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美国真的像网友说的,生病要提前预约,预约不到就只能等死吗?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美国真的像网友说的,生病要提前预约,预约不到就只能等死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没出去过,好奇 |
业内人士给大家出攻略吧 美国实行分诊制度,所以大部分人进入医疗系统是通过两个途径: PCP(家庭医生)/专科门诊= 不要命的,不需要住院的 ER(急诊)= 要命的/住院的 那么从轻到重你的看病路径应该是: 0)关于价格 首先请先弄明白这些概念: deductible - 免赔额;根据保险一般0到几千,每年这个范围以下的医疗开支你自己全部负责。当然更好的保险免赔额更低。 copay - 这个相当于国内的挂号费,根据你看的医生不同,你有没有deductible都需要交,大概每次几十块钱,好的保险会帮你付这个。 coinsurance - 这个是自付额度,指deductible后,你自己需要支付的百分比。一般0-20%,更贵的保险=更接近0 max out of pocket - 自付上限,一般5000-10000,指如果今年你已经花了这么多钱看病,那之后的无论你账单多少,你都不需要再付钱。相当于兜底。越贵的保险,这个数越低。 给一个例子,我自己今年的保险是: 一个月保费32$,免赔额1000$,没有copay,10% coinsurance,自付最大5000$。(add:这里额外指出,公司每个月为我的保险支出400$左右,但由于我不买保险这400 也不会给我,我并不认同很多人说“这就是你工资出的看法) 1)没病,就每年体检 一般来讲保险公司都会允许持有者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这个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可能你的医生办公室会有copay,大概20$ 这样。一般这次就是让你做做常规化验,癌症筛查(肠镜,乳腺癌,宫颈切片),疫苗。 只要医生bill的正确,这种年检和相关检查一般是保险公司全部报销。 如果没有保险,也可以付现金,基本上看医生200$ 左右(不包括后续的化验和检查)。 2)头疼发烧小病 这种如果不急可以和家庭医生预约,根据你的医生忙不忙和你的病情严重程度,在美国的话等待时间可以是1-30天的样子。但我自己熟悉的病人如果是小病,基本上我都会让他们当天随时来,加一个号就行了,反正也花不了多长时间。由于我是他们的家庭医生,价格很便宜,如果没有免赔额,保险一般全cover。像我自己的保险一样有免赔额(deductible)的,大概看一次100$的样子。 如果没有家庭医生又想尽快看病,那么可以去urgent care,这个准确的说叫急症门诊,他们就是为了不危及性命的急症存在的。比如你感染了普通肺炎,呼吸都没有问题,就是咳嗽难受,那么你可以直接去这里,普遍排队一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到医生。但由于这些医生对你并不熟悉,他们就仅仅会帮你开点药做点初级化验,拍个胸片应急。对于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癌症),UC普遍不会看的。 哪怕没有保险,去这两个地方看病价格的话会比急诊室ER便宜很多,自费200-300$左右。 3)慢性病 假如很不幸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那么你会需要定时看家庭医生/专科医生。这些普遍都会在门诊完成而不是在医院。一般只能预约,而且由于需要很长时间,比较难加号,所以不要爽约。 价格是根据医生和你花了多少时间以及病情复杂程度算的,比如我和一个病人花了15分钟就会bill 3级(简单),病人保险出150$的样子,如果我花40分钟,那么就是bill 5 级(复杂),大概300多。这里具体你花多少钱就要看你有没有deductible,copay/coinsurance,和有没有花到今年最大额度。如果没有保险就很难搞了 因为看一次病大概自付200,然后每几个月你都得来。 如果家庭医生搞不定,那么他会给你转诊到专科医生,收费是一样的。 4)危及性命的急症 这种适合直接前往医院ER,自己去可以免救护车的钱,如果需要救护车,就需要看你的保险cover多少了,我自己的是50-100$ 一次。 ER这个地方就是医院的急诊,是为了给有生命危险的人看病的。所以如果你感冒/背疼就来ER,那么你会被一直晾着直到比你重的病人被看完。 而且ER普遍也是天价账单的地方,如果保险不好又需要抢救,一次干你5000$ 都很正常。基本上本地人都知道,没有快死了,就不要去ER。 当然这里有人就要提甜甜圈了,他一个没有保险的人直接因为背疼来ER,那后果就是告诉你回家(因为不危及生命)+ 找家庭医生,并附一张5000$ 的账单,属于不看攻略就莽boss的后果。 但如果你真的需要治疗,ER是法律上规定要把你稳定住的,且不能因为你欠费或者没钱就不看你。ER永远是先看病,出院后寄账单。所以不存在什么人需要手术却躺在手术室等打钱,但同时也是很多医疗坏账的发源地(流浪汉治好了人就跑了,你也拿不回来钱)。 与网传的不一样的是,医疗欠费不会导致医院去抄你家,医院法律上不可以拒绝为你提供服务,而医生由于你付不付钱都会从雇主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钱,更不在意你欠不欠费。我自己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不知道也不在乎病人什么保险,欠不欠我们医院和门诊钱的。 5)住院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住院很贵,基本上一次都可以满足你一年的自负上限了。 所以一般人如果有保险可能住一次ICU欠医院几千块钱(自负最大额度)。但从这一天起你这一年看病都不会需要出钱了。 即使你deductible很高,有保险也可以享受折扣价。 最惨的就是你没有保险,不能享受折扣价,住了ICU,最后居然活着出院了。那真的可能遇到几十上百万的账单。这个时候你可以和医院讨价还价,因为医院也知道你付不起100万,所以可能和你达成协议收个10万现金就拉倒吧。 由此可见,如果你知道你应该去哪里就医,是很难被甜甜圈的。 甜甜圈那种慢性背疼,付个200$ 去看个骨科门诊就完了,他却去了最不该去的ER。 6)私人医生 |
![]() |
介于有些人的认知里,家庭医生=提着小盒子上门的赤脚医生… 这里想解释一下,正常的“家庭医生”几乎从不上门问诊,而90%的问诊都发生在自己的诊所,自然有全套的化验/影像设备,甚至有其他科的专家在同一个门诊(我自己的门诊就是家庭医生+内、外、妇、儿专科,当然在某些人的认知里这就是江湖郎中吧。 这位讨论的上门服务,在这边叫做“Concierge Medicine”,相当于中文语境下的“私人医生”。 这个是纯粹的高端医疗的表现了。这个医生会照顾很少的病人(100-200人),每个病人每年需要缴纳2000-5000$的会员费。得到的就是可以24x7 随时联系自己的医生,如果需要医生上门,也是可以的,同时由于医生病人少,给每一个人花的时间也更多。 当然这位医生不是包治百病的,如果你生大病了,超出了这位医生自己的范畴,这名医生可以帮你联系好医院的床位,且会尽快(当天或者次日)让相对应的专家为你问诊。但这些费用,仍然需要你自己出,所以有钱人在拥有私人医生的同时,仍然会持有重大疾病险。那5000$ 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买断你私人医生的时间。 由于这种工作性质,私人医生往往需要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可以都不精但什么都得会一些),且在本地有良好的声誉(因为收入完全取决于客户数量),并和同僚有很好的关系(帮你安排床位的人脉)。所以往往是年资比较高、本地声誉卓著的家庭医生担任。 当然按图里这位的认知,也就是一个赤脚医生罢了。 以上就是美国就医的常规攻略。 |
知乎对美国医疗认知度比较高的,就是甜甜圈的15分钟五千刀事件。 这事儿的确是真的,我身边就有类似例子,自己生病,开车跑去了大医院的急诊,结果先是干等了几个小时,然后上了一套检查,发现啥事没有,几周后收到了几千刀的账单,关键这哥们还有保险(微软前同事,保险挺好的那种),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给搞成了out of network,也就是保险不管要自付,后来如何处理的,他就没和我说了。 这属于非常新手的错误,类似打游戏不打教学关卡不看游戏说明,拿着CS的游戏经验(国内看病习惯)直接开了一局LOL的排位(美国医疗体系),然后出门直接和塔对A。两个比较明显的错误,第一,大医院的急诊,参考美剧ER,基本去的人都是不能自理,晚几分钟就有可能一命呜呼的,他那种全须全尾的自己走进去,优先级肯定最低。就算没看过ER这种古早美剧,老友记里面的罗斯(牙被冰球打掉那集),以及生活大爆炸里的霍华德(机器手,花生过敏),都有跑去ER被晾在那里等的情节。 第二,自己觉得身体不舒服想马上看的,要么叫救护车,要么自己开车去urgent care。救护车默认是紧急情况,我读书得时候叫过一次救护车,当时胆结石肚子疼得不行,然后来了一辆警车一辆救护车,警车开道,救护车上直接就给你开始处理,进了医院都是轮椅给我推进去的。要么自己开车去urgent care,类似咱们的社区医院,我也去过两次,排队30-60分钟,我去的两次都没那么严重(呼吸道感染),也没转大医院,自付100左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知道是要看什么,比如说知道自己肠胃不好,或者皮肤不好,那有的保险(比较好的那种)是允许你自己去找这种专科医生看的。这种情况通常没那么紧急,然后你自己看着医生的时间约,这里也分是否是第一次和这个医生看病,回头客比较好约,而且有时候上一次看完了,顺便也会把下次的时间也约好(比如说看牙)。 总之,美国医疗体系和中国差别挺大的,下副本之前请耐心阅读攻略,千万别想着拉住奶好使劲A就进去了。 |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美国很乱,人人有枪,一言不合就拔枪互射,要不然就上街暴动 你觉得美国人都是匹夫莽汉 可同样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美国人饭也吃不起,病也看不上,可这时候他们居然他们都忍了 既没有血洗医院,也没上街暴动 跟受委屈的小媳妇一样 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 难道是有枪的人都不生病,还是生命的人都没枪? 所以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答案 这两种说法里至少有一种是片面的甚至是假的 我觉得这是你不用去美国 坐家里想就能想明白的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纯好奇,中国医院不用挂号吗,好的医院也得预约啊,优秀的医疗资源甚至预约周期在半年以上,现在的小孩都不看病吗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病家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有几种情况和选择: 如果已经有primary care 医生(国内翻译成“家庭医生”,但是其实不是很合适,就是从事基本诊疗工作的全科医生),头疼脑热基本上可以约到当天和第二天,甚至从打电话算起30分钟以内。前提是病人日常在这家看病,已经建立病例。现在很多诊所是一组医生合作,自己常看的医生不在,看TA同事也一样;很多诊所,特别是儿科诊所,早上和周六可以随到随看突发的头疼脑热一类的小病,前提是情况不严重,而且还是“自家的”病人;药房附带的简易诊所,可以随到随看。不要求是已经熟悉的病人。我没有试过但是比较怀疑他们的水平(其实不严重的情况咨询药房的药剂师就挺好,还免费);有些专门处理不严重的急症的urgent care center,随到随看。他们营业时间一般比较长,比如说晚上到10点,周日也开,没有“自家病人”的概念,虽然能处理的情况有限,但是基本上是先来后到;怀疑有致残风险或者生命危险,前面几个选择都不用试了,直接去急诊(ER)。基本上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分先后。不严重的病人可能等几小时也看不见医生;特别想见医生但是约不上的情况:一种是慢性病需要见某科专家,这个如果着急只好接受经验不那么好、离家比较远的医生;一种是保险需要审批、或者规定慢性病患病时间、严重程度,如果着急一般是勤打电话催办事,或者转自费看(这个操作起来很麻烦) 以上基本上考虑到了90%以上的有保险覆盖的情况。注意在美国看病以保险覆盖程度为准,在同一个保险下面,并不是私立医院的医生水平一定更高,或者排队一定比公立快。而保险覆盖程度可以千差万别,和背后的支持者有关。有的保险要求所有病都经过primary care医生,有的不需要。因为看病太复杂,如果不幸患有比较严重的长期慢性病,一定要和保险公司、医院的财经顾问、药剂师保持充分密切的沟通。主治医生反倒经常不管钱,TA不一定知道具体药价和怎么获得资助或者折扣。 至于没有保险的人,有一部分就是全自费的。很多诊所、医院给全自费病人折扣很深,医院基本上是3.5到4折。他们预约程序也差不多。另一部分支付不了保险,基本上只能靠自费买点OTC的药,熬到必须进ER,反正不能拒收,费用也就不用自己付了。他们可能属于那种令人同情的无法预约群体。 |
在有保险的前提下 不处理就要死的,打911去ER; 不处理会病情恶化的,去urgent care; 不处理短时期没事的,预约医生; 没保险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
12.01.2024 更新 之前的回答写的比较随意,评论区普遍反映不知所云。有个评论总结得比我好:“同样的检查,国内3天600块,美国45天800刀。” 再补充一句,在国内没医保是自费,在美国没过门槛费所以也算自费。 —————— 原回答分割线 —————— 亲身经历。 首先是回国期间。 9月10号周二上午薅老妈单位羊毛(RMB 900)做全身体检。美国这边体检(annual physical)项目比较少,于是决定趁回国做全面体检。甲状腺B超发现有结节,横竖都不超过1cm,建议去大医院复查。家族病史是母亲和舅舅都有类似手术经历。中午在西单大悦城喝奶茶过程中预约了空军总医院第二天的甲功检测+B超。 9月11号周三上午空军总医院(特色医疗中心?)甲功7项检查+B超,运气好碰上了主任医师看普通号,TI-RADS评级和体检一样都是4A,耗时一上午,花费RMB 456.09。 9月13号周五上午北大肿瘤医院再看一下,老妈账号帮着挂的号,主任医师貌似RMB 120。 9月15号周日飞机回美国,旧金山湾区。 在美国的医保是high deductible health plan,夫妻两个人,每两周交109刀,公司每年交1w5k刀左右。每年年初公司给2k刀的hsa seed(可以拿来看病),然后门槛费3600刀,超过部分报销90%,直到全年总支出达到5500刀,随后就是保险全部报销。也就是说,就算不看病,个人每年出2800+刀,公司每年出17000+刀,平均一个32岁的成年人一年1w刀的保险钱。 9月18号约到最早的医生开referral。我固定的primary care physician不知道为啥appointment都排到11月去了,于是就近找了旁边的诊所的其他医生(Google湾区的几个办公楼里有诊所)。医生开了referral,说有专门的“referral scheduling specialist”来帮我预约颈部B超和内分泌科医生。30分钟visit花费USD 116。医生还开了tsh单一一项的血检化验,花费27刀。 9月19号referral scheduling specialist问有没有preferred的颈部B超,答曰没有,于是过会儿发了个做B超的地方的地址,说把我的referral以及病例fax给那个医生了。是的,你没看错,二十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了,信息是传真发过去的。当天下午收到B超地方的电话,问我啥时候有时间,最早下周二。我约了下周四。 9月26号做B超。国内做B超和给诊断的是一个医生。美国这边做B超的人只负责做B超。设备是真的好,我不懂医疗器材,但是看起来的确比空军总医院的设备高端大气上档次,毕竟颜值就是战斗力。拍了200+张图片,给了个portal说可以去那里access这些图片。诊断一周内由放射科的医生发给开referral的医生以及我。1个小时左右,花费USD 129.33。 10月1日拿到了结果,TI-RADS评级直接给了5级lol。然后去找referral scheduling specialist约内分泌科医生。Epic MyChart直接说之前对话太老不能添加新的message了,无奈只能再次约之前的医生重新开referral。 10月15日拿到了新的referral,这次是online的visit,for some reason保险全cover不要钱。 10月16日再次找referral scheduling specialist约内分泌科医生。仍然是要fax所有信息给医院。最早的约到了11月4日。吐槽一句,10年前在Epic工作的时候,就听大佬们吹care everywhere有多么多么牛X,可以各个医疗机构共享chart。10年后,两家都用Epic的机构进行referral,竟然还是传真。唉。。。 11月4号,一大早去看了endocrinologist,聊了30分钟天。医生说她在这边见过很多国内的患者,然后也对国内的评级系统有一些了解。了解完信息以后,建议每半年做B超+持续观察,大概就是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里面的建议(医生还提到说这是2015年的指南建议,2025年的指南估计也差不多,为啥?因为我昨天还在芝加哥和些会的人一起谈笑风生书写指南lol)。花费USD 545.86。 |
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有不少美国医疗免费的评论来找补一下。 但是现在不行了,美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在纽约当街被枪杀了。 在他的视频号下面,一片叫好,还有各种保险不赔的小故事层出不穷。 美国的标杆又塌了一座,免费医疗没了。 |
记得,在疫情期间,在网上看到的,许多医院因为危重患者没有进行核酸检验,被拒之门外,导致死亡事件。有人问美国人,如果在美国,把病人拒之门外导致死亡会怎么样?美国人说,在美国,不会发生把病人拒之门外的事情。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医院和医生都会遇到大麻烦了。首先,患者家属会将医院和医生告到法庭,医院和医生就等着巨额赔偿吧,不把医院搞破产不会罢休。而且医生会被取消行医资格,永远不得再从事医生职业。 |
没有这么夸张,但预约是真的。 美国实行的实际是分级转诊制度,也是中国目前的改革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生病后首先前往社区诊所就诊,如果社区诊所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病情严重,则会将患者分诊至专科诊所或大医院就诊,一般来说患者无法直接前往医院就诊(复诊、复发等情况除外)。 这一套体系可以减轻高等级医疗资源的压力,基本杜绝了“感冒发烧去协和”的问题,但美国的医疗系统存在一个问题:预约制。 前往社区诊所是需要预约的,由社区诊所转往专科医院也需要预约。 预约是一件比较看脸的事情,运气好的话上午可以约到下午,运气不好等个两三周也不奇怪,主要看所在的地区和季节。初诊的预约比较头痛,复诊一般无所谓,因为医生会帮忙约好复诊时间。一般来说,患者需要等候数天乃至数周的时间才能接受治疗,如果是小病往往已经自愈,如果是大病则可能加重甚至死亡,让“早发现早治疗”变成一句空话。 不过,美国也有一套非预约系统,来服务罹患急症的病人。 部分社区诊所设有Urgent Care,是一种非预约门诊服务,类似于国内的普通门诊,排队挂号先到先得。如果真的有危及生命的急症,可自行或电召急救车前往医院的急诊科(Emergency Room)就诊。 |
美国的医疗系统,就是让富人多花钱,让穷人几乎不花钱。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做法,无奈有些人自己作,非得让自己被系统判定为富人,怪谁呢? |
本来我刷知乎看到逆天回答和言论都是比较心平气和的,习惯以后都不会有什么情绪起伏。但看完这个高学历人才的回答后真是觉得恶心透了。导致凌晨三点还睡不着。 随便不是医疗行业从业者,但认识很多医生包括三甲主任。就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作为医生,美国的医生待遇>>国内医生待遇,总结来说就是钱多事少。作为普通人,国内医院>>美国医院,不管是国家保险还是商业保险还是医生水平,国内绝对比大部分国家好。这是我跟国内医生接触了解的。 |
![]() |
先不提别的,这个答主的水平是真的高,太高了!把既得利益者的嘴脸表现的淋漓尽致!我认识的国内医生和医学生就没不羡慕发达国家地区的医生待遇的。但也没多少就认为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就是比我们好,相反随着我们国家发展,很多医生已经开始对发达国家祛魅了。回到答主,他的回答有问题吗?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大部分我看完就觉得这是事实。但这事实代表整体吗?代表整个美国吗?那肯定没有。就拿报销额度举例,美国自费有上限,那这有上限又有什么条件呢?说清楚了吗?保险报销标准又是什么呢?国内买过保险的应该都懂,保险行业从来都是这也不保那也不保,更别提资本国家的保险行业了,之前被枪杀的CEO人人喊好就证明那已经烂透了。具体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终于收到美国医疗天价账单,儿子手指受伤花多少钱?万万没想到!-哔哩哔哩】 https://b23.tv/XHvxEkj 保险把账单从上万砍到几千确实没问题,但问题是你这都没干什么就凭什么收几千美金的治疗费?就这普通治病就能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难怪美国人自己都搞很多不敢上救护车的段子。 再次回到这个答主,所有回答都在讲美国医疗好,不提国内行业对比,但很多时候又在cue国内。我想请问美国人是怎么做到医生待遇高,病人花费少,保险报销少的呢?难道资本国家的医院都是公益组织?一个美国医生32刀的保险占月工资的0.12%,这要是被我国医生知道不得羡慕死。就我所知,国内省级三甲大主任靠看病都拿不到这个数。我在b站多次刷到在美生活十几年的华侨不敢看病的视频,问题真的很明确:美国看病费用不透明,保险公司报销不透明。虽然最后会给你一个清楚的账单,但看病之前没人可以告诉你费用。正如这位答主所言,医院最后报价21w,最后保险公司砍价之后你只需要出几万美元。那么我想请问,你这21w的根据又是来自哪里,普通人又如何确定保险公司报销的上限在哪?难道跟保险扯皮就是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另外买保险的都知道,报销过后保险费用必定会涨,那这位美国医生也会告诉你?你从业者肯定知道如何支出最小化,那普通人又如何避免被医院坑呢?我看视频,根据不同人的讲述我自有我的看法、而后面偶然刷到的视频也在不断的论证我的想法、我自然不用再去修改想法。 【大妈做肠镜,被美国医疗体系感动到哭-哔哩哔哩】 https://b23.tv/pQiIX22 每个月几百美元的保险不算什么,国内几百一年的医保加几十上百的商业保险也能被骂。 美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对于医生来说肯定是很好的制度,但对患者来说不是。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大医院就是绝对>>小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大医院的水平和设施就是绝对秒杀小医院,里面的医生就是百里挑一,里面的大主任就是身经百战,设施就是最顶级的,流程也是最规范的。但这并不是说分级诊疗不行,站在医生和国家政府来说,分级诊疗就是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好办法,我们国家目前也在努力推行,但效果确实不佳,百姓就是在用脚投票,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这位高知美国医生的回答大部分是没问题的,但有问题的地方他不会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正如大部分销售一样,买东西之前全是优点,买完以后你才能知道哪里有坑。这就是高等人才的厉害之处了,在90%的事实里掺杂10%的谎言,那么这个谎言就是无懈可击的。立场本来就不是站在普通人这边,他的话自然也不值得去完全相信。 我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他的工作和生活是美国医疗给的。美国医疗绝对是全世界最有钱,最赚钱的医疗行业。他不可能去说自己衣食父母的坏话,正如销售手上的产品永远是完美一样。 |
不是!! 大把在美华人不知道有随到随诊的urgent care/walkin clinic,我以前也不知道,也可能需要像美帝湾区/la/nyc这种外来人多的地方才多吧,就是直接现场去就直接看,不用预约,不一定要保险(有些就明确说了不收保险)。 来美帝的很多人被各种洗脑,以为啥都要insurance,要啥family doctor,要make appointment才能看病,还要refer才能看专科…真不是的….除了上面说的urgent care日常小病可以去并开药,专科的话也不见得非要refer,各个医院不同,比如前天带娃去看耳喉鼻科在stanford儿童医院就不用谁refer,当然排门诊确实排了四个多月,不过你去国内看协和看华西专家号也要排。 总结: 日常小病看urgent care,小病指的就是发烧感冒外伤发炎过敏…总之不至于开刀手术的都算。 半夜急诊没法,那只能去er急诊室。 其他觉得比如要体检、胃镜肠镜检查、专科,那确实要预约。 另外说下牙医,正常也是预约,反正不急。遇到突发急性牙髓炎(我上个月遇到过,根本没法睡),可以搜一下周围牙医clinic,给他说痛得要死必须处理,还是有不少牙医会抽时间来处理的。如果是前牙门牙的话,很多诊所都可以紧急直接处理抽神经,如果是后牙就还是要约专门做根管的那种来搞,不过也还是很快,一般一周内。 |
坐标新西兰,我妈急性肾结石救护车送去医院的第二天就手术了。痔疮先是看家庭医生,然后家庭医生转给专科医生安排手术,等了四个月才排上手术。救护车,两个手术,所有的药都没花一分钱,每一次还免费安排了中文翻译员。唯一要收费的是家庭医生,因为没有收入,拿穷人卡看家庭医生大概一次19刀。她找的药店专门给免5刀的取药费,所以药也免费。 |
不是吧 在美国仅仅看过一次病,那是第一次拉粑粑出血,出血量较大,颜色鲜艳,其实是粑粑太硬划破哪里了。可是当时我不知道啊,我都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了,赶紧告诉住家,她帮我预约了诊所。 然后过了一周,去诊所看,医生怀疑就是粑粑太硬划破屁眼,他让我脱裤子掰开看了一阵子,啥都没看到(因为时间太久了啊!我伤都好了!)他怀疑伤可能还要再里面,自己小诊所无能为力让我去做肠胃镜。 又过了一周半,我去做肠胃镜聊,显然啥也没查出来,医生说应该是愈合了,顺便让我多吃蔬菜不然粑粑很硬会再划破。 不过这是小伤小病,我同学某天打篮球胸口突然不适而且越来越严重,后面查出来是肺泡破了!当天就去医院住院去了,应该挺严重的。 所以美国小伤小病去小诊所药店让他们看看,因为医院等你去看的时候说不定都好了。但是危机生命的病他们反应也很快,就是账单也很漂亮。 ———————————————————————— 最近疯狂吃肉没咋吃蔬菜,粑粑硬的又给我划破了…. |
闹麻了。 我还在想高赞回答吹的“家庭医生”怎么这么耳熟。 闹半天不就以前旧社会的“江湖郎中”嘛! 你这个“家庭医生”提留个小医药箱上门,这箱子里是有检验科啊还是有实验室啊?出个血常规报告要多久? 不会个小百宝箱里就放个听诊器血压仪,放几个酒精棉片阿司匹林吧? 都2024了我的高华带人,时代变了,看病不流行“望闻问切”那一套了。 正统中医竟然在美团! 上次我还看见一个身长九尺,面若黑蒜的黑面关公肩膀中了枪,家庭医生Dr. Hua搁那给他刮骨疗伤呢,你就说美国医疗神不神吧…… 在老钟,预检台的小护士都知道你什么症状该去挂哪个科,美国家庭医生牛,一个人就是一个三甲医院! 当然啦,家庭医生和江湖郎中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在面对自己没把握的症结,郎中会一脸惭愧地叫你另寻高明。家庭医生则会落落大方地叫你去预约医院,然后出诊费照收不误。 |
疫情期间,我认识的一个同乡有身份的大姐,她老公国内还有工作,就是来回跑的状态,回去中招然后检查身体得了癌症,第一时间想的是,我得赶快回美国。那时候飞机都停航,然后辗转到别的国,最后回来现在已经痊愈。 |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人均医生数量就知道了。美国不了解,但中国有些地区的农村老人真的只能等死。 |
坐标,上海,浦东,内环内。 |
![]() |
其实2016年起,我们这片就开始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了,只是暂时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但是看得出来,上面是在一步步推进预约分流制的。 所以,现在还在相信美国人医疗服务不如中国的年轻人们,准备迎接你们灿烂的未来吧。 补充于2024年10月30日下午3点27分左右: 看到两条评论,算是明白为什么真的会有那么多(老)人会被电诈了。 |
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中科大,那可不少学生去美国等死的。美国本国人都只能等死,那些外国人去美国是不是更只能等死了? 马斯克是幸运的,偷偷摸摸非法移民,不仅没死,还成了美国首富 奥巴马是幸运的,黑人居然也 混 到了美国权力的巅峰 特朗普是善心大发,要在美墨边境筑墙,防止墨西哥民众偷 渡 到了美国生病只能等死。 |
怎么可能,只要有钱分分钟能享受到几乎是全世界最好的医疗。 什么?你说你没钱? 超市里止痛药吃到饱好吧。 |
可以看急诊。 我第一次看急诊,是在家剪树锯到了手。在急诊室外等待了2个多小时,才轮到。伤口已经长合了,医生楞给掰开,消毒之后,缝了两针。 第二次是肠镜检查中,切除了2个息肉。二逼医生不知道我跑步,所以也没有特殊嘱咐。我第二天早晨就出去跑步,中午开始便血,傍晚去看急诊。我刚刚告知便血,第一时间就被架上轮椅进了急诊室! 所以,有病可以去看急诊,但是如果不是要命的病,就要在那里排队等候了。 -- 剪树切手记 一日,俺家掌柜的命俺去把院子里的三颗大树剪上一剪,说是树叶太多,冬天里掉下来收拾起来很麻烦。这三颗大树曾经在三年前,按一颗树75大刀,雇过一个老墨修剪过,那厮剪下来的树枝不断敲打着俺们家的房顶,吓得俺家掌柜再也不敢雇人剪树,于是,这打理院中树木的艰巨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俺的肩上。 俺就象猴子一般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地忙活,用手锯把一根根粗大的树枝锯下来,小心地避开俺家的房舍,慢慢地顺到地上。。。未几,茂密的树丛就变成了和尚头,树下面是一地修剪下来的大小树枝。 等到三颗大树修理完毕,俺回归两脚人类,站立在树下开始用手锯把长长的树枝截成小段。柔柔的树杈极具弹性,上上下下地跳动着,躲避着俺的利锯的肆虐。。。一切都发生在一刹那间,树杈突然断开,手锯落在俺的左手背上,尽管戴着牛皮加固的厚手套,俺还是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慢慢地脱下手套,天,一个两公分长的口子,绽开在俺的手背上,如同一头莫名的小兽,狰狞地张着小口。看得到一些筋鍵,曝露在伤口下面,旋即为点点滴滴渗出的血滴所覆盖。。。 俺大声呼唤掌柜的,“邦迪!邦迪!”。闻声而至的掌柜,陡然见到血肉模糊的一掌狼藉,吓了一大跳。好在一贯神经大条的掌柜临危不惧,马上找出了邦迪和纱布,给俺快速地包扎上了伤口。俺活动了一下手腕,没有见到有血渗出,决定不再连累掌柜和少爷们,自己一人开车去医院看急诊。 大概问了一下掌柜的最近的医院的方位,她前不久送儿子去过,俺就驾车出了门。小心翼翼地把伤手放在门把手上,另外一只手则负责操控方向盘。 开到印象中大概的位置,这是一个老墨的传统居住区,却找不着医院。无奈,掏出手机向掌柜汇报,俺在掌柜的指引下,左拐右拐,终于最后找到了医院。期间用伤手夹着电话,倍极辛苦。 停好车,步进急诊室,卖糕的,满屋子的老墨,挤得满满当当的,在北美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屋子能坐下这么多的人!登记护士坐在隔开的小房间里,通过一个巨小的窗口与就诊的病人交涉,很象是当年北京站的售票窗口,一时间,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俺踱到窗口,里面的护士居然是一位膀大腰圆的男士!俺通过窗口上面的通话器对他说要看急诊,那厮瞟了俺一眼:有保险吗?俺说:有。男护士的脸色放缓,从下面的小窗口递给俺一个夹着表格的夹子说:把这个先填好。俺接过夹子,想找一个座位坐下填表,居然不果。思索片刻,问护士: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就诊?那厮瞟了一眼俺的伤手,一抬下巴示意了一下满屋子的病人说:About 2 hours。。。 or more。。。 哈,俺来看急诊,要等2个小时以上!俺二话没说,把夹子又递给了男护士,拜拜了您啦!转身就出了门。一直听说老墨有到医院的急诊看免费的传说,今天就让俺给撞见了:) 俺驾车出了医院,直奔一个俺很熟悉的医院,离家远,但是病人肯定没有这么多。 果然,急诊室里面只有寥寥几个病人待诊,俺付了五十大刀作为急诊挂号费,填好表格,无非是姓名住址保险公司个人病史。。。坐下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护士叫进了监护病房。这是一个硕大的病房,里面大概有十数张病床,每一个都有近乎垂地的帷幔分格开来。一个胖胖的女护士走到俺的床前,量血压、询问病史。。。一通忙活,最后揭开俺的包扎一看,俺的伤口已经长上了!护士怪异地看了俺一眼,开了句玩笑:You can go home now!说归说,护士还是在一个纸盆里倒进了半盆似乎是碘酒一类的液体,让我把伤手泡进去。 一开始,伤口没有感觉,渐渐地,俺感到一阵隐隐作痛。过了一会儿,护士进来,拿起俺的伤手 看了一眼,已经开始愈合的伤口又绽裂了,她说,可能要缝合。俺有些担心地问,是否神经系统受伤?她笑着说,应该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要主治医生做最后的诊断。 闲话了一番,护士出去了。不久,带进来一个医生,自我介绍将是俺的主治医师,这时候俺已经待在监护病房快要一个小时了,怪不得大家都说北美的病房是护士当家。 医生查看了一番,问俺:是用邦迪包扎好,还是缝合起来? 俺一愣,这医生看病还要问病人的爱好取向,真是好奇怪的一件事情!笑着反问:你说呢?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医生立马拿出了白人在被迫表态时的那套面面俱到的口气开始一套一套地给俺长篇大论起来,俺费了很大的劲才听明白大意:用邦迪固定起来,伤口在愈合后,伤疤可能很大;缝合起来,伤疤小,但是过程漫长痛苦。如果这样,布拉布拉,如果那样,布拉布拉。。。 俺用了一秒钟给出了答案:缝起来吧!靠,又不是花俺自己的钱,都是保险公司出,俺干嘛冒风险让伤口最后长成一个娃娃嘴?! 于是,医生在护士的帮助下,在俺的手背上注射了一针麻醉剂,随后开始清理伤口。俺在上小学时,也曾经因为受伤而缝过针,缝合前的创口清理,护士姐姐的动作很轻柔,而且是一个方向地擦拭。俺们这位美国男医生,却是一边眼睛望着胖护士,一边手拿一块纱布,来来回回地用力在俺的伤口里面蹂躏,好像是在擦拭厨房里面一个用了八百年的锅。。。麻药当然是已经起作用了,但是那份心理上的煎熬却让人难以承受,俺只好眼睛四处打量着病床周遭的仪器设备:氧气瓶、心电仪、心脏起搏器。。。耳朵听着医生与护士的闲扯:宠物狗、房子、车、值班时间。。。 终于,清理完毕,开始缝针。与小时候在中国经历的缝针过程相类似,镊子夹着一根弯弯的针,针上引着一根线,穿过皮肉,再打上一个结。所不同的是,缝合的线是塑胶线,当年在中国的时候,说是羊肠线。医生告诉我,一周之后,去我的家庭医生处,家庭医生会帮我拆除缝合线。 一共只缝合了两针,看来还真是一个小case,怪不得医生护士都是一脸的漫不经心。 涂上药膏,覆上纱布,打上邦迪,齐活! 医生写了一份处方,跟俺握了一下手,开玩笑说:下次剪树的时候,最好穿上盔甲。。。就扬长而去了。 护士进来收拾残局,首先给俺打了一针破伤风。接着就解释处方上的药物,是刚刚医生在俺伤口上涂抹的防止细菌感染的药膏以及消毒药水,哪个哪个杂货店有卖,洗浴之后,如果伤口被污染,就要重新消毒包扎。然后又帮我预约了俺的家庭医生,告诉我一周之后去复诊和拆线。最后拿出一份账单,让俺签字,这份账单将会被移交到保险公司。俺一看,一千多近两千大刀!真的是杀人不眨眼哪:) 挥别了一脸灿烂的胖护士,款款地走出医院的门。上车前看了一下表,进门出门,前后整整忙活了四个多小时。 |
你自己想一想就知道啦,怎么可能。 我们这边偷渡、合法移民的、二代的很多,说美国哪里不好的都有,从来没有人说美国医疗不好的。 本人文化水平,不够没办法写论文,只能告诉你几点,你体会一下。 1、有些人没有买私人保险(你可以理解医保),或者买很low的私人保险(很多留学生很节约,可以理解为买了城乡医保)。然后你跑私人医院看病,说医疗费真贵! 2、非急症看急症,美国急症分几个档次,你可以理解为国内的抢救室、急症……你说你人活蹦乱跳跑去看er,要么等死你,要么贵死你。(这个跟国内一样的,我二级急症,你四级急症,你先来也没用,我先看。不要贬低国内没有分级,只是大多数人都是四级,给人感觉没有分级而已,更不要觉得国外分级也是走形式。) 3、有些病,就是靠自己好起来,药物只是减缓你症状。在医生眼里开个药安慰你一下就好,你说真的好痛,那就开布洛芬,还是很疼,那你就吃两片。然后你发朋友圈喵的医生水平真差,只会开止疼药! 4、预约慢,举个不是美国的例子,有人叫全科医生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也是华人,华人医生仔细检查确实没有问题,但是看这人实在讲不清楚,直接给他约到后面。第二周病人找他理论这约的也太后面了,他病都已经好了。 5、八旗子弟,顶级医院的号都能随便拿到的,跟他们比全世界医疗都是垃圾。你看的国内医院跟他们看的国内医院不是一个档次的,同一个医院你约的时间和他们约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没准你还要买黄牛票),至于费用人家可能连ICU都不要钱…… |
回答里还有一本正经给大家科普美国看病攻略的,我的天啊你看个病针对个保险还要攻略,还说看病破产都是没有保险的,这话反过来在中国一定也能让看不起病的心平气和吧? 好巧不巧这俩天美国发生了一件新闻,美国联合健康集团CEO汤普森被一位家境优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给枪杀了。 介意大家会智慧上网的去看看老百姓的评价哦。 介个是啥子嘛? 介个就是狠狠的抽你滴脸。 |
前提是没买医保不是急诊并且死等公立医院。 绝大多数美国人不会这么干。一般小病在美国遍地开花的小诊所就可以解决,价格也不离谱。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
如何每天只睡6小时,还保持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
为什么中日协和医院事件国内没有一家正经媒 |
人得大病前有哪些征兆? |
怎样增加深度睡眠时间? |
那些捐精的人是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流落天 |
怎么理解李玲说的免费医疗,反而会降低医疗 |
在古代,要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女主」? |
肿瘤长什么样?会有很多血管缠绕在周围吗? |
曾经相信张文宏医生的人现在有没有后悔?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