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八卦战国』越八越文化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八卦战国』越八越文化[第27页] |
作者:o弘毅o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挽 |
挽 |
挽 |
挽 |
271 巴国伐楚 『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 也就是说,郑国入侵宋国随即引来齐、宋、卫等联军的群殴,郑厉公从栎邑回到国都时没有及时通知楚国,楚文王不高兴了,认为郑国怠慢了楚国,所以为此时楚文王也要讨伐郑国。 郑厉公:…… 想当年郑庄公所在的郑国极盛之时,郑庄公对楚国也是忌惮三分。 郑庄公去世后到此时,郑国国君的位置已经在四兄弟之间来回倒了六次,郑国早已不是春秋小霸时期的郑国,齐桓公已然开始称霸,楚国也更加强大。 对于郑国,齐桓公与楚文王的看法倒也一致,一个字:打…… 同样的手段之下,齐桓公与楚文王出发点又有一定的区别: 齐桓公召集诸侯收拾郑厉公那是内部问题,小弟犯了错,作为联盟的大哥齐桓公自然要出来教育一下; 楚国历来被视为蛮夷之地,盟会这样的『非法组织』自然就没有楚文王的份了,郑厉公怠慢是真,不过仅仅只是个由头,楚文王更多也是借着这个理由向中原的组织秀一下楚国的存在感。 你还别说,郑厉公一犯事,组织的人打,非组织的人也打,郑厉公此后倒也老实了很多,后来没做太过出格的事情,反倒是帮了周天子一个大忙。 我们接着来说说楚文王,毕竟南方是他的主场。 截止到公元前679年,这是楚武王十一年。 十多年的时间里,楚文王一点都不『文』,走的完全是他老爹楚武王的路子,灭东申、打邓国,蔡国、息国一统收拾,完了还拿中原新晋联盟成员国之一的郑国开刀,如果说要对楚文王做一个阶段性小结的话,那是必须给高分的。 但是呢,子曾经曰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我们倒不是说楚文王是小人,否则身处南方之地分分钟会被楚文王教做人,我们只是想说这个泰指的是遇事安定平和、沉着冷静,跟心浮气躁、心高气傲对比那完全是另外一个境界。 有着敏锐嗅觉的朋友估计就会明白接下来剧情该怎么设置了…… 公元前676年秋,原先与楚国关系不错的『巴国』突然翻脸向楚国的『那处』发起进攻。 巴国虽然此前基本没有出过场,但是随着现在重庆的高速发展我们也能基本明白其大致方位。 至于『那处』指的是哪出,估计就会让很多人费解了。 小兵甲:报大王,巴人向那处发起进攻。 楚文王:哪处? 小兵甲:那处。 楚文王:哪处? 小兵甲:那处。 小兵甲卒…… 显然的是,这样的情景不会发生,这个『那处』在当时是一个地名,在今湖北荆门一带,楚文王并不会担心这个那处让他费解,同时也并不担心巴国能够把强大的楚国怎样。 小兵甲:报大王,那处已被巴人占领。 楚文王:…… 很显然的是,楚国轻视了不起眼的巴国,从而导致那处失守。 没过多久,小兵甲又来了:报大王,巴人要攻打楚国都城的城门了。 楚文王:这还蹬鼻子上脸了…… |
给位抱歉 接下来2、3天有点事情可能不上线 我先提前更几节吧 |
272 任性的鬻拳 巴国,位于中原地带的西南方向、楚国以西。 西周时期,巴氏部落因武王伐纣时有功而被封国,爵位为子爵,因此得名『巴子国』,简称『巴国』,地处嘉陵江中上游地区『今重庆市渝中区一带』。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历史久远但因远离中原地带而追溯起来难度很大,也就相对显得更加神秘,山水颇多,交通相对不大便利,特色之一便是农业发展得很不错,这也成为战国时期秦国吞并巴蜀一带后一飞冲天的重要后勤保障力量。 巴国早先与秦国联系并不多,毕竟秦国封国晚、底子薄,进入到春秋以后首要任务是对抗西戎,在秦国与戎人漫长的此消彼长过程中秦国逐渐站稳脚跟后才有更多精力考虑其它的事情。 西周时期鲜有巴国的报导,进入到春秋时代以后巴国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前703年,楚武王三十八年时,巴国和楚国曾经联和攻打过邓国。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邓国实在是太悲剧了点,明明楚武王的夫人是邓国人,楚武王还非要打邓国。后来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借到打东申国时和巴国再一次合作,得胜归来时又顺便打一下邓国,到了公元前678年时楚文王干脆把邓国给灭了…… 但是,就是楚国和巴国的这次合作产生了些不愉快,楚国的『阎敖』污辱巴国士兵导致巴国怀恨在心,这也为后面的事情埋下伏笔。 等到公元前676年时,巴国突然对楚国的那处发起进攻,管理那处的正是阎敖,随后巴国占领那处,阎敖逃走。 阎敖逃回郢都,巴国的军队也开始进攻郢都城门,那还等什么,楚文王二话不说先把阎敖给砍了…… 巴国自然没有攻破城门,这次进攻也就不了了之,不过阎敖被处死后其族人意见很大于是作乱,巴国一看这机会不错马上又来进攻楚国…… 第二年一开春,这是楚文王在位的第十五年。楚文王实在忍无可忍,于是亲自带兵应战巴军,双方交战的地点在『津地』『今湖北枝江一带』。 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巴国大胜而归,楚文王只得扫兴回城,更让人意外的是,楚文王回到城门口时镇守城门的『鬻拳』『前面有介绍,音同玉』死活不开门放楚文王进去…… 这是个什么情况? 楚武王时期我们介绍过楚军的一次失利,公元前699年时楚文王派其子『屈瑕』进攻罗国,同样也是心浮气躁的屈瑕遭遇失利,此后寻求自尽,这事开创了楚国统帅以死谢罪的先例。 屈瑕一死不要紧,楚国逐渐开始重视战争的结果,以至于后来『覆军杀将』列入了楚军的法规,打了败仗将领那是要被追责的。所以想想的话,齐桓公刚即位便与鲁国连干两场,要是齐国追其责来,搞不好后来就没他称霸这回事了…… 好吧,鬻拳就是认死理,就是一根筋,楚文王打了败仗就是不让他进城。 不过你还别说,鬻拳要不是这么个性格,他也不会去看守城门。 性格决定命运,有些时候还是很有道理的。 原来,鬻拳在看守城门以前不是看守城门的。 这个严密的逻辑推理实在是毫无破绽…… 鬻拳以前是楚国的官员,一次劝谏楚文王时楚文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鬻拳急了。 鬻拳:听还是不听? 楚文王:好,我听。 楚文王说完鬻拳才把手中的刀给放下…… 鬻拳为了让楚文王采纳自己的建议不惜拿武器胁迫,就是这么任性,不过事后鬻拳也觉得这样不好,于是砍去自己的双足来谢罪。 这样的行为虽然得到了上下一致的赞赏,但此时鬻拳已经残疾,所以后来便改为担任守卫城门的官员。 楚文王这下好了,打了败仗不说,鬻拳还不让回城,也就只能在城门外遛马吹风了…… |
273 执着的代价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楚文王:好了好了,前面说过了。 子:…… 骄傲的楚文王没有想到的是强大的楚国居然会输给巴国,更没想到的是吃了败仗后守城的鬻拳还不放他进来。 一个为了劝谏敢拿刀子捅楚文王的人,一个为了劝谏敢砍掉自己双足的人,说不让楚文王进就绝对不让他进城,面对这样的情况楚文王也是没了脾气。 不管怎样,楚文王总不能就这样一直被关在城外吧,面对如此执着于坚持自己原则的鬻拳,楚文王又该如何想办法拿到回城的通行证呢? 其实也是有办法的,鬻拳不是说打了败仗就不让回城么,那们干脆就掉转人马找个弱点的对手打个胜仗,然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呗。 所以无奈之下,楚文王还没来得及回宫换身干净衣裳就决定再次出去打仗了。 柿子总是要捡软的捏,楚文王这次决定打的是『黄国』。 为什么是黄国? 原因其实很简单,打仗不过是个形式,要的是胜利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越弱越好。 黄国:……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一带,离楚国都城其实并不近。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称王时在南方一带组织过一次盟会,当时黄国、随国都没有参加,楚武王一怒之下变对随国发起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二次进攻,黄国则因为距离楚国更远而躲过一劫。 由此可见,楚文王为了回家还非得从家门口又跑这么远的来打黄国一下,倒也怪不容易的。 更要命的是守门的鬻拳认准了死理,万一楚文王这次又输了那估计就更回不去了,因此楚文王对于伐黄一事显得更外谨慎。 后来结果怎样呢? 后来楚文王当然打了场胜仗,这都关系到能不能回家的大事了,况且对手还可以自己随便选,要是这样还打不了胜仗楚文王那就基本要告别打仗了。 只是我们想说的是,楚文王从今往后还真告别打仗了…… 原来,楚文王与黄国交战不过也就是走个过场,楚军取胜后楚文王便迅速撤退,毕竟他的目的不是打黄国,而是要以胜利者的姿态让鬻拳打开城门。 只是没想到的是,在回城的途中楚文王一不小心就得了重病,然后就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675年。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楚武王、楚文王这一对父子的命运也是够不巧的,楚武王死在了伐随的途中,楚文王倒是伐黄成功,但又死在了回城的途中。 楚文王去世的消息传回郢都时,鬻拳知道自己的执着又一次没能换回好的结果,于是只得再一次的谢罪,这次谢罪的方式是自杀…… 历经楚武王、楚文王两代楚王,楚国在进入到春秋时代以后国力稳步上升,稳固南方一带势力的同时大有问鼎中原之势,接下来的『楚成王』则是在前人才基础上继续发展,搞好内外关系,一步一步将楚国从南蛮之地带向中原的舞台。 当然了,由于楚成王是楚文王的次子,楚文王去世后继位的其实并不是楚成王,而是楚成王的兄长『熊艰』,谥号为『楚堵敖』,提一点,这样的谥号在楚武王称王以后的楚国其实已经不再多见。 楚堵敖同楚成王都是楚文王与息妫的儿子,从蔡哀侯戏弄息妫到息国联合楚国报复,再到楚文王灭息国将息妫纳入后宫,前前后后也就几年的时间,所以此时的楚堵敖与未来的楚成王实际上不过是两个小孩子。 但即便是两位小朋友,宫斗与残杀的剧情却也同样不会少…… |
挽 |
我会告诉楼主这贴是我爸推荐我看嘛?关键我爸对于你滴评价相当高啊,要是你教我历史该多好啊,肯定有意思,这么好的贴应该放到历史吧里,在这里感觉不太有人看 |
278 曲沃真的代翼了 有一个词叫屡战屡败,还有一个词叫屡败屡战,看起来好像差不太多,但是仔细一想想,又会发现这里面有那么一些区别。 屡战屡败顾名思义说的是打一次输一次,强调的是结果;屡败屡战说的则是虽然打一次输一次,但是还要拼命打,强调的是不服输的韧劲,虽然仅从战果来看的确没什么分别,但战和败的顺序一颠倒,词语的感情色彩明显是变化了很多。 只是结合『曲沃代翼』的进程来看,地方势力曲沃究竟用屡战屡败合适些,还是用屡败屡战合适些,我们倒是有些犯了难,毕竟这样的败法我们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沉寂二十余年后再度萌生战意,『曲沃代翼』第六战酝酿多时也终于与我们见面。 这一次,剧情套路仍然不变,曲沃武公伐晋得胜,晋侯缗被杀,曲沃武公顺便还抢来不少珍宝器物。 接下来又到了宣布结果的时候了…… 翼城胜,又或者是曲沃胜?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难猜的结果,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场面上的优劣跟最终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经验甚至也告诉我们,只要国君又被杀了,那么必然是翼城胜……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教育我们,知识虽然看起来旧了,但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旧知识而悟出新的知识,达到这水平的话就可以当老师了。 通过对『曲沃代翼』前面五战旧知识的学习,我们能够悟出什么新的知识呢? 难道桓王又跳出来干扰比赛结果了? 桓王早就死了。 此时已经进入到齐桓公称霸的年代,周天子已经是庄王之后的僖王,曲沃历经三代人,周天子同样也得换换人。 难道晋国国人又选出新的国君来了? 这次好像没有……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对于最终的结果,一再吃亏的曲沃武公有了教训,他已经知道怎样去影响最终的结果,答案很简单,曲沃武公把抢来的宝贝疙瘩全部拿去贿赂僖王了…… 僖王这一上台倒也是够舒坦的,啥也没干,齐桓公礼到心意到,表示要听天子的话组团打宋国; 曲沃武公大量宝贝奉上,表示要是再次判输的话这仗真没法打了,希望僖王能够笑纳礼物,顺便给个好点的名分。 僖王想想也是,反正打到这份上翼城也没什么战斗力了,还不如直接宣布『曲沃代翼』第六战的获胜方是曲沃,一来拿人手软,二来省事,三来这么重要的事情由天子来宣布,倍有面子…… 从公元前745年恒叔受封于曲沃,到公元前678年僖王宣布曲沃武公正式成为晋国国君,一段长达67年的晋国内乱总算是画上了句号,曲沃代翼就此大结局。 终于,曲沃武公由地方武装势力正式升级成为晋国国君,后称『晋武公』。 历经三代人,曲沃势力杀死五位国君,而且还逃跑一位国君,最后邪恶还是战胜了正义…… 往好了看,晋国总算结束了几代人之间的内斗,也算是赢得了喘息和发展的机会,否则长此以往下去随着其他诸侯国的不断发展,停滞不前的晋国甚至后来很有可能沦为不起眼的小国,几十年后晋国的迅速崛起也表明这次内斗的终止对于晋国的发展是有必要的; 但是往坏了看,曲沃以小宗最终兼并大宗,这是对周朝以来分封体制的严重挑衅,更关键的是周天子们还一次一次的参与其中。并且,晋国的这次内斗对日后晋国内部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晋国的公族们不再是能够左右晋国朝政的政治势力,这在春秋时代独此一家,并且这一政治体制也直接决定了晋国后来的命运。 历史的道路,永远都不会平坦。 |
排名:1594 |
281 郑厉公立功 『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 与其说苏国在『王子颓之乱』中竭尽全力的帮助王子颓,我们倒不如说苏国更多是为了发泄对周王室的不满而故意与惠王作对。 效果也还算不错,苏国联合卫国和燕国赶走了惠王,王子颓也成为新的天子,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下此燕国。 西周成立时,作为与周公和姜尚齐名的三巨头之一召公被封于燕国。 燕国后来发展也还不错,成为战国时期的超级大国之一。 不过春秋时期,尤其是中前期此燕国戏份不多,虽然前面我们提到过几次燕国,但其实跟它没什么关系…… 公元前718年,郑国为报被围堵东门之仇攻打卫国,卫国联手燕国; 公元前699年,鲁国和纪国、郑国会盟,齐国、宋国、卫国、燕国结盟,齐鲁双方交战,结果鲁国所在的联盟获胜; 公元前694年,王子克之乱时周公黑肩想杀掉周庄王并立王子克为天子,行动失败后王子克逃到燕国; 公元前675年,燕国再次出场,在苏国的组织下与卫国共同伐周。 我们要说的是,一直到这里所提到的燕国其实都不是召公所建的燕国,召公系的燕国领土包括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等地,亦称『北燕』。 而前面一直出现的燕国是今河南延津一带的一个小国,亦称『南燕』。 周朝的动乱,苏国、卫国以及燕国坚定的跟中央对着干,上台才二年的惠王也不得不走人把位置让给王子颓,后面掺和到这件事中的还有郑国。 惠王:…… 郑厉公:别担心,我是来帮你的。 惠王:那还行…… 公元前674年,郑厉公出面调解这场因征地而引发的动乱,问题是王子颓这天子的位置都坐上了,谁会因为你的调解就主动下课…… 软的不行来就来硬的,郑厉公随后出兵攻打王子颓,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打得你心服口服看你把天子的位置交不交出来。 结果,郑厉公没打过…… 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实在也是因为郑国自郑庄公以后国力下降了太多。 王子颓一看也没啥大的动静,于是召集了五大夫盛情款待,命令宫女凡是中华以来各个时期的舞蹈会跳的、能跳的全都给我来一遍。 就是这么气派,就是这么洋气…… 郑厉公这下郁闷了,本想着复位以来干一把大事重振郑国的雄风,结果却被王子颓教做人,而且还得看着王子颓尽情享乐,心中的失落无以言表,于是便跑去跟虢国的『虢叔』诉苦。 郑厉公:王子颓篡位又腐败,迟早要出事的。 虢叔:是啊是啊。 郑厉公:反正王子颓是要出事的,干脆我们一起打他,顺便立个功。 虢叔:好啊好啊。 公元前673年,郑国与虢国联手进攻王城,一举杀死王子颓和当过钉子户的五位大夫,惠王出逃两年后再次复位,『王子颓之乱』到此告一段落。 从过程来看,惠王强占几位大夫的田产等是诱因;但是从实质来看,天子威望与实力的缺失、王室内部权力的斗争以及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营才是关键所在。天子这一位置惠王虽然失而复得,但王室的实力也在持续下滑,再说了,郑厉公、虢叔等立下大功,惠王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惠王:…… |
282 惠王赏地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遥想当年,郑庄公惊险即位,虽然武姜百般刁难,但郑庄公在隐忍多年后还是开创了郑国最为辉煌的大场面,前面提到的这段里面便有郑庄公拒绝将『制地』封给公子段,后来公子段成为京城大叔的一段经历。 郑厉公复位后的第七年干了件大事,郑国联手虢国终结王子颓之乱,帮助惠王复位。 惠王自然为此时得表示表示,于是给郑国和虢国各自打赏了一块地皮,郑国得到的地皮叫做『虎牢』,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也就是制地。 难道说惠王把郑国的制地重新包装,换了个名称后又打赏给了郑厉公? 看来惠王这不仅是贪,而且是够抠的…… 其实吧,所谓的虎牢,一开始还不是郑国的,而是虢国的,局面越来越乱了,我们得仔细捋一捋。 西周行将结束时我们专门有介绍过这个奇怪的虢国,自打受封起便有『东虢国』和『西虢国』之分。 东虢国在今河南荥阳一带,西虢国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后来平王东迁时西虢国迁至今河南三门峡一带,因地跨黄河两岸也被称为南虢与北虢。 制地,又名虎牢,一开始是东虢国的领土,不过到公元前767年,平王东迁才三年时,处于扩张模式下的郑国便灭亡东虢国,制地自然被郑国收编,此时在位的郑国国君是郑武公。 理清这条线索后,我们自然就知道郑厉公所联合的虢国是南北虢,也明白郑庄公为什么会说虢叔曾经死在这里,所以不太吉利,让武姜另外挑选地方。 吉利不吉利是假,其实还是因为制地位置险要,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不过到这里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还是没解决,制地这会到底是谁的地盘? 这不郑武公扩张得太快,平王看在眼里,所以没过几年郑武公为了避嫌主动迁都,制地这一带又来到了平王的手中。 一晃过了接近百年,早已物是人非,制地作为平定叛乱的奖励又回到了郑国。 王子颓之乱,最终包括王子颓和几位大夫在内的叛党全军覆没,周郑联手同时使得苏国生存的压力更大,再加上后来苏国投奔狄人结果和狄人关系又处得不好,狄人很生气便讨伐苏国,此时的天子『襄王』不去营救,苏国就此灭亡。 至于郑国,因为郑厉公上演了一场临危受命的好戏,再加上地皮进账使得郑国实力有所加强,形象倒也算是高大了一点。 不过这次动乱中也有几个小花絮值得我们关注: 郑厉公虽然帮助惠王复位,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并没有那般友好。此前有一次郑厉公设宴招待惠王,惠王很高兴,便把王后的『鞶鉴』『音同盘,铜镜』赏赐给了郑厉公。 礼尚往来,本来挺好的一个事,郑厉公招待招待,惠王随个礼,相互面子都算给足了,不过恰好虢公也在,虢公也借此机会请求惠王打赏点什么,于是惠王就又打赏给了虢公一个青铜酒杯。 就为了这么个事,郑厉公和惠王拉下了点小仇恨,为什么呢,因为青铜酒杯看起来更加贵重些,果果分得不均伤害了郑厉公的感情…… 后来,郑厉公还是帮着惠王复位成功,郑厉公再次设宴招待惠王以示庆祝,乐舞排场不输曾经的王子颓,惠王一高兴也就将虎牢赏赐给了郑厉公。 虢公也有功,自然也得到赏地,不过这次郑厉公倒也没有为此事埋怨,自然是他分得的果果更大些…… 不过吧,郑厉公的排场搞得太大,有位叫『原伯』的就说了:好的不学学坏的,搞不好是会招来祸患滴。 果不其然的是,惠王刚复位没二月,郑厉公就去世了…… |
晕死 又被度娘吞了 原因也不知道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