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为什么会出现史书与史书之间互相矛盾的情况?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史书与史书之间互相矛盾的情况?[第2页] |
作者:溯溯小竹子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最近在看春秋有关的书,发现它们之间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记载有时候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说法,不知道该信哪个。 举个例子,《春秋》里一句“齐仲孙来”,三传就有三种说法: 《左传》:“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这里说齐仲孙是齐国的仲孙湫,这样记载是为了赞美他。 《公羊传》:“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这里说齐仲孙是鲁国的公子庆父。 《谷梁传》:“其曰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其言齐,以累桓也。”这里就没有明确齐仲孙是指谁,但与《左传》的赞美不同,《谷梁传》认为记载齐仲孙是为了表示疏远并且牵连齐桓公。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有时候《史记》也有不同的说法,真的好乱…… |
有的是误载,有的是刻意笔法。。。。。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称:“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说季友是文姜的儿子。 《史记·鲁周公世家》却说:“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说季友的母亲是陈女。 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的。 |
《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左传》:“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史记》记载齐桓公二年灭郯国,而《左传》记载的是灭谭国。 |
《史记·鲁周公世家》:“斑长,说梁氏女,往观。圉人荦自墻外与梁氏女戏。斑怒,鞭荦。” 《左传》:“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之戏。子般怒,使鞭之。” 《公羊传》:“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子般执而鞭之。” 关于庆父指使人刺杀公子般的起因,《史记》说公子般喜欢梁氏女,他去看梁氏女的时候,圉人荦调戏梁氏女,所以公子般鞭打他。 《左传》说圉人荦调戏的是女公子,也就是鲁庄公的女儿。 《公羊传》中鞭打的人叫邓扈乐,而且他是“淫于宫中”。 |
《春秋·僖公八年》: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 《左传》的解释是: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公羊传》的解释是: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讥以妾为妻也。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齐媵女之先至者也。 《谷梁传》的解释是:言夫人而不以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辞也,非正也。 《左传》认为“夫人”指鲁庄公夫人哀姜;《公羊传》认为“夫人”指鲁僖公夫人声姜,还说她本是鲁僖公的媵女;《谷梁传》没有明说,但是说“妾”可能指鲁僖公母亲成风,结合《公羊传》还有可能也是说的声姜。 一个问题:鲁僖公八年哀姜去世已经八年,且她是因罪处死,死的并不光彩,按说没有为她举行禘祭这种大祭的道理,声姜成风还在世,祭祀活人好像也不合适,好像“致”哪一个都不对? |
做个记号 |
《春秋·闵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认为鲁闵公与齐桓公的落姑之盟是鲁闵公请求齐桓公帮忙召季友回国,也就是说季友在鲁闵公继位后是回过鲁国的。 《史记·鲁周公世家》却是:“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司马迁记载季友在公子般(斑)遇刺后出奔陈国,至直鲁闵公遇害后又从陈国带鲁僖公去了邾国,最后才回的鲁国,之前根本没回鲁国。 按照《史记》的说法,那么落姑之会是不存在的? |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桓公死后“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说文姜留在齐国,没有回鲁国。 但《春秋》记载的齐襄公与文姜的多次会面中,庄公四年“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庄公七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两次可以确定是在鲁国境内,以及齐桓公即位后,庄公十五年的“夫人姜氏如齐”,不可能是自齐如齐,很大可能是自鲁如齐,所以文姜其实是回到了鲁国的? |
“齐仲孙来”,左传说是齐国“仲孙湫”访鲁,公羊传谷梁传认为孔子是把鲁国庆父说成是”齐仲孙“。这句话来自《春秋》闵公元年。然而《春秋》闵公二年:“公子庆父出奔莒”。所以孔子对庆父的称呼就是公子庆父,而非“齐仲孙”。 |
对,有不一样的... |
《春秋·僖公十四年》: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 《左传》说是::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来朝。 《公羊传》说是:鄫子曷为使乎季姬来朝?内辞也。非使来朝,使来请己也。 《谷梁传》说是:遇者,同谋也。来朝者,来请己也。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以病缯子也。 《左传》的解释是已婚的季姬要回鲁国娘家归宁,鲁僖公因为她丈夫鄫国国君不来朝见而生气不准,所以季姬在防地会见鄫子让他来朝见鲁僖公。 《公羊传》《谷梁传》的解释是,未出嫁的鲁国少女季姬遇到了鄫国国君,让他来鲁国求娶自己。 |
居然能挑刺更新那么多。。。。。。。 |
关于公子牙之死,《左传》的记载是:“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问于季友,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针巫氏,使针季鸩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 《公羊传》的记载是: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季子曰:“般也存,君何忧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谓我曰:‘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何敢?”俄而牙弒械成。季子和药而饮之曰:“公子从吾言而饮此,则必可以无为天下戮笑,必有后乎鲁国。不从吾言而不饮此,则必为天下戮笑,必无后乎鲁国。”于是从其言而饮之,饮之无倮氏,至乎王堤而死。 《史记》: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柰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 《左传》和《公羊传》的记载只是地点的不同,《史记》没有记载地点,但这里公子牙明确推荐庆父为嗣,而《左传》和《公羊传》则没有说的这么直接。《公羊传》还记载了公子牙要弑君,其他两处则没有。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