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心理咨询 -> 无趣的本质是什么? -> 正文阅读 |
|
[心理咨询]无趣的本质是什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无趣的本质是什么?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本质 TA的本质 无趣 无趣的本质是什么? |
生命力的匮乏。 不要说什么原生家庭或是成长环境太严苛了,真的很无趣; 不要说什么大环境或是时代不好了,也很无趣; 不要说是身边的人或社交媒体的问题,非常非常无趣; 有趣只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无论外在是什么环境、如何的境遇,ta都会把它玩的很有趣。ta天生不会与一切妥协。 有趣,是一个人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有趣,也是真正的创造力。 追: 无趣,是因为ta深深地认同了外在世界,灯红酒绿、无休无止的娱乐、肥皂剧与综艺、让人羡慕的人们以及社交媒体。。。当这些都停止了,ta与自己呆在一起时,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时,ta突然感到了深深的恐慌:nothing left, 什么都没有了。自己什么都没有,生命空空如也。 ta忘记了自己的本质:我们是人。我们来自大地与自然。我们有双腿可以奔跑,我们有双眼可以观赏日出日落,我们有双手可以触摸岩石与花朵,我们有鼻子和嘴,可以嗅闻森林或是品尝浆果的味道。我们的血肉之躯,正在体验这颗宏伟星球上的春夏秋冬、正在触碰这里此刻发生的一切。 无趣,因为一个人忘记了他的本性:作为一个“人”,与万物的连接能力。 ta被囚禁在头脑中,每天只能接受一些粗陋的信息与感官刺激,并深深以为那就是ta生命的全部。ta以为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 ta忘记了生而为人,有一种力量永远蕴藏在我们身体里,它叫:生命力。 再更: 有朋友问,要如何恢复生命力呢? 一个非常简单而有用的方法:唤醒你的五种感官。 将自己带到与你自然本性呼应的环境里,比如森林、海滩、荒野,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渐渐等待你的感官恢复。你开始真正的看见天空与翻腾的云朵;你的呼吸会与所有的存在真正的交互,你开始能分辨森林里极其细微的气味,比如松树、苔藓和小溪;你开始观察到你从上学后就慢慢忘记了的,每一种都有独特生活方式的小动物们;你会感知到自己的感觉,有阳光洒下来或是有风吹过时,看日出或看日落时,心中流淌着的既细微又有巨大不同的感受;你可能会想要爬一段山、想要拿着板冲进海浪、想要在草地上打滚大喊,你想用你的身体去体验更多。 仅仅是唤醒了感官,你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就已焕然一新了。感官是身而为人最基础的福利,仅仅是这些是不是就已经很有趣了?你的生命力最基础的部分就是野性。 我们更不要说唤醒了你真正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后会发生什么。这是后话了。 去试试吧,你的生命力永远不会遗失,它只是沉睡了。 你不用它,它只能沉睡。 三更: 有的朋友提到“原生家庭”、“认知局限”、“学识”、“在一件事里的坚持”。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在否认现实。有的现实非常非常沉重,有的人或许一辈子也没机会接受教育,或是没有办法将一件事做出一丁点匠人的模样,难道这样的人们就没有有趣的权利了么? 你不需要所有的时间都觉得有趣,你只需要明白自己拥有有趣的能力就足够了。你甚至不用去到大自然,你在城市的中央,打开你的眼睛去看阳光中漂浮的微尘、去聆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静静地观察一对坐在路边的老夫妻,或者踢一颗石子观察它的运动轨迹、看本书去体会其他人眼中的世界; 甚至都不需要是什么“美好”的事,你去仔细观察吵了一辈子同样的架的父母、远远看着被气到要死不停尖叫的熊孩子、或是每一次都让自己陷入同样困境的傻瓜的自己,最有趣的莫过于给自己盖了整座城市却又天天喊着不自由的人们。。。这些难道不有趣吗? 你在普通的一天、普通的一件小事里,就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有趣。 生活一直都是那个生活。从你恢复感知力开始,有趣会越来越多,直到很多事里你都能找到有趣。 有趣很简单,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请不要再一次给“有趣”也加上条件了! P L E A S E ! 四更 我在评论里看到了关于“理性功能和情感功能”的探讨,看到了思辨最美妙的部分。没有想到这个答案引出了这些深度思考者,非常惊喜。 对这些朋友我想做一点真诚的回应。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最终都是服务人性的。我们这篇探讨的其实是人性。 我想跳出现代哲学或是心理学语境,我们不提功能分化,只谈人性。 现代社会有一个趋势:世界的一体化使得每个人都受到了信息的过度冲击。智性在帮助我们处理这庞大的一切,头脑和神经系统得不到足够休息,这是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多元的信息的好处是,我们的求知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可它的挑战在于,人们如此喜欢自己所相信的,为了观点而彼此对立,为了维护观点的正确性产生冲突,甚至更大的悲剧。细想看看,日常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不敢进入关系的年轻人、大到国家之间的口水仗、战争与杀戮,哪一个不是因为人们的信念不同而引发? 信念的不同,或者说是无法整合不同的信念,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精神疾病如此高发的重要原因。但是因为有不同,人类就注定要在抑郁症与战争的反复折磨中断送未来么?这样的现实难道不滑稽么? 人们渐渐遗忘了,我们在本质上是个人。是我们拥有了逻辑、思辨、信念,而不是反过来。头脑若已经妨碍了我们感知自己、感知世界以及爱同类的能力,我们不妨让它休息一下。唤醒感官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感知力不是感性。 感知力不是感性。 感知力不是感性。 最优美的智性是建立在感知力之上的,而不是自说自话一套完整的体系与理论;最优美的感性也是建立在感知力之上的,而不是陷入情绪或是想象无法自拔。 智性与感性在最高点是合二为一的。 说远了。回到这些具有思辨能力的可爱的读者。我希望你们要坚持思辨下去,在这样一个不努力思考就容易被裹挟的时代,思辨能力非常珍贵。同时,我也希望你们有让自己的神经系统获得充足休息的办法。过度的思辨也是一种被裹挟。 每个人都可以来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看到某些观点就神经紧绷,觉得被攻击了,或是马上就认定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种想要保护“正确”、“正义”的冲动无法抑制。或许,只是或许,那都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对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他表达的也不是那个意思?甚至是,哪怕他表达的就是那个意思,我为什么非要有所反应呢?我为什么要为一个不重要的人有所反应呢?这就是信念接管了生命的迹象。有趣吗? 我要对几位读者说,如果我的回复让你们觉得被冒犯了。或许我是并无恶意的刻意呢?并无恶意的刻意,嗯,头脑有点难懂这是什么意思,也不必理解这一点。因为我对你们来说是那个不重要的人。 当人们提出另一种观点,可以是委婉的,可以是直接的,可以是玩笑式的挑衅式的。另一个观点怎样被说出并没有很重要,这个观点对自己是否有价值比较重要。当然这也是个观点。如果你不喜欢,骂我是傻X,直到你爽,我也挺爽的。如此观察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你对我错的输赢游戏,非常非常有趣。 最后,我们每个人相信什么,组成了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看到的一切。原本我只是想发起一个如何用物质身觅得有趣的简单探讨。一些朋友的观点又为这个主题增加了如何在多元的信念系统里觅得有趣的深度。 感谢你们所有人! 以上。 五更 我在评论区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有些朋友给出了大段非常精彩的论述来反对一个观点。继续聊下去才发现,他并没有看完文章、他其实也不了解作者的根本观点。他心里揣着误解,对着虚空辩论。 还有的朋友甚至能讲述我生命过往、关键的节点,用很酷的理论重新勾勒了我的人生。精彩到连我都快信了,可转念一想,我不认识他呀? 作为观察者,这个现象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但同时我也为这些朋友不值,你们如此深刻的知识与思考,不该抛给虚空;你们如此有趣的灵魂,不该只与一个想象中的人相遇。 一个朋友建议我修改开头,我偏不,你还管着我怎么说话了?哼~ 3月23日更 很多朋友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我非常同意,没有人能躲过生命早年被动的影响。 我想说的是,你能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么也能受其他人的影响。那些热爱生命的、冲破了生命桎梏的人,在你身边、朋友圈里,再远一点在社交媒体里、在知乎里,他们一直都在。你若是选择了对他们的存在视而不见,对他们的分享还要怼上两句,难道不正是你在为自己创造与你的原生家庭同样无趣的一生么? 你的生命只受某个特定环境的影响并不是错啊。选择了什么,承担什么而已。 无趣也是一种活法儿,没错儿! 3月26日更 有的朋友说,自己已经被生活压榨到没有时间去到大自然,没有余力唤醒自己的感官。 我非常非常熟悉这样的感受。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无数次这种完全失去源头的感觉。我想给这些朋友一点点信心: 它会过去的! 它会过去的! 它会过去的! 你不会一直处在低迷里。你的生命力它有自己的节律,它会流动,它会带你出来。 允许自己被席卷、允许无力、允许低迷。这是生而为人正常的感受。 臣服是更大的力量。 时间会带来疗愈。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再附上一份智者书单。你不能决定原生家庭,不能决定环境,但你可以决定的是自己想受谁的影响。 Placebo:生命探索书单推荐(持续更新中)?zhuanlan.zhihu.com/p/651207261?utm_psn=1754922243258511360 |
有一个观察,就是和系统融合的比较好的人比较无趣。 当然这不是说这种人其他方面不好,人家也可以聪明、漂亮、健壮、伶俐、心善、人好,但就是没啥意思。 这有点像游戏里的npc,平时也不出bug,总能按时出勤,一点也不和系统起冲突,从来不对指令有意见,坚决维护既有制度和秩序,极其保守,害怕变革,非常适应一成不变、陈旧僵化的环境。 但有趣总是和僵化对立。什么新鲜东西一旦形成了一种模式就失去了趣味。而且有趣几乎总是源自与系统的不和谐。 这点小孩子比较毫无遮拦,他们从不掩盖对恶作剧的喜爱。 一个人正常走路没什么可笑,走着走着跌倒了小孩就会笑,大人会收敛点,小孩不会。倒也没恶意,就是觉得好笑。喜剧里掉凳儿就是这么来。正常说话不好笑,一说屎尿屁就好笑,小孩对屎尿屁简直是无师自通,极其热衷。 成年人也一样,爱看掉凳儿、热爱反转、喜欢正话反说、叫爸爸占便宜、指出房间里的大象、捅破窗户纸、调侃权力上位者……其实无论你喜欢低俗还是高雅,所有的笑话、幽默,归根到底、多多少少,都是对既有系统和秩序的颠覆。 之前说过笑话消解权威,所以独裁者最怕笑话。反过来说也对,“无趣”总是保守的,僵化的,热衷于建制和秩序,并无时无刻不在维护权威和系统的稳定性。 而让这个世界变得稍微不那么冰冷、不那么僵硬的,恰恰是那些和系统不那么合拍、不那么和谐的人。四平八稳的世界是无趣的,偶尔给它撕开点缝儿、冲撞一下它的底线,就是有趣的来源。 很多人怕自己出错、犯傻、出洋相、冒傻气,怕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总觉得自己行为笨拙不协调。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样的你才可爱、才有趣;这样尴尬和笨拙的你,才动人。 |
无趣的本质是:低活力。 我太太是一个特有活力的人。她会一边做家务一边唱歌,经常突然蹦跳着就跑到了我身后,给我一个惊喜。她大部分时间都会笑,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甚至对军事和武器也有很多见解。她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 除了我咨询工作、讲课时间外,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腻歪在一起,几乎24小时都不分开。有时候我们会冒个泡,偶尔在朋友圈分享一下,很多朋友会觉得艳羡。 其实我想说,这只是无意间的一撇。 活力高的特征之一是情感丰富且充沛。我太太的情感极为流畅,她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像孩子一样,甚至连她的梦境都是不压抑的。看电影悲伤处她会泪流满面,看到世间不平事她会义愤填膺。有时候她是温润的春风,充满慈爱;有时候她是雷霆闪电,力量爆满。 活力高的特征之二是自由感和自在感。一个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就会过度理智思考,把自己封印在“应该怎么做、最好怎么做”的思维中,这种“看似一切合理”的状态会真正限制了心灵的自由感,会谨小慎微、形成人格面具。很多抑郁患者,会有长期的逻辑思维,缺少感性思维活跃,情感表达不自由。 一个无趣的人,总是会习惯压制自己的灵动和情感,陷入僵硬和刻板的“应该。。。”中。他们畏惧变化,对一切情感表达充满恐惧。 活力高的第三个特征是具备稳定的自我确认感。一个高活力的人,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有什么不好,他可以开自己的玩笑表现出自我幽默。正是不畏惧表达,所以会很轻松的表达自己。正是因为自我确认足够,所以也不太在意他人的否定,也不过分纠缠一些负面的声音。 他们心里是坦然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真正的底蕴。自我确认感,经由盲目和夸大幻想,到历经沧海世事后,依然内聚而坚韧,是一个人真正的心灵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极为有趣的人,回忆童年,我们都曾经是顽皮的、搞怪的、有各种兴趣爱好的。我们都曾经天真烂漫的笑、无忧无虑的玩耍,我们会为看到一只闪过的蝴蝶而兴奋,会为天上划过的飞机尾痕开心很久。 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是自然、情感流动。简单而快乐的。 长大了,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到底什么才是生活,我想,除了竞争、谋虑、付出这些成人的方式,还应该有孩子一般的活力和喜悦。在这些片段的简单和纯粹中,我想,蕴含着真正的生命质感和意义。 我学心理学过程中,曾经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能回到孩子时期那样的开心,历经无数创伤和沉重记忆后,是否还能做回那个纯粹的自己?最终,我用自己的心灵之路,确认了这个答案:这是可以的! 但那个时候的自己,依然是全新的自己。是超越诸事之后更广心境的自然表现,它和无知无畏的幼小不同,更凝聚和持久,也懂得在有为和无为之间变换。 随心所欲而顺应于道。平平常常心有寰宇。愿每个知友最终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无趣中发现有趣,活力越来越足! 2024.6.25 随笔 很多知友关心的心理咨询师入行经验,我给大家录制了十个视频回答,知友们可以私信联系我观看! |
生命活力不足+焦虑恐惧太多。 有趣,首先是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打底,对生活报以充沛的热情。有趣不需要以财富作为地基,举几个例子就很好理解。 同样是吃饭,有人拉胯着脸机械性地咀嚼食物,有人眉开眼笑吃得香香的,一副享受食物的样子,后者就有趣。 同样是走路,有人就算不赶时间也行色匆匆,有人会在路上拉着同伴奔跑欢笑,路上的车水马龙和霓虹灯光都能令ta心情愉悦,后者就有趣。 同样是谈恋爱,有人谈了半年就像左手牵右手,有人谈了两三年恋爱还是可以持续地用肢体语言,以及口头语言来表达情感,后者就有趣。 同样是逛街,有人一副死鱼眼,看到什么都面露嫌弃神色,有人就算是看见并不新鲜的小商品小玩意也可以感知美好,好奇心重,后者就有趣。 同样是空余时间,有人瘫坐于沙发刷那些都刷烂了的段子,有人在空余时间弹弹吉他唱唱小曲儿,有一些并不烧钱的乐子和爱好,后者就有趣。 同样是出去郊野玩,有人边走路都刷着手机,四处拍照发朋友圈,有人摸摸闻闻路边的花,笑着挽起裤管踩踩河里的水,后者就有趣。 有趣是一种来自内在的蓬勃生命力,与原始自然链接的能力,不被各种观念束缚,不被钢筋水泥灯红酒绿的生活封印的能力。 当然,有趣还包含脑力认知等因素,把事物理解得更为透彻,有举一反三能力的人,自然更具备趣味性和创造力。 不过题目问的是无趣,就不多写有趣了。 这一切,跟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三岁小童,在还没有经过焦虑传递以及社会环境污染的状态下,生命活力是十分充足的。 小孩子就很有趣,捡两片不一样的树叶能看好久,捡一根小树枝能玩好久,一个不清楚不明白的现象可以研究好久,给ta一盆什么绿豆子红豆子放在小盆子里,ta可以笑着踩好久,池塘里有一条小鱼ta可以蹲着观察好久,追一只蝴蝶能追好久。 孩子想象力丰富,感知力也强,说些可爱的童言童语,奔跑欢笑无忧无虑。 良好感知力即: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来触发愉悦的体验感。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有着强大的生命能量。 有些家庭就比较奇怪,一定要在别人眉开眼笑的时候整些规训,那么这份生命活力就逐渐被压制了。 “要有用/要实际/不要整些有的没的浪费时间/做事要招人喜欢”,就是逐渐变无趣人的成长环境。 见不得孩子笑,见不得孩子快乐,见不得孩子把时间花在研究ta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传递焦虑、传递恐惧、过度期待、过度要求、过度保护、打压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孩子的良好感知体验不予回应。 然而实际和有趣一点也不冲突,上面举的那些例子,哪一样跟务实和落地冲突了呢。 还有些家庭,听孩子说些童言童语,看见小朋友行为稚气,恶趣味对孩子进行嘲笑和羞辱,给孩子制造羞耻感。 无趣的本质,是人在日复一日被规训、被传递焦虑和恐惧、被阻止探索、被压制、被嘲笑和羞辱、被观念灌输之后丧失了生命力,丢失了真实自体和热爱,丢失了感知美好的能力,生活的一切要以“有用和实际”作为目标。 有趣的人,无需从跟他人攀比的方式来获取快乐,快乐获取途径多元化,周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可以是趣味的来源,人立体多面且有感染力,柴米油盐也可以经营得风生水起。 无趣的人,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生命能量被严重压制,对“快乐”二字充满了排斥。 人们身处社会的虚荣繁华与浮躁,被打上了各种消费攀比钢印,忘记了自己还有原始蓬勃的生命力。 |
无趣的本质: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昨天有个朋友和我闲聊到个事情,就是他的孩子在学街舞,但是感觉跳舞的气质不对,似乎不如那些小红书看到的孩子跳的感觉这么好。 我给他分析了下为什么感觉不对,舞蹈缺乏力量、卡点不准、节奏不对。也就是他的孩子只学到了跳舞的形,却完全没有抓到街舞的神,其实跳的就是个寂寞,这就是无趣的本质。 无趣就是一个人天天在做的事情都只触及到事情的表面,抓不到里面的精髓,就看不到正反馈,自己也慢慢失去了热情。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开关的,摸到这个开关的人做起来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天天都有正反馈,天长日久就有很多成果,于是这个人就生机勃勃的沉浸其中,这就是有趣。 而无趣的人永远在做一件事情的表面,忙忙碌碌却没有得到什么反馈,那是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举些例子。 比如社交就是有开关的,摸到的人会感觉他们很松弛,游刃有余的结交很多朋友,别人都乐意和他们合作,于是他们能挣到很多钱,他们就显得有趣了。 比如带孩子其实也是有开关的,有些人乐在其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看上去风调雨顺人见人爱。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带孩子都是痛苦,自己痛苦孩子也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力气应该使在什么地方,该花力气的地方不花力气,没必要花力气的地方花了很多力气。 比如谈恋爱也是有开关的,我就可以和很多人谈好恋爱,我就会乐在其中,我就可以选我想和谁谈就和谁谈,于是我就种出一片爱情海,看上去相当有趣,谁看我谈恋爱都想跟着学谈恋爱,都恨不得马上找个对象练习起来。 这就是无趣的本质,总在一件事情表面徘徊。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做同一件事,一个相当丝滑,一个苦大仇深。 做好任意一件小事,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因为我们可以吸引对这件事情有兴趣的人,我们就成了他们眼里闪闪发光的人。 |
没有好奇心。 缺少能量的人,就会把仅有的热情放在维持基本生活上,其他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都会主动忽略掉。然而有用的东西,即使本来很有趣时间久了也是变成了无趣。 而一个人缺少能量,要么是基因如此,要么是成长过程中缺爱。两者都是先天条件,不可改变。 所以无趣的人,其实很可怜。 |
懦弱。 有欲望不去拼搏争取,时间长了就都变成了“有啥意思”。不去争取,是畏难。 和人没话说、不善聊天,是因为掌握的知识面窄、掌握的社交技巧不足。这不足那不足,而自己长期不弥补能力短板,又是畏难。 每当克服困难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心中泛起的满足感会激励你追求下一个欲望。你的生活永不会无聊。 太无聊了还可以研究如何上火星,不是么? 真正无欲无求的一天,是机体彻底衰老的时候。在此之前,所有的岁月静好和无聊,都是畏难。 |
海涅曾戏谑地评价康德,称其生活史三言两句即可讲完,因为他既没有生活也没有历史。 这句话当然不无夸张之意,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康德一生未婚未育,从没有去过离家40英里以外的地方,他的生活规律到镇上的人甚至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调时钟。 仅仅有一次,他在清晨散步时停下了脚步——那是有人告诉他巴士底狱被攻占了,自此,欧洲世界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自由气息和拿破仑的英雄主义点燃了现实的激情,创造出一种无需历史和神话的崇高性,于是,当下的现实变得有趣了、值得被创作了,而以之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也因此走向了高潮。 然而,随着19世纪前20年发生的荣耀事件逐渐消弭于历史之中,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变革逐渐稳定,激情、反叛和英雄被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和机械化分工的人所取代,现实又变得无趣而晦暗了,于是,现实主义遇到了困境,继而在不久后被新的否定和反叛——现代主义所取代。 因此,有趣的状态实际上就是越界或者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状态,对应到个体身上则是实现上述两者的勇气和创造力,它会外放成一种独特的气质,而无趣自然就是它的反面,因而尽管康德的私生活是无趣的,但他这个人却是有趣的,因为他的思想在不断跨越边界。 也正因如此,打破禁忌往往都伴随着最强烈的快感,因为它触及到了界线的最边缘,萨拉马戈在《修道院纪事》开篇就描述了这样一个神圣色情的场景——在赎罪日的游行中,在上帝的注视下,赎罪者们以禁欲苦行和忏悔为目的的自我鞭笞,实际上却为他们和围观的情人们带来了最猛烈的色情欢愉。 而所谓“日常生活状态”,实际上就是处于一种筹划或劳动中的、毫不惊奇的“世俗时间”,它追求的是“未来”、“意义”和“有用性”,在这种状态下,人是处于一种被奴役和规定的状态之中的,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物质力量”。 所以人必须敢于触碰“现在”、“无意义”和“单纯的体验”,才能抖落身上的重负,重新复归于人,而这种状态的人本身就是有趣的,因为不被压抑的意志天然就是轻盈而向上的——正如《修道院纪事》中所创造的飞行器这个意象那样——人的意志就是飞行的燃料。 |
缺乏能量。 很多社会底层的男人完全不懂人性,甚至很多富二代、或者是做关系生意的人,说白了钱不是靠自己能力赚的,或者是自己没赚过什么钱的男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惊人的低。 很多所谓的好男人核心问题是无趣——未知虽然充满风险,但是未知才是有趣的。你上来就跟我承诺会娶我了,我觉得好无聊啊。你上来就对我这么好,我虽然很享受你对我的好,但是我对我们的关系没有想象空间了。 不好玩。 所以即使是好女人,和这种所谓的好男人在一起,也会被激发出她贪婪的一面。因为你乐意啊。老娘就是这么高端,你就是应该这么做,我已经习惯了,你不这么做了,就是不爱我了。 越是这种好男人人设,越是吸引捞女。 上来就告诉对方,我就是渣男,我就是海王,对方心里反而就没有负担了。 很多男人因为认知太低,总以为女人喜欢好男人,会被你感动,会特别介意你是渣男你是海王。 其实没有女人打心底里喜欢好男人,女人其实只是最后年龄大了、没钱了、才会想着去找一个好男人接盘而已。只要她还有的选,还年轻,还漂亮,还不觉得自己必须立马结婚找人接盘,女人都是喜欢渣男的。越渣越好。 渣男太有意思了。 别人都求着老娘,就你这么拽,我就喜欢你。别人都让我一眼望到头,和你在一起不知道未来结果如何,有趣有趣,十分有趣。 永远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人性本贱。 |
过度压抑真实的自我 真正的有趣不是风趣幽默,爱好广泛,而是个性的表达,安安静静也能展示出自我的与众不同。 个性来自于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想做什么就去做。 中国平民阶级无趣的较多。生活压力大,按部就班,谨小慎微的生存,贫困又有那么点东西,拼命想保住,还特别顾及面子,经常压抑自我。 赤贫阶级和资产阶级有趣就多了。资产阶级由于有足够的底气,可以从容,任性的活出自己,不惧怕他人眼光。赤贫阶级很多人由于一无所有,无所顾忌,除了物质上匮乏,也和资产阶级一样活出了自己。 |
无趣的本质是,大脑自身的探索安全边界没有变化。 反过来,有趣的本质,就是探索安全区在扩张。 我们玩游戏有趣,玩游戏感知到了数值成长,技术水平成长的体验中,是快乐的。因为我们人脑充分知道,自己的安全边界在扩张,意味着人自我的自由度在持续扩张。这种时候,人是有趣的。 游戏,运动总有不停的变化,总是恐惧千篇一律。如此,人才能持续游戏下去。反过来人因为长时间感知不到安全区在扩张,就会流失。 无趣的情况,就是人不能获得任何新颖的信息,能让自己改良的体验,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人的自我安全区没有扩张,因此,世界是无趣的。 哪怕是恐怖的鬼屋探索也带来有趣,因为鬼屋也在持续扩张玩家的安全区。 (公众号:未来游戏世界) |
罗翔老师说:“比穷更可怕的事,每天下班后的无聊,没有聚会,没有惊喜,更没有人等你回家,过着毫无期待的日子,只是活着而已。”这句话让我瞬间醒悟,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拥有意义和期待。 有些时候,我们会陷入无尽的日常重复之中,工作、下班、回家、休息,仿佛每一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模式。 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无聊,缺乏激情和期待。罗翔老师的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醒悟。 人若太理性,人生则无趣;人若太感性,人生又太危险。 理性只是让你活下去,如无波澜的死水,而不理性的,疯狂的决定,虽然很危险,但却能在你人生中留下最深的烙印,成为你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时刻。 因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在各种骂人的词中,无趣是一个很重的词,是一个毁灭的词。可悲的是无趣的人还是很多,人有不足不要紧,但千万不能无趣。 有趣,与颜值无关,与财富无关,需要的是一颗开放包容的心,热爱生活的态度。有主见、有特长、敢自嘲、去探索、懂包容、勤思考、善观察、不设限、做自己。 做不到有趣的灵魂,至少不是无趣又闹腾。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些年成了热门词,大家都知道,就算灵魂做不到有趣没关系,至少安静就好,最怕的是无趣又闹腾。 年轻时,再多的误会我们也愿意用尽力气去解释,去问一问“为什么”,大不了吵一架、打一架、哭一场,也就和好了。 长大以后不一样了,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再也不愿意被人无故冒犯,也不愿轻易和解。 识趣的人,常常能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临界点。 相反,如果一个人缺少了识趣的敏感力,说话处世少根筋,不掌握尺度,就易惹人生厌。 所以要明白,或许别人可以忍受你的叽叽喳喳,忍受你的放纵不羁,甚至可以原谅你的无端猜测,但没有人会对你的无知无礼丝毫不介意。 很多时候,我们的嘴需要一个徹回功能。 人与人之间,总是很难把握这样一个度。这个度关乎情商,关乎敏感度,稍不留神过了界,就会让彼此都觉得不爽。所谓的说话记得带脑子,估计就是这个意思吧。 与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现识趣很重要。 懂得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分量,懂得察言观色,懂得适可而止,也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合理索取,不过分、不矫情、不歇斯底里。 这不是什么八面玲珑、圆滑世故,而是把每一个交流的人都放在了心上,尊重和善待。 人际相处,成败都在一个“度”上,这度其实就是识趣。 懂距离知分寸,才能长久。这距离和分寸不是疏远,也不是冷落。 做一个有趣的人的确很难,做一个识趣,懂点事的人,没那么难吧,可千万不能做一个无趣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无趣的人,往往三观太正,功利心太强,对生活用力过猛,凡事都要问一个“有用吗,有好处吗”,因此,无趣又不会说话的人多数浅薄狭隘了些。 与无趣的人相处,往好处说,是一种磨练,是一种修炼;可如果往坏处说,就是一种折磨。 所以,做个有趣的人更受欢迎,被更多人喜爱。 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追寻意义和期待。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着聚会的热闹和惊喜的刺激,有人在家等你。 然而,当这些美好逐渐消失,陷入了毫无期待的日子,生活似乎变成了单调乏味的机械运转。这种状态让人感到空虚和失落,仿佛我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缺乏真正的目标和动力。 所以,适当停下匆忙的脚步,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要让无聊和空虚侵蚀我们的内心,而是用期待和激情点亮自己的生活。拥有意义和期待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幸福。 所有能让你阅读时瞬间涨知识的文案,都值得你点赞收藏加深印象?? 那君君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哦,要加油啊,我一直都在,我也愿意倾听你的心事,欢迎随时交流,也可以提前去同名君若微的公众号,我会分享更多成长干货给你,让我们彼此治愈鼓励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你喜欢这些文案,记得为我点个赞,会让我更有动力更新哦?? |
|
谢谢你在千千万万个回答里点开了我,一直陪我读到这里~如果喜欢我分享的文案,记得点赞收藏起来哦,这样就不怕找不到啦~比心心! 暂时就先码这么多,有人看了再更(●'?'●) 我是 @君若微 热爱阅读,践行终身成长,每天分享触动你我的优质文案,和自媒体成长干货,期待你的点赞+关注??让我们一起收获更多宝藏文案吧~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
无趣的根源是无情。 人可以跟天地万物共情,所以,才会对天地万物充满兴趣。借物抒情,咏物言志,睹物思人,一叶知秋,悲天悯人,人的情感可以感通到天地万物上头,起到一个灵化作用,落红岂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劝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就是人的深情,它可以赋予万物人文的意义、审美的价值,让一个普通的事物,充满情趣,值得品味和把玩了。 尺素传书,渔歌唱晚。无不带着人情的味道,而且还都是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事物。换言之,一个事物是否有趣,其实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属性或者使用价值,而在于人的观感与想象,你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与美好想象,装进这个事物里,表达和传递你的深情厚爱。这就是所谓的灵化作用,让一个死的东西活过来,化腐朽为神奇,让一个平凡的东西超越它自己,赋予它新的象征,新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尤其在艺术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人类本有的这份生命情感,它被各种艺术家保存在艺术作品中了,等待着千年以后,我们把它重新领出来,领会在自己的心灵之中,复活那份最初的感动与乐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为留待千古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诗人像是知道,我们会被他的《雁丘词》感动不已,甚至连狂歌痛饮都想到了,这也说明了,古人与今人在生命情感体验上是完全相通的。我们体会到的那份感动、乐趣、情趣,恰好就是作者体会到的,它居然可以保持千年不坏,是不是很奇妙呢? 情感,是兴趣与乐趣的内在驱动力。我对你有感情,就是感到了我自己内心对你的真情,于是,我就有兴趣了解你,跟你相处,一起做事情,品尝到相处与共事的乐趣了,甚至可以陪伴你一生。这个你,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某个事业或某种信仰了。 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 这说明,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和照顾人的生命情感体验。所谓思无邪,其实是情思无邪,它很单纯,很纯真,是人的生命之存在的原初状态,没有杂质,像是活脱脱的跳动的火焰,去除了一切伪装和遮蔽的生命的源动力。兴高采烈的时候,可以作诗,吟诵,可以观看,观察和体会诗中蕴含着的人的生命情感体验,还可以大家一起来交流心得体会,互相激发和学习,以诗会友。更可以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抒发心中的苦闷,排解心中的忧愁。不学诗,你就不知道如何保护和安慰自己的生命情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和传递你的生命情感体验,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打交道了。 黑格尔把五大艺术门类,排了个金字塔形状的次序,诗歌排在最高,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言简意赅,直击人心,激发人的最初的生命情感体验。中国人讲,藏不尽之意于言外,意在言外,就是诗歌的精神所在了。这边的意,就是情意,它是人心自带的,并且超出了语言的界限,表达了语言之外的人的生命情感体验与领悟。海德格尔也不得不承认,诗人是最先发现真理的人。哲学家也只能紧随其后了。什么是这个时代的真理呢?去听听诗人们的诉说吧。 佛陀说:“有情众生,皆可灭渡成佛。” 情是成佛的唯一必要条件,有情人的本性都是佛,都可以成佛。而菩萨就是觉有情,觉悟了自己的本性,而拥有慈悲之情的人就是菩萨。菩萨因为对万物和人类皆有情,才会展现出他的智慧,圆融无碍。可见,情就一个字,不蛋可以通向乐趣,它也通向智慧。所谓众生法性平等,就是说大家的本性与生命情感体验是平等的,身体、智力、样貌、财富、观念、教育背景都不一样,情感体验是一样的。 所谓缘起性空,真空妙有,自性本空,却妙有一切因缘和合的诸相。性空与缘起之间,有情感来连接。佛陀拈花,迦叶一笑。想必就是体会到了佛陀的深情,对万物皆慈悲,哪怕是一朵花,也充满了怜爱之心,欣赏之情。所以,佛陀才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眼睛是看不到这份深情的,需要心领神会。我们看诗歌,看艺术作品,不是用眼睛在看,是用心灵在体会,用自己本有的那份生命情感,与之产生共鸣。 魏晋时期的一位大和尚慧远的一首诗的末尾写道:“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他引用了庄子的逍遥游的典故,同时也包含了佛家思想,其实是说,人的心性,可以超越各种门派、学派的隔阂,超越欲、色、无色三界的差别,体会到妙趣横生。 如是,心性生情感,情感生兴趣、乐趣、妙趣。有情就有趣,无情便无趣了。 情感体验麻木了,枯萎了,就会觉得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变得无趣、无聊、空虚乏味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存养自己的心性,重新激活、活化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让情感从麻木中苏醒过来,流动起来就好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3.9.9 更新 真是因为穷,所以人才会变得无趣,感到无趣吗? 文/心似海蓝蓝 2023.9.9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遭遇穷困的时候,也能坚持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能够做到自得其乐。小人陷入穷困,就变得情绪泛滥,焦虑、忧愁、苦闷、怀疑、担忧、恐惧、仇恨,自卑自责,郁郁寡欢,颓废糜烂,内心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乃至百爪挠心、暴躁抓狂,甚至是杀人放火,自残自杀了。 中国文化有个传统,就是“寻孔颜乐处”,也就是说你要去探寻和发现,孔子与颜回的乐趣在哪里呢?也可以叫“君子真乐”,只有君子人格的人才能够领受的乐趣。我们以为,君子之道是表面功夫,说说而已,可实际上,它是有受用的,也就是享受到真正的乐趣。 孔子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就是颜回的乐趣了,孔子连说两次贤哉回也,颜渊也叫颜回,可见他对颜回的欣赏和肯定,简直是赞不绝口。吃简单的食物,喝自来水、井水,连矿泉水,纯净水都木有,住在贫民窟里,廉租屋,小破房子,别人都受不了的穷困潦倒,颜回却觉得很舒服,很快乐。为啥? 君子重内而轻外,外在条件,别人的评价,甚至是看不起和侮辱,都影响不到他。他活在真实里,活得真诚,活出了真实的他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和情趣活着了。这是通过君子人格、心性的修养,才能体验到的特殊乐趣了。 《中庸》里总结的更全面一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则行乎富贵,素戎狄则行乎戎狄,素贫贱则行乎贫贱,素患难则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焉。” 君子,颜回那样的人呢,不是不懂得财富的可贵,给他财富,他就好好利用,因为他处在这个位置上了,搞点事业,创业,投资啥的,说干就干了,信手拈来。这叫素其位而行。把他发配到国外,背井离乡,无亲无朋,语言不通,吃尽苦头,他也能安之若素。生在社会底层,贫贱之家,照样儿勤勤恳恳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情。生在乱世,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灾祸频仍,他也能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独立而无惧,遯世而无闷,不会感到恐惧,也不会感到苦闷。君子无论身处在什么位置上,什么环境里,都可以自得其乐。 这就是成为一个君子的受用,行君子之道,当一个君子的乐趣,简直了,无与伦比,还要啥自行车呢?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孔子的乐趣何在呢? 孔子三乐,在《论语》开篇就讲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的快乐在于,我学了,就可以把它用出来,用在具体的现实生活里,这叫习,练习,实习,实践出真知的乐趣就获得了。朋友,有空间上的远,也有时间上的远,忽然来了,可以把酒言欢,也可以互诉衷肠,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安慰,互相激励。佛陀、苏格拉底、耶稣,梵高、贝多芬、李白、苏轼、曹雪芹,来的都是朋友,他乡遇故知,喜不自胜。上与造物者游,下与无死生终始者为友。相视一笑,莫逆于心,岂不快哉?别人不了解我,误会我了,不认同我,不欣赏我,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难过,不烦躁,不委屈,这不也是君子的快乐吗?小人一蛋遭遇上述情况,立刻就毛了,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了,哪里还有乐趣呢? 如是,孔子的三乐,首先是学习的快乐,自己就能获得,不假他人之手,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就能实现了。其次是交朋友的乐趣,五湖四海皆兄弟,古往今来是朋友,格局超大。第三就是去敝的快乐,去除遮蔽,把那些影响快乐的东西都去除掉了,快乐自然而然就显露出来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快乐,而是遮蔽快乐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为这个烦,就是为那个烦,没完没了的烦。其实,不烦就是快乐,神清气爽,云淡风轻的快乐。 佛陀说:“烦恼即菩提。”也有这层意思,像一枚栗子那样,外壳都是刺,坚硬无比,内核是甜美的快乐,你把外壳扒掉,里面的快乐之核心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啦,烦恼与菩提是同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快乐与痛苦,也是同一个东西,你把痛苦的硬壳脱掉,里面的快乐就体现出来了。乐趣,不必外求,向内寻找,才是智慧。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万事万物都在我心里装着呢,我返回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自己的心灵,就会感到快乐无比,乐趣无穷了。 孔子还有三忘,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一忘了美食,二忘了忧愁困苦,三忘了日渐衰老,忘了年龄焦虑。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这样的快乐呢?最重要的三件事都忘了。这都是孔子个人的生命情感体验,心领神会,才能做到三忘,忘我入神了。学习的乐趣,简直了,妙不可言,妙趣无穷。 孔子的智慧与温情,就体现在这里,他让我们做君子,不是吃苦遭罪,不是忆苦思甜,不是让我们郁郁寡欢,而是非常照顾我们的心灵需求,情感体验,让我们更快、更方便地获得快乐的受用。君子之道,乃是一列高铁,天国列车,无论贫穷富贵,所有人一律免费,而且直通快乐天堂。 穷呢,只是限制了你的消费能力,并没有限制你的心灵与想象力,更没有限制你的生命情感体验能力。三万块钱的蓝鳍金枪鱼消费起来有点疼,三十块钱街边撸个串,你就真的不快乐啦?那你还能怨谁呢?你还能有点志气,有点出息不? 无趣的根源是无情。无情,就啥都没意思了。 人的情感起来了,可以感通天地万物,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啤酒炸鸡,火锅撸串,小鸟依人,无不在你的情怀里。 有情则有趣,兴趣、乐趣、妙趣、意趣、志趣、风趣,纷沓而至,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匹夫不可夺志也。我们就算穷困,窘迫了一点,不能再让精神上持续荒芜,思想文化上一片狼藉了。得提高一下自己对各种趣味的分辨率,强化心性、心灵对各种趣味的敏感度,否则,麻木不仁,人生还有啥趣味可言,可品尝,可受用呢? 与知友的互动: 小可爱:情趣之意,答主的解析好赞好赞!古人的智慧与慧根,培养与重视对自我生命情感的体验,确实值得当下我们好好的去感受生命的情趣之美,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寸一草,发现他们的美,活化自己的情感,不要麻木,悲欢离合,酸甜苦乐。。。这些情感都值得我们小心翼翼珍藏。最近准备买些诗歌好好读读。非常的感谢你!收藏了!谢谢[爱] 海蓝蓝:也谢谢你的鼓励,你是有慧眼的人,妙人一枚,妥妥滴。人的感知能力很强,不仅能感通天地万物,还能反过来感受、体验、觉悟自己心中的这份热情,热爱。对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的感情本身,也是自己感觉的对象。《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人居然能感受自己的感情。你不仅热爱生活,还能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为啥六祖慧能非要说:“自性具足,能生万法。” 软糯热翔:答主说的不错,跟我想的差不多,评论区用穷概括证明了b乎已经不是b乎了。我也穷,但我感觉生活就是一件有趣的事,除了工作,很多事情是可以发掘乐趣的。但是也跟环境有关,闲情雅致不一定需要金钱,但绝对需要时间。 海蓝蓝:工作呢,忙与闲,其实都会消耗精力,消耗情感能量的。你还有这份心思,发掘生活中除了消费以外的事情的乐趣,说明你的情感力量,没有枯竭,没有耗干。情由心生,你的心灵还是有力量的呗,还没有变成一个经济动物。关于时间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土豆炖倭瓜:感觉是修心的正确路径,说不上为什么 心似海蓝蓝:嗯嗯,修心,可是个大活儿,不好干呢。走不走这条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吧,自行抉择,还要啥自行车呢?慢慢走,漫漫迷途,终有一归。 土豆炖倭瓜:是的,没有放下一切的勇气,又没有赚大钱摆脱限制的能力,为生存奔波,知道自己欲望多,又实现不了,就像庄子说的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吧 心似海蓝蓝:那是老子说的,他也是干图书管理员,干到退休,才紫气东来,西出函谷关的。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为无为,确实很难做到。道家思想,一般人都做不到,生活实践上会有许多困难,太超越了。我也是若存若亡,受各种欲望牵扯羁绊。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吧。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到庄子的心斋、坐忘。 如何才能让生活从无趣变得有趣呢?心性存养,与情感活化的操作指北 文/心似海蓝蓝 2023.9.9 既然前面说了,心性生情感,情感生兴趣、乐趣、妙趣、意趣、志趣、风趣、情趣,兴乐妙意志风情,七重趣味。有道是一花开七叶,一心生七趣。人养花,花养人,生活的趣味,要依靠我们的自我浇筑,自我教育、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才能玩儿得风生水起了。 辣么,存养心性,活化情感体验能力,就是妙道,也是不二法门了。怎么办,如何做才好呢? 其实,也不难办,甚至是很好办。文化,就是用来存养心性,活化情感体验能力的呗?文了才能化,化了才能解,解了才能变得四通八达,化无趣为有趣,关键就是文了。什么是文呢? 文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文饰,修饰的意思,另一个就是文字、语言的意思了。 好比,我们买了一套房子,不是精品房,不是精装修,不是那种拎包就能入住的现成的豪宅,只是个毛坯房,看起来就很苦涩,很逼仄,很局促了。蛋是,经过一番整理修饰,设计与装潢,它就变得讨喜,变得亲切可人了。人的心性、心灵,也是一座毛坯房,也得经过文饰,它才会变得焕然一新,焕发出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只不过我们的心灵之家,不是用钱买来的,而是天给的,天白白送给你的,而我们这辈子所拥有的所有生命情感体验,都住在这个心灵之家里了。岂能不好好捯饬一下呢? 那,我们用什么来妆点自己的心灵呢? 实际上,就是语言了。心灵是情感之家,语言是心灵之家。这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是存在之家。”我们的心灵是真实存在的,通过情感体验领会了心灵的存在,而心灵就住在我们的语言之中。你的每一次起心动念,其实都是一种语言,我想这样,我想那样,我要这个,不要那个,喜欢你,讨厌你,热爱你,冷漠你,等等等等,无不是一种无声无形,也无影的语言。你想想看,是不是这回事呢?不说出来的语言,沉默的语言,其实也是语言。 言我心,道我情。你的每一种心情,都是语言,如果不是语言,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个啥心情了,无法辨识,无法识别了。文饰与语言,是联动的,连接在一起的。装点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心情,凭借的只能是语言。语言,起到了存养心性,保护心情,活化情感的作用。当然,它也有反作用,消耗心性,破坏心情,僵化情感,甚至是杀死情感的作用。一句话,一个念头,就可以让人如沐春风,也可以让人如坠地狱。想想看,你体会过吗? 譬如,中国人有贴春联的习惯,年年有鱼,五福临门,吉祥如意,上联下联是对仗工整的,还有横批作为点睛之笔,实际上,这就是在滋养人的心性,美化人的心情。如果你自己贴过春联,你就会体验到,那份美丽的心情,美好的祝愿了。你是用自己的生命,参与这个心灵装修过程的。一座豪宅,奢华精美,贴上土了吧唧的廉价的春联,不蛋不美,而且很丑,蛋是,它有灵化人心情的作用。过年了,年是怪兽,把它送走,不好的滚出去,好的请进来,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了。放鞭炮,也是这个道理,很吵,污染环境,蛋是,用鞭炮声把妖怪都吓跑了,人的心灵才得以安静,安宁,安顿。 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汉语,我们每天都在用,每天都在说,每天都在想,可我们未必了解,那就是我们的心灵之家,全部生命情感,都住在里面了。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就浓缩、潜藏在我们的汉语里呢。 中国人讲,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诗以言情,文以化人。都是这个意思。天道,是不说话的,是永恒的沉默,可它把自己隐藏在我们的汉语里了。 下班了,回到家了,爱人说:“辛苦了,亲爱的,我好想你呀,一天没见着了,今天过的好吗?工作辛苦吗?心情如何?饭已欧克,快来咪西。”这里面,全是情意,全是情感,也全是乐趣。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感人至深。万家灯火,有一盏灯是为你亮着的,有一个人,在期盼你的归来,就这,谁不愿意拼命回家呢? 语言,化育了我们的心灵,它能打开心锁,推开那扇玄之又玄的众妙门,让情感喷薄而出,滋润着我们彼此的心灵,养活着我们的生命情感。它可能淡而无味,也可能辛辣刺耳,蛋是,只要它发自真心,我们都会感同身受的。这就是人的心性,人的生命情感体验了。 汉语,是我们的文化沉淀了5000千年,才保存下来的精神遗产,我们都生活在其中,我们的心灵之家,情感之家,都是同一个脉络,同一个根源。无数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兵家,法家,墨家,医家,阴阳家,诸子百家,都生活在同一个语言之家。它已经存在5000年了,谁还没有个心灵之家呢? 现在,孔子,老子,佛陀,苏格拉底,耶稣,尼采和马克思,都住进这个家里了,家和万事兴的时代来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来了。只要汉语还在,生活就在,乐趣就在,心情与性灵就可以活化千秋万古了。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焚心如火,让爱火烧了我。燃烧我心,颂唱真爱劲歌。人不顾身,让痴心去扑火,黄土地里,活我真挚爱的歌。情浓写我诗,让千生千世都知我心,万载千秋也知你心。同享福祸。——词:黄霑;编曲:顾家辉;演唱:叶倩文 |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写道: “无聊真正的来源就是内在的空虚,它促使人永远不停地向外部寻求刺激,努力用某些事物来激活自己的精神和情绪。” 他还说: 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 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而人生最后的结局又是死亡。 |
1、严苛的成长环境+缺乏反抗精神 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不太允许“自我”的表达,在家庭中我们要遵从父母之意,不许忤逆;学校里我们要尊师重道,哪敢乖张;工作中我们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上级指东你不敢往西;新闻媒体里,更是要弘扬社会正能量,阴暗的事物无处遁形。 可所有的压力和情绪不会因为你不提就消失不见,这些所谓的“负能量”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对你造成攻击,让你的思维充满各种禁忌,令你从敢想敢做变得唯唯诺诺。小时候那些形形色色的梦想被逐个打压下来,你开始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变成“行尸走肉”。 这些都是“严厉超我”的来源,它倾向于站在“本我”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对理性的“自我”也带有侵略性。而“本我”、“自我”的压抑正是造成抑郁、焦虑、强迫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
|
2、严厉的超我 神经症患者往往内在都有一个严厉的超我,它时刻提醒患者要谨言慎行、遵守规范,但同时也会造成思维和行为的刻板僵化。 严厉超我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他们通常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未能得到不计回报的爱,比如父母过度要求学习成绩、严格限制玩耍时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诸多禁忌。 他们可能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但生活中他们内向、腼腆、羞于表达自己,甚至时刻受困于焦虑、强迫或抑郁。反倒是在那些自由生长的孩子身上,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富有激情、勇于探索的一面。因为他们的超我是灵活的、富有弹性的。 |
|
3、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 不少家长感觉「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孩子动不动就割腕自伤来要挟家人」「孩子之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想上学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都很敏感、脆弱?」 一些心理专家为了讨好孩子,可能拒绝承认「现在孩子普遍的脆弱性」,但一个临床直观感受就是「孩子或家长来门诊就诊咨询的数量越来越多」。 有这样一种解释「当前社会对孩子的限制程度太高了」。 首先是空间限制:二三十年前,我们小时候会约上三五好友去周边郊外或农田里肆意玩耍,池塘里捞鱼、田野间追逐,或者干脆就在老家旁边的土堆里掏洞玩,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想怎么玩想去哪儿玩没有太多限制。而现在的孩子更多是在建好的公园、商场、游乐场里玩,虽然娱乐设备更专业更安全,但每块场地都有各自的要求,比如不能随意追逐打闹、不能践踏草坪等,活动范围和形式都是受限的。 其次是安全考虑:以前的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去玩耍、去交友,不太担心安全问题,但现在的家长恨不得时时刻刻跟着孩子,生怕他们被伤害、被骗、被拐。孩子们其实没有太多的自我探索和肆意玩耍的空间时间。 最后是时间限制:现在的孩子们虽然不再有物质条件的匮乏,但他们却失去了时间自由,从小学开始就进入到高强度的学习中,作业写到夜里12点甚至1点钟都是家常便饭,周末除了写作业,还有各种补习班。孩子们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他们只能偷偷「刷短视频」「打游戏」。然而很多专家学者没有看到孩子们时间被压榨的情况,反而去指责他们「游戏成瘾」或「短视频成瘾」。 孩子们所受到的「限制」和「约束」越来越多,他们没能通过那些自我探索的途径来确立情绪稳定的边界。很多成年人只是希望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意愿生存而已,但这样的代价就是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 |
|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 |
天赋真的比努力更有用吗? |
很想脱离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办? |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什么表现? |
女生在比较私密的部位纹身,都是什么心理? |
鬼拿活人抓交替是不是一种很自私很缺德的行 |
敢不敢说出你一直不敢说出口的小秘密? |
微信头像会影响第一印象吗? |
你为什么讨厌抖音?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三观不正? |
你做过最阴暗最龌龊的事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