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中国历史 -> “半仙”刘伯温既然那麼神,为何结局还会那麼惨? -> 正文阅读 |
[中国历史]“半仙”刘伯温既然那麼神,为何结局还会那麼惨?[第1页] |
作者:今宵酒醒無梦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黑色君 在民间传统故事里,刘伯温是与张良、诸葛亮齐名的智者,在朱元璋建立明朝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随后功成身退、归隐田园。但是,最终遭到猜忌,被朱元璋或胡惟庸毒死。 历史上的刘伯温真的有那麼神奇吗?为何他归隐之后仍然难以善终? |
刘伯温在朱元璋眼中无足轻重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刘伯温出道有多早?朱元璋父母还健在、其本人还在给地主放牛的时候,刘伯温已经当了很久的地方官了。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四五年之后,因为觉得在县里没有上升空间,又和同僚关系恶劣,刘伯温选择了辞职。 返乡不久,他又出任了元朝江浙行省的儒学副提举。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一段日子后,他因为越界举报监察御史,被自己的上司多次责难,被迫辞职。在刘伯温第二次辞职前后,比他小了17岁的少年朱元璋才因父母双亡,入皇觉寺当了和尚。 此后十年间,反元势力纷纷出现,天下逐渐走向纷乱,刘伯温却乐得逍遥,过起了名士生活。直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徐寿辉部义军攻破杭州,在这里杀死元朝官吏,分发府库物资,招募了大量贫民入伍。在杭州居住多年的刘伯温带着家人提前逃离,算是躲过一劫,但他的太平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他接受元廷任命,担任了五品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开始了自己的“剿匪”工作。他的主要剿灭对象,是在浙东地区活动的方国珍部。 刘伯温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几年,没有什麼过人之处,而方国珍部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到后来,焦头烂额的元廷决定招安方国珍,以集中力量对付更强大的徐寿辉、朱元璋等势力。表现平平的刘伯温却对朝廷的招抚政策坚决不从,激烈上书反对。元廷很恼火,把刘伯温的官职从五品降到了七品,并剥夺了他参与军事的权力,刘伯温一怒之下再度辞职。这次辞职让他有机会在两年之后的至正二十年(1360年)再度出山,接受了朱元璋的征召。 朱元璋剧照 |
之后,刘伯温成为朱元璋诸多随军参谋之一。对于他在此期间的事迹,去掉那些具有神秘主义的传说,无非是在陈友谅势大逼近时,刘伯温是坚决主战者之一,并跟随朱元璋在一线战斗了近三年,期中为朱元璋提供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然而,在这一时期的刘伯温,并没能留下许多具体的事迹和谋略。他对朱元璋政权创立的贡献,不但比不上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也比不上为朱元璋制订了长远战略规划的朱升。 不过,在筹备朱元璋登基仪式、修建南京城、制订《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制度性建设方面,刘伯温起了很大的作用。比起诸多更早加入朱元璋集团的开国元勋,刘伯温是前朝进士,在元朝多次为官,对于典章制度明显更为精通。 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大势已定,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这个封赏要做到让大部分人心服口服,基本是公平的。从中可以体现刘伯温在明朝建立中的功勋排名:公爵六位,文臣李善长排名最高,战功最高的徐达所封户数最多。最后,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是这次所封的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和两位伯爵中最低的一级。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至少当时绝大部分人心目中,刘伯温功勋并不高。 刘伯温剧照 那麼,在元朝时做剿匪工作没成绩、在朱元璋这里战功一般、制度性建设功劳还算有一些的刘伯温,是如何开始有了神机妙算的“半仙”形象的? |
朱元璋亲自鼓吹刘伯温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淮西地区起兵,核心团队以凤阳周边地区出身的淮西老乡为主,被称为“淮西勋贵”。随着朱元璋集团的不断胜利,权力分配的问题摆上了桌面。淮西勋贵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专制,是必须被铲除的。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文臣之首,在朱元璋团队中实际同时起了萧何和张良双重的作用,现在是淮西集团公认的领袖。李善长位高权重,他所代表的相权对皇权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制约他的力量,朱元璋开始扶植能与淮西集团相对抗的文官力量。这些人,大多是刘伯温的家乡人,历史上称之为“浙东集团”。 为了平衡正治,朱元璋选择树立刘伯温作为对抗淮西集团的旗手,还亲自鼓吹他的神机妙算。刘伯温是前朝进士出身,比朱元璋年长了一辈,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在朱元璋集团中几乎算是最有文化的。担任的太史令一职,一方面负责典章制度,另一方面负责观察和解说天象,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有“代言天意”的权力,有一定的神秘性和神圣性。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期待,大约类似于前秦的王猛、北魏的崔浩:酷吏加能吏,以充满智慧的权谋家姿态,为皇帝加强集权的目标效力,包括得罪人的脏活。在古代王朝正治中,依靠亲族、同乡在马上打天下之后,君王任用有手段、有权谋、但又不会威胁到皇权的朝臣削弱皇族、功臣是很常见的。 扮演这样的角色,当然是难度系数极高、风险也极大的活。一方面,他们干的事儿本身就是得罪勋贵集团。这个活干好了叫宰辅之材,干不好就是“佞幸”,然后被彻底打倒。另一方面,皇帝很可能随时拿他们出来背锅,或者觉得他们权力太大了卸磨杀驴。王猛死得早保住了名誉,崔浩在辅佐北魏前三代君王创业和建立制度后连同姻亲族人一起被杀光。 |
身死多年后,又成为正治工具 从刘伯温的自述和他一贯的身体状况看,他的死是肝病发作的结果。在元朝做官时,刘伯温就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和同僚难以相处。晚年更是要压抑自己的性情,周旋于朱元璋和曾经得罪过的淮西勋贵集团之间,病情恶化也是自然之理。刘伯温死后五年,他回乡前对朱元璋所说的怀疑胡惟庸对他下毒的猜疑,被朱元璋拿出来当成对付淮西集团的工具,成了胡惟庸的罪证之一,以至于刘伯温的死亡原因,也逐渐被扭曲得面目全非。 之后,朱元璋发起胡惟庸大案,淮西集团也随之覆灭。在文官系统方面,李善长、胡惟庸及他们的党羽都成了罪恶昭彰的罪臣,那麼,曾经对抗过淮西勋贵、正面硬抗过李善长的刘伯温就逐渐成为开国文臣的代表。加上明代市井文学发达,刘伯温本人在民间故事中也逐步被神化,变成历史上那个“半仙”的角色。 在朱元璋先后抬出来对付淮西集团的三位文臣中,只有刘伯温部分达成了朱元璋的期待,并得以善终,在后世留下较好的名声。相比之下,急躁轻浮的杨宪和总想和稀泥的汪广洋都身败名裂、死于非命。但是,刘伯温的水平也并没有民间传说的那麼高,早年效命元朝负责剿灭方国珍未果,投奔朱元璋的实际战功和战略规划成果也乏善可陈,反而在制度建设上有些成就。 总之,历史上的刘伯温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但是把他的功勋和诸葛亮等名臣相提并论实在是过于夸张了。刘伯温形象被神化,一方面反映出朱元璋对文官系统破坏之彻底,另一方面则显示出明朝市井文化的力量。正是这两大因素,使得一位聪明而知进退的文臣,逐渐幻化成后世许多人心目中的“半仙”。 (来自 国家人文历史) |
因为半仙是个噱头,被吹成神仙也会被拿实权的朱给干死懂吧低能钓鱼仔。 |
说的有道理。烧饼歌是不是他写的啊 |
因为他却是一般,比不上李善长那一批人,就拿李善长来说,文能治百官统筹,武也能带兵征讨,刘基只是个谋士。 他们两个在朱元璋心里,能力就是相差很大的,功劳也相差很大,看两个人爵位就知道了,李善长国公爵位,俸禄2000石,刘基伯爵爵位,俸禄300石左右,爵位差了3级,工资差了7倍。 |
死了的伯温 才是能一统天下的半仙 |
所以有用的时候才叫战神 |
刘伯温是一个非常清廉孤高的封建地主儒士,他的很多作品其实可以反应出来刘伯温的个人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刘伯温和朝堂上的人“尿不到一壶”的原因就鉴于他本身就是地主阶层的人,而朱元璋和他的早期追随者都是出身底层农民阶级 诸如李善长是个落魄书生、宋濂也是穷苦读书人考试中了举人等等 刘伯温同时也是朱元璋最不会怀疑和猜忌的人,因为刘伯温那点“明哲保身”的小九九朱元璋看的一清二楚,所以胡惟庸祸乱朝纲的时候正直清廉的刘伯温肯定震怒要去抨击弹劾胡惟庸等人,但是没想到胡惟庸矫诏圣旨下药害死刘伯温,使刘伯温早逝,这点不排除是彻底激怒朱元璋的一大原因之一 电视剧里排的好的就是比较系统的还原了刘伯温的处世哲学和清廉孤高形象,肯定了刘伯温死于非命而非郁郁而终的形象 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过分刻画朱元璋权谋,以至于猜忌刘伯温,历史上朱元璋对刘伯温没有什么特别态度 |
刘伯温就是老朱牵制淮西勋贵用的 刘入伙比较晚 没有他老朱还是统一 看老朱封他的爵位就看得出什么水平 |
我觉得能够多次辞官,又被多次录用这本身就是本事,没点本事你不辞官都被杀头,何况越辞官越大。 |
无非就是鞑清为了黑朱元璋而已 |
袁崇焕不也是鞑清拿来黑明朝的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中国历史 最新文章 |
他说的是真的吗 |
明朝酷刑多残暴 第一代闯王高迎祥被捕后被凌 |
汉朝时期,整个南方丘陵一带均是“三不管” |
“四度赤水”真的是毛..用兵如神吗? |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 |
这个数据可信吗 |
什么是九军、六军和三军,关羽水淹七军到底 |
秦灭六国以后与秦始皇去世时的疆域对照图。 |
朝鲜半岛曾经近在咫尺,却为何没有被收入囊 |
昆阳大战,刘秀的2万军队为何能打败王莽的4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