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怎么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 正文阅读 |
|
[心理咨询]怎么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怎么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职场 认知科学 个人成长 认知心理学 认知能力 怎么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
多数人根本没有认知提升的基础。 所以努力的去看书、阅读、体验、冥想、实践,以及你们之前看到的什么认知XX的类似书籍,亦或在新媒体平台上爆传的文章,都是给盲人练习画油画用的攻略,都是一种战术的无效的努力。 甚至这些作者本身的认知,在我的视角下,就肉眼可见的潜力巨大,我很佩服他们无畏的出来教人的勇气。 可以看成一种成长的cosplay。 实质提升几乎没有,记下一些知识,或者搞点熟练度,伪装自己智慧而已。 先写下基础,大家做到了,再谈提高认知能力吧。 认知提升的必备基础 #认知与命运##成长小谈# 我们多次强调认知学的重要性,以及希望大家迭代认知的同时,对情绪回路进行清洗和审视。 最近我意识到这样的方式可能非常难以执行,或者说,路径的性价比很差。 而认知提升与一般的信息或知识学习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在并非线性上升的,而是在质变之前,几乎无法感受到正反馈(反而会导致内耗和混乱)。 可以看做阶梯型的上升的,所以性价比差就很难坚持。 而基础完备,则可以有效的提升效率,因而很重要,需要重视。 在真的下决心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迭代和成长之前,我们需要先掌握以下基础: 1)长阅读能力。 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下,伦理和共识不承认某些个人的缺陷和问题,比如,以前不承认抑郁症,现在仍然不承认阅读障碍和长阅读问题。 但这些问题是存在的,有些朋友未经训练,不能支撑对于长句的阅读理解,有的则不能支持对于上下文整体的理解(而只能理解某个长字节片段)。 这需要对自己进行有意识的锻炼,读相对经典的书籍、名著,并强迫自己对每个章节进行回顾和抽象,来获得。 2)情景多线程感知。 这个能力,我国的人们大多数都是没有相关意识去学习的,因为从小就是单线程处理问题,举例而言,人们会在看电影的时候,焦点在对话和主角表情,而无法同步感知背景环境的变化和特征。 这也是为什么“五分钟看完经典电影XXXX”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 缺乏多线程的感知能力,会导致忽略大量的信息采样。 现实中的例子,在多人交谈中,人们往往关注焦点角色的语言和表情,而忽略其他角色的状态。 这种能力,需要让自己先从经典(而非爆米花)影视剧去练习,根据大牛的解读,回溯一下,为什么自己没有关注到那么多细节,然后给予自己这种意识。 3)语义的清晰和词汇范畴的精准。 这个说过很多次了,不详细再说了。 4)工程学和系统论概念 这个概念与第二条有相关性,一般来说,我们在实然中遇到的问题和情景,往往都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巨大系统的子系统。 系统之间的元素和子系统,相互会有很多的作用,并且在这些作用下动态均衡。 那么,养成对情景和问题,进行系统还原和检查的意识,并付诸实践,很显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决策参数,并能够为提升认知获得更加全面的样本库。 这里如叶子之前说的,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是对工程学和系统论了解的一个很好的方案(其实其他的工科也有这个功能)。 5)耻感隔离。 思考时,如果不能隔离耻感,那么思维就会有各种超我限制的禁区,且耻感会条件反射时的给予思考一种秒杀一样的决断,就是某某事情不行,不能做,不能想。 也会外延映射到其他人的言行和思想,从而非常迅速的给他人扣上帽子,然后傲慢的屏蔽或污名化他人的信息和意见。 这同步的也需要检查自己的情绪铃铛,并消解它们。 6)自媚消解。 人的心理自洽,自媚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影响巨大的偏移量。 一方面,我们被教育的养成了习惯,必须评价自己是“褒义”的,心情才能舒适。 另外一方面,这种褒义的阈值会越来越高,导致人们的自媚越来越容易扭曲外部信息和自我评价。 那么,当自媚在舒适区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自媚本身就会扭曲外部信息,并使之符合自身是“褒义词”形容状态的现状——此时外部信息的输入就无效了。 这个消解,需要做两件事: 其一,需要找到更多帮助稳定心理状态的正反馈路径,比如更多爱好。 其二,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自己是中性人(而不是圣人、好人等等褒义词),并不断自检自己的行为,获得实然的正当性,而不是应然的自我想象的正当性。 以上六条,大家先重视起来吧。 不然成长和认知提升,是事倍功半的。 (本文选自笔者知识星球【苍离的博弈与成长】) |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两大要素: 第一是接纳有效信息的效率;第二是处理有效信息的效率。 接纳有效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其效率。 认 知 都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认知,那么人的认知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实,只要一个人的「信息吸纳量」到一定程度,认知的瓶颈就会被打开。 获取信息的效率,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必须接纳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才能找出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挖出规律,找到本质,才能形成「认知」。 很多人之所以每天都在坐井观天,就是因为不能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比如有些人每天都在刷短视频、看娱乐节目和玩游戏中度过,这些活动都不能及时吸纳社会的有效信息,反而会消散我们的精力。 有人说:看短视频也是在学习啊!实际上,绝大部分短视频输出的都是「情绪」,而非「信息」。 短视频和直播就是靠煽动大众的情绪得以传播,才能让大家下单;很多观点都是在迎合大众,甚至误导大众,这样才能走红。 包括很多人花钱去上各种培训课程,绝大部分课程灌输的也都是「情绪」。 很多老师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表演,就是为了煽动大家的情绪,然后在全场情绪最高潮的那一刻收割你。 娱乐节目和游戏更不用说,带来的都是「情感安慰」和「情绪满足」。 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而不是为了让我们吸收和学习。 还有人说:每天刷社交媒体也不能获取信息吗?实际上,现在的社交媒体都是「算法」推荐机制,你越喜欢什么内容,它就越给你推荐什么内容。 你深信的东西都会反复加强,你怀疑的东西都会主动避开你,到最后其实也是一种情绪满足。 这就是「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故步自封。 包括我们平时的聊天和社交,也很难获取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因为我们只能跟同一个层次的人交流,大家认知水平相近,信息源相近,彼此之间还能互相肯定,只是让这种「信息茧房」更为牢固。 认知税 这个时代越来越有意思:满屏都是答案,到处都是方法,我们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干了……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动地接受各种答案。 现在短视频中的各种「大神」,各种培训大师,各种实用类书籍都争先恐后地给我们提供答案…… 我们天天都在寻找各种答案,现在琳琅满目的答案呈现在眼前了,为什么我们反而越来越迷茫了呢? 终于恍然大悟:那些直接给你答案的人,其实是变相地掌控你的心智。 他们抓住人性不喜欢主动思考的弱点,打着帮你直接解决问题的幌子,操控你的行为,然后收割你。 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人的条件、资源、环境不一样,解决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 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你的答案只在你自己心中。 任何老师或书籍只能帮我们找答案,而不能直接给我们答案。 否则就是剥夺我们思考的权利,那才是真正的害人不浅。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资源都在给我们提供答案。 他们惧怕我们思考,惧怕我们成长,否则就不能操控和收割我们,这就是现代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最昂贵的税是「认知税」。 认知升级 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运气非常好,赶上了资产升值的最好时期,也赶上了闭着眼睛都能发财的好时代,他们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水平,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素质水平与财富地位并不相称。 这群人现在赶上了时代的大变革,各种戏剧性的变化就发生了:由于认知水平不足,他们每一步的决策都是错误的,乃至是致命的,比如教育出糟糕的下一代,掉进各种投资的陷阱……当潮水退去,裸泳的人就暴露了。 现代社会发展呈现断层式跃迁。 社会的断层可能导致人们认知的断层,认知的断层会导致财富的断层;财富断层的表现,就是各种骗局越来越多,不靠谱的项目越来越多,人们的财富被不断洗牌和重组。 应对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我们的认知呈现跃迁式的升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立足。 警惕「认知监狱」 世界的本质就是一种平衡: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越退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越弱;知识越唾手可得,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差。 未来的世界,也许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单元格,认知和价值观相似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里,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认知监狱)里。 这些人之间互相肯定和认可,拥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利用短视频、直播、游戏、网购等,玩得不亦乐乎。 他们需要的不是成长或者被唤醒或者产生价值,而是情绪安慰、麻醉和幻相、短平快的各种刺激。 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点好玩的东西,他们便会沉浸其中,慢慢消耗自己的生命。 而在算法的配合下,未来的内容生产和推送机制将更加高明,可以精准地给每个单元格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这些人未来都将是被喂养和投递的。 世界也将变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开启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达,这些人不需要参加任何劳动,社会也有足够的资源喂养他们,把他们像宠物一样圈养起来。 抢占「认知高地」 未来一切的竞争,其实都是抢占「认知高地」的竞争。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 很多高端人士根本没有时间去刷短视频。他们喜欢进行 ? 本内容版权为知乎及版权方所有,侵权必究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
|
|
我知道的不是全部,我掌握的不是全对。——郭俊杰《简单做事》 昨天听到的一句话,觉得非常棒。当我们遇事的时候,想想这句话,就会用更开放的心态、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事情。我们会开始倾听不同的声音,开始辨别分析这些不同的声音,而这个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认知能力提升的时候。 今天是3月的第一天,早上的晨会里,领导宣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从明天开始,我们公司解散,我们会被分散到其他分公司。 一听到这个消息,群里就炸开了锅。 一个同事私聊我,说咱们的工作本身就压力大、不好做、也不是长久活计,现在又换了领导,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她问我以后该怎么办。 我跟她讲了另一个同事的事情。 我说那位同事之前在这里上班,边上班边修学历,学历出来后,外面公司招人了,正好她的学历符合要求,直接辞职去那里了,到那公司直接给交了五险。 她听后很吃惊,说她光知道人家辞职了,不知道人家还修了学历。 我说很正常啊!咱们群里每天要么聊电视剧,要么聊八卦,他们哪有空想自己以后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件事啊!而一个在追求进步的人也不会拿喇叭到处吆喝啊! 所以结果就是我们一直被动地接受安排,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主动地为以后的生活做点什么。 她说我点醒了她,其实她也是一直想努力,但不知道该如何做,所以一直浑浑噩噩,我说的聊电视剧,聊八卦都是她一直在做的。 听她说完,我表示深有同感,这也是我之前的状态,之所以是过到哪算哪的态度,跟我自身的学识有关,也跟我身边的环境也有关。 到底怎样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让自己遇事不是只会人云亦云、偏执狭隘或是只会干着急呢? 1.要有独处时间。独处会让人想明白一些事情。 2.多结识跟自己有不同思想的人的人。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更好。 3.多看书,不是多看小说。 4.要学会反思、总结,这样能避免一直栽进同一个坑里。 5.摒弃坏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比如遇事情,暗示自己可以多想想好的一面,让自己心情舒畅的时候,才能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的声音。 最后,还有开头的那句话,要知道自己知道的不是全部,自己掌握的不是全对。 |
提升认知的方法其实挺多的,而且每一个都很朴实而无华(大道至简),你好像也都知道,但每一个你都只是“知道”,而非“证到”。因为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包含最复杂的真相,蕴含最深刻的智慧,隐含最本质的规律。 这些年,我陆陆续续总结了很多提升认知的方法,一开始是7个,后面是10个,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感悟,一共是12点,那就重新梳理总结一下(第N次了),也全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场认知洗礼。 1、阅读,嗜书如命 书是无限智慧的接口,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提升认知、跨越阶层最便捷的通道,没有之一。我以前也不爱读书,我现在只后悔爱上读书太晚了。 韩寒说,我们知道太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只想说扯淡吧,这哪是懂得太多道理,分明是懂得一点皮毛,半桶水晃得厉害,自以为懂,其实什么也不懂。 知道与做到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闻、思、修、证,是跨越知道与做到的四步阶梯,其中闻是看书学习,思是独立思考,修是修炼实践,证是结果反馈,唯有这四步不断循环,周而复始,才能跨域知道与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 更何况,闻、思、修、证,更像是一个漏斗模型,每一级的转化率都不足10%,100%的闻→10%的思→1%的修→0.1%的证。 说穿了,就是你读的书还不够,你还没有把你学的东西形成你的知识框架和认知体系。所以当你的认知层次太低时,你的执行力是跟不上领悟力的,即便懂得再多道理,你也无法化为己用。 为什么绝大多数成功的人,都超级爱读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读《毛泽东传》发现,毛主席爱读书爱到什么程度呢?他说他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看书,他晚上不读会书,甚至都睡不着觉。他之所以能成为那么伟大的人,跟他从小爱读书,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2、心理学 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非常浅薄的。这直接造成了潜意识占比过高,意识混沌,在情绪沼泽和内耗黑洞里,不停地虚耗自己的生命。 向内求,读点心理学,能极大地提升人对自我的认识,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对自我思维的掌控,从而改善性格,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做到真正的心智成熟、人格独立。 如果说站位是认知的高度,那性格就是认知的宽度。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并非不可改,读点心理学,你会发现,江山易改,本性也易移。 很多人觉得性格改不了,也不必改,还认为那就是自己的个性(思维粉饰、包装、控制的假我罢了),即便有问题(心理疾病、性格扭曲)也不愿意改,还美其名曰为做自己,何其可笑。 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唯有让潜意识进入意识,与意识相融,你才能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找到真我本我。 怎样利用潜意识让自己变强?556 赞同 · 39 评论回答 3、与真正厉害的人做朋友 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思维方式,最关键的是在一个高认知的圈子里,你想不提升认知都难。但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做无效社交,为了社交而社交,当你不能提供价值时,你的人脉都是假的;只有当你自己也开始逐渐牛逼起来时,无需刻意去社交,人脉自然而来。 再来说贵人,贵人是不会随便来帮助谁的,只有当你展露出能帮助到贵人的才能,贵人才会出来帮助你,所以帮助是相互的,因为人脉本质上是价值交换。 大部分低认知的人,贵人来了他都会生生错过,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哦,原来这就是贵人啊!甚至贵人怎么去拉他,都拉不动。 4、不断地反思复盘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贵自省,遇事多想自己的原因(主观问题永远大于客观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 但很多低认知的人,反思是反思了,但很容易反思过度,钻牛角尖,变成一个反思怪。这其实就是内耗了。 适度反思,课题分离,才是提升认知的正确打开方式。 5、勇敢地去经历、去体验、去尝试 所有的胆小怯弱都源于认命,只要你还有勇气去折腾,人生就有无限可能。人生本就是一场不断体验的过程,除了体验,你什么也带不走。不断勇敢地去经历、去体验、去尝试这件事,本质上就是自新、革新,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要知道,新鲜的经历、体验和尝试,会带来全新的感受和全新的认知。在生活中引入新参数、新变量,就会带来新改变。 一直固守固有的习惯、习性,不愿做出任何“新”的改变,你就认知固化了。长此以往,这就是你的命运。 6、经受重大挫折或失败而没有被打倒 我们见到过很多一夜之间顿悟的人,一夜之间长大的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有很多这样的瞬间,其实就是我们认知觉醒了。 你们是怎样觉醒的?1562 赞同 · 78 评论回答 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你没有被这巨大的挫折或失败击倒,你必将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这种重生会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和撕碎重组般的改变让一个人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但过刚易折,我一般不建议用这么爆裂的方式,因为追求快的同时,也很容易自毁。 为什么人到绝境后会大彻大悟?1051 赞同 · 97 评论回答 |
|
7、冲突 真正的改变,乃至觉醒,往往自冲突始。 战争冲突造就英雄:都说乱世出英雄,看看朱元璋就知道了,开局一个碗,硬是从最底层崛起,当上了绵延300年国祚的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 文化冲突推动工业革命:发现美洲大陆,让东西方文化产生剧烈冲突,促使人类整体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认知革命,这是这300年来,人类发展速度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核心动因。 生存冲突让人穷则思变:君不见,之前最穷山恶水的地方,远一点像山西、安徽,近一点像温州、潮汕,都是穷得叮当响,鸟不拉屎的地。可正是这些地方,出了一大批远近闻名的富商:晋商、徽商,温州人、潮汕人。 可见,冲突是自我与外界的调节跟磨合,这种调节跟磨合,往往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甚至能让你原本的三观粉碎重组,破而后立,从而得到新生。 为什么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2753 赞同 · 308 评论回答 |
|
再者,在冲突的过程中,如果你事后,能有一定的反思和复盘,去做出改变,认知往往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8、冥想 呼吸很多人意识不到,所以将专注点集中于呼吸上,本质上就是潜意识与意识相融的过程,而潜意识与意识相融的过程就是认知提升的过程。 荣格说,当你的意识进入不到你的潜意识,那就是你的命运。 当然冥想这事,贵在长期坚持,短期内,想看到一个明显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其实绝大部分提升认知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实现认知飞跃的。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如果有,通常都非常危险。 9、遵从你的内心,做自己 这要求做到三点: 一是不过度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及时地将它们释放出来。 二是不管自己有怎样的缺陷、不足,都能毫无保留地接受自己。 三是在“爱”的优先级排序上,自己一定是要永远排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家人、朋友或者其他什么人,任何人都不能逾越于自己之上。也就是全心全意地爱自己。 做到这三点,你就本自具足了,认知将由内而外自动得到飞速提升。 10、读、写、画、看、听需要灵感的东西 比如读名著、看名画、听名曲,再比如写诗、作画。 灵感是更高维空间精神的产物,名著、名画、名曲这些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读、写、画、看、听这些需要灵感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在和更高认知的伟大存在神交,从他们那里获取高维能量,提取高维认知。 说穿了,这其实也是前面说的提升认知方法“阅读”的一种。两者似有交叉,但又略有不同,毕竟听名曲、写诗、画画这些,不只是“阅读”。 11、跨界融合 A领域的困难,在B领域可能啥也不是;B领域的死路,在A领域可能一片坦途。 任何一个行业,你只有超越90%的人,站到前10%,才能挣到大钱,赢家通吃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但要站在前10%是很难的,努力、天赋,缺一不可。但只要你不是很笨,再加上勤奋上进,超过80%的人还是很容易的,而当你两个领域都超过80%的人,并且能够跨界融合的话,那你绝对就是这个跨界融合领域,前10%的人。 跨界融合这件事,并不是说,让你各个领域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那只会显得你好像啥都会,又啥都不会,最后一事无成。记住,一定要深耕!而且是持续深耕! 跨界融合,不仅仅是1+1>2那么简单,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认知飞跃。 12、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思考你的思考,意识到你的意识。 通过元认知,你会更深入地觉察到之前觉察不到的一些东西,比如潜意识,一闪而过的灵光,情绪的流动,思维的运转,站在更客观的立场,拥有更多的视角,看到之前看不到的点、线、面,乃至体。 这有点上帝视角的意思,其实就是让你跳出来看自己。很多时候,人在一个圈子里待久了,就容易局限住,被一叶所障目,适时地跳出来,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找到新的出路,甚至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好了,这12点可以说是我截止到目前,生活、工作、学习中最大的收获了,大家可以细细咂摸,慢慢品味,化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如果能帮助大家真正提升认知,乃至改变命运,我会很开心;如果不能,那就做个瞎子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以上,供参考。 |
1.勇于抛弃固有认知。 很多人的一生都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中。 这并不可悲,因为我们几乎每个人从一出生起,都无可避免地被灌输着同样的思想,同样的规训。 真正可悲的是,不少人在固有认知和社会现实明显产生冲突的时候。不是去推翻自己那过时老旧的思维,而是将其当成不容置疑的信仰一样维护。 不肯推翻砸烂,而是反复修修补补。 最后在自己的脑子里铸造了一个看似固若金汤,但实则不成体系、错漏百出的铁牢。 这些规训和教条不仅只涉及个人成长,还延展到商业、社会、人性、心理………等方方面面 包括但不限于: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个人成长) “劳动产生价值”(经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 “阶级的实质是经济范畴”(社会) 2.从或然角度看问题。 人类社会充斥着太多不可描述、不可观测、不可取证的变量。 因而不可能像纯粹的物质世界那样,有着绝对正确的定理公理。 一切经济规律、人性心理和行为预期都是或然性的。 因此你在做出每一项选择时,都不必要去追求绝对的正确无误,而是只遵循实现概率的最大化即可。 举个例子: 就好比你面前有两个司机,一个十年驾龄老司机,一个刚拿驾照的新司机。 你更愿意选择哪个? 当然是前者对吧? 难道一个十年老司机的驾驶技术一定就比新拿驾照的新司机更好更安全吗? 这当然不绝对。 但这并不重要,你只需保证选择概率更大的一方。 同样的道理,可以延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个低学历者和高学历者,你更愿意录用哪个? 一个男保安和一个女保安,你更愿意哪个在你小区里巡逻?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以偏概全、刻板印象,学历和性别歧视吗? 难道低学历就不能有高的能力,女保安就不能有更强的体能吗? 当然可以,但我不在乎。 我并不追求确定性,我只追求或然性。 低学历、高学历、男人、女人、黑人、白人……一切你在意或不在意的特征,都不过是我的大数据标签而已。 每个人对社会的认识,都无法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通过严谨的测算得出结论。 而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和田野调查数据,又完全无法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不要说很多涉及到性别、人种、国籍、地域方面的信息分析处理乃是研究大忌,你根本无法获得公开透明详实的数据。 所以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经验就成了他构建认知最主要的数据集合。 为什么不同人的认知高度有着天壤之别? 一是因为所在的圈子不同,数据库的质量也不同。 很多人周围充斥着低认知人群,他们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信息密度低下的劣质语料。长时间接受这些低质量数据的污染,最后也只能构建出低性能的劣质模型。 二是因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相距甚远。 同样是面对一个人,有的人只能看到听到对方浅层表情的和口头意思。 有的人能通过其口音判断其籍贯,通过其衣着判断其职业……这就意味着他拥有更强的CPU、能够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集。 经年累月训练的下来,不同人的认知模型就相当于产生了GPT2.0和4.0的区别。 而更高的认知模型就意味着更高的或然率。 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抉择上,如升学、婚恋、就业等等……哪怕只有10%的或然率提升,初看或许没有本质的差距。 但人生是由无数个决策组成的,在大数定理的作用下。 这10%的或然率差异,就足以让你的命运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最简单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为例: 假设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筹码。每当你面临学业、事业、爱情、家庭、理想、交友……等方面的抉择时,你都会拿出10%的筹码去进行投注。 那你最后破产的概率如下: |
|
50%的概率时,你的破产率是99%。 60%的概率时,你的破产率就降到了1.7% 为什么很多人的一生注定失败? 因为他们正确的概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他们人生的每一次重大决策都是纯粹靠猜。 至于那些认知过于低下又冥顽不化的人,他们每一个决策的或然性,甚至还不如抛硬币。 所以他们的失败会比大多数人更早一步到来。 提升认知能力,就是提升你成事的或然率。你不需要做到事事都对,你只需要追随最大的可能性。 3.从深层本质看问题。 很多人的认知只停留在肤浅的表观世界,跟着就不会再进一步。 一方面是思想的怠惰,让他们不愿进行深层次思考。 另一方面不敢承认自己的浅薄、麻木和愚蠢,浅尝辄止后就沾沾自喜。 比如: 许家印为什么曾经能当上中国首富?靠坑蒙拐骗,没了。 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靠屠杀剥削,没了。 中国为什么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神速?靠加入WTO,没了。 他们的脑力只能深入到这一层面就止步不前了。 坑蒙拐骗?具体怎么坑的?恒大激进的拿地策略是依靠什么融资工具? 屠杀剥削,到底怎么屠的?具体遭受了哪些阻力,是如何突破这些阻力的? 加入WTO,代价是什么?在制度设计和市场基础建设上,进行了哪些妥协? 他们的认知本质上不是为寻求真实答案服务,而只是满足自己的情绪化需要。 因而立论点往往不是基于现实依据,而是融合大量的主观情绪渲染和道德审判。 使得描述越来越夸张,看到的世界也越来越扭曲。 思考是永无止尽的,不存在终极真理,永远不要浅尝辄止。 只有当你真正能够理清细微脉络,窥见实质时,你才有资格谈“大道至简” 否则,你一切的故作深刻,都不过是装腔作势。 4.远离正确的废话。 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无数正确的废话。 之所以正确的废话无处不在,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而所有人都知道的信息,是毫无价值的。 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少人经受常年做题训练,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那就是: 永远都在判断是否正确。 他们在思考任何一件事、一句话时,首先想的都是它对不对,而不是它有没有价值。 举个例子: “太阳从东边升起”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前者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无可反驳但毫无意义。 后者是一句伟大的错误,错误显而易见但它改变了世界。 提出这句话的人是哥白尼,推动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变革,加速了万有引力的到来。 不要执着于对错。 一句充斥着99%错误的话,但哪怕其中只有1%信息的是你未曾想过的,能给予你启发的。 那它的意义,要远远胜过100%正确的废话。 5.远离“爽”感。 因为“爽”和“真实”是对立的。 凡是让你感到爽的,大概率是捏造的、臆想的、极少数的。 而那些让你深觉无力的,才是世界的常态。 很多人在面临现实困境时,没有勇气去解决,而是试图从小概率事件中寻找宽慰。典型例子如: 被霸凌后,幻想会有更强大的人替你出头。 被分手后,幻想前男(女)友会后悔莫及。 被裁员后,幻想老东家没了你会一蹶不振。 被看不起,幻想有朝一日发大财去打他脸。 因为追求虚妄的爽感而不敢直面残酷的现实。 所以他们总是会落入到理财诈骗、杀猪盘之类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6.把应然和实然剥离。 实然世界和应然世界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实然世界对应着:为什么,是什么 应然世界对应着: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 很多人在对实然世界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就一头钻进唯心的应然世界中。 最后一定是沦为活在封闭世界的偏执狂或臆想症。 譬如劝女生尽量避免深夜外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 不是:深夜外出遭受侵害的概率大吗?为什么治安会这么差呢? 而是:我应该有自己的出行自由,罪犯应该受到惩罚。 你当然有自己的出行自由,罪犯也当然应该受到惩罚。但这都是你主观倾向的应然世界,和客观的现实世界有着巨大落差。 正确的思维方式,譬如求医,循因问症,凭效配药。 “为什么”是【因】,“是什么”是【症】,“做什么”是【药】,“如何做”是【效】 根据病症,去寻找病因。 根据药效,去配制解药。 先看清问题源头,再确定问题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这才是一条完备有效的思维链条。 而不是自己先主观独断地认定问题的解决方式,再让整个外部客观世界都配合你达成你想要的结果。 7.把观点、立场和行动剥离。 绝大多数人都理不清观点、立场和行动这三者间的关系。 他们的行动被立场左右,立场被观点左右,观点被情绪左右。 这就导致他们的思维模式极其单一原始。 这一类思维在粉圈和键政圈中极为常见。 你指出某明星的缺点=你说某明星的坏话=你是对家的粉丝=你是在打压我们家XX来给你们XX造势。 但事实是,我完全可以做到批评一个人的同时,内心对其持赞赏态度。 我也可以在厌恶不屑某人的同时,毫不介意地同他合作。 因为我的观点建立于客观现实基础;我的态度取决于个人好恶倾向;我的行动则遵循于现实利益。 这三者毫不冲突。 不要觉得这七条很难。 如果你能看完这篇回答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有认知,你做到了第一点。 如果你看完后能坦然地接受偶尔地失败去追寻长期的胜利,你做到了第二点。 如果你能一边看一边继续往深层思索,你做到了第三点。 如果你能忍住抬杠的冲动,寻找对你有启发的句子,你做到了第四点。 如果你明明觉得看了很不爽让你浑身中枪,但你还是期待我更多的回答,你做到了第五点。 如果你首先想的不是我说的是否符合大道理,而是是否符合客观现实,你做到了第六点。 如果你能在看到我对你观点持批评态度的时候不恼怒不生气,不把我当敌人,你做到了第七点。 今日份的金玉良言,完。 |
第一时间想到教员,读他的著作,时时为他强大的认知能力震撼。教员著作不但讲原因,而且教方法,实践性很强,对提高认知大有裨益。 那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呢? 很多人会想到阅读,精读有思想的书籍,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读完教员的著作,你会发现这远远不够,甚至可能有害。 在《实践论》中,教员总结出了大多数人学生时代都学过的认知规律: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
在这段话里,教员提出了认识的三个环节——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检验。 并且指出,只有完成这个闭环,认知才会提高——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由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认知的提高也是无穷无尽、不设上限的。 只有遵循认知规律,才可以提高认知。 通过阅读,我们获得了间接经验,是感性认识,还需要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是一个边想边做的过程,也就是思辨和实践。 如果只满足阅读、获取知识,却忽略对知识的整合、联系、求证,就会陷入经验主义,自己的脑袋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达到理性认识后,还需要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认识真理,这是最重要的过程。 不要觉得掌握了某些高段位理论,就认为可以看透世道人心,从而自以为高人一等,洋洋得意。 理性认识必须进行实践验证,没有经过验证的认知,鬼知道会有多少错误,而这些错误对一个人来说,有时候可能是致命的。 |
|
那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呢? 我们简单分析毛选开篇神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划重点,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那时候,大革命刚兴起,还没有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没有南昌起义。 当时党的运动分两派,陈独秀主张联合国民党,张国焘注重工人运动。这两派都感到力量不足,革命难成气候。 为此,教员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员通过社会调查,掌握了中国各阶级的经济状况,由此分析他们的经济地位,由高到到低,依次为: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右、中、左三翼)、半无产阶级(半自耕农、贫农)、无产阶级(工人)、游民无产者(黑社会,江湖组织)。 经济地位决定政治立场,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经济上的冲突是难以调和的。 由此教员进一步分析出各阶级对革命的态度。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国既有利益获得者,主张维持当前现状,是反动统治者,代表是国家主义者和国民党右派。中产阶级,指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受外资打击,军阀倾轧,有革命的诉求;但是当革命威胁到自己上升到大地主阶级地位时,又会怀疑革命。小资产阶级(自耕弄、中小学教员、小事务员、小律师等),有点余财的,一心想发财,想当中产阶级,跟中产阶级政治态度接近;经济一般化的,反对压迫,但又怀疑革命未必成功,政治上保持中立;生活下降的,支持革命。半无产阶级,主要是农民,备受压迫,容易接受革命宣传。这部分群体数量最庞大。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游民无产者,勇敢好斗,有破坏性,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
|
根据各阶级的政治态度,教员找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依靠力量。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共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过程,是教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
|
实践验证分两方面。 一、教员从此确定了做农民、农村工作。 后来他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地调查32天),进一步了解农民的力量,探索农民运动的可行性,为将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教员预判的事情应验了。 蒋介石联合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汪精卫代表的中产阶级在革命损害到自己利益时,与蒋介石沆瀣一气。 江湖组织“青帮”投靠蒋介石,参与了反革命政变。 而另一个江湖组织“哥老会”,在贺龙的号召下(贺老总是响当当的江湖大佬),一部分人投靠了革命,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又追随贺龙创建了红二方面军。 教员的思路告诉我们,所谓的认知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而且实现起来跟艰难。 感性认识阶段:早在1923年,教员注意到湖南党员、工人很少,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并在中共三大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有受到关注。 1925年初,教员回到韶山冲,开始从事农民工作,搞农民运动。 理性认识阶段:1925年底,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确定了研究农民问题的理论方向。 实践阶段:上文已叙述。 这是教员形成这篇文章的大致脉络,是认知修炼的一个例子。 |
|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做一些延伸。 我们可以着手观察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由此我们分析看问题的立场。 慢慢会发现,不同阶层的人,有些不同的特点,家境类似的群体,生活的态度、问题的看法,有很多相同点。 这都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 而且如果结合自己的立场,就会发现哪些人与自己立场相近,可以引为助力,哪些人与自己利益冲突,要时刻提防。 如果将这种方法坚持下去,接触很多人,研究很多群体,就会对整个国家的阶层现状有个较为理性的认知,从而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也会得出较为科学的判断。 总结一下,提高认知一定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关起门来只读书是不行的,无脑刷短视频更不行。 |
大家让一让,我要装逼了。 百度百科中对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定义: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维基百科中的解释是:Cognition is "the mental action or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ought, experience, and the senses". It encompasses many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such as attention,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memory and working memory,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reasoning and "comput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language. Cognitive processes use existing knowledge and generate new knowledge. 综合这两个解释,我们发现,认知能力主要包括知觉、注意、理解(思维)、记忆与想象的能力。人类所有的学习和创造活动都是基于几个基本能力。要想提高认知能力,就需要提高知觉、注意、理解、记忆和想象力。其中第一个不太好提高。但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可以通过训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理解或者思维能力是基础。 1、注意力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有限,人就要选择性地接受外界刺激,使得能够对这些刺激进行精细的加工,人的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它是人的感官: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对外界事物的关注能力,它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准备状态。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有:广泛观察、培养对任务的兴趣、创造良好环境、冥想、设定可行的目标、运用番茄工作法强迫自己25分钟内工作不能干别的。 2、理解力是一个人认识和解释事物内在本质和原理的一种能力。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是提升理解力的最高效方式。长时间的坚持你会发现你的阅读能力提升地速度惊人。关于读书,个人建议有一定的目的性。 而且特别注意读书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这和打游戏你一上来不可能就打Boss的道理一样。此外,还要注意用心揣摩与思考。读完之后要有收获,不要为了读文章而读文章,要用心揣摩句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了大致方向,你才能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每一本书最好做读书笔记、写书评或者读后感,你可以从每个段落中摘取重要语段,在旁边标注你独特的见解,长此以往,不仅你的理解能力会大大提升,还可增强你对语句的敏感度。 3、记忆力(the ability to memorize)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做到以下几点可有效提高记忆力。(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迹而不容易遗忘。从小我们就被告知上课要认真听讲,说的就是注意集中。没有注意集中的听课就是走神,你会什么都记不住。(2)注意保证充足睡眠。研究发现,睡眠是将我们的短暂记忆转变为永久记忆的重要过程。 (3)理解记忆。 最常用的记忆方式。老师上课讲完一个概念,问大家听懂了吗,其实就是问大家理解了吗。一个新的概念,你一旦理解了,你很可能就已经记住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4)短期内不断重复。这是最为简单粗暴的一种记忆方式。 你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记住它。据说,你在不同文章中见到一个生单词7次就会永久记住。李阳疯狂英语中强调的“舌次”,“疯狂操练直至脱口而出”就是利用了原理,每天舌头动的次数越多,你的口语就越流利。(5)及时复习。与第4条而言的差别在于这一条是更长时间尺度的重复。更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
|
(6)睡前回忆。 闲暇时比如睡前或起床后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7)多感官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如大声朗读,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8)利用多种手段。 可综合使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简化记忆(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9)抓住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9~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复杂的知识,效果较好。(10)联想记忆。个人最喜欢的一种记忆方式。比如有个单词叫做eggplant,意思是茄子。你记不住意思怎么办?那长得像鸡蛋一样的植物,是不是跟茄子很像?还有一个比如mayday,你以为是五月天,一查才知道是求救信号。你可以联想为五月天在劳动节的演唱会上发出了求救信号。 4、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苹果,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苹果形象来。所以想象一般是在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某国际评估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想象力呢?(1)积累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虽然说是想象,但都不是凭空的,意想象无非是对已有的知识、表象和经验进行改造、重新组合、创造新形象。因此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经验和知识愈多,就愈容易产生想象。(2)将不同种类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形象。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这一艺术形象就是用这种组合法想象出来的。(3)将同类的若干对象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普遍特征分析出来,然后集中综合成新的对象,就是归纳概括能力。(4)抓住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想象。想象可以通过比喻的途径来完成。比喻的关键在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5)把适合于某一范围的性质扩展到整个等级。想象也可以通过夸张的途径来完成。夸张的关键在于通过用具体的局部去代表未知的整体从而使整体具体化。 赠人一赞,手有余香。只收藏不点赞的就是耍流氓(* ̄︶ ̄)。 |
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信息时代,我们想要了解的事情,大多搜索即得。我们被信息投喂,被算法霸权。我们的知识广度不断拓展,许多话题,甚至无需经过思考就能够侃侃而谈。我们了解的事物越来越多,然而真正理解的却微乎其微,在日复一日的盲目输入中愈发迷茫。 “很多人像梦游一般走过人生,遵照早已熟悉的方式处事。最终我们背叛了自己本真的模样,也与内在的天赋失去了联系。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 |
|
只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我们的思想体系,成为整个思维体系的一个鲜活部分,并与整体保持一种完整、坚实的联系。 独自思考的人只是在形成自己的见解之后才知道与权威暗合,此时的权威也同时增强了他们二者的力量。 阅读是在用别人的、而非自己的头脑来思考。自己的独立思考是要努力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系统,即使它不是严密、完备的。没有什么比孜孜不倦地不断阅读,让别人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进入自己脑中更为有害的事了。 那些将一生的时光都花在了阅读中并从书籍中获取智慧的人,就像是从旅行者的描述中了解一个国家的详细状况的人。这些人可以提供关于这个国家的很多信息,但实际上他们对此地的真实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透彻的了解。而那些一生致力于深思的人,则像是亲自到过某个国家的人。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谈的事情,他们对此地的状况完全了解,说起来如数家珍。 但是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困难需要克服:思考这种事并不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随时坐下读书,却不能随时坐下思考。思想如同客人,我们不能随自己高兴去召唤他们,而只能耐心等待他们的到来。 |
|
我们必须要等待恰当的时机,即使最伟大的天才也不能每时每刻都在独自思索。因此,把思考之外的空余时间用来阅读是可取的做法。 正如以上所述,阅读是对独自思考的替代物,它可以借别人的思考为我们提供精神材料——虽然常以一种与我们自己的思维完全不同的方式。出于此原因,一个人也不应该读书太多。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不会习惯于思考的替代物,因此而忘却了认识事物的能力;才不会习惯于踏上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遵循别人的思路而忘记自己的思维。当然,更不应该仅仅为了读书而完全放弃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单纯的经验和阅读一样,并不能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的关系,犹如进食之于消化吸收的关系。当经验吹嘘说只有通过它的发现,才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时,就像是嘴巴扬言整个身体的生存只是它的功劳。 有思想之人的作品与其他庸人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主题鲜明、内容明确的特点,及由此而来的清晰、流畅。因为这些人明确、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不管是以散文、诗歌或者音乐的形式。而普通之人却没有这种果断、清晰,因此二者之间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具有最高思想能力的人的特征是,他们对事物的判断都是直接、明确的。他们说的任何东西都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其表达见解的方式中也完全显示出这一点。因此,这些人像精神王国的王侯一般,拥有无可辩驳的权威。而其他人只是处在从属的地位,这从他们那缺乏自己特色的表达风格中就可看出。 因此,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相比之下,那些头脑庸俗的普通大众,随波逐流于各种各样的流行观点、权威说法与世俗偏见之间,使自己的思维受到限制,就像是那些默默服从法律和命令的平民。 |
|
在现实世界中,哪怕它被认为是多么的美丽、愉悦和迷人、惬意,我们还是不得不受制于万有引力定律来活动,一生都在不停地克服它。但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是了肉体束缚的精灵,不再受重力的控制,也没有了贫困之苦。 这就是为何一个完美充沛的精神头脑,在某一神妙时刻从其自身中所得到的快乐、幸福,在现实世界是完全找不到的。 浮现在脑中的思想,犹如站在眼前的恋人。我们幻想着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思想,自己的恋人也永远不会变心。但是,眼不见,心不想!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及时写下,也会有被遗忘的危险,再也无法挽回;最心爱的人如果我们不与之结婚,也难逃被遗弃的命运 |
随缘看到,随性反思。愚人如我,不认不知。 认不知是常态,所以要实事求是。 说真话给自己听,办实事给别人用。 举个栗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强调态度问题。但实际上只要把事儿办明白了,态度就不是问题。 知不行是常态,所以要慢下来。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事物,你可以要求自己快思考。 如总理可以早晨看着文件,批着文件,听着前一天的电文汇报。嘴里下达要办事情的指令,一心多用。 周伯通教郭靖,左右互博之术,无非也就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一心多用。 黄蓉,杨康这样的聪明人反而学不会一心多用,不是很奇怪? 怎么可能,我们在干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一心多用,心,脑,手,眼一起配合,或者各忙各的,忙而不乱。 在不熟悉的环境下,需要加强我们观察和认知的时候,我们就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让自己慢下来。 行动慢下来是便于观察和思考,可以低成本的试错摸着石头过河。 快思考和慢思考就是很容易掌握的认知事物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策略。 不能是常态,所以要修身为本。 君子以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 一切做事情和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完善自身。 所谓怎样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其实有一点儿缘木求鱼,买椟还珠。刻舟求剑。 为什么这么讲?别人是别人的,你的是你的,不论观点,方法,能力 ,思想,成果,道路。 不要外求,而是应该反求诸己。回到自身,考察自己当前的生存状态,这就是最基本的认清现实,知道状况。 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自己到底要加强什么,到底怎样决策,行动,观察,思考,解释? 这样一个逻辑闭环就是以“修身为本”为中心的。 综合以上, 认不知,知不行,行不能,常态。 要允许自己犯错误,错误是很好的反馈,以为对了反而危险。 你在你的世界里“对”,那未必是现实世界的“是”。 实践就是用以检验是非对错的。 认知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就是为了知行合一吗? 所以回归自身观察思考现状就是最好的认知。 所以依靠自己的“对”决策,依靠现实的“是”纠偏。 实事求是就是最顶级的认知。 |
|
|
|
|
|
|
|
|
|
图片来自知友。合十 |
没有那么复杂,做两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请你务必多而广,全而深的增加自己能够获取的信息。 第二件事,刻意练习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一点一点展开讲。 *获取信息 想要提高认知,必须要先经历一个对高认知的“去魅”过程。 没有人是生而知之。 但很多人盲目的崇拜高认知,认为有些人的认知就是强,思考维度就是高。 比如认为自己的父母老师老板,社会中的成功人士,一定是比自己认知要高的。 其实并不尽然。 很多所谓的认知高,其实本质是因为存在信息差。 今天你领导让你去调研某个品牌的市场数据,你哼哧哼哧找半天,发现他用一个网站就搞定了。 这是因为他比你的认知高吗? 这仅仅是因为他比你多知道一个网站? 他比你多,知道一个网站是认知更高的表现吗? 仅仅是因为他在收到任务的时候,同时也收到了参考信息,比如这个网站。 所以很多时候你的认知不够高,本质上是因为你掌握的信息不够多。 再换个例子,今天老板要求你和客户去对接,客户给你发了一个表情,你就开始忐忑了,筹措字词,删删减减,还是不确定该怎么回? 等你去请教老板,老板很可能会告诉你,客户他就是喜欢发这个表情,没什么意思。 这是因为老板的认知更高吗? 不,因为客户是老板的朋友。 所以,普通人提升认知能力最简单和直给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拓展获取信息的边界和深度。 张雪峰不能靠着认知成为考研名师,但他可以靠他多年的信息收集和走访。 生活中相当一部分需要用到认知的场景,需要的根本不是认知,而是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怎么找信息就不用赘述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遵循三条原则就OK。 原则一:信源真实。 首先你要确保你获取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你要是从百家号看中美关系的话,你就不要对国际局势发表任何高见了。 你要获取专业信息,那可能就得上知网看论文。 其次,信源不能单一,你要多个信源交叉比对。 原则二:论据客观真实。 警惕那些只给你观点,不给你论据的信息。 他们大部分在带节奏。 原则三:逻辑合理。 这里说的逻辑合理,并不是要合乎你认定的道理,而是要合乎利弊的道理。 比如今天有个媒体宣称,中国是全球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 那么你就需要去考察他的信息来源,是否有客观的数据佐证。 筛选完信息,你就可以过滤掉大量的无效的信息。 现在开始处理信息。 最简单的处理信息的方式需要用到第一性原理。 你要关注那些最本质、核心、根源的原因 最简单的梳理方式是用一个三连问,给信息归类。 首先,这个信息是什么?你要用最简短的主谓宾结构表达出来。 其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信息? 是哪个环节的发生导致了这条信息目前的状况? 再次,这条信息和你有关系吗?它存在会影响到你的哪部分事情? 如无影响,你可以搁置。 如有影响,怎样避免它的影响或利用它的影响? 再收到新的信息,你也可以同样处理。 先是获取信息,再去辨别信息真伪,然后处理信息,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你的认知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所以,不要去相信那些能快速提高认知的虚伪方法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经过勤而行之的,不会变成你自己的观点。 只有一遍遍的刻意练习,才能让你真正的提高能力。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
天赋真的比努力更有用吗? |
很想脱离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办? |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什么表现? |
女生在比较私密的部位纹身,都是什么心理? |
鬼拿活人抓交替是不是一种很自私很缺德的行 |
敢不敢说出你一直不敢说出口的小秘密? |
梦可以控制吗?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
有些人可以可恶到什么地步? |
你见过最贱的人贱到什么样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