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Switch2使用的芯片是英伟达的T239芯片,这块芯片有什么特色,能支持DLSS和光追吗? -> 正文阅读 |
|
[数码]Switch2使用的芯片是英伟达的T239芯片,这块芯片有什么特色,能支持DLSS和光追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Switch2支棱了! |
总结下目前已知的NS2性能表现。 任天堂开发部和英伟达都确认了NS2支持DLSS和光追。英伟达还说NS2图形性能是NS的10倍,换算过来掌机模式接近PS4,主机模式接近XSS,基本和这两年玩家社区里预测的差不多。 |
![]() |
|
![]() |
|
![]() |
当然宣传话术也就图一乐,还是要看实际游戏表现。现在唯一官方公布画面参数的是《密特罗德究极4》:「画质」模式主机4K60帧,掌机1080P60帧。「性能」模式主机1080p120帧,掌机720p120帧。根据现场试玩的游戏媒体反馈,MP4的画面表现非常稳定。 至于其他游戏,数毛社从宣传片数毛发现塞尔达和马车是1440P60,大金刚是1080P60,不论第一方还是第三方都没发现任何DLSS和光追痕迹。 |
![]() |
明明有技术却不用,这就很奇怪了。而且大金刚只有1080P60帧实在点低,没看出这游戏怎么吃GPU性能了。 联想到23年各大游戏媒体都爆料,当年任天堂在科隆游戏展小范围展示了4K60帧的旷野之息和黑客帝国虚幻5demo,而且用上了DLSS技术。 我大胆预测下,未来开启DLSS后NS2游戏画面能进一步提升,说不定真能玩到4K60帧的马车和塞尔达。其实现在2K60帧我也满足了,反正我坐电视也看不太出来2K和4K区别,帧数差异会更敏感。 补充:有几个试玩外媒说塞尔达现在就是4K60帧,也不知道准不准,等后面更多消息吧~ 至于第三方跨平台游戏,在DLSS加持下配合各种优化应该能做到掌机持平PS4,主机略输或持平XSS的效果。 我自己对这性能升级是挺满意了,希望看衰NS2的声音能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就没人和我抢首发了。 补充:NS2已经出现画面观感明显强于XSS的游戏了:街霸6 |
![]() |
|
![]() |
|
如果爆料那个没错的话,三星8nm,低频8C A78C+1 Ampere GPC,支持完整的Ampere的特性(即对应版本的DLSS和RT,但是没有40系之后的光流器插帧等特性),128bit-LPDDR5-6400,100G带宽的统一内存,有小概率升级到LPDDR5(X)-7533,容量的话,目前128bit能采购到的最小最便宜的是12G内存,应该不会比这个小 (我猜是1024 CUDA,也就是Orin上的1 GPC,也有传闻说是1536个CUDA,也就是桌面版本的12 SM的GPC,都有道理,但是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性略小,因为带宽卡在那里,在这种场景堆规模意义不大,额,至少和任天堂抠门的性子不是很吻合) 至于工艺的话, 我目前认为Orin同款的8nm可能性最大,毕竟对于能耗十分在意还舍得掏钱的边缘工业场景都没用上台积电7,主机这种低成本平台加上任天堂捡垃圾的本性,上来就给NS2做一个7nm版本的可能性个人认为不大,目前215mm的巨大面积也比较符合砍了外围的Orin的面积,毕竟Orin家面积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包括了大量的IO和各种加速单元,上述的核心规模并没有比SD的梵高更大,7nm还包括了一大堆VR ISP等无关组件的的梵高是160mm,6nm的精简重制版就缩到了130mm,5nm的M1是120mm不到,M1Pro是245mm,4nm的7840u是180mm不到,N4的满血AD106(4060ti的die全开)是188mm。你们就自己算215mm的die,如果是台积电5nm这个级别的工艺,会是个什么规模的SoC吧。这套架构跑到5nm以上我觉得就有点天方夜谭了,除非是棒子那一堆没人要的注水垃圾工艺。 基于以上前提,这一套基本是Orin的底子,在此基础上去掉车规的部分和PVA,NVDLA这类的加速器,以及大量csi,pcie,lan等不需要外围部分以降低成本。具体性能直接参照Orin,顶配256bit-LPDDR5的2GPC-16SM的满血AGX-Orin的图形性能约等于一个低频低带宽的移动版3050,NS大约是这个砍半。受限于内存带宽,SM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影响到峰值性能,但是会影响低频能效。 所以NS这边,除了AI性能,整体性能和功耗想打Steam Deck还是比较艰难的,尤其是单核性能差距很大(当然,我不是太相信传闻中的1.1G主频,那个就太低了)。考虑到SD在目前的3A中已经出现了CPU顶不住的情况,NS2的CPU性能是否会在大作的移植上拖后腿这一点,还是比较让人担心的。当然,如果和NS1比起来,那真是无可比拟的超巨大提升了——得益于NS1在目前这个节点已经烂的没法看了。不过和NS1的X1情况不一样的事,X1那会儿老黄的GPU是各种意义上的遥遥领先,即便工艺落后,特性完整的桌面版Maxwell压制一下当年还在外购IP的苹果IMG或者高通Adreno这几个Feature都不全的移动GPU是没问题的。四个A57虽然口碑一般,但是凭借主动散热,性能还是够顶的。但是到了2025年了,无论是Apple GPU还是Adreno都追上来了,不仅特性补全了,在小规模的iGPU上优化得比老黄更好。老旧的低频Ampere峰值性能其实是压不住这两年的先进工艺移动旗舰SoC的。CPU这边就不提了,A78就是Arm大核心最后一代,从此之后变为超大核/中核心分流,CPU上的差距比GPU那边更大。 当然Orin由于是用于边缘,频率给的比较低,这套其实还是有拉频率的潜力的,只不过那样功耗会直接崩掉。而且由于三星8是三星10的改款,而非7nm近亲,不像是PS5/SD上的台积电7,可以迅速套上6nm直接无损实现PPA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所以这个后期长续版想出的话,大概还是要折腾一下的 至于Orin,自19年出来出来了五年了,我们也用了AGX Orin稳定开发了两年了,从当年当个宝一样捧着,取代掉老旧不堪重负的Xavier,到现在已经逐渐应付不了新一代框架,将其淘汰给不重要的项目,满怀希望准备迎接下一代的AGX Thor和GB10,部分有钱的甚至开始打量今年那个“统一内存”的DGX Station 然后搭载它的小弟的小弟的太监版的新品这会儿发布了…… 就,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一种无法形容的轮回 |
三年前的降级片!2025新鲜的电子垃圾!买游戏机还要摇号! 主机模式1080/60,掌机模式720/120,别信老黄吹那些没用的,N加CPU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还不如高通的手机SOC呢,GPU强但是CPU它弱啊!主机能稳住60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4K?PS5都做不到,一个电子垃圾可以??? |
这块芯片毫无疑问支持dlss。不然这个产品就可以直接原地解散算了。 dlss其实是个好技术,它在静态画面方面能够表现出几乎接近原生的品质,动态画面则品质有所下降。这体现出来的特质就是当你原地不动看风景的时候,4k就能迅速渲染到接近原生4k的清晰度水平。其实可以满足主机党的画质需求。 至少在我看来,dlss最大的缺点其实是:支持dlss的游戏实在太少了,在全体游戏中,搭载了dlss支持的游戏只有1%左右,换句话说市面上99%的游戏都不支持dlss。 有些人非要跟我杠,说不支持dlss的游戏就是不需要dlss的游戏,类似的暴论是真的可以从很多孝子言论中找到。。。而实际上呢?如果你需要让T239这种档次的显卡接上4K电视,那么,可以认为绝大多数游戏都必须搭载dlss特性才能让它流畅运行。 如果switch2真的能够带动一大堆游戏增加dlss支持,倒也算是奇功一件了。 4K分辨率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游戏显示设备(因为主机接电视机在世界范围内是游戏设备的主流,而市面上99%的电视都已经普及了4K分辨率),而4060在当前又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显卡,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许多游戏在4060显卡的性能下不足以流畅运行在4K的显示设备中,这也就意味着,显卡性能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游戏其实都急需dlss/fsr/xess等超分技术来提升性能表现,拒绝搭载类似技术的游戏,是真的有些不思进取了。 如果任天堂能够诱使更多的游戏产商开始重视dlss一类的技术,那么无论switch2的价格有多坑,搭载的处理器有多过时,我都乐意给它多吹上一吹的。问题是任天堂能做到吗? |
说一个点~和这个 T239 无关。 前一阵在用 Jetson Orin Nano,拆开看了下芯片——标识如下: |
![]() |
NV 没有公开这片 die 的详细信息,仅知 6 核 Cortex-A78AE,GPU 为 Ampere 架构 1024 CUDA core + 32 Tensor core... 另外从官方文档来看,这片 die 支持现代图形 API 和各类现代图形特性:包括 ASTC LDR 纹理压缩、tiled caching, 以及光线追踪、mesh shader、VRS 可变速率着色等~(但不清楚具体堆了多少料) Jetson 是边缘和机器人芯片,其实有这么多现代化图形渲染特性还挺奇怪的(因为谁也不会在机器人或工业设备上玩游戏,或者有什么复杂图形渲染需求吧?)~ |
![]() |
不过当芯片,是一种类型的设计去兼顾多个应用市场时,这颗芯片的存在就比较合理了——量大有成本效益嘛,而且也省了很多验证的麻烦。 或许可以猜测 NV 面向游戏掌机和边缘应用的芯片,就是同源的(掌机也可以算是边缘嘛...——提供一种参考,各位可以再去看看其他 Jetson 芯片,说不定能找到对应最接近 T239 的(或者磨一磨看看 die shot??? 前不久写的: 欧阳洋葱:实测NV Jetson显卡能不能玩游戏,以及零代码开发聊天AI...49 赞同 · 13 评论文章 |
![]() |
|
伊东美绪:NS2性能预计和推测157 赞同 · 160 评论文章 GPU: 具体性能反正看这个就差不多了,因为目前制程不确定(透出来的板子都是1-2年前货,和实际量产可能不是一套东西)。 底座模式下最好和最差大概能差个40-50% GPU性能,中庸一点比如说用SS5大概就比SS8好20-30%,SS3和tsmc4差不多。 但用什么制程,最多就是有量变没啥质变,所以谈这个的基本也可以不用看了。 性能上下限还需要看调了多少频率和多少热量,这个是纯软件,只看芯片毫无疑问是看不到的——这就好像绝大多数低通芯片的最高性能大概至少要到30-40w才能释放,我相信理论上是很强,但这大部分人有一毛钱关系吗? CPU CPU这种东西,第一个ARM或者说整个CPU结构本质上也没啥进步,有多少性能看下规格大概都是知道的,包括宽度,流水线级和缓存。 第二个吧,A78并不是什么垃圾(A710/715因为有cortex-X大核反而是性能倒吸的)——吹后面中核心的看都不要看就是了,很多时候能多做20%的极限频率,跟你说性能高10%,事当然是这么回事,也不是假的,但这种算法,都算智商鉴别器了。 其次PPC比ZEN3其实都没得低,这个也是一个鉴别器就是了,在不那么高频率下ARM哪怕公版CPU性能都没比x86低。 互联互通效率: 当然游戏其实不那么吃cpu频率和算力也是真的,更偏向于内存-cpu-gpu互联互通效率这方面,而nv显然是目前地球计算机这行最熟悉这套的厂,ns2基本不可能是小改——nv的arm开发板基本都是ecc cpu校验,IO因为要连的东西多,也肯定是过剩的,对游戏机没用。 soc重新布局,主板重新接IO和布线是很正常的,那该有的应该都有,适配应该也是做了的。 预计比常见的货效率高不少。 统一显存和带宽: 根据计算大概12G/104G-136G/S带宽左右,考虑到NV的显存管理显著高于AMD,按+50%算的话稍微抬高一点分辨率,PC掌机性能就顶不住了,当然也不是说死刑预订,但付了更多钱肯定拿不到更好画面这点已经让这些机器很困难了,尤其是ns本身也是个indie平台的情况下。 其他周边相关: 其实这套玩意连屏幕都是NV深度介入选型过的,所有NV私货其实全都塞了,nv官网都有,NV总体的开发介入比很多人想的要深一点。 没用OLED也正常,没有对应型号的屏幕,RGBK的三星笔记本屏虽然能用,但效果相对一般,其他手机厂也没什么8寸的1080P全排OLED,花钱确实可以做,而且效果能堵嘴,但对应的估计价格也上天。 性能并没低于预计太多,之前预计最好也就是不计代价大概本地光栅性能勉强能和XSS持平,大概是没有的,但最低预计超过PS4并不难。 看2077来说不加DLSS的性能是显著能超过PS4(1080/30-40且肉眼可见效果高于PS4),更接近ps4pro,加点DLSS预计不会比XSS分辨率和观感差,再加上显存容量更大,带宽差距不那么大,能塞的东西显著更多。 虽然未必是普遍情况——性能≠表现,在什么平台上都一样,很多时候会有糟糕适配啥的,好的画面和差的画面当然是会并存的。 但首发宣传片就能到这水平,再加上是著名的劣质适配2077,所以上限肯定要比目前呈现的这个水平高一些。 当然你非要说? XSS效果就这么个很糟糕的德行,XBOX本身就是期货死人平台,NS2就算到了这性能确实也就那样,何况NS2也不便宜。 但掌机本身一个就不是买最好画面,第二个就不是买性价比的——这都是基本不现实的预期,所有特性都能跟上+能玩其实已经超出预计了。 而且这玩意的特点是进攻退守,万一卖的不好所有全区版本价格可以直接跳水对标日版,那个就真没啥对手了。 抱着一套理论导出套来套去,遇到不符合心意的就跳脚也不能证明你是对的,很有可能只是你的脑袋瓜容量小的连第二套理论都装不下而已,而地球又不会跟着你的脑袋瓜转。 电脑是电脑,console是console,手机是手机,掌机是掌机,还是挺泾渭分明的,一代NS性能真就只能和手机一桌,也没妨碍卖的多好,这代实打实真的往上堆了很多绝对性能,性能定位也抬了很多,吹性能的反而开始黑了,中国有个老词叫碰瓷,就是形容这种事的。 这玩意到最后很有可能就是参数党跳脚(比如最喜欢参数斗牛的显卡/手机玩家),但如果你不看那些参数,或者有正确阅读能力的话也知道是个挺好的东西,复读数据和找个爹帮你,这种事小学三年级就会,不用强调你拥有这个能力。 |
全球三大游戏机公司nvidia每一个都坑了一遍也是本事,nvidia的SoC处理器部分就不用抱有什么希望了,能设计ARM是因为当年收购了PortalPlayer这家芯片设计公司,这家公司收购前并没有高性能处理器的设计经验,他们的产品只用在一个地方,就是mp3,然后就没了。PortalPlayer最大的客户只有苹果,iPod从初代到5代都是PortalPlayer的处理器,做的也十分一般,之后虽然也有其他品牌用但真说不上是什么好东西,苹果改用三星后iPod同样容量电池续航立马翻了好几倍,大概就能猜到PortalPlayer是有多烂,被收购后出的芯片都是一些很奇怪的产品在用,一个是Windows Sideshow,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Windows Vista时期有一些高端台式机笔记本会在机身上有一个小屏幕?可以在不开机的状态运行一些小程序,查看邮件新闻,播放音乐,还有几个小游戏像是纸牌的玩意?那个就是Windows Sidesshow,实际上是独立一套ARM处理器运行一个精简版的Windows Mobile系统,这玩意估计很多人都没印象,就是一个高价的鸡肋,这里面的处理器就是PortalPlayer做的,初代Tegra只有微软Zune HD一款产品,也没感觉有什么强大的地方,之后的Tegra 2,Tegra3,Tegra 4每一代都是幻灯片吹上天,实际产品一言难尽,每一代处理器部分几乎都是同代垫底的水平,Tegra2 最早的一批双核结果缺指令集,同时期只有Tegra2是缺NEON指令集的,然后首款4核手机处理器Tegra 3连高通双核都打不过,海思的K3V2都比它快,PortalPlayer跟了苹果这么多年真要是有实力苹果早就收了,苹果需要ARM设计团队估计看都没看PortalPlayer转头找了三星 |
当然,DLSS以及RTX光追功能T239都支持 |
![]() |
这个是NV官网上白纸黑字写明白的,毕竟T239的GPU部分是Ampere架构(即30系显卡架构),没必要把这两核心功能点给阉割掉。 据称任天堂将在 25 年 1 月公开 Switch2 信息,将有众多 3A 大作登陆,你有何期待??www.zhihu.com/question/7912007455/answer/69273580167?utm_psn=1892222033741461071 |
![]() |
而且消费者也不用再更具制程、规模以及频率来估计T239的性能了,NV也通过白纸黑字告诉你性能是10x的初代。 实际还得看那句Switch初代十倍图像表现(performance)背后的依据 |
![]() |
毕竟老黄在前不久50系发布会上有典中典的“5070拥有4090 performance”名句,到了实际游戏中大伙才发现得算上DLSS4的4X拼好帧才有相近的帧率表现,所以这个10x到底是啥还不是老黄说了算么? 1. 如果10x代表的是FP32浮点性能表现呢? 已知:Switch 1代掌机/底座模式下,浮点性能是0.16TFlops/0.4TFlops; 那么:Switch 2代掌机/底座模式下,浮点性能是1.60TFlops/4.0TFlops; |
![]() |
但是你并不能直接认为10x浮点性能可以带来10x游戏帧率的提升,因为Ampere架构增加了每个CUDA单元内的FP32 ALU数量,致使FP 32浮点性能虚高。 |
![]() |
从10/20/30系显卡的FP32以及3DMark Time Spy性能上来看——3x FP 32性能提升约等于2x 游戏性能提升。因此,如果10x代表的是FP32浮点性能表现,那么Switch 2实际游戏性能约等于6-7x的Switch 1游戏性能表现。 2. 如果10x代表的是同游戏同分辨率下帧率表现呢? 额,这是就非常难量化说明了…… 因为官方文档仅说明T239支持DLSS,但未具体说明实在DLSS质量/平衡/性能挡位下以及是否开启DLSS FG(即插帧)下对比,而且其实Switch 1上部分游戏是支持开启FSR的。 虽然DLSS 4的TS模型向下兼容,但是在Turing以及Ampere架构20系30系显卡上效率堪忧,我认为T239应该只会支持CNN模型的超分辨率以及光线重构。 |
![]() |
不过考虑到任天堂已经公开了通过帧生成技术提升游戏帧率表现的专利,这里可以认为包含DLSS FG插帧情况下的提升。 |
![]() |
那么,如果参考NV官网DLSS 3的技术说明文档,个人趋向于Switch 2那么Switch 2实际游戏性能约等于5x的Switch 1游戏性能表现。 以上两种情况下,Switch 2性能都在Switch 1的5x倍以上了,你说具体够不够? 4K游戏在帧率上需要的图像性能视作1080P的4倍;1080P 120帧需要的图像性能也可以视作1080P 30帧的4倍;数毛社分析Switch 2直面会PV里《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王国之泪》的1440P60帧(不含DLSS以及FG)的运行情况 这也差不多实现了Switch 1的4-5x的游戏效果 Switch上原来跑1080P 30帧的游戏,现在Switch 2上确实跑4K 30帧/1080P 120帧理论上而言是没问题的。 |
能支持,但是没有毛用。t239 8核a78c+安培架构,支持rt光线追踪+dlss3.5(光线重构),问题安培架构是不支持dlss3.0帧生成,得艾达架构才支持,所以~塞尔达这种4k估计没问题,老头环,黄昏之血,ff7这种阉割下特效座机模式也只能1080p 60fps左右。剩下的没啥好说了,cpu不强但是不至于拖后腿,显卡这面老任对于频率的设定太保守了,注定这台机就是个1050ti高的显卡性能。 |
就老任这几年这坨东西塞一起卖这个价格 换成国内某品牌早就被骂的妈都不认识了 买个电子垃圾,就为了拿老任第一方游戏的游乐场门票 我平等地鄙视每一个电子垃圾 |
就是半个笔记本的3050ti的规格,性能也是一半,理论性能和win掌机的780m核显差不多,实际因为主机专属优化,表现可能略强 |
日本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非要为了卖他那个破机器,浪费那么多好ip 现在移动端,pc,甚至移动+pc双端才是未来趋势。 |
支持dlss没啥问题,但是这个机能支持光追,我不好说。 据传ns2主机模式机能也只是差不多等于1050ti,1050ti开光追,老黄自己都不敢这么搞。 |
重新介绍一下ps5。 是时候把送朋友的国行ns买回来然后拿去破解了,反正ns2提升的那点性能因为起点过低根本没啥意义。 作为一个从小玩儿盗版,最近十来年才开始补票的,对这事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
这颗定制芯片和早先Nvidia出过的T234有挺大关系,这名字看起来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就是Orin芯片,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车用的那些芯片。但T234是给车辆 (智驾)和边缘计算(比如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什么的),所以规模相对要大一些,并不适合直接拿来用。 |
![]() |
Tegra系列的规格表 因此T239是类似方案的定制芯片,只说粗略的硬件规格,T239是低于Orin的,因为面向的功能场景也完全不一样。Switch和Xbox和PS有很大不同,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带屏幕的游戏平板,只是很多时候被放在客厅用而已,加上手柄的总重504克,综合考量它的体积重量和散热,本身就不存在能够和PS/Xbox比性能的可能。所以要用Orin也只能用降低规格降低功耗来实现。 但因为这个“相似”的关系,所以两者工艺和架构应该基本一样,都是三星8nm工艺(网上一月份的的泄露信息又说它可能是5nm代工,因为原版Orin是341m㎡,而T239是200m㎡,但这个没有其他佐证,仅供参考)+Ampere核心的GPU。除此旁边的海力士H58GE6AK8B规格是单片的6GB LPDDR5X,频率不确定,但如果是LPDDR5X的话,可能就是7500MHz,两颗一共12GB。闪存是UFS3.1。 |
![]() |
T234和T239都是ARM架构的CPU,也就是A78的核心,不同点是T234是12核A78AE,T239是8核A78C(但也有一个说法是X1+3*A78+4*A55,同样是早期爆料,仅供参考)。目前能查到的说法里,T239的CUDA核心数量是1536个(完整的Orin是2048个),应该是纯定制的,而非Orin Nano(8核A78AE+1280 CUDA)。 |
![]() |
Nvidia的采访里提到了:T239支持DLSS,也支持G-Sync,有光追核心和Tensor核心。具体的版本支持,应该只是DLSS3,毕竟是Ampere架构,非Ada和Blackwell。如果单纯的论图形性能,我想了一下,它的上限应该就是过去给游戏本用的RTX2050,同样堵塞Ampere核心,但是2048个CUDA核心,考虑到其他部分的优化,所以说上限最多是这个。仅仅从硬件规格来看,Switch2要移植未来的3A,可能还是会受到不少的限制,但这应该也是意料之内的吧。 |
这个U(Tegra-239,以下简称T-239)的规格目前还没有完全披露,从外网流出的部分信息来看,T-239的GPU部分基于NVIDIA的上上代Amphere(安培)架构——(也就是RTX3XXX系列)的核心。采用了三星8NM工艺(用TSMC7NM工艺的Amphere是给超算的,早一些),Amphere架构是支持光追和DLSS(DLSS2)的。 |
![]() |
|
![]() |
PS: RTX2050是其实和RTX3XXX一样是安培架构,但是性能阉割得太厉害,因此NVIDIA将其命名为RTX2050,该CPU属于Laptop(移动端-笔记本)特供GPU。一般用于超极本。RTX-2050性能大概如此(见下图)。而T-239大概理论性能与之相当,不过Swtich2毕竟是掌机,供电和散热应该是无法和超级本相比的,因此T-239的工作频率大概会低一些,因此性能也应该会低一些。 |
![]() |
至于T-239的CPU部分是ARM的A78C,8核心。8-16G内存共享(也有说12G的)。 |
![]() |
按照外网的说法:Switch2的性能大概是PS4的级别(这很任天堂,SWITCH硬件性能其实也是落后一代),不过支持的特效会多一些。该机高特效(不开光追)大概只能流畅720P,上DLSS才能比较流畅的跑1080P。但是都不到60FPS——按照外网说法,不支持光追的Death Stranding(死亡搁浅)开DLSS2在1080P下只能跑到平均34.9FPS,性能拉跨的可以了,大概只能说是“理论上支持光追”。 外网原文:There are many discrepancies, as it is just speculation; for instance, the Dell Vostro substitute shuffles along with the 2050’s 4 GB of VRAM whereas the Nintendo Switch 2 could come with anywhere from 8 GB to 16 GB RAM depending on which rumor you believe more, with12 GBbeing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hoices. Clock rates for the Nvidia Tegra T239 are also unknown, but the original Switch’sTegra X1GPU can hit 768 MHz when docked, so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the Switch 2 GPU’s clock rate will be higher even if Nintendo caps the rate for the sake of power savings. As for being more than a potentialPS4 rival, the argument here is based on the rumored numbered specs for the T239 and Switch 2 (RAM amount, clock rates, memory interface, etc.) and the developer features that could boost the console’s performance. Based on pure speculated numbers, the Nintendo Switch 2 is expected to match and even outperform the PS4, but withDLSS goodnessand the file decompression engine (FDE;Cf. the PS5) included there might be even more to hope for in terms of graphics performance. Leadbetterachievesup to 52 FPS in 720p native on Death Stranding with his Switch 2 substitute, and he also shows gaming at 1080p DLSS quality level is attainable here at an average of 34.9 FPS.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新一代电子垃圾,主机厂应该只有老任能在机器上赚钱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没必要按“落后业界 x 年”来评估任天堂的硬件,沉迷任系游戏的人对极致的性能可能并不敏感。。我自己家里有配台式机,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在玩 1080p60 都够呛的 switch。。现在能提升 10 倍已经算是喜出望外 |
据说这块芯片算力跟1050差不多,毕竟现在pc掌机算力也就勉强1060级别 |
此前就爆料过,Switch2的性能参数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刚发布的Switch 2继续采用NVIDIA GPU芯片,支持光线追踪、DLSS超分技术。 目前尚不清楚这颗GPU的详细规格,而在技术层面确实跟上了时代。 |
![]() |
Switch 2将采用定制版本的NVIDIA Tegra T239芯片,该芯片基于三星8nm工艺打造,支持AdaLovelace GPU部分技术,包括光追和DLSS 3.1。运行内存升级为12GB LPDDR5x,存储空间提供64GB、128GB、256GB或512GB等多个版本。 |
![]() |
屏幕支持HDMI 2.1、10bit色彩、HDR以及4K60Hz输出,掌机模式下可输出最高1080P画面,底座模式下可输出最高4K画面。 任天堂确认,开发者既可以使用原生渲染分辨率,也可以通过DLSS超分缩放到更高分辨率。 不过注意,任天堂只是说的开发者,并没有说玩家,因此暂不清楚在游戏中,玩家是否可以选择开启不同档次的DLSS。 |
![]() |
架构与性能:Ampere基因的“掌机特调” T239基于英伟达Ampere架构定制,虽未采用最新Lovelace架构,但通过优化实现了近似RTX 3050的图形性能36。其GPU集成RT Core(光线追踪核心)和Tensor Core(张量核心),理论图形性能是初代Switch的10倍,可支撑4K电视模式输出及掌机模式的1080P/120Hz高帧率表现56。不过受限于三星8nm工艺和散热设计,实际性能释放更接近“移动版RTX 2050”,但已足够让《塞尔达传说》的草叶多抖三帧 在已公布的《Metroid 4》演示中,可以看到四种性能档次,但未提及DLSS。 |
![]() |
同系列 RTD2173 已支持 4K / 120Hz 输出,若新款性能相当,Switch 2 在底座模式下或能实现同等画质,并兼容 HDR。 |
![]() |
不过,该功能需依赖 DSC(显示流压缩技术),且仅限连接电视时使用。此前有传言称手持模式可能支持 120Hz 动态刷新率(VRR),但分辨率会降低。 关于硬件参数,任天堂表示不会分享更多细节,更希望玩家专注于游戏体验价值。 |
![]() |
T239芯片让Switch2成为首款支持光追与DLSS的掌机,但其设计哲学仍是“体验优先于参数”——通过技术克制实现性能、画质与续航的微妙平衡。 玩家或许无法体验PC级的全开光追,但能在便携设备上感受“林克盾牌的反光细节”,已是任天堂式创新的胜利。至于这块芯片能否真正“驯服”4K/光追?答案或许藏在2025年6月发售后的第一波游戏评测中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