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你见过什么样的医疗事故?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你见过什么样的医疗事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只讨论真正的医疗事故,不说医闹 |
2004年,17岁的陕西女孩高静,因受伤做摘除脾脏手术,没想到8年后才发现,做了这个手术以后,自己居然少了一个肾。 1 没有做脾脏摘除手术之前的高静,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可是做完手术之后,变得特别慵懒,还嗜睡,家人都以为是术后反应,所以就没有放心里。 |
![]() |
转眼到了2012年,这时候的高静已经是个24岁的大姑娘了,也有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让她困惑的是,自己的精力总是跟不上,不过好在她的工作比较轻松。 如果不是2012年7月份那天公司安排体检,或许她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事情,看着手里的体检报告单,她感觉整个人浑浑噩噩,一切好像那么不真实。 “这怎么可能?”看着报告单上面左肾区及盆腔均未见正常左肾结构几个大字,让她陷入了无限的恐慌和迷茫中。 |
![]() |
颤抖的拿起手机拨通了妈妈党爱爱的电话号码,她几乎快哭出来了:“妈妈,医生说我没有左肾,是怎么回事啊?” 党爱爱听的也是一头雾水,什么叫没有左肾?女儿身体明明很正常啊,可是再听高静的声音,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她立刻请假来到了女儿身边。 “你先别害怕,说不定是医生检查错了呢?我们再去别的医院检查。” 其实他们的心里根本不相信这样的事实,可是接连几个权威的医院给出的都是同样的结果,这让这对母女陷入无限的绝望中,此刻的高家愁云惨淡。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会少了一个肾呢? 高静眼睛早已哭的像个桃子一样,又红又肿:“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啊?我小时候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情啊?” 听到女儿这么说,党爱爱突然想到了什么,她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你17岁那年不是做过脾脏摘除手术吗?” “你是说......?”高静简直不敢想象自己的耳朵,难道自己的肾脏丢失和那次脾脏有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简直太恐怖了。 |
![]() |
“不管是不是,我们先去找医院问清楚。”母亲拉着高静就往甘泉县人民医院去,她们一定要找到当时的主治医生,仔细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到了医院才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2 来到医院并没有见到当时的主治医生贾军义,接待他们的是副院长常文森,知道了她们母女的来意,常文森只是淡淡的说:“你女儿做手术是2004年,如今已经过去8年了,你怎么证明失去的肾和我们医院有关呢?” 听到这句话,党爱爱简直气不打一处来:“你把当时的主治医生贾军义叫出来,我们当面对质。” “贾主任请假了,而且他很忙,也没有时间来听你们胡扯。”说完这句话,常文森便下了逐客令。 贾主任?党爱爱的心里非常疑惑,他不是医生吗?什么时候变成主任了?想问个明白,常文森却扬长而去,不愿多说一句话。 站在医院的大厅里,母女两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她们该何去何从?难道高静这样莫名少掉的肾就讨不到说法吗? 其实还有一点是她们不知道的,当初高静是2004年8月3号出院的,两个月后,也就是当年的10月份,贾军义就被提升为了主任,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 |
![]() |
站在医院的大厅党爱爱赫然的看到大厅里贾军义的在职纪录,那么刚刚常文森为什么又说他请假了呢?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有讨到说法的高静母女并不甘心,她们再次来到了医院,并扬言:“一定要讨一个说法,否则决不离开。” 她们坚定的态度,让常文森不得不再次露面,否则,这不但影响医院的生意,更影响医院的名誉,为了证明高静丢失的肾脏和医院无关,他们调出了当时从住院到出院所有的纪录。 每一个B超单子都非常清楚,拿着高静出院时做的检查报告,常文森对高家人说:“你们看,出院时两个肾都是好好的,这足可以证明,一切和我们医院无关。” 然而这样的说法,高家人真的接受吗?高静丢失的肾真的和医院无关吗? 3 而自始至终让人不解的是主治医生贾军义从未露面,难道当面解释清楚真的有这么难吗?高家人对于常文森的说法并不买账,他们只认一个理:“我们只有在你这里做过手术。” |
![]() |
面对这样的局面,双方互不相让,其实如果从高静当初出院最后一次检查结果来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高静不可能是单肾。只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好好的一颗肾难道就不翼而飞了? 只是党爱爱有自己的看法:“这一切的检查都是在你们医院,所有的纪录也是你们医院,谁也不能保证你们有没有作假,如果没有心虚的话,就让贾军义出来见我。” 高家人锲而不舍的每天都会来到医院,而更多的人听到的消息是:这个医院居然私自摘除了患者健康的肾。 三人成虎,流言四起,“无良医生摘除肾脏赚黑心钱”的消息四处流传,每天医院围的人山人海,不过都是过来看热闹的,毕竟关乎到人健康的事情,可都不是小事。 一旦这个流言着实,那么以后谁还敢来这家医院治病呢?眼看局面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贾军义终于出现了。 |
![]() |
人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想看看这个当时的主治医生如何解释,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贾军义并不是来解开人们谜团的,而是一纸诉讼,将高家人告上法庭。 理由是:高家无中生有,侵害了他的名誉,并且指明,高家人扬言要S了他泄愤,让他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请求法院为他消除负面影响,恢复名誉,并补偿他的精神损失100万。 高家人接到传票气氛的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如果不是你一直不出面,我们会这么做吗?如果你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为什么不敢当面和我们对质呢? |
![]() |
贾军义本以为这样的做法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却不想弄巧成拙,人们对他更加怀疑了,是啊,都说清者自清,可是这样一直躲避也不是办法啊。 难道,高家不但要损失一颗肾,还要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费吗?难道这一切真的和他无关吗? 4 眼看事情发展的越来越恶劣,更是往不可控制的地方延伸,常文森居然主动找到了高家人:“我们好好谈谈,如果你们真的能证明是我们医院丢失的,我们一定负责到底。” |
![]() |
他将当时给高静做手术的医生全部叫了过来仔细回忆,当初到底有没有手术失误,然而这些医生全部摇摇头说::“脾脏摘除不是什么大手术,不可能失误的。” 可是高家人只认一个理:这都是你们医院里的人,话不可信。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做司法鉴定。鉴定公司由你们选择。”这或许对高家人来说是唯一公平的一次了。 从2012年7月到2013年1月,用了半年的时间,如今总算达成共识了,高家决定请甘泉县蓝图司法鉴定中心帮忙鉴定,2013年1月24日这天,医院将高静所有的原材料也送到了鉴定公司。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且煎熬的,每一天都度日如年,这半年高家人每天在医院和家里来回奔波,谁也没有心情再去工作了,特别是高静,她还这么年轻,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以后到底会面临这样的生活还不得而知。 就在他们焦急的等待中,没想到的是,贾军义居然又撤诉了,这波操作让所有人都很意外,不过高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只希望鉴定结果快点出来。 |
![]() |
2013年6月份,总算有消息了,一切可以水落石出了,只是这个结果医院似乎并不满意,因为其中提到了几点,对医院有着很大的怀疑: 1:当初院方说手术在9点进行,而资料却记载实在11点到1点之间,要知道脾脏摘除手术也就两个小时,如果按照院方的说法,9点钟开始手术到下午1点钟,这个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做一些别的事情。 2:资料还记载,在高静手术的过程中,换过麻醉的方法,而高家人却不知情,脾脏摘除的手术并不大,而且高静还很年轻,也不会再手术中发生什么意外,那么为什么会由当初的局麻换成全麻,而不通知家属呢? 3:高静身上只有这有一个伤口,那么足可以证明,高静没有做过别的手术,而且医院资料记载当初高静的肾是完整的,那么说明她并没有先天性缺陷。 最终鉴定中心的结论:高静左肾的缺失不排除手术的失误! |
![]() |
这一切院方又该如何解释呢? 5 “他们鉴定不专业,任何事情都有突发状况。”常文森几乎喊出来,他对这份鉴定报告有着很大的疑惑。 然而陕西蓝图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曹洪亮却掷地有声:“医疗规范这部分非常明确地注明了,不管哪个医院在手术前应该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而不是把人推进手术室后再做相应的准备吗,或者私自临时改变。” 对于曹洪亮的说法,常文森却说:“可能是没来得及。”这句话显得苍白无力,明显没有说服力。 有了司法鉴定中心的结论,高家人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们决定走法律途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 |
这时候似乎这有这一条路可走,私下找医院谈判,好像不太可能,因为医院一直在扯皮拖延中,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时间久了,对于高家来说精力和经济都跟不上。 高家人当初虽然一直在闹,但是始终独自战斗,医院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会真的将自己告上法庭。 此刻的高家人反而定心了许多,安心的等着法院的裁决,此事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他们也精疲力尽了,只希望最后能为女儿讨一个说法。 这天他们一家正在吃饭,听到门铃响了,打开门居然看到站在门口一脸堆笑的常文森,他手里还提了牛奶和水果。 “你怎么过来了?”党爱爱惊讶的问,但是口气却异常冰冷,对于眼前的人,他们打心底感到讨厌。 |
![]() |
从党爱爱身边走过,常文森直接来到屋内:“你看这件事我们能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倒不是因为我心虚,只是这一旦上了法庭,对我们医院名声很不好,对你们也没有什么好处,损人不利己,何苦呢?”他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高家人更是气愤:“难道我们就该任由你们摆布吗?我们去医院跑了多少趟,有一个说法吗?” 随后党爱爱将他带过来的东西和他人全部推出去,“碰”的一声关上了门,她们再也不想听那些无关紧要的话了。 9月份,对于高家状告甘泉县人民医院手术中导致高静丢失一个肾,要求他们的刑事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为:甘泉县人民医院赔偿高静262246元人民币,手术失当当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 |
虽说赢了诉讼,可是高家人却依然无法快乐,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伤痛,看着眼前的女儿,党爱爱失声痛哭:我多希望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快乐啊! 但是高静又怎么可能还和以前一样呢?这件事对于她的成长来说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只是无论怎样痛苦,也无法挽回。 希望她能彻底的走出阴影,继续快乐的生活! |
2000年,我原来工作的一家市级三甲医院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医疗事故,当时事情闹得很大,上了第二年中央台的3.15晚会,年龄大一点的医生都知道此事。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胆囊结石在该医院作胆囊切除术,麻醉医生麻醉时误将福尔马林当成麻药注入患者脊髓腔内,直接导致患者不可逆的高位截瘫。 发生原因:此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将送标本需要的福尔马林装入已用完的麻药瓶中,准备下班后带回家,当时她没有撕掉麻药瓶的标签;因为福尔马林的颜色和麻药差不多,麻师麻醉时直接从该药瓶中吸取福尔马林注入了患者的脊髓腔内… 其实,手术室的规章制度早已是完善的,只要截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比如:撕掉药瓶的标签,悲剧都不会发生。医生中有句行话:真正医生不懂的治疗手段,一般不会发生医疗事故,因为他有敬畏之心,会很谨慎;医疗事故往往发生在医生熟悉的日常工作中,因为麻痹大意。 尊重职业,敬畏生命! |
本人是家属,说个差点酿成的事故。 帝都某三甲医院,我爸是患者,住院,病房1床。切甲状腺结节(颈部手术),本是个小手术。 术前一晚,护士进屋,发给我爸一套剃刀之类的,嘱咐说:明天手术,自己备皮啊(刮阴毛),刮干净些。 我爸没多想,一会刚要动手,仔细一琢磨感觉事情似乎不太对。 不放心,走到护士台询问:护士,我这个手术应该是开脖子部位吧,为啥要备下面的毛? 护士也是一愣,翻表查看后,面露尴尬的说:这个……应该是发错了,是发给3床的,疝气手术…… 那一晚,我爸想了很多,五味杂陈…… |
前些年的事了,业内都知道是谁,东北某医科大一附院泌尿外科,某主任给患者做单侧根治性肾切除,手术很顺利按照计划把病肾切下来了,但是台下剖开标本半天没找着肿瘤,一抬头看挂着的影像片子,没错啊咋找不着呢?再一看名,坏了!是上一台患者的名字!把人家好肾给切下来了,肿瘤的肾还在身上呢,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冷汗都下来了,然后这位主任花大价钱,已最快的速度请来了北京的专家,切下来的安是安不回去了,把身体里留下的带肿瘤的肾做了部分切除,最后,主任连带医院赔了200w,算过去了,噢,对了,这个主任还工作在一线,对他没啥影响。 ——分割线—— 追更一下,可能故事情节过于离奇导致有些人难以相信,但切错肾这事儿确确实实的发生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问业内人士,当年挺出名的。以至于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至少本地区的本专业的手术信息核对、术区标识等等制度进行地格外的规范,至于这位主任,花钱找他看病的人并不少,但是业内口碑是真的差,倒不是技术不行,就是人太糙,外加贪,甚至跟报考自己研究生的学生明示送礼送钱,当然这也不是个例,附属二院某位院长级别的博导,更是明码标价,读她的硕士15w(10年前的价格) |
2015年北大女教师被眼科权威注射剧毒,维权8年,如今再次起诉…… 2015年,32岁的河北姑娘范晓蕾博士毕业,之后,她就站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未来一片光明。 可不久,她的右眼竟出现不适。她赶紧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挂了“中国眼外伤第一人”美誉的马志中的专家号。 谁知,这一去,范晓蕾的右眼竟直接给治瞎了。此后,范晓蕾开始了漫漫维权路。 |
![]() |
2015年“小镇做题家”范晓蕾,凭着自己努力,本硕博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毕业入职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俗话说,文北大,理清华。范晓蕾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来到北大中文系做老师,可谓学以致用,如鱼得水。 但在北大,如果科研教学成果不达标,就会被学校解聘。所以,范晓蕾备课、教学、写文章、搞科研,时刻不敢放松。 |
![]() |
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她感觉眼睛不大舒服,特别是右眼,总觉得看东西有个小黑点。校医初步诊断,视网膜轻微剥离,建议立即开刀治疗。 做事一向谨慎的范晓蕾,赶紧到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在医科同学推荐下,范晓蕾挂了眼科主任马志中医生的专家号。毕竟是“中国眼外伤第一人”,马大夫诊断后,拿出治疗方案:不用开刀,只要眼球打针,就能恢复视力0.8。 马医生的一番话,给原本忐忑不安的范晓蕾,吃下一颗定心丸。为能全力以赴迎接学术考核,她希望医生立即安排治疗。 “介绍你去北京熙仁医院做眼球打针。”马医生此言一出,范晓蕾满心疑惑。为什么不在就诊的北医三院治疗,而要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立医院?可是,碍于权威名头,范晓蕾当时也没有发出疑问。 怎么办?真要去私立医院治疗吗?资质如何?医疗技术怎么样?教师的职业严谨度,使得范晓蕾犹豫不决。 为此,她特意上网查找了马志中医生的资料。确实,人家是公认的眼科权威,而且还是熙仁医院的名誉院长及大股东。 |
![]() |
范晓蕾最终听从了马志中的建议。 2015年9月8日,范晓蕾满怀希望,走进熙仁医院治疗。她安心静养,期待重见光明。 可谁知,治疗两周后,范晓蕾的右眼非但没有好转,还疼痛欲裂。 无奈之下,她来到北医三院,找马志中复诊。然而这次复诊,马志中却直接给范晓蕾的右眼宣判了“死刑”。 “右眼眼内大出血,视力不足0.1,永久伤残!”面对这样的诊断结果,范晓蕾难以置信。 |
![]() |
|
|
该图片有可能会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不是一个简单的眼球打针吗?不是说矫正到0.8没有问题吗?”一连串的疑问,促使范晓蕾开始申诉,进行事故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熙仁医院给她注射的竟然是工业气体,里面含有剧毒的“氟化氢”! 虽然在复诊当天,医生及时将她眼中气体抽出,但视网膜的损伤已不可逆转。 32岁,风华正茂的范晓蕾,大好前程却被一场人为伤害毁于一旦,她怎会甘心。 她辗转于各大医院,一次次诊断将她心中的希望彻底扑灭。 她去找马志中理论,反而遭到“权威”辱骂:“有本事你拿高音喇叭上天安门广场喊去!”“你把我的好心当驴肝肺,你会遭到天打五雷轰。” 被致残,还要遭受辱骂,范晓蕾感受到人性之恶,心如死灰。 |
![]() |
右眼受损后,范晓蕾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术考核、右眼治疗、维权申诉,这3件事,成为她此后8年的生活重心。 她要每周往来医院两三次,进行各种治疗;她要四处寻找申诉材料,迎接司法诉讼;而让她倍感压力的,还是北大教师的考核。如果学术考核不通过,她将被北大解聘。 事故发生后,范晓蕾跑了很多医院,但大家都建议她找原来的医生进行治疗。 在遭受右眼被无故治瞎,又被治疗医生辱骂这双重伤害后,范晓蕾怎么可能再寻求“凶手”帮助呢?而且这段痛苦的医疗经历,已经让她对“医生”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 这种迫切需要援助但又害怕二次伤害的矛盾心理,始终折磨着范晓蕾,令她痛苦不堪。 此时,一个人的施治,不但缓解了她眼睛与精神的伤痛,也唤起她对人生新的参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陶勇,检查范晓蕾的右眼后提出:马上打针治疗。 范晓蕾心有余悸,迟迟不愿答应。陶勇大夫看出了范晓蕾的抗拒,着急地说:“姑娘,你若是不打针治疗,会后悔的。” 面对陶勇医生的善意,范晓蕾最终同意。陶大夫亲自给范晓蕾打针,还叮嘱助手关注她的整个疗程。 可以说,是陶勇医生,重新唤起了范晓蕾对医生治疗的信任! 最后一次面诊,陶大夫让范晓蕾面对现实,右眼治疗只能阻止进一步变差,伤害再也不可能恢复。 此时,陶大夫说出了一句打开范晓蕾今后人生维度的话:“姑娘,你的人生不决定于你的右眼。” |
![]() |
北大得知范晓蕾情况,为她保留着中文系的教职,提议她暂停工作,以身体休养为主。 但范晓蕾知道,如果颓废下去,她很有可能失去北大教师一职。在积极准备申诉材料的同时,她开始逼着自己重整旗鼓,迎接一个个人生挑战。 在出事一个多月后,范晓蕾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继续此前的学术研究。另外,她找到为自己手术的熙仁医院医生张晓丽。 她深入调查后得知,自己右眼所注气体的生产商“广东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并没有按照医疗器械申请注册,此公司只能生产工业产品。 范晓蕾非常愤怒,自己右眼受伤的原因就是工业气体,熙仁医院知道自己所用气体是工业气体吗?如果知道,为什么要将工业用气用于医疗? 凭着一股子韧劲,范晓蕾继续深挖。气体生产商、经销商、使用气体的医院都成为她申诉的对象。 从2016年起,她先后将生产商华特公司、销售商北氧公司和北普公司,以及涉事的熙仁医院、北医三院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 |
![]() |
然而,这场官司并没有范晓蕾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 尽管她竭尽全力,挖掘北大人脉资源,寻求各种援助,并获取专业性资料多达250页,但由于此案涉及方众多,导致官司艰难拉锯长达三年之久。 2020年初,法院一审认定,熙仁医院向范晓蕾赔偿营养费4500元,精神抚慰金3万元,但是没有支持惩罚性赔偿诉求。即便如此,直到今日,这些民事赔偿都没有到位。 范晓蕾对此判决并不满意,她与律师商议,准备刑事诉讼,并为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努力。 |
![]() |
而在这漫长的诉讼过程中,范晓蕾还要忍受右眼伤害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由于右眼失明,左眼承受了所有的视物压力,时间一长,就会左眼闪黑偏头痛,左侧身体运动不协调,一不小心就会晕倒。这些,常常让她陷入“双眼是否都会失明”的恐慌之中。 但这些都没有击垮这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范晓蕾努力做着学术研究,并在202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大“非升即走”的考核,成为中文系的长聘副教授。 |
![]() |
为了右眼,范晓蕾维权8年。在这8年里,熙仁医院早就升级成为“医保定点机构”,操刀为其注射工业气体的主治医生张晓丽,荣升为明星创办的“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副院长。 2023年5月,在长达数年司法诉讼但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范晓蕾接受媒体采访,将自己的经历公布于众。 同时,她还在B站提供了几段录音,实名举报马志中、张晓丽。控诉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违规使用工业用气体进行眼科手术,导致自己右眼失明。他们非但不承认错误,还对身心受到重创的自己进行辱骂。 在录音中,张晓丽承认自己是购买气体的人,并表示与她合作的销售商只出售工业用气体。范晓蕾还出示证据表明:张晓丽在2016年使用非法的医疗品被行政处罚过。 |
![]() |
这让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如果范晓蕾老师所提供的证据属实,那么现在的张医生,在给病患看病时,是否仍然使用着那些工业品?是否仍有一些病人,当眼睛治疗后没有好转,只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没有质疑过医生以及医生给自己注射的气体是有毒的、不合规的? 医生,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凭借专业治病救人。但是,当“天使”将救治当做一种盈利手段,把病人的生命健康用金钱来衡量,那么,又会出现多少如范晓蕾一样的受害者呢? 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受害者是不是自己。北大教师维权都如此艰难,普通人又当如何自处?想想都令人感到后怕! 2023年7月14日,范晓蕾来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东升派出所,控告北京熙仁医院以及时任院长兼眼科主任张晓丽,恳请公安机关依法对其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范晓蕾当场收到了海淀公安分局“范晓蕾被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的受案回执。 让我们期待这起案件的最终判决。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