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为什么不能取消儿科,让不同症状的孩子去其他不同科室看病? -> 正文阅读

[两性话题]为什么不能取消儿科,让不同症状的孩子去其他不同科室看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缓解儿科医生的稀缺问题?
当年儿科老师看我们上课时吊儿郎当,漫不经心的样子,把书一摔,冲我们吼道:你们别以为学了外科内科就觉得儿科没问题了,我告诉你们,成人和小孩的差别,比人和猪的差别都大!
还记得刚进骨科的时候,跟老板门诊,一个15岁左右的小姑娘拿着片子来看病,说扭到膝盖了,我一看片子......我去,那么粗的一条骨折线,姑娘你是怎么坚持走过来的??......然后就听到老板叹了口气,用很低沉的声音说道:这叫骺线......
场景
某科室
大夫:您哪儿疼?
病人:我小肚子疼,对对对,就这儿,靠右一点。
大夫:小朋友你哪儿疼?
婴儿:哇!
... ...
我不是学医的,但是知道一个这样的真事,也可以说明问题吧。
我姐的小孩,当年3岁左右。
有一天,这孩子大声哭着对我姐说:妈妈,我把别针吃到肚子里去了,好痛哦。
当时就把我姐吓了个魂飞魄散,问他:你好久吃的别针?
孩子说:我昨天睡觉觉的时候把别针含在嘴里耍,就吃下去了;
人命关天,老老少少哭哭啼啼飞一般将孩子送到人民医院;
但是人民医院没有儿科,既然是误食金属物品,就只有送到消化内科检查;
考虑到孩子感觉到疼痛,那么有可能别针处于打开状态,如果不及时取出,有可能会刺破肠胃,危及生命,所以刻不容缓,马上进行X光等一系列检查,然而,诡异的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医生也不明所以了,就问他:你是不是真的吃了别针?
孩子回答:我吃了的,我没有撒谎,我真的把别针吞到肚子里了。
医生挠挠头,这个孩子说他吃了别针,那么怎么看不到呢?医院的设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孩子一般都是诚实的,这个人命关天的事情,不好放着不管,或许是自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吧,毕竟不是专业的儿科医生。于是对家长说:我们确实没有看到有异物,为了保险起见,你们还是把娃娃送到市儿童医院看一下。
老老少少满腹犹疑,不得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办了转院,为了防止异物发生进一步伤害,一家人坐着医院的急救车,又飞快地向市儿童医院出发。
一路上,一家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既焦急又害怕。这么乖巧的一个娃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哦。
姐夫说:可能问题不大哦,医生说没有看到的嘛;
婆婆说:你晓得个屁,娃儿这么聪明,吃没吃他还会乱说吗?
姐夫说:那不一定,说不定他记错了呢?
婆婆说:你平时又不带娃儿,这么大的事情,你倒轻松。本来就不该来这个人民医院,儿科都没有,可不是在害人啊,要是娃儿有个什么,那可怎么办啊?
婆婆抹了一把老泪,转头对姐姐说:你也是,把娃儿带成这样,这可是我家的单传,要是出了事,我和你没完。
姐姐又气又内疚,嘤嘤地说:我平时都很注意的,哪曾想到娃儿会在睡觉的时候含个别针玩?我的心都要碎了,要是娃儿出了事,我也不想活了。
姐夫说:都少说两句,到儿童医院检查了再说,我还是比较相信医生。
一路上大家忐忑不安,胡乱猜疑,救护车一路风驰电掣,稳稳地到了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接到这个病人,丝毫不敢怠慢,同样又做了一番检查,依然什么都没发现。
儿科大夫推了推眼镜,把手按到娃儿的胸腹部,问他:小朋友,这里痛不痛?
孩子回答道:不疼;
大夫拿了一个压舌板,说:小朋友,把嘴张开,阿姨看看;
小孩不干,说:痛痛,我张嘴就痛;
这似乎印证了医生的判断,轻言细语地说:乖乖,让阿姨看看,你这么勇敢,不怕啊,阿姨轻轻的,就看一小下。
孩子张开了嘴,医生检查完毕,对家长们说:孩子没有吞别针,他是扁桃体化脓,现在肿的厉害,我开几瓶输液水,炎症消下去就好了。
儿科医生就是这么棒。
还有儿科的护士,面对儿童以及婴儿们的小小静脉,推针向前,成功无人喝彩,失败则是山呼海啸。
有道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何须怕:前方迷雾化不开,我自一针向前。
致敬所有的儿科医生护士,你们当得起天使二字。
简单解释一下。
扁桃腺化脓确实引起了体温升高,这也是儿科医生做出判断的一个指标。但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误食别针,如果确实有这个问题,那是要命的。两权相较取其轻,自然所有人的注意力就放到了找出别针这个问题上。其他问题因为损坏程度相对较小,而被人为忽视了。消化内科的医生在没有找到别针的情况下,只有搓搓手,表示对于小鬼头无计可施。这也是儿科医生丰富的经验导致了对于儿科问题解决有着自己独到的途径和判断方法,并快速发现问题源头。
就好比一个从高处严重摔伤的病人,尽管这个人有着肉眼可见的骨折(不要命),但是医院肯定是要首先检查他的颅内和内脏是否损坏(要命),对于骨折可能第一时间都不会去处理。
至于那根别针,说实话,现在都是谜。他的小鸭衣服上确实曾经有一根别针,用于固定罩衣。后来发现这颗别针不见了。据娃儿说,他睡下后,因为还睡不着,就把别针取下来玩;然后坚持说他就是把别针放到了嘴里,好像是吞下去了吧。若干年后,这根别针就成了他最大的笑点,我们这些知道内幕的,只要想搞他一下,就会在他的面前,假装干呕一声,然后说:哎呀,我肚子里有根别针。他就会涨红脸,生气地说:有没有这么无聊,不许在我面前提别针。大家就会哈哈大笑。如果我姐在场,有时会幽幽地说:当时,你到底有没吃别针?我经常都会做梦看见别针把你的肚子戳了个洞洞。哭醒了后,马上跑到你的房间里去看,见你睡得香香的,才知道这是个噩梦。然后,屋子里就安静了下来。于是乎,我们只要有我姐在场,就不提这件事。但是,只要这小鬼头惹事,那一定是别针镇场。
小孩子很多时候搞不清想象和现实之间距离,玩具小坦克可以在他的想象里轰隆隆载着他去打败坏人,布偶娃娃经常会变成活生生的人,孩子们甚至于在白天和它们说话,小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那根魔幻般的别针,就像是被时空扭曲了,没有人知道它的下落。
再后来,他们家再无一根别针。


咱就是说,要是一个骨科大夫,遇到这样的手掌骨折,请问你怎么处理?
别的照片多少有点恐怖,就不放上来了
儿童和成人,在生理上,就是两种生物
更不要说新生儿科,很多早产的婴儿,器官都发育不是很完善了
以及所有的诊疗工具,手术器具都需要xxxS号
我们家女儿一岁多的时候生病,怕儿童医院排队多,先送到长妇幼的儿科看。
长妇幼的儿科挺空的,没啥人。医生一看,说是疱疹性咽颊炎,要挂水,还是送到儿童医院去看吧。
我们问:为啥呢,为啥这里看不了呢?您不是都知道是什么病了吗?
她回答说:不说别的,就是挂水的时候用的针,我们都没办法给小孩戳进去呀,小孩那么细的血管,都找不到。儿童医院很专业,这方面都有办法的。
去儿童医院一看,人真是多,只好排队吧。关于挂水,根据小孩的年龄,几个月还是一岁以上还是两岁以上,用的针、留置的管子、扎针的部位都完全不同!
所以,你希望得到哪种服务呢?医生搞不定的事,只能让家长自己解决,自己想办法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去儿童医院找儿科医生和儿科护士呀。
我外甥幼儿园中班,周末在院子里玩耍,忽然一边哭一边大喊:“妈,不好了,我把1块钱咽下去了。”
确切来说,是吞了一块钱硬币 。
然后带去医院,医生建议回家观察,过两三天就排出来了。
家长不放心,担心这个硬币堵塞肠子,毕竟孩子尚幼。然后交费、排队、拍片子,给医生看。
拍片子的医师也知道是找硬币的,反复找半天,也说奇怪呢,怎么就不见了呢。按道理来说,一元硬币体积也不小,应该容易找到呢。
片子拍出来了,一元硬币 终究是没找到。
医生问:“吞完硬币以后,有没有拉屎?”
孩子:“没有啊,没拉屎。”
医生说:“多吃点金针菇、韭菜等蔬菜吧,这两天观察大便,应该很快能排出来。回家观察吧。”
然后,亲妈就开始扒拉孩子大便。每次大便不能便到马桶里,防止被冲走。每次大便到一次性小塑料盆里,妈妈检查一遍有没有硬币 。
亲妈天天给孩子弄金针菇、韭菜,差点把孩子爸爸吃出来“金针菇应激反应”。对,就是弄多了,孩子还不肯吃,孩子爸爸不能挑食只能吃了。
亲妈天天扒拉大便,扒拉一个星期。中途想放弃,又担心这个硬币沉积到孩子肚子里某个角落,所以还是坚持了。扒拉十多天,看着孩子健健康康,不像是肚子有硬币的样子,终于放弃扒拉大便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有次给孩子换衣服。孩子在口袋里发现一个硬币 。开心的对妈妈说:“我终于找到我的硬币啦,我还以为我吃了呢,原来是放这个口袋了。”
老妈一脸懵逼,难道你哭是因为“硬币不见了”,不是因为“吃了硬币”!
孩子接着来一句:“妈妈,你应该在口袋里找找,一直在屎里找肯定找不到啊。”
场景一
患儿家属:我家孩子肚子痛!
内科医生:来,躺那儿我摸摸!小朋友,这里痛不痛!
患儿:痛!
内科医生:那里痛不痛?
患儿:痛!
内科医生内心:哎呀我去!怎么哪里都痛,让我想想,一个人满肚子都痛,那可病的不轻啊!腹膜炎阑尾炎胰腺炎!嗯………
内科医生:这孩子病的很重啊!这哪里都痛,建议你们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好好查一查看……
患儿内心:什么叫痛啊?
场景二(鉴于评论中有一些人觉得这个场景很智障,我接受另一个评论的建议,改一下)
患儿家长:医生,我们家孩子这几天一直咳嗽,你给看看这胸片。
内科医生接过胸片,看到了如下图像。


(图片来源见水印)
内科医生:这么大片阴影,又咳嗽,可能是肺炎啊。我听听看,嗯……肺部听诊还好啊,这可就奇怪了啊……
患儿家长:怎么样,医生,严不严重?
内科医生内心:这不对劲啊,这么大的阴影怎么没什么体征?我想想我想想……
内科医生:嗯……这个目前不好说啊。
儿科医生路过看了一眼:这是胸腺影,没啥事儿,不是肺炎!
(原“智障”场景二)
内科医生:小朋友过来,我听听心跳。
扑通扑通,一数120次每分。
内科医生内心:跳这么快?是不是心脏有问题?
内科医生:跳的挺快啊,觉得胸口不舒服不?
儿科医生:人家小孩子本来就该跳那么快…
场景三
患儿家属:这药怎么吃?
内科医生内心: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三得九,四四得八…
内科医生:嗯……也许大概吃…半粒吧!
患儿家属:这么大的药怎么吃半粒啊!怎么掰?
儿科医生:不知道给孩子吃颗粒、混悬液、分散片么……
内科医生内心:喵了个咪,大人吃药都是论颗算得,哪还来这么麻烦…一一得一,三三得六…
内科医生:记不住记不住!还是你们(儿科医生)来算吧!
场景四
医生:小朋友,你怎么不舒服?
患儿:哇……
医生:小朋友,你哭是没用的,来告诉医生,你哪里不舒服啊?
患儿:哇!!!!
医生:算了算了、我来看看扁桃体大不大吧。
患儿:嗯……嗯……(闭着嘴哭,拳打脚踢医生)
医生内心:看不了看不了!我能不看不?
场景五
患儿:哇!!!
内科医生:这孩子怎么了?
患儿家属:这几天有点咳嗽!
内科医生:哦……别的没了?
患儿家属:没了。
内科医生一通查体。
内科医生:没发热,听了下心肺,也没什么啊!要不先吃点药吧………
患儿:哇……唔……
儿科医生:吃什么吃!孩子都有喉鸣了!赶紧上激素!
写在最后,评论里有几个人表示,诸如场景二的情况算是在黑内科医生,怎么可能一个内科医生连这个都不知道。
我本身是全科医生,内科儿科都看,在日常诊疗中能明确感觉到看小孩和看成人的区别。故大致写了几个场景来表现一下,并无黑内科,抬高儿科的意思。只是为了说明,要让非儿科完全取代儿科是比较困难的。(当然以后有关部门会不会一统内外妇儿我就不知道了)
但我把这几位的个人资料都大致看了一下,没有医学专业的标签,没有医学专业的回答,我就姑且认为是个行外人?如果是行业内的大佬跟我说,你个弱鸡,小孩子的心率都记不住,我会诚惶诚恐,并且膜拜大佬。
但,行外人的话,可能就是在随意猜想了。医生没你们想的那么全知全能。
年资越高的医生,知识面越窄,但研究的越透彻。他们确实不会听到一个一岁孩子心率120就惊慌。很多医生都不会,但如果要他们不查资料,张口就说出每个年龄段小儿的标准心率,我相信没几个医生能做到。
日常诊疗中,了解个大概确实也能处理问题。但对于小孩子,不少东西有时候就是要确切的记住,确切的分辨出来,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不然就有可能出现遗漏。
知道小孩子心跳应该快,并不代表就能够熟练处理儿科病。知道应该跳的快,但没法熟知标准心率的情况下,有时候小孩子心率就是超标了,非儿科医生兴许还发现不了。
不知道小孩子的标准心率是多少,也并不是医生的无知,毕竟日常用不到的东西,谁去费脑子记?
当然若有非儿科的大佬能够通吃内科和儿科,我只能说,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
因为别的科的大夫可能看不好儿科的疾病。
儿科本身是一个包含很多亚专科的学科,很有自己的特点。不是简单的套用到大人的治疗就可以的,从诊断到治疗都有不同之处。
为什么说儿科的病别的科不好处理。
1.生理结构和大人不同,用药需要特殊计算。每个孩子根据年龄和体重都需要专门计算用药。使用的药物类型也不同,有些成人用药儿童不能使用。
2.疾病类型和大人不同,孩子的疾病谱和大人不一样。很多大人常见的疾病在孩子身上很少发生。反过来,孩子经常出现的疾病在成年人身上也很少发生。同样的症状,不同的年龄往往是不同的疾病引起的。
3.查体有儿童的特点。孩子不能配合查体,需要较熟练的技巧,体征上和成年人不同,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
4.病史询问考验技巧。孩子自己表达不清楚症状。需要和家长一起配合寻找孩子的病因,问诊更为繁琐。
5.儿科专有的一些特殊专科没有对应的成人科室。比如关于生长发育的儿童保健学;关于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学。
6.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较成年人更多。在外科和护理操作上,孩子体格小,器官小,血管细,难度更高。
在有的医院没有相应的亚专科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个科室的医生既看大人又看孩子的情况。但是科室划分的细致是为了让医生在专业上做得更好,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而不是反过来。
儿科是一个很有意思,特别有成就感的科室。虽然的确是干起活来又苦又累。但是宝宝出院时候的笑容,是我们工作得到最好的回馈。目前孩子看病这一块的确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让我们儿科医生可以更好地,更有尊严地为孩子们服务。
古代中医管儿科叫哑科。
望闻问切四字诊诀里,问是白瞎了,你让小孩子准确给你描述哪里不舒服?
切,小孩子动来动去肯定也不配合。
偏偏儿科还有很多成年人根本不会发的疑难杂症。
再加上很多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这都是很难诊治的。
即便是同一种病症,儿科患者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不一定和实际年龄成正比,用什么药,用多少药都没个准数。
人间世第二季第9集的开始就讲新华医院儿科ICU的一个资深医师老张因为学历不达标工作十余年后辞职的情景,儿科主任连叹可惜,因为很多儿科ICU的操作根本太细致太细微,培养这样一个能熟练给幼儿穿刺,插管,甚至上体外循环的医师需要十几年的功夫。
光想象一下,就可以想到给一个幼儿下内镜下鼻饲管要比给成年人做这些复杂多少倍。而在全国儿科知名的新华医院尚且如此缺少人才,其他三甲医院甚至条件更差的医院呢?
儿科医生在医院里待遇偏低,工作压力大,环境差(很多人自己被医生摆弄不打紧,孩子被医生摆弄哭出声立刻化身为暴力狂魔)


人间世第二季第8集,劳碌一天的儿科ICU医生向家属解释情况,家属眼里满是不信任。
这也就算了,偏偏不少其他科的医生本身歧视儿科,觉得当年医学院里都是成绩最差的才被分去儿科,精英都去了外科,这就让人对中国儿科的未来益发唏嘘了。
妈妈:「儿砸儿砸,你哪不舒服啊?是疼啊还是麻啊还是怎么着啊?脑袋不舒服还是肚子不舒服啊?你告诉妈妈,妈妈带你去看病啊。」
孩子:「哇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请问题主,这种情况该带孩子看什么科?
20多年前,我表姐家孩子小时候经常抽,哭着哭着就抽,吓死人了。去综合医院看,怀疑脑袋有问题,拍了片子,一看片子,大夫说脑萎缩。
我记得我表姐哭的昏天黑地,说这下半辈子可怎么办啊!怀胎十月费好大劲生个孩子,竟然是脑萎缩!(我表姐怀孕的时候妊娠反应严重到什么都吃不下,还去住了院)
后来不甘心,说再去儿童医院看看。儿科大夫看了片子直乐,说什么脑萎缩啊,正常孩子脑子就这样行吗?你那大夫看过几个小孩脑子啊就敢乱说!没事没事,就是缺钙缺的严重了,补点钙就好了!
我猜我表姐听到这话的时候一定觉得重获新生了。
果然啊,后来补了点钙立竿见影地啥事没有了。
有人说儿童和成人的差别比人和猪还大,同意!
儿科跟成人差别很大的..不是说.把成人药减量就可以给儿科用.这是错误的.儿科应该有专用药.(虽然儿科专用药不多.).我们现在把内科医生当儿科医生用.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具体看下图吧..
PS,图片来源.<儿科学.第九版>
图片可以点击放大.




儿童太难搞定了哇,我在耳鼻喉科,也经常会遇到小孩子。
前几天吧,门诊时候遇到两位家长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姑娘来看病。家长说小姑娘玩耍时候把塑料玩具塞进了鼻子里,而且是很小的一粒一粒的那种。
来的时候孩子可能在家哭累了睡着了,我就用鼻内镜看了一下,一个鼻孔里一个,圆圆的塑料颗粒,卡在下鼻道,位置还挺深。我想趁她睡着把塑料掏出来,但是我刚准备弄她就醒了,然后一下哇哇大哭,就不配合了。那个哭声,我真的头大,然后我只好先安抚,我说没事的,小朋友,不疼的。但人家根本不理你啊,我又去值班室拿了点吃的,人家一边吃一边哭,根本不配合的。
家长问我怎么办,我说安抚不了,就只有拿块布把她裹起来,你们按住,我来取鼻子里的异物。
最后三个人把她按住,我眼疾手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度,把异物取出来了。
整个下午,我都觉得诊室里回荡着小朋友的哭声。
看大家评论的很热情,我要补充一下,不要给小孩子玩可能塞到嘴巴,鼻子,耳朵的玩具。还有带鱼刺的鱼,这个卡到更加麻烦。


柏舟
261 次咨询
5.0
医学优秀回答者
医师资格证书持证人
去咨询
我就说个笑话。
我表妹小时候,大概一两岁吧,有半年左右时间一到晚上就喊头晕,哭兮兮的就说自己头晕,脑壳昏,然后哭兮兮的睡觉。
我姑带着去各种检查,啥都正常啊,而且白天活蹦乱跳的,能吃能玩,不像是有问题的样子,反正一到晚上八九点,就说头晕脑壳昏,其他时间啥事没有。
结果…
最后终于搞清楚了,我表妹她说头晕,其实就是说她困了…她不知道怎么表达困…所以就变成了头晕…
想想儿科医生们有多难吧。
儿科又名哑科。儿科其实和兽医是一样的原理。
我女儿2岁的时候,我叔从外地回来了,对这个外孙女是疼的不行抱着扛着的,一个一不小心胳膊脱臼了,赶紧去医院吧,到那里我爸去挂号,我和我叔带着孩子直奔急诊,
医生孩子胳膊脱臼了
我姑娘哭的眼泪汪汪的
一个医生慢吞吞的过来了
我看看,哪只胳膊
恩挂号了了么
她姥爷去挂了
那个医生转身又坐到座位上去了
我叔急眼了,干啥不交钱还不给看啊,孩子这么难受,不能先治啊
医生慢悠悠的拿了个笔给了我妞,我妞一把拿过去了
看见了吧,已经好了
学儿科的第一天第一节课
老师就讲了 小儿不是缩小版的大人
小儿的生理特点都与成人非常不同 不能说所有的问题就和大人一样去对待 吃药减量之类的
这可能就是儿科存在的意义
我老婆儿时看病的经历:
我老婆当年大概只有5~6岁,从幼儿园被她爸爸接回家,妈妈发现孩子嘴周边明显红肿,似乎有扩散之势。问哪不舒服也说不明白,遂就近就医。到了二附属儿科,医生听诊器、体温计、弹跳按压轮番上阵也没查出什么毛病,换总医院、一中心也是一样。最后无奈选择爆满的儿童医院再去看看。
到了儿童医院大厅犯难了。这算什么病,应该去皮肤科还是内科 谁也说不清楚。问问分诊台大夫吧。
分诊大夫隔着柜台探着身子凑近了,看看嘴部周围,问:“你嘬碗了吧”
我老婆点点头
“去,宝贝儿,回家接着嘬 啊……”
真NB,要不然怎么叫专科医院呢~
这个思路还真是清奇啊,过去所谓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问题就解决了,相比还是题主直接厉害,把一个行业解决掉更是立竿见影……
迪士尼门票贵排长队,怎么解决?关掉,让小朋友去夜店蹦迪娱乐,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了,
急诊科活累患者体验差死亡率还高,关掉,让不同症状的患者去其他不同科室看病,不就解决了嘛
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很快可以解决,把医院都关掉,生病的去庙里烧香,心诚则愈;心不诚,就继续烧香。这问题不也就解决了
那问个问题:三岁小孩,总说肚子疼,但没有腹泻呕吐发烧,不喜欢动,总爱坐在一个地方玩,而且性格变得很烦躁也非常抗拒父母碰他。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是肋骨有轻微骨折。
因为小孩子不能准确描述疼痛的来源,会把躯干部位的疼痛都说成肚子疼。运动和外力都会加重痛感,所以孩子不爱动,也不让父母碰他,身体不适也会让他烦躁哭闹。
这要是没有儿科经验的估计得把肝胆脾肠胃查个遍。
9.6更
不长登录知乎自己的号,因为一开始有这个账号写回答的时候,我刚刚失去自己的父亲,写过很多关于父女的倾泻内心悲伤的回答,一登录就会想起自己老爸,后来走出来了,写了很多跟男朋友的日常,又会受不了秀恩爱的自己。所以有时候索性不登陆,偶尔几个月,会登录一下。没想到这个回答有那么多朋友在看,受宠若惊。也非常感动,大家对医生端真的都特别理解。有时候我也会很恐慌,自己年纪还小,阅历尚浅,孩子又是每个家庭的核心,能不能给到这个孩子完善的治疗。很怕自己的一个操作,影响孩子的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影响孩子牙齿的替换排列。当儿牙医生第一年,我每天晚上都在看书,每天早上抱着问题等在我们主任门口,每个月排满了各种学习班,交流沙龙。怎么说呢,看孩子身上的压力比看成人大多了。
给成人看牙,我讲解一下片子,提出当下的问题列表,告知当下问题的轻重缓急,建议的治疗方式,时间周期,可能会有的疑问。沟通大概10分钟,有时候半小时,然后做治疗。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患者比较喜欢的牙医了,乐观开朗,健谈,愿意跟患者多聊聊治疗计划,我的患者很多都会变成我的朋友,有时候我自觉不是我能看的了的问题,太复杂了,太不可控了,我会给他建议,介绍好的医生给他。我很喜欢约我的患者复诊。两周,一个月,三个月,看看刷牙习惯改善了没有,最近口腔卫生情况怎么样,老朋友见面也就五分钟,可能下班顺路就来了。
看儿牙的契机是因为,我也不会正畸,也不想做种植,当下的一线城市的牙科市场,我就是一个没有特色,卖点,苦苦熬资历的牙医。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沟通尚可,每一个大人都服服帖帖,看小孩子也行,而且很多儿牙医生履历都没有我漂亮,儿牙治疗从医疗端看,也不难,就想试试。不就是多沟通沟通,多理解理解?那时候我的眼里,我看过的孩子大多是天使,所以没觉得多难,那时候我看不了的,不配合的孩子,我还可以说,转诊儿牙医生吧。
后来真的做了,发现好累,忙活了一个小时也就补了一颗牙,单位时间的椅旁产出真的少,业绩也跟做成人差不多。患者是多了,人也累了,没什么性价比。回家晚上睡觉,也不踏实,闭上眼睛就是孩子嗷嗷哭。我这个人,就喜欢坎,然后我就学,哄孩子,我姑是小学老师,我就暑假跟她呆在一起,看她怎么收拾她家老大老二。小朋友看见男医生不作,为什么,男医生没有商量的余地。那好,我每次都跟我的小客人做约定,好好刷牙,来阿姨这里复诊涂氟的时候如果没有蛀牙,阿姨奖励一颗糖给他。我会跟他讲,你看牙的时候,要做任何动作就要举手,阿姨一定会停下来,四五岁的小朋友对这种指令性的东西很感兴趣,会不停的举手试探你,我就配合他停下,慢慢的孩子会相信你。不欺骗孩子,疼就是疼,酸就是酸,但是我的孩子们在长大,我相信他们会变勇敢,我会鼓励他们尝试,阿姨有会让牙齿睡觉的神奇药水,他们也知道医生阿姨不会骗人。说真的,那种孩子对你的相信,那种征服知道熊孩子的感觉,真的太爽了。以前对孩子没什么办法,现在家庭聚会,亲戚凑一起,我就在一堆孩子里,不看牙的时候都是小天使,自己也觉得孩子可爱,家人都夸我对孩子有一套。想过很多次,下个月告诉网络部的同事别给我约孩子了,让我缓缓,准备结婚了,想轻松一阵子安排婚事。但是一看工作微信有妈妈问我,剩下的牙什么时候看,就又心软了。
也不是没遇到过不理解的,有的孩子闹,打完麻药还在嚎,不疼也说疼,没碰也说疼,家长质疑我年轻,质疑我资历浅,当场要求换医生。有时候特别不配合的绑着硬看,孩子特别容易挣扎,器械压着嘴角出血了,下次复诊家长就没有约我了。委婉的说我们在家附近看。但是心里会惦记啊,会想啊,会自责自己一定没有做好。看成人真的没有那么累。有次跟自己护士说,看儿童多了,偶尔看个成人,让干嘛干嘛,不乱动也不哭闹,就像一坨安静的肉。
本来牙医在医生里,就是带着更多商业气息,跟救死扶伤没多大关系的形象。儿牙医生在牙医里,就是做的东西没多大难度的感觉。连我自己同行男朋友都会戏称我幼儿园老师,资深儿童剧演员。但是,看孩子的成就感,真的是很大的。孩子给你带自己的礼物,自己的画作,孩子长大了,变乖了,孩子对你的认可,家长说孩子喜欢你,哇,那完了,我就飘了。看成人很少有患者跟你说谢谢,看孩子一直有。我有个小患者,第一次哭的很厉害,下牙椅了跟我说对不起,说阿姨我会努力的,给你添麻烦了。那时候心都化了。还有好多孩子,哭的凶,走的时候还会来诊室门口,奶声奶气还有点委屈的跟你说阿姨再见。我愿意相信那种哭闹是他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和不安,我也愿意陪他们成长。也希望我们的看诊环境可以更好,家长也能对我们理解。
儿童真的不好看,每年都有很多医生在努力摆脱儿童看成人。我想撑的久一点,但愿自己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里。
——————————————————————————
以下是原回答
稍微偏一点点题,我是一个接诊儿童的牙医。就是成人我也看,儿童我也看。但是基本上,我每天遇到的,都是滋哇乱叫的孩子。儿科医生少,儿童牙医更少,儿牙医生坚持两年以后,都会想要脱离这个环境,回归成人诊疗。
现在的孩子每一个都是家长心头肉,牙齿保健的意识的确很强。但是看牙不能绑起来啊,要哄着看。全麻笑气不接受,希望医生可以行为诱导。公立医院不配合,来私立。要求动画片,要求小礼物,要求诊室有动画主题装修。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宝宝我们嘴巴张大大好么。
我的光固化灯是仙女魔法棒,我的气枪是风婆婆,我的吸唾管是大象鼻子,打麻药是小蜜蜂叮一下。小朋友这次不配合怎么办,阿姨跟你做游戏,阿姨推荐爸爸妈妈回家给你读绘本,安利动画片,下次我们继续做游戏。
第一次来的小朋友,我要提前一天打电话了解,小朋友看诊的诉求,喜欢什么动画片,刷牙习惯什么样的,小名是什么,有没有诊疗史,叮嘱父母最好带上宝宝喜欢的玩具和牙刷。每一个都要做口腔卫生宣教,和一对一指导刷牙。
我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对孩子谈不上多喜欢,也不至于丁克。我每天做那么多功课,就是希望看诊时候所有的情况,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清楚的记得我接诊的第一个小朋友三岁,牙齿发炎,为了打一针麻药,我跟孩子蹲在走廊里僵持了半个小时。同样补一颗牙,成人可能十几二十分钟就好了。小朋友能够集中精力配合你的时间,只有五分钟,错过了那个五分钟,你就要面对家长的质疑,孩子的哭闹,对自己的怀疑。哄娃一小时,补牙五分钟。
有一天上班路上,我说起今天安排的患者,男朋友突然笑了,说,我感觉我媳妇不是牙医,我感觉我媳妇是一个幼儿园老师。
就前几天的事儿
我们科病房隔壁是儿科,我下班的时候电梯里经常有儿科小患者的家长。
那天我下班的时候等电梯看到儿科病区出来一位女家属,电梯上讲电话声音很大,我是有点不开心的,人累的时候就怕这种聒噪,头懵懵的。
正准备提醒她,结果听到她说“什么什么沙星”,我脑子里一根弦马上绷紧了。仔细听她在说啥,大致意思是她儿子住院吊水三四天了,体温还是38度多,家里有一盒“什么什么沙星”,放在某某柜子里 ,让孩子爸换班陪护的时候带上给孩子吃。
我赶紧拍拍她,提醒一下,名字末尾是“沙星”的大多数是喹诺酮类,这类药物儿科禁用,因为有软骨发育毒性,导致骨骺病变,影响身高发育。近期甲流多,你家孩子没退烧很可能是病毒性感染,你那什么什么沙星不仅不管用还可能有害。儿科用药禁忌多、剂量计算方法也很不一样。我一个外科医生也仅仅是知道这个起码的常识,自己的未成年病人用药都老老实实请儿科会诊。你要真的自说自话给孩子吃喹诺酮类,那可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我不高兴的情绪也发泄出去了,还帮她避免了大问题。
儿科专业性太强了,真的别再幻想取消儿科了。
求求了,救救孩子们。
脑外科医生:夭寿啦!这病人天灵盖上怎么缺了块骨头!
心内科医生:精彩,小患者人均房室隔一个洞
呼吸内科医生:道理我都懂,但是啥抗生素才能给孩子用啊!
我同事闺女,5岁,说手疼,家住花桥(上海郊区),遂紧急带到中心医院(纠正一下,很多盆友说是二甲)看诊,医生各种检查,拍片子都没找到病因,孩子还是说疼。
没办法,第二天带到上海市儿童医院,据他跟我说,儿童医院医生摸了摸孩子手肘,简单看了眼片子,说没事,轻微脱臼。一会就处理好了,孩子回家也没再疼了。
术业有专攻,也得益于中国人口太多,医生经验太丰富了。(悄悄说一句,国内整形,不要盲目相信找韩国医生,韩式技术是牛,都引进了,手术量操作上还是中国医生熟!)
先不说儿童的身体结构和成人有区别。
我就说一点,
有多少人能受得了:生病难受的要死了,身边有一个或者一群孩子不停哭闹大喊大叫,或者拿着手机上蹿下跳,手机里一刻不停的最大声播放着丁丁丁丁,蒂西,拉拉,波儿~~~~准备好了吗孩子们?是的船长!喜羊羊美羊羊红太狼灰太狼~~
是你你会不会想:哪个王八蛋提议取消了儿科,放这群小怪物出来的。
从解剖及生理上讲,小孩子跟成年人有很多很多不同,甚至不同年龄的孩子都不同,并且,儿童的疾病谱也很成年人完全不同,所以,儿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跟内科外科是一样的,儿科医生是必要的,而且非常必要。就拿普外来讲,成人普外科就做不了胆道闭锁及肛门闭锁等疾病,曾经看过儿外老师给早产儿4天的做剖腹探查,我敢说成人普外没一个老师敢做。术业有专攻,病种不同,生理及解剖特点不同,所以,儿科医生特别必要!
因为儿科需要哄着来。别的科室的医生真不如儿科医生有经验。比如教高中的老师和幼师区别就很大啊,幼师习惯哄孩子了,高中老师习惯严肃了。
我初中的时候生病住院,麻药劲过了,缝针的伤口疼得我晚上睡不着觉。疼得让我错以为是医生没给我缝好,于是大半夜按床头铃。 医生护士很快就过来了, 我哭着说我好疼啊我好疼,医生知道自己的手法,但还是很耐心配合我的“不信任” 拆开绷带说没事儿的乖,然后喂我吃止疼药。 护士姐姐摸了摸我的额头,说乖疼的一头汗,没事的哦,一会就不疼了。
因为我爸妈需要上班,他们回家睡觉了 我自己特别怕,我拉着护士姐姐的手问能不能陪我,她温柔的说别怕,我就在门口守着你,你一按铃我就进来啦。我不会走的,我就在门口
然后我就放心了 迷迷糊糊睡着了……
我当时都是初中生了,还能被当小孩子对待……这就是儿科医生的温柔吧。
幼儿和成人的差距

成人和小白鼠的差距
差不太多……
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摔到额头,近眉毛的地方。我连夜带他去我们城市最大的三甲医院。
当时他的血哗啦啦的流,我没有止血的东西,只能用纸巾压着,然后外面包着个口罩。如图


当时抱着他直奔医院小儿科,医生一看伤口,说处理不了,然后开始打电话摇人。摇了小儿外科一位大佬。大佬打开伤口一看,说可以打局部麻醉缝针,但是位置太近眼睛了,他这边操作不了。然后大佬拿起手机,开始摇人。
三分钟后,外科大佬摇了一位小儿眼外科的大佬下来,眼外科大佬看了一下伤口,说他可以操作局部麻醉缝针,不用全麻。然后,外科大佬跟眼科大佬,和一位护士姐姐带着我儿子进去缝针。期间,我在外面等,听到我儿子在里面又哭又闹,还喊了救命。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眼科大佬是怎么缝针的。
封好针后,外科大佬开了ct让我儿子拍。片子拍好后,外科大佬一看片子,说里面有积液还是阴影还是啥的,反正我忘记了。外科大佬说他这边不好判断,然后,又又打电话摇人。这次摇的人是小儿神经科的大佬。小儿神经科大佬一看片子,就强烈要求我们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当时医院床位满了,安排不了床位。我就抱着我儿子在急诊室睡了一个晚上。
当然,最后除了一道疤痕,我儿子啥事都没有。
跑题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医生都是术业有专攻的。面对跟大人完全不一样的小儿,不设立儿科怎么行啊。
为什么不能取消所有机构,让火葬场烧活人?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医生治疗方案被质疑,发现患者用 DeepSeek
如何评价食贫道最新一期视频《勇闯南美毒窝
您是如何看待中医少女黄琪惠?
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近视 2300 度,近视度
自己能抠掉牙结石吗?
年轻却一身是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胸大真的好么?为什么周围的女生都觉得胸小
单纯好奇,男生眼中的月经是怎么一回事?
大S事件暴露了日本医疗的哪些问题?
近视800°,眼镜太厚平时健身老是掉,影响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2-07 21:34:01  更:2025-02-10 22:34:2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