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骨子里透着悲观? -> 正文阅读 |
|
[心理咨询]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骨子里透着悲观?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骨子里透着悲观?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悲观 社会现象 观念 穷 穷人家的孩子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骨子里透着悲观? |
聪明一点的孩子都会意识到自己出生在穷人家等于拿了游戏剧本的地狱模式,智力一般的孩子也会在经历多次不公平中变的绝望,我到想知道他们拿什么乐观起来? |
心理学上曾经有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斯坦福棉花糖实验”。 诸位过去可能都喝过这碗鸡汤: 学者给小孩子身前放一个铃铛,如果你能忍住不去按的话后面会得到一个更大的棉花糖。 通过追访,那些当年能够忍住不按铃的孩子长大后比那些忍不住的要更出色。 这也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理论。 不幸的是这碗鸡汤最终被证明有毒,因为当时参与这个实验的孩子全部来自于斯坦福大学教职工家庭,本来就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能不能忍住倒不是核心问题。 前几年有人复刻了斯坦福棉花糖实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一个人选择等待更大的棉花糖。 而那些选择了等待更大的棉花糖的孩子则经历了另一轮测试: 实验人员承诺如果他们能够等一会不去拿棉花糖,后面就能拿到更大的。 但是他们没有给(牲口啊~) 然后他们对这些更有耐心的孩子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然后没有一个孩子去等那个更大的棉花糖了。 实际上,斯坦福棉花糖实验1.0的作者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在当地一个岛上他们想要看一看黑人是不是像传闻中的那么存不住钱,于是就展开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预期,但他发现了更有趣的现象——以节俭而闻名的原住民家庭中,没有父亲的家庭也有这样的现象。 换句话说,问题可能不是出在黑人还是原住民文化上,而是有没有爹的问题。 于是他准备了第二次实验,这次分组以家里有没有爹为标准,结果与预想的完全一致(黑人刻板印象坐实了可还行)。 在没有父亲(或者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里,孩子没有耐心等待更好的结果。 或者应该说,穷人孩子不相信未来。 因为对他们来说未来的许诺就是扯淡,这是他们从小就一次又一次领教过的。 在当今世界上,勒布朗·詹姆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虽然大家都开黑人的玩笑,但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尽管NBA被认为是黑人改天换命的知名平台,但NBA50大几乎全都是父母双全家庭比较优越的出身(皮蓬算很惨但是父亲是高中后瘫痪的。75大里有艾弗森罗德曼詹姆斯这几个真穷人) 乔丹贾巴尔科比还有后来的库里莫不如此。 而詹姆斯就很不幸,尽管他很努力也很有天分,但真正的差距却是先天形成的,他无法去相信一名角色球员会变得更好。 因为穷人不会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赌一个更好的未来。 知乎上很多人都分享过什么大凉山等等扶贫地方事例,有很多让人气到发抖的贫困户,发了种子就煮,发了牲口就宰。 因为他们认定他不吃这一口更有可能会死。 穷人悲观,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生活骗过很多次。 |
本人碳基动物农村长大,为了啃食煎饼和面饼而生成强大的咀嚼肌,从而拥有了天圆地方的头颅;儿时大幅度体力劳动引发体态轻微佝偻,表现为脖子粗短而斜方肌肥大,四肢习惯性僵硬且弯曲,青筋突出并有奇力。面朝黄土背朝天,五官兜汗,皱纹因此形成“汗沟”,即便不再劳作,仍有劳累品相,微笑时候更甚,颇为憨厚;长期托负重物背部习惯性弓起,从事轻微体力劳动仍可显现大核心肌肉联动:即便是要给领导敬酒,也感觉是在给大牲口饮水。 |
你要晓得,穷就像一个畸形的子宫,能够孕育出很多怪诞的东西。 想要长大,或者说想要奢侈地拥有一些快乐和幸福。 那就得拼运气,得避开某些因素。 你首先就不能是个女娃儿,一旦你运气不好在羊水和啼哭声中发觉了自己生而为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你必然还有兄弟姐妹。 当然你和你的姐妹通常都是你那位兄弟的附加产物。 在这么多年的经历里,我很少见过穷人家庭只生养一个女儿,并且投入全部的资源。 所以但凡你生来是女性。 本就匮乏的家庭资源更加不会往你身上倾斜多少,你大概率没办法完成高等教育,与此同时你还得忍受从小开始的洗脑式规训,你会发觉父母将以某种市侩的目光审视着你的躯体,他们将盘算清楚你的价值,并告诉你孝道就是服务。 用自己的物质价值去服务你的亲兄弟,服务你的父母,服务整个如瘤子般累赘的家庭。 你属于是刚生下来就被定好了彩礼价格,定好了出嫁的地理范围,甚至定好了你将来所扮演的家庭角色。 所以当你以婴儿的姿态面对着旁人宰割般的目光时。 应该很难保持乐观。 除去性别你还得避开残疾这个因素,不论是肢体上的残缺亦或者神智上,倘若你就那么倒霉碰巧还是女娃,那么不论你是残疾人亦或者先天智力障碍和精神分裂,你要么被丢进乡镇卫生院后边儿的大垃圾桶,要么在极低的物质供应下成为商品。 当然就算你是个有鸟儿的,你也会在将来的某天意识到你生命唯一的价值就是留下后代。 荒诞的事物会摆在你眼面前。 你将瞅见父母近乎于掏空家底地为你搞来个媳妇儿,然后在大晚上爬上你的床,你的媳妇儿整几口酒两眼一瞎,反正躺在床上只管张腿,其他的和死人没什么区别。 你的父母则前后蹲坐着,一个撑着你的背,另一个在前面儿帮你倒腾着家伙事儿,顺便趴在你耳边跟你说让你用力。 这很荒唐的。 我很小的时候和其他同伴儿趴在别人窗户边儿看着这样一幕,我只听见了里面那人的哭嚎声。 当时我就在心里想,他大概已经不算是人了, 可惜死都死不掉。 对了,你还得有点体魄。 对于一个丝毫没有风险承担能力的贫瘠家庭,生病在大多数时候都得靠抗,你起码得寄希望于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至于出大问题,否则你的结局大概率就是蜷缩在床上因疼痛而剧烈喘息。 这些年因为穷,而把病拖到死的人我见多了。 那时很多人会围着你,你的奶奶或者爷爷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怪东西硬塞在你嘴里,然后不停地跟你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 我很小的时候站在门外头听着里面的叫唤,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要死了还逼人家念阿弥陀佛。 我记得外婆当时跟我说,念了的意思就是可以往生,可以在上面儿保佑一家人。 真奇怪哈。 他们竟然觉得贫瘠的魂灵可以保佑他人不再贫瘠。 很多人今天可以抱着手机发表观点,但他们其实对贫穷一无所知,反倒是显露出了一种天真,以为穷真的是只是银行卡余额倒腾不出几个钱的事儿。 吃苞谷馍馍是吃,吃香草蛋糕也是吃,单纯物质的贫瘠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穿琵琶骨的剧痛。 但偏偏贫穷时常和封建,自私,愚昧,荒诞,乃至于驯化同时出现,越是贫瘠往往越是混乱,生存空间狭小的地方,道德伦理也同样被挤压成扭曲的模样。 你会知道穷人哪有什么亲戚,你周遭的所有人都是尖酸刻薄的代表,大家伙儿拼了命地占便宜,倘若有根稍有血色的骨头落在地上,都恨不得把它敲碎了吸干净。 这方小天地几乎充斥着各自的仇恨,每个人都在恨别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被束缚了,被捆绑了。 偏偏越穷的家庭往往规矩越多,自卑自大的父亲,怯弱无能的母亲,还有简直称得上封建残余的那些长辈们。 这都快要成为我的刻板印象了。 在这里怨气伴随着窘迫愈发猛烈,失去的自尊却总以恶毒的形式发泄在家庭中更弱者的身上,连带着还有某种狂妄的自大和妒忌。 家庭完完全全就是长在脖子上的毒瘤,日夜不停地冲着你嘶叫,倘若父母脑子灵光点不至于使家庭落入更贫困的境地还行,但事实上家庭通常都会因父母的愚蠢而变得更加贫瘠。 纵使你天资聪慧,但费劲力气去扯断身上数不清的依附和拖累,那都能够要你半条命。 就这还要乐观,那得有多大的运气才撞得上。 而在这样的地方长大成人,那不叫成长,那真真叫杀出一条血路。 因为没有人不是你的阻碍。 我偶尔回忆起小时候难得的快乐,那都不在家庭中,而是在草沟的螃蟹洞里,在半山腰的野庙子,在乡里的小学操场上,那里有拿粉笔画的格子,用来扔沙包玩儿。 以幼年心性泛起的童趣,反过来抵御家庭中的苦难。 不是只有我这样,太多人都依靠着像野草堆里蛐蛐声一样衰微的欢笑,度过那漫长的童年。 就这样活着,也就这样长大。 |
你错了,悲观的是有点文化的穷人家大学生 那些读书不好的穷人家小孩,中专大专读完出去打工进厂,二十岁左右就结婚生娃,双方父母攒点钱在小县城买房买车,然后生一两个小孩儿重复… 他们很少悲观,酒桌上喝着劣质白酒觥筹交错,张口闭口就是几万几万的月收入,沉醉在亲戚的吹捧和恭维中 年少时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成为读书无用的典型,那些大学读出来二十几岁,研究生毕业二十四五,一不小心挨到二十七八快三十几还没结婚,成为别人家长里短的讨论对象,在家没有立锥之地,在外脱不下长衫 这样的学生,才是最悲观的 |
B站有个视频,叫做“穷一代是如何养出穷二代”的,结合原纪录片《父亲》来看,真的替男主韩胜利感到惋惜。 |
![]() |
视频的主人公韩胜利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农民家庭,寒门子弟。 2002年,2002年,2002年,他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沟,就读于西安石油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听人说毕业后容易找工作,就两眼一摸黑的报了。 1. 在通信专业和互联网相结合,以后会大放异彩的时代,他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却两眼茫然,举止失措。 宿舍里室友都有手机,条件好点的还配有电脑,他唯一的电子产品只是一只弟弟戴剩下的手表。 大学四年,他根本没有碰过电脑,本想去网吧熟悉熟悉电脑,可父亲却认为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让他去。 |
![]() |
父亲还叮嘱他,除了本专业的学习之外,多学一学英语,写字和普通话。 |
![]() |
韩胜利考上大学后,韩父为每年小4000的学费发愁。 |
![]() |
韩父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将家里值钱的东西,牛、粮食都卖了来供他上学。这还不够,只得拉下老脸,开口问亲朋好友借了不少外债。 自己还跟着韩胜利来到西安做散工,供他上学。 韩胜利每天的饭菜就是一份米饭、一份素菜,和食堂免费的绿豆汤,缺少营养的补充,他整个人都面黄肌瘦的。 |
![]() |
课余时间,韩胜利总是待在操场边上,捡别人喝完的汽水瓶囤积起来,凑够数量后一次卖给小贩,这样就可以在食堂大胆地点一份荤菜了。 而被问到为什么不去尝试着找兼职来做,韩胜利说“学习时间比较紧,也就没有出去。” |
![]() |
学习时间比较紧张的韩胜利英语四级还没过。 |
![]() |
|
![]() |
|
![]() |
人总是用自己的待遇来衡量别人,韩胜利每个月月底找父亲要生活费的时候,父亲问他:每个月200够不够?反正我每个月150块钱就够了,最多150。 |
![]() |
一个大学生每月200仅够维持温饱,改善生活明显不足,可父亲含辛茹苦地供自己上大学,把家里能卖的牛、粮食,不少值钱的东西都卖了。 即使再困难,韩胜利也不敢张口。 父亲还叮嘱他:反正在学校呢,不要吃的太差,也不要吃的太好。 |
![]() |
|
![]() |
3.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书本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需要收取700的资料费,韩胜利无奈,只得找父亲伸手。 可父亲却说: |
![]() |
|
![]() |
韩胜利从山沟里走出来,选择通信专业,没有配备相应的电脑已经落后了,而资料至少可以在理论上帮助他进步,可面对父亲没钱的无奈,韩胜利也只得认命。 父亲大晚上来到工友的宿舍借钱,一谈到钱的时候,工友都以装睡来婉拒,韩父看到这一幕,无奈、心酸写在脸上。 4. 韩父经常教育韩胜利,父亲为供他上大学不容易,把家里的牛、粮食都卖了,堪称砸锅卖铁,还在西安当地干着最辛苦的民工来供着他,他应该努力学习来回报父亲。 韩父还把这些年来所欠款的账本拿出来给韩胜利看,似乎是说,这些都是你以后挣了钱要还了。一旁的韩胜利见到这一幕,只是无语,心中五味杂陈,一阵酸楚。 不知道韩胜利会说什么,但他的无奈肉眼可见。 |
![]() |
5. 很快迎来了毕业季,不少企业在人才市场招聘员工,韩胜利终于不用在学校里捡别人喝完的汽水瓶来换取少量的生活费了。 韩父终于等到了儿子的毕业,此时的他,眼中都是抑制不住的高兴,自己多年的付出眼看就要收到回报了。 儿子是村里考上大学的人才,毕业之后,怎么着也能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好好挣钱,在他60岁前后带他去北京好好玩玩儿,好好的花花钱。 |
![]() |
|
![]() |
可他那里知道,长期以来的压抑和自卑,使韩胜利在企业招聘会上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敢在不远处看着企业的招聘要求望而却步。 他打印了一摞厚厚的简历,两个小时下来,没能送出一份。 不少企业招聘的岗位都偏向于计算机专业,这对于一直没有碰过电脑的韩胜利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看着企业的招聘要求,再回想自己的境况,韩胜利望而却步。 这不得不使韩胜利不断放低身价,600不行就500,500不行就300。他也始终不敢跟父亲说出口。 而不少同学,家里面都已经安排好了工作。 韩胜利在面对镜头时,说“可以找那些一分钱不给的工作,但是吃住都要花钱,总不能再跟父亲要。” |
![]() |
为了供他上大学,韩父已经借了不少外债,而今已是债台高筑,艰难偿还。 最后韩胜利终于找到了一份去青海安装电缆的工作,每月工资500元。 当父亲听说他一个月还没有自己挣的多的时候,眼中的失望肉眼可见。 韩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是村中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毕业后还没自己挣的多? 那自己这辛辛苦苦的供了个啥? |
![]() |
但当韩胜利即将出发的时候,韩父还是鼓励他,好好的工作,一定要踏实,工作不踏实不行。 视频的最后,韩父又干起了散工,有时有活,有时没活。 有人问:“我以为胜利找到工作了你就不用出来干活了。” 韩父说: |
![]() |
人生能有多少个20年,韩父已经是50岁的人了,可还是要用双肩扛起家庭的担子,还是要用双手给家庭挣来钱。 人生的70年太漫长,太艰难,如今的他只觉得剩下的20年太艰难,不漫长,因为时间一晃而过。 |
我不工作,就得饿肚子。 他不工作,家里立马打款几万。 你让我如何乐观? |
有时候代际传递是靠着多巴胺透支而生存下去的。 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精神力富足的,健康的。 但有些家庭里的父母自身多巴胺已经被消耗殆尽,需要透支子女的生命力,才能支撑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必须要有孩子来完整自己的生命的原因,孩子被消耗完毕,再催生让孩子的孩子来提供家庭的多巴胺和生命力。 孩子懂事,听话,乖,孝顺,外界获取的荣耀,物质,都会变成他们活着的驱动力,但凡有一点行差踏错或是风险,父母都会在情绪上承担不起,从而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抑风暴。 在不被允许有一点差错的紧张环境下,下一代的多巴胺也会被早早的透支完,而这种透支也会随着代际而传递下去,直到有人主动结束这个循环。 |
不悲观不行,你一个月工资三千多家里人觉得你一年能存三四万,,,, |
前两天跟我哥聊天, 我哥说:之前有个问题,说你愿不愿意童年少年重新来一遍。 我太不愿意了,太苦了。 我深以为然。 哪怕人都会美化自己的记忆, 但是再怎么美化,我都觉得苦。 |
不悲观行吗 之前遇到的一对家庭和孩子的微信交流 孩子告诉家里工作时薪30,家长问那一年不得攒下20多万,孩子问咋算的,家里说30×24×365 这是把孩子当永动机,真能一年攒下20多万,可以领诺贝尔奖了 |
前途光明我看不见,道路曲折我走不完。 |
因为幸福的家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幸痛苦才有价值。 资本眼里,穷人越多越好。 穷意味着匮乏感,匮乏感意味着痛苦。 哪怕你其实没那么穷,也要把你洗脑,让你觉得自己是等级社会下的穷X。 “如果我是资本家,我觉得全天下的孩子最好都有一个匮乏阴暗的童年。 内心有缺口的小孩,长大之后才会动不动补偿性消费。” 之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冷笑着做出上面的感慨。 听得我遍体生寒,但又不得不感慨,这确实是血淋淋的现实。 如果我是资本家,我说不准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先不说,穷人的家庭真的有那么不和。 但有钱人的生活好像也没有多么幸福啊? 当年“普通人努力上进,有钱人生活空虚情感虚伪”的文艺作品很多的。 当然可以说,这是艺术家的脑补。 这或许不能完全说明有钱人一定不幸福,但普通人如果没有自己幸福之处,这个题材是不可能引发大家的共情,广受欢迎,市场开阔的。 我观察过大量的原生家庭,至少在我的样本里,幸福不幸福和家境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大。 但有趣的是,那些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确实都有一个共同点。 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总会有不满足的地方,从而认为自己是不富有的。 哪怕是很有钱的家庭,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 我忽然想到,家庭不和或许不完全是因为穷导致的。但穷背后的【匮乏感】,才是不快乐的真正来源。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物质水平不断上升,还是会有这么强烈的匮乏感呢? 在朋友说完那段资本论后,我忽然意识到,会不会匮乏感本身,就是外界给我们引导的? 站在资本的角度,幸福有什么用呢? 除了自己爽之外,幸福的家庭对他人没有任何用处啊。 幸福会滋生满足感,没有匮乏欲的人,是不会冲动消费的。 幸福不会滋生焦虑,没有焦虑的人,又怎么会去关注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去买什么自我提升的课?然后在心灵按摩中得到爽感和满足? 幸福不会滋生戾气,没有戾气的人,哪来的需求去花钱购买安慰,追寻内心的平和? 幸福甚至不会产生八卦,幸福的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也是让别人羡慕,想看乐子的网友,又怎么从他们身上找到优越感呢? 这个社会,幸福有害,快乐有害,理智有害,平和有害。所以网络环境会四处宣传:你其实很痛苦,你的快乐是虚妄,你一直在被pua,你的父母在控制你……仔细看会发现,这帮理论的一大共同点,就是【把爱和幸福的定义定得非常非常高】:爱情的基本标准是【双向奔赴】,不能有时差,父母一定是完全付出【且按照孩子的期待来】才是真的爱子女。可冷静一点想想,这现实吗?人和人的感情又不是对手表,有时差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至于父母,他们受到的教育和观念和咱们真的一样么?咱们自己都觉得年纪越大认知越定型,孩子能上网的父母早婚也奔40了,让奔40的人【立马】接受新的理念,放弃自己坚持几十年的认知,可能吗?父母会抗拒,会不理解,到底是他们真的不爱自己,还是他们确实有自己的苦衷和局限性呢?建国妇女解放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么?让一个坚持一种认知多年的人立刻改变,不改变就用【你不爱我】辱骂怨恨,这到底是所谓的【解放原生家庭】,还是仗着父母对自己的爱挟恩图报?作为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人,真的不觉得这样很残忍么?想想都觉得这些网络宣传让人细思恐极。核心逻辑,如果你缺钱,那你就是物质上的穷人和精神上的穷人,如果你有钱,那就是精神上的穷人。总之,你们都很有匮乏感。你们没有感性层面的平和,也没有足够独立思考下的理智。 把负面的情绪不断放大挑唆起来之后,再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是他们不好。 煽动着你对父母是祸害之类的小组产生兴趣。 强调你的童年是有缺失的,有缺口的。 哪怕你只是不小心丢了一个娃娃,也会夸张到“这需要你一生去治愈”。 这样你就会忍不住给自己买娃娃找补了。 再不济,也会给自己的孩子买娃娃找补。 如果你还不听,就告诉你做人要对自己好。 怎么对自己好呢?当然是多买买买。 要么报复性消费,要么冲动性消费。 总有一些办法,挑唆你的情绪,赚取你的流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的一些言论会越来越极端。套句朋友的话,粉丝先提纯后,筛掉了所有幸福的不好骗的,他们才有得赚。问题是傻子不够分。那只能继续煽动剩下的人,让他们变成傻子。 都怨恨起来,都痛哭起来。 这样才能对别人有用。 有钱的,成为韭菜。 没钱的,被当乐子。 容易被诱导的,也能当个自己的枪子用。 情绪激烈的,可以拿来当自己的打手和拥簇。 统统剥夺大家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缺失,意味着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什么都去想,怎么做才“正确”。 掌握了舆论的人,自然可以给大家所谓的正确的答案。 而这个答案,当然是对自己有利,对公众甚至有害的啦。 毕竟,越蠢越痛苦才越好。 痛苦么?痛苦就对了! 幸福是属于有钱人的(狗头) 其实呢,不管是互联网环境还是现实。 很多事情的内在逻辑都是这样的。 看到这里,咱们回归本题,大家不妨想想: 第一,你的家庭真的有别人渲染得那么不幸么?第二,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恨得浑身发抖,甚至“想起妈妈不给我买小裙子我就哭”,这真的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应该有的状态么?你真的有那么脆弱么?第三,就算家人真的很过分,网上的那些让你情绪起伏的爽文爽句,真的能帮你解决问题么?第四,家庭中“有不愉快的事情”和“家庭不和”是不是一回事?这两个定义的区别一定要搞清楚。第五,父母到底是“没有按照你期望的方式爱你”,还是“压根不爱你”?你的痛苦,到底源自于痛苦本身,还是自己对“爱”定义存在狭隘的一面?难道只有别人用你期望的方式爱你才是爱,其他的爱都不是爱么? 不要去想什么“凭什么委屈的是我”“凭什么我要反思自己”。 暂时就这样,抛开情绪,以第三者的身份。 冷静地,客观地,仔细地想想。 相信想明白这三个问题,你会发现生活豁然开朗起来。 在非原则、非非黑即白问题下,不要放弃独立思考的权利,更不要被他人抢夺幸福的定义权。 最后安利一下本人的专栏,会员免费,干货满满~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收藏呀。 我是 @非癯仙 欢迎关注我~ 点个赞,同样是真诚地表达善意的方式。我得到了你的支持鼓励,会更加努力,然后产出更多优秀的内容回馈你~ 知乎盐选 | 无声对话:感知力,有时比口才更重要?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487858890163793920/section/1490640377212805120?is_share_data=true&offsitepage=1 知乎盐选 | 放弃「杠精思维」,沟通事半功倍?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487858890163793920/section/1498249341849034752 知乎盐选 | 四个技巧,助你变成温柔真诚的夸夸达人?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487858890163793920/section/1556676221517451264 知乎盐选 | 亲密对话:和爱人如何表达诉求?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487858890163793920/section/1488199414048731136 欢迎关注本人的某书,情感人性内容以后都会放在这里(被抄太多次了干脆自己开个号,挠头) 宅女阿非_Feifei ? 小红书 / RED?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4ad2fc3000000001f0045d5 |
![]() |
咨询可私: |
![]() |
非癯仙 511 次咨询 5.0 2292881 次赞同 去咨询 |
贫穷,往往最能遮掩一个人发觉爱的本质。 因为爱往往并不通晓着物质上的富达,它还被赋予着精神品格上的稳定与余量。 在很多心灵鸡汤和心理学文章中,有一个绝对政治正确的规劝: 先爱自己,再去爱别人。 我并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是何为爱自己,何又为爱别人?却没有了进一步的答案。 现代社会像一面扭曲的哈哈镜,任何阳光打进去,折射出来的都是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的光影。 你站在这边,他站在那边,人群之间的这种距离并不具有直来直去的那般通畅无阻。 反而两个人之间无数的曲折蜿蜒像是把活生生的人扔进了地下的蚁穴那般,冷漠的毫无规律又毫无声息。 自然,每个人都不难发现,在一个人想要为一段关系的结束记录下一个足够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时,那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戏码就在现实之中的各个角落上演。 所以爱,它会被打上很多很多的烙印。 每个人都希望另外一个人的灵魂上,烙印着自己永不更改的名字以及不会出错的习惯。 带着毫无理由的偏袒、注定和无可辩驳的神圣。 然而,在爱自己与爱另外一个人的历程中,无数的分歧时刻都会被当做一种苦难去修炼,在爱情的沟沟坎坎之中有着自我理解的合理性同时,也意味着在它的另外一面埋葬着与之俱来人的悲剧性。 这种悲剧性混杂着各种各样的动机、还有那些被察觉到的和尚未被察觉到的自我欲望。 贫穷,使一个人在物质之上困乏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在精神层面的这种自毁倾向。 自卑、自负、多疑、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些都需要被一个精神之上富有余量的人去承担。 贫穷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样的人在许多时刻都要在生存和理想之中加以选择。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刻,我们都选择了生存下去。 而被迫选择生存之后带来的就是无穷无尽地自我否定和自我放逐。 然后,在无法自解之中,就诞生了: 算了吧,就这样吧,大家都是普通人等等这样的自我催眠。 就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安慰中慢慢放弃了对自我人格的补全,而将爱自己转译成在物质世界的自我满足,将爱别人与感受被爱粗俗地与物质世界的得失加以权衡比较。 而在这一时刻,爱的本质就完完本本地被贫穷掩盖住,压迫住,最后它不得不窒息而死了。 爱的泯灭也就在这一刻完成了,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它了。 但现实最为残酷的地方又恰恰在于,即使你支付了代价,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会得到什么等价之物。 即使你牺牲了自己的人格、自己的道德、自己的羞耻心、自己的良心。 在大多数情况之下,现实回赠给你的,也不过是万事皆空的不公。 这种不公,甚至成为了一种生存重压之下的常态。 朋友,你需要从一种幻想之中跳离出来。 那便是,你所遭受的苦难、所经历的痛苦、所背负的代价,并不就意味着你一定会换取一个光明的未来。 没有人,没有任何人能给你这样的保证,它太沉重了。 所以你去爱,也会被背叛,你去相信,也会被欺骗,你踏出家门,外面也是足以杀死你的冬天。 太多的人却都在抱着自己支付代价就会得到些什么这样的幻想,生存下去。 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一口气,所以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报以悲观。 因为他们太害怕失去这一口气了,即使今天他们出去摔了一跤,他们也要在路边抱着流血的膝盖,在倒吸着凉气之中,告诉自己起码知道了这条路并不好走,虽然这条路它无比平坦。 爱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而是为了向爱我们的人表白,向我们的理想宣告,我们对其有多么的包容和忍耐。 我可以忍受任何因其而 被常人贴以不正常、不成熟、不理性、不够好的地方。 因为爱教与我的第一件事,便是勇敢。 我并不在乎你是否会欺骗我、背叛我,因为付出没有错,去爱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庸俗的人大多以“接盘侠”“老实人”“沸羊羊”等等头衔加冠在这种人头上,在我的评论区之中,总能找到一两个这样以卑鄙与做作视为自我命格的人。 而其实,我对这样的人又报以一种无可名状的可怜,甚至看到他们的对我诋毁的私信我都深感失落。 我多愁善感,经常会在世界的角落盯着这种在泥土里呼吸的尸体,他们拒绝任何温柔和善意,成为了这个世界冷酷、淡漠与卑微的最好证人。 朋友,我知道你生活的很累,笑起来很费劲,有时候走着走着都像是一个钟摆把自己的人生敲得支离破碎。 甚至有这样一些即使处于生存重压之下的人,他们在经历欺骗与背叛之后,仍然选择继续支付代价去爱。 我唯一的特异功能就是在人群之中,一眼察觉到这样的人。 他们坐在人群之间,眉角遮蔽了天空,沉默到极致的嘴角像是倒挂的镰刀,将所有人声鼎沸噪出来的轰鸣杀死在了他的周遭。 他们是被命运剥夺到一无所有的人。 他们就是活生生的西西弗斯。 现在,当我们再去讨论贫穷为何会带来某种悲观。 大抵是因为贫穷的巨石滚下,我们需要一个使我们从日复一日的徒劳、欺瞒和绝望之中解脱出来,不再出发的理由。 它足有具有说服力,足够使听到的人同情和悲悯。 也足以让我们自己相信,我们的怯懦和失败都带有非我之罪的命中注定。 但是,朋友,你知道的,你明白的。 你合上的人生折扇展开便是勇气与孤独的赞歌。 |
悲哀事多呗 |
![]() |
|
打个比方,你跑马拉松比赛时候,父母爬地上拖着你,正常父母开车带着他跑,穷父母边托边骂你,拿你和车上的孩子做比较,你看这孩子怎么这么优秀,你快跑啊,追他,然后你看着人正常家庭特别幸福美满,你心里就不会有任何落差?精神物质双折磨,能控制住不杀了父母就不错了。 |
讲一个故事吧,一个母亲带着他的孩子去买炸鸡。她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想吃炸鸡叉骨。她又告诉孩子,鸡叉骨肉少,不划算,不如买两个炸鸡腿,虽然你考了第一名,答应你买炸鸡,但是你也要买点划算的。你到底要吃什么?孩子说我还是想吃鸡叉骨。这个时候孩子眼睛里已经有了泪花。最后母亲给他买了鸡叉骨,顺便说了句:你看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买,我和你爸爸可舍不得吃炸鸡。 大家说这个孩子会不会悲观? |
我读大二的时候,攒了几个月的钱然后找父母骗了几百块说要买鞋,然后自己偷偷买了个iPad。 我父母知道恼羞成怒,尤其是我妈,把一切归根于我父亲太娇纵我。 于是我的生活费被断了,我父母告诉我没钱就卖掉iPad。 我的倔劲也上来了。 1、在我看来这都是我生活费省下来的钱,充其量多要了几百块。 2、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发这么大脾气,为什么要把这个事情上纲上线到我是败家子什么的。要我服软认错,卖掉那个iPad。 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剩余生活费不超过10块。 每天的口粮一开始是大包子,后来变成馒头兑水。 我并没有向我父母低头: 我最后出去做兼职也好,做什么也好,最终也没低头。 (我要是女孩,那个时候我大概是会去卖的。没有饿过的人体会不到半夜那种肚子咕咕叫的感觉) 后面我过年回家,我爸看我瘦了一大圈,问我怎么了,后面才重新给我提供生活费。 我在这一两个月期间明白了一些事情: 1、当你已经顾不上明天吃什么的时候,你是没有什么长远规划的。 我的iPad第二个月就被我卖了,我实在是太饿了,太想吃顿好的了。这件事带给我的窘迫感贯穿于我之后的人生。 我当时已经穷的吃了半个月馒头和包子了。 每天想着的就是怎么能去搞点钱吃顿好的。 任何的教育都抵不过口腹之欲。 2、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情才算事情,在此之前,不要和你的甲方抬杠。 你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不要依赖别人,你如果要依赖别人就只能任他摆布。 那个时候我打死不信我父母会不管我,事实证明直到我回家他们就真没管我。 我总幻想着第二天卡里会突然多出1500,事实上直到我回家过年,我都没收到过我父母的一毛钱。 事后我父母的说辞是要给我点颜色看看,后面就忘了这事。 我从此以后对什么狗屁家庭亲情就当放屁。 也从此以后不会盲信我父母。 他们未必会害你,但是肯定不希望你脱离他们掌控。 任何人做决策都是为了自己为主,中国的父母很善于用这种亲情道德绑架。 我想这种情况在穷人家庭里就更是。 你能拿到手的才是你的,不然只是别人轻飘飘的承诺。 我还记得我卖掉iPad的时候那种前所未有的屈辱感。 我换回了2500块钱,先去饭店吃了顿好的。 然后眼泪流下来,那种无助和屈辱充溢着我的心里。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吃了顿齐齐哈尔烤肉,吃完78块钱。 我到最后也没低头这事让我妈特别惊讶。 我自此以后对我父母尤其是我妈的任何狗屁亲情洗脑说辞就当放屁。 尽管我嘴上什么都没说。 我算是拿到了俩月穷孩子体验卡。 如果我成长于这种环境,任何什么狗屁感情和美好未来画饼我都不会信的——只有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后面那种逼迫我自己成熟不依赖于任何人包括我父母让我快速成长。 我始终忘不了我在烤肉店吃完眼泪珠子吧嗒吧嗒掉桌子上。 老板问我孩子咋了。 我说大哥没咋我饿了。 大哥拿过来一碗冷面。 说不要钱,算我的。 因为这件事我始终对东北人心怀好感。 以上。 —————— 多说几句。 1、我父亲在我卖掉iPad后,问过我有钱吗? 我说有钱,于是他就没打了。 而且那个时候我心里特别特别倔,说实话他们不给我上街要饭都不会要的。我就是这么要强的一个人。 2、我最饿的时候是刚发现我父母来真的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每天吃三鲜馅大包子,一个一块五。 我不吃早饭,每天中午俩,晚上俩。 后面连包子都只能晚上吃了,你知道吗,天天吃馒头会想吐的。 3、我父母条件并不差,都是体制内的小领导,在那之前我的生活在985学生里面都算优渥的,所以我才会不知所措。 4、我爸的本意是给我钱的,后来据说我妈一直拦着,说让社会教育教育我挺好的,说我真没钱了就会哭着求他们要,要让我学会怎么节俭。 我估计我妈的本意是我饿急眼了跟他们打电话具结保证以后绝不乱花钱,深刻反省和忏悔,这样以后这个“教训”就牢了,就不会再敢乱花钱了。 社会教育没教育我我不知道,我对中国式家庭是怎么回事倒是看的挺清楚。 ———— Ps:回应下集中几个评论 1、尤其是槽点最大的“我要是女生我大概就去卖了” 我本意是想说明饥饿带来的感受,想不到那么多人振振有词说男的也可以卖。 2、大二了有手有脚为什么会饿?还不是自己不努力? 这个认知就和我妈的认知一样。 你要搞清楚我的生活费当时只剩下100是一点积蓄都没有突然被断的。 我之后也去打工了,也挣到钱了,不然你以为我100块钱撑2周? 后续是急需要300多的一个比赛报名费用,加上话费和水电一系列的钱,我才把iPad卖了的。 当然你非要杠我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就是你对。 你可以和我现在比比挣钱能力。 3、一系列难绷的小号一直在说我不孝什么父母挂路灯什么的。 我自己和我父母的关系比你清楚的多,我和我父亲关系一直都不错,这件事他最多有个次责,至于我妈,她也不是没钱。 这件事上她就是要发一发她的淫威。 我母亲这种事例我可以举出十几件。 当然,你肯定觉得是我不孝,没有能力独立生活。 所以我一直就不接受她的任何示好,就是为了防止你们这样的喷子说我欠她的。 她为了表示善意愿意给我出钱买BBA,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还是为了防杠,就是为了堵你们这些喷子的嘴,我从读研开始就没向家里要过钱。 而且我上周刚给我父亲转了3000现金。 OK,你杠就你说得对。 4、这件事的很多炸出来的很多评论才是让我惊悚的,原来这些人真的是奉行这种威胁控制式育儿观。。。 谁要是投胎到你们家真是一整个幸福住了。 嗯嗯,很符合我对你们的刻板印象,尤其是一些难崩评论的主页。。。 5、吃人家一碗面就感谢,父母养了那么多年就白眼狼“升米恩,斗米仇”。 如果你们还是秉承父母对子女有大恩论,并且有大恩以后做什么都可以,那真的很符合我对你们的刻板印象。。 这种认知也确实和我妈差不多。 你可以这样给你孩子洗脑说他多么多么欠你的,就像我妈一直做的一样。 那这种有恩希望报恩论就千万别说什么亲情了,我听了都觉得恶心。 这也是我现在坚决不要我妈的任何东西的原因。 就是为了防止她还有屏幕前的你们bbll。 最那个啥的是,我妈对我的逆天事迹这还不是最逆天的,写出来我都怕你们网爆她。。。 李殊:20+ 母单男脱单指南 (一)?zhuanlan.zhihu.com/p/626477604?utm_psn=1807715533077999617 |
问题下大部分回答以为的穷人家孩子:小镇做题家(大概率还是小镇医师公家庭出身),985天坑,秋招难,精神内耗,恐婚恐孕(育),看不到未来,玉玉。 现实中大部分的穷人家孩子:中专/大专毕业后,22岁左右早婚,25岁前生完二胎给老人带然后出去打工,往往是男的去苏州浙江进厂,女的去上海做家政,为下一代赚钱。假如足够幸运,读个本科,还有一点可能性考上小县城编制,神中神。生一个男孩需要准备彩礼和房子,一个女孩需要准备陪嫁一辆车。娱乐是抖音快手抽烟喝酒,烦恼是各种亲戚婆媳关系,再有点精力就互相攀比。中年后酒桌上意气风发,谈论国际纵横和天下大事。年纪大了给子女带孩子,再老点就聚在一起打麻将,当然天下大事还是要谈的。就像沿着一条圆弧生活,假如有点闲钱吃喝玩乐简直不要太爽,没几个人会想这么多,的确很苦很累,烦恼也很多,但"悲观"这个词不适合。 |
大多数富裕人家、中产人家,以及多数感情正常的小康人家中排前半的家庭,都是孩子的港湾和坚强后盾,父母会告诉孩子尽量努力奋斗取得事业成就,但不要太勉强自己的身体,如果实在受不了也可以退出,平平安安最重要,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但穷人家庭不同(包括某些曾经很穷过但后来有所改善的),穷父母则是孩子身后拿着枪的督战军,告诉孩子你怎么都不许后退,哪怕累如牛马甚至过劳死或进ICU都不许退一步,你累死累活活该,但你敢辞职怎么得了?父母还要靠你的钱改善生活包括买房子,你敢退就是不孝!而且要是你做死了或者干出大病来导致不能工作了那就是你自己不懂调整,不懂克服困难,都是你的错,你不孝! |
没钱还能乐观的只能是脑子有问题 |
有一天我爸喝多了给我打电话,说对不起我,一想到我三十了还什么都没有,就难受,哭着说自己没本事 然而 我出来工作五年 家里买房首付付了一半 我弟弟高三补习英语3、4万 我爸爸打零工找不到工作偶尔要接济他两三万 过年回家还是会被说没本事,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存不下钱 穷人家的女儿多悲哀呢 刚工作时我自己天天吃榨菜喝粥也要存下来寄到家里去 因为爸爸妈妈爱我,爸爸妈妈养我这么大不容易 我过了好几年才知道:爱你的爸爸妈妈不会知道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不打电话,不会让你40块钱花2个月 |
有什么可乐观的地方? 大概率父母给的基因差,导致你外表差甚至身体有各种遗传病且不受父母重视。出身差,父母给你的各种资源落后,却渴望一本万利让你去回报,然而最终还是难以逃脱龙生龙凤生凤的魔咒。家庭环境如果像精神病院,父母的扭曲变态会对你造成一生难以释怀的伤害。 穷父母很可能压根就不爱孩子,孩子对于自己只是翻身养老工具罢了,而一旦投资失败,就会各种看不起你、对你态度恶劣、痛恨后悔生了你。 所以你在社会上有什么竞争力?你只是世界食物链最低端,别人欺负你都理所应当的,什么人权公平公理尊严对于你来说,压根不存在。一生最大的感受也只有绝望,让你饱受塞里格曼效应,最终留给你的也只有悲观。真的没必要拿幸运者偏差来举例去骗自己。恶性循环顾名思义,不是你好逆转的,人往往越倒霉越倒霉。 现在这经济环境,钱是很难挣的,你父母啥挣钱的技能都没给你。就连唯一能翻点身的学历,都要有:你是学习这块料、智商够高的前提存在,而你父母不是,你大概率也不是。再不济给你生个好听嗓音也行啊,好口才?高情商?很遗憾,这些大概率父母身上都没,也自然没法给你培养成有。 这个回答不是负能量,而是认清现实。 |
我个人的感觉是,一个穷人在年轻时候如果能保持自己情绪稳定,在悲观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理性思考,那么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穷。 人到四十情绪稳定就算了,那不是稳定那是麻了。 |
没有精神力量。 任何人成事都需要有一股,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必须要有一股?知不?名的自信,一定?有要?这个东西,否?很则?难成事。 要?你是?的人生?能不?支棱起来,不?自能?己给?己自?洗脑,坚信?己自?能突破底层,那?就你?不配?到得?任何好东西。 ?每天做一件事,告?自诉?己,你配得上一切美好,这?信个?念有了,你?话说?做事才能?风顺?顺水。 你要知道,不管是改命还是赚钱,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一种强大的磁场,它可以吸引来你任何想要的东西。 每个人一出生的时候,他想要的是什么,首先在自己脑子里,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轮廓。 然后用自己的精神力量把它变成现实。 比如说你极度渴望赚钱,你就会想尽办法找到任何赚钱的路子; 你想要考试考高分,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各科成绩提上去。 你喜欢一个男生,想做他女朋友,你就会想尽办法满足他的需求,找到各种技巧把他攻克。 前提是你一定是极度渴望这个东西,才会有一股很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有犹豫,不能有怀疑,就是一心开干。 ?底层人,最?要需?的教育,不是ABCD,而是一股极其强大的精神信念力量。 精神力?是量?你做任何?情事?的前提。 ?不愿意一直忍受被底层压榨,不吃无意义的苦。想尽一切办法突破,苦难只会流向能向能吃苦的人,你不愿意吃苦,想尽办法征服它,它就不会流向你。 突破底层没得选,要么成为神,要么成为魔。 神魔皆似血饮。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
天赋真的比努力更有用吗? |
很想脱离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办? |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什么表现? |
女生在比较私密的部位纹身,都是什么心理? |
鬼拿活人抓交替是不是一种很自私很缺德的行 |
敢不敢说出你一直不敢说出口的小秘密? |
梦可以控制吗?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
有些人可以可恶到什么地步? |
你见过最贱的人贱到什么样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