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不午睡下午还能满血状态工作? -> 正文阅读

[两性话题]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不午睡下午还能满血状态工作?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咖啡,这么大量喝咖啡不会对健康产生损害吗?
在奥地利访问的时候,惊呼当地人从来不午休。
刚刚过去的时候,每次午饭结束以后我都是浑浑噩噩,一整个下午都是懵逼状态。
更可怕是,他们早晨七点过就到办公室了。有娃的同事早起送娃,然后就直接来办公室;没娃的同事早起享受早晨阳光。
但是,但是,但是,下午四点办公室同事就开始say goodbye了。五点钟以后基本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至于周六周末,没有特殊情况,连办公室的大楼都进不去。
别人早晨七点半开始工作,到下午四点半,刚刚好八个小时。偶尔会多工作半小时,这样周五就可以午饭前下班回家了。一周四十个小时,不多不少。同事告诉我,一想到午饭以后还有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下班就非常开心。
下班以后绝对没有人会去聊工作,要么去骑自行车,要么去运动,要么回家陪老婆孩子。从下午五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都是自己的时间,完全可以好好放松。
而且,欧洲人喝咖啡简直就像是喝水一样。同办公室的德国妹纸,一个白天至少五六杯咖啡,我都怀疑割开血管里面只剩咖啡因了。我上午一杯下午一杯就已经是打了鸡血了,再喝一杯晚上兴奋到爆表。
由于办公室中午是一群人集体去食堂吃饭,发现欧洲人午饭都非常简单。有时候甚至两块煎鱼配上一点儿蔬菜就是一顿饭,中午吃米饭面条这种碳水化合物非常少。
由于答主是在科研机构工作,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发现欧洲人如果某一天很累,情绪很低落,那就会很早回家休息,绝不硬撑,大不了第二天再把工作时间补回来。
如果是感冒发烧生病,就算想来,同事领导都不会让你过来。在奥地利不小心得了红眼病,修整了一个周末然后就想去办公室带病上班。然后被领导直接赶走,还告诉我说,不仅仅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还要为别人的健康负责。工资照发,赶紧滚蛋!
我发现国人必须午睡的原因就是睡眠时间短、工作强度高.
最初我也是个必须午睡的,也疑问这个问题.
直到我两边都经历过了才发现,什么饮食结构也不是重点,
饮食结构有影响.
但是不管吃什么,吃撑了都犯困.
实际上需要午睡就是没精力了,精力用完了.
这和人种没关系,和环境宽松与否、精力使用有关系.
所以最重要原因还是睡眠时间和工作强度.
之前在国内早上7点起床收拾,8半到公司,早会后就开始忙碌了,一直怼到中午12点,吃个饭觉得很疲惫.必须睡会儿.
全公司都熄灯睡觉,不然下午两点以后绝对崩溃.
然后接着怼,怼到八点九点下班回家.
到家接近十点,开始葛优躺.
娱乐一会儿,到十一二点睡觉.
第二天7点还是起不来的感觉.
属于是全天在燃烧了.
现在在国外
上班不计考勤.
睡到9点多,早上10点到10点半之间到公司.
到了还不立刻开始工作,和同事闲聊十多分钟,
接着检查下邮件,看看今天要做什么,做点零散的活.
11.30就去散步吃午饭了.
吃完回来12点让你午睡,你能睡得着 ? ?
9点 10点起的床你12点睡的着觉?
本来就起的晚,一上午什么重活没干,精力大好,你能睡得着午觉?
不睡觉干啥?
同事都拉着去健身房,
撸铁、游泳、有氧..
我也发现现在我也不午睡了,我也开始去锻炼了.
以前你让我中午去健身房我都不敢想.
我会觉得不要命了! ! !
练完回来一到两点之间,精神倍儿棒!
然后就陆续开启手上工作了,算是高强度时刻开始了,
干一俩小时,下午茶又开始了,零食、咖啡、茶饮,
随便吃点、喝两口闲聊会儿,精力就续上了.
之后直接手上的活全神贯注怼到六点、六点半都开始有人陆续下班了.
实际一天算下来高强度工作时间不如国内一上午.
所以在国内时候能不需要午睡吗.
就是让你从原来的高压的节奏里脱离出来
进入就这种每天工作5、6小时以内,
工作内容轻松,
工作延误一天两天的完全正常,
没什么惩治的手段轻松环境里
业余就是散步、锻炼、聊天..什么的
保持这种节奏一两个月,
保证你白天午睡的习惯立马改掉.
所以归根结底人精力用完就是需要休息、睡觉.
不需要午睡就是身体还轻松,还有精力.
环境压力大,注意力过度集中就容易消耗精力.
你抓个老外到国内公司上上强度试试,
他不午睡我才不信呢.
~~~~~~~~~~~~~
怎么突然点赞变多了....
我就是说点个人感受到的变化,
适用范围可能有限.
也不想对比哪好哪坏. 都有好又坏.
总结就是一句话,:
睡好、多锻炼、只要身体健康,工作轻松,
精神不紧绷,人的精神绝对好.
现实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生活累,精神指定不好
你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大概就明白了。
我早上7点10分起床,7点40从家走,开车15分钟到公司,到了公司,先喝杯咖啡、吃根香蕉、啃个cookie,就9点了。然后认真工作一小时,再和同事闲聊/朋友煲电话粥一小时,就11点了。吃午饭,然后再吃点水果,顺便刷一会reddit、twitter之类的,再去拉个屎,就下午1点了。然后开个会、指导一下技术员们做实验、再总结一下当天的数据,下午4点了。喝个下午茶、顺便刷一会reddit、twitter之类的,下午4点半了,下班走人。有时候感觉精力用不完,甚至还要下班之后去gym举举铁,游个泳之类的。
要再午睡的话,睡眠时间就超过人类的健康睡眠长度了,反倒会觉得大脑昏昏沉沉的。
如果是欧洲的话,一年比美国还多个20-30天年假+10天法定假,各种三连休,再午睡的话,你是树懒吗?
公司疫情前有个项目来了一个美籍澳大利亚人。快六十岁的老头,壮的很。当时他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早上吃中国的早餐,中午就烤几片面包和一杯咖啡15分钟解决问题,晚上一顿饭,他干活是哪种根本没架子,说跪地上扛预制件就跪,说趴地上检修就趴地上检修毫不含糊。但是一旦晚上下班,你让他挪把椅子都不搞的状态。
中午15分钟午餐时间,把给他打下手的几个小伙子虐的欲死欲仙。后来我们协调,中午时段小伙子们分两班倒。
刚开始我们这把老头惊为天人,精力充沛啊,时间久了才知道,老头晚上9点必定上床睡觉!原来人家跟我们古时候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在美帝生活10多年,对比白人和亚洲朋友,可以肯定的是午睡和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常常会和同事们一起出去吃午餐,有几个白人同事每次都拒绝吃中餐或者其他亚洲食物。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同事们事逼,没有尝试新鲜东西的心态。后来混熟了,他们跟我说不敢吃中餐的主要原因是每次吃完都有food coma(没找到翻译,暂且称之为“饭困”吧),影响工作(他们常常用来形容亚洲食物的词是“heavy”)。记得有一次午饭带他们去吃日本拉面,下午1点的会议,那叫一个无精打采(答主也未能幸免)。除了中餐,日本拉面,印度饭制造“饭困”的能力也是杠杠的。后来我们几个约定是不太忙的周五中午去吃这些让人发困但无比好吃的亚洲美食(然后回来喝巨多咖啡 )
老美的午餐,普遍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偏低。很多中午健身的美国人,午餐吃的就只有蛋白、蔬菜和水果。即便是Burger和三明治一类的,那个白面包的重量基本也是可以忽略的。
相比之下,中餐里的米饭、白面含量高(动辄3两的量)。大量的精米和精面会瞬间转化为糖,而血糖的升高很容易导致人乏困。我有几个特别能吃米、面的朋友,他们有时候甚至晚餐以后都需要小憩一会。而那反观些精力比较旺盛的朋友,通常都不怎么吃碳水化合物。
当然,除了饮食结构,天生的基因和锻炼也很有关系。
----------------------------------------------------------------------------------------------------
二次更新:被知友们的热情打动了,知友们的评论也是干货满满。
应部分知友要求,把我最后面的那句话挪到最前面了,那就是
“如果吃得多,啥也拯救不了饭困”
的确,如果想不午餐后犯困,控制食量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相信,很多知友也和我一样,喜欢吃饭有点饱足感。(虽然说做到7分饱是最好的)
怎么做呢?我自己的一点小办法,仅供参考。
人的大脑在饱足感上是能被欺骗的,觉得不那么饿,才能吃得少。
首先,我加大了我的早餐摄入量,差不多翻倍。早餐一般以燕麦,牛奶,水果,火腿之类的为主。这样做的效果是,午餐的时候饥饿感暴跌。我以前可能11点半就饿的不行,到了12点开饭很容易就吃多了。
“从吃饱,到大脑觉得饱大概有个20分钟的时差。”
饥饿感十足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摄入过多食物。以前纳粹难民营里救出来的人,吃多了撑死便是极端的情况。
另外一个很多同事用的方法是,午餐前30分钟去喝一大杯水。这个的原理是,大脑对于饱足感在短时间内无法区分水或者别的食物,也就是通过餐前喝水增加饱足感。
最后就是想告诉大家,
“除了白米和面,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不同的主食可以吃了。”
北非的couscous,brown rice,红米,lentil,鹰嘴豆,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换着不同的主食吃吃。
至于有知友担心不吃米饭大姨妈不来的事情,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地中海地区很多不吃白米的姐姐们大姨妈还是会来的。
节选几个有趣的评论
@劉阳河
“HK中午吃的米饭还算好,但是肉类是远超过国内的,港人的肉食量我记的是亚洲第一,相比同等能量下,碳水提供能量的比重要小的多。亚洲我记得是大陆碳水占比最多,日本其次,香港很低。。当然,香港蔬菜几乎是完全不吃的,所以他们大肠癌发病率也是亚洲前列(虽然有着世界上第一的人均寿命。。)"
@于寒冰
"亲测有效,个人以前一直是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了解了饭困的道理之后,尽量控制饮食并且每天午饭后散步半小时消耗血糖,已经基本三四年没睡过午觉了"
@田小谜
"以前的老板是美国人 刚认识的时候看他带一个饭盒装一盒子圣女果 或者 哈密瓜 我说你挺会保养啊 吃这么多水果 他说那是他的午餐 我就停惊诧的 这能吃饱?!……"
@拜拜小姐
"怪不得!我以前在法国读书,碳水吃很少,怎么都不困;回国后明显感觉累好多(摄入了比以前起码三倍的碳水)。原来如此........"
----------------------------------------------------------------------------------------------------
一次更新:没想到这个问题有这么多的知友感兴趣而且非常认真地讨论,我也把自己做的一点点浅显的研究分享出来,供大家交流。
导致“饭困”的第一个问题是摄入量,第二个是食物本身的升糖指数。第一问题先不讨论,说说升糖指数的问题。
这方面研究的比较多的是德国的科学家。
“Scientists in Germany have documented that meals high in carbohydrates that also have a high glycaemic index (meaning they release sugar into the bloodstream quickly)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hormone insulin. Insulin promotes the absorption and use of glucose from the bloodstream after a meal. But it also allows the entry of a special amino acid (we get these from the digestion of proteins), called tryptophan, into the brain.
This is important as tryptophan is converted into another chemical in the brain called serotonin, a signalling chemical or neurotransmitter that can be associated with calmness and drowsiness, especially in children.”
from http://ww.sciencealert.com
简单翻译一下,
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升糖指数较高的,会迅速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导致大量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让一种特别的氨基酸—色氨酸进入大脑,而色氨酸在大脑中会转变成血清素导致人们犯困。
那什么是升糖指数呢?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维基百科,Glycemic index - Wikipedia
简单的说就是,“同样含量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决定了,糖分释放到血液里速度,进而决定了大脑里血清素形成的速度”。那些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会在很短的时间导致大脑内部形成大量的血清素,让人瞬间产生困顿感。
升糖指数图,饭后两小时内血糖的变化


家里有人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为了说服他少吃米饭给他做了几次饭前和饭后血糖含量的测试,只要白米、白面多的时候,饭后都是爆表的。
哪些食物升糖指数低呢?from Wikipedia


这张表里可以看到--白面包,白米,红薯,白薯的升糖指数是最高的
而—黑豆,lentil,鹰嘴豆,芝麻,花生,瓜子,核桃,腰果,糙粮,南瓜,辣椒,蘑菇等的升糖指数最低
除了食物的升糖指数,整个食物结构的配比也有关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以及蔬菜的配比均衡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如果吃得多,啥也拯救不了饭困。
笑死了,tiktok难民跑到小红书上以后发现中国公司普遍有1—2个小时的午饭+午睡时间以后破防了
原来美国人不是不想午睡,而是公司不让他们午睡啊!
早上九点半到公司,擦桌子泡咖啡聊天,半小时过了
十点钟开始处理邮件和日常事务,半个多小时过了
认真干活一小时,吃午饭去咯
吃饭时遇到熟人聊天,吃完回来一点钟
下午三点钟要健身,五点钟到点准时离开公司。
我就问你,哪有时间睡午觉?
很多人往饮食上扯,说什么中国人高碳水,吃了犯困,欧美低碳水,吃了不困。可拉倒吧,两片芝士披萨的碳水完胜一碗拉面。
根本原因是不需要睡午觉。
不信,你强迫一个美国人工作到晚上九点以后,我跟你打赌他午觉睡得比谁都香。
再反过来,国内一个996的人,突然让他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走,看看他还需要睡午觉不?估计吃完两碗面按到桌子上都不会睡的,抓紧干完手头的活早早回家happy去。
--------再补充一句
鉴于评论里好多人还是坚持说睡午觉和饮食有关系,吃完饭必须睡一觉,那我问你,吃完晚饭你会立马睡觉吗?你的午饭和晚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我男朋友美国人,来中国实习,说每个人都在办公室午睡,这看起来很不professional,就他不睡觉,喝咖啡
结果每天回来都说好累啊好累啊。又过了几周,说“我今天第一次午睡了”
所以其实也不是那么扛得住的
这题还挺有意思的!
我在欧洲这边和一个意大利妹子一起做实验。
然后我昨天给她科普了中国的996工作制度。
今天中午吃完饭之后我就有点困,然后我就问她,哎,你们有没有午休这个说法。
她说,没有,中午一般吃饭就半个小时。
这时我旁边的另一个中国妹子又开始给她科普我们的午休文化,说我们中午可能会歇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有时间的话就会睡个觉。
听完之后意大利妹子一脸懵逼地问我俩,所以你们晚上工作到九点就是为了中午可以睡个午觉吗?
阿这…
我顿时语塞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在欧洲交流,感觉人家真的没有那么躺。可能是因为是学校的原因?德国小哥七点半就准时坐在电脑前收发邮件开始办公,荷兰的老师们会在早上六点和晚上十二点回你邮件。意大利妹子也是,有实验的时候甚至早上六点就出现在办公室了。以懒散著称的法国人,文章发的咔咔的,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最卷的还是中国人。
我一月整月无休,把意大利妹子卷得周末也来上班。我小导强烈建议我周末休息,被我拒绝后他表示十分不解……要知道我刚来的时候,他还约我周日开会呢……不过周末出现在楼里的,确实基本大部分都是黑头发。
但是问题出现了,我一个月无休,竟然没有觉得累!
但是之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设计狗,996都是幸福),一周休一天我都觉得根本不够,每天都过得要死要活的。
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一点改变就是我晚上不用加班了!五六点准时撤离办公室回家躺平,做饭追剧扣手机。晚上没有人会打扰我,想不想回邮件都可以。
在国内的时候,晚上八点被导师夺命连环call,不在办公室就等死吧。
另一点改变就是心态,国外没那么多事情感觉整个人压力都变小了,可以更多的把经历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内耗少了,自然也没有那么累。就像我如果天天担心被老师骂得话,就会觉得每天都很疲惫。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群,乱七八糟的事。凡是和我的工作无关的事情,我都直接屏蔽。
当然在国外组里咖啡是免费的,最渴的一天我连灌了三杯,差点没过去,一直兴奋到夜里两点。
我只能说,国内的工作条件环境和氛围,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何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一味的压榨工作时间。
好了我已经跑题了。就写这些吧。
————我是分割线————
在欧洲,人们中午都吃什么?
我来交流的学校,位于整个地球的美食洼地——荷兰。荷兰的食物,我的感觉,就是好像荷兰人根本就没有味觉。刚来的时候喝那个campina酸奶,一口差点没给我送走。超市里摆的贼好看的树莓蓝莓葡萄,贵的要死,吃起来却每一口都像是在嘴里爆了一袋子食醋。
而大家中午一般都吃的很简单。也相对较少,但是绝对不是低碳水。
荷兰小哥中午吃三明治:面包夹黄油夹芝士——这玩意热量得多高?我寻思怎么也得夹点西红柿黄瓜啥的吧。但是他人巨瘦!而且他吃的并不少,四块三明治。也不知道人家咋长得。
意大利妹子一般带意面,三明治(看起来比荷兰小哥的要美味一些),量很小,不够我塞牙缝。
中国妹子带自己做的米饭炒菜,看得我十分之有食欲,但是量也很少。
意大利妹子和我说,这还是在学校,大家吃啥的都有,在她以前工作的地方,基本人人都吃荷版三明治——意大利人也对荷兰人的食物充满鄙视和不解之情。
偶尔,她们也会带自制的蛋糕——那个甜的呦,齁掉牙的甜。除了咖啡之外,他们也很爱巧克力。意大利妹子闲着没事就从包里掏出一盒巧克力然后问我要不要来一块。
德国小哥吃的是最健康的——他中午会吃一大盒沙拉,盆那么大的盒,从我的角度看起来就像是一盒草,一盒郁郁葱葱的草。小哥是跑步狂热爱好者,吃的这么健康也是情有可原,是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
总结来说,确实他们吃的会少一些,然后吃完午饭,是一定要喝咖啡的。然后随便扯两句,大家又回去继续干活了。
你问他们累不累?说到底,谁没个累的时候啊,那能怎么办?欧洲人累了,就早点回家休息,早点上床躺着,睡个好觉,或者熬熬熬到周末,又是自由自在的两天,总是能休息过来的。我在欧洲没见过啥真正的穷人(毕竟来的时间短,人还宅),但是就算在欧洲,博士毕业的压力也大的一批。那累了能咋办?又没有百万的家产回去继承,只能自己扛着呗。我最喜欢我们咖啡间墙上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他们独自的斗争。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我们温柔的对待别人,毕竟,谁都有不容易的地方。
千万不能自己人压榨自己人。
好了,再多说就全是吐槽了,就此打住。
声明:答主出国时间短,又内向不太擅长沟通交流,人又宅又懒,因此所有描述皆为自己所见所闻,不能代表欧洲真实的平均情况。请大家酌情采纳。
——————————-
感谢大家对这个答案的喜欢!
最后附上那句话的照片,也送给所有人~


以前我以为是饮食占了主要因素,以为美国人中午碳水少,所以不困。
直到我到外企工作了一阵子,发现了其实我也可以中午不睡觉。跟饮食没啥关系,因为我饮食没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我晚上不加班,健身以后睡眠质量特别好,打雷闪电都不醒的那种。每天九点上班六点下班(也可以选择7点上班4点下班)只要保证一天工作8小时,下班就不管工作的事儿了。中午吃饭时间只有1小时,当然你若是想午睡,那可能下班时间会延长,能4点5点下班,估计没谁会愿意因为午休延长工作时间。
真的,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外国人为啥可以不午休了!就是不加班不熬夜,工作压力小,晚上睡得早!
更:很多人评价说小城市清水衙门,退休的父母也都午睡,来反驳我的观点。我理解这个不冲突,因为那是上个世纪的习惯吧。我小时候父母工作时间就是中午休2.5个小时,中午都吃饭然后睡觉。但我本人在大城市生活多年,没有午休习惯,仅就“是否下午可以不午休满血复活”来对比。有午睡习惯的,你怎么换工作都必须午睡,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就仅从个人经历,从一个劳动超级密集型行业到855的外企工作后变化的对比,反正外企没什么人睡午觉,中午也只有一小时吃饭时间,去食堂吃个饭上来聊聊天就到点了。
--------_---------
更:以上只是我个人习惯,而且外企是指的中国的外企,外企大多数也只是中国人,老外非常少。不过这里中国人习惯差不多,午睡的很少。
重要的事请注意:我只拿我自己没有午睡习惯,来举例个人换工作前后的变化,前面说了很多次,你有午睡习惯跟我的观点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我的观点是:工作前没有午睡习惯,可睡可不睡的前提下,工作轻松加班少可以不午睡。不用回复你工作累不累有没有午睡习惯了。
另,很多人的评论杠的很有趣也有道理,我想了想,以上只是我个人习惯的改变,不代表所有人。
贴一个比较我认可的评论:
过去以为是因为饮食结构问题,现在知道了:如果你经常加班,就是因为加班的原因;如果你是老人,是因为你形成习惯了;如果你不加班也不老,你肯定上的清闲班,不睡干嘛;如果你不加班也不老,你肯定晚上刷手机了。
因为他们不用996
不用周末也强制加班
说米饭犯困,GI值,吃少点就好了什么的。。。
我去日本出差的时候,他们那饭盒就手掌一半大,添牙缝都嫌不够
午休的时候和中国一样一趴一桌子
到了下午三点垃圾桶里咖啡罐就堆满了
总而言之一个字——累
能跟欧美似的9点上班,4点下班,我们也能不午睡。。。手动斜眼
满血状态我承认,工作的话我不承认。
我有上百名欧洲雇员,德法英西美都有,他们磨洋工的套路你是没法体会的。
那是你没看见日本人,
午睡是啥?夜里不睡第二天依旧满血工作。。。。
体检时候医生问我睡眠,我说平日一天6个小时,周末8小时,等着医生劝我休息。
结果医生表示“哇哦,你睡眠好充足啊!”
(我内心:WTF?)
----------------------------------
看评论有人质疑我,说日本人寿命全世界第二,怎么会缺乏睡眠?
这么说吧,正是因为缺乏睡眠和压力山大才世界第二,要不然,日本人这么保守,这么矫性,这么环保,人均寿命早应该世界第一了(他们不但吃的东西要追踪产地,测成分含量,算卡路里和各种营养搭配,连办公室空气成分都有监控。。。)
我是个日本上班族,前几年在规规矩矩的老牌日企,加班到半夜12点是常态,11点是效率高了,忙的时候恨不得住公司。最近总有过劳死的新闻,政府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自己也觉得不再年轻转职去骚气的外企了,加班才少了些。
日本人工作真的不要命,对工作有强烈责任感,而且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单薄,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回家的感觉。。。偶尔下班早了也去居酒屋,喝酒吹NB直到凌晨。。。
据我推断,这群丧尸般的社员每天顶多睡4小时左右!
我也看不懂,玛德他们都不困吗?我6小时都困出幻觉了!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咖啡带来的效果,那就too naive了。
本质是工作方式的不同,法国和德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
说起法国人的工作方式,就要从下面这个工作时间表说起,取自我以前法国学校的一个英国老师办公室:


没有课的时候,老师的一天就是这么度过的,还专门预留了时间段讨论去哪里吃饭。。。
虽然有那么一丝丝夸张,但是在法国国企和学校基本就是这种节奏。我曾经在一个法国大国企工作过,每天大家一般会有五次咖啡时间:早上刚到办公室的时候,早间休息,午饭后,下午休息,回家前。咖啡倒是其次的,每次喝咖啡都是三五成群一帮人,每人带个话题20分钟就过去了。小私企呢?节奏再快Pause咖啡时间和午饭三道菜是不可少的。总共工作七小时,一个多小时用在喝咖啡上,注意力还没来得及下降,就又到下次咖啡时间了,困得起来么?
论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德国人是欧洲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比较清楚,也是最不讲究“坐班”的。我在欧洲所有工作过的地方都没有打过卡,也没有遇到需要“领导先走”的问题。
德国人也是最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公司的。拿了咖啡就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工作,基本没人闲聊。午饭去食堂也是5分钟结束,唯一饭间闲聊的两分钟还是在讨论工作。
这样提高效率下午3,4点回家还有大好日照时光可以和家人分享。
如果你不需要坐班可以提前交卷又没有人指责你提前交卷,恐怕也不会再把时间浪费在打瞌睡上了吧。
“微观管理”累的不仅是员工也有领导自己。
如果工作可以劳逸结合,时间自由安排,且可以把工作生活完美分开的话,没有咖啡应该也不会困吧。
我的美国朋友说,花俩小时午休,我还不如不午休然后早俩小时下班…
我竟无言以对
欧洲人不午睡?那这位是在干嘛?


还有这位


这位


谁告诉你们欧美不午睡的?


欧美人上当然是要午睡的,众所周知托尔金创作魔戒的灵感就是某天午睡起来的时候突然脑门里蹦出来一句“霍比特人住在地洞里”。电影《魔戒》三部曲弗罗多第一次出场就是在睡午觉。没有美妙的午睡怎么能有霍比特人的悠闲生活?卧槽!


欧美部分地区(主要是美国)午睡习惯的消失其实是非常近的事情,距今不超过五十年。原因一个是夜生活的推广导致人们习惯于晚睡晚起,而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剥削加剧。无产阶级不要说午睡,连午饭都不得不在工位上靠三明治之类的快餐解决。为此美国工人进行了长期的抗争。2001年加州曾通过法律要求在超过六个小时的连续工作当中必须保证工人有30分钟无薪午休时间。而就这吃饭都不够的30分钟时间,资本家都还要贪墨。2005年加州地方法院以午休权重罚沃尔玛1.7亿,才算为这条法律站住脚。
而中国无产阶级的午休权形势同样严峻。虽然中国87%以上的人有午睡习惯,40%的人每天午睡,但是一线城市的午休权已经普遍无法保障。多数单位的午休时间已经由两小时压缩到1小时,又由1小时压缩到30分钟,完全没有午休的也不在少数。曾经是全民权利的2个小时午休,现在基本只有公务员才有福享受。
在这里要旗帜鲜明地亮明立场:虽然个人从幼儿园开始就没午睡习惯,但是午睡是无产阶级的权利!
意大利计划实施部部长詹佛兰科·罗通迪近日提议,希望意大利人取消午休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罗通迪23日表示:“午休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一种停滞状态。”
意大利电视台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对民众进行了调查,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这个提议。意大利共产党官员吉安尼·帕格拉里尼在意大利《新闻报》上讽刺说:“罗通迪本人午休时曾经工作过吗?”
意大利总工会(CGIL)领导人米歇尔·詹蒂莱说:“这是一种恶意攻击工人权利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午休是我们的权利。”詹蒂莱的同事卡洛·博达也说:“既然要取消午休时间,他为什么不连睡觉时间都一起取消呢?”
连午睡的权利都要剥夺,你们这帮营销号真是够了!
0724更新:
居然还有杠精非要杠午休的意思是吃午饭?你家吃午饭从12点半吃到2点半?




语言时间:
siesta:午睡(文雅,意大利,本帖第一幅油画就是梵高的The Siesta)
nap:午睡,小睡,打盹(粗俗,日耳曼蛮子专用)
坐标芬兰,首先芬兰是不加班的,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都不加班。
其次大多数公司都是自由工作时间制,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你自己来定。你想睡饱了再来,或者想早点下班都可以,自己掌握工作时间即可。
周一到周四工作时间八小时,这八小时是从你踏进公司大门开始算起,到你离开公司的时间,一共八小时,其中包括上午茶,下午茶,午餐时间。
周五工作时间七小时。
每个月有25个小时可以用于锻炼身体或者学习,这个时间也是给你自由支配的,算在你的工作时间里,比如你可以早上跑步一小时,然后今天的工作时间干满七个小时即可。
每年有寒暑假,寒假两周,暑假四周,全薪double。
带薪年假六天。每工作一年增加一天。
圣诞节新年各种节各种宗教节日忽略不计。
工作时间你可以听音乐看新闻吃零食等。公司还配有桑拿房用于放松身心。
这种工作强度满血是正常的吧。
关于咖啡,芬兰好像是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吧,不觉得很多,最多的一天三杯吧,上午茶下午茶时间喝一杯,下班后有可能去喝杯咖啡什么的,一般人大概也就这样吧。

0


很多人说中国人要睡午觉是因为“食物昏迷”
“食物昏迷”大概就是说如果你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就会马上想睡觉。


但是我们美国人中午也吃很多碳水化合物
虽然拍这视频的时候,我看见很多人在吃沙拉,但是美国真的不是很多人中午都吃沙拉,大部分都是吃很多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你们要相信我!!!(昨天在知乎有个粉丝告诉我加很多感叹号可以显示你是对的)
我觉得睡午觉有可能只是文化习惯的不同。
几年前进入某个微型外企,办公室就老板(法裔美国人)和我两个人,第一天上班,老美非常正色地强调不准在办公室睡觉...
后来熟了,老美居然买了两张折叠床放在茶水间......
中午睡一觉太爽了,下午简直跟复活了一样,老美觉得不睡午觉的外国人真是傻逼...
因为他们几乎不加班…下午5点左右开始陆续走人,6点后几乎走光...早上则是9:00-10:00 陆续来,不打卡(开始打卡,后面怨声载道,不符合科技公司定位)
让你这么工作,你也能下午满血
在华为海外工作几年后回国完全没办法适应…6点了办公室没一个人有走的欲望
当时我相当的崩溃…还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纪念了一下
中国资本家真心的幸福、我要励志成为他们的一员
————— 补个图 ————-


刚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睡了一觉起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站起来数了一下,一圈沙发上有13个睡着晒太阳的,3个亚裔,5个印度裔,5个白人。午睡不分国界。
看到很多答案我真的笑了,瞎吹欧美人都这样天赋异禀,就靠什么沙拉或者几片东西甚至做运动就能满血工作一整天,真是笑死。
第一,咖啡,咖啡,咖啡,重要的东西说三遍。美国人早上一杯咖啡是信仰一样的存在,就像中国人吃饭用筷子一样。美国人不是人人都信耶稣,但他们是人人都要喝咖啡,就是放假不工作了也是早晨起来也是要一杯咖啡的,我以前的住家是这样,现在工作的同事都一样,甚至你看那些美国人露营的视频,人家就是在野外早上醒来早餐吃什么说不准,但咖啡是一定有的。
中国打工人保温瓶里会装什么枸杞水,也有可能装红枣茶或者其他的什么普洱铁观音碧螺春正山小种甚至只是单纯的温水,但美国人的保温瓶里面装的99%的概率是咖啡,另外那1%是冰水。
论提神效果,我个人感觉三分之一杯煮出来的普通咖啡(比如麦当劳星巴克卖的纯咖啡)就比得上一整杯浓茶了,而且除了这些单纯的煮出来的咖啡,美国的各种提神饮料也多了去了,红牛和那些包含着两三个shot浓缩咖啡的提神饮料一比效果都弱爆了。
瞎吹美国人轻饮食做运动能一天到晚状态满满的,让他们一天不喝咖啡不喝那些提神饮料试试?
第二,工作压力没那么大。人家没有996,加班工资时薪要1.5倍,到点就跑,没人会非常猛的push工作进度,压力小的话人也没那么容易劳累;同时早上班的同时也早下班。真的累了,人家也是会摸鱼的。
很多人说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这也导致了平时的工作日生活其实很简单,工作日的唯一消遣就是下班后去酒吧喝一杯,很多时候就是直接回家然后晚上很早就睡觉了,美国人普遍的作息时间其实和过去的农民差不多,非常的早睡早起。
第三,尬吹美国人吃什么“轻午餐”的,的确午饭少吃点是没那么容易犯困,只是,人家午餐是所谓的轻午餐了,但人的饭量就摆在那里,正餐吃的少必然每顿饭之间会有饥饿感,结果就是人家一早上嘴可没停过,各种零食不停,这一点尤其以女性明显,而且美国的各种零食热量更高糖下的更狠,结果摄入的总热量根本比好好吃正餐低不到哪里去甚至更高。
就是午餐,一大堆芝士黄油和肉,跟健康关系让人存疑;所谓的沙拉,就是真的字面意义上的几片叶子,里面的酱各种糖和脂肪,热量可不少。更何况不少美国人的所谓正餐根本不正,有的甚至一包薯片几片芝士一瓶可乐就对付了,不然美国的肥胖率怎么高的这么可怕,哪怕是收入高的人群肥胖的也多了去了。然后吃完以后很快消化掉了肚子又饿了,然后就是巧克力曲奇饼干各种零食走起,肥胖就是这么来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正儿八经的吃米饭吃肉吃菜,中国人现在的肥胖率是提高了,但你见过有几个能吃成美国那些胖子那么夸张的?
至于我则是尊重自己的规律和需求,怎么舒服怎么正常怎么来。我的工作是早上7点到下午4点中间一小时休息,相比起这些美国人自欺欺人的做法,我是直接怎么舒服怎么来的: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是保证晚上的睡眠要足够,我每天都是固定的晚上10点到6点睡觉,即使是放假;
保证吃早餐,我通常是早上7点半到8点吃,毕竟这个时候胃口才打开;
早上提神我是靠柠檬水,平时喝温的柠檬水夏天可以来凉的,一个保温瓶里切三四片喝起来有点酸的程度,柠檬的清新和酸味的刺激提神效果也是杠杠的,还补充了维C;
午饭要吃的足够,我的份量是八成饱,东西是前一天晚餐的饭菜,各种鱼各种肉各种菜式全都搞上,我的午饭时常看的那些啃叶子伪健康而又身材明显肥胖的美国同事啧啧称奇,饭量肉量这么大身材还能保持这么瘦;份量不能十成,一来坐办公室容易肥二来影响午睡;
午饭后午睡半小时,人累了自然就需要休息,但凡不休息的都是在透支身体加速衰老,而且这半小时午睡是能明显感受到心脏的负担和精神压力都大大减轻的;
午睡后来一杯茶,午后休息完了一杯茶感觉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惬意。
最后,要是美国人都那么厉害那么健康,那他们咋就肥胖率,咖啡消费量那么惊人以及相貌衰老的那么快呢?
就编吧!
困不困,累不累,什么时候也可以按国籍区分了?这就是接下来要作为我们 996 合理的论据了吗?
有一段时间在爱尔兰园区的时候,一到中午吃完饭,外面草坪上全是人,躺到什么时候,主要看太阳,太晒就走得早,要是懒洋洋的,吃饭一小时,消化一小时,绝对不是故意夸大,关键人家也没有耽误事情啊;
喝咖啡的是老美比较牛掰,在Redmond的时候,老美说起来主动性贼强,不需要高压zc就能乐呵乐呵的干活,但是习惯也是,要是老纸自己有私事,说跑就跑了,要是这会儿没事,自己干起活来不需要人催,效率也贼高;相反,你一催,他说不定人就消失了,老美脾气大是真的;Redmond的每层楼的kitchen里面的咖啡直接就是星巴克,免费的,所以很多老美都是大杯大杯的灌,和可乐一样,都是习惯了;冰箱里有整柜整柜的果汁,喝的人极少,都习惯咖啡,这是饮食习惯,不是人家不困,跟我们灌茶一样,周末人家也灌coffee呀;受他们影响,我也时不时灌一杯,有一天灌了3杯还困,索性找个茶水间咪了一下午,再也不熬夜看爱情公寓了;
我的感觉,老美的职业素养要高欧洲两条街,一个班次的效率是欧洲同样人数的2-3倍,不服不行;我们处理不了的问题,欧洲team比我们也强不了多少,但是老美一个人某些时候就能把一个团队的难题都解决了,速度还快,不服不行;
现在已经离开原来的公司了,所以可以说一说:
1)老外的工作特点是:极为结果导向,遵循标准化、极少返工;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一步一步推进,初期看起来比较慢,效率贼低,经常被东方人民嘲笑慢;一边做一遍review,遇到卡壳先解决卡壳,逐步标准化;标准化完了,就固定执行模式,一般不会改变,经常被东方人民嘲笑死板;越到后面,事情越顺,大家工作没什么压力,但是结果基本上都是对的,经常被东方人民嘲笑不努力、不抓紧;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很多,极少出现一个关键人物病了,整个流程就运行不下去这种情况;注重分工,熟练了之后,就会把一些简单的、固定的活儿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外包出去(我们、印度主要就受益于这个了),然后牛掰的员工,就把精力放在更难的事情上,所以你看到大家都不忙,原因就是分工,工作量其实都没有变,琐碎的交给我这样的酱油工,难的他们继续,大家都是:
活儿少钱多还不累
2)我们的工作特点是:极为重视过程,一定要有“忙”的外在氛围,经常性返工,做无用功比较多;一开始,就是大家斗志昂扬,把每个人都搞得忙得不得了,看起来都很努力,然后大家做了一星期之后发现方向都错了,于是又重做,返工率很高,但是评估标准,真实的标准是你态度好不好、努不努力(忙不忙),而不是最终结果好不好;容易出现一个团队工作,结果脾气好的活儿越来越多、出错自然就多嘛,时间久了,本来平行运行的模式,就变成了单点依赖,一个团队出现了一两个特别核心的人物,掌握了大部分真正有用的信息,如果有人一走,这个团队活动就会出现断层,好多东西就又要重来一遍,所以我们的特点是:低水平重复一直在发生且没有改进;
忙里忙外忙返工
西方因为人少,所以做事,目标都是活儿越做越少,人越来越闲;
东方因为人多,人本身不被认为有价值可以随时被替换,所以事情越做越多,越忙越被认为是态度好,态度比事情本身重要,没事都要做出“有事”的样子: 无实物表演。
个人愚见哈,没有说我们不好的意思哈,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只是不同团队中酱油打的多了,会有一些个人成见罢了。
所以为什么知乎接不到流量,看到了吧。
每天陪土殖玩抽象,天天搞这种意林问题,顶多拉点ww发癫,中美两大市场完全靠不上。
活该股价跌。
这可能是我在知乎十年生涯中写的最重要的一个回答,我想讲一个改变了我一生的事情,希望这件事情也能改变很多人的一生。虽然各人的体质可能不一样,但是我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人会和我类似,然后从这个回答中受益。
先说结论:如果你吃完饭总是感到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请去医院检查你的过敏原,你可能对某些食物轻微过敏!
说到过敏大家总是想起听说过的一些新闻比如谁吃了鱼或虾以后全身起红点或者送医院抢救,或者想起《生活大爆炸》里霍华德吃下花生肿成猪头的场景。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过敏并不总是危及生命,过敏反应大多是轻度地犯困和头晕,因此食物过敏的反应往往被人忽视。根据美国哮喘和过敏基金会的统计,大约10%的美国人对九大食物过敏原有反应:牛奶、大豆、鸡蛋、花生、小麦、坚果、芝麻、鱼、带壳海鲜。
https://www.aafa.org/allergy-factsAllergy Facts | AAFA.orgAllergy Facts | AAFA.org
由于这九大过敏原广泛存在于人类的食物中,所以如果一个人对这些过敏原过敏,可能会一日三餐都会接触到它们,因此长期处于精神不振的状态中。中国并没有关于过敏原在人群中比例的研究,但是据知乎网友所说“儿童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比例为40.9%”,我觉得受食物过敏影响自己日常精神状态的中国人口数量可能在1亿人以上。
我三个月前才查出来自己对牛奶和鸡蛋过敏,三个月来仔细地把牛奶和鸡蛋从饮食中剔除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品质提升了一个非常大的层次。因此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帮助更多的人。
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但是“中午睡完下午还是要崩溃”这件事从小就让我饱受困扰。高中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中午饭后睡到下午1点半挣扎着起床虽然头昏脑胀眼冒金星但是还得赶着2点去学校上课,那时我把身体的难受归结于高考的压力;大学时吃完饭回到图书馆准备学习但困得感觉坐都坐不住一定要倒在地上睡一觉,那时我把身体的难受归结于图书馆通风不好。
后来在深圳工作时记不清有多少个下午,我总是在午饭的时候想“我下午要把这个代码写了/论文读了/报告写了”,但是饭后坐到桌前却感到头昏脑胀必须要去睡一觉。我想这一定是因为我太累了,毕竟当时的大疆研发部是业内有名的加班大队,每天中午公司23楼的飞行测试场里人山人海——地上横七竖八睡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困意,进去找睡觉的位置时一不小心还会踩到其他人,所以饭后午睡这件事被当做是工作强度太大之余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但是过了几年,我已经做了部门小领导,部门同事工作都很卖力,再加上我过一阵子就要离开公司去读博了,心态比较轻松,17-18年基本都是带着享受生活和摸鱼的心态上班,每天早上10点到公司,下午6点走,晚上时常锻炼、早早睡觉,其他时间通过微信和公司内部通信软件遥控同事们干活。但是这个时期依然是吃完午饭整个人还是很难受的状态。这时我只能相信广东人爱说的“你湿气重”,或者偶尔怀疑深圳科技园周围的餐厅用的食物原料不新鲜或者不卫生。
到了美国开始读博以后身体情况并未好转,虽然换了个环境,但是吃完午饭难受得要死的状态依然如影随形跟着我,和美国同事谈起所谓的"food coma"以及网上中国人对于东亚高碳水饮食的自怨自艾,他们一边带我去买韩国便当做午餐,一边觉得这并没什么科学依据。我也试着换吃沙拉和墨西哥菜,但是该头疼脑胀还是会头疼脑胀。
疫情之后我和老婆天天自己做饭,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尽量买新鲜和有机的食材,不买半加工食品。规律作息的同时天天在家撸猫、出门跑步打网球。博士第三年和领域内的大佬合作发了顶会论文以后又给自己续了一年的摸鱼心态,心想很多人努力追名逐利不就是求个安稳地和老婆在家待着撸猫的生活吗我已经实现了我为什么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早日毕业呢。因此生活中排除掉了工作压力大、食物不干净、运动不够等所有看似会导致下午不能满血状态的因素。但是,下午头昏脑胀的问题还是没有改变,有很多时候我在下午一点的时候感觉实在难受得受不了,和老婆说我睡十五分钟起来工作,你叫我一下。然后一睁眼已经下午四点,起来两眼冒金星,嘴里干涩发热,十分不舒服。老婆说,根本叫不醒你。
直到今年老婆实在忍不了我了,给我买了一个血检的过敏原检测产品,为了避免被当做广告文,这里先不说是什么牌子。发布这个产品的公司会给用户寄来一个检测盒,用户自己把手指扎破滴血到一个采样板上,然后把采样板寄回一间实验室,他们会帮助检测对200多种过敏原的反应情况。


检测结论是我对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鸡蛋清严重过敏,对鸡蛋黄和杏仁比较过敏。
刚看到这个检测结果的时候我哈哈大笑觉得这一定是错了怎么会有人类对鸡蛋过敏呢,我们的文明可是靠着鸡蛋存活至今的啊。然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从饮食中剔除牛奶和鸡蛋以后,简直是奇迹发生的感觉。这个夏天我小心翼翼地不碰任何含有牛奶和鸡蛋的食物——这非常困难因为当你不能吃牛奶和鸡蛋以后你会发现人类80%的食物里都有牛奶和鸡蛋,它们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于是饭后头昏脑胀的现象再也没发生过。于此同时我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很多,白天大部分时间我会写论文和去实验室做机器人,然后晚上12点开始陪三个月大的儿子睡觉到早上7点,这期间每小时都得醒来十几分钟因为儿子在晚上会因为喝奶/放屁/打嗝/单纯就是觉得没有安全感等事件哭闹醒来。除了白天偶尔抽空补觉几小时以外,我大部分时间感觉精神状态都很好,工作和阅读的专注度也提升了很多,另外3公里跑的配速也提高了一些,去健身房举铁不会像以前一样胸闷气短。如果不是发现对牛奶鸡蛋过敏并采取措施,我觉得我没法同时应对养孩子和读博士这两件事。
回顾过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变得可以解释了。比方说小时候喝伊利蒙牛的牛奶我会不舒服;在家我吃包子饺子会胃难受,而我们家做包子饺子馅的习惯是加鸡蛋清;高考的中午多吃了两个鸡蛋想加强营养结果下午考数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为自己身体虚弱需要多健身所以买了乳清蛋白粉做营养补充,结果吃得满脸长痘;从东亚高碳水饮食换欧美式的饮食一样会难受是因为沙拉酱以及大部分的西式食物里同样会有牛奶和鸡蛋……
久病成医的我从此开始更加关注食物过敏这件事,我查到说轻度过敏反应会在摄入食物2-4小时后才逐渐变得强烈,因此在8-9点吃了早饭后,过敏反应要到12点之后才会显现出来,此时人会把饿的感觉和过敏反应混淆;在午饭继续摄入过敏原,就会让人在下午2-4点产生最强烈的过敏反应——也就是强烈地犯困,这正是一天中工作最累的时候,于是工作强度背了锅;而晚饭摄入过敏原后身体状态虽然不好,但已经靠近夜晚,人往往又会把过敏反应和该睡觉的困意混淆。还有很多媒体甚至医生都把这些问题归结为“身体亚健康”,进而强调要多摄入营养补身体,对于过敏问题来说这样毫无帮助。
另外我自己偶尔做了一些对比试验发现,牛奶和鸡蛋作为我的过敏原激发了身体的免疫机制后,身体变得很敏感,原本不是过敏原的食物也会短暂地变成过敏原。比如说原来除了喝牛奶会觉得头晕不舒服以外,加牛奶的咖啡对我来说如同迷药,喝下去以后不仅头晕脑胀想睡觉,视线也会变模糊,但是换成加燕麦奶的咖啡以后咖啡就变成了香浓可口且令人精神百倍的神器;再比如说我经常会在吃完芒果后感到满嘴干涩上火,口渴难耐。但是戒除牛奶鸡蛋以后,吃多少芒果之后都不会出现难受的感觉;还有就是我以前很不能吃辣椒,一吃辣椒就浑身出汗(然后民间偏方说喝牛奶会解辣……),但是不吃牛奶鸡蛋后吃辣椒不会出汗也觉得特别好吃。最近还有一次老婆做了牛肉面给我,我加了点辣椒吃了两口就开始出汗,此时马上意识到应该碰到了鸡蛋——果然仔细一看发现牛肉面所用的“爽滑上海面”是加了鸡蛋的……因此这些过敏原互相耦合激发导致的问题让人很难自行通过调整饮食来发现自己真正的过敏原,此时血检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按照大约10%的美国人对九大食物过敏原有反应这个比例来推算,14亿中国人里少说也有1.4亿人有食物过敏的问题,这里面能够把过敏和身体疲惫区分开的人能有多少呢?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存在对过敏这件事的理解,可能有几千万中国人在饱受食物过敏的困扰而不自知,而这些食物过敏的反应往往会被一句“上火了”或者“湿气太重”带过,空留过敏者怀疑自己的工作强度和身体状态。
我有了孩子以后带他到美国看医生,才发现注意和检查过敏原这件事是医生高度关注的事情。医院给出很多的资料和提醒帮助家长注意食物过敏的问题。有时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各种因为食物不舒服的经历,暗暗遗憾为什么没能在自己小时候就被父母发现出来过敏的问题。在中餐中,牛奶和鸡蛋过敏其实是相对比较好剔除的,因为中餐里很少用牛奶,隐性使用鸡蛋的情况也比较好判断——比较嫩滑的肉馅基本就是有蛋清。而那些对小麦和大豆过敏的中国人可能更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因为小麦面粉是北方重要的主食,大豆酱油则无处不在。会不会有些脸上长满青春痘受到同学嘲笑的高中生只是因为食物过敏?会不会那些大疆公司里下午横七竖八睡下的年轻工程师都多多少少对某些食物过敏?
我曾经因为下午精力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这件事还专门去看一些什么注意力练习和时间管理技巧方面的知识,现在想来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钱,谁知问题是来自食物过敏呢。所以希望有类似困扰的朋友不妨花钱去做一些过敏原的血检,血检不便宜也很花时间,但它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巨大而真实的。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中国大陆地区献血率为何如此低下?
胸部发育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美国航母杜鲁门号在地中海与一商船相撞,具
没有规培生医院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什么甲流可以夺取大S的生命?具俊晔和徐家
每天对着电脑十个小时的工作和学习,怎么保
一个男人,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女生怎么看待拿走自己第一次的男人?
单纯好奇,男生眼中的月经是怎么一回事?
陌生女中了奇淫合欢散,有妇之夫该不该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2-07 21:34:02  更:2025-02-13 21:21:4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