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徐洁分享的「原生家庭概念在当下被放大是社会的进步」? -> 正文阅读

[心理咨询]如何理解心理学教授徐洁分享的「原生家庭概念在当下被放大是社会的进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近日,由知乎心理X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X新京报主办的「2023 心理有答案」线下沙龙,在北京朗园 station 单向空间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我去年终于帮某个男生介绍对象成功了。
一共给他介绍了3个。
第一个是6年前。
也就是他在我这整整挂了6年。
但这六年他始终和我保持互动,经常来我这玩。我可以说是看着他从24岁到30岁的。
他性格尤其脾气非常好,人品做人没有任何问题,身边朋友没一个说他不好的。
个人条件也优秀,也争气,又踩了一个小风口,别看只有30岁,事业整得风生水起,一年稳定收入接近百万。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时间宽裕,喜欢旅游。他的朋友圈,几乎都是他和妈妈的合照。
大家看出来了吧,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妈宝”。
因为父母离异,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我经常劝他,尽量朋友圈不要放那么多“母子”合影,你就差把“妈宝男”人设写脸上了。
“男大当避母”,你看你拍照,阿姨挽着你的胳膊,你不觉得怪怪的吗?
另外,友情提示,以后谈恋爱的时候,千万不要动不动“我妈说”。
我见过的案例多,我理解你原生家庭,理解你和阿姨的感情。但是人家女生没经验不理解,也没有义务为你的原生家庭习惯买单,所以你必须自己独立起来啊。
他把我说的话当耳旁风。还是那样我行我素,朋友圈都是他们娘俩母子亲子照。
之前帮他介绍第二个女生,综合条件远远不如他,女生工资小几千块钱,优点就是性格好脾气好。
在一起的时候,男生也是各种给她花血本投入,也是奔着结婚目的谈的。
本以为她可以看在男方条件好的基础上能忍受。但是谈了8个月还是散了。
女生给我反馈了信息。
女生都是敏感的,自己在男人心中的地位她感受的出来,她可以忍受在他母亲后面,但是不能忍受不如母亲地位的百分之一。
他动不动就说自己母亲带大不容易,为了母亲死都愿意。有一次,他们正在约会,给他母亲汇报工作,得知今天他母亲晚饭不想吃。他立刻回家接她母亲去,他母亲说就吃烩面吧,然后女生尴尬的跟着他娘俩选了一家羊肉烩面馆。。。
以上案例很多。
最终分道扬镳。
一晃眼,6年了。
去年的时候,他终于开始正视自己原生家庭这个影响了。或许自己不对。
因为这6年,他谈了不下100个。总是最后失败。
一个女生说“妈宝”是缺点可以是利益相关,自己不以为然,但是100个女生说是缺点,结合身边人都如此劝,那就应该考虑自己反思了。
他开始正视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也明白原生家庭影响了自己的观念。
去年果断开始先搬出来自己住了,开始独立起来,他也不再每天给母亲请安汇报工作了,也再没晒过亲子照了。
因为明白了这些,去年给他匹配了一个大学老师,没多久就很顺利的领证了。
他给我说,他母亲现在一个人过得很好,老人家自己和她的同龄朋友一起旅游一起锻炼身体了,想吃饭就吃饭,想睡懒觉就睡懒觉,生活状态、面容气色都更好了。
他告诉我,自己突然发现,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妈宝”都是自我感动,所谓的孝顺不是感动母亲的,而是从头到尾感动自己的。。。
唏嘘不已。
最后,男人可以“孝”不能“顺”,千万不要受原生家庭影响整个妈宝性格,真是太影响找对象了!!!
别笑,妈宝女也一样。
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无形”的行囊,我们和这个行囊是一个整体,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出厂设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感受不到那个行囊的存在,因为完全没有异物感,它就是我们身心的一部分。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各大媒体、网络上以及周围有很多人都在讨论那个如影随形的“行囊”,有人释然、有人激动、有人愤怒、有人哀怨、有人想与之决裂……
走在路上晃晃悠悠的你,也对背在身上的“它”产生了兴趣,想当然的认为可能就是它影响了自己的平衡。于是,你想把它取下来好好探个究竟,但各种尝试却都取不下来。
好奇心愈发强烈。
偶然在某一个夜晚,你惊喜的发现这个行囊就摆在面前,你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特别像小时候用过的书包的材质,触感是如此的熟悉,环顾四周也有些熟悉,原来这是在梦境里。
每当你跟随着潜意识流动,你似乎都能从那个比你还了解自己的行囊中发现一些线索。
就如心理学教授徐洁所分享的,
于个人而言,这是自我分化的意识觉醒,是曾经未完成的一部分自我发展的延续。
每一次的探“囊”取物都是「今天的你」与「过去的你」之间的一场心灵对话,你越发深入的开始了解那个你不知道的自己。
于社会而言,原生家庭概念能被越来越广泛的讨论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它唤醒了更多人以独立个体的视角去看向原生家庭。
被打了聚光灯、被放大的原生家庭概念,也由此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很多人开始把自己所有的不是那么好的部分归因于原生家庭,他们带着行囊和自己发现的一些证据,去与父母对质,向父母问责。
他们或想让父母道歉,或想改变父母,或想让父母担下一切过去的责任,以此来降低自己内在的纷扰。
面对儿女的愤怒,父母无从辩驳、也无法改变过往,只有默默扛下所有。
从这个角度看,原生家庭无疑是一把好“锅”。
然而,锅也有人背了,你却还是那个你,那个觉得自己不够好、满身疮痍的你。
如果你想改变,就还得靠自己,去转换一个姿态看原生家庭,不是问责,而是从更大的系统去理解原生家庭,去了解父母/祖辈的故事。
也许,你会释然的发现,你想控诉的他们那些不好、那些没做到,其实只是因为当时的他们没有能力做到。
徐洁教授在分享中也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的自我发展思维:
作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我们应该收回一些对父母的期待,更多转移为对自己的期待,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为自己设定合理的任务,达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目标!
或许,对原生家庭概念探讨的意义、对原厂设置溯源探索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分化意识的觉醒,更在于成年人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新一代子女养育方式的觉醒。
而个体意识的进化,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
@知乎心理
@知乎情感君
我是不惑少女杉,很高兴在知乎遇见你,期待你的点赞关注与互动^_^
我算是原生家庭特别差的那种孩子,而且因为自己不忌讳谈论这个话题,现在在家族里,已经算是人尽皆知的典型案例了。
我妈有严重的自恋人格障碍,喜欢PUA,擅长虐待,只要进了我娘家门的,无论人还是动物,一律虐待,我爸、我、我老公、狗,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我爸从小不受父母喜欢,被家里人边缘化,被父母和兄弟姐妹轮番挨打挨骂,和我妈结婚,住的是我妈的房子,所以被我妈虐待也是尽可能地忍耐,看到我妈虐待我也一言不发,就让我将来尽早离家。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我也不会去主动学习心理学,也不会去看书专项学习和研究母女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此特别推荐一本书给被母亲长期虐待的女儿们看:《母爱的羁绊》,这本书是我在治疗原生家庭创伤领域里,最具备“靶向药”特质的,如果看了以后还能运用在生活中,那摆脱原生家庭的操控是指日可待的,恢复精神正常也不是特别费钱,起码比持续看心理咨询师便宜多了吧。
我和父母、原生家族已经进行了八年比较坚定的切割,拉黑微信、不接电话、没有短信沟通,即使我妈来我家敲门,我也不会开门,老公在家就由老公接待,老公不在家我就让她敲门去,敲半小时也不会开,还写了大字报贴在楼道里,让邻居都别给我妈开楼下大门,现在我妈都学会像贼一样,尾随同一楼的邻居进楼了,因为没有邻居会给她开门,大家都知道这人不正常。
但是像我妈这样的人格障碍者,在我父母家族里不是独立存在的,两边都有好几个类似的,要不说精神病不会以单数出现在族谱里呢,那是真的。
所以,在我父母家族里,都是有一定虐待孩子倾向的父母相互看来,他们虐待孩子的行为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都是孩子的问题:不孝顺、白眼狼,还不如死了,养了也是白养,生孩子是世界上最失败的投资,这样的话他们张口就来,还都觉得自己对孩子可好了,他们惺惺相惜,抱团取暖,根本不会忏悔,更别提改正。
如果不认清这种现实,作为孩子,我会一直被困在:父母为什么不爱我,是我还不够优秀吗?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吗……的问题里反复兜圈子,但是,现在,学习了心理学,我不这么想了。
就算了解到父母的成长经历,也不代表父母就有权利虐待我。
我没有做错。
父母不爱我,不是因为我不够好。
承认父母不爱自己,就等于赢了一半。
能够坦荡地说出原生家庭创伤,就可以获得大量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安慰,而不是那些不痛不痒的问一句:“你应该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亲生的。”
我已经被成千上万的人问过这个问题了。
就算我是亲生的,我也被虐待了。
就算我不是亲生的,难道虐待就合理了?
这都不对。
中国至今为止,父母打、骂、过度控制、虐待(孩子生病受伤了不让她看病,不是看不起病,就是不让看,爱看孩子受罪。给孩子吃馊臭的食物。不给孩子穿暖和衣服。不给孩子开空调、用暖气。等等)孩子,都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
既不会被剥夺抚养权,因为政府也养不起。
也不会被罚款、拘留、坐牢。
就这样,进一步助长了不正常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嚣张气焰。
反正都没后果,何须忌惮。
所以治疗原生家庭创伤,只能靠社会、舆论、影视剧、短视频等推波助澜地放大,才有希望震慑住这些肆无忌惮的父母。
让他们知道虐待孩子,虽然不用坐牢,但一样会让自己晚年过得极其凄惨悲凉。
「放大」这个词,就像一个显微镜,我们通过显微镜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今天的我」和「我的过去」之间的联系。
这一联系,说到底,是“我”对“我的家庭”的「觉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关于原生家庭创伤咨询,有一类情况叫做“原生家庭创伤的代际遗传”,这类来访者起初都不会觉察到问题的根源是“关于童年的经历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
曾有一次咨询,原以为这是一场“青少年叛逆期心理问题”的疏导,后来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来访的童年创伤带来的“控制欲”。
这位来访者因为与孩子关系恶化,甚至发展到每天都在爆发激烈的争吵,来访想要让孩子通过咨询,变得懂事听话。
几次咨询后,这位来访发现,对比起孩子,更需要咨询的是她自己,因为她意识到,有一些被刻意以往的回忆在悄然苏醒,冲击着她的内心。
那一天我们围绕着“控制欲”展开了问题根源的追溯。
我:
“不知道当我们再次谈起“控制”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呢?或者会联想到什么呢?“
来访:
”我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摆脱了那些人、那些事情、那些场景对我的影响。可当你在上一次提到“控制”这个词时,我发现自己似乎也在做着自己都“厌恶”的行为。”
控制这个词,像一个开关,勾起了来访对于她母亲的一些灰色的童年记忆。
她回想起了一些刺耳的话语、压抑的贬低以及冰冷的怒责,都赤裸裸地印刻在记忆深处,形成了童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整天像个疯子一样,身上弄那么脏!不要靠过来,把我衣服都弄脏了!滚远点!”
“谁像你这个贱样,又笨又懒,连个拼音都不会写吗?”
“都这么大了,还不会做家务?我看以后长大了谁敢娶你!”
这位来访认为,只要不去回忆起这些桥段,不与“他们”接触,就不会被原生家庭创伤所影响。
未曾料想,“回忆”以另外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形成了“创伤的代际遗传”。
她不知道过去那些伤害带来的影响可能仍然在潜意识中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消失,可能只是另一种“压抑“。
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强调「觉察」的原因,觉察这个词在心理学里十分重要,因为解决任何的心理问题,第一步永远是觉察,没有觉察的心理治疗一定都是无效的。
只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解决进步。
所以,当越来越多人透过“原生家庭”的显微镜,开始在自己的回忆寻找创伤时,我想,这就是徐洁教授如此乐观地说“原生家庭概念被放大,就是社会的进步”的原因。
因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跳脱出单一的个人视角,从一种更庞大、全面的角度审视自身问题,进而得到更完整的理解,这就的的确确就是观念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这传达出了许多当代年轻一代的愿想——期望家庭创伤的“代际遗传”可以在我们这一代终止,给予下一代花朵更棒的成长环境。
原生家庭概念的“放大和滥用”有负面影响吗?
毋庸置疑,一定会有负面影响。
当我们拿起通过摄像头放大眼前风景,除了将景色的“部分”放大之外,其实还失去了其他部分的景色。
“原生家庭”的提出,本来是给养育者以及孩子一个看待家庭关系互动问题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视角来重新梳理问题,以此来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这几个月,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有些人会将“个人成长”的问题全盘归咎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在心理学里,除了原生家庭,其实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角度,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马斯洛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分析等等角度。
原生家庭的的确确影响着人的认知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分析心理症结,就非“原生家庭不可”。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经历了不稳定、冲突的父母关系,导致他在成年后也经历了较多的恋爱关系问题。原生家庭论可以解释这个人在恋爱关系方面的困难,因为他在早期家庭中可能没有学到健康的情感连接模式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但如果这个人同时还有遗传因素导致的焦虑倾向,他也可能出现焦虑和依赖问题,而这是原生家庭论无法解释的。
原生家庭环境只是影响个体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无法解释所有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原生家庭概念的放大,每一个人都将思考的视线聚焦于家庭,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其实是一种“决定论”的责任推脱。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这并不代表着,被原生家庭所绑定是无法逃离的命运。
至少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里会认为——尽管人会感到无助与被动,但每一个人依旧有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力量。
这或许是一种提醒——我们需要给原生家庭一个合理适当的位置,心理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多因素的结果,不能仅仅依赖于原生家庭论。
写在最后:
关于「原生家庭」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最后一个观点,就是“创伤经历不应定义我们的整个人生,不要让过去的创伤继续束缚着自己。”
成年的世界里,我们或许明白了,生活有太多的迫不得已。
但越是犹豫彷徨,越不能犹豫徘徊,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因为世界上还有一个美丽的词,叫做“超越”,请大家不要忘记它的力量。
以上。
我是心理咨询师
@争小小-争渡心理
,有任何个人成长、原生家庭创伤、恋爱婚姻、儿童青少年心理等方面的困扰,都可以私信咨询我。免费的心理评估分析(←点击预约)
徐教授的“放大”是进步的主要条件:
就是所有人都会去找自己的不如意的源头,归根结底是父母亲的不完美,然后才能奋而新生。
这就相当于说,大家在发现了家庭的不完美之后,就会自发地醒悟起来,做一个跟父母不同的人,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进步了”的定义,它是成立的!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因循守旧呢?什么都会听从父母的教诲,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或者是,父母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又怎么能够作出准确地引领。
徐教授的“原生家庭的概念”的总结,我个人认为,还是因为某些人人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被放大了。
比如:我不聪明,那是爸爸妈妈的基因不好,是我的运气不好,所以,我不聪明。
你们看:“我把自己保护的多好!”
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
所以说,这里的放大,多数都是在为自己开脱。
就连徐教授自己都想去追责妈妈,更何况我等普通人。
其实,更应该肯定的是,大家从爸爸妈妈那里得不到的东西,才是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让自己强于父母,高于父母,这才是应该值得弘扬的主题。
情绪不愉快,自己去学一些心理学,找出不愉快的根由,自己去克服它,解决它,而不是还像一个羔羊一样,咩咩地回家追根寻由;要眼睛向外,去找寻解决的办法。
只有这样子的家庭,才会越来越好!
原生家庭的概念,它的传承意义,不应该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如何的如何的如何;而应该传承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是正面地,积极地,向上探求地一种精神!
是把根扎在家里,眼睛像外,思想向上地一种探索寻求,这才是家庭应该传承的内核所在。
如果,遇到问题,一味回头向内寻找原因,那注定是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更不要期望父母还能为你做什么改变了。
父母已经老了,不拖后腿就算好的了。
这个改变的任务,只能寄托于下一代人,要做出改变的也只能是新生代的自己!
如此“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放大”的意义,才是正解!
大家就不会再想着去问责谁,而是着力于怎么样去建设一个更好的家庭。
剔除愚昧的,保留美好的,摒弃落后的,植入新鲜的,让家庭之树蓬勃,茂盛,更加地欣欣向荣。
这才算是正解!
说个例子 比较直观一些~!
当她挺着六个月的身孕,偕同丈夫出现在等候区时,很难不让人注意到她。机构助理小心翼翼地招呼她坐下,唯恐一个不小心,出了状况,实在没人承担得起。
但更吸引我目光的,其实是她那自始至终不发一语的丈夫。
进到咨询室一坐定,他们两个人之间刻意隔了个空位,分坐两边。在进行家庭会谈或伴侣咨商时,我喜欢请他们先坐,我最后才坐下。我总认为:在咨询室里,座位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包含谁与谁坐一起、两个人之间有没有空位、是否选择坐对面……等,都可能成为「关系状态」的投射。就像此刻的他们。
我看了一下会谈申请表,「想谈的议题类型」一栏里写着「婚姻关系」。
「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我边说边望向丈夫那边。
「你问她吧!」他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是她要我来的。」语气听起来颇多无奈。
「问我?那好,我想离婚。」她拉高分贝,又急又气,眼泪扑簌簌地直掉,逼得丈夫不得不出言安抚:「就跟妳说别乱生气,小心动了胎气,妳怎么都讲不听?」
没想到这一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完后,太太更火大:「你什么时候担心过我肚里的女儿?你们家眼里只有孙子,什么时候在乎过孙女?」
他们自顾自地吵了起来,我被晾在旁边好一会儿;但我也没闲着,很仔细地看着他们的对话与互动,试图厘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的确看出了点端倪。
媳妇的价值,只在肚皮
她口中所说的「你们家」,指的是她的公公、婆婆。自嫁进他们家以后,已经为他们家生了两个女儿,肚子里是第三个。她永远忘不了公婆在知道第三胎也是女孩后的反应。
「哪欸又搁系『查某囝仔』?」婆婆操着一口地道的当地土话,如是说。
每一个字都像针一般,针针刺进她的心里。但更令她心疼与不舍的,其实是两个女儿。她很担心女儿们听到这些话后,会不会就以为自己不被爱、不被疼了呢?然而,更震撼的事情还在后头。
她说,当她因连生两个女儿而开始备受冷落与冷嘲热讽,有一天,不小心从邻居那边听到,原来在她嫁入他们家之前,其实他曾有过一段婚姻,但因为女方婚后两、三年肚皮完全没有消息,后来伤痕累累地离开他们家。
「他们把媳妇当什么?生孩子的机器吗?而且还一定得生男的,否则什么都不是!」她恶狠狠地瞪了她丈夫一下。
「但最令我震惊与愤怒的,不是这个,也不是他的欺瞒,而是他冷漠的态度!他怎么可以容许他爸妈这么糟蹋他的太太、小孩,吭都不吭一声;而且我还不是第一个!」她再度激动得声泪俱下。
而他再度低头不语,像是默认了这一切。我一直以为「母凭子贵」的年代已经远离,没想到却仍如此靠近。
畏缩的小男孩
「那你们现在有什么打算?」我单刀直入地问,但她显然还在气头上,气到不想回答。他偷偷瞄了一下他太太,「她说她想离婚,但我不要。所以,她的条件就是要我一起来咨商。」
「你很在乎她,所以你就一起来了……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再看我的表现怎么样……」他的声音有些微弱。
不知怎的,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一个尚未长大的小男孩,被责备后的恐惧与退缩。差别只在于:以前责备他的,只有妈妈;现在数落他的,还有太太。以前被责备,可能是因为不听话;现在被数落,却是因为太听话。
我心中虽不免好奇「这个畏缩的小男孩,是怎么来的?」但也对这小男孩开始为了自己爱护的家人而试图改变,燃起些许希望。只是,他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巩固好不容易萌生的勇气,所以我决定帮助他们夫妻俩看见这一小步难得的跃进。
「在前段婚姻结束前,你有为你们的婚姻做了什么努力?」
面对我的问题,他尴尬地摇摇头后,羞愧地低下头。
「那这一次为什么会愿意跟太太一起来?」我再问。
「因为我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他的声音虽然依旧微弱,但我相信每个字都轻敲着太太的心坎。因为,隔周来谈时,他们之间已没有留空位。


暖心分析
在上述案例的家庭里,潜藏着两个华人家庭常见的重要议题:第一个是父权文化下「重男轻女」的现象;第二个则是亲代与子代间的「界限」过于模糊。
「子嗣」观念仍深植在许多华人家庭里,使得家族对于「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存有很高的焦虑感,导致很多家庭里生育了「七仙女」、「六朵花」(连生六、七个女孩),才得么子。这种状况,也成了华人家庭的特产。
因此,对很多女性来说,在过程中感受到的,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太太一样:大家对「肚皮」的关注,远胜过对「人」的关怀,而一个母亲的价值,竟是奠基于「有没有生儿子」。她不禁担忧起自己的女儿在这个家中能不能得到公平的爱与对待。但伴侣不闻不问,不挺、不支持的态度,成了「二度创伤」。
案例中的夫妻,看似带着第一个议题来到咨询室,后来发现:真正让妻子心寒与失望的,是丈夫的软弱与漠视,让她在这个家里看不见希望及未来。然而,在这个家庭里,除了太太与女儿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受害者。
丈夫从小在「高控制」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父母亲对于孩子的一切,虽然总是「高关怀」,却也强势介入所有大、小决定,主导孩子的一切,包含升学、就业,甚至包括婚姻、育儿教养。
高控制的父母时常打着「孝顺」的旗帜且无限上纲,让孩子以为「无条件接受一切安排,就是服膺孝道」,却忽略了从「原生家庭」到「自组家庭」,孝顺需得有适度的界限。
「孝顺」一直是华人文化推崇的美德,鲜少人说孝顺有何不妥;很多人挑选伴侣时,也很在乎对方是否孝顺,仿佛若对方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就可以预测对未来的家人、长辈也会同等照顾。问题就出在:当华人文化所推崇的「孝顺」美德,遇到同为华人家庭里常出现的「界限」问题,就容易迸出火花。很多人自小习惯将「孝顺」与「凡事依从父母」划上等号,在做决定时,也以父母的意见为依归,以为这就是孝顺。
当自己进入婚姻,组成家庭之后,却没有觉察并随之调整与修正,忽略了自己新组成的家庭也需要被考量、伴侣的声音需要被听见,导致失衡,引起伴侣与家人的不平。
如果因为「担心让父母不开心」,以至于连自组家庭里的各种大小决定(例如:买车、买房、小孩的就学选择、周末时间规划)都优先考量原生家庭父母的感受,罔顾自己伴侣的意见,这样的「孝顺」是值得被挑战的。
此时,该问自己的是: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太过黏腻?过度紧密共生?该怎么调整?以免阻碍发展健康的「自组家庭」关系。
下意识否定子女的看法是大部分父母的常态
吃饱饭拉扯大是不容易,但是适当的肯定,也会给家庭关系带来质的提升!
这句话我很认同,原生家庭(包括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决定性的。我们长大后很多性格上的缺陷、习惯甚至我们的遭遇都与我们的“原生家庭”分不开。
在研究学派上,比较有名的是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家庭系统排列”被海灵格用来揭示家庭中的真实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牵连和影响。海灵格认为,每个人都隶属于一个家庭系统,这个系统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秩序,如果这些规律和秩序被打破,就会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幸和痛苦。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海灵格发现,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和生活困境,都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人会重复他们父母或祖先的命运,有些人会为了弥补他们父母或祖先的罪过而牺牲自己,有些人会为了忠于他们父母或祖先的价值观而放弃自己的幸福。海灵格认为,这些都是一种牵连,一种对家庭系统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是无意识的,也是无效的,它不能解决家庭系统的问题,反而会加重家庭成员的负担。海灵格的方法是帮助人们认识和解除这种牵连,让他们重新拥有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和爱护他们的家庭。
此外,原生家庭里涉及的关系也很多,比如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等等。
我们缩小下“颗粒度”,以点带面,和大家延伸讲一个比较常见的原生家庭关系及他对一个人的影响:母亲和女儿的关系。
如果问你,一个女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谁?男人?不是。婆婆?也不是。很多女人最大的敌人是她妈妈。先别着急上火与反驳。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个女人这辈子受过最多的伤大部分来自自己的妈妈。因为认识婆婆的时候,你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了,她无法伤害到你的内心。但是妈妈给你带来的这个伤害是你这辈子无法逃开的,因为她从小到大都在围绕着你。


有本书叫《母爱的羁绊》,作者是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这本书就揭示了大多数女孩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书里说到和母亲的关系对我们一生都有相当大的心理影响。虽然,大多数人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但是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
想要一个无条件爱你、支持你、接纳和信任你的母亲是人之常情,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来自妈妈的爱和肯定。但往往最爱你的人,也“伤”你最深,而且她确实是无意的。
当代知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成为我自己》一书中写道他曾在梦中挥舞双臂,拼命喊叫“妈妈!妈妈!我表现得怎么样?”直到80多岁他还未与自己的母亲达成和解。连掌握了丰富心理学知识的专家都未必能放下母亲对他的羁绊,更何况连觉察都难做到的普通人呢。
大约在20年前,整个国内社会对于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是没有多大概念的;
一些成年人身上的难以解释的行为表现,只知道从自身寻找原因,却忽视了背后的家庭因素,导致很难找到真正的原因;
而在最近的20年左右时间里,社会才逐渐认识到家庭,父母对于一个人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有这样的意识转变,能认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出问题了,能看到父母身上的不足,以及知道父母的错误或者局限影响了今天的自己;
这是一个人开始主动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开始;
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是怎么来的;
这当然是社会的开放,多元和进步带来的。
然而,也要明白,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至是正负面均有的;
良好的家庭带来正向积极影响,龌龊糟糕的家庭带来悲剧和人生拉胯;
但不能过度放大家庭的影响。
这个时代又产生了一种趋势:当我们意识到父母和家庭环境对自己影响如此之大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事业失败或者学业的停滞,人际关系上的困境,都统统抛给了家庭和父母,认为是他们导致了自己的不幸;
一旦自己遭遇人生困境,就会抱怨是家庭在影响自己;
这种趋势其实就放大了原生家庭的存在,无意识中降低了个体自己的主动成长。
其实任何家庭都没有完美的;
即使是经济条件好,父母优良的家庭,也会有矛盾和负面;
可能是家庭财产纠纷,遗产分割纠纷,情感出轨纠纷,也有可能是财富的反噬带来的千金尽散;
每个家庭都有它局限的一面。
要看到原生家庭,父母,并不是自己人生的全部;
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
一个成年个体有能力解决很多矛盾,主动适应环境需要,可以自己满足自己,而不是始终期待父母来满足自己;
把力量放在自身,去思考我能做些什么;
然后把想法多付诸实践,行动越多就越能突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束缚和影响;
即使不能完全消除印迹,但至少不会深陷在原生家庭的泥潭中寸步难行。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指出,


家不仅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情感的寄托。
然而,很多家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父母的控制欲、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情感虐待等,这些问题会给家庭成员带来伤害。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它为我们提供了最初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的经验。
原生家庭也是每个人的第一个学习场所,我们在这里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个情感依托,它给予我们爱、支持和安全感,帮助我们建立情感联系和情感认知。
也是每个人的第一个性格塑造地,我们在这里受到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形成了我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原生家庭都缺少基本的教育,每个父母也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更多的是延续上一代的教育模式,以至于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未感受到原生家庭的爱和温暖,反而因此导致很多问题。
前几年热播剧《都挺好》,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情场失意的苏大强,自杀未遂,被送到警局,苏明玉在警局里直接开骂:
“你就是个窝囊废,你就不配有家,不配有儿女。”


苏大强听到这里,记忆里的苏母的形象,竟和眼前的明玉重合了,“赵美兰,你就是赵美兰。”然后晕倒被送进医院。
那一刻,明玉才意识到,“赵美兰是我妈。我居然变成了我最恨的人。”
当她对苏母越痛恨,越拼命想远离这个家,只是在不知不觉间,她也变成当初那个她最讨厌人的样子,变成了深渊,变成了狩猎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没有电视里的大团圆结局。与其责备父母、埋怨过去,不如把握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主动权,积极去改变自己。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这样的:过得不好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马东的那番提问,“好像我们长大以后所有的不顺心,改不掉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都跟原生家庭有关系?”


武志红的回答,深深戳中我的点了:
在我看来,第一个这个事很严重,
第二个我想说,我们是在找原因,但不是怪罪家庭;
第三,我们可以改变。
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出现问题背后的底层原因,并加以改变,才是核心。
最后,但愿我们都能像波杰克马男说的那句话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别懂事太早,别涉世太深,别爱的太满,别睡的太晚,别吃的太饱,别对人太好,别信的太多。
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放大,确实是社会的【觉醒】。
它代表了人们已经整体觉醒,深刻的知道“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文化,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等家庭因素对人成长的深度影响。
但我认为如果要说是社会的【进步】,原生家庭的概念必须是用在指导对下一代的影响和教育上,而不是用在指责上一代为当下的自己找开脱上。
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自己的问题缺点,那么由人组成的原生家庭又怎么会完全没有问题呢?我们对此要抱有相对宽容和理性的态度。
也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充分体会到“天下可怜父母心”,体会到父母扶养我们成人,实属不易。
所以不是原生家庭造成了什么大方向的错误,能以原生家庭和解就和解吧,能从自身找原因就从自身找原因,多找内因总比多找外因更像一个成年人。
前几天我看了《涉过愤怒的海》,这就是一部关于原生家庭的罪的电影。
说实话,不太能苟同。
电影过于放大父母的罪,而孩子又完全没有觉醒到自身的问题。
这样的电影权当是给父母敲警钟吧,而对孩子没有一点教育意义,甚至我在想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到。
原生家庭既然是这样了,如果它不能给予你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的,那你就不活了吗?
人无论如何,都应该积极的向阳而生啊!
我们放大原生家庭的概念,不是为了追溯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罪,也不是为了走进原生家庭的死胡同,而是为了指导自己应该怎么活好自己这一生,开辟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顺便做好父亲/母亲的角色。
这才是一种进步。
所以,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吧,给自己的孩子更好一点的原生家庭。
复盘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给自己造成了什么性格和影响,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成长之路,再根据这些,调整并指导自己跟孩子的相处方式,教育方式。
打个比方,如果“我的父母对我进行打压式教育”,那么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和支持”。
加油吧,希望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提起原生家庭不再是一个偏向贬义的词汇,而是偏向一个有正向意义的词汇。
在我的印象里,在我们父母那一辈,很少去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家庭结构中更多地会强调父母的权力与要求、孝道等等,而较少重视孩子的需求。
比如很少会父母会检讨自己本身够不够格成为一个好父母,而只是单方面地下个蛋,并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这就会导致很多父母本身自己就存在问题,但他们往往忽略自己的不足,而把压力甩给孩子。
从这个角度讲,至少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在当下被放大,是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的进步和个人成长的体现。
首先,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放大反映了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养成、价值观塑造等方面,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关注原生家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共识。
其次,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放大体现了个体成长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全面发展。这意味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而原生家庭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场所。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等品质。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所以,我觉得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也挺好,起码说明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而不是我的孩子我想咋养就咋养。
被放大确实是进步,让我们学会感恩和怀念,记住父母的爱和付出。
我们那个年代,很少讲原生家庭。
我的原生家庭幸福且健康。
我很感恩父母恩爱、勤劳又能干。
让我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长大。
我的父母都很优秀。
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时间管我们,我们就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玩。
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
不会觉得父母不管我们就缺爱。
也不会觉得父母不管我们就学坏。
家家父母都忙着挣钱养活我们。
我们也不给父母添麻烦。
学习上生活上,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
是我们给父母最大的回报。
我永远记得:妈妈平常没有时间做饭。
可是冬天天冷不出门的日子。
妈妈早早起来做饭。
我们起床洗漱过后,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我们。
平常都是爸爸买菜做饭。
妈妈做饭的那天,爸爸洗脸刷牙都是笑着的。
动作更轻快。
爸爸知道妈妈的艰辛,妈妈知道爸爸的不易。
谁说的父母那代没有爱情。
爸爸周末请全家人看电影、下馆子。
是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
七、八十年代,毛呢大衣九十多块钱一件。
妈妈会缝给爸爸穿。
上海手表八、九十多块钱一块。
爸爸自己拥有,也不会少了妈妈的。
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感恩父母给我们一个有爱健康的家庭环境。
我不优秀那是我没有努力到位。
我性格直来直去,那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不想让原生家庭背锅。
原生家庭就是让我做个善良正直、经济独立的人。
没有带给我负面消极的思想。
我永远感恩和热爱我的父母和家庭。
我只是陈述事实。
以上是我的理解。
@知乎心理
@知乎情感君
这个观点其实不难理解。无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贯中外,几乎所有历史的进步都是伴随着变革发生的。而变革的发生,必然以“意识到”了问题为前提。
就如徐洁教授分享的,70年代出生的人,还多数在按照父母的传承与观念认识世界与要求自己。而当出生在80年代及90年代之后的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家庭有区别,且自身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并不那么好时,就会去找父母理论与问责,为什么别人的家庭是温暖的,而我们的家庭却是这个样子的?
这就是个体意识的觉醒。
只有意识到了自身家庭的问题,才能激发出个体去寻找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之前有一个小同事,性格很稳,每年到了公务员考试时间段的时候,就会闷闷不乐。
有一次聚餐时,他多喝了几杯,喝完之后就开始滴沥达拉地掉眼泪。
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子啊?
他说,公考成绩出来了,自己没有入围。
我们说,这又如何,你不是现在上班好好的嘛?
说到这里,他开始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说:我觉得自己很对不住父母.....
没有入围公考,怎么就对不住父母呢?
原来这位同事的七大姑八大姨及叔叔舅舅们都在当地的公务系统里就职。
他的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位挺优秀的女性,当他母亲的众多兄弟姐妹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公务系统之后,她却出于种种原因被剩在系统之外了。
后来当这位同事大学毕业之后,他的母亲便时常激励他,要他参加各种编制考试。
考了四五年,同事要么在面试阶段被刷下来了,要么就是没有入围面试。
这种失落的次数多了,母亲的耐性也越来越差,渐渐开始重语训骂他。
这位同事也觉得自己不够争气,直到后来,他的苦闷主因从成绩不达标转为又让母亲失望了!
他说,一直以来,自己都很羡慕身边的一些同学,每次回家都能和父母及亲近的亲戚朋友们欢乐聚会,但他的家庭氛围却常常是刻板沉稳的,他感觉每次回家都不快乐。
我们问他,那你自己是否愿意进到编制里去呢?
他说,编制里的工作是很稳定,但我并不喜欢家里的亲戚们,所以我对编制里的工作机会也并不多么向往,只是我不愿看见母亲那失望的眼神,也不愿听见她失落的叹息声。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制于家庭影响的例子。
不能否认,编制里的工作确实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够强。
尤其经历了这几年的特殊时期,很多人都经历了朝不保夕的困惑,考编人数从曾经的回落再度高升。
但是,作为个人,并不是每个人的特性都适合编制里的工作。
就像我的小同事,他不是一个特别会跟人打交道的人,他有自己的技术能力,且发展潜力也尚可,但却为了自己母亲的期待一次次经历着考编失落的打击。
几年过去了,再次听到这位同事的消息,是在2023年的秋天。
据传递消息的人说,这位同事目前依旧没有入编,且也不打算再参加考试了。
在一家专为别人提供技术支持的单位,凭着自己的技术水平与靠谱稳重的人品,他有了更好的坑位与薪资,并且人也比之前开朗了很多,他说,再积累几年,可能会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做些微型创业。
我不知道,在达成当前成绩之前,他是否求助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是否读过专业书籍,但“比之前开朗了很多”一定会经过与之原生家庭影响的或显性或隐形的“切磋”。
尤其这几年,“原生家庭”的概念持续被传播与讨论,很多人在讨论中被唤醒、被激发出探寻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被治愈,这就是进步。
个人认为,原生家庭的问题,到今天为止,远没有到被“放大”的程度,甚至连正视都达不到。
我们谈原生家庭,究竟是在谈什么呢?谈的是孩子作为人的权利。
长久以来,孩子在家庭中,是没有权利的。“父为子纲”,孩子就是父母的附属,是家庭的配件。
有点类似于宠物,小猫小狗,父母负责供养,孩子就必须听话、懂事、忍耐。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打骂、羞辱,都是可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还能有错。
自然是没错的,效果也不错,一代一代,传递着伤害、攻击。
现在作为父母的这代家长,同样是受害者,并且还在无意识中,把自己所受的伤害,传递给孩子。
谈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是这样?”
了解了自己的过去,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同样改变孩子的未来,不让孩子继续遭受自己所受的苦难。
不然,原生家庭的代际伤害,会像传染病毒一般,在双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感染过程。
目前的情况呢?
表面看起来原生家庭的概念很火,但是这个火,有点像挂在热搜上的话题一样,大部分人都是看个热闹。
原生家庭究竟代表什么,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是什么?原生家庭还有没有在继续影响自己?
大部分人是回答不了的。
更进一步讲,怎么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覆辙?
这方面的科普和推广,是远远不够的。
有部分孩子,拿着“原生家庭”的概念,作为武器,去攻击父母,把自己人生的失败的原因,都丢给他们。
看起来很解气,但是,自己孩子继续困于原生家庭的牢笼中,不停挣扎、流血流泪,却依然无法挣脱。
我们有时候会以为,走得远远的,就能逃开原生家庭的控制。
实际上只是人离开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却像幽灵一般,一直跟随着自己。
“放大”的意思,就像拿显微镜看一个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了解得明明白白。
把它每个细胞,每个神经,都弄得一清二楚。
而目前的状况,用伟人的话说,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你好
其实我们的很多行为是由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决定的,这确实存在某一些特定的模式,比如说有些人比较内向,有些人更外向
这种感觉就好像比如像在一张纸下面放了磁铁,你在纸上放了铁屑,铁屑就会形成一种图案,哪怕你换一批铁屑,(也就是在现实当中换过一些环境和一些人),只要磁铁形成的磁场没有改变,铁屑还是会形成一样的图案。
而原生家庭就是最早的那一批铁屑,通过这些铁屑的形状,我们大致可以推导出下面磁铁的磁场模式
只要由这块磁铁形成的磁场本身没有改变,哪怕他离开原生家庭,他都可以把他周围的环境和他相处的人变成是原生家庭的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也就是通过反复触碰到同样的问题,借此来看清楚,我们内心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但原生家庭只是铁屑,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我们自身,也就是我们自身的磁场,进一步说就是我们自身惯有的态度
就真正从内心去挖掘,更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态度思维惯性上的一些问题,才能真正产生改变
这其实也是认知上的巨大改变
只是我们能够知道有原生家庭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看清楚了,我们是如何重复的进入到同样的问题里面
就像很多人反复问,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渣男,为什么我总是被骗,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别人会害我,为什么我总是有匮乏感,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值得,为什么我总想自残
但关键不是把问题推卸到原生家庭身上就完事了,这其实还是一种逃避
关键的还是要去观看自己内在的心魔,慢慢的去和自己达成和解,全然的接纳自己,爱和滋养内在的那个小孩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治愈我们内在的问题
不赞同!


我认同徐洁老师所说的,「原生家庭」的概念在当下被放大,某种意义上来看是社会的进步、个体的成长。
在80前的那辈人,尤其是我们父辈,他们是很少会去自己的原生家庭寻找答案的,这也跟那时候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系,大家都生活得很苦,本身温饱就已经实属不易,又怎么会去在意个人的精神成长。物质基础上的贫寒交迫,让他们不会想到“精神层面”。对于父母,他们也只有服从,很少去建立什么链接。
80、90这一代孩子,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慢慢提升,同时他们也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发展,他们见证过贫寒落后,现如今也走到了物质生活极其充裕的现代社会。当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人们就会去探究自我的精神成长。而当80、90走向社会,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很难达到,他们在进行自我探究的时候,就会从原生家庭寻找答案。他们也有幸见识到别人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就会对自己的父母也有所期待。
00后会相对好一些,毕竟00后的父母会比80、90年代人的父母相对开明一些。
我自己也对父母有过怨言,包括现在我身上也有一些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印记,主要还是贫穷给我的影响。我的原生家庭很贫困,这也使得我对于钱很在意,我在钱上是学不会豁达的,即便后来我收入蛮高的,一个月好几万,但我在花钱的时候依然是畏手畏脚,我没有那么自信。
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导致我金钱观上永远都是没办法放得开的。
我很有危机感,害怕那种没钱带来的恐惧感。
但是我不会去问责父母,因为我知道,问责没用,让父母跟我道歉更没用。为什么让他们道歉呢?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过去的事就让他们像风一样过去,不要总是耿耿于怀。你一直惦记很执着想要寻求一个答案,但其实并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还会让你非常痛苦。
怎么解决?
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伤害,正视这些缺陷,宽慰自己「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你是成年人,你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你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不要去苛求父母给你道歉,没必要。
走好接下来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更要对自己的期待值负责。
学会为自己担责,你对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伤害,也就会慢慢放下了。
「原生家庭概念在当下被放大是社会的进步」,但更多人应该处理好自己跟原生家庭的关系,既往不咎,放眼未来。
原生家庭确实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
举例来说,懂事的孩子,普遍成长在父母关系不太和谐的家庭。
比如父母性格不合,或者因为经济条件不好、生活不顺心经常争吵打架(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
家长情绪不够稳定,不懂得避开孩子闹矛盾,甚至开始拿孩子撒气,对孩子各种打骂、嫌弃、贬低……
那么就久而久之,这孩子就性格就会比较内向、自卑、敏感,
同时也就会比较小心翼翼,做任何事都怕惹别人不高兴,总是在察言观色……
而在大人眼里,这竟是他们想要的“懂事”……
其实,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被家长会掉大半了……心理已经不够健康了。
他们这辈子,注定要在谨小慎微、过度考虑别人感受、敏感多思、自我纠结、委曲求全、讨好别人中度过……
其实非常可怜。
如果愿意,谁不想养成大大方方、无忧无虑、自信从容的性格啊?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真的需要一辈子去自我治愈……
而可悲的是,那类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在孩子长大后去谴责、嫌弃他们为什么是这种性格……
小时候比较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如果想改变自己的性格,需要比别人做出更多的努力。
只有重新建立起自我价值感,才能让自己不再受委屈。
至于如何重新建立自我价值感,我认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那些在你看来光鲜亮丽、无所不能的“大神”,其实也有自己搞不定的东西,私底下也有各自的烦心事。他们只是更善于展露自己好的一面而已。
所以,你的那些缺点啊、苦闷啊,其实一点都不特别,每个人身上都有。
请务必记住这个短语:大家都这样。
要懂得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无能”——“我就是不擅长做这个嘛!又能怎样?其实也没啥!”
对,承认自己就是存在短板,就是没办法面面俱到,并丝毫不要为此而感到羞耻和自卑。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存在,才让你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同样地,要学会正视自己偶尔的负面情绪,不压抑,不掩饰,大大方方找人倾诉,找到适合自己的排遣方式。
第二步:尽量减少自我批判
事实上,无论你做什么,做成什么样,都免不了会有人挑三拣四。
如果你过于在意这些外部评价,一遍遍放大这些不负责任的厥词,那你很难建立健康稳定的自我认知,将永远泅溺在别人的看法里。
更可怕的是,就算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你却早就在心里把自己批判得体无完肤了!
可能你对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温柔以待、宽宏大量——却唯独对自己百般挑剔苛责。双标不?
不要因为一些细枝末节而不断给自己扣上一些负面的形容词,更不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彻底否定自己的价值。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过于完美主义是病。
让“我就是什么都做不好”“我果然是个特别糟糕的人”之类的声音见鬼去吧!
每骂自己一次,每否定自己一次,都是对自我价值的习惯性攻击。
所以,从现在起,停止骂自己!停止没完没了的自我伤害!
要学会原谅自己,宽容自己——“尽力就好,你已经很棒啦!”
第三步:试着欣赏犒劳自己
要看到自己的独特性。没错,作为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尊贵无比的限量版!
既然咱承认了自己的缺点,那也得总结下自己的优点吧?
除了外在和学识,其实你还踏实肯干,与人为善,共情能力强,有爱心,有自己特别擅长的东西,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哪怕只是用舌头舔自己的鼻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人爱你在乎你,有可以拿来吹一辈子牛逼的高光时刻或独特经历……
怎么样?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吧!
没事儿多夸夸自己,你就会获得更多自我满足感。
反正又不要钱、不收税,使劲儿夸呗!就当是多给自己安排几次“情绪SPA”。
与此同时,要善于发现并感受别人对自己的善意,多去看这个世界美好有爱的一面,别总盯着负面的东西不放(比如“看来他很讨厌我”“这个世界好不公平”)。
如果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记得适当奖励一下自己。
当你把对待自己的模式从“苛责”切换到“欣赏”之后,你的自尊、自信和自爱都会像高楼一点点拔地而起。
更重要的是,你会慢慢发现,当你开始喜爱自己时,周围喜爱你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你心里的正能量会越聚越多,足够你抵抗生活中每一波意外的负能量。
你不妨想想,抛开世俗意义上的种种“外在成功”,其实人活一辈子,磨砺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修炼的是如何跟难搞的内心和平共处。
第四步:拿出行动力,学会承担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
做一件事情前,第一反应总是“我从来没试过”“我肯定做不好”?
面对未知和挑战,总是畏畏缩缩,觉得自己需要被别人保护,或不敢承担任何责任,干脆把机会拱手相让?
面对过错和挫折,要么就极度谴责、否定自己,要么就习惯性推卸责任,把事情归咎于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所有人都在故意为难自己?
……
喂!想那么多干吗?直接干就完了!
顾虑越多,事情就做得越别扭不适,往往也就没啥好结果。
大目标如果实在不好实现,那就先给自己确立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一步步分解任务,一点点达到目的。
总之一定要有事做,别闲着,别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机会。
哪怕只是给自己好好做一顿饭,哪怕只是跳五十次跳绳……
无论什么事,完成比完美重要。
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该从心理上站起来,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既准备好了去迎接胜利的喜悦,也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外和失败。
咱不怕事儿,也经得起事儿!
第五步:丰富内在,拾掇外在
多读读书,多走走路,多经经事儿,阅历就是这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如果你愿意多认识一下不同的人,多和别人建立连接并尽量互动,有耐心多了解一下别样的人生和思想,养成思考和总结的习惯,那你的大脑就会越来越充实,越来越迷人,自我价值感自然也就不断提升。
如果可以,尽量做些好事,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不求回报,除了会收获更奇妙的愉悦感,你对自己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
此外,如果你想的话,也可以用心拾掇一下自己的外在:理个发,化个妆,整两件新衣服,练出让自己更满意的身材……这些也可以帮你增强自信,让你更觉得自己值得被这个世界厚爱。
总之,内在和外在,你至少得选一样吧?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不一定都对,但我就是要这样写。爱看不爱看你也都看到这儿了,你能拿我怎样?
如果你读完觉得我是在说废话,认为自己的见解更牛逼,那我也给你个大拇哥——毕竟,懂得理智判断,不随便把别人的经验当作自己的生活教条,也是建立自我价值感的一种开始。
顺便向你推荐我诚意满满的盐选小说↓
已完结,硬核刑侦悬疑小说,破案细节非常专业。
双男主,娃娃脸×肌肉男刑警,一文一武完美互补。
连环凶杀,神秘凶手在下一盘大棋,精彩高智商犯罪!
难得好文!质感跟别的盐选故事不一样!
如果你充了会员,读完这本绝对值回票价!


我遇到的家境不太好的人都比较“铁头”,
很难接受朋友帮忙介绍工作,认为这是“走后门”可耻。
家境比较好的认为这叫“人脉资源”,是自己应得的。
这就是
为什么小镇出来的名校毕业生多数都混的不好?
~
很多父母从小的教育就是:名校=好日子。
在学历和机会面前,
几乎所有的小镇做题家都会选择学历。
就比如近年的考研热潮下,
多数毕业生根本看不上体制内工作,
2022年之前,大三时拥挤图书馆里,
考公的在鄙视链最底端。
考公和考研上岸,
多数都会选择研究生,
2023年大家才逐渐发现这个选择是有问题的,
考研人数下降就印证了这一点。
~
1977年恢复考高考,直到2010年左右,
知识分子少,高考改变命运是合理的,
随着大学普及,这个规律不适用了,
但父母还在给孩子传递这个观念,导致小地方的孩子还是唯分数论,
只有考试的能力,
没有赚钱养自己的能力。
~
原生家庭不好的,
观念是只要学习就行了,“只要考上了,事业就有了,感情就有了”,
不学习的都是歪门邪道,
考好了是爸妈教育的好,考不好是你自己没能力。
教育出来的孩子执拗、自卑、甚至有些呆滞。
好的原生家庭,
学习努力就好了,
要有自信,
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
教育出来的孩子大方、自信、脑子活跃。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为什么表达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
最爱的人离开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评价mbti圈子?
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区别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什么叫做真正的释怀?
为什么大家都很瞧不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什么细节让你觉得这个人很可怕?
你们见过最变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8 23:23:48  更:2024-01-18 23:25:4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