好护眼这么一个功能,荣耀就投入了10亿人民币。还有为了做好8T LTPO,荣耀和维信诺联合,在持续的时序调整中做了20多种方案,并且让维信诺在工艺上做了极大的提升,才做出来8T LTPO+4320Hz的超光频PWM调光技术,将这方面的技术做到全球顶级。 在卫星通信方面,荣耀鸿燕卫星通信技术经过不少人的实测后,好评如潮。这项技术是由荣耀和中科晶上合作完成,在现在是一种全面领先的状态,并且这种技术解决方案能够让行业里各个厂商都能够去使用,希望就此促进中国卫星跟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
|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荣耀联合国产产业链一同进行研发而成的不少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全面的领先,这种领先既有国产供应链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极高的规格来进行研发突破,也离不开荣耀加入进去,一同进行研发适配。 其实除了荣耀,业界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影像方面的vivo和联发科。vivo很早就和联发科一同进行调校了,前几年联发科的影像能力会遭到各种质疑,但vivo当年派遣了三百多名工程师与联发科进行深度的联合优化,在vivo X80系列上,依然发挥出来顶级的影像能力。 |
|
比如说之前电信就说过,在卫星通信这方面,是真的靠华为30年的通信业基础,才能够将天线小型化,而且华为做完这些基础工作后,又放开让其他手机厂商们一同继续挖掘卫星通信的未来。 当然,如屏幕、材料、工艺等其他方面,也离不开华为、OPPO、vivo、小米一起带动供应链厂商提升实力。 从这点来说,业界其实都需要像卫星通信这样,既保持竞争的同时,也愿意将技术放开,让行业一同进入新技术发展的未来。在这方面,各家手机厂商和国产供应链企业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未来国产高端化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 年前荣耀发布了Magic 6和Magic 6 Pro版本,凭借着超全面的水桶配置成为热销产品。当然,还有不少用户在等待荣耀的至臻版和之前公布过的保时捷设计。 根据目前的消息,因为荣耀与产业链的深厚合作关系,Magic6的超大杯,必然会拿到京东方的国产最强屏幕,以及豪威的旗舰级主摄传感器。这些荣耀与国产产业链携手打造的诸多领衔技术马上就将亮相。 2024年国产供应链的顶级技术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它们将会揭晓答案。 而其他的高端化方面,我觉得国内的手机卫星通信领先全球毋庸置疑而且还有发展空间,华为确实在通信业务上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各家厂商充分应用这一技术后,在实用性上挖掘又将是百花齐放。 可以说,正是目前国产手机在高端化上不断深度参与产业链,头部手机厂商们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在进一步让消费电子产业链升级,深度扶持,才能够有现在的中国手机在海外攻城略地的盛世美景。 |
1.序言:摊牌了,中国手机产业链已经高端化崛起了 毫无疑问,国产手机产业链已经完全完成了高端化的突破,已经彻底崛起。 曾几何时国产品牌做一款高端机,都会被卡屏幕产能,能拿到的也只是三等屏幕,根本形不成竞争力。 现在京东方,华星光电的屏幕已经是世界最好的一批了,很多技术点上已经超越了国际旗舰屏幕。 可以说在这些优秀的国产手机供应链崛起下,以前国产手机发布会上全是海外供应商展销会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 高通的芯片,索尼的镜头,三星的屏幕,甚至拍照算法都是高通ISP打包送的。 现在每次看国产手机的发布会,更像是国产黑科技介绍会,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由国产手机首发。 |
|
实际上现在手机行业大部分创新都是中国来做的,像是荣耀的鸿燕通信、青海湖电池、绿洲护眼屏等。华为的麒麟芯片,鸿蒙系统,XMAGE等。还有vivo的V芯片,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等等创新,这些背后都是代表中国手机产业链,在通信、续航、屏幕、玻璃、影像、折叠屏、AI等多领域的突破。 所以国产手机供应链的高端崛起,是行业的大势所趋,品牌在中国完成头部聚集之后,产业本土协同的自然发展。 这一点和汽车行业很相似,国产品牌突破市场50%渗透率之后,很多供应链就开始切换到国产了。你像以前汽车核心的底盘都是海外供应商,现在问界M9已经在切国产拓普之类的悬架了。 那么手机行业有哪些惊心动魄的国产替代故事呢? 且听我一一道来。 2.国产面板风云录 国产手机产业链里面以前主要是一些结构件,比如金属边框啥的。 经过多年发展后,其实核心元器件也有很多供应商已经成为世界最一流了。 比如手机零件里面价值占比最大之一的屏幕。 我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十几二十年前,国产屏幕一说起来,大家就觉得是低端货,那时候言必称用日本的屏幕,就觉得很高端。 当时日韩的手机电视价格都卖得很贵,几万十几万一台电视,大几千一部手机。 不仅仅是在产品上卖高价收割,而且在产业上还频繁发起产业战,试图打压我们的面板产业。 直到后来面板产能过剩,中国面板产业才找到机会收购技术和产线,逐渐开始走上自主自研的道路。 |
|
比如京东方最早的LCD面板生产线是从韩国现代收购的。直到2003年,京东方在北京建设了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的5代TFT-LCD生产线,这才标志着中国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后来国产LCD面板素质起来了,开始在一些千元机上面搭载1080P的国产屏幕,一口气将45%NTSC色域的水平线,一把拉到了75%NTSC色域,并且在普及100%sRGB色域的节点上,国产屏幕产业链一把打爆了日韩的产能,确立了在LCD领域的优势。 国产屏幕的崛起,离不开两个最初的开拓者——华为和荣耀,正是因为这两家一直以来对国产屏幕的倾斜支持,才让国产面板行业形成了正向的商业循环,让更多行业敢于用国产屏幕。 国产屏幕在OLED的翻身仗还是在Mate20Pro上打的,京东方的2K屏幕还是第一次在5000价位出现,当时数码爱好者看到这个屏幕已经给Mate20Pro判了死刑,然而后续火爆的销售让这群人啪啪打脸,市场还是很认可这块国产屏幕的。 后来红米就用一块75%NTSC色域的天马屏开启了卷千元机屏幕素质的战争,大家开始普遍关注屏幕本身的素质,而不是供应商是谁。 接着OPPO Reno系列也作为2500价位千万级主力旗舰系列上搭载了国产OLED,随后vivo也彻底替换,几乎是把中国OLED屏幕产业的龙头地位一锤定音。 如今国产OLED既有荣耀X50这种千元机上的1.5K 420ppi 100%P3色域覆盖的OLED屏幕。 也有Magic 6 Pro上的顶级屏幕,5000尼特峰值亮度,10.7亿色,低功耗LTPO,4320Hz超高频护眼调光的绿洲护眼屏。 当时还有人在知乎上提问,问为什么荣耀华为一直用国产屏幕,现在回过头来看,真的是时过境迁。 |
|
时至今日,国产OLED产能已经超过了所有其他国家及地区了,可以说已经实现了OLED的全面国产替代,而且实现了完全的赶超。 |
|
但你以为这就是国产屏幕的巅峰了?并不是,24年国产屏幕还将再次发布颠覆性的屏幕技术,颠覆以往大家对高端屏幕的解题思路。 近期荣耀官宣会在Magic6至臻版或者保时捷设计版上首发叠光绿洲护眼屏,也就是双层串联OLED现实技术,在一个屏幕里面做了两层发光器件。 一块屏幕里面塞两个OLED进去?这是什么黑科技? |
|
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功耗,同样的亮度下,两块发光器件可以分担发光任务,这样发热量和功耗就会明显降低,持续处在一个高效区间。我猜测具体是线上还可以交替承担发光任务,达到延长整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第二是性能,两块发光器件都将发光功率拉到最大,意味着可以做到一个发光器件的两倍亮度。 |
|
但是要实现叠光屏在工程上落地也很难。 第一是堆叠,把两个发光器件叠到一起,如何保证稳定性和良率,难度远高于一块屏幕。 第二是功率,屏幕是手机功耗大头,对一个发光器件就意味着对电池性能要求更高。之前华为给平板上高亮度屏幕,就做了两块电池的串联来提升整机电压,做到了两倍于行业平均的亮度。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是散热,两个发光器件在强光的情况下,有两倍的亮度,也会有两倍的发热,这意味荣耀除了要跟面板供应商合作外,也要和散热供应商寻求全新的散热解决方案。 但荣耀既然现在官宣将发,那也意味着这些难题和挑战都被攻克。这背后也体现出中国面板产业的前沿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而且一个创新就会牵动整个手机技术体系的创新,这种密集型持续不断的产业创新,使得整个中国手机产业链在国际上一骑绝尘,成为别人无法追赶的存在。 随着高端面板在商业中不断落地,就会留下更多产业价值在国内,产生更多的就业,让整个产业循环变成良性的正循环,所有人都受益。 什么叫更多产业价值呢? 2022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全行业产值是4900亿+,而2023年的预估值是8559亿元,几乎要实现翻倍。 大家可以想想这么大的产业增量,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带来多少高端就业? 这些增量可不是低端走量得来的,而是正儿八经的高端化得来的。 只有终端和产业一起互相成就,才能更好携手冲向高端。 3.图像传感器大反击 另一个实现国产高端化的手机核心元器件,是图像传感器。 几年前手机图像传感器其实就是索尼和三星,偶尔提及国产图像传感器,是在讨论凑数200W像素摄像头的时候,聊到这颗图像传感器是国产的。 但其实哪怕只是上一个凑数摄像头,后来国产传感器也慢慢发展到百元机千元机开始国产替代。 这时候一个叫豪威的供应商开始被频繁提及。 当时豪威发布了OV48系列产品,对标索尼的IMX586,抓住高像素这个点开始狠打市场。很多渠道机型都在用这个传感器,比如荣耀Play4t之类的,当时给豪威带来了很大的出货量增长,可以说是顺了一大口气。 接下来豪威趁势追击,发布了OV64B,这款图像传感器就被大量运用于主流主力产品线上了。 OV64B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光是主摄广角在用它,还被用于长焦和超广角。 |
|
虽然1/2英寸的传感器面积不算很大,但放在超广角和长焦就是大底了。当时荣耀60Pro的超广角用的就是OV64B,OPPO Find X7的长焦用的也是OV64B,画质表现超越预期,两个产品都大受市场欢迎。 而大底传感器高端领域,豪威最成功的一次就是在小米10至尊版上的OV50C,画质和口碑都非常好,大家都很惊讶国产传感器居然已经这么好了。 年初荣耀Magic6系列搭载的H9000超动态鹰眼主摄,也源自于和豪威的CMOS,经过两者共同的投入和研发,同样获得用户的认可。 在行业对豪威的助力下,今年可以说是豪威冲高端最关键的一年了,要拿出压箱底的功夫了。 追赶国际旗舰?不,这次豪威要做的是超越! 据爆料,这次荣耀Magic6至臻版或者保时捷设计版会使用豪威OV50K超大底传感器,性能直追国际旗舰传感器。 基本参数上,OV50K有1英寸大底CMOS,5000万像素,支持可变光圈(F/1.4-F/2.0),焦段估计23或26mm。 可以说国产图像传感器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强大的参数,这是第一次敢于与国际旗舰传感器正面交锋,而不是在其它参数上打擦边球。 除了这些遥遥领先的硬件参数外,12号的时候荣耀还预热了一个影像黑科技:LOFIC,Lateral OverFlow Integration Capacitor,横向溢出积分电容技术。 大家都知道,手机图像传感器尺寸做到一英寸就已经到极限了,不是不能做大,而是手机里面做到这个尺寸,就已经占用很大的空间了,更大就会影响手感。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软件上寻求突破,LOFIC就是可以突破硬件极限的国产供应链黑科技。 那么LOFIC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
|
通俗地讲,我们可以把LOFIC想象成手机摄像头里的一个“小助手”,帮助摄像头更好地捕捉和处理光线信息。 在手机摄像头的影像传感器里,有很多小小的光电二极管,它们的工作就是接收光线并把它转化成电信号。但是,当光线太强,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电子太多,超过了自己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溢出”现象,就像一杯水满了就会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如果有了LOFIC技术的帮助,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
|
LOFIC技术就是在每个光电二极管的旁边放了一个“小水池”(高密度电容),当光电二极管里的“水”(光电子)满了要溢出来的时候,这些“水”就会被引导到旁边的“小水池”里,这样就不会浪费了。而且,因为“小水池”的存在,摄像头就能更好地保留拍摄场景中的高光信息,让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更接近现实的光影效果。 简单来说,LOFIC技术就是通过增加一个“小助手”(高密度电容)来帮助手机摄像头更好地处理光线信息,让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更加真实、自然。 那么这对于影像具体有什么提升呢? 传统手机影像传感器的单像素满阱容量通常在30,000左右,而荣耀这款传感器将这一数值直接提升了9倍,达到了270,000。 满阱容量是衡量影像传感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决定了传感器能够容纳的最大电荷量,从而影响到相机的曝光范围和动态范围。 也就是说传感器能够捕捉并处理更多的光线信息,特别是在高光比场景下,能够避免因为光线过强而导致的过曝现象。 同时它还具有单反级的15EV超高动态范围,相比传统手机影像传感器提升了3档以上,达到了与SONY微单视频旗舰A7S3相当的理论动态范围,在手机影像领域,这个突破堪称是黑科技了。 |
|
而且国产图像传感器产业链高端化,受益的不仅仅是手机行业,其深远的影响已波及到监控设备和智能汽车等多个产业。 以监控设备为例,早期依赖进口的图像传感器曾是我国监控产业的一大瓶颈。但随着国内技术的突破,国产图像传感器逐步实现了在高清、低照度等关键性能上的突破,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安防需求。这不仅降低了监控设备的成本,还提高了整个安防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在智能汽车领域,图像传感器是自动驾驶系统的“眼睛”,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国产图像传感器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对外依赖,更通过与本土汽车厂商的紧密合作,实现了高度定制化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如某知名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就成功集成了国产高性能图像传感器,显著提升了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由此可见,国产电子产业的高端化不仅是为了在价值链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形成产业协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这种协同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上,更延伸到市场应用、服务支持等各个环节。未来,随着更多领域的国产图像传感器应用落地,这种产业协同带来的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有力推动我国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 4.电池与射频 中国手机产业链高端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最早中国手机电池依赖于日韩供应商,后来像比亚迪对生产产线进行拆解,大范围替代了国外供应商,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 而现如今国产手机电池已经有硅碳负极电池技术这样的高端电池技术,通过纳米硅附着技术和硅碳复合材料的运用,荣耀青海湖电池就成功提升了负极有效性和能量密度,可以节省更多机内空间。同时通过240余个优化点和九套技术方案的并行开发,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 |
|
又比如手机最重要的射频。 过去,由于技术和专利壁垒的限制,国内手机厂商在射频通信方面往往只能依赖海外供应商的打包方案,这不仅限制了产品的差异化创新,也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现在WiFi蓝牙有华为星闪作为替代,信号增强有荣耀自研射频增强芯片,卫星方面有华为的双向北斗卫星信息,以及连接更快功耗更低元器件更小的荣耀鸿燕卫星通信技术, 连老大难的5G射频方案上也有很大突破。 飞骧科技先前发布了一套完整的5G射频前端方案,这是第一套完整支持所有5G频段的国产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并且使用的国产半导体工艺。 BAW滤波器也实现了国产替代,这些都在很多国产手机上实现了搭载,最早搭载的是OPPO的 A系列上。 可以说在以荣耀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的协同推进下,中国手机产业的高端化崛起已成定局,而且愈发加速演进。 5.结语:中国手机产业链崛起,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手机作为现代电子产品的代表,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的半导体芯片和器件,如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 在国产化过程中,国内手机厂商积极寻求半导体器件的国产替代方案,推动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国产手机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国内半导体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这进一步拉动了半导体产业的需求。 随着国内手机厂商在各地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跟进,形成了以手机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随着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除了直接就业机会外,国产手机产业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包装、广告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创造了间接的就业机会。 第二产业的发展,会自然溢出到第三产业。 产业高端崛起,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加高品质的产品,享受先进的技术,物美价廉的产品。 同时高端的研发带来更高的专利墙,让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强,更有利于出海赚外汇。 不管是华为的卫星通信,还是vivo的外置ISP等等,国产手机品牌都在集体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先进技术应用落地。未来像华为Mate60系列、荣耀Magic6至臻版和保时捷设计版这样集国产手机供应链高端化成果之大成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产业链才将实现更多的突破。 那么这里可能就有人要说了,供应链有新技术,手机厂商只不过是组装上去就行了吗? 实际上首发搭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事情,大家是一个联合攻关技术难题的关系。 以首发图像传感器为例。 第一,说明中国手机充分信任国产供应链,愿意在自己的最高旗舰上搭载国产技术,这对于彼此是互相成就。 第二,首发技术意味着要解决传感器和芯片平台ISP的前期开发,与影像算法的优化整合,甚至技术中后期开发的时候,中国手机品牌就要拿出自己的研发资源去参与修BUG了,完全做的就是开荒的工作。 第三,如果没有强劲的研发实力,那么很可能就会耽搁旗舰机型的发布,能首发国产先进技术,必然是披荆斩棘,很早很早就在做布局的。 |
|
荣耀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作为华为曾经的子品牌,荣耀在独立之后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采和活力。它没有选择与过去割席断交,或者单纯的靠拿来主义进行堆料,而是聪明地保留了与以往供应链伙伴的深度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种策略不仅彰显了荣耀的远见卓识,也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荣耀与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并不仅限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层面。在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双方也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荣耀利用自身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供应链伙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供应链伙伴也为荣耀提供了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确保了荣耀手机的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 其实我们看像巨犀玻璃这些技术,就是荣耀用了之后,友商看口碑反馈很好,也立刻跟进了,最终又循环带动着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向前。 |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谈中国手机产业链高端化的时候,其实是深入嵌入到手机终端产品开发的,大家是一种彼此成就的关系。 只有国产在一起一条心,就可以让整个产业欣欣向荣,高端之路节节高升。 |
在知乎数码圈混了这么就,看到这个问题免不了感概。 国产手机产业链实现高端化崛起了吗?我个人的回答非常明确: 是的,已经崛起了。 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经过这么多年艰难曲折、不屈不挠的探索,一步步发展壮大。 不知不觉间,国内智能手机乃至整个智能制造产业链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我个人有一个暴论:我们正在见证国产手机产业链逐步领先全球,甚至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超越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最经典的案例无疑是麒麟9000s,我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过,它的横空出世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极具战略意义。 当然麒麟芯片比较特殊,可能不算题目讨论的供应链。 但即使不算麒麟,我觉得至少有三四个领域能非常显著的看到国内供应链的进步。 1、高规格屏幕 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内,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被“缺芯少屏”困扰。 仅仅数年前,显示面板还是我国重要的进口项,数额之巨仅次于半导体和原油。 国内显示面板产业一步步崛起,但在高附加值的OLED领域崛起较晚。 业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某海外巨头在OLED领域拥有巨大优势,在高端屏幕供货上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甚至于,某海外巨头连正常的稳定供应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正视下游厂商需求”呢? 所以说,也只有国内产业链,才能认真听取国内手机厂的需求,针对性的打造屏幕产品。 业界最早在旗舰机上使用国产OLED屏幕的,应该是菊厂。 华为率先用旗舰机上京东方屏幕,不仅极大加速了京东方OLED屏幕上量,也有效帮助了国内产业链的成长。 一味强调单方面的“扶持”无疑是捧杀,但京东方与华为的相互协作可谓是业界典范,这方面我专门写了四千字长文分析: 荣耀还在华为旗下时,就采购了不少京东方屏幕,为国内显示面板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默默贡献。 独立之后的荣耀,不仅继承了老东家与国内上游厂商的合作关系,更是在产品迭代中不断深化双方的协同。 尤其是屏幕护眼技术方面,荣耀更是与国内供应链建立长期协作,持之以恒大额研发投入。 2020年荣耀30Pro+率先引入1440Hz屏幕,是业内主流厂商中最早应用高频PWM调光的产品。 荣耀独立后的荣耀50系列,也是率先将高频PWM调光升级到1920Hz。 再到荣耀Magic5系列的屏幕,更是集2160Hz高频PWM调光、1800nit局部峰值亮度、LTPO等先进技术与一身,堪称国产屏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荣耀CEO赵明透露,近三年荣耀屏幕护眼和显示方面的研发投入高达10亿。 去年国内显示面板龙头入股荣耀,更是双方协作持续深化的典型代表! 其实也不只是菊厂和荣耀,行业内还有其他案例。 小米近几代数字系列旗舰和华星光电的合作,同样值得称道。 京东方与绿厂合作打造的“东方屏”,绿厂宣传时那句“中国人造出了可能世界最好的屏幕”,更是振聋发聩。 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华星光电……国内显示面板企业的共同努力,助推国产OLED屏幕一步步发展壮大。 甚至就连看上去“简单”的玻璃面板,智能手机产业链也是玩出了花。 苹果率先推出超瓷晶玻璃,率先实现微晶玻璃在手机面板上的大规模应用。 荣耀紧随其后,Magic3至臻版是国内应用微晶玻璃的厂商。 华为与供应链合作打造昆仑玻璃,也带动了国内产业链在微晶玻璃领域的技术攻关。 再后来小米推出龙晶玻璃,耐划抗跌落的微晶玻璃已经越来越普及。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显示面板产业链的崛起是全方位的,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 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下,在国内庞大市场的助力下,国产屏幕一步步在关键技术指标上追上甚至反超了海外巨头。 时至今日,国内品牌中高端机器已经大量普及国产屏幕,很多品牌更是全系普及。 国产屏幕不仅有优秀的显示素质,高频PWM调光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打实的护眼福利。 荣耀已经在预热Magic6超大杯,供应链早就有传言,荣耀的超大杯很可能首发京东方 “叠光屏”。 所谓“叠光屏”,实际上指的是双层串联OLED显示技术; 相比行业内主流的单层OLED发光单元,双层OLED能大幅降低功耗、提升显示亮度、延长使用寿命!我个人非常看好双层OLED显示技术在旗舰屏幕上逐步普及! 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下,技术先进与否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甚至某些情况下,最新锐的技术反而要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新技术早期阶段必然成本高昂,限制了下游厂商的应用; 而如果终端厂都不用,屏幕厂商无法磨合良率,成本就会继续居高不下; 所以对屏幕厂商来说,如果有稳固牢靠的下游合作伙伴坚决应用新锐技术,对于自身的长期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这也是我个人非常看重荣耀Magic6超大杯的原因,京东方这块“叠光屏”我认为很可能是全球最优秀的产品,我非常期待这款屏幕的首秀。 智能手机产业和显示面板产业都是相当庞大的产业链,希望国内上下游相关企业能始终保持紧密协作。 2、旗舰级CMOS 跟显示面板类似的,还有旗舰手机影像系统采用的CMOS传感器。 还是那句话,早期国产旗舰机主摄几乎清一色的索尼CMOS。 然而,近些年情况在逐渐发生变化。 小米10较早在旗舰机上跟豪威等国内供应商合作,只是后来没坚持下去,不过最近又重新捡起来。 豪威等厂商从中低端逐渐起步,一步一个脚印。 近些年,豪威CMOS技术越来越先进,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升。 2023年豪威CMOS市场占有率已经冲到全球前三,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一线大厂。 近几代华为Mate系列,实际上就主要采用的是豪威/思特威的CMOS,并不是网络上传闻的IMX766。 尤其是近期旗舰机主摄逐步采用一英寸规格,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 一英寸模组体积占用太大,各厂商为避免机身太厚影像模组凸起太多,不得不把主板镂空腾出空间。 而一英寸模组本身发热就比较大,主板挖出后影像模组的散热空间进一步减少,更加剧了这个问题。 当时个别厂商的一英寸模组实际拍摄时间稍长,要么降画质要么暂停,实际综合体验反而是下降的。 有鉴于此,各大厂商都对一英寸模组提出了更高的工艺和定制需求。 然而索尼追随苹果的降本要求,不愿意将最先进的模拟层和数字层工艺应用在一英寸sensor上,整体功耗居高不下,严重限制了厂商的算法发挥。 而豪威等国内供应链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跟国内终端厂的配合非常积极,进而上下游协同优化发挥到更高水准。 豪威耗费大量精力,与荣耀一同推进一英寸CMOS功耗优化与技术研发,如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说实话,原本豪威的旗舰产品OV系与索尼最顶尖的产品相比,技术上还是稍差一筹。 但索尼扣成本不舍得上更先进的工艺,这就给了豪威和国内厂商绝佳的机会。 豪威的1英寸超大底旗舰产品OV50K,像素尺寸1.6微米,支持可变光圈,参数上已经非常亮眼。 豪威采用更先进的半导体工艺,大幅降低了超大底CMOS的功耗,非常有助于国内手机厂发挥。 更关键的是,豪威的这颗超大底引入了LOFIC(横向溢出集合电容)。 LOFIC能够有效提升HRD的宽容度,稍微懂点摄影的都明白宽容度有多重要。 荣耀Magic 6至臻版/RSR版更是首当其冲,很可能拿下OV50K的首发,以国产模组实现巅峰级的影像体验! 而且就业内传闻来看,未来多家厂商都会采用国产旗舰CMOS。 国产CMOS+国产镜头模组+国产手机厂商的大规模产业链协同,极有可能从荣耀Magic6至臻版/RSR版开始扬帆起航! |
|
3、铰链、柔性屏等折叠屏相关供应链 我个人一直比较关注折叠屏,作为新兴品类,折叠屏产品价值高,增长也很快。 从近期数据来看,折叠屏在国内高端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10%,未来渗透率持续提升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早期折叠屏主要是华为三星两家大厂在前方探索,其他国产厂商陆续跟进。 国内企业在折叠屏领域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研发成本,逐一解决折痕、重量等突出问题,这才有如今较为成熟体验良好的折叠旗舰。 随着时间流逝,柔性屏、铰链相关的产业链越来越集中在国内。 仅仅铰链这个环节,就崛起了大富科技、宜安科技、富世达、兆利等一批供应商。 可折叠柔性屏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国内厂商大规模应用的带动下,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的柔性屏良率逐步提升,产能也越来越充足。 而且国内厂商在折叠屏领域各自积累了一批专利,大多也有独家的铰链设计和成果积累。 比如华为的双旋水滴铰链,荣耀的鲁班铰链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毫不客气的说,国内供应链在折叠屏这个新兴品类已经占据先机。 4、闪存芯片、碳硅负极电池、射频等 智能手机是很长的产业链,有一些普通人关注比较少。 但实际上,供应链很多不起眼的角落,发展历程同样是波澜壮阔。 我个人印象中最深的是半导体存储器(闪存内存等),这也是国内长期大额进口的重要工业品。 曾几何时,某海外巨头接口“火灾”屡次涨价,内存条甚至出现价格半年翻四倍一年翻八倍的奇景。 也因此,无数人为内存/闪存的国产化痛心疾首。 在闪存领域,长江存储不仅有多年研发成果,更有业内独一无二,极具潜力的Xtracking架构。 也正是凭借Xtacking工艺模块化、外围电路和阵列电路解耦等特性,长江存储大幅加速了3D NAND的研发进程,甚至不止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跳过96层,直奔128层,藉此一举追赶上业界一流水平; 跳过192层,直奔232层,更是直接跻身世界最顶尖行列; 屡次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江存储的自主研发堪称业界奇迹。 华为从Mate40开始就引入长江存储的闪存,国内企业企业也陆续跟进,相信长江存储也会越来越好。 现代手机的续航的问题,大家想必都有切身体会。 没办法,电池技术在那卡着。 这些年随着供应链持续投入研发,电池技术更新迭代有小幅加快。 碳硅负极相比传统的石墨负极,电池容量更大,能量密度更高,能支撑的续航自然更长。 荣耀Magic5的“青海湖电池”,就是碳硅负极电池在旗舰机上的大规模应用。 Magic6系列已经上了青海湖二代,至臻版和RSR版自然也不会错过。 小米15系列的“金沙江电池”,也是同样的技术原理。 还有5G射频,这块关注比较少,但实际上也非常重要。 之前华为被制裁被迫旗舰用4G,被切断先进制程供应是核心原因,但5G射频也是重要环节。 Mate60横空出世后长期供不应求,也有国内5G射频产能限制的因素。 好在目前已经逐步解决,更进一步佐证了国内供应链的发展。 另外,荣耀Magic5系列开始推出射频增强芯片,虽然不是射频,但确实进一步改善了通信质量。 后续友商的部分旗舰机跟进了射频增强芯片,也充分证明了荣耀开拓新领域的价值。 最后做个总结: 这两天看到一则关于手机产业链的新闻报道,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一部小小的手机,一个个不断“上新”的功能背后,是中国企业日益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制造能力。 京东方的顶尖屏幕、豪威的新锐一英寸大底、更新更强的碳硅负极电池……荣耀Magic6至臻版/RSR版小小一部手机,承载了荣耀国内产业链多年积累共同开发的顶尖技术成果。 也正因为荣耀Magic6至臻版/RSR版汇聚了国内产业链众多顶尖科技成果,我非常期待3月18日的发布会。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很多舆论都将手机产业视为“低技术含量的组装”,我认为是严重低估了智能手机产业链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事实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巨头互相拼杀供应链掌控能力、研发能力、软件甚至AI拓展能力,行业门槛越来越高。 更关键的是问题是,国内智能手机产业并非仅仅下游的攻城掠地,而是从上到下产业链的全方位崛起,是一个又一个供应链企业的集体攀升。 时至今日,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已经荘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和中高端就业提供了重要力量。 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全面崛起,也必将见证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面腾飞!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