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唐朝那些事儿》历史小说 烂柯人·著(修改版) -> 正文阅读 |
[历史]《唐朝那些事儿》历史小说 烂柯人·著(修改版)[第4页] |
作者:转世轮回123456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支持 |
29二次政变 就这样,他们一路西行来到了彭城。水路不通了,他们得走陆路,但走陆路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没有车,不过这么简单的问题难不倒聪明的宇文化及,没了可以抢嘛。 . . 于是,在宇文化及的放肆之下,不到半天时间就抢了当地百姓的牛和车组装了两千辆车。 . . 要车干什么呢?宇文大丞相身体娇贵,自然不可能步行了,但他一个人也坐不了两千辆车啊,剩下的车干嘛呢? . . 你要知道,当时是十多万人行军,首先,这是十万个人,是人就得吃饭,所以,肯定得装载许多军粮。其次,这是一个军队,是要打仗的,所以还得有作战武器,比如矛盾,弓箭,盔甲之类的。 . . 但是你要是以为剩下的车是拉这些东西的,那可就太高估宇文化及了。宇文化及创造性地指出,士兵多走走路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作战能力嘛,至于武器铠甲之类的,虽然重几十公斤,但背负在身上也可以作负重训练进一步锻炼作战能力嘛。如果还有人觉得不够重,可以把军粮也背上嘛。 . . 那么剩下的车宇文化及要用来干嘛呢?答:运载宫女和珍宝。宇文化及这样搞,别说是古代士兵,就是现在营养摄入均衡的特种兵也受不了啊。 . . 没过几天,士兵们开始不堪重负,士兵们便怨声载道了。司马德戡看到此景,便私底下去找赵行枢,你真是把我害惨了,原本我们是要自己逃命的,你却把宇文化及拉了进来,白白让我们背负上弑君的罪名。 . . 现在正是乱世,需要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出来担当,而你们推选的宇文化及残暴起来比起杨广来有过之而不及。 . . 赵行枢倒是胸有成竹,我们能杀掉一个当皇帝的杨广,还杀不掉一个当丞相的宇文化及吗? . .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他们当中唯一有军权的司马德戡被剥夺了军权,而且只有十几个人,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怎么把军权夺回来呢? . . 这个问题想要解决虽然优点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宇文化及有一个弱点,就是宇文智及。 . . 当初杀掉杨广后,宇文化及不太放心三弟宇文士及,派士兵去把他杀掉,士兵也有些为难,人家毕竟是亲兄弟,虽说是服从命令,万一以后宇文化及又想念三弟找他们的麻烦怎么办。 . . 于是宇文士及被押到了宇文智及面前,经过宇文智及一番劝说,宇文士及才逃了性命。 . . 这几天司马德戡和宇文智及又熟络了起来,时不时的一起吃肉喝酒,每次到了喝到尽兴处,司马德戡就唉声叹气。 . . 你说这当初反抗杨广暴政的台子还是我拉起来的,现在他宇文化及成了丞相,我却被明升暗降的把军权丢了,你说我冤不冤啊。 . . 宇文智及连忙点头,心里却想道,你冤不冤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
加油 支持支持 |
30变数 宇文化及有许多缺点,诸如做什么事都是一时兴起,当初要杀掉三弟宇文士及,被二弟宇文智及一劝便不杀了。 . . 明升暗降的夺掉司马德戡的军权,被宇文智及一劝又恢复司马德戡的军权了。 . . 再比如情商低,不懂得怎么管理士兵,竟然让士兵披甲而行,用空下来的车装载金银和美女。 . . 但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做事行动迅速,不拖沓,当他得知司马德戡要杀他的消息后,立马以打猎的名义集齐军队来到司马德戡的大营前, . . 要求司马德戡出来迎接,宇文化及当然没有骗他,确实是出来打猎的,不过这个猎物是司马德戡。 . . 司马德戡的历史评价并不好,《隋书》里面列传第五十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四人一起列传的,四人都是杀害杨广的主要凶手,很明显,这算是奸臣传。 . . 我想,这有点冤枉司马德戡了,他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当初杨广暴政,手下士兵不断潜逃,他被逼得没办法了,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想了半天想出的办法居然是当有别人逃跑时就一起跟着跑,不曾有过伤害杨广的念头。 . . 后来宇文化及两兄弟掺和进来后,就没有他这个逃跑发起人什么事了。后来杀掉沈光,是因为他还没有看清楚宇文化及的本质。 . . 再后来他想要杀掉宇文化及,并不是因为被夺了军权,而是宇文化及比杨广更加残暴,士兵们不堪重负,他可能既有替天行道,又有赎罪的意思吧,可惜一个好人生错了时代。 . . 宇文化及在处理了司马德戡后继续西行,来到了山东曹县,这是孟海公的地盘,孟海公不禁在心中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他非常尊重和赞同宇文化及一行人西行回家的想法,并劝他们提前动身,因为他发现了宇文化及所率领军队的一个致命问题,得赶紧把这十万人马打发掉,不然自己这三万人迟早得被宇文化及灭掉。 . . 是什么致命的问题呢?宇文化及在离开孟海公之后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粮食不够了,他们在江都杀杨广,除了想要回家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江都断粮了,不得不反,他们一路走来将沿途的粮食都收刮了个干净,这里是别人的地盘,粮食早被当地的政权收走了, . . 现在又是兵荒马乱的,抢来的粮食更是入不敷出。如果还在孟海公的地盘上,可以抢孟海公的粮食,但现在已经走出去这么远了,再折回去的话得不偿失。但很快,他们又有了新的选择,李密的黎阳仓。 . . 就这样,李密终于和宇文化及遇到了一起。 . . 但是,洛阳城出事了,对于李密来说,这是一个好坏参半的事,如果处理的好了,他就可以一步登天,控制洛阳,号令半个天下。 . . 但是万一处理不好,他将会身败名裂,多年的辛苦积累毁于一旦。 |
事情要从一个人的苦恼讲起,这个人的名字叫元文都。 . . 当初杨广下江都前,将隋帝国的两个中心长安和洛阳交给了两个孙子留守,也就是长安的代王杨侑,洛阳的越王杨侗。 . . 但鉴于这两个人的年纪太小,所以杨广留下了几个辅政大臣,杨侑那边是卫文升,阴世师和骨仪。 . . 杨侗这边则是三文二武五大臣,三个文官分别是太府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尚书右司郎卢楚,这三人以元文都为主。 . . 两个武官分别是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和光禄大夫段达,问题就出在这两个人身上。 . . 随着李密的洛口政权崛起,洛阳逐渐感受到了威胁,于是派段达出去剿灭,段达也确实打了一个胜仗,不过奇怪的是段达打了胜仗后再也闭门不出了, . . 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段达上次是趁着瓦岗军不备偷袭的,偷袭的还是一些瓦岗军的外围部队,连瓦岗军的主力都没碰到,而且虽然斩杀了一些人,但是也没占着什么便宜,自己也损失严重。 . . 但是仗总得打啊,没想到瓦岗军越大越多,短短六年时间就膨胀到了20万,段达算是废了,还有一名武将皇甫无逸,但没想到这个人更废,没有任何的军事能力,连出城作战都不敢,那他是怎么当上将军的呢? . . 这个说来话长,为了行文考虑,我就不做过多地描写。总之一句话,他的老爹皇甫诞是个大忠臣,为国捐躯后杨广为了惦念他就把他的儿子皇甫无逸封了官,这就是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的由来。 . . 既然这里没人能解决问题,就得在远方找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来,于是就向江都发个求救信。 . . 远在江都的杨广收到洛阳的求救信后,派薛世雄带了十万人马来救,没想到莫名其妙的在河间七里井被窦建德歼灭了。 . . 统帅换成了小有名气的王世充,听说王世充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解决了吐万绪,鱼俱罗都解决不了的余杭叛乱。 . . 但这个人性情残暴,坑杀了三万降卒,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乱世当用重典,再说了,一旦他到了我的地盘,还不得乖乖的听我的话, . . 可以说,元文都在听到王世充要来的消息时,还是很振奋的,毕竟,洛阳有救了。 . . 但很快,元文都的这种希望又破灭了,在李密面前,这个所谓小有名气的王世充脆弱的跟个孩子一样, . . 完全不经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带来的十万人就被李密打剩下一万人了,王世充也算是识相,跑到河阳蹲监狱去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治他的罪吗? . . 不行,还得用他,元文都拦住了半路的杨侗,王世充虽然差一点,但总比段达和不出城门的皇甫无逸靠谱吧,在元文都的劝说下,杨侗不仅没有怪罪王世充,还给王世充送去了金银和美女,鼓励他知耻而后勇,务必将李密消灭。 . . 王世充可没有这个觉悟,败了就是败了,金银和美女我收下了,但是你让老子拿着手底下一万人跟李密的二十万人拼命?不去! . . 没办法,元文都又劝杨侗给王世充拨了七万人,但很快,元文都就后悔了,因为事情出现了转机,但兵已经拨出去了,想收回来是不可能了。 . . 其实从事后看,元文都确实应该后悔这件事,但后悔的不应该是他一个人,还得加上李密。 . . 出现了什么转机呢?东南方向来了个宇文化及,这实在不算个什么好消息,洛阳城的局势本来就危如累卵了,再加上宇文化及这个变数,但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啊,一共五个辅政大臣,只剩下自己一个有用的撑着,还能怎么办呢? . . 所以他得想一个冒险的办法,一旦这个办法成功,他就可能同时解决李密和宇文化及,同时制衡王世充, . . 但是他不确定朝中对这个办法的接受程度,所以得派个人出去探探口风。 |
27招安 第二天,盖琮有事上奏:请求联合李密,共同抵抗宇文化及。群臣哗然,这时候,元文都不失时机的站了出来,说了一番话, . . 翻译一下就是:我觉得可行,我们虽然跟李密打了这么长的时间,但那只是阶级矛盾,现在,宇文化及来了,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可能有些同志们有些疑惑啊,为什么是民族矛盾呢? . . 你想啊,宇文化及可是杀了咱们的老皇帝(杨广),我们可以跟李密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 .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李密同志任命为太尉,他祖上在北周时被封为魏国公,他现在也不是号称魏公嘛,我们也可以封他为魏国公, . . 有些同志不要有意见嘛,嫌封的官大,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少吃草,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 . 下面我要说的事情就不要作记录了,列入绝密资料,你们听一下就行了,不要外传。 . . 我让李密去打宇文化及,说白了,就是狗咬狗,俗话说的好,狗咬狗,一嘴毛嘛,等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我们可以以高官厚禄鼓动李密的部下,绑了李密。 . . 如果策反不成功,就让他入朝辅政,正好可以和卷毛王制衡一下嘛(王世充本来是西域的胡人,当时人戏称卷毛将军)。 . .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你们还有没有意见啊,当然是没有了。 . .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你有什么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怎么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千万不要傻乎乎的说出来,让部下替你说出来,如果大多数人不反对,就可以直接实施了。 . . 如果大多数人反对,你既可以保留一点回旋的余地,又可以保住当领导的面子。 . . 那么,这么精妙的说话艺术有没有高度浓缩的口诀流传于世方便记忆呢?有,当然有,一,专家放风。二,舆论哗然。三,官方辟谣。四,微做调整。五,突然执行。 . . 那么真的没有人反对吗?有,这个人是王世充,历史记载王世充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气的拍桌子破口大骂,顺带连杨侗也骂了,朝堂上的人真是脑子进水了,和强盗土匪合作,一只鸡去和黄鼠狼合作,迟早都是被吃掉的事。 . . 对于王世充的反对元文都是什么态度呢?置之不理,靠你又救不了洛阳,我不得想其他办法吗,你还是在你的含嘉城好好呆着吧。 . . 但元文都犯了一个错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以前我不太明白这件事,这事我占着理呢,怎么就说不清了呢? . . 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兵的手上有刀,有了这个东西,你占着多少理都说不清,人家根本不和你讲理,咔嚓一刀,就赢了。这就是后来元文都斗不过王世充的原因。 . . 好了,招安李密的事情已经确定,派谁去呢?要知道当时双方可是敌对状态,很简单,谁提出来这个计划就谁去,盖琮,就你了。 . . 盖琮吓得脸都绿了,按理来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李密毕竟是叛乱,谁知道他会不会按照规矩来, . . 但贪生怕死这种话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说出来,所以,盖琮说的是,我的官职太小,代表不了国家形象,还是选派一个官位高的人去吧。 |
顶一下 |
顶 |
顶dd |
这都不是事,主要看你的诚意,官太小可以当场封,于是,正四品的通直散骑常侍盖琮先生就新鲜出炉了。 . . 就算是这样,盖琮先生心里也没有底,因为要实施这一盘计划,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李密愿意合作,可是,李密凭什么要合作呢? . . 盖琮带着这个疑惑去找元文都,元文都神秘的一笑,你不用担心这个,去了你就知道了,他肯定会跟我们合作的。 . . 于是,火线提干的正四品的通直散骑常侍盖琮先生颤颤巍巍的出发了,这不并是因为他年老走不动路了,而是他心里实在没谱,万一去了一句话没说就让人家给剁了呢。 . . 这天,李密的大营前热闹非凡,大伙儿都来凑热闹,以前也有隋朝官员投降瓦岗军的,但是穿着正四品的朝服来投降的还是眼前这位仁兄独一份。 . . 这位仁兄当然是盖琮,他当然不是来投降的,说的正式点,是来招安的。 . . 李密有些好奇,急忙将这位大官迎了进来,等盖琮说明了来意之后,出乎意料,李密显得很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密也遇到麻烦了。 . . 宇文化及一路西行到了滑台(河南省滑县)时,终于遇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好在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李密的黎阳仓就在前方,于是他把一切辎重都留在滑台,命令王轨留下守卫,自己则轻军直取黎阳仓。 . . 但是他碰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徐世绩,黎阳仓作为李密的三大粮仓之一,战略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自从去年九月六日攻占黎阳仓后,李密就派手下大将徐世绩守着这里。 . . 到达黎阳仓后宇文化及傻眼了,因为黎阳仓不仅仅是一个粮仓,它更是一座城。 . . 而这个时候,宇文化及轻骑突出的毛病也开始显现出来,他没有攻城器械。 . . 没办法,他只好回滑台搬运了一次攻城器械,有了宇文化及回去运送攻城器械到黎阳仓的时间,李密已经完成了此次战争的战略部署: . . 徐世绩固守黎阳仓,而李密精选两万步骑兵驻扎在清淇(河南省淇县东南)并随时保持机动,只要宇文化及一进攻,徐世绩就点燃烽火释放信号,李密在后面抄宇文化及后路。 . . 对于李密的战略部署,宇文化及是不屑一顾的,我有十万的骁果精锐,打一个县城还能让你两万人拦下来? . . 这个问题不用李密回答,徐世绩来回答就可以,徐世绩说,你不行。 . . 再次来到黎阳仓城前的宇文化及又傻眼了,他辛辛苦苦运来的攻城器械用不了了, . . 因为徐世绩趁着宇文化及回去运攻城器械的空挡,派工兵绕着黎阳仓城挖了一圈巨坑将黎阳仓城围了起来(周掘堑以自环)。 . . 这样,宇文化及的攻城器械便不能到达城楼底下,攻城更是无从谈起。 . . 但有些事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呢?宇文化及下令:把坑给我埋了,怎么着也得把攻城器械运过去。 . . 李密告诉你,不行,只要宇文化及一填坑,徐世绩就点燃烽火,李密就率人在后面骚扰,我不拦你,我只在后面搞偷袭。 . .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场景就变成了这样:宇文化及进攻,徐世绩点燃烽火,李密在后面偷袭。 . . 不信邪的宇文化及再次进攻,徐世绩再次点燃烽火,李密再次在后面偷袭。 . . 如此反复几次后,宇文化及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
可惜窦建德 |
32难处 要不怎么说宇文化及头脑低下实在是没有带兵的天赋呢? . . 宇文化及手里有十万人,而李密偷袭的人才两万,就算分一半兵力出去都能挡住李密啊。 . . 之前的宇文化及有一个执念,就是集中所有兵力攻打黎阳仓城,现在反正是短时间内打不下来了,还不如解决了后面的李密,再集中精力攻打黎阳仓城。 . . 接下来宇文化及也调整了部署,继续攻打黎阳仓城,同时防备着李密的偷袭,一旦后方部队与李密短兵相接,所有骁果卫后队变前队,对李密实施反包围。 . . 果然,李密中计了,正当宇文化及兴冲冲地率人与李密激战时,后方出事了。 . . 宇文化及忽略了一个事情,在这次战斗中,他是进攻方,徐世绩是防守方,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但徐世绩不这么认为。 . .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徐世绩使用了一千多后普遍存在于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 . . 宇文化及的大部队被李密牵制住时,徐世绩派人在围绕着黎阳仓城的大坑里继续挖掘地道,出奇兵打了宇文化及一个措手不及。 . . 在李密和徐世绩的两面夹击下,宇文化及溃不成军,大败而归。 . . 有了这次成功,李密紧张的心情也逐渐放松起来,有一次他隔着淇水和宇文化及开玩笑。 . . 你们宇文家本来是匈奴人的家奴,姓一个什么稀奇古怪的破野头姓,因为你们的主人姓宇文,所以才改成了宇文。 . . 你们一家人都受到隋王朝的恩惠,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整个天下都找不出第二家。 . . 杨广这个人虽然品德上有点问题,但是你不能牺牲性命去冒死劝诫他,反而成为叛逆,谋杀君主,你不学诸葛瞻的忠诚,却学霍禹的恶行。这个天下虽然很大,但是谁敢收留你呢? . . 你如果能早点投降的话,还可以保存你的性命和子孙后代。 . . 听完李密这番话,宇文化及沉默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也觉得李密说的很对,如果不是知道他说的是自己,宇文化及肯定要跳起来拍手叫好了。 . . 同时,一股屈辱感袭上心头,恨自己读书少啊,虽然知道他在骂我,但自己还是体会不到被骂的妙处。比如这个忠诚的诸葛瞻是谁他就没听过,那个恶行的霍禹他也没听过。 . . 我觉得李密是故意的,故意不说人尽皆知的诸葛亮,偏要说他的儿子诸葛瞻,故意不说西汉权臣霍光,非要说他的儿子霍禹, . . 别说不读书的宇文化及,就是一般人也不知道这两个人啊。 . . 沉默的宇文化及最终还是说话了,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气鼓鼓地说道,我是来跟你厮杀的,谁要跟你讲那些书本上的道理! . . 看见宇文化及这么可爱,李密哈哈大笑,对旁边的侍从说道,宇文化及已经蠢到这个地步了,还妄想着称王称帝,看我折枝拐棍就能把他打跑。 . . 虽然表面说话轻松,但他的难处只有他自己知道。 . . 宇文化及带领十万人进攻黎阳仓城时,他带了两万步骑兵在后面偷袭,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他不是有二十多万人吗? . . 怎么只带两万人去偷袭宇文化及,这就是他的难处,李密虽然兵多,都是靠着粮食凑拢起来的吃不饱饭的农民,兵员素质差,战斗力堪忧。 . . 想跟号称天下第一的骁果卫去打仗,只能凑出来这么多能拿得出手的人了。这算是李密最后败亡的其中一根稻草, . . 因为直到后来,李密都没有能够把这二十万人转化为坚定而且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 |
他还有一个难处,就是他得两线作战,除了跟宇文化及打,他还得防备东都洛阳的骚扰, . . 所以他在看到盖琮带来的招安文书时显得非常兴奋,只要搞定了洛阳,他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宇文化及了。 . . 至于招安,就是说的好听点,他还能夺了我的军权不成? . . 解决了洛阳方面的顾虑,李密终于可以将所有的精锐抽调过来对付宇文化及了。 . . 他第一时间派人去给宇文化及送了一份信,出乎意料的是,这封信并不是宣战的,而是求和的。 . .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亲爱的宇文化及兄,前两天稀里糊涂的跟你打了一场仗,后来才知道是误会,我被洛阳方面给忽悠了, . . 我们都是因为受不了杨广的残暴统治而起兵反抗,理应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人,怎么能够相互残杀呢? . . 小弟我也知道,前两天我们因为黎阳仓起了冲突,这是个大大的误会,我们既然是同一条战线的人,吃点粮食有什么要紧的?改日我派人给你们送些过来,聊表心意。 . . 宇文化及收到信后恍然大悟,我说呢,不就是抢点粮食吗?怎么莫名其妙的打起来了。 . . 于是下令,全营的干粮供给恢复日常的供应量,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完了自然会有人给我们送过来。 . . 很显然,他是把李密当成了上次接待他们的孟海公一样的人物了。那么,李密这是唱的哪一出呢? . . 原来李密敏锐的感觉到,宇文化及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只要加速他的粮食消耗,宇文化及必败。 . . 一天后,等不到粮食的宇文化及给李密去了一封信,询问粮食怎么还不到。李密耐心的回复道,十万人吃的粮食很多,要好好准备一番。 . . 宇文化及点点头,自己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 . . 三天后,宇文化及又去了一封信,李密说再等等。 . . 五天后,宇文化及又去了一封信,李密再次耐心的回复,再等等吧,马上就运过来了。 . . 宇文化及当即就回了信,真的再不能等了,我的粮食已经吃完了。 . . 不过李密可不像宇文化及一样单纯,你说你没粮了我就信,就算你真没粮食了,也要饿你两天再说。 . . 但这时出现了意外,李密军营里一个犯了死罪的人跑去向宇文化及告了密,宇文化及知道上当后暴跳如雷。 |
顶顶 |
33秦叔宝 这件事情里面透露着蹊跷,这个告密的人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不早也不晚,而且李密的作战计划是绝密,一般人参与不到,一个叛逃的小兵知道什么机密呢? . . 后世有人怀疑是徐世绩搞的鬼,因为上次李密和翟让在瓦岗火拼的时候他受了重伤,被李密的人砍伤了脖子,要不是王伯当阻挡的及时,他那条命就没了。 . . 有一段时间我是持这种看法的,但后来仔细一想又不对。 . . 那个小兵不知道李密的战略计划,徐世绩又如何知道呢? . . 当时的徐世绩一直镇守黎阳仓,而李密的大营在童山(河南省滑县北), . . 李密作为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没有必要向镇守在外的下属将领宣告自己的作战计划,徐世绩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 . . 退一步讲,就算徐世绩神机妙算知道的李密的计划,远在黎阳仓的他如何指挥的动童山的士兵告密。 . . 假如这个士兵是徐世绩的亲信的话,他又是用何种通信方式与这名士兵联络的,要知道当时正值战时,士兵的通讯管控极为严格。 . . 再退一步讲,徐世绩如何确定他的告密能在李密和宇文化及的战斗中起决定作用,因为后来李密虽然惨胜,但这并不对他构成致命威胁。 . . 由于没有更多的历史文献资料辅证,我们只好认为这件事真的是一件意外吧。 . . 但不管怎样,宇文化及已经知道了被骗的真相,怒不可遏的他带着全部骁果卫渡过永济运河,进攻李密的童山大营。 . .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要来,但没想到来的这么早,根本来不及组成有效的防守就被宇文化及率领的骁果卫冲破了大营。事实上,就算李密精心防守了,他也不见得能防守的住。 . . 因为他面临的是真正的一群虎狼之师,训练有素的天下第一精锐骁果卫。 . . 之前的骁果卫虽然跟随宇文化及,但只想回家,并不想打仗,再加上粮食一直短缺,在几次和李密的战斗中出工不出力。 . . 但现在,在宇文化及和李密的双重压迫下,他们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这一仗再打不赢,就真的得饿肚子了。 . . 而且,在李密的忽悠下,他们也吃饱了肚子,精力更加充沛。 . . 这场童山之战极为惨烈,从早上七点一直打到晚上七点,但史书中的记载却寥寥数笔,李密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流矢射中,从马上栽了下去,昏厥到地。 . . 瓦岗军看见主帅莫名其妙的倒了地,没了主心骨,纷纷向后退去。 . . 这一幕也被宇文化及的军队看到,立即分出一队人去对倒地不起的李密斩草除根,眼看李密危在旦夕。 . . 一位英雄现身了,他就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是也。 |
秦叔宝快速策马骑到李密旁边,一把捞起昏迷在地的李密就走,而这时骁果卫已经缠了上来,秦叔宝将李密放在马上,且战且走,艰难的突围了出去。 . . 按理来说秦叔宝这样做已经很不错了,在几十名敌军的包围中一路拼搏救出了主帅。 . . 但作为一名隋唐时期的名将,如果你认为他只有一身勇力的话可就太小看秦叔宝了。 . . 秦叔宝回到后方将李密安置好后,又独自一人杀向前线,收拢被打散的残兵向宇文化及实施反攻,在秦叔宝艰难的反击下,宇文化及含恨退去。 . . 这场战斗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惨痛的失败,但对宇文化及来说却不是。 . . 他有称霸天下的实力,被称为天下第一的精锐之师骁果卫,却没有逐鹿天下的眼界和雄心。 . . 这场战斗失败导致的唯一后果对他来说就是没有粮食吃了,得挨饿了。 . . 至于夺取黎阳仓,攻占洛阳,号令天下,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 . . 所以在一场决定自己军队生死存亡的大战之前,他没有作任何的战前动员,以激起士兵们必胜的决心, . . 而只是说了句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没有粮食了,得去抢点回来,一股流寇作风。 . . 他的作战风格就是没有任何风格,只要把部队带到作战地点,排成一队摊开,好了,你们冲锋吧。 . . 至于什么声东击西,围魏救赵,侧翼插入,两翼包抄等战略战术,不存在的。 . . 他唯一一次使用战术的地方就是上次攻打黎阳仓的时候,分出一半攻打徐世绩镇守的黎阳仓, . . 另一半防备李密的后方偷袭,将一只部队分成两支以抵御两个方向的敌人这种办法还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 . . 后来我们也看到了,效果也不太理想,被李密趁机烧了攻城器械,灰溜溜的撤退了。 . . 所以对于宇文化及来说,只要自己活着,就不算失败,虽然没有从李密那儿抢到粮食,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粮食,还怕没有粮食吃吗? . . 接下来,宇文化及派兵洗劫了汲郡和东郡,总算凑出一点粮食来。 . . 毫无疑问,李密是这次战斗的胜利者,但很可惜只是惨胜,如果说宇文化及是个草包并不算太过分,但他手下的十万骁果卫确是实打实的精锐, . . 李密在二十万农民军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全部报销到了童山脚下,这为后来与王世充的争斗中失败埋下祸根,他已经失去了碾压王世充的资格了。 . . 但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份莫大的惊喜,由于宇文化及不知节制的抢劫,逼反了东郡留守王轨, . . 王轨带领全城向李密投降,王轨带来的惊喜要在稍后才能体现,但接下来的惊喜才是实实在在的。 . . 宇文化及在抢劫了一番之后吃饱了,可是他的部下还没有吃饱,在饥饿的威胁下,宇文化及的手下陈智略,张童儿带领一部分骁果魏投降了李密, . .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自己的精锐在童山底下被打残了,但却得到了天下第一精锐的部分指挥权,瓦岗军的战斗力猛增。 .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老祖先的智慧,李密得到了骁果卫,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但他从此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 . 别忘了还有后面一句,福兮祸所伏。 |
这两天没人看了,似乎 |
发呀 |
支持楼主,楼主加油,我一下把之前的全看了 |
怎么回事小老弟? |
从那时起,他便在心中许下愿望,以后也要做一个像萧何和樊哙那样的人,找到一个刘邦那样的明君并去辅佐他,成就一番功业。 . . 他知道天下即将大乱,于是苦读兵书,发愤图强,为着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 . . 他也曾迷茫过,学成了一身屠龙之术后,去哪里屠龙呢? . . 李密听说楚国公杨素一行要经过本地时,兴奋的快要跳了起来,他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 . 要怎样“不经意”的引起他的注意呢?毛遂自荐?可是主动去投靠会不会被看轻了? . . 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杨素的必经之路上骑牛读书,以此来引起他的注意,李密成功了。 . . 杨素在考教了一番李密的为学功夫后很满意,李密也很兴奋,能得到杨素这样著名的军事将领的赞赏,何愁不能取得功名? . .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杨素只是回头对后面的儿子杨玄感说了一句你们不如他之后再也没有了下文,想要招揽李密的话更是只字未提。 . . 李密落寞的回到家,越国公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还有什么路呢? . . 只好继续读书了,以后肯定能用的上的,他自我安慰道。 . . 后来,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了,邀请李密去做参谋,收到信的李密有一丝犹豫,虽然名义上是起兵,但说白了就是谋反,值得吗? . . 随即想到杨广三征高丽,大兴土木弄的天下民bu聊生,又兴奋起来,这不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吗? . . 刘邦不也是因为相同的理由起兵反抗秦朝吗,既然如此,杨玄感便是我的刘邦,我李密便是杨玄感的萧何樊哙了。 . .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杨玄感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明君,目光短浅,轻信小人之言,杨玄感兵败后,李密也被抓了。 . . 在经过九死一生的逃跑之路后,李密再次踏上了寻找明君的道路上。 . . 在这之后,他遇到了郝孝德,王薄,可惜都不是他心目中的明君。 . . 他想起了曾经逃跑路上吃不上饭啃树皮的日子,想起了当教书先生的日子,想起了在雍丘的妹妹妹夫,也想起了王秀才和王秀才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妻子,他们都还好吗? . . 李密又想起了在瓦岗的日子,他本来是想好好辅佐一番翟让,后来却阴差阳错杀了他, . . 罢了罢了,既然这世上没有我找的明君,我就自己当领导,他现在能理解阮籍的那句话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 既然找不到要辅佐的明君,那我就让别人来辅佐我成就大事! . . 但现在,洛阳的杨侗又抛来了橄榄枝,说实话,李密心动了,他清楚自己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是不合格的,他有自己的性格缺陷, . . 这个缺陷决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将兵之才,而非将将之才,而杨侗,或许就是他的明君,因此李密想试一把。 . . 但很快,李密的这个梦想破灭了,当他到达温县时,洛阳方面传来消息,王世充政变了, . . 也就是说,现在的洛阳当家的虽然是杨侗,但管事的是王世充。 |
35政变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之前说起,为了改善一下自己在洛阳心中的形象, . . 李密每和宇文化及打一次胜仗,就派人去洛阳禀报,文武百官听到捷报连连后很高兴, . . 元文都就更高兴了,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错人,杨侗的高兴不用多说,他的皇位可以继续保持了。 . . 但唯独有一个人不高兴,这个人就是王世充,相反,每次听到李密的捷报传来,他就心惊肉跳, . . 他很清楚,宇文化及的落败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等到李密收拾了宇文化及入主洛阳,接下来就该元文都了。 . . 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能斗得过手掌重权的将领,所以元文都绝对斗不过李密,一旦等李密控制了朝局腾出手来,接下来就轮到他王世充了。 . . 像王世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他决定先发制人,但他从江都带来的十万人被李密打成一万人了, . . 虽然杨侗给他补充了七万人,但不是他的嫡系,所以他首先得统一一下手下士兵的思想认识。 . . 王世充的训话开始了,李密快要得胜归朝了,你们说说,元文都那个文弱书生,能斗得过李密吗? . . 不能吧,等李密收拾了元文都,接下来会干什么?你们想想,他李密在洛口当土匪的时候是谁在剿匪啊? . . 还不是我们这些官军,现在他李密接受招安了,还成为太尉了,一来就成了我们的顶头上司, . . 你们说说,我们官军和他们土匪作战,杀死了他们的父母兄弟,他们能饶了我们吗? 王世充的这番训话很成功,很快的统一了全体官兵的思想认识,成功到什么地步呢? . . 成功到远在洛阳的元文都也知道了这番话,元文都冷哼一声,真以为七万人是白给你的吗? . . 虽然那七万人是杨侗拨给王世充的,但负责具体操作这事还得元文都亲自经手,安插几个自己的手眼是必然的事。 . . 同时他也敏锐地感受到了危机,元文都本想让李密入朝和王世充形成制衡, . . 但王世充的一句话倒也提醒了他,自己确实斗不过手握兵权的李密,看来得想别的办法了。 . . 不过,既然你失去了制衡的作用,我就得提前下手除掉你这个不稳定分子了。 . . 元文都迅速集齐五位辅政大臣开会,最后决定召王世充进宫,乘他入宫时布下伏兵将他击杀, . . 这个计划虽然不太完美,但却是目前唯一一个比较可行的,对付手握重兵的将领就得这么干。 . . 这件事情被列入绝密,除了五个辅政大臣谁也不知道,直到调兵的前一刻士兵们才知道此行的目的, . . 这个计划应该说是万无一失了,可以说,王世充此次在劫难逃。 . . 很不幸,这次计划还是出了纰漏,王世充还是知道这件事了,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五个辅政大臣之一的段达。 . . 段达回到家后立马把自己的女婿叫来,让他给王世充送信,告知了元文都将要杀他的阴谋。 |
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告密的人为什么是段达,史书上记载他是因为性情愚昧而且胆小如鼠才告的密。 . . 这不合理,如果按照原先的计划,他们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杀掉王世充的, . . 而一旦他告密的事情被人发现,第一个死的人就是他,这不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能干出的事。 . . 这个告密的人可能是任何人,但唯独不可能是段达,因为段达跟王世充有仇,有什么仇呢?王世充间接的夺了段达的兵权。 . . 当初杨广被杀的消息传到东都洛阳,杨侗登基称帝,在元文都的主导下改组了洛阳政府, . . 原先的五位辅政大臣变成了“七贵”,段达理所当然的升官了,由原先的光禄大夫升为纳言。 . . 但很快他发现升官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几天后他的兵权没了,此事虽然是元文都一手调整的,但直接受益人是王世充。 . . 平心而论,元文都的这一决定是没有任何私心的,当时洛阳城外有李密的威胁,他只能将兵权交给更有能力的王世充。 . . 段达可不这么想,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 . 当然是枪杆子啊!自己的军权被夺了,就相当于被要了命啊,手掌军权的王世充他不敢得罪,但手无寸铁的元文都还是被段达惦记上了。 . . 但这一切只是表面原因,我们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他跟王世充也有仇,为什么要向王世充告密? . . 我一直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直到后来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才恍然大悟,他所要的,不仅仅是向元文都报仇那么简单。 . . 我简单的提一下这部电影,黄建新和杨亚洲联合执导的《背靠背,脸对脸》, . . 这部电影讲了某地文化馆代馆长王双立为了扶正进行的一系列明争暗斗。电影的故事很小,格局却很大,讲透了中国几千年的官场文化。 . . 这部电影里面有个小人物老罗,他曾经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被王双立惩罚过,所以一直在文化馆默默无闻, . . 新来的马馆长上任后,老罗对新来的馆长殷勤无比,擦桌子倒茶无所不做。 . . 为什么呢?有影评人写到,新领导来了之后,自然就有之前权力框架下的失意者投靠新领导,老罗被王双立惩罚过,自然属于之前权力框架下的失意者了, . . 他对新来的馆长殷勤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他想再次受到重用。 . .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再次回到段达的问题上来,认真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段达也是之前权力框架下的失意者。 . . 可能会有人提出反对,他之前是五位辅政大臣之一,之后是朝廷七贵之一,怎么成了失意者了呢?且听我慢慢往下说。 . . 之前讲到,因为要对抗洛阳城外李密的威胁,元文都把段达的兵都给了王世充,一个武将没了兵权,就像被拔了毛的凤凰, . . 最直接的后果是他在洛阳没有话语权,做不成任何事,自然是权利框架下的失意者。 . . 那么按照元文都的设想,迎接李密入主洛阳会怎么样呢?他还是会成为权利框架下的失意者。 . . 为什么呢?让李密入主洛阳,是元文都提出来的,到时候元文都便是首功之臣,没他段达什么事,改变不了他在朝廷中的尴尬位置。 . . 所以无论是保持现有政局,还是迎接李密入主洛阳,都不会夺回他失去的权利,那怎么办呢? . .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只有把王世充放进来搅局,段达还有上升的希望,而他选择向王世充告密,一旦王世充成功,他就是首功之臣。 . . 所以他并不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也不是一个性情愚昧的人,相反,他是一个聪明到了极致的人,经过他的计算, . . 只有向王世充告密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后来他也成功了,王世充夺取帝位后任命他为司徒。 |
怎么没了楼主 |
不把钥匙砍断就开不了门,开不了门就包抄不了王世充的后路,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 . 那就是原路返回,出太阳门和皇甫无逸兵合一处,正面抵抗王世充。 . .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时间,元文都在玄武门耽误的时间,加上从玄武门赶往太阳门的时间,已经浪费了三四个小时, . . 等到元文都率人走到乾阳殿时,王世充已经攻破了皇甫无逸手下两员大将的防御,完全占领了太阳门。 . . 与元文都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名将之后皇甫无逸,他看见大势已去,连老婆和孩子都顾不上了就往右掖门逃去, . . 等他到了右掖门时,也遇到了和元文都一样的问题,门被锁了,而且没有钥匙。 . . 不过他可不像元文都一样,没有丝毫犹豫砍开门锁向长安逃去。 . . 几百年之后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 . 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小伙伴在后山玩,一个小孩子爬上假山玩的时候不小心跌入一口装满水的大缸之中,随时都有淹死的危险, . . 其他的小伙伴都很慌,司马光也很急,因为他们都是小孩,身高不够,不能救人, . . 但他很快就有了办法,既然没办法让人离开水,那就让水离开人。 . . 司马光捡起地下的一块大石头朝缸扔去,水朝着被砸破的洞口涌出来,小孩得救了。 . . 这个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的原因是,司马光不仅遇事沉着冷静,想出来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去实施它, . . 而且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小孩,好多成年人到了危急关头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 . . 我们的元文都先生就是这样,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就算不读兵书,但战场环境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这样的道理他还是应该明白的。 . . 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在王世充攻打含嘉门并且随时可能被攻破这样紧要的关头下等了一个多小时的钥匙。 . . 事急从权的道理他可能懂,但懂跟真正的身体力行是两回事。 . . 王世充终于肃清了宫城的外围,率兵到达紫薇门下,只要他一声令下,紫薇门片刻之间便可攻下,但他不敢,因为上面站着一个人,那就是皇泰主杨侗。 . . 虽然他这次起兵攻打皇宫的目的是先发制人,但名义上还是打出清君侧的旗号, . . 现在皇帝就在这儿了,如果继续进攻的话,那可就是真的谋反了,这种恶名谁都不愿意背,很明显,王世充是个聪明人。 . . 杨侗在城楼上大声喝道,王世充,你来干什么? . . 王世充装出有些委屈的样子,元文都想要联合李密谋朝篡位,我接到消息的第一时刻便匆忙赶来了,段达就在你的旁边,不信你可以问他。 . . 杨侗还有些疑惑,而段达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下令把元文都抓起来,并下令士兵开门迎接王世充进城护驾, . . 就这样,杨侗断了最后一丝念想,王世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 . 王世充深知斩草除根的重要性,当初的“七贵”元文都,卢楚,赵长文一个都不留, . . 举目四望,整个洛阳城都没有他的对手,除了城外的那个人,李密。 |
喵(^???^)乀,挺有趣的…顶 |
楼主快更啊 |
37迷信 但他还有一个比解决李密更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洛阳城没有粮食了,没有粮食别说解决李密了,不出几天就会被饿疯了的自己人解决掉。 . . 于是他给李密写去了一封信,请求李密给他送一些粮食,当然不能让你吃亏,我会送一些布料和绸缎给你。 . . 他也不太确定李密是否会接受这个要求,但只要能拖延几天李密对洛阳可能进行的攻击,他就能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 . . 很显然,李密跟他持有相同的看法,粮食是不可能给你的,同时他也从这封信里得出来一个信息, . . 王世充快要断粮了,只要控制住从向洛阳城的粮食运输,王世充必败无疑。 . . 但是谁也没想到一个小人物改变了李密的看法,这个人就是邴元真。 . . 他原先是故县的一个小吏,后来跟随翟让在瓦岗起兵,在和张须陀的战斗中设伏击败了张须陀立下大功。 . . 后来在李密和翟让的火拼中,他和单雄信差点被杀,由此在心中埋下了对李密怨恨的种子。 . . 这点也被王世充所知,所以暗地里成挑拨他们和李密的关系, . . 王世充也没想到,他不经意间埋下的这颗棋子将在这次粮食交换中将起到多大的作用。 . . 邴元真找到李密,建议用粮食和王世充交换布料和丝绸,李密一口拒绝了他,无论邴元真怎么劝都不改口。 . . 邴元真也很有耐心,每隔几天就去劝李密,要求交换粮食, . . 李密最后有些烦了,反问道,你为什么非要我用粮食换他们的布料和丝绸呢?我们又不缺那些东西。 . . 是啊,为什么呢?邴元真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很简单,因为他是掌管洛仓的,一旦开始粮食交换,所有物资都必须经过他的手处理,他就有许多油水可捞。 . . 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他想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需要那些布料给士兵作衣服穿。 . . 李密还是不肯改口,现在正是七八月份,天气炎热,士兵们并不需要多余的衣服。 . . 邴元真面不改色,说出了一个让李密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夏天总会过去,谁也不知道洛阳城能够撑多久, . . 一旦冬天来到,而我们的士兵没有足够的冬衣的话,就会像去年冬天王世充手下士兵的结局一样。 . . 李密有些犹豫了,这个他不会忘记,在他的打击下,王世充的手下士兵冻死者达数万人。 . . 看见李密有些松懈,邴元真继续说道,而且你也需要树立起体恤士兵的形象。 . . 李密动心了,他也知道收买人心的重要性。 . . 于是,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极为荒诞的一幕,处于剑拔弩张的交战双方交换重要的战略物资。 . . 毫无疑问,李密这次交换中的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根本等不到冬天的到来,就已经在王世充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不得不逃向新建立的李唐王朝。 |
|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