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为什么有人说:得了大病能隐瞒尽量隐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为什么有人说:得了大病能隐瞒尽量隐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有人说:得了大病能隐瞒尽量隐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疾病 为什么有人说:得了大病能隐瞒尽量隐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去年,我们村 一位老妇女,诊断尿毒症 村里有些SB吱吱喳喳的乱说,说这病治不好,一个月要花好几万吊命,要躺在床上等人服侍之类的。 那老妇女听了后,第二天清早自己换好衣服,把老伴锁在家里。 自己去自家田里,把自己硬生生淹死了。 甚至她的子女都还在路上,还没回到家。 那么浅的水,她都能克服对死亡的本能反应,但克服不了需要花钱的恐惧。 这个世道除了父母子女之外,没有人会希望你好的。 |
姥姥得了胃癌,66岁的农村文盲老太太,全家人都告诉她:“胃巨大溃疡,需要手术切除 否则容易危及生命” 我们的表述让姥姥容易接受,做完了胃癌手术,分期t3n0m0,需要行六次化疗。 每一次化疗都是我陪着去的,不停的输液,我对她的解释是:这是营养液,胃割了一大块,必须输营养慢慢长。 老太太接受了 ,每次化疗难受也能乐观面对。 直到有一天,我姥姥出去溜达(我们家住农村),一个很远的邻居(甚至是一名中学老师)过来说,你这化疗头发没怎么掉啊。 老太太一开始还很坚定,告诉人家 是营养液,不是化疗。那个同村的邻居告诉姥姥“你这就是化疗,他们都怕你知道瞒着你呢” 说实话,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姥姥颤颤巍巍回家来,问我输的液是不是化疗药,她是不是得了癌症。即使我很笨拙的编了一个谎,我也知道她会永远怀疑她病的性质了。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不要觉得世界是很美好的,有些人活着就是想看别人不开心 今天开学了,跨越整个河北,看着小老太太泪眼婆娑的样子,我总觉得亏欠,我倒希望我无德无能,能陪在她身边苟且一生。 看评论区就能感觉到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恶意了,有些人真的天生又蠢又坏啊 |
我大姑,鼻咽癌,去医院时候已经转移了。大家都告诉她不严重,良性的肿瘤,就积极治疗。我大姑也很乐观,治了大概一年多,我们去看望她的时候还告诉我们说:医生说我这个差不多好了,不用去医院了。她当时很开心,可以自己做饭,还可以打麻将。 就第三天的时候再去她家,她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因为邻居告诉她你的病不是治好了,是太严重了,医院都不收了。精气神一下子就没有了,过了一两个月就走了。 不知道这个邻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给病人说这样的话的…… |
你的家人:没事没事小病慢慢养,不容易好罢了慢慢养着就行别担心。 你:感觉像大病但是大家都没说,医生也说让养着,可能是个慢性病先养着呗。 邻居:诶~~~呦,这人~~~快死~~~了! |
说个笑话。 20多年前有个远房亲戚被医院诊断癌症晚期,整个人瞬间垮掉,亲戚朋友去医院看他的时候整个人瘦了两圈,精神状态极差,只差把“命不久矣”印脑门上。 一段时间后,医院突然说,是误诊,实际上啥事没有。此人瞬间从床上跳起,抓着医生问情况是否属实。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精神重新焕发,一蹦一跳出门办理出院,又恢复了正常。 |
不光是得了大病要隐瞒, 吃了苦头 落了难 都不能说 为啥呢 我们的社会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你没钱没地位没本事,别人就是鄙视你,坑你,骗你,抢你。 你有钱有地位有能力等等,别人都来巴结你讨好你。 你生了病,家人想着分家产,债主来讨债,到时候苦头多多,麻烦多多 |
我外公,癌症(具体什么癌我忘了,那时候我年纪不大),他本人不知道,所有人都瞒着的,闲来无事就走去街上(走路一小时,那些年没通车)挂瓶盐水,他自己也觉得好多了,精神状态很好,每餐能吃两小碗饭。有一天,我外公又在街上输液,我前二舅娘心疼钱,直接对我外公说:“爹,你得的癌症,好不了的”,我外公当时就被吓瘫在地上了,然后抬回来的,过不久就去世了。我们这有例子,得癌了心态好,状态好,慢慢的痊愈的。所有人都埋怨她,后面我二舅舅就和她离婚了。 |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是见不得别人过的好的。 我当骨科医生的姐夫告诉过我,去年他们医院有一个病人自杀了。 一个50多岁的大叔,文化程度不高。得的是肠癌。 姐夫告诉我很可惜,因为这位大叔的肠癌是良性的。大肠息肉病变,但是癌细胞并没有扩散。也就是说把大肠切掉一部分,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姐夫还给我科普一下,人类的大肠是很长的,切掉一部分之后,除了每天大便的次数会增加之外,并不会带来是特别的不方便。 这位大叔是他儿子带来看的病。他儿子大概也是为了隐瞒大叔的病情,让他不要有心理负担。所以跟大叔说他得的仅仅是一般的肠道病变。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人告诉大叔他得的是肠癌。好像还特地强调了一下,他得的是看不好的病。现在只是初期,将来还要化疗什么的,不但要花很多钱。还会非常的痛苦。 大叔的儿子刚结婚不久。大叔怕得这个病会连累儿子,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就自杀了。 万幸的是大叔没有死。但是一条腿摔瘸了,姐夫给做的手术上了钢板。大叔家大几万就这么没了。 |
越是精通世故的人越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自然界中,如果动物受伤严重,会被族群毫不留情的抛弃,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 人虽自诩为万物之长,但仍脱离不了基因里的动物属性。 家在农村,有一个远房表舅,表舅做包工头,刚开始在村里给人盖房子,后来开始承包一些道路桥梁建设,发了一笔小财,算是村里先富裕的那批人。 表舅和表舅母心地仁慈,富裕起来后并没有为富不仁,反而经常帮助一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一些米面什么的。给自己村里修路时,也会少收一部分钱。 表舅家里有一个儿子,儿子学习成绩一般,没考上高中,上了县城的一所高职技校。 本来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但被表舅的一次住院给打破了。 那一段时间,肺炎肆虐,表舅也住院了。检查胸部Ct,看到一大块阴影,医生当时就说看着不像好东西,穿刺一下做个活检病理吧。 很快,病理结果出来了, 小细胞肺癌,晚期。 准备手术吧,结果再一查体,发现肝脏,脑部都已经转移了,没有手术机会了。 表舅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 他一方面积极做着放化疗,一方面嘱咐表舅母不要向外声张。 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表舅母是个大大咧咧惯了的人,嘴里根本藏不住话。 再加上表舅在村里也算个小名人,很快村里就传开了。 家里的至亲都去了医院或家里探望,嘴里说着自己都不信的安慰话。 很快,工程上的合作伙伴们也都来了。 以前听表舅说过,他们做工程的往往都互有欠账,大家经常互相借钱垫资,因为互相信任,一些金额不大的借贷连借条都没有。 现在借给他钱的伙伴都来要钱了,各种借口都有,不还钱就赖着不走了,表舅无奈,只好用家里的存款一一还完。 表舅想趁着自己还有口气把外面的欠账都要回来,可是那些欠他钱却好多都躲了,打电话不是在外地干工程就是各种事由,再打就直接关机了。 表舅也没有办法。 而且,村里原本与他不和的几个人家开始四处散布谣言,说他早年给人家盖房子时打死过一条蟒蛇,修路时断了别人家的仙脉,现在报应来了。 这些话传到表舅耳朵里,当时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不到三个月,表舅就过世了。 俗语云: 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最难测。 记得黄渤曾说过,人在弱小时,周围全是恶人,当变强大后,周围才充满善良好人。 永远都不要把自己最柔软的要害展示给旁人,等来的可能不是别人的同情怜悯,反而是致命一击。 |
没想到这个断断续续写的回答点赞过千了。 写这个回答本来只是想作为一份记录,记录那些在阴雨连绵中努力制造阳光的日子。 如果这篇回答有幸能帮助到哪位陌生的朋友,非常荣幸(希望大家都只是单纯的看客)。 妈妈20年腊月廿五确诊的胰腺癌。 遇到癌王,我当时也有点懵。 那段时间她老是觉得胃痛,胃不舒服,吃了好几种常规胃药,也看了几次当地医院的医生,总不见好。 于是就是省级医院找一个好多年前给她看好过胃病的主任。 主任果然还是有经验的,除了预约第二天胃镜,他说“你顺便做个腹部彩超吧。” 就是这个彩超,做出了“胰腺头部占位”。 我还记得我妈刚从B超室出来,就一脸慌张,对等在外面的我说:“怎么办?我可能得肿瘤了。刚才B超医生说我胰腺那里有东西,还说我怎么不早点来。” 我心里咯噔一下,接过B超报告就看到“胰头部占位”几个字。 (我妈不太识字) 我赶紧安慰她:“你先别慌,轮到你做胃镜了,你先进去。我等下跟我大舅联系,如果要做手术请他帮忙安排。” (我大舅是卫生系统领导,我妈这辈子前前后后因为各种不同病因做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手术,虽然心慌,但她也有经验了。) 在她做胃镜的时候,我拨通了我大舅的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上下牙都在打颤:“大舅,这次遇到真麻烦了。我妈胰腺上长东西了,我看着不太好。” (虽然我学的是口腔医学,可大内大外也是学过点皮毛的。) 我舅听了我的讲述,立马安排我们去另一家省级三甲医院找一个做胰腺手术的专家,正好那天她出专家门诊。 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思考怎么瞒着我妈了。 因为她不止一次听过那些远的近的得胰腺癌的人,都走得很快,两三个月人就没了。 如果被她知道真实病情,估计人一下子就垮了。 做了胃镜出来,她说主任说她胃是好的,但胰腺的问题需要马上住院。 我说我已经跟我大舅联系好了,我们这就去另一家医院。 我妈最信任她这个大哥,她一直觉得,要是没这个大哥,就她这身体,估计都死好几回了。 匆忙赶到另一家医院,找到专家加了号,开了增强CT、增强磁共振,办理了住院手术。 我们那天只是去看个门诊,什么生活用品都没带,因为口罩问题,核酸没出来还不能进病房,就坐在病房楼外等。 我妈已经哭得不行了,给她姐打电话,给我爸打电话,给她弟打电话,说她得癌症了,这次要死了。 我极力安慰着接近崩溃的她,又不敢把话说得太过,她反而不信。 只是跟她说:“具体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就没定论。胰腺上就是有东西,也有可能是良性的,又不全是恶性的。” 我妈稍稍安定了点,她平时很信任我。 可我内心知道,凭那些描述,那就不是个好东西。 我自己的内心翻江倒海,面上波澜不惊。 (打下这些字的时候,心还揪着痛,就像又经历了一遍当时的场景。) 今天打不下去了,回头再来更。 可以先告诉大家的是,靠我一力隐瞒,最后真实病情控制在我、我爸、我大舅、我老公四个人的小范围内,我妈还算安稳地度过了最后15个月的时光。 1.15日更新 入院当天,等我们俩的核酸报告出来,我们进了病房。 我妈的情绪一直很低落。 同病房的是个40来岁的大哥,胃癌第三次手术了,但心态很好。 我们一进去,他就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主动介绍了他的病情,他已经术后第4天了,恢复得不错。 他没有家属陪,请了位护工阿姨。 大哥跟护工阿姨一直安慰我妈,让她不要慌,还没确诊呢。 我见同病房的人挺不错的,拜托他们帮我照看一下我妈,我回家拿生活用品、换洗衣物等。 回家一趟,大概需要个把小时,这一个小时,我的眼泪就没停过。 一边哭,一边纠结回家怎么跟我爸说,他心脏一直不太好,我怕直说会刺激他。 我爸跟我妈几十年感情一直很好,我妈身体不好,十几次手术下来,大部分都是我爸陪护,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我爸是个爱热闹,说话也挺幽默的小老头,家里哪怕不富裕,但我从小就觉得家庭氛围很好。 疾病的阴影从来没有占领主基调,我跟我爸总能把我妈哄开心了,我妈身体一恢复,也是个爱开玩笑的性子。 回到家,已经六点多了。 我跟我爸说,我妈胰腺上长了个东西,主任说大概率是良性的,但最终要看手术后病理结果。 算是说得半真半假吧。 我爸已经收拾好了我们的生活用品,他说晚上去做核酸,明天去医院看我妈。 我妈的手术安排得很快,各项检查出来后,安排在腊月廿七。 那天,同病房的大哥正好要出院了。 我看他那个护工阿姨挺能干,就想着让她晚点回家过年,先照顾一下我妈,刚做完大手术,我担心我爸一人照顾不过来。 是的,我妈术前一晚开始,就换我爸在医院陪护了。 我家里还有三个娃,一个5年级,两个两周岁多,我老公一个人有点搞不定。 最后,护工阿姨的工资我给到500一天,总算让她愿意留下3天照顾我妈,年三十回去过年。 那一年的年夜饭是最敷衍的,爸妈都在医院,就我跟我老公带着三个娃简单做了点。 但我们还是带着娃贴了春联,福字,拍视频给我爸妈看了。 对了,术前我妈的兄弟姐妹陆续打电话来问,打来一次,我妈哭一场。 我后来忍不住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先不要打电话过来了,免得我妈情绪波动太大。 这大概是我这个“乖孩子”第一次直愣愣地对长辈们的热情表示拒绝。 我妈手术当天,因为我的坚持,谁我都没让来医院,就我跟我爸等在手术室外。 (也因为口罩原因,让我妈住院恢复的时光,反而清净了不少。) 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了下午5点。 我一边跟我爸解释胰腺的解剖位置,试图让他理解手术为什么要那么久,一边自己内心焦躁不安。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听到了喇叭里叫家属的声音,我知道是让我们去看手术切下来的部分组织。 我没让我爸去,自己一个人去看了。 只看了一眼,眼泪就绷不住了。 又不敢久留,怕我爸担心,草草抹去,定定神,回到等候区,跟我爸说“都挺顺利的”。 不行了,回头再更吧。 1月17日更新 妈妈很坚强,做完手术后第二天就能坐起来了,第三天就慢慢下地走了,医生们都觉得非常了不起。 我记得扶着她挪到护士站时,她上秤去称体重,比术前轻了8斤。 我站在她身后看到这个数字,又会想起手术拿掉的那些东西,顿时红了眼眶。 8斤,就像是人家生了个孩子减轻的分量,可妈妈却是拿掉了这么多消化器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意味着要切掉1/3的胃、胰腺、十二指肠,再做3部分吻合。 术前签字时,我没有犹豫,因为没得选,没发现转移抓紧做手术是当时的最佳选择了。 可术中、术后,我心里怕得很,各种可能的并发症让我焦虑不已。 那时候我甚至觉得,我要不是学医的多好,恐惧可能就不会来得那么具体。 术后十天带着引流管出院了。 回家只能先吃流食。 (这里插一句,如果不幸遇上难缠的疾病,去搜索并加入病友群真的还挺好的。 病友们大多很善良,因为大家都不幸,更能提供情绪价值,真的有抱团取暖的作用。 有些病友群里还有相关医生或者很有经验的病友家属,可以提供一些居家护理、食补等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帮忙避一些坑。 但群里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的情况,也需要我们自己分辨。) 术后回家休养了一个月,期间来看望的亲戚络绎不绝。 我跟所有人说的都是:“病理是良性的,后续治疗上不上、怎么上,要等复查再说。” 这里面,知道真相的,除了我,就是我大舅和我老公。 我想让我妈能一门心思好好恢复,我爸能安心陪着我妈就行。 我给我妈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1.胰腺上如果发现不好,能做手术的非常少,往往早期都转移了,你这都5cm这么大了,还能做手术,术前医生就说良性的概率大; 2.如果恶性的,哪有十天就让你出院了? 其实,这么快出院,一半是因为我妈恢复快,一半是因为我自己学医的,那家省级三甲医院我毕业后工作过两年,管床医生知道后,家里创口护理就交给我了。 在家时,引流管还真出过状况,缝合的线头松脱了,整条管子几乎缩进肚子上的创口内部了。 我当时已经在民营诊室上班了,赶紧去拿了器械,自己夹出管子来重新缝合。 真要是完全缩进去了,说不定要开腹探查,并且容易造成腹腔内感染。 4周后去复查,不得不说,我对这家省级三甲医院,我曾经的老东家,很失望。 术后化疗仍然在外科病区,并没有由肿瘤内科接手,这里面可能涉及利益分配问题。 众所周知,肿瘤科药物使用是最多的,也是最贵的。 我想着在外科也行,能安排好都一样。 可是情况确实糟糕得超出了我的预期: 1.回去复查,开了CT就打算开化疗药物了,还是我提醒才复查肿瘤指标,做化疗前常规血液检查; 2.化疗方案谈话时, 我问:用哪个方案? 答:最常规的啊,AG。 我:那考虑我妈的身体情况,AG需要减量吗?每次间隔多久,几次一疗程? 答:就按常规啊。 其实当时那一个月,我已经把《胰腺癌最新临床诊疗指南》都看完了,也在群里跟病友们交流过来,这个回答,我不太满意。 3.穿输液港(化疗病人专门用于输化疗药物的一个装置,多数放在锁骨附近)时,先要做个B超,可当时说手术室有空了,就让我们先去装输液港(是个局麻手术),下午又让我们去做B超,到了B超室,医生一看说:“你输液港都装了,我还怎么做B超啊?装都装了,也不用做了。” 基于此,我对术后管理相当失望。 更不幸的来了,复查肿标出来,主要指标是术前的两倍。 这非常不正常,原发灶已经拿掉的情况下,肿标应该明显下降,而不是翻倍。 过两天CT出来,肝多发转移、大网膜、肠系膜转移,简单来说,就是腹腔内星星点点的都是癌细胞转移灶。 作为医生,我大概知道,这有可能是发生了术中种植转移,也知道癌症手术有可能会发生这个问题。 恶性肿瘤本来就跟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术中凭肉眼分辨很难,如果肿瘤不完整又溃疡面等,术中出现癌细胞掉落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作为家属,心态真的崩了。 我妈吃了这么大的苦头,换来了这个结果。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毫不犹豫选择做手术是不是错了。 唉,又不行了,眼睛模糊了,下次再写吧。 1.19更新 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后续治疗换个医院继续。 还是跟我大舅商量了,决定转到市肿瘤医院一位院长牵头的术后管理团队那儿进行后续治疗。 在此之前,我做了两件事。 1.办理了规定病种,并告诉我妈:“这是我舅托关系办的,后续治疗能报销。 以后如果有医生或者护士说你是恶性肿瘤的,你听着就行,别辩解。人家肯定是看你有规定病种病历才这么认为的。咱这是走后门弄的,可不能出声。 你这个瘤子虽然是良性的,但是因为长在胰腺上,你也知道这个部位很凶险,万一恶变就麻烦了,所以需要进行预防性化疗。” 这个解释,既打消了一部分她对于治疗费用的顾虑,又避免了万一医生护士说漏嘴的情况,同时又讲了为什么要化疗。 这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招,沾沾自喜的同时又酸楚不已,真是五味杂陈。 2.妈妈术后转移如此迅速且广泛,说明肿瘤恶性程度很高,我担心她剩余时间不长。所以考虑良久,决定对我爸说出我妈的真实病情。当然,说的时候尽量讲得轻一点,同时把后续可能用得上的治疗方案也跟都他说了,祈求能给他一些希望。 原以为老爸心理承受能力比我想得要强一些,他听我说完沉默了一会儿,就说:“后续的治疗你跟你舅舅还有医生商量着定,我负责照顾你妈在家的饮食起居。” 可是不到一个月,巨大的心理压力集团让他出现了右耳突发性耳聋+耳石症,住院了10天,并且右耳就此失聪。 那一段时间,我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三瓣。 妈妈在医院化疗,每天白天我都陪着,晚上她能自理,让我回家管三个娃。 老爸这一住院,跟老妈住的医院开车都要四五十分钟。 我只能给老爸那儿请了护工,还好有个姐姐就是病房护士,帮我照看着。 一早出门去老妈病房,待到傍晚到老爸那儿看看情况,再回到家八点多了,扒两口饭,安顿孩子们洗澡睡觉。 真正的身心俱疲。 妈妈的治疗过程基本上把胰腺癌所有能用的方案都用了,除了靶向药没上,因为基因测序做出来没有有意义的突变。 基本用过以下几种: 腹腔热灌注化疗?吉西他滨静脉化疗,这个对我妈最有效,转移灶变小甚至有些消失了,稳定了三四个月。 热疗,是作为化疗的辅助,提升药效、减轻副作用的。 四药方案我们是拆分用的,用了两组方案,这个基本无效。 免疫药物直接用的进口那种,我记得三万多一袋盐水,叫什么名称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好像打了三次,后面我妈血小板掉下去了,最后一袋没用上。 当时是按疗程买的,所以一下子买了四袋,退也退不了。 妈妈走了以后,我就跟管床医生说,最后那袋,送给有需要的病友用吧。 算是妈妈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善意。 她一直是个温暖、善良的人。 妈妈自己知道病情,是在病程的中后段了。 大概是21年底,发生了骨转移。 脊椎有几节被癌细胞破坏发生了压缩性骨折,担心发生瘫痪,我就请骨科会诊,给她打了骨水泥。 其实那时候我妈已经起疑了,因为预防性化疗的时间太久了,我也开始纠结了,不想等到没希望了再告诉她病情,可怎么也得开不了口。 她就趁骨科主任来查房的时候问:“**主任,我的病理报告出来没?怎么样?” 那个主任以为她化疗这么久了,肯定是知情的,就说:“跟你胰腺上的一样的,就是那儿转移过去的。” 然后就掐灭了妈妈心里仅存的一丝侥幸。 那之后,她明显比之前沉默了。 但我倒也不怎么怪那个主任,毕竟,我也正纠结怎么跟妈妈开这个口。 他无意中帮我说了我说不出来的话。 前面近一年的治疗,妈妈状态都挺好。 我们有时候做完热疗回来,顺路她还买点菜回去让我爸烧;或者顺路逛个商场,买买衣服,再把我爸叫出来,我请他们俩一起吃个午饭。 可知道病情后的三个月,状态下滑明显。 当然,有部分原因是身体确实也差了,化疗药物累积?癌细胞肆虐。 但心态上的打击,影响也很大。 整个治疗阶段,我现在回想起来,做得比较好的两点: 1.我爸确实饮食起居+心态调节,帮我妈做得很好。我妈术后一年,体重基本波动就在两三斤上下,没有一般癌症病人那种暴瘦; 2.胰腺癌患者疼痛管理要做得早并且规范。 从我妈确诊一开始,我除了担心生存期之外,另外一个担心的点就是胰腺癌患者到后期多数痛得生不如死。 所以术后化疗开始,我就找疼痛管理方面的专家,线上线下都可以。 后来发现,出现疼痛就开始规范使用止痛药,到后面慢慢加量,既能做到管控疼痛,又能尽量减轻副作用。 妈妈开始出现疼痛,我们就开始吃小剂量奥施康定,小剂量能维持两个月左右,慢慢加一点量,再维持,再加一点量。她就是最后走之前那一两天,有过明显疼痛难受,管床医生说这个基本避免不了。 很多患者都是一开始不敢吃止痛药,怕副作用大,到痛得不行了才用,一用就需要大剂量才能止得住痛,身体没有缓冲,一下接受大剂量止痛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自然也很大。病房里因此需要灌肠的病人不在少数。 还有一点是,线上问诊真的还不错,北京上海那边的专家,我都是通过线上问诊跟他们探讨化疗方案的。 再把探讨的结果跟我们治疗组长汇报,供她参考。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不管自己是不是医疗行业人员,或者把线上问诊结果告诉到主管医生时,请一定说明,我们尊重并信任他的治疗思路。只是因为病人是我们的至亲,我们想多做点什么,看看能不能帮到忙而已。 更新就暂时到这里吧。 谢谢大家的关注,善意的点赞跟评论。 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看客身份,全家人都健康平安。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当时给妈妈记录的病程,放上来,给需要的人做个参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些关键指标的整理,除了评定治疗方案是否敏感有效,同时对于药物副作用的控制、日常通过食疗维持血象稳定都有帮助。 |
![]() |
21.9.1已经治疗了大半年的妈妈,带我家两个宝贝去上幼儿园。这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幼儿园,小班。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
戒烟的意义到底是啥? |
陕西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手术后恢复认 |
请问中医黑:1949年西医没有进入我们县,我们 |
第一次去妇科检查是种怎样的体验? |
如何评价贺银成? |
来说说临床上碰到哪些无语的事? |
在医院你遇到最荒唐的事情是什么? |
大家觉得中国私人医院会崛起吗? |
女生可以给别人看泳衣或者泳装照,但是不可 |
和女生旅游开一间房有什么注意事项?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