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旅游天地 -> 带孩子旅行回来,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 正文阅读 |
|
[旅游天地]带孩子旅行回来,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带孩子旅行回来,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暑假好好玩 带孩子旅行回来,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圆桌收录 假期慢慢游 |
我问孩子:“闺女,这一口气去了四个城市,你最喜欢哪里?” 女儿:“贵阳。” 我非常高兴,问她:“你喜欢甲秀楼还是阿哈湖湿地公园?” 女儿:“在贵阳,我们有一天全部在酒店里待着了。那三天没去几个地方,所以我最喜欢贵阳。” 我无语住了。 出去玩了一圈,孩子最喜欢的竟然是,在酒店里看跑男。 |
孩子喜欢的是 海边:挖沙子、捡贝壳、抓螃蟹、冲浪、游泳 、浮潜 沙漠:挖沙子、滑沙、沙地项目 其他:坐缆车 住酒店 游乐场 嗯,溯溪、桨板、泡温泉也行 反正就是玩沙、玩水、住酒店和游乐项目 按照这个安排就好 |
这个孩子是多大的孩子?有听过一句这样的评论,可能对五岁以下的孩子来说,马尔代夫的沙子和家门口公园的沙子没什么区别。 |
家有快3岁的娃,带她出去旅游的次数不多,今年带她去了一次河北的北戴河以及唐山,都是在外面住了一晚上的时间,算是短暂的旅行吧每次不论在外面吃的怎么样,玩的怎么样,孩子回到北京或者是见到家里的亲戚朋友们,都会很开心的炫耀她新习得的技能! 比如,她去北戴河,在大海里游游,其实就是套上游泳圈,穿上游泳衣,然后爸爸陪着在浅水区玩水,而自己的身体有时候会浮动起来,她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游泳了。 |
![]() |
但是这个动作,在北京的家门口的欢乐谷,她的爸爸也是经常带着她去玩的,只是对于孩子来说,场所变了,她的感受就变了,记忆也会发生变化,她会永远记得这是在外面大海里,不是北京的感受。 |
![]() |
还有一次是去唐山,爸爸订的是民宿,住的房间被房主设置的非常的温馨,动态星空顶,时常有漂亮的流星划过。 而且还有投影仪,我给她播放了她最喜欢的小猪佩奇,那个时候,小姑娘的心里是非常开心的,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所以孩子没有看过大屏幕的视频,所以那天她躺在床上,时而看星空顶,时而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我就知道这次的住宿体验是非常成功的。 后来我全职带她去了很多次北京的博物馆: 美术馆--她看到了很多画,有些不感兴趣一眼就跑,有兴致的会观察半天,然后说这个画真漂亮啊 |
![]() |
自然博物馆--她记得那里有漂亮的鱼,虽然她没有记住鱼的名字,但是她知道那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景象。 公交车博物馆--体验了自己驾驶公交车乐趣,也经历了撞车无法行驶的窘境,所以她永远记得和她撞车的红色小汽车非常讨厌。 遇见博物馆恐龙化石展--见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恐龙,虽然不是真的,但是她记住了,恐龙有很多后代,自己还在恐龙蛋里拍照。 |
![]() |
东方新天地航天公益展--她记得火箭发射的场面,看到了月球表面的探测仪。 每次出去,都会有收获,不奢望孩子会记住什么,只是觉得当时的状态,她是愉悦的,就值得了。 而且内心的幸福感受,我觉得会让孩子记住很久。 @知乎亲子 @知乎旅行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做为一个喜欢带孩子出门溜的妈妈,其实每次出门感受都不太一样。 小的时候他确实可能记不太清楚,但对孩子来说,和父母相处的记忆都是有力量的。 有一种说法是,最好的教育是从小给与孩子爱和尊重;而真正的幸福是来源于被爱与珍惜。 所以,不是说一定要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有点奢侈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给与孩子的高质量陪伴。 这个陪伴包括了陪孩子想做的事情。 带孩子去旅行也是一样。 很多人争论说带孩子出门,是要遵从孩子的意愿还是自己的意愿,我个人认为,这完全可以折中,你们可以选一个各自觉得都有乐趣的地方或者玩法。 重要的是,在出行前,做好必要的攻略和行程安排。 尤其是公众长假期间,不赞成没有任何行程安排就出发的做法,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变得麻烦且让人失去耐心。 必要的安排和路线规划是必须的。 娃4岁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厦门过生日,什么行程都没安排,定好了住的酒店就出发了,3天2夜,我们完全听从娃的安排,既没去打卡,也没去名胜景区,最多就是去酒店外面的海边瞎逛,娃玩得很开心,现在9岁了,还常常和我说起想再去那个酒店一次,因为那个酒店的泳池很干净,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很好玩,自助早餐很好吃。 |
![]() |
你看,这些美好的回忆,根植在他小小的脑海里,变成了幸福的回忆和力量。 在他7岁的时候,我们带他去珠海长隆和澳门,因为要过关,所以事前做了很多准备,过的关口也是选择了人少的口岸,孩子第一次过海关,有点紧张,但是一路上都很配合。 很多人见到我家娃第一次印象是很乖,很听话,其实他只是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保持合适的态度而已,不管在家还是在外,他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前提是我们没有影响到他人。 所以,去旅行也是一样。 |
![]() |
他对澳门的一切都深感新鲜,但不太懂得大三巴的历史,所以他会觉得无聊,因此我们就只是匆匆看过一眼,就去了澳门科技馆,在那里玩了一整天,在有着朝海边大窗户的麦当劳吃午饭的时候,他觉得汉堡薯条比澳门米其林餐厅的好吃多了。 所以他下次还想来,于是我们第二天又去了。 他回家很自豪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人,有的大人说,你爸爸妈妈给你吃的垃圾食品,而他则很骄傲地反驳人家,汉堡套装里面有碳水、肉类和蔬菜搭配,而且是统一的标准餐品,所以严格来说不算是垃圾食品,不然算起来的话,包子油条不也都是垃圾食品了?? 把那些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你看,我们并没有有意去告诉或者教育孩子这些,只是在相处的过程里,对他的想法给与支持和肯定,让他能够相对自由并且自信地表达自我,并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会支持他。 做好必要的事前准备,行程中不必太过纠结和计较,不用像开车一样每一件事情都把得牢牢的,也不用一切都非要按着计划走,让旅行有它应有的松弛; 更不用赋予它太多意义,让它成为我们心里力量的沉淀就好。 这就是我这些年带孩子出门最大的感受:尽自己的能力,给予最大的支持,让孩子在自在的世界里自由、自信地长大。 |
![]() |
共勉。 @知乎亲子 我是@小多麻麻爱分享 分享实用的育儿经验和靠谱的遛娃攻略; 和孩子一起成长,欢迎关注,一起进步。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孩子刚上小学时,带他去广州。 在中山纪念堂前,他问我什么是“公鸡下天”。 顿时,觉得什么“杜甫能动”、“山东情妇院”之类的简直弱爆了。 |
![]() |
|
邻居问4岁的儿子 小葡萄,听说你们去西双版纳去了,好玩不? 我儿子:好玩,我们有天住的宾馆里有自动麻将机,可好玩了! |
我女儿刚到迪士尼 逛了一下 说我们回酒店吧。 玩了一个项目,说“赶紧去下一个呀” 第二天 又是全天不停的玩。 最后总结 :妈妈 我想当上海人。 (但是对上海的其他东西 没啥感觉 小孩嘛只喜欢迪士尼) ———————— 去了北京 但是对环球不太满意 但是依然开心 因为每天一顿北京烤鸭 有时候是大店 有时候是菜市场的某个小店(评价很高 又便宜又好吃 ) ————————— 成都要是有迪士尼就好了 办会员卡 性价比也太高了 |
男孩,10岁。几乎每年带出去两次(疫情期间除外),总结下:车上必须吃泡面(不爱坐飞机,如坐飞机,必须有机餐);要住有早餐的酒店(最爱吃酒店的炒饭、小蛋糕和饮料,其他当地美食碰都不碰);喜欢在酒店里看电视(进酒店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电视是否能正常开);吃饭最喜欢麦*、肯*和必*,实在不行就点西红柿炒蛋加个米饭,或者炒饭,景点溜达必吃冰淇淋、最好有香肠;逛动物园(必须有熊猫的动物园才去逛)、但只看熊猫;不喜欢交通不便的城市,最喜欢坐当地的地铁;不喜欢暴走(最痛苦的是安顺看几个瀑布,一直再走,靠着冰棍和香肠支撑着走完); |
最大的感受是,我娃情绪好稳定啊。 开车从河南到威海,十个小时,凌晨两点多到,娃爹全程开,到了之后找酒店,娃看出我脸色不好,一直安慰我,妈妈我们不着急,妈妈你再忍一忍。到景点人多,或者下雨,娃也是各种情绪价值拉满,说妈妈没关系巴拉巴拉的。 |
儿子五岁的时候国庆带出去玩了六天,各种景区、博物馆、动物园,转了一个遍。 第七天回北京后累够呛,晚上实在不想做饭了,点了一套kfc的全家桶。 睡前问儿子这几天有哪些印象深刻或者令人开心的事情。儿子说,晚上的全家桶最棒,特别是冰激淋,实在是太好吃了。。。 |
每个寒暑假都是我带孩子出去玩,各种烦! 今年终于放手:给不到14岁的娃买了张机票,让她自己去北京舅舅家! 这里先说明一下:她跟舅妈只见过一面,跟舅舅见面也就五六次,但很亲,这可能是血缘使然。在此之前,娃从没单独出过远门。 她这次一共玩了20天,带着作业去的,期间还跟着舅妈去了趟内蒙。 20天,自然吃好玩好,作业也做了,回来人还胖了一点,说明过得不错。 跟别人不同的是,她去北京,还去首都的派出所体验了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她跟她舅妈去天坛玩。她在那的一个文创店里盖旅游纪念章,这是她的一大爱好,走到哪里都要去盖。天快下雨了,她舅妈还带着个孩子,孩子在那里坐不住,不停地闹,她舅妈没办法,只好先带着那孩子出门往地铁口走,跟她约好在地铁站见。因为是原路返回,她也知道地铁站怎么走,就答应了。 等到她盖好章出来,往地铁站走,都快出公园了,发现手机和身份证不见了,也没办法跟她舅妈联系。 根据她后来的表述,她当时还挺冷静的:先去找了公园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把她带到了派出所驻公园的警务室,警务室一听:外地小孩手机和身份证不见了?就非常热心地帮她联系了派出所。然后派出所就来了辆警车把她带去了派出所做笔录。 因为是未成年人,监护人不在场,笔录自然就没法做。于是,派出所的警察又打电话给几千公里之外的我(因为她背不得舅舅舅妈的电话号码 ),我又联系了她的舅舅舅妈,让他们去趟派出所。 第二天,警察就打电话通知他们:手机和身份证都找到了,被娃自己落在文创店里了! 她舅妈后来评价:我们在北京呆了三十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去派出所做笔录呢! 这件事情,我觉得娃处理得挺好的。 当然,换作是我自己,肯定是先回文创店找,找不到然后再报警。但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要的东西不见了,心里肯定是虚的,肯定要寻求外力的帮助。 这件事情,让我对娃的独立性有了新的认识,正盘算着下次让她独自去哪里呢! 终于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了,我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
孩子有孩子喜欢的东西。 昨天带闺女到某景点爬山,爬了不到1/4,她就够了,说不爬了,下山。 我爸也说爬着没啥意思,下山。 于是他们爷俩下山了,我嘴硬,接着往上走。 快到山顶时,我觉得他们说得对,早就该往下走。 而我妈更英明,直接选择在游客中心的沙发上等我们。 我到山脚下时,闺女正拿着一根登山杖爬台阶玩儿呢。 原来下山后,他们爷俩又看到了卖登山杖的(就是根木棍),我闺女突然觉得这东西有意思,花8块钱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了半天。 下山时,观光车开得飞快,在山路上转弯稳健又刺激。 我闺女高兴了,爸爸,这个车好玩儿,我想再坐几趟。 到了酒店,她开心地跟小度玩了半天。 小度小度,打开窗帘。 小度小度,关上窗帘。 小度小度,打开窗帘。 ………… 她说,这东西好玩儿。 |
孩子在成长,这种心智上的成长,平时生活中压根看不出来。 举例一:住酒店,度假区酒店,登记入住的时候有服务人员引领,我们自然找得到房间。但是区域大,一栋连着一栋,出去吃个早饭、游个泳后再回来我就懵了,找不到路。我儿子奋勇在前,一路领着我走,每一次都能精准带我回到房间,甚至他还能学会超小道。这种时候就使劲夸他,导致他现在到哪里住酒店都会负责认路,小小的他,会提前问清楚餐厅、泳池、停车场走什么方向,然后就开启他掌控全局的自信模式了哈哈哈。 举例二:在地铁站,我一手提包一手拎行李箱子,被撞了、包掉在地上。走在前面的孩子第一时间冲回来,他帮我捡起包,又从我手上抢过行李箱,他自己还背着书包呢,就这样吭哧吭哧走到检测台。说实话,还挺感动的。因为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还是习惯性把重物给父母提,毕竟是小孩子,平时上学背个书包都喊重。可是,他却在人潮拥挤的地铁站一个人扛下所有。 举例三:安静。无论是自驾游六个小时的车程,还是高铁上四个小时的车程,他从来是安静的,不吵闹的。他刚出生那一年,八个月大的小婴儿,跟我的车去西塘古镇,安静睡觉,睡醒看窗外,不吵不闹五小时,下车后睁大眼睛好奇地四处看。那时候我就知道这孩子长大了可以做我的旅行搭子。 当然,我的孩子不是完美的。在博物馆,在风景区,在一切静态的旅游区面前,他是会发脾气的。他会吵着要回酒店去游泳,他会吵着博物馆不如科技馆好玩,他会吵着风景不好看要去海边玩水挖沙子。 那就让他吵呀,我会安静地听着,等他吵累了,给他买个冰淇淋或者烤肠,告诉他再陪我走一段路就可以去他想玩的地方啦。通常这种时候他会很配合。 我从来不在公众场合跟孩子争吵,他闹的时候,我都会安静地听着,时不时提醒他声音小一些。我喜欢听他吵着闹着把诉求讲完,不喜欢打断他。旅行可以让我早一些接触到孩子的叛逆期,早一些找到平安度过叛逆期的办法。旅行中的突发状况,也可以让我看到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更相信他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旅行中是共同成长的。 |
再也不想在高峰期出行了。又累又挤酒店价钱还高,花自己的钱折腾自己的身体,何必呢?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嗨,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 孩子一年级时学了北京天安门、长城、日月潭、吐鲁番的葡萄沟,非得我带她去看看,去日月潭的和吐鲁番对我有挑战,去个北京还是比较容易的,顺便去北大校园逛逛,在一年级那个人均清华北大的年纪里,北大一定是要去的。 |
![]() |
因为一年级不考试,在高年级还考试的时候我便带着孩子飞了北京。为了能早起看升旗,特意住在了北京饭店,当年一晚900+的纯房费让我肉疼,结果3点钟起床一路小跑过去,都没站在前排,幸亏当年女儿比较瘦小,被我生生举起来坐在我肩膀上看了升旗仪式,当然,我什么也没看到。 后来又去了故宫、鸟巢、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历史博物馆,北大校园,还去食堂里吃了饭,结果孩子最感兴趣的是路过北大的足球场时路边长的狗尾巴草,北京的暑假人又多又热,当年带着孩子也没有使劲往前凑,所以孩子对故宫的记忆也只剩下了老冰棍了。 |
![]() |
我和朋友说起,朋友也是很气愤,为了让孩子长见识,平时衣服都是淘宝几十块钱便宜货的他们,豪横地孩子去澳洲自由行,结果折腾半个月下来,孩子在澳洲最喜欢是大的游乐场的蜘蛛网攀爬架和沙子。因此直呼钱都白花了,辛苦枉费了。 再后来也一样,我们兴致勃勃的事情,孩子可能配合拍一张照都勉强,剩下的就是赶紧催着你走,除了小吃店和礼品店,很难让孩子上心。 去年带孩子去乌镇玩,孩子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玩起水来了,拉都拉不起来,后来就由着她去了,也当作是一种沉浸式旅游吧。我和孩子姑姑就也坐在台阶上等她。后来她说走了,我还很意外这么块就玩够了,原来是来了一条小水蛇,不敢在那里玩了。 |
![]() |
这个国庆节我和老公陪他去香港迪士尼玩,全程她自己玩,爸爸和她一起完了一个弹簧狗,我因为上了一趟厕所所以排在了他们老远处,自己一个人玩的,爸爸和我一起看了一个魔方书房,然后全程坐着等我们,我还多玩了一个树屋和一个表演。 |
![]() |
在上8:30从家里从发,晚上9:30从迪士尼出发返程,13个小时即便是大部分时间坐着等,我都累的够呛,第二天睡了大半天才缓过来,老公直接喜提3天发烧,今天早上终于烧退了上班去了。也是天选打工人呀,知道没得选,所以到上班时间病就好了。 所以,现在比起出去旅游,我更喜欢梦游,省钱,省力气。 @知乎旅行 @知乎亲子 #创作打卡挑战赛第二十七期#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旅行暴躁中,我除非疯了,我下次再也不带她去了…… 下次,屁颠屁颠的:宝宝你想去哪? 以上为本人这几年疯狂折磨自己的最真实感受。 这次暑假,由于二年级的暑假作业是旅游小报,想着天天去海边怎么写?难道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夜宵吃剩余时间躺着的旅行计划得在二年级被曝光? 可怕的想法。于是经过和小朋友的反复沟通,极限拉扯,连哄带骗的手段齐上下,告诉她可以在1000个岛屿的湖中游泳为交换,忽悠到了去杭州的机会。 对的,去40度的杭州避暑。我当时还居然比了个Yee。 |
![]() |
一下飞机宝宝瞬间崩溃。还好以一根冰棒?能否想得优秀作业哄住了。于是按照既定流程开始打卡。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我不知道她看了多少,我只知道她随时在关心她随身水壶的冰水还有没有,拍照都落不下嘴。 |
![]() |
晚上看西湖印象的时候她睡着了,告诉我,梁祝的音乐很好听,非常容易睡觉,好吧~_~。 第二天转战千岛湖,温度低了很多,且由于酒廊有冰水,喝的贼开心。晚上终于安心和我们去看了日落,安静了好一会,也许小女生对美景也没有抵抗力吧~ |
![]() |
第三天5个小时的游船就别说了,这段旅程最失败的一个安排。(个人觉得千岛湖最该整治的也是这玩意)好在这种艰难时刻,她就超级听话,也不吵着冰淇淋,也不吵着冰水,安安静静的走了回来。(当然晚上又原形毕露了)。 第四天又回了杭州,她最爱的项目,登山。晕车?暴热情况下,她还是爬到了山顶,虽说没有晚霞,但应该算完美的一天吧。 |
![]() |
|
![]() |
接着去了西溪,给她补了个摇橹船。上船前百般不乐意,上船后发现有吃有喝开心的飞起。 |
![]() |
我觉得我写这篇文被她的作业影响了,对的,她的作业这样的: |
![]() |
看着像毛毛虫的火车,蛋糕的轮船,烧饼的太阳,以及不可名状的乌篷船,果然你还是得插手…… 但欣慰的是,我以为她没记住的她居然记住了,只是不说……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的认知:孩子有多聪明,我不知道,但绝对比我暴躁的时候聪明。 也许下一次,又会带着她躺着挖沙吧,直到她自己提出来想去哪看一看…… 虽说要引导,但有时候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拔苗助长了?我小时候不贪玩么? 以上,流水end。 @知乎旅行 @知乎亲子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大多数人都在长大后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和想法。而我从没忘记,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是我比大多数有孩子的人更懂孩子的多。 小时候我家去黄山旅游,爬黄山。我喜欢黄山么?喜欢个屁,我才8岁,两条腿拼起来才一米长,我爬黄山有多累多难受你懂么?4点起来人挤人去看日出,你知道我有多困么?什么迎客松什么挑山工,关老子屁事,不就他妈的几棵树么艹。我那趟旅途最开心的内容,是因为有一个聊得来的朋友家的哥哥,我俩一起玩他的掌机。 小时候我家去九寨旅游。我喜欢九寨么?喜欢个屁,我高反,在黄龙山下就头疼拉肚子感觉人都快死了,全家人都上去玩了,我姥姥陪着我在山下吃牛肉面,吃完面吸上氧气我才好点过来。那趟九寨我最喜欢的内容是中间有一天下午我干爸带我去九寨天堂那个酒店里打台球。 小时候我家去三亚。我喜欢三亚么?我超他妈喜欢!因为三亚没有人山人海的景点,没有累到半死的走来走去,没有人挤人的大人屁股怼在我脸上。我只需要在酒店的沙滩上和我姐玩沙子玩水!一个塑料桶一个小铲子,早八点玩到晚六点,嗨到飞起! 我父母都是喜欢旅游的人,按他们说法,在我还没记事时,他们就已经带我走过了全国一半的省份。然而在我看来:有屁用啊?我一丁点都不记得,你们何必呢? 小孩子上了一个学期的学,牛马程度一点不低于社会牛马。好不容易放个假,就想好好玩一玩,而不是出去旅个游妈的比上学还累。 |
不喜欢看人文景观 在他们眼里就是破房子和各种坟 |
旅行,究竟该追随谁的喜好?我的喜好和孩子的喜好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我家最近的一次旅行是由孩子制定的旅行计划,旅行归来,感慨良多。 以前,我家的旅行计划一般均由我来安排,我会按照我以为的全家人喜欢的方式来安排。我以为全家人都会钟情于乡野,都会喜欢农村的宁静与质朴。但这次旅行让我发现,孩子的世界与我大不相同。他竟然喜欢城市,更向往豪华民宿。 |
![]() |
孩子喜欢的都市旅行 我一直以为每个中国人都喜爱乡野,毕竟中国古诗词里对田园美景的歌颂比比皆是,不曾想,这其实也是我自己个人思维的局限。 |
![]() |
我喜欢的田园风光 这次儿子制定的旅行计划,选择的都有点豪华的民宿,这与我的消费习惯迥异。基于此,我和孩子进行了个人喜好方面的交流,这才发现,原来小孩子竟然是更喜欢城市的。 这让我想起去年去香港时,跟我同学的女儿的交流。 我这个同学为了让女儿去香港读书,放弃了在北京的一切,带着前半生的全部积蓄去了香港。去那之后,女儿留级一年,为了适应和追赶当地的学业,女儿也承受了一定压力,去了三个月,口腔溃疡了三个月,还高烧过一次。 可是,纵然如此,同学的女儿却仍然特别开心能来到香港,孩子斩钉截铁地说“我喜欢大城市,喜欢繁华的大都市,我喜欢香港。我也向往其他更加繁华的大都市。” 我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和勇气感到唏嘘,而孩子却为了自己对繁华大都市的向往,宁愿所向披靡。 |
![]() |
再说回我的孩子。 他们出生在城市,长大的城市,我原本以为,他们会跟我一样,充满了对乡村的向往,满怀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没想到,他们虽然喜欢乡村,但和乡村相比,他们竟然也更喜欢城市,喜欢繁华的城市,豪华的城市。 看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花花世界的渴望,可能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心态吧。这大概也是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免不了的心态。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从农村走出,初入城市时,我也曾对外面的世界满怀憧憬,渴望体验不同。当初为了能在全国各地看一看,选择了一个出差特别多的工种,直到后来出差出吐了,每天睁开眼,都要先缓一阵子,想一想自己现在在哪个城市,现在是哪个项目。 想来,曾经我也是跟我的孩子一样,也向往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啊! 最近这次跟孩子旅行归来后,我意识到,孩子现在还处于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外延,不断的去感受不同事物的阶段。 虽然我已有归隐之心,但或许还不能彻底躺平。为了支持孩子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外延,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呀!毕竟经费需要我来支付…… |
![]() |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以后还是不跑那么远了,直接就近找个游乐园得了。 带二宝玩了那么多景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漂流。 小孩子只爱玩而已。 对了,我爸妈带他出去玩了半个月,他只记得温泉酒店里面的游泳池。 更新: 国庆带他出去玩了6天。 娃超开心,因为可以在海边玩沙子,游泳。 可惜说了去赶海,6天只去了一次,还是晚上,啥也没抓到。 我只捡了一个腾壶,话说这玩意看着好恶心啊。 |
说说我儿子最大的感受吧:旅游就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遭罪。 我看他无精打采精神恹恹。他看我跟个被打了鸡血一样的神经病。 我俩就开始了相看两厌的模式——22天。 我的感受是:我们以后再出去旅游尽量各走各的,别在一起。 等我们快接近家的时候嘴就没合上过,一直笑到了家,终于结束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可以带孩子去旅行 可以带老婆去旅行 最好自己一个人去旅行 但尽量还是不要同时带老婆孩子一起去旅行,他们的要求一般都是正好相反的,而且他们毫无互相迁就互相照顾的想法。 |
挖沙子(河边 小区 海边 建筑工地 徒手挖 遥控玩具挖掘机) 坐车子(各种神奇交通工具,飞机轮船过山车) 看片子(感兴趣的电影视频短片) 逗狗子(各种动物) 玩水(浴缸里的玩具 水上乐园 坐船 游泳) 吃糖(各种花里胡哨甜品) 总之就是各种简单、直观、强烈、新奇的感官体验。 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你说的那些自然风光,什么人文历史,都是因为衰老导致的激素匮乏,人生晚年才会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只不过人类科技水平上去了,寿命长了,开始有什么中年壮年,其实都是扯淡,决定不再生孩子了,就是晚年的开始。 健康的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欣赏不来这些夕阳红的玩意儿。 |
暑假里,带她去了烟台,大连,哈尔滨。哈尔滨的第三天爸爸频繁拉肚子,后来是我呕吐,再后来是她,吐到低血糖酸中毒,做了两次B超,验了大血,医生怀疑水土不服急性肠胃炎,那时候她和我说:妈妈,我再也不出江苏省了。那个时候我真的很自责,特别是回程的路上,沈阳机场跑道出现故障,生生等了四五个小时,又是水土不服又是延误,真的奔溃到不行。 前两天,她写哈尔滨旅游的小作文,还跟奶奶聊天:哈尔滨是黑龙江的,那里有索菲亚教堂,有防洪纪念塔,黑龙江是中国最北边的省了,哈尔滨就像南京一样是省会…… |
![]()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刻意给她讲过,她自已旅行途中不知不觉了解到了,记住了,诧异于她对哈尔滨的侃侃而谈也突然领悟到大概这就是带孩子旅行的意义吧,潜移默化。 预习二年级语文的时候,有篇课文《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木棉喜暖在南方……突然就联想到了今年年初在厦门,她好奇厦门的绿化植物怎么有鼓鼓的啤酒肚子,怎么树上还长着像芒果一样的果实冬天了还开红红的花,怎么有的树能独木成林……因为气候的巨大差异,绿化植物与众不同,她也第一次见到了榕树,木棉,大半年后在课本上再次见到,恍然大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刻形成了闭环。 |
![]() |
在看树的科普 |
![]() |
树上长着像青芒果一样的果实 |
![]() |
|
![]() |
这样大榕树真的第一次见 |
![]() |
跟小阿姨用识物APP扫是啥植物,厦门的植物没见过的太多了 其实带她去旅行纯粹因为平时上学考试实在辛苦,所以寒暑假希望多带她出去走走放松放松,趁着孩子小多与家人团聚旅行创造美好回忆。旅行她最爱住酒店,看动物纪录片,吃自助早餐,写明信片,买文创,挖沙子,到处挖沙子,在厦门,在烟台,大连,酷爱挖沙子然后等待海浪冲过来把她堆的堤坝冲垮再堆高再冲垮……乐此不疲。 |
![]() |
|
![]() |
|
![]() |
|
![]() |
|
![]() |
|
![]() |
|
大的快10岁,小的6岁多,刚旅行回来。 感觉就是我家崽还是蛮好带的呀! 能吃能喝能玩能睡!住民宿两室一厅,他俩一屋我俩一屋,自己睡一夜,睡醒得早自己扒拉冰箱的面包吃,吃完俩人在床上打uno,不耽误爸妈睡觉。 而且期间见亲戚朋友,也能打招呼能跟弟弟妹妹玩,不丢爸妈的人。聚餐不用管,嗷嗷吃,把自己塞饱,旅行5天老大长胖3斤。 海里能扑腾,沙里能挖坑,小磕小碰能哄住,吃这吃那基本能商量。 前提是我们的旅行方式是海边民宿住四天,没有日程,日程就是下海。这个方式不折腾孩子。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