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旅游天地 -> 这波东北的热度可以持续多久? -> 正文阅读 |
|
[旅游天地]这波东北的热度可以持续多久?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这波东北的热度可以持续多久?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旅行 哈尔滨 东北 这波东北的热度可以持续多久? |
看力度咯,昨天看到有人黑哈尔滨酒店的空调漏水。。。。。 不是,哈尔滨晚上零下20度,你开空调? 大部分空调外机零下5或者10度以下就不工作了。。 |
这事的决定权既不在可爱的小土豆,也不在看似可爱的小红书。 而在一南一北两个地方—— 海南。 东北本北。 |
|
网图 你知道,不管你是不是小土豆一枚,也不管你的“产地”在哪儿,冬季旅行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主要有三个思路。 思路1:冬天不是冷么?那我反季节旅行——我找暖和的地方去。 在这个思路下的选择,国内旅行目的地的代表,就是海南。 而国外的旅行目的地,无怪乎就是东南亚的新马泰、以前可以去现在不可以去的缅甸、以前游客不算多现在会越来越多的老挝、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 |
|
网图 思路2:冬天不是冷么?那我顺季节旅行——越冷的地方我越想去,因为不够冷的话,对不起冬天本冬。 在这个思路下的选择,国内旅行目的地的代表,就是东北(当然现在新疆禾木的冬天,也是点式的旅游旺季,按下不表)。 包括去哈尔滨、去雪乡、去查干湖、去漠河…… 而国外的旅行目的地,无怪乎就是去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看蓝冰、去摩尔曼斯克看极光、去日本滑雪等等。 思路3:缺啥补啥。 比如说东北人到了冬天,你让他去看雪、滑冰、玩雪橇?那他可是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他当然想去海南啊。 导致除了游客,在海南从事旅游关联业态的东北人都不少。 比如说广东人到了冬天,你让他去海南穿得少少的喝椰汁?那他也谈不上有啥新鲜感,他当然想裹得像个粽子去东北啊。 不然为啥是“南方的小土豆”,而不是“西北的小土豆”? 不然为啥北方下第一场雪,来自南方尤其是广东、海南的大学生,一个一个都不睡懒觉了,都早早爬起来跑出去嗷嗷大叫? |
|
网图 所以到了冬天的假期或春节,海南是旅游旺季,哈尔滨也是旅游旺季。 这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就构成了彼此分流的竞争关系。 基本不参与分流竞争的,是“缺啥补啥”的那一拨本地游客。 但占大头的游客,是要往北看看东北,往南看看海南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决定权在一南一北两个地方的原因。 海南这些年的旅游评价一直很“感人”,这你是知道的;并且不管全国各地的游客怎么吐槽,人家都是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顽强态度。 东北的雪乡,一度也曾闹出过负面的事情;但东北这一波收获了不少好评。 那么,谁持续做到了“对游客真正的友善”,谁就会在游客分流的竞争关系中占据利好位置。 这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不是一年两年的数据对比,而是长线效应。 或者换个说法—— 海南也好,东北也罢,谁能对标或接近对标山东的淄博,谁就能最终胜出。 以及—— 如果海南继续保持它那“顽强不改”的态度,我建议东北人可以一边努力,一边冲它说谢谢。 当然是谢谢它把游客往你那边推呀! 只要你接得住,真正接得住,小土豆在东北的热度就可以持续。 毕竟这年头想当傻韭菜的小土豆,越来越少了。 |
持续到澎湃新闻和新京报下场,估计快了 |
东北人表示,火多久根本无所谓,本地人大多数吃不到这个红利。 相反物价炒高了之后,普通市民活的更累了,多少个旅游城市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我们东北人只是想要一份全国人民的认同。 我是哈尔滨人,我发一份冬天哈尔滨穷游攻略吧,想来玩的可以看一下。 看到那么多人去哈尔滨旅游,他们都这么有钱吗??www.zhihu.com/question/637491509/answer/3345830272?utm_psn=1725279868227649536 |
|
冬天和夏天的哈尔滨截然不同,夏天超级凉快,而且有完全不一样的风貌。 其实东北三省半都是这样,冬夏反差巨大,像极了东北人,凶是真凶,疼也是真疼人。 |
|
|
这两天已经有几位不同的: 1.压根没有任何生活记录视频; 2.甚至只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不明所以的作品; 3.几乎看不出来多少个人信息。 的抖音号,在发布:“哈尔滨人就给我们住这样的酒店”“800多的酒店空调有味道,环境脏乱差”等等言论,没看见一条在哈尔滨玩的视频。 也是挺奇怪的,那房间我在美团上查不到200。 而最有意思的是,到哪都知道,热度最高的时候附近的有限资源例如宾馆价格是有一定涨价的,但是涨价离谱的别说宾馆了,就68元锅包肉都让本地人给冲关业了。 接下来我相信,等这个热度大家都适应了以后就会有人开始带哈尔滨的节奏了,和去年淄博烧烤吃出刀片一样,淄博的时候他们吃了没有知识的亏,不知道刀片烤过以后会氧化变黑,所以被网民抓包,这次应该不会那么明显了,搞事情就得半真半假的弄。 |
当年淄博时,我还分析了一波。。。 哈尔滨,自家兄弟,不分析,分析个毛。。。。我闭着眼睛说,能持续百年。 火了带带,我们这些老兄弟。查干湖,长白山,内蒙草原,本溪水洞,沈阳夜市啥的。。。。不帮也没事,不装逼就行。 |
这波热度过后 东北人民都要以乞讨为生 离开南大人都得饿死 这么说满意了吗? 至于拿淄博对标哈尔滨的人 就随他们去吧 好事不能都让东北占了吧 急死了!!! |
不知道,我也是在东北的南方人,今年六月来的,一直到现在。我的体验进程很慢,最近下雪更不想出去了。最近哈尔滨旅游南方人爆满,记录几个相关事迹: 1.昨天去买鸟,穿了一身黑,不是网传“小土豆”装扮,说了无数次“一旦售出不退不换”,我就纳闷了,直到结账的时候又强调:“你是学生,要和你家长商量好哦,不退不换的。”我(心中暴雷):“我都大学毕业了…” 老板娘(一脸震惊):啊?真的吗?你看着小小的我还以为你是小孩儿呢。 我:(汗颜)。。。() 出了门,卖鱼的大爷指着我的oversize羽绒服问:你这穿的谁的衣裳啊? 在南方没有被认成过小孩儿,倒是经常遇到流氓。(没有说南方流氓多的意思,不要过度解读谢谢) 2.朋友:你不去看看你的同类们吗? 我(气沉丹田):滚! 3.打车去鸟市的路上,司机:跟你说可逗了,我刚拉了几个南方人,没搓过澡,问我澡堂子是不是都要脱衣服balalalala… 我(尴尬):虽然但是…我也是南方人… 司机(尴尬) ?4.得知哈市文旅局拉出了鄂伦春族和他们鹿(上一次出街是乾隆时期)、索菲亚无人机人造月亮、极地企鹅、切盘冻梨、挖掘机拉人滑雪、东北金渐层咪咪、穿花大棉袄的腹肌帅哥、很会夸人的东北大妈等等。今天还有难得一见的雾凇。 ?朋友:这波可让你赶上了 对于东北人把我认成小孩这种事,在南方还没发生过(谁懂)。 刚好赶上了热度,不过我没有往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太冷了,根本不想到处溜达,游客是真抗冻。 前几天去了花卉大市场、道外花鸟鱼市场、大发花鸟鱼市场等等,没什么游客,本地人也不多,冷冷清清。我常去的地方都没啥人。 挺为哈尔滨感到开心的,毕竟是助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听说的趁机涨价收割外地人,例如十块钱一个冻梨这种事观感很不好。 还有就是惊讶南方来的游客对澡堂子接受度这么高,澡堂都排不上号,当初我在浙江的时候,澡堂子很少,为数不多的大多数时候都没人。 在福建的时候更不用说了,洗浴场所都是单间的,谁也看不见谁。 5.新增:喜欢哈尔滨的理由(其实当初过来也是被朋友安利了这边人文环境所吸引的): 今天去花卉大市场买花,回来去取快递,很多个红陶花盆,有点拿不了,快递大哥说不急的话一会帮我拿到楼下,有点不好意思,说:“那我付点钱吧”。大哥:“不要钱,还付钱,你能付多少钱。”(不是指我没钱的意思哈,很奇怪,写出来字面上好像看不起我一样,但是配上那个语气真不是。)拆完了去扔快递盒,太多了,拿了往下掉,大哥主动帮我一起去扔,扔完我小跑回快递站拿花盆,手机掉了,大哥帮我捡起来:“哎呀,手机!一天天往外掉钱!” 感觉心里暖暖的,不过还是决定叠着自己拿回去了,真的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向门口走去,还没到,想着两手抱着花盆打不开,一个收废品的阿姨看到了就跑过来:“我帮你开妹儿。” 连忙说谢谢姨(不知道称呼对不对,乱称呼),哭死,虽然在东北这种细节我早该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还是和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太不同了。 在市场的时候卖花大姨问我:“那你是更喜欢你们那儿还是东北啊?” 我沉吟了一会:“东北吧,住着舒服,虽然有点吃不惯。” ———————————— 看到了东北很多商家都“夹子”起来了,哈哈。我也想分享,我刚来东北的时候,接触的骑手啊、快递员之类的工作人员,跟我说话真的很大声,以及使用很直接的语气,就是东北本地人都认为正常的,我也知道他们没有恶意。 但是有一次和有点急的跑腿沟通半天一件事,是我和商家的问题,我打算赔钱给他,然后他说了一堆东北话比如“一个点”(即一小时)我根本听不懂。 导致他急了,以为我要不给钱,跟我又说了半天,我说:好啊。他愣了一会,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然后挂了电话,我缓了一会儿,心脏突突的,真吓到了。 因为在我们南方,真的只有已经打算打起来和已经打起来了才会用这个音量讲话。 如果我在家里或者外面用这个音量和语气说话,别人大概率会停下话题说:“你不要对我吼啊,我又没做错什么。” 商家:这哥们说话就那样,人挺好的。 我:我是理解的,但是听着真的很凶。 说实话在南方用这语气能吓哭好几个性格比较软的姑娘。 可能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吧,所以游客过来他们夹了我也能理解。 还有看到一些哈市本地人免费去接南方游客出行,被南方游客拒绝,要是我也不会敢上车。 在南方我生活/旅游过的两个省这样无端好的人最好的情况是黑车司机,上车后高价收费,坏的情况五花八门了,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在外主动搭话的都是陷阱、坏人。 所以这样做的朋友被拒绝的话不要觉得我们对东北有什么有色眼镜,比如我来说,在哪都这样,不针对谁。 冰雪大世界、雪乡啥的我还没去过,等这波过去了我再出去溜达,反正今年在这过。 我很喜欢哈尔滨人文方面的一点就是一些人很实在善良,例如超市的阿姨、卖东西的阿姨等等,她们会在交易都结束后做一些额外的事,站在我的角度。经历过的都懂,在南方我没经历过这么密集的这种热络,觉得很温柔。 从福建到哈尔滨玩,真像一场梦啊。 |
正常人会关心东北有哪些好玩的 但是不会关心来东北旅游的热度会持续多久 你们是不是脱离百姓群体太久了? |
青岛的巧克力大爷跳水和我们的狮子林桥大爷跳水,互相祝福,互相宣传,后来还互相带队去对方跳了。现在海河在冬泳,又是一大帮游客。 看到哈尔滨这样,很欣慰,特别开心,真心希望哈尔滨越来越好。 关于这个热度能热多久,其实真的不好说,大家觉得现在是高峰,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2043年的冬天,一个中年男人从柜子里拿一张老旧的雪板正在擦拭,旁边的女人有点发福了,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还孩子,“快点搞,慢吞吞的,当年生你还不如生一块叉烧!” 孩子问爸爸,今年还去亚布力吗? 爸爸说,是啊,20年前,我跟你妈去了一次尔滨,从此就爱上了那一片雪,还有我条女哦! 旁边的女人怼了他一下,“到了东北也不许喝酒!你那个肝啊!还有我要带崽和女去索菲亚···” 以前觉得冰雪运动好高级,看老友记,瑞秋家每年都要去滑雪,现在看来,咱们也有啊,还能吃烧烤,不必北欧差啊! 我们善意的祝福北方的兄弟们!大家一起喜迎南方游客! 还有那些阴阳怪气的,东北再怎么努力,他们还是能挑出毛病,都属于红眼病,反正来哈尔滨没人拿走你帐篷里的东西,也没有主持人哭哭啼啼的说“动了谁的蛋糕”!自己有问题,就去反省,这个世界是人捧人高,不是踩着别人往上! 东北的老铁们!加油! |
让新京报和南方系新闻爬远一点,就能持续时间长一点 |
多年前, 英语课的外教,一位刚来中国仨月不到的白人老太太, 元旦前后宣布停课一周,坐着火车跑去哈尔滨看冰灯了, 当时还没通动车,老太太坐特快也得十几个小时,都不知她哪来这么大瘾。 更不知中国话都说不了几句的她是怎么踅摸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 比那更早之前,有回冬季坐几站火车去秦皇岛的朋友家参加婚礼,图舒服买的卧铺车厢, 因为有导游提出和我换铺位,发现至少三节卧铺车厢坐的都是直奔哈尔滨的旅游团, 说明那边冬季一直以来游客都不少啊。。。 |
维持到开春呗。 我就不信东北的春天,阴风怒号,尘土漫天,会有人来这旅游…… |
以前不火的时候,东北也没饿死啊,来了欢迎好好招待,走了欢送欢迎再来。黑吉辽蒙哥几个招待一波远方亲戚,不在乎钱不钱的。 |
说实话兄弟们,关于近期南方土豆大军北伐东三省这个事,我觉得真的出乎我预料。 我是一个在东北土生土长的满族孩子,我从没见过东北这样的嘴脸。 以前的中央大街,那就是个步行街,有点小吃小贩。 但自从南方土豆来了之后,好家伙,翻天覆地。 粗犷彪悍的东北汉子,居然也开始了“夹里夹气”。 “公主请上车” “公主请下车” “公主请扫码” 我这辈子顶多在公主岭听过关于公主的字样,这下好了,全补回来了。 鄂伦春族人都能给抓出来,他们不是玩鹿的吗? 我要是没记错,上次给这帮大哥抓出来的还是乾隆。 南方土豆力度真大呀...... 我有个衙门里的哥们,他跟我说这次土豆大军兵力最起码三千万,哪个省的都有。 好家伙,三千万?真没见过这么多人。 冻梨拼盘咱就不说了,这个比较合乎常理。 但是豆腐脑加糖我真受不了,豆花和豆腐脑是一个品种吗? 哈尔滨你来告诉我!是!一!个!品!种!吗! 最近大家一致争论的萨满和出马也开始整活了。 在我老家,吉林松原查干湖一帮老萨满也开始表演了。 这次冬捕查干湖醒湖仪式,惊掉我下巴的萨满舞变成科目三!!! 一群土豆和萨满祭司扭来扭去,真巴图鲁啊...... 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 一群土豆和萨满祭司扭来扭去,真巴图鲁啊...... 还有路边的一些出马仙低价甚至免费给人家批八字。 送福包,灵符,祈福去灾。 这也是唯一的一次衙门不抓这些大仙,甚至可以联合行动的一次。 我家周围的大仙发了个朋友圈,说是文旅局给了他们个牌子。 《萨满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局还计划让东北虎出来接客溜溜。 据说是深夜给这帮“虎犊子”开了会,要注意服务态度。 现在估计在和游客一起擦玻璃。 滋滋滋,果然啊。 汉东著名下棋高手祁厅长那句话说的对, 百兽之王在金钱面前是拗不过的。 百兽之王在金钱和权利面前是什么啊? 工具! 有些小土豆想看月亮,说拍照不好看。 我们尔滨又开始整活了,拿无人机给你安排上。 说想看浪漫的土耳其,松花江上就升起了热气球。 东三省凭身份证优先拒载,南方小土豆来要么免费要么半价。 尔滨啊,你真行啊! 就是松花江不通海,要么是不是辽宁舰你都得试试借一下子? 不光这样,中央大街的人造月亮,带翅膀的飞马,背书包的企鹅。 到处的免费热水,羽绒服,还有站岗的衙役。 你就差把黑龙江里的黑龙,长白山的胡黄请出来了。 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东三省头一回让我们陌生, 就连哄孩子的歌都没有对我们唱过。 就像邻居家的孩子来了,水果饮料小零食。 自己家孩子要点啥就一句滚犊子了。 就连著名评论家麦克阿瑟都曾说过, 只要本地土著不说话,浅色羽绒服一穿,可爱帽一戴,立马享受至高待遇。 但南方的土豆不用担心有人给你抬高物价, 不用你说话,周围的东北人就替你把事解决了。 这也是我唯一一次替老家感到欣慰。 加油东北,玩得开心土豆们。 |
上回这么问是淄博,基本都在等着看笑话。 结果直到天冷到不适合露天吃烧烤才告一段落,还不确定明年开春人家会不会再火一把。 现在又来问哈尔滨乃至东北。这么说吧,开春了肯定热度消退一阵,但是,我去长白山、镜泊湖、呼伦贝尔都是夏天,那会才是最舒服的。 也就是说,只要风口还在,相关政府部门愿意再来一波的话,那完全可以再火一次。 不过嘛,国内大循环,也让其他地方火一火,新疆、甘肃、宁夏什么的。另外今年南方的云南泼水节、长沙旅游也火了,明年让广西、湖北、江西动一动也不错。 |
热度维持多久都无所谓,东北和河南大兄弟一样,早都习惯于被泼脏水了,以后不被黑就行了。 而且之前有答主说了,旅游红利和大部分人不沾边,反而物价涨了一点。 |
过不了多久,一个月顶天了。 东北的服务行业,主打的就是一个人人平等,众所周知,东北服务员有菜量的最终建议权,出租车司机,乃至一切服务行业都比别的地方“横”,“冲”,有啥说啥,丝毫不谄媚自卑,不搞什么跪式服务。 这个有些南方朋友肯定是要适应很长时间,有时候你看东北人说话挺大声,不一定是跟你发火生气,这边人有的就那样。跟谁说话都冲。 但这波宣传的是: 你不用花钱,我还给你伺候好了。 关键词是宠粉,再加上锅包肉事件,我估计再来心态就不一样了。 现在看顾客没啥说的,都是普通人,小红书上都是赞美。 但是我们都知道,南方周刊,新京报这些媒体(主要是他们背后的那些xx)是不会饶过东北的,近十年,那年冬天东北的“负面”新闻。没有他们的身影? 什么烤肠15元,老总雪地打滚,鲟鳇鱼太贵。。 再有大新闻,就是天塌地陷。 之前退票,雪乡已经一波了。 现在什么哈尔滨天价雪糕,天价宾馆,节奏又上来了。这样嫌弃哈尔滨宾馆贵的文案已经一大堆了。 |
|
你能解释一次两次,(想要几十块钱吃野生鲟鳇鱼那件事,哈尔滨人都解释几年了?快十年了。) 但不能解释一辈子, 你能掏一碗粉,不能把肚子全刨开。 你落寞时,还能饶过你一把,你火了,人家还能让你活? |
其实黑龙江做好的旅游季节是盛夏,可以不局限于哈尔滨,可以往极北走走,感受下纯净的空气,凉爽的气候。 |
南方系媒体排队等着黑你呢! 怎么还有东北人会相信南宋人的道德水平? 山东大虾之类八竿子打不着的新闻,都在疯狂暗示东北人干的,结还是'世修降表'地区的北宋人干的,人家就不再提了。 这一次,大概率还是会在宋人地界出问题,然后把话题引导到东北,真没必要搞这种东西 |
猜测一波,明年将会是黑龙江热度的顶峰,然后略有下降趋于稳定。 前提是1、保持消费水平平稳;2、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力度不减。 为什么说这两个前提呢?我之前在很多南方城市工作生活过,发现存在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 1、大多南方城市在旅游消费上是高于东北的。有的地方菜也挺好吃的,就是价格比东北要高出很多。出来旅游无外乎是吃住玩,在价格上来看,东北是比较有优势的;在消费有些降级的趋势下,东北的性价比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只要相关行业商户不作死搞高价,政府监管到位,控制好物价浮动,东北还是能持续吸引很多小康家庭来旅游。 2、冰雪旅游的热度一直都有,只是没有扩散出去。前些年新媒体也不发达,我在江苏工作那阵,不止一个同事问过我:你是黑龙江来的啊?你们那是不是整年都下雪啊?你们那零下二三十度人还能出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人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不太理解,就咨询了多个同事,发现他们的固有印象中,东北是个贫穷落后且野蛮的地方,整年寒冷。问其为何会产生这种印象,答曰大家都这么说。问其去过东北吗?答曰没去过。随着信息流通的加速,以及打击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力度加大,很多事情也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脑补的信息逐步被现实所纠正。 今年哈尔滨已经很热门了,明年在亚冬会举办之前,整个城市将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冰雪运动文化,扩张亚冬会的影响力,在明年达到高潮; 月满则亏,到达顶峰后,逐步会分离出游客群体,没见过大雪为了看看雪的游客,可能几年能来一次;喜爱冰雪的游客,可能频次会高一些;普遍从人口分布上来说,光吃一轮游的游客的热度,估计也能维持好多年,想一直维持这样的热度,可能性不太大,但是肯定比之前的冰雪旅游热度要高得多。 最后欢迎各位做客黑龙江 |
上一次去哈尔滨还是2017年,不过是8月份,出差参加个活动,没机会玩雪,路上人不多。 上一次去冰雪大世界是2022年,不过是长春那个。也很好玩。还去北大壶滑了雪,非常棒。 还有2013年去的长白山,还有更早的2009年去的哈尔滨。 总之,我很喜欢东北。吃的便宜又热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过于关注东北的经济,都说东北经济差、不行了,东北人口外流,说的很多人旅游的时候就想不到东北。经济现状和旅游环境,其实是两码事。当然,雪乡的恶名在外,也影响了很多人对东北旅游的印象。但是论旅游资源,尤其是到了冬天,东三省就一直都很丰富,一个雪乡更代表不了整个东北的旅游环境。 可能,就差一个机遇。 而今年冬天这泼天的富贵,我觉得是有“预谋”的。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在抖音上刷到一些“霍格伍兹魔法学院哈尔滨分院”的视频了。火车站、索菲亚大教堂。拍得挺有感觉,评论区也有很多人想去。那会儿我感觉,冬天的哈尔滨可能会火。 但我没想到会这么火。 而且面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哈尔滨政府和文旅局早就做好准备了,提早宣传,叫大家不要载客不要搞事情,偶尔出了一些纠纷,立马整治。这就给游客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觉得来玩就心里踏实就放心。 接着就是民间力量,展现本地人热情好客的机会来了。免费顺风车、一口一个夹子音、停电了打12345叫人赶紧维修照顾好“小土豆”……说实话啊就算在重庆成都这样的网红城市,游客都没有受到过如此的“礼遇”,一传十十传百,南方人就都知道了。 咱也别说到底接待多少游客算成功。我觉得,元旦3天迎接超过300万游客、收入接近60亿,已经属于相当相当成功了。眼看着寒假和春节即将到来,我估计到2月底,这一轮旅游热,能给哈尔滨带来超过2500万人次的游客。 现在就是两个问题得想办法解决一下。 一个是机票有点贵。1月份上海往返哈尔滨的机票都得2500左右了,到1月底放寒假、2月初春节前的时候,机票铁定更贵。一些在南方上学工作的哈尔滨人都在担心了,到时候能不能买到回家的票。飞去沈阳、长春,然后坐高铁也是一个选择,可架不住游客更多的话,机票也得涨,高铁票也会不好买吧。是不是各个航空公司可以调配一下运力? 第二个是酒店民宿价格水涨船高。酒店就那么多,每天的接待能力是有上限的,游客多了,房价上涨是很正常的情况。这会儿再弄新的酒店也不现实,是不是有可能,比如政府,有多余的比如招待所,稍微改造一下,可以做成多人间的青年旅社;比如当地人,有多余的房子,可以联合携程、飞猪或者马蜂窝这样的平台,做短期的民宿出租;甚至家里够大、有多的客房,也能做成临时的民宿,在客流量大、客房紧缺的时候提供补充。 总之就是,哈尔滨大哥大姐们,继续加油呐!!! |
不说哈尔滨,沈阳跨年中街都挤得跟地铁一样。 沈阳人也会去哈尔并冰雪大世界玩。 这就够了,热度持续多久无所谓,现在冬天去东北玩雪已经是个旅游项目了。 毕竟之前的玩雪项目要么自驾要么成本高,死贵 一个人几千块几天,体验滑雪,冰雪大世界,东北菜,人文(搓澡)建筑,关键还能穷游,这不吸引人吗。 只要别砸招牌,一直是玩雪首选就行了,东北也能吃上旅游城市的饭,之前真是不敢想的。 |
等哈尔滨热度上来了,哈尔滨热度就下降了。 |
火到开春吧 雪化了就没人来了 其实东北的夏天更舒服,可惜大多数人不会夏天来旅游。 |
不好说,现在澎湃新闻恐怕是没什么空,忙着控评呢。 如何看待小慧君老板孙灏羽公司公章、合同被澎湃新闻记者和公司网红偷走,聊天记录被拷贝,真实性如何? |
其实今年(去年)国内旅游是非常典型的网红一窝蜂式的。经常一个热点起了一波风口。 年初的淄博烧烤到年尾的哈尔滨。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一般来讲,如果能火过今年春节就会消停了。比如淄博,虽然也有人去,但是没那么火爆了。 哈尔滨和淄博不同,本来就是旅游城市,真正的问题是大家对东北的一些言论让人不想来是问题,如果能挺过去口碑不蹦,对未来几年的旅游业是有帮助的。 这几年都不咋好,有点人气过个好年挺好的 |
其实吧。东北人就是个好面儿。。。。且来了,不能丢了份。。。。更何况人家是带着诚意铺面而来的呢。。。我们现在全家人,洗澡都不敢去,都在自己家洗。。生怕给人家挤着。。。。 |
哈尔滨这次的热度和淄博有相像之处,全平台引流,炒热度,背后有官方的影子,甚至直接下场点名文旅局。不过作为当地政府,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总比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好得多。尽管成绩出来后负责人往往高升,把这个衙门当成跳板,官方力度能否一直保持就有了悬念,换个人还能不能如此有力就不好说了。这就是为什么协会一类的民间自发组织重要的原因,酒店饭店景点等行业自发组织起来,为本行业的发展制定长远计划,并互相监督维护效果才稳定。都是本行业的人,自己最会为自己打算,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行业内所有人都会受益。全靠官府,民间维护良好环境嗯主动性和自发性不足,就可能像淄博一样的昙花一现。 这是和淄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是这两个城市本身的不同和旅游资源的差距。哈尔滨是省会城市,人口上千万,有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教堂等独一无二的景点,有冰雪大世界这种世界第一的冬季旅游品牌。周边有亚布力等顶级的滑雪场,那一千多米的高山滑雪场不用玩,只是看已经让人震撼。天然的积雪覆盖,冬季特有的雪雾景观,我一个黑龙江人看到也要叹三声。此外还有漠河、五大连池的温泉、镜泊湖、伊春等可玩之处。冬季旅游资源在国内还是无人可比的。沈阳有城市和景点,可是雪小没品牌,长白山有景点,可使离城市远,除了滑雪其他的就差了哈尔滨一层,新疆等滑雪场所也有类似问题。毕竟专程为了滑雪的是少数,多数人体验而已,景点多并靠近城市更重要。多说一句张家口,人造雪,因为靠近首都得了冬奥资格,有政治资源加持,想要个双奥之城的名声,好事都要占。一众冰雪资源好得多的城市就只能靠边站了。别说是因为北京有钱,奥运这种东西是全民花钱,国家拨款,平民子弟和官二代比不了啊。 哈尔滨的冰雪旅游的问题是季节性太强,冰雪大世界要等松花江冻住才能取冰建造,规模越大建造时间越长,就影响了有限的旅游黄金时间。于是只能加班加点日夜赶工,一个月内建成。使用三个月最多,然后就是濒危建筑了,在漂亮,也要化作一汪水。要是始终零下,那真可以建一座辉煌的冰城了。 因为每年只有三个月的旅游季节,就导致当地旅行社宾馆等只能用这三个月的利润,来覆盖全年的成本。结果就导致商家旺季大涨价,一锤子买卖的情况。九个月没什么生意,三个月时间当然要多赚点。这就需要旅游市场的监管要到位,处理要及时,一旦出现舆情要及时给出合适的处理方案,让人们满意。即便如此,如此大的旅游规模,也难免有人被宰,有人宰人。要永久的解决这种问题,一要衙门工作到位,不越权,也不缺位。也要有有力的行业协会组织,互相监督,自我清理。败坏了名声,受害的是所有从业者。而现在的问题是衙门目前为止不错,明年不好说,行业协会嘛,跟没有一样。 其实这也不是哈尔滨一个城市的问题,全国都一样。而和哈尔滨类似的季节性旅游景区或者城市,也都会发生宰客等行为,因为面临的问题都一样。季节性太强,几个月或者半年时间,就要赚出全年的钱来,其他时间只是不亏或者少亏而已,例如青岛,每年只有半年是旅游季节。这一点全年皆是旅游季节的景区要好很多,因为成本均摊,全年价格差不多,人员也稳定,服务就稳定,涨价就不会那么扎眼,如黄山。其实即便是这种四季都可玩的城市,搞不好的也是大多数。例如海南,还有北京西安云南之类,实在谈不上多么规范,西安的假兵马俑还在吧? 其实吧,不管衙门怎么努力,舆论怎么宣传,想杜绝让人旅游踩坑的那些问题都很难,全国都一样,因为有更深层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不解决,有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轻重不同,方式不同而已。 给你举个例子说明这种情况。黑龙江的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最是肥沃富饶,一斤土七两油,插根筷子长成树。加上一年只种一季,昼夜温差大,生长时间长,所以东北的农作物品质都很好,例如五常大米。可最近几十年,黑土地在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流失,土质劣化板结。因为土地多是承包制,有时限,政策也有不稳定因素,你不知道明年这地还是不是你的。换了你会怎么办?按经济人原则,人们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那就是拼命施化肥,绝不会休耕让土地休息,更不会费力费钱的养护土地。在我承包时间内,把土地费力榨干,赚最多的钱才是唯一选择,这不是人性的堕落,而是人性的选择,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又不是我的地,我干嘛那么爱护哪?这就是公地悲剧。 换成旅游业也一样,例如前几年被喷出阑尾的雪乡。雪乡的原住民也只拥有房子的使用权,而不是永久产权。他们又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了外来的租户,这些租户用来装修、改作民宿,协议期一般十年,十年之后,这房子就可能收回,或者转租别人。如果你是租户会怎么做?租来的房子,只有十年使用权,还要装修,一年只能做三个月生意,不管你服务多好,你眼前的游客都不会再来第二次,即便雪乡名声越来越好,过几年这生意就不是你的了!这是博弈论里典型的单次博弈,俗话说的一锤子买卖。这时候真要靠老板的道德水准和衙门的管控力度了,因为人的主观善意已经没有了,丧失自驱力,没有想把口碑做好的意愿,可却有赚快钱的心理,换了是你也难吧?道德靠得住,还要法律制度和规章干什么? 这种情况不止雪乡,其实存在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只是网络的特征也是马太效应,人们的刻板印象和成见无限的放大了雪乡的情况。高铁和机场吃的贵价劣质盒饭你怎么说?上海有行业会议,如家和七天就能涨到一千多知道吗?所以对于这种基于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安全感而必然出现的单次博弈,人们必然选择杀鸡取卵,此时只能通过严格且廉洁的法律规章来制止,而你知道的,这很难。没了人的内在主动性和自驱力,主动去维护手中产业名声的动力,靠外来压力很难,自动自发才能长远,持久。 有恒产者有恒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现代社会保护私有产权的根本原因。有法律的保护,知道没人能一拍脑袋就封了你,查办你,吞了你,没收了你,把你当成代价牺牲掉,又或者转租他人,撕毁合同。这样人才能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有信心。知道法律会保护我,我的就是我的,可以传给子孙后代或者你想给的人。信心和安全感比黄金更宝贵。 有了信心和安全感,人们才敢与投入,才会投资未来,才会全力的打造品牌,维护口碑,才会去发明创造,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成果谁都抢不走。这样的他,才会把客户视为上帝,否则看客户只是待宰的肥羊而已。 所以哈尔滨的旅游我觉得能接住,毕竟自身条件好,优势在那里,可能好到什么程度,能好多久,我没信心。 |
一直持续 但是,巅峰状态,不会很久 哈尔滨是旅游城市,夏季和冬季是哈尔滨旅游的旺季,所以,即使没有这回热量 哈尔滨也一样不错的,只不过,哈尔滨这次火了 所以,影响不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旅游天地 最新文章 |
你发现过哪些有趣的文物呢? |
有哪些火车迷才懂的梗? |
你在香港第几年了,后悔过吗? |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起来七日游? |
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
感觉大连已经没有往昔的风采了,大家认为大 |
泰国人眼中,中国人是什么形象? |
为什么被公认美食荒漠的两大城市是京杭大运 |
如何看待女生在青岛栈桥帮游客拍照,遭同行 |
为啥最近火遍全网的“南方小土豆”基本都是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