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抑郁症是不是现代骗局? -> 正文阅读

[心理咨询]抑郁症是不是现代骗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抑郁症似乎有很多,但是真的能治疗好吗?治疗费用花销这么大,吃的药还有很多副作用,甚至可能损害神经。可是如果是骗局,那么为什么抑郁症的痛苦是真真切切的存…
深夜看到了这个话题,我决定来写一下。
说实话挂着这个认证,我应该是要来反驳你的,但我不会。现在我顺应你的问题,我们就把抑郁症看作是一场骗局。
抑郁症,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好,那么有一个问题随之来临。
任何谎言的目的,都在于掩盖真实,既然抑郁症这种疾病是一场骗局,那么如此大的谎言,它究竟是想掩盖什么呢。
你应该是有想过的。
也许是资本主义下的丑陋行为,为了开发出毫无意义且损伤精神的昂贵药物,然后疯狂地在全球收割财富?
那么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
商人们,是如何知道全球都将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精神痛苦。
或者说,人类的精神痛苦从何而来。
一种疾病的诞生,一种药物的诞生,可以是骗局。但人类所感知到的痛苦,绝不可能虚构,因为这是能够外在表现出来的。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来聊聊另一个话题吧。
我过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所遇见过的抑郁症患者非常多,多到我每天抬头见,低头也见。
那么你知道这些抑郁症是如何诞生的吗。
每个人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她是从小被家庭暴力,父亲酗酒后就会把她当作布娃娃,在这种环境下,她出现了严重的抑郁,她的精神饱受痛苦,无法回忆任何童年。
再比如,有的人他是因为穷,买不起房子,负债又多,年龄大了无儿无女,还没老婆,生活离幸福遥不可及,觉得没指望了,这辈子白活了,于是也抑郁了。
还比如,有的人她是因为压力太大,家庭里传统父母天天催着嫁人生子,工作上上级天天催着加班出业绩,生活里微薄的收入还必须精打细算,天天扛着这种压力,最后抑郁了。
其他的原因还有无数种,包括同性恋歧视,校园暴力,内心自卑,遭受性侵,等等原因。
我甚至可以给你罗列出一个长长的的清单,上面的抑郁原因都不会重样。
你会发现一件显而易见的事,那就是人类的精神痛苦,绝不是凭空产生的。
抑郁就是精神当中的伤口,而创伤对应的就是伤害,它不会凭空流血,化脓,必然会有一把刀子来伤害它。
而这把刀子,它可以有千万种名字。
当我们把绝大部分导致抑郁的问题,归咎到一处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特殊的规律。那就是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结,都是社会性的问题,都是能够从社会角度去解决的问题。
家庭暴力当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由社会机制介入,然后严格干预,从而杜绝。
生活压力当中的所有问题,例如没钱买房子,没钱给家人治病,没钱给爱人一个好的婚姻,等等。都可以从社会机制介入,然后调控房价,工资,以及购买力,最后大大缓解这些人的财政压力。
校园环境当中的所有问题,例如校园暴力,例如考学焦虑,例如性的意识,同样可以由社会层面去严格管控,正确地引导性的萌发,以及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
是不是意识到了什么。
几乎绝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在社会体系当中被解决掉,除了根源来自自我的那些因素,比如失恋,比如亲人离世,大脑创伤等等。
那么是社会体系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个体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呢。
我可以给你一个回答。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社会本身。很简单的逻辑,我们只需要设想一下,当这些问题在社会当中都被解决了,会发生什么。
当家庭暴力会被强制管控,列为犯罪,孩子的后续扶养,安全保障,教育,全由体制负责。当整个社会的经济不再畸形,贫富差距弱小,房价下调,全民几乎没有温饱和医疗问题。当所有的学校,对于校园暴力采取零容忍,从根源上排斥和抵制家庭层面的打击报复。当传统文化开始进化,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有了成熟的引导,对于性的意识和取向有了更加开放的态度。
当这个社会是平权成功,和谐美满,没有职业歧视,生活压力大幅度减小。
那么,这些导致了人们产生抑郁的症结,是会多还是会少呢。
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会少。
所以是这个社会先有了缺陷,是社会先有了心理疾病,然后社会的精神缺陷再放大到,每个身处社会体系的人类身上。
但是,人得了心理疾病,可以找心理咨询师。
当整个社会有了抑郁的时候,谁又来给这个社会做心理咨询呢。
答案无人知晓。
所以当社会的改变毫无可能时,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针对个体的精神痛苦,来进行治疗。
因为个体的精神痛苦,会导致对于周围环境的异化和排斥,不仅仅是对于本身的伤害,甚至还会伤害其他人,乃至于这个社会。
而心理疾病的定义,随之诞生。
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就算治愈了这一批患者的创伤,那么也迟早会有下一批。因为诞生抑郁症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患者生活的土壤。
在这片土壤上枯萎的花,它们的种子,也会接着枯萎。
所以,心理疾病的产生是根本无法停止的。
我相信你看到这里的时候,对于抑郁症是否是现代骗局,已经有了答案,我不需要再多说了。
当我们纵观整个人类数以千年的文明史,总是会不得不明白一种悲观的真相。那就是这些导致精神疾病诞生的症结,似乎从未得到过解决。
社会只有诞生和灭亡,却没有治疗。
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饱受痛苦的,就是那些被刀子伤害了精神的普通人。
无数普通,而又脆弱的人。
岁月是不会记住这些人的,只有伤痕才会偶尔传出他们的声音。
过去很多人问我,老师,我学习心理学,我当上心理咨询师以后,总是会有些自我怀疑,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但无人敢说。
那我就说了吧,应该散发出去的声音,总能够唤醒一些冬眠的草木。
因为心理咨询,本质上,是社会体系无能的产物。
心理咨询,是当这个社会无法自我治愈时,被迫诞生的,针对个体的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师,无法改变和救赎,任何个体背后所暗藏的阴影。这最多只能治愈某个特定的人,然后继续等待着,下一个在这片土壤上,濒临崩溃的客人。
这本应该是一个为了治愈那些自我问题的职业,本应该是一个教育性兼引导性的职业,但真正的现实是,这个职业在为社会当中无数的创伤而买单。
所以心理咨询师容易出问题,这是老传统了。
理想的破灭,善意的幻灭,和那些曾经憧憬之物的消散。
那么最后还剩下什么呢。
大概就是挣钱了吧。
学心理学,救不了心理疾病患者,救不了这一批,也救不了下一批。那么学什么才能救呢,我想看到此处的年轻人们,都应该已经明白了。
倘若有人听到了我的声音。
那么我想,这就是这一篇文章的所有意义。
我以悲观来呼喊你们,但希望你们,不要悲观。
谢邀。
我不是精神/心理科医生,这方面确实了解的不多。
不过,我喜欢甩文章用事实说话。
看看那些临床研究就好了,随便甩一篇。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期-手机知网?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ZXDY20200330002.html




换句话说,你不用管过程,从结果上说,治疗相比于不治疗,是有差别的,且安全性在可承受范围内。
基础研究也是有的,随便甩一篇。
逍遥散治疗抑郁症代谢网络的模块划分与生物学机制研究-药学学报年期-手机知网?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YXXB20201116000.html




从机制入手分析治疗抑郁症的原理,都有进展,整好这篇还是中药现代化的,打一打部分中医粉和部分中医黑的脸。
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是骗局,我们在这对着空气讨论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们需要做的是反驳这些文章的观点,或者证明这些文章涉嫌学术造假。
而以「抑郁症」为关键词简单的在CNKI粗略一搜,就有六万多条文献。


某一个文献的学术造假挺常见,某一个具体研究领域整体的学术造假也出现过(百度搜索“心肌干细胞”了解一下)。
但是,整个一个学科从精尖到基层、从基础到临床、从窗口到运营这么多从业人员集体造假,口径还非常统一,这个在医学界还从未出现过。我也不看好会出现。不是因为我相信从业人员的素养,而是就算他们想这么干,现实也做不到。
所以,治疗效果有差别很正常,但是骗局不至于。
患者自身疾病和体质有差异,有的人疗效好,有的人疗效差,很正常。
医生的业务水平和医德有差异,有的医生治的好,有的医生治的不好,很正常。
认真看病认真治疗,能取得对自己来说最好的结果,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情。
就这样吧(??ω??)??
药物是必须的。
我就是抑郁症患者。
本来没想写回答的,但我刚才看到了一个评论,说:
我的经验,
1一定要运动,每天大汗淋漓
2不要纵欲过度
3作息规律,保证睡眠,累了要睡懒觉
4多吃补肾的食物,中医有说法,肾虚回引起恐惧,抑郁症的本质是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引起
5心情不好时,找个没人的地方放生大哭,流眼泪越多越好,这一条是释放压抑
6给父母好友打电话,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爱,找到生活的动力
7多吃高蛋白食物,食物越杂越好,补充各种营养元素
8远离负能量的人和事,情绪会传染的
9亲近大自然,尤其是广阔的海景,草原之类的
10 听音乐,回到校园高中初中时代的美好音乐
11 读历史古籍,天文地理,感受浩瀚宇宙,拓宽时空观
我觉得这样的抑郁症真是太美好了吧。
让我很羡慕
因为大多数抑郁症通常是不会单独发生的。
比如我
有暴食症,已经胃溃疡?胆囊炎了但是控制不住,犯病时不吃就抽搐窒息,去过医院,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抽搐窒息症状也真实存在、无法改变,没办法。因为是心理原因发病,却产生了生理性后果。这才是心理疾病被承认为确实是“病”的原因。再加上我肺不好,还有哮喘,所以根本没法运动。
长期失眠,就算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什么都没有,就躺床上也睡不着,逼自己一直躺就会头晕恶心,黑暗环境下焦虑恐慌呼吸不畅。最后打开灯、打开窗,在厕所喊叫发泄再平静一会才能好。 吃过三种安眠药,中西药都试过,也是时灵时不灵,而且吃完第二天头很痛。所以也没法作息规律。
还有,我躁郁症的其中一个“过敏源”就是听不得人声,尤其是父母的声音。不管我妈用什么语气、什么方式、跟我说什么,只要听到她的声音,我就控制不住犯病。抽搐喊叫,只有尖叫声盖住她了我才能稍微舒服一点,如果停下来她还在自说自话,我就会陷入疯魔状态。我妈一直不觉得这是病,就是我不听话才闹,根本无所谓。对我的愤怒或哀求都熟视无睹。直到有一次在疯狂的状态下我跳楼了,不过因为住的楼层不高,侥幸没死,摔断了小腿?肋骨?脑震荡,从那以后我妈才放弃自说自话。所以和父母打电话也不行。
社交更不行。抑郁症的人只会逃避社交。因为太多陌生人、太多突然的关怀都会是神经敏感的抑郁症患者病情加重。我自己也验证了这一点。差点公共场合控制不住犯病。真的很可怕。
再来说说身体方面:
抑郁症以后,我哮喘犯得更加频繁,还得了胆囊炎、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脱发、风湿……我才知道20岁也是可以风湿的,而且很严重。
抑郁症带来的从来不只是心里矫情,还有真真正正的生理伤害。
道理谁都懂:“运动、规律作息、感受爱,抑郁症就可以好转”。这谁都知道。
听起来也很简单。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病情恶化?为什么天天都有人因为抑郁症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做不到。
我难道不想好起来吗?
我很想,但我好不起来。
况且导致抑郁症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焦虑和压力,而这却是绝大多数患者无法逃离的“过敏源”。
但凡给我一口喘气的时间,我都可以试着恢复一下。但是事实是——根本没有时间给我喘气。
患病这么久,我每天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白天蹲下系个鞋带都眼前一黑、双耳耳鸣、血气上涌耳朵脸通红,缓很久才能看见东西,然后系完站起来的时候又要这么缓一次。我感觉我随时要猝死。但还是得上班,不是吗?哪怕一整天浑浑噩噩,我也得趁着断断续续的清醒搞完所有的工作,因为我需要钱。工资对我很重要。
那些得抑郁症以后就在家躺着一心一意对付抑郁症的人,都可以说是幸运的。
因为他们有能力躺着。
更多的抑郁症是把自己包装的很像个正常人的“间歇性正常人”。
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养病。没有那个资本。
我躺一天都可能被饿死。
我去看一次医生都得攒很久的钱。我第一次风湿发作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说拍个x光、拍个核磁共振,我看完价钱都问医生说能不能只拍片。后来查风湿的时候,我都问医生能不能只做血沉。
我吃很多药。然后天天在网上查这个药有没有平替、那个药有没有平替。同样心理适应症的药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换另一种。
这就是现实。
这才是现实。
抑郁症的人不想好起来?我们就是喜欢造作?其实都是无病呻吟?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心里真TM阴暗。
而且抑郁症的药是真的很伤脑子,这不是什么谣言。
虽然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我反应速度就是变慢了,我就是记不住东西了。我在工作上就是干不过别人。这就是事实。药物的唯一好处就是让我无时无刻不再犯困,就算睡不着但能一小会一小会的犯犯迷糊,休息一下脑子。我试过停药,但停药了失眠和焦虑就会加重,失眠严重到每个晚上都是通宵。通宵后果是,头疼更严重了、反应速度更慢了、东西更记不住了,而且可能影响到了语音功能区,反正说话也说不利索了。所以还是继续吃药。
现在明白了吗……
抑郁症自杀,不是脆弱,而是因为这个病真的让我无法正常生活。
我有着和正常人如出一辙的压力,我却没有一个正常人该有的身体、脑子、状态、健康去对抗这些压力。
我带着抑郁症活不下去。可我又摆脱不了抑郁症。那我能怎么办?我只能带着它一起去死。
这就是抑郁症。
是不是骗局,可以自己估量。
在不允许抑郁的地方,抑郁症当然是骗局。


谢图王
@唐尸三摆手
20世纪60年代美籍匈牙利精神病学家托马斯 · 萨斯在1962年出版的《精神疾病的神话》[1]中指出:“精神疾病是一个神话”。他认为,只有身体疾病才是真实的,而精神疾病是“伪造的和隐喻的疾病”。
Szasz 认为,疾病是指偏离规范的状态,在身体疾病的情况下,规范指的是身体的结构或功能完整性。但精神疾病的规范只是“社会心理和道德规范”。所以,他认为精神疾病是不存在的,精神病学只是一种道德和政治的事业。
Szasz 在这本书出版的次年便被大学解除教职,成为一个终身被人褒贬和备受争议的“反精神病学家”。很多人批判他的观点,产生了一种具有诱惑性的危险影响,主张忽视社会中一些最无助的人们。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质疑精神疾病,比如题主提出的问题“抑郁症是不是现代骗局?”
这种质疑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精神疾病存在于非物质化的、非客观化的思维环境中,无法如同身体疾病那样作出清晰准确的病理学描述和诊断。
一些人质疑抑郁症的症状诊断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比如:
持续的情绪低落。
一些人会问:多低叫低落呢?怎样才叫正常呢?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内疚,绝望。
一些人又说了:这些情绪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
那么关于抑郁症的研究到底有没有生理相关的研究呢?
太多太多了。
我在这里列举一些关于抑郁症的脑结构改变的研究结果。
磁共振成像(MRI)已被用于研究与抑郁症相关的大脑解剖学的病理变化。MRI 可以在体内识别抑郁症患者的结构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量关于灰质和白质的研究发现,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区域有明显的改变,如额叶、海马、颞叶、丘脑、纹状体和杏仁核。
额叶
额区的体积变化被认为是重度抑郁患者表现出解剖异常的最为常见的区域。
重要的前额叶病变包括前扣带皮层的一部分、前额脑区底部(OFC)、中脑前额叶外皮、背外侧脑前额叶外皮(dlpFC)和其他脑前额叶外皮区域。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患者的右前扣带皮层的磁化转移比率降低 ,电痉挛疗法后增加。这部分区域在在认知过程和情绪调节中起作用[2]。
根据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在重度抑郁患者中,前扣带皮层与背外侧脑前额叶外皮和杏仁核的功能相关性增加,表明前扣带皮层更类似于背外侧脑前额叶外皮和杏仁核之间的桥梁,并在注意力和情绪中起关键作用[3]。
据报道,重度抑郁患者右侧内侧眶皮质厚度比健康对照者薄,治疗期间,在重度抑郁患者中发现前额脑区底部皮质厚度增加。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发现,双侧前额脑区底部的脑活动减少[4]。
在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发现左额中回的灰质体积减少,药物治疗后灰质体积增加。这些变化与情绪偏见、冷漠和动力丧失有关[5]。


图源:以上研究报告。杏仁核、海马和 OPFC 的轴向图(左图) ; 杏仁核和海马的矢状图(右上图) ; OPFC 和下前扣带回的矢状图(右下图)。
丘脑
丘脑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感觉信息节点,控制情绪,记忆和觉醒。丘脑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性破坏可能导致失忆症,这是由于回忆和识别障碍。
在重度抑郁患者的左丘脑中已经观察到显著的体积减少和形状改变[6] 。根据顶点的形状分析,发现左丘脑背侧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一项概率纤维束成像研究报告显示,双侧壳核和左侧丘脑的形状畸形区域与额叶和颞叶有联系。重度抑郁患者的右丘脑灰质体积也有所减少 [7]。
一些研究表明,药物和急性发作可以影响丘脑的体积,这可能表明抑郁的状态依赖性。由于丘脑前核形成参与情绪调节的关键区域 ,重度抑郁患者大脑中这些区域的 FA 降低可能导致情绪失调,并可能成为诊断评估和治疗的目标[8]。


图源:以上研究报告。重度抑郁患者与对照组皮质厚度的变化
纹状体
纹状体是基底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报道了重度抑郁患者纹状体的显著变化。
自杀的重度抑郁患者腹侧纹状体灰质强度降低[9]。纹状体输出的中断可能导致冲动和自杀行为。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在奖赏系统缺陷中,纹状体活动减少,而且奖赏网络连接减少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有关。这些发现表明,异常的纹状体活动在疾病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纹状体包含壳核,尾状核和腹侧纹状体[10]。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患者的双侧壳核体积显着减少[11]。壳核在情绪,认知过程,动机和运动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壳核也是仇恨回路的组成部分,壳核功能活动的增加,可能导致控制情绪的能力减弱,引发对自己或他人的仇恨感觉的阈值较低[12]。
尾状核是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与奖赏刺激的治疗有关。
据报道,重度抑郁患者尾状核的体积减少,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重度抑郁患者的尾状核活性也有降低的报道[13]。
尾状核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多巴胺能信号传导的破坏,因为该区域接受来自腹侧被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输入。因此,重度抑郁患者右侧尾状核中灰质密度的降低可以解释抑郁症的核心特征,甚至对重度抑郁患者的阳性刺激或奖励成分缺乏反应[14] 。


图源:以上研究报告。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腹侧纹状体功能连接增加的区域在所有的阴性和阳性结果。
顶叶
顶叶参与组织,决策制定,以及在条件反射期间对奖励的预测,评估未来不确定的反应选择的结果。该区域也与情绪处理和认知变化有关,是默认模式网络的一部分。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患者的左下顶叶回皮质厚度增加,形态相关分析发现双侧顶叶上部的尾状核-皮质连接呈阳性[15]。
研究小组观察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患者左顶叶上叶的磁化转移比率较低,并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患者右侧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增加。厚度和相关性增加可能表明与炎症或抑郁症病理生理学的其他方面相关 [16]。
抑郁症患者的右下顶叶和右额顶叶区域的区域同质性值增加。区域同质性值的计算取决于区域脑血流量。一项任务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发现,当受试者接受信息时,顶叶的血流量会随着信息的复杂性而增加,并且会减少。这一发现表明,顶叶区域同质性值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信息接收和学习的损害[17] 。


图源:以上研究报告。
海马体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比健康对照组的小。
有证据表明,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压力可以导致 重度抑郁患者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并且可以作用于海马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因此,海马萎缩发生[18]。
抗抑郁药治疗研究和一追踪研究电痉挛疗法发现重度抑郁患者治疗后海马中灰质体积增加,提示海马体积增加与临床治疗有关[19]。
一项研究报告说,4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有严重或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海马体较小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其他研究发现,海马体较小可能与抑郁的病程有关。根据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的大脑活动减少。抑郁症患者的海马灰质体积减少和功能活动减少会导致负性情绪和认知加工能力下降[20]。


图源:以上研究报告。抑郁患者的海马体。
像这样的研究浩瀚如海,这里只是九牛一毛。不知道看完这些实证研究,你还会不会觉得抑郁症是一场骗局?如果你依然如此认为,那么我只能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场骗局。不要再说抑郁症是骗局,这对真正的抑郁患者来说太过于残忍!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抑郁症是病,需要治疗。通过专业治疗,抑郁症患者是可以恢复的。
关注我,我们一起远离痛苦
芊芊?www.zhihu.com/people/baiyinger




芊芊
15 次咨询
5.0
36599 次赞同
去咨询
参考^ Szasz TS. 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 Foundations of a Theory of Personal Conduct. Secker & Warburg, 1962. ^Zhang TJ, Wu Q‐Z, Huang XQ, et al. 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 reveals the brain deficit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fractory depression. J Affect Disord. 2009;117:157‐161. ^Lu Q, Li H, Luo G, et al. Impaired prefrontal‐amygdala effective connectivit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ysfunction of emotion proces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dynamic causal modeling study on MEG. Neurosci Lett. 2012;523:125‐130. ^Zhao K, Liu H, Yan R, et al. Altered pattern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ortical thickness and subcortical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tructural MRI study. Psychiatry Res. 2017;260:16‐22.^Kong L, Wu F, Tang Y, et al. Frontal‐subcortical volumetric deficits in single episode, medication‐naive depressed 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of 8 weeks fluoxetine treatment: a VBM‐DARTEL study. PLoS ONE. 2014;9:e79055.^ Lu Y, Liang H, Han D, et al. The volumetric and shape changes of the putamen and thalamus in first episode, untrea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euroimage Clin. 2016;11:658‐666.^Zhao YJ, Du MY, Huang XQ, et al. Brain grey matter abnormalities in medication‐free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Psychol Med. 2014;44:2927‐2937. ^Zhao K, Liang H, Yan R, et al. Altered pattern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ortical thickness and subcortical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tructural MRI study. Psychiatry Res. 2017;260:16‐22.^ Jacobs RH, Barba A, Gowins JR, et al. Decoupling of the amygdala to other salience network regions in adolescent‐onset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l Med. 2016;46:1055‐1067. ^Tekin S, Cummings JL. Frontal‐subcortical neuronal circuits and 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an update. J Psychosom Res. 2002;52:647‐654.^Lu Y, Liang H, Han D, et al. The volumetric and shape changes of the putamen and thalamus in first episode, untreate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euroimage Clin. 2016;11:658‐666^hong X, Pu W, Yao S.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fronto‐limbic circuit and default mode network systems in first‐episode, drug‐naive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resting‐state fMRI data. J Affect Disord. 2016;206:280‐286.^Forbes EE, Hariri AR, Martin SL, et al. Altered striatal activation predicting real‐world positive affect in adolesc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 J Psychiatry. 2009;166:64‐73^Nestler EJ, Carlezon WA. The mesolimbic dopamine reward circuit in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 2006;59:1151‐1159.^Yang XH, Wang Y, Huang J, et al. Increased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cortical thickness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anhedonia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first‐episod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Psychiatry Res. 2015;234:144‐151.^Grafton ST, Mazziotta J, Presty S, Friston KJ, Frackowiak RS, Phelps ME. Functional anatomy of human procedural learning determined with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PET. J Neurosci. 1992;12:2542‐2548.^Shen Z, Jiang L, Yang S, et al. Identify changes of brain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early and later adult onset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using resting‐state fMRI. PLoS ONE. 2017;12:e0184712.^Yi JH, Brown C, Whitehead G, et al. Glucocorticoids activate a synapse weakening pathway culminating in tau phosphoryl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Pharmacol Res. 2017;121:42‐51. ^Fu CH, Williams S, Cleare AJ, et al. Attenuation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sad faces in major depression by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a prospective, 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Arch Gen Psychiatry. 2004;61:877‐889. ^Colla M, Kronenberg G, Deuschle M, et al. Hippocampal volume reduction and HPA‐system activity in major depression. J Psychiatr Res. 2007;41:553‐560.
有不少撒哈拉沙漠以南出身的非洲人认为,艾滋病是现代骗局,没有什么艾滋病,洗个澡就好了。
抑郁症“骗局”的言论会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
无论从道德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这种反智描述应该终止。
1,神经递质与抑郁症的关联性是被案例证明的,比如某些降压药(利血平)会导致大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降低,从而引发部分服药者(约15%)抑郁。戒烟导致的尼古丁摄入突然降低,会导致暂时性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而导致抑郁感。
2,抑郁症患者常被无助感所纠缠,很可能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当然,由于神经递质有上百种,抑郁症也有可能是由多重神经递质与多个受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3,抑郁症的实质存在和可度量,与抑郁症药物是否具备疗效不能划等号,有的感冒药不管用,不能说感冒不存在。
4,有少部分人在伪装成抑郁症患者,从而获取同情或者私利,这不能证明抑郁症是骗局,有李鬼不能证明李逵是骗局。
5,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应该区分清楚,抑郁症的确诊应由精神科从业医生进行,而不能由“咨询师”确认。
以上。
供参考。
是不是骗局做个实验就知道了。闭上眼睛,幻想自己中了一个亿彩票,如果有点兴奋感,并且马上计划买什么,那这绝对不是抑郁症,单纯是穷的。如果你对中彩票这件事无感,并且也不知道买些什么,那大概率是真抑郁症。
别抬杠,扯什么幻想不出来,大意明白就行了,抑郁症显著特征就是低欲望,甚至无欲望,如果一个人一边胃口大开、意淫好色,一边说自己抑郁症,整天宅家里,不劳动,这种人纯属好吃懒做,给真正的抑郁症抹黑。
谢邀。
抑郁症当然不是骗局。
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主要是聚焦于情绪部分和感受部分,仅做参考。
抑郁症就像绝大多数神经症一样,极难定义,功能性症状和器质性疾病不同,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情绪状态的标定(我在临床遇到很多人以为自己是抑郁症或者评估为抑郁症可能是抑郁心境和抑郁情绪)!
评估往往是主观的、其涵盖内容也是模糊的(往往涉及广泛的未明躯体化及主观感知)。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误诊和模糊诊断!几乎所有的症状都可能附带抑郁情绪,所以基本上不会以单一症状发作。
更多的,它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大部分治疗抑郁、缓解抑郁为目的的心理调整和药物治疗,复发与否取决于构成抑郁的根本原因是否被触碰和改善。一个人际关系困难的访客,主要原因是社交回避和退缩思维,抑郁则是其长期生活模式中不良反馈造成的。
这样的情况下不改善人际交往模式,还是会反复发作或者是长期弥漫性抑郁。
神经系统是复杂的微妙的,越是紧张、目标性很强的去行动,比如,“我要克服抑郁”,这个时候可能带来另一种消耗,压制和分散;但是反过来,如“我接受抑郁,我接纳自己当下所有”,反而会缓解。当不以其病为病时,有很多焦虑和紧张会消失。所以才有了一系列促成放松和稳定的技术,如正念疗法、森田疗法等。
抑郁症确实能治疗好、且是可以根愈的。短暂的、急性抑郁还是长期、根深蒂固的抑郁都是可以治疗的。抑郁的痛苦是来自神经感知系统。这种痛苦本身就是提醒我们自己对自己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情绪是报警的,是身心的一种保护机制。
我以前也质疑过,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否会过于夸大和渲染,让很多人依赖症状、自我怀疑,现在我已改变了这个观点。如果只是认为是“需要休息”、“神经衰弱”、“压力大”、“被附体”、“想多了”这种简化和不以为是,更是对患者的轻视和不尊重。其痛苦程度不被人了解,导致更多的次发伤害。
除了症状本身的苦,更有不被了解和支持的痛。
所有的情绪、症状都是我们的朋友。在提醒自己,是否要做出重大的改变了。
这可能是工作、和身边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
在这个月初,一条#全球超10亿人有精神疾病#的内容还登上过微博热搜,数字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陆林院士在《院士开讲》科普节目中给出了一份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数据。
他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睡眠障碍等问题。
很多人会把抑郁症当成脆弱、矫情、想不开……但其实,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当有人出现异常行为甚至自杀时,他们的亲人、朋友才更加震惊,更加无法相信。归根到底,问题在于,我们所有人对抑郁症的了解都太少太少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有关「抑郁症」多数人都不知道的5个事实。


图/《忧郁症》
一、抑郁症的5个事实
1.除了后天因素,抑郁症也有可能是“先天”的
都知道生活压力容易导致一个人抑郁,但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出现抑郁的可能性,首先取决于他的基因。
拿我自己举例子,如果我的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患有重性抑郁障碍,那么我自己患抑郁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2-4倍。
而且,如果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第一次抑郁症发作,而且之后反复发作,那么我的后代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更高。
这表明抑郁的确和基因有关,所以,当我们说抑郁不是你的错,不只是说说而已——真不是你的错。
只是,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基因是导致抑郁的关键基因——是许多基因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才导致了抑郁。
当然也不是说父母患有抑郁,子女就一定会患有抑郁,只是说可能性更大。如果你的家人中有抑郁症患者,那么你就要注意预防抑郁的风险了。


图/《忧郁症》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遗传基因,但成长环境、应对压力的能力、人际关系等后天因素是可控的,让这些因素往好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对抗抑郁伤害的保护伞。
如果你正被抑郁情绪所困扰,那么,通过把控后天因素、规避风险,你完全可以改善自己的状况。
2.男性的抑郁,往往更难以觉察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抑郁症似乎都更容易在女性身上出现。有调查也显示,女性的抑郁症诊断率大约是男性的2-4倍。
但更多研究发现,男性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其实相差无几,只是很多男性会更倾向于否认自己的抑郁症状,在治疗时也更难确诊。
这和男性不善于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有关。
由于男性较少报告自己的抑郁症状,人们便更多根据女性案例来总结归纳抑郁症的特征。
但当我们拿这一套特征去判断男性是否抑郁,往往又有所偏差,因为男性未必符合女性的症状标准。
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性的抑郁也有一些特殊表现。


图/《丈夫得了抑郁症》
不同于女性常见的抑郁表现“低落、无价值感、自责、脆弱”等等,男性抑郁大多会表现出抱怨疲劳、易怒、睡眠问题,对工作失去兴趣、冲动行为和滥用药物等症状,还可能会有暴力行为。
这些冲动情绪、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内在情绪无法表达,而产生的一种极端的应对机制。
抑郁的男性,比起寻求他人帮助,更容易优先选择“自我治疗”,比如通过一些上瘾行为、危险行为:烟瘾、酗酒、过度游戏、赌博、出轨成瘾等等。
他们用这些方式来试图缓解痛苦。他们会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尤其会将自己和伴侣、孩子、家人、朋友隔绝开来。
所以,如果你的男性朋友最近出现一些反常行为,或者情绪不稳定,不妨给他更多的关注。
如果男性发现自己有抑郁症的部分症状,也要试着勇敢求助,不要羞于承认。它不会定义你,也不会对你的形象有任何损伤。


图/《丈夫得了抑郁症》
3.在伴侣间,抑郁状态会传染
当然,这一部分我们所说的并非“抑郁症”,而是一种“抑郁情绪”,还没发展到病症的地步。
所谓“传染”,也并非像传染病一样,通过短暂的接触就会一起“抑郁”。
在伴侣中,若有一方出现抑郁情绪,在长时间交流互动中,另一方会被影响,出现类似的负面情绪。
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抑郁中的人往往深陷在自己的情绪中,很难关注到他人感受。因此,伴侣就经常会感到自己在单方面付出。
当这种状态不断持续,伴侣就会感到疲倦,产生负面情绪,甚至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
当然,也可能有另一种原因,当我们与身处痛苦的人在一起时,可能因为自身的不痛苦感到内疚。


图/《丈夫得了抑郁症》
尤其自己的爱人身处痛苦,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没能帮到Ta。于是,我们会付出更多努力去共情对方的感受,去理解对方,去感受对方的状态,“陪伴对方一起痛苦”。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如果我们想摆脱这种一起抑郁的状态,可能都需要考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了。
4.抑郁症也分很多种
根据症状表现、复杂的病因,抑郁症可以分为4种,相应的,对不同症状,应对方法也不会完全相同。
第一种是最典型的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
这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抑郁症,来势最凶。可能有特殊原因,也可能没有原因,有时,一些人会陷入巨大的低落情绪中,难以自拔。
一方面感到非常痛苦,另一方面,也可能埋怨自己,为什么心理素质这么差,甚至开始讨厌这样软弱不堪的自己。


图/《忧郁症》
第二种,则会静悄悄潜伏发作,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以上,叫做“持续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让人很明确地感到难过,但在“持续性抑郁障碍”中,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只是感到麻木,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
第三种,属于儿童和青少年,叫做“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孩子的抑郁与成人不同,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愤怒,而且很频繁,就像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最后一种,是“女性专属”的定时炸弹:“经前期烦躁障碍”,是在月经来临之前遭遇情绪上的紊乱,无法正常生活,症状严重时,它可能达到与重性抑郁障碍发作相当的程度。
这是一种女性才有可能得的抑郁症,也让女性比男性在面对抑郁时多了一重风险。


图/《忧郁症》
5.抑郁症患者,往往比他人更能认清现实
有研究发现,处于轻度抑郁状态下的人,经常比其他人拥有更准确的自我认知,更容易看到真实的世界,能够以相对客观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视角看待事物。
但是,过于认清现实,可能反而会令人失去一些自我安慰的能力,在面对创伤时,可能更难自我修复,遇到困难时也难以鼓舞自己重新振作。
所以,这也是许多抑郁人群不开心的原因之一。
现实生活中,很多抑郁症者和家人由于对这个疾病缺乏了解,深陷其中而不知求助。而这个世界了解抑郁症,也最好从走出抑郁症是“现代骗局”等误区开始。


作为一名患者,我的痛苦在我看来是别人无法承受的,而你呢,竟然说我内心持续性的痛苦是假的,你没有七情不代表别人没有,而像我们这类病人是把精神方面的负面情绪发挥到了极致,我们无法靠本能去控制这种低落的情绪,你却轻而易举把你看不见理解不了的痛苦轻而易举的说成是骗局。
我不知道你文化如何,抑郁症也不是当代才有的病症,只是当代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确诊,理解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而抑郁症会因为长期患病躯体化,从心理疾病发展到身体出问题,你觉得这是谁控制得了的?
要不是在当代社会说什么都要先注意文明公约,我想我可能不会和你这样思维的人好好沟通,大概率在我这个时刻,焦虑症发作失眠的时候会用语言让你感受一下不快。我觉得能提出这种问题的你,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你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所以天然的自大导致你自我认知出现问题——你认为你认知的就是全世界,还认为所有抑郁症患者和精神科医生,心理学者们都是在刻意针对性的欺骗你,你认为全世界病患都在说谎,我们都不如你聪明,众人皆醉你独醒,我们都是被..被自己欺骗的,我们痛苦是不存在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负面情绪,毕竟你不允许的事情它怎么能存在呢?对吧?对吧!治不好就等于没病,是这样理解吗?
孩子,别拖着,该治还得治,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不能什么都想当然。
你这样的思想很危险,仿佛在间接给抑郁症严重的病患递绳子,递刀,递毒药,推他们下天台,和网暴始作俑者没区别,点燃一堆火烧死一个人后却暗戳戳躲在网络背后当作没事发生,再实施下一场....
不是
心理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过生理问题。生理问题,至少还有明显是生理指标,比如血压,血糖之类的,这些都是通过物理仪器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的。而且,生理问题一旦确诊,就会有比较明确的诊疗指南。但是心理问题却不是,像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的确诊,主要是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观察病人的状态和听病人的描述来做出诊断的。毫不夸张的说,我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想要伪装成有心理问题的人,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当然我也不会这么做的,毕竟医生们基本都是满负荷工作,非常辛苦的)。
就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L.罗森汉恩发表了一篇名为《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的文章,详细探讨了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有效性。罗森汉恩说服了八个完全正常的人把自己送进美国各地的精神病医院。这些“假病人”包括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三名心理学家、一名儿科医生、一名精神科医生、一个画家和一个家庭主妇。最终,都骗过了医护人员,成功入院。虽然骗过了医生,但是真正的住院病人却有很多发现了他们并非同类。他们住院少则7天,多则50天。不过入院容易,出来倒是费了一番周折。想要在精神病院中,证明自己不是个精神病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这并不能否认医护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本身是心理问题太复杂了,而且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不太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比如抑郁症,虽然表面上都是情绪低落,做事没有动力,也没有兴趣,自我价值感非常低,但是为何会发展成为现在这样一个状态,背后的原因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出生的时候先天素质不同,家庭教养环境不同、学校教育环境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由于这各种不同,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抑郁症。而药物的作业非常有限,它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的生理激素,却无法改变我们的想法,更无法改变我们经历过的人生。现代医学虽然进步非常大,但是我们大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药物对于抑郁症是有效的,但是仅仅靠药物是挽救不了我们的人生的。因为看似是抑郁症,但更是我们的人生。
得了抑郁症,听医生的话,药物该吃吃,定期复诊。如果可以的话,多寻求其他方面的支持(虽然这也挺难),比如找亲朋好友聊聊天,或者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或者运动起来,或者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
治不好是各种现实原因,有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缺陷,可能对身体有损害是存在误诊和个体差异,这都和骗局没有关系。一个具备知识素质的正常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应该是“在相信科学的基础之上让科学进步,尽可能消除这些副作用,减少误诊概率,精确判断个体差异对药物的适应程度以实现更准确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或者至少是“我可以不了解,但绝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说八道,甚至用实际行动干涉,否则会给科研人员和医生增加各种不必要的麻烦”。而不是“抑郁症是现代骗局”“抑郁症事实上是别的什么疾病,可以靠别的药物一并治疗或者靠锻炼身体消除”“抑郁症是假的/不存在的/装疯卖傻/惯出的毛病”并把这些到网上乱说。
每次看到这样的话题其实我内心都是有点担忧的,因为这样的话题下总有形形色色的群体在宣扬各种阴谋论。
正常人看看也无可厚非,怕只怕那些犹豫着要不要去看精神科要不要药物治疗的患者们就此动摇,而放弃治疗精神疾病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和渠道。
最最恐怖甚至说谋财害命的就是一些所谓的半吊子心理咨询师在此基础上来招揽业务的,而那些明明吃药已经有所疗效或者说趋于稳定的人被诱导擅自停药更是加剧了治疗的难度。


对对对,都是欧美医药公司营销的产物,都是精神类药物滥用的后果,那些精神科医生和精神专科医院都是骗子甚至精神医学都是伪科学,你们可以对药物治疗存在质疑但不能到处宣扬那样的观念来误导患者而耽误他们及时就医吃药。
另外,专业负责任的心理咨询师不会否定精神科医生以及精神类药物在治疗中所处的关键和重要的地位,也不会盲目的昧着良心向急需精神科治疗介入的患者灌输药物无用的言论。
如果病友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持有药物无用或者强调“药物治标不治本心病心药医”“药物副作用大,能不吃就不吃”“药物有依赖性容易复发”等等观念的请直接出门右转,国内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存在巨大的试错成本,但是在药物治疗上所持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或者否定的就能先筛选掉一批不良咨询师。
不管抑郁症还是其他什么精神疾病,轻症可以心理咨询不吃药,中重度症状请及时就医吃药,精神疾病的治疗不能拖延,越快进行专业的治疗是主要的方针,找一个专业知名的精神科医生,按时复诊,该吃药吃药,不要擅自停药减药,就是对自己的身体以及人生负责。


不是。
答案很简单,因为抑郁症能带来生理上的改变,并且现代研究已经证实了,严重的抑郁症会带来大脑的病变。
所以抑郁症并不是没有医学生理学证据的,单纯心理问题。
最典型的,抑郁症会带来海绵体的缩小,分泌异常等因素。
所以抑郁症这玩意不是你说你就有的,相反的,医生们是直接可以通过一系列检查检查出来的。
其他精神疾病本身也能带来生理上的变化。
所以别觉得精神病就真的只是心理或者思维出问题了而已。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为什么表达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
最爱的人离开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评价mbti圈子?
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区别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什么叫做真正的释怀?
为什么大家都很瞧不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什么细节让你觉得这个人很可怕?
你们见过最变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8 23:23:49  更:2024-01-19 00:07:5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