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第2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暖贴 -- 浮云蔽月不遮眼,求道纵死心如铁!千种诱惑,万般艰难,我自秉持本心,一剑斩去! |
好帖,收藏了看 |
楚系青铜器呢 |
亚其爵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件爵的造型和纹饰都极为精美,器形高大瑰伟,器壁厚重均匀,足部粗壮,具有端庄凝重的气派。除了腹部的兽面纹,流、尾部等部位都装饰精细的雷纹,装饰幅度很大,与雄伟的形制构成奇妙的对比,给人以华丽夺目的美感。 |
父乙觯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觯是饮酒用的杯,初见于商代晚期,沿用至东周时期。它的形制有扁体和圆体的两种,往往带有盖。这件觯为扁体,纹饰精美,盖、腹、圈足均饰兽面纹,颈部为三角雷纹,其下还有鸟纹。盖和器身四周都有突出的扉棱,这是为了掩盖范缝美化器物而特设的附饰,是独特而巧妙的艺术构思。 |
兽面纹觯 商 扁圆体,盖上有伞形柱,侈口,长颈,垂鼓腹,圈足。盖、颈、腹、足各饰鸟纹、兽面纹、雷纹。 |
龚子觚 商 敞口,长身,圈足。身有扉棱。颈、腹、足各饰蕉叶纹、雷纹、龙纹。足内铸二字铭文。 |
黄簋 商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簋是盛放煮熟的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它出现于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饪食礼器的重要性日益显露,鼎簋之属均有增加。这件簋的造型采用当时流行的无耳簋式样,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饰3兽首,颈、腹、足各饰蕉叶纹、鸟纹、乳钉纹,精细秀美,腹内底铸1字铭文。 |
兽面纹鬲 商 小立耳,三袋状锥足。颈、腹饰兽面纹、雷纹。 |
父戊方鼎 商 宽立耳,方唇,折沿,敛直腹,柱足。腹、足饰扉棱、鸟纹、乳钉纹、雷纹、兽面纹。腹内壁铸二字铭文。 |
羊鼎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殷墟晚期鼎的造型中出现了一种束颈、曲壁的新形式,此鼎即是其典型的代表。鼎的两耳三足安排十分妥帖,整个造型富于稳定感。在器物的颈腹部分别装饰对称的回顾式鸟纹和兽面纹,衬以细密的雷纹。纹饰线条深刻劲锐,范铸极精,使粗犷的兽面和精细的雷纹水乳交融,夸张而不失之狂野,精密而不流于琐碎,呈现出端凝、优雅的美态。 |
兽面纹鼎 商 薄立耳,深直腹,柱足稍细。口沿下饰兽面纹,腹饰三角雷纹。器形不失稳重之感,纹饰精致典雅。 |
刘鼎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商代晚期,除了酒器有比较大的发展,在礼仪中起重要作用的鼎和簋也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作格外雄伟精丽。此鼎体积虽小,但适应当时瑰伟雄壮的审美风尚,制作尤为厚重端庄,气度不凡。腹内壁铸一以钺斩人首形的象形字,为“刘”之本字。 |
斜角雷纹觚 商 敞口,粗身联圈足,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口沿腹间有一牛首。 |
兽面纹觚 商 敞口,长身,束腰,高圈足。腹饰兽面纹、联珠纹。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底有折棱。 |
兽面纹牛首尊 商 敞口,内收颈,折肩,弧腹,圜底,圈足。肩饰透雕牛首铺首。腹饰外卷角形兽面纹,圈足有圆形镂孔。 |
兽面纹爵 商 长流,短尾,流口处有1对较高的伞形柱。椭圆形腹,圜底,三刀形足外撇。是商早期爵向商晚期爵演变的过渡形式。腹饰兽面纹、联珠纹。 |
兽面纹扁足鼎 商 厚唇,折沿,口沿上一对小立耳,弧腹,圜底,下有三抽象的龙形扁足,龙口侈张托鼎腹。腹饰兽面纹、弦纹。 |
青铜器最早出现两河流域 公元前5000至六千年 亚述人 特底人.....中国稍微晚点 但中国的青铜器工艺是最完美 中国的青铜器之乡 陕西周原 |
云纹鼎 商 敛口,厚唇,小立耳,深弧腹,圜底,腹下有3空锥足。腹饰1周粗疏的斜角云纹。 |
黄觚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一前11世纪) 觚是饮酒器。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以把手。头部饰三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两组对称的龙纹。尤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纹采用透雕的样式,装饰性极强,同时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铸造技术。圈足内铭有“黄”字,是作器者的氏称。 |
龙纹扁足鼎 商 商晚期(公元前13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高30.9cm,口径16.3cm,重1.26kg。 觚高体细腰,大口外侈,圈足。颈部饰蕉叶纹,腰部上方饰蚕纹,腰与足饰兽面纹。圈足上方有十字孔。 足内刻 “癸”二字铭文。“”代表某一氏族的族徽,表明此觚是族为其父辈名“癸”者所做的器物。 |
逦簋 逦簋, 高14.2cm,口径19.7cm,重2kg。 圆腹,圈足,半圆形双兽耳,耳下各垂一小珥。颈前、后铸半浮雕对称二兽头,每三个兽头两侧各饰一夔纹,圈足上饰双夔合成的兽面纹,均匀地构成了四组兽面图案。 器内底铸铭文3行19字,合文1字: 辛巳,王饮多亚,享京,逦赐贝二朋,用作太子丁。 。 大意是:在辛巳这一天,商王在厅中宴请众官员,随后又在京地举行祭享典礼。逦可能因参与上述活动有功而被商王赏赐两串贝。为此作簋,用以纪念太子丁。 |
亚簋 亚簋,通高22.4cm,宽26cm,重3.16kg。 簋圆体,有盖,盖顶正中有一圆握,上有二穿孔,握两旁各有一系钮,与二穿孔在平行线上,深腹,腹两侧各有一兽耳,圈足较矮,且外撇。盖边、颈部及足上均饰夔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正背两面各饰一浮雕牺首。 盖、器有对铭,3行16字: 己亥,王赐贝,在阑。用作父已尊彝。亚(音贯)。 铭文记述,己亥这一天,王赏赐贝,在阑地。因此为父已做祭器。做器者的族名是“亚”。 此簋造型普通,纹饰简单,但商代带盖的簋较少,传为河南洛阳出土。章乃器先生捐献。 |
乳钉三耳簋 乳钉三耳簋,通高19.1cm,口径30.5cm,重6.94kg。 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装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 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
癸簋 癸簋,通高12.7cm,口径12.8cm,重1.78kg。 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 器内底有“癸”二字铭文。“”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 |
亚鸟宁盉 亚鸟宁盉,通高31cm,口径12.5cm,重3.86kg。 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 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三个族为其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做此盉。 |
册方斝 册方斝,高28.5cm,宽16.2cm,重3.12kg。 平口,平盖,方体,圆角,垂腹。平底,下有四个三棱尖足,足略外撇。盖顶上有一双鸟形钮,鸟背向而立,盖上饰兽面纹。口两侧各有一伞形方柱, 柱上饰齿形纹及云雷纹,口下饰叶纹一周。腹部四面饰兽面纹,间饰八个倒置的夔纹,腹侧有一兽形把手。足外侧饰蕉叶兽面纹。该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稳重。腹部以雷纹为地,上面平雕兽面纹及夔纹,纹饰精美,细腻。斝体方者少见。 器内底上的铭文“册”,代表族徽。 |
父已角 父已角,通高20.5cm,双尾间宽16.5cm,重1kg。 角口部双尾呈凹弧形,圜底,腹侧有一兽首鋬,三锥形足。腹饰兽面纹。 鋬内有铭文“父已”两字,表明做器者是为祭祀自己的父亲“父已”而做此器。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