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有哪些长寿的秘诀? -> 正文阅读

[两性话题]有哪些长寿的秘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真想成为百岁老人,历尽世间沧桑。
1、时刻提醒自己,让身体放松,不要让身体经常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身体很放松,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病。
2、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去管别人,别人是别人,自己才是自己,多关注和爱护自己。
3、情绪稳定,不要大喜,不要大悲,让情绪有一个流动的出口,不要堵在身体里。
4、放下执念,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要老去惦记,放下和释怀也是一种对身心健康非常好的状态。
5、尽量少吃外卖,少吃垃圾食品,少喝冷饮,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给身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6、拒绝焦虑,安定自己的心,焦虑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内耗,不要想太多,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多。
7、人生最重要的三点就是,吃得好,睡得香,心情美。这应该是长寿最重要的三要素,每天先把这三件事做好,就非常厉害了。
8、看得太透彻,活得糊涂一点,看得淡一点,过得简单一点。
9、不纠结,不拧巴,放弃很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简单,其实对一个人越好。
10、放下抱怨,坦然面对,摆脱烦恼的纠缠。
11、饭吃七八分饱就好,觉要睡满,心不要装太多的人和事。
12、不要去争辩,不要去争个输赢,跟谁也不要争,爱赢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
13、在别人的世界里无所谓,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14、能尽快地让自己安静下来,能学会和自己和平共处,能和自己相处得很好的人,生命的长度和厚度,都是非常理想的。
15、把大事看小,把小事看淡,人生没什么大事,除了生死。
16、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
17、只要跟自己几个最重要的关系相处好就可以了,其他的关系都没有关系。
18、人生如此短暂,请对自己好一点,请为自己而活。
美国医疗兵给这个骨瘦如柴的士兵递来一块巧克力,问:“你想吃点什么吗?”
他手发抖,接过巧克力说:“谢谢,我还能等到这一天,真是不敢想象!”


这一幕发生在1945年,被德军俘虏的美国士兵约瑟夫·戴姆勒被解救时,已是只剩下皮包骨头了,虚弱的站都站不起来。
他身高1米78,却只有31公斤重,跟五岁大小的婴儿体重差不多。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奄奄一息、瘦得像麻杆一样的美国士兵,后来竟然活到了94岁高寿,寿命超过了他的所有战友。
戴姆勒毕业于华盛顿港高中,毕业不久就赶上了珍珠港事件,他听从政府的召唤,参加了美国陆军,在第137步兵师服役。
不幸的是,1944年6月6日,他在隆盖战役中被俘,和其他美国士兵一同被关押在一个偏远的战俘营中。
这里的条件恶劣到难以想象,食物短缺,疾病肆虐,每天还要受党卫军无穷无尽的羞辱和打骂,导致许多人死在战俘营中。
约瑟夫还算是幸运,于1945年春天被战友们解救出来。
仅仅还不到一年,他已经完全变了模样,瘦得不成人形了,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体重只剩下了60多斤。
一名美国医疗兵约瑟夫检查完身体后,给他递来一块巧克力,说:“你少吃一点,千万不可多吃”
约瑟夫双手发抖,费了好大劲才接过巧克力,说了一句:“谢谢,我以为我看不到这一天了。”
两个月后,体重渐渐恢复的约瑟夫坐上轮船回到了美国,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渐渐回归正常。有一天,约瑟夫去医院检查身体,遇到了艾米莉,两人产生了感情。
艾米莉是一名护士,她能够深刻理解约瑟夫的苦痛和需要。两人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不久后便结为了夫妻,两个人育有三个孩子。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瘦成骨头架、仅仅还剩下最后一口气的约瑟夫,居然活到了94岁,于2020年去世。
在约瑟夫去世后不久,当地政府将威斯康星州华盛顿港东大街104号的邮局更名为“约瑟夫·G·德姆勒邮局”,作为对这名二战老兵的纪念。
长寿有什么秘诀吗?我觉得真没有,不然的话,约瑟夫的那些战友们为什么活不过他呢?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活到了99岁,他的长寿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1993年3月14日上午9点40分,满头银发的万里再次坐在了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主席台前,他此时的身份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主持的会议是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的第一次会议。这个位子万里非常熟悉,他曾坐在这里主持过许多重大的会议。


万里
18分钟后,会议完成了预定的程序,万里起身向同事们告别:“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预祝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成功。现在请常务主席主持主席团会议。我就告退了。”
自此以后,万里正式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他说:“退休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离休以后,万里又度过了22年的岁月,2015年7月15日,他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那么万里退休以后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如此长寿的秘诀又是什么?
万里退休后的生活
万里退下来之后,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他严格遵守自己规定的这“三不主义”,过着这样普通的离休生活。


万里之所以订这几条规定,是因为他认为:不该过问的事,不问;不该管的事,不管;更不要惹事生非。这就是对新领导班子的最好支持。如果自己退下来了还经常出席活动,那么去了坐在哪里?讲不讲话?讲什么话?许多情况不了解,讲了人家听不听?这些都是问题。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
1993年9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组委邀请万里出席,但万里却拒绝了。等到大会开幕那天,电视、广播和报纸报道中都没有见到万里,很多人以为他身体不舒服或是生病了,其实万里什么病都没有,当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北京郊区的农村参观去了。
1994年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5周年大庆,北京市政府准备举办大型焰火晚会,并邀请万里去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但万里却以“自己不宜再露面”为由再次拒绝了邀请。
但万里的孙女们都非常想去看焰火,万里十分理解她们的心情,于是说:“看焰火不一定非要上天安门城楼和观礼台,咱们找个地方看!”10月1日当天晚上,万里带着家人到人民大会堂三楼东北角的西藏厅去观看了焰火,他还高兴地说:“这不是照样看得很清楚嘛!”


万里和孙女
第二天,电视和各大报纸都报道了一连串参加焰火晚会的领导同志名单,里面依然没有万里。对此万里表示说:“我们是来看焰火的,不是来露面的,名单上有没有我的名字并不重要。”
但万里绝不是退下来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他仍然坚持着阅读各种报刊和内参的习惯,以前在位工作时,他总是拿不出太多时间读这些,现在时间充裕了,他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而且他的记忆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然不减当年。
万里曾说:“我‘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并不是不关心党的国家大事。有些事情,领导找我征求意见,了解情况,我还是坦诚相见,讲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的,但这些也只能供参考而已。如果我真正有什么意见,该说的时候,我想我还会说的。”
2006年万里90大寿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到中南海看望他。万里说:“我的身体很好,这主要是得益于我长期坚持‘一静’(打桥牌),锻炼头脑预防老年痴呆,坚持‘一动’(打网球),活动四肢保持血脉畅通,这两项活动,只要坚持,我相信人是可以活到100岁的!”


万里之所以能够活到99岁,就不得不提到他长寿的两大法宝了:网球和桥牌。
网球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万里在山东曲阜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就学会了打网球,而且他的球技非常好。万里的同学、原安徽省委副书记袁振曾说:“万里上学时就头脑聪明,身材高大,经常在球场上把别人搞得满头大汗。”
1953年,中国网球协会成立,吕正操当选为第一任网球协会主席,万里当选为名誉主席。
上世纪70年代末,老布什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万里就经常与他一起打球。1985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老布什访华,万里就在北京国际俱乐部网球馆以一场“中美网球双打对抗赛”来欢迎老朋友。
万里的搭档是一位业余选手,而布什的搭档是美国驻华使馆的一位左撇子运动员,他们并不像过去陪万里打球的运动员那样客气,一上来就是一通猛攻,把网球像冰雹似的噼里啪啦向万里砸来,尽管万里左扑右挡,但他当时毕竟已经67岁了,最终万里组合以4:6输掉了第一局。


万里和老布什
此时我方的工作人员急了:“咱们首长还没有这样败过呢!”于是在第二局,万里的搭档换成了已经退役的网球选手谢昭。谢昭的底线球打得很好,既准确稳健,又势大力沉,这样万里就可以坦然地在网前快速跳动,以又低又转的球向对方大砍大杀。
就这样双方交替领先,一直打到了“抢七”,场上气氛达到了白热化,此时万里和谢昭打出了两个线路极其刁钻的球,才算赢得了这局比赛的胜利。
后来只要老布什到了北京,总免不了约上万里挥拍打上几局,两人之间的友谊也成了网球界的佳话。
万里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打网球的时间更多了,他每周安排4个下午打网球,雷打不动。


晚年的万里心脏有些不好,经过几次会诊后,医生坚决不同意他打网球,并要求他至少卧床半年,一家人也都跟着一起劝他。万里先是静静地听着,突然他猛拍了一下桌子,然后说:“网球是一定要打的!死在网球场上光荣,比死在病床上麻烦你们好几年,要好得多!”
后来此事报到了中央保健局,局里的领导只好说:“既然万老坚持要打球,那就让他打吧,不过要给万老配个医务车跟着,以防万一啊!”
2003年春天,87岁的万里在一次打球时用力过猛,腰部受到了损伤,经医生鉴定为骨折,医生对万里说:“伤筋动骨100天,首长年岁不饶人,安心休养吧!”
一开始万里还能遵守医嘱,腰缠钢套,每日静卧,坚持吃药。但这样过了两个星期后,他就沉不住气了,这么多年以来,网球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多么想念球场和自己的球友啊!
万里知道医生不会让自己出门,他只好以退求进:“我不打,去看看球场,去看看大家总可以吧!”


医生心想只要首长不打,我们小心扶着他,走走转转也好,省得他在家闷坏了,于是便同意了。
万里先是来到球场看大家打,等过了一个多月后,他坚持从轻微活动开始,先是上场挥拍10分钟,然后慢慢过渡到30至60分钟,就这样,他很快又能像往常一样打网球了,比医生要求的“伤筋动骨100天”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对此万里有着自己的解释:“这个东西,如果非要上升到哲学层次,那就是说,没有东西是绝对禁止的,打网球能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心情愉快,身体怎么能不好!”
2006年1月27日,在澳网女双决赛上,中国组合郑洁和晏紫获得了冠军,这是中国网球历史上首个大满贯赛事的冠军。90岁的万里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比赛,他激动地说:“这两个丫头太顽强了,我要请她们吃饭!”要知道,万里退下来以后,从没请过人吃饭。
2月14日,国家女子网球队返回北京后,万里和郑洁、晏紫打了一场球,这场比赛直接打“抢七”,最终万里与搭档以7:5获胜。赛后万里与郑洁、晏紫合影留念,并鼓励她们说:“你们只能输给我,不能输给别人!”


万里与郑洁、晏紫合影
虽然郑洁和晏紫可能有“放水”的嫌疑,但万里作为一个90岁的老人,依然能够在网球场上奔走如飞,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万里生前曾对球友说:“我要死了,你们就把网球拍、网球放在我旁边。我死也要死在网球场上!”
桥牌
万里学会打桥牌是在1949年,当时他随刘邓大军向大西南进发,在赶赴重庆的江轮上,领导同志们为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有时会忙里偷闲打两局桥牌。万里就是在江轮上和邓小平一起迷上了桥牌,后来他俩成了桥牌桌上的好战友。
万里的桥牌水平非常高,他曾经和世界桥牌名将、美籍华人杨小燕女士共同合作获得1984年度世界桥牌最佳牌手奖——所罗门奖,这个奖是发给当年世界最优秀的桥牌手的。杨小燕曾这么评价万里的牌技:“同万里打桥牌时,总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他的神机妙算,尤其是叫牌的胆略,总是超乎常人的意料。”


杨小燕
退下来以后,万里打桥牌的时间也更多了,他一周要打3次桥牌,而且打桥牌从不迟到,中午稍一睡过,就一边穿衣服,一边急着说:“快走!快走!迟到了!”等他见了牌友后,就道歉说:“我来晚了,让你们久等了。”随后他马上进入状态,神情自若。
聂卫平是万里晚年打桥牌的主要搭档,两人曾一起赢得了许多比赛的冠军,还曾在北京的一次比赛中夺冠获得一套音响。聂卫平说:“万叔叔敢于叫牌,敢于叫别人不敢叫的定约,很有气魄。”
万里的儿媳妇王晓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万里曾表示最希望的结果是在打桥牌的时候叫到“3 个NT”(桥牌术语:无将),然后一下子死在桥牌桌子上。


万里打桥牌,刘华清(右)观战
万里的儿子万伯翱曾用这样一番话概括了父亲的长寿秘诀:
父亲一生献身革命,到年老时,也从不信什么灵丹妙药和什么保健食品。他一直信奉运动是最好的保健药,可以说一静一动两相宜,而最重要的还是他那乐观开朗的心态,这一点最值得我们向他学习。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人体有一味「起死回生」的长寿灵药,那就是津液。津液,在中医上被称为金津玉液。《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
1、津液,是上天恩赐的天然抗癌因子
唾液里面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如果你身上有一些会助长癌细胞生长的条件,唾液就可以对癌细胞造成威胁甚至杀灭。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唾液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俗谚有云:「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唾液既然有如此神效,又无须他求,那么,只要人们每天依法炮制,持之以恒,自可永保健康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用唾液养生法养生了,而中国历代的大医家、出家人,都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据相关介绍,历史上还有活 170 岁的中国人,就是用唾液养生法养生。
2、津液能让人起死回生?来看看这位老中医的故事
有一位老中医,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仍然身康体健。这位老中医 57 岁的时候,死神盯上了他。他被确诊为高血压、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纤颤、眼底二期动脉硬化。老先生的病情非常严重,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每次只要稍动一下,心脏就会剧烈跳动,好像快要蹦出来一样。家人找了很多国内当时的知名专家前来会诊,这些专家在了解了他的病情后,都得出了个安慰性的结论:听天由命吧!
老先生说:「虽然病得那么重,我仍然对生命充满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会就这样死去。」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不停地反思。我想起了初学中医时父亲教导我的一句话:「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句话不好理解,打比方说,人感冒时多由外寒所致,但内因在于你自己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变化,使外寒(外因)侵袭人体引发了感冒。我认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
3、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又想起了中医所讲的「气」。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生命延续的保障。「气为血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能增加人体的「气循环」,就能推动「血循环」,从而增加血流,延缓疾病。
我暗自庆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还可以做「气息调理」。于是,我躺在床上,开始慢慢地调理气息。首先瞇起眼睛,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让自己的呼吸变得细、匀、长。每天按时练习,慢慢地我感觉自己每次呼吸后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调动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其次,为了让自己的脑子始终保持清醒,我在调理气息之余还默默背诵自己所学的中医典籍。
4、舌抵上腭、吞咽津液
后来,我又发现了一个小诀窍: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脑可以记忆外,我的嘴也不用闲著。当我用舌头抵住上腭牙龈时,口腔内的舌下腺、颌下腺、腮腺会分泌出很多津液。从现代医学讲,津液有助于改善胃肠消化功能,杀灭口腔细菌。传统医学认为这是「生津」,有唾液为「金津玉液」之说。
就这样,我每天坚持「运动」。有一天,我调理过气息后,试着想坐起来。让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颤没以前那么厉害,也没有出现以前稍一动心脏就想跳出来的感觉。此后,我逐渐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锻炼。
数年后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医学翻译过来的杂志中发现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人体大小血管总长约 10 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周半,但人体静止时所使用的血管仅占人体的 2%~10% 。我看后莞尔一笑,看来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调动起来了。现在,我已经 90 岁了,除了高血压(已经控制得很好)和轻度的胆囊炎外,什么病都没有。
5、药王孙思邈推崇至极
其实,老先生提到的「舌抵上腭、吞咽口水」的养生方法一直为古代养生家所厚爱。他们称口水为「金津玉液」,还给了它很多美誉,如「甘露」「神水」「长生酒」等等。药王孙思邈更是对这种方法推崇至极。我在看《千金方》时就发现,活了 101 岁高龄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用了很大篇幅来记述这种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说,津液经过胃、脾、肺,散布到全身的所有血管当中。试想一下,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有谁比不起眼儿的津液更厉害呢?
6、仙人皇甫隆送一个「活」字,曹操得养生秘诀
另外,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三国时代,有一位被人称做「神仙」的人,名叫皇甫隆。他虽然一百多岁,但仍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曹操有一天请教他,说:「你悄悄地把你的长生之法写成文章,密封后,秘密地给我单独送过来。」
我当时看到这里时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曹操的这句话虽然仅有短短的几个字,却连续多次用「悄悄地、密封后、秘密地」这样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曹操对长寿长生的渴望。
没想到,皇甫隆用了一秒钟就写好了,密封后交给曹操。曹操打开一看,绢上仅仅写着一个「活」字。绝顶聪明的他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长寿的秘密就是「千口水」呀!
有句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有机整体,外邪并不会轻而易举地侵入,我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生病。即使生病,我们也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我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身体最好的医生。
--谦虚。我妈40岁开始自哀‘’五脏六腑都是病 ‘’,“神经衰弱体虚”,50岁的时候说自己‘’活不过60‘’,60岁的时候说自己‘’活不过70‘’,以此类推,,,如今85岁健康程度击败99%同龄人用户。
--从不内耗自己。稍不如愿直接输出负面情绪或者语言,说话从不考虑听者的感受,只耗家人,情绪垃圾没理由的随意倾倒。
--投资自己。保健品销售员把她当成财神爷一般供奉,保健品,理疗仪爱好者,以万元为单位购买,没有基础病也三天两头跑医院配药。50退休,退休以后每天西湖边舞剑打拳爬山赏花,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家里旅行照片都有厚厚的好几本。洗衣机怎么教她也学不会用,麻将,手机刷视频玩的溜溜的。
--工作轻松退休早。那个年代国有企业的低效办公室摸鱼工作有多舒服,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上班可以打毛线,买菜洗菜,甚至养鸡,医保福利分房全占,退休金年年涨。
---少生孩子多哭穷。我是70年代独生女,按吃饱穿暖标准抚养,工作以后一直反哺原生家庭,她老人家完全没有经济压力,配眼镜装假牙水电煤电视电话手机物业费衣物鞋帽,,,,都由我负担,2007年就住上了我买的市中心电梯房。
--不用承担自己的父母养老。她的父母辈均在50-70岁过世,且相隔千里平时也不住一起。
现在老太太住医养结合的护理院,24小时医护,一年四季水果糕点蛋白粉西洋参伺候着,除了血糖略高,听力下降,其他各项体检指标比我还好。
另外,她几十年如一日低调,日常对外以“老公窝囊废穷光蛋,女儿不孝顺,这一辈子命苦”自居。
据一个新近的研究认为,保持心情愉悦的人,似乎更长寿,心情好的人在未来5年内去世的可能性要小35%(已经将生活状态考虑在内)。
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做了一个长期实验,希望能够得到更确切的数据。这个项目从2002年起追踪了超过1.1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2004年时约4700名老人在1天中提供了4次唾液样本,并同时评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开心、兴奋、满足、担忧、焦虑和害怕)。
目前唾液样本仍然在等待化验,以分析应激激素。不过在10月31日,斯泰普托和伦敦大学学院同事沃德尔(Jane Wardle)已经在《国家科学家院刊》(PNAS)上发布了 报告 ,描述了情绪与死亡率间的关联。
在自我报告情绪最低落的924名老人中,有7.3%即67人在5年内过世。自我报告情绪最好的老人中,这个比率低了近一半,是3.6%,即1399人中的50人。当然,5年内过世的老人很多人情绪不高有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患病严重,或者是有一些其它因素同时影响了死亡率和情绪。
研究者考虑了年龄、性别和人口因素(比如财富和受教育情况等),以及健康情况和健康行为(如吸烟、锻炼情况)。即使考虑了这些情况之后,情绪最好的老人其死亡率仍然要低35%。
斯泰普托表示,研究显示,好的情绪与长寿有相关性,不过并不能证明开心能让人更长寿。
之前《心理学与衰老》上的一个研究也得出过类似结论,那个研究中,美国旧金山湾区的老人在一周内每天5次记录自己的情绪,之后研究者会一直追踪这些老人的状态。开心的人比负面情绪较多的人活得更久。
所以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吧!
原作者:环球科技观光团
编译自:《科学》网站10月31日
原文:请看这里
图片:Fotosearch(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
开心的人更长寿| 果壳 科技有意思?www.guokr.com/article/70924/
一千名百岁老人调查结果:长寿人的共性,不是运动,而是这2点!
长命百岁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只有活得长,活得好,才能看人世间更多风景,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长寿似乎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不过受到生活习惯和体质的影响,想要达到长寿的目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即便如此,大家还奢望自己能活得久一点。虽然我国人均寿命高达77岁,但能活到上百是很多老年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下生活水平,医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生活中也不乏出现百岁老人,那么他们长寿秘籍究竟是什么呢?


长寿是指的多少岁
长寿通常指90岁以上的老人。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达九十岁是不算高寿的。虽然有人认为八十岁以上是高寿,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传统上来讲寿是有标准的。
人不足一个甲子六十岁而逝,是不可以称寿的,上六十岁方可称寿,六十为初寿,八十为中寿,一百为上寿,八十中寿是达不到高寿标准的,九十岁就可以称为高寿、长寿了。
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地区,是我国的香港,香港人均寿命预期是83.74岁,女性平均寿命是86.58岁,男性是80.91岁。
香港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换言之就是最长寿的地区,能够活到香港男女的平均寿命,放眼世界来看,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该知足了。


一千名长寿老人调查研究发现,通常有2个共性
一、饮食
大量的研究表明,长寿老人与饮食之间联系密切,他们基本都有固定的饮食时间,能保持规律的就餐习惯。
有一些人喜欢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有一些人喜欢吃甜食,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导致身体变得越来越胖,还会加速身体的衰老,让皮肤变得暗沉。


二、心态好
其实养肝就是养寿,在中医上认为肝主疏泄,一个人的心态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肝脏的功能自然就会更好,同时也会有利于寿命的延长。
长期处于消极的心态,就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断下降,免疫系统很容易受到破坏,导致身体患上疾病的风险提高,所以说心态好更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果心情好,吃东西就会更香,也更有利于肠胃的健康,自然也有助于长寿,所以想要健康长寿就要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凡事要想得开,不要钻牛角尖。


统计数据表明,这5类人群更长寿!
1、身材矮者
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存在一个最适宜生存的高度,这个高度是:男子165—168厘米,女子159—162厘米。
2、稍胖者
这里说的是微胖,不是肥胖。体重在110斤到120斤之间就可以称为微胖。2020年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拥有健康体重指数(BMI)且逐渐增重,但从未达到肥胖程度的人,寿命最长。当然,如果本身已经肥胖,但还继续增加体重的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反而影响寿命。


3、走路快的人更长寿
我们在走路时,人体的60﹪-70﹪的肌群参加活动,对增加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四肢及内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有氧能力,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所以走路时适当的增大步伐、适当的提高速度的走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当然,咱们也不能强求自己,还是要量力而行,如果我们走路慢,可以平时注意一下在走路的时候逐渐增加速度,走路快其实也是可以慢慢练出来的。


4、手劲大的人
握力除了反映了肌肉力量外,跟我们的心脏功能是成比例的。英国《柳叶刀》杂志就曾刊登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减退预示着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几率会更大,预期寿命也会随之缩短。
5、自制力强的人
自制力强的人同样是容易获得长寿的人群,因为这些朋友能够严格约束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哪些会伤害身体健康,乃至折损寿命的事情,如吸烟、酗酒、熬夜等,没有了这些伤害身体的习惯,寿命自然就可以得到延长。


建议每天做以下2件事,或有助于长寿
一、泡脚
泡脚是都比较熟悉的养生方法,脚部有很多经络和重要穴位,足底又被称为“第二心脏”,有各个脏器的反射区。每天用温热的水泡脚到微微出汗的程度,泡完脚以后再搓揉、拍打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养生功效加倍。
二、哈哈大笑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哈哈大笑可以放松身体的疲惫感,乏力感,使得人在一定程度上心情愉悦刺激体内的多巴胺分泌,使人变得快乐,乐观开心。
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在公园进行哈哈大笑的现象,或者组织周围老年人一起进行此行为。毕竟这个行为在前几年已经被流传出来,也是一种正常的运动方式。


阅读延伸——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改掉这几个坏习惯
戒烟酒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不爱喝水
现在很多人喜欢喝饮料、奶茶,很少喝白开水,有的甚至几天都不会喝一杯水,这样的习惯也非常不利于身体保健,必须及时改正。
作为专业抗衰老选手,我来举几条最简单有用的哈:
1. “少吃”——热量限制,永远滴神
现在最有效的抗衰老手段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你问十个抗衰老专家,大概九个人都会回答你一句“少吃”,剩下那位,可能是伪装成专家的微商。


哈佛医学院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大卫·辛克莱教授著作《可不可以不变老》


时光派过往推文
少吃的“学名”叫做热量限制(CR),这是一种看起来就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历史悠久,实验数据又极其优秀的抗衰老策略[1-5]。


副作用与热量限制的健康效应相比,孰轻孰重,见仁见智,如果你是坚定的健康至上践行者,愿意通过克制饮食来换取更长的健康时间,可以参考NIH(美国国立卫生院)的各年龄段男女每日热量消耗表进行热量限制。


(蓝色数字为20%轻度热量限制每日所摄入的卡路里)
但是要注意:一天三顿少吃一顿不是热量限制,盲目辟谷断食不是热量限制,生酮更不是热量限制。热量限制在专业医疗机构指导、检测下,保障基础营养,又大幅降低饮食能量的食疗方法。
2. 保持学习,老有所为:
“抗老先锋”大卫·辛克莱教授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他从105岁医生那听来的长寿建议:


1. 不要退休,65岁后继续工作;
2. 多爬楼梯,保持轻盈体重;
3. 找寻生活目标,保持日常繁忙;
4. 如果规矩使你感到压力,就试着去放松;
5. 要明白医生不可能治愈一切(个人理解为是这位长寿医生在自己的工作上“尽人事待天命”,人力不能及的部分不要过分苛求);
6. 从艺术中找寻激励、乐趣及平和。
今年一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JAMA上的研究证实了“老有所为”的重要性:老了得有事干——生活有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更有利于长寿[6]。保持活跃的思维也是最能延缓认知衰老的方法。
就像年过耄耋的好莱坞华人影后周采芹(Tsai Chin)的那句名言:“If I were tender, I will die(如果我温驯了,我便走向死亡)”。也许衰老而失能真的是从自己觉得自己老了、什么事情都干不了了的那一刻开始的,希望我们永远保持坚定的心乘风破浪,而不是温驯地走向良夜。
3. 适度运动,强身健骨:
《美国身体活动指南》的建议:老年人应进行每周150分钟的有氧运动,不用苛求运动强度,可以选择带娃、遛狗、做家务、饭后散步等轻松和生活化的运动方式[7]。
而对于年轻人,则建议进行每日1小时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或每日3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TT),能够有效减少皮下脂肪堆积,甚至减少“致命”的内脏脂肪,预防代谢综合征(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8]。


男女腰围均与死亡风险大体正相关,且腰围的影响独立于BMI[9]
这些锻炼还能够有效减少骨量流失,预防骨质疏松[10],要知道: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一般被叫做“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也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TIMEPIE——
“我们不是必须随着时间流逝而变老”,这里是专注“长寿科技”科普的时光派,为您带来最前沿、最热门的抗衰资讯。
抗衰从当下开始,时光派最新推出TimeCure衰老管理服务,五维衰老评估,四重衰老干预,坚持安全、精准、动态三项原则,以改善衰老指标、个体感受为两大目标,抗衰路上TimeCure会一直在伴你左右!
TimeCure抗衰中心线下体验店地址:上海长宁古北SOHO,欢迎上海及周边的小伙伴来解锁冷冻舱、高压氧舱、红光治疗仪等多种抗衰黑科技,与我们面对面交流抗衰心得。更多详情,欢迎咨询派派小助理(vx:timepie10)。


参考文献:
[1]W.E. Kraus, M. Bhapkar, K.M. Huffman, C.F. Pieper, S. Krupa Das, L.M. Redman, D.T. Villareal, J. Rochon, S.B. Roberts, E. Ravussin, J.O. Holloszy, L. Fontana, C. Investigators, 2 years of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CALERIE): exploratory outcomes of a multicentre, phase 2,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7(9) (2019) 673-683.
[2]L.M. Redman, S.R. Smith, J.H. Burton, C.K. Martin, D. Il'yasova, E. Ravussin, Metabolic Slowing and Reduced Oxidative Damage with Sustained Caloric Restriction Support the Rate of Living and Oxidative Damage Theories of Aging, Cell Metab 27(4) (2018) 805-815 e4.
[3]R.J. Colman, R.M. Anderson, S.C. Johnson, E.K. Kastman, K.J. Kosmatka, T.M. Beasley, D.B. Allison, C. cruzen, H.A. Simmons, J.W.J.S. Kemnitz, Caloric Restriction Delays Disease Onset and Mortality in Rhesus Monkeys, 325(5937) 201-204.
[4]N.L. Bodkin, T.M. Alexander, H.K. Ortmeyer, E. Johnson, B.C.J.J.G.A.B.S.M.S. Hanse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Laboratory-maintained Rhesus Monkeys and Effects of Long-term Dietary Restriction, 58(3) B212-B219.
[5]L.K. Heilbronn, E. Ravussin,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ag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studies in humans, 78(3) (2003) 361-369.
[6]Philip A. Pizzo. A Prescription for Longevity in the 21st Century:Renewing Purpos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Social Engagement,and Embracing a Positive Lifestyle. JAMA,2020 Jan 9.
[7]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 https://health.gov/sites/default/files/2019-09/Physical_Activity_Guidelines_2nd_edition.pdf.
[8]Maki, K.C., et al., Green Tea Catechin Consumption Enhances Exercise-Induced Abdominal Fat Los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139(2): p. 264-270.
[9]Jacobs, E.J., et al.,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large US cohort. Arch Intern Med, 2010. 170(15): p. 1293-301.
[10]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U.S.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Atlanta, Ga 1996.


活了105岁的杨绛先生,长寿秘诀有8点。
1.幽默
1997年女儿去世,杨绛含笑为其送行,对人们说,闺女是去了另外一个新家。
第二年,钱钟书驾鹤西游,临终一只眼没合上,杨绛附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
声音温柔,却字句铿锵,足见她内心的沉稳和强大,绝对是巾帼不让须眉,令人肃然起敬。
杨绛在文中写道:“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2.达观
杨绛先生的前半生,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在下放劳动改造的时候,她依然“保持体面”。每天做到干净清爽,心态平稳。每一个当下,她都活得仔细认真。
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或者指指点点,只做那个最好的自己。
她把所遭所遇诉诸笔端:“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后来,她跟亲朋好友聊过去,说人生低谷期,一定要满怀信心和希望,那是心中的太阳,可以把日子照亮。
这种达观心态,带来的是美好心情和生活源源不断的动力。
3.通透
杨绛先生是活得通透的人,这个大家都知道。她在《我们仨》里这样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事变迁,白云苍狗,没有什么可以永远,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唯有变化本身。
因为人生短暂,因为一切无常,所以更应该热爱生命,更珍惜当下。让自己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情有趣,万种风情。
有人郁郁寡欢,问她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杨绛先生直言不讳,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一个人想开了,看透了,活明白了,就会无处不快乐,无处不自在。
4.独立
杨绛先生在她的《一百年感言》里这样写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你会蓦然发现,这就是她的一个“养生秘诀”。
养生保健,落实下来就是自己的事情,跟其他人毫无关系,不是吗?
人,只有独立起来,把养生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落地实操,才会获得满意结果。
主动去做该做的事,不推脱不懈怠,不等不靠,自己创造,这才是长寿的正确打开方式。
5.运动
杨绛先生认为,运动不分高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就是最好的。
人在每个年龄段,体质都会有所不同,从自身出发,去选择不同种类的运动,做到因时制宜,绝不勉强。
年轻时代,很多人喜欢激烈一点的运动,比如跳高、跳远、马拉松等;年纪大了,就要以舒缓的运动为主了,切不可逞能。
杨绛先生喜欢五禽戏、八段锦,或者盘坐、站桩等,她的这些运动方式,偏于安静。
一方面修身,一方面养心,双管齐下。
6.不争
杨绛先生说,我有一套“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她为人低调,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有关人士想要大张旗鼓搞一个作品研讨会,让利益最大化。
杨绛先生淡然一笑,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把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给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她从不给自己过生日,百岁华诞,寿辰时,悄悄躲进招待所,拒绝热闹。
她用自己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表达心态:“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7.清淡
在饮食方面,杨绛先生一贯主张“清淡”。
她有6字箴言:“有时、有度、有节。”
这几个字通俗地讲,就是:定时、定量,顺应季节变化。
日常生活里,杨绛先生的饮食观是,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多吃蔬菜,常吃水果;清淡是基调。
高油高盐高脂肪类食物,她基本不吃;肥甘厚味,刺激性强的东西,她不触碰。
这一点,是从源头上杜绝,对于身体健康,以及延年益寿都至关重要。
8.不急
网上流传一段话: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区区碎银几两,累弯世人脊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衍生出来的浮躁、焦虑也不断递增,它们恰恰又是健康的杀手。
杨绛先生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不急。她总是从容不迫,按部就班。
她在《将饮茶》里写到: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活在此时此刻,爱在当下生活,悲欢离合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她欣然接受。
正是这种“不急”,让她精品迭出,佳作连连。
《走到人生边上》问世,评论家高赞:“96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人的寿命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你信吗?
我有一个表弟53岁,生活行为习惯非常好,从来不喝大酒,也不吸烟,待人非常热情,家庭生活条件很优越,只不过运气却不太好,表弟媳妇在10年前得了直肠癌。确诊后,就三个月的时间,人就走了,扔下了表弟和一个儿子,父子俩相依为命,维持生活,这个表弟有班上,而且家里还有工厂是那种小型的。家里有几套房,儿子住一套,表弟自己住一套,还有两套房是出租的。突然的有一天,到上班的时间他没有去上班,班上的人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听,然后班上的人找到了他的姐姐,用电话问是怎么个情况,他的姐姐也浑然不知,后来工友们和表弟的姐姐就去表弟家,敲门喊门没有人应声,表妹拿出表弟的房门钥匙却打不开,因为里面反锁了,这说明人还在屋里,马上找了开锁的师傅,打开门之后人们一拥而入,却顿时都傻眼了,因为表弟已经没了生命体征。就这样睡死在床上了。听说是那种心肌梗塞的毛病,才53岁的年龄,儿子还没有结婚,就这样不甘心的走了,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他曾经试图想打电话求救,可是电话拿不到手,最后却把手机触碰到了床下的地面上,可想而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里是多么的挣扎与不甘心。
而完全不一样的是我的老父亲,他活到了94岁,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吸烟,而且还喝酒,过去都是抽那种旱烟,俗称蛤蟆癞的那种烟,后来抽卷烟,一直到死,烟酒始终不分家,每天都喝酒,尤其是晚饭的那顿酒,每次喝都是把酒倒进酒壶里,把酒烫热一直延续到后来,就是喜欢喝热乎乎的酒,喜欢喝高度的酒,但是从来没发现喝酒喝多过,也就是说没有醉过酒,看着父亲的喝酒与吸烟可以体会到,那是他的两大享受,俗话说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还有一种说法是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这就恰当的形容了我父亲的生活。
喝酒抽烟不算还非常喜欢吃肉,尤其是吃肥肉,但是他本人并不肥胖,同时还喜欢吃辣椒,就是那种生的红辣椒,切成辣椒末,把豆油烧开,然后倒进盛有辣椒末的碗里,或者是用灶台上的火把红辣椒烧糊,然后用剪子剪碎,伴到咸菜里,吃得那叫一个香,就这样的饮食习惯,再加上每日均衡的吸烟与喝酒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寿命的进程,然而到最后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无疾而终,睡一觉竟然睡过去了。
有人说一辈子是劳累命,死时不遭罪是应该的,可是你发现了吗?有多少人在临终前卧床不起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简直那就是一种折磨,不但折磨自己,还折磨了家人,像我父亲这样活得多么坦荡多么招人想啊!
表弟和父亲这两个人走的情况不一样,到底怎样生活才能延长寿命?真的让人搞不懂。
长寿的第一要点,就是不能早死!所以,要想长寿,第一步当然是了解哪些情况,我们最容易挂掉!
“中风”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脑血管疾病有“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往大的范围说,统计学数据表明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共同构成人类的三大死因。


往小的范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总能遇见那些被“中风”后遗症困扰的高龄长辈。我想谁都不愿意只是长寿,而没有生活质量。


部分“中风”更是在发病之初具有迷惑性,发病时患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中风”发作,不知道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最后耽误了自己的治疗。
有病却不去看医生,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这,就要说一说脑卒中的分类与症状了。
脑卒中可以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溢血”,它是大脑中血管的破裂出血,这一类“中风”起病凶猛,患者多在活动中起病,起病时头痛大多剧烈难忍,患者自然能想到前往医院就诊。
缺血性脑卒中又名为脑梗死,它与“脑溢血”相反是大脑中血管的堵塞缺血,根据病因它还能再做细分,而其中最常见的脑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起病之初表现的多是手足麻木乏力,并没有头痛的症状,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迷惑人”的“中风”。


有人会说:“不对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脑血栓把血管堵得不通了,为什么会不痛?”


事实是,痛觉的产生是由疼痛部位的感觉神经分布、组织细胞代谢特点决定的,病因并不是产生痛觉的直接因素。比如,从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说,冠心病与这类“中风”就是同一种病,它们的病因都是血管的动脉粥样斑块,发病都是血栓的形成,但就因为发病部位一个在心脏,一个在大脑,所以冠心病多会有心前区的疼痛,而这种“中风”却很少头痛。


那又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特别提防这个病啊,既然“中风”已经发作了,我早几个小时,晚几个小时去医院看病,有很大的区别吗?”
答案是:
天差地别
在血栓刚刚形成的时候,真正遭受不可逆损害的只有缺血区域核心的大脑组织,周边范围内的脑组织仍然有抢救的机会,这一些脑组织叫作“缺血半暗带”,它们可以是可以通过溶栓治疗得到抢救的。


那么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是多久呢?


更准确的说是4.5小时内使用rt-PA或6小时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这样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还有可能得到抢救,它们的功能还有机会恢复,患者的病情能够停止进展甚至有部分好转。
而如果超过了这一时限,则丧失了“缺血半暗带”组织的抢救机会,它的损伤变得不可逆转,患者需要通过艰难的康复锻炼来使其他脑组织来有限地代偿这些脑组织的功能。
所以说“中风”的抢救是争分夺秒的。
最后再来稍微说一下这类不头痛的“中风”的几个特点。
首先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60岁以上)容易罹患这类“中风”;
起病通常多在静态,比如睡眠中,安静休息时;
手脚麻木无力的症状大多是左右不对称,可以是左边手脚正常,但右边的手脚却感到没有力气。
上面这三点并不能作为这类“中风”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他的很多疾病也可能有相同的情况,但牢记这三点可以帮助我们提前注意到可能的发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有高龄长辈的家庭,一定要提高警惕,牢记这三点!!!
已经入冬了,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期,我们医院内科病房都已经爆满,要想长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人生这条不洁的河上,总是有那么些人盲目的只顾往前冲。却忘记了,一路走的可否快乐才更加重要。
生命的长度并不是衡量人生的指标。怎么走?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扣题吧!
做女人。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五岁。生在秋天。秋天或初冬出生的人比春末出生的人长寿。获奥斯卡奖。光提名不够,得真拿奖。平均多活3.9年。少吃。让实验室里的老鼠少吃30-40%的卡路里,它们的生命就能延长大概20-40%,这相当于让70岁的人活到80-100岁。B型血者。研究人员发现,长寿人群中B型血的人占83%。头胎者。一、二胎者寿命最长。在90岁高龄组中第一、二胎出生的占60.6%,100岁年龄组则占77.3%。腰细者。腰细者活过70岁以上的约占95%,且很少患心血管疾病。正在调查,上知乎是否延长寿命?
长寿一定是与生活方式和乐观的处世态度有关,但是不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所以,我还是主张活得精彩,活得自在。有些时候可以用寿命换一些,你觉得更必要的东西。
长寿就一个秘诀:基因好。
我奶奶抽烟、喝酒、爱吃甜食、爱吃肥肉、体重严重超标、脾气火爆人缘差——基本集齐了不利于长寿的所有因素。
现在马上九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醒,有自理能力,还是我跟我老婆那边加起来八个老人中唯一一个学会了讲普通话的人。
每天中午吃完饭,一边抽烟一边喝一瓶啤酒。这个习惯坚持到去年,因为体重增加太快被我妈给减到了一根烟加半瓶啤酒。
1.晚上少和异性聊,更不要乱活动右手!
2.早睡早起。只有保证好的睡眠,才能有好的精神。另外早睡早起还能降低抑郁症的发生。
3.不定闹钟能准时起床,那就尽量不定闹钟。
4.一定要养成吃早饭的好习惯,大多数的人就做不到。
5.养成晨跑的习惯,特别对肥胖的人群,有极大的帮助。
长期晨跑还会帮助减肥塑身,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新陈代谢,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好的心情。
6习惯性的早读,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而且还能让自己头脑更清晰。
7.时刻保持好的心情。避免愤怒情绪的产生。
8.饭食注意:避免重口味食物的过度摄入。避免油腻食物摄入。以清淡为主。
9.饭后走走有助于食物消化。
10.充满善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易怒和愤世嫉俗的人,比那些性格沉着、冷静、信任他人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4倍,而对他人不友善者更易发生早亡。
11.此刻的你戳戳屏幕,说明你是个细心且聪明的人。
12.戒烟戒酒。经常抽烟喝酒的人会知道它带来的魔力有多大伤害就有多大。
烟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国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病死亡的案例有很多,吸烟是疾病和死亡首要的可预防病因。烟的危害大于酒。
13.一定要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一个好的身材可以让你更自信,更有魅力。
14.掌控情绪。无论什么时候,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你才能更好的掌控生活。
15.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经常喝水对身体的健康特别有帮助。
想要长寿要记住17条
1.学做饭,尽量在家里吃饭
2.不要去记仇
3.接纳自己的和别人的缺点
4.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凡事不要急,慢慢来
6.远离零食、饮料、烧烤
7.多晒太阳多散步
8.接受一切的发生,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9.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生理方面的
10.每顿只吃7、8分饱
11.多跟让自己快乐的人在一起
12.少交朋友
13.任何事情都不影响自己吃饭睡觉
14.远离话多的人
15.远离一切的危险源
16.不玩游戏
17.他人的私事,不掺和
之前曾对百岁老人做过调查,结果非常颠覆认知。
别误解——锻炼不重要。
别误解——饮食习惯不重要。
绝大多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
比如,现代养生提出,吃素食长寿、吃腌菜致癌,可对这些百岁老人并不适用。
这或许并不完全科学,但对当今公众追求健康依然有参考价值:
长寿基因
“想得开”很重要, 人的寿命受经济、医疗、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影响,但也与个人的性格、饮食、活动、遗传、家庭等关系很大。
调查显示,百岁老人的经济和身体状况不如一般人,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都比一般人高,当问及“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想得开”这一项时,约2/3的百岁寿星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仅5.8%的老人回答想不开。
此外,大多数百岁老人特别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但并不固执,善于听取家人的意见,表明他们的人生态度十分宽容。
此外,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少运动,是不同的养生体验。
调查来看,百岁老人绝大多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进行锻炼,这与当下退休人员热火朝天的晨练或晚练似乎背道而驰。
老寿星的上辈大多长寿
平时人们会发现,哪家出一个百岁寿星,哪一家的人也大多长寿,这次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
百岁老人的母亲寿龄大于80岁的占65%以上,父亲寿龄大于80岁的占70%以上;
外公外婆寿龄90以上的占16.1%,爷爷奶奶寿龄大于90岁的占13.8%,都高于正常人群,说明长寿与上辈的寿龄有一定的关系。
而且还发现,百岁寿星血缘关系以外的家庭成员,甚至领养的子女,寿龄也比较高,除了家庭文化、生活习惯、相处氛围外,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仍是一个谜。
家中老大往往最长寿
从调查来看,百岁老人是独生子女的占2.7%,有兄弟姐妹两到五个的接近80%。“这组数据要与他们那一代人的兄弟姐妹数分布对比才有意义。”
在温饱社会,兄弟姐妹多很难有好的生活保障,独生子女虽然生活保障相对更好一点,但家庭的成长环境没有竞争性,兄弟姐妹多的成长环境也更复杂。
不过,总体来看,在百岁寿星中,即便排除独生子女,家中老大也是最长寿的,其次是家中老二,再次是家中老三。
饮食揭秘
九成老寿星喜欢吃豆制品喜欢喝白开水吃腌菜荤菜。
在百岁老人的所有长寿“密码”中,饮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内容。
考察百岁老人的食谱,他们“吃出来的长寿”还是有迹可循的。
A九成老寿星喜欢吃豆制品
饮食直接关系到健康,现代养生观念认为,应该拒绝烟酒;多吃素少吃荤菜和腌制食物,因为腌菜更容易致癌。
同时鼓励平时多喝茶,认为喝茶比喝白开水对保健养生的益处更大。
百岁老人主食是杂粮、米和面粉,近8成的百岁老人每天主食能吃4—7两。
至于水果,天天吃的百岁老人还不到1/4,有时吃的占近一半,还有近1/4则很少吃,这表明水果对长寿的影响并不大。
关于蔬菜,每天吃两三种的百岁老人占85%,但多数老人常吃肉、鱼、蛋和腌菜,90%以上经常吃豆制品。
喝水在平时是少不了的。调查来看,7成多的百岁老人喜欢喝水,他们大多有早晨起来喝水的习惯,而且近九成老人常喝的是白开水,只有约1/8的老人平时喝茶。
B大多爱喝粥,特别爱粥油
调查表明,百岁老人的饮食每天大多一干二稀,而且对喝粥很偏爱。“并不只喝白粥、杂粮粥、菜粥、八宝粥,还换着法子喝粥。”
像泰州海陵区的百岁寿星王笔城,吃的粥就很复杂,除了剁碎青菜,还加入了排骨汤、鱼汤、鸡汤一起煮着吃,有时还加入了胡萝卜、山芋煮烂放进粥里。
更值得一提的是,百岁老人除了爱喝粥,还对熬到一定功夫的粥油大感兴趣,认为粥油是米汤的精华,营养丰富,这也符合中医的看法,认为粥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滋补元气能力之强,丝毫不亚于参汤。
C多吃江海河三鲜和当天菜
百岁老人对食材基本上就地取材,从调查来看,吃江海河三鲜的不在少数。
无论洪泽县老子山镇的百岁寿星林金华,还是南京江宁的百岁寿星林启友,都特别爱吃鱼虾,还经常加上白菜、豆腐一起吃,已吃了大半辈子。
人们常说“吃菜吃鲜”,无论江海河三鲜还是蔬菜,从百岁老人们的习惯上不难看出,这样有道理。泰州海陵、如皋、太仓等地的寿星们都喜欢吃自家地里种的菜,肉要当天宰的,菜要当天采的,鱼要现场剖的,瓜果要当天摘的,豆腐、茶干要当天做的。
寿星们的这些饮食习惯,无意中暗合了食材营养保存的规律,越新鲜营养越丰富。看来,“隔夜菜”最好不吃。
D主食粗杂粮,常吃凉拌菜
调查人员发现,虽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百岁老人们依然保持着清淡饮食,主食都以玉米、土豆、山芋、芋头、大豆、花生等粗杂粮为主,细粮是自己加工的面粉和大米,这符合现代营养学主张的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
而百岁寿星们牙口也很好,特别喜欢吃凉拌菜,萝卜缨、大蒜、黄瓜、芦笋、韭菜黄等蔬菜,常常被他们凉拌着吃,这样恰好保留了蔬菜的新鲜和营养,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酶,生吃时保留了酶的活性,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吸收,同时驱除体内的有毒物质。
E豆腐白菜常备葱姜蒜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句民间养生俗语在百岁寿星身上,有着极为明显的展现。
调查表明,越到老年,寿星们吃的白菜越多,而白菜对老年人养胃、利肠、降脂、防癌有着独特的作用,恰恰是老年人需要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爱吃葱姜蒜和萝卜,但这些寿星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除了做调味品,有时还作为下饭菜,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洗脚还是长寿之乡如皋的一条养生经验。“葱姜蒜这些调味品,除了提味,更有消毒、杀菌、镇痛、健胃、降血压等诸多功效。”
长寿关键,三减三健:三减是指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则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本月是国家卫健委开展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要加油,饮食要减油。
之所以今年重点提减油,一方面是因为按照4年前所提出的三减三健的原则,减油是很重要一部分。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响应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倡议。
如何实践三减三健我以前讲过很多次了,恰好,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刚刚发布了一个《中国十大城市食品健康发展调研报告》,分析了一些城市人群对于食品健康的最新认知和态度,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就结合着这个调研,讲讲一些大家忽略的点。
同时作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常委,我会特别为老年人做到三减三健给一些建议。
什么是三减三健?
这是2016年9月1日卫计委开始推行的一个口号。
三减指的是减盐、减油、减糖,三健指的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此后三减三健也作为了一个专有的名词,纳入了很多国家级的纲领性的文件。围绕这三减三健该怎么做呢?
1. 健康口腔
不要讳疾忌医,很多老年人可能有一些牙周的疾病,对于看牙医、洗牙等等非常恐惧,总觉得好像看完病之后,牙齿的情况会恶化。
殊不知假如你不注意,不但可能得换假牙,看牙的费用也是很高的。
还是应当做到每半年去看一下牙医,每天两次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来刷牙,并且习惯用牙线,每3~4个月换一次牙刷,平时注意少吃糖,勤漱口。


2. 健康体重怎么算是健康体重?
一般把BMI在18.5~24之间作为普通成年人的正常体重范围,计算方法就是以公斤为单位的体重除以两遍以米为单位的身高。
幼儿、老年人、肌肉发达的人群不能直接套用这个公式,更多的可以参考一下生化检查、人体成分等指标。
超重怎么办?
很多一线城市里有40%的成年人都存在超重和肥胖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有意识的控制能量摄入,多摄入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同时尽量养成运动的习惯的很有必要。


老年人要注意什么?
体重是一个能够反映日常饮食能量是否摄入充足的直观指标。
老年人除了要警惕肥胖,另外一方面更要警惕消瘦的问题。老年人自己可以在洗澡的时候看看身材变化,注意一下腰围,平时家里人也应当注意一下老人的衣服有没有变得宽松,注意一下每天吃的东西怎么样,种类够不够。
· 热量不够怎么办?
热量不够一般建议注意在餐前和就餐时少喝汤水,可以少食多餐,保证一些牛奶、坚果、全谷物等营养成分比较多的食品饭菜,尽量做到色香味美,温度适宜,食物制作的时候可以相对精美一些,甚至切的小一些,帮助消化吸收。
老年人吃的时候也要注意细嚼慢咽,预防呛咳和窒息。
· 为什么要保证蛋白质?
尤其是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老年人可以用厘米为单位的身高减去105得到的这个数值作为每日蛋白质摄入的下限,而且应当保证优质蛋白质,比如畜禽类、鱼类、蛋类、奶类等等,甚至可以吃一些蛋白粉。
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合成代谢效率会下降,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补充蛋白质的时候最好分配在一日三餐当中,而不是集中在某一餐。


3. 健康骨骼饮食
首先要注意饮食中应当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 钙
平时钙摄入量应当达到每天1000毫克,牛奶是一种补充钙非常方便和有效的方法,饮奶至少应当有300毫升,如果有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低乳糖的奶或者酸奶,并且保证一定的豆制品、蔬菜等。
· 维生素D
每天充足的室外活动也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是纬度比较高的地区,户外活动时间少,紫外线不足,也可以考虑服用维生素D的补充剂。
运动
除了饮食以外,运动也是非常重要。
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当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来保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尤其是儿童还可以进行一些球类、跳跃等对骨骼会造成刺激的运动。
老年人要注意运动时量力而行,最好咨询医生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并且在运动前做好热身。
如果饮食摄入不够,可以考虑选择钙片,一般来说碳酸钙就可以,如果有胃肠不适就可以选择其他的钙剂。


4. 减盐应该吃多少?
简单来说,一般一天烹调盐用量控制在5克以内(大约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大家应当注意平时的饮食尽量清淡。
家庭习惯是关键
刚刚发布的《中国十大城市食品健康发展调研报告2020》显示,三减最大的挑战在于消费者不愿意放弃原有的口味,比如有90%的消费者不希望为了产品而牺牲口味,尤其是盐。
但是这项报告同时显示:多数消费者都认为饮食健康的主要责任人是食品企业和餐饮企业。然而在专家以及企业看来,家庭厨房才是核心。
我也认为通过家庭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最重要。比如我爱人她是山东人,日常的用盐量就很大,导致口味比较重,甚至会影响到我的孩子,我就会特别注意提醒她控制每天的菜肴的盐。
记得看标签
消费者也要注意阅读食品上的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背后都有一个营养成分表,上面按照国家标准需要列出脂肪、蛋白质、热量、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
调研报告显示,很多人都没有习惯去看钠的含量,你是这样吗?


5. 减油
一般建议一天的烹调油用量是25~30克,基本上就是两三勺的样子。可以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配合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等烹调器具来减少用油量。
家里也可以考虑用一些带有刻度的控油壶来定量用油,平时少吃油炸食品以及各种香脆的食品,包括各种薯饼干、糕点、薯条、薯片。可以考虑像是橄榄油、山茶油、菜籽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高的烹调油。


6. 减糖
减糖比起减油和减盐要容易一些,很大一部分程度是要归因于如今有了甜味剂。
比如以前我们一说到可乐,直接反应就是糖好多,可是如今的可口可乐全品类饮料有很多种,有无糖饮料、咖啡、饮用水、果汁…… 充分发挥了大企业资金足、数据多的优势,来研发生产健康食品。
虽然不能说用甜味剂来代替糖就会健康很多,但至少血糖反应还是好很多。一般建议大家每天的添加糖摄入最好不超过25克,少于50克的话影响也不算太大。
除了直接做菜时候加的糖以外,买食物时也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配料表中糖的位置越靠前,说明用量越多还可以看一下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
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大多来自添加糖,如果是酸奶或者一些乳饮料,牛奶中本身自带的天然乳糖含量一般不超过5%,剩下的往往全都是添加糖。


关键还是行动
在这次调研中,有6成的企业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食品供应不足,有超过80%的企业正在进行健康升级,但同时发现健康升级之后的正向激励不足,企业的研发动力也有限。
这也提醒大家应该主动去购买更健康的食物,意识到长期来说购买健康食物的投资是划算的,厂家才会增加对健康食品的研发,提供更多更优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最后提醒大家别忘了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比如陪着家里的老人去看口腔科,比如请小时工,比如去挂一个营养科的门诊,由营养师来评估一下家人的健康状况,找到一些重要的可改进的点。


个人简介: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全国首批科学传播副高职称,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入选福布斯中国50位意见领袖榜。欢迎在知乎和其他各个平台关注我~
想长寿,这样做,坚持得越多,离长寿越近!
1、多喝水、常饮茶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体健康长寿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喝水2000毫升以上。除了白开水,最好是常喝一点茶水。
刺玫菊茶,疏肝理气,改善不良情绪,使得心情变好,人也自然健康长寿。
平时容易生气、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可用刺玫菊茶泡水喝,舒肝胆之郁气,减少肝气郁结,使心情变好,还可调节内分泌,促进排毒,美容养颜。
低寒蒲公英红茶,消炎杀菌,呵护肝脏。
被称为“天然抗生素”的蒲公英,发酵后炒制成低寒蒲公英红茶,泡水喝,有助于消炎杀菌,减少生活中炎症的发生,对于健康十分有益。可很好地保护肝脏,有喝酒习惯的人,平时不妨多泡上一杯。
不老莓茶,可帮助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还有助于减少肾脏老化速度。
不老莓,又叫黑果花楸,富含大量的花青素、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蓝莓、蔓越莓等抗氧化性更强。
经常用不老莓茶泡水喝,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帮助对抗衰老,还可养护肾脏,对减缓肾脏老化也有帮助。
2、少吃肉、常食蔬
经常吃肉的人,容易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
有调查显示,肉食者癌症的发病风险比较高。高血压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这类患者平时要少吃肉。
新鲜的蔬菜,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一日三餐中,都要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5种以上。
苋菜,被称“长寿之菜”,平时可以多吃点哦。
苋菜中营养价值很高,比其他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比较丰富。
茄子,低热量高蛋白食物,并且含有丰富的叶酸、钾、维生素K、维生素C等。此外,茄子还含有13种酚类化合物,有助于抗氧化,破坏损害身体的自由基,助力身体健康长寿。
西兰花,是很多人喜欢吃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健康,平时可以多吃一点西兰花,身体健康也就更加长寿。
芦笋,有“菜王”之称,口感鲜嫩、营养全面,尤其硒含量远高于一般蔬菜,甚至和海鱼、海虾相媲美,是改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利器。
3、少久坐、常运动
久坐可对血液循环、能量代谢、脊柱,以及局部软组织等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危害有肥胖、脊柱病变、消化不良、下肢水肿、坐骨结节囊肿、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日常生活中需要劳逸结合,坐下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且时常站起来做拉伸动作,可以揉捏下肢肌肉,促进肌肉放松,以及下肢静脉血液回心。
研究显示,坚持走路能够延长寿命。所以,想长寿就要动,别学乌龟。坚持运动,可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加强对抗疾病的能力,每天都要做运动。
想要更加长寿,还可以多进行游泳这项运动。
在游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人的心肺功能。想要保持在水中匀速前进,手脚还要并用,这一项运动锻炼的是人体的很多个部位,因此坚持游泳能够收获较多的好处。
一旦心肺功能提高了,维持心肌功能较强状态,可以保证身体正常血液循环,降低很多疾病的患病率。
想要长寿,比较简单、也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就是适当调整蛋白质的摄取。


这里的蛋白质并不只是吃肉,奶类、蛋类以及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它既是构成酶、细胞受体以及信号分子的结构部件,也是肌肉和骨骼的主要基础材料。
不过,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能量限制是维持健康、延长寿命以及延缓衰老的黄金准则。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能量限制可以改变成百上千个基因的表达,这些表达均与长寿有关。
为何限制热量可以长寿?原因应该很多,但医学顶尖刊物《科学》的一项研究提示,限制热量的长寿效应,应该与蛋白质中的蛋氨酸的摄入减少有关,蛋氨酸大量存在于肉类食物之中。


蛋氨酸是一种人体进行抗氧化的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的甲基供体,对于蛋氨酸人体是需要的,但需要减少它的供应。
还有一项研究也提示蛋白质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这就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简称mTOR。
mTOR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是构建肌肉的关键机制。在mTOR没有受到刺激的时候,它会命令细胞进行一系列的修复工作,包括自噬、DNA修复、活化细胞内的抗氧化物质。
当mTOR受到刺激时,它会命令细胞生长和增殖,此时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享受体格更加健壮、表现更加优异的状况,并且拥有更好的生育功能。
但缺点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各种残骸以及受损细胞,这会增加机体损伤和癌症的风险。
mTOR如何被激活?食用大量的蛋白质。
目前学术界对于蛋白质的谨慎看法是:一旦完成了生育后代的使命,最好选择适量的蛋白质,以发挥mTOR的抑制作用为主,将目标集中于如何延长机体健康长寿上。
当然,有两个情况是需要例外的:
其一,假如在进行短期的增肌运动,此时,你的蛋白质的需要量是需要适当增加的;其二,假如年龄已经超过65岁,适当地增加蛋白质的摄取还是必要的,可以避免肌肉萎缩。
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的蛋白质的每日摄取量应该达到1-1.2克/公斤体重。而对于完成生育使命的人群来说,0.8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的摄入足矣。


摄取蛋白质时,肉类是重要来源,但这3个事项需要注意:
1、尽量回避加工肉、腌制肉
加工肉中含有一定的亚硝酸盐,和肉类中的胺结合之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胺,这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此外,一些加工肉制品中还添加了防腐剂、增色剂等,也会加大肝脏、肾脏的负担。
2、注意烹饪方式
尽量减少煎炸烤等高温烹饪方式,这会产生杂环胺、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强烈致癌物质,对健康不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200℃以上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富含脂肪的蛋白质食物在接近300℃时会产生大量苯并芘;含淀粉、糖的蛋白质食物在120-180℃之间产生较多丙烯酰胺。
3、注意肉类品种选择
对于超过65岁的老年人来说,鸡肉、鱼肉等相对来说更加适合,因为更易为人体吸收,而红肉类相对来说较难吸收,但这不意味着一点红肉不能吃。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少量红肉还是可以吃的。
总而言之,对于65岁以上老人来说,一方面蛋白质对于其预防肌肉减少、骨质疏松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应该看到蛋白质并不是多多益善,适量才是最为合适的。
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关注我,也可以点赞、评论、分享给其他读者哦!
0.人类对长寿的向往和认识


人类自古以来向往长寿,比如古代中国的长寿文化:在中国,长寿被认为是一种福报,而且长寿的人被尊敬和仰慕。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与长寿有关的传统,如吃寿桃、喝寿酒、拜寿等。
基因和长寿的研究: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人类基因与长寿的关系。他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长寿有关的基因,如长寿蛋白SIRT6,基因在长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Sirtuins家族中,SIRT6又被称为长寿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其主要职责是控制“捣乱分子”,调控DNA修复。)
1.对于长寿的观念
1.1普通人们眼中的长寿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这些习惯可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可以提高心理幸福感。


医疗保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及时治疗疾病,进行提前预防。
健康的环境:清洁的空气、安全的水和良好的环境卫生,保障高质的生活基础。
1.2《Cell》一雄文The Hallmarks of Aging(2013),引领解释科研人眼中的长寿(2013)




知名杂志《Cell》2013年发表的The Hallmarks of Aging(2013)总结了九种生物现象特征标志,代表了不同生物体衰老的共同特征,并且特别强调了适用范围是:哺乳动物的衰老特征。
衰老的生物学特征标志分别是:
1、Genomic Instability 基因组不稳定;
2、Telomere Attrition 染色体端粒耗损;
3、Epigenetic Alterations 表观遗传学改变;
4、Loss of Proteostasis 蛋白稳态体系的丧失;
5、Deregulated Nutrient Sensing 营养感应失调;
6、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线粒体功能障碍;
7、Cellular Senescence 细胞衰老;
8、Stem Cell Exhaustion干细胞耗竭;
9、Altered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细胞间通讯改变。
1.3时隔9年,《Cell》再出重磅综述Hallmarks of aging: An expanding universe(2022)更新了观点




在这篇经典综述中,作者【新增3个特征】,并且建议对衰老的【十二大特征进行区分】,分为:
五个【主要特征】: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磨损,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稳态丧失,大自噬失能;
三个【拮抗特征】:营养感知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
四个【综合特征】:干细胞耗竭、细胞间通讯改变和生态失调。
1.3.1我多提一句,与我专业相关的——生态失调


肠道菌群,已成为多种生理过程的关键因素。例如营养消化和吸收、抵御病原体以及产生必需代谢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衍生物、次级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
并且,文中提到了在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中发现了特定的菌种,有一些细菌是对人体健康有作用的。这样的有益细菌会产生一种叫做次级胆汁酸的物质来保护肠道。
2.饮食与长寿


在发表在2022年4月28日的Cell期刊上的一篇标题为“Nutrition, longevity and disease: From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interventions”的综述文章中,Longo和威斯康星大学的Rozalyn Anderson描述了“长寿饮食(longevity diet)”,这是一种基于对饮食各方面的研究,从食物成分和热量摄入到禁食期的长度和频率等等。
2.1作者为我们提炼了最佳饮食的关键特征
1从非精制来源摄取适量至高的碳水化合物,从主要以植物为基础的来源摄取低但足够的蛋白,以及足够的植物性脂肪以提供大约30%的能量需求。
2理想情况下,一日三餐都在11~12小时的窗口内进行,允许每天禁食一段时间,每3~4个月进行一次为期5天的禁食或禁食模拟性饮食(即模拟禁食的饮食),也可能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抵抗、血压和具有其他疾病风险增加的个人的风险因素。
并且,作者描述了长寿饮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什么样子:“大量的豆类、全谷物和蔬菜;一些鱼类;没有红肉或加工肉,白肉非常少;较低的糖和精制谷物;良好的坚果和橄榄油水平,以及一些黑巧克力。”
2.2作者的展望
Longo说,研究长寿饮食的下一步将是在意大利南部进行的一项500人的研究。长寿饮食与地中海饮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地中海饮食经常出现在超级老龄化的“蓝色地区”,包括意大利的撒丁岛、琉球和加州的洛马林达。在这些以100岁或以上老人数量多而闻名的社区中,常见的饮食通常主要是以植物为基础或以鱼肉为主,而且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不过,Longo解释说,长寿饮食代表了这些“百岁老人饮食”的演变,建议将食物摄入限制在每天12小时,每年有几个短暂的禁食期。
2.3作者的其他提示
除了一般特征外,长寿饮食还应根据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遗传学进行调整。例如,65岁以上的人可能需要增加蛋白,以对抗虚弱和瘦体重的损失,因为Longo自己的研究已说明,较高的蛋白含量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更好,但对65岁以下的人来说不是最佳选择。
重要的是与专门从事营养学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合作,制定一个侧重于可终身采用的变化较小的计划,而不是导致有害的身体脂肪和瘦肉的重大损失的大变化,因为一旦人们放弃了限制性饮食,失去的脂肪又会恢复。
“长寿饮食不是一种只为了减肥的限制性饮食,而是一种专注于延缓衰老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补充标准的医疗保健,并作为一种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避免发病和维持健康到晚年。”
3上过热搜的一个神奇公司
【爱生生命】这个公司很有想法,他们在长寿菌的研究上,比国外超前了足足五年。此前他们就为自己的产品研发打基础了,比如采集全国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数据、自建菌群库这些,都是从五年前开始的。现在,爱生生命的产品都已经成型了,国外才出了《长寿近在眼前》的研究报告,才开始提出这个概念。
3.1一款从百岁健康人群肠道数据中产生的益生菌
测评过好多款益生菌的我,出于好奇搞了他们的产品试试


包装挺潮流的


有足够数量,在千亿含量(单条出厂检测而非生产添加)益生菌价格中具有高性价比。
活菌状态良好,15种不同的高活性菌株,配比科学含量足。
它的工艺技术是:三层包埋专利细胞微包埋技术,能使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存活高达97%。
包埋技术保护益生菌不被胃酸胆汁杀灭,有效存活在肠道环境中,为肠道稳态保驾护航。


另添加多种益生元和蔓越莓果粉,亲测有点淡淡的甜味。




4总结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内最主要且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68%。肠道菌约有500-1000 种以上,除细菌外人体内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这些细菌多达1000余种,它们在胎儿出生后2小时即进入人体,从此终生相伴直至人体死亡,各种细菌之间、细菌与人体之间和平共处,共同构成人体的微生态平衡。
当人体内的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则处于健康状态。如果由于环境影响,出现外源性感染或者是内源性感染,导致体内微生态失衡,人体就会进入亚健康、甚至是疾病状态。
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5提一句
不过,如果身体部位存在其他病症应及时就医
附上我以前总结的"我门诊该挂哪个科?" [门诊分诊指南]
以下是一个崇尚唯物主义辨证法的外科医生写的
黄晨:黄晨的内容索引
(胃肠道间质瘤、胃恶性肿瘤、结直肠恶性肿瘤、医学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北医三院在北京的地位和协和301是一样的吗?
10 大最痛苦的手术是什么?
如何评价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
屠呦呦为何能当选美国院士,却成不了本国院
为什么部分中国男性不喜打扮?
什么才是一个男人身上最大是魅力?
男生裸检会尴尬吗?
几个女性能打过一个男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4-30 10:33:41  更:2025-05-04 12:20:5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