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如何看待一男子悼念亡妻写的《我妻之死》这篇文章?加拿大医疗体系是否存在问题? -> 正文阅读

[两性话题]如何看待一男子悼念亡妻写的《我妻之死》这篇文章?加拿大医疗体系是否存在问题?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篇长文,我写得很苦很痛,但我自感有种责任,必须写。 我妻子在加拿大温尼伯“健康科学中心”HSC住院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都有我的日夜守候,使我目睹亲历…
一个加拿大华人的老婆因医疗不及时和消极医疗死了,向中国发贴控诉。
这是什么脑回路?
不满自己国家医疗系统就去告呀,请律师呗。
关中国什么事?怎么要控诉到中国来?
当初一个个不是说国外大漂亮选择移民吗?
总结一下文中主角。
这个妻子17岁认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作者,24岁结婚,26岁生第一个孩子,学业高分,在美国留学期间生第二个孩子,抽到H1B签证,为老公孩子放弃后回国。在34岁左右意外怀孕,因为老公在国内是体制内,为了拼三胎,申请去加拿大读研,然后把一家人全部带了过去。生三胎的时候为了省钱在家生产。这个妻子一个人养全家五口人,作者说自己不会英语全职在家连驾照都不去考,文中妻子要负责工作,接送孩子,搞园艺,周末在家里地下室开补习班赚外快。病成半植物人状态的最后一件事是被叫起来签字把房产转给作者。去世后作者迅速写小作文募捐了快十万刀…
加拿大的医疗固然低效,但是最可怕的大概不是加拿大医疗系统…
这男的不是在北美那边被扒皮了吗?
比妻子大七八上十岁,妻子没成年(17岁)就在一起了。自己虽然是所谓北大法律系博士毕业,但是是纯理论方向,并不能做律师挣钱。所以他们家赚钱的主力是妻子。
然后妻子当时已经在美国有了H1B资格,却为了他海归。然后几年后又觉得国内生活一眼望到底,而且当时国内没开放三胎,所以为了生三胎又要归海。
生三胎的时候妻子是拿旅游签证来的加拿大。没有医疗保险,在出租房找的私人助产士生的孩子。男的才过来两天,冰箱里连足够的食物都没有。
这个男人,英语不行,文科在加拿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愿去做体力活。美其名曰和妻子分工,妻主外,男主内。实际上他连驾照都没学会,之前全靠妻子跑。妻子生病后,靠教会,朋友帮助才能去医院——这也就是妻子住院一星期他都没能去医院探望的原因。
然后妻子去世后不到一星期,就开始在网上写小作文并附上捐款链接。这篇“我妻之死”已经是第二轮了。
现在据说英语,驾照仍然没有搞定。3岁的儿子生病,还得13岁的大女儿去医院帮忙沟通。
女方实实在在是被PUA,累死的。
我一开始还在纳闷这女的图作者什么
图他老?图他不洗澡?图他五十来岁还能搞出三胎?
后来我看了底下评论明白了,这作者区区一个人血馒头,募捐了小十万刀
原来是男的会练嘴真的很重要
这两年香港人北上潮,除了吃喝玩乐,有相当一部分是来看病的。看个疝气之类的病,在香港预约几个月拍个片,再几个月见医生的面都是常规操作,见完面再花几个月排手术。然后来大陆,当天看当天拍片当天住院,两天后就出院回家了。
中国的这套医疗系统是我们这个体制给全国人民的礼物。当然代价就是医护人员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收入待遇和超负荷劳动。所以我对那种杀医伤医的人有种说不出的痛恨。
把全文基本看完了,一声叹息。
肺癌的发现大多都是晚期,尤其是没有抽烟习惯的患者,这一点是很多病例都已经证明了的。
此文提到的医生或者医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基因检测出来的结果太慢,以及大大低估了癌细胞的扩散速度,一直给作者和妻子希望,没有充分意识到癌症的严重性,最后解决不了问题就直接打吗啡。
基因检测没出来前盲吃EGFR TKI可以理解,这种情况国内外都有,毕竟亚裔EGFR突变的NSCLC占到40%。而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不是特别常见,在所有EGFR突变中只占4-10%。
但这种盲吃也就意味着赌,而且你要有后手;一旦赌错了没有其他治疗方式,那就没了。而恰好,这个医生就赌错了。
当然,或许作者妻子所处的医院或地区,确实没有EGFR 20的药物,但就算没有靶向药也可以先化疗啊。医生一上来这种赌命的行为,太冒险了。
而且,据我所知,EGFR 20突变的NSCLC也是有药的:
1.埃万妥单抗在2021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EGFR基因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2022年4月,强生官网就已经宣布Health Canada批准了这个药,也就是加拿大从2022年4月起就可以买到并使用这个药。


加拿大药监局批准埃万妥单抗用于EGFR 20突变的NSCLC
这个药不是靶向药,是生物药,会贵一些。而且已经上市三年了,难道医院和医生一点都不知道?
2. 2023年8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Ⅰ类新药舒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是目前中国唯一针对EGFR exon20ins突变NSCLC的靶向药,填补了该领域近20年来的临床治疗空白。
这个药美国还没有上市,但2022年就已经在做全球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了,而且今年还被FDA授予了突破性疗法。相关的患者可以申请去参加临床试验试药,这种已经在其他地区上市的药,疗效和安全性都问不大,而且还是免费的。
就以上两个可能用药的方法,至少可以延长作者妻子1-2年的寿命。但因为医院和医生的不作为,或者说前期的预估不足,导致了这样的悲剧。这种事,发生在谁身上,都不会甘心。
我不想借这个事过多地去批评加拿大的医生和医疗系统,因为我身边有亲人在国内也曾经历了类似的事件。我自己也体验过香港以及美国的医疗系统,哪怕是急诊,也等了挺久的。
去过的地方多了,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参考
Janssen Announces Health Canada Approval of RYBREVANT? (amivantamab), the First and Only Target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 Mutations
虚假的《我妻之死》:


真正的《我妻之死》




只能说同命不同人了
冷知识:2022年,加拿大实施了1.35万例安乐死。
如果按人口换算,相当于中国一年有50万人被安乐死。
且慢,别急着吹。
去年一则新闻揭开真相:一位57岁女性患胃癌,医生说加拿大医疗系统治不了,你最好去安乐死!
原来一年1万多例安乐死是这么来的!
这位女士不想死,于是家人辗转联系到美国的医院,自费治疗后,医生说:“这种病很常见,情况好的话再活二十年没问题。”
细思极恐。


看完了,特别想润加拿大。
才知道发达国家的医生有双休,无夜班,还不会被家属指着鼻子骂。患者放弃治疗立马可以上吗啡杜绝噪音。一切制度保障都能根本上杜绝医闹,属实人间天堂。
就这医疗制度还有人嫌有问题,真是惯坏了。
老读者昨天给我发来一篇文章《我妻之死》。此文很火爆,目前打赏已有1945笔,我昨天看是1800多笔,说明在不断增长中。


这篇文章讲的是妻子在加拿大就诊去世后,丈夫写的妻子治病记录。
文章分为2部分。第1部分是质疑加拿大医疗制度的文章,第2部分是表达对妻子的深情。
我花了很长时间认真看完,槽点实在太多。
我把妻子张敏的人生梳理出来一个时间线,给大家一个直观印象。
1986年:出生
2006年:相识
2010年:结婚,此时张敏才24岁
2013年:生1胎,女
2015年:生2胎,女
2016年:从美国回上海
2019年:从上海去加拿大,生3胎,男
2023年10月:硕士毕业(应在2022年毕业,延期了)
2023年11月:难受,去看病,去世。年仅37岁。
下面我把槽点一一列出来。
01
作者和妻子一共有3个孩子。前2个是女儿,第3个是儿子。感觉眼熟吗?


02
为什么移民加拿大?因为男主工作是体制内,生3胎违反政策。


03
生3胎时,为了省1-2万加元,不去医院,请了助产士帮忙,自己在家里生。


本来是一个贫贱夫妻百事哀、异常凄凉的事,作者竟然是这么描述的:让我佩服。
我是女的,生过孩子,看到这几个字简直暴怒:家里穷成这样,生孩子去不起医院,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己家生。
别说是北大男博士,就算是一个农民工,也得自责一下,说自己身为一个男人好没用、对不住老婆孩子、让老婆孩子受苦吧?
结果作者竟然说:佩服妻子。
我真想冲到加拿大打爆他的狗头!
更神奇的是,作者一句话把责任全部推到女方身上,顺带把自己择得一干二净:她竟自作主张,硬是不听我劝。
苍天啊大地啊!这是没钱的事啊!你拿一个嘴劝,有用吗?你用嘴劝劝张敏,钱就来了?就有钱去医院了?
咱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穷得只能在家生孩子,老公假模假样劝你两句。事后讲起这件事,他又指责你不听他的,你固执你强势你主意大,你是什么感受?
更匪夷所思的是,张敏在家生孩子时,作者在干什么呢?
刚到加拿大2天,还在倒时差,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更惊人的是,生产不顺,好几个小时生不出来。正常丈夫的反应应该是心急如焚,自责,焦虑万分。
作者的反应是感觉助产士也是用尽所学了。
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皱眉头:你在讲段子吗?
别说是丈夫,就算是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看到一个女人迟迟生不下孩子,也不可能用这样的措辞吧?
你说作者情商低吧,他在这篇长文中对妻子和3个孩子似乎非常深情。
你说作者情商高吧,他把一个可能会一尸两命、严重且危险的事,以类似讲段子的口气,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实在是匪夷所思。
04
作者说:虽然张敏一直身体不舒服,从银行下班后(可能会)疲劳(一些)。但一下班就整理草坪、到院子里摆弄她种的黄瓜、番茄、生菜。
出于一个文字自媒体的人敏感,我感觉作者加“可能会、一些”,这些限定词感觉怪怪的,像是急于撇清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黄瓜、番茄、生菜都是她种的。
咦?说好的男主内,女主外,为什么菜是女的种呢?
05
张敏不仅要在银行上班、要种菜,每周末还要在家里的地下室,搞一次长达6小时的补习。


家庭分工是作者在家离带孩子+辅导3个娃学习。按说辅导3个娃学习的人,比天天上班的人更适合开辅导班吧?
所以,为什么是张敏开辅导班?
是作者资质不行吗?可作者是什么人呢?——
北大博士,中美联合培养高水平博士,美国杜兰大学访问学者。


这么厉害的人,开个小学生补习班不行?非得妻子上?
06


作者说陪护时间很长,确诊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度过。
咱用数据说话。
张敏确诊是11月17日。张敏去世是11月30日。
所谓的“陪护时间很长”,满打满算13天。啧啧啧。
07
作者说:他家的模式是女主外,男主内。
后面又说:家里所有账户和密码全是由妻子一人保管。


连账户和密码都不管,算哪门子主内?
说来说去,女的生孩子、上班、种菜、周末开辅导班……那么,男的到底干了啥?
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08


作者说妻子抱怨他经常熬夜,爱吃多油食物。
我也是有娃的人,我就纳闷儿了,一个带3娃、不工作的奶爸,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我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讲着讲着,孩子没睡着,我睡着了吗?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随着孩子的作息时间走,早睡,然后早起给张敏和3个娃做饭吗?
当然咱不排除他是等孩子入睡以后再熬夜的。那么问题来了:他熬夜是干啥呢?
大概率是做公众号。
他于2022年2月13日注册了一个公众号。记住这个时间,后面我要考。


这个号是干啥的呢?指点江山的。


之前一直是文字,可能觉得文字效果不好,从2023年2月起改成视频。


做过视频的人都知道做视频多么耗费时间,耗时是文字的3-4倍。这也是我不做视频的原因。
前面说了注册公众号的是时间是2022年2月。张敏在2022年在干什么?
硕士无法按时毕业。


这就有意思了。男主内,女主外,女的一边工作一边读硕士。硕士无法按时毕业,焦虑得要命。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男的竟然开了公众号,先是写文字,后来又改做视频。
实在是妙。
09
作者说:很多年来,张敏的睡眠一直不太好。


为什么睡眠一直、不太好?
你猜。
10
最匪夷所思的是这一段。


看看这措辞,啧啧啧。
根本原因是在我们这里。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都以为我看错了。啥?我们?为什么会有一个们?
张敏天天累死累活,当牛做马,她有啥责任?
3个孩子是被生下来的,没有选择权,孩子有啥责任?
如果作者敢说一句:根本原因是在我这里。我还敬他总算做了一回男人。但他不,他非得把死者和3个娃拉上。
大家记住一句话: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追责的时候,把别人拉上的,都不是好东西。
这还不算完。
明明是他自己啥都不干,家里的担子都压在张敏身上,他却说张敏容易焦虑,不善于解压。
这是欺负死者不能张嘴说话呗。
第一代移民,一边读书一边工作,老公不赚钱,家里3个娃……这情况,搁谁谁不焦虑?
这是“不善于”解压的问题吗?你帮她解压了吗?
看看,又在推责,明明自己是窝囊废,不赚钱,不干活,却说妻子容易焦虑,不善于解压。
11个字,既把自己的责任择清,又把责任推到妻子身上。跟前面在家生孩子如出一辙,故伎重施。
我都被气笑了。
我就奇了怪了:留言区无数夸此男对妻子深情的女性到底是咋想的?到底是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
总结
此男是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无能、自私、冷酷无情的人。最擅长推卸责任、 玩文字游戏。
妻子工作、读研、周末开补习班,在家种菜,管钱……身兼数职,家里家外一手管,忙得不可开交。
他呢,咱看几遍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俩人穷困潦倒,妻子只好冒险在家生孩子——被他说成:她竟自作主张,她硬是不停我劝。
妻子在家生孩子,他的状态是晕晕乎乎、倒时差。
妻子硕士延毕,焦头烂额;他开公众号,做视频,天天在互联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
一共陪护13天,被他说成陪护时间很长,还说别人如何夸他。
妻子死了,他说是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有问题,说妻子容易焦虑,妻子不会解压。
……
真是服了。
啥都被他说了,他却不说加拿大的医疗是免费的。
他也不说妻子工作的银行给了一笔数额可观的抚恤金,贷款买的房子也因妻子去世被免除了贷款,3个孩子每月牛奶金有2000刀。
他也不说,2023年他已通过这种方式在加拿大募到5万美元了。
不知张敏这么出色、好强的人,看到丈夫拿她搞募捐,把她生病的种种细节说出来,类似于“她没有能力自主排尿,憋得小肚子都圆鼓鼓起来”,将是何种感受?
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课本里看到一句话:猪的全身都是宝。
当时觉得猪好惨,现在觉得身而为人,有时真比猪惨多了。猪死了,就结束了。人死了,还结束不了。
她活着,丈夫拿她做牛马。
她死了,丈夫拿她搞募捐。
国外募完,国内募。
募完美金,募人民币。
唉!
·End·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教员健在的时候,曾经教导过我们这样一句话
多读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依稀记得贵乎前段时间还有个热议话题:现在的医生离开了检查就不会看病了吗。
一一分割线:分享点身边的医疗小故事—一
前段时间,我们医院拍了个宣传片,讲全科同事怎么确诊两例布病的:通过夫妻俩喝羊奶后共同发病这一线索,考虑布鲁氏菌感染,经验性用了首选抗生素后,第一时间送检了高通量测序。
看了这个宣传片,我跟在美多年的x老师吐槽:搁我们感染科,都已经考虑到这个病了,直接用了药后就等血培养结果验证呗,还花两千多做高通量,浪费患者的钱。
别看我是一只羊,杀伤力也可以很强?mp.weixin.qq.com/s/yCKeHW2R-x2zwEwcbrm4RQ


x老师说:血培养几天才出结果,高通量一天就出,能更快确诊不好吗?不用心疼那两千多块钱,国内医疗已经很便宜了,放眼全球,找不到性价比更高的医疗。


我:您可一下就把格局打开了。
在口岸城市,会强烈感受到两种不同制度下医疗的区别:深圳现在卷到都开启港澳居民就诊通道。别说,香港人连夜跨境来深圳看病见过听过不少:拉肚子,想做个大便检查,香港排队到一个月后,跨海过来我院,急诊看病化验拿药两三小时内解决。
作为对比,看下我的好基友,在三十岁年龄是怎么发现早癌的。
参与抗疫,结束后单位安排了肺部的薄层CT扫描。她的肺部扫出来一个很小的结节(5mm)。
最初连我也说:算了吧,这么小,要不动态观察吧(按照肺结节指南,针对这种形态和大小的肺结节是可以再观察的)。她坚决:不行啊,我有家族史(外公肺癌)。然后约了手术,因为术中快速病理回报了肺癌,进一步扩大了切除范围。最终的病理结果也证实了是原位腺癌,因发现处理得早,肿瘤细胞极其微少(热点区域2%肿瘤细胞)。


深圳的医院现在已经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放射科主任放话:你们开的肺部CT当天排不到的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保证当天完成。我从患者角度体验了一下(未表明是本院同事身份,选了相对不忙的晚餐时间),嗯,从开单到出初步报告,不到两小时。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生前吃软饭,老婆死后继续吃老婆的人血馒头。
去看了原文,有一个地方一眼就很假。
“这时我看我妻子膀胱鼓得像小半个足球,成人纸尿裤却没并没有湿,显然妻子连正常排尿也开始有困难。为了让妻子舒适一些,我就请护士和护工来帮忙给我妻子做一个排尿,插了一根导尿管,瞬间大量的尿液就引出来了,病床湿了一片。”
导尿管都是接在尿袋上的,不可能直接就漏床上,都是通过导尿管进入尿袋,我在ICU看过太多次了。
还有男主如果英文不行,那几乎和医生无法交流,那当然医生不想也无法和他说话,何必写的像是医生不听丈夫意见?
而且医院都会配有翻译,男主也完全没有说到这些,小作文是骗自己的啊。
加拿大医疗体系我不知道,但好奇这个妻子为什么不愿意看镜头,却看向了旁边。


我看回答里面没有人明说,我就直说了吧,这个病例放在国内,早就发现了。
为什么呢,因为患者去世前三个半月做了一次需要麻醉的下颌手术,按照术前访视的原则,国内需要做胸片或者做胸部CT评估肺功能。
如果不做胸片或者CT,我不知道他们麻醉医生怎么敢麻醉的,难道就问一下病人一次能不能爬三层楼,就敢麻醉啦?
难道他们不怕病人有活动性肺结核?
晚期肺癌,全肺都转移了,胸片肯定有阴影了,到时候为了稳妥再做个胸部CT平扫,什么都搞明白了。


就这还写着呼吸系统一切正常呢
至于后面怎么治疗,我没细看。一个晚期肿瘤病人,但凡是个专科医生都知道晚发现三个月意味着什么。
再举一个例子吧。
在去年时候,丁香园也发过一个病例,当时估计觉得挺有趣。
题目叫《不明原因腹痛 2 年,各项检查阴性,主任都被带偏了!》,是个去美国交流的肿瘤科医生写的病例分析。生动描绘了他们是如何确诊一例比较少见的肾嗜酸细胞瘤的过程。对,这个文章现在还能搜到。
这故事写的真的不错,引人入胜,左分析右分析。
但是我当时仔细看了看,之所以他们能推理那么多,一个腹痛又是做结肠镜,又是怀疑人家是经前期综合征,最后查了两年没结果,还是患者自己在肋下摸到一个肿块做了CT发现是肝转移灶,才搞清楚病人到底得了什么病。
简直离了大谱了,一个主诉腹痛的病人,你敢信他两年没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
这居然还能被写成一篇有点沾沾自喜的医学故事……
我不明白那边的医生为什么就是不喜欢做影像学检查,
哪怕是听诊器听出花来,你拿市面上最贵的大几千块的听诊器,准确率也比不上我五百块扫的CT。
----------以下为说明---------
评论区已经有ICU专科医生指出加拿大医生在后续治疗上没有明显错误,这里应该是我个人临床经验不足啦。所以答案已经修改。删除了原来对治疗方案的批评那一个环节。
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之前的部分讨论所误解,我还是要继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妻子好可怜啊,你们一直在为了孩子努力,看得我好心疼。
但是最后的募捐很抱歉,加拿大属于七国集团,常年时不时就在威胁恐吓我国。你和你的妻子这么优秀,已经过去给他们当人才了,我就不给加拿大小孩捐钱了。世界政治百年一遇之大变局,我真的不能给敌人递刀子。
上一次G7威胁中国,还是在48小时之前。
我看了作者移民的理由,他说因为当时三胎属于违背计划生育,他又在体制内,所以才移民加拿大。
说是为了孩子而放弃国家,但仔细一想,这不妥妥是为了不交罚款而放弃国家吗?为了不交罚款跑去加拿大生孩子,然后还移民了,这理由真的很莫名其妙。
果然某一部分在体制内的人,为了点蝇头小利可以马上放弃祖国,偏偏这种人在体制里占了一些数量,我说这话不会有危险吧?
然后在妻子重病之时,叫醒妻子,说为了孩子,让她把有关财产执行的字签一下。
还有文章写到最后,为了孩子,捐款一下。
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挺伟大的父爱呀。
就不捐了哈,再次说声抱歉,愿你们尽快走出阴影。
有钱想捐款的话,希望大家多关注山区爱心午餐、还有卫生巾公益,我国还有很多孩子需要爱心午餐,还有很多可怜的小女孩用不起卫生巾,我们随手的爱心,可以让这些孩子远离饥饿和妇科疾病。
仅就这个病人的诊疗过程来看,还是可以的,没看出什么问题。
转诊、流程、诊疗技术,都中规中矩。
我看有其他回答认为诊治有很大问题,怎么说呢,回答者可能实际临床工作经验还不是很多吧。
最终决策权和国内有非常大的不同,国内还是以家属的意见为主吧。
昨天会诊外院一个几乎同样的病人,平时都挺健康,1个月前因为胸闷发现胸水,现在就要不行了。
中间穿刺、引流、活检、确诊肺腺癌、大出血、栓塞止血、再出血、手术止血、再出血、化疗、也是没有靶向可用、免疫治疗、后面还有一堆每次几万块钱的什么什么治疗。
家人情绪极为低落,我说你们应该考虑清楚救治的底线到哪里,什么时候该撒手。
但,算了,后面不说了。
肿瘤晚期的病人就不该是ICU的收治范畴,我谈完话自己的心情也搞得很糟糕。
后来晚饭在路边小餐馆凑合吃一下,炒猪肝做到很好,出乎意料的好,面条也很劲道,要的青椒肉末拌面,问我锅挑还是过水,我一时糊涂,要了过水的,稍稍遗憾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加拿大医疗体系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怎么可能存在问题呢?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不要以为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看起来比别人好是天生的,中国的医疗体系之前都是copy西方的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的医疗体系和韩国,加拿大,美国一样,都是权贵阶层垄断的,向特权阶级服务的工具。
结果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中国出了个毛主席。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听完卫生部的工作汇报后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毛泽东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这才有了大量的赤脚医生,大量的医学院校,才有了足够多的医生,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医疗服务。这才有了现在的,看起来比别人好的医疗体系。
不要以为这些优势可以长久保持,精英阶层无时无刻,都在想办法向西方的体系靠拢,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保持警惕,时刻准备战斗。
感谢毛主席。
中国培养了你,你在中国上名校、体制在编,得尽好处。但你不愿意遵守中国的计生法规。
受到法规限制的时候,你选择了跑去加拿大享受那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生活。
当然这是你的本事嘛,合理合法。
如果加拿大医疗体系有问题,你作为加拿大的新移民,可以向加拿大的有关部门反映,也可以在加拿大的社交媒体上曝光。我相信会有很多跟你同病相怜的加拿大同胞跟你站在一起,共同改善加拿大的医疗环境。
毕竟现在加拿大才是你自己选择的国,你对它不满意,你就去建设它嘛。
知乎是一个国内的中文媒体,主要受众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有很多美德,其中包括“尊重他人选择”、“尊重他国文化”、“不干涉他国内务”等等。加拿大的医疗问题属于他国的内务,我们作为外人没有权力也不该去干涉他。
我认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把精力用在思考国内的医疗问题,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上。
现在有很多阁下这样的精英,带着从我们手里挣到的钱,抛弃我们,跑到国外过好日子。把自己从国内学到的知识、得到的资源,都用来建设国外。甚至已经在外面了,还要我们中国人出力帮你解决加拿大的医疗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达泽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现在连自己的人、自己的钱都保不住,都流到国外去了。哪还有能力兼济天下,哪还有能力管加拿大的事?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进一步改善国内的医疗环境,进一步提升国内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后代不会抛弃我们跑到国外去。
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多加努力才是。
与各位国人共勉。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说实话,看到最后的二维码我都想笑。


前两天朋友就转发了这篇文章给我,当时还是加拿大的华人圈里在传这篇文章。我也是花了好长时间看完,当时就给作者留了言,可能是文章留言太多了吧,作者估计也看不到了。


很多人对国外的医疗体制还是有误解,作者遭遇的公立免费医疗就是这样子的,服务很好,技术也就那样。大家想象中的那种高端医疗,基本都是私立医院,技术好但价格也非常高。平时需要缴高额保险才能覆盖。看完了全文,很让人惋惜,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医疗问题(针对的是加拿大),即便及时上了靶向药,对于这种情况可能也用处有限。确实有很多肺腺癌,包括 egfr 的相关基因突变,进展是快速的,从发病到扩散离世就几个月的时间,那边医生说遇到的少,是因为他们人口少,接诊的患者有限,国内的大三甲医生一个月的出诊量可能会顶上他们一年。对于癌症来说,目前有意义的就是三早筛查,其他的都很难做到。
另外在多说几句大家常见的误区。
很多人过高的估计了靶向药的效果。
诚然靶向药确实针对特定的基因型癌症效果显著,但我常跟学生说的,癌症不是单病,而是合集,当你通过靶向药压制了某一个基因型的癌细胞时候,其他的癌细胞很可能会快速的膨胀起来。所以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最优解,未来免疫疗法可能会有更大的空间。因为这些都是一锅端的方案。针对特定基因型的靶向药的耐药以及复发后的情况依然非常复杂且难治。
医生在没有测序结果之前就用盲用靶向药的操作其实在国内前些年也是很常见的,甚至在测序技术不那么好的时候,轮流测试靶向药然后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案,算是一个常规操作。
另外就是,作者其实里外透漏出觉得当地的医生好像不积极的治疗她的妻子,总劝她妻子放弃一类的。这里边固然有公立医疗不那么给力的原因,但其实还包括一个东西方的文化差在里头。
可能作为中国人是很难理解的,凡事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或者是希望医生进最大努力来抢救。我见到很多肿瘤终末期患者,明明都已经没心跳了,家属还要求医生进行抢救,上了萨博,把肋骨全都压断了,当然也不可能救的回来。或者是明明患者没有任何抢救可能的时候,医生只是问一句还要不要插管,患者就强烈要求医生插管,可能就续上那么几分钟甚至可能都不到的生命。
我去年家里一个长辈进了 ICU,在我了解完情况以后我也是开长途奔向医院,并不是为了去跟医生商量更好的治疗方案,而是为了劝家属放弃,因为跟医生沟通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其实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抢救意义了,但家属还是要求一定要在 ICU 里抢救。
有时候,能让人平静的离开,也是一种解脱。
在欧美很多国家,一些人们可能会更加平静的去选择接受结果。比如医生对于终末期的癌症患者,考虑的更多的不是积极治疗,而是选择一些止痛剂或者姑息疗法来让人剩下的有限的时间里过的不那么痛苦,平静的离去。
这就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和理念的差异。
我跟一个朋友聊完这个内容以后,她给我发了一个视频。
人生可能就是要注定面临悲伤与痛苦的,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宇宙,都最终会迎来自己的结局,在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的时候,只能增加它的厚度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果然,看到最后才知道人家要表达什么。
先甩锅给体制,然后赛博乞讨。




该男子的特征有:【北大,法律系,体制内,原上海某大学讲师】
我不由深深的陷入了沉思,这一定是体制的问题!
如果不是他妻子的努力,这种人依然会在我们的体制内繁殖,蔓延,成为法官,成为领导……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北医三院在北京的地位和协和301是一样的吗?
10 大最痛苦的手术是什么?
如何评价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
屠呦呦为何能当选美国院士,却成不了本国院
为什么部分中国男性不喜打扮?
什么才是一个男人身上最大是魅力?
男生裸检会尴尬吗?
几个女性能打过一个男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4-30 10:33:41  更:2025-05-04 12:16:1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