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春秋战国 -> 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 -> 正文阅读 |
[春秋战国]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全)[第4页] |
作者:相思菁灵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鄂叔簋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簋是一种盛放饭食的器具,方座簋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新形式。鄂叔簋方座下有一个小铃,至今保存完好,稍有晃动即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方座表面饰鸟纹,极工整。 |
有盘鼎 有盘鼎,通高20.2cm,宽16.4cm,重2.26kg。 此鼎圆形浅腹,二直耳,三夔形扁足,足中部有隔似盘。颈部饰兽面纹带,兽面中间凸起一道扉棱,恰似兽面的鼻子。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品和传世藏品中,带盘鼎较少见。此种形制的鼎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中曾出土一件。 |
寓鼎 寓鼎,高26.5cm,宽22.2cm,重3.76kg。 鼎为深圆腹,三柱足,二直耳。口沿下饰兽面纹带,纹带的上列有一排旗状图案。 内壁有铭文4行30字: 唯十又二月丁丑,寓 献佩于王,王赐寓 曼丝。对扬王 休,用作父壬宝尊鼎。 铭文大意:在十二月丁丑这一天,寓献给王后佩饰,王后赐给寓美丝。为答谢王后的美意,特做此宝鼎,用以纪念死去的父亲壬。 |
史斿父鼎 史斿父鼎,通高41cm,宽19.5cm,重2.52kg。 此鼎口微侈,有立耳,分裆,实足。颈部饰列旗兽面纹,兽面中部附饰浮雕牺首。内壁铸铭文3行9字: 史斿父 作宝尊 彝鼎。七五八。 记史游父做鼎。铭后所附数字是八卦符号,表明铸造此鼎时曾经进行过一次占筮。 |
嬴霝德鼎 嬴霝德鼎,通高10.5cm,宽8.3cm,重0.3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二直耳,三柱足较短,腹饰二道弦纹。 腹内铸有铭文2行6字: 嬴霝德, 作小鼎。 做鼎自铭“小鼎”者,较少见。 |
堇临簋 堇临簋,高16.7cm,宽33.5cm,口径21cm,重3.66kg。 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 器内底铸铭文1行8字: 堇临作父乙宝尊彝 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 堇临簋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生动的圆雕极为罕见。此簋原为清代内府藏器,曾藏颐和园。 |
成周铃 成周铃,通高8.5cm,宽6.5cm,重0.164kg。 此铃平口,顶上有半环形钮,铃身一侧倾斜,形成不平衡状态。体内有舌,舌碰击铃内壁时可以发声。 铃正面有阳文2行4字: 成周王铃。 标明其为成周(洛阳)王室用铃。 |
鲁侯爵 鲁侯爵,高20cm,宽16.2cm,重0.76kg。 爵体略长而优美,流尾上翘,爵壁较直,无柱(唐兰先生认为:附柱,柱折后被磨平者。),鋬较小,饰有兽头,圆底,刀形足外撇。腹上下饰二层云雷纹带,中间隔以凸起的弦纹。 尾部口壁内铸有铭文2行10字,是爵中铭文较长者。 鲁侯作抵,甹,用尊臬盟。铭文大意:鲁侯做了这个爵,用来放置祭祀父亲的庙里的酒和聘礼、盟礼。 |
团龙纹簋 团龙纹簋,高15.8cm,宽27.3cm,重2.24kg。 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耳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
叔卣 叔卣,高19.3cm,宽21.6cm,重2.82kg。 卣为椭方体,方口四角发圆,大腹,圈足,有盖,盖顶作喇叭形捉手。器颈与盖沿均四面铸有贯耳,两两相对,贯耳是穿系的地方。盖面与器颈部均饰兽面纹带,圈足饰细弦纹两道。 卣盖内与器底有对铭,均5行32字: 唯王宗周。王姜史叔使于太保,赏叔鬰鬯、白金、刍牛。叔对太保休,用作宝尊彝。 铭文大意:周王在宗周行祭。王后的史官叔被派出使太保,太保赏给叔浸过香草的酒、白色的青铜、经过豢养的祭礼用牛牲。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
伯盂 伯盂,高39.5cm,宽53.3cm,重35.8kg。 此盂圆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颈部前后饰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夔首鸟身的变形夔纹,也称夔鸟纹。腹部饰宽叶纹,圈足上饰对角夔纹。 盂内底有铭文2行15字: 伯作宝尊盂,其万年孙子子永宝用享。 大意是说:伯做了这件宝贵的盂,希望后代子孙永远享用,并以此为宝。 |
微师耳尊 微师耳尊,高25.7cm,宽23.2cm,重3.48kg。 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 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 唯六月初吉辰在辛 卯,侯格于耳,侯休 于耳,赐臣十家。微师 耳对扬侯休,肇作京 公宝尊彝,京公孙子 宝。侯万年寿考黄 耉,耳日受休。 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辛卯这一天,侯到了耳的住处。侯赞扬耳,赐给他十家奴仆。微师耳为答谢侯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先祖京公的宝贵彝器,希望京公的后代子孙永以为宝,并祝愿侯万年长寿,耳日日得到侯的好处。 |
师旗鼎 师旗鼎,高15.8cm,口径16.2cm,重1.92kg。 鼎圆浅腹,腹倾垂,二直耳,三柱足。颈饰一周长身分尾垂嘴的鸟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9字: 唯三月丁卯,师旗众仆不 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 以告于伯懋父。在,伯懋 父迺罚得、 显、古三百锊。 今弗 克厥罚,懋父令曰:“义, 厥不从厥右征,今毋, 其又内于师旗。”引以告中 史书,旗对厥于尊彝。 (仆:指师旗管辖的一些人。友:这里指同事或下属。内:交纳、上缴。这里指交纳一定的罚款。) 铭文大意是:这是三月的丁卯日,师旗因为他属下的许多仆官不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属僚引把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里。说:“在的时候,伯懋父曾罚得、显和古三百锊,现在没有能罚”。伯懋父命令说:“依法应该放逐像这些不跟右军一起出征的人,现在不要放逐了,应该交罚款给师旗”。 引把这件事告知中史写下来。师旗对扬这个判词,铸这件彝器。(唐兰释文解说) 这件铜器铭文记录了西周中期军法处罚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法律制度,是研究法律史的珍贵资料。 |
鼎 鼎,通高21.2cm,宽18.6cm,重2.04kg。 此鼎圆腹,折沿,有二立绳耳,三柱足。口下饰弦纹二道。 鼎内壁有铭文5行26字: 内史令事, 赐金一钧,非余。 曰:“内史朕 天君。”其万年 用为考宝尊。 大意是:内史命去向太后说:“内史仍然效忠于我太后。”内史赏赐青铜料一钧和一串玉珠。祈求万年长寿,此鼎用为祭奠其先父的宝器。 |
师趛鬲 师趛鬲,高50.8cm,口径47cm,重48.8kg。 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 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 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甘)作文考 圣公、文母圣姬 尊趛。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趛。 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 师趛鬲造型雄伟,作为祭祀重器,其采用了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静,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本器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 |
豆闭簋 豆闭簋,高15.1cm,宽32.5cm,重5.06kg。 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 簋内底铸铭文9行92字: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 王格于师戏大室。邢伯入佑 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 王曰:“闭,赐汝戠衣、、銮、 旗。用乃祖考事,俞 邦君马弓矢。”闭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 作朕文考叔宝簋,用赐 寿万年,永宝用于宗室。 铭文大意:在周王二月上半月的戊寅日,王到达师戏的宗庙大厅,邢伯进来作豆闭的佑者,王呼内史宣布对豆闭的册命。王的册命辞说:“闭,赐你玄色的上衣、环形的围裙、还有车上的銮铃和旗帜。继续你祖父和父亲的工作,管理友俞邦君的司马和弓矢。”豆闭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这一重大、显赫和美好的册命,豆闭做了纪念死去的父亲叔的宝簋,祈望他能赐给万年长寿,使这件簋能永远在祖庙中供放。 这篇铭文较完整地记录了一次任命官员的典礼过程。 |
簋 簋,通高19.2cm,宽24.5cm,重3.14kg。 此簋敛口,鼓腹,器与盖有子母口相合,盖上捉手呈圈状,器腹两侧有附耳一对,圈足较低。通身饰瓦棱纹。 盖、器对铭,5行44字: 唯十又二月既生霸丁 亥,王使荣蔑历,令封邦。 呼赐銮、旗,用保厥邦。对 扬王休,用自作宝器。万年 以厥孙子宝用。 铭文大意是说:在十二月上半月的丁亥这天,王使大臣荣嘉奖,命他封建邦国。并招呼臣下赐予其车上用的銮铃和旗帜,用来保护他新建的邦国。为答谢宣扬王的美意,自做此宝器,祈望子孙后代永宝用。 |
毳簋 毳簋,通高21.1cm,宽23.8cm,重3.96kg。 此簋圆形,侈口,折沿,鼓腹,有二附耳,有盖,盖顶有圆形捉手,圈足下附三矮足。器颈与盖沿各饰一周窃曲纹带,腹与盖面均饰直道纹,圈足上饰粗弦纹一道。 簋盖、器对铭,3行16字: 毳作王母愧 氏簋。愧氏 其眉寿万年用。 铭文记毳为其婆母愧氏做盛饭食用的簋,祈望愧氏万年长寿,使用此簋。 此簋为河南洛阳出土。同铭簋传世共4件,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各收藏两件。 |
太师虘簋 太师虘簋,高20.7cm,宽30.2cm,重6.12kg。 簋矮体,鼓腹,圈足,颈两侧有风格独特的兽头鋬。有盖,盖顶捉手作喇叭形。盖面与器腹均饰竖直纹,颈部及圈足上各饰粗弦纹一道。 簋盖内和器底铸对铭7行70字: 正月既望甲午,王在周师 量宫。旦,王格大室,即位。王 呼师晨召太师虘入门,立 中廷。王呼宰赐太师虘 虎裘。虘拜,稽首。敢对扬天 子丕显休,用作宝簋。虘其 万年永宝用。唯十又二年。 铭文大意:周王十二年正月,在日月相望的甲午日,王在周地的师量宫。天亮时,王到达宗庙的大厅,坐定位子。王呼师晨召唤太师虘入门,站立在庭院中部。王呼宰赏赐太师虘一件虎皮袍子。太师虘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重大显赫的赏赐,做了这件宝簋。太师虘万年永宝此簋。 这篇铭文记时完整,有年、月、月相、干支日。在万余件有铭文的殷周青铜器中,像此簋般完整记时的不过30余件,它是研究西周历法和年代的珍贵资料。 |
追簋 追簋,高38.6cm,宽44.5cm,重18.9kg。 簋为盛食器,器体较大,隆盖,顶有圆形捉手,侈口,鼓腹,圈足,下附方座,腹部两侧以回顾龙为耳。盖缘、口沿下饰窃曲纹,腹部饰连体龙纹,方座饰卷体龙纹。 盖器同铭,各铸7行60字: 追虔夙夕厥死事,天 子多赐追休。追敢对天 子扬,用作朕皇祖 考尊簋。用享孝于前 文人,用祈介眉寿永 令,畯臣天子,霝终。追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追虔敬地日夜不息地做他的职事,周天子多次给他奖赏鼓励。追为答谢和宣扬天子的美意,因而做了纪念他死去的文祖的簋。用来祭奠死去的祖先们,以祈求老寿、长命、善终,永作天子之臣。追的子孙后代万年永宝用这件簋。 此件追簋为清宫旧物,原藏颐和园。 |
同簋 同簋,高14.2cm,宽32.3cm,重3.9kg。 簋圆形,侈口,鼓腹,圈足,双兽首耳。颈部前后对称雕铸兽头,兽头两侧是窃曲纹带。腹部有一道凸弦纹。盖器同铭,9行91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格于大庙。荣伯佑同立中廷,北向。王命同佐佑吴大父昜、林、吴、牧、自虒东至于河,厥逆至于玄水,世孙孙子子佐佑吴大父,毋汝有闲。对扬天子厥休,用作朕文考惠仲尊宝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
格伯簋 格伯簋,高23.5cm,宽30.8cm,重7.58kg。 簋圆腹,圈足,下有方座。二兽头耳,耳下端似象鼻卷曲。器颈前后正中各铸一凸起的兽头,兽头两侧饰夔纹和圆涡纹。腹部和方座四壁中心饰竖直纹,圈足饰连续的四瓣花和圆涡纹带,方座四壁边缘饰圆涡纹和窃曲纹,方座顶部四角饰兽面纹。 簋内底铸有铭文9行83字: 唯正月初吉癸巳,王在成 周。格伯爰良马乘于倗生, 厥贮三十田,则析。格“伯 殹妊,厥从格伯 甸殷,厥幼零”谷杜木 谷菜,涉东门。 厥书史戠武立 盥成。铸保簋,用 典格伯田。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 。 铭文大意:在正月第一个吉日癸巳这一天,周王在国都成周。格伯从倗生那里接受了四匹好马,讲定交换的价值是三十田,双方剖木为凭证。格伯交付的是殹妊和仡,和甸殷崇地的田产,并在零谷和谷树木为标记。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倗生铸这件宝簋,用来登录格伯的田产,后代子孙,万年宝用。倗生家族的名号是“”。 该器的做器者实际是倗生,按通例应定名为倗生簋。故宫收藏的这件格伯簋中间缺17个字,系用同铭的其它器之铭文补足。 |
淊御史罍 淊御史罍,高33.3cm,宽36cm,重9.9kg。 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兽首衔环双耳,腹斜收。颈饰窃曲纹,肩饰涡纹间变体夔龙纹,腹饰蕉叶对夔纹。 罍口内有铭文5行19字: 淊御史作 尊罍。其 万年无 疆,子子孙孙 永宝用享。 记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此罍。 |
次卣 次卣,通高21.8cm,宽21.5cm,重2.44kg。 此卣圆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喇叭形握,盖两侧铸直立的“犄角”。器以半环衔接提梁,提梁两端雕饰兽头。器颈与盖前后均铸有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纹带。 卣盖、器同铭,均5行30字: 唯二月初吉丁 卯,公姞令次 田人。次蔑历,赐 马赐裘。对扬公 姞休,用作宝彝。 铭文大意:在二月第一个吉日丁卯这一天,诸侯的姞姓夫人公姞命令次任管理农田之官。次受到奖励,并得赐马和皮袍。为答谢和宣扬公姞的美意,特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
钟 钟,高35.9cm,铣距18.8cm,重8kg。 钟甬后配,甬是钟顶上的筒形钟柄,用来悬挂钟体。钟体各部用小乳钉界隔。纹饰纤细,隧部有交叠式雷纹,“篆”间作云纹。“钲”间和鼓上铸铭文35字: 唯正月初吉丁亥, (音祖)作宝钟。用追 孝于已 伯,用享 大宗,用 泺好宾。 (音及)蔡 姬永宝用 邵大宗。 其大意是:在正月的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做了这套宝钟。用来追念死去的父亲已伯,用来祭享本家族嫡长子一系的祖先们,用来在朋友宾客的宴会上助兴。和夫人蔡姬永远宝用此钟,以光大本家族的嫡系。 这篇铭文对“大宗”的记载,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一个方面,值得注意。 |
免尊 免尊,高17.2cm,宽18.3cm,重2.62kg。 尊侈口,圆垂腹,圈足。颈部前后雕铸兽首,兽首两侧均饰垂冠回首的夔鸟纹。 尊内底铸有铭文5行49字: 唯六月初吉,王在郑,丁亥, 王格大室。邢叔佑免。王蔑 免,令史懋赐免、 黄。作工。对扬王休,用作 尊彝。免其万年永宝用。 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王在郑地,王到了宗庙的大厅。在册命典礼上,邢叔作免的佑者。王嘉奖免,命史官懋赐给免官服中的皮裙和麻带。任命免为司工。为了答谢和宣扬王的美意,做了这件尊。免将万年永宝用此彝器。 |
垂鳞纹卮 垂鳞纹卮,西周晚期,高6cm,口径8.3cm,底径5cm。 卮侈口,短颈,鼓腹,单柄,平底,器身矮宽敦实。 颈下方饰一周云雷纹,器腹有三层相互叠压的鱼鳞纹。器柄做成三股绳的形状,每股间留有空隙, 精巧写实,构思十分新颖。 卮是古时酒器。《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对樊哙曾“赐之卮酒”。 |
凤鸟纹爵 凤鸟纹爵,西周中期,通高22cm,最宽17.1cm。 此爵倾酒用的流甚宽大,与流相对的尾尖锐,口与流之间有伞形柱一对。器腹呈杯形,一侧有兽首鋬,器下有三刀形尖足。器身装饰鸟纹。 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最早出现于殷墟时期,其没落期约在西周中期以后。最早出现于殷代铜器上的鸟纹是小鸟纹,常常以宽带状的形式饰于器物的颈部、肩部,作为辅助纹样。小鸟纹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鸟身竖立,另一种鸟身横置。大鸟纹最早出现于殷末周初,盛行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其开始出现就被用作主题纹饰,并占据了青铜器的主要部位,其特点在于有华丽的冠羽。 |
刖人鬲 刖人鬲,高13.5cm,口横11.2cm,口纵9cm。 鬲敛口,短肩饰窃曲纹,下腹外鼓,饰波曲纹。鬲座为方屋形,正面开门,余三侧留窗。作为全器主题纹饰的刖人则铸在前门上,此人圆目大口,裸体, |
大鼎 大鼎,通高39.7cm,宽38.7cm,重12.5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有二立耳,三蹄足。器口下饰二道弦纹。 鼎内壁有铭文8行82字: 唯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 亥,王在侲宫,大以厥友守。 王飨醴,王呼膳夫召 大,以厥友入攼。王召走马, 令取谁三十二匹赐大。大拜,稽 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 朕烈考已伯盂鼎。大其 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其大意是说:在十五年三月,月相为“既霸”的丁亥日,王在侲宫,大与其僚属担负保卫任务。王举行大飨之礼,王命近臣膳夫召大,命大与其僚属进入宫内担负保卫任务。王又召武官走马,命他取出32匹赤色黑尾的雄马赐给大。大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其光荣的父亲的鼎。大的子孙后代万年永远宝用这个鼎。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春秋战国 最新文章 |
春秋战国十大人物排行榜 |
不懂就问,为啥伍子胥攻破楚都的时候不拥立 |
听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体质相当不错能与猛 |
历史地图: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闰九月局 |
对于西周初年周天子与郑国国君关系的疑惑 |
朋友写的一本好书《不为彼岸 只为海》 |
战国时期名将实力排名 |
问,春秋时期,楚国属于华夏体系么 |
大漠中的行者——寻访先秦遗迹 |
刘邦的天下真的是韩信打的么?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