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在插电使用时性能更好? -> 正文阅读 |
|
[数码]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在插电使用时性能更好?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在插电使用时性能更好?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电池 笔记本电脑 数码 3C 数码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在插电使用时性能更好? |
因为笔记本电池不是理想电池,有内阻 这实际上仍然是高中物理范畴 因为电池有内阻,所以随着取电功率上升,取电设备电阻下降,取电设备分到的电压就会降低 但取电设备对最低电压是有要求的,低于某个电压就罢工了 所以就需要限制取电设备的功率,保证电池的内阻压降不会直接把取电设备干到低电压阈值 这个限制越保守,那么电池最终就能用的越干净,反之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因为取电设备很早就低电压保护了电池实际上并没有用干净 这也是为什么用久了电池老化后笔记本可能40%电开个浏览器直接黑屏关机了,突发负载直接把实际分压拉到最低电压之下,芯片不工作了,就寄了 那么为什么插电的时候就没事呢?是交流电没有内阻吗?也不是 是现代的开关电源基本都有负载补偿技术,当负载功率较大的时候,会主动拉高一些输出电压,这样用电器侧去除电源内阻分压后得到的实际电压就会趋于稳定 那笔记本全身上下什么东西对电压最不敏感呢?是散热风扇 电机类的东西那是相当的宽电压,一半电压都能转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因为笔记本电池目前很难做高放电倍率,承担不了高负载时所需的功耗,尤其是带独显的机器 现阶段的x86处理器笔记本,哪怕不注重性能释放的型号,满载时电源适配器的持续输入功耗都有40W 一般配HX处理器+RTX4060M独显,性能释放在200W左右的笔记本,最大持续输入功耗有260-270W 如果配满血4090M独显,最大持续输入功耗能达到330W甚至更高 现代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高的能量密度,用的电池都是钴酸锂电池,最大持续放电倍率一般也就1C左右 再考虑到目前业界约定俗成的100Wh上限,这些电池最多也只能提供持续100W左右的功率输出,根本扛不住独显高性能笔记本火力全开时的功率需求 你可能会问,为啥不能把内置电池换成支持高放电倍率的? 有些厂商曾经尝试过给游戏本上高倍率电池,比如2016年的机械革命X7Ti就用了能支持持续2C放电的电池,还作为卖点大力宣传,号称能“支持在断电后还能流畅打完手上这把游戏” |
![]() |
|
![]() |
结果就做了这么一代,就再也没有后续了 大电流放电带来的副作用是电池发热显著增加,还会缩短电池寿命 至于为了高放电倍率换用三元锂、磷酸铁锂的方案更加荒谬,重量更沉、容量更小,同样依然有电池温度高的问题(笔记本可不像汽车有条件布局水冷电池包散热系统)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因为笔记本里那块电池本质上是UPS——应急电源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哦,突然停电了,但你还有机会保存自己没做完的工作 |
不不不,这不是绝对的,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LunarLake的轻薄本我自己都有实测过,很多机子的调教是插电跟不插电性能几乎一样,甚至不插电性能跑分,某几次有微微超过的情况(属于正常跑分误差3%内)。 因为这机子,功耗峰值也就吃35瓦左右,吃饭属于坐小孩那桌的。 如果你电脑的功耗释放没有那么激进,电池足够支撑这个供电的话,完全是有可能性能一样的。甚至有可能,因为你拔电之后,windows的电源管理策略不一样,还可能节省一些计算资源。 只要你的电池顶得住,厂家调教给你拉满了,离电性能不会有限制降低。 |
![]() |
开到性能模式之后,如果你的电池是超过85%以上的电量,电压足够稳定,某些性能轻薄本的插电和离电性能相差不到3%,也基本一样。 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插电性能更好,是因为他们的性能表现依赖于足够的cpu供电,现在主流性能轻薄本,一些机型单cpu瞬时负载都可以跑到85瓦水平,更别说游戏本了,带个独显几百瓦。 如果这种情况还想要性能一致,你真的要在本来就已经足够厚重的游戏本上面去做专门的优化,让电池也能支撑这么高功耗的输出吗? 代价可能会是电池的重量,发热,耐用性的。 |
![]() |
电池的供电,是没有外部交流电那么稳定的,尤其是弱电情况下,比如电池电量不足20%了,能提供的电压有可能不够。 一些厂商也会在离电性能上面做一些调教,比如说故意削弱一点功耗换取离电高负载也能有更长的续航,这就导致你不插电,可能性能跑分会弱一些。 笔记本电脑长期插着电源使用会对电池有影响吗?64 赞同 · 17 评论回答 |
![]() |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不为什么,只是人为设定而已。主要是主板,处理器本身的设定。产商预先定制好的策略。 当然,CPU/主板BIOS也可以设定成拔电性能更好。或者性能相等。 实际上,日前评测过的某款笔记本CPU就存在「拔电后跑分上升」的情况,本质还是因为设定。 如果你测过lnl应该知道,即便在离电情况下,x86跟苹果M系拼性能也不是不行。性能续航这玩意跟架构没关系,关系更大的其实还是系统上跑的软件本身。 其实这个与操作系统关系没那么大,因为操作系统完全可以设定为插电拔电都同样工作在性能模式,但是,哪怕在同样是性能模式的情况下,你也可以测量出插电拔电的处理器性能并不相同,归根到底还是产商本身的设定或者说调教吧。 |
插电的时候一般给各硬件的电源预算管够,因此不会因为电源预算限制性能。不插电就不一定了。 不限电源预算的情况下,电池续航时间会不好看。另外实际上很多笔记本电池是没有大功率放电的能力的(需要更好的电芯,成本更高)。因此大多数时候,不插电给的电源预算都是比较有限的。会限制性能释放。 |
系统会主动限制硬件性能来延长续航时间,说人话就是离电自动降频,减少消耗 增加续航 因为系统怕你玩着玩着突然关机闭了也不知道,而插着电跑的时候电脑使用的直接是电源直接供电硬件,不需要通过电池,保障性能为主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因为笔记本的性能与功耗息息相关,功耗越高性能越好。 但是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太菜了,无法支持电脑长时间高功耗运行。 比如暗影精灵9的电池参数是15.4V,70WH。 70瓦时代表着电池充满电在70瓦功耗的情况下可以放电一小时。 而笔记本电脑满载时CPU功耗大概90瓦,显卡功耗大概140瓦,整机极限功耗约为230瓦。 假如笔记本用电池供电,70瓦时的电池,230瓦的功耗满电情况下大概只能用18分钟。 对于一款笔记本而言,18分钟的续航实在太差了,用户买到手之后甚至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电脑出了问题,导致电脑续航能力血崩,从而让厂家出现大量的售后问题。 而且电池的放电能力有限,一般而言电池的放电能力用倍率衡量,最游刃有余的放电工况为1C,它表示电池以一倍额定容量的电流强度放电。 比如70瓦时的电池,15伏电压,1C放电电流就是4.6安。 普通锂电池电芯极限放电倍率通常是5C,高倍率电芯为10C。 如果电池内部的结构经过特殊优化,则可以做到20C的放电倍率,这种高倍率电芯通常被用在点焊机或者航模等需要短时间释放高电流的使用场景中。 如果要用15伏的电压满足230瓦的功耗,电流至少需要15安以上。 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通常都是5C的普通电芯,在这种放电强度下,笔记本电池没多长时间就会高温过热,并且因为是内置电池,电芯没有散热,热量无法有效导出,很可能导致锂电池的热失控,从而引发危险,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防止笔记本的续航尿崩,和对用户生命安全产生潜在风险,所以厂家在使用电池供电时对笔记本的功耗做了限制。 按照电池最佳放电工况1C计算,笔记本使用电池时最佳功耗为70瓦至90瓦之间,这样既可以满足续航一小时,又可以保证笔记本的电池不会过热。 但是90瓦的功耗无法支持笔记本电脑发挥最高性能,只是勉强满足日常使用罢了。 而插入电源之后因为是适配器供电,供电压力不在电池身上,电芯没有热失控的风险,并且续航也接近无限。 所以此时厂家可以肆无忌惮的解锁功耗限制,电脑能跑满最高230瓦的功耗,因此笔记本电脑在插电时性能更好。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既然大家说了很多,那么大路哥换个角度。 电池寿命顶不住持续循环。系统、硬件、电源策略没跟上。 先说第一个,大家估计没考虑的: 电池寿命循环 我们手机的功耗一般就2~6瓦,游戏可以达到10瓦左右,待机可以做到0.1瓦都不奇怪。 |
![]() |
比如上面放电在300mA(毫安)左右,配合4.105V(伏)可以计算功耗是1.2瓦左右,如果保持这个功耗一般手机电池20Wh的电量可以续航18小时左右。 但是手机一旦玩游戏也就是10瓦左右,那么续航往往就只有1小时多不到2小时了。满打满算也就是2小时一次充电循环,按照目前锂电池一般可以循环寿命从600次提升到1200次甚至高达2000次来计算。我们按照1200次来计算,实际如果一个手机持续的玩游戏,电量没了继续充满继续玩,实际的游戏时间也就撑死了2400小时,按照每天玩5小时来计算,也就能玩2400/5=480天。 这已经是非常极端了,但是也可以看到手机哪怕如此糟践,电池的寿命居然能高达一年多。 但是笔记本不一样的,尤其是游戏本。 目前的笔记本不管是轻薄本还是游戏本,主流的电池容量是70~99Wh,一般主流是75Wh或者90Wh。之所以不超过99Wh主要是航空管制,超过了手续比较麻烦。而一般笔记本或者游戏本的功耗相对手机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我们按照90Wh笔记本电池容量的标准来看,相比手机是4.5倍。 但是如果游戏模式轻薄本至少30瓦~150瓦的整机输出。轻薄本其实还好一点,相比手机10瓦的游戏输出也就三倍,还赚了;但是游戏本就不同了,直接高达15倍或以上,相比容量的4.5倍提升远远满足不了损耗。如果你非要离电玩游戏,还要离电的时候保持满血输出,和插电一样消耗。 那么游戏本的电池循环寿命就非常难绷了,一样按照每天5小时计算,每天累计消耗750W,一样按照1200次循环来算90Wh的电池寿命大概90*1200/750=144天,也就不到半年电池报销了,按照一般笔记本电池质保两年来算,谁顶得住? 按照质保内换新电池重新计算质保,我去,你的电池可以用到原厂从血赚变血亏。 一年换一次电池到第二年换两次电池,按照笔记本用5年算,一个电池120元成本来考虑,光电池成本都要消耗120元x9高达1000多,所以厂商肯定会强制电源策略,尤其是游戏本。哪怕离电中强制降低20%的开销,很多人都不愿意了于是插电玩,好好的被教育。 我最近手上拿到的轻薄本: |
![]() |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详细的测评,这款荣耀MagicBook Pro 14就比较变态,它允许离电使用和插电使用差不多的性能,插电65瓦整机(U5版本),离电也可以做到60瓦左右输出。也就说我可以卡荣耀的bug,让荣耀特么的血亏到倒闭都是可以的,但是很遗憾,你想多了。 如何评价酷睿 Ultra 200H 系列的实际表现?是否能全面兼顾 AI、续航与轻薄表现?200 赞同 · 21 评论回答 |
![]() |
首先这款轻薄本可以玩游戏,比如: 【4K】GDI第四幕关卡04:伯尔尼_游戏热门视频?www.bilibili.com/video/BV1KodnYDEVt/ |
![]() |
我这个系列的游戏通关视频都是基于这个轻薄本做的,不仅用它玩游戏,还直接用它基于OBS内录,就是一边用iGPU核显玩游戏还用iGPU核显编码,可以说极致压榨了。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不会用这个轻薄本去玩游戏,因为命令与征服还好,但是能玩战锤40K吗?能玩古墓丽影吗?能玩CS2吗?要说讲真它还真的可以玩,比如: |
![]() |
比如我用XeSS后最低画质的1080p可以高达80帧以上的平均帧,完美的畅玩,如果中画质也能接近60帧的平均帧,但是肯定不会天天玩,主要还是生产力,比如在知乎答题,或者做视频。 那么荣耀是如何有底气的呢? 有两个方面: 第一酷睿Ultra 200H系列的能效比超高;性能调度上随叫随到,不需要直接2瓦第二荣耀Turbo X技术升级到变态的地步。 比如我们先看离电和非离电(插电)对比: |
![]() |
可以看到不论是单核还是多核,跑分区别不大,意味着真如荣耀说的离电也是满血!!! 你说荣耀是为了调度跑分,专门做了调教,那么我们看生产力基准对比: |
![]() |
如上检测的曲线可以看到红色(离电)部分场景确实比插电要低一点,但是差异其实不大: |
![]() |
比如对比后两者跑分差距大概20%,但是UL的office跑分能达到5000分就已经是极好了,体验非常不错,所以感知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比如我们看视频编码: |
![]() |
可以看到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如果看照片处理,比如下面: |
![]() |
在用滤镜处理图片的时候有差异,但是批处理的时候就没差异了。 但是这里的重点在于: 你不是每一秒都在输出的,总有工作犯困和休息的时候,这时候整机就2瓦。 14.5寸的屏幕啊,直接和一般的手机日常使用差不多了,这就是能效比发挥作用了!!!还有就是荣耀Trubo X强制调度策略发挥作用了。你一碰鼠标或键盘立马恢复一点到5瓦,一开始强度立马恢复到30瓦甚至60瓦输出。 一天按照8小时的中等强度工作,按照荣耀的续航测试是可以满足一天需求的: |
![]() |
上面是基于UL的一小时办公续航测试,其中: 4%是完全闲置耗电;11%是生产力续航基于最佳能效测试;13%是生产力续航基于最佳性能测试。 实际最佳能效和最佳性能的跑分差异蛮大,但是功耗输出差异不大,所以推荐最佳性能离电使用。按照13%来算,7小时的高强度生产力还有9%的电量,所以一般8小时中等强度完全没问题。 也就说离电使用一天循环一次,寿命1200次可以循环1200天,远远超过3年。 所以荣耀有底气给你满血离电。 结论 也就说如果CPU达到了一个不错的能效比以后,厂商就有底气、有实力给你离电满血了。 达不到的情况下还提供满血离电就是血亏。 所以Intel新一代的Ultra系列一代比一代更强的能效比,就不同往日了。 性能随叫随到,续航达到手机水平,有啥自行车啊?这才是梦中神机,所以我很愉快的买了。 |
![]() |
广告 荣耀MagicBook Pro 14 AI轻薄笔记本 92Wh巨量电池U5 京东 ¥6099.00 去购买? 比如推荐款国补不到5000元,加300元就升级触屏,属于非常好的性价比之选。大路哥用的是触屏,因为触屏有个很不错的设计或设定,生产力加倍: |
![]() |
屏幕太小看不清?双手一拉就变大。展示的内容少了,双手一收又变小看到整个全局内容。 从上面一套下来,其实前面说的第二点:系统、硬件、电源策略没跟上也就很好理解了。目前大路哥有测试Ultra 200V的机型,Windows还搭配了NPU调度,比如人离开可以借助低功耗的NPU或者低功耗岛来调度屏幕亮度或者息屏,人一来又自动恢复,进一步降低功耗开销。 而且退一步讲,能效比提升了,原来吃一碗饭干一分活,现在吃半碗饭干一份活,热功耗设计就可以更友好了,比如满血的时候噪音非常低: |
![]() |
如上拉满了人机位才35分贝都不到啊,所以荣耀MagicBook Pro 14整机相比以往轻了至少100克,而电池可以非常自信的从70Wh升级到更大的92Wh,这是一个多项奔赴啊。 所以在以往,确实插电比离电性能更好,但是现在不用担心了,选择新款解决方案就直接既要又要还要不要只要,满足多边需求,这才是真正的生产力神机。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我从民科的角度来说一下 因为如果不插电的话,使用的电是从电池身上供电的,而电池的电压远远不如电源的电压 而且游戏本的电脑像搬砖一样大,就是为了给你提升电压的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我用了酷泰科最好的充电宝,但是它的快充也是不如充电器的快充,因为那块大大的充电器,就是用来转换电压的 |
问这个问题就感觉题主是手机(便携手持型这种)重度用户,从来没考虑过其他电子产品的情况 你不能拿手机脱离了电源能续航多久,那电源储存在你手机里你才会有这个感觉,而且手机的功耗和体量就摆在那,你看玛士撒拉虫几十年的代谢量可能不如你呼吸的一口气多,不能抛开功耗和体积来谈性能发挥 越大的东西需要维持的能量就越多,笔记本电脑相对特殊的一点就是它塞了个电池可以让你到处带着走,可能这就给题主产生了错觉,认为笔记本电脑的正常表现应该是离电表现。但事实是电脑性能越强越不敢离开电源,因为笔记本电脑本质还是电脑 |
有没有可能,台式机也是 |
说到底还是X86能效拉胯(LNL除外),你看骁龙X Elite平台的轻薄本,拔电插电性能就一个样 你先别管兼容性好不好,你就说拔电性能是不是没损失。 技术上反倒不是最关键的问题,问题是就算能给足功耗,现在HX处理器的游戏本已经是续航尿崩的状态,再缩短你要性能有啥意义呢?打半局游戏? 主流轻薄本情况好一点,这两年离电性能也在逐步提升,但也还远达不到告别续航焦虑的地步,因此牺牲一点离电性能现阶段仍然是比较务实的策略。 |
原因很简单,操作系统限制了使用电池时的性能。 你用电池时也可以设置为高性能运行,但是这样功耗高,电池续航时间会大大缩短。具体可以看看系统的 电源选项 。 |
因为芯片能效不行 |
![]() |
|
就像是工资越高、吃得越饱,人就越有干劲一样。 电量越充足,笔记本电脑就越容易发挥出全部的性能。 笔记本电脑内置电池的容量有限,就好比一个人出差时能带的经费有限,通常都要省着点花,不敢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免得提前把经费花光了,后面几天只能干瞪眼啥都做不了。 笔记本电脑插上电,就好比出差的人随时能从余额很充足的公司账户取钱用,一直都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当然,笔记本电脑的运行模式,是能通过电源管理选项调整的。哪怕只有电池,也能强行让它发挥出全部的性能。 就好比一个人出差时,知道这次出差时间不长,把极限情况下能花一个星期的经费在一两天内都花光,来保障这一两天之内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又或者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全部实力去应对,也能把带出来的差旅费重点放在这时使用。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高通 X1E arm平台 :插电R23跑分: |
![]() |
不插电跑分: |
![]() |
单核还比插电略高。 买吗兄弟? 他虽然不插电性能没损失,但是他生态烂以及兼容差啊 还有一个选择是苹果M系列处理器。生态能好一点。 windowS+X86 总而言之就强生态和能耗比不可兼得。X86能耗拉跨是事实,为了保证不插电的时候X86电脑能有些续航,应付一些轻度办公等任务,所以得拉低性能。 |
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笔记本能效不行,却依然要宣称高性能、长续航。 而这两个特性在能效不行的情况下,必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厂商却做到了让很多消费者鱼与熊掌可兼得的错觉。 注意,我这里说的能效不行可不是单指处理器芯片能效比不行,而是涉及笔记本整体硬件,比如屏幕能效,再比如风扇、端口空载、内存和硬盘、蓝牙网卡等芯片组的能效。 |
![]() |
很简单的逻辑,苹果的MacBook就可以离电插电性能一样好。注意,MacBook可不是高通X Elite/Plus、英特尔Lunar Lake的Ultra 200V系列、Arrow Lake的Ultra 200U系列以及一些性能释放极其保守的笔记本的性能释放水平,而是完全可以对标Windows笔记本插电动辄100W功耗的性能,甚至是一些独显笔记本插电的性能。 凭什么呢? 压根儿就不是MacBook有什么电池黑科技,也不是MacBook的电池容量更大,而仅仅是因为MacBook整机能效极高。像MacBook Pro M4这样的产品,只要电池给个40W左右的整机功耗,就能保证高性能、高亮度了。这个时候CPU + GPU也就32W左右。 |
![]() |
我可以使用MacBook Pro M4在离电情况下畅玩黑神话悟空,这个时候CPU + GPU其实只有15W左右的功耗,相较于Windows笔记本而言,是不是很难想象呢! 这个时候即便是加上蓝牙、屏幕、扬声器等乱七八糟的功耗,整机功耗也就25W左右。 当然,如果你要让M4完全性能释放,CPU是22W左右,GPU是18W左右,加上外围功耗基本就是50W的水平。 |
![]() |
而Windows笔记本呢?即便是集显笔记本,CPU都能干到80W,屏幕等外围动辄也能上20W,这种情况下,笔记本那个70W的电池还怎么保证续航啊! 其实苹果好几年前就已经吐槽过这个事情了,下图是MacBook Pro M1 Max对标同期搭载RTX 30系列独显的Pro级笔记本,MacBook Pro电池供电可以给显卡提供60W的功耗,而后者电池供电仅能给笔记本提供50W左右的功耗。更关键的是,MacBook Pro的性能直接强了150%,甚至比Pro级笔记本独显插电100W满血释放的性能还要高。 |
![]() |
其实对标更为高端的独显笔记本,电池供电的性能差距还会更大。但是厂商给消费者宣传的,其实是那个160W的峰值性能释放。MacBook其实是在用60W功耗战人家160W啊!你依赖电池提供这个160W的输出功率,疯了吗? |
![]() |
其实到了CPU领域也是一样,Apple Silicon M系列芯片有能力用20W达到其他笔记本80W的性能,能用30W的功耗远超其它笔记本的性能,那么MacBook当然就可以仅仅依靠电池满血释放全部性能啊! |
![]() |
所以明白了吗?以上还仅仅是芯片性能的对比,其实笔记本整机的其它硬件同样可以能效差异极大。 一个追求离电高性能释放,追求超长续航的笔记本,必须是全方位硬件能效领先,系统和软件极致优化,单纯搞点CPU降频调度、降低屏幕亮度或者增加电池容量,那就太小打小闹了哈! Related Answers |
如果不太严格地说,题主的问题是没毛病的。 笔记本电脑在插电的时候性能更好,跟性能释放是相关的 通俗地讲,是跟笔记本的电源管理策略有关 由于笔记本要求移动性,那么电池的续航就比台式机重要 你想性能好,那功耗就随之升高,续航将会下降 反之,希望续航长,功耗就要降低,那性能就要牺牲一点 所以当你查看笔记本的 电池页面,里面大致有三档性能释放 分别是 最强性能、均衡、最佳能效 当插上电源时,通常工作在最强性能(也跟设置有关,有的必须手动切换) 我之前测USB外置网卡的时候,笔记本没插电源,网速就不达标 后来插上电源,切换到最强性能,网速就提高了 |
1.高负载工作时,电池不够用。 2.笔记本的电池寿命一般只有三年,过了就基本报废,可以拆除了。只能插电使用,或换电池。插电是刚需。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