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华为的对手真的从来不是小米吗? -> 正文阅读 |
|
[数码]华为的对手真的从来不是小米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华为的对手真的从来不是小米吗 [图片] |
臺灣的科技業把科技公司粗略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叫系統廠, 一種叫ic廠, Ic廠的主業是開發半導體零部件, 比如設計ic, fpga定制, 賣ip之類的, 有名的ic廠比如高通,博通,nvidia,intel 系統廠就是買各家ic廠的零部件, 來拼裝出產品拿來賣, 比如聯想,華碩,小米...等等, 除了這兩類, 還有一種稀有公司, 是兩個都有, 比如蘋果, 蘋果的cpu是自己設計的, 但基帶還有其他ic是買廠商的, 系統是自己寫的, 可以說從上游到下游全都涉及了, 這種就是第三種, 第三種公司往往有系統廠難以達到的軟硬一體優勢, 也就是軟硬體能配合得特別好, 能做到系統廠無法達到的技術水準, 原因很簡單,上下游都是自家的, 好搞。 華為就是稀有的第三種, 也是中國唯一有這個規模, 能達到這個水準的第三種公司, 小米是系統廠, 拆開小米的一切產品你會看到無數供應商的零件, 就是沒有小米自己的任何東西, 在技術力上, 小米跟華為確實不是競爭對手, 如果要比ic設計實力, 那是海思跟高通比, 跟你小米也沒有一點關係。 |
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华为获8个奖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个。小米喜提二等奖一枚。 小米也有大幅度领先于华为的地方,例如2023年,小米投诉量比华为高出160%。并斩获家电类投诉量冠军称号。 |
华为给了三年时间,友商用这三年时间把苹果又送上了第一的宝座。 三年后,华为回归,又一次把苹果拉下来,这就是事实。 华为:干翻bba |
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局统计: 华为授权苹果技术专利805项,苹果授权华为专利79项。 网上可查。 对了,请问小米授权苹果的技术专利多少项呀,收了多少技术专利费呀? 麻烦小米水军、米粉出来解释一下。 |
我一直有个疑惑,华为高端机型抢的主要是苹果的市场份额,而中低端手机被大家认为是一坨屎,抢不过小米,那对小米来说是赢两次啊,这种友商简直可以叫声“义父”啊。 为啥米粉恨不得华为原地爆炸? |
有这样一家公司,走性价比路线 说自己造福老百姓,把手机的价格打了下来 但宣传自己是北京现金王,创始人还在中国富豪榜第十 还有一家公司,被人说成智商税产品 体量比友商大了十倍多 结果,把创始人和一大堆高管绑在一起,都没有友商老板有钱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
如果以华为为单位,2023年,小米的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分别为0.38、0.22和0.12个华为。 作为对比,苹果的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分别为3.81、7.80和1.28个华为;三星电子的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分别为1.97、0.41和0.91个华为。 华为拿小米当对手,是嫌自己跟国际大厂、尤其是苹果的差距还不够大吗? |
说个最简单的,华为被卡脖子的几年,流失掉的市场份额,被谁抢走最多,谁就是华为最大的对手。 |
抖个机灵 |
![]() |
|
正常来说,M公司和H公司是竞争对手的话,H公司被制裁没有产品力的时候,那么M公司会吃掉H公司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当H公司被制裁的时候,吃掉H公司市场份额的却是A公司!所以H公司和A公司才是竞争对手! 小米走的路线是贸为主,华为是技为主,本来就是两个赛道的,怎么可能是竞争对手呢。 另外一点,就极端米粉那些作为,购买华为产品的用户很少会去购买小米的产品。 |
怎么说呢,小米就相当于印度,能买全世界的武器,无论欧美还是俄罗斯,大家都愿意高价卖给小米,也不怕小米自己研发复制,毕竟自研了坦克战机航母,核心技术还得出去买。 而华为就像中国,没有一点安全感,所有东西都要自己掌握了,造出来,然后再超越他们才行,所以一直被制裁。 而小米和华为的关系,就像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一样。印度总以为人口差不多,就是和中国一样的超级大国了,甚至没几年就能超越了。 而中国从来没把印度放在眼里,毕竟把他当对手,不是侮辱人吗…… 所以只要有中国的地方,总有印度来碰瓷。就是这么个事儿吧,大差不差…… 印度阿三被誉为网络五常之首。而国内某群体在网络上的声量比之印度阿三有过之而不及…… |
当然不是粗粮 真正的对手是良心 |
华为的对手是它进入的那个领域里面流量最大的一家,小米也属于其中之一,缺流量的时候就阴阳一下,夸一下自己顺带拉踩一下。 比如刚开始车圈比亚迪流量大,问界发布就碰瓷比亚迪,某家天天自燃,我们零自燃,这质量在我们那里都出不了厂,我们卷价值,他们卷价格,智驾特斯拉小鹏流量大,就拉着小鹏踩aeb,suv理想卖得好,就对着抄,增程卖得好就抄增程,你们500w内最好,我就1000w以内最好,顺带黑一下外观和质量,断轴。 小米在手机圈流量大,就拉着黑,你有红米,我就搞个荣耀,顺带踩一下小米,各种产品发布要顺带阴阳一下,各种字研, 你用你买办,我用我有难。 我用国产是扶持供应链,你用国产是贴牌,组装厂 你的产品出新东西是供应商技术成熟,没核心技术,我用是遥遥领先。 后面小米进入汽车领域流量也很大: 问界s7发布会就说’只有车机不好的厂商才用支架‘,铺天盖地你的支架我的智驾,转头自家商城就上架支架,还卖的很贵 ,赢两次。 尊界发布之后,阴阳暗示,抄袭是没有未来的,还要拉踩一波,也不看下自家的智界R7和享界,直接复制就不叫抄袭,叫拟合。 还有个红枫影像,WiFi7 一系列追着黑。 所以华为就是每次缺流量的话,拉踩小米然后吹一下自己肯定是没错的,雷军也自带流量,米粉也多,还能有来有回,别的厂商加起来都不够他一块打的。 此外华为商业模式和小米的商业模式天然对立 华为是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高收益,而且是想要垄断的模式,非常需要高额利润的,因为华为体量大,华为的主营业务都会投入巨量的研发资金,因为投入大,所以产品利润必须特别高,所以华为一定要做高端,只有高端品牌才有高额利润。 高端就要讲故事慢慢积累,比如芯片或者是做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像iPhone4,产品讲故事,前者后者苹果,拉踩也是一步,还有比如绑定一些精神属性,比如爱国,比如商务,用苹果的都是小姐,用华为的都是老板,划分人群,划分阶级,比如爵士,比如饱和式攻击。 子品牌拉踩,国产小米第一个推出子品牌红米利用国产供应链,很快占据中国市场销量第一位,后续华为推出荣耀,不打红米,而是贴身打小米,自动就容易立住小米比华为低一个档次的形象,这一招很高 华为要开始打知名度一定是拉踩行业流量最好的,踩完如果出了几款爆款,如果品牌立住了,就开始立高冷人设,看你一眼就算我输,没立住就一直踩不断重复。因为研发投入高,再加上产品迭代速度快,总有几款好产品,比如mate40,p40,问界m9,芯片 但是产品这东西不是投钱就一定能做好,科技树也可能点歪,华为会做很多垃圾产品,比如好几款问界m7,比如好几款智界s7,享界,比如,mate1,mate50,nova 11se,就算产品很垃圾但是利润一定要高。 华为最大的问题在主营领域是要做垄断的,就是高端中端低端,我都要,而且利润都要高,对手不管什么人,黑的白的我都来,高端手机2w的也要卖,2000的手机上680也要卖,鼎桥也卖,智选也卖,富人的钱也赚,穷人的钱也坑。 小米体量小,研发投入没那么多钱,所以它最开始只能搞模式创新,他是搞性价比,薄利多销,硬件利润低,但是软件服务利润高,以时间换空间,供应链出货量越大,成本越低,元器件也会随着时间降价,卖的越久,利润越高。 小米营销策略和华为的策略有点不同,第一点就是列参数,给用户普及各种配置,什么摄像头,屏幕,芯片跑分,机身,这种有点像PC端的打发 3060是不可能碰4060的, 第二点就是追逐市场热点,比如屌丝文化,在10年代特别火,比如极客文化,发烧友,为发烧而生,小米汽车的雷军开车门,防嗮,多种形象的营销。 第三点就是创意比如全面屏,比如早期MIUI ,比如小米杂货铺衍生的小米生态 第四点就是越级对标,也就是碰瓷, 比如早期1999碰瓷苹果,三星,摩托罗拉,后期的各种友商,列参数,列价格对比,汽车领域的特斯拉。 小米每进入新领域都是从低往高打,首先会给用户普及各种产品参数,然后用着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和不错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价格,契合市场当前流行的营销,很快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很容易出爆品,比如手环,空调,各种小家电,而后就是因为利润低导致后续迭代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竞争力下降。 小米汽车就是雷军就是另外一种打法,预留足够的毛利率,质量优秀的情况下,外形,功能都有不错的性价比,价格也在中高的范围,而且小米也通过时间和各种投资,积累很多资本,后续迭代会有不错的研发投入。 说一下体量 24年华为前三季度营收5859亿、利润628.7亿:研发投入1200亿 |
![]() |
小米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569.0亿元,净利润146.3亿元,研发投入167亿 |
![]() |
差距大概是一倍,但是华为主营业务还有很大部分是通信和B端的,华为和小米主要竞争是消费者业务,所以实际差距不大,而且随着汽车业务的扩大会不断缩小。 所以小米是华为在国内和全球消费者业务很强力的竞争对手。 最后手机无法区分阶级,车可以有很多台,手机也可以有好几部,用1w手机的不一定不会买2000的备用机,月薪三千的也可以分12期买1w的手机,一家人也可能有人用小米,有人用华为,有人用苹果,有人用红米,竞争无处不在 |
啊?某品牌也要进军精密空调,算力芯片,光伏产业,通讯基站这些了吗? |
华为在当年被世界第一帝国围追堵截的时候,抛售了某条业务线下的一个子品牌,售价2000亿 小米?小米只是这个子品牌的对手罢了,到现在为止都是 |
华为对抗的是美国。 小米要撕逼的是华为。 华为手机倒下时,抢走份额的是苹果。 小米用性价比感动自己和米粉,可米粉很少去撕苹果,和果粉掰扯性价比。 我家里电脑、手机、路由器、扫地机器人,一堆小米产品,但我厌恶小米的营销手段——把自己的消费者圈子打造成粪圈。这简直快赶上xie教了。 看到评论区的发言,我补充几句:我不会和任何粉争辩,你要坚持那就是你赢,我什么粉都不是,我是一个理性的中国人。 |
我既不是花粉也不是米粉,但是我一直在观察这两家公司,抛开粉丝们之间的争斗,我尽量中立的说说他们的区别。 小米是家上市公司,它的使命就是追求市值,追求利润,追求规模。 华为不一样,华为就是单纯的怕死。 所以我们能看到小米的经营方针是很稳健的,不追求一步登天,追求稳扎稳打。看清楚的领域,就多投入一些,看不清楚的,就投一点试试,不行就及时止损。小米的特点就是顺势而为,追逐风口。从MIUI,米聊,到手机,到智能家居,到汽车,每一次风口都踩的极好极准,不成功的米聊果断就砍掉了,SOC一代不成功也果断砍掉了。正是因为雷军不激进,踩点好,所以小米实际上是以很小的资金量就成长起来了,第一轮投资仅仅以500万美金启动,等做出一轮成绩之后,很快就估值过10亿了,再适度进行融资,融资节奏处理的极好,所以小米上市以后,雷军还能手握24%的股权,这在500强这种量级的企业里,是非常罕见的。老一代的BAT这些企业,创始人股权都稀释的非常少了,新一代的也只有和字节是股权相对集中的。以雷军的融资能力,百亿千亿都不是问题,但是股份就很难保住那么多了。所以小米的确如他们宣传的那样,不光是产品很有性价比,资金的使用,股份的使用都是很有性价比的。以性价比为经营哲学,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小米,稳步发展,没有惊喜,也没有惊吓,产值和规模稳步向上。 华为在2007年之前,可谓是跌跌撞撞,几乎没几天好日子,任正非压力大到甚至都走到了抑郁症的边缘,从过去惨痛的经历中,华为获得的最大教训就是,技术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是华为梦寐以求的护城河,所以我们会看到华为这十几年来疯狂的研发投入。没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华为就睡不着觉,总觉得自己明天就要死了,这是刻到骨子里的危机意识。所有事关生死的领域,都必须握在自己手里,必须自主可控,所以你看现在华为搞的东西:芯片,操作系统,AI,通讯,手机,汽车,每个领域都有市值万亿美金的公司,而华为是全都要,只要少一个,它就觉得不安全,而这几个领域,没有一个对手是好弄的,都是要拼上身家性命才能获得一席之地的。好在华为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有个谁都比不上的杀手锏,那就是组织力。所谓组织力的意思是一万人的部队你能不能发挥出一万人的战斗力,无论是军队还是企业,到了这种规模,内耗都是极为夸张的,为什么430万国军打不过120万解放军,组织力就是最根本的答案。华为的组织力大概是全球第一的水平,20万人的巨型公司,像个百人公司一样,有着灵活的身段和极高的效率,这就让华为的研发投入效益极高,华为花1块RMB,大概比的过美国同行花半个美金,而华为疯了一般的投入研发,就是要把自己的优势放大到最大,而要支撑华为投入如此高的研发投入,还要支持公司内员工每年700亿的分红,就需要非常多的利润。而要获取这么多利润,又要在很多的领域投入非常多的研发。华为像是在走钢丝,走的非常极限,一个最怕死的公司,却做着最作死的行为。 所以华为的对手是小米吗?算起来也可以说是的,华为在汽车,手机,智能家居领域都和小米有竞争,但是,华为的目标从来不是小米,而小米的目标是华为。在手机领域,苹果是华为最大的对手,华为看中的是高端高溢价的市场,实际上和小米的竞争是错位的。在汽车市场,两者也是错位竞争,直接冲突不大,在 IOT市场,华为发力并不多,现在基本是小米领先。 但在其他领域,华为的对手是微软,谷歌,高通,爱立信,思科,英伟达,特斯拉,甲骨文,亚马逊,Openai等等。。。这些竞争对手的规模加起来,也就相当于100个左右的小米,当然这么说也不公平,小米自己的对手也值好多个小米。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预测,小米还会顺着这条稳健的路走下去,如果小米资金充裕了,他们也会投入更多的研发,开辟更多的赛道,也许每年能保持10-30%的增长,还能持续5-10年。而华为呢,在美国的全力打压下,如果它玩崩了,会死的很惨,会被拆分肢解,但是如果华为熬过去了,它的成长性会非常可怕,可怕到难以想象。 今天再展开多说一点,我们古人所崇尚的天人合一是个什么概念?天是指天道,可以理解成万物运行的规律,所以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做的事情要符合规律,两者要相配,这样才能成功。我们就拿毛教员来举例,在井冈山确认了游击战的战略思想,这是符合当时环境的最佳战略,不和强大敌军正面对抗,用游击战的方法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伺机削弱敌人,壮大自己,这是教员找到的天道。但是游击战对队伍的素质要求极高,于是毛教员后来就进行了土地改革,三湾改编等一系列动作,逐部将红军打造成适合游击战的组织,后来再经过反围剿和长征的反复磨练,最终打造出这支战无不胜的红军。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我们再看华为,也完全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发展的,首先任正非抓住的战略就是发展技术,通过先进技术的落地,换来可观的利润,再将大部分利润投入到研发当中,获得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再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利润,如此无限循环。所以我们看到华为多次砸锅卖铁的进行研发,无论是早期的借高利贷研发交换机,中间几十亿押注3G技术,后来成立海思每年必须烧光4亿美金,每年给海内外各大高校捐款合作,现在每年投入1600亿资金研发,都是基于技术为本这种战略思想,这就是华为所找到的天道。 接下来华为要做的,就是打造适合这种战略的队伍,所以我们会看到,华为对人才的重视,从90年代就开始高薪从各大名校招收人才,到现在聚集了20万的各种人才,甚至还有数百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等等,其次华为建立了集体制的股东架构,创始人只保留0.6%的股权,99.4%的股份都分配给14万普通员工,每年光是薪资就是国内同行最高,就算对比谷歌苹果也处在一个等级,更不用说每年高达数百亿的股东分红,这基本上就是全球最狠的分钱机制。在当今的社会,企业不可能要求员工像红军那样为了理想而牺牲,但是可以为了金钱而奋斗,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是任正非的远见和魄力。 仅仅是会分钱还不够,1998年,华为在IBM帮助下启动了长达十年,以IPD为先导的组织变革,这场变革目的就是打破大公司内的官僚体系,强行进行组织再造,就是要追求红军那样的效率和执行力,为此任正非下令,所有阻扰变革的人一律开除,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强行落地,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这就是华为的三湾改编。在之后的十多年里面,华为的队伍仍在不断地经受磨练。 至此,华为终于完成了天人合一的企业构建,从2007年开始,华为逐步进入高速且平稳发展的快车道,在华为进入的重点产业赛道中,几乎无往而不利,被人戏称为行业百草枯。给光伏产业搞技术支持,发现当时的逆变器不太行,随便做了一下,就变成行业中的绝对老大,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直到2019年,美国对华为史无前例的打压来临,华为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到了2023年,我们都听到了那句话: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经受住了考验,度过了企业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现在的华为,在全球前十的科技企业面前,虽然还显得很弱小,但是战场就在眼前,华为已经在各条战线上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在420万国军面前,我们120万解放军何曾退缩过! 所以,这样的华为,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我真的不敢想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日本这边的话,确实不是。 华为曾经的对手是小米子品牌poco,以及京瓷、夏普,现在的对手是NEC之类的消费级贴牌厂商。 小米的对手是苹果、和Pixel。 华为的手机还能买到的时候一直是docomo的主力出货机型,很便宜,而且可以免费用两年然后还回去换新型号。但系统是定制的,垃圾软件很多,也有运营商锁。 P40 Pro开始冲击高端,结果遭遇滑铁卢,现在还有没卖出去的库存机,亚马逊大概卖9w日元。 小米则是K系列稍微升级一下配置,然后价格翻倍当旗舰卖,同价位对手是iPhone标准版。 最近引进了14 Ultra,卖199000日元,大约9k人民币,首发当天冲上了乐天市场销量榜第一。 现在的华为不再卖手机了,但平板和手表还在卖。主打价格便宜(比国内贵,但没有小米价格翻倍那么夸张),作为小米、Pixel、苹果、三星平板的平替存在。最经典的应用场合就是餐厅用的点餐机,便宜,造坏了也不心疼。 (勘误:手表比国内便宜,我买的Watch GT5 46mm蓝色折合人民币到手1400多不到1500,首发价,备货充足。第一批购入还有体脂秤送) 手表则是作为Pixel(Fitbit)、三星、佳明、Apple Watch的平替,比堂吉诃德卖的无牌手表稍微高端一些,算是正经牌子货里最便宜的。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米家的电器,在日本也算是比较高端的存在。尤其是扫地机器人,很火,前段时间还在渋谷开过快闪店。华为的智能家居产品买不到。 |
说真的,如果不是米乎天天在这搞对立,如果不是小米投资了大量的kol在网上带节奏,华为的大部分用户是真的不关心你米怎么样的。 |
华为的对手从来不是小米,也不是苹果,甚至不是 华为真正的对手是惩贪和反腐 舞姬一曲天下瘦,中华有为我自肥。 旋转主义深挖一下,不知会不会有脑袋要住房升级。 再能生的韭菜之国也经不住这么割的。 |
小米是穷学生用的,ov是厂妹用的,苹果是KTV用的,华为是老板用的,你猜是哪家打的标签 |
小米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谈参数。总是喜欢说我用的什么什么配件,这些配件组合在一起又卖了多少钱。华为和花粉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点。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
2020.4.3公祭日前夜包装盒事件,请。 最恶心的就是用各种肮脏手段对付你,然后还要假装云淡风轻地说:其实我一直没有把你当对手。 要点脸吧。 “米殖”这个词谁发明的? 怎么没听有人喊“果殖”啊? 得罪不起国外苹果大爷就疯狂恶心国内是吧? |
![]() |
|
是不是对手很好判断。 标准就是双方的份额或者销量应该成反比。 一方高了,一方就低。 目前来看华为和小米并没有这方便表现。 但是华为和苹果一直是这种表现。 制裁前,华为份额的上升结果就是苹果份额下降 制裁后,华为份额大幅下降,苹果份额大幅上升。 华为mate60发布后,苹果明显最受影响,份额下降。 但是制裁后的三年,其中小米,v,o,基本没有拿到华为下降的份额 |
小米站在美帝肩膀上,给人的感觉 似乎能和华为一战 |
我们有幸亲眼见到一次岁月史书。华为在2018年、2019年下放高端芯片,用高性价比打的小米嗷嗷叫,现在才过去五年。就有人开始造谣华为割韭菜,小米才是性价比了。 第一,小米性价比高吗? 很多人见到这个问题,下意识就想,小米毛利率不到10%,性价比还不够高吗?我承认小米确实没赚多少钱,但是高通的毛利率是多少呢? 如果有一家芯片公司愿意提供比高通便宜的多的芯片,那小米性价比还高吗?这世界上还真有一家公司,把麒麟980下放到2000元的手机,把麒麟810下放到千元机。在那个时候,这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手机,性价比高到红米总裁天天复读“十瓦充电头”。 “小米不赚钱”不等于“小米性价比高”,小米是没赚你钱,但是高通数钱可数到手抽筋。他们把性价比最高的芯片公司ban掉,然后市场上只剩下他们在垄断。他们不仅从你口袋里大把捞钱,他们还立牌坊自己是最有“性价比”的产品。 第二,华为性价比低吗? 有些人试图建立一种“高研发导致高利润率,高利润率导致低性价比”的逻辑链条,但是这个链条是错的。科技的本质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高研发带来的高生产效率,最终带来的是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性价比其实才是华为攻城略地的手段。在通讯领域华为提供技术更好、价格更便宜的基站,打的爱立信、诺基亚丢盔卸甲。在手机领域华为提供同价位性能更好的麒麟810,打的骁龙660丢盔卸甲。 现在的华为确实性价比不高。但这不是华为的常态,更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反而是市场之外的政治力量干预导致的。 有些人装作看不见“制裁”对华为的影响,将政治干预市场导致的特殊情况当作常态。他们维护的是小米吗?不,他们维护的是这股来自市场之外的政治力量。 |
我真心希望华为不要把小米当对手,公司高层、kol对公从来不提小米、不提雷军;希望花粉把小米当空气,看到小米的话题不点击、不关心、不谩骂,最好把小米的一切都屏蔽掉,那可真是科技圈之福 |
华为不在那几年,高端份额小米吃掉多少 还对手 |
华为的对手真的不是小米,就说最近SU7订单流失的情况,车fans有过调查,是流向新势力,而不是华为主导的问界,智界S7等。这本身就说明,华为用户和小米用户并不是同一类人群,重叠区很少,互相转化的可能是比较小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小米的对手必须是华为。宣传上对标华为,攻击华为,把自己拉到和华为一样的位置,可以说是小米市场营销的大方针和策略。 对标华为。让自己的用户觉得自己的技术不比华为差,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一出什么技术,小米一定会跟进的原因,不管体验怎么样,首先必须要有。攻击华为。攻击华为的高价,同时逮到某些配置比较薄弱的点进行饱和攻击,让自己的用户觉得我很良心,我的配置高,价钱还低。 华为不是国内公认的高端品牌,技术最牛吗,小米给自己用户营造的就是我技术不比你差,配置比你高,价钱还比你低。这些对大部分米粉很管用,社会层级本来就相对较低,认知水平也有限。当然也有部分米粉只是图个便宜,没有想那么多,网络上攻击力强的米粉要么是前者,要么是利益相关方。 我们知道,产品是不能简单的以配置来对比的,就算是同样的配置,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所以系统体验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小米公司当然是知道的,但很多米粉是没有这种认知的,更别说从更大更高的产业升级层面了。 所以我们看到米粉特别喜欢攻击华为的产品,而花粉喜欢怼小米公司,瞧不上小米公司的行为。 |
小米用户总是觉得买华为是爱国洗脑。 后来华为没了苹果吃饱,他们眼中这帮战狼中年人又不爱国了。 只能说华为是宗教,只认华为,后来出了mate50发现又没人买。 你说的每一个观点都无法在你们所认知的华为用户上体现。只能在回答里扣帽子,发发大字报。 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市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华为没回来的时候第一也不是小米,现在华为回来了,你米还能拿第一?真靠洗脑啊? |
闹麻了一个百分之4销量的品牌怎么老是发这么大声音啊。 应该让红米来发,毕竟小米大部分销量是红米 |
就一句话,你对米粉说祝你全家一辈子用小米它可能觉着你是在骂它。但是你说祝你一辈子用华为那可能花粉没什么感觉。 |
华为 苹果 高通 是芯片玩家, 华为 诺基亚 爱立信 朗讯 是通信玩家, 华为 思科 是网络设备玩家, 好了,请问小米是什么玩家呀? 以上提到的公司企业,除了华为,随便找一家出来,技术、人才、资金、知名度、受关注度,都足以吊打小米,碾压小米。 2015年,知识产权局统计,华为授权苹果公司技术专利805项,文章发布在知识产权网。小米呢? |
这俩根本不一个赛道。 一个是靠向消费者科普产品配置和原理,用性价比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感受到科技的乐趣。 一个靠哄蒙拐骗,海军营销,爱国绑架。通信设备,工作电脑、手机,会议软硬件,办公软件,突出一个政f和国企需要什么,我们就攒什么,用利益捆绑让每一位领导都感受到政f采购的魅力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数码 最新文章 |
中国的 App 怎么这么恶心啊,还是说安卓恶心 |
华为的对手真的从来不是小米吗? |
U 盘用什么文件系统好? |
小米周销量降至最低,你怎么看? |
如何评价海马体证件照? |
为什么这次小米14的国产化率那么高,在网上 |
年货节想买个手机给父母当年货,哪些手机适 |
如何看待OpenAI紧急发布的最新版本o3-mini开 |
2025 年蛇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公布,都有哪些精 |
中国手机巨头们为什么不用鸿蒙?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