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旅游天地 -> 为什么郊区实际上并不属于北京? -> 正文阅读

[旅游天地]为什么郊区实际上并不属于北京?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近郊:海淀、朝阳、丰台,远郊:通州、顺义、大兴),究竟属不属于文化上的北京呢?有很多人说顺天府和京兆地方,可是顺天府的范围包括河北唐山(玉田、丰润、…
18年的时候我到怀柔乡下去玩,中午找了个农家小院吃饭,接待我们的阿姨很热情。
吃完饭我找话题聊天:“阿姨,咱们这儿离城区有多远啊?”
她说:“刚好十里地。”
我听了很惊讶,说:“这么近吗?我来的时候开车可走了将近俩小时!”
她说:“你说北京啊,我以为你问的是怀柔县呢……”
房山人,直到我上了小学二年级,有次跟我妈说“我想去北京玩”,给我妈说烦了,她告诉我“这就是北京”我才知道我也是北京人
每座城市,其实都有三个文化圈:城市平民文化圈,郊区平民文化圈,和精英文化圈。
北京这个城市,作为首都,全国精英聚集于此,精英文化圈无比强大,以至于让很多没来过北京的人混淆了北京的精英文化圈和“老北京文化”,统一说成北京文化。
北京的精英文化圈和“老北京文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现在一般说的“老北京文化”,指的是北京的城市平民文化圈,是胡同里四合院石榴树下坐马扎的那些人习惯的生活。
这是独属于北京城市平民的生活。精英和郊区人民都没有这种经历,也不存在这种文化。
所以当你从狭义的“老北京”角度去讨论,确实,郊区不属于北京。
但精英(高学历进京人才,大企业打工人,老板,官员)一样不属于北京。
北京的情况特殊。
北京的精英层很少有北京土著(比例小),无论是城里的还是郊区的。
所以北京的精英文化圈,城市平民文化圈,郊区平民文化圈,三者完全割裂。
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精英也是本土成长起来的,自然也会带着成长的印记,更贴近于城市平民文化圈或郊区平民文化圈。
所以虽然各个城市的精英都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但别的城市总体还是能分成城里和郊区两个文化圈,然后两者在精英层面重叠,最终统一成一个文化整体。
(比如我老婆,家里是南方某城郊土著,在城里的中学读书,有钱后在市中心有几套房,虽然内心还认为自己是郊区人和城里人不一样,但她的朋友很多都是城里的有钱人)
而北京,因为完全割裂,三者几乎没有交集。
话语权强大的精英层发展出北京的精英文化(大院文化,体制内文化,互联网文化,学术机构文化,北漂文化)。
比较有特点的城市平民提前发展出了市井老北京文化(胡同,相声,文玩,老北京小吃)。
而相对没有话语权又没有特点的郊区人民,和全国各个城市的郊区差不多,没有发展出特色文化。
自然就被某些人忽略并说成不属于北京了。
我们村在海淀山后,就是颐和园西面的百望山以北。
我爷爷小时候去城里学徒,要走到西直门城楼才算到北京。
我爸爸十几岁被城里招工农转非,要坐公交到海淀镇一带算进北京。
我小时就更进一步,我认为坐公交过了西北旺基本上算快进城了上北京了。
我孩子就更不一样了,他认为我们村就在北京里。村里有安置房、楼下地铁站、9年制一贯制学校、在建三甲医院、在建大悦城、在建故宫北院、商品房均价8万以上。
远郊区默认开除北京籍。
我们去北京一般说进城。
我老家涿州,往北走一里地就是北京市,我们村里养老金一月55,那边五百多。
北京郊区再怎么“不算北京”它也是北京,起码比周围那一圈河北强多了。
不妨沿着地铁昌平线做个调查。比如说,你在昌平站,你走到站台上,问车站的服务人员,去北京是在哪个方向。我估计他会给你指西土城方向。到了沙河的站台上,你再问去北京是哪个方向,服务人员照样往西土城那边指。这就说明,这些地方并没有对北京中心城区的文化认同。
但你到了朱辛庄那一带,你再问去北京是哪个方向,估计大多数人会先反问你,这里难道就不是北京吗?这就说明,到了回龙观一带,和北京中心城区的文化隔阂就不大了。等你到了六道口,再问去北京是哪个方向。估计人家都得一脸懵。
我同事Chris给我讲的:
某哥们家住燕郊,有一天在三里屯约了个姑娘。
车一开上通燕高速没灯的路段,姑娘就哭了,说,哥,我把钱都给你,你千万别杀我。
哥们后来说,一定要好好努力,在市区买套房。
我在延庆买过一套房,一百来万。均价和我的老家,三四线城市差不多。
卖主是老两口,谈价钱的时候我们也聊聊天。他们说,这套房是他们给孩子准备的婚房,装修得很用心,但孩子不回来住了,就卖了。
除了这套房,他们在延庆还有三套房(冬奥+修京张高铁拆迁),除了自住一套,两套也打算卖了,凑齐的钱,准备给孩子在“城里”(也就是北京市内)买一套房,不知够不够,另外,那两套是回迁房,也不太好卖。
我觉得他们不像北京人,倒像我老家那样的三四线城市人,那些北漂们南漂们的父母。
有一套儿女不再回来住的房子。
有一个需要努力为儿女在大城市买房子心愿。
谢邀,北京远郊平谷人一枚,郊区肯定是算北京,户口本上北京俩字写的清楚的很。
但是过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北京远郊像平谷、延庆、怀柔这种其实更像是一个四五线小城,如果是在本地工作,挤地铁堵车上班完全不存在的,开个车20分钟之内全城都没问题。
房子便宜的城区一万五六也不是没有,租个房一个月两千多点就能租到不错的三居。相比于北京城区动辄六七万的房价,七八千的租房价友好太多了。
不过相对的就是就业岗位少,除了国企、体制、公务员,基本没有什么私企岗位,医疗条件也很一般,庙修的不错就是没啥好和尚。升学机会相比市里差距极大,海淀平均一本率65%,平谷8%,整个区一共就三个高中,有一个高中烂的不成样子,一届毕业生一个一本都没有,最好的是俩二本,当然,现在也都算本科了,不分什么一本二本了。
这两年因为国家政策,环境治理的非常好,河道都清理了,修了很多公园,空气没的说。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错,但是也并不是很齐全,肯德基麦当劳这种肯定早早就有了,但是像达美乐披萨,星巴克,便利蜂这种品牌都是前三四年才刚刚有的,711这种北京城区遍地都是的店平谷目前还没有。毕竟整个平谷区也就三四十万人口,隔壁顺义数字前面得加个一,人口决定城市的繁华程度。
如果你喜欢一种平淡安稳的小城生活,又想要一个北京户口,又有能考上编制的实力,家庭还能提供点支持那是再好不过,北京远郊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3.5.6
看的人还挺多,更新一波,感谢大家的支持。
平谷商场:
最近平谷要修个万达广场,地铁也在稳步推进,不过不是从西边的顺义直接接过来,而是从通州到河北绕一圈过来。
平谷之前正经的商场只有俩,一个是我小时候就在的国泰百货,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不是太出名,而且是那种比较老式的百货商场,ps:在我眼里老式和新式的区别就是新式的楼中间是上下贯通的,中间类似天井,旧式的没有,新式的一般都带乐吧ktv还有电影院,旧式的没有。而且里面各个店家的服务员岁数都比较大,操着一口平谷口音向你推销比较热情,现在进去也能想到小时候在里面逛的情景,感觉比较亲切。
除了国泰之外,还有一个华联商场,大概一几年建的,这个待在北京的应该听说的比较多,属于是新式的连锁商场。国泰离区政府不远,华联则是在城西,整个平谷城目前是在往西发展,华联附近修了不少新的住宅区,周围还有一个稍小的奥特莱斯以及最近半年刚搞出来的钨丝邦(一个从小工厂翻新的创新创业办公楼,规模不大),商业中心说起来太过勉强,但是应该算是平谷正儿八经的第一个商业区,地铁也会修在这附近。
ps:从国泰到城最东(很老的老城区)大概就十分钟,华联基本就是城最西了。华联到国泰也就是十分钟。
城东到城西,二十分钟足矣,这就是平谷城。
2023.5.21
我又来更新啦,附一张目前正在修建的北京22号地铁线(平谷线)的图。


说是平谷线,其实也只是到平谷城的最西边,从通州到河北绕一圈过去。
2023.5.23
有人私信我对平谷的几个大的公园比较感兴趣。
平谷西面,北面,南面各有一个大公园,西面和南面的大公园是依河而建,平谷西面有一条洳河,南面有一条泃河。


西面的大公园建的比较早,大概是在我小学的时候。刚开始的规模也不算大,后续随着河道治理扩大了规模,和平谷区新建的体育中心连成了一片。


位置大概就是在这附近,和体育中心是连着的。


体育中心图
南面的大公园叫琴湖公园,规模比较大,从我中学起就开始建了,一直到这两年才基本建设完,一直在扩建。










风景还是很美的,目前好像改名了,叫平谷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了。
北面的大公园是最后修建的,建成也有几年了。








寒假有个保留活动,去密云住几天,滑雪
接待我们的大叔一直不认为密云和北京除了110开头的身份证号以外有什么联系,在他们的认知里,密云有高铁站,有饭店,还有万象汇广场,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密云就是密云,北京就是北京
题外话,我们驱车到密云要过收费站,要2h+的时间,无论密云在人们心里的观念如何,密云确实在郊区都算是边缘了
密云和城区唯一的联系有可能就是那辆980能直通东直门了
多年前刚上大学的我
一脸蒙圈地第一次打开宿舍大门,看见其他床位的人都来了,因为都是初识,所以都在默默地整理自己的床,谁也没说话。
只有我对面床的小哥
是一家子家长跟那帮着铺床,得有四五个人吧。其中一个半老徐娘的大婶子见我进来没有走的意思,冷不丁地冲我来了一句:“你哪儿的呀?” 印象里我抬头和鼻孔对视了一眼
“北京的。” 我如实回答
“北京(二声)哪的呀?” 继续追问
我心想…北京还分哪的?问哪个区的吧可能……
“宣…宣武的?” 我继续如实回答,有点不确定她问的是不是这个。
大嫂子竟然瞪了我一眼,一家子都不怎么理我了。
“那您家从哪来呀?” 本着礼貌和客气,我也回问舍友
“-……” 小哥刚张嘴想回答,直接被大婶子打断道 “ 北京的!北京的!” “城里儿的!” 可能怕我也追问北京哪的,大婶子主动抢答了。
随后都是沉默
之后大家渐渐熟络,才发现一宿舍人都来自天南地北,我对面床这位北京城里的小伙,人很好相处,天天嚷嚷着 “家走,找媳(xǐ)妇儿去”
他的家走,是去保定接上喜妇儿回香河。
延庆的,疫情的时候我妈他们学校规定,去北京要和学校报备.........
前天(18号)去北京,在潘家园,一个大爷和别人侃侃而谈,“我就在这儿住,八几年的时候(指着潘家园桥)这里都是庄稼地呢,去一趟北京骑自行车得半小时,现在有地铁了,一会儿就到了!”
听完我震惊了,这里应该是北京不能再北京的地方了,这位大爷还不拿这里算北京呢,估计他心目中的北京就是二环老城里吧。
我当年初到西安上学的时候,每每打车回学校,我说去“长安区XX”,司机总会说“哦,去长安县”。而至今在北京,也依然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人,习惯把“通州”叫做“通县”,至于延庆、密云之类的地方,那就更是“县”了。
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的习惯所致,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人家说的也并没有错。比如,提到西安美食和著名景点,大多数人都会说羊肉泡馍、肉夹馍、大雁塔、小雁塔等等。但从我上大学开始到离开西安,在整个长安区其实都见不到多少家泡馍馆,大多数人要吃“正宗”的泡馍还是要“进城”。而如果你去看一些美食视频或者旅游视频的话,也会发现这些人所去的探店地点,几乎都位于主城区内,甚至都没超出过唐长安城的覆盖范围。
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是自小就生活在市区里的话,从小到大一定很熟悉“城里”这个词。比如我小时候在乡镇生活,想到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书,我们就会说“我要去城里买本书”。再比如我们想说某个东西好,就是“城里人都在买这个”。
这些例子都说明,即便是生活在同一个市甚至是同一个县里,大家依然会有“城里”与“城外”之别。这其实倒是很符合古代的叫法——按照周朝的传统,住在城里的被叫做“国人”,住在城外的则被叫做“野人”。照这个标准,其实郊区——尤其是郊区的乡镇和农村生活的人,都应该被叫做“野人”,这与“国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
而如果单从文化角度来讲,其实城市才是文化的发源地。如前所述,今天人们提起“老西安”、“老北京”所能想象到的各种美食、建筑、风俗等等,绝大多数都是主城区内的“市民”的专享。这里面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主城区内的人相对密集,且形成了各行业的专业分工,人们之间的密切交流和生产力的保障,是文化诞生的物质基础——比如羊肉泡馍,只可能是城市专属,因为农民一年到头可能都吃不了几口肉;
其次,城市里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场所,以及教育、文化等专业机构,这是城市市民构建精神认同的另一重保障;
第三,城市一般是地区经济、政治的中心,各种潮流的东西也都是从城市向四周扩散,这让城市在区域中有天然的向心力。
这样所导致的问题是,尽管在行政区划上,“北京”、“西安”的概念很大,但实际上北京、西安也有“野人”与“国人”之分。大多数情况下,“野人”在心理上与“国人”依然有距离,因为这两个群体的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等完全不一样,而且我们今天意义上我们所讲的各种“城市文化”本质上也是这个城市的市民文化。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决定了这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对贫瘠,也难以具备独立“生产”文化的能力,只能是附从周边的城市。
而至今仍然在很多地方流行的“进城”、“城里”的说法,以及主城区内的人习惯将周边已经设区的县称为“XX县”的叫法,也是这种心理区隔的一种外显化。无论在行政区划层面怎么强调郊区县与城市的隶属关系,但主城区与郊区、农村在生活与文化上的区隔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XX不属于XX”也主要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讲的。
曾经面试过一个姑娘,想问她的通勤距离远不远,就问她"你住在哪边?",答曰:"北京西北角",我问"是住海淀吗,还是昌平、延庆?",答曰:“平安里”
现在都说北京城北京城的,还有个顺口溜是“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但是小时候的我并没听过这句话,我对北京城的概念就是穿梭在我家和姥姥家的路。一进一出就是北京城。
我小时候到成年时一直住在菜市口周边,怎么说也是二环里了。我姥姥家住杜家坎那边,五环开外(当然我小时候还没有五环的存在)。
小时候去姥姥家有两条路线:
第一条先坐车到广安门或者走着到广安门,然后坐917其中的一趟支线(要在杜家坎有站,具体到那个支线终点站在那里我忘了,我记得一共就两条),然后从杜家坎下车,坐个三蹦子或者打黑车,要不然坐小公共。即使这条路线很快,也要一个小时起步。
第二条路线就是在菜市口坐715(现在是133,但是菜市口没站了)然后一路走走停停到杜家坎,然后重复上述的路线。这条路运气不好的话需要两个多小时。
一般来说我和我爸妈回去,都坐第二条线路,因为便宜。917实在太贵了,那会儿北京9字头的公交车和其他公交车完全不是一个价位。坐917除非节假日会堵车,或者着急出城或进城,否则很少去选择。
每次回姥姥家叫出城,回菜市口就是进城。我还记得每次姥爷在门口等我,周边邻居看见我都跟我姥爷说:“老宋,你外孙子从城里回来了!”那会儿我觉得从城里回来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儿。
小时候,一个月不见得回去一次,基本上放假才会回去,因为实在太远了。我每次都很期待去姥姥家,因为能坐很久的车,感觉和学校春游秋游一样。那也是童年能够到北京的边界。
菜市口那边是熟知的北京,拥挤狭小的胡同气息,烂漫胡同,七井胡同,西庄胡同,法源寺,南橫街一条条现在也不是很有名的胡同成了我的日常。
而我小时候,我姥姥家还种地呢,我还记得有一次给地里浇大粪施肥给我熏得够呛。
但院子里种的一棵香椿树,两颗枣树都是我每次回去亲自撒尿施肥的,每年春天的香椿和秋天的大枣是真好吃,黄色的拉布拉多和白色的狼狗都是我欺负的对象,每次回去都要揪着白狼的尾巴玩儿半天,它也乐此不疲的围着我。
从我小时候的认知里,好像我家和我姥姥家是两个世界。
每次在姥姥家,五六点起床是日常。天一亮大家就都要起床了。暑假打开窗户树叶的味道,绿色的味道,以及湿漉漉的空气;寒假空气中柴火的味道,都是在胡同中闻不到的。
我记得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还是在我姥姥家。姥姥家过一条马路就是一个文化站,里面还有个幼儿园。有一次大人说文化站晚上要放电影,晚上去看。那是我第一次看大屏幕上的电影,也是我记忆中不多的“露天电影院”,什么片子我想不起来了,但是那种凑在一起的感觉很奇妙,是之后在电影院从来未曾再得到的。
小时候在我姥姥家吃饭,我记得我姥姥是从来不上桌,总是最后在旁边吃,每次都喊我姥姥去主桌或者桌子上吃饭,我姥姥从来不去。如果人多了,要摆两张桌子了,那就是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说白了就是家里男的一桌,我们这些小孩以及女的坐一桌。不过现在我们一家子再一起的时候,我姥姥早就习惯上桌吃饭了。
还有就是到村里红白喜事的时候,也是我在城里没见过的。姥姥家那片田地还在的时候,中间有一条很小很小的小溪,我就在里面见过蝌蚪,从来没见过鱼。有一次白天看见几个人扛着纸扎的人,马还有轿子,在小溪旁边烧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纸人”
我记得我第一次真正参加这种葬礼的时候我已经马上小学毕业了。姥姥家那条马路靠近车站的一户人家死了人,吹鼓手,唱歌的,哭丧的在门口唱了一宿,大家都去围观,还有人点歌,我当时觉得葬礼也没那么可怕,而且好像电视剧《马大帅》里,马大帅哭丧的那段情节。
还有一次参加婚礼,我在棚子里面连着吃了三天,就是很简易的大棚,吃一样的菜,到最后我都吃不下了,可还是必须要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田地没了,院子没了,没有秋天的枣和春天的香椿了。拉布拉多和白狼都死了。
每次开车在穿梭城里城外的时候,好像一脚油门,不到二十公里的路程,晚上半个小时就能开到了。14号线也通到了门口,各种距离都在时间上缩短了,各种环境都变了。但是我姥姥姥爷还是没做过几次地铁,一个月还是进不了一次城。
我今天就在想,你说变了吗?变了,不用五六点起床了,闻不到寒假和暑假的味道了,那个文化站早就变成了一个大幼儿园,我也进不去了。
你说没变吗?也没变。好像生活习惯还是有一些不同,并不是吃喝拉撒,是那种不易察觉的习惯。
要说杜家坎是北京吗?我的回答肯定是北京。但是要说郊区是北京城吗?那必然不是,这种差异不是简单缩短时间能改变的,也不是短短二十多年才能改变的。
(这是我情感上的回答,从城市规划方面我也有想过这个问题,有人看再写吧,变充电边打字手都麻了…)
谢邀。我朋友曾经去过门头沟与河北怀来交界处的幽州大峡谷,在京冀省界处拍下了这样两张图片:




可以很明显看出,这段路在北京境内的路面质量要远好于在河北境内。除此之外,他去涞源白石山时还走过108国道,从北京最西端的房山鱼斗泉村(距离市中心130公里)出京后路面质量明显变差。
幽州大峡谷和鱼斗泉村都位于山区,我再说个平原地区的例子。我每次坐805快回廊坊,公交车在北京境内行驶时没有丝毫颠簸,路面也还平整;但一过了小甸屯进入廊坊开发区,路面马上变得凹凸不平、破烂不堪,公交车开始剧烈颠簸。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不管是市区还是远郊区,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只要属于北京,北京市就绝不会撒手不管,但不属于北京的地方离得再近也“爱莫能助”。除此之外,只要位于北京境内,再偏远的地方也能享受到北京的好政策,只要有人居住的村就给通公交;而河北离北京再近的地方,享受的也是河北的政策,即使是有人居住的村也不一定有公交。
另外,有机会的可以从大北窑坐976路到终点站“盛林苑公交场站”下车,附近有一个李堡村(隶属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与西华营村(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仅仅隔了一条小河:


但正是这一条小河却完全分割出了“两个世界”——李堡村可以享受北京的政策且距离976路公交站很近,而西华营村则只能享受河北的政策且没有公交。
不难看出,李堡村离廊坊城区比北京城区还要近得多:


既然北京边界地带都能享受到北京的相关福利,北京郊区毫无疑问算北京。
小时候住月坛,西二环外,奶奶家在闹市口,西二环里。那时候周末去奶奶家,家长有时候还习惯说上北京或者进城。
在那不久之前,月坛还是一大片庄稼地,北京动物园还叫西郊动物园。
90年代第一次去朝阳,朝外大街是土路,满大街马粪蛋,朝阳门桥头有耍猴的,有顶幡儿的,特别热闹。
听我姥姥家人说,以前从东直门到酒仙桥,中间就是一大片荒林,酒仙桥因为是电子基地,比城里相对繁华一些,灯火辉煌。有一次家里人在城里玩的晚了,没赶上末班车,想走着回酒仙桥,穿林子的时候吓哭了。正赶上部队的车路过,给带回去了。
看大家说的都是密云怀柔延庆,我来说个近的。
我刚毕业那阵在上地五街,房子师哥帮租在了回龙观二拨子新村。
每天早上在巷子口等114的时候就有一堆银建的中巴车,司机摇下车窗喊:
“北京的有没有,有没有去北京的”
随着北京副中心确定在通州区,“大北京”梦回1952年的北京(见图),即“大北京“包括北京市和通州市,以下七个区为北京市:
110101(东城区),110102(西城区),110105(朝阳区),110106(丰台区),110107(石景山区),110108(海淀区),110109(门头沟区)
即城六区+门头沟区,加入门头沟区原因是,一是避免北京市被通州市全包围,对外闭塞不通;二是门头沟人口最少,不影响减量发展的总体方针;三是门头沟区去通州市最不顺路,在通州市的正对面,需穿北京市。四是门头沟区设区时间够早,早在1958年就设区了,在各郊县中绝对老资历。
~~~~~~~~~~~~~~~~~~~
通州市,含亦庄,大兴,顺义,北三县,昌平,房山,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通州市以东六环为起点,通过六环和高速可快速到达各区,实施有效管理。




北京市可以分为城六区+郊区(郊区就是门头沟区),类似东京和东京都的组合。(下图),东京一般指的就是东京23区。


现在回答一下,现在北京是各郊区属不属于北京,官方上名义上属于。实际各区均是北京周边的小城市,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圈配套圈。而北京城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如下图,北京三圈层(仅指地段上,并不是第一圈层的任何地方均强于全部第二圈层)。第一圈层为东华门街道和西长安街街道,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的权利中心。第二圈层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国家文化中心,国家的金融中心,北京的医疗中心。第三圈层为海淀区(不含海淀山后),朝阳区(不含首都机场街道),丰台区(不含丰台河西)和石景山区,国家的对外交往中心,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经济中心。


以上↑ 修改于2023年07月14日,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
以下↓更新于2023年08月12日。魏蜀吴的绰号体现了三大片区的综合实力,左辅京师体现了副中心的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北京75%的GDP集中在“魏蜀吴”(见下表),几乎90%以上的优质医疗资源和95%以上的优质中小学教育集中在“魏蜀吴”。因此,立足于建国百年(2049年),以副中心为核心,新造一个城市中心,迫在眉睫。副中心于北京,就像浦东于上海。
注:门头沟新城的2022年GDP数据为人口占比核算的,实际可能会更高一点,除此之外其他数据均来自官方公开数据。




我知道问题的意思,是说人们的观念上郊区算不算北京,这得看谁的观念,如果是一直住在二环里的北京土著,郊区确实不算城里,这里要注意,土著不分北京不北京,分的是城里城外。
城就是城墙,虽然拆了但意识里的城还在,我小时候姥姥跟我几个表哥说别去城外边,再丢了。
其实那时候早没城墙了,我妈上学时义务劳动就干过拆城墙的活。
现在讨论郊区算不算北京的,其实主要不是土著,因为北京土著已经没有话语权了,现在谈论北京的主要是这几十年来的新北京人,他们有话语权,是舆论主流。
他们试图恢复所谓的北京传统,但看不上北京土著,所以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新的传统。
我一直说北京是移民城市,谁也别想真正占有这座城市,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延庆区村民强答一波,延庆的气候和社会风貌跟隔壁的河北怀来县明显更接近,都是罗马正统——察哈尔张家口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风大,日晒强,早晚温差大,适合种植水果。
我们这些村民平时别说去北京市区了,连县城都懒得去,从我们镇上开车到县城就要20分钟,进了县城还容易堵车,摄像头抓拍比北京市区还严。周末因为有很多游客,堵车堵得厉害,出门都费劲,只能早上或者晚上出门。
环境是真没得说,八达岭长城景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野鸭湖湿地公园、石侠关长城、龙庆峡、妫河森林公园、园博会公园、奥运滑雪场,这里面任一景点都得花一天的时间来游玩。
我给大家列一下北京市域内的几个城市:
一线城市:北京市(四环内)(包括一些发达的五环地区)
四线城市:通州市、顺义市、大兴市
五线城市:昌平市、房山市、门头沟市、怀柔市、密云市、延庆市、平谷市
因为我们郊区去北京四环,都说
“去北京”、“进城”
“上哪儿玩儿去呀”→“上北京玩儿去”
就感觉我们更像北京(以前是二环内现在是四环内)外的一个小城市。
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给大家讲一下,以郊区的角度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我发现好多的朋友一直在纠结什么四环五环的事儿,因为南北城发展也不太均匀,还有许多四环五环外发展很好的地区,你像四环外的学院路,望京,五环外的清河北苑,包括石景山地区,说是四环内就大概这个意思。
还有许多在评论区搞地域歧视的,大家来到北京都是朋友,那种骂WD的之类的话一律举报。
因为知乎都是年轻人
1990年之内 国内的城乡二元制不单是城市和农村
城市内部建成区和郊县都有明显的区分
市区市民的招工 就学 医疗报销 各种补贴待遇比郊县强一个等级
1990年代改开后 城乡分离松绑
举个例子 当时上海有钱搞建设了 市区动迁
市民强烈反对 因为怕动迁去了郊县 福利待遇下降了
所以当时的办法是把郊县靠近市区的部分 划入市区
比如上海普陀的桃浦原来就是嘉定县的 现闸北杨浦的边界区域都是原来宝山的
这个问题从2000年后大城市全部撤县升区 全境一体化才解决。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旅游天地 最新文章
你发现过哪些有趣的文物呢?
有哪些火车迷才懂的梗?
你在香港第几年了,后悔过吗?
中国有多少城市能撑起来七日游?
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感觉大连已经没有往昔的风采了,大家认为大
有什么事是外国人来了中国之后才知道的?
二三百元一晚的酒店和七八百一晚的酒店区别
有哪些拍照特出片的旅行地?
有什么你出了国才知道的事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4-01-11 22:16:33  更:2024-01-11 22:53:3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