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为什么感觉中国这么多进食障碍(厌食或暴食)的女生?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为什么感觉中国这么多进食障碍(厌食或暴食)的女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在知乎看的太多对于这些相关的描述了,感觉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极少数。中国或者说是亚洲对于女性的审美观念大概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很多进食障碍的女孩… |
不知道啊 我160,50kg,没问体重前说我好瘦哦,要多吃点 问过体重后说你怎么那么重,不减肥吗? 好奇怪,还是同一个人╮(╯▽╰)╭ |
因为老多人指着实际七八十的小姑娘说这就是不过百的微胖吧 ……闹饥荒的年景才过了几年啊在这充什么大头 一米六七的姑娘,让人九十多斤,到时候又怪生不出孩子,能的你 |
我姐,178cm,120斤,真真长发及腰大美女。 相亲对象,170,200斤。回头这个男生跟媒人说她太壮了。 他咋不说他自己又矮又挫配不上呢,hei,tui! |
在一个帖子里,有位男士说自己的女朋友172,86斤,身材非常好,前凸后翘。我说这样不太可能身材好基本是行走骨头架,你有亲眼看过她称体重和身高吗。他回复我,知道你是胖子,不要嫉妒心那么强。。。把我整无语了。 就主要想说下,其实胖瘦没啥关系,只要体重是健康的范围就行。不要胖的三高了,也不要瘦的厌食了,我们也不是明星,胖点瘦点没太多人关注。身边有恶意嘲笑别人高矮胖瘦的人,就离他远点。 |
![]() |
因为bodyshame的人很多,没点礼貌动不动就评价别人外貌。 上个图,这些人在讲怎么批评女的穿露脐装,嘴欠没情商还自以为很厉害 |
我就这么说吧,一个bmi指数21的女生,买衣服会经常觉得大多数衣服穿不出感觉或者根本穿不下。整个社会审美已经偏离健康开始崇拜病态了。 |
身高173cm。 以前买裤子:商家是不是觉得高个子都是水桶腰啊? 现在买裤子:裤腰卡在屁股上提不起来 变得不是我,是裤子。 |
呵,中歌首席唐诗逸 最标准的舞者身材,就因为很多人看惯了娱乐圈筷子腿A4腰尖下巴 一堆人说她壮 |
![]() |
你管这叫壮?? 还有贺峻霖说一米七八十斤算胖 这个世界难道喜欢看骷髅吗 我喜欢艾玛沃特森 她好像过百了 |
![]() |
我也喜欢刘亦菲,一堆人说她不注重身材管理 |
![]() |
还有花滑的莎莎特鲁索娃,也被骂壮 |
![]() |
可是那些人知道吗,你们喜欢的千金瘦瘦的样子发育关有多难过,如果唐诗逸没有那身肌肉她怎么可能撑到三十岁,节食控制在80斤对消化系统又要多大的伤害 就是这种畸形的审美,产生了吃蛔虫这种奇葩怪谈 管它个什么好女不过百,我就喜欢自己能吃能喝的样子 |
这么说吧,大学时有个男的身高160左右,体重160左右,说我175-130的女生又壮又胖。 他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我在场,说完就尴尬了,刚好被我这个正主听到。 我反问他,你个160-160的男生,形似正方体,长的像个尿壶,凭什么对别人的身材评头论足? 不可否认,我们大部分人是欣赏纤细美的。 补充一下,其实我一直不愿意对别人的身高体重进行评价,私以为用身高体重开玩笑是很下头的行为,之所以怼他,是因为太生气了。当时我和他宿舍的一个男生A一起玩游戏,开着麦。他一进宿舍问那个男生A在和谁打游戏。男生A说是我,然后他脱口而出就是那个又高又壮的女生啊。 我当时一下子火起来了,一是我和他不熟,二是他们宿舍还有很多人,他话音刚落就激起一片笑声。直接下人头。 |
现在对女生的体重观念已经扭曲了,我身高160,我家里人要求我维持100斤往上,不然太瘦不健康,但是这个身高放网上都说只能80斤 |
因为很多人对体重没有概念啊,一堆男的天天嚷嚷着女生过百就是肥猪。。。 我170,135的时候出去跟我一个网友玩(认识好几年了),忘了怎么说到体重了,我说我高中压力大瘦了三十多斤,现在又胖了得有十斤。 他问 那你最胖的时候多沉,130? 我?我说我是瘦了三十多斤呢 他说 对啊,所以你最胖时候130? 我都懵了 我说我现在135 然后他懵了,他说他看着我110,最多120 肯定不是客套,我俩网上天天互损。 还有看好多女的在下边回答自己168,120多就跟头猪一样了,胖的像米其林轮胎先生 我?真的这样的话得去医院看看了吧,真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吗(无恶意) 我也差不多这个身高体重啊,就是不瘦看着挺壮实,肚子也没特别大啊,就有点赘肉,我也不是梨形身材也不咋运动 还有我165,不到120的室友看着都挺瘦了,腰也细腿也细的,我真觉得大家生活的不是一个星球。。。 再加一句,我看评论区好多人说是因为我骨架大。这个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是我手腕特别特别细,每个人握完我手腕都会惊讶的那种。有可能是其他地方骨架大点?我也不会判断啦。 |
跟前男友刚在一起的时候 我穿了个紧身上衣 “你腰好细啊” “你穿宽松衣服都看不出来你胸这么大” “你多重啊?” 168cm,110斤。胸围90臀围92腰围65。 “这么重?那你要减肥啊,你这个身高九十斤左右差不多了” 我表示:我是健身党,体脂率低体重就重但是看不出来吧啦吧啦 “我才一百二十斤你一百一,太重了必须减肥。” 我俩穿鞋走外面他还没我高,还说自己170,这可去他的吧 我可以减肥他矮能不能再长高点? 而且,我最瘦的时候105斤。 当时每天啃菜叶子,一顿就两口大米饭,运动三四个小时,饿的头都花,一个多星期啊,才从107到105。 而且因为我体脂率低,我110斤都可以清晰看到肋骨,尤其是105斤,那个肋骨我看着都吓人。 就这,你跟我说美女不过百? 按照科学情况,我这个身高 (168-70)x0.6=58.8kg,117.6斤是最健康的体重。 107.6~127.6都是属于正常体重,多了真的要减肥,低了真的是不健康要增肥的 但是在直男癌眼里,女生不管多高多重,就是不能过百。 就算身材很棒了,超过100斤,就是胖子要减肥…无语… ps:你们究竟说了什么被屏蔽了好多话 |
问我们干嘛?问那些把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人去啊? 嘿,我就不明白了,这么个答案底下那么多受害者有罪论的在跳什么呀?怎么的都是卖女装的呀? |
昨天在某视频平台看到一个在美国的妹子up,她这期的内容是让随机路人给自己的身材和脸打分。 我本来挺期待知道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外貌和身材是什么看法的,所以兴致勃勃地看下去了。 但是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这些路人里有几乎一半的人摇头回答:我不能给你打分,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这不尊重你。一个妹子说,我没有权利根据我的审美给你打分。up问她,给她自己打分行不行,妹子说行,并且给自己打6分。 说实话,我在看这期内容之前完全没有想过“我不可以给别人打分,我没有权利这么做,这不礼貌”。评论区的人也纷纷留言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层面。 这里我要踩一捧一了哈。知乎算是一个高学历层次的人出没的地方了吧,但是给人打分的现象依旧层出不穷,甚至别人没有说给他打分,就有人直接评论说“给你打xx分”,这种打分实际上就是在加重人们的焦虑。 而我国部分男性尤其爱给女性打分,甚至没有说要他打分,这些男的也自告奋勇打分,丝毫不顾忌人家看到他们的打分什么心情,甚至还会恶意打分,同时伴有贬低词汇和侮辱词汇,即便是长得漂亮的女性也依旧会被开黄腔。大概是在网络上打击别人恶心别人心里能得到快感吧。就是这种人的存在,让大部分女生有很深的容貌焦虑。 也是这部分人,整天攻击这个胖那个胖,叫着女生们正宗大飞柱实际上自己身高连175都没有,体重却有175。当然一些雄性动物认为它们没错,是胖女孩自己只许夸不许骂,它们才生气的。也行,这要是领导说自己,这些雄性要是敢当面说一句正宗大飞柱,并且告诉领导我就是在说你,那就随便说,爱说谁说谁。可问题是在现实中唯唯诺诺啊。 女生们还是太善良太温柔了。 友友们我没删过你们的评论 |
![]() |
|
几年前跟一个关系很好的男生朋友去故宫看展,他用肯定的语气指了一条错误的路导致我俩东奔西跑绕了很远,我走着走着脚伤发作了。他有点愧疚,就突然跟我说“要不我背你走吧” 我:“你背不动我。就算能背动,背着走这么长时间你也会很累。” 他脸上露出《被看扁了》的表情:“你别瞧不起人,你这么瘦我会背不动吗?” 我:“你猜我多少斤?” 他理所当然地说:“90?” 这下轮到我露出《被看扁了》的表情了:“我提醒你,我是一个骨密度和肌肉质量都算正常的成年女性。” 他这才好像第一次反思自己对我的外形一直以来的认识,又后退一步重新打量了我一下说:“100?” 我说你继续猜。往高里猜。 他又猜108,最后一咬牙狠狠猜了个120。我说这下差不多,我115斤。 我当时身高172。 之所以开头强调他跟我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是因为我知道我俩之间没有那套虚的,所以当时他说我90斤绝对不是故意往少了说来“讨好”我。 他就是觉得“这个体型的女生应该就是90斤吧!” 我俩当时认识挺长时间了,在此之前从没说过身高体重的问题。那段时间我身高一直是172。我这个朋友甚至一度误以为我身高175。 但他仍然下意识地觉得,一个看起来挺瘦的女生——即使(在他眼里)这个女生身高175——她的体重也应该在100斤以下。 至于120斤在他潜意识里就是个胖子。 我至今都忘不了他咬咬牙把猜测数值提到120斤的时候的神情。 好像第一次误入网红店的穷学生看账单。 我这个朋友还是个有素质的人。他只是潜意识里默默觉得“90斤苗条100斤正常120是胖”,从来不会一口一个“120斤死胖子”骂女的。 你觉得网上嘴最碎的那批男的素质怎么样, 光我自己在知乎上就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评论区骂女的“120斤坦克/奇趣蛋/正中大飞柱”了,每次看见我都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进食障碍的女生越来越多,就是因为越来越多脑残还嘴碎的长舌男对女的体重毫无概念。他们到处叽歪“170女的90斤正常100斤微胖,160女的80斤正常90斤微胖”,一个人不信就三个人,三个人不信就十个人,总有傻女孩会上当。 |
小红书上之前我刷到一个ID叫“抹茶布丁”的女生,体重25kg,家里囤了满满一仓库的零食。怎么可能吃呢?吃了也会吐掉的。这样的体重还在运动转呼啦圈,太可怕了。 |
我小的时候流行一句话,体重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太瘦小的还会被嘲笑穷的吃不起饭。 现在变成了好女不过百 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
![]() |
然而很多人还觉得没毛病 |
巧了,我在欧洲,我工作的实验室就是研究厌食症的。 这么说吧,我们医院对厌食症的出院最低BMI要求是BMI达到19,换句话说一个170的女孩起码体重要110斤。而在中国,170的女孩还在信奉好女不过百,还在上网发帖子问我170体重105斤是不是太胖了。 中国对女孩子的外貌要求太苛刻了,逼迫女孩子不断去审视自己,因此让女孩们容易有躯体障碍和形体焦虑。为了减肥,女孩子们不断尝试各种节食,这个加上前面的心理症状,就容易诱发饮食障碍。 |
这个问题正好是我的临床专长,我是一名在加拿大执业的临床心理学家,曾经在门诊部和住院部的饮食障碍症科室工作过。 我来尝试回答一下“为什么感觉中国有很多饮食障碍的女生”。个人觉得,更贴切实际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感觉中国有饮食障碍的女生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饮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不论任何疾病,都存在”发病率“。虽然不同国家可能发病率会有不同,但是中国人口基数放在这里,自然会有不少的女性和男性会患上饮食障碍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3562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 饮食障碍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精神疾病,可能在发病率上并没有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抑郁症“和”焦虑症“那么高,进而导致大众并不那么了解饮食障碍罢了。 饮食障碍有很多种,但是最常见的是以下三种: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最显著的病症是节食、过度运动、害怕增重、体重过低,也可能存在暴食和催吐。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最显著的病症是频繁的暴食和催吐(或者是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泻药等方式来“补偿”),不存在体重过低。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最显著的病症是频繁的暴食,但不存在催吐等“补偿行为”,一般来说体重过高,患有肥胖症的概率很高。 这里引用我以前提供培训时总结的数据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81532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644309/"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3],括号外的是女性发病率,括号内的是男性发病率: |
![]() |
简单来说: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女性发病率为0.9%,男性发病率为0.3%。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女性发病率为1.5%,男性发病率为0.5%。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女性发病率为3.5%,男性发病率为2%。 注释:以上的发病率为“终生患病率”(lifetime prevalence)。 根据Makino, Tsuboi, & Dennerstein (2004)的总结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35625/"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西方和非西方的饮食障碍发病率对比如下: 西方国家(女性)非西方国家(女性)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0.1-5.7%0.002-0.9%神经性贪食症发病率0.3-7.3%0.46-3.2% 根据Li et al. (2021)的数据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1.632418/ful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4],中国的饮食障碍发病率在2019年大概是: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发病率约为0.38%。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发病率约为0.75%。 总结:饮食障碍症的“终生患病率”加起来大约有5-6%左右,虽然说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在发病率上会存在不同,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就用一个百分比来算,也是1400万人(当然还存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别)。 |
![]() |
第二: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一个国家逐渐”西方化“(Westernization),饮食障碍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847053/"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042229/"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089230/"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7]。中国也不例外,随着我们慢慢采纳西方的“审美标准”(特别是模特的“以瘦为美”),自然会导致更多的女性采取极端行为,而患上饮食障碍。 专门做饮食障碍的专业人士都知道,从1990年到21世纪初期,有很多学者在斐济进行了关于饮食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而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饮食障碍的病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是1990年的斐济呢? 斐济的经济在1990年左右开始起飞,它的快速发展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初。换句话来说,这一段时间正是斐济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黄金十年”。 万万想不到的是,“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了一种斐济从来没有见过的精神疾病,那就是“饮食障碍”。根据研究表明,以下的这些“饮食障碍”风险因素,在斐济快速发展的十年间出现了急剧的上升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847053/"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042229/"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089230/"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7]: 大家对身材的不满意(body dissatisfaction)。节食行为(dieting)。想要减肥的欲望(desire to lose weight)。对“以瘦为美”的内化(thin ideal internalization)。饮食障碍行为,比如暴食行为和催吐行为(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urs)。基于以上的数据,学者开始思考:”为什么饮食障碍这个从来没有在斐济出现过的精神疾病,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这十年急速上升?“ 大家一致认同的理论是: 随着斐济的现代化,电视被引入千家万户,大量的女性通过电视收看西方的电视剧和电影,不断内化了”西方的审美标准“(也就是”以瘦为美“)。进而不少的斐济女性会通过饮食障碍行为(比如节食、过度运动、暴食、催吐等)来达到这个审美标准,从而保证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化时期“拥有竞争力”。 更有趣的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斐济的饮食障碍发病率继续上升,甚至连斐济的男性都开始感受到社会的压力,想要达到一个“肌肉发达的理想身材”(a muscular body ideal)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59-1816.2011.00846.x"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8]。 |
![]() |
第三:有的研究表明,部分亚洲国家的饮食障碍风险因素(比如中国、韩国、泰国)甚至可能高于美国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47613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9],这就挑战了上面所提到的“西方化导致更多饮食障碍”的理论。有学者提出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74181/#CR54"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0],亚洲国家饮食障碍发病率的急剧上升,可能不只是因为“西方化“,更有可能是”城市化“(Urbanization)和”工业化“(Industralization)的结果。而社交媒体对于饮食障碍发病率的上升也存在重要的影响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200076/"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1]。 其实国内在饮食障碍方面的变化就是斐济的缩影,根据Li et al. (2021)的数据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1.632418/full"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4],中国的饮食障碍发病率从1990年到2019年间出现了显著的上升: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发病率同比上升了1.6%。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发病率同比上升了2.0%。 虽然上面所提到的增长看起来并不是很大,但是国内饮食障碍的流行病学数据本身就比较少。 另有学者Wu et al. (2020)分析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数据,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sychological-medicine/article/abs/secular-trends-in-the-incidence-of-eating-disorders-in-china-from-1990-to-2017-a-joinpoint-and-ageperiodcohort-analysis/B32EA1CEF6F1BCDB4E8337A2C495F5EA"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2]: From 1990 to 2017,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of ED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males and females, and this variation trend was observed in AN and BN. 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s increased in all age groups. Adolescents had the highest risk of developing ED, followed by young adults. 简要翻译为: 从1990年到2017年,饮食障碍在国内变得更为普遍,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从1990年到2017年,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在国内都变得更为普遍。从1990年到2017年,饮食障碍发病率在国内不同的年龄层都出现了上升。青春期是饮食障碍发病的最高风险年龄,其次是青年人。还有数据表明,饮食障碍在国内的发病率其实比我们预想的要高得多,根据一份对武汉某大学女生的研究报告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744441/"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3],结果是这样的: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发病率为1.05%。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发病率为2.98%。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发病率为3.53%。 这基本上和西方国家的饮食障碍发病率没有差别,如此高的发病率代表着:饮食障碍已经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和公共卫生挑战”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74181/#CR54"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0]。 我们有一定的研究表明:亚洲国家的饮食障碍风险不见得就比西方国家更低,在有的情况下,亚洲国家的饮食障碍风险甚至高于西方国家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47613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9]。 过去的理论是“西方化带来了饮食障碍发病率的上升”,但是更新的理论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饮食障碍发病率的上升,不单单是西方化”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74181/#CR54"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0]。 之所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会带来饮食障碍发病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以下四个因素: 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大众的饮食出现了变化,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更多加工过的食品、西式快餐的引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量的糖/盐/脂粉摄入、油炸食品的普遍、快递让食品触手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改变,比如我们的工作中更多是“静坐”、日常生活中的身体锻炼越来越少,同时因为经济压力的增加,比如996和007的出现,大家不大可能有时间去做运动,回家直接“倒头就睡”。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这一点我觉得不需要解释了,社交媒体对于“身材焦虑”、“以瘦为美”、“竞争压力”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斐济也是一样的情况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200076/"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1]。“内卷”的负面影响:最近几年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就是所谓的“内卷”,这就意味着女性会面对着更大的竞争压力(sociocultural pressure),女性面对着更多来自外界环境的“评判”,那么当然“身材”是很多女性可以来“自我评判"(self-evaluation)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此导致更多的饮食障碍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991176/"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4]。 |
![]() |
快速总结一下: 饮食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存在显著差别,大概在1-6%之间。在很多的国家,随着经济起飞和“西方化”,饮食障碍的发病率都会出现显著的上升,最通用的理论是“西方化的审美标准,也就是以瘦为美,容易导致饮食障碍”。 更新的研究表明,有些亚洲国家的饮食障碍风险可能比西方国家更高,这不仅是“西方化”的结果,可有可能是“城市化”、“工业化”、“社交媒体”、“内卷”所导致的。参考^ab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A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Non-Western Countrie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35625/^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815322/^Epidemiology of eating disorders: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644309/^abBurden of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a, 1990-2019: An Update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1.632418/full^abTelevision, disordered eating, and young women in Fiji: negotiating body image and identity during rapid social chang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847053/^abEating behaviours and attitudes following prolonged exposure to television among ethnic Fijian adolescent girl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042229/^abBody image attitudes and concerns among indigenous Fijian and European Australian adolescent girl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089230/^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Among Adolescent Boys From Fiji, Tonga, and Australia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559-1816.2011.00846.x^abEating disorder attitudes and psychopathology in Caucasian Australian, Asian Australian and Thai university student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476132/^abcThe ris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Asia: a revie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74181/#CR54^abSocial network media exposure and adolescent eating pathology in Fiji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200076/^Secular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7: a joinpoint and age–period–cohort analysi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sychological-medicine/article/abs/secular-trends-in-the-incidence-of-eating-disorders-in-china-from-1990-to-2017-a-joinpoint-and-ageperiodcohort-analysis/B32EA1CEF6F1BCDB4E8337A2C495F5EA^A two-stage epidemiologic study on 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Wuhan, China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744441/^Can cognitive dissonance methods developed in the West for combatting the 'thin ideal' help slow the rapidly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in non-Western culture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991176/ |
中考体检身高168体重120斤, 然而身高一米五多点的男同桌骂了我一学期肥婆,张口闭口就是肥婆。 后来做梦梦到那傻逼从商场扶梯上摔下去摔死了……(这个人是各方面都很讨嫌) |
![]() |
|
因为有人嘴贱 我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个合唱比赛,排练时轮到一个班上去合唱,当时那个班里有个女生站的是第一排,然后我旁边一个同学就在底下大声叫那个女生坦克,叫完还特别大声地笑,其实他根本就不认识那个女生,而且如果别人评价他的长相他会特别生气 就那一刻感觉他特别恶心 |
这个问题,我有深刻的体会。 我减肥前是120斤,我身高才160。 BMI值大概是23.4,在正常范围内。 |
![]() |
这是那会的照片。 |
![]() |
今年过年家里来亲戚,说这么多年没见我,脸小了一圈,以前脸大的很。 她说这句话,大概也代表了那时候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我挺胖的。 后来上大学了,谈了个恋爱,恋爱不顺,让我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自卑。 那时候小S减肥语录很流行,我也被这些话洗脑,感觉自己丑的一无是处。 现在看来这些话全是对女生物化跟身材歧视。 这些话给人的感觉是胖子不配得到爱,不配有人喜欢。哪怕你心灵美,能力强,有内涵,有学识,只要你胖,那你其他所有的优点都归零。 |
![]() |
现在这种想法越来越普遍。 |
![]() |
对体重的追求越来越极端,比如近两年很流行的BM女孩。 我目前45-46kg,按这个标准算,还得再瘦4-6斤,才能达到标准,但现实中见过我的人,90%都会说你好瘦。。。 |
![]() |
恋爱不顺,再被网上的营销号洗脑,我发誓,就算饿死,我也要瘦下来。 每天吃饭的状态是这样的: 1.早上起不来,早餐就不吃了。 2.早上能起来,晚餐就不吃了。 3.懒得话,一天只吃一顿饭。 4.在外吃饭尽量挑油少的菜吃,没的选用开水涮了再吃。 5.基本戒了面食,米饭,吃的很少很少。 6.有点饿,扛着,扛到特别饿再吃东西,吃也是吃到五六分饱,那两个月经常半夜饿醒。 最终我瘦了,从120斤减到95斤了。 吃饭变成要不一整天都不想吃东西,要不暴饮暴食,吃到想吐才停。 长期饮食不规律,我脾胃很差,吃东西不消化,同时得了急性肠炎,动不动闹肚子。 减肥后皮肤越来越差,最后连大姨妈也不来了,最后体重还反弹了。 我的经历是很多女生减肥的真是写照。 为了减肥,还有催吐,切胃,吸脂。。。。。 换位思考一下,有几个男生为了减肥做这些??? 大多数男生的思想是:我能挣钱,有能力,有思想,有内涵,我就有自信。 有几个男生自信,仅仅因为长得帅?身材好? 咱女生呢?在身材跟颜值这两个方面内卷的厉害。 其实还是社会环境影响的,还有男生跟女生教育不同。 女生从小被教育,要听话,懂事,要顾家,不需要学历太高,能力太强,要不男生觉得没办法驾驭你,就没人要了。 学历太高,能力太强,反而成了缺点,女博士,女强人成了贬义词。 或者哪怕你现在再优秀,只要你离过婚,英语挂过科,那你就是有污点。 比如:之前的央视主持王冰冰塌方事件。 |
![]() |
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励志的逆袭爽文。 我以前对她没啥感觉,谈不上喜欢,只觉得长得挺舒服的。 这件事以后,我开始喜欢她了。 我觉得男生不要把判断女生的标准只放在颜值跟身材上。 女生也不再把获得幸福跟爱的权利放在男生身上,大概就没有这么多进食障碍,暴食,厌食,身材内卷了。 |
![]() |
|
哪敢回答啊,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挂到正中大飞柱吧被一群黄牌蓝牌评价了 你问我为什么很多人进食障碍啊 不敢说,因为会被黄牌蓝牌绿牌偷拍评价呀 你要是素人背后挨两句也就算了,千万别当博主,评论区会被攻陷的 |
昨晚刚看到的(补充:不强调自己健身体脂很低一律按不健身普通人处理) 我的重点是不同态度的对比,而不是在这纠结这个女生到底胖不胖 162,120斤的女生(bmi22.8),说自己很健康bmi正常各项指标正常,标准体重不胖 底下的评论区: 这还叫不胖?这怎么说都得是微胖了 你这微胖吧怎么叫不胖? 减减肥吧姐妹,胖不胖自己脱衣服照镜子没点数吗 坦克 正宗大飞柱 嫁不出去 ...... 174,164斤的男生(bmi27.),女生和他相亲,觉得有点胖了,在犹豫 底下的评论区: 这也顶多就是微胖吧,要求不要那么严格 bmi没超过28啊,算不上肥胖只是微胖而已 这也不用说人家正方形吧,还差远了,我爸175减肥到170的时候大家都让他别减了再减不健康了 这也就是正常 这体重不就有一点点圆肚子吗 不要那么挑 ...... 再补充个不久前听到的一个男性朋友对女朋友的描述 女生158,体重102斤 他在我们面前直接说自己女朋友过百了,是坦克 我们几个(有男有女)直接疏远他,后来再有活动集体默认不叫他了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