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 正文阅读

[心理咨询]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犯罪
犯罪心理学
吴谢宇
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我觉得说是会说的,但是语言往往无法描绘那种复杂纷乱的动机。
这种亲人之间的仇杀,比非亲缘仇杀复杂。
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王婆,不需要审问,都会沿街大吼自己的动机;
张扣扣杀邻居估计也一样:我不服,我就要他家偿命。
为死者报仇(他们认为的正义)并昭告天下本来就是他们杀人的目标之一;
但是像吴谢宇这种就复杂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说着玩的。
有时候,家里父亲或者母亲一瞪眼,子女就吓尿了,或者无穷无尽的仇恨就涌现出来了,或者就抑郁了,旁观者会稀奇,怎么突然间家里就安静了?
不在其中,旁人无法理解那种几十年共同生活累积起来微妙感觉与不可见的情绪开关,就像一颗树一样长大了,每个细胞都是它本体之一,共同决定这棵树的形态,你让当事人描绘为什么叶子(最终结局)长这样,当事人得从这棵树的种子、土壤、旱涝讲起!
当事人也不一定有这个本事说清楚了。
知乎上很多抱怨父母的帖子,写的短,旁观者看不懂或者觉得事很小;
写得详细,就会发现是大量日常琐事,比如鸡腿给弟弟,不让自己先动;
更不要说是“酗酒打人”“赌博败家”什么的,
但是很多鸡毛蒜皮小事,当事人都能铭记一辈子,因为其实都有刻骨的恐惧或被辱痛苦体验,他摆脱不了,他当时是小孩啊,生活在那个家里,是家庭的附属物,无法抗拒也无法辞职或者逃离。
然而因为是亲密关系,除了冷雨冰霜,往往还有温情温暖的时刻也是记忆犹新的,毕竟是养大你的父母或者一起共同生活几十年的夫妻。
爱是一种心灵联系,任何心灵联系也可以是牢笼,因为恨也是心灵联系,人类没有纯粹无私的爱与恨,都有些倒刺和其他东西在里面,混杂不清。
是爱还是仇恨?是羁绊还是自由?
恩恩怨怨难分明;
是是非非说不清。
而且吴谢宇即便说什么了,但是估计大家也就是“哦,心理扭曲”、“哦,傻子”,当事人自己心灵感觉,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和体验。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而已集》
我觉得有一点挺好玩的。
就是他在庭审时候回答的动机:"我是为了帮她解脱。"
就跟那些家长教育孩子"我是为了你好"一样。
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这么说的。
以前有本书叫《收获》
里面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小说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经常反复看
但是有一个短篇小说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记。
故事说的是一个女孩,父母是高知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常告诉她说你和别人不一样,女孩年轻时各种培训和补习,成绩也非常不错!
女孩毕业后进入高校当了一名老师,为人师表。
但是女孩因为父母无所不在的掌控,她有一个非常隐私的爱好,就是在公园里当最最下贱的鸡,只有10元/次的那种,当听客户对她各种侮辱性的漫骂时是她最兴奋的时候。
她想的是:爸妈,你们看,我就是个下贱的人。我根本不是你们那种高贵的人!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她最后被一个客户杀死并抛尸
吴谢宇最后也是在重庆当鸭子
经历过的人不必说就会懂
没有经历过的人解释三天三夜也无法理解
真的让他下杀手的那一瞬间,可能只是他妈妈习以为常的一句“养你这么大一点用都没有”。一瞬间气血上涌,二十年的忍耐,屈辱再也找不到压抑的借口。
网上总喜欢拿他北大学霸的身份说事儿,好像考上了北大就成了圣人,没有了喜怒哀乐,泯灭了七情六欲。
要知道,天生就擅长且乐于专注于应试教育的孩子几乎不存在,特别是当家庭环境并不是有多么学术氛围。将普通孩子一手培养出万里挑一的应试水平,更多的是家长铁腕的手段和对孩子很多娱乐需求的无视。这样的孩子,多多少少心理是有些问题的,可惜没有人会注意到。
他生病了,而且一直得不到治疗。而他妈妈就是病原体。他以为去了美国就可以远离疾病源,可是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所以他给自己手术了,亲手切掉那颗让自己痛不欲生的肿瘤。他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但是巨大的疼痛感让他已经无法忍耐。
手起刀落。世界终得平静。
被抓后别人问,你的轼母动机是什么?
大概是想体验一下没有病痛的人生吧。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复,但是每一条评论我都有很认真的看,没想到有这么多共鸣,很抱歉没办法帮你们,只能说希望明天会更好,在这之前,我们一定要自己加油啊。
还有,谢谢你们的喜欢。
————————以下是原答——————————
我认识一个姑娘,她父母双全,家里没有什么大的灾祸,家境也不差,怎么看都是很正常很幸福的。但是她家庭关系很畸形(具体怎么畸形就不说了,无非就是各种暴力啊精神控制啊三观不正啊等等等等)。我后来听到会觉得很惊讶,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啊,她是怎么忍下来的。但是她本人是意识不到的,她压根就不觉得自己家里有问题,她以为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她把所有的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各种情绪问题,性格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同都是她自己的错,是"自己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她父母原话),她觉得自己有最好的家庭关系,包括一些她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是这么想的,因为表面上看她家真的很好。
她很痛苦,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痛苦。
后来她开始走出家乡,开始上网,她也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自己家里的关系好像不是那么健康。后面真正的改变是男朋友问她,觉得她这样的性格"一定是经历过什么",她骤然失语,觉得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后来才开始慢慢的回忆,慢慢的正视自己的家庭关系,慢慢的想到底家庭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才开始跟朋友们说起自己的过去。而之前我们问起家庭问题的时候,她要么是有意带过,要么是随意敷衍。
我们后来问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她说因为从来没有与人谈过,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所以面对这样一个不熟悉的话题会自然而然的恐惧和说不出话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一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是不合理不正当的,你在这里面受了伤害和委屈,但是身边所有人都告诉你这是正确的,本来就该是这样,于是你信了,可那些情绪会积攒起来,然后有一天,这些积攒的情绪达到一定的高度,于是你爆发了,别人惊讶的问你,这是为什么啊,你怔怔的,只觉得心里一片茫然,是啊,是为什么呢?
吴谢宇可能也是一样吧,他压抑惯了,从小到大都没有向别人袒露出一点点对母亲的不满和自己掩藏的情绪,这时候突然要让他说,他能说什么呢,他难道不会张口失言吗?说出来别人能信吗?有人能理解吗?怎么告诉别人十来年中一点点积攒的可能单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与怨恨整合起来足以扭曲他的性格模糊他的三观足以毁掉他的整个人生呢?
我不知道吴谢宇经历过什么,也有可能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一句话啦一个眼神啦,但投射到一个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敏感少年心里或许就是不可磨灭的伤痛,就算是真的很难忍受的被公认的苦难,也总会有人跳出来说,"那有什么,谁家的xx 不也是这样,怎么人家就不弑母?"
我觉得没有一个人不渴望倾诉压抑了十来年的疼痛,但是或许他环顾四周,却最终发现,他的痛苦,仅仅只是他的痛苦。
根据抓捕吴谢宇那会儿的报道新闻,吴谢宇确实没有说弑母动机,反倒是聊起人文史哲挺有兴趣,我猜测的吴谢宇不说的原因
1、在中国文化中,弑母本身就很难被理解,吴谢宇认为说了,别人也理解不了,反而可能会显得荒唐可笑
2、吴谢宇认为他母亲死后他的行为,已经很明显违背了他的母亲,可以间接地说明弑母动机,没必要再多交待或者解释了
如果你们看过庭审片段,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他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只有在谈及父亲的那短短几分钟里是有感情的,其他的对话,基本都是他“想让别人听到的”
除了他弑母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很重要,但总被忽视
那就是:他在弑母之后借用母亲的身份骗了所有能骗的亲戚,而这些亲戚,无一例外全部是母亲那一方的人。他作为一个清华高材生,难道父亲那边人的钱不能骗吗?肯定能,没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去骗父亲那方亲戚的钱
也可以推测出来他骗钱的目的大概率并不是单纯的因为钱,其中一定是含有报复的意味在里面的
再结合他父亲病死以及有认识他的人说他一直认为父亲的死是因为母亲不愿意出钱医治
那这些推测其实是可以闭环的
我特别好奇的其实是他父亲的死因,生病的时候是否是出钱能医治,但要很多钱,母亲那一方有能力出却不愿意出的这种情况
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几乎可以断定他弑母以及骗钱的行为就是为了报复
还有一点就是,他考上清华,和他母亲的关系并不大,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他已经离开的父亲
他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对父亲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考了全市第二名的时候父亲开心的样子
他之后的努力学习,可能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父亲
我依然觉得吴谢宇父亲的死因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能考上清华的人不可能对疾病一无所知,他即使不了解,起码也能知道父亲得病到底能不能治
如果确定是我说的那种情况,那我推测的动机大概率就是对的
如果有知道相关信息的可以给个链接什么的,我确实没有找到
行了,我知道我打成清华实际是北大的了,就这样吧懒得改,各位都是眼神特别好的人,在下敬佩
因为这个动机他无法启齿,让人疑惑的是,他已经是个杀人犯了,还有更不能说的事情吗,让我们再次回归到这个惊动一时的“北大学子弑母案”…
吴谢宇案是近年关注度很高的刑事犯罪案之一,原因有好几个:
一、吴谢宇实施犯罪的对象很特别,谋杀的是自己的至亲,有违人伦纲常,而且吴谢宇与其母亲本身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并没有什么剧烈的矛盾与不和,这让很多人不能理解;
二、吴谢宇是北大的高材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更数次获得奖学金,这样象牙塔上的天之骄子作出这样的犯罪让人非常惋惜;
三、吴谢宇的作案手段带有反侦察技术,在处理凶案现场有别于一般凶杀犯罪,带高智商色彩;
四、吴谢宇历时三年逃亡才落网,中间警方不断发通缉令,吴谢宇的行踪未明,在公众热度加持下,整个案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落网后的吴谢宇在法庭上陈述的弑母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母亲生活不开心,想随他已逝的父亲同去,母亲平时喜欢看琼瑶小说,偶像是张国荣,加诸平时母亲对吴谢宇的要求比较严格,吴谢宇想帮助母亲解脱,也想帮自己解脱,从而导致这个悲剧的发生。事情说到这里,似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原生家庭的悲哀,一个保守顽固的母亲,一个被压迫教育下的高材生,在心理极度扭曲下杀害母亲,这个观点在社会大众甚至连吴谢宇的亲属都很采纳,反而被杀的母亲倒有点罪有应得的味道。
但反观这个案子的细节,却能嗅出不一样的味道。吴谢宇杀害他母亲是在2015年的7月10日,那天正是作为教师的母亲暑假开始的第一天。结合吴谢宇网购作案工具的时间与其对尸体处理的手段,他从一开始蓄意隐藏其杀人的事实,这与他在法庭上说到的解脱大相径庭。事实上,吴谢宇在杀害母亲到离开福州的十天时间里,都住宿在当地一家星级酒店里并嫖宿了数位性工作者,共花费三万余元。据调查显示,吴谢宇离开福州的时间正是手头资金不充裕时,其后,他编造出国留学谎言,并陆续从亲人处得到转账144万。尔后,吴谢宇手上资金的绝大部分资金花费在嫖娼与彩票上,彩票上花费共58万,更转账上海一名性工作者20万,吴谢宇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前就是用母亲银行卡提取完所有现金,当时他身上仅余9万元,然后开始他冒用身份的逃亡生活。
整个案件一直在一条线上牵引着,就是吴谢宇的财务状况。从2015年6月,吴谢宇刚拿完奖学金并结束学年即将回到福建家乡,他却在刚领完奖学金后需要找到同学借钱购买回程车票,并在杀害母亲10天开始利用母亲微信骗取亲人金钱,整个过程中,吴谢宇可究一直在购买性服务,并且在开始逃亡后也从未间断。综合下来,问题的答案就是:吴谢宇杀母的原因就是获取嫖资。
这个答案虽然很残酷,但在事实面前直接且明了。
这样就引伸就到一个题外话:国内成人教育的错位与缺失。社会中有一个现象,就是绝大部分的家庭把子女一直当作未成年人对待,当子女毕业后直接交予社会。这中间有一个很显性的情节,就是大学的集体管理,宿舍制度是为了方便管理,但也忽视大学生初萌生的私隐需求,更直接说就是性需求。人的生理成长在到大学阶段就基本成型了,但社会却不允许大学生像成年人,这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错位,导致这一群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有明显的性需求,但学校家庭却选择性无视他们的性需求,这种性抑郁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巨大问题。集体宿舍就是一个未成人的概念,作为成年人标志的隐私权在这个面前被摧枯拉朽,而且这个概念是在大学和家庭的推崇下催生的,但却是对成人成长一个绝大的害处。2004年马加爵案,残杀了数位舍友的马加爵,刚开始的與论风声说是马加爵家贫被看不起引致激情杀人,在调查清楚原委以后,原来马加爵家庭条件在宿舍中算中上,而且他还是宿舍中唯一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杀人的原因是舍友嘲笑他寒假在校外嫖娼,他不堪压力导致杀人。
一个人在青春期伴随性需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关键的是社会要关心到这个需求,应该怎么去满足和引导这种需求,如果没有一个合法合理的渠道去疏导排解这些需求,那么吴谢宇、马加爵的悲剧不会是个案,这就是泛性犯罪,即使性不是第一犯罪原因,也是最大的诱因。更遗憾的是,这些案子在审理过程都有意无外地规避、迴避了这些内容,使得社会还无法去正视这些内核,无视性需求所导致的社会破坏力。性的力量,非常强大,弗洛伊德曾说过,性决定一切,既能积极向上,也能产生难以避免、无法估计的破坏,当前,即使我们不能满足所有年轻人的成人需求,也应该尽可能找到其他方式去帮助引导他们。
最后想回归这个案件的一个令唏嘘的细节:
法官问吴谢宇杀害母亲后拿到银行卡,是怎么知道密码的。吴谢宇回答,他不知道密码,但猜到母亲肯定用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一试,果然如此。
在母亲的世界里,这个争气的儿子就是她的全部,但在吴谢宇的世界里,母亲只是个满足欲望的工具。




安迪杜弗雷
1 次咨询
5.0
24269 次赞同
去咨询
20240113————————
这几天“吴谢宇弑母案”又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具体就是吴谢宇手写承诺将名下房产赠予亲友作补偿;另一个就是,吴谢宇死刑复核辩护律师已经向最高院提交了不核准其死刑的法律意见,并称吴谢宇在看守所的精神状况比较稳定,求生欲望很强,希望能活着赎罪。
至此,我更确信吴谢宇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泛性犯罪,吴谢宇为敛财无所不用其极地谋杀、诈骗。在这个节骨眼,他怕死了,他视母亲的生命为蝼蚁却对自己的贱命格外珍视,他在法庭上诉说那段为母亲解脱的话都是一派荒唐言,他就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当然,我们无法任主观意见去宣判任何一个人死刑,希望法律的公正能告慰天上的亡灵。
吴谢宇,的确是个高才生,象牙塔的尖子,但学历能过滤的是学渣,而不是人渣。
我的想法可能和绝大部分人都不一样。有人说,是谢天琴控制吴谢宇,也有人说,是谢天琴太依赖吴谢宇。但我认为实质上是相反,不是母亲强势控制儿子,也不是母亲在丧夫后一蹶不振情感过度依赖儿子,而是儿子把自己放在亡父的位置上试图控制母亲,是儿子依赖着母亲对自己的依赖。
先说可以确定的结论:
1.吴谢宇爱父亲而恨母亲,宗族观念重,在他眼里母亲只是一个外姓人,他和爸爸才是一家的
2.吴谢宇认为父亲病死有母系家族的责任
3.吴谢宇本性邪恶(从他弑母后的放荡生活来看,放纵性生活、赌博、巨额诈骗、下药)
4.“夫死从子”:吴谢宇与父亲的意志一体,视自己为亡父的代理人,父亲死后自己就是新家庭的主宰,他应该很认可“夫死从子”这句古话,至少从行为和自述来看,他都是这么做的
无法证实的猜测:
5.那么他最终动机是什么?有以下猜测:
(1)留学受阻说。谢天琴的行为不能让他满意,从而生恨谋杀。谢天琴薪水微薄,单靠她自己连支付吴谢宇的出国费用都不够,根据她前面拒绝接受亲朋对亡夫的救济金来看,李玫瑾老师推测是吴谢宇接受不了从小到大事事予取予求的谢天琴居然不愿意借钱让他出国才杀人的。
(2)荣誉谋杀说。可能是他感到谢天琴不再受控,逐渐远离他理想化的贤妻良母,为了他父亲,为了维护他理想的家庭结构进行谋杀(保持母亲的清白?强行让她为父殉情?)。他谋杀的时机是谢天琴情绪逐渐转好,走出丧夫阴影的时期。
(3)“得不到就毁掉”/“施虐癖”:恋母说。吴谢宇对于谢天琴怀有情欲、征服欲、拯救欲与毁灭宇的畸形结合感情。
(4)原生家庭说。吴谢宇杀人是出于原生家庭谢天琴控制欲太强,本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条猜测。吴谢宇征服欲很强,自律、自信、自恋且道德低下,他自称要做“男人之中的男人”,难以想象这种人能够被一个女人PUA。
个人认为(1)可能性比较大,(2)可能性次之,(3)可能性再次之,(4)很不可能。正文主要对前面四条确定的结论进行叙述,后面的猜测有其他答主回答,都比较能自圆其说,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以下正文: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南方周刊的记录里有这样一段话:
在大学期间,吴谢宇仍像高中时一样,每天与母亲通电话,给她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希望能让她开心。但母亲的反应让他心痛,他在自述书中这样写:
“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她对这一切的隐藏在强颜欢笑背后的兴味索然。有时候甚至会说:‘你不用管我的,我以后也不要你养老,你要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你看看你爸,就是因为整天为老家的破事操心,心理负担太重,病才不好的。’听到这样的话,说实话,我非常的心寒心痛,最痛苦的莫过于你最爱的人教你别再去管她再去爱她了……”
这是不是和很多人猜测的“谢天琴控制吴谢宇”相反?“养老”正是那些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最看重的东西,一般来说控制欲强的父母都会道德绑架孩子,让孩子觉得养老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义务。而谢天琴没有,而是与之相反,劝解儿子不要养老。吴谢宇还“非常的心寒心痛,最痛苦的莫过于你最爱的人教你别再去管她再去爱她了……”
这合理吗?这段看来,谢天琴真心实意劝解吴谢宇可以不养老的,吴谢宇不听,反而十分心痛,认为“最痛苦的莫过于你最爱的人教你别再去管她再去爱她了……”
看得出来,吴谢宇认为,能够“去管她去爱她”是他表达“爱意”的行为。如果“不能管”他在意的人,他会很痛心。
而谢天琴,性格清高自傲,能自己动手绝不假手他人,甚至补助都不要的一个人,大概率不是一个“去管去爱”的好对象,并且还对吴谢宇说“你不用管我的”。
大家往往猜测吴谢宇打电话是因为母亲控制欲强,被迫共生,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是吴谢宇享受那种拯救母亲的感觉,所以老打电话安慰对方?去拯救一个高高在上、清高骄傲、从不向人求助的母亲,代替死去的父亲照顾她、看管她?有机会去帮助一个高傲不求助的人的快感,远甚于帮助一个主动求助的人。
吴谢宇的打电话习惯是在父亲死后形成的,他把这个行为看得很重要,自述书中说:
因为自从爸爸走后,我在学校住校每天晚上十点都要给妈妈打电话,雷打不动,这电话才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比读书考试还重要一万倍。
而且,吴谢宇不仅有给妈妈打电话的习惯,在他恋爱时,他还有每天向异国女友汇报的习惯,而女友的反应是告诉他可以不用这么做,她完全信任他,但吴谢宇还是坚持每天事无巨细地向她汇报。最后是吴谢宇主动分的手,吴谢宇对她说,他爱她,但却无法征服她。(应该是在专栏看到的,后面找到原文再补)
如果是被控制的一方,是被迫打电话,吴谢宇为何在谈恋爱时也要如此?而且女孩已经告诉他不必这么做了。从吴谢宇提出分手的话来看,他需要的不止是爱,还有征服。就这一点也可以与性服务者的话相应证,为吴谢宇提供过性服务的人说,在性行为中感到他不是要快感,而是要征服。
据一审判决书记载,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下旬,有6名性工作者曾向吴谢宇提供服务。根据一名性工作者的证言,她感觉吴谢宇与其发生关系时,享受的并不是性,而是“那种征服的感觉”;另一名性工作者表示,感觉吴谢宇有暴力倾向。(南方周刊)
吴谢宇的微信签名也是凯撒大帝的名言,“我来,我看到,我征服。”征服欲如此之强的人,要说他能被一个普通女教师谢天琴控制,反倒奇怪。打电话也应该是他的主动行为。
吴谢宇显然是站在父亲一边的,他的意志和父亲的意志一体,他自述当父亲死后,他感到自己也在精神上完结了。
在写给姨妈的信中,吴谢宇说大姑的那两句话,让他“觉得我这一生就在那一刻结束了,跟着爸爸一起死了”。(南方周刊)
并且在庭审现场,当提及父亲去世他痛哭,而提及母亲时情绪平缓。结合后面他对谢天琴残忍的杀害方式(选择哑铃杀人而不是毒药等比较平和的方式)、对尸体不敬(用锅盖遮脸,而锅盖是不洁的)以及对母系家族亲属的诈骗(爱屋及乌,同理,恨屋也即乌),都能证实他深爱父亲而恨母亲。
他自述在父亲死后,他发誓要竭尽全力让母亲快乐(打电话和考第一名应该都是他认为的让母亲快乐的手段),但他又自述说没想到这项任务很难完成。除了打电话和考第一名之外,他还会通过在家聊天来让谢天琴开心。
他“发誓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妈妈身上,尽我一切所能给她快乐”。
他称,自己在家时,就和母亲越来越多地说话;不在家时,则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每次至少是聊十几分钟。(南方周刊)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孩子懂事的表现,他不辞辛苦去安慰母亲,但我觉得这反而隐隐约约体现出一种畸形的拯救欲。都说升米仇斗米恩,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人在接受帮助时实际上要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给施救者,拯救欲过强的人就是在这个过程里体会到一种凌驾于对方之上的权力。他应该是在父死之后继承了父亲的意志,把自己当成亡父的人间代理人,那么,他就有责任有权利去“管”谢天琴(以丈夫的身份,而不是以儿子的身份)。并且,他认为父亲有灵魂,灵魂在天上看着他们。如果从他把自己当成父亲代理人的身份来看,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希冀父亲显灵阻止他。
我呆坐着,等着爸爸阻止我,我在心里面最疯狂对爸爸吼着:“爸,你看到了吗?已经到最后时刻了啊!真的要未(来)不及了啊!……只有你能阻止我,只有你能救我和妈妈了啊!要没时间了啊爸!”
吴谢宇称,他爸爸没有“显灵”。他呆呆地等着,直到妈妈上楼的声音在楼下响起。
“现在,是真的未(来)不及了,一切都结束了。我别无选择了,我无路可退了,我只能做这件事了,我只能带妈妈一起走了。” (南方周刊)
为什么父亲显灵就能阻止他弑母?因为他弑母就是出于(他认为的)父亲的意志,他是父亲的代理人,当然只有正主(父亲)显灵才能阻止。
他是现实里谢天琴的儿子,也是父亲的代理人,也就成为谢天琴的丈夫,另外,他还自述他感到自己才是谢天琴的父亲(母亲?)。(在他形容谢天琴是小龙女那一段落,说他觉得他和谢天琴的关系实际上是反过来的,谢天琴才是女儿)
所以个人认为,他结合了三重身份:谢天琴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可能谢天琴逐渐走出丧夫阴影的行为惹恼了他(感到谢天琴不忠),也可能是谢天琴有了新的交往(猜测,未证实),总之他出于(自认为的)父亲遗志谋杀谢天琴,让她保持清白。他对母系家族的明显恨意应该是来自他父亲的死亡,他应当是认为母系家族当初没有全力救治父亲才导致父亲去世。
有人说他有一定恋母情结,这也许是存在的,但即使存在大概也是情欲、征服欲、拯救欲的病态结合,而不是像他对父亲那样的纯粹的爱。他嘴上说深爱母亲,但从他的行为只能感到一种明显的对母亲的恨。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母系家族的恶意,这点完全可以从他引导舅舅发现尸体的行为看出。他故意给舅舅发短信声称自己和妈妈到了车站,让舅舅白白等待,舅舅察觉不对劲后,跨进卧室看到谢天琴尸体时,他是不是在监控后面仔细玩味呢?故意的引导,毁了舅舅整个春节,这完全是场本无必要的恶作剧,但他却把这当成“仪式”(出自他对好友孟川的消息,在消息里他把这个过程隐喻为“老家的仪式”)。
总而言之,吴谢宇其人本性邪恶,单就他逃亡几年的生活也非一个有良心的人能做出来的。放纵性欲、赌博买彩票、巨额诈骗(144万元)、下药,他骗钱不还逼到舅舅失去工厂婚姻破碎,试问一个普通人能做出来吗?他已经低于社会底线太多。
为什么他被判死刑?正是因为法官能看出来他本性恶劣难移,毫无悔改之意,被捕后依旧满口谎言只为求生。判决书和官方用词是:回避核心问题,毫无认罪,悔罪之意,严重挑战法律,违背伦理道德,践踏人类社会正常情感,罪行极其严重。社会舆论同情他,认为他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弑母,普通人看不穿,但是那群常与罪犯打交道的法官慧眼如炬,焉得不识破?
他心中有感情的是他父亲和他自己,至于谢天琴,大概只被他当成伺候吴家的一个工具。在一审庭审现场,他说父亲是他活着的意义,也说到母亲在父亲死后“她只是有一点悲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种微妙的责怪感:她怎么能够只是有点悲伤?
他后面为了活命,又改口说母亲在父亲死后十分悲伤,这样去圆所谓他帮母亲解脱的谎言。在现场他对母亲是工具式的夸赞,夸赞点全部落脚于谢天琴对吴家的付出与贡献,只能看到谢天琴的工具属性,看不到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庭审现场人家问他“谢天琴对你如何”,他回答的是母亲对父亲多好多好,这是答非所问,这个从问话是“自己”却不自觉引向“父亲”的回答,足以说明他精神上已经和父亲融为一体。
平心而论,谢天琴已经为吴家付出了所有,吴父家庭条件不好,这场婚事从一开始就不被朋友看好,他家有遗传性的癌症,几个姑姑都有精神病。关于谢天琴洁癖严重,要客人们按位子坐,很可能不仅仅是爱干净那么简单,也是为了阻止病毒传播。因为吴父从一开始有小三阳,这是一种传染病,而吴谢宇与谢天琴都没有得上,不能不说这中间没有谢天琴分门别类讲究卫生与消毒的功劳在。但很可惜,吴父一路从小三阳发展成大三阳,最终得癌去世,其中种种艰辛,谢天琴怎会不操持辛劳?这样一个一直付出,死时存款不足一万,银行卡密码是儿子生日,可以说任劳任怨的人,最终还是没能让儿子满意,引来杀身之祸,可悲可叹。
有的人说虽然他犯罪了,但是肯定有外因呀,外因是有的,但大家们你要知道罪犯的脑子和普通人的脑子是不一样的,论原因谢天琴犯罪的外因都更多,不是每个遇到外因的人都会犯罪。下面假设谢天琴是个男人而吴志坚是个女人,那么谢天琴从小生活在一个被批斗的臭老九家庭,父亲是个知识分子被批斗弄瞎了眼睛,家里面因为批斗的事情一直活得小心翼翼不敢相信外人,可以想像家庭气氛是沉重的,这也导致身为长子的谢天琴沉默寡言、不爱与外人接触。谢天琴长大后成了个历史老师,不想结婚,一辈子都不想结婚,但没办法自己爹绝食催婚啊,就娶了个农村来的女人,这女人家里苦啊,三个姐妹都有精神病,自己还有小三阳,结了婚呢吴志坚的小三阳发展成大三阳发展成癌症,而且这个过程中对象还要拿钱补贴自己家……是不是感觉谢天琴更有理由犯罪呢?
而且即使在外因驱动下,普通人激情犯罪了,他也不会做出吴谢宇做得出来的事情,普通人会就此收手,而有犯罪本能的人,比如吴谢宇,会继续犯罪,进行诈骗和赌博还有下药,赌狗啥德行大家不知道吗?他还诈骗,把舅舅家骗得裤衩子都不剩一条,故意引导舅舅发现尸体搞恶趣味,显然他是享受犯罪。而且普通人是激情犯罪,而吴谢宇是有预谋地、冷静地犯罪,普通人很难面对尸体,心情也会受到冲击,而吴谢宇呢,杀了之后每天都到案发现场进行有条不紊的清洁工作,杀了人当天晚上就买春,看不出来这个事对他有任何冲击,这个人内心是毫无波动的。这种人简直就是天选犯罪人。
有的人觉得判死刑好可惜啊,他只杀了他妈又没危害社会,我请问哪里看得出来他不会危害社会呢?我觉得是要感谢他妈还有他妈的基因,要是没有他妈,这个人说不定早就犯罪了,他内心就是享受赌博嫖娼和诈骗,撒起谎来毫不脸红,一审庭审现场他还在演戏,说一些什么觉得妈妈喜欢张国荣就是想自杀的鬼话,在场的人除了他自己就没一个信的,给法官都整无语了。还要感谢他妈的基因,显然他读书基因来自文化分子的娘家,读书逼迫他不得不走一条正路。
分享其他优秀答主对吴谢宇的心理分析:
最后非常非常推荐没药花园的分析,这篇是我完成上面部分的回答之后看到的,但她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而且论证部分、逻辑分析比我完成度好很多:
没药花园把直接动机归为复杂哀伤后的情绪极端化,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地重男轻女的宗族观念。正因为当地重男轻女的风气,保守封建的氛围,才会让吴谢宇自然而然地把母亲潜移默化给“去人格化”,母亲不过是一个依附于父亲与家庭的工具式角色,所以当母亲的行为不能达到他心里这个工具应该做到的功能时,他会仇恨且毁灭工具,就如同一个觉得工具不好用的人把工具丢进垃圾桶一样。
其实你们没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点。
吴谢宇的最核心的重要人设是,他是北大学霸,有光明的前途。
实际上在他大三的时候,这个人设是灰飞烟灭的。因为他已经n门功课不及格,我估计,毕业都有问题。更遑论出国深造了。
原因很可能在于他沉迷嫖娼,甚至爱上了小姐。
其实就算找个小姐,这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毁了学业,成为“成绩不好的差生“。这个太严重了,不可想象,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不仅她妈没法接受,他自己,他所有亲戚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他的人格在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已经无法正常做人了。
既然如此,必须杀死母亲。这样,母亲即使死了也不会知道他毁了学业这个事实,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母亲知道。他没得选的,就算世界毁灭也不能让母亲知道他的学业凉了。
世人仍然认为他是学霸,有前途,只是脑子钻了牛角尖。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在这一点上,我还是佩服他。
另外补充一点的是,吴作案时是2015年7月,此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好了,但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落地。比如现在火车站大规模应用人脸识别检票应该在2019年后了。警方大规模应用应该在2018年后。
吴谢宇再聪明也没法预判技术的发展。他觉得使用别人的证件,并以他的智商和谨慎,在夜场隐姓埋名是能够逃脱的。殊不知,人脸识别技术在2019年揪出两大要范: 他和劳荣枝。
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我最终关注了它,想来想去决定写一点吧。
(再编辑了一下,有知友指出吴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单亲家庭,确实他并不是完全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不过鉴于高中的特殊性,包括学习的压力,叛逆期等,我还是想从单亲家庭的角度来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想从这个案件里看到一些我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想办法把那些阴暗的不好的东西除掉,以及在做父母的时候,尽量不要太代入自己的感受去影响孩子,控制孩子。如果文章中有显得狭隘不准确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指出和包容。最后,想请求稍微激进一点的朋友不要太指责我爸,我愿意写出来,其实不是为了怨恨他的,更多的是希望用自己的例子让大家找到一些反思吧。个例当然是没办法以偏概全的,我们只有想办法走出原生家庭留给我们的“不好”的印记,变得更阳光,真诚,温暖,才会更好呢)
关于单亲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过一些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招女婿的相关新闻,那些经济条件好,家庭环境不错的爸爸妈妈对女婿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看中人品学识,但是常常提到一个硬性条件,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考虑。
他们认为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上会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拒绝。如果单纯从角色属性而论,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歧视。
但作为一个本身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我想说,这绝对不是歧视。相较于父母双全的家庭而言,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冲过的关卡远远比同龄的“正常”孩子要冲过的多得多,他们可能需要太多的“奇遇”,太多的自我重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心智健康成熟的人。
吴谢宇杀母这个案件太出名,影响太深远。然而很遗憾,这么一个惊天大案,很多人注意到了他的“变态”,注意到了他的家庭,注意到了他的母亲给他的压力,却很少有人去写怎样用一个更好方式帮助单亲孩子长大,帮助更多的单亲的爸爸妈妈用一种更恰当的方式带领娃娃长大。
我见过单亲的爸爸暴怒的打孩子的,见过单亲的妈妈和一群男人挤在一起带着小女儿喝酒讲黄色段子的,读到过单亲爸爸和女儿不伦的新闻的。
每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走多少玻璃渣,没人知道,无论是社会还是亲人,他们都不太会深刻的关注到孩子的心。
讲了这么多的铺垫,不是要长篇大论的讲道理,因为要涉及到自己长大中跨过去的坎,我总是希望能够中正平和的说出来,让大家有一些感受,有一些改变。
我有三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耿耿于怀”。
头一件是我小学到初中的交替期,隐私意识逐渐清晰,很想有自己的空间,但是我爸爸却总是坚持要和我睡在一起。其实也情有可原,他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难得回来一次,希望和儿子多亲近一点。但我爸对我太关心了,我得过疝气,他睡觉时总是要问我还有没有问题,我说没问题,他还不信,要坚持让我脱裤子给他看。我身上的骨头好多都断过,他睡觉的老是给我捏捏这儿,捏捏那儿,看骨头有没有后遗症。
我那时很讨厌他这样,不想和他睡觉,甚至总想躲开他。过年我表哥来了,我就是借机,天天在二叔家和表哥睡在一起,我爸对此很不高兴,认为辛辛苦苦给我赚钱,我还不亲热他。那时候他老是一天到晚喋喋不休,说我将来不得管他,哪一天他一口气不来我回都不会回这样的。有时候看我和叔叔们讲话亲热一点,他也会暴怒,问:他是你老子还是我是你老子。
过于的关心和那种莫可名状的独占欲,让我一度很讨厌我爸。
那种感觉,可能少有人会有吧,就是好像时时刻刻不愿见他,而他又总是时时刻刻要缠着你。
盯着我写作业,盯着我回来吃饭,盯着我回来休息。除夕我只想和发小一起打打牌,他总是要来把我揪回家,一路上要么嘀嘀咕咕,要么唉声叹气。
那一阵我觉得心里堵满了粘稠黑暗的云,太压抑。
第二件是高中期间,考上了我们市里好的高中,我爸发自内心的高兴,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神采奕奕的,对我的未来充满憧憬。
我们学习前一百名,会搞一个荣誉榜挂在校门口,我成绩不算出彩,但堪堪在一百名里。我爸在那个名单里看到我的名字,很是骄傲,觉得在人才辈出的好学校还混了一个名字,挺不赖的。
毕竟他们一起做工地的老粗,没有几个的娃考了好高中,还叫的出来名字。
高二高三,学习难度加大,特别是英语底子差,后劲的劣势很明显。掉出了一百名。
我的名字在那个名单里看不到了。
也许是怕被工友嘲笑,也许是恐惧与竹篮打水一场空,我爸因为这个事情隔三差五就要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干些啥,是不是不努力云云。
有天周末他给我打电话,我正和好哥们儿一起去老同学家吃饭。
老同学是个女孩子,我打电话没有保留直接说了。我爸夸张,当天下午专门在校门口等我,把我拉到工地的一个小房间内,审问我是不是早恋了。
我被他问得一头雾水,我只看到他的嘴巴一直在动动动,我心里克制着几乎无法克制的愤怒,脑海里想着再叽叽歪歪我就从这一头跳下去。
我都不知道那天我是怎么离开的,他后面一直在发短信,我看都没看就删了。
第三件是我大学期间。我婶婶莫名其妙肚子疼,而我呢恰好患上了肠炎,也整天肚子疼。
我爸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从这个“蛛丝马迹”里判断我跟我婶婶偷情,我在家他们都会喊我吃饭的,但是因为这件事,我爸就觉得我婶婶不正常了,觉得她看我的时候含情脉脉的,攒着好吃的给我吃,是因为我们有一腿,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
因为我不可置信,我爸是怎么在推断我,怎么在小看我,我只能无力地疲倦地否认。但是每次否认,他嘴巴上相信了,晚上又指桑骂槐,给我分析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暗示婶婶不正常,我和婶婶不正常。
我绝望透顶了,但事情并没有遏制。
有一天,二叔他们拜年去了,他把爷爷奶奶一起叫上,我们在二叔他们那个最收音的小房子里,他带头三个人一起审讯我。
我还能说什么呢,被自己的亲人那样误会和猜忌。我说,不说别的,我自问自己一肚子诗书,你觉得我会看上一个肚子里没有墨水的人吗,我会做出那种禽兽不如的事吗。
我告诉我爸,我以后不会回来过年了。他听到了并不是觉得我是清白的,竟然把这当作我的一种和婶婶断绝关系的表态,他高兴极了!
我年都没过完,就回成都了,我在路上,他还在因为这个事,一直发短信,说什么他心里在滴血。我那次是匆匆忙忙走的,被火车站那些拉皮条一样的师傅骗了,忽悠到了一个旅游大巴,扔在半路上。凌晨五点多,我在高架桥下面的水泥墩子边一个一个删这些无聊至极的短信,我巴望着有个车子就那样把我撞死算了。
这三件事,像鱼钩一样,挠了我三次。特别是最后一件事,我在我爸快要过世时,想到了都仍然有些讨厌他。
有时候我回忆这些,会想,假如自己不是一直在保持着阅读,保持着像身边的人,书中的人敬仰学习的态度,会不会在这些无奈的时刻,我就此成为一个藏满了火药和仇恨的人,就此成为一个暗暗酝酿危险的人。
我爸肯定是没有恶意的,我现在回头看他,特别能理解他那种心情——辛辛苦苦一辈子培养的希望,时时刻刻怕他夭折,时时刻刻怕他走偏路,成为一个笑话,所以总是看得很紧,总是揪得死死的。
但是他忽略了角色、年龄、方式,始终只是以他的角色代入感过分的干预我。
他没有恶意,但是在当时的我,被灌输了恶心。
每当我看到有人讨论吴谢宇案,我总是会浮想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单亲的母亲,警惕的看着儿子的每一个言行,以她认为的合情合理的方式,要求他、审问他、绑架他,在她觉得儿子越来越优秀的过程中,却不知道,那些叛逆,厌恶在疯狂地生长着。
单亲的爸爸妈妈争一口气的执念,往往都太浓厚,对孩子的控制和依赖,也往往都太浓厚。
他们爱很容易不恰当,不准确,不得体。
其实单亲家庭缺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不是物质和钱,而是一种更理性的精神氛围,会认真的体会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困境的诉求,用博大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带他成长,一起改变。
这是很难很难的,因为这意味着单亲家长需要提醒自己,怎么学习,怎么去做事,他需要突破太多个人的短板,让原本残缺的家庭以充盈的精神丰满起来。
不是寄希望于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打成希望。
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吴谢宇的杀人动机,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也不必知道,只要我们从这个案子反思到一些带孩子,教孩子,与孩子成长的思考。就够了。
最后,回答完这个问题,希望所有人在做家长以后,一定要太角色带入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一直强加给孩子,他们不说出来,不意味着没有伤害和不满。而且也真的希望所有人在结婚生子的事情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轻易地让你的宝贝成为单亲家的孩子(不可抗拒的因素那是没办法)。当然其实也不单纯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其实只要做爸爸妈妈都会有这些问题,避免过分的角色代入,避免过分的控制欲。
吴谢宇


谢天琴


据知情人描述,谢天琴是一个从来不和人说家长里短,不喜欢和熟人打电话串门,从来不打孩子,遇到老公出轨不会闹,有什么事情都独立完成不求人,允许老公拿钱随便补贴婆家,更不会到处跑的人。成年人想要摆脱这样一位母亲的控制,直接走人就可以实现了,犯得着杀人吗?
据我观察,人际方面的控制能力与欲望,一般和这个人朋友的数量成正比,反过来的很罕见,真正被pua的人也不会去攻击pua自己的人,人最容易攻击的既不是他觉得强大的,也不是完全顺从的,而是他打心眼里看不起又不完全顺从他意愿的人,吴谢宇和谢天琴关系中,吴谢宇觉得谢天琴更像一个弱者,却地位高于他,所以他会觉得谢天琴妨碍了自己。吴谢宇弑母,和叶文洁杀夫的动机应该差不多,与其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不如说都是为了杀掉自己内心的良知与至亲的阻碍,只不过吴谢宇的动机更自私一些。
北大弑母案和上海冰柜藏尸案的受害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熟人中口碑不错社会关系又过于简单,除了对自己喜欢的人/狂热的兴趣爱好投入时间之外,和其他人缺乏互动,还不如一般的家庭主妇社交广泛,这也造成她们被自己最亲近信任的人轻视,行凶者只需要伪造的短信和辞职信,妥善处理尸体,就能冒充她们的身份搞钱,并成功逃匿很长时间。
如果她们是隔三差五和亲友打电话,或者日常应酬,即使对身边人控制欲更强一些,考虑到后果,还是不会轻易沦为牺牲品。
世俗低欲望的人,想要隐隐于市,不能过分信任和依赖于高欲望的人,容易引发对方歹意,朱晓东和吴谢宇明显都属于生理和表演欲望很高的人,他们会把受害者在人际方面的退缩理解为无能。
从吴谢宇的私信还有法庭发言来看,我分析他弑母的动机之一,是他在北大自恋受挫,又想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话题热度,或者说他有很强的表演欲望(疑似躁狂),当不了主角就想当反派来被人热议(这在犯罪者中并不罕见),所以他故意不去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我判断吴谢宇是很希望被人写同人文和编剧本的,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到了,甚至还拥有了一批吴谢宇粉。
比如这个被赠予专业的高赞回答


评论区理性质疑的声音几乎早已被共情吴谢宇的声音盖过去了,简直是就差一句“好死”了。






针对吴谢宇的这种自恋表演欲望,我的杠精体质也出来了,比起吴谢宇的心路历程,我倒是更想替谢天琴拼图,补全她的内心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被吴谢宇杀害的谢天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谢天琴的爱和救赎
真正激发吴谢宇人性之恶的,恰恰是谢天琴的柔弱不争又不讨好他。
主流看法是强势的母亲很糟糕,会毁灭儿子
但对于吴谢宇这样的人来说,父母强势,攻击性强都好过与世无争不会挣钱
吴谢宇喜欢烫伤他虐打他的吴志坚,其实喜欢的是吴志坚的钱,吴谢宇杀死了谢天琴,其实是杀死了他内心温和柔弱的一面。
有相当一部分匪夷所思的暴力犯罪行为,动机都是和常人迥异的性快感混合了无良症。
比如一般人看到纵火犯,会觉得只是破坏欲望,事实上纵火成瘾的人是追求性快感
再比如,犯罪者用重物把受害者头面部砸烂,普通人可能会理解成犯罪者仇恨受害者,真相却是受害者在犯罪者心目中的形象很美好,这种攻击能让犯罪者获得比虐猫更强烈的快感。
普通人看到连环杀手到处杀像他母亲的女人,可能以为他非常恨妈妈,其实更可能是他对妈妈有情欲,所以在快感消失之后,他也很难解释或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动机。
除此之外,由于施虐癖会把攻击客体视为表达爱的方式,这是情况下也容易出现施虐和受虐一体的情况,比如认为自己服务于他人或受他人折磨就等于被爱,吴谢宇既然认烫伤他打他惩罚他的吴志坚比宁可自虐都不打吴谢宇的谢天琴更爱自己


那么他表达爱谢天琴的方式,也会和普通人认知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施虐癖越觉得受害者纯洁美好诱人


他越想去伤害你,如果这个人恰好还是个无良症,你美丽躯壳里面鲜活浪漫的思想和感情,在他看来都远不如自己下面的欲望重要。
以下是原答案:
我发现吴母的外在气质和别人眼中的性格都很像我的一位高学历且有灵气的朋友,于是问了她:你觉得吴谢宇为什么弑母?
她的思路和我不同,我认为谢天琴是勤劳保守清高女,吴谢宇是享乐主义道德虚无男,可能合并了恶性自恋。
她认为吴谢宇是保守自恋爹味男,谢天琴才是为了儿子戴着面具生存的叛逆中年少女。吴谢宇青梅竹马眼中的他,和吴谢宇案发之后自述中的讨好型人格很不一样




吴谢宇把谢天琴比喻成小龙女和林黛玉,你可以说这样的角色对待感情十分纯粹,也可以说小龙女搞师生恋惊世骇俗,林黛玉看禁书挑战传统,总之都不像刻板印象中的中年妇女。
吴谢宇还说妈妈像他的孩子,孩子意味着什么?一般是世俗欲望比较低,愿意顺从“大人”的控制,爱哭也爱笑,对未来有美好的期望和幻想,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古板严肃窒息的形象,谢天琴很少和人往来的情况下吴谢宇还以她的名义借到144万,证明她给熟人的印象是比较单纯美好的。
有报道说谢天琴年轻时想过一辈子不结婚,被父亲以死逼婚,考虑到谢天琴的父亲是在大学教历史的知识分子,特殊年代被迫害成了瞎子,谢天琴逃避亲密关系很可能是后天而非先天的,她选择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很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环境逐渐开放,谢天琴的心态也会变得比过去更开放而不是更保守,会想把失去的青春弥补回来。一个家族遗传的高智商、接受了男女平等的高等教育、能在受到外界伤害时退回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独善其身的谢天琴,的确不像一个没有精神世界的控制狂或依附型母亲。
她的视角很有意思,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控制儿子的畸形共生关系,也存在儿子共情死去的父亲,把母亲当成父亲遗孀,不接受母亲变心的儿子控制母亲。从吴谢宇说他深爱父亲,希望母亲去地下陪伴父亲,甚至认为父亲死后依然会有意识存在(对母亲说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这点来看,后者更可能成立。
她表示吴谢宇对于母亲有爱恨交加的感情,不过她不认同吴母会把儿子当成老公的替代品,因为吴母在日记中说过她觉得吴谢宇长得不好看,并且自嘲吴谢宇不好看的部分遗传了自己,这样的人不会把自恋投射到儿子身上,不会认为自己的儿子世界上最好。谢天琴在二十几年之前就会把“乳头”这样的字眼写入日记,还大大方方地让儿子看到,证明她也不是一个谈性色变的母亲。评论区有人提到谢的学生匿名回答说谢上课生动有趣,不是想象中古板的历史老师。
她认为吴母很可能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传统贤妻良母,勉强算一个娇妻弱母。她认为谢天琴的九型副型可能和她一样都是sx/sp
这种类型的女生,会因为爱上一个体弱多病家里没钱但懂浪漫的男人,并对恋人一心一意而被当成道德高尚的女人得到赞扬,其实她只是享受一对一的亲密关系带给自己的多巴胺,对待门当户对之类的传统规则不是完全认同的。
南方周末披露谢天琴的同事、好友一开始就不赞同这桩婚事。在那些人看来,既然是经人介绍找对象,谢天琴应该找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结果找了一个还不如她的”。但谢天琴是一个表面上温顺,内心认定一个人就不会回头的女人,并不会因为好心的劝告轻易妥协,这种性格也为她日后和吴谢宇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吴父活着的时候,吴母的确是完美的妻子,没有任何不忠诚的行为,在吴谢宇看来两个人从来没吵过架,吴母遇到老公晚归也是用写信表露心意取代当面争吵。谢天琴也会出于对儿子的爱,去扮演好一个让他脸上有光的勤劳清高保守的母亲。
吴父去世之后,吴母在伤心难过之余,也不想戴着面具继续生活,于是她经常给吴谢宇抱怨,说那几个亲戚朋友好烦,整天敲门打电话来打扰。还会说她与她们以前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往事,她没把这些十几二十年的老相识当朋友,因为她们不了解她,以为她是一个传统的妻子和母亲。
吴谢宇还发现,他拿成绩单和排名第一的条子回去,谢天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和他说:“别读太累了,要注意休息,没关系的。”妈妈的话让他感到失落、绝望、手足无措,连拿第一名都没办法让母亲开心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他更加钻牛尖、更拼命地读书。
谢天琴在丧偶的短期内想过自杀,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去了,她想自杀的原因更可能是生活的压力而非想要去地下陪伴亡夫,因为吴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已经背叛了她的感情,她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眼光限制自己,放弃自己的幸福呢?她比吴谢宇更早的走了出来,也【可能】会把自己在社交软件上认识的知己说给吴谢宇听,谢天琴和这个知己之间的交流深度与广度超过了她和吴谢宇,以后会在现实中相聚,谢天琴【可能】还把自己的收入用在了知己身上,导致没存下钱供吴谢宇留学,这让吴谢宇很不能接受,甚至觉得谢天琴不借钱给吴父治病是精致利己的缺德行为,从而对母亲和母亲的亲戚产生了恨意。
吴母的闺蜜在她丧偶之后隔三差五去找吴母说话,吴母却觉得多此一举,要么不开门,要么开了门但只许闺蜜在外面说话,她【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桃花源不想被不知情的人打扰。吴谢宇称,他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当他陷入绝望时,母亲其实正在慢慢走出来。
谢天琴闺蜜说,在出事之前,她其实也感觉谢天琴的状态正在好转,“我跟她聊天,整个人的精神已经有变化了,讲话时的语气都比较轻松”。
吴谢宇的自恋程度比他妈妈高不少,他会希望父母像神雕侠侣一样传为佳话,会希望母亲像林黛玉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甚至在性道德方面还有一些男女双标,他认为杨过可以放浪不羁,贾宝玉可以睡其他女人,小龙女、林黛玉却必须是一心一意的。
没想到母亲居然比自己更快走了出来,还疑似有了小男友。
吴谢宇一开始以为母亲只是空虚寂寞了,劝分手未果,发誓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妈妈身上,在被捕之后承认“尽我一切所能给她快乐”。
他称,自己在家时,就和母亲越来越多地说话;不在家时,则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每次至少是聊十几分钟。
然而,吴谢宇不了解母亲的情感需求,谢天琴拒绝了吴谢宇的日常关心,【可能】表示知己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儿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是两回事。
吴谢宇【可能】更接受母亲正经找一个年长的社会地位匹配的继父结婚,然而谢天琴【可能】表示她伺候了吴父那么久,不想再婚伺候老头子,只想开开心心的和小情人谈情说爱,自己倒贴钱也无所谓。这彻底颠覆了吴谢宇的做题家传统观念,让他觉得走学霸供养者路线,不如当一个放浪形骸的鸭子更能走入女人的内心,让他的自恋受挫,开始无法安心学习,成绩大幅度退步。


《南方人物周刊》引用吴谢宇一名高中同学的话说,其不止一次看到吴谢宇在给母亲打电话时哭。
谢天琴对吴谢宇说的话,有一句他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了:“你不用管我的,我以后也不要你养老,你要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你看看你爸,就是因为整天为老家的破事操心,心理负担太重,病才不好的。”
听到这样的话,说实话,吴谢宇非常非常的不开心,甚至觉得母亲是在冷漠地诅咒自己和父亲一样早死,他原本以为母亲应该比他更多愁善感依赖家人,怎么能忍受母亲比自己更理智冷静不念旧呢?恰好吴谢宇又是一个非常怕死的人,在北大就读期间,他曾两次半夜起来就医,他不能接受自己和父亲一样死在母亲前面,他宁可当谢天琴的爹,主宰母亲这个任性自我的中年少女的生死。
据说对一个人的拯救欲是源于对一个人的不满,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拯救欲就会沦为毁灭欲,这也是李靓蕾一开始觉得王力宏很可怜需要她的拯救,后来却亲手毁了王力宏事业的原因,吴谢宇对待谢天琴复杂的情感,也有这样的成分。
有基因方面的研究发现,人生而不同,有吴谢宇这种日常决策能力优秀,压力模式之下决策能力下降的基因类型,也有日常拖延症,deadline之前超常发挥的基因类型。这也是吴谢宇是高智商,但无法完成高智商犯罪的原因。


如果吴谢宇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替后者做决策,危急时刻会害了对方,如果后者把吴谢宇这样的人当依靠,也会害了自己,所以最好是自己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吴谢宇试图拯救母亲但遭到了拒绝,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他策划了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荣誉谋杀行为,故意选择自己生日倒过来的那一天,似乎是想和母亲建立什么链接。弑母后,吴谢宇拿走了谢天琴的手机,一方面是为了冒充谢天琴问她的亲友借钱挥霍,另一方面也像一个强硬的家长一样,窥探谢天琴手机里的秘密【可能】会登录她的网络账号,强行介入和斩断她在虚拟世界的情丝。
这件事情也给吴谢宇很大冲击,于是他报复性消费,在性方面做出来了大量出格行为,应该是信仰崩塌了,而非吴谢宇天生道德败坏。
弑母之后吴谢宇反复在别人面前说母亲是最好的妈妈和一个道德高尚的女人,说自己小心翼翼地把母亲的尸体清洗干净切开塞满活性炭又用保鲜膜包好给尸体保鲜,是为了让母亲和生前一样漂亮优雅爱干净——这一系列举动,是不是像极了李小璐主演的电影《天浴》里面的“好男人”老金给被其他男人侵犯的女知青小心翼翼地洗澡,后来又觉得她不想活了好心“帮她解脱”一枪打死了女主…
原因就在于,他真是那么想的,他不需要一个活着的有普通人欲望的母亲,他只需要一对神仙眷侣般的父母人设,一个完美的,不会破坏他自恋投射的“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纯洁天使谢天琴。
我不想对谢天琴受害者有罪论
原因在于代入谢天琴的角度,其实根本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谢天琴如果在丈夫去世之后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吴谢宇身上,会被独立的人诟病这样的母爱让人窒息;
如果谢天琴在丈夫去世之后,一直没有走出来,还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儿子,会被慕强的人诟病谢天琴不懂得什么叫为母而刚;
如果谢天琴在丈夫去世之后,比儿子更早的走出来了,还步入了一段新的恋情,那么也会被有精神洁癖的人诟病她没考虑儿子的感受。
这题有解决方案吗?
我可以做到同时共情吴谢宇和谢天琴的部分心理
我的父母两边也出过不少知识分子,他们也经历过那个年代而变得比我警惕
我曾经陷入过虚无主义,曾经是全家人的骄傲又回归普通,同时精力也十分有限,我会觉得像吴谢宇一样适应环境时外在积极内心溃破,像谢天琴一样退缩回避时外在消极内心自洽,我不能确定,如果我出身于他们的家庭,会不会比他们表现的更好?
不过我的性格也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我会比谢天琴更容易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遗忘危险,我比吴谢宇处理情绪的能力好一些,能躺平也能转弯,不容易一条路走到黑。
作为学生时代的佼佼者和社会上的普通人,接受自己的普通和阴暗面,发掘自己身边人的平凡而美好的一面,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保证物质的充裕,偶尔放纵一下自己但不要选择成瘾性强的方式,或许能避免类似的悲剧。
很简单,他其实都说了,只不过说的比较隐晦。
他弑母的原因就是,他觉得他们家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他妈以及他妈那边的亲戚造成的,他妈按照吴自己的供述和亲戚们的描述,是那种清高到老公死了单位给抚恤金都不要,还以此为荣的人,对比吴他爸,在吴看来他妈怕是才更像有精神病的人,然后是那些亲戚们,在吴的视角看来,他爸的病,确实治不好,但花点钱拖一下还是做得到的,然后他妈那边的亲戚一个没出钱,所以弑母以后,吴逮着母系那边的亲戚借钱,这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我猜吴谢宇要是写真实想法可能是这样:
1 我学习真好!我是个超人!
2 爹在乱搞 …爹真有魅力!
3 我学习这么好却不能留学,都因为家里穷、我妈又不愿意拉下脸,管亲戚借钱:(
4 我被我妈耽误了大好前程,不如把我妈杀了我自己再借钱。
5 杀人没我想的容易,还挺困难的,不过我确实感受到了夺走别人生命的权力欲。
6 亲戚们好蠢,要钱就借来了。我真聪明。
7 出国吧?好麻烦,国外我这个钱也不够啊。还是在国内吧成本低。我相信我的智商没人能抓到我。
8 啊,杀人像一场梦。忘了。
9我还很帅,不如做鸭,别人给我钱正是我帅气的证明。我爹乱搞,我也要乱搞。我好有魅力。
10 嫖娼太爽了!乱搞太爽了。!
11 糟糕被发现了。额我还不想死。
12 要不我这么说吧,我是为了因为我爹死我妈苛刻我家贫命苦才精神失常,我是要自杀的,然后为了我妈安宁才杀了她。
13 怎么不让我精神病鉴定?怎么法官不信我?!我要上诉。
14 上诉失败。后悔,早知道黑出国了或者再更努力地声色犬马一下。
我知道我编辑了很长的内容,比竟有好几万字并且文字部分内容比较晦涩深奥难懂,真的很感激每一个有耐心看完并给予支持的你们。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我想用心去把它呈现出来。是因为我时刻提醒着我自己不要用偏见去解读任何人,即使他是“坏人”因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经历着你所不知的战斗。请心存善意,直至永远。”同时也是因为我想送给每一个有类似家庭处境的孩子,后半部分都是送给你们的,我希望你能够拥有向内生长的力量。我知道如果过的不是自己负起责任的生活的话,是不可能过使自己满意的人生的。我知道在你们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你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但是表露出情绪,并不会使你成为一个软弱的人。请记住真正能限制自己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别人’对自己的限制。安全感和自由一样,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斗争进行争取。修炼自己,聆听自己,去拥有大量的自律和深入的自我觉察,然后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去生活。而人性中最美的,也就是这样不放弃“求好”的韧性。每个人都以不同的节奏生长。你会好起来的,可能不是今天,但必定是是未来的某一天。愿你复杂且简单,无事可使你崩坏。
当然也有送给各位家长老师的,我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同时人生最大的奴役就是无法实现“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跨越,我希望你们能够不断突破超越原有的自己,在实践中去感受这种爱的艰辛去践行如何真正爱孩子。人是永远长不大的生物,人的一生都需要力求不断向上生长。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一切自律向上的原动力。
起初,我看到“弑母”想的是这种人渣,留着他干嘛,而且他行为还如此放荡,不知悔改。而且长成这样,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但是我在分析他杀人动机的时候尽力使自己保持客观去分析看待问题,逐渐发现我最初的想法带有很大的偏见。
我认为,我的回答不应该因为所持观点和大家不一样就被踩下去。如果你是懂得“思考”的人,应该明白自如辩论一样,从来不是因为观点而给予肯定/否定,而应该基于论证过程是否恰当有效合理。我认为所有不看分析只看观点就踩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而且必定是心胸非常狭隘。
强调一下:全文并没有说吴谢宇弑母是合理的,仅是分析了他弑母的动机是什么。我也没有认为他弑母是合理的这种态度。我很反对他采取这种极端行为,并且我的情感立场没有偏向吴谢宇这一边。他的母亲是不对,客观上是存在很多其他恰当的方式解决冲突。但是人是非理性的,一个人智商高学习好不能代表心智成熟与否,相反如果他的认知三观很贫瘠,仍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没有头脑不成熟的不具备成年人心智标准的心理未成年者。在分析动机的过程中我看到的吴谢宇就是心理未成年的状态。他的认知都有问题的话,又怎么能采取得当的方式呢?但是造成他心理未成年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接受的教养方式。首因效应,大家应该也明白,从一开始他给我的感觉就不好,虽然我不喜欢他,但是出于理性我还是不赞成死刑。法律并不是完美的,如果没有充分分析考虑一个人动机之下做出判决是很荒谬的。大家也不能因为行为结果一致就把动机不同的归为统一性质混为一谈。当然了人与人的心智之间存在很大鸿沟,如果你理解不了我也没有强制你去赞成。(我写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给知乎平均认知理解力的群体看的,所以根本没期望被大部分人理解。但很高兴的是遇见了为数不多明智清朗的脑袋。无意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请那些没有认真看完全文的人不要妄下评论,如果你是在看完了全文还能发出那些让人无言以对的文字……会让人觉得你很春虫虫,我在对牛弹琴。既然心智、认知水平都不在同一层次上,争论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无异于鸡同鸭讲,互觉对方是S13。而且就算我说得再正确,也改变不了那些人。除非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我要么闭上嘴巴,要么就使用可以被理解的语言。但是我不愿意为了获得认同,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群体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因而对大部分人来说数量就是正义”…我不想跟这样的人深入辩论,因为我没有功夫去帮您在理解力方面补课。)
一般有人格障碍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很正常的人。在最新的审判过程中吴谢宇的言辞表现很明显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认清事实情况。他没有察觉出来自己对母亲那种又爱又恨矛盾复杂的感情,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步步安排设计尽在掌控之中的“谋杀”是一种在压抑中反对控制的非理性反击行为,是出于对缺乏控制感,没有掌控权的“报复、反攻”行为。










很多人觉得他在审判过程中表现没有真诚悔改的意思,觉得他是在故意说谎掩盖杀人真实动机……我觉得不是这样。
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的反应没有明显撒谎的痕迹。他说说可能真的就是他的真实想法。而他有这些看起来很荒谬不合理不符合正常人认知的想法的原由应该是他尚未觉知自己有人格障碍。这很正常,一般情况下有人格障碍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他不会觉得是自己“病了”,他会觉得自己很正常……
他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完美,他说他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他还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对父母的又爱又恨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他怎么可能没有对父亲的爱经常缺席的抱怨指责?他怎么可能没有对母亲压迫控制的愤恨厌恶?这些他都有,只是他的意识层面并没有准确感知到,其实自己难以正确解释的偏颇行为很多时候都是受未被察觉的潜意识的影响的。就像小比利觉得自己的父母对他很好,他也很爱父母而不知道自己潜意识里面对父母排斥抗拒的一面,也不知道自己偷车的真实原因一样。
“爸妈带我来的!”
“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因为我偷了车,法官要求我一定要来医院。”
“你怎么会去偷车呢?”
“我不知道!”
“肯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你去这么做,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吗?”
他依旧沉默。
“你悲伤吗?”我问。
“我不知道。”
也许他真的不知道。我问:“那我们来谈谈你的父母吧!他们有哪些事,是你可以说给我听的?”
“他们对我不错。”
“很好啊!那他们对你是怎样的不错呢?”
“他们会开车载我去参加童子军会议。”
“可能有些时候,我会让他们为难。”
“噢!比方说呢?”
“我伤了他们的心。”
“比利,你是怎样伤他们的心的?”我问道。
“我偷车这件事,就已经伤了他们的心。”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就是因为想要伤他们的心,才会去偷车的?”
“不是。”
“噢!那你就是不想让他们伤心。你还能想到其他让父母伤心的事吗?”
比利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沉寂了许久之后,我开口问道:“你想到了吗?”
“我只知道我伤过他们的心。”
“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晓得!”
“他们是不是处罚你了?”
“没有,他们对我很好。”
“那你怎么会知道自己让他们伤心了呢?”
“他们对我大吼大叫。”
“噢!可是,他们因为什么事而对你吼叫?”
“我也不清楚。”
还有人有一点儿误解的是觉得他原本真实的模样就是这样一个“恶魔”,之前的形象是伪装,而这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真实不是这样的,我觉得有这样误解的人可能真的没有多少心理知识储备叭,所以我还是解释清楚一点儿叭。
之前乖巧听话努力学习待人友善的他不是100%真正的样子,也是差不多就是最接近他真实的样子了,只是人无完人,他不可能那么完美,如果说100%真实的他的样子,就是在这基础上他会犯错的时候,会有不想好好学习的时候,会有想和朋友一起疯玩打游戏的时候,会有青春期性冲动的时候,会有想和父母顶嘴吵闹的时候……“压迫可使有智慧的人疯狂!”不在压抑中死亡,就在压抑中疯狂。如果把人比喻为一管牙膏,遭受到压力,就一定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正常的释放渠道是牙膏的管口。但关闭管口,遭受压力之后,牙膏就会从别的地方被挤出,从而通过非正常的渠道释放压力。之后那个疯狂的他并不是真正/实的他,虽然那些让人惊愕诧异的行为都切实是他发出的。但那更可能只是他在觉得人生变得没有意义之后。尤其是还有父亲的打击,人都是这样对于越是缺失/乏/少的东西就越是想要,而他和父亲又长期分离,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缺席的,父爱的缺席、匮乏让他越发想要得到。“优秀”之前一直都是他用来换取父母关爱的“手段”……然而父亲突然去世让他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得到父爱了,父爱在他身上将会永远缺席……所以考再多第一名都变得没有意义了。父亲不幸病故后,他悲观厌世,一直想要自杀……这个时候对于他来说他的世界就是一片灰色的,活着变得没有意义感,人一旦心境抑郁了,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也会变得比较低,刺激感觉阈限值变高,所以如果他想在世界上寻找到一点儿存在感就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激起他的存在感,所以那些偏激越轨疯狂的行为就变成了他为了存在感的的手段……这样他才不至于觉得世界是假的,没有什么东西真实存在。这是他的“无奈”之举。如果不能理解打个不是太准确的比方就像药物滥用成瘾患者需要越来越大剂量的药物才能刺激TA感觉,引起兴奋感,而且一旦戒断就会出现各种身心不适。
即使是控制欲很强的父母也会这么想“从小到大,我们为那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一直都是尽职尽责的好父母。”他们也确实觉得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自己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其实他们没有他们的这些付出只是出于想要孩子为他们而活的而不是为孩子自己而活的自私心理。
与比利的交谈令我感到压抑,因为他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应该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比利如此死气沉沉,的确令人窒息。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比利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谁是幕后的“恋尸癖”在扼杀着比利生命的活力?比利的父母是逃避罪恶感的恶人吗?似乎一切都隐隐约约有答案,一切又不确定。但有一点却十分肯定: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父母的心灵,是父母的问题,才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我觉得吴谢宇需要接受一段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不能混为一谈,吴谢宇是没有精神异常,但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不涉及减刑,虽然如此但可以帮他正确的认清自己,梳理清事情的原由)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吴谢宇在过去的生命中他没有被允许拥有独立的人格,那个吴谢宇才不是真正的吴谢宇。人格缺陷不是他的错,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他应该拥有一次重新选择成为真正的他自己的机会。
“每个圣徒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有些人是没有资格为人父母的。
《隐秘的角落》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在这部剧中朱朝阳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控制欲极强的家长。
这里只是随便找了个解析,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再去看看别的。
朱朝阳的妈妈这个人让我毛骨悚然,刚开始不知为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问我邪恶的人是什么样,我第一个就会想到她。每次有她的出现总是让我觉得害怕,不是因为她不够友善,而且她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怪异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她的身上总是给人有一股邪恶之气的感觉,让人窒息,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敢靠近这样的人,甚至多看一眼都会感到憋得快要窒息那么难受。后来我才发现了原因所在。


父母逃避自己的错,孩子就会出大错
但是对比利本人,我只是告诉他,我做了一个对他有益的安排。比利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必须要与梅琳达夫妇同住,因为,我觉得他还不具备面对真相的能力。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真相就是比利的父母是伪善的恶人。
伪善的父母与孩子发生分歧时,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他们会把一切错误归咎于孩子,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从比利父母极力逃避罪恶感的一言一行中,我分明看清了比利和他哥哥遭受的压抑和摧残。比如,当比利和哥哥有正常的情感需求时,父母总会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明明是父母自己的错误,他们却会轻易将责任推给孩子;明明孩子遭到了漠视,父母却声称自己非常爱孩子。父母永远正确,孩子的压力就会无边。在无边的压力下,孩子怎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呢?孩子体会不到生的快乐,选择死便容易理解了。不在压抑中死亡,就在压抑中疯狂。
一定要远离伪善的恶人,否则,他们必将扼杀你生命的活力。
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人的一生,与伪善之人擦肩而过的机会很多,
几乎每碰到一次人性的危机,都与伪善邪恶有关。
我讲述了比利的父母为了逃避罪恶感,撒谎成性,使家庭成为一座坟墓,压抑住了儿子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压制下,一个儿子自杀,一个儿子抑郁。压制别人,就是邪恶。所以,他们是真正邪恶的人。为了逃避罪恶感,人会用谎言来掩盖真相,欺骗自己和别人,进而压制别人的生命力,毁灭别人的人生。
伪善的恶人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他们不承认自己不正常,极力用正常的外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正常。即使他们带着别人来看心理医生,但当问题指向他们自己时,他们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谎言来逃避。所以,伪善的恶人隐藏在我们的身边,一般很难发现,他们可能是某个教会里的执事,或者是一位牧师,也可能是某个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甚至,那个一直声称是你最好的朋友的人,就是一个伪善的恶人。正因如此,很多人遭到伪善恶人攻击之后,自己却浑然不知,比利的哥哥就是这样。不过,比利是幸运的,因为偷车,他引起了别人的注意,梅琳达姨妈愿意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所以最终他没有走向自杀的不归路。
然而,多数被伪善之人祸害的人并没有比利这么幸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孩子正在遭受邪恶的压制而没有被发觉。其实比利的个案极为普遍,就连我的小诊所内,每个月几乎都能接诊到一例类似比利父母这样的个案。人的一生,与伪善邪恶之人擦肩而过的机会很多,几乎每碰到一次人性的危机,都与伪善邪恶有关。我主张将“伪善邪恶”一词加入到心理治疗的词汇中。虽然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确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倘若不这么做,那么在处理这些个案时,我们将会看不清、道不明,即使想帮助伪善之人,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满绝望地与伪善之人周旋。
联想到了复旦事件的姜文华,为什么那些聪明优秀的正常人会突然人格变形,变成了一个完全让大家不认识的模样了呢?
因为主客体不统一。
他们展现出来的并非那个原本的真实的他,而是那个被别人认可、称赞的他。这样的人一般成长在家风较严的环境中,父母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控制欲。他们必须得让自己的行为表现符合父母的要求期待,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关爱。所以在他们心里便潜移默化的形成了一种不当认知,只有我是优秀的父母才会爱我,大家才会喜欢我,老师才会关注我,如果我表现的不好大家对我的喜欢和关心就会被收走(“关注”和“爱”是有条件的)……所以他们习惯性抑制掩盖自己不良想法与行为,也就是他们呈现出来的形象与真实的自己并不一致。长期如此便形成一种歪曲认知—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缺点,我必须是完美的。如吴谢宇同学,刚开始产生与性(不被父母社会偏见环境认可)的想法和自慰时觉得自己很脏,是个坏人,这让他接受不了。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对性的扭曲看法只是存在狭隘的环境中,性观念解放这种精神冲击让他开始出现认知失调,长期形成的顽固性保守思维很难轻易剔除,这个时候他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压抑。但是青春萌动的荷尔蒙又不是完全受个体控制的,这个时候他还在心里斗争,他不想自己是肮脏的又控制不住自慰,因而行为与认知不统一,他要想办法解决认知失调带来的精神痛苦,因而开始采取合理化的自我防御机制—接受性解放的思想。如此行为与认知便能得到短暂的统一。但是母亲的存在时刻激起他的原有认知,仿佛母亲的存在时时刻刻都是在责备他是一个肮脏的坏人,不被别人悦纳的伪君子。(在他心里母亲已然变成了一种绝对“权威”就算他后来发现了那些是错的。但是长期的认知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也不能接受母亲是会犯错的人,在他的认知里——她[其母]必须得是正确的,完美的,没有污点、没有缺陷、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因为她的母亲从来都不会向孩子自己承认的错误造成的。)因而只要想到母亲,他就会有道德性焦虑,就不能成为身心统一的完整的独立个体。这样的痛苦让他和他的母亲没有办法共存,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想要自杀的原因。他想结束这种痛苦。




一旦母亲不在了,他也就结束了无论是在现实空间维度还是心理空间维度中与其母共存共生的状态,所以自杀的想法也自然而然的便打消了。




吴同学自我认同感低,心理脆弱,多借助外部成就来提高安全感,自尊心高且不稳定,完美主义。而且这些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其母亲对其长期否定打压批判、严格要求造成的。[具有不稳定自尊的人比较敏感并具有防卫性,这种敏感防卫性的自尊容易导致很多负性情绪,比如焦虑、失望、愤怒等。 自尊高且不稳定的人有最高的攻击和愤怒倾向,而稳定且高自尊者攻击性最低。高且稳定的自尊可能对自我受到威胁具有很大的免疫力,相反,高但不稳定的自尊可能会加重自我受到威胁的感性。]










【在他心里母亲已然变成了一种绝对“权威”就算他后来发现了那些是错的。但是长期的认知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也不能接受母亲是会犯错的人,在他的认知里——她[其母]必须得是正确的,完美的,没有污点、没有缺陷、不容置疑的。这也是因为她的母亲从来都不会向孩子自己承认的错误造成的。】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他就算后来发现了母亲是错的也依然没能摆脱认知失调的痛苦。
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象与铁链”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称叫作【习得性无助】吴同学步入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经受开放思维洗礼后依然摆脱不了痛苦和小象就算已经成年具备了足够摆脱铁链的力量却还是逃离不了铁链的原因一样都是“习得性无助”。
就好像北大女生包丽为什么摆脱不了渣男的精神PUA,她是傻吗?当然不是。
还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成因也有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也就是在挣扎摆脱不了过程中慢慢变得被动的在情绪依附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屈服暴虐。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当吴谢宇同学感到痛苦的时候,他想到自杀,这是因为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对他来说是摆脱痛苦,获得精神救赎的方式。
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他自己想要自杀,最终却在母亲身上下了“毒手”。因为他没有独立的人格,因为一直以来他在情感上面都是被动的屈从地位依附于他的母亲。他们就好似“共同体”一般(他是她的傀儡),所以他把他的痛苦也投射到了母亲身上,所以他自然而然把他以为的最完美最伟大的救赎方式也施予了他的母亲。
他既已成年却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是因为他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允许他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一直以来他都没有从母亲那里取得人格独立的许可。他听命于她、受控于她……
如果大家还是不能理解这种“共同体”状态的痛苦,那么且就用比拟的方式举栗一下叭。
吴谢宇和其母的状态就好比是两个灵魂寄生在同一具躯体里面。在吴谢宇没有接受外界思想精神的冲击时(也就是他的独立意识大门还没有开启的时候)他和母亲可以比较和谐的共存,因为他们的意志是一致的,吴谢宇没有发展出对立反抗的独立意识,而是不觉得母亲的精神控制母亲的思想观念输入有什么不对不妥之处,也就是这个躯体里面的两个灵魂一个极强(绝对主导地位)一个微弱(附庸跟随状态)他们的意识方向是一致的,没有多少斗争,自然不会有太多有形的矛盾,自然也很和谐。
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可怕就可怕在事实上他的母亲是错的,他竟然不会觉得她有什么问题。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导火索。
一旦他部分程度上脱离了母亲的全权控制,他开始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多元多彩的世界、开放包容开明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这些东西侵入打开了他独立意识的大门,他原有的世界观遭受了猛烈的冲击,原有的思想架构意识世界逐渐崩塌瓦解。
他发现一直以来他都被他最信任的人——他的母亲,那个他心理面完美的人拥有绝对权威的人(类似盲目的个人崇拜)给欺骗了。就好比如果你被告知你所信仰的东西是虚伪卑鄙无耻的,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又有多大承受能力?
这种欺骗让他愤怒、委屈、无助、难过、虚无……他开始持续且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混乱。甚至是会陷入虚无主义怀疑自己、世界的真实性。他看起来是一个冷漠的人,但冷漠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对于至亲的死亡没有流露出一丝悲痛,在旁人看来他简直全无心肝,对性和爱情采取那样随便的态度,很多女人可能会冲上去给他扣一个“渣男”的帽子,面对学习成就变得那样没有野心和抱负,在追逐成功的世人眼里简直是不思进取,是烂泥扶不上墙。可是他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冷酷、无情、自私,而是因为他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他变成了虚无主义者。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读书时争上游,努力考名校;工作就争取升职加薪,创业就不断扩大规模,争取赚更多的钱,拥有更高的地位,成为更成功的人;然后买更好的房,买更好的车,找更好的人结婚,创造一切条件培养更优秀的后代。可是这些有什么意义呢?生者的哀悼对死者有任何意义吗?没有流泪就是无情吗?真的需要一个仪式来表演悲伤吗?真的需要当众悲伤,才能证明对母亲的爱吗?婚姻有什么意义?事业成功又什么意义?是获得更多的尊重,可以买更多和更好的东西吗?可是更多的尊重又有什么意义?买更好的东西有什么意义?最终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热热闹闹的一生,总要归于虚空,那么努力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一切的意义真的确定无疑吗?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意义?
所以他觉得他看透了世界的荒诞,看透了人生的荒诞,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没有意义”。
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大反转就像一夜之间换了天地,所有他熟悉他以为的东西都开始变得不一样,哪个正常人也没有那么强大心理能力去承受这样突然之间的翻转。你觉得没有什么可怕没有多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别人那里强大到足以将其摧毁。“未知苦处不信神佛” “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 ???”
人为制造的约束,也可以人为地制造解体。谎言的制造者在谎言被戳穿时起,就注定会有一个代价等着她去偿付。
这个时候的吴谢宇他的意识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被他母亲亲手规划好的轨道。他开始向着不同于她的方向发展,他开始拥有独立的个人意识,并且它生命力旺盛想要冲破束缚想要疯狂生长,所以它逐渐发展壮大,对立反抗斗争就显现出来了。他的意识强大到想要摆脱“两魂寄生一体”的状态,所以在他以为他和他的母亲注定不能共存。既然两魂的方向已经不统一了已经对立了,就注定是此消彼长,互相消杀的结果。他们要结束“共同体”状态就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好像必须得是终有某个消逝了,才能打破这可怕无法破解的魔咒。
为什么在他母亲死了之后他又不想不愿意死了?
因为在他母亲死之前他就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是完全可以独立于他母亲而存在的独立个体。(这就是那个他打不破的魔咒)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认知、动机、情感甚至个性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成因复杂。它是多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能够被看作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这里拿学校里面学习不好也不愿意进取的同学做解析,造成吴同学习得性无助的家庭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类同。
外部因素
1、消极评价。在屡遭消极评价,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确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再为完成任务付出认真的努力,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习得性无助“疾病”。消极评价是习得性无助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之一。
2、不良的竞争环境。(激烈的内卷)比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里,学生为分数而努力学习,大多数教师也只会“以分数论英雄”。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不健康的竞争;学习遇到问题时,其他同学也不大愿意提供帮助。不良的竞争环境也是习得性无助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之一。
自身因素
1 、不当归因。总是抱着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信念来进行归因活动的,而且这一信念相对稳定。如果长期经历失败而又找不到扭转局面的策略,那么他们就会把失败归因为无能或低智力等稳定、不可控因素,而不是客观分析需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或归因为个体能够驾驭的努力因素,即便偶尔成功也会被他们归因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这些不当的归因,最终产生很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
2、消极的角色定位。当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个人独立评价系统,对思维、推理和他人的沟通等自我概念的判断,都是以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态度为参照的。他们对社会、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进行评价时,往往更倾向于社会性的或他人的标准,也更依赖外部社会环境的直接反馈与支持。如果他们经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那么自尊心就会受到损害,不能较好地自我认同,形成失败的角色定位,对于学习采取消极态度,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行为。
3、不正确的社会比较。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比较是人们形成明确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社会比较,使他们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作为比较对象,从而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选择较高的学习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努力。相反,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使他们倾向选择比自己差的人作为比较对象,选择较低的学习目标甚至丧失学习目标,不愿意付出较多的努力,这样就使得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概率就很大。
吴的母亲成长过程中给予吴的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吴的例子补充: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本意是咨询师对咨询者无条件的温暖接纳,通俗点来解释,就是不论怎样我都喜欢你,其威力让人震惊。
有研究显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对咨询者提供帮助所达到的心理效果相差无几,意外不意外?
因为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关系是最重要的治疗要素,也就是只要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谁都能治愈心理创伤。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经历过,遇到一个人,TA的爱治好了你心里积年的伤痛,或是有知心的朋友,有什么痛苦只要对TA诉说就会好很多,这都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力量。
本质来讲,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安全感,绝大多数人都缺爱,都缺少一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这里有三个层面:
1关注,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人必须得到他人关注,才能获得爱,获得帮助,获得资源。
被看到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理解什么叫表现欲,都见过拼命博关注的人。
因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仇视,而是被漠视。
2 积极,只有关注还不可以,如果你看到我,却否定我,那么就是伤害我。
网上无休止的争辩,家庭中谁对谁错的纷争,都是为了寻求肯定,也就是积极关注。
只有被别人,至少是大多数人,或者重要的人肯定了,人的内心才能和谐安宁。
3 无条件,如果你肯定我,只是因为我符合你的心意,如果我换个说法做法,你就否定我,那就是有条件。
有条件就意味着不安全,意味着我可能会失去你,只有无论我怎样,你都喜欢我爱我,这才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你不需要我做什么,也不需要我迎合你,你喜爱我只因为我就是我,这样我就可以绝对安全。
以上三方面,构成了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绝对的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人就不用在自我怀疑中挣扎,就可以内心平和,把精力用在拓展外部世界。
缺乏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人,内心就会荒凉,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要么消沉纠结,要么逞强而内心脆弱。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主要来源有两个:
1养育者,通常是父母,会给孩子最初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满足孩子心理上的发展需求。
被满足好的孩子在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是喜爱和欣赏,长大了会自信热情。
没有被满足的孩子在养育者那里得到的是忽略和批评,长大了会自卑消沉。
2 其他感情对象,包括伴侣、好友、心理咨询师等,尤其是伴侣,是最广泛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源。
目前无条件积极关注应用最广的是育儿学,美式的夸奖教育就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职场中也有人尝试应用,对员工提供心理支持。
但个人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最应被普及的是情感领域,我们总是在寻觅的真爱,其实就是一个无条件和我们相爱的人。
人的一生,只要遇到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你的人,就是幸事,就能让你得到心理上的自我安全感。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姜文华的例子与吴很像,但成因又有很大差异。虽然都有严格的家风、父母,完美主义,但是姜的悲剧更多是他不能正确看待成就与得失。姜多少有些自恋不恰,但是从已有资料尚推不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榜样是必然会腐朽的。无论是“榜”,还是“样”,它都是“木”字旁,这提醒我们,榜样是会朽坏的。无论是何种“榜样”,何种“楷模”,都如草上之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败。也许是给各位泼凉水,今天在颁奖晚会上,你获得了表彰,你感到非常开心,但这种幸福感不久就会消失,也许明天早上一起床这种幸福感就没了,有的只是空虚。
那么,如何让这种幸福感持续呢?有人会说,我要加倍努力,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不再满足于“榜样法大”要成为“榜样中国”“榜样世界”,不断追求荣誉的高峰。但往往这样的人却容易摔得粉身碎骨。
让幸福感持续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感恩的心、谦卑的心接受一切成功与失败。
同学们获得荣誉,要感谢很多人。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要感谢图书馆的丰富资料,感谢食堂的饭菜没有地沟油瘦肉精,感谢你宿舍的同学在睡觉时还忍受你敲击键盘的声音甚至要感谢和你发生口角,进而动粗的同学,他让你灵机动,想出了这样的选题:激情状态与刑事责任。
但是,你唯一不能感谢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オ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样的你在成功时,你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在得意中自我毁灭;在失败时,你会自怨自艾、愤怒嫉妒,甚至自寻短见。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人说,真正的榜样不在这台上,它在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良知才是最好的榜样。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而良知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尺度。
顺从良知的呼召,做一个真实的人,无论在顺境和困境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克制人性的幽暗,一个行在光明之中的光明之子才是真正的榜样。并不取决于你的知识、财富、官职而取决于你是否坚守了良知的底线。












反社会人格障碍(英语: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为ASPD) 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二轴发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点与共同点,
是自我主义者和愉悦需求。
任何反社会人格,最终达成任何目的的前提就是满足自我的愉悦。
在这过程中他所表现出的一切都可以随着目标变动从而变动与拉近距离。
洞察力敏锐,思维与正常人完全不同,具备相当完美的亲和力。
可以很快的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只是自身无法认同与感知。
这就导致他们会很快的预测你的下一步,从而更好的执行自己的想法。
从而诱导他人按照自己本身所想从而行动,
很多人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这过程中人格魅力十足
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本身无法很好的理解与共同,情感缺失等原因。
他们的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会比正常人更低,可能会更容易导致反社会行为。
不过正常来说反社会人格会很少发生超越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行为。
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必要的,会导致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以至于导致日常生活事件脱轨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从而导致愉悦感大大下降。
内心具有强烈攻击欲望,
可能会对他人导致包括但不限于杀人、食人,精神摧毁,人格改造等。
具体代表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伦敦开膛手杰克,
汉尼拔原型:泰德·邦迪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威尔'等。
文学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与其对手詹姆斯·莫里亚蒂等。
DC漫画人物反派:小丑以及狂笑蝙蝠等。
由于反社会人格具有相当完美的伪装面具,从而导致生活中无法有效与明确的辨认
他们的生活完全由谎言构成,从而隐藏自己与他人的与众不同。
内心冷酷无情,完全无法与他人共同,常常让人能感觉温暖十足。
很多反社会人格待人温和有礼,对人善待,具有相当高的道德感与使命感,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但并不是所有反社会人格都如此。


吴谢宇很有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原因应该或有遗传因素、生理生物基础(低兴奋性、恐惧缺失)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后期反社会相关行为习得、高压式学习竞争环境。其母很有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而边缘型人格障碍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更高。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D,ASPD)的患者长期不尊重并且破坏他人的权利。他们不能也不会遵从社会规范。也就是说,个体可以有多种方式表现出ASPD。一些是诈骗分子,另一些,直白地说,是无礼的暴徒。可能会有很多打斗、撒谎和犯罪行为,包含各种可以想到的类型:偷窃、暴力、行骗以及虐待儿童和配偶。他们可能声称有内疚感,但是似乎不会真的为他们的行为感到懊悔。尽管他们可能抱怨有多种躯体问题,并偶尔尝试自杀,但他们操纵性地与他人互动使得我们很难判断他们的抱怨是否是真的。
吴谢宇同学年满十八岁,表现出明显的无道德感,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有频繁欺诈、撒谎、虐待、盗窃、隐瞒他人的行为。缺乏责任心。情感淡漠,对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往往缺乏真正的懊悔之心。犯罪后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常理化,即不在乎,表现得往往比较冷静。


在整个成年生活中,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D,BPD)的患者看起来都是不稳定的。他们经常会在情绪、行为或人际关系上处于危急状态。许多患者会感到空虚和无聊。他们将自己紧紧地依附在他人身上,然后当他们想象自己被所依靠的人忽视或者虐待时,他们会变得极其愤怒或有敌意。他们可能会冲动地想要伤害或毁坏自己。这些行为是愤怒的表达,希望获得帮助或尝试让自己对情绪上的痛苦麻木。尽管BPD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很快会缓解,以至于从来不会和如精神分裂症样的精神病相混淆。强烈的和快速的情绪波动、易冲动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使得这些患者很难在社交、工作或学校生活中充分发挥潜能。
其母害怕被遗弃(分离/脱离/这里应该是害怕儿子脱离自己的)带来的不安全让他们有很强的对他人的控制欲,当对方的某种行为没有满足自己的预期标准时,往往表现得暴躁愤怒,伴有言语侮辱打击对方(人格)的行为。且患者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糟糕,很难与别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孤僻独来独往,没有亲密朋友。
杀身之祸的原因是吴同学母亲亲手埋下的,成长过程中在人格上不能脱离别人的控制,其人格一般是不会发展健全的,也就是人格有缺陷的人,无论他看起来怎么优秀,他都是一个不完整的人。而这种长期处于被压抑、控制下的人,一旦某天原有的认知系统被冲破,精神上受到冲击,被压抑扭曲的部分就会以极端形式释放出来,如:打架斗殴、吸毒、嫖娼、偷盗、抢劫等放纵的一反常态的夸张离经叛道行为。他们以这些极端的方式冲破束缚自己无形的条条框框。
叛逆是一个具备自我意识的孩子探索自我边界的特殊形式,如果你不能允许他拥有自己的个性,而硬要把他规束成为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就不要责备抱怨他日后的各种人格欠缺。
被长期压抑的部分到达一定程度会以更膨胀的形式爆发出来。
对孩子要求标准高,行为管控严格的父母通常也不能接受孩子有“学习的过程”(试错的过程),即不能接受→「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会犯错的」,孩子有什么新的尝试,只要结果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都倾向于挑剔问题,复盘问题,而不是鼓励孩子继续尝试,鼓励他把没有做好的地方去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每当遇到一个事情,他们脑海里面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如何才能在事情万一没有成的时候可以免责」。不用承担失败的责任,或者把责任都推给对方,这个是他们潜意识里面的处理事情的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不管是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出于自己的需要,而去过度地付出,讨好他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愧疚感。






所以吴谢宇会做这些他不愿意的(过度付出)事情,来讨好别人。这也成为他习惯性待人处事的方式。
【人格障碍主要成因】父母教养方式——教养无方
大学生离开父母,脱离严格有序的中学教育,必须独立和分离,面临进入社会和寻求伴侣、组建家庭等现实任务,而此阶段个体处于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幼年、童年期压抑、固着的冲突在此阶段将会复活。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面临双重挑战:儿童期幻想重现和进入成年客体角色,需要将自己的驱力和欲望与客体的希望整合起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退行。神经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首次症状多在此期出现(Elzer、施琪嘉,1999)。当下大学生“空心病”、学业倦怠、自杀等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人格不完备。
出生在氛围不好的家庭中,孩子经常被批评,甚至受到辱骂体罚或者虐待,他们的情感和生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渐渐地,就很可能形成各种人格障碍。
①控制型父母
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傀儡。像个玩偶一样对待,从不会去想要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些什么,从不关心他们的真正需求,也不会去倾听他们。想控制孩子的所有。安排孩子的一切行为。而所有的控制行为都会用“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作为掩饰。
②冷漠型父母
这类型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从小缺爱,所以也不会去爱别人。当孩子需要她的爱想要接近时,通常会退缩或者回避,因为没有爱人的能力。这类父母很少会和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对于孩子的哭泣或者撒娇之类别的情绪都不会做回应。
③轻视型父母
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照料得很好,却会忽视孩子的精神生活,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
不会对孩子付出太多的情感,而是认为在物质生活上让孩子不愁就可以了。不会去花心思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于是孩子从小就很缺爱。
孩子以后会难以分辨自己的情感需求这样是否合理。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关注,体验到很深的自我怀疑。
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很努力地去满足父母的期望,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我们养育孩子所经历的诸多问题根源都在恐惧,这正是“自我”的特点。对孩子过分夸张的愿景、担心、失望,都来自恐惧。
你希望孩子取得成功。这为什么对你很重要呢?如果细想,你会发现,这是因为你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恐怖的、互相残杀的地方,因此,你很担心孩子的未来。又或者是,你希望孩子受人仰慕,拥有某种或多种才华。这种期望的背后是什么呢?仅仅是你对孩子天赋的欣赏吗?还是你担心孩子融入不了社会,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极其平庸的,在世俗眼光中落后于大多数的人?
那个常常在脑海中响起的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我。它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应激反应,觉察到它的存在,便可以驯服它。
有时候我们就是处在对生活的应激反应之中,有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总在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
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最后一点是,我们豢养宠物,只是希望它们永远都不要长大,可以乖乖地陪伴我们。我们看重的,是宠物对我们的依赖性。
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引导孩子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的过程,与出自生物本能的养育过程完全不同。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与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进行理性地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你应该感激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真正的爱。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是无私,而是行为的目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爱的关键在于自我调整。除非我们能够真正爱自己,否则我们无法爱别人。在许多人际关系中,我们会看见人们以爱为名义试图改造对方。不管我们怎么想,这种改造一般都是自私的、控制的、无爱的。
邪恶的本质就是把生命颠倒过来,它是生命的对立面。生命欣欣向荣,洋溢着勃勃生机,邪恶则是要剥夺生命的这种活力。所以,“恶”与“扼杀”息息相关,它试图把生命拖入死寂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扼杀”,并不仅仅指杀死生命,更包括禁锢生命的活力,并由此导致心灵的沦丧。一切限制和扼杀生命特征的心理和行为都是“恶”的表现。这些生命特征包括人的感知和感觉、思想和行动、成长和意愿等。比如,某些人对他人拥有强烈的控制欲,试图剥夺他人成长的意愿,增强别人的依赖感,消弱别人的创造力,拼命把别人改变成温顺听话的机器,这种抹杀了别人人性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恶”。与此同时,善则是恶的反面,善助长生命的活力,鼓励生命的多姿多彩,以及“人”独一无二的特性。
关于善与恶,弗洛姆用了两个十分专业的心理学词汇:一个是“眷恋生命的人”(biophilic person);一个是“恋尸癖”(necrophilia)。所谓善,就是从本质上热爱生命,对一切充满生命力的事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这种人拥有正常人具有的情感和意愿,能够努力去获取丰富的人生体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发出自己的光,但不会吹熄别人的灯。所谓恶,就是对死的东西极度感兴趣。具有“恋尸癖”的人被所有没有生气和死的东西所吸引和狂迷,诸如,死尸、腐物、粪便和污垢。他们对此类事物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会被它诱惑,不由自主地注意它,并对其作出反应。这些人发不出生命之光,却会去吹熄别人的灯。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恶,是运用一切影响力阻止他人心智成熟与自我完善的行为。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正道,恶则是一条邪道。所以,人们常常在“恶”字的前面加一个“邪”字,意味着“恶”是一种反生命的力量。对于生命来说,爱是一种正能量,它能促使自己和他人的心灵获得成长;而邪恶则是一种负能量,它不仅阻碍自己的心灵成长,还会阻碍别人的心灵成长。邪恶视爱为仇敌,与真正的爱完全对立,它试图扼杀人的感受、感觉和情感,扼杀人的创造力及生命力,其险恶用心是为了颠倒生命。追求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是生命最健康的需求,阻碍心灵的成长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邪恶不仅会运用一切力量去阻碍别人心智成熟,还会阻碍自己的自我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恶,也可以定义为: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不择手段去毁灭别人的自我。那么,邪恶靠什么来维护自己病态的自我呢?就是靠谎言和欺骗。所以,谎言总是伴随着邪恶。
促使人心智成熟的力量是爱,是心中的天使;促使人变得邪恶的力量来自心中的魔鬼。但值得注意的是,唤醒心中魔鬼的符咒就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如果你逃避问题和痛苦,你就是试图唤醒魔鬼;相反,如果你勇敢地面对问题和痛苦,你就是在呼唤心中的天使。
哪里有扭曲的心灵,哪里就有邪恶。但值得注意的是,扭曲的心灵是由谎言导致的,哪里有谎言,哪里就有扭曲的心灵。如果继续追问,我们便会发现,一切谎言都是为了逃避问题和痛苦,哪里在逃避问题和痛苦,哪里就有谎言。
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有太多的谎言,就会把心中那只恶狼喂得膘肥体壮,驱使人在邪道上狂奔。
真正勇敢的人是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和痛苦,不选择逃避,不选择谎言,就一定可以摆脱掉心中那只恶狼的追赶,迎来光明的人生。
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每当看见自己的“恶”时,都会感到痛苦——人们会为自己的丑陋而羞愧,会为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自我谴责,会为自己的罪过而产生罪恶感。这种由面对自己的“恶”而产生的内疚和痛苦,令人备受煎熬。逃避问题和痛苦,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由于人们常常用谎言来逃避问题和痛苦。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人生中的痛苦有很多种,你逃避什么样的痛苦,就会患上什么样的心理疾病。那么,内疚和罪恶感也会给人带来痛苦,逃避这种痛苦,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答案是,逃避罪恶感,人就会变得邪恶。邪恶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它是由逃避特殊的痛苦导致的。
实际上,有没有罪恶感,正是善与恶的分水岭。
一般来说,区分善与恶的标准不是看他做不做坏事,而是看他有没有罪恶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般的人不是不干坏事,而是干了坏事之后,会遭受到良心的谴责,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良心的谴责和罪恶感,我们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净化心灵,坦坦荡荡走向善的道路。
虽然穷凶极恶的人可怕,但更可怕的则是另外一类人。这类人深知良心谴责的滋味不好受,他们不敢面对自己的罪恶感,极力逃避。善良的人会勇敢承受罪恶感所带来的痛苦,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而这类人在自己的罪恶感面前,则是十足的胆小鬼和懦夫,他们没有勇气承受良心谴责所带来的痛苦和煎熬,只想一味地逃避,而逃避的方式就是选择用虚假的“善”来掩盖真实的“恶”。他们用谎言把自己的“恶”包裹起来,伪装出一副“善”的面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在掩饰自己“恶”的过程中,会不择手段抹杀自己“恶”的证据,哪怕是扼杀别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把这类人称为伪善之人。这类人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为了维护自己虚假的善,他们说谎成性、自欺欺人,什么谎话都能说,什么坏事都可以干出来。正因如此,我们才会说:“大奸似忠,大恶似善。”
明目张胆干恶事的人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以善和忠的名义,暗地里却干着邪恶的勾当的人。
逃避罪恶感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善,掩饰不善,就是伪善。伪善的人道貌岸然,特别在乎自己的外表和形象,他们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完美的表象,不遗余力保持道德完美的假面具。他们十分担心自己的道德形象,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极为熟悉,高度敏感。但不管怎样掩饰,也无法抹杀他们内心阴暗的事情,他们的善良是“装”出来的,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虚伪、欺骗和谎言,这就难怪他们会给人一种迷惑的感觉了。伪装的善是最可怕的恶,其邪恶就像隐藏在美丽花丛中的响尾蛇,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如果说穷凶极恶的人多在监狱和精神病院,那么,伪善的恶人则更多地隐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越是需要善的地方,伪善的恶人就越多。比如,教堂和各种慈善机构,常常就隐藏着很多伪善的面孔。又比如,许多父母常常打着爱的旗帜,实际上则是在控制和操纵孩子,他们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甚至还扼杀孩子生命的活力。
还有,青春期的性教育很重要,不能缺席
[性的压抑,就是生命力的压抑 via: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性和关系,以及生命被激活的程度,在经典精神分析框架里,性心理的发展几乎等于人格的发展。所有与快乐、顺畅、亲密、兴奋、激情、美好有关的事情,底层都是性的愉悦(力比多的满足)。所以,性的压抑,就是生命力的压抑。
有人问:人格层面的性压抑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不是现实层面的压抑,比如没有性对象和性生活,而是一个人即使像皇帝一样此时此地有很多性对象,但只要看一眼,就会知道他是那种人格变态的人,因为在他性心理发育过程中人格被扭曲了,这就叫人格层面的性压抑。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性压抑导致的人格扭曲。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激情奔放、各种能力超强的人,本质上,他们就是少有性压抑的人。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都清楚地知道,升华了的力比多的满足并不违背现行的道德和法律。
而那些情感平淡、各种能力都被削弱的人,本质上是性压抑。这样的人,生命没有被充分激活。可悲的是,的确是有很多人在生命还没绽开的时候,就面临枯萎了。
在压抑的状态下,我们会关闭感受的通道,采用理智化、情感隔离等一系列防御,这也是为什么能看到很多非常理性的人总给人僵硬刻板的印象,仿佛感性与情感的部分被封印了。
很多人带着“如何与孩子谈性”“如何与伴侣谈性”的议题而来,最终发现需要解决的,永远是和自己有关的议题。或许当我们从感受层面解锁性压抑,或者能看到自己的性压抑,生命活力被封印的僵化的部分就得以松动了。
透过性,能看到很多问题的真相
“你可能别的方面出了问题,投射到性的关系上,于是就成了性问题。这里最重要的‘别的’,常指早年和父母的关系。
在很多高开低走的爱情中,最常见的冲突是来自亲密关系中的‘改造欲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恋人眼里独一无二的人,唯一的人。因为如果没人觉得你重要,你会被忽略和遗忘,这对一个孩童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孩提时代需求未被满足,会对其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弥补外在世界的不足,内心就会制造幻想。梦想的蓝图投注到一个人身上,希冀这个人无视我们所有缺点,永远支持、永不抛弃伤害我们。
然而,现实中无法找到一个梦想的蓝图式人物,只能现实些选一个差不多的,接着很多人就开始计划,假以时日把对方变得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一段关系就是这么终结的。
孩童时期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早年依恋关系诸多未完结事件,想要变得特别的愿望,将自己、将关系丢进了死胡同。”
除了亲密关系里的冲突会体现在性里以外,早年的创伤性体验几乎都会在性议题里重现。
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形同在孩子面前性交,不仅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性压抑,还会使孩子体验到自体破碎的感觉,因为他目睹了一个人竟然可以被如此随意的对待,被突破所有边界。成年后,会在潜意识里将性活动体验为一种“总有一个人会受伤”的创伤性事件,于是无法体会到性活动中美好的部分。
如果将这一体验折射到亲密关系,折射到事业与人际关系中,会发现这样的创伤体验使得一切本应自然发生的快乐和美好,都变得小心翼翼,来之不易。
在关系中受创,需要回到关系中去修复。亲密关系能够给予的,是一个安全抱持的环境,可以在那里直面自己的性压抑与性羞耻,在关系中修正对性关系的潜意识体验,即,性本身就该是美好的。
性带来的疗愈效果,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成年人许多‘无名火’是由于性需求的不满足。需求压抑得越严重,攻击性就越强。武志红老师也对此说过:性欲,是一个人生命力的源泉,如果性欲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将其转化为攻击性,做出伤害关系的事。”
这一段描述了性得不到满足带来的后果,即原本美好的愿望始终无法被满足,转变成攻击,无论向内还是向外,都是对关系的破坏。如果反过来,试想一个性欲求得到很好的满足,很好照顾的人,他将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那些从‘性’中带给我们的被需要感、亲密感、占有感,无法通过其他手段弥补。唯有性,能透过身体直接表达爱,它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亲密救赎。”
性的高浓度亲密融合,能在过程中还原婴儿与母亲融合的原始渴望,和谐的性里,双方都安心的交出彼此,且接受对方的融合,不畏惧被吞没,不担心被抛弃被忽视,这样交融的体验是具有疗愈效果的。相反,不和谐的性里可能充斥着侵犯、无视、防备,所有体会到的这些负面感受都值得拿出来探究一番。
另外补充一点,并非温和的,足够体贴照顾的性就是和谐的性,而是在充满爱的前提下真实的满足了彼此的欲望。性相当于构建了一个真空环境,只有两个人身处其中,可以安全的相互满足彼此的幻想。有的人渴望刺激、强烈的性,有的人会渴望温柔轻缓的性,你是否敢于和伴侣谈论自己真实的愿望?在不敢、或感到羞耻的这些感受背后,或许就隐藏了一些未察觉、未解决的问题。]
对于性,男孩们一方面难以抑制心中的不安,另一方面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他们置身于这两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情感中,挣扎,烦恼。
最为理想的,莫过于在性欲最旺盛的高中时代便拥有一位恋人,可以尽情享受性爱,然后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样或许对男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益,至少从性欲旺盛的角度说,这种做法更加自然。事实上,在动物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方式。
然而,在人类社会升学考试压力巨大的国度,性欲最旺盛的时期却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日复一日地伏案苦读。在这种状态下,一旦偷尝了爱的禁果,他们只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学习更加难以保证。
倘若担心会影响到学习,便要求孩子们既不能涉足性爱,又不准自慰,那么又如何来抑制他们这种内生性的性躁动呢?十几岁男孩的性冲动并不是说抑制就能轻易抑制住的。
假如认同了这一点,那么为了不荒废学业,应该怎么办呢?直截了当从结论说起,那就是对于正在复习迎考的男孩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知道他们在自慰,大人们也不妨装作不知道,这样做或许更好。只要是男性,自然都会有性冲动,这是无法抹杀的事实,甚至可以说,这是繁衍子孙后代必不可少的天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之,能很自然地有自慰行为,又能够潜心学习,这样的男孩才能成长为健康、强壮的男子汉。
现今这种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对男孩来说是一种相当残酷的考验。如果能参加体育兴趣小组,大运动量地训练,舒展筋骨倒还罢了;倘若在学校便闷在教室,回到家里又被迫钻进自己的房间里埋头学习,整天坐着的话,男孩们体内的能量就会蓄积过剩。
男孩能否在残酷的升学竞争中胜出,可以说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克制自己内在的性欲。
除了个别极具有天才头脑的人,能够在升学竞争中胜出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我抑制能力极强的人,能够抑制自己的性欲;另一种就是天生性欲极弱的人。换句话说,只有从小就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性冲动,养成抑欲癖的男孩才能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
倘若男人拼命抑制自己的性欲、一味读书,那么他的性欲会逐渐萎缩,以至于光知道读书而在性方面却成了幼稚无比的“白痴天才”。
举个《务虚笔记》中的聪明妈妈的栗子
成长少不了的困惑“所以L,即便在他最为纯洁的那段时期里他也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欲望滔滔的家伙,让他心神向往的女人绝不止一个,不止十个、百个。说“我只是好色而已,幻想纷纭而已,但我不是个胡作非为的家伙,我信仰专一的爱情”?简直连这一点诗人都不敢确定了,他越想越糊涂,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可真是捉弄人呀。”
暖风一阵阵吹来,新鲜的绿树阴里正是少男们开始注意起少女们的时候,少女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或者诗人L暗自的惊叹与幻想,她们忽然清朗了的嗓音越来越频繁地骚扰少男们的日思夜梦。
那样的季节里,一些以往不曾有过的念头忽然向十五岁的诗人袭来,不分昼夜。一些形象,和一些幻景,使他昂奋不能自制,心惊血热,让他沉湎其中又让他羞愧不安。未来的诗人那时正由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儿突然猛长,变高,变瘦,既不再是男孩儿了又还算不上男子汉,就像早春翻浆的冻土,蓬勃而丑陋。相貌和嗓音都让他忧虑,对着镜子自惭形秽。尤其是那些美妙的幻景层出不穷之际,尤其是一些可怕的欲望令他不能抗拒之时,他想:镜子里这个丑陋的家伙难道有哪一个姑娘会喜欢吗?
“妈妈,”有一天他对母亲说,“我是不是很坏?”
“怎么啦?”母亲在窗外。
L躺在床上,郁郁寡欢,百无聊赖,靠近窗边,一本打开的书扣在胸脯上,闪耀的天空使他睁不开眼。
母亲走近窗边,探进头来:“什么事?”
小小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几下:“妈妈,我怎么……”
母亲甩甩手上的水,双臂抱在胸前。
“我怎么成天在想坏事?”
母亲看着他,想一下。母亲身后,初夏的天空中有一只白色的鸟在飞,很高很高。
母亲说:“没关系,那不一定是坏事。”
“你知道我想什么啦?”
“你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会有一些想法,只是这个年龄,你不能着急。”
“我很坏吗?”
母亲摇摇头。那只鸟飞得很高,飞得很慢。
“唉,”未来的诗人叹道,“你并不知道我都想的什么。”
“我也许知道。”母亲说,“但那并不见得是坏想法,只是你不能着急。”
那只鸟一下一下扇着翅膀,好像仅此而已,在巨大的蓝天里几乎不见移动。L不知道,母亲已经在被褥上看见过他刚刚成为男人的痕迹了。
情绪处理不好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太不懂得/善于调适情绪;另一种是太过压抑克制情绪。比起情绪不稳定都人,或许情绪稳定、喜怒无形、不表于面的人更可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长期喜怒无形有可能是心境抑郁,也有可能是情绪抑制过度压抑。[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被压抑的脆弱并不会消失,而是在身体里持续累积,找到另外的发泄口。被压抑的情绪是害人伤己的利器……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刻,可同时我们也有坚忍的瞬间。每个人都会有消极情绪,可同时我们也会被积极情绪萦绕。是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七情六欲,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当我们藏起伤口,我们就从一个人退缩到一个带壳的生命。” (罗伯特·勃莱 《冬日的诗》 ?)最好的防御,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事实上,与真实的自我失去联系,恰恰是人类痛苦的根源。遮掩的代价却是:我们和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也无法建立起与他人的亲密连接,活得像一个坚强的正能量假人。情绪,只有被看见,才有被理解的可能。
“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吴和姜都属于不善于表露内心真实的情感、想法的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疏解自己的情绪呢?
找到你自己,坚定的捍卫它。






“过分的顺从和叛逆都不会让人自由和幸福,因为你还是在被别人影响,你的一切都是在取悦或者挑战别人,你不是在做自己真正喜欢想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而行动,所以才会身心俱疲,痛苦不堪。” ????
①勇敢的表达出内心真实合理的诉求
②对于强制不合理要求,要敢于拒绝,学会说不
③正视接纳内心的困扰,而不是否定排斥它。
④梳理让你感到痛苦的内外部原因,积极着手于可控因素。
⑤向你信任的人说出你的不安/困扰/焦灼。
⑥允许自己有犯错误/不完美/行为不当的时候。
……
填完坑叭
为什么我们要站在“坏人”(或者做了坏事儿的人)的立场角度看待思考问题?
快要讲烂了——【从更高、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急着用刻板的概念去定义世界。当我们的眼光不断拓展时,我们的内心才能不断成熟。当看到一个人犯错时,指责总是最容易的事,但这并不能帮助我们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思考人性,不仅如此,还会削弱我们的感受力和共情能力,让心灵变得僵硬、枯燥和贫瘠。】
现在用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观点解释一下。
人本主义流派内部对人性善恶观也各执己见,并不统一。但是总的来说人性是复杂的、立体的、相对稳定的也是可变的(并不矛盾)受内外部因素影响的……(所以人性难测,需要用法律制度来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人本主义以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为对象。人本主义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无条件积极关注要求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对一切都无条件接纳,而是向患者表达咨询师乐于接受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同时关心和帮助来访者,在任何时候对来访者都以诚相待。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无条件地关怀,尊重与接纳。
★无条件积极关注包括身体的关注与心理的关注两方面。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必须同意当事人的不良行为。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带领者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通俗讲就是我不把我的观点强加于你,不否定排斥你的观点/行为,我允许你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并不予置评,而是尽可能的去理解。但不代表认同支持赞赏你的行为/观点。只是站在你的角度、立场、处境去考虑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你预设的合理性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东西阻碍了你,什么东西打扰着你,什么东西又误导了你?然后指引你自己去了解认识它们,即发现问题所在。然后积极引导鼓励激发其向好的地方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积极关注分为有条件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当学生的行为满足了教师的期望时,教师就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当学生的行为没有满足教师的期望时,教师就会收回给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学生逐渐明白,他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导致学生只按照教师的期望来表现,只接受教师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而拒绝自己的弱点或错误,不愿接受真实的自我;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是无条件的,无论学生的行为如何,教师都给予其关注。虽然教师可能并不赞同学生的某些行为,但他们一直都关爱学生、激励学生、接受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就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消的自我,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全部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有利于学生成长并成为心理和谐的人。
在调查中发现,高中生两极分化普遍,随年级的升高,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在平时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教师采取的大部分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这样就使学生的行为指向教师的期望,忽视或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行为。在教师的有条件积极关注下产生了两种结果:一部分学生达到了教师的期望,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关注,但他们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不能达到教师的期望,就会失去教师的积极关注。有条件积极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压力的加大使学生焦虑水平升高,焦虑水平过高会对学习产生抑制和干扰。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可能造成心理挫折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体验,个体此时又感到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解决。焦虑是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的情绪。产生焦虑时,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紧张的期待情绪,表现出莫名的忧虑和不安。这种状态和不安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达到教师的期望,失去了教师的积极关注,使学生的尊重和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高中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减弱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不了其对积极关注的需要,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它方面,如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来获得积极关注需要的满足,出现了很多学习以外的问题的,如自卑,厌学,逃学等。这是因为有条件积极关注使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不一致,指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之间矛盾所出现的不协调状态。自我不协调导致防御、焦虑不安和自我混乱。当机体经验与自我概念不协调时,个体或否认经验的存在,或以曲解的形式接受经验。罗杰斯认为:机体经验与自我的矛盾会引起防御的加强,敌意和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提高。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日本的一位小学教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这位教师教学生们画苹果。老师看见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说:“我在家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呀!”教师露出欣赏的微笑并鼓励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这位教师采用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没有指责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遵从自己的感觉,“早日培养出方苹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相信方苹果是可能的,激发了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教师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使学生更加自信,学习有了飞速进步。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克服了重视学生的认知需要,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的倾向。使师生关系达到良性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情感需要的满足又激发了学生的成就需要和成就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可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从一般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很快就能发现适度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帮助的,而焦虑水平过高则会对学习产生抑制和干扰的效果。高中生的压力很大,焦虑水平普遍偏高,教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焦虑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
结论: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多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和创造力。
此外,人本主义者还主张人的责任、此时此刻、自由意志和人的成长等。
①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不得不”这句话,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听老板的调遣”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这些事。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不做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时刻,行为只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弗洛依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与之相反,他们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正如弗洛姆所说,有许多自由是可怕的。
②此时此刻生活中总有很多怀旧或无法自拔于过去的人,他们常常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或是反复体验以往尴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恋。也有一些人总是在计划将来的日子,而不顾眼前的生活。从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角度,每天的怀旧或是白日梦使你失去了N分钟的时间,你本应该享用这N分钟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欣赏日落或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③个体的现象学人本 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④人的成长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人本主义治疗师允许来访者自己克服困难,继续成长。
⑤自由意志的人性本质观 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梅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强调自由意志,反对决定论。每个人生而具有长成一个人的先天潜能,每个人都会努力以赴地将其天赋潜能表露出来,以期臻于自我实现。不过,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惟其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环境相似,而各人的成长却仍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人性本质虽如此,但在现实中个人的选择却未必适当,选择之后也未必如意。因此人在生长历程中难免因选择失当而感到痛苦。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即旨在协助当事人了解自己,重新选择。
⑥现代人内在空虚感的关键,乃是因为爱与意志的旧有伦理力量已然遭到严重挫伤。焦虑与自由是两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在现实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亦即谓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
“每个圣徒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更~
问:
①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否被夸大了?
②对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我们应该选择原谅吗?
③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真的会影响我们一生吗?
答:
①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并没有被夸大,这些“伤害”有大有小,都或直接或间接或深或浅或有意识或无知觉的影响到了我们,只是很多时候它们看起来那么理所应当那么符合风俗习惯(“向来如此,便对么?”)而没有被我们察觉而已。
②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原谅,而且也应该给别人被原谅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其实不懂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有价值有作用的原谅,而不是简单的逃避。
“宽恕”和“肯定”不是一回事。
“肯定”是避免与罪恶正面冲突的一种方式。(它是说:“是的,我继父在我还是小孩子时猥亵我,但那只是他人性的弱点,部分是因为他在孩提时被伤害过。”)而宽恕却要直截了当地面对罪恶。(它要求你对继父说:“你做的事情是错的,尽管你有自己的原因,但你对我是犯了罪的。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我还是原谅你。”)
真正的宽恕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过程,但它对你的心理健康绝对必要。
许多人都在忍受着“廉价的宽恕”所带来的烦恼。(他们第一次来看心理医生时,都说:“我承认我的童年过得不完美,但是我的父母已经尽力了,而我原谅了他们。”)但是当医生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发现这些人根本没有原谅他们的父母。
【他们只不过让自己相信自己原谅他们了。】
对于这样的人,治疗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他们的父母放到“审判席”上。这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在心理上起草诉状和辩护状,然后是上诉和庭审,直到最终做出判决。由于这一过程需要太多的精力,所以多数人都选择了廉价的宽恕。
宽恕首先必须面对罪过和有罪过的人,不能回避,不能躲闪,它的前提是:必须先做出有罪的裁决——“不,我的父母没有尽力,他们本来能够做得更好,他们对我造成了伤害”——只有这样,真正的宽恕才开始起作用。
你不可能宽恕一个没有罪过的人。宽恕只有在有罪裁决后才生效。
③[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还不仅仅是痛苦。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不能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人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像现在这样促膝而谈的瞬间也在进行着选择。你把自己说成不幸的人,还说想要马上改变,甚至说想要变成别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根本不在于过去。]
【为什么家庭环境和谐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大?】
幼儿时期孩子向外界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模仿,而父母又是儿童最常模仿的对象。
所谓言传身教,从父母身上便能多少看到一个孩子他未来的样子。
你待人处事,尤其是对待伴侣的样子,TA都在被动的习得。
比如一个犯了错误不会主动向伴侣承认错误,不会低头去哄伴侣的人。TA的孩子未来也多半是死要面子倔得要死的低情商……
【家长向孩子道歉真的很丢人吗?】


【生小孩有什么用?】
北大才女赵婕写到:“我钦佩一种父母,
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
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
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
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
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不仅是做父母,
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经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
为了付出与欣赏。
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争脸,
更不用帮我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
让父母有机会与他她同行一段
正如龙应台《目送》的最后一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
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换个方式去爱孩子!
只要他她健康,
快乐,足矣......
-与所有父母共勉。
“每个圣徒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不支持死刑!


9.1号刚出来比较靠谱的解析文章,表达大意也是相同。不过在细节方面没有太多解析。
武志红在《自我的诞生》一书中创造性提出了两个名字“母亲包围圈”和“共生绞杀”。
本文所分析表达的大意与之相同。
母亲包围圈: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妈妈的意志中?
母亲包围圈,顾名思义,是说一个人几乎被母亲的意志和存在彻底给包围了。
一个人从自闭之壳,发展到能进入母爱怀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你不能停在这儿。母爱怀抱很好,但如果停在这儿,就意味着陷入了母亲包围圈。
与妈妈的抗争
我还是从一个故事为你讲起。我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中国式美女,看上去总是弱弱的,颇有林黛玉的风格,在中国这是很受男人喜欢的一种风格,追她的男人不少。
然而,她对事业没规划,对自己未来想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也没考虑,像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且,她非常受男性欢迎,可她对于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缺乏信心,一旦出现有女性来和她抢男人,她就会自动后退。
我和她讨论这个问题时,她先是说她觉得自己战胜不了竞争对手,再谈下去,她说出来自己一个更重要、更强烈的感受:她觉得所有男人和他们妈妈的关系都太紧密了,她根本挤不进去。
更进一步谈下去,我才发现真正的问题是,她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感觉,觉得自己永远都斗不过她的妈妈。长期以来,但凡和妈妈出现争执,她永远都是输的那一个。
她第一次和妈妈抗争成功,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她们刚刚搬进新家,关于她卧室中的床怎么摆这么一件小事儿,她和妈妈出现了分歧。一直以来,她都特别听妈妈的话,可这一回,她的倔劲儿升起来了,她不想让步,想坚持自己。妈妈也一样,坚决不让步。围绕着这张床怎么摆放,母女俩愣是争了半天,最后她大哭。即便这样,妈妈还要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正巧,这时候妈妈的一位好朋友来家里,看到她们母女俩争成这样,觉得很惊讶。这位好友对她妈妈说,女儿都这么大了,你怎么还管她这么多,这是她的房间,她爱怎么摆就怎么摆吧。然后,妈妈就听了好友的劝,尊重了女儿的意见。
在这位来访者的记忆中,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成功地拧过了妈妈的意志,即使这个过程里有别人的帮助。
妈妈对她有强烈的控制欲,这份控制欲无处不在。她想做一件事,意味着她升起了一份动力,这个动力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而妈妈在这件事上特别想管她并且成功以后,就意味着她的那份动力被灭掉了,妈妈的意志占据了她的身心。
黑色生命力
那份被灭掉的动力,可以说是一份死能量。什么是死能量呢?
一个形象化的模型: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你的任何一个动力,如欲望、需求和想表达的声音等,都像是章鱼伸出的一个能量触角。
这个能量触角,本来是灰色的、中性的。但如果这个能量触角,能够被其他能量体接住,你们两者之间建立了关系。那么,它就被照亮,就会变成彩色乃至白色的能量,我们可以叫它白色生命力;相反,如果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接住,它被拒绝或被忽视了,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能量,黑色生命力。
这份黑色生命力,如果继续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能量体的攻击,这就是破坏性;但如果这份黑色生命力不能向外表达,那就会转而攻击自己,于是对自己构成了压制。所谓的无力感,如果你仔细觉知的话,你会发现,它其实都是黑色能量转而向内压制自己的结果,这也是抑郁的原因之一。
黑色生命力和白色生命力,还可以换成另一套语言:死能量和生能量。前者指向破坏,后者指向滋养。
本来就是摆家具这么简单的事,一加进妈妈强烈的管制,就变得复杂深刻了。不过,一旦理解到,这种事情中藏着“你死我活”的战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你的意志死、我的意志活”,我们就立即会明白,这不是一件无所谓的小事。
母亲严重地控制这个女孩,而且非常有耐心和决心。同时,母性的确是容易事无巨细都会去关心的,这位来访者的妈妈就是这样。此外,母亲在和她斗争时,总是赢。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对她构成了一种全方位的围剿,母亲的意志无处不在,把她彻底包围了,她冲不出去,她的意志大多被闷死在这个包围圈中。
这位来访者还告诉我,她常常做一种梦,她去一个车站或飞机场,想坐交通工具离开,可她买不到票,总是没法离开。这个梦和她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有关。
从小,她本能上想离妈妈远一点,例如去找爸爸,可爸爸总是会把她再推回到妈妈身边。她找其他亲人,亲人们都会说,你妈不容易,你妈最爱你了,你妈喜欢你、需要你,你多陪陪你妈……这些声音让她非常绝望。我觉得这种感觉就是她那个梦境的意思:她离开了妈妈的包围圈,想乘坐列车或飞机离开妈妈,可周围人的态度都像是在说,你没有买票的资格。
母亲包围圈
因为这位来访者的故事,我想到了“母亲包围圈”这个词。不过,我当然不是因为这一个个案,就提出这么一个词汇和说法,而是有许多个类似的个案,让我先有了各种理性的总结,但到了她的这个个案中,突然很多东西被触动,然后我就想到了“母亲包围圈”这样一个简单而形象的说法。
你可以粗略地观察一下你周围,相信你会看到很多人处在“母亲包围圈”中。台湾学者孙隆基写过一本很好的书,叫《美国的弑母文化》,讲的是美国文化对躺在母爱怀抱中有很深的恐惧,你观察美国的电影也会发现,多数讲的是和父亲的关系。
恋母或寻母这些说法,是在说哪怕成年人也都是孩子,都在寻找母爱的怀抱。我觉得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母亲们也不想让孩子离开。
例如我的这位来访者,她谈恋爱时,虽然也会被充满雄性魅力的男性吸引,但她更容易选择温和宽容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身上有更多的母性。我觉得这就是在“寻母”,而对于她真实的母亲,她绝对是想离开的。只是一离开,又容易有深重的内疚感。
病态共生
我再讲另一个故事。我的一位男性来访者,他是个超级宅男,也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他只有两个深度关系,一个是和太太,一个是和妈妈,而遇见太太之前,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一个人。他的妈妈也不断地说,妈妈的世界里也只有他一个人,说的好像是他们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似的。可是,这位来访者是有父亲的,而且他们也生活在一起。
这是经典的病态共生关系。一般来说,病态共生关系如果发生在亲子关系之中,那几乎都是父母想和孩子共生,而孩子想离开但离开不了。
有一次,我的这位来访者看一部美国西部电影,影片内容是关于挖金矿的,那是男性的丛林世界,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人命如草芥。可看了这个电影后,他生出一份强烈的憧憬,他很想去这样的世界,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喽啰,哪怕轻易就丢了命也想去试一试。
然而,他觉得他去不了,因为妈妈离不开他。如果他离开了妈妈,妈妈会活不下去,这样会让他内疚至极,他想到的“唯一”解决办法是他得有分身术,真实的自己去那个丛林社会,虚假的自己留在家里陪妈妈。
讲这两个故事,是想让你明白什么是母亲包围圈,以及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母爱包围圈。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离不开母亲,或者一想到要离开母亲就会特别内疚,那可能意味着,这个人身处“母亲包围圈”中。
共生绞杀:为什么“我们”中的一方会失去自我?
有一个现象“母亲包围圈”,这个形象化的词汇是我提出的。再讲一个词汇“共生绞杀”。
共生绞杀的两个层级
要理解共生绞杀,就要理解共生关系的本质。共生关系,是我和你的自我都消融,然后构成了一个共同体“我们”。
你可能会说这听起来还不错啊,“我们”,这听着多温馨舒服,相反一个人老讲“我我我”,听上去有点太自私,太生分。乍一看真是这样,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因为没有理解到共生关系的残酷之处。
共生关系的达成,需要一个强烈斗争过程,“我”和“你”必然要去争做“我们”这个共同体的代言人,而最终结果就是,“我”或“你”其中一个人占据了“我们”,而另一个人的自我消失了,也就是被绞杀掉了。这也就是我这一讲想给你重点讲的“共生绞杀”。
共生绞杀存在着两个层级,分别是细节水平上的绞杀,和抽象自我水平上的绞杀。
细节水平上的绞杀很容易理解,就是对一个具体动力的绞杀,也就是说,“我”在每一件琐碎的事上都要去管制“你”,要你听我的。这一旦达成后,就意味着我绞杀了你的一个具体动力。
再说说抽象自我水平上的绞杀。这种绞杀在时间上可以说是长年累月,“我”通过对“你”的一个个具体动力的绞杀,最终实现了把“你”这个人的自我给消灭了。
正常共生,是一种真实的需要,无助的小婴儿要把他的声音传给母亲,好让母亲照顾好他。面对几个月大的新生儿时,一些母亲的自我也像被灭了一样,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才会说,有“原始母爱贯注”的母亲像是一种特殊的“病态”。
但我经常看到这个逻辑被逆转,太多母亲渴望把他们的声音传递给孩子,这就对孩子构成了绞杀。当只是一个具体动力被绞杀时,这份绞杀的影响,就要看这个动力的意义有多大。
例如,你想吃巧克力被禁止了,偶尔这样一次无关紧要。但是,如果你考大学选专业时,或选择和谁结婚时,自己的动力被灭了,而变成遵从父母的意志,这就构成了严重的绞杀。
所以说,最糟糕的是抽象自我水平上的绞杀。什么样的父母会对孩子构成这种绞杀呢?那就是,父母好像对管孩子这件事上瘾,任何事他们都要管。
一位年轻女孩告诉我说,不管她做什么事情,她绝不可能得到母亲的认可和支持。非常微妙的是,妈妈一定要管一下,哪怕只是一点点。打个比方,好像她本来的选择是5分,妈妈最终帮她选定的,有时候也就是5.1分。虽然只是0.1分这么小的差别,但也透露着母亲这样的含义:你的自发选择,我是绝不可能接纳的。
当几乎所有事都藏着这种含义时,这种对一个个具体动力的绞杀,最终就构成了对一个人抽象的自我水平上的绞杀。一旦达到自我水平上的绞杀,这也构成了严重的“你死我活”,我认为这个时候可能就不是比喻了,而是有了真实的杀戮含义。
病态共生的案例
我关注过一些比较典型的社会事件。比如,十几年前,上海某大学一位女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生宿舍自杀,用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发生后,她的家人大闹,说是因为校方太冷酷导致了女儿自杀。但很快,人们就通过这家人和朋友的描述,看到了这个女孩生活的一些特别之处。她的妈妈竟然和她一起住在研究生宿舍里,挤在一张床上,女孩的舍友们受不了,纷纷搬离。
据说,女孩在读本科时,这位母亲就一直跟着女儿。这位母亲身体健康,有退休金,有自己的房子,事实上没有任何理由去这样挤进女儿的空间。我认为,这就是她严重地和女儿共生在一起,最终将女儿绞杀掉了。
这个女孩在考大学时,就特意考去另外一座城市,目的可能就是想逃离母亲,但被母亲否决了。后来母亲为她选择了一座大都市,也不是女孩自己的意志,是妈妈想去大都市。女孩的同学观察到,母女俩走在一起时,母亲很是骄傲,而女孩常常神色暗淡。我认为,这就像是母亲有了错觉,她觉得是“我们”一起在读书,当然这个“我们”是她控制着的。
另一个比较惨痛的故事,是一位高材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我看到有很多信息显示,他的母亲对他有严重的管控。例如每天给儿子电话,讨论学业,还让儿子汇报每一笔账,精确到几元几角。甚至我看到还有信息称,儿子怎么吃饭,吃饭的时候要保持什么姿势,这位母亲也会管。如果我看到的这些信息都是真的,那我觉得也可以说,是母亲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的控制欲,构成了最终绞杀。
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是母子病态共生的一体两面,女孩选择绞杀了自己,而高材生则绞杀了母亲。当然了,这两个案件很极端,但我认为它们传递的信息极为重要:当母亲或其他抚养者成功地和孩子共生在一起时,他们的关系中必然存在着“你死我活”。
进入更大空间
你可能会问,那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孩子得突破母亲包围圈,进入到更大的空间。
怎么才能顺利突破呢?理想状态是,当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表达自己的主张时,母亲需要正视,并且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空间。父亲或者其他亲人的角色,也要鼓励母亲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同时,还需要社会文化的指引,让大家整体上形成一种共识,认为大一点的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是正确的、必然的。
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必须警惕把母爱严重美化的成年人,因为他们内心中可能还藏着另一种真相,那就是对母亲的恨。这听上去可能会有点匪夷所思,但我自己看到的很多案例显示,越是把妈妈说得伟大的人,他们对母亲的恨意越多,越想离开母亲。
例如我见到一位智商很高的女孩,她在顶级的跨国金融机构工作,很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傲,不过她说,高中的时候,她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这辈子可能从来不犯错吗?从逻辑上讲,这不可能。但事实上有的人真的做到了。例如妈妈,她这辈子就从来没错过。
我们作为旁观者,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是这个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真相是,她的妈妈确实非常厉害,但也极度自恋。她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母亲的聪明和强势,让她根本没有空间去看到妈妈有问题的一面。
这个女孩直到高中毕业上了大学后,和妈妈拉开了距离,才看到妈妈也是一个问题很多的人。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后来我把这个故事写到微博上,有很多人讲到他们在中学的时候,有过一模一样的思考。
和妈妈共生在一起的成年孩子,他们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对妈妈的需求,特别是情绪,非常敏感,而对自己的需求、情绪和感受,非常迟钝。这也是共生关系的特点:忘记了自己的感受,为别人的感受而活。
当你发现自己处在这种状态时,首先必须意识到这是严重的问题,接着要尽可能地完成空间上的分离,留出感受自己的空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完成心理上的分离。这个时候我强烈建议去找一位咨询师来辅助你完成分离,因为心理上的分离是非常困难的,你会发现,对自己的感受迟钝、对别人的感受敏感,这个特点已经成为习惯,挥之不去。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同事给我讲过的一个来访者故事:
一位女孩,一直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妈妈永远不让她关房门,从来都会很随意地翻她的东西。妈妈和爸爸闹离婚时,她就是妈妈派出的侦探,去监视爸爸的一举一动。爸妈大战时,她也永远是妈妈的同盟。她一直觉得,妈妈这样做都是出于爱。
后来,她恋爱了,她很快乐。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憎恨她的幸福,质问她为什么经常偏向外人。这时她才醒过来,她和妈妈的关系是有问题的。最终,她坚决离开了妈妈。当从家里搬出来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海阔天空的感觉。我认为这是很真实的感觉。
母亲的包围圈以及包围圈里的共生绞杀。你已经知道了,从自闭之壳到母爱怀抱,是关键的第一步,也是母亲给孩子的一个重大礼物。但母爱怀抱毕竟是一个很小的空间,而一个人的成长,一定是要不断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中才能完成。一旦母爱想要控制孩子完成这一步成长,就会发生共生绞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为什么表达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
最爱的人离开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评价mbti圈子?
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区别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吴谢宇被捕后为什么不回答自己弑母的动机?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容易被误判为青春期「
为什么越穷越大方?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8 23:23:48  更:2024-01-18 23:34:1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