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英伟达表示 NS2 的图形性能是 NS 的 10 倍,如何评价该观点?你对 NS2 有什么期待? -> 正文阅读 |
|
[数码]英伟达表示 NS2 的图形性能是 NS 的 10 倍,如何评价该观点?你对 NS2 有什么期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官方称 Switch 2 配备了“由英伟达定制的处理器”,但没有透露具体性能信息。 昨日晚间,英伟达官方博客发文称,经过 1000 个工程师年(eng… |
3Dmark WLEU跑分,骁龙8E是7300分,骁龙855是860分,骁龙845是460分。 以GFxbench的曼哈顿3.1为基准,骁龙8E是392,骁龙855是71,骁龙845是61。 手机端的GPU性能七年间也提升了差不多10倍左右,而且Tegra X1还是2015年的处理器,性能上连A9x都打不过,跟骁龙845更是没法比。 大伙对Switch2有期待很正常,但是对Switch2的处理器性能有期待,我觉得那是还不够了解任天堂。 这个U,不就是车端下放吗?不会真觉得任天堂良心发现给大伙好东西吧。 当然也有好消息,任天堂的出货量肯定比车端用的多,所以OrinX系列应该要降价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Nintendo Switch 1 使用的是定制版的 Nvidia Tegra X1 SoC,制程为台积电 20nm 节点,和标准版 Nvidia Tegra X1 SoC 有点不一样的是其中的 A53 簇被禁用了(至少从 user 角度是看不到的),所以 CPU 内核部分其实只有一个 4 个 A57 内核簇。 Nintendo Switch 2 则是新的定制版 Nvidia Tegra T239 (代号 "Drake"),目前已知的规格是提供了 8 个 Cortex-A78AE CPU 内核,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 T234(Jetson AGX Orin 上的 SoC)的阉割版。 我们假设这个 T239 的 A78AE 单核性能和 T234 里的 A78AE 相当的,那我们就可以依据 NVIDIA 的幻灯片得出其性能: |
![]() |
作为对比,我这里发一些以前测试过的数据: 首先是 vivo iQOO 11s 里的 A710(表格里写了 X3,因为我用了 X3 一样的测试参数) |
![]() |
|
![]() |
还有 CPU2017 的: |
![]() |
基本上单核性能和 A710 相比是有 15~20% 的性能差距,如果使用更先进的制程(现在的猜测是 5nm 级别,而原 T234 是 8nm)的话,这个差距完全有可能追回来。 和目前比较先进的 X3 内核相比差距挺远的(大概是 X3 的 53.8%),这就没法靠制程追上来: |
![]() |
T234 的 GPU 配置如下图: |
![]() |
|
![]() |
T239 据闻阉割了一半,因此大家认为其浮点性能大约是 2.65 TFLOPS。 Tegra X1 的 FP32 性能一般认为是 512GFLOPS 左右,NS2 在这方面的性能应该是 NS1 的 5.2 倍左右。 在内存带宽方面,T234 是 205GB/s,目前猜测的 T239 是 120GB/s 级别,而 NS1 的实测全核内存读取带宽大约是 7.55 GB/s: |
![]() |
假设 T239 的实测内存带宽打个 8 折,那就是 NS2 的内存带宽大约是 NS1 的 12.7 倍。 T234 和 T239 的 GPU 都是 Ampere,里面集成了 Tensor Core,能至少提供 DLSS 2.x 支持,在掌机模式下,启用 UltraPerformance 模式的话,实际渲染像素只需要输出像素的 1/9。 |
![]() |
从各方面来看,我觉得 NVIDIA 说的 10 倍性能应该是不考虑 DLSS-SR 因素的,至少内存带宽和 GPU 性能是非常配得上这个说法的。 功耗方面,T234 的 8C 版本大约是 15-40 瓦,T239 如果使用 5nm 并且削减了部分性能的话,降低到 7-20 瓦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
![]() |
我觉得 NS2 有戏。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其实早年PS4发售时,相关部门的系统架构师马克·塞尔尼(今天PS5 Pro他依旧担任该职务)就曾表示过“PS4性能是PS3 10倍http://news.yzz.cn/foreign/201308-670720.shtm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现在我们都知道浮点算力方面PS4是1.84(TFLOPS),为0.23的PS3的大约8倍—— |
![]() |
但也没有人说这就是什么“索氏对比法”,即便考虑到ROG Ally那种双发射(有意思是PS5 Pro虽然也是RDNA 3,但它没采用双发射设计)的情况,不同架构的浮点算力也没法直接代换成游戏性能。典型就是大家熟悉的一代神卡GTX 1060,它较之上代GTX 980无论浮点算力(4.375对4.981)还是Time Spy跑分(4200对4400)都落后,也不存在后面RTX家族的光追、DLSS加成——但实测游戏性能较之GTX 980依旧不落下风,甚至稍占上风。 |
![]() |
个中原因即便不了解游戏开发,普通硬件爱好者也能答出一点来——1060的显存要比980更大(6GB对4GB),至少在运行当年的《古墓丽影:崛起》《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等,1080P开4档以上便会吃掉超4GB显存的游戏时,它能有更高的效率。PS4作为拥有8GB统一内存(理论上它的GPU能吃到至少4GB,实际还不止)的新一代,这块显然不是256MB+256MB的PS3可比——本来浮点就有8倍优势,再考虑架构、显存等综合因素,得出10倍的结论完全可以接受。 现在我们来看Switch,初代Switch的GPU是256 CUDA的麦克斯韦架构(GTX 900那一代),恰好和移动端920MX独显完全一样。920MX后来还被NVIDIA官方超频成MX110继续发售,应该有同学用过搭载这两个显卡的笔记本。 |
![]() |
满血920MX的浮点算力是0.5084 TFLOPS,Time Spy跑分约380;初代Switch主机模式是0.3932 TFLOPS(因为降低了运行频率),跑分我们能大致换算出来是约290。不玩“X氏对比法”,直接提升10倍的话,那就是分别5.084算力和2900跑分——这个数字其实也不太夸张,ROG Ally在25W下就已经是约2700跑分很接近了,Switch 2在底座模式下当不至于比这个还低。 至于Switch 2的GPU现在基本确定是1536 CUDA的安培架构了(RTX 30那一代),核心规模数是移动端RTX 3050独显(4GB版本)的3/4。满血3050是7.127算力和约4900跑分——悲观一点我们按Switch 2直接砍半计算,分别3.563和2450,其实也分别是上一代的约9倍和8.3倍了。再考虑上架构和显存等因素,这个10倍同样水到渠成。 Switch 2的性能放在本世代确实不算出彩,新一代Windows掌机已经足够稳压它。但大家duck不必认为所谓10倍就一定是“黄氏”或“任氏”对比法——这个说法至少较之“5070打4090”要靠谱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 如何评价任天堂新游戏机 Switch2 ?与第一代相比,有哪些亮点?82 赞同 · 39 评论回答 |
![]() |
任天堂 Switch 2 首支预告片公开,视频中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176 赞同 · 77 评论回答 |
![]() |
为什么2024年PSP和NDS重新开始流行?49 赞同 · 11 评论回答 |
![]() |
腾讯的裸眼3D PC游戏掌机“3D One”来了,这到底算“掌机”还是“臂机”?34 赞同 · 5 评论回答 |
![]() |
参考^http://news.yzz.cn/foreign/201308-670720.shtml |
Nvidia还说5070游戏性能和4090打平呢。 没意外的话,NS2的芯片已经是两年前的产物了。以前我还相信优化和专属系统能创造奇迹,现在意识到,再怎么动脑子,20L的东西还是塞不进5L的盒子里。 不过还好,我本身就没有对NS2,或者任天堂的机器,有什么在性能上的高期待。毕竟当年N64之类性能领头的时候我还不认识任天堂,在我印象里的任天堂主机都是主打一个巧,吸引我的是所谓的“满屏游戏性”。 不过没有高期待不代表没有期待,追求游戏性不代表放弃画面。旷野之息我玩的很享受,但森林里掉帧也很不爽;王国之泪也不错,但帧数和分辨率一言难尽,尤其是盗版玩家体验比正版好太多的情况。 至于NS2,这个10倍是否属实,能体现多少到画面上,我不知道。至于光追和DLSS之类的,我个人很难把这些技术和任天堂的机器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如果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能在NS2上跑1440p@120hz,或者2160p@60hz我就很满意啦。 |
我再次提醒各位 10帧不卡,20帧流畅,30帧电竞 这个十几年前的老梗,说的也是1080P 这十几年来芯片性能的进步,我觉得不需要多说 |
不要对掌机的性能抱有期待。 我的烂脑娃掌机,不插电玩幻兽帕鲁只能玩50分钟。 掌机就不该给30W的性能,8-12W才有体验。 8-12W就是天顶星科技性能也就那样吧。 |
ns1最大毛病其实不是性能,而是4gb内存限制搞得很多游戏疯狂砍纹理都挤不进去。现在也就12g,我觉得还是很危险,现在内存都白菜了你搞个16g不好么?xss现在就是因为10gb导致很多游戏上不了。12g抠掉系统占用实际能用也就10g最多了,很难讲接下来3~4年以后够不够,3a即使是1080p现在游戏也膨胀很厉害了。 |
![]() |
往好点想是老黄有可能吧GPUDirect Storage下放到ns2上,那样对内存的压力就小点了。毕竟sd卡都要tf express了 ,那你对速率要求增加这么多总得有点理由把,人性能高得多的win掌机都只用tf。 总不能真是收了闪迪的钱吧。 |
![]() |
|
其实没啥问题,毕竟说的是性能10倍,没说帧率10倍,帧率10倍还有可能是dlss搞出来的提升,但性能10倍肯定就是实打实的光栅性能十倍。 至于为什么能提升这么多?并非因为ns2很强,而是因为ns的机能实在是太太太弱了。所以哪怕性能提升10倍的ns2,在主机模式下,也比本世代所有游戏主机都要弱。 我最期待的其实是希望有更多的游戏加持了dlss从而让ns2能够在4k电视上输出一个能看的效果。不过,大概可能不太容易做到吧。 |
三星8nm工艺的ns2:续航孱弱,性能弱鸡的工业垃圾; 台积电4nm工艺的ns2:续航增加20%,或者续航不变cpu和gpu性能提升至少25%。 |
首先目前除了 8nm T239 8C+1024sp(1280sp 是不可能的, 满血 Orin 12C+2048sp, Orin nano 最多就是 8C+1024sp 封顶), 没有任何可信来源能支撑所谓的 T234 5nm 的说法. 毕竟 Orin nano 开始出货也都是 23 年的事情, 那批 orin nano 疑似还是 T234 砍的, 然后去年年初降价版 Orin nano 才是原生 T239. 至于10倍图形性能的说法, 新模型的 DLSS2 肯定要占一半的, 老机型没多少游戏开了 TAAU, 开了 TAAU 游戏玩过都知道, 对比掌机模式差距是在太大了. 估计老黄肯定是要对比没 TAAU 且在老平台没超频的游戏(部分游戏 GPU 频率 其次就是功耗, 老 20nm X1 能 SoC 应该是能跑到 15W, 新 FinFET 的 16nm 的底座模式基本最高也就 10W 水平了, NS2 的底座模式明显就是冲着吃满 25W 去的(即能跑满 T239 的标称最高频率), 在不算能效进步的情况下, 目测性能释放就能带来两倍性能. 剩下体现到规模+新工艺能效, 算 2.5x 其实也算是合理, 10倍就是那么出来的. 但是掌机模式的话, 大家也都看到了极端情况下的续航下降. 老 NS 掌机模式下部分游戏有 GPU 460Mhz 的 Undocked 3, 考虑到NS2掌机模式不一定开 DLSS2(这玩意也要吃性能, 但是低原生分辨率下 SR 的性价比不够高), 所以目测 NS2 的掌机模式的提升幅度就要茶地那意思. 以及有些看到机圈拿 GFXBench/WLE 直接对比就烦, 几年前手机的性能压力测试稳定性差的一塌糊涂, 1100 分的 865 稳定性普遍都是 70% 不到, 即 800 分不到, 而 Docked 模式的 X1 基本能跑到 500 分左右. 考虑到实际的游戏中手机要分更多功耗给 CPU, 等于说 Switch 底座模式基本还是能跟 2020 年安卓旗舰打一打.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任天堂的Switch 2 掌机生命周期会非常长,必然要考虑未来的因素。 所以虽然硬件+软件齐刷刷涨价,但是放到未来几年来看,应该不算很贵。 同理,任天堂Switch 2虽然性能增长不少,但是长远看依然是低性能主机。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菊花!你看看人家怎么照顾自己国家人的! 自己国家语言的NS2合人民币2400元!只有日语! 包含其他国家语言的NS2合人民币3400元!差了整整1000人民币! 这个才叫给家人谋福利!这是真爱国!真民族企业!民族情绪价值拉满,还真诚。 好的,以上就是NS2的全部优点。 当然对我来说是缺点,我凭什么为了你们国家买单多掏这1000呢 锁语言不说,你还锁实体卡,用什么密钥,我都买实体卡了,是冲着你这密钥买的吗? 回答我!looking my eyes!!! 掌机最大支持1080p 120hz,主机最大支持4k 60hz,听起来真的很美好,那么问题来了,你猜我信不信,你当我是头一回买任天堂的掌机吗,首发游戏方面,除了马车9没一个期待的。 |
十倍性能是肯定的,否则不用发布了,因为你现在去极客湾天梯图里找ns1,拉到最下面那个就是。十倍性能是天玑9200+/高通8s根3/苹果a15/前面两个都是2024千元机的配置,完全符合任天堂一贯的习性。 gpu方面,十倍的性能大概是天玑9200+/高通8很2。不到苹果a17pro的样子。远超a15了。如果是算上dlss才超过9200+那反而说不过去。下半年9300+都要开始千元机了。 同时也可以看出来三星工艺加持下,ns2成本低的很。 |
最大关键还是Switch初代十倍图像表现(performance)背后的依据是啥 |
![]() |
毕竟老黄在前不久50系发布会上有典中典的“5070拥有4090 performance”名句,到了实际游戏中大伙才发现得算上DLSS4的4X拼好帧才有相近的帧率表现,所以这个10x到底是啥还不是老黄说了算么? 1. 如果10x代表的是FP32浮点性能表现呢? 已知:Switch 1代掌机/底座模式下,浮点性能是0.16TFlops/0.4TFlops; 那么:Switch 2代掌机/底座模式下,浮点性能是1.60TFlops/4.0TFlops; |
![]() |
但是你并不能直接认为10x浮点性能可以带来10x游戏帧率的提升,因为Ampere架构增加了每个CUDA单元内的FP32 ALU数量,致使FP 32浮点性能虚高。 |
![]() |
从10/20/30系显卡的FP32以及3DMark Time Spy性能上来看——3x FP 32性能提升约等于2x 游戏性能提升。因此,如果10x代表的是FP32浮点性能表现,那么Switch 2实际游戏性能约等于6-7x的Switch 1游戏性能表现。 2. 如果10x代表的是同游戏同分辨率下帧率表现呢? 额,这是就非常难量化说明了…… 因为官方文档仅说明T239支持DLSS,但未具体说明实在DLSS质量/平衡/性能挡位下以及是否开启DLSS FG(即插帧)下对比,而且其实Switch 1上部分游戏是支持开启FSR的。 虽然DLSS 4的TS模型向下兼容,但是在Turing以及Ampere架构20系30系显卡上效率堪忧,我认为T239应该只会支持CNN模型的超分辨率以及光线重构。 |
![]() |
不过考虑到任天堂已经公开了通过帧生成技术提升游戏帧率表现的专利,这里可以认为包含DLSS FG插帧情况下的提升。 那么,如果参考NV官网DLSS 3的技术说明文档,个人趋向于Switch 2那么Switch 2原生游戏性能约等于5x的Switch 1游戏性能表现。 这点提升够么?以上两种情况下,Switch 2的图像性能都在Switch 1的5-6x倍以上了,你说具体够不够?4K游戏在帧率上需要的图像性能视作1080P的4倍;1080P 120帧需要的图像性能也可以视作1080P 30帧的4倍;数毛社分析Switch 2直面会PV里《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王国之泪》的1440P输出(不含DLSS以及FG)的运行情况 Switch上原来跑1080P 30帧的游戏,现在Switch 2上确实跑4K 30帧/1080P 120帧理论上而言是没问题的。 另一方面,除了GPU性能外,其实CPU性能对于游戏也至关重要。 现阶段即使排除Ampere架构FP 32虚高部分,底座模式下Switch 2的GPU图形性能依然是超过PS4(非Pro),与此同时8C A78C的CPU性能比起PS4和Xbox one上的8C Jaguar要强上太多了。 |
![]() |
同样采用8C Jaguar架构的AMD Athlon5150性能:R15分数单核33,多核244…… 即使T239的8A78C仅运行在@1-1.1GHz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提供3-4x于PS4上那颗8* Jaguar@1.6GHz,这也就是为什么三方开始愿意将PS4时代游戏移植到Switch 2上,甚至可以提供更好的画面以及帧率。 |
2025年用三星8nm造芯片,亏你老任想得出来。 听说2077也要上NS2了,我就用强尼·手银的一句名台词预言下NS2的芯片吧: |
![]() |
|
所以说为什么要反垄断,看看任天堂,掌机领域没对手,就为所欲为。 2025年了,隔壁ps5和xbox都快走到末期了,任天堂拿个ps4时代性能的机器出来,说实话现在最便宜的8e手机都卖到两千多了,你这掌机性能不如8e(8e都说多了8gen3都打不过),还没有手机那些外围配置,居然卖3000多,一部机器起码赚两千哦。索尼和微软卖主机都不挣钱,任天堂是两头吃。 |
这个十倍来自英伟达,所以水分多少需要第一个考虑,英伟达自古以来都爱把dlss和各类拼好帧都算成性能提升,恰好上一代不支持dlss,这次的安培架构明显支持,所以十倍到底有没有算上dlss的提升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如果是实打实的十倍提升,switch一代底座模式是393 GFLOPS, 那十倍也不到4Tflops,大概和Xbox Series S 差不多,勉强够到九代主机的最低性能,并不算惊喜,但相较于switch初代,对第三方厂商来说这点性能还是足够惊喜的,阉割阉割上上dlss怎么也能满足好几年的3a搬上去了。 |
哈哈,没有任何期待 所有的NS2,都赶不上崛起对我的吸引力大, 当初也就是因为崛起的宣传片,所以我才入手了NS一代,甚至在崛起还没有正式出来之后,我不得不买了一张GU的卡带来过渡 现在NS2出来,价格提升了很多,游戏还更贵,存储也更贵,但是没有新一代的怪猎大作护航,我买NS回来干嘛呢?继续玩崛起吗?那和我现在的NS1代有何区别?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符合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NS是八年前发布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手头有个MX570的独显,三年前的笔记本自带,默认跑Time Spy是2800多分。它的规格是2048个CUDA,Ampere架构,1.15GHz。功耗在25w左右。 NS2是同样的Ampere架构,1536CUDA,底座模式下1GHz,未披露内存带宽数据,但应该比不上独显,乐观预计大概率等效一个2000 Time Spy的笔记本N卡。弱于6800U和7840U的核显。也弱于intel U5和U7的核显。 原先NS1是个256 cuda的maxwell,768MHz,大致相当于GT750 35%的性能。TS 2000分也就比GTX 760略强一点,10倍应该是没有的。 对于NS2啥评价呢?老任的主机从来就不是主打机能的。主卖的是便宜和游戏阵容。但NS2是不是有点太贵了,游戏也贵得一批。那还不如玩原神呢(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