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情感天地 -> 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你怎么看? -> 正文阅读

[情感天地]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你怎么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你怎么看?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亲情
子女
孝顺
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你怎么看?
按我个人的经验,
那些在成长阶段被父母骂“没出息”的孩子,
大多都是懂事靠谱的;
真正“没出息”的祸害,
父母压根就不敢骂……
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是因为需求变了。
三四十岁拼命鸡娃,孩子成绩好、有特长、能考上重点本科、公务员、能去大城市工作、能出国才是让自己脸上有光的事情,才能在一众平凡的中年人中收获羡慕的议论。
六七十岁需要人照顾了,孩子再好也不是我过得好,只有孩子留在身边照顾我,我才能继续在一众平凡的老年人中收获羡慕嫉妒恨的议论。
一切以“我”的需求为中心,孩子怎么想不重要。
这是典型的『距真理一步之遥的时候得出错误结论』,正确说法是『父母的水平与子女的水平差距越大双方越痛苦,无论是父母水平高于子女,还是子女水平高于父母』。
就拿大家给的例子,子女太优秀,留学斯坦福然后在美国定居的案例。这个就是子女水平远远超出父母水平的例子——如果父母是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带头人,并不会觉得子女在硅谷安家有什么不方便的,反正自己也是三天两头在国内/国际航班上。
再比如父母是小县城公务员,子女却考上复旦大学要在上海买房结婚,也是子女水平超出父母太多的例子。倘使子女只是普通一本,毕业在县城或者县城所隶属的地级市安家,确实父母幸福指数上升——但是如果父母是省XX厅中层干部,或者县城首富级人物,也不会因为子女留上海安家感到吃力。
假设父母都是县城中产,A子女从小就成绩倒数,高中都没考上,长大后好吃懒做在家啃老;B子女成绩不好,但性格还算好,在县城干着月薪4000的活;C子女普通本科毕业考上地级市公务员;D子女复旦大学毕业,上海安家。这里面,B和C都是幸福指数高的搭配,而A和D都是痛苦指数高的组合。
其实不光是父母这边痛苦指数高,两边差距大了,子女也很痛苦。有很多父母水平很次,但是撞大运生了个天使娃、天才娃,然后就开始折腾子女,中小学考第二名就吊起来打,高考填志愿时强行给其选天坑专业,大学毕业时不知从哪找了个远方亲戚瞎指点,处处给子女挖坑……其实也不是真的把子女当仇人,只是自己水平太次,啥也不做当个挂机队友才是最好的,但偏不信邪非得和子女一起出塔打团,坑的大家团灭才罢休。
配偶也是如此,结婚后如果一方突飞猛进,另一方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那么婚姻是不稳定的。文艺影视作品里这类案例很多,不再赘述。
我弟是我爸妈嘴里没出息的那个,而我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甚至又换了大房子,在亲戚和家人嘴里我是“有出息”的那个。
我弟在家照顾我爸妈,种地盖房,家里梯子坏了我弟会焊上;家里没米没面了,我弟会买上;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了,我弟会题他们出份子走人情。我爸妈要是被欺负了,我弟也会为他们出头。
有时候我爸还会骂我弟,说他办事儿不靠谱,说他就知道花他们的钱。我妈有时候也会和我抱怨,说我弟笨,在她和他媳妇儿之间都不会传话。
有一次,我弟喝醉后呜呜哭。他说如果有可能他也不愿意在家待着,我知道他心里苦。但没办法,他的工作在家附近,他们的孩子在那边上学,我们的爸妈在那边会终老。这些他都得考虑到!
酒醒后,我问他:“还想着也到外面发展吗?”我弟眼睛瞪的贼大,说道:“怎么可能?我要是出去u,爸妈咋办?”
我知道他割舍不下老家的一切,他没出息吗?不是,只不过是更重感情罢了。有时候我们回去,我爸妈会买好多好吃的,还会做上我最爱吃的鲽鱼,以及孩子们爱吃的炸排骨。我爸妈记得我们一家四口每个人爱吃的食物。
我弟会说:“你看看,只有你们回来我才能跟着吃上这么多好吃的。”其实,我爸妈对我和我弟都一样,没有差别。但我弟在父母身边承担的比我多,我在外面承受的比他多。
在老人身边的子女,对于老人来说可能是一种福分。但对于子女来说,可能是一种压抑。如果我是我弟,我做不到长年累月的在父母身边。从更深层次来说我可能比我弟更冷血和心狠。
我单位的三名老同志,子女问题形成了鲜明对比,大概能够说明一点问题。
同事A,一个儿子,学业无成,早早结婚生子了。
他夫妻都是算是体制内的,对儿子,精心培养,可惜一身“反骨”,他想让干什么,人家就不干什么,他不想让干什么,人家就非要干什么。
据说是没考上高中,上了个专业技术学校,上了三年,没学到什么技术,领了个媳妇回家了。
没多久,怀孕了,着急忙慌给办了婚礼。
小两口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先生了个男孩,没几年又生了个女孩,正好同事的妻子退休了,天天看孙子孙女。
小两口在我们这边步行街开了个小吃店,一个看店,一个自己送外卖。
据那个同事说,他看见他儿子就烦,恨不得一脚踹出去的那种,但是只要孙子孙女往他面前一站,“爷爷爷爷”喊两声,什么烦,什么气,立刻烟消云散了。
同事B,去年刚退休。他家是女儿。学习还不错,考了重点本科,后来上了研究生,前两年通过人才引进,回来进入体制内了。
工作稳定,也就给买了房子,很快相亲找了个公务员,结婚了。
小夫妻很会享受生活,明知道双方父母希望他们早点生孩子,也不反抗,但说好了,只管生不管养。
先生了个女孩,同事B亲家抢去养着了,后来又生了个女孩,同事B抢来养着了。
小两口也不做饭,两家轮流蹭饭,顺便看看孩子,过得挺逍遥自在的。
同事C,他儿子是天才型,本来读名校,研究生更上一层楼,很快出国留学,在漂亮国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好像定居英国了。
目前看,同事B日子过得最舒坦,经常见他们夫妻带着小外甥女在公园溜达,漂亮的小女孩扎着小辫子,姥姥负责后勤供给,背着一个不小的包,包里放着吃的喝的用的。姥爷则负责陪玩,扛在肩上,抱在怀里,对着小姑娘笑得跟傻子似的。
同事A 日子过得也不赖,虽然经常吐槽他儿子,但是一说起他的孙子孙女,那就滔滔不绝,眼里的爱都要溢出来了。
同事C,前几年,他儿子是他最骄傲的话题,或者说,很多时候,别的同事都不好意思在他面前交流孩子教育这个话题,他儿子太优秀了,没有可比性。
不过这几年,尤其是疫情以来,他儿子就一直没回来,夫妻俩很有些寥落的感觉。
最近又听说,他儿子还没结婚,也不着急结婚,忙于事业,也不怎么跟父母联系,偶尔,同事C跟同事吃饭时,也忍不住慨叹,说儿子跟丢了一样,两口子在家大眼瞪小眼没意思。
那么,题目说,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其实说的不是子女没出息,而是子女能够陪在身边,不远行,逢年过节热热闹闹不寂寞。
而往往,能够陪在身边的,都是当初学习不好让父母揪心的“没出息”的孩子。
可是,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孩子学习好,你总不能为了让他以后陪在身边不让他学,孩子学习不行,你能做的努力也有限。
上一代的人,往往把“幸福”这个词跟子女结合在一起,以后的人们,不一定,享受孤独而多彩的老年生活,也不见得就不是“福分”。
我爹的一个老领导,当年清华大学毕业,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带着上海的妻子流落到我们这里,混个正处职退休,三个孩子各个都是学霸前后出国留学定居美国,这位老领导刚退休的时候还能两三年去次美国,英语沟通也无障碍,后来慢慢身体就不行了受不了长途飞行,三个子女也忙于工作生活无暇回国。老领导八十大寿的时候,二儿子代表其他两个兄弟回来了,寿宴散后,拉住我爸他们几个曾经受过这位老领导提携之恩的人,说父母年纪大了万一那天老人家意外,他们三兄弟都在国外赶不回来就拜托我爸他们全权做主,然后给他们鞠了一躬。老领导先驾鹤西游的,我爸他们一顿张罗等他家三个儿子赶回来已经是第三天就等他们回来看一眼然后火化了。老太太是疫情期间去世的,从葬礼到最后入土为安,三个子女都没能来看一眼。
今天老龄化社会,很多问题又重新暴露出来了,比如有的老人就觉得子女没什么出息也是有福分的事情。
今天听起来好像有点离经叛道,不可思议,其实这种观念在几十年以前一直都是个主流心态,尤其是在农村没有多少人希望子女有出息。
今天把孩子捧在手心里面,拼命的报补习班,从小学就各种方式折腾,好像一定要子女成龙成凤,以前都是各安天命随他去。
子女少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少就拼命的折腾这一个孩子,以前的孩子多,没什么好折腾的。
以前大部分人在农村,农村父母的想法嘴上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是这么一种思想,不需要孩子有出息,长大了快快的去上班,打工挣钱给家里用,老了来伺候老人,顺便把家里这点土地房子继承下来。
今天的人当然是不可接受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不希望孩子上大学,不希望孩子出远门,不希望孩子有出息,就希望孩子给他养老送终,但确确实实以前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不承认不行。
今天又重新得面对这个问题,就是子女成龙成凤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就是孩子多才能解决,三个孩子有一个有出息就可以了,剩下两个在身边养老送终,这就是一个最佳的状态了,但是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矛盾就比较激烈,以前鼓吹社会给你养老,现在看来社会养不了老。
很多问题以前历史上都存在的,而且是很普遍的,只是今天的人比较好奇,在短暂的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经历了太多极端的事情,对人的思想冲击是比较大,但是问题最终还是存在的,养老的问题还是要彻彻底底去面对的,要不要孩子有出息摆在桌面上来谈就是很残酷的,因为以前的人是只做不说的。
高赞说得一点没错。。指出了一条客观真理。。。
那就是,任何“联系”,如果距离过远,就容易断掉。。。
此处的“联系”包括亲人/配偶/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个人的行为习惯、包括个人精神上对某人/事/物(甚至某概念)的依恋依赖
此处的“距离”包括物理上的、社会上的、精神上的。。。
——所以减肥的时候把习惯吃的零食拿远很有用,需要专心工作的时候把手机拿远很有用——物理距离;
——所以青春期爱得不行的书长大了看觉得尴尬——精神距离
——所以“特出息”和“没出息”的朋友会渐行渐远,甚至恋情都容易失去平衡、出问题——社会+精神距离
——所以异地恋容易分手,所以相隔千里的亲情也容易变淡甚至断掉——物理+精神距离
……说到底,所有这些“联系”,都是各种条件相互维持出来的一个稳态,不完全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哪一天稳态被破坏了(不管是一记重击的还是渐行渐远的),联系也就消散了。。。
至于维稳是不是一等一重要的事,保持住这些联系是不是一等一重要的事,那就真是苦乐自知了。。。所以最终这个问题其实变成了:【对你来说,什么是幸福?通往你要的幸福的路在哪里?】
*最近颇有感触
跑个题,感觉这也解释了“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个命题
唯独“自我”,你是没法通过时间、空间、精神、社会地位等等各种【距离】,来逃开的。这个距离你永远拉不开(至少在这些显而易见可操作的维度。修行人士可能有另外的看法,那是另外的事)。不管过了多久、走了多远、精神世界发生多大改变、社会身份发生几次迭代,“你”永远是“你”,这东西如影随形。。
是呀,现实就是这样。孩子越优秀,离父母越远。
父母总会老去,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孩子上完大学,要么工作,考硕考博,或者出国留学,最终都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在外打拼。要么留到国外,要么留到大城市。
总之,指望优秀孩子养老不太可能了,他们忙于自我成长,拓宽自己的边界。当然,这也是家长的慰藉,毕竟孩子光芒四射,也是做父母的一种荣耀。
倒是那些一般化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一般化,没考上好的大学,通过父母的人脉,找到了接收单位,有的就在父母所在的单位扎根落脚,最后留在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
孩子往往离父母近,还能时不时的照应父母,最起码父母有事的时候,打个电话,他一脚油就到了到你身边了。那些优秀的孩子不是在大城市就是在国外,父母既怕麻烦孩子,也心疼高额的路费,多半能忍就忍,能扛就扛 。
正如有的父母说,“哎呀,孩子一长大,翅膀硬了,都跟飞出去的鸟儿一样,不回来了。”普通孩子虽然没有人家孩子前程远大,到底还是在家跟前儿,还可以相互有个照应,有个念想 。
凡事总有两面,如果孩子不优秀,他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即使在父母身边,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啃老 。当父母的能怎么办,只能一边抱怨一边接济。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既然你把孩子培养成了鹰,就该放手,让他搏击长空。假如他只能拥有平凡人生,那也坦然接受他的平庸 ,暗自窃喜自己拥有的福分,至少这个孩子还能在你身边。
有出息,但没有那么有出息。如果真的那么有出息,就把父母也带在身边了,反正家里房子大。就像我的朋友
@墨溪野老
一样,这么多年了,不管他到哪里,父母总是被他带在身边。
大部分有出息,就是读个不错的大学,去大城市或者国外买房定居。 前者掏空父母养老钱,过年带着孙子孙女买一大堆有的没的回老家,享受一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的感觉”,还要哄着老婆克服一下老家的种种不便。 至于去了国外,更是不再回来了,越洋电话里让孩子喊一声“爷爷奶奶”,就以为父母“老怀弥慰”了。 实际上父母就是夜夜孤灯,混吃等死罢了。
所谓没出息,无非是读书不行,在大城市里卷不赢,只好留在父母身边。条件好的托点关系弄个差事,没条件的就打打工,开个小店。就算出远门打工,反正是落不了户,最后还是得回来相亲成家。 父母磨破了嘴,操碎了心,操心他学习,工作,结婚,动不动气个半死。结完婚还得给他带孩子,和儿媳妇斗智斗勇。 但说到底,这还是个在身边的大活人,每天早出晚归总能看得见摸得着。你叫他办点什么事总能帮你办了,你有个头疼脑热,让他带你去医院,这里那里扫码,挂号拿药跑上跑下,他也老老实实给你弄了。 等他有了孩子,每天还有个小家伙闹腾个不停,一会儿的安静也没有,但总比寂静枯坐,不知道干什么的好。
有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大部分人老了之后,对世俗的享乐,是没有那个心气也没有那个力量的。他们也没有牛顿爵士那种文化底蕴可以一心扑在精神世界里。唯一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慰藉的就是家人的陪伴。前几天有个新闻,有个老太太说孩子哪怕在外面挣五个亿,也不如给他们生个孙子有出息。这话听着夸张,但对他们却是事实。五个亿拿在手里,他们也不知道做什么,有个小孙子环绕膝下,笑笑闹闹,那却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和希望。
题中的没出息:子女普通本科毕业,在老家上岸公务员/事业编,与门当户对的对象结婚,收入在当地属于中上层,车房都有,事业上不上不下,两代人住得近方便照应,子女不需要到一线城市背负房贷打拼。
实际的没出息:子女垃圾专科毕业,没工作在家啃老,整日游手好闲,时不时惹出一些事端还需要家人找关系摆平,工作需要家人托关系安排。
题中的有出息:子女985/211高校毕业,进入一二线城市做白(she)领(chu),掏空两代人积蓄上车刚需房。子女因为工作繁忙连通电话的机会都没有,除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外,平时都见不到子女。偶尔去大城市看望孩子,发现市值500万元的二线城市住房居然只是三室两厅的户型,住下两代人都觉得膈应,两代人“因房返贫”。
上海一大堆有出息的子女,
把老父母的房子一卖,人往养老院一扔,
拿着卖房的钱移民美丽国再也不回来了。
这话的不能说全错,但确实说出来情商比较低。
为什么呢?因为这话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占了便宜还骂街”两头得罪的便宜话。
你家孩子出息了,考985了,出国留学了,当大官赚大钱了,留大城市或者海外了,最后你跟我来一句真羡慕你,子女都在身边,有时候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
相当于打麻将时对对家大妈说:
“真羡慕你,老公ED是一种福报”。
你自己是嘴上痛快了,但觉得人家能高兴么?
而且这话其实挺双标的,尤其在多子女家庭的老人嘴里,对外是炫耀,对内是cpu。
你想想,一家三四个儿女,有的混得好在大城市,每年各种大红包包着,各种旅游药费花着,唯一缺点就是有个头疼脑热半夜不舒服不能床前伺候。
然后老人依然能嘴一歪:“有时候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分,太有出息的咱关键时候指望不上。”
等于是平时没这些的时候的孝顺全盘否定了,你不坐飞机打高铁回来伺候就是指望不上。
那以前孩子努力考第一的时候,努力工作上求上进的时候,也没见不满意不舒服啊?
怎么到老了就只剩下床前尽孝一个保姆c位了?
爽的时候你咋不抱怨呢?
红包吐出来,旅游年卡退回来。
再一个,大家都是一个院子生活的,你家混得好,发朋友圈跳广场舞炫耀我家没说啥。
结果到你老了,孤独寂寞了,突然开始反过来装弱势群体了,羡慕我家小子在小县城拿3000块工资但单位送米送油能每周家里吃饭有个烟火气了?
咱就是说,那真跟您换,您换么?
不就是图个嘴上便宜。
甘蔗都没有两头甜呢。
该你吃肉就好好吃肉,该你挨打你也别吭气喊疼。
都是公平的好吗?别搞得好像自己是个思想家,一天一个顿悟。
啥都让你想明白了,思想境界太高了,别人就只能啊对对对了。


2022年底那轮疫情带走了不少退休职工。单位派去家里送慰问金。但凡是孩子念书厉害出国留京没在家的,家里陈设老旧,老年生活看上去就不咋地。
孩子在身边的,高低电视机是液晶的,手机是智能的,地板看上去是每天有人拖过的。
这就是生活品质的区别了。
人老了,是非常期望子女在身边陪伴和照顾的。儿孙绕膝,其乐融融,这种天伦之乐,是每个老人都希望拥有的。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总是有些老人或抱或牵着小孩在外玩耍。虽然他们总是大呼小叫,嘴里埋怨着小孩不听话,总是调皮捣蛋。只要你招呼他一声,就会立即与你搭话,诉说着带孩子的辛苦与不得已。但你却能明显的感觉得到,这些老人是幸福的,从他们眉开眼笑的表情中,从他们屁颠屁颠的跟着孩子后面的蹒跚脚步里,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满足。但也有一些老人,背着双手,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人家逗小孩玩,满眼的羡幕,徜你不经意的向他们瞥上一眼,被他们发现了,他们会立即恢复若无其事的样子。人呀,总是在做着自已希冀的亊情,忙来忙去,最终却发现自已年青时所有的努力,到头来却都不是自已想要的结果。
父愿子成龙。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是绞尽脑汁的为孩子的成长想办法。挑选学校,上补习班,特长班,辅导孩子做作业等等,无一不是把这些当作比上班还重要的事情来干的。往往老师的一个电话,一句口信,会令人放下手中正在忙着的事,风急火燎的往学校赶。有一句话是深深的嵌进了骨子里,那就是再苦也不要苦了孩子,别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只要能够想到办法,都会尽量让孩子进到最好的学校的。孩子每起得一点成绩,做父母的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曾经在工地上遇到这样一家人家。老夫妻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那个时候都上了名牌大学。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美国留学且已成家立业,三儿子还在国内读研。俩位老人说起三个儿子读书时,话里话外,无不透着骄傲和自豪。总是滔滔不绝的讲他们那时的困难处镜以及孩子们的懂事。旁边的邻里也时不时地插一俩句话佐证,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说他们老俩口现在是享福了,钱也用不完之类的话。但这俩位老人,我们在干那个工地的日子里,我们看见他们的是每天上自已的菜园子,要么是早晚在我们施工的现场逛逛。有时候,也会陪着邻家老人逗逗孩子,会伸手去摸摸孩子,但那摸的摸样,是小心又小心的,生怕弄得孩子不高兴,要是会惹得人家大人不高兴了,是有口说不出的难受,只得回到家里生闷气了。要说这俩位老人成不成功,那肯定是成功的,要问他们的子女出息不出息,在地方上也是很有出息的。只不过,生活的苦与甜,是只有他们自已知道。我们在那里干了半年多,这俩位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在美国的两个儿子户口还在国内,他们还会回来的,在国内的这个儿子,是不同意他再去国外了。
有时候,我和同亊们也会聊到这俩位老人。会讲起老人为什么念叨着两个孩子会回来的话。我们厨房的老彭师傅是这样说的。老伙计,孩子能考上名校当然好,很风光。但孩子出去了,就有他自已的一摊子亊,因为他回来不了了。在外有各种负担,也顾不了老家了。他们会记得父母,但记得又怎样?一年到头,就能见个次把两次,这还算是有良心的。老彭还说,老人念叨着两个儿子会回来,也只不过是自已想想而已,不信的话,再过几年来看,保管没回来。其实,孩子要是不会读书,成绩不咋的,很可能就和他的邻居一样,会在他们的老房子里结婚生子。俩老人也就没有现在的孤独了。老彭是个社会阅历非常丰富的人,是经过了生死,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老兵。他说他的儿子读书时是个刺头,成绩不好还经常惹亊。好在他的战友在政法部门的多,帮了他不少,故他儿子没进号子里面去。但现在好了,他儿子已成家,他战友安排他儿子两夫妻在他们的农庄上班。孙子在幼儿园,由他老婆接送。他自已闲得无聊,就出来做点事,至于钱,他说他够用。我们也知道,国家给他们这些为国拼过命的人的待遇也不低。
其实,人性是相通的。人人都努力培养自已的孩子,希望自已的孩子有出息,这是做人的责任。子女孝敬父母,也是应尽的义务。孩子们出息了,出去了,但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已的工作和生活回来照顾老人。这并不是他们不孝,是社会逼迫这样做的。论到对父母的孝顺,在家的孩子,即当年那些没出息的孩子,是给父母带来的欢乐更多的。所以,父母享他们的福更多。当真是人不到一定的年龄,是感受不到幸福是从那里来的。这也是社会的一种毛病,治这个病的良方,还得全社会的人去努力寻找!
…………………………………………………
感谢知友们的点赞和评论。现实社会中,确实有许多孤独的老人生活在老家,他们把自已优秀的子女培养成了材,放飞到了发达的城市或者是国外。这些孩子和老人,其实在经济上都优于一般人,但这些人心中的挂念却丝毫不比一般人轻松。国外的我们管不了,但国内的,是应有办法可想的。所以,我说这是一个社会病,治病的良方要集全社会的力量才行。
守家在地,小富则安,老婆孩子热炕头,都是一个朝代发展到稳定阶段的标志。
人们不再金戈铁马,不再开疆拓土,不再壮怀激烈。
普通人已经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财富,也没有阶级提升的可能。
所以就有了四世同堂的追求。
当年祁老太爷就是这么追求的,他的经验是只要有三个月的咸菜就能把一切事熬过去。
人是渺小的,是被时代左右的,命运更是随机的。
我一直信仰概率,认为一个人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提高概率而已。
你说的没出息:有谋生技能,没有大富大贵,能够照顾一家老小。
实际的没出息:朝不保夕,有不良嗜好,指着父母归西,继承家产,再快活几年。
没有人会指望着子女没出息,如果子女一生下来,就盼着子女没出息,活该被骂“老不死的”。
现实是,即便父母倾尽全力帮助子女,子女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和大部分人一样。于是父母这么安慰自己,子承膝下,也是一种福分。
实际上,子承膝下的福分,也不是随处可见的,于是,这种福分的现实意义,就更浓厚了。
私以为不必解读偏了,题主的问题还是比较严谨的。
「有些人」,而非所有。「老了发现」,而不是一直以为。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考虑两个点。
老人只希望子女健康平安。日子过得去就行,而不用为了事业疲于奔命,每天身心俱疲。老人需要子女更多的陪伴,需要「常回家看看」。种种原因,我已经快四年没见到我的父母了,我叔叔家每到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全都聚到家里。现在想想,我的生活似乎并没有比他们滋润了多少,而我的父母每年都要在那些重要的日子里承受孤独的考验。
有出息的人,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身体健康是一种考验,对家庭幸福也是一种冲击。
有时候想想,日子过的平淡些,做个平凡的普通人,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似乎也不错。
年轻人「在打拼自己的事业,在让自己有出息」的时候,父母正在一天天地变老。
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同,这既是一种选择,也需要一种平衡。也不能否认有些人出息了,父母也过上了好日子,皆大欢喜。但是当你意识到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时候,当你看着两鬓斑白的父母忽然想起那首「时间都去哪了」的时候,你可曾若有所思呢?
感谢您的阅读。愿天下老人皆安好。
我有个朋友也这么说。
她的条件是,深二代,深职院毕业,父母安排深圳工作,家有多套房,老公也是深二代,两人和父母住一个小区,真正一碗汤的距离。
而她那些有出息的同学,要么出国定居要么上交国家。
对我来说,如果我没出息,出路就是大专毕业,回老家18线小城市找一个3000工资的工作(我父母城市打零工),父母需要钱的时候哭着拿不出来。
比如我高中同学,父亲癌症他选择了放弃,我分享在知乎,很多人都说放弃的对,毕竟癌症了也活不了多久。我不知道你看了啥感觉,我看了寒意从脚底升起。
所以,题主说的没出息,是哪种情况呢?
是我朋友这种还是我列举的这种呢?
原来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啊
虽然他无能无耻挣不到钱没啥出息,但是他豁达,他让癌症的父亲没有受病痛之苦,让他赶紧走了。
行吧,你们逻辑自洽了。
我记得我分享过一个案例,我学长花费200多万给他母亲治病,他母亲要去美国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说的是,那是父母,你就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也要尽孝,现在怎么换了说法了?
这孝,只给有钱人准备的吗?
一个同事的女儿就是这样,她女儿是斯坦福的,当她女儿出国留学快毕业的时候,还一直跟我念叨说她女儿就快毕业了,终于不用再忍受相思之苦。
因为有时候孩子为了省钱两年才回来一次,正当她期盼孩子毕业后就可以在身边工作的时候。她女儿在毕业的时候突然带回一个外国的男朋友,打得我同事手足无措,说要跟她结婚并且打算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她的美梦就破灭了。
自从她女儿嫁到美国后,我这个同事变得郁郁寡欢,再也不会对我当成女儿一样嘘寒问短了,以前骄傲的眼神再也看不到了。
当她的女儿执意要嫁到美国的时候,她就大病一场,不注意保暖,一不小心,就得了支气管炎和肺炎。
由于这个病不算很严重,就只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全程只有我们同事去照顾和探望,她女儿也知道这事,无奈路途遥远,这种病她也不会特意赶回来,只能在电话里问候。
另一个一直忙里忙外,热心的同事吐槽说,我们这些同事反而更像她女儿,这些年她有什么不舒服忙里忙外就我们,这几年过年陪她过年也是我们。
她女儿移民,还没退休的她起码有十多年要我们陪着,如果她不想移民,下辈子就可能只有我们多年同事照顾了。
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那个送水果店老板房子的新闻,如果我这个同事一直照顾她到老,其实家里那套房子送给这个同事也无妨,就不知道那个女儿以后回来会不会争这个房产?因为她才是这个房产的唯一继承人啊。
她病后就只看到她那空洞的眼神,整个人的神采全无了,因为女儿跟她大吵一顿之后还是执意坚持要嫁到美国,还劝她妈退休后可以把国内的房子卖了,早点退休,退休到美国那里享受清福,可是离这个退休时间还有很多年,剩下的日子就只有一个老阿姨自己扛了。
我不知道她退休后会不会跟着女儿一起移民到中国。但她跟我说过,她去过一次,在那个没有朋友,没有亲戚,没有熟悉的面孔的国外她一刻都不想呆太久,更不想死在那个地方,更不想把房子卖了,一卖,她的家就没有了。
虽然她的女儿答应在她退休前,婚后会一年回来一次中国看她的,希望她妈不要太想她,这个妈妈还是很不开心,因为在美国农历新年没有长假,我这个同事已经很久没跟女儿过农历新年了,以前温馨的一家三口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老人看着外面阖家团圆家庭的欢声笑语。
也许是觉得麻烦,也许是真的觉得带两个孩子麻烦,这个女儿已经有四年没有回家的,之前是因为疫情,而今年就看他们能不能回来吧。
而她女儿好歹也是名校毕业的,毕业后也没去找工作,因为在美国是没有公公婆婆带孩子的,只能自己带,她世界名校毕业的女儿就在美国带了好几年的孩子,现在都不知道有没有去找工作。
以前觉得坐飞机方便,距离很近,现在觉得,他们距离已经拉了很远了。
而我,是个出息不大的女儿,只是一个破大学的大学老师。
出不了国,读不了世界名校,虽然也在大城市,但是每年五一国庆过年都会回家,我爸妈也偶尔会来我这里住一下,一年见面很多次。
我这个同事一直后悔送她女儿出国,觉得她在国内清华北大复旦读,毕业后即使去北京上海深圳工作,不在广州发展。她想见女儿就去见女儿,女儿想回来就回来,也不至于四年还没回来一次。
以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是不理解我父母希望我不要嫁得太远的,觉得他们就是想束缚我,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将感情寄托在别人身上。
我要自由,我要独立,我要远走高飞。
直到我现在成为了母亲,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才真正明白了她,我也不希望我女儿嫁得太远,佛山东莞深圳离广州不远的都可以接受,就是不能嫁得太远。
不是因为要你养老,而是因为爱你,想多看你几眼,不是因为要束缚你,而是想以后能及时保护你。不是因为要剥夺你的自由,而是因为你是我此生除了配偶之外最爱的人之一。
所以,有点小出息的最多也就在北上广深扎根,太出息的儿女离你会很远很远。
阿Q呗。
各国的“传统故事”都爱讲地主家的傻少爷如何被聪明的长工儿子戏耍。有钱人家的女儿又丑又懒,贫穷的女孩子漂亮还能干。(变体是继母的女儿吃好喝好但是没出息;没娘的孩子最后得好报)。
之前还流行过女孩子一心读书赚钱,最后蹉跎青春,独自守着空房子,看隔壁初中辍学的二花搂着丈夫儿子(必须是儿子哈),羡慕后悔得哭。
对一般中年人,老年人来说,孩子念书不好,工作一般,孙辈也没啥前途。这时候,YY一个高知富豪因为独子哈佛毕业后,在美国工作生子,没有经常回家看他,他吃不上热饭、穿不上新衣、有病没人管、死了没人埋,是不是感觉好多了?
替孩子攒首付、还贷款、带孙子的动力更足了呢。
因为“六个钱包陷阱”是专门面向“所谓有出息”的年轻人的父母的的收割方式。
老了才发现,已经是出了名的蠢蛋了。
聪明的早在孩子成年时就开始给子女设限、确保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内了。
真是学坏都比别人学得慢,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好不成,坏不就,不如还是踏踏实实做个普通人吧。不要玩这些既得罪孩子,又坑了自己的小机灵了。
做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一边压制子女,一边又避免因为子女无能而导致自己被周遭的人打压到死,这种高难度操作,不是这种庸人能够玩的转的。年纪大了,还是讲点良心好过。
那我身边没出息的可太多了。随便举个例子吧。
先说个背景。我家那里对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男性,信奉两条路:要么好好考学,学习不中用就去当兵。女性的话当然就是好好考学或者找个好婆家。如果这两种你都走不了,那就泥坑里躺着吧~
一位阿姨是我妈早年的同事,她俩差不多大。阿姨有个儿子,当初上学成绩一般,按理说肯定是没出息的。鉴于我省高考之内卷,升学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于是,他便自然而然的选择了当兵。还挺好,军检合格了。这意味着他的未来有一点机会翻盘。结果,如我所说,他没出息啊,吃不了部队那个苦,当了逃兵。死活不归队,至于这么做的后果,他已经不在乎了。
再说个背景。我家那里吧,也是“到什么年龄就干什么事”,“多子多福”,“先成家后立业”,“随大流”等一系列传统观念/糟粕的示范地区。所以,他在【该结婚的年龄】便结婚了。因为【大部分人】结婚需要有房有车,所以,他便也买房买车了。当然,都是贷款。又因为【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一口气就生了俩,据说还想要第三个。
可是问题在于,他【没出息】,没学历,没能力,只能做一些临时工。他的妻子需要养两个孩子,并不能全职工作。所以,简单来说,背着车贷房贷,又有两个年龄差距不大的小孩,家里过的十分拮据。
这位阿姨按说早就该退休了。可是,她为了给儿子还贷款,六十多岁还要去大街上卖凉皮。凉皮这个东西它季节性比较强,冬天基本卖不动。一年就那几个月可以卖。而且目前小生意都不太好做,哪怕夏天也卖不出多少。冬天她就去做各种小工。儿媳妇卖炸串,但炸串准备起来特费时间,她顾了生意就顾不了孩子。所以,这位阿姨回家还要跟儿媳妇一起照顾两个小孩。
我们那这种没出息的孩子挺多的。我只要想想就觉得这种日子非常有福。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这个提问中的“没出息”,应该是有前提的: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自己有比较稳定的工作;不啃老;比较听父母的话;父母年级大了。
上次到乡下看婆婆,一群老人围着聊天,这当中的一个老太太就说过这样的话。
她有五个孩子,分别在帝都、魔都、香港、深圳、本地,除了留在本地的那个女儿是中专生,其他几个孩子的学历都是博士,以前,这个在本地的女儿,是老太太最瞧不上的,活干得最多,但是,因为婚后钱给得少等原来,经常被她妈妈嫌弃。
老太太身体好的时候,会到各个子女所在的城市去玩一玩,逛一逛,子女们也比较孝顺,这是背景。
但是,人是在慢慢变老的,终于有一天,老太太走不动了,外地的子女也不招呼她去住了,有个头疼脑热的,需要有人在身边了。
年初她阳了,发起高烧,是她在本地的女儿赶回村里,把她及时送到医院,那天,她说了一句大实话:“子女没出息,在身边也是福气。”
中国的绝大部分人生活在一线城市以下的地方,在众人口中有出息的人,这一部分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
人老了,看个病,做个检查,需要子女签字;需要子女的时候,子女在同一个地方,马上会赶到身边;子女在身边,会经常回来看看父母;父母年纪大了,子女的事业大致也定型了,这就是有些老人感叹:“子女没出息也是一种福分。”的原因。
@知乎亲子
恩,没啥出息,没工作就在家啃老,一边骂老不死的一边家里打游戏。爹娘生病了没钱看,没出息的交不起医药费,旁边等着拔管子。陪伴是多的,福分?呵呵。
啊,你说的没出息是老家上公务员、主任医生啊,失敬失敬!
城市中产的出息是假出息。
互联网拿80万年薪是佼佼者了,别看知乎人均百万,现实中一个月不见得能见到一个。
就这就有出息了吗?杭州上海深圳一套房全家六口人汗流浃背。如果女方是正常人还好,要是再给你来点彩礼啥的,程序员仅剩的几根头发都要掉光。
我成都这边薪资比一线低不少,50w在我们这儿算顶薪,相亲市场乱杀的那种。然后怎么样呢?麓湖的房子都不一定买得起。
归根到底,做题家的出息根本不足以让全家人鸡犬升天,只能堪堪满足他自己和他老婆小孩。而且还没有抗风险能力,我认识的很多人在30-50w这个收入段,而他们在买完房、车之后家里几乎没有存款,一旦被裁员连自己的阶级都保不住。而且高薪的做题家很多在工科行业,这些地方一点社交价值都没有,对亲戚的帮助还不如区县公务员。后者要是家里要办点什么事情不方便,人家是真帮忙的。
这种人能给原生家庭提供多少帮助?还完房贷车贷剩的钱全给家里也就几千块,就这样还被喷成妈宝男。工作现在除了国企到处都是996,你还想着常回家看看?到时候就是父母一年到头见不到人,一年象征性的打几万块回家倒多不少,家里有点啥事靠亲戚都靠不上你。
有出息的见不了,没出息的天天见。有出息的能出钱,没出息的能出力。
钱没温度,人有温度,此事难两全。
真是这样。事实胜于雄辩,还是讲个真实事例吧。


在一个十八线的乡镇,老王家三个孩子,大毛二毛是女孩,终于迎来了三毛是男孩。
为了应母亲那句:“好好学习有出息考出去”的唠叨,大毛、二毛、三毛各自怀揣冲出家乡走向全国的梦想,头悬梁、锥刺股,百尺竿头,努力拼搏,最终一个去了县城,一个去了省城,一个进了京城。三个孩子不负众望,在当地都算有了出息。
三个孩子三个地儿,在当地可谓风光一时,老王太太每每出门碰到熟人,都因教子有方而被夸赞一番,恨不知道有没有,羡慕嫉妒是都挂在脸上了。


老王太太也常常为三个子女走出家门,去了更好的地方发展感到无比欣慰,每每骄傲自豪得睡梦中都能乐出声。
老王太太和老伴儿,想去谁家抬腿就走,呆够了在去另一家,三个子女三个地儿,成了左邻右舍羡慕的“飞人”。
时光飞逝,岁月留痕。近年来老王太太明显感觉自己腿脚不利落,老伴儿又患了糖尿病,不怎么东奔西走了,每逢年节都是儿女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的赶回来。


控制疫情那几年,老俩口更是深切感受到子女不在身边的不便,有个头疼脑热,大事小情,子女都干着急帮不上忙。
老俩口感受孤独的同时,也不无感叹:我这都是给国家培养的人才啊!看看邻居家有事,儿女都随时飞奔而来,洗衣做饭,端茶送药,好不热闹。
正如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剧情一样,所谓没出息的子女都是来尽孝的,子女没出息是家长都福气。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像变色龙一样,没有自己的本命颜色。
他们变色的规则,就是把跟自己有关的所有事务,都永远解释成“对自己好的”。
全自动自媚NPC。
这样,他们永远不用面对真相、责任、利他和成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情感天地 最新文章
社会整体不婚不育对男性伤害大还是对女性伤
占有欲过强是什么体验?
一批单身女性正在「捡漏」买房,现象背后反
为什么有些人老了发现「子女没出息是一种福
你身边有出轨的人吗?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出轨
男生的暗恋是什么样的?
有网友表示,自己在县城 4 年相亲 189 次,
哪一刻让你终于意识到了和对方是两个世界的
博士真的很在乎女朋友的学历吗?
长辈的什么行为让你感到窒息?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5-20 22:54:43  更:2024-07-31 11:13:50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