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如何看待北大吴谢宇初审八小时? -> 正文阅读

[心理咨询]如何看待北大吴谢宇初审八小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吴谢宇杀母是否存在某种仪式? 吴谢宇是“穷养儿子”的后果么? 相关问题 吴谢宇被抓了,他弑母的行为和上海17岁男孩跳桥的行为是不是两个极端?
私以为犯罪心理的意义是研究一个人如何越过底线,异化成为一个边缘人的。我们去理解他们,我们悲悯人的困境,不是为了原谅他们。纵有千万种理由,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另一方面,他们纵使再可怜,也已经走出太远。失去底线的人往往是失重的,轻飘飘的谅解并不能使他们回到地面。事后指望能感化他们是何其可笑,想要改造是何其艰难。担责是应得的,惩戒是为了维系社会的规则。
我们探查犯罪者的心理,是出于对事实的理解,对恶的反思。恶行往往不是脸谱化的天生邪恶或者骤然堕落,它的发生往往有非常复杂的机制和完整的心路。不拒绝这些事实,不拒绝思考,是为了更好地消解更多发展中的悲剧。发现边缘人就简单地把他们当做毒瘤切除,或者代入他们的思维而迷失在同情里,都不是足够理智的做法。
看到大家的争论,写了点自己的看法,不成熟之处多多包涵。
我在北大隔壁读书,当时我大三的时候系里面也有学弟跃楼自杀,后来听说原因是母亲强势。这点可能和吴的事情较像,从已经得到的一些证据来看:
同事反应她妈从来不穿裙子,喜欢穿深色衣服为人清高(三次拒绝吴父朋友在吴父去世后的资助)教师身份(教师职业的女性本就喜欢管教,个人看到周围top2里母亲是教师给小孩规划前途的例子也不少)
这几点都暗指着她可能性格偏中性,控制欲较强,喜欢管教。从人人的状态上能看出,她母亲小时候应该是曾经较狠的打过他的,这就是侧面应证。可想而知的,她也会很自然的插手吴的人生安排,这个后面会提到。
接着我们说他的原生家庭,显然这里带来了诸多痛苦,也许他自己也意识不到,但自父亲死后,这家庭其实是破碎的。据他同学说,他从不愿与周围人提及父亲,可能是不想触及伤心。这里有个点,他母亲曾多次拒绝了吴父好友凑的几万元资助,但吴本人在弑母后第一时间就把这个钱要了。这一方面更加强了吴母要强的人设,另一方面假如吴真的有出国安排,觉得需要用钱时肯定想过去拿这笔钱,但心知妈妈是不会去要的,也是一个很小的矛盾点所在,但之后第一时间取钱表明其觉得这就是应得的。总之,其母强势执拗,年少后父爱缺失,故而该家可能不是一个能疏解吴精神压力的港湾。
再说吴本身,通过对吴同学的询问,更应证了妓女之事不关键,因为这已然是完美人设崩塌以后的事情,那时原先的刻苦努力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放纵和戏谑。说起来,如果他不是gay,在北大不谈恋爱一心学习能够反映出他的刻苦。这也许也是吴母的授意,因为一般和儿子情感绑定太深的母亲都是不特别希望儿子找对象的,尤其吴母肯定也对他有更多学业的要求,不希望他分心。这种例子清华我见过一些。
作为中考状元高考预录和经院的宇神,一路以来他是被吹捧的,他习惯与此也希望优秀,对自己有极高的期待。他甚至会在宿舍健身,也是完美主义的表现。我们此前都听过很多小县城学霸在大学里不如意的事情,当初的期待和实际境遇的落差往往会让这些人消沉。而吴的这种落差正好是在大三出现,源于出国受阻。
他一直以来都是准备出国的,曾经在最好朋友去美国之前送其的书上写着"兄弟美国见 ",也曾疯狂把GRE刷的很高。我想,他肯定也憧憬过像历届的优秀学长学姐一样去顶级的商学院读phd,或者去一个顶级的master项目继而在美国就业。结果在大三的关口,吴母的意思却是不支持出国,或者说如果要去就必须带上她,甚至做好了在美国找工作的准备(周围人所披露)。在吴本人看来,这显然是无法理喻的。这恐怕是吴母最后对吴的人生干预,也是导火线。
其实,对于在北大也位列前茅这样优秀的人,尤其是自己内心肯定也是觉得自己不平凡的人来说,最痛苦的就是曾经憧憬并付诸努力之后却只能沦于平凡。看着不如自己刻苦不如自己聪明的同学出国去名校,心里是什么滋味?这种痛苦带来的焦虑,完全可以超过所有一切。我身边有极度优秀父母却不愿出master学费而导致心灰意冷的,也有gap year看到同学风生水起十分焦虑的,例子很多,通常越是学业优秀的越经不起这种落差与打击。这一点,会比各位看官能够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他也许早就想过逃离家庭枷锁,去一个真正自由无牵挂的地方,美国大概就是理想的去处,而这在当时却算是破灭了。紧接着的矛盾更在于,吴很清楚父亲去世之后是她母亲独立支撑家庭,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深知其对母亲是负有巨大责任不能逃避的,当初学经济甚至都可能就是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所以这就是一个死局,吴母必然一辈子都会跟着他的,这种亲情的捆绑是爱更是枷锁,而最后他以他的方式终止了这种人生的延续。
最后,吴曾经对好友说大学不快乐,想自杀。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因为一般人不太会讲这个话,想必他恐怕早已经因为对自己完美人格的要求和原生家庭的痛苦导致内心背负了极大的压力,甚至有压抑、抑郁的倾向。想来他既不谈恋爱,也不怎么玩,大学里更没朋友,母亲又是这样一个控制欲强的人,他真的有任何宣泄的渠道吗?
当然,最后不管怎么讨论,就算以上都属实,也只能说悲剧往往都有根源,值得每个人反思,也让我们对吴的事件多了些理解。退一万步,就当做我们借了吴事件之口,去展现许多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些矛盾现象的拼接吧。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苟同他的弑母行为。解决事情的方法千千万,我想大家都面临过一些痛苦,更有人曾身处更艰难的绝境,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压根不会想到杀人这个方法去解决问题。实际上,但凡最后还残存有良知的人尽管如此大概也是不会作出如此血腥暴力的行为的。所以分析归分析,客观来说,敲重点,他的行为是非常反社会的,应当被唾弃的,是渣滓的,这点板上钉钉,毋庸置疑。
吴谢宇之所以被这样聚焦,表面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想问一句为什么?但在为什么背后,也许我们都有种自己知道一点答案的错觉,因此都想在吴谢宇身上找出自己预设好的答案。
事实上,吴谢宇的整个人生并不是那么具有代表性,我们在他身上寻找的答案,更多可能是我们对自己人生中某些问题的预设立场。我们以为他的影子和我们有所重叠,但事实也许截然相反——我们只是在共同聚焦他的过程中,在彼此重叠的影子中寻求某种共鸣。
对这种答案和共鸣的寻找,实际上构成了非常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需要在信息流通中依附在具体的符号上,于是吴谢宇便构成了这样一个符号,引发了一轮轮的关注。我觉得本题下一位答主形容的窒息感很有代表性——也许这并非吴谢宇自己的亲身体验,但却在吴谢宇这个信息流通符号中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体感。我们以为自己在这里体验着同一种窒息,但也许我们只是在彼此看着别人的脸,各自窒息着自己人生中的某些片段。
这样的的共同体验其实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可能是孤独且无助的,无法向身边人真切地倾诉这样的窒息感,哪怕说了也可能会因为年龄而被无视,甚至被讥讽为矫情。但哪怕年轻,人生的浪潮中谁又真敢说自己没有过窒息感?
和吴算是生活里的半个熟人,对他的了解不比那些无端揣测的少。最近看到他被审讯了,翻了好多回答,想起生活接触的种种,一时缓不过神来。别扒我啊,我只是几句,细节就不透露了。
看到很多人把重点放在妓女上……
其实都被表象迷惑了……
重点是美国留学
吴最好的朋友就在美国留学
多年来他极其自律 舍弃了少年心性
却发现 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崩溃
吴母是不愿意他独自去美国留学的
实际上她开不了借钱的口
她去了美国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又不放心他一个人走
错已酿无可挽回
我在想 谢宇该怎么开口描述
梦想破灭的感受
说怎么犯罪、又是如何逃命天涯
每天矜矜战战 谨小慎微
又每天循规蹈矩 纸醉金迷
如何说服自己 天才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答案在风中飘荡
他不会说
或是
编派
我其他回答也有趣啊
要不要看看
感兴趣的进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350769/answer/720289027
这个问题审8小时和审18个小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我也不想知道他的手法,如何躲避追捕。
希望能有他的自述,和母亲的关系,因何而起,可以让很多家长或者同年纪的人看到,家长可以反思自己,孩子可以引以为戒,毕竟还是有很多家长注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建设,也低估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还有前一段时间的孩子跳河,这两个放在一起看,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
案发之后,众多媒体对吴谢宇的亲戚、同学、老师、邻居进行采访,几乎一网打尽,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很完美。
从小到大,吴谢宇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这起近年来全中国最具话题性的人伦悲剧,在吴谢宇本人无意透露核心事实的情况下,任何的外界解释都是一厢情愿的盲猜,一如闭着双眼掷飞刀,瞎蒙而已。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一点:耐心而细致地重新整理我们手头拥有的所有资料,梳理出事情的始末,从我们能追溯到的最早那个点开始,直到那个「决定性的时刻」。
必须声明的是,所有材料全部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
因为我们无法走近吴谢宇身边。我们更无法走入他黑暗的内心之中。
-----
民警们第一次撬开 5 座 102 单元的房门进到客厅,里面没有人,他们看到的,似乎只有静谧和安宁。
这套建于 2000 年前后的两房一厅就像个平常人家的住处,该有的都有,该在的都在。特别之处只有一个:它毫无人的气息。
窗帘被紧紧地拉上,地板落满了灰尘,家具摆放在它们该在的原地,一切都没什么不寻常的,仿佛只是一段时间没人住在这里。
但还是有一些不自然的改变。地上散乱着电线,有人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和报警器,分别对着客厅大门与主卧室。民警抵达的时候,这些摄像头与报警器还在运转着。
这些不知用途何在的机器,给空寂无人的房子带来了一丝诡异。
事后人们得知,摄像头与报警器连接着电脑,可以透过手机查看家中情况。
透过窗帘,可以看到阳台上还晾晒着三四张塑料布和几只白色塑胶手套。在普通人家里出现这些东西,一行人心里不禁充满了疑虑。
民警们站在客厅,望向卧室。
卧室的房门关着。
走近,抓住门把手,用力一推……
门一开,一股恶臭就冲鼻而来。这种味道意味着什么,在场的民警都一清二楚——这是尸臭。
卧室同样是一丝阳光都漏不进来,墙壁贴满了壁纸和黑胶带,就连窗户缝隙也被封得严严实实。
但民警们的视线被一个东西死死地吸引住了:就在床上,躺着一具尸体。尸体面目难辨,因为它被塑料膜来来回回包裹了一层又一层,而且在每一层塑料膜中间,还塞满了可以吸附气味的活性炭。
没错,此举为的就是不让臭气外泄,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这具尸体静静地腐烂了 218 天,周围的邻居无一人察觉。
这具后来被判定死于 2015 年 7 月 11 日的尸体,就是 5 座 102 单元的女主人,谢天琴。
-----
上述情形,发生的地点在福建福州,时间是 2016 年 2 月 14 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情人节,还是新年的正月初七。
春节假期刚刚过去,欢天喜地的心还没收回来。福州市晋安分局茶园派出所的民警第一天上班,就接到了一家人的特别请求:撬门。
那家人姓谢。家里有个姐姐叫谢天琴,是中学老师,丈夫早逝,儿子平时在北京读书,难得回一次福州。春节嘛,孤儿寡母本该和娘家多走动,但谢家亲戚在 2 月 5 日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上谢天琴母子俩。
准确地说,2 月 5 日谢家亲戚也只是收到了一条短信而已,在此之前,他们和谢天琴已经有半年没见过面。而且这次发出短信的也并不是谢天琴本人,而是她的儿子。
如今,这个儿子的名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近年来最令人震惊也最令人不解的一起弑母案的嫌疑人。
他就是吴谢宇。
自从收到一条「舅舅,接我们回家过年」的短信之后,近 10 天过去,谢天琴和吴谢宇母子俩根本没出现,仿佛人间蒸发了。
谢家舅舅心急如焚,发短信没有回复,打电话没人接,上门敲门也没人应。
思来想去,谢家亲戚直觉:母子俩可能出事了。
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人怎么了,首先得进谢天琴的家。
谢天琴的家,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师宿舍楼 5 座 102 单元,是一套二房一厅。自从 1996 年进入二附中的前身福州铁路中学教书,直到 2015 年 7 月辞职,谢天琴在这里住了 19 年。
在这里,她送走了回老家度过人生最后时光的丈夫,也送走了北上求学追寻美好未来的儿子。只有她,没有离开。就在门后,她度过孤单的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现在,紧锁多日的房门被打开了。
亲戚不好的预感变成了现实。谢天琴住了 19 年的地方,成了她的丧命之所,她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死于非命。
逝者已去,但与她多年来相依为命的儿子呢?他为什么也像一滴水那样消失不见了?他还活着吗?他知道母亲发生了什么吗?
现在我们都知道,他好端端地活着,他也知晓一切。因为夺走谢天琴生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一辈子最珍视的儿子,吴谢宇。
-----
谢天琴的悲惨归宿,迅速变成了全国性的热门新闻,但仍然让亲戚、朋友、邻居觉得不可思议。半年多以来,他们都以为谢天琴不过是辞了职,跟随儿子飞到美国陪读。
当时所有人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一个问题:凶手是谁?
「我已经怀疑是吴谢宇了。」
这是谢天琴的弟弟、吴谢宇的舅舅说的。作为受害者的至亲,谢家亲戚越想越觉得吴谢宇不对劲。
他 2 月 5 日收到吴谢宇的短信,声称母子俩要从波士顿回来,第二天就到莆田高铁站,希望他能来接他们回家过年。
但赶到莆田站的谢家亲戚不仅没接到母子俩,就连电话也打不通了。等到 2 月 14 日,他们终于向就近的茶园派出所报了案。
在此之前,他们和谢天琴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联系,是在 2015 年 7 月中旬。那时候,是吴谢宇主动联系亲戚们,一个个地发短信,告诉他们自己即将于大四学年,也就是 2015 年 9 月后,前往美国做交换生,母亲谢天琴则会一同出国做陪读。
之后,亲戚们还收到从谢天琴手机发出的短信,同样是告知去美国的计划,然后就是借钱,希望亲戚们把钱打到谢天琴的银行卡上。前前后后,亲戚们一共借出了 144 万元。
连谢天琴的声音都没听到就借出这么多钱,似乎有点轻率,可谢家亲戚却一致认为,这很正常。因为生性严肃的谢天琴不是个轻易开口向他人求助的人,一旦她这么说了,就一定是急事,再去仔细求证就不太近人情了。
但回头来看,这也许正是被利用的一个漏洞。对谢天琴的性格以及她与亲戚们的关系了解得这么清楚的,还有谁呢?
更何况,按照人之常情,去到异国他乡之后总要第一时间向家人报平安吧,可看日子他们应该早到美国了,谢天琴却从来没有主动联络过亲戚们。
谢天琴的同事们也慢慢产生了怀疑。
要出国的事,谢天琴是说过。有一次在办公室,她突然跟大家说起,吴谢宇要出国深造,会带她一起去。同事记得她笑得很开心。
但很快谢天琴就走了,走之前连声招呼都没打,也没有一个人亲眼看到他们母子俩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离开学校的身影。
总之,说不见就不见了。
谢家亲戚回忆,在短信中,吴谢宇还提到,已经预订了自己和母亲 7 月 25 日的机票。但是二附中的老师说,在 7 月底,还有人见到吴谢宇在学校里走动。
老师奇怪吴谢宇怎么还没走,他回答:「回来办点事,妈妈在北京。」
是母子俩临时改变了行程吗?会有什么样的紧急事件?为什么又是吴谢宇一个人回福州了呢?谢天琴真的如他所言在北京吗?
再过了 3 个月。2015 年 10 月,谢天琴向学校提出了辞职。和跟亲戚们借钱一样,这么重大的事情,她同样没有露面。
借钱是用发短信,辞职是用寄信,寄给了谢天琴的年级组长。上面的字既不是手写,也不是打印,是复印了她的手写。
一切都充满着怪异。现在想想,所有的举动,都不像是性格严谨、做事周全的谢天琴会做出来的。
所有的线索,统统指向了吴谢宇。
是他,告诉所有人谢天琴即将启程前往美国。也是他,在 2016 年 2 月 14 日案发之前,一直与亲戚们保持唯一的联系。
只有他,才能取得谢天琴的全部信任。也只有他,在谢天琴已经死亡的 2015 年 7 月 11 日之后,仍然不动声色,装作母亲还在世上的样子。
凶手已经呼之欲出。
-----
为了把事情看得更清晰,我梳理出了一条吴谢宇在谢天琴生命最后阶段的活动轨迹:
2015 年春天,吴谢宇读大三下学期,他开始退课,很少出现在校园中。但没什么人在意这个,因为大三是大家忙着写论文、实习、找工作、办留学的时候,不住在宿舍里,是很常见的事情。
5 月,吴谢宇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领取了荣誉毕业证书以及 6000 元奖学金。
6 月,谢天琴回到老家福建仙游。她向亲戚提到儿子 7 月初即将放假回家。
6 月底,吴谢宇网购了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垫、干燥剂、防潮剂、抽湿器、防霉包、真空压缩袋抽气泵、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有特定用途的物品,其中仅刀具就有剔骨刀、菜刀、手术刀、雕刻刀、手机贴膜用刀、锯条等多种。
7 月 5 日,谢天琴打电话给亲戚们,欢天喜地地说儿子从北京回来了,不久将一起回老家探亲。邻居也碰到过母子俩。
中间这一段最关键的环节,我们不清楚。但是警方非常确定地称谢天琴的死亡时间是 7 月 11 日,想必掌握了不可辩驳的证据,也许正是来自客厅里那运转了大半年的摄像头。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7 月 11 日,吴谢宇对母亲使用了他购买的那些泛着金属寒光的工具。
7 月 12 日到 7 月 23 日,吴谢宇又先后 34 次通过支付宝购买活性炭,19 次购买塑料膜、防水塑料布、墙壁贴纸、真空压缩袋等。
与此同时,吴谢宇开始向亲朋好友借钱。
7 月底,吴谢宇离开福州,辗转于上海、重庆、福州、北京等地。其间曾有多次嫖娼与购买彩票的记录,警方估计,花费有几十万元。
8 月,吴谢宇复印谢天琴的日记,剪下其中一些字,伪造辞职信。
10 月,吴谢宇又回到了福州,他的身份信息出现在福州某酒店。但目的不明。
12 月,吴谢宇出现在北大宿舍,向同学咨询了补考事宜。
2016 年 2 月 4 日,深夜,吴谢宇出现在国内某台 ATM 机的监控摄像范围之中,取走了一笔钱。从事后发布公告的警方属地来看,他应该是到了河南。
2 月 5 日,吴谢宇最后一次用短信联络谢家亲戚,通知他们自己和母亲即将回国过春节。
2 月 14 日,谢天琴尸体被发现,终于案发。
沿着这条时间线,我们会发现,谢天琴生前的最后阶段,她唯一接触过的人,只有吴谢宇。
结合现场证据,发现尸体 19 天后,警方终于公布了吴谢宇正是杀害谢天琴的嫌疑人,并且对他悬赏缉捕。
但是确定了嫌疑人,并不意味着真相大白。所有人都无法理解,长久以来一直以孝子形象示人的吴谢宇,到底有什么理由非要杀死母亲不可呢?
这个问题,除了吴谢宇,没有人能回答。
-----
谋杀分为很多种。
有些悬念在于结果——谁是凶手;有些神秘在于过程——如何行凶;有些别的都容易弄明白,难解之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动机,是起始的那个点,是一切的开端——为什么要杀人。
吴谢宇弑母案,毫无疑问是最后一种。
对于这起近年来全中国最具话题性的人伦悲剧,无数人做过揣测,试图从自己之口道出真相。但恕我直言,在吴谢宇本人无意透露核心事实的情况下,任何的外界解释都是一厢情愿的盲猜,一如闭着双眼掷飞刀,瞎蒙而已。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一点:耐心而细致地重新整理我们手头拥有的所有资料,梳理出事情的始末,从我们能追溯到的最早那个点开始,直到那个「决定性的时刻」。
必须声明的是,所有材料全部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
因为我们无法走近吴谢宇身边。
我们更无法走入他黑暗的内心之中。
好,现在来提个问题:对于吴谢宇弑母案,我们掌握的事实有什么?
检视所有的公开报道,我们会发现一个明白无误却很容易被遗忘的要点:当每个记者都把目光投向凶手吴谢宇的时候,构成这起案件的另一个主体被忽略了,那就是受害者——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
我们甚至连一张谢天琴的照片都没见过。
关于谢天琴,我们所知道确定无疑的,是这样一些信息:
谢天琴于 2016 年被害时 49 岁,如此推算,她出生于 1967 年。
家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县城的她,是家族里同辈人之中唯一的大学生。她的父母都是盲人。但谢家其实是文化人的家庭,谢天琴的几个叔伯姑姑,都读过大学,她的父亲也是学历史的。
80 年代末,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分配到福州分局南平铁路子弟中学,在初中教历史。
1992 年,她结婚了,丈夫叫吴志坚,毕业于福州大学电气专业,在国营的南平铝厂工作。两人是老乡,吴志坚的老家是同样在仙游县的度尾镇谭边村,他是长子,底下还有 5 个妹妹,其中有一个和他同母异父。
吴志坚的妹妹之中,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另一个也有智力障碍。他的父亲在 39 岁时就死于肝癌,后来他也是在相同的年龄段被同样的疾病夺去生命。
如果说谢天琴和吴志坚的婚姻,是两个出身各有不幸却又自律自强的年轻人结合在一起,应该离现实不远。
1994 年,谢天琴在南平生下儿子,那就是吴谢宇。
吴谢宇 2 岁时,1996 年年底,谢天琴所任教的南平铁路子弟中学被撤销,她被分流到福州,进入坐落于新店镇桂山村的福州铁路中学,继续教历史。
在此之前,吴志坚已经在 1995 年被调到福州马尾的分厂工作。因祸得福,分居 1 年多的夫妻终于在省会团聚,儿子又可以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2003 年,福州铁路中学改名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这所学校处于城市边缘,毗邻破败而混乱的城中村,周边鱼龙混杂。学校的教师宿舍楼在 2000 年左右盖起来,从那时候起,谢天琴和丈夫、儿子就一直生活在 5 座 102 单元的两室一厅,也就是她多年后的丧命之地。
2009 年,吴志坚确诊肝癌。在无望救治后,他离开妻儿,回到老家独自等待终结的到来。这段等待时光只有短短的 3 个月。2010 年,吴志坚在一个清晨去世,谢天琴和吴谢宇当天下午一先一后赶回来,没有见到吴志坚的最后一面。
-----
以上是牢不可破的事实。下面则是一些旁观者的回忆,很多无法进行交叉比对,不妨称之为传言。
根据吴志坚去世那天在场目睹谢天琴和吴谢宇母子举止的人描述,吴谢宇离房门还很远的时候就在路上哭出来了,但不是呼天抢地,而是无声的啜泣。谢天琴则是保持沉默,在没人的地方才落泪。
这种过于内敛的悲痛,让某种网络传言更加显得像是真的。传言称,吴志坚在与谢天琴的婚姻中出过轨,这让谢天琴觉得丈夫是不洁的,因此即使在丈夫身患绝症后,也无法做到陪伴在旁。
这里面有两点推测:一、谢天琴没有陪丈夫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原因是她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洁净要求;二、在生理上,谢天琴也许同样如此。
但吴谢宇的表妹说,她见过谢天琴为吴志坚擦身子和喂饭;吴谢宇的姑父林杰(化名)也提供了类似说法;另一个姑父汪明(也是化名)说,那段时间谢天琴每个周六会回到谭边村照顾吴志坚,周日再赶回福州。这也许可以证明谢天琴并没有像传闻所说的那么决绝。所以第一点是存疑的。
关于第二点,《新京报》曾经引用过一个匿名的「知情人」的说法,说和谢天琴一起吃过饭,亲眼见到她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吃,「哪有这么严重洁癖」。
但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那个出轨传言。它是不是真的呢?
可能性不小——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话只能说到这儿了。《南方人物周刊》声称,他们证实了吴志坚的确曾经与一名女子关系密切。但他们无法确认吴谢宇是否知道这名女子的存在,也无法确认知道这一点对吴谢宇的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据说那名神秘女子的性格和装扮,都和谢天琴截然不同。那么,谢天琴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她戴眼镜,短发,瘦削,用一部老式手机,几乎不穿裙子,衣着和为人一样保守,要么是黑色和棕色,要么是蓝色和白色,和鲜艳的颜色绝缘。她的弟弟说她一生清苦、清贫、清高。
她对待吴志坚秉持着传统福建女人式的贤惠,每天早上给丈夫打好洗脸水,挤好牙膏,用开水烫好刷牙杯,晚上先让丈夫洗脚自己再洗。
她不苟言笑,和人打交道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回老家几乎不出门,也不参加 KTV 唱歌这样的娱乐活动。
她花钱节省,吴谢宇读高中的时候,他每周回一次家她才会买肉吃。
丈夫死后,她变得愈发沉默和易怒。在 5 座 102 单元,每当楼上住户的小孩奔跑的脚步声透过天花板传来,她就会冲上去敲人家的门,数落对方。
通过这些出自他人之口的描述,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一个典型的外表和内心同样极其自持、坚韧、要强的中年丧偶妇女形象;如果大胆地往前多走几步,我们也许还可以在事实和传言之外得出这样的假定:和这个女人生活在一起,无论是以丈夫还是儿子的身份,心理一定不会轻松,而是长期会感受到莫名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如果你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开朗活泼的人,那么或许可以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感染甚至部分地改变她。只可惜,吴志坚和吴谢宇都不是这种人,这一家三口的性格过于同质化了。
糟糕的是,据说长相非常像母亲的吴谢宇,在性格上几乎可以说是个小号的谢天琴,而且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时间远远多于有父亲相伴的日子,这种父亲缺失的影响,对一个男孩来说,是深远且深刻的。
-----
吴谢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案发之后,众多媒体对吴谢宇的亲戚、同学、老师、邻居进行采访,几乎一网打尽,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很完美。
从小到大,吴谢宇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吴谢宇是在谢天琴任职的二附中读初中的,学校一般,但吴谢宇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自己也很勤奋,过年回老家,也是躲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业。
「考高中,那是手到擒来的事。」如此放言的吴谢宇,中考果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州最好的高中。
进了福州一中,他也仍然成绩拔尖,别人需要看几遍才能理解的知识,他看一遍就懂了。读理科的他文科成绩也很优秀,发展得很全面,不偏科。
不仅成绩好,吴谢宇还是班里的班长,待人热情、组织能力强、做事井井有条、有号召力,既是「学神」,也是领导。
吴谢宇爱打篮球。他身材高大,打的是中锋,负责抢篮板和禁区内得分。
总之,他就是学校里完全挑剔不出毛病的风云人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中三年,吴谢宇没有交过女朋友。
经过三年的辉煌高中岁月,吴谢宇通过自主招生提前录取,上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拿着奖学金,延续着「完美」的神话。成绩一如既往地好,多次被系里教授表扬,夸他很有学术直觉。
但是从小省会来到大首都的吴谢宇,似乎没有了高中时期的一呼百应。他向高中挚友透露过心声,说觉得大学生活很压抑,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想自杀。
也许是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吴谢宇一心就想着出国。和高中不同的是,他在大学里没有担任任何学生干部的职务,每日埋头学习,一进大学就准备 GRE。
2014 年 9 月,吴谢宇参加了 GRE 考试,考出了接近满分的成绩,排名能在全球排进前 5%。这个成绩,申请名校也不成问题。接着,他申请了 2015 年 3 月的托福考试。
一切都很美好。这是一个完美的年轻人。
但是在洋溢着阳光的外表下,吴谢宇的内心笼罩在什么样的黑暗之中,没有人知道。
-----
对吴谢宇这个优秀的孩子,谢天琴显然是感到非常自豪的。每每在外人面前提到自己的儿子,谢天琴的面庞就会焕发光彩,真的显得很开心。
谢天琴的学生也记得她多次在课堂上提起儿子:外语很好,年级第一,不玩手机,考上好大学。
为了儿子,她甚至找过儿子的老师讨要说法。吴谢宇的高中班主任记得,谢天琴给自己打过电话,原因是吴谢宇在评选一个什么荣誉的时候没选上,谢天琴认为这是由于班主任没有尽力争取,没有把吴谢宇的成绩放在前面来强调。
通过这些旁观者的叙述,我们可以想象,丈夫早逝,只剩儿子这一根精神支柱,谢天琴肯定会将所有的期望与关爱都倾注在吴谢宇身上。
这种倾注带来的,是沉重的压力。
奇妙的是,吴谢宇这一边,同样是极度依赖自己的母亲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我很不能理解这位知友


我在回答里提到还未对犯罪人采取速效手段,大家纷纷讨论相关的经验、见识和经历。
她:我男朋友就是警察,你说的太邪乎。
我:那你就继续这样认为就好了。
她:别污蔑人民警察
我:你别乱扣帽子,这么爱国五四可以领奖了。
她:清明节你祖上你给附体了?
我:可大家都这么说啊。
她:大家不了解真相集体高潮罢了。
好吧……
所以,我想问问大家,尤其是警察朋友,现实情况中,如果连续提审犯人,不让其睡觉,是否违规违法。是否像甜甜圈说的一样,这种情况绝不存在,完全是我们的恶意忖度。


他一定会说出实情的,大可不用担心审讯无结果。8小时还未吐露事情的原因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因为全社会关注,公安机关暂时没有对嫌疑人使用速效手段。
第二,福州警方近来因“赵宇见义勇为”案,“114浦上大桥砍人案”频繁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若借此案扭转形象,最好的方式放慢信息披露的速度。
第三,杀母的真实原因在吴谢宇看来是难言之隐,但他并没有编一个理由,因此他会在一个彻底丧失希望的时候说。
静待此瓜,片片切好。
我感觉,吴谢宇家里的床下底起码藏了3000个网友!
毕竟大家好像天天看着吴谢宇长大,谢天琴虐待吴谢宇,吴谢宇怀恨在心,吴谢宇和妓女谈恋爱了,吴谢宇杀人分尸的时候,说不定他们在帮忙递活性炭。
我不明白,警方还没审出什么来,这么多人就结案陈词。
谢天琴是个老师,衣着保守,控制欲强,导致吴谢宇变态?!然后再引申出大部分老师严格控制孩子,孩子们都不快乐了。谢天琴不肯接受同学的两万块捐款,要吴谢宇挣奖学金,所以压抑吴谢宇了。如果吴谢宇今天成功了,这事怎么说?!母亲自立自强,给孩子树立榜样,激励孩子奋发图强。
所以吴谢宇,北大才子,学霸,宇神,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所以读书人杀的人也不当数?吴谢宇厌倦了,他自己想被抓,这么多公安,这么多监控,一样干不过一个吴谢宇?
大家要是真的学历崇拜,不如自己读个北大清华,每天照镜子应该会特别愉悦。
不反对猜测,只是讨厌某些网友结案陈词,以偏概全,盲目崇拜杀人犯。
没有案件细节的披露就是最好的结果。个人真的恳请媒体不要再对于吴犯罪的手法进行报道了,真的有人会模仿。
吴谢宇本人于重庆江北机场的落网,再度使得 “吴谢宇弑母案 ”一跃成为各大平台的热搜。
主流媒体、自媒体都对“吴谢宇案”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也展开深度思考。


吴谢宇做为北大高材生却沦为罪犯,当然值得我们思考。
然而在众多报道,却有一类报道或是出于猎奇或是出于丰富内容,详细的描述了吴谢宇犯案之后,如何成功地处理尸体,如何伪造身份成功地逃匿。
这类报道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无疑于是在告诉,社会中的那些潜在的具有杀人动机的不良分子:在行凶之后,如何教科书式的处理罪证。
更要命的在于,吴谢宇处理其母尸体所使用的无非是塑料膜和活性碳。 这两种材料多么容易取得,会对进一步的案件侦查造成多恶劣的影响,稍懂刑侦知识的一目了然。 吴谢宇在犯案后,得以潜逃如此之久便是最好的例证。
所幸,更为具体的报道如今还未流出,同哥在此希望永远也不要流出。
更有部分的媒体讨论已经深入到开始研究如何规避刑侦的领域,为了社会安定请尽快尽快停止!!!!
类似事件在历史上早有教训。
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轰动一时的“东北二王案”


王宗坊和王宗玮 在某军事单位窃取枪支后,在短短的七个月之内,东北俩悍匪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二人,先后流窜数省,利用手中的武器残害干警和群众多达20余人。
此案还诞生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悬赏通缉令。
该案在当时通过各类媒体的详细报道 自然引起全国关注,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王宗坊和王宗玮 在逃的这7个月里。某些地区居然出现了对于该类案件犯罪 手法模仿的犯罪团伙。甚至某些犯罪团伙干脆假冒“东北二王”之名在当地进行敲诈勒索。一时之间对于社会治安造成了相当的危害,
历史永远是老师,个人看来当前对于“吴谢宇案“的报道已到了亟待纠偏的地步。
为方便转载 全文已首发 微信公众号:wudada1234567890
四更,来分享一下,我高中时期对于学业的看法。
我也和大家一样,经历过痛苦的高中生涯。也许我也稍微算是人群中的幸运儿,我智力不低,高中进了省重点中学的次快班。算好的,但也不是最好的那一波。
整个高中给的我感觉就是窒息,我们高中新做的教学楼,把窗户特意设计成高高的,我们坐在教室里就像坐在牢笼里。阴湿晒不进太阳的笼子,风吹不进,潮气就闷在里面散不开,这就是我的整个青春。
后来我和同学回忆起来,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再次过上这种黄金矿工的生活了,还是那种非法劳动制。一天从睁开眼开始,到闭上眼之前,全是习题。我偶尔听到班主任说,你们现在身体好,每天睡5、6个小时就够了。还要继续给劳工加钟。我就觉得,请不要把你自己对职业的欲望,拿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来实现好吗?虽然他不过也就是个迷信学历的教师而已,以为拼命三年一生平安。
有时候我抓着脑袋做题,学到12点,我爸还让我睡觉去算了。哈哈哈哈,如果他知道我还会在被窝里看小说到四点,估计会很担心吧。哈哈哈哈
我只是想说,努力到高二,我忽然从日本的漫画里得到了启发。我看到了湘北高中,为了18岁的梦想,花时间打球而不是一味地学习的樱木花道。看见了好多,说我们要为18岁的自己,留一点空间,做这个孩子想要做的事。我深以为然。
我们不能只为了30岁的成功,60岁的养老而活着,我们也要为了18岁才有的理想,活着。我们要给不同年龄的各种任务都分配一点时间,要不然就像是为了30岁的成功,杀死了18岁的自己。
就像吴谢宇那样,为了去美国,他一定杀死了很多岁的自己。可是这么可怕的代价,却赌了一个失败的结果。所有曾经死去的自己就像冤魂一样,化成了心中的怨气。
所以后来我想开了,18岁的我压力大想看小说,头脑昏昏的想睡觉就睡一下。关于未来和梦想,我就让未来的自己也分担一些吧。
如果我想当设计师,我去职高就当个三流设计师。我去二本就当个二流设计师。我去一本就当个一流设计师,重要的不是我们要成功,是我们要做自己爱做的事,在自己的水平上幸福的生活。
到后来我更进一步放松了,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人一旦过量付出,就如同吴谢宇,杀掉太多个自我之后。赌注下大了,一旦输掉,心理根本承受不了。于是我高中后期,开始刻意的放慢节奏,容许自己不开心就休息一下。让自己的赌注变低,这样赌输了心理结构也会稳定。毕竟冒着变成神经病的危险去赌名声地位,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我成功的把自己的赌注调整到心里危险范围内。而且后期一直都特别注意提高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这时候就觉得岳阳楼记里说的,要做大事,必先苦其心志,真的是说的没错。抗压能力强,赌注就能下的更大,这果然是个千年一遇的老狐狸,也是最厉害的黑科技。
总之了,在这个事情上,我真的很同情他。因为我相信努力过的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对他的唏嘘,就是因为我痛恨这个时代,对学历和成绩的吹捧,功利的思想,误导了很多人,突破自己心理安全区去追求未来,没有帮他们守好精神健康的防线。
我可怜这样一个无限攀爬的人。但是我也想说,更努力的人,是认识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开始主动往后退,敢把自己的功散掉。其实我散功的时候,觉得自己像我最喜欢诗人李白,像将进酒里的场景。豪掷千金,高歌为此时浪漫一刻,多潇洒。今朝有酒今朝醉,别等到白发苍苍悔当初没珍惜韶华。
该爬的时候,不畏艰险,努力攀登,固然是好。
该扔的时候,勇于面对自己目前的极限,迂回前进,打破重来,毫不犹豫纵身一跃,不也是豪情万丈吗?
(如果告诉你,还想再往前进,必须开始清仓,把手上的东西抛掉,你敢吗?)
除了学会探测自己的心理极限,低于极限努力攀登,高于极限勇敢抛弃。
除此以外,还有,要敢于接受失败。
最重要的是,赌了你就别害怕,你就准备好所有的一切如果都会付诸东流。你还要为了你的理想,拼尽这么多吗?
我们该问问自己,
是不是今天,此时,此刻,你就非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你的理想?即使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你也无所谓?为此你敢不敢,燃烧这么多能量?
我认为怀着理想去奋斗更安全,怀着功利的心情,又走的太远,容易崩溃。
这大概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吧。
然而我再一次申明我同情他,因为我也是在这样功利的教育中长大的。
可我学会了理想,是对理想的热爱救了我。它让我学会了热爱,付出,不求回报的奔赴。
在理想的保护中,我永远不怕失去,我永远安全。
(补充一个小故事,评论区有人好奇我说到的关于放弃爱情的部分。确实我当时也砍死了青春期少女的心愿。我有遇到对我特别好的师兄,三观特别正,耐心的教我,还认可我的三观和人品,坚决的保护我。可是因为学业压力大,我就没有多想,也的确在现有社会体系下,大概率也是失败。
所以我当初给自己留了一个画面,画面里是一个生活在所有人都是斗兽场里没有灵魂的杀麻了的斗士的时候。忽然,他作为豆蔻年华少女的灵魂跳动了,因为他遇见了站在开满花的树下的师兄。这么好的人,他有来过就很开心了。
在所有人都忙着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时候,师兄停了下来,告诉我,理想很美好,拥有这个能力的人才值得拥护。他愿意花费自己的精力,去守护这个东西。即使会浪费了他自己的前途。
所以我想把花瓣落下的记忆永远留下来,因为他是我曾经作为少年存活过的最重要的记忆。
我记得当初我自己心里想着,有他来过,我就不后悔,也不遗憾我没能为这个诗里最单纯美好的时光留下重要的回忆。
我也压缩的挺严重的,只有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活在当下了。而不是活在对未来无限的欲望里。也是我自私贪婪的30岁,留给18岁的自己,为数不多的礼物。)
喜报喜报!如果还有人在看!最近我去找当年的师兄了!他好像也一直在等我~啊哈哈哈哈
我好开心啊!因为我18岁为了师兄停下来了,所以他一直没有忘记和我在一起的回忆,也很喜欢我,等着我长大。果然果然!人不要活的太功利了,要不然真的会错过生命中的美好~~
我和师兄的关系就是,我一遇见他,高考百米冲刺都会停下。只愿意留在这一刻陪着他一起,看看我们彼此的理想与海。没想到,没想到!今天的我回头看,我为了18岁停的这一下太超值了!30岁我才明白,功名利禄算个什么,能和真心喜欢的人在一起才是生命最大的美好~
祝福我吧~
三更,请热情评论的大家,在慷慨陈词之前先冷静下来,好好看一遍文章,蟹蟹,不要为了喷而喷。只是有一点我要申明,这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绝对黑白,很多事情都是前因导致的后果,结果是很多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因为所以。
那些为了喷二而喷甚至人身攻击的人,你想表达你对于某个点的固执也好,偏执也好,坚持也好,高见也好。请尽量多读两次,三思几次,看你攻击的点,到底是不是我想表达的内容。我从来没有说过,他这么做对,他这么做应该,他这么做正常,我只想说,他曾经历过,仅此而已。话尽于此,再有杠精,我也很无奈了。或者只是为了戳别人痛处而杠,这种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人,emmmmmm,我就不评价了。
二更,没想到我这个深夜的感想会受到这么多关注,基于大家的评论,我会对自己的措辞做一些修正,力图最准确的表达个人的观点。
p.s. 我并不企图将这个事件合理化,或者是为一个道德沦丧的杀人犯开脱。只是从某个角度去看事件里的某个侧面,至于这些负面的影响是不是让他杀人的行为合理化,这并不在我想陈述的范围内,显然谁也不会因为不能留学就杀人,而让他痛下杀手的,不是动机,而是早已变态的内心。
只是从这个事件里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与父母之间的一个矛盾,以此引发一些感想。只是有些叹息,这个像机器一样活成被期待的完美样子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结局。
我猜想(并不认为一定是正确的),他那样极端,也许结果差之毫厘,都那么难以接受。
—————更新于次日清晨,致所有曾经除了分数和别人的眼光与要求之外一无所有的战士们。
我并不特别了解这个案件,但从简介里,轻而易举能读懂至少一个词,窒息。
和大部分90后一样,我有一个被父母关起来的童年,他们逼迫我学习,曾经也习惯于把我得来的一切成绩,归功于自己的教导有方。
后来,我真的拿第一,保研,获取留学资格的时候,他们却告诉我家里没条件供我,说明明有了国内硕士文凭为什么要作自己家里的钱再出国,女孩子你再往上读不嫁人生小孩了(我觉得这是客观社会现实,与女权无关)已经读了研究生为什么还要出国,即使那是一个别国本专业最优秀的学校,我爸妈也老觉得自己难开口去借(主要难以理解我的动机),甚至说降低生活水平。
而对我而言,那一刻自己的那些付出就显得那么多余,早知如此不如做更多不至于后悔的事,会觉得周遭都是谎言,那些努力说服自己亲手阉割的青春,换来的就是那一句抹不开面子和不理解,我用整个青春去相信的东西,就被这一句抹不开面子击碎,从小被告知只需要考高分,别的什么都不用担心,从小以为这句话才是世界的真理。直到父母有了如上的反应,才是我踏入这个社会的真实的的第一步。从此我相信的真实有了变化,我得重新学会适应,但是对于前一个世界给我遗留的遗憾,那种求不得,世界观崩塌的痛苦,还是会留在心里,渐渐褪色。
但我终究出去了,我和吴谢宇不同,我爸妈很健康,我爸不开心,但抗不过亲女儿一哭二闹三上吊,而且我考雅思的决心很大,他们就屈服了。
其实他们并不期待我回报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他们不过是不忍心打碎我的梦想。
回到吴谢宇,我能理解他那份窒息,他是因为有多么相信自己那份未来,是有多么坚定想要得到一个东西,才用自己的整个青春的冲动和情绪和可能性去交换的。就好像我给爸妈打了一学期的工,说攒够钱能让我去夏令营最后没让我去(后来跟我解释了当时家里买房压力大)一样,他们的食言,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了价值,他们并不知道这份坚持和自律背后代表着多大的期待和付出。
他发现妈妈那个好面子的真相时一定很失望吧,即使他希望母亲为他舍弃母亲的自我,也是他母亲本无义务为他做的。他痛苦,也许是不健康的性格让他放大了生活的各种负面,才让偏执的人选择不归路。
我想精神健康终究大于一切,请关爱自己的孩子,其实大多数人对孩子的真正期待不过是不要长歪,尽量能做到可控范围内的比较好罢了,何必过度逼迫,让她度过一个索然无味的青春后,等到女大当婚男大当家才告诉他你不用那么努力,我们只要你平平凡凡就好,那我青春所有舍弃的一切,都回不来了,那些不快乐,成为了人生最大的酷刑,青春逝去之遗憾,没有独立人格之痛苦。
不奢求更多,希望以后成长的孩子 ,能在体制内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有犯错误的空间,有选错了更正的空间,有为自己的想法与错误行为买单的空间,为自己的想法发声的空间。
请回忆在学校的岁月,我们都曾在窒息的压抑中度过一段时光,何况吴谢宇是每天,甚至于自我压制,没有宣泄的窗口,而美国是这个窗口,她母亲又亲手损毁,毁掉一个人盼望了20年的希望,等于杀死了一个人,等于抹杀了20年来的卧薪尝胆,这其实和公司倒闭心血付之一炬跳楼的中年人没有区别,看他后来跟亲戚借钱,他一定觉得自己很可笑,这么简单的事,那个以爱为名把他关在牢笼的人却怎么都做不到。这时候才说选择差一点也没关系,这时候他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当你鞭挞别人要做到百分之百,但自己却因为百分之五十而迫使别人放弃百分之百努力后的成果。那么努力逼自己的人,理解不了别人的不尽力。
而我付出了本可以交朋友的时间,本可以打游戏的时间,本可以亲近喜欢的小姐姐的时间,既然未来已经如此不可期待,那我的过去,我放弃的一切,也都再也回不来。他也许曾经经历过这样不可调合的无奈。
请一定减少望子成龙的家庭吧,太可怕了。
补充一点,
我出国遇到了差不多的情景,不过我最大的矛盾点不在借钱,在我爸觉得我已经在国内读211的研(评论区有人怼我没拿全奖,小姐姐我实在能力就这样啊,不是985顶级人才 ),还非要出国花钱公派学习……依然读研。他觉得划不来……
本宝宝就很生气,然后他们就从了,主要看我很努力的准备出国的东西的份儿上_(:з」∠)_,于是他们也愿意为我这份诚恳和梦想付出一些,世上最爱我的爸妈,也是我最爱的人。
然后我一点也不同情这个人,只是感伤一下你说他也不是情杀,也不是仇杀,也不是为了传统意义的私欲,就是因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法实现梦想,因为你我都努力过,知道那有多苦,才觉得为他伤心。何况他比一般的我们都努力呢。但也更极端。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为什么表达出跟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
最爱的人离开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何评价mbti圈子?
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区别是什么?
能否描述一下,各tp装fj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
什么叫做真正的释怀?
为什么大家都很瞧不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
什么细节让你觉得这个人很可怕?
你们见过最变态的一件事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2-01 15:59:27  更:2024-02-01 16:15:1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