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PC为什么没能向手机那样取消通用接口走向完全由厂商掌控、无法Root无法DIY的状态? -> 正文阅读 |
|
[数码]PC为什么没能向手机那样取消通用接口走向完全由厂商掌控、无法Root无法DIY的状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很明显,PC因为大量通用接口的存在,使得用户可以获得远远大于手机用户的权限。 手机端在厂商开始禁止Root后,很多定制和破解工作都变得无比困难(比如r… |
以为不想吗?IBM 曾经想这么搞过。但是幸好没成功。 现在所有的“标准 PC”(基于 X86、硬件高度可替代、可自由安装操作系统)曾经都有一个名字,叫做“IBM 兼容机”(IBM Compatible),所有 IBM 兼容机都指向一个老祖宗——IBM 5150。 |
![]() |
可以说 5150 在诞生的时候就带着一股非常强烈的“开放性”的气质,这和 IBM 现在的气质完全不搭——其实和当时 IBM 的气质也不搭。因为整个 IBM PC 工作组(名叫 Project Chess,缩写就是“PC”)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放羊的状态,IBM 的管委会给了 Project Chess 相当高的自由度,完全不插手内部管理,也放开让他们在公司内部四处挖墙脚招人——事实上这种放羊工作组就是对攻城狮有很大的吸引力,一天能接到五百多个求收留的电话。但是管委会也要求 Project Chess 工作组 30 天完成原型、1 年交付产品并且兑现三年内销售量 22 万台、给 IBM 贡献翻番的营业额的承诺。 由于交付压力非常大,所以 Project Chess 采取的策略就是尽量用现成的货架产品,尽量避免 IBM 传统艺能“垂直整合”,CPU 是买的 Intel 的,BASIC 环境是买的微软的,打印机来自 EPSON,当然 IBM 自己有现成的零件也能薅来用,比如显示器和 Model F 键盘。甚至在产品之外,IBM 也在寻求合作而非自己去打通。传统 IBM 产品是直接和客户企业对接的,完全没有零售的经验,所以 5150 的销售也是委托给 SicmaticLand 和 Sears 进行的,IBM 自己只负责批发供货。 而且当时的 PC 文化环境也是相对 Geek、重视开放的,包括现在看起来更偏向于封闭生态的苹果。Apple Ⅰ 是直接以散件方式出售并且开放文档,用户买回家需要自己组装,Apple Ⅱ 也是一样,预留了大量的扩展接口,用户可以自己买兼容的声卡、存储设备、游戏手柄之类的接上,画风和今天的苹果完全相反。因为在 1980 年代,能用好 PC 的用户人均电子工程师,折腾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像今天大把的人连解压缩都不会。所以从 IBM 5150 的潜在客户到开发它的工程师,都天然地认为 PC 就“应该”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甚至彻底到了 IBM 并未给 5150 申请专利,因为 5150 的大部分组件都不是 IBM 自己设计开发,IBM 只负责整合和组装。 |
![]() |
5150 的成功无需多言,Project Chess 以 800% 的力度兑现了对管理委员会的承诺。IBM PC 的生态就此稳固。反着来的也有,前面的苹果在这一时期弄出了 Macintosh,相较于 Apple Ⅱ 大幅收紧了用户自己折腾的空间:软硬件高度绑定,软件不对外授权,硬件高度集成搞不了啥事情,然后它很惊喜地发现自己要对付的是几十家厂商、上百型号的产品——在同一个细分市场(后来就学聪明了)。 但问题就在于,由于一切都公开的策略,IBM 自己在这个生态里也并没有很超然的地位——它就是个段位高一点的普通玩家。虽然 IBM PC 的 BIOS 还是私有的,不过一切都开放,拷贝功能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海量的“IBM PC Compatible”就涌了出来,包括 Compaq、Dell,但是真正打开魔盒的是其中知名度相对较低但是重要性极高的两家——以复刻 IBM PC BIOS 起家的 Phoenix 和 AMI,也是目前 PC 领域最重要的两家 BIOS 开发商。这样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却并非 IBM 所独享,这自然让 IBM 的管理层有所不满,所以后来 IBM 曾经试图在 BIOS、采用专有接口、专有系统软件上卡 PC 生态的脖子,但是木已成林,从来没听说过一个生态里的某个厂商站出来说我 TM 要卡一卡这个生态的脖子的,结果就是 IBM 的一切努力只能打造一些“独占特性”之类的零散的护城河,以及本身在性能、设计、工艺、稳定性等方面的领先作为自己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在这片林子里,真正的话事权落到了基础硬件开发商(Intel)和基础软件开发商(微软)的手里,“独占特性”的吸引力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兼容机性能超越 IBM PC 的情况,再加上 IBM PC 本身的价格实在太高,经历过 IBM ThinkPad/ThinkCentre 时代的老登对那些贵物令人眼前一黑的价格应该印象深刻,以至于在 90 年代后期,“IBM PC Compatible”这个词都渐渐地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Wintel”,随后便是创造者 IBM 自己的出局。而当年被机海差点淹死的苹果依然走着“一切我说了算”的路,没有和整个标准 PC 生态这个庞然大物正面对撞去搞一些戴尔灵越类似物,而是打了一些细微的差异化策略,反而活到了现在。 所以为什么呢? 娘胎里带的气质就是如此。它本身就是按照一种“生态”而非商品被设计出来的。它的本体本就不是一台 IBM 5150 那么简单,而是它背后的那本厚厚的技术文档以及大量配套企业的产品、各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技术规范。至今我们仍然能看到 5150 的技术文档,它就是今天“标准 PC”的基石: https://minuszerodegrees.net/manuals/IBM_5150_Technical_Reference_6025005_AUG81.pdf?minuszerodegrees.net/manuals/IBM_5150_Technical_Reference_6025005_AUG81.pdf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其实如果计算机历史真的由 林檎和康懋达主导的话,家用电脑估计真会变成这样,8 位家用机的 ROM 是真 Mask ROM,你想换操作系统得拆主板换芯片的。 哪怕到了 16 位时代,很多家用电脑仍然在 Mask ROM 里面放操作系统组件(比如老 Macintosh 的 ROM 里面也是包含部分操作系统功能,即所谓的 Macintosh Toolbox)。PC 那种 ROM 里几乎啥都没的反而是个异类。 |
NEC: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日本PC9801,使用IBM PC硬件体系,但是所有外国产的PC配件都不能用,使用Intel处理器,但是不兼容所有X86软件,硬件完全支持MS DOS,但是你就是安不上MS DOS。 你们怎么不买呢? |
![]() |
|
情况: PC:进BIOS到处改,从PE启动,随时重装系统 iOS:别幻想越狱了,老老实实吧 Android:BootLoader锁,你没事改什么改,启动什么你谁啊,你敢改系统我就敢不启动 PC重要理念是Owner比Administrator ,root什么的牛多了,物理所有者最NB(为防使用者的PC只有特殊用途会用) BIOS不抗你扣CMOS,系统密码不抗你进Windows PE强改,文件你去PE全复制走了 Bitlocker也只防你数据被别人偷看,不防数据安全,不看你的数据一样能格式化硬盘 手机系统首先支付系统很关键,PC没有 而且PC也不小,一般不会到处乱跑,除非你自己忘了或者被黑哥拿了基本不会丢 手机掉哪里谁知道呢?你怎么确保拿的人就是User |
买个苹果本试下呢 ibm-pc(wintel-x86)联盟能打败一溜对手,现在做大做强,就是因为开放。现在想再次搞集中,发现收不回来了。 从硬件比如bios,到系统(windows/linux),到软件(软件市场,开发工具),都收不回来了 |
PC其实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走了,BIOS里有个安全启动功能,只有经过签名的系统才能启动。 只不过目前这个功能允许你关闭,甚至允许你改变证书。 企业用的办公电脑,很多都不允许关闭安全启动,也不让改证书,只能启动特定的系统。 所以,这不是技术问题。 为什么没有像手机限制那么严格,是因为手机是单一供应商,你只能从一家厂商买整个手机,不存在买配件自己组装的可能。 而PC机,每个配件都有若干供应商,互相竞争,自然就无法实现这种限制。 PC整机也需要和自己组装的机器竞争,也不敢贸然限制。 结果就是只有企业级这种,客户自己希望加限制的,实现了类似手机的效果。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看了半天,我都懒得回答你了。 手机算什么玩意,PC才是万能,现在所有的企业办公都建立在PC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所有的商业帝国,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切建筑,工艺品,食品的外观,服装,奢侈品,食品的包装,甚至就连手机能够制造出来,都是建立在PC电脑的基础之上的。手机算个什么鸟? 你真以为你道听途说可以移动办公就真的天真的以为手机就是万能的了?手机最多就聊聊天,打字速度和电脑都是天差地别。 手机能干啥,审批个流程,点点确认,速度比电脑快。 然后还能干啥,能跑建模吗,能玩黑神话悟空吗,能剪电影吗?你问问youtube博主哪个是用手机剪视频发布的?能跑模型吗,设计师能用手机设计高清海报吗?你见过程序员每天用手机写代码吗?你见过哪个人写PPT用手机能写的?你见过摩天大楼的CAD设计图是在手机上设计出来的?你见过AI模型能在手机上跑起来? 手机连个屁都不如。pc是万能的,而手机是万万不能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苹果试过了,他的客户养不起一整套软件硬件设计制造厂家 所以现在苹果电脑的很多零件都是货架商品,或者货架商品加个芯片。 其他电脑厂家就更养不起一整套软件硬件设计制造厂家了。 |
IBM、苹果都曾经或者正在做这件事 但对于PC这种泛用性极高的设备来说,需求和使用场景不是你一家公司能定义的了的,手机再多功能也有个通信设备和上网设备的基础属性,为了便携体积形态也受到严格限制,而PC没法明确定义是个用来干什么的东西 |
你知道中国游戏界最幸运的事情是什么吗? 20世纪90年代日本最主流的开发平台是NEC PC98 一个走向完全由厂商掌控、无法Root无法DIY的IBM兼容机 绝大多数JRPG、Galgame和不可描述的游戏都是发布在pc98上的 而这些游戏拿到日本以外根本没法在别的电脑上玩 所以中国国内有了短暂的七八年游戏开发期 大家才能在这个时期玩到台湾国产的大富翁、三国群英传、轩辕剑、仙剑奇侠传 (那年头玩英文游戏是个非常装x的行为 玩辐射(当时叫异尘余生)、玩老滚、玩魔法门的那都是大仙 不是咱这种蹲电脑房抠脚丫子的人能够着的) 而21世纪国产武侠RPG的溃败 从根上来讲就是pc98输给windows 日本人的开发平台从封闭的pc98挪到相对开放的windows、ps、gba了 2006年玩过空之轨迹的人 2007年是玩不进去仙剑4的 一大批国产RPG的预备役就这么轻松的被拉进JRPG的坑里了 你还敢出取消通用接口走向完全由厂商掌控、无法Root无法DIY的机器么? 谁买啊 |
从IBM时期定下的标准算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从个人关注的角度,我想提一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 1.Windows在技术上的领先+闭源,这样一方面打死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二来也堵死了出现了各种xxUI,xxOS的二次开发的自研系统(非贬义)的可能。毕竟做某一个模块优化和创新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从头到尾构建一个可用的系统和它的支持,没几家公司有这个能力和底蕴,也没有那个必要。那时候开源社区共同开发的模式也才刚起步,离商用还差得远; 2.早期PC的核心指标就是CPU性能,而CPU又是相对通用的东西,这里面需要厂家自己适配和发挥的地方相对较少,就算是有一些,通常也不会是核心指标。这一点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一旦核心指标从通用的CPU转向其他的xPU,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依赖各种软件优化和支持,这就给了上下游可趁之机; 不过这会儿不代表厂商就没办法了,最简单的,OEM硬件白名单照样能限制用户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在一些颇具技术含量的高利润场景,比如存储,不弄些手段,非原厂指定硬盘那是插上了也用不了 但是到了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1.开源软件的成熟,比如系统可以选择Linux和Android(当然两者存在继承关系),图形API可以对接Vulkan……下游厂商不需要自己完整的构建一个系统和全套的依赖,就可以很好的在上面做二次开发,加入自己的优化。我认为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上的相机。即便是相同的cmos,相同的isp,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手机厂商手里也会是不同的结果,甚至有的厂商会进一步用上NPU,甚至自研影像芯片,这就成为了不同厂家的差异点。 2.加速单元重要性的提升。现在的核心性能指标已经不单单是CPU,各种xPU甚至更为重要,这些一方面增强了对于上游依赖,另一方面也更需要厂商作为普通消费者和上游的中间层去搞定上游复杂的授权机制(比如交多少钱就给开多少核的高通),也就增强了厂商的话语权——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就是国产开发板,适配参差不齐,软件支持到什么程度全靠厂商兜底,至于原厂文档,零售用户那是万万拿不到的。客户的体验高度依赖厂商的适配,同时对厂商的要求也不只局限于做一个板子那么简单,也要具备基本的开发能力,因此厂商的技术水平和掌控力就都增强了。 当然了,以上针对的不是那种能垂直整合整个领域的企业。更强一点的,能做到上下游打通的,则完全可以把PC做的就像一个大家认知中的手机。 比如苹果这边,mac从诞生之初就不是走的极客开放的路线,转到intel的那会儿在逐渐加强控制(这个和iOS的发展其实是同期的,尤其是iOS和macOS团队合并之后),想方设法加点东西进来,比如最早的定制SSD(只是改了形状和针脚定义),到自研SSD主控,再到T2安全芯片全面接手系统,这玩意就是个小号A10,负责充当SSD主控,编解码加速和加密,还有一些AI任务,这玩意是整个Mac的核心,它要是挂了机器就起不来了。现在苹果把自己的SoC做出来了,自然权限又收回去了,Mac其实就变成了一个暴露了更多API,允许自己安装应用的大号iPad。但是,如果你想在上面想装Linux,不仅要逆向,要套壳,而且难如登天 再比如Nvidia。对比高通,全志那种不开放文档的,各种不同家出的板子自成一派的乱象,nv的板子就不太具备这种特征,因为老黄要的不是强力的厂商,而是一家独大。强力OEM,AIC都是老黄的打击对象。老黄希望的是自己能够从上管到下,一步直通到用户(他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各种厂商在老黄眼里就是个臭打工的。Jetson用的系统虽然看着是个定制Ubuntu,但是很多支持和库都是老黄单独提供的,不是装个Aarch64的包就能跑的。NVL72这种更是AI形态的大型机,计算+网络+软件全是nv自己的,就算系统跑的是Linux,盒子是OEM的,但是也仅此而已了,没了老黄的支持,想调试都难下嘴。考虑到nv跟IBM那一段不清不楚的关系,这倒也合理 最后,传统的PC行业也在进化。Windows on Arm长期处于一种半开放的状态,这当然有MS和高通签了协议的缘故,不过也未尝不是Windows在新的时代的一种调整,毕竟,苹果那种掌控力是大部分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不论他处于产业链的哪一环上。 |
因为"不用重编译, 能直接运行绝大多数二进制文件"是pc的充要条件, 而这一点又被wintel联盟不停巩固, 不符合这点的会被踢出pc的范畴. 你都不是pc了, 降低通用性, 厂商掌控bsp又从何谈起, 也没人care这个. 比如上世纪各种用着x86或者不用x86的大中小微机, 以及现在的苹果. 在此之前intel, ibm也都被踢出去过, 反而一些明明不是pc出身但拼命活成pc样子的产品是正儿八经的pc, 比如用全美达的兼容机. |
???问反了吧,你不如问一下为什么手机反而走向了封闭,能root和DIY才是自由 |
苹果就是这样啊,当然也留了一道口子,如果苹果认真起来,黑苹果是黑不下去的。 大家可以关注下另外一个领域做参考,电动汽车,还有飞机,这才叫终极境界 |
其实pc是从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的,妄图走封闭系统的都死了。 |
如果你一家玩,这个市场是玩不大的。看看苹果的电脑就知道了……你要找个打印机驱动都难,而且价格肯定下不来…… |
现在如果有一个厂家试图通过不兼容其他人的硬件,系统,软件的方式来搞垄断 那其实被垄断的是他 苹果?tnnd确实自己一个人搞出了硬件系统和软件,但现在的win和Linux已经积重难返了,一个公司没办法包圆这一切都 |
2025-04-08 |
![]() |
保留原问题 1、因果不成立:并不是因为通用接口的存在导致了一般用户【指通常个人消费者】有更高的权限。倒不如说,手机用户现在的权限、数据接口确实是越来越少了。而pc【指 AMD64 兼容机】仍然保留了随意更换硬件,更换系统的权力。 2、接口数量及功能。手机是【几乎——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不可以拆卸的,系统上不需要考虑兼容性,只需要保证整机的正常运行。手机【现在多数主流国产手机】确实取消了通用接口,比如micro SD,3.5耳机孔。但是唯一的数据接口反而更加统一了——都是type-c的形状,兼容USB 2.0。 pc 因为更大,可以随意拆解的模块化设计【主板+cpu+gpu+电源+内存+硬盘+机箱+风扇+外设(键鼠显示器)】导致了系统就不可以是封闭的,否则更换设备后系统无法使用。 手机为什么更加难以定制和破解?因为从源头来说,手机就是高度集成的单一模块化设备,越便携,集成度越高。在近期的发展过程中,集成度依旧是提升的——一个主板镶嵌了摄像头、处理器(内置图形处理)、处理上焊接了内存,主板上还有硬盘、无线模块,然后连接到NFC、电池、屏幕。多个设备都是紧密协作的,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更换设备,封闭式【禁止用户修改】系统可以有更高的效率【续航,存储占用、处理器占用、稳定】。 客户root【随意修改、更换】系统导致不稳定,可能会降低品牌口碑(容易坏),导致售后增加。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高端用户会更少地修改系统【甚至是基本的设置】。如果系统可以随意修改,系统更新的功能可以由第三方修改得到,那么对于高端用户是有损害的【正版受害者,花了钱却没有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手机上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手机制造商可以在系统中投放广告获利,如果可以关闭,那么广告收益会下降。如果制造商不能在广告中获利,会提高价格。显然多数消费者在广告和价格之间,会选择——低价格有广告。 以上内容仅作抛砖引玉 |
有啊,怎么不会有这种尝试?以前我记得某个牌子的笔记本,改硬件还要破解白名单呢。 |
关于通用接口,可以认为不是厂商故意不加的 早期按键手机时代就是只有电池可拆卸。(甚至这是考虑到续航,方便更换的;现代智能机已经少有可拆卸电池了) 手机的空间和功耗不够造 一开始大家就是想把手机做薄做小,移动终端嘛 每个通用接口都占用很多空间(要考虑插槽和紧固件,还要考虑每个接口人手都能伸进去放),对电气性能要求也比较高 手机于是选择了干脆把元器件焊死,电气性能就不成问题了,也比较能偷空间了 当然,还有散热 电脑使用风扇主动散热,空间摆放更自由 手机依靠四面壳子散热,空气导热很差,这就要求cpu等必须离外壳尽量近,然后再搞上散热片和均热板啥的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