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什么类型的药不能轻易掰开吃?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什么类型的药不能轻易掰开吃?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原来她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这种药物1片相当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剂量。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 |
先说重点: 不让掰开的一般药盒上也都有注明「请勿咬、嚼,掰断药片」,一般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胶囊、肠溶片、化疗药、靶向药等这些都不能,容易破坏药物的结构,影响药效,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药都不能掰开。即使是缓释片也有很多种设计机理(如果是通过多单元控释小丸系统,利用独特微囊技术达到缓释效果就可掰,如美托洛尔、还有用特殊工艺将两片独立的骨架型缓释制剂整合成一片的也可掰。相比于缓释片,目前临床所用的控释片很少能掰开服用)。大部分缓释/控释片也不能嚼碎碾碎,但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第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咬碎或嚼碎服用。同一种药不一定都可掰开服用,厂家不同工艺不同。下文还是以硝苯地平为例就有能掰开的。总的来说了解药的性质性状可看说明书,而用法得遵医嘱。虽然药片上有刻痕的一般可以掰,但这不是一定的标准。别想太多也别瞎折腾,吃药遵医嘱就对了。详细见下文: 吃药可不能心大。可别说这个新闻少见,其实很典型。 看,文献里也有(如下图),并且刚好和这次新闻里面这位女士一样,吃的也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也是掰开吃,连症状都十分相似。 |
![]() |
|
![]() |
硝苯地平那么多种,到底哪种能掰开? 那么肯定会有人说了,硝苯地平这个降压药,我就是掰开吃半片的呀,我为什么没有这种情况呢?我们慢慢来分析。 为什么有些类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不能掰 有一些药掰开吃会有生命危险,比如上面说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并且厂家已经做得很到位了,特地在药盒上标注了“请勿咬、嚼,掰断药片。其活性成份被吸收后,空药片完整地经肠道排出”。 |
![]() |
因此,这个药是完全不能掰开的,因为它的药物剂型很独特,中间有这个小孔,能够保证药物平稳缓慢的释放,并且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能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效果,患者服用是更方便、依从性也更高。 |
![]() |
而控释在于这种药物的制剂工艺,常见的控释片的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理: |
![]() |
这种类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是渗透泵释药片(原理图如下),是双层渗透泵片。 多室渗透泵片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室及药室组成,其动力室的组成材料包括高渗透压聚合物及活性物质,其中所含的高渗透性聚合物可在水中发生溶胀及膨胀,在发生膨胀后其体积可增大至原来的数倍。 而控释药物的这个出口小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一片药物的仓库守门员,它要求药物搬运工每小时必须从仓库搬运相同重量的药物出去,一天之内精准的控制药物出仓库的速度」。 |
![]() |
所以如果硝苯地平控释片掰开了,那么药物剂型结构就被破坏了,守住药物仓库的大门坏了,药物就会快速释放到血液里面,硝苯地平的降压作用不在平稳起效,而是血药浓度突然增大,那么作用于血压就会明显降低。因此血压的波动就会大,轻则头晕、恶心,甚至出现新闻中该名女士的昏迷现象。 说到底,药物能不能掰开还是取决于它的药物结构,这与有没有刻痕(有些只是美观)、叫什么名字(有些名字没有带「缓释」也有缓释效果)无关,主要看说明书和医嘱。 同样是叫硝苯地平缓释片,还有其他类型 硝苯地平缓释片持续释放的时间为12h,但是它不像硝苯地平控释片释放速度是恒定的,可以理解为药物仓库里的药只是在12h内被搬运完,但是可以前面速度快后面速度慢些。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硝苯地平缓释片有很多种,分别有Ⅰ、Ⅱ、Ⅲ、Ⅳ4种类型,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名称、规格、生产工艺和用药方法上,总结如下表: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硝苯地平缓释片不同类型分别有各自特点,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在实际临床使用时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类型服用。 虽然硝苯地平缓释片II能掰开服用,但是却不能碾碎,要掰也得按刻痕掰。 如果碾碎了给卧床的患者吃,那血压就会迅速降低,甚至可能引起低血压,就和新闻中出现的症状类似。这是因为骨架型控释缓释剂中间有一条可刻线,当我们服用时沿着这根线掰开,掰开的这两半是一模一样的,掰开了还是可以有缓释的效果,这样骨架和药物依旧能均匀分散在人体内释放。如果没有沿着此线掰开或者碾碎,则会破坏骨架结构,无法达到缓释效果。 |
![]() |
至于其他硝苯地平的普通片剂,因此在口服后吸收迅速,降压效果显著,但是维持时间短,我们可以理解为「由于药物仓库压根没有守门员,药品搬运工马上搬完就想下班了」。 硝苯地平片一般每天要服药三次,降压快而剧烈,无法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因此目前临床已经使用不多。 |
![]() |
(图源于《硝苯地平不同制剂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常见的药物中,哪些药物能掰开呢? 可能会有人说,这问题有什么意义呢,都不要掰开就是了,但是口服药片、胶囊设计完整.通常患者需完整服用,但特殊情况下需要掰开或碾碎使用: |
![]() |
随着药物剂型的升级,我们常见的固体剂型种类越来越繁多,药品的生产厂家也很多,哪些能掰开/碾碎,可能有些说明书都没有明确标注,一项口服剂型药品能否掰开使用调查中,246 种口服剂型西药里,说明书提示不能掰开使用的药品 29 种,能够掰开使用的药品 116 种,剩余 101 种药品未提及是否能够掰开使用[1],我们该如何来区分呢? |
![]() |
首先,肯定是依照说明书进行,如果说明书中明确提示不可掰开或嚼碎/碾碎的,请勿掰开/碾碎,如果说明书写明可以掰开的,就按说明书建议来掰开,不要自行乱掰,比如说明书写明在药片划痕处掰开,有的人非要从另一个对角线去掰,这样就是错误的。 其次,我们可以看药物剂型,一般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胶囊、肠溶片等不能碾碎,这样药物制剂结构被破坏,缓控释前面提过原因不再赘述,肠溶制剂及其他制剂也不建议掰开服用原因如下,除非说明书有明确写明如何掰开。 剂型原因/特点肠溶制剂保护药物本身不被胃酸破坏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延缓药物的释放,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避免药物影响食物的消化。 典型的如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肠溶剂型由于有外面包衣的包裹,能够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第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咬碎或嚼碎服用。其他制剂可能对口腔黏膜、食管或胃肠道产生刺激可能对皮肤、黏膜产生毒性( 致肿瘤、致畸性)可能会使牙齿、黏膜染色咀嚼片咀嚼后咽下舌下含服片舌下含服泡腾片不能直接服用,应在冷水或温水中溶解后服用 当然也有一些药物比较特殊,比如说有种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是将药物制成不同释放速度的骨架颗粒或包衣小丸,然后装入硬胶囊内。这类药品在服用时可以将胶囊打开,在不破坏胶囊内颗粒情况下,可以将胶囊内颗粒( 勿磨碎或咀嚼) 随流质食物或水吞下; 前文提到的美托洛尔缓释片( 商品名: 倍他乐克)则采用多单位微囊系统,每个微囊均为独立的恒速释放单元,所以掰开服用不会影响其药物释放,但是上述两种药物也都不能碾碎服用。 |
![]() |
但是若是拿去研磨或是嚼碎,微囊系统被破坏,还是会导致药物缓慢释放失效。 缓控释制剂各自的特性,所以药品能否碾碎、掰开服用不能一概而论,以下是文献总的一些总结[2],供大家参考: |
![]() |
这里注意了布洛芬缓释胶囊也是不可以的,想要快速止痛可以选择它的片剂/颗粒剂/咀嚼片/液体 |
![]() |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按说明书或遵医嘱服药,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让药真正服务患者。 参考^口服剂型药品能否掰开使用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49):190-191.^临床常见不宜磨碎和掰开的药品[J].医药导报,2013,32(02):260-263. |
硝苯地平控释片(比如拜新同)的技术含量就在于那个控释的外壳。这东西硬到一般的切药器都切不开,得上剪刀或者钳子,她是怎么掰开的 |
缓释结构破坏了,血药浓度短时间彪的太厉害罢了 药老老实实按需要剂量买,并且调整服用周期,别想着老一辈用切药器掰一半什么的……那种可以掰的小片叫锭剂,是药粉和填充物压制成型的 |
控释片、释缓片 这类全天起作用的药品原理 相当于药片中有一瓶煤气罐, 药物慢慢从煤气罐放出来可以用一整天, 掰开吃相当于把煤气罐锯两半, 一天的火一分钟释放, 效果类似煤气罐直接爆炸, 人体很可能受不了。 |
硝苯地平控释片那个外壳拿刀劈都很难劈开,这名女子的毅力真是够大的。 所谓控释片就是用独特的给药装置(封在外壳中)把短效的硝苯地平做到24小时平稳释放,达到长效平稳降压的效果。 可以掰开的降压药常用的有氨氯地平,倍他乐克等,这是因为氨氯地平本身就是长效药,而倍他乐克是做成一个个小的缓释颗粒,所以即使碾碎了,也还是缓释剂。 |
![]() |
|
这位女士也是NB,控释片以前专利还在拜耳手上的时候叫拜新同,100多块钱7片,当然现在专利过期了有国产仿制药,便宜不少。 这一掰直接掰成了100片只卖一块钱的心痛定(硝苯地平片) |
![]() |
(是的,就是这个,这瓶是10mg/片所以要卖到一块七) |
作为执业药师,经常给慢病患者叮嘱: “控释片!缓释片!不能自己掰开吃!” |
![]() |
新闻图片 地平控释片不能掰开! 记住!任何有外包膜控制药物释放的缓、控释片,都不应掰开或嚼碎服用。 控释片是对药物释放要求相对较高的制剂,多见于心血管制剂。 这类药要求单位时间内有比较恒定的释放剂量,以维持血药浓度恒定,效力更持久。 掰开会破坏药物缓控释结构,可能导致服药初期过度、过快降压,甚至导致低血压晕倒。到了后期,又控制不住血压。 最典型的就是新闻中提到的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缓/控释片。 |
![]() |
很多老人可能记得的是另一个名字:拜新同 千万不要自行掰开服用! 如果掰开,就好比长江突然没了调洪削峰的三峡大坝。 洪水一股脑破堤直下,就会给下游带来水灾。 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掰! 最经典的肠溶片,是阿司匹林肠溶片。 |
![]() |
也就是拜阿司匹林,同样不能掰开。 |
![]() |
阿司匹林长期吃,主要是为了发挥它的抗凝血功能。 因为阿司匹林刺激胃黏膜的副作用很强,所以裹上了包衣。 强行掰开,会导致这层“防护层”,前功尽弃。造成胃黏膜损伤、胃出血、胃溃疡。 |
![]() |
化疗药不能掰! 口服的化疗药、靶向药,服用时也要注意,一般也不建议掰开服用。 因为这类药物毒性较大。掰开或者研碎服用时,药物粉末容易直接接触眼睛,或经肺吸入进入人体,产生更大的细胞毒作用。 如果患者吞咽困难,服用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时,有些药物可以溶于水服用。 像吉非替尼片剂。服用方法是分散于半杯饮用水中(非碳酸饮料),无需压碎。搅拌至完全分散(约需15分钟),即刻饮下药液,再用半杯水冲洗杯子饮下。 这些药物可以掰开 “沙坦类”,“普利类”,“洛尔类”,利尿剂(噻嗪类等)等片剂,一般可以掰开服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贝尼地平片这类长效制剂,通常也可以掰开服用。 短效制剂硝苯地平片也可以掰开。 虽然大部分缓释片都不能掰,但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采用微球技术制作的缓控释制剂。像美托洛尔片缓释片和尼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可以掰开服用。但不可以嚼碎,以免破坏其缓释结构。 |
![]() |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查看药片是否有刻痕。 刻痕通常是为药物可以掰开设计的。 有刻痕,肯定可以掰开。 但没有刻痕,那就不一定了。 想自己动手“大力出奇迹”前,务必咨询医生或执业药师。 |
![]() |
明明没有划痕,自己制造划痕掰开,是要不得的 总结一下: 1.看见“缓释、控释”,不宜掰开吃。 2.带“肠溶”字样,不要掰开服。 3.有划痕可以掰开,没划痕不要强行切。 4. 化疗药、靶向药,不要自行掰开。 可以收藏一下,回头转给“相亲相爱一家人”,正确使用药物。 |
不能轻易下结论。控释片、缓释片等等,其他回答都科普了,我不准备重复。 说点儿别的,这类“新闻”,知乎经常推,来源一般都是医院的新闻供稿,这类“新闻”的突出特点,就是一定会有具体医院具体科室的某个具体医生出现,解读“科普”内容。 科普本身都是好的,值得鼓励。 但是,回到具体病人,这类“新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并不能确定“病因”,或者说,从有限的、含糊的事件描述中,不能推导出必然因果联系。由此来说,“科普”一下即可,不宜过度解读。 这个病人,看起来是咬了半片“控释”降压药,吃下去了。她为什么要吃?如果平时是吃一片完整的,这次为什么要咬断? 一片控释片30毫克,咬一半15毫克,非控释片通常一片10毫克。就算瞬间吸收,会有如此严重的低血压发生吗? 如果血压很高,额外增加的半片会低血压吗? 临床情况非常复杂,如果是专业医生,还需要获取更多信息,避免盲目判断病因。 |
![]() |
|
医生最怕遇到的一类病人,就是不遵医嘱的“大聪明”。 女子把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原来她服用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这种药物1片相当于3片普通硝苯地平片的剂量。 一旦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释放,导致血压急剧下降。 有些药物可以掰开吃,一般可以掰开吃的片剂中间会有一道凹痕,提示比片剂可以根据需要掰开吃。 |
![]() |
有些药物不可以掰开吃。 片剂分为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通过特殊工艺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药物释放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 尤其控释片类药物,药物在发挥作用时以一个恒定的速度释放,目的是保持稳定长效的血药浓度。 从而达到稳定病情的作用,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比如在控制稳定血压方面。 |
![]() |
硝苯地平类控释片,一旦被掰开服用,会导致维持药物发生控释作用的控释膜或控释骨架遭到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突然间释放,药效短时间内发挥到最大,导致血压浓度过高,有可能会引起血压迅速下降。 严重者可引起低血压昏迷等不良后果。 此外,还有胶囊类药物,经常被部分患者拆解开服用。 胶囊的优点有两个,一是可以把苦涩的药粉放到胶囊中,然后直接吞下,这样就能减少服药过程的不适。 二是有些药物要在肠道进行消化,胶囊能保护药物不在胃部就被胃酸腐蚀掉。并且胶囊还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放药物,可以避免部分人服药后,恶心、厌食、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也见过一部分患者为了达到“好消化、吸收”的目的,将胶囊药物拆开,然后送水口服,引起胃痛、恶心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
![]() |
事实上不遵医嘱的事,不仅仅在吃药上,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有。 比如常见的术前禁饮食,就单单这一种,一部分患者也是各种无法做到。 还有空腹验血、尿的部分患者,问他就是没吃没喝,查出来异常后再问,就是:没吃饭,但喝了点水,或者喝了点小酒。 还有影像科的核磁检查:告知每一位患者将身上金属类、磁卡类、电子产品等物品取出。 甚至有时候检查前告知:“将衣服兜里所有东西都取出来。”但总会遇到带着打火机等物品进入的,刚躺下「嘭!」一声打火机就爆了。 你再问患者,他会很无辜的告诉你:我以为一个打火机没事的。 而我遇到最严重的就是,病人带着两块铁块进入核磁室的,让我差点面临30万的赔偿。 总之,遵循医嘱,珍爱生命! |
![]() |
|
控释片严禁咀嚼、掰断、掰碎后服用! 缓释片除少数说明书标注可掰开服用外,也必须整片服用。 |
![]() |
硝苯地平作为“地平类”的第一代降压药,是不少高血压患者的一线用药。其具有起效快、降压作用强、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 硝苯地平目前有三种剂型,分别是普通的硝苯地平片、控释片和缓释片。 普通硝苯地平片——快升快降 普通的硝苯地平片很便宜,但其吸收速度快、起效速度快、代谢速度快,容易引起血压的大幅波动,每日需要服药3-4次,服用起来很不方便。 现在一般不太推荐使用普通的硝苯地平片来控制血压。 |
![]() |
硝苯地平控释片——平稳释放 控释片会药物外层包裹着一层特殊的骨架,骨架上激光打有小孔。当药物进入消化系统后,消化道内的水分会通过半透膜渗透到骨架内,溶解其中的药物。 药物则会从小孔中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产生平稳的降压作用。 特别注意: (1)硝苯地平控释片一定要整片服用,严禁咀嚼、掰开、掰碎服用! 非整片服用时,会导致药物快去释放,导致患者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2)由于药物骨架在消化系统中不会被胃酸或消化酶破坏,因此整个药片会完整地通过消化系统并排出体外(大便中可以发现药片),这并非是药物未吸收。 在硝苯地平刚上市的时候,还闹过一个笑话,有患者发现排出的药片外观完好,误以为药物没有被吸收,竟然将药片洗净后再次服用! |
![]() |
硝苯地平缓释片——缓升缓降 缓释片也是通过适当的方法延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时间。 与控释片不同的是,缓释片虽然也在慢慢释放药效,但它并非匀速释放。 其释放过程像是个小山丘,先慢慢升高,再慢慢回落,所以缓释片的药效也还是存在一定的波动。 特别提醒: 1. 硝苯地平缓释片有(I)、(II)、(Ⅲ); 2. 硝苯地平缓释片(I) 每片为10mg 硝苯地平缓释片(II)每片为20mg 硝苯地平缓释片(III)每片为30mg 3. 除说明书标注可掰开服用外,都应整片吞服。 硝苯地平缓释片(II)有的产品能够沿药片“中心线”掰开服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I)、(III)严禁掰开、嚼碎服用。 |
![]() |
@知乎健康 |
如下图所示,医院里有硝苯地平即释片10mg,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三种,第一种现在仅用于紧急降压,后两者是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 |
![]() |
原题中该女子吃的药是“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剂型),为了起到缓慢释放的效果,确实不应该掰开。否则30mg的硝苯地平一下子吃下去,相当于3粒普通硝苯地平,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甚至昏迷、脑血管意外。 硝苯地平(即释片)是一种很经典的降压药,优点是降压效果明显起效时间短。现在用的少了,但遇上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很多医生还是会选择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快速降压。 但这玩意作用时间太短,容易导致血压明显波动。含服硝苯地平后可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相对减少。这种用药方法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着降低,但其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FDA早就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拜耳公司经过一番努力,研制出了一天一次、平稳降压、安全有效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也就是著名的“拜新同”,这才让硝苯地平畅销全球。该女子的行为,拜耳知道了都得哭晕在厕所…… 而国内的10mg硝苯地平,据说因为杂质多纯度不够,反而起到了一定的缓释效果,所以很多地方还是用于高血压的急诊处理,似乎也没出过啥事…… |
![]() |
最后提一嘴 ,这个药片吃下去会有个壳子从大便里拉出来,正常人根本掰不开,真不知道该女子是如何办到的…… |
![]() |
|
为什么没有食品行业所谓的安全吹哨人过来,辛圣呢? 看看,这药多不安全,肯定是不合格的,吃一半都出事,吃整片还不出人命,监管呢? 我们都努力的活着。 |
首先,硝苯地平控释片这个药,不管是进口的拜新同,还是国产的那些,药盒上都会非常明显的标注,这药不能掰开吃。 |
![]() |
|
![]() |
|
![]() |
人家知道你不一定看说明书,人家特地没写在说明书里,就这么水灵灵的写在药盒上,药盒你总得看吧,你得看是什么药吧,你得看吃几次吃几片吧。 所以,该女子的行为不是无知,而是无畏。 你无需知道它的原理,你只要知道它是药,有明确的提示用法,你应该照着做,你就不会出事。 明知道有提示却无视,这不是点背,这是找死。 ╮( ??ω?? )╭ 说回硝控这个药,他的「控释」原理非常简单粗暴:看着就是个普通的药片,其实在药片外边有个壳,上边有小洞,药进入消化道后,通过那个小洞逐渐释放,以控制释放速度,持续控制血压。之后那个外壳会随着排便一起排出。 因此,硝控这个药广泛的用于临床长期控制血压,有很好很稳定的效果 ——前提是您别把那个最重要的壳给破坏掉。 ╮( ??ω?? )╭ |
缓释片和控释片一般不能碾碎或掰开服用。否则,药物会迅速释放,一则达不到长效治疗的目的,二来可能引起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 |
但是厂商把药做得太大难以下咽,也要反省解决。有些药有USB-C 接口的那个塑料那么大,对于中老年来说很难吞咽。 |
看说明书看说明书。 很多答案都在明面上。 |
其实这种事还挺常见的,就是比如病人平时吃5mg/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结果买的是10mg的剂量,办法就是掰开吃。但这个前提只能是普通片剂。 降压药拥有多种剂型,像普通片剂、缓释片、控释片以及肠溶片等。不同剂型犹如不同的“穿衣风格”,其作用方式与时间也各不相同。 普通片剂就如同日常的普通衣物,简洁直接。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片剂是可以掰开或者研碎服用的,不过为确保不影响药效,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缓释片的设计旨在让药物于体内缓慢释放,从而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通常来说,缓释片不适合掰开,一旦掰开便会破坏其缓释结构,使得药物突然大量释放,进而可能引发血压骤降或者其他不良的反应。 控释片恰似精心打造的“定时炸弹”,能够精确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同理,控释片也不能掰开或者咬碎,否则会破坏其控释机制,对药效产生不良影响。题目中提到的这个女子就是掰开控释片,药物集中释放,导致血压骤降。 |
![]() |
肠溶片具有一层特殊的“肠衣”,其作用是保护药物在胃中不被破坏,等到进入肠道时才开始溶解。所以,肠溶片一般也不能掰开或者研碎,以免破坏其肠溶特性。 |
近日,福建一女子把药片掰开吃导致昏迷,差点引发网友关注,差点?成大祸,险些丧命,一时间各媒体都在热力讨论,就连 CCTV 都及时做了科普。4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患有高血压,日常需要服用降压药。最近她的血压出现波动,以为是药量不够,于是自行加药,用牙咬断降压药,又吃了大半片。结果不到半小时,张女士就两眼发黑,冷汗直流,直接瘫倒在沙发上,连血压都快测不出来了..... |
![]() |
图片来自中国质量新闻网抖音号截图 根据报道提供的资料张女士服用的降压药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这种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慢慢释放。作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一线用药之一,因其具有平稳降血压,药效相对温和,副作用较轻等优点,且患者服用依从性相对较好等优点常常被选择使用。从说明书来看,基本每个厂家说明书均有黑框警示语“请勿咬、嚼、掰断药片。其活性成分被吸收后,空药片完整地经肠道排除”。如果咬碎、掰开、研磨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会瞬间释放到体内,导致血压骤降,十分危险。 |
![]() |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零级或接近零级过程。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 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控释片之所以能在体内恒速缓慢的释放,是因为采用特殊制剂工艺,患者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咬、嚼,掰断药片都会破坏控释片的恒速缓慢释放功能,相当于患者加大3倍剂量服药,患者一天仅需服用一次,药效在体内恒速释放24小时左右。 |
![]()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双层片芯。由含药层和推进层压成一个药芯,外面喷涂一层半透膜,让水分子能进去,药物不能随意出来。再进行包衣,用激光打上一个小孔。做成的控释片是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以零级速度,从小孔24小时内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硝苯地平。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既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又可以提高延长疗效,并降低副反应,还可以预防夜间发作。其特殊的工艺制作,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缓慢而持久的释放。如果掰开或嚼碎,大量药物成分瞬间释放,药物本身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副作用都可能会翻番,造成低血压或者血压不稳定,甚至副作用增加等。起不到平稳降压的作用。 |
![]() |
除了控释片以外,还有哪些药物是不能掰开或者研磨的呢? 缓释片: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缓释片和控释片制作工艺不一样,但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都不建议掰开服用,否则也会导致药物释放过快,引发不良反应。可以掰开服用的药片除非药片上面会有刻痕,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但也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
![]() |
肠溶片:指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和吸收的一种片剂,它通常是在普通片剂外面包裹一层肠溶包衣。是为了让药物绕开胃部,在肠道内溶解。如将其掰开服用,药物可能在胃内就溶出,不仅容易导致药物受到胃酸等影响而失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
![]() |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充填于空心硬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等。主要目的是掩味,改善药物稳定性、 起效迅速、液体药物固体化、延缓或定位释放药物等作用。一旦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可能会受胃酸影响,不能在特定部位释放,影响药效,同时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泡腾片:是一种较新的药物剂型,与普通片剂不同,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直接服用会在口腔或消化道产生大量气体,有窒息和胃穿孔风险。必须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后再服用,严禁吞服或含服。 |
![]() |
温馨提示:是药三分毒,用药期间如果存在不适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使用或者自行调整给药剂量,本文为用药科普,仅供参考。如果您对该文感兴趣请收藏,真诚带给您更多用药科普知识。如果有其它用药问题,欢迎咨询。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感谢您的支持。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依从性是针对正常人而不是弱智的指标。 |
缓释剂掰开就不缓释了,血药蹭蹭上去了。类似的影响血药骚操作还有把胶囊拆开兑水喝,口服的含服,含服的口服,肛门栓剂口服,口服用肛门服用……… 药厂和医生应该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人类,而不是 |
![]() |
人类有无穷的智慧和作死技巧,依从性比猴子差多了。永远不要小瞧患者的智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
中日友好医院爆出医生的大瓜你怎么看? |
执行死刑的人有压力吗? |
为什么人不能靠意志力戒毒? |
新婚两月男子在生殖医院做手术后次日身亡, |
对西方祛魅要不要重新改改他们的中文译名? |
新冠怎么样了?消失了吗? |
女人胸小是什么样的体验? |
敢不敢发你最满意的一张自拍,让网友打分? |
在急诊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华为入局会给行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