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正再读春秋之六: 楚霸庄王的传统逞强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正再读春秋之六: 楚霸庄王的传统逞强[第2页] |
作者:杨正再东周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郑攻宋 郑国和宋国老早就合不来。从郑庄公时代,就开始互相**。 而楚国和宋国也在宋襄公的泓水仁义之战后,几乎是相互视为死敌。宋国就这样成为晋国最铁的小弟,所以那份坚决的态度并不是因为晋国有多好,而是宋人要证明他们对楚国有多恨。 现在好了,在宋国面前,楚国和郑国的利益不一定一致,但感情绝对一样。这么坚定地共同恨一个人,这两人不成为闺蜜都难。所以,楚、郑一拍即合,去抽宋丫的一顿。 既然有楚国大哥的指示,也有自己的内心需要。郑国就占着有楚国做靠山,出兵宋国了,这便是大棘之战! 开始,楚国没有出动,晋国也不好出面,毕竟是小弟们之间的纠纷,让孩子们玩吧,我们就不要插手了! 但是,宋国打不过郑国啊!宋国的大将华元被囚,吕乐被杀,还被郑国割了几百只战死士兵的左耳。关于华元被俘,有个小插曲,说是华元在战前杀羊犒劳士兵,但是忽略了自己的驭者羊斟,会不会是因为你姓羊,所以帮你顾忌一下?但羊斟明显不爽,所以打战的时候,他说昨天分羊肉的时候,你做主,今天两军交战就是我做主了。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阵嗨就驾车冲进郑军,孤军深入,非常孤,非常深。所以华元就被抓了!但华元也是机灵鬼,居然很快就自己逃回来,然后问羊斟说你的马是不是不听使唤(才使得我被俘)?羊斟敢作敢当,说不是马的问题,是人(我)的问题。然后就跑鲁国去了。 但不管是羊还是马,结果都是宋国输了,输得老惨了!宋国感到很没面子。老牌的资本主义,总是打不过这个新生的帝国主义。接着,晋国也感觉到了面子问题。一个背叛我的郑国居然反过来打自己原来的盟友,还这么认真,这么凶残。不行,按照原来的盟主角度来算,我应该处理一下家事了。 晋国赵盾就出兵了!另一边一直在冷眼观察的楚国一看晋国出兵了,也出动了!小孩打不过,你大人要出手,那我们也要出大人了! 但此时的晋国根本就没有心思对付楚国。楚国的“螃蟹政权”已经完成了蜕壳期,壳已经硬了。可是,晋国自己这边,自晋灵公亲政以来,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紧张。另一方面,秦国还记着当年在晋国灵公继位初期,被骗拥立公子雍导致令狐战役的仇恨。所以晋国赵盾一看楚国来真的,派了令尹斗椒来,心里就没底了。算了,先回去。 只留给宋国一个背影,和无尽的失望。 宋国:晋大哥,你这是去哪里啊!? |
晋低谷 回家的赵盾不久就遇到了晋国的政变。也可能是他自己策划的?赵穿杀了晋灵公,晋国就进入晋成公黑臀时代。成公黑臀比灵公靠谱很多,继位第一年就想到郑国的事情。 晋国:牵挂你的人永远是我。 宋国:你的爱要用行动来表示。 于是,晋国再次起兵攻打郑国。面对晋国死缠烂打地追求,郑国也烦了,也怕了,当然主要是楚国这次没有及时出来救援。 郑国就与晋国盟誓。再次回到晋国的怀抱。 那为什么楚国没有来救? 因为楚国正在下另一盘棋,此时的楚国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 为什么没有去救?因为哥哥我没空啊! 郑国:我不听! 晋国:废话,我就是逮住这个机会才来。如果你没有没空,我还不来呢。 但楚国也没有因此损失太多,因为陆浑之战很顺利。 |
五十六、 巩固楚国 此时的楚国,在春秋诸侯中的地位,很像当年重耳流浪在宋楚之时的舆论位置。他还没表现出牛逼,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一定会牛逼。 这个理论用在股市更适合。 【股市预期】不管是什么狗屁理论,只要这个理论大家信就可以了。如果哪一天某只股票表现出来这个理论中正面的样子,那大家都认为他是要涨的股票,于是就会追捧,去买。然后,就是因为你们去买他才涨。而他涨了,你们又说这个理论是对的,果然涨了!所以,很多时候你认为是因为A,所以B,但是实际上可能是因为B,所以A。也就是前面说的互为因果。 同样,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舆论很重要,俗称,说死你!【82】 |
|
问鼎中原 此时的楚庄王也开始豪情万丈了。没办法,最近捷报频传,想要低调真得很难,内心的霸气已经压制不住了,至少要漏一点。于是,楚庄王在去攻打陆浑之戎的时候,就挂上了“勤王”的名号。这就有点搞笑了,他自己都称王了,还勤毛线啊?御驾亲征才是!所以,楚人内心在称王这事上还是不自信,大概想我们称的是“副王”,周才是“正王”吧! 陆浑是在楚国北部,周王朝南部的一个戎族。他们被楚国赋予了一个“使命”,楚人说你陆浑戎族居然要去打周王朝,所以他要出手相救。 陆浑戎族:我是有打过,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现在没有啊! 楚国:以前也算! 其实,楚国打陆浑戎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陆浑戎族一直都友好晋国,如同晋国养的一匹狼。需要的时候威胁一下周王朝,搞得周王朝一直都需要晋国保护的样子。需要的时候顶一顶楚国,在楚国出征拉开战线的时候,他就在背后袭击楚国。 所以楚国很烦。如同苍蝇蚊子一样,要消灭掉陆浑戎族,当然,理由要好听一点,就说你欺负周王朝,所以我要“勤王”。 陆浑戎族也是郁闷死了,什么世道啊!你楚国也好意思说“勤王”,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何止喊了,还真抓着了!此时的戎族在楚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也就是一个很称职的等饭盒跑龙套,很快变投降了!(但过了几十年,晋国的荀吴有以这个作为理由,把陆浑给彻底灭了) 所以问题的重点不在陆浑。楚国在打完陆浑之戎后,亲自挂帅的楚庄王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北上。 明明说好的“勤王”,现在是不是变成了“请王”? 北山的楚兵竟然在洛水南岸开始搞起阅兵仪式。见过秀肌肉的,但没见过去人家门口秀。好好的“勤王”活动便生出了“王不见王”的尴尬气氛。 为了缓和紧张局面,正在恐慌的周王朝周定王姬瑜就派出王孙满去慰问楚军。探听虚实,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我不知道王孙满长的帅不帅,但是可以肯定,这个王孙很能掰。 楚庄王问,九鼎有多重? 【九鼎】九鼎不单纯是九个鼎。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天下九州,对照出豫鼎、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雍鼎、梁鼎。【83】 大家是政治人,不是生意人,所以楚王肯定不是问价格,这明显是在问,你们周王朝还有多重,多久? 王孙满知道,面前这个楚庄王的来头,耍起流氓来多重都能被你搬走,所以他就必须掰扯到你多重你都掰不走的话题。 王孙满说,鼎是国家重器,在于德而不在于武。周室现在走背字,国力是比较疲软,但是德还在,天命还在。当年占卜说了,周要传700年三十世。现在还早!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总之,鼎的轻重不是你可以问的。 说好700年就是700,少一年,少一天都不算。 王孙满的这段对答后世也传为著名的佳话。他能成功地把故事(问题)的重心转移走,明明是配角却演出了主角的光环。 其实,楚王在后面对上的一句话更加精妙,他说,“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是十分霸气的一句话,我们楚国早就自己称王了,早就和你们平起平坐了,只不过作为邻居,好奇问问你家祖传的那玩样到底长啥样?不说就算了!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楚国虽然没有九鼎,不过取下兵器上面的小铜勾就足够做出九鼎!不取铜勾的话,我们就有武器,这是我武力的象征,取下来修铸,我们就有九鼎,这是我修德的表现。武与德均在我手中,予取予夺,可自由切换,任意发挥。 不同于你周王朝,空有德而缺武。 这便是楚庄王此后的执政理念,武德兼顾。 不光会念书,我人还长得帅;不光是帅哥会念书,我家里还有钱。气死你! 不过,他好像也气不死我,因为像楚王这样的人还这么努力,那我就放心了,可以理所当然地放弃了。你走你的,我看我的,看你别摔跟斗就可以。 不过对楚王来说,摔跟斗也不怕,因为人家还能自己爬起来。 |
支持 |
厉害 |
平灭若熬 平灭若熬 楚庄王在攻打陆浑之戎、问鼎中原的时候,楚国的后方出事了! 斗越椒造反了!楚国好像自己崴脚摔了一个跟斗! 斗越椒的“斗”不是跟斗的“斗”,他就是一块绊脚石。斗氏和成氏同为若熬家族,这个家族在楚若熬之后,哥哥这一系负责做楚王,弟弟一系就用了若熬作为氏主要负责做令尹。据说从第一代斗伯比开始,此后的11个令尹,他们家族占了8个。 既是职业户,也是钉子户。 斗伯比之子斗谷于菟(斗子文)辅助楚文王、楚成王的时候,将令尹这个位置的功劳德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同时代的齐国管仲几乎在同一个水平。同样,他也把若熬家族的影响力带上了一个新高度,而正是他,也预言了若熬家族里即将毁灭自家的那个人。 这个人就是斗越椒。 斗越椒是斗子文的侄儿,在他还在襁褓的时候,有一回斗子文去看他,听见他的哭声像狼叫,就断定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是毁灭家族的那个人,就建议弟弟子良要赶紧除掉他! 这是什么道理? 斗子文自己曾经是个弃婴。是不是看谁都应该是弃婴? 子良当然不会信你的鬼话。你自己的儿子叫斗般,哭起来还像猪叫,你咋不送人? 这很可能是一个断章取义的桥段,事实传着传着就偏了,尤其是结合斗越椒此后的表现,楚国的舆论自然会给你描写一些天注定的证据。但故事既然这么传,那我们就应该这么信吧! 至少,长大后的斗越椒确实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也没有辜负他这斗字的姓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斗争也不息。 他的小目标是令尹,但是来的很不顺利。 令尹这个位置,在斗子文之后,成得臣(子玉)上位,但是死于城濮之战,其后由蒍吕臣(就是蒍贾的老爸)短暂过度一年,就轮到参加了城濮之战但失败后没来得及自杀的斗勃。斗勃此前因为建议楚成王不要急于要立世子,得罪后来的世子公子商臣(也是楚穆王),然后被公子商臣诬告说,在汦水之战不战而退是因为受了晋国阳处父的贿赂,被楚成王杀了。之后上台的是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成大心很和睦的配合楚穆王工作直到自然死亡,然后令尹又由成大心的弟弟成嘉接上去。 此时的斗越椒很郁闷,成大心和成嘉都是自己的堂弟,而且自己在穆王时期攻打郑国是建有大功劳的。为什么我就一直只是个司马。 好不容易,成嘉也死了。斗越椒心中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但是楚庄王却通知让斗般(斗子文的儿子)来做令尹。斗越椒继续做司马。 斗越椒:什么意思,铁打的司马,流水的令尹? 此时的楚国朝廷终于出现了乱象。楚庄王这三年一直在看书,他看到了这些年楚国的令尹原来都是你斗家、成家的。心中就有了忌惮。等了成嘉一死,大家一推荐,斗般,还是你们斗家! 民主推荐,选举,拼的就是人气。 没办法,大家就是这么喜爱斗斗。 这其实也是那个韬光养晦的醉汉楚庄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事情。所以他就开始培养工正蒍贾。工正就相当于今天的纪委书记岗位。不久,蒍贾居然就真的找到了斗般的把柄,那就杀了斗般。 但是,楚庄王还是没有来得及高兴,因为民主推荐出来的居然是斗越椒。还是斗家。为什么?满朝都是若熬家族的人啊! 关键是此时的斗越椒已经愤怒了。他的堂兄弟都当过了令尹,现在才轮到自己,要不是自己命长,估计楚国令尹的名单上就没我斗越椒。 【斗志】许多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本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拼命加班奋斗,内心中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但是领导捏着鼻子,爱给不给的照顾这个照顾那个。等到他不在年轻了,不再那么拼命奋斗了,理想才来到。此时,他的人生走向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无所谓了,顶多轻轻说谢谢,然后是继续放弃追求,得过且过变成了一个没有退休的老干部,混吃等退。还有一种是极端的愤怒,那么久一直这样压制我,现在我终于起来,那我表现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就不要怪我,开始故意忘记初心式的摆弄手中的权力。【84】 斗越椒属于第二种。 |
绝缨之宴 平掉了叛乱,同时也是除掉了权臣势力,楚庄王很高兴,就宣布举办一个大型的宴会,称为“太平宴”。大小官员都可以来参加,并且可以带家眷一起来。 整个宴会觥筹交错,其乐融融,气氛活跃,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楚庄王准备把宴会再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就叫自己的宠妃许姬姜氏去给大家倒酒,或许他要再打个通关吧?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来一股妖风,把大殿的蜡烛给吹灭了! 门窗也不关好!那就赶紧找火吧! 这太黑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既然看不见五指,于是,有人就把五指拿出去乱摸了,这一摸居然摸的是许姬姜氏。许美人是见不到五指,但是她手法快,一下子就抓扯掉了这个人脖子上的帽带(缨)。然后十分嘚瑟地屁颠屁颠跑去找楚庄王告状了! 为什么嘚瑟? 因为这个女人是在告诉楚王自己的吸引力有多强?强到居然有人敢冒如此风险来调戏。这么有魅力,大王你以后一定要更加宠爱我啊! 但“宠爱”前先要委屈的喊冤,现在人赃俱获,大王你要为我做主啊! 什么主?要知道楚庄王现在演得不是言情戏,是政治戏。他不是娘炮,他是政治家,所以根本没理会她的矫情。出乎意料的是,反而在点火之前叫大家把帽带都摘下来了。 这下就没事了!其实,就算不摘,只要楚王不理会一样也可以小事化了。这样做,无非是给当时人一个彻底的心里放心。 等等,如果灯亮之后,谁手里,桌子上没有帽带,不是一样脱不了嫌疑吗了?所以,这也只是楚庄王给这个人的一个暗示,我是真得不计较你,你放心吧!绝对不是我没有能力计较。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来说,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吃饭唱k好好的,为什么要脱帽子?只有那个咸猪手知道。他知道楚王为什么要大家脱帽,同时也知道楚王赦免了我。不但免了我的罪,还挽救了我的面子。 尤其是面子,大恩不敢言谢。 事后,许美人还不依不饶的去找大王理论。庄王告诉她,今天的宴会本来就是放飞自我的主题,放松心情的活动,有人酒后失态也是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因为一件小事而搞得大家不愉快。 但是,这个故事也就故事了。我们现在这些小*丝们可千万不能学。老婆还是要存好,毕竟,我们没有人家的气魄和气势,就不要随便模仿人家的气度。 那楚庄王熊侣的气魄和气势是什么?是自信!是做好充分准备的那种自信。现在万事俱备,也不欠东风,是时候迈开脚步了!不好意思,这次的脚步还是迈向郑国! 郑国:我想死的心都有! |
五十七、踏进中原 晋楚争郑 郑国其实也算强国,要说打架斗殴(尤其是单挑)也是有一手,但是他实在不幸运。他的地理位置、身份特征、实力排名等等组成的人设形象使得他在春秋变得十分显眼、十分被动。他过去和宋国、卫国等有些恩怨,打来打去可以理解,还常常是赢多输少。问题是夹在楚国和晋国中间,也老打,还老挨打,你说谁能经得住这样反复折腾? 实际上从春秋整体上看,郑国应该是参加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你换做任何一个国家,老这么打也复苏不起来啊!想象那些年的郑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得有多惨,不是说数字惨,而是用途惨,因为那点钱不是用来分发抚恤金,就是用来支付战争赔款。 所谓的晋楚争霸,其实就体现在晋楚争郑。所谓的晋楚争郑本质就是晋楚打郑。轮流打,变着花样打! 春秋记载中的郑国夹在晋楚之中打来打去,打到我们今天都看乱了。那几年东周列国要是有考试,要是有考时事政治的话,郑国的问题一定是诸侯国中最难的卷子。是难点也是重点。 郑国:我说什么了?你们还好意思抱怨考试难? 这不,十年前晋成公刚刚带人来打劫一番,郑国不得已就依了晋国。现在要迈开步子的楚国又来了。 春秋初期,中原打战的主流思想是打个输赢,不一定要生死,理论出道理的是非曲直就可以,不会把人家国家给灭了。所以为什么要打你,这个理由就显得很重要,叫师出有名。但是,按照楚国的传统套路,他们打战是从来都不需要什么理由,目的常常也是去吞并你,这是违背春秋的基本礼仪,既然说不通为什么要灭你,那根本也无需解释为什么要打你了? 但是此时的楚国不一样了,改变了!尤其是得到了孙叔熬为令尹后,君臣之间遇事好商量,就一致认为出师还是有个名头比较好,一来可以鼓舞士气,二来可以为踏入中原做好思想和舆论的双重准备。 敢真,你是一个聪明有天分又努力的人,你就缺乏一个机会。 敢真,楚国是一个亢奋又实力超群的诸侯,他就缺乏一个理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过东风马上自己来了。 郑国:我叫东风? 郑国自己家门又不幸了。这一年郑穆公兰去世,郑灵公夷继位,但是因为吃老鳖的事情与公子宋闹翻了,结果被公子宋给杀了,立了公子坚为诸侯,为郑襄公。这公子坚就是当年斗越椒攻打郑国被生擒的那个坚持不住的公子坚。人家是长子。 一个是被俘的人,回去后做了诸侯。 一个是俘虏别人的人,回去后造反被杀! 这是命吗? 公子坚:没办法,气死你! 但是公子坚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郑国这个国君当得实在有够累。这不楚国马上就来给你送上一份沉甸甸的见面礼。 楚庄王:没办法,你们弑君! 不管你们郑国是为什么弑君,弑的是什么君?这个政变的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要搞你的理由找到了。在众多事件的因果逻辑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这种“断章取义”的技巧在诸侯国家之间的外交争执中屡见不鲜。毕竟,事情的解释权归有实力的人,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你就是弑君! 公子坚:不关我的事啊!我只是命好!大难不死,然后那啥。 楚国:是啊,所以,我们只是打郑国,没说打你啊! 公子坚:可我是郑襄公啊! 楚国:可我已经来了啊! 楚庄王命公子婴齐为将,率师伐郑。郑襄公吓得半死,虽说这个诸侯君位有点像捡来的,但是屁股还没做热啊! 谁说没热?郑国人民都说你像热锅上的蚂蚁啊! 但是蚂蚁有福气,因为晋国听说楚国来争夺郑国,也起兵来救了。楚国一听晋国荀林父、士会都来了,就调转了车头,攻打陈国去了! 陈国:来也不提前说一声,你看我都没什么准备的。只好直接投降求盟了。 这让晋国很愤怒,按下了葫芦起了瓢!所以第二年,晋成公就集合了宋、卫、郑、曹四国讨伐陈。但是出师不利,晋成公中途病死了,在位才7年。此后,他的儿子晋景公姬据继位。 陈国感觉虚惊一场。本来这次什么投降的仪式也都想好了。 既然你们确定不来了!那仪式就先留着,可以下次再用,不会浪费! 对陈灵公平国来说,这些年以投降求盟为国策,在诸侯之间借着春秋不灭国的礼仪也算是游刃有余。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真正隐患在国内。诸侯之间的斗争无非争个道理的是非曲直,还有钱财。但是自家兄弟之间的斗争却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这场搏斗在前面介绍过的,陈灵公因为和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夏姬搞出太过张扬的男女关系,而被夏姬的儿子夏征舒杀掉。 |
快乐 |
灭陈复陈 对楚国来说,夏征舒是标准的弑君,还篡位。这个理由太过完美,让楚庄王根本无法拒绝其中的“诱惑”(也是做大哥的职责所在)。 可是,外出的探子回来说,陈国不能打!你不要看他小,其实他们把城墙修得很高很牢固,里面的粮食也囤积得很丰富。属于短小精悍型。 楚庄王听完就有点犹豫。但一个叫宁国的大夫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陈国是个小国,如果城墙修得很高,粮食贮藏很丰富,说明征用了很多老百姓,税赋肯定也很高,这样他们的老百姓肯定很疲惫,属于外强中干型。 楚庄王觉得很有道理。 那就出兵吧!其实对于楚庄王来说,这些分析无非是个军心问题,让自己的将士们克服畏惧心理就可以了。至于陈国的实力,在楚庄王的眼里真不算什么? 管你什么乌龟鸟蛋,墙不墙,楚国一个降龙十八掌过去就了解了! 的确,这是洪七公打了江南七怪的某一怪。 楚庄王亲带三军,公子婴齐,公子侧,屈巫随行,直达陈都,如入无人之境。 整个战争的场面只能用一个子来形容:略。 所以楚国的重点其实不是研究能不能拿下陈国,而是在研究陈国这块肉该怎么煮?第一道方案(菜)先上来,是按照楚国的传统做法,灭了你的祖庙。这边周王朝没了陈国,那边楚国多了一个陈县,公子婴齐任县长。 那个弑君篡位的夏征舒虽然情有可原,也算是血性汉子,但是已被贵族们强调(定性)是弑君篡位,所以只好车裂了。 现在的问题是夏姬。这个妖艳但美丽的女子,虽然因为她,陈国的灵公命丧黄泉,并进一步让陈国变陈县,这是标准的倾国倾城写照,红颜要成祸水了!所以,她的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楚庄王,还有公子婴齐,公子侧,屈巫这些正常发育的成年男子看到了夏姬,其实都想到一块了。 至于是哪一块,我想你懂的!但是按照春秋礼仪,大家要按照顺序来,来,来发表意见! 楚庄王是王,他先说,楚国后宫佳丽虽多,但都比不过夏姬,所以想要纳她为妾。 屈巫马上跳出来说,不行啊!我们出来打陈国前是说好的,是为了消除弑君篡位的叛逆,这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理由啊!你现在如果娶了这个夏姬,人们就会认为我们是为了一个女人来灭陈国,这样传出去,以后我们还怎么在中原称霸? 楚庄王觉得有道理,我是个有理想的君王啊!没办法了,被人揪住了短板(顾忌),只能忍痛割爱了! 在一旁的公子侧(人家名字就是侧,还真不是因为站在一旁,我们才临时取的)就马上说,我中年无妻,请求大王赐我为室吧! 屈巫赶紧又跳一下,说,不行啊!这个女人是个不详之物,不但会克夫,还会克奸夫。因为她“夭子蛮,杀御叔,弑陈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你要是娶了她,早晚会生祸害。 楚庄王说,你这样一说,我都后背发冷! 楚王这么定调,公子侧也就没招了。想不到屈巫的口才这么好,但是你的心思我也懂,我说不过你,但我一样可以说死你。于是,公子侧就说,那我就不娶了,不过你说主公娶不得,我娶不得,难道你就娶得? 屈巫被他这样一说,自然也就说我可不敢! 但是你把夏姬的底细了解得这么清楚,就为了“不敢”?你糊弄鬼啊? 考虑到杀了可惜,留着又容易引起争执,楚王最后决定把夏姬就嫁给连尹襄老,一个搞后勤的老人。行将就木了,但是可以挂个名号。 连尹襄老:我到底是中奖了还是中标了? 中毒!一年后连尹襄老也死了,不过他是战死在邲之战。 果然克夫。而且克的花样还很多种。床前床后,屋外屋内,不分场合地随时克! 这样捣腾后,前面说的第一道方案就整得差不多了,陈国也陈县了,夏姬也襄老了!但是这个方案实行没有多久就改了,因为出使齐国的申叔时大夫回来后,听说这件事,就去找楚庄王说,如果有别人家的牛跑来践踏了你田里的庄家,你是不是可以就把牛牵回去?楚庄王说,这样做有点过了吧,赔点粮食就可以了!申叔时就说,那陈国因为陈灵公的过错被夏征舒杀了,我们就把陈国给灭了,变为己有,是不是也有点过? 而且陈灵公与我们结盟,算是小弟,我们为小弟报仇没错,但报仇就能把小弟的家给霸占了?(那以后谁还敢做我们小弟?) 楚庄王觉得有道理。不是这个申叔时说得有道理,而是申叔时会这样认为,那么中原那些国家也会有一堆人会这样认为。陈国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最好有,而且以我楚国的实力,应该是随时可以有。但现在正是我进军中原的事业上升期,就先不违背他们的周礼了! 于是,第二套方案出来了,是“修正”过的第一套方案。陈县再变回陈国,立了公子午为陈成公,原县长公子婴齐只好继续回楚国做公子哥。但夏姬不退了,还是襄老的! 这样算,陈国是死后复活,躲过一劫。但这个“劫”也不急,一转身马上又跑到郑国去了! 就像楚国发射研制的炮弹,当年原来想要炸郑国,结果因为晋国突然出现就拐到了陈国,现在再发一枚炮弹补炸回郑国去! 因为郑国还是没有回到楚国的怀抱! 楚庄王:我好想你! |
晋来救郑 晋国听说公子去疾去楚国做人质,就感觉楚国和郑国这段感情是来真的了。郑国拿出最好的东西给楚国交朋友,这个关系肯定很铁了,至少要铁一阵子。所以晋国大夫栾书建议先不要去救(争取)郑国了,但是中军将先谷根本不听,因为我们晋国已经拜荀林父为大将,带着六百车,都出发了。 这是信息传达的延误,晋军此时还在去郑国的路上,栾书他们才获得郑国投降的消息。但如果现在因为这个破理由就退兵回去,不是笑话吗?再说回去后,怎么和晋景公解释? 只是搞不清楚,晋国这次出兵为什么这么迟?难道他们也是搞了公司的制度改革,要从一个路人甲乙丙开始,写个报告,然后层层签名,层层审批,一路拟同意,终于到了晋景公手里。然后景公大笔一挥说,同意! 虽然,晋国派出了重磅配置: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先谷副将;士会为上军元帅,郤克副将;赵朔为下军元帅,栾书副将。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还有部将魏錡、赵旃、荀罃、逢伯、鲍癸等,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几乎全拿出来了,看阵势还以为是出来调研旅游或者是迎亲求婚。但是,郑国他等你等到他心痛!已经嫁人了! 不过,晋国并没有死心。不是还有“红杏出墙”这个梗吗?所以,晋军要继续向郑国前进。只是前进的终点没到红杏出墙的郑国,因为中途遇见了禁止红杏出墙的楚国。双方矛盾由此产生,战争也因此打响,名义是为了“红杏”郑国这个***,实际上还是为了称霸的话语权,战争发生在邲这个地方,史称邲之战。一场很大的战。 |
五十八、邲之战 历史似乎要重演,只是换个角度(色)演。反正《神雕》《射雕》什么的热门IP也在拼命换演员翻拍。对比35年前的城濮之战,对战双方的晋国还是那个晋国,楚国还是那个楚国,只是作为催化剂的宋国变成了郑国。好在郑国与宋国也算是旗鼓相当的冤家。 宋国:这回轮你来! 这一个轮换也把交战双方的牌面掉了个位置。原来是晋国君主晋文公对阵楚国令尹成得臣,现在是楚国的楚庄王对阵晋国的荀林父。 楚国:现在轮到我出石头,你出剪刀了! 回想过去,那部史诗般大电影《城濮之战》的导演、编剧都是先轸,同时他还兼职主演。而现在要上线的《邲之战》却是用群星璀璨的模式来获得人气。不过,两者还是有一个巨大的相似点,都是一场本来可打可不打的战,最终在几个特定英雄的推动下还是打了。 此时,楚国为这事正展开了民主讨论。 |
好在,作为宠臣,伍参靠得不是颜值。他不是娘炮!他是个有实力的谋士,他看穿了楚王的心思。 在楚军回楚的路上,他又找到了楚王,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伍参问,大王你为什么要害怕晋国而抛弃郑国啊? 楚庄王说,哪里?现在郑国不已经是我们楚国的了? 伍参说,我们围攻了近百日,才获得郑国了,现在晋国一过去,我们楚国又刚刚走,变成了晋国是来救郑国,并且救成功了,那郑国不是又回到晋国那边去了?这以后楚国还能得到郑国吗?这不等于是抛弃郑国吗? 这推理的逻辑很合理,其实也算【结论之前】。一看就是先有结论,然后再找到论证方法。 但楚庄王才不管你什么推理不推理,犹豫片刻后,他终于说出了最后的担忧:令尹说打晋国未必会赢啊! 伍参:我早就知道了你这个担忧。 于是,老谋士就分析说,晋国的主将荀林父其实威信不够,很难服众。而副帅先谷因为是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恃其世勋,且刚愎不仁”(大概就是常常会说“我爷是先轸”之类的,典型的嚣张官X代),其他栾氏、赵氏都是久战沙场的世代名家,各个都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晋军号令不一,他们人数虽然多,反而容易败,很难有什么作为。而且,你是一国之君,现在遇见晋国的臣子,居然回避了?以后传出去,天下不笑话我们楚国吗? 楚庄王听完伍参的分析后,觉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后面那个打脸的递进比喻,好揪心啊! 于是,楚王决定,调头!一路向北,迎战去! 孙叔敖:你就这样对待彼此的约定? 楚庄王:我觉得民主投票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历史就是这样不讲理,在结果出现之前,像楚庄王这种出尔反尔的决定其实是带兵的大忌,甚至威胁到领导的威胁。但是后来人家嬴了。结局好一切都好,就没有人再过来讨论他什么优柔寡断,政令反复等管理学问题。 没办法,在胜利到来后,你前面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是谋略。 |
郑国想打 楚国不可能想打,晋国可能不想打!但是有一个诸侯国非常想打,那就是郑国。 郑国:你妹,一直以来,你们所谓的争霸都是打我,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让你们自己遇见,直接商量好不行吗?商量不好打一打不行吗?也该轮到我休息一下吧。 所以,郑国要促成这场战。打打更健康。晋楚打一打,郑国更健康。 你可以说,郑襄公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你半裸上身,牵羊谢罪的画面还在黑板上,又要去掺和晋楚大国之间的恩怨了吗? 你也可以说,郑襄公正是没有忘记这段耻辱,所以他要找机会借力发力报这个仇恨。 你怎么认为,接受哪个观点,关键看你喜不喜欢郑襄公!当然,郑襄公太遥远,我们心情平静地泡茶聊天类推一下,如果是你的身边人呢?如果我们自己是郑襄公呢?在生意一再失败后,还要去抵押房子搞投资的时候呢,你怎么看?如果连续两任领导都不待见你,你还会不会在第三任领导来后继续拼命加班工作呢? 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浓鸡汤,还是见坏就收,割肉止损的淡鸡汤? 其实,这不关看法的事,这是郑国智慧的表达!春秋所谓的什么大义在他们的老祖先郑庄公时代就被大家想通了,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是利益!因为名誉属于君王个人,利益才属于全体国人。所以,郑国一定要抓住机会,促成晋楚这场“好事”。 郑襄公派大夫皇戍去晋军营中,对荀林父说,我们郑国一直都是向着晋国,这次“叛变”的主要因为是等不到你们的救援,为了保全社稷不得已才委曲求全楚国。现在你们来了,正是时候,你要是知道我们在这一百天对楚国的死磕有多狠,你就会知道现在楚军有多疲惫了!不要等他们缓过气来,赶紧的吧!如果你们现在出兵干他们,我们一定后面跟上。 晕!你郑国还有东西跟上?还有羊? 栾书根本不信,他直接说,郑人这是在耍诈啊!但是本来就想打的先谷却觉得郑国说得很在理。这还是那个道理,许多时候我们是先有结论,再给自己的结论找对应的理由!根本不是因为理由,所以结论,而是因为结论,所以理由! 近乎着魔的先谷不等荀林父来做主,就直接和郑国约定了! 这是带兵大忌,副帅抢了主帅的戏。这个帅可不是小白脸的“帅”,不是你侬我侬,刮风下雨哭鼻子的[url]http://爱情[/url]戏,而是关切千军万马性命的大戏。 在游说晋国的同时,郑国也派人去了楚军大营。当然,现在的郑国是楚国的小弟,名义是带上牛羊礼物过去犒军,顺便哭求说,你们先不要走啊!要不等晋国走了你们再走,好吗? 楚国:你怕晋国?凭什么说我也怕晋国? 但面对郑国的哀怨挑衅,楚国还是理智的!令尹孙叔敖看出晋国也不是很想打,就建议楚王先去谈判,谈成的话,大家就罢兵回家,面子都挂得住,如果谈不成,那我们诚意有了,理曲在晋国,打起来也是“师出有名”了! 这个建议好!楚庄王就派蔡鸠居去晋军大营。 荀林父听说楚军来和谈,高兴坏了,这是两国人民的福分啊!怎么谈判都想好了!赶紧吩咐后厨准备几道硬菜吧! 但是先谷的办公室在前面,他先接待蔡鸠居。先谷什么谈判都不要,直接就很暴力地把蔡鸠居骂了一通,你抢了我晋国的属国,还来说什么谈判? 你们把我小三那啥了,居然说谈判?小三也是有帽子的,好不好! 蔡鸠居没有机会开口,只好离开。走出来遇见了赵同、赵括,俩二愣子组成双节棍又把他骂了一通!(复习一遍) 等他出了晋大营,遇见了赵旃,不但再被骂一通,还被用弓箭指着,滚回去吧,慢得话就射死你!(再复习一遍) 这趟差出的!我只说了一句,我是楚国使者蔡鸠居,后面就没有机会开口了。当然,此行的收获也是满满的,骂声! 三连骂!还换人骂! 于是,回到楚营的蔡鸠居,强忍着哭声的怨气,不但如同三连拍一样复制出三连骂,并添油加醋增加了不少PS修图效果。楚庄王大怒,难道我楚国真怕你晋国?你们去打听一下,我们楚国立国以来怕过谁? 蔡鸠居:对,打狗还要看主人!哦不!应该是打人不能打脸。 |
误会的厮杀 既然决定要打,以楚人性格,那是一刻都不能等了。楚王问谁给我出去挑战?大将乐伯马上跳了出来。 挑战还不是打仗,有点单挑的意思!说白了就出去秀才艺。 乐伯个人的才艺不错,他带领的小团队的才艺也一流。 乐伯乘坐上战车(负责射箭),许伯驾车,摄叔为车右(负责刺杀)。三人就直接杀奔到晋营。晋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有一小队士兵按照横店战场的模式在肆无忌惮地走来走去。 乐伯就一箭过去,射到一个,活靶子!摄叔也不是吃干饭,跳下车就生擒了一个。这一系列动作的最大特点是快,趁着晋国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又驾车回去了! 秀个才艺,装完X就跑,来去一阵风。有本事你来追我啊!追啊! 追就追,晋军被激怒了,撒野撒到我门口,秀什么才艺啊?鲍癸、逢宁、逢盖估计是今天值班的带班领导,所以第一时间就追出来了。乐伯就大喊,我左射人,右射马,射错就算我输。果然,在他精湛的射艺下,晋国的士兵又倒了几个,马也倒了几匹,逢盖自己也被射伤了。晋兵吓坏了!但是楚乐伯却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刚才光顾着嗨,箭给射光了,只剩一只箭了? 这事在电影里好办,主角就盼着没有子弹,然后玩拳脚,耍帅。但乐伯不好办。不是说我不会拳脚,而是要面对一堆士兵追过来啊!关键是这些士兵可不是按照导演的要求来拿盒饭,如果自己最后一箭射光了,他们群殴上来自己就会有生命危险。正在犹豫之间,突然发现一只受惊吓的麋鹿经过,乐伯急中生智就把这只麋鹿给射死了! 乐伯大声说,晋国的哥们,你好!这只麋鹿就送给你们做晚饭吧! 原本说好的撕破脸来厮杀,没想到你突然送来一眼默默地温情,鲍癸一下子懵了,猝不及防啊!觉得人家楚国这么讲礼貌,我们晋国人难道就不会大度吗?就不追了,回晋营去! 其实,鲍癸内心也怕乐伯的神射,他又不知道对家没有子弹,只是看到麋鹿被射死的那一刻,想幸亏是这只麋鹿替我死了! 但是回营后却被晋将魏錡痛骂一通!窝囊废,人家秀才艺,你不会也秀回去啊?就这样让楚人来踢馆了吗? 我晋人不答应!二人转谁不会唱?不就是射箭吗,谁不会! 于是,晋将魏錡和赵旃(念沾)也冲向楚营去。 士会听说魏錡和赵旃单干杀出去,赶紧和郤克一起去找荀林父,说,魏錡、赵旃这两“官二代”因为没有被重用,心里有气,年轻气盛,横冲直撞,不知进退,容易触发楚国怒火,到时候楚兵淹杀来,我们要防备啊! 老干部荀林父也被突发事件搞得反应不过来。老官僚按照习惯经验办事。以前打仗是没有这样比拼才艺,还拼到毫无节制,拼到毫无纪律。教科书上没有说,也没有预案啊! 其实,荀林父内心也不是很喜欢这个两个人,因为他们不听话。领导不喜欢这些不听话的手下,但因为人家是官二代,你也不敢随便杀掉。老官僚的处事方式是尽量不得罪人,何况是牛逼哄哄的魏家和赵家。所以最好是他们一出去就被楚人给杀了!借刀杀人多好,而且刀还不是我借的。 所以,到时候我一定会哭的!没有眼泪也要大哭。 但是,士会和郤克却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以为荀林父这个主帅就是优柔寡断,单纯能力不行,所以他俩也只好盘算着自保了。两人就带着本部兵马跑后山去埋伏。 这下好了,又多了两个不听话的!这确实也进一步证明荀林父的领导能力很差。与和平时期的许多领导一样,手下们当他是领导,他才会做领导,如果大家不当他是领导,他什么都领导不了。换句话说,没有丝毫的魄力和能力。他们缔造不了政权,甚至不会加固政权,只会享受政权。好一点是会运用,差的就是破坏了。他们是政权的负值。 这个问题很棘手,三军六个主副帅,除了荀林父自己,还有五个,到底还有谁会服你?这是他的先轸差距最大的地方。在战场之外能力高低的差异早就决定了战场上的成败。 思想和行动一样毫无束缚的魏錡到了楚军阵前,与楚将潘党对面,正巧也遇到了一群麋鹿,心里一阵窃喜,也一样射了一只。然后就说,我们晋国也给你送顿晚餐。然后在一堆看不明白啥回事的楚兵面前,嘚瑟了一回也跑回去了。 楚兵:这人有病吗? 麋鹿:我就想知道,你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
另一个自由奔袭的赵旃估计没有什么射艺,无法直接展示,但这也不影响人家一定要嘚瑟扳回去的决定和毅力。他就带着自己的兵马到了楚营门前,又是喝酒又是摆pose,一副谈笑风生的样子。看到楚国没有反应,又脑洞大开,变本加厉,居然派自己的士兵假装成楚兵混进楚营。 赵旃本想这样调戏一回楚兵,明天回去要是吹起牛来绝对不会输给魏錡。相当于,老虎的屁股我都摸了! 但是弄巧成拙!楚军马上发现了几个假楚人。你们丫的会不会说我们湖北话?很明显啊,就像计算机的病毒一样,格格不入啊。 那就杀毒吧! 这下,在楚营门口的赵旃马上也不再摆pose,不搞什么三连拍了,赶紧跑吧。**归**,装不成就算了,否则命丢了,那就划不来。 不过话说回来,他这种鄙视方式确实很欺负人。楚庄王听说这事后,气愤不得了,就亲自出来追了。 晋军这边发现魏錡回来了,就问,赵旃呢?魏錡说我不知道啊!人家就问你俩不是一起出去(装X)的吗? 是一起出去啊!不过我们是各装各装的,在嘚瑟的道路上我们各有千秋,所以分道扬镳了。 这下荀林父醒过来了!得派人去接应这个赵旃,要知道他可是赵穿的儿子,而赵穿娶的是晋襄公的女儿!换句话说,赵旃的外公是晋襄公啊!所以,他虽然不听话,但是按照老官僚的习惯做法,还要出去接应一下,就算是做做样子也要。以后回到晋国也好有一个交代。 赵旃很幸运,楚庄王亲自去追他,还是让他跑了,因为他丢盔弃甲了。他把自己的铠甲挂在树上,搞了一个假目标,人脱身了!实际上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战场上丢了铠甲是很丢人的事情,但我们不能指望逃命的赵旃还会顾忌这些形象问题。 而楚军这边追在前头的潘党突然看到对面突然来了一队人马,误以为是晋国大军出来(其实就是出来接应的小部队),赶紧回头报告楚王。楚王也吓了一跳,以为是中了晋兵的圈套。好在这个时候,孙叔敖听说楚王亲自出营,怕有闪失,就赶紧带上大部队出来接应。看到援军的楚庄王冷静下来,并马上恢复了灵敏的战场嗅觉,他看到对面的尘土并不高,判断一定不是大队人马。孙叔熬马上建议,干脆将错就错,直接掩杀过去。 楚庄王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是误会,那就把误会进行到底吧! 战争终于打响。谁能想到一直不温不火的才艺比赛突然画风一转,变成了赫赫有名的邲之战。 谁能想到战争居然是有由这个毫无亮点的赵旃点起来的!晋兵都以为只是出来找赵旃,但还没找到。现在人没找到,战就先打起来。 此番出营的晋兵本是来寻找失踪人口赵旃,也就是几百人吧,哪里抵挡的了楚军,没打几下,对战就变成了追跑比赛。 往哪里跑?自然是朝自己的晋大营跑啊!那楚军也就追过去了! 这下好了,逃命的变成了给皇军带路的了! 荀林父这下真蒙圈了!根本来不及准备。本着“能不打就不打,能小打就小打”的原则,老干部一直在苦苦的拉锯着,所以任由着你们这些年轻人去秀才艺,那曾想,刚刚还晴空万里,突然就变得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啊! 赵旃,你个五雷轰的家伙! 骂可以骂,但骂完了就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晋军根本列不了阵,也就说防守不住,顶不住楚军的冲击,那就跑吧! 奔跑吧,兄弟! 逃跑吧,兄弟们! 但我们可能万万也没想到,已经爱上作秀的晋人在逃跑的路上,还一样能给自己加戏,生出了许多故事。 |
晋国溃败 这是一场多米诺奔跑啊!开始是赵旃跑,因为赵旃一人跑,然后就引发了几百人跑,现在是因为几百人跑变成了几万人跑! 故事一,赵旃逢小逢。此时,那个起头的赵旃再次出现了!或许他是看到了晋国的大旗就赶紧从藏身处跑出来了!但他不是出来领跑,已经丢盔弃甲了,连马车都没有了。他是看到组织了,要出来求救!正巧,遇见了晋将逢伯的车,但这只是背影,不知道是逢伯,只知道是晋国的,就拼命追喊救命,并一边自我介绍说我就是赵跑跑! 逢伯正驾车载着自己的两儿子逢宁、逢盖跑,听声音知道是赵旃在后面,就吩咐两个儿子说赶快跑吧,假装听不见,不要回头!这明显是不想救了,一来是担心这车拉不动,如果停下来还耗时间,二是我不回头假装没听见,你也不知道我是谁,事后也不会找我算账,三是他应该也不是很喜欢赵旃。但是地主家的这两个傻儿子没有理会老地主的良苦用心!很傻很天真地问为什么,并回过头了! 好奇害死猫,现在好奇要害死人了! 赵旃眼神不错,一眼认出是逢伯的儿子,马上就改口喊逢君救我,“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这下老逢没退路了,心中十分恼怒自己的儿子,哀其不幸,怒其不智,并丧失理智般地做出了一个让现代人难于接受的决定。他大骂两个儿子说,那你们既然知道是赵先生,就应该让车(座位)给他。然后就命令自己的儿子下车,让这个罪魁祸首但身份显贵的赵旃上车。 赵旃得救了,有车坐就等于有安全。 但是,逢宁、逢盖两兄弟却因为失去了车的保护,如同一块肉扔进了食人鱼群之中。 这是什么父亲?为什么要两个儿子都下车?就不能挤一挤? 扔一个也行啊!就不会超载吧?难道赵旃很胖,是个死胖子?那你逢伯是不是也太尊守交通规则了? 故事二,晋人竞过河。溃败的晋兵在楚兵的追赶下,一路跑,直到不能再跑,因为到河边了。晋兵就开始沿着河岸边跑边找船只。开始是荀林父带的兵,接着就遇见了先谷。看着比自己还狼狈的先谷,荀林父想到此前他一个劲求战的嘚瑟样,心里就一万个***。 接着又遇见了赵括。虽然也一样在跑路,但是赵括仍旧能坚持自己“爱打小报告”的风格,一点没有忘记告状,一定要向组织检举坏人。他状告自己的哥哥赵婴齐居然偷偷预先准备了船只,不告诉自己就先跑了,还是不是兄弟?以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逃跑(奔跑)。 荀林父估计开始吐血了:我这带着一堆都是什么人来做将军啊? 荀林父没有心思处理你家的家长里短,都做乞丐出来讨饭了,还要讲究身份吗?你都跑路了还要注意发型吗?现在的精力是找船只。但是船只没找几只,逃命的残兵败将却越来越多,赵朔、栾书、荀罃、赵同、魏錡、逢伯、鲍癸也陆续来了,船更不够了。 但令人吃惊的是:柔弱的荀林父果断起来实在有点让人难于接受。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他一旦决定要跑路就只想着跑路?此时越聚越多的士兵为什么就不能赶紧列队再战呢?或者让一部分过河,一部分断后呢? 我想荀林父作为主帅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是他对这些不听话的人没有奈何?你叫谁去断后?你叫不动!另外,为什么要让某个谁先过河?反正都是我讨厌的人。还是顾好我自己吧! 于是,他就打起鼓来,对自己的中军将士说赶紧过河吧,先过河有赏。没错,就是击鼓!不知道还以为是进攻呢!向这条河流进攻吧!我们要战胜大自然? 能把进攻进取的手段融汇到逃跑中,也是一种战争思想的创新吧? 但是,船只毕竟有限,先谷马上看出了荀林父的小团伙思想。你这么自私难怪他们一直不服你!对了,现在我也不服你,于是他自己就跳到了船上,并大声号令自己的士兵说再有谁要抢我们的船就把他的手砍了。 刚才打楚国是不行,但是现在打晋国,打自己人,呵呵,此前我们晋人专注内战几百年,我们有信心! 这种混乱与自相残杀的局面让楚人看得有点惊讶?我们都没说要把你们往死里打啊!你们至于吗? 难道这是自残性的碰瓷? 晋国:没见过世面啊!这是大国的溃败,人多和小国的人少能一样吗?量变到质变,知道吗! |
故事三,荀首救荀罃。荀首抢到了船,但是发现自己的儿子荀罃(念音)不见了,就大声呼叫。有人告诉他,你儿子被楚军抓去了。他听完马上就又要回岸上去找?荀林父告诉他,你现在去又有什么用?荀首说,我也去抓别人家的儿子,然后就可以交换了。 荀首这人平时做人不错,一回到岸上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居然很快就召集了几百人,包括魏錡在内。 所以,晋国不是不能打战,关键看为谁打?为国家打吗,能赢就赢,不赢就跑,为自己打啊!一定要赢,就算输了也要在局部赢回来。关键谁带大家打?如果是先轸,那就不解释了,如果是荀林父呢,这不一直在解释吗? 荀首带着军队的士气反而高涨起来,他们竟敢杀回去。这是让楚国死也想不到的举动。楚国人以为晋国人都忙于抢船只跑呢,我们可以收割比赛了,所以搞后勤的连尹襄老正在肆无忌惮地清理战场呢!这是安全系数几乎满分的职业,所以他根本没有准备。现在荀首突然杀过来,老襄老还没反应过来,到底什么回事? 荀首就一箭过去,要了老襄老的命。又一箭过去,公子谷臣也被射倒,魏錡乘机过去就把公子谷臣给俘虏了! 荀首虽然勇猛,但也不傻啊!知道自己这几百人的队伍靠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捞到便宜就赶紧跑,否则等楚国反应过来,父亲不但救不了儿子,连父亲都会没掉。 所以,荀首取了老襄老的尸体,俘虏了公子谷臣,觉得可以找人谈条件换儿子了,就赶紧撤回去,继续参加抢船过河大会战。 这老襄老也是衰到极点了,在一场大胜仗中居然掉了命。还是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看来屈巫当年说“夏姬克夫”是有道理啊! 夏姬再次成为寡妇。恭喜屈巫,他的欲望小宇宙将再次被点燃。 对比一下。我们看到逢伯,以为这封建礼教在吃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还一下子抛弃两个,好在同一场战又让我们看到了荀首,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在。内容丰富,不会只有一项内容走极端,总有许多种思想一起存在,虽然一直会磕磕碰碰,但是及其顽强,互相提携,且行且珍惜。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样的周礼要看你怎么理解,怎么继承发扬? 所以,那些动辄骂老祖宗的香蕉们,请不要拿自己断章取义的残疾心里当做能耐。 逢宁:看看别人家的爸爸! 逢盖:我们应该是亲生的吧! 荀罃:咱们能比吗? 确实不能比,荀罃后来回到晋国,成为中军主帅,辅佐晋悼公使得晋国复霸,自己也开创了智氏。 所以“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次不是白去锻炼(镀金)的。 |
庄王的胸怀和谋略 晋兵在跑,慌不择路的样子,楚兵在看,犹豫不决的样子。总之,晋兵除了各种父子各种跑法外,大伙还有各自的戏路。 溃不成军的晋兵在逃跑的道路上自相残杀,毫无战斗力可言,此时的楚军已经囤积在邲城边上,蓄势待发,随时可以让晋兵感受一场更加猛烈的暴风雨。 实际上,伍参也建议楚王乘胜追击,争取更大胜利。但是楚王认为晋楚匹敌,终究要讲和,不能只是一味的打打杀杀。35年前楚国在城濮之战失利,其实真正创伤的不是士兵的伤亡,而是士气的打击和面子的伤害。那一战,让楚国上下深刻认识到了中原的潜在力量,那是一种无形的震慑力,所以试探中原的步伐就停止了!甚至包括本战此前两位令尹的犹豫,其实也是阴影的延续。所以今天楚庄王带着兵马打下了晋国,要死伤对手多少人还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信心和面子的挽回才是楚国最迫切需要的疗伤良药。而放弃追逐,看着对手狼狈的逃跑才是恢复自信心的升级版良药。 大家都来看,看看我们曾经畏惧的晋国是怎样的狼狈。 楚国的军队就这样在河边列队参观了一场视觉盛宴。3D版晋国悲歌大撤退。 自此,楚国人再也不会认为晋国是自己无法逾越的门槛,他们不如我,就算再强大起来,顶多也只是与我们匹敌的对手而已。 被这样参观的晋国就像一个裸男站在那里,那些关于贵族的心高气傲被摧毁得渣都没有。他们甚至还能听到岸边楚军的士兵在好心的帮助,指点你们往哪里跑! 那边的水浅一点,可以趟过去,这边的水面宽一点,水流比较缓,你们也可以游过去。更严重的是,有些楚人还跑出队伍去现场指导,据说有一些跑在后面的晋人车辆陷入淤泥,楚人还教他们说把车前的横木拔出来(估计是卡在哪里了),发现有些车子由由于太高被树枝卡了,楚人由在远处大喊说,你们可以把大旗拔掉,这样就可以顺畅过去了! 顺畅个毛线啊!车是顺畅了,但是人却不顺畅了! 人是要面子啊!你们这样句句嘲弄,句句扎心。但是,就算是这么困难的局面也难不倒我们晋国的文人,沉重的文化积淀还真不是吹的。对此,晋国舆论的解释是,我们晋国人一直只知道打胜仗,没有吃过败仗,不像楚国,所以在溃败逃跑上确实比较生疏,没经验,需要老师指点,需要有经验的老司机来教授。 楚国:那谢谢你给我们第一次。 笑完第一次后,楚国的潘党又建议按照楚国的习惯,把战场上敌人的尸体堆积起来,建成“京观”,以纪念此次伟大的胜利。但楚王再次拒绝了。反而下令把这些尸体埋了。既然决定不再追了,就说明不想继续拉大仇恨,所以就没有必要建 “京观”来持续羞辱晋国,那样会影响以后的和谈,会激起晋人的仇恨。反过来说,如果想要建“京观”,那刚才就可以继续追杀过去,尸体就会更多。“京”本来也是大的意思,那堆起来就更高更大了就更可观了。 至此,邲之战宣告结束,楚国胜利了。但是最高兴的应该是郑国。郑国的人民深切感受到这个新拜大哥的手段和实力,果然了得。这一战下来,一来是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太平,不会再持续被争来争去。二来,终于看到了老虎打财狼,管你们谁赢谁输,最好打死一个,打残疾另一个,这样我的心里才平衡,爽。 其实,这只是楚王的胜利,不是楚国的胜利。 此战的胜败结果证明了楚庄王的能耐,此战的处理方式表现了楚庄王的德义,就是遵守了周礼的那一套规矩。按照周礼的标准塑造出来的有德有才的楚庄王自此也获得了中原的一致好评,并因此获得了“春秋五霸”的荣誉称号。 但这只是他个人的得,背后却是楚国的失。 楚国从此失去了他原有的霸气特点。一直以来,楚国的文化都不输给中原,只是因为和中原不同,才被他们说成了野蛮。如同吃饭用筷子还是用刀叉的问题,其实都一样,餐具而已。但在中国强大的时候,用刀叉就被说是野蛮落后,在中国落后的时候,你用刀叉就变成了时尚。楚国原来有自己的一套文化,比如中原信的图腾是龙,他们是凤。中原安葬棺材是朝向南北,他们是朝向东西。等等这些不同,才使得他在华夏大地上是真正与周朝并等的王。现在好了,他把自己的特点放弃了,改变了,结果是得到了承认,但是却也把自己变成了和普通诸侯国一般的见识,不再有王的底蕴。 正是成也楚庄,败也熊侣。 当然,这个霸王的称号和其他中原诸侯不同,楚庄王的功绩被肯定更多是发生在他死后,受到了以孔子为首的中原文人的舆论肯定。不像晋国文公、齐国桓公在其生前就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霸王的权力和荣耀。 在楚庄王的脚下,霸王的路还要继续走。只是接下来走的比较轻松而已。高考都过来了,以后的路障只是大学里面的期末考而已。大不了补考就是。 但是,晋国就没怎么轻松自在了,他面临重修,搞不好要被开除。 |
五十九、霸王楚庄 晋赦败帅 和城濮之战的成得臣不同。主帅荀林父是按照司马韩厥的建议,被动(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由先谷等激进分子引起的邲之战。所以,最后失利的黑锅还真不能让荀林父一人全背。 晋景公原本也要按照“战败者死”的规矩,依法杀了荀林父。但是这个和稀泥的老官僚积攒多年的人脉,很快就获取了群臣的力保。不做事就不会得罪人,有机会做点好事还容易得到好评,这是文官制度总要生出官僚痞子,但又难于更改也无需更改的事实。群臣们的意见一是说此次战争失利是因为先谷不听命令所造成,不能怪老荀;二是当年楚成王错杀了成得臣,使得晋文公打胜城濮之战后没有后顾之忧,我们要引以为鉴,要留下报仇的人。 晋景公觉得自己应该被这么有道理的理由说服。因为这两个理由太好反驳了,所以一旦反驳了那么群臣就没有面子了。那不是晋景公敢赌的风险。 理由不关键,群臣很关键。这是朝局,不是民意,是官意。 晋景公才继位,不敢得罪这些人,所以就认同了他们的理由。于是,让晋国丢了霸主之位、失去了霸主气势、死了不少士兵的荀林父居然没有被杀,甚至还继续做他的主帅。至于先谷吗,那你横竖都必须死了。 通常皇帝犯错误,我们都会怪罪于他身边的奸臣,因为皇帝没办法由人来惩罚(只能天惩罚)。但很少有说主帅犯错误失败了,也能享受到帝王的待遇,找了一个身边的副帅了做替罪羊。 你的部下不听命令就应该杀了他,或者解职。你什么都不做,任由他不听话,那就是你领导的不作为,没有领导能力,为什么会没有责任?按照这个逻辑,那如果他们听话,但是又打败仗了呢?那就是谋士的责任,因为你出错谋了!所以这种道理下的主帅干什么都有人背黑锅,除非你自己被打死在战场上。而万一打了大胜战,这种逻辑又能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了。这样的领导谁都抢着当,以后当上这样的领导都要注意了,人缘很重要,甚至比能力重要。能力只能回答你能不能打胜的问题,人缘却能解决你打败的问题。 第二个理由是留下荀林父性命可以为晋国报仇?你荀林父和成得臣是一个级别的吗?人家成得臣此前好歹打了几个漂亮的胜战,你荀林父除了做官,继续做官,做大官,大官僚外,还有什么亮点?报仇?有这个能力的晋臣多了去,士会、韩厥、郤克、赵朔、栾书他们都在门口站着排队呢。 所谓群臣,其实主要也是这几个卿大夫为代表起的头。他们不希望荀林父有罪,因为荀林父是主帅,如果最后确定主帅有罪,那么他们这些手下不都是有罪吗?至少都有责任!就像市长跳楼了,那市里就不可能评上文明城市了,那我县里的形象也就大打折扣,奖金也受到影响。但如果只是先谷有罪,因为先谷和我们都是卿大夫,大家平等平行,你四川出事了,怎么可以问责影响到我福建呢? 所以,对于群臣来说,先谷出事比荀林父出事更好。 还有一个条件(问题),群臣能保住荀林父反过来说明,晋国六卿制度形成的官僚文化开始影响晋国的政治走向。 先谷自己也确实没什么好说,这本就是个赌局,如果赢了你可能很快就建立威望,取代了荀林父,但现在输了,那就接受吧!这样说,荀林父虽然也不想失败,但内心也不会希望你能打赢。 只是可惜因此些“厚黑”断了先轸、先且居的功业。成也你二父子,败也是你两父子。这是先谷这个“官二代”最复杂的命运。 【二代的压力】先轸、先且居皆是牛人,能力超强,这种人一般也不是很留意身边的队友,内心只是一味想着如何让晋国强大,如何建功立业。他们没有荀林父这样的官僚思想,趁着自己功勋卓越之时建立培养一些自己信赖的人。等到去世后,官X代先谷接手了先家的荣耀和爵位,所以他能迅速进入六卿队伍,但是他的能力和机遇都不好,无法继续用上辈人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所以,邲之战后,先谷显耀的官职反而放大了他的失利。而此时,先家也因为上二代人的“嚣张”,无形中得罪或压制了一些人,他们不喜欢先轸、先且居却无可奈何,但是不喜欢先谷,现在却完全可以奈何。 先轸父子留给先谷的是爵位(政治遗产),却没有人脉(舆论遗产)。如果先谷能力很强,利用政治平台建立功勋,就可以引导舆论(你们不服也得服)弥补不足,但如果先谷自己的能力一般,反而因为政治平台会让犯了错误,放大错误,那舆论就会说死你。 说死你,不是开玩笑,是真得可以把你说死了【86】 这是政治圈。在民间,对应这种故事叫“祖上积德,造福子孙”。 |
围攻宋国 123 楚国决定通过打宋国来敲晋国不是没有理由。 宋国国家不小,但是战斗力很弱。因为是商朝的后裔,所以自我感觉一直良好,他们内心瞧不起那些杂七杂八的小姬姓国家,比如新生的郑国。但是很遗憾,从郑庄公开始,宋国在与郑国发生的冲突中,输多赢少,所以他们更讨厌郑国了。后来在齐桓公称霸的启发下,他们也开始盯上了盟主这个显赫的位置。正好宋襄公又受到了齐桓公的待见,托了孤,所以在护送齐孝公回齐国后,宋国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一个被酒精灌醉的士兵会找到做将军的感觉,一个被欲望灌醉的宋襄公也找到了霸主的感觉。 巧了,楚成王却是醒酒神器,他通过泓水之战让宋国不但没了名声,还折了士兵,费了钱财。不过,人家宋襄公以礼治国,在宋国人缘不错,所以宋国人并没有因此埋怨宋襄公,反而是狠透了欺负老实人的楚国。但是以他们的国力,除了在家里扎扎小人,发几句毒诅咒外,根本拿楚国没有办法!不止是你宋国,其实整个中原诸侯都有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晋文公出来了,在城濮之战干了楚国。 晋国因此不但赢得了中原国家的认可,更是赢得了宋国的感表涕零啊!这种“替我报仇”的恩情就让宋国成为晋国最铁的小弟。 但是,楚庄王现在要打铁了!因为他自身硬。 硬归硬,那只是军事硬,学习了中原礼仪的楚庄王很清楚,还需要一个出兵的理由。有理由的硬才能成为硬道理。 否则人家宋国好好地躺在摇椅上晒太阳,一个本分人家,明明是你们晋楚郑的恩怨,为什么要烧到我宋国。 那就造一个理由吧! 楚国决定派个使者去齐国。地理上,去齐国要经过宋国;外交上,经过人家国界要有外交文书。但楚国使者就故意不带文书去,如果你宋国不敢发作,就说明你宋国怕我,相当于当面调戏你老婆,你还不敢做声,那我下回就叫你来开会(盟会)自然也就不敢拒绝我;如果你发飙了,把我们使者那啥了,那我楚国正好就有借口对你反发飙了! 显然,这是一个制造事端的好办法!大家都说好,除了这个使者。 很明显,这个使者就是一个诱饵。好比鱼钩上的诱饵。 诱饵是高危行业。说白了,就是把你当做死人了,然后活用。 不知道什么仇什么怨,公子婴齐建议让申无畏去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大国的使者,又是去齐国友邦交流,会很受善待的,当然光荣了。只是被套上“诱饵”的光环后,这个“光荣”就有可能是光荣的荣誉,也有可能是光荣的牺牲。 申无畏名字叫无畏,人又不是无知。所以他第一件事就索要文书。 楚王说,一个小小的宋国,不用了吧! 不用是什么意思?我刷脸啊? 申无畏说,这个宋国不同其他诸侯,20年前楚穆公搞了一个厥貉之盟,和郑、宋、陈三国一起在野外举办“打猎+烧烤”活动,结果因为宋昭公没有带好柴火,穆王生气,鞭打(杀了)宋国的车夫。那时候就是我去杀的,宋国人此后记恨着我呢! 楚庄王:那就给你改名字,叫申舟吧!(写在齐国的文书上) 申无畏说,名字改了,我一刷脸不一样被认出了? 楚庄王怒了,他宋国要是敢把你怎样了,我就灭了他宋国。 申无畏就不好说什么,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推辞的话,宋国会不会被灭还不知道,自己一定会先被灭了。就把自己的儿子申犀带到楚王面前说,我领会了大王的意图,但请善待我的儿子。 回家后,又交代自己的儿子说,这回自己不是去执行光荣的任务,而是去执行光荣牺牲的任务,到时候你一定要请楚王为我报仇。 一切真如申无畏所料。宋国当政的华元本来就因为楚王的鄙视(不写文书)感到愤怒,等到双方一会面,认出了,居然是那个羞辱先公的申无畏,心里就更加怒火了。力劝宋文公说楚国这样鄙视我们,早晚要被他们打的,既然早晚都要被打,不如现在就杀了这个申无畏,为宋国解个仇恨。然后再去向晋国报告,就准备现在打吧! 申无畏看到这阵势,也知道自己横竖都是死,就想干脆死个痛快,大骂宋文公是个靠泡祖母上位的娘炮。这下好了,骂声太难听,宋文公也大怒了,立即下令杀了申无畏。 现在,楚庄王的“担心”,也可以说是“理想”,实现了。据说楚王听到奏报的时候正在吃饭,马上把筷子扔了,开始拜将,一刻都不肯耽误的样子。五个月后,楚王亲征,司马公子侧、申叔时、申犀等人随从,围住了宋国的睢阳城。 五个月就围了宋,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这算是什么样的速度概念? 神速!典型的领导重视,高度重视。 除了钓鱼执法外,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得了这种超级动员力? 但五个月的时间确实也很长,够宋国准备,够楚国准备,也够晋国准备。 宋国准备了怎么守城。楚国准备好了怎么攻城, 至于晋国,准备好了怎么忽悠宋国守城。 |
|
87楼应该个86楼对调吧 |
十月围城 宋国在第一时间向晋国求救。 没有想到,晋国在邲之战之后对楚国的畏惧占据了朝野的主流心态,但是又担心自己不去施救宋国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谋士宗伯就给晋景公出了一个主意。楚国打宋国和打郑国不一样,郑国靠近楚国的中心,尤其是附近有楚国的宛城,申城等比较大的城市,军事补给比较容易,但是宋国却相对比较远,补给线也比较长,所以晋国可以派一个使者去跟宋国说我们马上去救你,你们要顶住。这样,宋国想到有晋国的后援,就会拼命硬顶,而楚国久攻不下就会因为粮草不济而不得不得退兵。 这确实是个好计谋,在当时还能考虑到后勤补给的问题。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用时间换取空间。 但有个同样的问题,谁去做这个使者?你要冲(躲)过被楚国包围圈,这个风险不比没有通行证的申无畏小多少! 申无畏:呵呵,使者? 解扬说,我去。楚国我熟! 晋国人了解解扬,能文能武,不但武艺高强,还能言善辩。去做这种高风险的行业确实是不二人选。 不过,勇敢归勇敢,聪明归聪明,该出的事还是要出。解扬已经是化妆了再去,但本地产的化妆品根本盖不住他独特的气质,没几下就被楚军给逮住了,还很快被认出了,因为这家伙曾经在北林之战中被楚国蔿贾抓过一回。(就是在郑国第一次离开晋国,主动投靠楚国的时候,晋国曾经和楚国因此发生过一些地域性的冲突)。 这样也好,就不用介绍了!来干什么估计也不用解释了!直接解扬吧! 楚王说,上次你被抓了,我们不杀你,放你回去,今天你自己又自投罗网了,还有什么好说? 不思悔改啊你!咋的,开瓶有奖,还想再来一瓶? 解扬倒也有骨气,说晋楚现在是仇敌,被你杀了也是分内的事,没什么好说! 我倒霉!我以为学会了几句楚语就能蒙混过去。看来山西人的口音是改不了了! 不过,楚庄王还不想杀他。因为宋国能一直死磕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仗着晋国会来救援。所以,他要让解扬去和宋国说晋国暂时没有空过来了,你们宋国自己努力吧! 这样,宋国的小心脏肯定受不了! 说白了,糊弄宋国的心理梗,晋楚双方都想到了!真是苦了宋人,不管是前男友还是现男友都在想着如何骗他! 解扬本来不想答应,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死了,关于晋国的忽悠计划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所以也就将计就计答应了楚王。 天真并耿直的楚王,在学会了中原的礼仪道德后,根本没有怀疑中原人解扬。结果,解扬站在高处,对着宋国大喊说,我是晋国使者解扬,要来给你们送信的,但是不小心被楚国给抓了。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一定要坚持住,我晋国国君正准备亲帅大军来救宋国。 楚王一听,被骗了!你赶紧给我下来。你们中原人叫我们学礼仪、讲信用,你们自己居然不讲信用了! 这下,楚国的大心脏都受不了了! 解扬说,我能这么办吧?我如果取信于楚,就要失信于晋。假如你们楚国有人为了保命求赂背叛自己国家而取信于外国,你说这是信义,还是不信义?如果真这样,你们就赶紧杀了我吧,也让天下人看看你们楚国关于取信的标准吧! **!我就说咱俩的事,好好的你扯到我们楚国做什么? |
看来你们对于中原信义的理解还是太肤浅,这功力才到第一层,表面层,入门级,属于照本宣科死读书。 确实,我们通常只是教育孩子说要讲信用,却很少提及当信用产生矛盾的时候,只能二取一的时候怎么办? 解扬告诉你,按时间顺序吧,两者相左取其先;按轻重顺序吧,两者相左取其重。怎么算都轮不到你楚国。 楚庄王被他这一段洗脑,也彻底服了,事已至此,杀了解扬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就这样,解扬发扬了自己的小忽悠完成了晋国的大忽悠,再次被楚国免于刑罚。安全回到晋国后,因为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使命还直接提拔到卿士。 忽悠后留下的楚国和宋国变成了一双冤大头。如同传销头子跑路后的“投资者”,楚国这次交的学费太贵了!多贵?宋国因为解扬这一顿忽悠,就给自己打了鸡血,居然活生生顶了九个月多。双方不但身累,心也累了! 关键是物质也累了!双方马上面临后勤奔溃的威胁。 楚王不想打了,申犀想到了父亲申无畏的牺牲和生前遗言,就跑到楚王那边去哭。楚庄王也很无奈,军营的粮食只够七日了,想不到这个宋国这么坚韧? 这时,申叔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宋国之所以不肯投降,其实也是盘算着我们不能持久,那么我们现在就让士兵在这里耕田盖房子,让宋国看到我们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击垮他们的精神依靠(意志)。 果然,宋国一看楚军好好的城不怎么攻打了,开始不务正业搞农业,搞建筑,心里马上慌了! 打仗无非就是拼气势,不行就拼勇气,拼武义,你们现在这样搞,难不成改拼死磕了? 不得已,宋国的元帅华元只好趁越夜摸黑混入了楚军公子侧的营房。拿出匕首对着公子侧,准备搞场极端的谈判。怎么个极端?谈得成叫谈判,谈不成就叫殉葬。为了两国的继续仇恨,咱俩一起殉葬! 这也叫置死地而后生。其实楚宋都面临着共同的困难,所以就算没有背景音乐,华元和公子侧也都能拿出最大的诚意。 公子侧说,我们没什么粮食了,只能吃7天了! 华元说,我们不一样,我们有肉吃!呵呵,不过是人肉! 那还打个毛? 不打了!不打了!**的全天下都在看我们笑话呢! 双方马上就现场约定,明天楚军退兵三十里,宋君出来投降求盟。因为长夜漫漫,时间宽裕,两人又聊了家长里短,说到动情之处,两人居然心心相惜,竟然结拜了兄弟! 不打不相识。 说归说,你们两个将军,两位英雄这样做也算是豪气冲天,只是那些死去的士兵们已经没有机会为你们鼓掌了! 消息传回去。宋文公没什么意见!说白了,他们现在也没有实力(资本)有其他的意见。只是楚王有点不舒服?心想这公子侧也是傻啊!我们好不容易想出了种田盖楼的办法,一下子唬住了宋国,你倒好,一见面就兜底牌?你是不是虎啊?当然最主要还是担心这个宋国不讲信用?你们查清楚没有?这个华元是不是姓解? 楚王其实也很想结束这场战争!不要说士兵了,自己都想家了!那就再相信中原人一次吧! 楚王这次赌对了!宋国人很讲信用,宋文公果然就出来受盟了! 看来宋襄公的家教比较实在,他关于仁义的大旗虽然在泓水之战倒下了,但是宋国人却没有因此就放弃了信义! 宋国很伤心,早知道这样的结果,还不如早点停战受盟。 楚国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解扬:知识改变命运啊! 晋国:是忽悠改变命运吧! 楚王:解扬,你???大?“”爷! 宋国:晋国,你?》?大?“”爷! |
残胜扬威 残胜扬威 战争结束了!对于结果,楚国不是很满意,宋国是很不满意! 但很快,楚庄王就发现这个战的意义非凡,影响深远,9个月的持久围攻等于实打实地展示了楚国的实力。这个实力是综合实力,因为战争只是前方的厮杀,除了说明士兵,武器,粮草后勤等厉害外,长达9个多月的外出还证明了楚国的内部十分的稳定有序。春秋那些国家,君王敢出去旅游半年的都没几个,更不要说去打仗了。你说天下诸侯能不震惊?大家摸摸自己的屁股下的座椅,能不能坚持空置九个月?如过不能,那就不要惹楚国了。 至于晋国,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邲之战之后,他们彻底怕了楚国! 关键是,人家最后也没有灭了你宋国,楚庄王还只是大度的要求让华元去楚国做人质就可以! 这样的大哥还不赶紧拜啊! 简单说,围逼宋国变成了楚国一场杀鸡儆猴的表演! 宋国:我觉得杀一儆百的比喻更好一点? 自此,楚国按照中原的标准,霸业成了! 这么叫实力?你们一直说我只会打篮球,现在我改踢足球了。不好意思,一样来个金球奖! 这就叫实力,我楚国此前按照自己的方式打仗吞并国家,你们说我是蛮夷,不会文明,不是文明。那好,我现在用你们的标准试试。不好意思啊,一样得了霸王! 这一点,晋国也看见了。晋景公觉得此时的楚国锋芒毕露,还是要躲一躲,就把精力放在周边一个叫潞国的戎狄部落国家身上。这个潞国也是自己作死,国王婴儿(就这个名字)本来还是晋景公的姐夫,但自己管不住权臣酆(念分)舒。在某次冲突中,自己眼睛被打瞎了,老婆也被杀了。这下惹怒了晋景公,就派荀林父带兵去清理。 荀林父打楚国不行,他做不了主帅,但是打戎狄完全在行,只要带自己的中军就可以。以晋兵的战斗力,打戎狄就很少输。荀林父也不管什么婴儿还是酆舒,一起盘点了! 也好,晋国给了荀林父一次翻身的机会。 这一点,齐国也看到了。齐顷公无野是首霸齐桓公之后第6个君王,但他其实只是桓公的孙子,前面几个除了舍人是他堂哥外,还有3个都是叔叔。(1个是他老爸)。所以,他心中关于“不服气”的小宇宙也要爆发了!在他的眼里,现在自己和楚国是朋友,而楚国主要负责霸南方,那齐国就要霸北方了,(当年日本和德国也是这样策划的)至少那个晋国该挪挪位置。 当年你爷爷晋文公从我爷爷齐桓公手里接走了中原霸主的位置,现在是时候还给我们了! 他是这样想的,也要这样做了! |
六十、齐晋鞌之战 霸主只有一个,不只齐顷公想要,晋景公也想要。 现在因为雄主楚庄王的出现,几个回合都把晋国压制得没什么脾气,晋景公因此更加着急。在灭了北边的戎狄潞等国后,晋景公本着岁月不等人的那种紧迫感,又开始抓紧谋划恢复晋国的地位。鉴于过去这几年在军事上的失利,晋景公听从了伯宗的建议,决定另辟蹊径,转变以军事对抗为主的晋楚争霸模式,开辟一条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你? 晋国决定通过外交工作来取得诸侯的信服,走一条文质彬彬的称霸道路。郑国、宋国现在是楚国的死盟友了,那就放弃吧!现在要重点对那些还在中间的诸侯做一些外交努力,争取早日“团圆”。 齐国就非常中间! |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