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旅游天地 -> 真实的甘肃到底是怎样的? -> 正文阅读 |
|
[旅游天地]真实的甘肃到底是怎样的?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真实的甘肃到底是怎样的?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生活 旅行 中国西北地区 甘肃 真实的甘肃到底是怎样的? |
作为一个广州土著,老婆说我是她唯一一个带回老家的人,她的老家在哪里呢?第一次坐火车用了37个小时,然后在兰州转2个小时客运到县城上,在从县城打车1个小时去到村里 今年又又又回去了,老婆感叹到10年咯,嗯,大的都9岁了 每次回去的时候,刷到抖音的确会推荐一些周边的视频,不少当地人诉说着自家的贫困和荒凉,但我不这么看 大姐夫和二姐夫都是隔壁村的人,唯独我一个广州来的女婿,过年的时候总会被大姐或者二姐问到甘肃的伙食合不合口味,怎么说呢,回广州第一顿要有白切鸡就解决问题的事,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丈母娘家里就那个条件,除了菜咸了一些之外,不还是有白米饭可以吃的嘛 老婆说10年了,她一直有一种自卑,觉得家里穷;穷吗?穷,只有旱厕,自来水也是今年才通的,村子里的水泥路也是前几年才有的,买个什么东西要开半个小时去镇里才能买到,刮沙尘暴的时候天的确是黄色的 但,这一切不影响丈母娘家有近500平米的院子可以让孩子满地玩耍,白天可以看到至少20多种鸟类,环绕的鸟鸣声跟荒野大镖客2里的无异,一时之间不知道感叹自然环境好,还是人家游戏做的精致;夜晚无云时满天繁星,星河灿烂;附近的小湖夏天可以钓鱼冬天可以溜冰,有时候换一个生活的环境对于抵抗城市里的压力来说,那真是个好地方 我就是很享受回甘肃,现在发展到回去了不去吃一餐,至少要有一餐兰州牛肉面我会生气的地步 为什么说很享受甘肃,对于住在城市里的我来说,我享受那里可以下雪,我享受那里的清新空气,虽然必然会流鼻血,我享受哪里的黄土高坡,我享受在山顶上可以目极几十公里外的宁夏所带来快感,这种快感是需要在广州天气好的情况下去爬白云山或者登广州塔才能看到的,但在甘肃的家里,开车去山顶,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我享受人与土地的链接,这点原始的感触在水泥森林里住旧了会很容易被遗忘,院子和地里种着不少土豆,辣椒,过年还会有新鲜的羊腿肉,就是那种你可以绕过所有的中间商,从采摘到入口非常直接。就像当夜观星空的时候,闪烁的繁星告诉你那是最简单的时光旅行,当从地里直接获取到食物会让碳基生命回忆起靠什么存活 所以我想说真实的甘肃就是那样,看你从什么角度看它 |
真正的甘肃就是官僚集团和企业家集团报团取暖,结成利益联盟。 从政府的公共设施开发到企业的项目建设,全都要依赖本地的权贵亲属。以至于就业不看学历不看能力,只看喝酒的本领,揣摩领导的功夫以及投胎的强度。 而且哪怕你在一个利益集团混的开,跑到另一个集团去也会被疯狂排挤。 我在这里见到了太多能力强学历高的人被排挤,而领导家的阿斗还是混的风生水起。 建议大家还是能润就润吧 好家伙,大家怎么都被小管家gank了。是不是言辞都太激烈了 |
都在说风景,美食,历史沉淀,文化积累,有几个好意思说医疗,教育,交通?有谁又有脸面讨论经济实力?又有几个有胆量说营商大环境? 比风景,撒哈拉沙漠和亚马逊丛林都是个中翘楚,谁愿意去那安家?比文化沉淀,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碾压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可谁敢去那儿定居?比美食,问问有几个住在北京的人是冲着北京烤鸭去的?牛肉面再好吃,外地人会放着北上广不去来兰州? 还美其名曰用牛肉面和读者杂志拉来投资,骗自己人不要太过分吧?甘肃的投资环境什么样大家心理没数儿吗?不说和一线比了,那太欺负人,就算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合肥昆明贵阳,其投资环境、经济质量都碾压兰州啊,而且甘肃还只有一个兰州……去看看临夏甘南定西部分县区的人才流失严重到什么情况?严重到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敢随便拍地开发!因为盖了房子没人买啊!能用这种方式打败万恶的地产资本家,全国独一份!西宁拉萨乌鲁木齐都做不到! 看看我们的县区级的医院,一个孕妇难产就能让多少医院束手无策?看看我们的教育,县城里的中学,高中除去那几个重点中学,其他都是在干什么?再看看我们的交通,说实话交通是最不依赖人才和大环境的了,但是看看这些年被抓的贪官,他们哪一个没有在修桥补路的时候伸过手?甘肃的路都烂成什么样了? 不解决医疗教育交通等投资硬件问题,不打造好的人才选拔环境,不营造出配套的营商大环境,不找准适合自己路子的发展路子,我们真的就只能吃着牛肉面,看着读者发呆了! 我身边的无数甘肃人,宁可低价卖掉老家的房子去外地瞎混,也不愿回家发展!为什么?省委省政府有没有想过这些?我看他们想过,但据说一些厅级和处级领导干部们他们的子女,都不在甘肃……说明什么?连政府工作人员自己都不看好甘肃!你说我们平头老百姓还怎么乐呵? 在外地打着工,到逢年过节了吹一波老家的牛肉面,手抓羊肉,敦煌莫高窟,然后打死都不回家!打死不让自己的孩子回甘肃上学,打死不让自己的后代去甘肃工作,这合适吗? 当然这不能怪那些宁死不回的人,我工作地在甘肃最贫困的县区之一,我很理解他们,我经历过连个牙疼都看不了让你去兰州的,我看着我们单位一线基层的工作人员默默奉献努力工作十几二十年的科员连个副科都拿不上,因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努力干业务和随便看报纸结果是一样一样的!我看着全省范围内都看不起在一线干实事的年轻人,公职人员个个都想着在单位办公室端茶倒水分报纸最安全,能不接触业务就不接触业务!看着稍微有点自己想法的愿意干实事的人碰的头破血流后牙一咬离开家乡去外地打拼,看着一个保险公司让人跑几百公里重开发票,为的就是发票备注栏里开票人把甘南藏族自治州打成了甘南州,所以他们领导觉得这不对是不严谨的,这么官僚的笑话三天两头发生,看着全国修路建桥速度都震惊世界,唯有甘肃能和印度人搞基建速度有的一拼!看着这个文化博大精深,百姓朴实诚恳,资源矿藏丰富,地理位置关键的伟大省份搞建设抓经济一团糟,除了喊口号各项工作一直在全国吊车尾……而他本不该是这样的! 醒醒吧,甘肃很落后,发展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城市宜居程度很一般,说宜居的除非你不考虑医疗教育交通和你职业的发展前景!包括政府单位,进去什么样,估计退休了还是什么样! 承认这些没什么丢人的!我爱甘肃,我希望它发展,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扯那么多吃的喝的看的玩的,甘肃就超过成都武汉长沙了吗?看清事实没什么不好! 分割线 过一年来看回答,还是感慨万千。评论里有人说我说的过激,我不赞同。我爱甘肃,我看不惯一些人瞧着她明明疾病缠身却讳疾忌医,只许你说她长的漂亮,不许你说她身体不好的事实!就像一个中学生成绩不好,你老是夸他衣服漂亮发型好看祖上有钱,还不许说他考试分数不高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觉得,这会害了他的!更何况考试成绩不好除了底子薄,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居然还在犯粗心的错误,或者审题错误,或者解题方法有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给本来就底子不好的成绩雪上加霜,为什么平时不多总结,多改正呢? |
身为一个从山东来兰州上学的人我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高考选城市和专业 没有一个城市是山东的所有的志愿都是南方城市 只有一个城市是西北方的 你说巧不巧!我偏偏录到了兰州! 我来之前大家都说 大西北荒凉之地 你咋去那里了呢 我觉得还好吧…… 直到我第一次从济南坐高铁来 穿过了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无信号隧道时 那种绝望…就真的像来到了山缝缝里,甚至还怕有一天被拐卖了…… 到了兰州住了一晚 第二天下电梯 鼻子直接干裂开了一条小小的口子…… 其实兰州还是有高楼大厦的… |
![]() |
但其实到了兰州生活了三年了 我不得不夸赞兰州一下了! 兰州没有兰州拉面 都叫牛肉面 牛肉面是兰州人的快餐文化…都会当作早餐,并且比较崇拜去来一碗头汤面…(我曾经就被人大早上拉起来去门口搞了一碗头汤面…)真的好吃!牛肉面吃起来是会上瘾的! 再者,我简直要吹爆兰州的天气 真的是避暑最佳去处,夏天一点都不是潮热 闷热那种 这里的夏天的凉爽的! 夏天晚上可能都要加一件薄外套 有太阳的地方是夏天 没太阳的地方过秋天。(不过 防晒很是有必要…)冬天是真的冷的早 第一年我来兰州的时候 十月一放假刚结束就下雪了……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兰州暖气来的也早 刚冷一段时间 就热了 里边不用穿很多衣服 外面套一个棉衣就好 还有兰州话 哇塞 外地人真的一点都听不懂甘肃方言 大一高数老师是定西的 上课从来不用普通话 太难了 我整天沉浸在他说话的艺术当中,说一句需要舍友翻译一句 天呀! 最后就是经济问题…其实兰州好歹是省会 没有外边说的落后怎么怎么的 该有的万达 西关 西站 东方红广场 那些商圈还是有的!尤其是今年刚开了兰州中心 哇 那真的是 改变了对兰州的看法吖 兰州挖了好几年的地铁也运行了 方便的交通 其实 大家都生活在21世纪 没有那么多的意外和偏见 城市都是一样的 人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只有不成熟的人才会对地区地域有歧视感。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成都年轻包容 上海洋气快速 我们应该面对这些特点 只有这些不同才能体现每个城市的重要啦。 |
![]() |
|
从真实的定西,看真实的甘肃! 中国最霸气的一对火车站,莫过于“镇江南”与“定西北”。 出江南,过中原,踏上丝绸之路,入关中,越秦岭,再经过“很不甘肃”的陇上小江南甘肃天水,前方到站,便是——定西北站。 |
![]() |
▲ 甘肃定西,一列高铁驶过宝兰客专定西段。 图/视觉中国 甘肃定西,正是大西北的开篇之地,一到定西,方见黄土层峦,天地壮阔,再往西北,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兰州与河西走廊五城,已是近在咫尺。 |
![]() |
▲ 在丝绸之路上,定西是咽喉枢纽之地。制图/F50BB。 如果说甘肃是一柄缀在西北大地的玉如意,那被周边兰州、甘南、陇南、白银等地包围,不与其他省份相邻的定西,“座中联七”,正是如意的枢纽。何为西北大地的苍茫与雄浑,古老与更生?每一个定西人,都擅长给你一个历久弥新的答案。 |
![]() |
群山托出的“甘肃之心” 定西,大概是甘肃最“挤”的地方。 |
![]() |
▲ 定西全景。 摄影/定西网友小张,图/图虫·创意 西北有巍巍祁连、向南有浩浩秦岭,东去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六盘山,百万年间的风沿青藏高原北缘而来,铸成黄土高原,流水与风沙,在这片2.033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切出 “群山万壑”四字。 定西的地名里,少不了各种带山的字:岭、梁、峰、岘、台、崖、埂、滩……堪称山地的万花筒,陇山(六盘山南段)划分黄土高原为陇东和陇中,陇东多有大块大块平整深厚的塬地,而在陇山以西的陇中地区,黄土深厚,大地此起彼伏,坡陡谷深,地貌破碎,干旱少雨,定西城,就坐落在一处干涸的河床上。 |
![]() |
▲ 黄土高原被分割为千山万壑。摄影/傅鼎 定西中部与北部,便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往往变成干涸河谷,一如大地的伤痕,许多地方,都是夏天才堪堪有一点绿意。 修建梯田,成为定西人生存的依仗,这也是保持水土最早的方法之一。在这片千山万壑的黄土高原上,一片片梯田层层叠叠,扶摇直上,不同于南方梯田的水韵与灵秀,而是厚重一如西北的辽远天地。 |
![]() |
▲ 陇西山坡上的梯田。 摄影/邱新生 但定西,远不止黄土高原上的苍茫。 孕育了八百里秦川的渭河,便发源于渭源县西南的鸟鼠山系,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洮河,则自青海的“河南”倾山而来,曲折向东,自岷县茶埠转向西北,过峡传谷,最后注入刘家峡水库,它不只留下“洮河流珠”的景观与绿如兰、润如玉的洮河石,更是成为定西人生活的希望。 |
![]() |
▲ 岷州八景之一“洮河流珠”。 摄影/柳箫浪子,图/图虫·创意 在定西南部,西秦岭与岷山交汇,气候阴湿多雨,山势愈发雄奇。漳县,汇聚了定西的山川灵气,贵清山险而不燥,在黄土漫漫之间,自成一幅“清贵”的水墨丹青,遮阳山则满是秦岭西端与岷山交汇地段的岩壁和岩洞,为国家攀岩队训练健儿。 |
![]() |
▲ 贵清山麓有人家。 摄影/刘运泽 而在定西最南端的岷县,层峦之间,柳暗花明,更有一片水草丰茂的狼渡草原,铺开一张历史文化长卷:当年秦人曾在此牧马,奠定一方基业,千年以降,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红军长征亦踏足此地,留下北上抗日的壮阔足迹…… |
![]() |
▲ 狼渡草原,是一片占地90多万亩的湿地草原。 摄影/季绪才 这里,仿佛是定西这一“四战之地”的缩影。 |
![]() |
定西,凭什么“定西北”? 甘肃的地名,多带有金戈铁马之气,大如金城(“固若金汤之城”)、张掖(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小如靖远(“平定远方”)、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定西也不例外,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复西夏故地,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今定西城区),正是定西“安定西边”的寓意。 |
![]() |
▲ 陇西巩昌镇,修建于北宋仁宗时期的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为楼名。 摄影/曹杨牧语,图/图虫·创意 而在此之前,这里作为英雄际会之地,已然风云激荡千年,黄土高原一带,历来是文明发源的高地,定西向东,六盘山下,庆阳、平凉一带的陇东大塬走出了周人;定西向南,秦人自陇南、天水发迹,经略关中,一统六国。定西的记忆,则更为深远,河床虽然干涸,文明的长河却奔腾在齐家、寺洼文化与马家窑彩陶的漩涡上。 |
![]() |
▲ 马家窑彩陶,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定西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它出现于距今五千八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境内。 摄影/动脉影 定西之前,是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陇西。战国秦置陇西郡后,这里长期成为甘肃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甘肃的简称之一“陇”,便与陇西颇有渊源。唐朝建立以后,陇西成为李唐皇室认证的“李氏老家”,今日李姓已为全国第二大姓,一亿李家人的寻根敬祖之地,正在“陇西堂”。 |
![]() |
|
![]() |
|
![]() |
▲ 位于今定西陇西县的李家龙宫(李氏祠堂)。 摄影/刘运泽 千年以来,陇西为“四塞之国”,定西为四战之地,豪杰辈出,融汇成浩浩荡荡的英雄气,一如那首著名的大唐颂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
![]() |
▲ 定西岷县狼渡草原。“不敢过临洮”中的临洮,一说便为今天洮河畔的岷县。 摄影/冉创昌 定西,定义了西北的英雄气概。 只是,从周秦到唐宋,英雄史诗逐渐变成悲苦长调,几千年的高强度开发,兼之自然环境变迁,让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清末左宗棠途经定西时,这里已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不毛之地。这一陇中,广义上便包括了定西,乃至近期热播剧《山海情》里的宁夏西海固。 |
![]() |
▲ 狼渡草原上收割好的草垛,牧民们用来过冬。 摄影/冉创昌 为了解决水的问题,定西人修梯田,挖水窖,甚至有过一个“开天辟地”的想法,那就是自洮河上游的岷县古城,修建水库引水上山,一路东去,修一条长达1400公里的“山上运河”,灌溉定西、天水、平凉、庆阳,乃至打通宁夏西海固! |
![]() |
|
![]() |
|
![]() |
▲ 引洮工程起点九甸峡水库。 图1摄影/陈坪舍人,图/图虫·创意 图2,3/视觉中国 然而人力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有时而穷,17万人三年奋战的壮阔化作悲壮,壮志却经久不息,2014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今年,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预计完工。此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将有300余万人因这项甘肃迄今为止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迎来全新的生活。 |
![]() |
▲ 通渭县发电风车。 图/视觉中国 有了水,便有了生机,今天的定西,是西北变迁的缩影,也是兰白都市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陇海铁路、兰渝铁路、宝兰高铁以及众多国道,让定西的枢纽地位再度凸显,定西,正在成为甘肃的“丹田”。 |
![]() |
厚土滋养出的 “甘肃丹田” 陇中高原秦腔震响,洮岷花儿唱遍河川,在中国,很难见到如定西一般,对土地感情如此深厚的地方。定西下辖一区六县:安定区、通渭县、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岷县、漳县,处处都有一张或多张“风土”名片。 |
![]() |
▲ 甘肃定西,有众多的自然人文地标。制图/伍攀 如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县,当地人家,几乎家家悬挂字画;岷县,则是洮砚的加工中心,“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为历来文人墨客所喜,更有当归加工技艺、岷县宝卷等六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甘肃首位。 |
![]() |
▲ 洮砚。 摄影/赵峰旅行摄影,图/图虫·创意 临洮县,在黄土高原建起一座陇上花园,已有“洮阳红”牡丹远赴洛阳,漳县则出产国内顶级的蚕豆与沙棘。更令人称道的,还是定西中药材,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千年药乡”的称号,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三大主栽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陇西县、岷县、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 |
![]() |
▲ 采收党参。 图/视觉中国 |
![]() |
▲ 岷县当归苗大田,“岷归”历来是最好的当归。 摄影/季绪才 不过最令定西人重视的,还是马铃薯。安定区和渭源县,一个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一个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每逢花期,定西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田次第相连,满山开遍,就进入了“洋芋开花赛牡丹”的时节。 |
![]() |
▲ 马铃薯花并不像马铃薯一般“土气”。 图/视觉中国 在水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马铃薯是定西人的救命粮,如今,它们是定西人的金宝贝。定西可以说天然是马铃薯的“实验室”,北部黄土干旱地区,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中部河谷川区,适合加工型马铃薯,南部阴湿高寒区,则是种薯的乐土。 定西人将一颗颗马铃薯“吃干抹净”,晾晒洋芋粉条,已是寻常事,更多的马铃薯,被用作药品、纺织、造纸原料,乃至大宗出口,走向世界。你平常吃的“开封菜”、“金拱门”等快餐里,说不定就藏着来自定西的马铃薯。 |
![]() |
|
![]() |
|
![]() |
▲ 定西马铃薯种植基地。 图/视觉中国 难怪说,“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甘肃人,都是吃着定西的洋芋长大的,也并不夸张。 |
![]() |
定西,定义西北美食第一站! 带着洋芋味儿的定西美食,同样定义了西北味道。定西人对于洋芋态度是复杂的,要么蒸炒煮炸样样在行,要么看见洋芋,就说“吃伤了”,一辈子不吃也不想,只是不愿回忆那些唯有洋芋相伴的岁月。 |
![]() |
▲ 定西美食荟萃,里面藏着多少洋芋? 摄影/刘运泽 定西一区六县,都有一手土豆绝活:文吃,有洋芋叉叉、洋芋夋夋、洋芋糅糅等典型叠词美味;精细吃,有风靡兰州的临洮土豆粉,岷县独有的洋芋“凉皮”;最素朴的“武吃”,莫过于洋芋蛋子配酸菜。 |
![]() |
|
![]() |
▲ 上图:刚烤出来的土豆,下图:荞面凉粉。 摄影/刘运泽 洋芋之外,定西的主食却不单单是面食,而是五谷兼具:酿皮子清爽可口、尕面片小巧玲珑、岷县点心汇聚四方风味、陇西烧鸡粉冷热双吃、通渭荞圈圈细腻可人,姜粉鱼配一把油丝儿(麻花),就能温暖高原上或干燥,或阴湿的冬天。 |
![]() |
|
![]() |
▲ 上图:油丝儿(麻花)与配菜,摄影/刘运泽;下图:岷县点心,摄影/季绪才 一道陇西的腊肉火腿,是驰名西北的宝藏美食。陇西的腊肉与火腿,往往一起腌制,汇聚了定西的风物:肉要用岷县山地里奔跑的蕨麻猪,盐要用漳县青盐,再取用黄河活水,配上陇西当地的秘方,才有了在北方一枝独秀的陇西火腿,与肥瘦适口的陇西腊肉。 |
![]() |
|
![]() |
▲ 上图:陇西腊肉与火腿,图/图虫·创意;下图,馍馍夹陇西腊肉,摄影/刘运泽 腊肉与火腿,最适合夹馍馍来吃,白白胖胖的馍馍里,腊肉灿若红霞,一如西北这片厚土之上,定西人热热火火的生活。 |
![]() |
▲ 定西岷县,除夕之夜。摄影/季绪才 - END - 文丨苹果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伍攀 *特别鸣谢 定西季绪才先生 “我是行走的风物百科,想和我一起发现每寸土地的不一样,就来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和我say“ HI。” |
以前有段时间非常着迷于俄罗斯的风光。低矮的云层、破败的老城市、迷茫的人群,共同构成了俄罗斯茫茫大地上萧条、颓丧又精致的景观。 俄罗斯人深爱着故土,但那片土地上的希望和前途却越来越渺茫。要么背井离乡走向西方,要么在这座垂死的城市里度过平淡又平凡的时光。 如果要在中国也找一个和俄罗斯类似的地方,有人会说东北的老工业区,有人会说华北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但我反而觉得甘肃最符合这个形象。 我们有黄河,有黄土高原,有沙漠,有草原,唯独没有前路。 这里正在不断死去。 我经常能梦到景泰低矮的平房,古浪村子边的坟头,通渭高高矮矮的沟壑,也总能看到兰州中心前面拥堵的车流,张掖路旁的叫卖声,一切都过于稀松平常。 晚上我会约几个哥们到铁桥下面喝三泡台(我不太能喝酒hh),听他们扯七扯八 ——然后在一群人的欢笑声中忘掉这个正在死亡的城市,这个正在死亡的省。 这里只适合成为故乡 |
在反贪反腐的那个记录片里我记住了一个甘肃人——扶贫办的赵永琏。这个是真的坏啊!让人恨之入骨。其他贪官那是就是个贪,不管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几个亿。这些贪官我都没记住名字。 就这个——赵永琏,贪穷苦人家的救命钱,拿那些贫困户的扶贫款,一个骨癌患者家里申请七万扶贫款,她拿走三万多。这个货都不是贪,就是坏,彻底的坏,以后老了就是坏老人。 |
美食非常非常多,可惜大家一提起美食天堂首先会想到四川、广东,我一定要写一篇甘肃小吃集合,把东至烧鸡、面皮,西至驴肉黄面的美味都写下来,不要一提起甘肃就牛肉面牛肉面,那只是甘肃美食的冰山一角,我们甘肃也是美食天堂的哦,还是肉食者天堂呢 原文链接: |
![]() |
从《出路》这部纪录片中,向全国观众反映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甘肃农村生活面貌,一心一意苦读想寻求出路的甘肃农村小姑娘却成为了十八岁的农村大妈。令人感到沮丧与无奈,也从侧面折射出了甘肃农村的贫困与落后,贫瘠的土地与大山深处的破损民居,土豆和小麦的旋律是甘肃农家生活的主要口粮。当然,这并不是甘肃农业与美食的唯一出路。 |
![]() |
|
![]() |
气候特性来剖析甘肃的美食与特产 甘肃的土豆在全国出名,但却不仅仅局限于土豆,在黄土高原的一侧,山顶上拥有一片又一片平原,平原之间沟壑纵横像山脊那样,沟壑中的流水最后汇入泾河,这里就是陇东的塬。 |
![]() |
窑洞民居 |
![]() |
黄馍馍是这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一片黄土地承载着太多历史,从黄帝、周文王开始,到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在这里亲手栽下黄甘桃;曹杏、核桃、黄花菜、白瓜子、红富士(尤其是静宁红富士)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土暖锅、荞剁面、饸饹面满足了全国人民对美味向往的胃口。 |
![]() |
饸饹面 |
![]() |
静宁烧鸡 在这片黄土地的南边,我们逐渐过渡到了渭河流域秦岭北坡,虽然还是厚厚的黄土层,但是降水已经十分充沛,连同翻过秦岭的嘉陵江流域一同构成了甘肃的陇东南。 |
![]() |
|
![]() |
陇南龙井茶园 可能这里最能颠覆你对甘肃的认知,在甘肃的黄土地中居然可以大规模种植高山龙井;同时这里也是蛇果(花牛苹果)的故乡,潘石屹代言的潘苹果就在这里。同样的土地孕育了水蜜桃、石榴、黄芪、党参、当归(岷县的当归极为出名被称为岷归)。 |
![]() |
陇南龙井茶 |
![]() |
岷县当归 |
![]() |
礼县苹果 属于南方气候的陇东南,夏季极为闷热,如何清凉消暑呢?这就要看当地一道重口味佳肴了——浆水面。用芹菜与面汤在炎热的夏季发酵三五日,爆香蒜末、葱花以及花椒,拌入面条浇上浆水,清热解暑,味道极为酸爽。而另一样名叫呱呱的食物,像变形的凉皮。 |
![]() |
武都浆水面 兰州人的早上从一碗牛肉面开始,黄河两岸的黄土地更加干旱,少了塬山顶都是陡峭向上,像城墙一样,所以这里被称为金城。 |
![]() |
|
![]() |
与陇东相比陇中是更加干旱的黄土高原 金城兰州地处陇中大地,多民族多语系在这里交织,回民马堡子在这里改良烩面成为兰州牛肉拉面的先河,陇西县(陇西这个词从原先的地区变成郡名再到如今的县名)的腊肉也同样在这里。 |
![]() |
|
![]() |
兰州牛肉(拉)面 |
![]() |
鸡蛋牛奶醪糟 |
![]() |
陇西腊肉 |
![]() |
开锅羊肉 杏园、梨园、桃园是这里春天的日常,唐汪十里杏花、什川古梨园、安宁桃园不仅可以在春天大饱眼福,也在夏秋大饱口福。似乎陇中的特产都与鲜花有关,苦水玫瑰、兰州百合,这些全国遥遥领先的农作物也将陇中变成了充满花卉的农家。 |
![]() |
苦水玫瑰 |
![]() |
兰州百合 陇中大地的西南方向,是甘肃风景最为优美的甘南地区。这一块土地是青藏高原的向外延伸,与河西走廊的天祝县一同属于安多藏区(北藏)。北藏包含大部青海如可可西里、青海湖、塔尔寺等,少部川西如九寨沟,以及甘肃甘南、天祝,如郎木寺、拉卜楞寺等。这里是牦牛的主要产区,名扬天下的兰州牛肉拉面中最重要的元素牛肉,就产自这里的牦牛。 |
![]() |
天祝特产白牦牛 甘南地势略低,平均海拔2960米,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一隅,甘南除了海拔外西藏所拥有的的特色甘南基本都有。沿着甘南自驾向南,一路到四川色达佛学院,这一路低海拔却不低水平,更加多色美艳,九色甘南就是形容这里。 |
![]() |
|
![]() |
|
![]() |
青藏高原的特色往往与汉地差异甚远,大家耳熟能详的西藏特产例如冬虫夏草、红景天这些都是甘南的日常物产。偏方中有一说,如果无法适应高海拔地区,那么红景天能帮助适应高原反应,提升肌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加强肌体的适应性。 |
![]() |
冬虫夏草 |
![]() |
红景天 在甘南除了藏族人民传统的酥油糕、酥油茶、青稞酒、牦牛酸奶等藏式风味外,还有藏包子、蕨麻米饭、热豆腐这样的不是那么藏式的藏餐。最早的藏包子是以当地特产青稞面为皮,牛羊肉为馅蒸制而成。蕨麻米饭是甘南藏族百姓团员和睦的象征性食品,就像我们中秋的月饼一样。 |
![]() |
藏包子 |
![]() |
蕨麻米饭 越过黄河翻过天祝县所在的乌鞘岭,进入甘肃最富庶的河西走廊,这里的南边是祁连山,也属于青藏高原的一直脉络,这里的北边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自古以来丝路贸易贯穿东西,是全地球最繁华的商路之一,特产丰富又对外开放,外来物种例如葡萄、西瓜都从这里进入中原,也都在这里茁壮成长。 |
![]() |
河西走廊属于中亚内流域区,从东边的石羊河流域到中段的黑河流域,再到西段的疏勒河流域,降水逐渐减少,祁连山上的植被也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茫茫戈壁。河西走廊因自然条件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适宜种植葡萄,可望成世界葡萄酒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美食节目评选纤维的纫度、含水量、风味物质的浓度来作对比得出西北滩羊最好吃,河西走廊的滩羊肉也是这里的一宝,河西盐碱戈壁地区,羊肉的风味异常突出,盐碱地中的矿物质,有助于中和羊肉的酸性,使其风味物质更加突出。 |
![]() |
国内品牌威龙、长城,本土品牌紫轩、莫高、祁连传奇 |
![]() |
滩羊 河西走廊最东端的金武地区是石羊河灌溉的农业示范区域,全国有一半家庭盘中的高山娃娃菜来自这里,来自南美的藜麦、来自法国的薰衣草在这里像再度回到自己宜居的地方。武威黄羊镇在食品加工领域尤为出名,占据着中国葡萄酒与薯片企业的半壁江山;武威城北面的天梯山不仅是全国最早的佛教艺术石窟,也是最早的人参果种植基地。 |
![]() |
石羊河 |
![]() |
金昌紫荆花海 |
![]() |
天梯山人参果 石羊河流域物产丰富,被称为凉州小平原,是甘肃为数不多的平原之一,也是古代西北地区最为富庶的凉州,不仅是武则天的三大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富强且对外开放时期的西北军政中心。这里的美食也极具代表性,武威三套车、凉州面皮子、武威车轱辘大月饼都与众不同。酿酒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葡萄酒占据了中国葡萄酒企业的半壁江山,啤酒也是甘肃省最具特色的西凉系列。 |
![]() |
三套车:一碗行面、一盘腊肉、一杯圆枣茯茶 |
![]() |
武威面皮子质感与西北其他地方酿皮截然不同 河西走廊中段的黑河流域是甘肃最大的城市集群,黑河也被称为弱水,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主流经过张掖向北而去,最大的直流北大河又名讨赖河流经嘉峪关、酒泉肃州区、金塔县汇入黑河,向北流去被称为额济纳河,最终终结在中蒙边境的居延海。 |
![]() |
黑河中上游的张掖半城芦苇半城庙 |
![]() |
黑河下游的胡杨林一片又一片 张掖被誉为大西北的颜值担当,这里所拥有的不仅是美景也是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美景、美食、美人都在这里交相呼应。又名甘州的张掖是继武威之后的西北中心城市,隋代在张掖开展的万国朝会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西夏时期张掖的发展逐渐超越武威,成为西北地区农牧渔的最富庶地区,大面积的水稻种植、鱼虾养殖,以及三大草原牧场,提供了源源不断农业产品。元代的甘肃省会、明代的甘肃镇治所,现如今也是河西农业最为丰饶之地,被誉为“金张掖、银武威”。 |
![]() |
张掖乌江贡米 |
![]() |
临泽县小枣 |
![]() |
祁连山草原的山丹军马场不仅是亚洲最大军马基地也是一座巨大的畜牧场 |
![]() |
扁都口油菜花海海 在众多旅游攻略中,都会推荐到张掖必吃的一家老店——孙记炒炮,这家店从改革开放之处就在张掖经营特色餐饮炒炮仗,深受大家喜爱。当然张掖作为甘肃农业最为丰富的城市还有这众多的知名小吃,牛肉小饭、臊子面、鸡肉垫卷子、羊肉焖焖子等。 |
![]() |
张掖牛肉小饭 |
![]() |
张掖臊子面 |
![]() |
羊肉焖饼子 在张掖西侧的黑河支流北大河、讨赖河在酒泉肃州区、金塔县、嘉峪关一代古称肃州,并不像张掖那样拥有大段的湿地,干旱的土地会使农业产量也相对少,但仍旧是甘肃商品粮棉基地和瓜果蔬菜基地,也是西北热带水果种植基地。“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就是这里的独有的特色,用祁连墨玉打造而成;祁连墨玉由于在玉石中价值并不昂贵,反而没有赝品。糊锅汤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小吃,诸位不要误会,糊锅汤和河南的胡辣汤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嘉峪关的烤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美味,堪称中国之最。 |
![]() |
酒泉夜光杯 |
![]() |
嘉峪关烤羊肉 河西走廊西段,我们进入了疏勒河流域,这里是酒泉西五县的范围,明代因为吐鲁番汗国的进攻,明政府封闭嘉峪关,放弃关西三县。玉门、瓜州、沙州,百年无人居田园荒芜建制消失,直到康熙年间才逐渐恢复,现在这里五县并存,分别是玉门、敦煌、瓜州、肃北和阿克塞。疏勒河主流从玉门流经瓜州奔向罗布泊,最大的直流党河从敦煌穿城而过,只可惜现在的罗布泊已经干涸毫无生机。 |
![]() |
疏勒河 这里更接近新疆的气候,干旱是这里的主旋律,农业产品更加独特,沙漠人参锁阳、沙漠灵芝肉苁蓉、黑枸杞、红枸杞、西瓜、蜜瓜、李广杏、李广桃、鸣山大枣等截然不同的风味。 |
![]() |
锁阳 |
![]() |
肉苁蓉 |
![]() |
红枸杞 |
![]() |
黑枸杞 |
![]() |
李广杏 产量较大的李广杏由于每年较大的产量当地不足以消化,于是纷纷晒干熬制制成风味独特的杏皮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敦煌最地道的当地小吃驴肉黄面其实是两道菜,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一份驴肉黄面一杯杏皮水,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 |
![]() |
驴肉黄面 |
![]() |
杏皮水 这一篇粗略介绍一下甘肃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小吃,因为内容实在过于丰富,只陈列其中一部分,之后的文章中,会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更多甘肃美味,谢谢关注! 人公众号:去敦煌,微信号:qudunhuang0937,热烈欢迎和真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甘肃旅行,不定期分享大西北的美景哦,欢迎关注 |
先上一张图,哈哈哈 |
![]() |
甘肃人眼中的甘肃,是色彩斑斓的 外地人眼中的甘肃,是一片荒凉的 吃货们眼中的甘肃,只是牛肉面 武侠迷眼中的甘肃,唯有七伤拳 .......... 有没有感觉很贴切呢? 1.甘肃人眼中的甘肃 |
![]() |
2、驴友眼中的甘肃 |
![]() |
3、兰州人眼中的甘肃 |
![]() |
4、甘南和陇南人眼中的甘肃 |
![]() |
5、武侠迷眼中的甘肃 |
![]() |
6、吃货眼中的甘肃 |
![]() |
7、花痴眼中的甘肃大汉 |
![]() |
不管是调侃,高校,还是吐槽, 总之,我们都爱甘肃!!! 最后附送上甘肃人眼中的中国 |
![]() |
甘肃最全旅行攻略看这里: 我们是花儿户外,一个有理想的青年旅行组织。每条线路都源自亲身经历,用心设计,打破行规,小众独特,快快关注我们吧~ —————— 关注公众号:【花儿户外】,分享最实用的旅行干货! |
![]() |
持续更新最全旅行干货,小伙伴们关注、点赞再走啊~~ |
![]() |
|
和珅慢悠悠地说:“甘肃的官员,从根上烂了,还用他审?和某闭着眼都知道。让他们全部集合,统统砍了,怕是有冤枉的,可若是隔一个砍一个,那可必有漏网的。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