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 -> 正文阅读 |
[历史]一个工程师眼中的隋朝(连载中)[第3页] |
作者:salorking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更新啊~ |
好慢 |
再被猜忌 北周武帝宇文邕推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皇帝生涯。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宇文邕把572年改年号为‘建德元年’。我认为这个年号其实是在骂宇文护,宇文护一死,就开始“建德”,你说在武帝宇文邕心里,宇文护得是多么无德吧。 宇文邕是真恨宇文护,到骨子里的那种恨。一般情况,地位较高大臣薨了,朝廷是要给个官方的谥号,总结评价大臣的一生。谥号有好有坏,文献、文正都是极好的谥号,像“炀”“荡”“幽”“厉”就说明这个人生前相当不咋地。杨忠死后,谥号“桓”,就是个不错的谥号。只要大臣生前官职够高,死后不管好坏谥号,都要给一个的。宇文邕根本不想再提起宇文护这个人,更别提给他谥号了。一直过了好几年,宇文邕才勉强同意给宇文护定个谥号,而且亲自指定,给了一个差评--荡。“荡”属于恶谥,谥号里最差的评价之一,《谥法》里‘荡’的解释是:“好内远礼;狂而无据”,一般用于皇帝看着就恶心的人。 诛杀宇文护,明面上最大的受益人是宇文邕,其实这还有一个隐性的最大受益人--杨坚。那个给自己穿小鞋的“荡夫”终于不再了,杨坚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唱几句‘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也许正应了当时的心情。 好事成双。 573年,宇文邕给太子宇文赟选太子妃,挑来挑去挑中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太子妃,那将来是要当皇后的,杨坚沾女儿的光,跟皇帝成了亲家,摇身一变成了外戚。杨坚跟宇文邕的大哥北周明帝宇文毓是连襟关系,这次又跟宇文邕成了亲家,杨坚正式踏入皇亲国戚的行列。宇文邕当杨坚是自己人,自己人要优先照顾,杨坚打掉头上的草,掸了掸头发上的灰,厚积而薄发迎来了第二春。 厚积薄发,还没发出来,杨坚奇异的相貌和深沉的性格先给他带来了麻烦。杀了宇文护之后的宇文邕对权力看得很紧,不允许有任何人有想法。574年6月,亲弟弟宇文直叛乱被杀,更是让宇文邕谁也不敢信。最信任的宇文宪也不例外,宇文邕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宇文宪“咱爸有十个儿子,不是个个都能做天子的,你趁早死了这份心”,吓得宇文宪冷汗直流,赶快表忠心。 谁知道,宇文宪自己还没擦干净屁股,就管上杨坚上厕所带没带纸了。宇文宪说他找算命专家给杨坚相过面,专家说杨坚这个人有反相,劝宇文邕早点除掉杨坚,以绝后患。 看史书记载杨坚的画像,杨坚确实长得不帅,但是看起来也是有福之人。我一直很好奇,反相这东西是怎么看出来的?而且还不止宇文宪一个人看出来,宇文邕的心腹王轨也经常说杨坚有反相。 我很纳闷:杨坚脸上又没刺着“我要反’三个大字,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面相上能看出来这孩子是不是他爸亲生的,跟隔壁老王有没有关系,这我信,但能看出来是不是造反,我表示怀疑。我个人觉得这些记载还不如司马懿的“狼顾之相”,来的靠谱。 我个人觉得,反相这东西,就跟王气一样,都这么说,谁也没见过,说你有你就有,让皇帝挑着信的鬼话。 宇文邕本来就多疑,听宇文宪、王规都这么说,疑心更重了。但是宇文邕也不能因为一句没来由的空话就立即干掉杨坚,那不成曹操了?不合适! 所以宇文邕准备亲自听听专家的意见,先来的是著名大师来和。 撇开杨坚和来和关系不错这层不说,我也敢肯定来和不敢胡说八道。当年杨坚找他算过,来和说杨坚能‘王天下’,这次宇文邕让他给杨坚看相,来和要是照实说,他自己肯定捞不着好,说不定还得落个从犯的下场。所以,来和当着宇文邕的面,给杨坚看完面相之后很坚定的说:皇上请放心,杨坚面相一般,也就是个柱国将军的面相。 一个人说不行,宇文邕决定‘验算’一下,又找来另一位大师赵昭给杨坚看相。杨坚那几年算命,把这些大师都找遍了,这个赵昭跟杨坚关系也不错,情况跟来和类似。赵昭当着宇文邕的面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过之后,很肯定杨坚就是个将军命,没啥大出息。 宇文邕的结论是:杨坚同志是北周的好同志,组织是可以信任的。 杨坚两次涉险过关的事情,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人际关系一定要搞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二、别信算命的胡说八道。 |
励精图治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的第一英主,他对得起这个称号,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作为皇帝,宇文邕各个方面都极为出色。他勤政爱民,从善如流、赏罚分明,工作极其努力,经常通宵加班。生活上也很俭朴,不对,俭朴不够准确,对于皇帝来说,宇文邕这叫寒酸。后宫里别说金银珠宝装饰,连点绢帛丝绸都难见,连皇帝本人穿的都是布质长袍,盖着布被子,非常会过日子;宇文邕的后宫里,加上干家务的,一共8个女人,2个妃子,3个女官,3个御女,没了,就这么多。要不是宇文邕出在分裂时期,只是一个小国的皇帝,不具备参赛资格,要不然绝对有实力角逐“最简朴皇帝”称号。 杀了宇文护之后,亲自掌权的宇文邕发现,在宇文护执政16年,已经把北周糟蹋成了一个烂摊子,国力日渐衰微,一直被北齐压着打。也许只有这样的对比才更显出宇文邕是个治国天才。自宇文邕执政之后,深谙“不扰民,民自安”的治国精髓,与民休息,北周国泰民安,实力大增。 宇文邕这么个好皇帝,还特别地务实。 县令干得不错,得吏部说才行;吏部干得咋样,得宰相评价;宰相干得好不好,得皇帝发话;皇帝当的行不行,得上天认可才行。 要是天空突然传来表扬你的声音,估计惊悚的情绪会远大于高兴。当然老天爷也不会用这么直白的方式,老天爷评价皇帝有着固有的方式,叫“国家将兴,必有祯祥。”。祯祥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祥瑞,祥瑞预示着国家未来的强盛,被很多皇帝看做上天对他工作的认可,给他发的荣誉证书。荣誉证书这东西,谁都喜欢。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甭管名君、昏君都喜欢祥瑞。 相比之下,宇文邕就是皇帝这个职业的异类,他不喜欢“祥瑞”这种花架子。国家究竟如何大治,宇文邕懂不算太多,但是他非常确定的是祥瑞这东西肯定不行。 一次,太子为了讨老爹欢心,进献猎获的祥瑞--两只白鹿。白鹿这个基因变异的产物,简单说,就是鹿得了白化病。基因变异的动物在古代很吃香,史书出镜率极高,什么白狼、白鹿、白鸡、红兔子都是祥瑞,碰见好大喜功的皇帝,得全国上下总动员地找。现在跟过去就是不一样,现在想吃点没变异的东西,得爬得了高山,下得了大河,爬山头、钻树林地找去。宇文邕很有点辩证唯物主义,上天只发个荣誉证书,他也不稀罕,还不如来几车粮食呢,给点装备也成。 看着这两只基因变异鹿,宇文邕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说“治理天下,在于德政,而不在于祥瑞。后来,又有人进献九尾狐骨,宇文邕一把火烧了,自此之后北周再没人搞这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北周上下一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短短几年时间,北周大治,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
灭佛 574年12月,周武帝搞了次军队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一句话:“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意思就是,往后部队的士兵都不叫军士了,一律改叫侍官,这个军队改革看起来平淡无奇,什么也没改,换了个名字而已。但是里面的政治智慧,真是让人钦佩。 前面说过,北周是府兵制,府兵制的士兵隶属于柱国将军,士兵都跟将军的姓。整个部队都是亲戚,老兵会对新兵说,我是你二大爷,他是你三叔,咱们就是一家人,府兵制靠这种“干亲戚”来提高战斗力。宇文邕这一改,把军士改为侍官,看着只是名称的改变,其实部队的根本性质就改了,以前军士归将军,现在侍官听皇帝的,从今往后军权归皇帝。 说起宇文邕的兵制,‘三武一宗灭佛’不得不说。 ‘三武一宗灭佛’说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和后周世宗灭佛。佛教称为‘四次法难’。我个人觉得,叫“法难”比“灭佛”更直观一些:寺庙拆了,僧众撵走,佛像融了,经书烧了。唐武宗干得最过分,连印度和日本到中国来出差的和尚都强迫还俗了。 灭佛对不对,得看对谁。对于帝王,灭佛好处不小;对于佛教来说,灭佛就是大劫难。我前面说角度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在这儿我们不讲对错,只说事实。 四个人灭佛的成果都在经济,但原因却各不相同,其他三个,咱们涉及不到,就不细说了,咱们主要说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
宇文邕灭佛有国家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国家方面比较复杂:世乱宗教兴。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乱世老百姓日子艰难,苦日子里,没办法的事太多,就祈求佛祖保佑,所以佛教的信众一直不少。南北朝信佛的皇帝不少,佛教一直有比较优厚的条件:不交税,不服役。和尚比公务员都吃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头发一剃就近找个寺庙出家,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不用服兵役打仗,这对于乱世的百姓就叫‘出路’。 世道越乱,这个出路就显得越阳光。就这样僧侣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少,这叫什么?叫跟政府争人口,人都跑去当和尚了,没人交税,没人服兵役,这是钻国家政策的漏洞。梁武帝萧衍时期基本就是这样因佛废国的。宇文邕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求兵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所以灭佛。 个人原因就比较简单了,宇文邕不喜欢佛教,是因为宇文护信佛。 |
|
一场无厘头的战争 宇文邕真不愧是个治国天才,仅仅三年的励精图治下,北周就实力大增。 |
|
北周一无所获,宇文邕无功而返,杨坚还是很有收获的,当然了收获肯定大不了。 因为杨坚是水军统帅。 江淮以北的水军,战斗力一直都是个笑话。北周的三万水军,连个训练的地方都不好找,主要工作一直是冬天在黄河上砸冰,防止黄河结冰太厚,北齐顺利踩着冰打过来。杨坚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就是一句废话,基本就是出来打酱油的。 北齐的地盘主要在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一带,国都在河北临漳,让杨坚带着水军打河北,说他是偏师统帅,都算抬举他。根据史书记载575年8月北齐发了洪水,史书对于杨坚,战绩、战果,战斗过程一字未提。 我都怀疑,这次出征,杨坚到底打上仗没有? 不过即使这样,杨坚并没有挑肥拣瘦,他终于有了登台的机会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很多有才华的人不得志,其实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展示能力的舞台,有多少“大鹏”终其一生都没能等来“大风”。 有舞台才有机会,有机会才会有成就。 |
高纬登台 虽然北周在宇文邕的励精图治下,三年就实力大增,但是只是弥补了以前跟北齐的差距,算是迎头赶上了,北周跟北齐能打个平手了,并不具备一举歼灭北齐的实力,这次无厘头的战争就是例证,这段时间是北周、北齐势均力敌的僵持阶段。 造成这个局面,并不是宇文邕能力不济,而是因为历史原因。 北魏让北方六镇起义给冲散了,六镇起义的精锐骑兵大部分跟了高欢,建立起了东魏。只有一少部分跟了宇文泰,建立起了西魏。东、西魏时期,高欢一直压宇文泰一头,宇文泰经常被打的找不着北,损失大,急需兵员,西魏才有了府兵制。一直到北齐、北周时代,北齐军事实力上都要强于北周,直到宇文邕亲政之后,发生了变化。 到了宇文邕时代,北周国力开始慢慢赶上并开始逐渐超越北齐。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宇文邕这南北朝第一明君的励精图治,另一方面是北齐自己瞎折腾。一代枭雄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当皇帝,个个都犯浑,到了孙子辈的高纬,更是个千年难遇的玩意儿。 |
高纬史称齐后主。后主最早指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后来,史学界喜欢把奢华无度、不理朝政、宠信佞臣、没心没肺这些词跟后主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后主有五个:蜀汉后主刘禅、北齐后主高纬、南陈后主陈叔宝、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历史三段乱世中,阿斗刘禅在三国时期“一枝独秀”,高纬跟陈叔宝携手南北朝时期的“后主两星”,孟昶跟李煜又同属五代十国时期的“后主双壁”。 这些后主们的共同点是:除了不会当皇帝,其他方面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北齐后主高纬在音律方面天赋极佳,亲自谱曲《无愁曲》流传至今,高纬在文学界的外号是“无愁天子”; 陈后主陈叔宝作的《玉树后庭花》绝对是宫体诗的翘楚之作, |
后蜀的孟昶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幅春联的作者: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还会自己配药方,据说效果非常显著; 南唐的李煜更是多面手,书法、绘画、音律、诗文无一不通而且造诣奇高。一首《虞美人》让人觉得如果李煜不生在皇家,一定会成为宋词的领军人物。要不是后来出了个宋徽宗,李煜绝对是毫无争议的最有才华皇帝。 李煜生死都在七夕这一天,也真是老天玩了个冷幽默,浪漫的情怀,残酷的人生。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头说高纬。后主们都是昏君,里面最不出名的当属北齐后主高纬。 那是不是意味着高纬就是最不昏的,或者说昏的最不明显的? 对于这个问题,这么回答吧:高纬跟其他四位放在一起,真是对人家的侮辱。 |
|
为楼主打call持续关注中 |
瞎折腾 高纬,一代枭雄高欢的孙子,真是辱了高欢的一世英名。 高纬长得不错,但是有点口吃。结巴的人几乎都不大爱说话,高纬也不愿见朝臣,即使见了,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帅且少言,弄的很深沉的样子,但其实是性格懦弱。 口吃的人有个很神奇的地方:说话结巴,唱歌不结巴。虽然高纬胆子不大,性格也不咋地,但是在音律方面极有天赋。不爱说话,爱唱歌,他经常自己谱曲,还时不时的拿起琵琶,自弹自唱,一副文艺范儿。不光自己唱,还让宫里所有的太监、宫女一齐唱,弄得跟大型演唱会似的,整个皇宫歌声缭绕,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只是,这场景放在南北朝这种乱世的大背景下,真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皇上嘛,有点小爱好,也没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就行了,不用太苛责,毕竟人家李煜玩出了那么高的成就。那高纬这个北齐后主治理国家怎么样呢? 治理? 他压根就不管! 高纬整天忙着玩,力求玩出新花样,不玩的时候就在琢磨下次玩点什么新花样。要是高纬忽然安静了一个时辰,大家都会觉得他是不是病了? 高纬最爱玩的当属“古版cosplay”,几乎每天都玩。在皇宫建了个贫民窟,自己穿着破衣烂衫扮成乞丐玩。玩腻了,就再建个市场,大家在市场里吆喝买卖,有买有卖当个商人小贩,来个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不够刺激,就搞军事体验--打仗。建几座城,让人攻城,高纬带人守城。有时觉得不过瘾,为了追求效果逼真,高纬还玩真的,真刀真枪,真箭射人。高纬这么‘严谨的态度’真应该替那些死伤的人,赏他两耳刮子。 要说高纬上台之后,没一件干得成功的事,也不对。至少有一件事,高纬干得非常成功: 花钱。 现在把不在乎地花钱叫视金钱如粪土,照这个理论,高纬就是个超级大号的化粪池。准确的说,高纬不叫花钱,叫糟蹋钱。 宫里送进来的奇珍异宝,玩一会,腻了,就随手一丢,不要了。 建两座大佛,为了赶工期,晚上用油作燃料照亮,一晚上点几万盒油,几十里都是光照如昼。 这家伙无聊了,就会找点事干,招了一大批工匠建宫殿,建起来也不住,就跟小孩儿玩积木似的,建好了再拆了,拆了再建。 估计高欢要知道他孙子这么糟蹋他辛苦打下来的基业,能气活了,再气死,北齐就是再有钱,也经不起他这么祸祸。 |
千年难遇的玩意 皇帝高纬一天到晚光玩都忙成这样,谁在管国事? 皇帝忙,宰相管。 说起这个来,高纬更是惊掉你的下巴,因为高纬任命的宰相是个女人。 这个叫陆令萱的女人是中国正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位女宰相。更胡闹的是,高纬任命陆令萱为宰相的原因极其简单,因为陆令萱是高纬的奶妈。 高纬执政期间,陆令萱权势熏天,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就开始巴结,纷纷自称干儿子,拜在了陆令萱的门下,于是,北齐的朝政就被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这样一帮会哄高纬玩的佞幸小人把持着,这些人“不负皇帝期望”的结党营私、卖官鬻爵。 |
这时候的北齐,乱的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大家说。在北齐什么玩意都能加官进爵,我说玩意儿,指非人类和****的人形生物,这里用词很准确。奴婢、太监、娼优这些人封个官都算好的了,毕竟还是人类,高纬还别出心裁的把他的马封为‘赤彪仪同’、‘逍遥郡君’、‘凌霄郡君’,享受团级干部待遇;斗鸡封为开府斗鸡、郡君斗鸡,享受师级领导待遇。 连马、鸡都能封个仪同、开府,可见这些官职在高纬眼里跟卫生纸差不多,再加上陆令萱等人的帮助下,开府级别的官员,人家北周也就百十个,北齐一千多号起步,仪同就更不用说了,数都数不多来。 官多了,官职不多,那就得很多人同当一个官。一个局有八个正局长,20个副局长,剩下100多号人,全是科长,北齐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大家都是领导,哪有人干事?你是局长我也是局长,谁管得了谁? 此时,北齐的政治制度,我称呼为“点赞执政”:北齐中央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这些局长们就像朋友圈点赞一样,齐刷刷的点个赞,在文件上认认真真地写个“依”字,表示依照中央文件执行,然后扔到一边。 谁爱执行,谁执行,我只负责同意! 北齐的朝政让高纬搞成了刷朋友圈,也确实算上千古奇葩了。本来高纬他爹高湛就是个不咋地的皇帝,这倒好,在昏君的道路上,高纬这个玩意儿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把他爹拍在沙滩上。 没用几年,北齐就让高纬折腾得朝纲紊乱、民力凋尽、国力空殚,国不像国了。 |
111111 |
等的花儿都谢了一会刷新一下一会刷新一下 |
有没有点人性? 口齿的人容易自卑,自卑的人应该得到同情,但不包括高纬。我习惯把高纬称呼为玩意儿,不光是因为他是个昏君。我说玩意儿,指非人类和****的人形生物,高纬就是个看着像个人,其实不是人的玩意,我没冤枉他。 有人把北齐高氏皇族称呼‘qin shou家族’,我想也不算冤枉。他们家的事看着真让人生气,还好他们不是我的主角,我们只说说跟高纬有关的,也少生点气。 看一个人的品行,看他身边的人就知道了。高纬跟他的哥哥南阳王高绰关系很好,两个人一路货色。 南阳王高绰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就是:chu sheng! 有天,高绰带着他的流氓手下,在街上瞎溜达,看见一个女人抱小孩在路上走,女人看着高绰一伙权贵打扮,又不像好人,就赶紧躲到路边草丛了。谁知道高绰竟然丧心病狂的抢了女人的小孩,喂了他的波斯狗。女人见孩子惨死,嚎啕大哭,高绰竟然觉得他的狗吃了孩子是给女人天大的面子,这个女人这是不知好歹,大怒,又放狗去咬这个女人。狗刚吃完小孩,吃饱了不去咬,高绰就把小孩身上的血涂在女人身上,所有的狗一扑而上,把女人吃了。 让狗吃活人,这画面真是残忍到我难以想象,别说看,想想我都脊背发凉。高绰真是**不如,罪不容诛!说他是chu sheng都算评价高了。有人实在看不过去,就向朝廷告发了高绰,高绰被押送京城治罪。 高绰跟高纬两兄弟一见面,高纬马上就为高绰去掉枷锁,恭恭敬敬的说高绰是玩家高手,让哥哥高绰教他怎么玩。 于是,俩人让人连夜抓了两三升的蝎子放进一个大浴盆,把一个人反绑了丢进去,看着那个人活活被蛰死。看着这个人哀嚎不止,高纬笑的前仰后合,手舞足蹈,埋怨高绰:“这么好玩的事,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结果是,高绰的罪没治,还被封大将军,专门陪着高纬玩。 我有时候真的很纳闷:高欢咋能有这么些个没人性的孙子?高欢家族就是政治暴发户,别说修养,人性都成问题。 如果用五个字形容一下北齐后主高纬,‘混账wang ba dan’我想很贴切。 |
北齐三杰 高纬在历史上能在昏君的行列名列前茅,绝不仅仅在于整天爱玩,爱瞎折腾,残暴,变态,没人性,更大程度上在于他自毁长城。 宇文邕在位期间,北周整天算计着灭北齐,但是每次北周伐齐均告失败。在高湛、高纬父子两代这么折腾的情况下,北周依然灭不了北齐,完全是因为三个人。 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人称‘北齐三杰’。 这三个人,是北齐的守护神,为北齐撑起了一招如来神掌,经常把北周打的满地找牙。 形势从高纬即位开始来了个大反转。 高纬即位之后,从571年开始,北齐三大守护神,一年死一个。 三个人虽然齐名,但并不是一代人,段韶比斛律光大几岁,他们俩比高长恭大一辈。段韶才华横溢,加上又是高欢的外甥,深的高欢的信任,高欢临终前曾托孤段韶。段韶在北齐外统军旅,内参朝政,真可谓出将入相,功勋卓著。571年,段韶病重期间,还指挥北齐大破北周,把宇文护打的落花流水。 北齐三杰中,段韶因为年纪最大,死的也最早,这反倒成了好事,因为段韶是北齐三杰里唯一善终的。 你总能发现一些人在某些事情上的天赋真是不可战胜,比如乔丹之于篮球、邓亚萍之于女乒,再比如斛律光之于战争。 在军事方面,斛律光近乎于神一般存在着。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以武艺闻名于世,绝对的武林高手,高手中的高手,曾一箭射下一只大雕,货真价实的射雕英雄,绰号“落雕都督”。 斛律光出身名门,他老爹斛律金是高欢的亲信大将,而且是全才,上马会打仗,下马能歌善舞,一首《敕勒歌》唱的高欢,想起了年少时夕阳下的奔跑,想起那逝去的青春,不禁老泪纵横。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窟,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将门虎子的斛律光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屡立战功,高居北齐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斛律光治军严厉,赏罚分明,作战身先士卒,一个名将该具备的素质,他全都具备;性情节俭,为官清廉,不贪权势,一个好官该具备的,他也具备。 如果你搜百度百科,会发现斛律光词条里面有一句:斛律光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注意这个“均获胜利”,用词没有夸张,非常准确,换句话说就是百战百胜。 后面出场的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一生战功无数,号称“气死高欢”,一生只败给过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 |
写的真棒! |
阅完签到 |
顶。 |
写的真好了,已关注! |
楼主是原作者 李工吗?怎么 起点、17K都发,《年轻的国丈》之后怎么没更新。 |
下一章节在贴吧等待审核中…… |
楼主主要的参考书有哪些,还有你写完了吗?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