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照着网上视频喝水「养生」,3 小时内喝八杯水中毒进 ICU,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如何正确喝水?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照着网上视频喝水「养生」,3 小时内喝八杯水中毒进 ICU,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如何正确喝水?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不管感冒、劳累,还是其他身体不适,总有身边的家人朋友在我们耳畔提醒:多喝水就好了。然而过犹不及,有时候“多”喝水不仅没有使我们的健康得到改善,反而喝出… |
看起来,这问题引用的钱江晚报百度百家号在用“3 小时内喝八杯水中毒进 ICU”惊吓读者。 普通人很难发生水中毒、很难发生饮水过量导致的低钠血症,普通人大量喝水会导致频繁排尿。从肾脏健康的角度出发,一般而言,人每小时喝水不宜超过 830 毫升,不应超过 1.419 升。 |
![]() |
2022 年,我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考察了 1999 年到 2014 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中 35463 名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其中男性 17234 人)的水摄入量与死亡率的关系,发现较高的水摄入量与较低的死亡风险在统计上相关[1]。女性受水摄入量影响大于男性。每日通过白开水以外的饮料、食物摄入的水量大到一定地步后继续增加该途径的水摄入量可能削弱其好处(读者可以估计这和饮料、食物的其他成分有关),在全因死亡率的统计范围内,这些水量都未逆转到有害的地步。 |
![]() |
参考 1 的作者认为,这些数据反映了适量饮水的降低血压、提高体温、稀释血液废物、保护肾功能等效果。适量饮水还可能提供一些饱腹感、参与限制当事人的热量摄入。 在运动中和运动后喝的水可以添加氯化钠来补充身体流失的钠离子。一般来说,每小时补充 0.1 到 0.6 克氯化钠(约 39.3 到 235.8 毫克钠离子)可防止明显的血钠不足。 过去数十年间,在超级马拉松比赛和铁人三项比赛中,一些运动员喝了太多水或低渗透压的运动饮料,出现低钠血症。按我国标准,运动饮料的钠含量一般在 5 到 120 毫克每 100 毫升,市面上的一些产品不足以在 500 毫升摄入量下补够流失的钠离子。参考^Zhou HL, Wei MH, Cui Y, Di DS, Song WJ, Zhang RY, Liu JA, Wang Q. Association Between Water Intake and Mortality Risk-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Front Nutr. 2022 Apr 12;9:822119. doi: 10.3389/fnut.2022.822119. PMID: 35495952; PMCID: PMC9039539.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都不用喝「太多」,多喝一点就有害。 因为只要存在「多喝」的情况,就意味着你没有遵循身体的感受,而是让脑中的观念凌驾于需求之上,强行给身体注水。 回想一下你的小时候,如果你明明不冷大人却强行给你裹上棉衣棉裤让你出一身汗差点感冒; 如果洗澡明明很烫大人却说不烫让你很委屈; 如果你明明吃饱了大人却一个劲儿地让你多吃点撑的很难受; 那为什么大人说要多喝水,你就要不加思考地灌下去呢? 身体有完善的机制来维持正常的水循环,一般是这么几种: 1、喝水太少。容量感受器监控到细胞外液的水容量变少,便会刺激一系列激素分泌,引起口渴的感觉。 2、吃钠太多。钠的浓度如果过高,血液会从细胞中吸收水分,也会促进口渴。 3、消化食物需要水分,尤其是蛋白质。所以吃肉多的时候也容易渴。吃水分少的食物也会感觉很渴(噎)。 一般来说不渴的话没有必要刻意多喝水。 不用迷信「感到渴时已经严重缺水」,这句话对运动员来说很合适,但普通人按照感觉来喝就好。 若人为干预喝水行为,可能会出问题。 比如喝水太多会促进电解质流失,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若屎在肠道内停止前进,就会被逐渐吸收水分,越来越干硬,就便秘了。 缺乏电解质还会导致食欲暴涨,促使你赶紧去吃东西,以从食物中获取电解质。 喝的纯水少也不一定缺水。 汤粥、蔬菜、水果、咖啡、茶、各种饮料等等的主要内容,都是水。 如果真想评估自己的饮水量是否正常,可以记录三天的饮食内容,取液体量的平均值来判断。 如果确实很少(少于1L),有三种情况需要注意。 一种可能是吃盐过少(比如在进行低钠饮食),身体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会减少你口渴的频率,避免你乱喝水导致电解质进一步流失。 解决办法是多吃盐(其实各种带包装的食物往往钠含量很高,尽管觉不出咸味),同时还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来保持钠钾平衡。 一种可能是碳水吃的太少,导致肌糖原流失,肌肉的储水能力下降,存不了那么多水了,对水的需求自然会减少,身体会降低口渴的频率。 解决办法是多吃点碳水。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经常长时间专注于某事,忽略了身体发来的信号。 这种情况是外力压制了身体的感受,所以只能以毒攻毒,用外力来帮助身体恢复自然,解决办法是每天定n个闹铃来提醒自己喝水。 完。 营养相关阅读: 未来食品是什么样的?会逐渐淘汰「食品添加剂」吗?50 赞同 · 13 评论回答 研究发现大脑可与肠道细菌直接对话,这一发现具有哪些意义?可能对哪些领域发展造成影响?135 赞同 · 20 评论回答 减肥期间完全不吃碳水,对健康有什么危害?332 赞同 · 52 评论回答 减脂期间正确的饮食结构是怎样的?具体怎么搭配?189 赞同 · 27 评论回答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8杯水/天是被误解的健康建议 尽管很多科普会说“ 每天要喝8杯水是场营销骗局”,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关于饮水的建议是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按照一杯200ml来计算,确实是差不多8杯。 当然这个建议在传播的过程中的重点在“8杯”,忽视了少量多次和总量这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说起杯总是不经意想起来中杯、大杯、超大杯这个梗。 |
![]() |
这一建议的一个重要参考是一项以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个城市的18~60岁成年人为调查对象的饮水量和水分来源调查研究,我国成人的饮水量占总水摄入量的56%;饮水量中位数为1488毫升,其中男性为1679毫升,女性为1370毫升。 |
![]() |
水喝多了为什么会中毒 水中毒更严谨的称呼是稀释性低钠血症,是因 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水分,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或是某些疾病身体不能排除过多的水分,出现水分滞留 导致血钠浓度下降(<130 mmol/L)、血浆渗透压降低(<280 mmol/L),从而引发细胞水肿(尤其是脑细胞)的病理状态。 正常水平衡依赖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ADH分泌及肾脏排泄的负反馈调节。水中毒时可能是因为 口渴中枢抑制:低渗状态下口渴感消失,但可能因心理或医源性因素持续饮水。ADH分泌失控:病理或药物因素导致ADH持续分泌,无法通过渗透压下降反馈抑制。肾脏代偿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无法匹配水分摄入速度,排泄阈值被突破。 还有一种情况是新闻中这种被误导而在短时内按固定杯数强制大量饮水。 健康人肾脏每小时最大排水量为0.8-1.0升,每日总量约20-28升,若短时间内饮水超过此阈值,超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稀释能力,水分蓄积体内。 过量水分稀释血浆钠浓度(正常135-145mmol/L),血中的钠离子浓度过低 (低血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为平衡渗透压,水分通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进入细胞内,引发细胞水肿。脑细胞因颅骨限制无法膨胀,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和嗜睡的症状。急性重度中毒(血钠<120mmol/L)可致死。 |
![]() |
水中毒一般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可能发生在耐力训练中、患有各种精神或心理健康障碍的个体、疾病等原因导致的ADH分泌失控。 水中毒的症状主要由细胞水肿(尤其是脑细胞)和电解质紊乱引起,临床表现可从轻度不适到致命性并发症。症状以神经系统损害为核心,从头痛、恶心到昏迷、脑疝逐步加重,同时伴随肌肉无力和循环系统异常。 神经系统 脑细胞水肿引发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昏迷,严重时因脑疝致死(血钠<115mmol/L)。循环系统 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表现为气促、水肿。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125mmol/L)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导致肌无力、反射减弱,甚至呼吸肌麻痹。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饮酒时,可能会出现水中毒因小脑水肿导致平衡障碍,易被误认为醉酒。 一次性大量饮水(>1升)、短时内大量饮水(每小时饮水超过1升,持续2小时)可能出现急性中毒,运动后1小时内补充超过2升纯水,因出汗丢失钠而未补充,中毒风险显著增加。 每日饮水超过4升且持续数日可能引发慢性中毒。 如何科学喝水 科学的喝水应该是根据体重、活动量和环境灵活补水,避免短时过量。 正常成年人可以参考膳食指南的建议饮水量饮水,或者根据健康成人每日需水量 ≈ 体重(kg)×30ml这个公式补水。 高温、运动、哺乳等情况下增加500-1000ml,建议搭配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肾病患者减少至1000-1500ml。 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1升水。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看你消耗的有多少。我夏天上课,基本上是一节课一升水(我有个一升的杯子)。 这样都不够,甚至在有电风扇的教室里中暑了。 因为水全变成汗淌出来了。 不知道她这个八杯水一杯是多少,反正我夏天上八节课的时候,基本上上班时间喝的就快八升了(上午第四节课不会喝一升,得留点肚子吃午饭),这种情况回家的时候一般我还得买瓶饮料喝,否则因为出汗太多,晚上腿肚子会抽筋的。 |
新闻学魅力时刻! 大杯子?多大的杯子是大杯子?150ml,200ml,500ml,800ml?1000ml?(没错,我家就有1000ml的“大杯子”) 一升的杯子相当于八杯125ml的杯子那么大。喝一升水就进ICU? 这样的新闻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显露作者的智商吗? 临平一院,全称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区级三乙医院,最基本的事实都懒得搞清楚,太想上新闻了吧? |
![]() |
|
三小时喝七八杯水是多了点,但也没到离谱的程度吧。 普通的杯子是三两的,八杯的话也就1.2升。 算你杯子大点,五两的杯子,八杯也就2升水嘛。 就这么多就能水中毒了么? |
渴了喝,不渴就不喝就行了,网上这些养生信息没有一个可以信的,咱们吃的药物得经过大量实验,合格了才能批准上市,这些养生信息一点实验数据没有,怎么能够确保是真实可靠的。 |
急性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危险之处主要在于大量饮水导致的水肿,尤其是脑细胞水肿,以及钠离子浓度不足会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肾每小时最大解水量800~1500mL,超过这个值就开始有一定风险,并且肾重吸收能力有极限,尿液至少要携带10mmol/L的钠 水中毒通常是稀释性低钠血症,所以只按钠算。 钠50%在细胞外液,10%在细胞内液,40%在骨骼,骨骼的没法拿出来用。 正常人的血钠水平大约是135-145mmol/L,而达到危险情况通常会低于125mmol/L(这不是题里摘的,确实是文献值)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对于小分子无过滤直连的,所以钠浓度都差不多。 成年人细胞外液大概是20%,我们按60kg算是12L 我们就算取145mmol/L的最高正常血钠,按12L计 145mmol/L×12L=1740mmol Na+" role="presentation">145mmol/L×12L=1740mmol Na+145 \text{mmol/L} \times12\text{L} = 1740 \text{mmol}\ \text{Na}^+ 现在进行数学建模,假设每小时摄入 a 升水, 且我们关注过度摄入—水中毒时的情况, 此时肾脏倾向于尽量以最低钠浓度排尽量多的尿,尽可能清理水保住钠浓度,每小时排出1.5L尿,即15mmol钠,不过还有更多的水保留在体内,可能引起水肿等等 那么,建模!(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模型) 请注意,下文基于是一个有点神的健康人突然大量饮水造成的急性稀释性低钠血症,对于肾病、心衰等其它容易引发水潴留的情况这里不作考虑。 且注意,这个模型只考虑了体总水1/3的细胞外液,实际上当喝水时水可以交换到细胞内液,但是细胞外液过稀就会大量交换,超过一定比例就全身组织水肿了,尤其危险的是脑细胞水肿,这正是急性稀释性低钠血症造成伤害的方式。 (ECF,extracellular fluid,细胞外液) V​ECF(t)=12L+(a−1.5)t L/h" role="presentation">V?ECF(t)=12L+(a?1.5)t L/hV?_\text{ECF}(t)=12 \text{L}+(a?1.5)t\ \text{L/h} Na(t)=1740 mmol−15t mmol/h" role="presentation">Na(t)=1740 mmol?15t mmol/h\text{Na}(t) = 1740 \text{ mmol} - 15t \ \text{mmol/h} 则, CNa(t)=NaECF(t)VECF(t)=1740−15t12+(a−1.5)t mmol/L" role="presentation">CNa(t)=NaECF(t)VECF(t)=1740?15t12+(a?1.5)t mmol/LC_\text{Na}(t) = \frac{Na_{ECF}(t)}{V_{ECF}(t)} = \frac{1740 - 15t}{12 + (a - 1.5)t} \text{ mmol/L} 令 CNa(t)=125mmol/L" role="presentation">CNa(t)=125mmol/LC_\text{Na}(t) = 125 \text{mmol/L} 不难解得 t=240125(a−1.38)h" role="presentation">t=240125(a?1.38)ht = \frac{240}{125(a - 1.38)} \text{h} 作图如下: |
![]() |
每小时喝2升水,3小时就能住院了, 每小时3升1小时就够了,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数值, 再高就没什么讨论意义了。 下面是泛化。 如果改成体重 m kg ECF 体积仍然按体重 20% 计算,即 VECF,0=0.2m L" role="presentation">VECF,0=0.2m LV_{ECF,0} = 0.2m\ \text{L} 。 初始血钠浓度仍取145 mmol/L,危险血钠仍取125 mmol/L。 初始 ECF 钠总量: Na0=145 mmol/L×0.2m L=29m mmol" role="presentation">Na0=145 mmol/L×0.2m L=29m mmolNa_{0} = 145 \ \text{mmol/L} \times 0.2m \text{ L} = 29m\ \text{mmol} 肾脏条件不变。 VECF(t)=0.2m+(a−1.5)t" role="presentation">VECF(t)=0.2m+(a?1.5)tV_{ECF}(t) = 0.2m + (a - 1.5)t Na(t)=29m−15t mmol" role="presentation">Na(t)=29m?15t mmol\text{Na}(t) = 29m - 15t\ \text{mmol} CNa(t)=29m−15t0.2m+(a−1.5)t mmol/L" role="presentation">CNa(t)=29m?15t0.2m+(a?1.5)t mmol/LC_{Na}(t) = \frac{29m - 15t}{0.2m + (a - 1.5)t} \text{ mmol/L} 照样设设解, t=4m125(a−1.38)" role="presentation">t=4m125(a?1.38)t = \frac{4m}{125(a-1.38)} 再变, a=4m125t+1.38" role="presentation">a=4m125t+1.38a = \frac{4m}{125t} + 1.38 然后我们反过来把t调成1,2,3画图,如下 |
![]() |
这就是每个体重在总计t小时下水中毒需要每小时喝多少水,其中t=1比较有急性毒性价值。 所以大家还是适量喝水啊。 当然,上述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仅供图一乐食用,实际上还要考虑水里含盐、血压、水分交换到细胞内液、可交换钠等等,而且肾排水能力与体重也有关,是我这种中学数学/生物学选手达不到的地方了,希望有大佬能考虑得更详细吧。 哎哎哎不好考虑啊,脑水肿只需要脑细胞水分增加3~6%,理论上1~2L就能把脑细胞干倒(但实际上要5~6升才会低钠血症),所以水在内外液交换很难考虑啊 (抓狂) |
我妈就喜欢看这种,不过身体好,一般喝到不舒服就消停了。 一天八杯,你得搞清楚 每3小时喝一杯?还是排除睡觉时间8小时,要2小时喝一杯,当然这个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杯水多少毫升????其实这个也不是关键,关键是凭什么?原因?能不能闭环? 这个水是茶水?还是可乐也行?雪碧也行?还是必须是净水? 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常识 比如夏天流汗会流失盐分,所以喝水有条件要补充盐,比如盐汽水,但是盐汽水也不能喀喀喀的炫进去就完事了,也要考虑量,退一步讲,不管是吃还是喝,适量,一定有个度。 |
“水中毒”主要是因为补水过量,即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痉挛、昏迷,进而危及生命。 水中毒有哪些表现?1、急性水中毒 发病急骤,过多水分导致的脑细胞肿胀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嗜睡、躁动、精神紊乱、定向力失常甚至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2、慢性水中毒 症状往往被原发疾病掩盖,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 怎么知道自己水喝多了?1、无色尿液 尿液一般呈现淡黄色,当尿液呈现无色透明时,要注意是不是水喝得太多了。如果喝了10杯以上的水,并且尿液清澈,一定要注意。此外,一般人每天应该小便6~8次左右。每天排尿10次以上,很有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 2、头痛 大多数人在饮用大量的水之后,出现头痛,便以为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头痛也可能是脱水的征兆。如果头痛欲裂,并且喝了很多水,这可能意味着脱水了。 3、四肢肿胀 大量的水会导致体内的细胞膨胀,不仅会看到手脚肿胀,还会看到它们由于循环障碍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4、肌肉无力 当体内电解质失衡时,会导致抽筋和肌肉痉挛等情况。严重时,有人还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瞳孔散大,可以看出心动过缓或心率减慢。另一方面,当身体因水超负荷时,肾脏必须排出多余的水分,肾脏的工作量超出其应有的水平,都会导致我们感到疲劳。 每天喝多少水才合适? 喝水讲究适可而止,而不是无限制地饮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日常要做到足量饮水,少量多次。 1、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需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 2、夏天或大量出汗时,补水要遵循先快后慢、分次补充、量出为入三个原则。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这个人物画像太典型了。 相信养生公众号,平时吃饭寡淡少油盐,一顿饭吃不了几粒米,把吃荤当成洪水猛兽。 但凡这些条件有一项不满足,都不会因为缺乏电解质导致水中毒。 总之就是没有经历过重体力劳动,没有经历过饥饿,平时没有无氧运动,义务教育阶段也没有好好学习物化生的一个小仙女。我们普通人还真不会遭遇这种情况,在水中毒之前,肚子就撑不下了,或者中途忍不住吃了些薯片之类的垃圾食品补充电解质。 |
省流,正常人没事。 有心脏病、肾病的人则会因为短时间大量摄入水分造成血液中钠含量骤降,进而水中毒。 |
我现在贼恨网上那些个乱七八糟养生视频。 我最近陪我公公去医院看病,真的是给我气完了,可下让我看到个相关的问题,我得吐个槽。 我公公最近胸闷气短,他自己也觉得好像有点严重,去医院看病,我和我老公陪着。 回家之后呢,我看了我公公的结果和报告,他心脑血管都堵得很严重。我公公很瘦,一米七,一百一十多斤,烟属于偶尔能抽一支的状态,应该不至于影响这么大;酒年轻的时候不少喝,最初的病因大致在这儿了,但是最起码这十几年,除了过年过节喝几瓶啤酒,非常偶尔地在家喝一瓶啤酒,几乎不喝,也不至于堵到这种程度;吃方面我公公婆婆都迷信清淡饮食,不会吃油腻的东西,因为我公公血糖不好,主食定时定量,甜东西基本不吃;运动方面,我公公婆婆都天天出去散步;休息方面两个人都早睡早起,我公公下午会午睡一会儿。 这么健康的生活习惯,怎么还能血粘到吃他汀都不见好呢? 昨天,我跟我婆婆聊天,得到了一条线索,我公公不爱喝水。 结合在医院那天,我老公买水回来给我公公,听我公公叨咕了一句:“网上看视频说,心脏不好的人不能多喝水。” 于是我就问了我婆婆,我公公不爱喝水到什么程度。 我婆婆答,就是基本不喝,劝也不喝,逼也不喝。 我婆婆还说,在那之前他有个血液检查结果都说了,他身体重度缺水,但还是坚持不喝。 这是第一个线索(但是,今天我老公又问了我公公,我公公说我婆婆说谎,他是喝水的,而且不少喝)。 第二个线索,是我们在心外排队的时候,听大夫看别的患者的时候问饮食,有个老太太心脏手术十年了,一直在吃利尿药,不吃就水肿。大夫非常认真负责,跟她详细解释了利尿药不能一直吃,一直吃也不好,而且抗药的话,将来有需要就不好使了什么的。老太太翻来覆去地说,她高血压,不能吃肉。大夫怎么解释高血压跟吃肉没有必然联系要吃肉都没用,就是她血压高不能吃肉。她这样,她儿子也那样。我一琢磨,可能水肿跟长期缺蛋白有关系。 紧接着我又想起了老年人的“清淡饮食”,想来想去,我公公婆婆应该是不怎么吃肉。 我就劝我公公吃点肉,我公公说:“网上说了,吃肉长肉,吃肉高血压,吃肉……” 我…… 再后来,我又发现个新线索,我公公婆婆都爱吃山药。 我婆婆重度脂肪肝,我陪着去看病的时候医生嘱咐我婆婆不能吃太油腻的,我婆婆一脸无辜地说,她一口肥肉不吃,油也吃得很少,不抽烟,不喝酒。我婆婆的意思是,她重度脂肪肝是体质问题,不是生活习惯问题。大夫也在那想,还自言自语说不应该啊。我打破了沉默:“她喜欢吃山药,几乎天天吃,而且什么地瓜、紫薯、土豆,天天吃不说,还不影响主食的量,都是当菜吃的,还喜欢喝粥。” 大夫听完都蒙住了,劝她这么吃不行。 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其实我们不一起生活,她也不怎么告诉我们他们吃什么了。 是因为我婆婆有段时间爱发朋友圈,那种微信的小视频,配着音乐,加着动画效果和滤镜的小视频,里面摆盘可好看了,拼的土豆、地瓜、山药、紫薯、玉米、南瓜,有段时间老能在网上看到那种宣称这种饮食好的博主,旁边配的一般是一些比较素的菜,然后还有一碗杂粮粥。 美其名曰的“养生餐”,给全家人吃一身病。 现在我公公因为我婆婆的妈妈住在他们家,老人家有老年精神病,经常夜里磨人,我公公心脏受不了,去温泉房疗养去了。他自己,天天吃山药。 我说,可不行再吃山药了。 答曰:“网上说了,山药养胃!” 我可去他xx的网上说的,这些网上的养生言论可太害人了! 而且,60后以及再往前的这部分老人吧,本身普遍文化水平低,认知程度都不高,本身就容易被网上的言论带跑偏不说,他们连内容都看不全,只看他们想看的那部分。 就比如说,假如有个言论是说:“山药养胃,但糖尿病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慎吃。”他们只能看到“山药养胃”。 前几年我们家换车,在suv和mpv里面纠结,我婆婆坚持不让买mpv,因为她说她在网上看了,说:“老话讲了,不买7座车。” 我??? xx的有老话儿那年,有商务车么?我想骂街啊!而且我搜遍全网,都没这么说的。 再后来我想,大概是有些视频说,大六座比七座好,或者七座suv不如七座mpv之类的,被我婆婆解读成不买七座车了。 像新闻里这位女士,人家视频里是多长时间喝的十杯水,杯子多大,慢慢喝还是大口喝,人家的身高体重年龄是什么,完全都不在意,就愣跟着喝水。 而且,能喝水喝到进icu,估计是喝得自己都难受了还硬喝…… 有时候,人真得相信命运。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划重点“网上视频”。 现在所谓的“科普”视频渲染焦虑,胡说八道,造谣成本极低,平台和监管就没人管管? 不是谁都能科普的,就算真正专家也有可能被断章取义曲解意思,真正想活长点就别去短视频平台治病。 |
两个小时8瓶啤酒也不见中毒啊,这个人身体本来就有问题。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
北医三院在北京的地位和协和301是一样的吗? |
10 大最痛苦的手术是什么? |
如何评价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 |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 |
屠呦呦为何能当选美国院士,却成不了本国院 |
为什么部分中国男性不喜打扮? |
什么才是一个男人身上最大是魅力? |
男生裸检会尴尬吗? |
几个女性能打过一个男性?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